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08 09:16: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地理研修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B-0014-02
当前,在高中地理学科的听评课过程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四化”现象:一是盲目化。听课前无准备,许多教师缺乏明确的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听什么,该怎么听”。二是随意化。教师听评课时凭感觉去判断课的优劣,说不清“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三是无效化。听评课缺乏明确的主题,评议时“你说东,我说西”,对参与教师不能有所触动和启发。四是业余化。评课的内容多为“目标明确、教态自然、板书清楚”之类的客套话,较少涉及教学存在的问题,优点说不清、缺陷抓不准,“去专业化”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缺乏有关听评课的专门培训或专业引领造成的。基于此,我们设想把地理听评课活动改为地理品课研修活动。所谓品课,就是教师从“品味”的角度去“听别人的课,观别人的课,评别人的课,议别人的课”的一种方式,通过引导教师细细地品味每一堂课。让教师深刻领悟地理学科的特点,促进其专业发展。
一、精心做好准备,突出品课研修活动的针对性
不少评课活动之所以存在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原因就在于教师在听课前未做充分的准备。鉴于此,我们在品课研修活动中非常重视听课前的准备,以避免品课变得盲目和零散。品课研修前的准备主要包括确定品课研修主题、设计课堂观察表、分配品课研修任务。
1.确定品课研修主题
确定研修主题的一般程序:听取地理教师们的意见,收集教师们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教研组归纳整理教师们的意见,提炼出主题尽可能鲜明的、能引起深思与共鸣的问题,根据不同阶段的研修需要,确定其中的一个主题。品课前,根据所教学的内容、学生的特点对研修主题进行细化。
2.设计课堂观察表
我们在品课中引入课堂观察技术:根据所选择的品课主题,针对要研讨的问题,事先设计好课堂观察表,找好观察点,分组展开课堂观察。观察表的使用不仅将品课研修活动具体化,还为下一步的研讨分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对教师进行课后自我反思有所启发。
设计课堂观察表主要有以下途径:①使用现成的观察表。直接从网上下载或从书中摘录。②改编观察表。采用现成的观察表虽然省时,但可能与本次品课研修的要求不符。可以选择一些类似的观察表进行修改,以使其更符合实际。③自制观察表。我们鼓励教师根据品课主题和教学内容来制作观察表。观察表的形式有两种:一是表格方式,根据需要观察的内容设计合理的表格,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进行记录。二是对白方式,听课教师快速记录下师生之间的对话。
3.分配品课研修任务
品课研修是一项需要教师间相互合作的活动,活动之初要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对品课教师进行任务分工。分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根据观察点来分,有几个观察点就分为几组。二是根据观察对象来分,一组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另一组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每组确定一人为组长。
二、围绕主题听课,提高品课研修活动的科学性
为避免产生“评课凭感觉”的随意性问题,我们在品课研修中要求地理教师围绕主题听课,坚持“三步走”(即课前说明、课中观察、翔实记录),仔细观察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用课堂观察表进行详细记录,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推论、反思,从而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增强品课的科学性。
1.课前说明
品课前的说明属于说课范畴,但又与说课不同。说课不仅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而且需要论证。品课前的说明不必面面俱到,主要说明以下三个方面:①教学背景。目的在于增进品课者对课堂情况的了解,及对本课教学基础和后续发展的理解。教学背景包括学习基础、学生状况、特殊学生、目标任务等。②教学创新。让授课教师有机会展示其教学创造和追求,让品课者先倾听,以审视和研究的态度去理解。③教学活动。介绍本课的教学设想和将要开展的主要教学活动,为品课教师提示重点观察的现象和时机。
2.课中观察
在品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观察表,用课堂观察表翔实记录观察到的课堂教学情况、师生双边活动情况和自我感受,从而发现和分析现象背后的问题,洞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教师在预先设计的观察框架下,舍弃与研修目的无关的或关系不大的内容,而对特定的内容进行精细观察,使观察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
3.翔实记录
品课者在观、听、思的同时,还要翔实记录师生的双边活动(重点记录施教者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学生的困惑和独特见解)和自我感受。这样的品课记录是具有教研价值和借鉴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
三、组织课后研讨,增强品课研修活动的实效性
我们十分重视课后研讨环节。研讨活动一方面为授课教师提供了道出心声和理清思路的机会,有利于教师进行自我反思;另一方面,通过对话与商榷,丰富教师对课堂的看法,使其全面理解地理知识,更好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品课研修的实效性。
研讨的基本程序如下:①“默会”梳理:听课后,参与教师“默会”10分钟,自行梳理自己观察到的内容。②分组研讨:对本组负责的观察内容进行研讨,组长负责记录。③汇总结果:各小组进行汇总、整理,在小组内统一意见,确定小组发言人。④汇报交流:每个小组派一人针对观察内容发言,全体教师进行交流研讨。⑤达成共识:通过分析、讨论,品课教师对教学达成共识。
四、撰写品课体会,提升品课研修活动的专业性
