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课堂活动礼仪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24 16:46:2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课堂活动礼仪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课堂活动礼仪

第1篇

理论分析:自信心、责任心、爱心的培养,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多数儿童的自信心是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获得的,其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就是人们有时候不太相信自己,本课的学习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训练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找到自信的方法,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课前准备

课件、优点卡、椅子等

教学过程

[热身:放松训练

一、创设情境――寻找自信心(灯神)

教师引入传说――《一千零一夜》里《神灯》的故事。请学生讲述。

教师: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想不想像阿拉丁一样,拥有这样―位灯神呢?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此环节设计意图:与教师合拍,找到共同点]

用课件演示一封灯神发来的EMAIL引题

让学生明确:只要过两道关口,就可以见到灯神了。

[此环节设计意图:引起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

二、训练开始――运用、培养自信心(过关)

[此环节设计意图:过两个关口本身就是对自信心的挑战,同时方法本身就是目的]

(一)课件演示:第一关

教师:现在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来考虑一下,然后写在纸条上,一会我们进行小组交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课件演示)

[此环节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肯定]

好,基本上都写完了,现在老师来给大家简单地分―下组,……

每个小组按顺时针的方向传递纸条,现在开始,每个成员都要了解到你们组其他成员有哪些优点。

[此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注重了解其他同学的优点]

教师组织:对学生的评价进行简评,组织抽签,同时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除了他自己说的优点外,你还发现他有哪些优点和长处自己没发现或者没有说出来,一会儿补充。

学生活动:学生发言

[此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获得他人的肯定,同时学会赏别人]

教师过渡:现在我们请你来谈谈被评价过的感受

生活动:结合实际,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此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实际体验和感受找出一种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教师评价总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优点和长处,而且当我们得到别人的肯定之后,内心都会产生一种倍受鼓舞的感觉。问题在于我们经常忽视这些优点,就像我们在回忆一张试卷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做错的那些题,而把大部分做对的题给忽视了一样,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得到的启示就是,我们不但应该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且要敢于肯定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把这些优点和长处充分地发挥出来。

[此环节设计意图: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教师:好,现在老师作为主考官宣布:第―关,我们顺利通过!

(二)课件演示:第二关

第二个关的题目是:想一想,说一说自己的成功故事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课件演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挑战梯度表,在这一关中我们有这样几种方式可以选择。

奖励分上下限的标准:表达主旨鲜明、流畅,在3分钟之内

环节(一)

现在老师想知道敢挑战第一梯度的人数?请你把手举起来!

[此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有个选择和尝试突破的过程]

第二梯度?第三梯度?第四梯度?

哦,非常好,看来大家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

我们来看一下过关的要求:我们的最低目标是600分,考虑一下我们怎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分数呢?怎么办,选择第几级,一起计算一下,各级需要的人数。

[此环节设计意图:增强挑战难度、体现自信梯度]

环节(二)

下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想一想自己的成功故事,一会我们通过自愿的方式集体闯关

学生准备

教师:指任班长同学计时、记分

学生挑战开始

[此环节设计意图:提供表现自信的机会]

环节(三)

现场挑战记分:学生说(班长记分)

[此环节设计意图:检测自信心(部分)]

达到最低600分后教师询问是否继续闯关

环节(四)

教师简要总结,课件演示:嗨!我就是灯神,现在该是我来揭示秘密的时候了!

灯神的秘密:其实你们在整个闯关过程中,我一直没有离开过你们,而且就在你们每个人的内心当中,知道我的真正名字吗?

学生猜,课件演示:自信心。

教师总结:好了,到现在为止,老师作为主考官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是老师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太清楚,你们说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什么?

[此环节设计意图:点明中心,突出主题]

环节(五)

好,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寻找灯神,也是就寻找自信心的过程当中,我们都运用了哪些培养自信的方法?

请学生说

引导揭示:①自我激励;②他人激励;③练习当众发言的方法;④练习正视别人;⑤挑显著的位置坐或站;⑥使用我的语句。幻灯演示总结这6种方法

教师总结:另外,在同学们说自己成功的故事当中提到了,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自信心,自我暗示也可以增强自信心。除此之外,老师还要推荐给大家一种方法,就是准备这样一个日记本,我们给它起了名字叫:自信心成长日记,把你的优点和长处,把你的成功故事,把你现在每一天所取得的进步都记在这里面,如果这个日记本能伴随你走完高中、走完大学,那个时候我想你的人生一定会与众不同。

[此环节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际训练和体验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三、结束活动

爱默生曾经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就是我们心中的灯神,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自信,我们就能实现任何一个我们想实现的愿望。

下面让我们用一首歌来结束我们今天的活动。

第2篇

关键词:英语课堂 情感教学 内涵 策略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忽视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所具有的交际,仅把英语的教学过程简单认识为语法的讲解、单词的记忆、句型结构的分析,对情感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情感教育,令英语教学陷入了枯燥乏味的状态,使学生本应具有的英语学习兴趣消失殆尽,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一、英语情感教学的内涵

英语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地激发和调动学生有利于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自信心、主动性和目的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从而实现教学中的师生共同参与并和谐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个性发展的方法。新的《英语课程标准》已把情感态度作为课程目标之一。认识和引导积极的情感是搞好英语教学的关键。

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曾经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感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得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在此,笔者结合学生英语学习情感问卷调查结果和教学实践,提出实施技校课堂情感教学的几点建议。

二、学生英语学习情感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对本校2012级电工两个班100名学生进行了关于英语学习情感因素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占75%的学生还是想将它学好的,占62%的学生对英语学习比较感兴趣。但从各项情感因素分析,学生情感素质的发展还明显滞后,表现在:缺乏学习兴趣的占38%;学习自信心不足的占36%;不能克服害羞和焦虑情绪的占20%,有时能克服的占70%;在课堂上会产生疲劳感和枯燥感的占38%;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占54%。另外,学生喜欢平易近人、关爱和尊重学生、英语专业知识广博、教学方法和技巧灵活的英语教师。学生喜欢的英语课是在创设的情景中学习,将知识融入游戏或活动中,多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或训练。

