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校本课程建设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16 11:44: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校本课程建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校本课程建设

第1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1)22-0033-02

一、网络校本课程的认识

校本课程开发是近年来我国课程研究学者从西方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词,其英语表述是“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自2001年课程改革以来,天宁区各学校开展了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形成了一套套成熟且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好多学校都充分利用网络进行数字化校本课程开发。以学校网络为依托,校本课程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采用多媒体方式,通过网络收集、整理教育资源和校本课程建设中形成的特色文本、图片、影视等资料,编辑数字化校本教材。比如博爱小学的陶艺课程,以书本教材、电子教材为主。与多媒体方式不同,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课程建设者会把课程资源上传到课程专题网或学校网站的资源库里,学生可以随时访问,浏览信息。

二是采用网站方式,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更会在网站上开设互动性内容。例如中山路小学的书法校本课程,除了课堂教学外,其他活动都是在网络上进行:开设名家欣赏栏目,把名家名作扫描到书法专题网站,让学生欣赏和点评:开设书法技巧栏目,让学生根据教学视频学习书法技巧:开设佳作欣赏栏目,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书法作品上传到网站上,由学生、教师、家长共同点评。

三是采用网络平台方式,学校充分调动家长、学生及其他社会资源,依托某一网络平台,共同建设校本课程。例如常州市北郊小学的书香校园(阅读校本课程http://beiiiao.省略/webschool/Book/),不但有教师的推荐阅读,更有学生推荐的书籍,并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激发学习的阅读兴趣,同时平台上设有含英咀华、读书札记、佳作赏析、书香班级、悦读会等栏目,班级、家庭、家长、学生、教师均在这一平台中进行活动与交流。整个课程开发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网络平台起了重要作用。

网络为开发校本课程提供了巨大空间,在这种空间下,将创新学习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结合,与网格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将能全面提升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学质量:一方面,丰富学生课余学习生活,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完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二、当前网络校本课程(平台)的问题

虽然网上的素材非常丰富,但是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还不够高,对网上的内容学生还缺乏辨别的能力,因此难以作出正确的辨析,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很低。各校的网络校本课程建设虽然都已经起步但是在理念、技术以及管理方面还极不平衡,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是交流与反馈的缺失:有很多学校建设校本课程网站重形式而轻内容,有些还处于静态设计的阶段,缺少师生互动交流的模块。

二是资源缺少组织:打开网站,学生面对海量资源,但教师对资源的选择、组织、呈现等缺少系统思考,总想把自认为有用的资源交给学生,但学生面对资源却无从人手。导致资源应用效率低下。

三是原创性不够:各学校校本专题网站的资源中,转载的资源远远多于原创内容,而生成性资源则应用很少。其实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断动态更新生成资源,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四是优秀校本课程网站流失较为严重:我区有许多优秀的校本课程网站,如虹景的花文化主题、博爱的陶艺文化、兰陵的乒乓球项目、北环的动漫制作等等。许多优秀的网络校本课程在实施过后被束之高阁,导致这些优秀校本课程的使用效能大大降低。

以上四点现象的存在,有理念形成上的因素,更有技术应用方面的困难。我们认为,在区域层面上建立网络校本课程的平台,不仅可以解决各个学校在构建各自网络校本课程平台上的技术瓶颈,而且可以推进网络校本课程的合理化规划和协同共建,避免重复开发和区域内优质校本课程资源流失,以促进优质网络校本课程的有效整合和应用,对推动基础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三、基于社区模式的网络校本课程平台构建

基于社区模式的网络校本课程平台应该是一种基于学习的网络互动中心。它最基础的特征是知识性、互动性、成长性。而技术层面,许多开源网站可以实现这个功能,如phpwind高速社区程序,它以会员为根本,深入挖掘、聚合站点数据并可自由组合成多种模式进行展示,比如论坛模式、门户模式、文章模式、个人空间、群组模式等,非常有利于网络校本课程专题网站学习和交流:同步或异步编辑文档的支持以及交流的支持等几个方面。phpwind高速社区程序的群组模式,便于建立以某校本课程主题为核心的学习共同体,其中包括群组活动、成员邀请、群组等级、群组话题、群组论坛视图,并有群组聚合页。Pw8的cms系统,侧重于资讯的,在门户频道展现为内容聚合,便于各个学校主题在此建立独立的网络校本课程。而以会员为中心产生的内容是站点赖以生存的食粮。PW8重新规划圈子模式,将会员信息底层化,和新鲜事功能很好地结合起来,与会员息息相关的内容将汇集到新的个人中心,引导会员进行阅读和点击。技术支撑使知识性和成长性成为可能,师生可以根据网络平台的特征,规划自己的课程模型,根据内容、学习、互动、评价等要求建设符合自己课程的网站。

第2篇

其实,课程建设也并非高不可攀的。如前所述,学校的课程包括文本的课程,如,教科书、学校自编教材等,还包括学校其他的物态形式,比如,学校的文化布置、学校的规章制度、学生的活动等。广义的课程包括学校教育教学甚至管理的思想理念和实际行动,狭义的课程单指学校形成正式的文本,并列入学校实际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学校的广义课程涵盖狭义的课程,校长的责任则是一方面对广义的课程进行适当的遴选,激浊扬清,正本清源,逐步提升广义课程的教育价值;另一方面则从广义的课程中寻找到本校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素材,精心提炼,系统规划,专注建设,逐渐形成学校的文化品牌,通常形成文本化的或者音像形态,比如有的学校根据多年的实践,编制出《国学启蒙》,推广国学经典诵读;有的学校根据长期的科技教育,编制成《科学入门手册》,另外,还有的学校创编出校园武术操、校园情景剧汇编、快乐作文、新教师入门手册等。针对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诸多方面进行总结提升,形成学校特有的课程。由此可见,学校的课程体系其实是一个浑然综合的整体,学校的每一项工作其实都是课程资源,从中提取出来,形成体系,加以理性提升,就能创造出自己的特色课程来。

