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14 12:05: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多发性骨髓瘤诊断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多发性骨髓瘤诊断

第1篇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影像诊断;分析

多发性骨髓瘤是恶性浆细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趋势[1],并且发病年龄提前。其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容易误诊,误诊率高达69.11%[2]。为进一步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现将我院自1997年来收集的经骨髓涂片和手术病理证实的2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影像学做一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7~69岁,平均58岁。主要临床症状:骨痛18例,其中腰背疼痛12例;贫血14例;发热17例;乏力11例;病理性骨折7例。骨穿可见原始细胞增多,血常规检查红细胞减少9例,血红蛋白减少10例,血沉增快16例,白细胞增高5例,尿酸增高6例,碱性磷酸酶升高6例,免疫球蛋白电泳IgG升高13例,IgA升高4例,IgD升高2例,IgM升高1例,尿蛋白阳性14例,尿本-周氏蛋白阳性9例。

1.2 影像学检查 所有病例全部摄取头颅+脊柱正侧位+骨盆+胸部正位X线平片。同时选择性摄有其他部分:肩关节11例,胸骨斜位6例,肱骨9例,股骨7例;12例进行CT检查;10例进行MRT检查。

2 结果

2.1 X线表现 20例均进行了X线检查,各种溶骨性破坏发生在头颅骨15例,胸椎13例,腰椎16例,骨盆7例,肋骨9例,其中4例为膨胀性,肩胛骨2例,锁骨、肱骨及股骨各2例,胸骨2例,长骨病理骨折1例,破坏边缘有少许骨硬化,并见软组织肿块。

2.2 CT表现 进行CT检查12例,共25个部位,20个部位表现骨质破坏或脊椎骨质疏松,部分伴压缩骨折,表现大致与X线平片相同,但观察累及范围优于X线平片。

2.3 MRI表现 10例进行了MRI检查,10例患者示明显异常信号改变,多数病变呈长T1、长T2信号。按Stabler等分型:弥漫型2例,灶型3例,弥漫加灶型4例,“盐和胡椒”型1例。其中,同时侵犯椎体和附件3例,硬脊膜受累变厚3例,增强后病变不均匀增强和硬脊膜均匀增强1例。

3 讨论

骨髓瘤起源于红骨髓,突出的病变特征为骨髓内大量浆细胞增生,占骨髓腔内细胞总数15%~19%。临床表现多样化,起病隐袭,多数病程缓慢,在临床上和实验室检查异常怀疑有多发性骨髓瘤,应及时做影像学多部位检查,影像学检查在多发性骨髓瘤分期、监测治疗反应、探测复发和评估并发症中起了重大作用。

3.1 影像特征 多发性骨髓瘤的X线表现复杂多样,可为全身性的骨质疏松,单一骨质损害、多发的溶骨性病变及骨质硬化,以溶骨性损害及骨质疏松发生率最高,其中多数表现为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出现多发的点片状骨密度减低区及边界较清晰的虫蚀样和穿凿样骨破坏。颅骨X线平片对显示病灶较敏感,其他部位的X线征象缺乏特征性改变,易被误诊为类风湿或风湿性骨关节病而延误治疗。CT表现与X线片表现相似,对检出不规则骨及中轴骨的病变明显优于X线片,因CT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且为横断成像,故能发现较小的不典型病灶,可作为X线平片的补充[4]。多发性骨髓瘤脊椎CT上表现为多发性圆形或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破坏,呈皂泡样或蜂窝样或大片样或空洞样,残留骨小梁不规则增粗,部分骨皮质中断伴椎旁软组织肿块,部分病例可同时侵犯附件。临床可疑或确诊骨髓瘤,X线和CT未发现时行MRI检查,MRI能敏感的发现骨髓病变而成为最佳的影像检查方法[5],在骨质结构破坏前显示出骨髓的广泛性浸润[6],病灶在T1WI上表现为骨髓脂肪高信号的衬托下界面清晰低信号,T2WI上病灶不清晰,T2WI脂肪抑制呈高信号,典型者呈“椒盐样”征象。

3.2 多发性骨髓瘤的并发症与误诊 多发性骨髓的并发症中,以贫血最多,而且以中重度贫血为主,其次为低白蛋白血症、高球蛋白血症、高尿酸症、肾脏损害、肺部感染等。而在误诊的疾病中按系统统计,以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误诊最常见,其次为血液、呼吸、心脑血管、肾脏等。要提高多发性骨髓的正确诊断率,应首先提高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临床怀疑多发性骨髓的病例,应及时做影像学多部位检查,以进一步确定诊断。

参 考 文 献

[1] 徐爱华,徐文坚,刘吉文.骨关节CT和MRI诊断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0-90.