三、实施英语情感教学的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研究表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鲜明、形象、生动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身临其境可以使学习过程变得容易,触景生情可以使学生的认知更加牢固。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的需要,创设情境化教学,让学生产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触景生情,以情悟理”。

所谓情境化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此过程将新知识直接置于情景中进行教学,使学生更直接、主动地进行语言学习活动,获得快乐的情绪体验,由快乐派生出求知需要,真正做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造教学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巧用导入创设情境,运用实物演示情境,借助图画再现情境,播放音乐渲染情境,扮演角色体会情境。笔者在教授Sports and Hobbies一课时,首先播放奥运精彩片段,通过震撼的画面和铿锵的配乐引出教学主题,勾起学生对运动的热情,接着通过提问和讨论,结合图片展示,引出新词汇和新句型进行教学,最后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几种情境创设法的综合运用调动学生多种器官,教学活动也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获得了愉快高效的学习体验。

2.实施激励教育,增强学习自信心

自信心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对激发人的意志力、充分发挥人的智力因素和取得人生成功有很大影响。教师应懂得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亮点,运用激励教育点燃学生求知、进取的自信心,调动他们潜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保持恒久的学习动力。

策略一:实施成功教育,即通过教育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学生获得好成绩、正确回答问题、圆满完成课堂任务或练习等,均可视为成功,这些都能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体会到学英语的乐趣。为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笔者在巩固对话环节设置朗读、背诵和表演三个层次;角色表演分戏份多与少,台词难与易的几个角色;学习单词分朗读、拼读和默写;听力和阅读分直观题和推理题等。这样各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策略二:实行言语激励,即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和亮点进行恰当的言语激励,增强其自信心。课堂上轮到学生发挥时,笔者总是微笑着倾听或静观,若完成得好,说句clever,perfect,a good job等进行表扬和鼓励,完成得不好就微笑着说“Good”,然后委婉地指出错误。学生得到老师的肯定,要求进步的决心就更大了。

策略三:树立榜样教育,即对自信心不足的学生,通过在班上树立与其水平相当但取得进步的榜样来进行教育,让学生取得替代性经验,这样来自于学生身边的榜样更能发挥激励效用。

3.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缓解学习焦虑

调查显示,在英语课堂学习时,学生产生焦虑情绪的情形有很多,如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英语、发言时犯语音错误、被教师纠正错误、无法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等。学生因焦虑而导致的过度紧张,造成学习效率下降。焦虑成为困扰学生英语学习的不可忽视的情感因素。良好的课堂人际关系能在相当程度上缓解学生的焦虑,满足学生安全感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平等、亲近的师生关系,会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产生情感沟通共鸣,有助于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和平稳的情绪,并调动积极的学习情绪。融洽、友好的生生关系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理解和包容,互相帮助,加强学习合作。教师是决定和影响课堂人际关系的最大核心。作为教师要率先垂范,转换角色,要从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变成“参与者”,以真诚的态度、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积极营造和谐的师生和生生关系,以实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把英语教学融入活动中,能有助于建立轻松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笔者在课堂上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值日汇报、唱歌、角色扮演和游戏等,在其过程中多与拘谨、焦虑感强的学生沟通,分配适合他们的简易任务,鼓励他们大胆参与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变换教学组织形式,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劳

从生理上讲,单一的形式容易导致大脑刺激的单调,使兴奋转化为抑制,降低学习效率。从心理上讲,技校生正处于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的时期,再好的教学形式和练习形式若简单重复太多,学生兴趣也会锐减,产生厌烦情绪。教学一般不宜长时间的满堂灌,应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地变换组织形式,力求让学生通过多动脑、动手、动嘴的方法来消除学习疲劳感,活跃学习氛围,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笔者在课堂上经常采用多种训练形式,如个体练习(单词或词组朗读、课前值日汇报、讲故事或回答问题等)、小组练习(结对对话或角色表演)、集体练习(英语游戏,歌谣,比赛)。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如观看幻灯、视频和听录音。适当地穿插英语电影和歌曲欣赏及西方文化介绍等。课堂教学组织遵循学生的好奇、好胜、好玩、好动等特点以及思维发展规律,既发挥老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实现了最优化教学。

5.挖掘教材的情感资源,激活学生的积极情感

语言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英语教材的语言材料蕴藏着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现行英语教材内容丰富,涵盖了礼仪和习惯、生命安全、名人事迹、社会公德、科学素养等多种题材,符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水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思想情感共鸣,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思想性、科学性和启发性。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树立一种新的教材观,摈弃“教教科书”的做法,学会“用教科书教”。教师应充分理解教材所阐发的道理、所讲述的知识,学会将教材同化成自己的智能。除了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情景,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合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增删和重组,还要发现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情感教育价值,利用教材中传递出来的情感激活学生的个人情感。懂得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教材内容和情感教育的结合点,运用融合、渗透的方法,自然无痕地寓情感教育于英语语言教学中,力求收到教材以外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授Introduction中的看图说话部分时,通过讲述中国著名宇航员杨利伟为圆中华飞天梦,克服困难,顽强训练,最终成为中国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英雄的奋斗故事,鞭策学生为理想而努力奋斗,自觉养成不怕苦不怕累、勇于面对学习困难的优秀品质,这比一般的说教更具说服力,令学生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学心理学原理的实践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欧阳芬.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3]王朝辉.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情感因素探析[J].教学与管理,2011(13).

[4]王和峰.情感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07(7).

第3篇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品课 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最重要的渠道。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先提高课堂教学品评的有效性,而品课就是这样一种有效的模式。“品课”是听课、观课、评课、议课的更高一层次的追求,是一种境界,是“关爱他人,善待自己”的人生哲理。就如同品茶一样,在于懂得茶的色、香、味。古人品茶,注重一个“品”字。不但鉴别茶的优劣,还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一堂有活力、智慧的课,我们怎样来“品”呢?