校长掌舵一所学校的航向和进程。校长的眼界和标准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校长如果意识到我们当下的教育行动其实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着课程的建设,知道理性化的自觉的课程行动对于学校发展有着重大的发展意义,那么,他就会从比较高的层面来审视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会正确认识和分析校情,寻找到课程的生发点,有重点分步骤地开发建设,尝试实践,逐渐积累经验,提炼精华,最终形成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建设不是脱离于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的行动,而是基于真实的学校实践基础上的而融于现实的劳动,来源于现实而又略高于实践,这样的校本课程才能有实际的价值,既具有学术性、实践性,又具有普遍性和现实的借鉴推广价值。对于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有的学校着重在国家课程的落实上进行校本化研究,最终形成自己学校特有的教育教学特色。我们知道,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落实―――我们通常称之为二度开发,实际上就是鼓励教师研读文本,集思广益,并能科学艺术地演绎和落实课程,尽可能地让学生领会到课程本身所负载的最本质最核心的元素要义。这是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积极参与的,客观上也是教师专业成长最重要的实践基地和路径,其间有着无限的探索。同时,学校再在本校校情基础上挖掘、开发资源,创建起自己的特色课程。

过去,人们缺乏课程意识,在进行学校之间参观交流时,不少学校大都停留在某一方面的经验介绍上。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不少学校意识到课程的重要,因此在实践和总结的基础上,逐渐自觉地创建自己的校本课程。这重要的一方面是切实借此提高教育的水准和艺术性,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高了要求;另一方面也是逐步创建自身的教育特色,形成具有相当高度的教育品牌。这是学校从浑然的经验式管理逐步趋向“求真”“求善”“求美”的科研探索之道路的迈进。

当然,校本课程建设不是故意炮制名词或者迎合上级而刻意制造的浮躁举动,而是严肃的学术探究之路。有些学校为了创建校本课程而创建,人为地创编出所谓的校本课程,实际上根本没有在学校进行推广实践,或者只是某一两个人的闭门造车,不具有推广价值,这样的校本课程实际上是虚伪的,一味好大喜功,小探索说成大成果,初探索当作经验看,未成功已经漫天夸,这些都是不行的。这样的校本课程是虚假的悬空的,其对教育教学的理解是肤浅的,内容做法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属于课程改革大潮中泛起的泡沫,赚取一时的喧嚣,终归会被淘汰、荡涤出局的。

第3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伪命题”;特色化;学校发展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7-0033-03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由此看来,学校是课程的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既有实施、完成国家及地方课程的责任和义务,也有校本课程开发、落实的责任和义务。学校是新课程建设和实施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少了“校本”这一环节,课程体系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这个规定已经提出十多年,但在基层的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错误乃至荒谬的看法和认识。

一、课程开发是专家的事

基层教育工作者甚至管理者,对新课程理念学习理解不到位,认为课程建设是专家学者的事。课程三级管理仅仅是专家们在象牙塔里想象出来的一个概念。学校既是新课程的实践者,也是新课程的建设者。尤其是校本课程,如果没有基层教师根据学校、学生和个人的特点而积极参与建设,那“校本”从何谈起?

几年前,笔者在与一位二星级高中校长交流时谈到,如果他们学校在校本课程建设方面有什么需要,我可以帮助他们联系一些学校,让他们先去看一看。答曰:“我们这样的学校,能够让学生升学就不错了。课程什么的根本做不起来。”三年后,这所高中被停止招生,划并给了一所初中校。

国家组织一大批富有经验和水平的专家开发课程,主要是必修和必选课程,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基本要求。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各自然、人文的资源和因素,开发地方课程,体现地方要求和特色。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每一所学校的生源、师资、传统、管理等也是不一样的。没有一位专家能了解所有学校的特点,没有人再比这所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更了解这所学校了,这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最大的优势所在。每一所学校都有条件根据“我”的特点开发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还是学校教师培训的有效途径。有的学校或校长认为,我校师资水平不高,最需要的是培训和提高。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都存在办学成本和人员编制的问题,有哪所学校能把教师一批批地送出去脱产培训呢?又有哪个专家、学者能长时间待在一所学校搞培训呢?在专家的指导下,教师参与到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实施中去,是教师提高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二、校本课程是上面要求我们搞的

课程改革不是“面子”,更不是“幌子”,而是“里子”,是“核心”。课程建设事关学校特色建设、优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校本课程的开设,有些学校把丰富的课程作为一种摆设。他们虽然构建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超市”,选修课数量达到一两百门,但减少了选修课时间,例如每周选修课只有2课时甚至1课时,占总课时数的二十分之一或四十分之一,这么少的时间,怎么让学生通过课程选择、发现自己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怎么鉴别个性以适应个性呢?更有甚者,上面来检查了,或者外面有人来参观,就临时开几门校本课程来点缀一下“门面”。