[2] 李守静,李宏然,赵相印,等.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探讨.中华肿瘤杂志,1995,17:43-45.

[3] Bataille R,Harousseau JL.Multiple myeloma.N Engl J Med,1997,336:1657-1664.

[4] Mahnken A,Wildberger J,Gehbauer G,et al.Multidetector CT of the spine in multiple myeloma:comparison with MR imaging and ra2 diography.Am J of Roentgenology,2002,178:1429-1436.

第2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MM) X线、CT表现 骨质疏松 骨质破坏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原发于骨髓浆细胞单克隆异常增生所引起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缓慢,累及多个系统,可引起较复杂的症状和体征,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为进一步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该病的诊断准确率,现将我院2003年~2010年经骨髓涂片及其它实验室检查病理证实的26例MM患者的X线、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26例MM患者是,男性19例,女性7例,年龄39~78岁,平均58.5岁,临床表现为全身性疼痛17例,疼痛部位多在腰骶部,其次在胸廓和肢体;贫血15例;肺部感染3例;泌尿系感染6例;高粘滞综合征9例,表现为头昏、眩晕、眼花、耳鸣、手指麻木,慢性心衰等;肝脾肿大3例;肾功能损害5例。本组所有病例均摄有全胸片、脊柱X线平片,同时选择性摄有其它部位,头颅及肋骨斜位片23例;骨盆19例,肩关节7例,股骨12例。23例MM患者做了胸部CT及脊柱检查,16例做了脑部CT检查。

2 结果

2.1 26例MM患者全胸片、脊柱X线平片表现为骨质疏松21例,伴有肋骨溶骨性骨质破坏6例,双侧肱骨上段溶骨性骨质破坏2例,脊柱溶骨性骨质破坏11例,多发生下部胸椎及腰椎,8例合并病理性骨折而椎体塌陷呈楔形变,椎间隙多保持完整;肋骨斜位片23例表现为骨质疏松21例,伴有肋骨溶骨性骨质破坏9例,多位于第7~10肋的腋中线附近,可为小的囊状溶骨性破坏,有时肿瘤较大可产生骨皮质的轻度膨胀,常发生病理骨折;头颅正侧位23例中表现为骨质疏松19例,产生溶骨性破坏13例,多为圆形穿凿状或鼠咬状缺损,大小不一,边缘清楚锐利;骨盆19例表现为骨质疏松15例,产生类似头颅溶骨性圆形穿凿状或鼠咬状缺损7例;肩关节7例均表现为骨质疏松,双侧肱骨上段溶骨性破坏2例;股骨12例均表现为骨质疏松。

2.2 23例MM患者做了胸部CT及脊柱检查均表现为骨质疏松,显示肋骨溶骨性骨质破坏13例,脊柱溶骨性骨质破坏16例,共有4例全胸片及肋骨斜位X片未发现的肋骨细微溶骨性破坏CT扫描得以发现,5例脊柱X平片未发现的椎体细微溶骨性破坏CT扫描得以发现;16例脑部CT检查均表现为骨质疏松,显示颅骨溶骨性骨质破坏15例, CT扫描得以发现2例头颅正侧位片未显示的溶骨性破坏。

3 讨论

MM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以浆细胞恶性增生,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并伴有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以及广泛溶骨性病变和(或)骨质疏松为特征的肿瘤[2],本组资料显示发病的中位年龄为58.5岁,与国内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MM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且症状缺乏特异性,所以常发生误诊、漏诊,早期可无临床症状,发病期主要临床表现由三方面病理变化所致:①骨髓瘤细胞增殖、浸润和破坏骨髓及骨组织产生的症状:骨痛、贫血及病理性骨折;②骨髓瘤细胞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所致的不良后果:感染、高钙血症及肾功能损害等;③骨髓瘤细胞髓外组织浸润产生的症状:肢体放射性疼痛和感觉运动障碍、骨髓瘤性脑膜炎、脑神经麻痹等[3]。