一、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品味

在姜雪老师的这堂历史课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她做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开头的一段视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后她以饱满的精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接下来的课堂探究活动之中,为整堂课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姜老师的富有逻辑性的语言又给了学生以思维启发。姜老师的这堂课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把学生的学习潜力挖掘出来,怎样挖掘?这是每一个老师在上课之前必须思考的问题。由此,我感悟到品课中的听不仅仅是“听”,更主要的是“看”,即仔细地观察课堂中学生的动静,用心发现许多“明明白白”的现象背后所反映的问题,深刻地洞察其中的局限性,并分析其症结所在,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品课的实效。如在本堂课的课堂讨论中,有些学生脸上露出一种麻木的神情,对于其他学生的讨论熟视无睹,这时品课者就应该分析出现这种课堂现象的原因,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找到相应的对策。这样才能提高品课的有效性,而不是一味地“听”课。

二、站在上课者的角度来品味

站在上课者的角度来品味,品课就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品课人既要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又要关注教师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的,说得具体点,就是要关注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关注教师如何组织并促进学生的讨论,这样品课就实现了从关注“教”到关注“学”的课堂教学重心的转移。

从整堂课来看,姜老师按照预学导航的模式做了充分的准备,整个课堂活动井然有序,先是让学生结合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了解学生的学情,为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奠定基础,立足与学情,对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重新审视,看有没有还需要改进的地方;再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突况进行预想,设计预案,做到上课前心中有数。这些姜老师都做到了。在开始探究之前,在投影仪上打出学习目标,直接指明高考考什么,我觉得这点是非常到位的,要从一开始就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紧紧围绕这几个知识点进行探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又顺其自然地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在课堂中姜老师不但注重生生之间的交流,还注意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在交流中领会知识点的精髓,让学生掌握交流的技巧。通过当堂练习,渗透给学生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解题的能力。这样就使课堂讨论活动不流于形式,而真正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

从这个角度,我们体会到要想真正把一堂课上好,工夫在课外,也就是说要通过品课这种听评课模式,把上课者在课堂教学中所展示出来的教学技能、经验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内化为教学技能,不断改善课堂教学活动,这也是品课的初衷。

三、站在听课者的角度来品味

作为欣赏者,我最欣赏的就是本堂课中姜老师思维的简捷性。老师思维清晰,学生思维就清晰,学习就不费力。间接的思维应该是每位老师要注意培养的一个重要能力,是我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作为评价者,我给姜老师这堂课打的评语就是教态较自然,声音洪亮清晰有力,教学节奏较好,教学结构完整,思维方法、解题指导及时到位,师生交流融洽。当然也有其不足之处,如某些环节讲得过多,有画蛇添足之嫌等。这让我感悟到,在今后教学活动中应该注意一个问题:教师永远不能越俎代庖。总体来说,这是一堂较优秀的课,给我的启迪很多。如不仅要实现师生之间资源的共享,更要实现学生之间资源的共享,要提高学习小组交流的广泛性和深度。这些都是一线老师难得的宝贵经验,使我受益匪浅,体会到了品课的魅力。

总之,通过对姜老师这堂课和之后所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的评价,我的教学理念又有了一个新的突破,认识到课堂本来就是一种资源,明白了课堂教学活动实际上就是课堂参与者共享课堂资源的综合互动过程。品课者参与了课堂活动,分享了课堂的成果,获得了宝贵的学习经验,提高了品课的有效性,把品课中获得的教学资源真正内化为实际的教学能力,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4篇

一、发掘趣味性教材,让学生“玩”起来

体育课本身就是一门动感十足的课程,内容丰富的体育课不仅能达到锻炼学生身体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身体协调能力和动作的敏捷性。从这个角度考虑,体育教学实际上就是带领学生“玩”的过程,学生只有沉浸体育课堂中,才能找回“玩”的天性。因此,体育教师在设置课程内容的时候,必须从学生的喜好入手,平时注意与学生交流,用民主投票的方式,选择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发掘趣味性教材,让学生“爱玩”“会玩”。例如:跳绳课必须有规则,此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邀请同学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纷纷给老师提出意见,最后依据学生的看法,将全班分成两大组,大组进行集体跳;每一大组又抽出四个代表进行个人跳,大组跳的成绩加上个人跳的成绩是一个组的总成绩……整整一节课,不需要教师的指挥,学生兴致昂扬的参与其中……这样的教学才是学生需要的教学,而体育课堂也在学生蹦蹦跳跳的身影中丰富起来。

二、追求趣味性模式,让学生“活”起来

新课程改革提倡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小学体育课堂必须还孩子以“”,创新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趣味性模式,让学生在自己的“领土”上自主参与,共同协作,将体育发展成终身性的爱好。例如:教师采用小组合作模式,开展“多人绑腿跑”活动,这个活动赛程虽然只有短短的百米,但是对于团队的协调性和合作精神要求非常高,所以,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清楚自己的重要性,无论是喊口号的、领头羊,还是站在普通位置的同学,都会尽心竭力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整个团队表现更出色;其次,教师引入竞争模式,如在学习《小学生广播操》的教学中,教师发现很多同学对节奏和动作把握不准确,于是引入竞争机制,将全班分成四个小组,采用互相监督的活动规则,即一个小组展示,另外三个小组打分,三个小组所打分数的平均分就是该小组得分……学生平时体育课很贪玩,但当涉及到集体荣誉的时候,再也不敢马虎,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每一个动作的学习上了,体育课堂在同学的举手投足间活跃起来。