我们应该看到,不同的学校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差异(生源、师资、办学历史、环境等),甚至问题和困难也各有各的不同。把这些差异看成是发展的包袱和累赘,还是看成办学资源和潜在的办学特色?是唉声叹气、摇尾乞怜“等、靠、要”,还是把自己的学校看成是比所谓名校更具有发展潜力的学校?是“我就这一堆了”、“死猪不怕开水烫”,还是“只要不停步,就会有进步”?不同的办学观念既决定了学校的办学现状,更关系到学校的未来。

“野百合也有春天”,每一所学校都具备成为一所有特色的学校的可能。特色主要来自于这个学校独特的校本课程设置。校本课程是学校的产品,是学校最重要的竞争力。

因此,校本课程建设,应该是学校自觉自愿的意识和行为,是学校发展的“核动力”,是“里子”,而不是“面子”,更不应该成为“幌子”。校本课程建设,不应是上面“要”,而是为了学校发展“我要干”。

三、开设校本课程会挤压必修课,必修课课时不够,会影响教学质量

几乎在每个年级都会听到有人谈论“课时不够”的话题,这里的课时,说的都是必修课。课时不够,这首先是教师的问题。要么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低下,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要么是对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把握不准,企图把中、高考要求一步到位。况且“够”与“不够”是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增加课时往往意味着增大学习难度或不断地“炒冷饭”,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有些学生就会变得焦虑、失望、灰心、厌倦。殊不知,兴趣的丧失才是对所谓的“教学质量”最致命的打击。

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首先遭殃的往往是体育课或者体育活动的时间。那么,现在的情形又怎样呢?而从2000年开始的连续多年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表明,青少年整体身体素质多项重要指标呈下降趋势。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甚至称,如果眼下中国的这一代青少年再不加强锻炼,他们将可能成为新的“东亚病夫”。所谓“阳光运动一小时”,在大多数学校都不能真正落实。南师附中江宁分校所有年级体育课和体育活动实行“4+1”或“3+2”,真正保证每天有一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从2006年有第一届毕业生开始,每年至少有两名同学考取飞行学员,2011届,更有九名同学飞行员体检合格,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数字。

为了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艺术课也容易成为“压缩”的对象。这是一个让人非常痛心的现象。一是抹煞了少部分视觉空间智能与音乐旋律智能比较强烈学生向艺术专业发展的机会;再是影响了大部分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使他们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理解不够深刻,当然也很难学会艺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而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的创新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钱学森先生指出的“科学上的创新光靠严密的逻辑思维不行,创新的思想往往开始于形象思维,从大跨度的联想中得到启迪,然后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所以砍掉的不是一两节艺术课,说不定就是扼杀了一个中国未来的“乔布斯”。

为了增加考试科目的课时,实施的必然是以过多占用活动及休息时间为特点的死“楸”战术,在追求进度快、难度高、知识点多的同时,不得不省略或舍弃那些妨碍这些追求,其实有着自身独特价值的课程或活动,例如实验、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最终导致了学生人文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整体性薄弱。

没有丰富多彩、适应学生个性需求的课程才是真正的影响教育质量,是对教育规律和常识的背叛和离弃,是对创新和民族未来“杀人不见血”式的无形摧毁。

四、校本课程质量不高,会对学校的教学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校本选修课,因为没有统一的教材,大学也许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课,教师的课程开发水平和教学水平还不尽如人意。因为开设校本课程,学生大多要跑班上课,教学秩序也可能会不太理想。其实,即使是必修课,从教材、教学资源、教学管理甚至教师也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不是也要取消必修课呢?

第4篇

一、举首戴目,让剪纸走近学生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让学生从小接触、了解剪纸,不仅能使被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项目的剪纸得以延续,也易于学生掌握一种简易的艺术表现方式,对其成长有着独特的作用。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在我国小学美术教材中,剪纸教学以必修课的形式纳入教材,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但剪纸教学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和课时很少。以人教版《美术》为例:全12册243课中剪纸课占11节,另有1次封面剪纸作品欣赏课时。在这么少的时间里,学生掌握的知识、实践的经验非常有限。但全12册中却有63课引用了剪纸形式的学生作品作为范例。从中可见,一方面剪纸基础课时极少;另一方面剪纸又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见艺术表现形式。我校在“手巧心灵,起航”的特色文化建设理念指导下,十六年来一直致力于以剪纸教学为艺术教学突破口,进行课堂特色教学的实践。我们的目标是让“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所以我们的剪纸教学是要真正进入课堂,走近每一名学生,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参与其中,享其乐趣,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借助便捷的艺术形式抒怀,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成果。