党的十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全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总结、反思、调研的充分酝酿中呼之欲来,地理核心素养成为本次高中地理课标修订的主线。古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笔者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为例,反思进入课改后这几年的日常工作,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能更好地加强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成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
一、借课改东风,展开研究性学习活动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规定:“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
在课改伊始,我们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会,到先期进行课改的学校学习,向专家讨教、与同行交流,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流程:对于教师来说,首先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素材和信息,组织教师做好充分的研讨,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题目并撰写出相应的教案,然后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学生完成研究性学习任务。我们拟定的系列题目,如,呼唤自行车的回归、绿色能源距我们有多远、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利用、友谊大街与中山路口处交通问题报告、关于我市市民祭奠方式和祭奠观念的调查报告及改革对策等。从这些题目可以看出,我们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既不脱离课本,又能从家乡的实际问题出发,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有用的地理。学生则从中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完成相关调查、实验、参观、采访,最后整理资料,形成研究性学习报告。布置的时间段多是寒暑假或其他节假日,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时间,报告要上交纸质版和电子版,以供教师审阅评分及学校存档。最后,我们还把部分研究性学习报告编辑成册,这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进一步深入开展积累了经验。
二、转变学习方式,利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有一句名言说:“什么是教育,那就是学生把在学校所学的东西都忘记以后剩下的东西。”这句话足够引起每个教育者的反思:我们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课程之中或之后所形成的、在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由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组成。地理学科的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对学生来说本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实践探索的机会很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创新精神。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从完成的主题看,包含自然、资源、环境、人口等内容,利于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从完成的过程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在真实的情境中观察、感悟、理解地理环境;从完成的效果看,不仅提升了思维品质,增强了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更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升华了友谊。这些将会影响其终身,是教育留给他们一生的财富!
三、且行且思,才能渐行渐远
回顾课改以来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师生有改变、有收获,但也有一丝隐忧萦绕在我们心头:看学生交上来的文章,里面经常充斥着下载、节选的内容,鲜有敏锐的视角、独立的思考、基于实际的调查。我们教师也由一开始的茫然不知所措到现在的“驾轻就熟”,从一开始的积极准备到现在各方面的“心照不宣”,积累了很多,但大部分是程式化的东西。我不禁在想:这是课改的真正目的吗?是设置这门课程的初衷吗?而且类似的情况并不是某个学校某类课程的个别现象,有些学校上报的校本研修课程有几十门甚至几百门,有课表、精彩课例、课程实施规划,甚至有编制的教材,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落实、没有坚持,只是停留在对上级的汇报中。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学校的一切活动以升学率为最高目标,对其他的内容压缩时间,以腾出更多的精力去复习备考。基于此,几乎每一位同学的各种研修成绩都能达到合格,在自己的学业档案中都记下了该有的学分。一位非常知名的校长在课改研讨大会上曾经说过“无论怎么改,只要有高考,我们就不怕”,这句话让人印象极为深刻,也是对出现这些怪现象的最直接解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些操作中出现的乱象离不开制度的规范,我省最新出台的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要求“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真实表现,确保程序严格、公开透明、内容真实可信”。高考制度的改革已蓄势待发,综合素质评价会成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参考,这些变革必然会扭转上述现象,对学校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前行中思考,在思考中前行。有顶层设计的宏伟蓝图,有逐渐完善的监督管理,又一轮的课程改革正向我一步步走来!