三、增强趣味性组织,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角色犹如一个主持人,必须有娴熟的组织技术和驾驭能力,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促进课堂教学顺利开展。让体育课堂彰显活力,教师必须巧妙设计教学环节,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例如:开展体育活动“无敌风火轮”,即用报纸、胶带等材料制作一个大圆环,学生站在圆环上前行。对于较高年级的小学生,这样的活动项目才具有挑战性,师:今天我们玩一个超级无敌游戏,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挑战?“有!”同学们洪亮的回答。师: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首先制作游戏道具。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纷纷动起手来,有的负责将报纸叠成一定的形状,有的负责粘贴胶带,老师发现每一组同学都争先恐后的完成任务,没有偷懒的,更没有“看客”,很快完成了制作任务。活动开始了,同学小心谨慎地踩在圆环上前行,而令人感动的一幕发生了,有几个不小心从轮子上掉下来的同学,主动充当起了本组的保镖,守候在轮子左右,避免掉下来的同学发生意外。由此可见,一个能走进学生内心的体育活动,不仅能激发出学生巨大的参与热情,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责任心、集体荣誉感等,而体育课堂在同学的互相帮助下生动起来。

四、注重趣味性评价,让学生“乐”起来

教师的评价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传统教学评价中,多是非黑即白的评价语言,常常重视结果的优劣,而忽视过程本身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因此,给小学体育课堂注入活力,必须转变思想,关注学生参与过程,以趣味性、激励性评语给学生以信心和勇气,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发展自我,张扬个性,真正的“乐”起来。例如:一次体育课上,教师组织拔河比赛,由同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每班抽出男女生各10人,其中一个班级明显势力较弱。然而在比赛过程中,他们没有退缩,咬紧牙关争取胜利,甚至有几个男同学因为用力过大,手掌磨破出了血。比赛结束后教师宣布比赛结果,除了表扬了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教师宣布了一个“最佳拼搏奖”,奖励给虽然失败,但却用坚持和努力证实自己的那个班级。教师鼓励的作用是巨大的,从学生们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中可以看出坚定的信念和继续努力的决心。这种“乐”发自内心,这样的体育课堂,给予学生的不仅是强健的体魄,更是心灵的成长。

第5篇

一、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的教学内容

幼儿的新需要是在一定的教育要求下产生的。但是,并非所有的教育要求都能为幼儿所接受,变成幼儿主观的需要,引起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运动。教育所提出的要求能否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并转化成为幼儿的新需要,有个必要的条件,这就是教育要求是否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如果符合,就会为幼儿所理解、接受,变成为幼儿的新需要,形成幼儿心理发展内部矛盾的新的一面;如果不符合,情况就会相反。这就是教育与幼儿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一方面幼儿心理发展离不开教育的要求、指导,另一方面,教育要求又必须适合幼儿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一)教育要求高低难易合适,需要幼儿作出一定的努力所能达到,而不是过高过难

比如要求小班幼儿静坐半小时听老师朗读诗歌,或学习数的组合分解,这一要求就过高了;而要求大班幼儿学习画苹果、太阳,或复述故事《拔萝卜》、《小兔乖乖》,这一要求就太低了。这两种情况对幼儿都不合适,都不利于幼儿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二)教育要求要具体、明确

有时要求虽高低难易合适,但提得很笼统、抽象,这也不利于幼儿把教育要求变为内在的需要。比如,要求学前幼儿上课坐好,如果只简单化地说:“坐好”,是毫无作用的,教师必须将“坐好”的具体标准和要求交代清楚:“把手放腿上,两脚并齐,身子不能趴着,眼睛看老师。”把教育要求具体、明确化,才能促使幼儿积极地按照这些要求去调节、控制自己的言语和行动,从而才能保证幼儿进行有效地学习。

(三)从幼儿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内容。

中班幼儿感兴趣的有奇妙有趣的童话,优美动听的散文,富有情趣的寓言,构思巧妙的谜语,简短活泼的歌曲,生动形象的舞蹈等,这些都是比较适合教幼儿学习的内容。识字课、计算课、体育课,内容比较容易单调、乏味,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老师一定要想法赋予它们以一定的情节,使它们也对幼儿有很强的吸引力,把幼儿紧紧地吸引在作业和活动的内容上。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稳定及支持作用

(一)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表情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语言引导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学内容的教授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如何使他们从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上的提高与满足?如在讲科学童话“真假蜜蜂”时,一上课,老师就可以用启发式的语言问小朋友:平时,我们看到的都是真蜜蜂,那么怎么还会有假蜜蜂?这假蜜蜂是怎么回事?然后老师再绘声绘色地开始讲述,这样能使幼儿注意力在较长时间内都集中在听老师的讲述上。相反,如果老师对故事内容不熟,照着书结结巴巴地念,既不连贯,又无表情,语气语调也平淡,无变化,幼儿就不会集中注意去听,或者听一会儿就不爱听了。

(二)教师组织教学与活动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

比如,教幼儿学习复述故事“金色的房子”时,虽然这个故事内容很生动,但若总是采取老师背一句、小朋友背一句,老师背一段、小朋友背一段的方法,幼儿一会儿就会分心走神了。老师可以这样做:第一遍由教师生动、完整地复述,然后老师边放配乐录音,边操作桌面上的玩具进行表演,第三遍请几个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小朋友来分段复述,第四遍再请小朋友分别扮演各个角色,戴上头饰和简单道具进行表演。这样,一节课虽然二三十分钟的时间,但因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孩子们始终全神贯注的复述故事,并且在很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会了故事“金色的房子”的复述。

(三)在教学与活动中适当多用些颜色鲜明、形象生动、能动会变的直观教具

比如,给幼儿朗诵诗歌、讲述故事时,可以配上几幅色彩美丽的图片,使幼儿视、听结合。这样,幼儿会比单纯听老师口头讲述时更加感兴趣。如果老师不用图片而改用能动可变的活动教具,边朗诵边操作活动教具,进行表演,幼儿会更有兴趣。

三、课堂中合理利用评价,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第6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动态生成; 课堂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102-001

在《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力求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并且适时恰当地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创设丰富多彩、有声有色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活跃学生思维,促使他们在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中主动构建对百分数的认识。