二、擿埴冥行,让课程走向个性

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文化形成的支撑。多年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要传承和发扬剪纸艺术,让其走入课程是当前的有效途径。鉴于小学美术教材中剪纸内容所占课时实情,一方面我们继续鼓励美术教师用好教材,立足国家课程,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剪纸特色教学的有机渗透;另一方面我们也将视野投向了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贯彻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依据特色建设发展规划,面向全校学生,促进素质发展,有计划、有层次、有步骤组织实施的课程。将剪纸教学融入校本课程中,既是美术课程的延伸,又满足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还能保证学生传承剪纸艺术的时间和普及率,壮大剪纸教学的研究成果。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学情与剪纸教学的一般规律,在剪纸校本课程建设上,我们采取了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的递进思路,按学段确定相对稳定的目标与内容,不同学段间的过渡又具有较强的连贯性,能够系统地为学生的学习进步提供平台,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潜能激发创造契机。【课程总目标】帮助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整体了解剪纸艺术,认识剪纸艺术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感知剪纸艺术不同的风貌与形式,熟悉、掌握剪纸艺术基本的表现语言,提高审美表现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增进热爱我国民间文化艺术的情感,激发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志向。【阶段子目标】第一学段(低年级)。接触剪纸艺术,了解剪纸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剪纸语言。通过欣赏作品,参观校内剪纸艺术馆,倾听身边剪纸小能手、名师的成长故事等活动,激发兴趣,培育剪纸情结;在学习练习直线、曲线、漩涡线等剪纸语言的基础上,表现一些适合低年级认知特点的题材,体验剪纸的乐趣,感知剪纸艺术的特色。第二学段(中年级)。进一步认识剪纸艺术丰富的表现力、形式美感。掌握轴对称、中心对称形象的剪纸造型,结合自己的观察、理解,运用剪纸语言表现简单的创意,装饰美化环境,不断积累剪纸经验,开拓视野。第三学段(高年级)。进一步丰富剪纸的表现语言,并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运用所掌握的剪纸语言,进行创意与设计,创作出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形式优美的剪纸作品,表达情感,培养和发展剪纸构思与创作能力。

三、躬行实践,让特色走进教材

校本教材是校本课程的重要支撑,它是学校办学思想在课程建设工作中所展现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载体,它的研究与探索对提升学校校本课程的实践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积累,我校整合各科教师的智慧,精心编著了《巧巧手学剪纸》校本教材。此书有以下特点。

1.栏目丰富目标明。学校将剪纸教学视为特色建设的品牌来打造,考虑到“特色”的内涵异常丰富,我们充分认识到剪艺是剪纸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教学的目标指向决不仅停留于此。为此,我们给每个年级上下学期教材设计子栏目时,充分考虑了其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以期向多领域进行辐射。主要是:(1)“剪纸起步”栏目,旨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向学生介绍剪纸的基础常识,提高学生对剪纸艺术的了解与兴趣。(2)“剪纸故事”栏目,充分发挥剪纸视觉语言的优势,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以独幅、多幅剪纸作品来呈现特定故事情节,给予学生思想的启蒙,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3)“访师学艺”栏目,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剪纸名家大师取得卓越成就,往往与他们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断超越的艺术追求分不开。教材将剪纸文化和人文色彩融为一体,引导学生在认识、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中,提升学生的个性品质。

2.内容有趣特色显。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过:“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强塞给儿童,而应找出能引起儿童兴趣、刺激儿童好奇心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巧巧手学剪纸》校本教材的编制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兴趣对学习的重要影响,其内容不仅跨越古今,也涉及中外典型;不仅包含学生喜爱的花鸟鱼虫,也有家乡风景名胜、历史传说;不仅大量引用了师生剪纸成果,也吸纳了部分网络资源;不仅有详细的剪纸步骤图与说明,也有优秀作品欣赏与点评,让教学内容散发出极大的吸引力。

第5篇

 

“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是学校的特色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是根据社会需要和学校资源优势,结合舞台、表演、出访交流等因素独立设计开发的一门新课程。本文对这一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内容设置及具体实施作简要介绍。

 

一、“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程序

 

“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课程管理的组成部分,它有赖于艺术专家的指导和全体教师的努力。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是“实践一评估一开发一再实践一再评估一再开发”,其间,专家把脉,提出意见。具体而言,“小红花”艺术课程的开发程序如下:其一,需要评估。从1957年建校以来,“小红花”一直实施着艺术教育,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口传身教,没有统一的教材。因此,学校对艺术课程的开发需要(包括学校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评估,并分析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展相关研究。

 

其二,确定目标。这是学校对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价值定位。经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为:规范各类艺术基本功的训练,提升舞台实践能力,加强艺术修养。

 

其三,组织实施。是指为实现艺术课程目标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学校根据艺术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对教师进行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申报课程,校委会稂据学校艺术课程的总体目标进行审议;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发课程,把好质量关。每个教研组根据各自学科建设的特点及学生的发展状况编写《课程纲要》,设立教材框架,然后分发至教研组每个成员手中,教师根据布置的任务编写教材。

 

其四,评价。评价是指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价值判断活动,包括《课程纲要》的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教师课程实施过程的评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评价与改进建议等。

 

二、“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设置

 

“小红花”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着课程,根据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形成了独特的课程体系一一以舞蹈、声乐、器乐三个专业为主体,每个专业根据自身艺术特点分别设置课程。比如,舞蹈专业主要设置基础训练、技巧欣赏、音乐、舞台实践等课程;声乐专业主要设置基础训练、合唱、节目排练、形体、舞台实践等课程;器乐(弦乐、打击乐、键盘乐、吹奏乐等)专业主要设置基础训练、合奏、节目排练、舞台实践等课程。这三个专业课程之间有时互相交叉,有时独立进行,舞台实践时三者合一。

 

“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在充分理解国家课程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进行再开发。艺术课程的堂教学、舞台实践及节目创作,构成了学校艺术教育质量的生命线,更成为了凸显学校教育特色的窗口。但每个学生的专业发展存在不平衡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更为宽泛,舞台实践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让舞蹈、声乐、器乐等单一课程趋向综合。我们还着重将不同专业进行重组,如声乐与舞蹈的整合、器乐与舞蹈的整合等,形成多元信息的融合呈现。这样的课程设置为学生创设了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多元智能被激发出来,最终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