MM在X线平片上可有多种表现,早期MM患者可无阳性发现,中轴骨的骨质疏松是本病较常见的X线征象,它的形成可能与大量浆细胞刺激了破骨细胞使骨代谢加快、破骨作用增强以及骨髓瘤细胞在红骨髓内弥漫性浸润有关。骨质破坏是本病最重要的X线表现,它可和骨质疏松并存。中轴骨及肱、股骨近端出现多发小圆形边缘清楚的破坏灶具有定性诊断的价值,约60%的病人在脊柱和(或)肋骨等处出现病理性骨折。CT表现与X线平片表现相似,当骨髓瘤细胞仅浸润于骨髓内,尚无明显骨小梁破坏或仅轻微侵蚀而而使骨小梁变细小时,X线平片可无异常或仅表现为骨质疏松,此时CT有明显的优势,可检出一些X线片无法显示的细微的骨质破坏。

MM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患者多以某一系统病变就诊,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足,忽视鉴别诊断,易误诊为常见病、多发病。要提高MM的正确诊断率,应首先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MM中老年多见,男性多于女性,骨痛为MM的最常见症状之一,接诊此类患者应及时行X线多部位平片检查:头颅+骨盆+腰椎+胸片+骨痛部位,或CT进一步检查,有条件行MRI检查及ECT全身骨扫描,如发现骨质破坏需完善血及尿常规、肾功能、血清蛋白电泳及尿本周蛋白、轻链的检查,骨髓抽吸细胞涂片或活组织检查具有定性诊断意义。少数患者影像学无异常发现或仅表现为骨质疏松而临床症状明显的亦应进行上述实验室检查,将会大大提高MM的准确诊断率。此外MM瘤细胞在骨髓中分布不均匀,不易取出,不能以一次骨髓穿刺涂片中的浆细胞比例高低为定论,故部分患者必须经多次、多部位的骨髓穿刺方能最后诊断。

参 考 文 献

[1]田永芳,贾海英,田洪燕.47例多发性骨髓瘤综合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8):473-474.

第3篇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是一种复杂、特殊的恶性肿瘤类型, 发病原因为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 及时准确的临床诊断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1]。本文为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检出率, 特选取90例此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探讨核医学影像诊断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应用价值,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发生多发性骨髓瘤(均于2015年1~12月前来本院就诊), 其中男42例、女48例, 年龄43~81岁、平均年龄(63.21±5.93)岁, 临床分期:Ⅰ期16例、Ⅱ期31例、Ⅲ期43例。

1. 2 方法 90例患者均接受核医学影像检查, 指定高年资专业临床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相关操作, 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 观察核医学影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核医学影像检查方法如下:检查前3~4 h给予20~30 mCi(740~1110 MBq)

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静脉注射, 之后叮嘱患者多饮水排尿, 仪器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提供Biograph 16 HR PET/CT(16层)扫描仪, 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放射性配体(低能高分辨准直器), 参数设置为能窗(窗宽)20%、1.0放大倍数、256×1024矩阵、能峰140 KeV、

20 cm/min床速, 确定位置后给予SPECT发射断层图像采集, 连续采集360°(双探头各自转180°)图像(前、后位)(参数:速度10 s/帧、矩阵128×128)共32帧, 之后通过X线定位片扫描后实施CT扫描(层厚5 mm、矩阵256×256)。多发性骨髓瘤核医学影像确诊标准:SPECT/CT检查局部出现较邻近或对侧骨组织明显异常(高或低)的放射性浓聚区或稀疏缺损区, CT检查该区域存在软组织肿块、骨质破坏等表现, 该区域需排除存在创伤、手术、骨岛、骨折等情况。

2 结果

9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均顺利完成核医学影像检查, 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 核医学影像诊断符合率为91.11% (82/90)。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 其临床特征为骨骼破坏, 患者大多因疼痛(全身)、骨痛、骨折(病理性)前来就诊。研究表明,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多发性骨髓瘤骨损害机制, 该病后期将对机体骨皮质造成显著破坏, 软组织(邻近)因遭受入侵从而有肿块形成, 其中以四肢近侧长骨、中轴骨较为多见,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威胁其生命安全[2]。研究显示, 发病早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大多具有正常的骨外形, 对诊断及治疗工作造成一定困难, 较高的误诊率、漏诊率不利于患者获得及时救治, 待出现明显症状前来就诊已到达疾病中晚期, 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3]。