一、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认识百分数

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那如何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呢,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只有精心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进而获取必需的数学知识,并且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例如在《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节课开始的时候,我运用白板课件为学生播放了一段学生平时大课间活动录像,然后告诉学生:为了鼓励同学们踊跃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我校将组织一次投篮大赛,要求每个班级选出一名投篮高手参加比赛,现在我们班已有3名同学参加比赛,这时出示这三位同学的投篮情况统计表,让学生们担任评委,选出参赛选手。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明白当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都不同的情况下,只有先算出每个人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比他们投中的比率即可,学生通过通分将这三位同学投中的比率都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很快比出张小华投中的比率更高一点,顺利的引出了一百分之几。接着我进一步完善情境,增加几名学生,由于情境的不断变化,此时小评委会发现如果还要用通分来比较这些参赛选手投中比率的高低,通分过程将会非常繁琐,他们渴望掌握一种更为快速、更为方便的方法。此时,再教学百分数便会水到渠成,同时,学生已经隐约之中感到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数,是为了比较大小而通分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学生已经初步感悟到百分数的含义,也感受到了比较数据时使用百分数的好处。

二、巧妙借助图形,促进学生建构百分数的认识

我通过形数结合,帮助学生深刻建构百分数的意义。首先,我指名学生说说一号参赛选手李星明同学投中比率64%表示的含义,学生发现64%表示李星名投中的个数是投篮总个数的64%。接着提问:如果他投篮的总个数是100个,那么他投中的个数是多少个?学生马上回答:64个。于是进一步提问:命中率64%就是每投100个球,中64个,那投200个球呢?中几个?1000个球呢?中几个?如果投50个球呢?学生通过简单计算,都能很快回答。这时出示百格图,说明老师用100个方格表示1号选手李星明的投篮总个数,你觉得他投中的数量可以怎样表示?学生表示只要涂上64格即可。接着将这张百格图进一步分割,变成200个方格。问:如果李星明一共投了200个球,那么他投中的次数又该如何表示?学生回答后,老师运用课件演示100个方格里面涂上128格。然后将出示50个方格的图形,问:如果投篮总数是50格,那么投中的个数呢?学生马上回答是32格,多媒体演示50格里面涂上32格。最后一起出示百格图中的64格,200格图中的128格,50格图中的32格,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总格数和涂色方格都不同,但是,64%所占的大小是一样的。于是继续演示:如果用这样的10个方格表示投篮的总数,投中的个数大约是多少?学生发现大约是6个多,7个不到点,准确说是6.4个。师继续图示:如果用一条直线表示投篮的总个数,李星明投中的个数大约是多少,请你比划比划。通过图形这根“拐杖“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抽象的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形象的认识到命中率64%是投中个数和投篮总数比较的一种结果,表示投中个数占投篮总数的64%。

三、引入生活素材,帮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在《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课中,在学生已经明确了命中率百分数的意义之后,我先出示一些老师收集到的百分数,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接着要求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让他们在小组中讨论自己收集到百分数的含义,完成百分数意义调查研究表,这样,一组一表,一组一例的方法,与全班共同研究一个例题相比,好就好在既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随时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随时向学生老师或同伴请教。然后,我通过白板课件出示了一份牛奶营养成分表,让学生根据营养成分表说说各种营养成分占牛奶总数的百分之几,丰富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认识。

四、巧妙化解难点,加深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

第7篇

[关键词] 地理课堂 活动 有效性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课堂活动是一种能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用,在用中掌握、理解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活动”的设计是值得我们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索实践的问题,笔者就地理课堂学生活动的有效性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课堂教学活动要做到师生共同参与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是师生双方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和相互补充。在课堂教学中要彻底打破教师一言堂的局面,真正做到师生共同参与,共同探究,而不仅仅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教师规定好的思路进行思考,最后得到教师规定好的答案,也不仅仅是把原来由教师讲授的内容改为学生讲述。而是要真正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处理好师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关系,做到师生平等、共同探究。例如,在讲到等高线地形图时,我指导学生用钢性较强的铁丝做出几个大小不同的圆圈作为等高线,再用细线连接起来,山顶部系上一根铁丝做拉手。提起拉手呈现山的形状,让学生观察。观察完山的模型后,当众把拉手垂直放下,使各条铁丝圈平放于准备好的小黑板上,接着让学生沿着铁丝的轮廓把各条等高线画下来。移去山的模型,再假设出每条等高线的高度,在一旁标上高度。最后把画好的地形图展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不是为了得出结论,而是重在参与的过程,掌握获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方法,从中获得地理学习的能力。

二、课堂教学活动要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飞翔

这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思想在课堂上自由飞翔,首先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进行组内讨论学习,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听、说等方式互相交流,以达到教学目的的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巡回其间,简要个别讲解,帮助弱势学生领悟问题要点。讨论活动是课堂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利于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互相帮助的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也是地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体验活动的最大魅力在于让学生在实践中一次又一次地反复感悟,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经验,在体验中成长,在体验中创新,逐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成为创造型的人。如让学生动手演示昼夜更替。这个活动可以作为课堂演示操作活动,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也可以教师一边讲台演示学生一边跟着操作。比如:在教室里,把窗帘都拉起来,给学生创造一个黑暗的环境,教师可以利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昼夜更替;或者可以用一个废弃的足球,把一半面积用墨水图黑,用来代表夜半球,或者说是太阳照射不到的部分,这样也可以在明亮的教室里演示昼夜更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一些知识,懂得了一个道理,掌握了一种本领,这一切都说明在实践中感悟最深刻,在实践中体验最到位,在实践中的创新最能提高人的素质。也许,探究活动课的知识并未形成体系,但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三、课堂教学活动要关注每一个学生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真正的小组讨论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通过积极的学习和参与,达到相互的全面交流,讨论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中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它允许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或发现新的观点。所以在课堂活动过程中要特别关心弱势学生,所谓弱势学生我认为就是在班级里比较内向,不善于发言,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具有一定的自卑感的这样一小部分学生。每个班级都会有这样的学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特别留意这部分学生,在分组讨论时教师要及时走到他们身边,走下讲台与这部分学生一起讨论,帮助他们获得必要的结果,一有机会要积极鼓励他们发言,要及时给予表扬,从简单做起,起步要低一点,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尊性、主动性,慢慢地使这部分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关心弱势学生还必须延伸到课外,平时要多与这部分学生多联系交谈,使他们消除对老师的心理害怕,把老师当成是一个可信懒的长者,是可以相互交流看法的朋友。同时要提高这部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首先必须消除心理障碍,大胆敢说。其次逐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乐于学,积极学。