 

“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落到实处、扎实推进。具体包括如下方面:

 

其一,落实课程计划。学校根据各方面的考虑,每年都会制订艺术课程实施计划,包括课程安排计划、艺术教育教学计划、艺术创作计划、艺术活动计划等,发放到舞蹈、声乐、器乐教研组推进实施,每年两次汇总考核。

 

其二,落实教学设备。学校现有艺术教学设备比较齐全,有5间舞蹈房、5间声乐教室、30间小琴房,还有形体房、器乐排练间、小剧场等等。每个舞蹈房均配有音响设备,每个声乐教室均配有钢琴。器乐品种多样,学校备有扬琴、电子琴、手风琴、二胡、京胡、琵琶、中阮、古事、马林巴、竹笛、唢呐、排鼓、扁鼓、小提琴、大提琴等,做到器乐专业学生“人手一把琴,一人一琴房”,保证他们的练琴需要。学校还根据招生情况,及时添置各类设备。如2015年扩招了60多个学生,艺术器材缺口较大,因此在开学前学校全面添置钢琴、中阮、扁鼓等设备,增设舞蹈房等等。

 

其三,落实教学人员。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目前有艺术教师15人,包括舞蹈教师6人、声乐教师4人、器乐教师4人、形体教师1人、音乐教师1人。其中,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4%,正高2人,副高3人,高级职称达到33%。这些艺术教师整体专业素质高,创编能力强。每年暑假,学校都会将人员落实到位,编内、编外同时招聘,编内为主,编外为辅,招聘程序严格把关,让能人进,让有道德的人进,把好人员进口关,定人定岗。

 

其四,落实教学时间。学校在开足语文、数学、外语、品德、科学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的信息课程的基础上,设置艺术课程,每一位学生都必须选择一个艺术专业进行学习,学校整个下午安排有4节艺术课,在时间上充分保证艺术课程的实施。

 

其五,落实基础训练课。学校设有舞蹈基础教程、声乐基础教程等课程,每一个专业的基础训练不仅时间上有保证,而且是专业教师对口教、学生对口学,把个体教学与普遍教学相结合,并课课落实。每一学期都会对学生的艺术基本功进行考核。

 

其六,落实节目创作。以教研组为单位推进艺术创作,每两个星期交流一次创作思路和想法,每个月汇报一次节目创作情况,每学期进行一次艺术创作汇报,每年举办一次南京艺术节展演。为此,学校充分保证排练课的课时,真正做到功夫在平时。由于每年都有学生毕业,演出者替换比较频繁,但每个教研组都安排有序,循序渐进地推进新节目的创作及老节目的延续。

 

其七,落实舞台实践。舞台实践是“小红花”的一大特色,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学校小剧场演出,不管是大队部活动(包括小型演讲),还是艺术考核,均安排在小剧场进行;二是对外演出,学校每年有5场公益演出,还有艺术节的演出、省(市)的春节团拜会以及一些接待活动,这样的舞台实践每年不少于20次;三是出访交流演出,学校最多一年出访5次涉及7个国家,演出场次达到30场。这么丰富的舞台实践是任何学校都无法超越的。因此曾有人说,“小红花”的学生大多“脸老皮厚”不怕人,在什么场合都能展示自我。

 

其八,落实评估考核。“小红花”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与文化课程同等重要,学生的素质报告书中专门辟出“艺术”一栏,每学期分别按舞蹈、声乐、器乐进行艺术考核,考核过后集中评析考核情况,摆成绩,谈问题,从每一位教师上课的情况,到每一位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意见,并在课程安排中作出有效调整。

 

尤为可贵的是,“小红花”的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建设绝不固步自封,注重课程品质的不断提升:注重解决问题,如演出时发现声乐队、器乐队的学生上台下台时有同手同脚、哈腰驼背、手足无措等现象,为此学校对这两个门类的学生专门开设了形体课;注重技能传输,如声乐课程中不仅有声乐基本训练,还有乐理及视唱练耳的传授,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习得技能;注重课程组合,如舞蹈队不是纯粹的基本功训练,还加进了节目的排练,开设了民舞课、技巧课、欣赏课,让学生获得多层次、有顺序的学习。

 

伴随着多年的实践研究,“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日益丰富,其鲜明的特色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的需求,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公认。从“小红花”走出去的学生,每人都有一项拿得出手的艺术活,“小红花”也因此被誉为“艺术家的摇篮”。未来,“小红花”艺术教育校本课程会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小红花”也会盛开得更加绚烂。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6篇

一、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

校本课程建设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热点话题,但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可忽视的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

一是认识偏差。有的教师把校本课程开发理解为编一套教材,纳入课堂教学就可以了;有的学校存在教育目标异化现象,把第二课堂活动摇身一变为校本课程;有的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理解不到位,将其定位为知识传递与技能培养,把校本课程变成为应试教育的抓手。

二是特性混淆。有的教师对兴趣活动、第二课堂、综合实践、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课程界限认识不清。如不能恰当区分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在实践中把二者混淆甚至等同起来。其实,作为两种课程体系,前者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必须开设、达到国家规定教育目标的必修课程,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后者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追求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有选修权利,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三是内容单一。多数学校停留于行政指挥操作,没有建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没有学生需求调查,没有考虑教师状况与培训措施,缺乏教师力量整合。有的忽视学校特色的形成,只是为开发而开发、利用而利用,校本课程停留于浅层利用上,无关学校与学生的深度发展。如此校本课程,从教育哲学与学生需求看,是很不成熟的课程;从课程的角度来说,是不符合要求和规范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本质坚守