第4篇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实验室检查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是单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和异常聚积为特征的恶性血液病[1],变异的浆细胞丧失其正常功能并侵犯邻近骨组织,因此导致其临床表现复杂,首发症状多样,容易发生延迟诊断、误诊或漏诊。本文回顾了本院2001.7――2011.6共10年间76例MM患者,分析其首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务求分析MM的误诊原因,从而提高其诊断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中,男46例,女30例,年龄为42-69岁,平均年龄54±16.8岁。其诊断标准符合《血液病诊断标准及疗效标准》[2]。首诊到确诊时间为6天-5个月。

1.2 观察指标

1.2.1 观察MM患者的首诊诊断,了解首诊构成,分析误诊原因。

1.2.2 实验室检测: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血脂、血免疫球蛋白、尿本周蛋白、骨髓细胞形态学、X线检查(头颅、骨盆、脊柱、胸部)检测以明确诊断。

2 结 果

3 讨 论

多发性骨髓瘤(MM)起病缓慢,病情涉及多系统,临床表现多样化,若临床医生缺乏全面充分考虑,极易漏诊、误诊。

由表1和表2可见,肾损坏是MM常见的并发症。MM肾病肾损害主要以小管间质病变为主,同时部分有肾小球病变。其原因为骨髓瘤细胞直接浸润,大量凝溶蛋白管凝聚并堵塞肾小管,导致肾淀粉样变、高钙血症和反复尿路感染等[3]。MM患者尿液常规检查常发现有蛋白尿、血尿,但管型少见。尿本周蛋白是从肾脏排出的免疫球蛋白轻链。由实验数据可见,只有30.3%的患者尿液中出现尿本周蛋白。其原因与MM主要以肾小管间质病变为主,肾小球病变比例较低,免疫蛋白轻链分子量较低,容易通过肾小球基底膜有关。我们的经验是,肾功能常受损,尤多见于MM病程中期、晚期。因此,对于中老年患者,突发蛋白尿或者肾功能不全,且既往无泌尿系统疾病病史者,均需要做相关检查以排除MM。

骨痛是MM最常见的症状,最常见为腰痛,其次为胸痛[4]。况且由于发病年龄多处于中老年,所以临床医生往往也会考虑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等与年龄相关的常见骨科病变,只有当X线下的特征性症状出现,医生才往MM方面考虑。因此,以骨痛为首发症状的MM患者,也容易被误诊为骨科病变。

由于瘤细胞的异常增生抑制正常造血功能,同时,肾功能不全、营养不良,反复感染等因素也可造成MM患者贫血。有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皮肤紫癜。本文中,77.6%的MM患者血沉增快,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52.6%),血沉的决定因素有两个,红细胞的下沉力和血浆的阻遏力,这两者的相互作用决定血沉大小。MM中异常的浆细胞增殖,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5]。M蛋白沉积在红细胞上,可致红细胞呈缗钱状排列。这种排列方式使得聚集的红细胞团块与血浆接触的总面积减少,因此受到下沉时血浆阻遏力也相应减弱。因此,对于无法解释的皮肤色素沉着或皮肤紫癜而血小板数正常的中年患者;不明原因的中年肾病患者,特别是贫血与肾功能损坏不成正比时;或者中年以上贫血原因不明或难治性贫血,特别是血沉增快者,应做进一步检查,排除MM的可能。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是确诊MM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诊断标准是骨髓中异常的浆细胞(骨髓瘤细胞)比例增高,国内标准是骨髓中浆细胞>15%,并有异常浆细胞或组织活检证实为浆细胞[2]。但有的时候也会造成误诊或者漏诊。尤其在MM早期患者,由于骨髓瘤细胞的灶性分布,或者由于骨髓穿刺过程中,容易发生干抽现象,都容易导致骨髓浆细胞比例下降。有文献报道[6],虽然患者骨髓细胞涂片异常浆细胞比例

由于异常增生的瘤细胞可以抑制正常免疫球蛋白的产生,使得病人免疫功能下降,因此容易发生感染。感染部位常见于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因此,对于中年以上,反复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不易治,特别是血沉增快者,如果合并骨痛,医师则应提起警惕。

MM以心脏为首发表现者少见,其引起心脏症状的原因与骨髓瘤细胞对心脏的浸润和心肌淀粉样变有关[7]。况且由于发病年龄多处于中老年,往往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既往病史,容易诱导医生往常见病方面考虑。因此,当中老年患者出现难治性心衰,尤其伴有贫血,胸痛,肾功能不全者需排除MM可能。