四、课堂教学活动要强调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是探究教学的最高境界,学生由“他主学习”到“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品质质的飞跃,学生不等老师教而能自学时最成功的教育。教师应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独自学习。教师在告知学生他们的任务和目标后,指导和培养 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和思考,从中明白事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教师在设定任务目标和设计任务时,必须认真考虑学生的需要,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能力范围,智能因素,认知能力与学科综合,尤其要了解学生现有水平与课程、任务目标之间的差距。只有当所设计的任务接近学生的语言水平或略高于学生的语言水平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积极参与的欲望,从而自主地通过合作学习,小组分工,以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课堂教学活动要强调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如在上《气候类型》一节学习,就可以根据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四个部分,要求班级中的四个大组,分别就各带有哪些气候类型,各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和成因及该带气候的共同特征,进行说明。还比如:三大宗教、三大人种、国际组织等内容的学习,采取并列式的分组,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是学生思维、心理和实际情况的需要,是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需要。

总之,新型课堂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它将有利于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形象和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大钧主编.《教育心理学》,第 251 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第8篇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这么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一直都认为学生不喜欢的科目是很难学好的。所以,我非常赞同心理学家斯宾塞的话:“凡痛苦的功课就使知识为人所憎恶;凡愉快的功课就使知识为人所爱好。”因此,作为普通的历史教师,让学生对获得知识本身产生兴趣是我们进行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

从我成为一名历史教师开始,我就一直在尝试实施素质教育,但失败多次,无奈之下,有时又不得不重新回到应试教育中,而学生呢?多数人在历史课堂上没有热情,甚至于做其它作业的,少数学生为了考试不得不硬着头皮听课。怎样挽救历史教学,众说纷纭。我现结合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将自己的一些方法与大家一起分享――以“趣”激活历史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一、以“趣”激活历史课堂

历史的最大特点是真实性,初中学生认识和思维还处在感性阶段,这就决定了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了。为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课堂。

(一)优化导入,激发兴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必须讲究导入艺术。成功的导语能够承上启下,使学生一开始便受到强烈的感染。如:讲授古希腊的历史时,就可以借着奥运会的相关内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使学生对古希腊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二)创设情景,以情求趣。初中学生形象思维强,但是对于久远的历史难以感知,我们可以借助历史图片和视频,创设丰富的情境,把抽象的历史概念变成学生可以感知的历史形象,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思想受到启迪。

从教以来,我很注意收集整理一些历史教学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辅助材料,中国现代史有很多记录片,如果采用记录片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很容易调动历史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更容易直接感知触摸历史。举例说,讲到“”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观看记录片“召开”、“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形象直观。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为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活跃课堂,也可适当采用颇受学生欢迎的flash动画。我主要使用过《烽火戏诸侯》、《完璧归赵》、《清明上河图》、《爱我中华(56民族图片展)》、《七子之歌・澳门》、《乡愁》、《台湾,我的兄弟》等flash动画,flash动画配合歌曲(或者朗诵)、绘画或图片,往往有很强的感染力。

(三)文史结合,渗透时事。讲《“走近创业年代的英雄”讨论会》那一课,我及时把它和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联系起来,让学生谈谈他们哪些事迹感动了你,课后去做一件感动别人的事。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留意文学、关注时事,在课堂教学中处处结合文史、渗透时事,让学生意识到:历史实际与生活不远,历史实际与现实不远,今天就是明天的昨天。

二、让学生自己“动”起来

“历史教学关键在更新学习理念――从以书为本到以人为本”,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学要让教学的第一主体即学生充分地“动”起来,如果不能做到这一步,就算教师再怎么想方设法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没有太大效果的。

(一)课前预习必不可少,方式要多样化。可以是课堂上给时间预习,也可以是课外时间的预习;可以就某一事或某一人进行评价性地预习;可以研究某一时期的得失,也可以考察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预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多样性的预习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至少选择一种方式预习,也可以几种方式交叉预习,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预习既做到了学生先入为主,又逼着学生去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学生的自主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二)历史课堂要让学生“多问”。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也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那么如何促进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1、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在民主、愉悦、轻松开放的课堂氛围下,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答,思维活跃,那样必然会有比较好的学习效果。怎样让学生敢问呢?首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和看法。其次,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多肯定少否定,让学生经常品尝思维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再次,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提问,向老师挑战,向教材挑战。

2、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提问能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能有效地诱发学生思维,使学生积极思考,乐于提问。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要问”。根据历史学科特点设置问题情境可采取以下方式:⑴利用直观方法(多媒体、投影、挂图等)设置问题情境;⑵联系当前国际国内的时事焦点设置问题情境;⑶利用对某问题的不同观点或矛盾设置问题情境等。

3、教给学生提问方法,增强学生提问能力。掌握提问的方法是会提问的关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当学生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所以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巧妙设问,通过提问使学生学会提问方法,掌握提问技巧,让学生“善问”。

(三)注重探究,历史课外活动不可或缺。历史学科也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教师应提供较多的机会让学生尝试体验阅读、操作、表演、编辑、综合等活动,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就近几年来的教学,我设计和开展了下列活动:

1、办历史手抄报:将小报内容与课本紧密联系,既让学生锻炼了能力,又对学生的考试有利,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2、《讲成语故事,学历史知识》的活动课:通过演讲或表演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丰富了历史知识,活跃课堂气氛。