校本课程的认识误区与行为偏差,深层根源是脱离了教育价值的本质坚守。只有坚守以学生需要为主要指向、教师自主为操作手段、学校特色发展为个性平台的课程本质,才能建设好立足学校发展、学生需求、教师可行的校本课程。

(一)融入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

实践中,校本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依托教师个人兴趣爱好,教师某方面有特长的,学校就开发这类课程,校本课程常常由师资决定,没有融入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并非由学生需求决定。校本课程应当是基于学生兴趣、教师特长、学校育人理念和办学特色有机结合的课程。

(二)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校本课程因学生需要而开发,为了学生发展而存在。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以满足学生合理需要为前提,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教学组织也有充分的灵活性,通过校本课程设置的多元化、个性化、弹性化,为学生全面而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学习时空。

(三)资源整合促使学校持续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离不开资源整合,既有素材性资源整合,又是学习方式的整合。素材性资源整合强调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利用,学习方式整合注重知识、经验、情感的整合。两种整合的有机融合,将为校本课程实施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不仅专注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特长,更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走出误区的破解策略

(一)建立凸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态势,结合本校传统与优势、学生兴趣与需要,从知识拓展、学科综合、实践应用、技术创新、文化传承等方面开发校本课程,逐步建立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凸显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上,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兼顾差异,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

2007年以来,我校校本课程经历了启动、初步实施、践行反思三个阶段,既有困惑,也有大胆实践与创新。我们开设了机器人设计及操作、航模制作、科学DV等科技校本课程,开设了既开发智力又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增强创新意识的国际数棋校本课程,还开设了既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又弘扬优秀文化的诗文诵读校本课程。在校本课程本质坚守和路径优化的过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陶艺校本课程中,孩子们制作的“巴山棒棒军”泥塑系列作品,入选人教版美术教材;机器人校本课程两次获“机器人大赛”金奖;国际数棋校本课程两次获全国金奖和全国唯一的“最佳智囊团奖”。

(二)整合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一是结合部分学科相关内容,以情景化、活动化手法二度开发改编,使单一的学科技能学习改编成综合的注重体验和实践的活动课程。我校将艺术与语文教学结合,形成古诗词吟唱、课本剧表演等课程;把陶艺教学和美术教学中的手工、泥塑、面塑、雕塑、儿童画等教学相整合,开发了陶艺校本课程;开展“音乐联想绘画”教学试验课程,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用画笔来描绘音乐,用音乐来解读画面。

二是注重学生实际需求兴趣。作为课程创编的资源,需从学生实际需求和兴趣出发,通过教师、学生、课程资源的互动产生活动主题,使学生需要与社会资源成为校本课程的创编基础。在《科学DV—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校教师将科学DV主题确定、资料收集、DV拍摄、后期制作、综合展评等整合在一个课程体系中,构成一个完整的主题活动,创编出适合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三是综合实践探究生成。以问题为源头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滚动生成课程资源。如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对一些看似简单的加减乘除运算经常出错,我们引导学生将有“不用纸笔的四则运算”美誉的“国际数棋”纳入校本课程,孩子们参加“国际数棋”活动,既激发了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又开发了智力,增强了创新意识,丰富了课余生活。

(三)三方兼顾促进校本课程开发

一是妥善处理校本课程与国家、地方课程的关系。在国家、地方课程许可范围内,考虑地方、学校、学生差异,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延伸,促进学生个性化与社会化和谐发展。

二是既对学校已有经验进行集聚、提炼,又关注未来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发挥自身特有的灵活性并加以革新。加强对学科经验、学生经验、教师经验的提炼与总结,形成校本课程亮点,不断吸收新的知识、经验,形成充满活力和具有时代性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是妥善解决好队伍问题。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一线教师、学生及教育专家等力量结合体,必须充分发挥作为课程开发者、实施者和评价者的一线教师自主开发课程的作用。

(四)引导学生助力校本课程开发。

在中小学实施校本课程,目的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固有思维模式,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身处家长固有观念包围下以分数为唯一评判标准的环境中,学生还是会把掌握学科知识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忽视学习活动中实践体验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促进学生转型学习方式,促进和关心学生个体的自由、健康发展,是新课程的主要立足点和着眼点,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开发学生个体的创新潜能。

(五)排除校本课程建设的干扰因素。

校本课程建设受到各种干扰因素,包括传统文化的束缚、家长固有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教育评价的单一、师资不配套、校长偏好等。分析这些因素产生的根源,坚持适宜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本质,走出校本课程建设的各种误区,排除干扰因素,是校本课程发展本质而现实的迫切需要。

第7篇

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保障

建立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校级领导、教研干部及多名骨干教师构成的课程建设与实施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和管理课程建设与实施,明确分工,责任到位。

制定实施细则,提供制度保障。为了加快规范校本课程管理的步伐,我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细则,就校本课程的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开发管理制度、备课制度、课堂教学制度、评价制度)和开发校本课程的程序与步骤、原则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规定。

加强师资培训,提供队伍保障。学校一方面加强校本培训,号召教师结合自身特长开发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中不断学习,提高水平;另一方面根据课程建设需要,聘请区少年宫的教师等,为教师、学生作辅导。