《中国教师》:吉老师,您好,从2001年实验版课标的颁布实施至2011年版的颁布已经过了十年,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本地区这十年期间地理课程标准理念与目标的落实情况吗?
吉小梅:总体上来看,海淀区的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在课标的引领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领会和理解课标要求,将其体现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我向大家介绍以下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第一,发挥群体力量,发挥教研工作的引领作用。对于新课程并没有什么现成的东西可以拿来就用,有人说我们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也许有些时候我们连石头都摸不着,也要过河,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发挥自己的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是课程改革实验的主体,他们既是课程的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研员要给教师创造自我发展的空间,从这个观念出发,教研工作的定位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在这个过程中,教研员与一线教师要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并不断总结一线教师的教学经验,促进交流,更快地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研员不可能只通过上岗前集中两三天时间,请教授、专家给我们做几次生动的报告就能让教师们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把握教材的指导思想,而必须是在亲身实践后,才能发现问题。教师需要做不间断的中期培训,在教学研究过程中使广大教师得到锻炼与提高,是当前教研员责无旁贷的重要职责。在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模式的指导思想下,积极开展活动,重视教师的个性发展。
第二,积极开展多种模式的研究课。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重视每一位教师的个性发挥。通过组织研究课,给全体教师创造交流、研究的机会。在研究内容上,不仅要选择地理学科本身的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还要将新课程理念的研究作为研究课的重要方面,让教师不仅在学科教学中发挥特长,更需要他们不断探究,摸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此外,上课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一进教室就会发现,学生的桌椅摆放不再像从前那样横平竖直,整整齐齐,一律面向讲台。教师将桌椅重新摆放,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散围坐在教室里。这样教师就可以轻松、随意地走到每个学生的面前,每个学生可以与自己所在的小组的同学方便地交谈。这不仅仅是桌椅摆放的变化,而是通过这样一种形式,表现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关系,那种整堂课由教师一个人“满堂灌”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了。
教师们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问题,恰如其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出现争论,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他们不仅体会到了科学的真谛,更感到了与人合作的快乐。
教师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环节,使严肃的课堂变成学生利用科学方法构建科学知识的场所,教师与学生是在共同探讨、交流,是在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当教师轻轻走到学生跟前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的时候,学生会觉得我们的教师多么可亲可爱,他就像是学生的知心朋友。通过这些细微之处的改进,孩子们不仅仅学到了科学知识,更是在这种人与人的交流中使课堂焕发了生命的活力,我们有理由相信,教师的人格魅力会感染学生的心灵。
课程标准的理念需要通过教师在平时的每一节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也正是在这样的具体行动当中,我们会更加理解和领会新的教育理念。
第三,评价激励学生发展。课程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即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本着这一要求,我们努力探索新的评价机制,淡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强调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淡化对结果的评价,关注对过程的评价;改变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的倾向,重视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改变只注重量化和传统的纸笔测验这种单一的评价方法,体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改变单一的评价主体,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第四,积极发挥社会力量,开发具有海淀区特色的课程资源。海淀区地处北京市文化发达地区,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和著名的文化教育区,这里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它们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便利条件。我们先后组织教师或学生参观了北京市节水办公室、海淀区气象站、北京市气象台、国家气象局、北京天文馆、北京地震馆等,并邀请中科院老教授报告团和海淀区气象站的工作人员到学校去给学生进行科普讲座,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这些都成为我们重要的课程资源。
当然,我们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初中地理没有中考要求,加上教师的工作量大,有些教师在长期的工作中产生倦怠,这就需要利用各种方式不断鼓励和推动。
《中国教师》:结合海淀区的实际情况,您认为在2011年版课标理念与目标的贯彻与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问题?