3、《展示五彩缤纷社会生活》一课:让学生自己分成衣、食、住、行四个部分进行展示,在谈笑间学生意识到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同时领悟到我们的幸福生活来自不易。

4、以游戏竞赛的方式进行选择题复习:这种小组比赛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气氛活跃,效果很好。

历史教学从课内到课外的“动”的各个环节并非相互孤立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让学生有的放矢的“动”。

总的来说,只要我们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历史情感,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 [M]

[2]邓涛.名师高效课堂的引导艺术:让学生爱上课堂[M]

第9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校园交易会;第二课堂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127-03

随着商品贸易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商务实践能力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就目前的现状来看,大部分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都是重英语教学轻商务实践的教学,这使得很多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因为商务实践能力的缺乏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针对这一现状,本项目组以第二课堂为平台,策划组织了一次校园实战型商品交易会,并通过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证明了该活动对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一、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商务实践能力

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又有广博的商务知识和熟练地商务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但是,通过对高校老师及学生的问卷走访调查,笔者发现在当今的高校教学中商务英语专业在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重英语轻商务的教学现状使很多商务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屡屡碰壁,原因就是很多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很顺利,但是商务实践操作能力差,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这些基本的商务实践能力需要在当前的高校教学中得到重视才能使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更加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

(一)娴熟的商务操作技能

娴熟的商务操作技能包括计算机、传真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基本操作,商务电话、商务信函、商务文件的处理能力,能熟练掌握商务管理业务流程。以英文商务信函为例,作为国际上最常用的商业联系媒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信函写得好有助于促进和发展客户关系,也能够消除彼此间的误会;反之,也可能因不当信函招致新的矛盾,失去原有客户。拥有娴熟的商务操作技能才能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而通过实践获得这些商务操作技能能力才是与企业接轨的关键。

(二)开阔的商务视野和敏锐的商务思维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主要从事商务活动,因此,必须对一些商务实事热点以及行业发展趋势有一定的了解,比如上海建立的自由贸易区、APEC会议以及广交会等。现在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对这方面的了解普遍的存在着不足,商务视野较窄,这些不足在今后的商务工作中会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自身的发展。当商务视野变得开阔之后,学生的商务思维就会慢慢变得敏锐,对市场商机的嗅觉就会更加的灵敏,有利于学生商务工作的开展。培养商务视野和思维可以借助各种媒体,像报纸、电视新闻以及各种财经类节目等等。

(三)良好的商务沟通能力

沟通对于商务贸易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商务沟通包括诸多方面,比如与同事的沟通,与老板的沟通,与客户的沟通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与客户的沟通。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与客户沟通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笔者通过对在外贸行业工作的实习生走访调查发现,很多实习生在初期遇到的问题是与外商沟通问题。他们可以通过商务信函与外商合作,但是如果涉及到面对面与外商谈判时,有一部分人便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也不知道该怎样回答。这就要求当今高校培养既懂商贸基本知识,又具备良好的听说沟通能力的通用型商务人才。

(四)熟悉各国商务文化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语言反映文化需要,文化能更准确的使用语言。在日常的商务交际活动中,常常出现因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而引发误解和冲突,最后导致谈判或交流的失败。因此,在日常的商务英语学习中应学习在不同语言环境中恰当的使用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并用英语的思维习惯和要求来进行商务交往。同时积极了解各国的商业价值观、经营理念、文化习惯、思维方式的不同,并通过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阅读英语报刊和文章、网络等方式了解更多各国的商务文化、商务信息及商务习惯礼仪等。只有在熟悉各国的商务文化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的完成商务交际活动。

二、校园实战型商品交易会活动设计与实施

以上几方面简要地叙述了商务英语专业应具备的商务实践技能,但是,这些商务实践技能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得到全面发展,所以如何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一直都是热点问题。笔者所在的河北金融学院商务外语系经过多年的教学发展已经形成了诸多特色鲜明、有较大影响力的英语类第二课堂活动,例如Flame Youth、Cool Fun、英语话剧表演等,而商务类活动却少之又少。为了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们的商务实践能力,同时也为了丰富商务类的第二课堂活动,我们举办了一次校园实战型商品交易会活动,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以下是该活动的实施方案:

活动目的:通过举办校园实战型商品交易会将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置于真实的商务环境中以锻炼和提高其商务实践能力。

活动对象:全体在校人员

活动地点:河北金融学院音乐广场

活动形式:本次校园实战型商品交易会共设10个展位,面向商务外语系全体学生公开招标。有意竞标者组成竞标小组(不超过6人),首先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并分析市场信息,然后做成本预算,决定采购商品,之后递交竞标策划书。竞标成功者获得展位使用权及300元活动经费,可用于商品采购、活动宣传等,展会结束后每个展位需交回200元,其余部分作为利润及奖励归小组留存。此外,为了锻炼学生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活动组织方特邀请河北金融学院12名外教参加此次交易会,并赠予每位外教五十元的代金券以提高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更加真实的交易会环境。在交易会进行期间,活动方还会对外教、学生、竞标小组成员等进行调查问卷和随机采访,之后分析数据,进行研究。

收银形式:交易会设置统一的收银台,并且给每个竞标小组配置一份两联的收据,作为活动结束后评选最佳销售团队的依据,以此保障公平性。

评优标准:交易会结束后评出三组优秀团队,评选标准包括销售利润、团队合作、与外教沟通三项内容,权重各占40%、30%、30%。

宣传方式 :组织者采用了校内广播、QQ、微博、微信、校园贴吧、展板、邀请函等方式进行全面宣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校园实战型商品交易会效果分析

(一)竞标小组商务技能的提升

在此次商品交易会结束后,组织者对各竞标人员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发现87%的同学一致认为此次活动对商务技能提升有很大帮助,11%的同学认为有一些帮助,仅有2%的同学认为基本没有帮助。