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与方法

统一引用阶段。2001年,校本课程实施伊始,考虑到教师的理解程度和能力水平,以及师生国学知识与道德水平的缺失,我校确定了《三字经》为校本课程教学的主教材,明确了诵读与译文、释词与理解、典故与教育为主要内容和目标,并制定了开发方案与课程纲要。

统一规划、自主开发阶段。我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在中心校办学特色、办学思路、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由各校结合师资特点、学生需求自主开发,在实践过程中逐步丰富完善,并在开课前在中心校申请备案,上交开发方案和课程纲要,经审批后开设。我校的校本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了门类繁多、内容丰富并与综合实践课程相融合、学生选择性强等特点。

资源共享与拓展阶段。统一印制了《做主人系列教育读本》,共12册,提出了实施意见,规定了循环使用办法,实现了资源共享,自主选择。

校本课程的实施与管理

明确总体要求。突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引导并鼓励教师创造性地使用课程教材,把其作为一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不断地加以利用和拓展;突出课程的开放性特点,引导师生在学习课程的同时,丰富课程的内容,深化课程的内涵,提高校本课程建设的科学性。

明确教学原则。即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知识性与思想性、能力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教学原则;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实施与改进完善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明确课时计划。依照“小学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意见”分配课时。以学期为单位做整体安排,适度弹性,既可分节使用,也可集中使用。在此基础上,引导教师理解并深入落实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求,从年级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自主制订教学计划。

加强教学研究。建立校本课程教研组,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加强研究与交流,开展校本课程评优课,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校本课程的设计能力、研究意识。

第8篇

关键词: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教师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23-2

一、校本课程的认识及开发的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主要是在国家、地方课程外再构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的自我课程。实践证明,校本课程开发合理,可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构建学校人文环境、教研环境等,对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1.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2.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特别是科研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专业动机、工作兴趣和职业满意度、自主研发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均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对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也有促进作用。

3.有利于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实践看,不论语文历史学科还是物理化学学科,都肩负着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通过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积极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多一份责任感,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校本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需求。作为省级示范高中、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市文明单位,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得有声有色,对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培养一流人才,对学校的“名师工程”和“英才战略”影响深远。

和县一中近几年的校本教材和校本课程开发真正做到了个性化、特色化和多样化,形成自己的特色,得到了社会、学生、家长的认可和欢迎,多次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表彰,为和县一中“实施精品战略、培育一流人才、争创省内名校”及争创“省优秀示范高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与实践的过程

1.2006年安徽省新一轮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学校迅速成立课程领导小组,要求教师转变观念,变革教学模式,要求全校学生人人有课题,教师人人搞研究。这期间部分学科卓有成效,如历史、语文、生物教研组等,学生的研究成果经过教师的深加工,顺理成章地发展为校本课程及教材。

2.典型示范,逐步推广。历史教研组早在2003年就与全国课程改革同步,向当时的巢湖市教研室申报了“让学生动起来”的市级课题并立项,为校本课程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到2006年安徽省新课程实施时,和县一中的校本课程建设全面铺开。

3.全面规划校本课程开发。结合一中实际,学校制定《和县一中校本课程规划指南》、《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和《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等细则。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纳入教学评估,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为社会和学生发展服务,要求教师重视到位、精神领会到位、宣传动员到位、组织工作到位、工作实施到位。通过理论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活动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教与学等基本理论,加深教师对课程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掌握校本课程开发所需的知识。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特点与成效

1.精心组织,合理谋划。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要求各教研组制定校本课程方案,由教研组长牵头,严格人员分工,相互配合、共同开发、保证质量。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加,鼓励课程意识强的骨干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先走一步,并给予政策上扶持,条件上保证。

2.校本课程建设类型多样。从2003年到现在,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开发从高一《初高中衔接教材》到各科的具体分工,再到常规的音体美教育教学,再到高考讲义的合作,8个教研组(语文、历史、外语、化学、物理、数学、美术、地理)开发出相应的校本材料。教务处、教研处还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建“同课异构”活动,教研风气日浓。

历史教研组的校本课程建设成效显著。走出去,引进来。通过与合肥等地教师合作,完成省级课题《古韵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编写。《久话和州》校本教材成册,深受好评。

结合和县一中百年文化底蕴,语文教研组完成校本教材《百年一中》编写,树立起学生热爱母校、发愤图强、立志学习、回报家乡和祖国的坚定信念,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语文教研组还把中华经典诵读发展为校本课程,在2012年安徽省经典诵读(马鞍山站)启动仪式中深受好评。

英语教研组校本教研活动张弛结合,在青年教师成长和备课组建设中成效显著。学生英语竞赛成绩大面积丰收,教师教学技能相得益彰。其中的《2013届英语训练选编》(试题和阅读两本)编写以思维为焦点,以方法为主线,以能力为核心,融入团队合作精神,大大提高了学生实战技能。

数学教研组于2006年8月完成《数学典型题解析》校本教材,结合经典例题举证,提高学生的数理能力。化学组和物理组也有各自的校本课程成果,并量化学生竞赛辅导安排,与地理组“地球小博士”活动课一道,竞赛捷报频传,并有学生申请国家专利。

3.开花结果,仍有余地。2008年7月,学校汇集教师学生成果,在进一步深加工后,与出版社联系,出版了6本校本教材。一大批教师的教学反思在报刊杂志或论文评审中获奖。通过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同时,促进了教师内涵式发展,一大批青年教师从中受益,许多中老年教师也焕发教学的青春活力。现在,校本开发与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中心,教育教学面貌正在潜移默化中转变。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感悟与反思