一、内强素质、强化专业成长意识
正如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言:“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和自我教育的人,同样也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强化专业成长意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前提基础。所以,一个教师要自主自觉寻求专业成长之路,增强专业成长意识并为之苦练内功强素质。
首先,强化学科专业素质。这也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首要任务。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学科。作为地理教师首先要精通地理学科的基础性知识,熟悉地理学科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称之为本体性知识),形成以地理学科为中心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和与之相联系的社会科学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博览群书,阅读有关杂志、书籍,比如《地理教学》、《地理教育》、《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等,了解和掌握地理学科的最新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更新知识体系,夯实学科知识基础。
其次,强化教师专业素质。教师专业素质即对学科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起支撑作用的教育心理学和地理教学论等教学知识(称之为条件性知识)。这也是为人师的前提条件,尤其是刚步入讲坛的教师,要尽快实现从大学校园中知识的学习者到知识传播者的转变,条件性知识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学科专业素质和教师专业素质兼备才为专业成长铺就了发展通道。
二、扎根教学,完善专业成长能力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仅表现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构建上,更应该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是一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不断循环发展的过程。扎根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完善专业能力的主要手段。
提高专业能力的主要手段有教学反思、教学研讨、教学比赛。教学反思就是要注重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教学效果并写出心得体会,用于指导日后的教学实践,为教学研究积累第一手资料。善于反思和总结的教师其成长速度必然较快。
如果说教学反思是面对过去的话,那么教学研讨就是面向未来。教学研讨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研讨。课堂教学是展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最好舞台。课堂教学能力是一个成熟教师的核心特征。他总是善于对教学进行研讨,创新教学方式、创新课堂结构,深受学生喜爱;他总是能在教学研讨中提高课堂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讲授能力、课堂教学氛围的调控能力、课堂教学过程把控能力,当然还有地理教师独特的“三板”能力(板书、板图、板画)。
教学比赛主要是指各级各类优质课竞赛、说课比赛、课件制作比赛。这是教师专业成长最大的推手,本人认为优秀的教师是比出来的。经常把握机会参加教学比赛是十分宝贵的专业成长机会。
当然,除外教师本身强化学科训练也是必然要求。作为高考学科,老师的专业素质还应表现在指导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水平。面对高考,不少专家提出“老师要下海,学生要上岸”的教学口号。
实践出真知。只有扎根教学,地理教师才能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自己的课程”的创造者。
三、与时俱进,拓展专业成长途径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教师专业成长应该与时俱进。
首先,网上学习是拓展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利用现代便捷的网络技术,参加网络研修,参加地理学科论坛,加入或创建“博客”或“博客群”,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既可以与近邻同事、专家交流对话,也可以到“他乡”结交心仪的“知己”,寻求需要的能量元素,从而打开一条条专业成长的通道。
其次,教师成为研究者是专业发展的方向。进行课题研究和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也是专业成长的新途径。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专业知识,还可以提升专业能力。许多地理学科建设较好的学校都开发了校本课程,有自己的乡土地理教材,让抽象的自然地理无痕地渗透在乡土区域的具体的地理现象中。
最后,寻求专业成长团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形式。由于地理学科本身的综合性和现实教育的复杂性,寻求广泛支持,集思广益形成专业成长团队可以为专业成长找到新的生长点,并使之得以可持续发展下去。
当然,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一朝受教,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为专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专业成长之路是教师自觉发展之路,是教师自我完善之路。只要愿意为之付出汗水,定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 基于新课程的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建构,《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
[2] 杨晓奇. 促进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策略,《江西教师网》.
[3] 齐敏、周世玲. 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思考,《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