在商务技能提升方面则主要集中于市场调研、成本预算、商务谈判、团队协作这四个方面。大约91%的竞标小组成员认为提升了市场调研能力,85%的成员认为提升了成本预算能力,79%的成员认为提升了商务谈判能力,72%的成员认为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1.市场调研能力的提升

由此次调查问卷结果来分析,91%的竞标小组一致认为市场调研能力得到较大提升。充足的市场调研活动是竞标小组取得成功的基石。竞标小组需要了解当前市场情况,分析顾客类型,确定选购商品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市场调研能力。

2.成本预算能力的提升

由于本校首次举办实战型商品交易会,所有竞标小组都是初次参加此类活动,他们需要自己制定成本计划、利润比例、定价原则等等。既提高了竞标小组成本核算、定价议价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遵守收银流程、利用票据规范核算的意识。

3.商务谈判能力的提升

商务谈判能力的锻炼不仅体现在在购买商品过程中的讨价还价的能力,也体现在当天交易会与外教的交流和与学生的沟通。其中,与外教的交流更是重中之重,竞标小组需要对商品进行英文介绍,对价格进行沟通。这些都需要商务谈判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结合自身课堂所学知识进行的一次实战应用。

4.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由于整个商品交易会都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的,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必须及时进行交流沟通,协商合作。整个活动从头至尾都要求竞标小组进行合理的团队分工,及时处理应急情况,只有这样交易才能顺利进行。

(二)组织者商务技能的提升

同竞标小组不同,活动组织者的能力提升主要在于调研分析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等方面。

1.调研分析能力的提升

组织者从商务英语专业就业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发现商务实践能力是商务英语专业在校生所缺乏的,因此,对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方式进行了探讨。为了充分贴合商务外语系的实际情况,组织者特意对商务外语系学生进行了意愿调查,发现实战型商品交易会活动更符合实际情况,更能提升学生参与积极性。

2.组织沟通能力的提升

在实战型商品交易会的准备阶段,组织者需要同多方组织与交流,极大地提升了组织实施的能力。首先,活动的计划安排确定之后,需要进行项目申请、场地申请等确保活动的实施日期不会发生意外变动。其次,需要项目小组依靠系学生会、各班班委、任课老师等多方力量下发通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还需要制作英文活动介绍、邀请函等,邀请外教参加活动,并对竞标小组进行培训。活动当天还涉及条幅的悬挂、展板的摆放、场地的布置、音响设备的调试,收银台的设置等等。

3.应急处理能力的提升

在商品交易会活动的整个阶段,都有意外情况发生。尽管我们在活动开始前已经做出了详细的策划,然而在活动的具体实施中还是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在交易会当天气氛火爆,全校学生的参与度极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非竞标人员趁机买卖商品的行为。考虑到展位的混乱很可能影响到外教的判断力,在非竞标展位使用代金券出现阻碍。因此,组织者经协商决定将竞标小组和非竞标人员进行分隔,并且组织专门人员对外教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解释。这些突况都极大地提升了组织者的应急处理能力。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商务实践能力的建议

(一)第二课堂活动应遵循科学的设计原则

本次实战型商品交易会的调查问卷统计了竞标小组成员认为商务英语专业需要掌握的技能。49%的同学认为商务技能比较重要,19%的同学认为英语能力比较重要,而23%的同学认为二者同样重要。而在49%的认为商务技能重要的同学中,其中11%的同学认为良好的商务沟通交际能力比较重要,9%的同学认为熟悉各国商务文化比较重要,12%的同学需要娴熟的商务操作技能,17%认为全面的综合素质是必须的。因此,商务英语专业的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必须遵循科学的原则。首先,要充分考虑商务英语专业的特点,活动内容应该既包含英语实训又包含商务能力的实践;其次,第二课堂活动设计应该高度仿真,贴近实际,使学生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二)第二课堂活动应贴合学生就业方向

在调查问卷的“您认为开展什么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商务实践能力?”这个问题上,有一部分同学提到现阶段课程种类多,内容宽泛,缺乏针对性,希望第二课堂活动能够充分结合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意愿开展,培养自身的竞争优势。

因此,在第二课堂活动设计之前,应该对商务外语系学生就业方向和工作意愿进行一次调查。进而有针对性的分析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并据此组织设计第二课堂活动。如,对于有意向从事外贸行业的学生,应该加强其外贸知识的积累和外贸流程的熟悉,可以通过实景模拟外贸业务流程来增强其商务实践能力。

(三)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应更加灵活

第二课堂活动应该把校内课程与校外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在此次商品交易会的调查反馈中,69%的学生是通过学习课本知识来提升商务技能的,11%的同学通过网上看视频学习,17%的同学与校外贸易人员交流。通过学习课本知识来提升商务技能是比较常见的方式,但这种方式缺乏真实场景,实践性不强,效果不佳。因此,大部分同学希望能有形式更加多样、灵活的第二课堂活动。此次实战型商品交易会极大地提升了商务外语系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经验交流大会中饱受赞誉,是河北金融学院商务外语系对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创新的一次典范。

(四)第二课堂活动应有完善的评价体系

第二课堂的评价体系是否完善既影响到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活动效果。完善的评价体系要以学生为中心,考虑活动涉及的多种因素,如:商务技能、团队精神、沟通交流、组织管理等方面,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与主动性。公平公正的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重视此次活动,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五、结语

总体来看,此次实战型商品交易会产品多样、规模适中,以真实的交易会形式切实锻炼和提高了学生们的商务实践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以后类似的第二课堂活动的举办提供了经验借鉴。希望这种形式新颖、效果显著的第二课堂活动能够越来越多,为培养学生的商务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使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何明霞.应用型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国际商务实践技能训练设计与实践[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2] 尹雪艳.商务英语核心能力需求调查报告―一项实证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4(6).

[3] 徐晓飞.实践型商务英语复合人才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1(6).

[4] 姚璐璐.商务英语实践能力结构及其立体化课程设置的探析[J].宜宾学院学报,2007(11).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