1.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建立有效管理与评价机制,均衡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应依据《和县一中校本课程规划指南》和《和县一中校本课程建设评价标准》等规章制度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急躁冒进,不能盲目理解为就是编写校本教材,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活动。坚决反对把校本课程开发变成资料翻版,或利用校本评职称等动机不纯者。

2.校本课程要有内涵,有研究,有焦点,有看头。如《久话和州》,几乎经历5年4届师生的努力,最终成册,可以成为学校的“和州志”。《百年一中》成书后,学生有看头,直接了解和县一中100多年的发展史。《趣味化学》和《趣味生物》,都从生活中熟悉的事谈起,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探索,形成成果。这多校本课程成果,体现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创新培养,是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力量的整合。

3.校本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校本课程的开发主导是教师,但必须结合学生实际,特别是学生的参与活动过程。语文历史科目外的数理化校本课程也要求教师关注人文,学生以此展开科普活动,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导师与伙伴。师生合作、学生自主研究,形成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知识面大大拓宽,学习积极性高涨,综合素质明显增强。

4.注重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县一中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中,坚持以研究课题为抓手,开发校本课程,实现课题研究的辐射功能。如化学教研组的“初高中衔接”省级课题就在高一新生入学教育中开花结累,在2012年7月顺利通过专家验收。历史教研组参加的省编教材《古韵安徽》,也是建立在学生对和县历史研究的课题基础上。

5.健全学校的校本课程管理,取得地方的支持,是推动校本课程不断开发的有效保证。和县一中坚持以校本课程开发推动教师的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并把校本课程建设与教师的评优、职评、奖金等对应起来,有效地推动校本课程的不断拓展。在硬件设施中,专门设置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专门教室,实验中心配置数字实验室,积极倡导教师把校内优势资源转化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

第9篇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个性;建设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24-1

在实施学校课程主题思想的过程中,我校将充分整合大学城的资源,从大学、大学生、家长和社区入手,了解学生需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充分展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我校开发学校课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知家乡,爱家乡,培养学生特长和综合素质。同时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我校将以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导,将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改变传统主义的教育观念,改变传统主义学校生活结构与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教育环境”落在实处。

一、基于个性的校本课程建设思路与方法

1.坚持原则

(1)发展性原则。我们认为发展性原则是学校课程开发的首要原则。首先学校课程开发是为了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成长。对学生而言,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张扬个性,发展能力,培养特长,为他们的发展奠定基础;对教师而言,增强理论知识素养,提高教学水平,教育科研以及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学校来说,通过学校课程开发,凸显学校特色,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其次,促进学校课程的发展,以开发学校课程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丰富和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更有利于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地方性原则。我们认为地方性原则是开发学校课程的重要原则。首先学校课程开发必须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立足于当地社会的特点,充分考虑当地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国家课程中又没有涉及到的内容,要尽量做到及时补充。其次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从学校已有的师资队伍、教师专业素质来考虑开课设节,从学校的教育教学设备、教学活动场地来考虑开发实施课程。第三,更重要的是考虑学生的实际,开发学校课程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依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决定学校课程的开发方向。

(3)实践性原则。教育部有关文件指出,学校课程“主要作用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动手动脑,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特长,增进身心健康,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2.课程资源的开发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本事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校本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

一种是校内资源,分为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还包括各功能室、操场、绿化、景点等空间资源;人力资源则是指学校教师个体的专业素质对于课程的有效支撑,还包括学生目前已经具备的兴趣能力。

一种是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大学设施、研究机构、工厂、农村、商场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学校建立起自身对课程资源比较合理和科学的观念,有助于课程资源得到合理的拓展和整合,从而对课程实施产生实效。

3.校本课程的开发路径

以学生参与意愿为基本方式。暑期之前下发征求意见表,广泛争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合理性,然后再决定开发哪些课程。

以学校特色文化为背景来开发。学校文化是以国风雅韵为主题的传统特色文化,可以根据这一特色文化,开发国学、民乐、剪纸、书法、绘画等课程项目。

以学科分类来开发。通过采用选择和改编的方式,充分利用现有成熟的课程资源,开设经典诵读、书法、趣味教学等校本课程,将其作为学科类课程的拓展和延伸。

以活动项目来开发。活动类校本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发挥学生的特长,让学生通过参与和体验,感受成功,收获自信,让校园不仅成为学生学习的学园,也成为他们成长的乐园。

以社会资源来开发。地处仙林大学城,大学林立,资源丰富。很多家长都有学科和一技之长,他们就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有的家长研究特长是通信,那我们就可以利用家长这一资源,开发通信类课程。大学里的图书馆、实验室、实验基地也是我们课程开发的一部分。

二、仙小校本课程建设的问题与思考

1.课程观念亟需更新

由于绝大多数教师原来所学的教育学是没有课程论的教育学,加上“校本课程”这一概念在我国正式使用的时间并不长,因此,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难免存在一些偏差。另外,学校、教师和学生过分依赖和迷信统编的教科书。这种传统的思想上的习惯势力与校本课程的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强大的反差和深刻矛盾,将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带来观念、制度层面上的阻力。如何尽快改变这种状况?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2.教师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有待进一步加强

校本课程开发中系统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实践性研究十分缺乏,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如何不断强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课程开发技术,使之有课程改革的正确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要的知识、技术和能力,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条件。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