由统计数据可见,MM多见于老年人,由于老年人常伴发其他疾病,病情表现多样化和慢性化,首诊医生往往受其专业所限,将诊断局限在其专科上,只有实验室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合,请血液科会诊后,才能得到最终确诊,最终延误了确诊时间。

综上所述,临床医师应该仔细询问病史及行体格检查,范围不可局限。当临床症状与影像学表现不符时既要考虑个体差异造成的耐受性、敏感性不同,也要考虑是否有伴发疾病等其它因素存在,将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有机结合且综合分析,才有利于提高MM的确诊率。

参考文献

[1] GuidoT.Multiplemyeloma andotherplasma celldisorders[M]Hofman R.Hematology-basic principles and practice.4th ed.Elsevier,2005:1501-l505.

[2] 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73-376.

[3] 曾红兵.多发性骨髓瘤肾病的临床识别[J].临床肾病杂志,2008,8(1):5-6.

[4] 谢伟成,李娟,张国材,等.358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J].新医学,2002,33(3):160-161.

[5] 陈文彬.诊断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55:296-297.

第5篇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磁共振;X线;影像学诊断;分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9(b)-0109-03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MRI and X ray performance of multiple myeloma in different stages,and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level of multiple myeloma.Methods 72 cases of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1 to March 2015 were selected and confirmed by bone marrow puncture and biopsy.MRI and X-ray imaging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analyzed,and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methods in the staging diagnosis of multiple myeloma was compared.Results 72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had 120 involved diseased regions.MRI evaluation revealed 61 cases (84.72%) of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and 102 regions (85.00%) were detected.X-ray examination revealed 46 cases (63.89%) of multiple myeloma patients,and 78 regions (65.00%) were detected.The detec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and the detection of involved sites of MRI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X-ray,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Multiple myeloma;Magnetic resonance;X-ray;Imaging diagnosis;Staging diagnosis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以异常浆细胞在骨髓异常增生,引起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产生异常增多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并导致多发性骨骼破坏等一系列病理改变为特征的浆细胞疾病[1],临床多表现为骨髓改变、贫血、骨骼破坏、肾功能损伤、高血钙、淀粉样变化等症状[2]。MM是目前第三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仅次于非霍奇金淋巴瘤和白血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我国MM发病率约为1/10万,多发于50~60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2[3-4]。MM可累及全身各个部位,主要侵犯部位包括头颅、脊柱、肋骨和骨盆等,影像学技术如CT、X线、MRI等的应用给临床进行MM诊断提供了丰富且有力的数据[5-6]。近年来,随着MRI技术的普及应用,其在MM诊断中的作用愈发重要[7]。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分期MM的MRI和X线表现,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旨在提高MM的影像学诊断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我院诊治的72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骨髓穿刺病理活检确诊,符合国际骨髓瘤工作组新修订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包括MM及其相关疾病)命名及诊断标准[8]。其中男性45例,女性27例;年龄45~75岁,平均(56.3±3.9)岁;50~60岁67例,占93.05%。入院时病例资料显示,不明原因导致的腰背痛、四肢痛、胸痛等骨痛62例,贫血、乏力、头晕症状10例,免疫力降低、反复性感染、发热等症状6例,肾损伤5例。

1.2检查方法

1.2.1 X线检查 所有患者X线检查主要为轴向骨检查,包括前后位、侧位,含颈椎、胸椎、腰椎、颅骨、胸骨、骨盆、肱骨和股骨。X线拍片条件:90~120 kV,400~500 mA。CT扫描机为Philips公司生产的16排全身螺旋CT扫描机。

1.2.2 MRI检查方法 MRI扫描部位包括腰椎、骨盆、头颅等3处,其中腰椎扫描矢状位和轴位,扫描厚度为4 mm,扫描序列为SE T1WI、T2WI、STIR和轴位T2WI;骨盆扫描轴位和冠状位,扫描厚度为4 mm,扫描序列为SE T1WI、T2WI和STIR;头颅扫描轴位T1WI、T2WI、FLAIR和DWI,矢状位T2WI,扫描厚度为5 mm。MRI扫描仪为东芝公司1.5T全身MRI扫描仪。

1.3 MM的X线与MRI诊断标准

1.3.1 X线标准 ①骨质疏松;②多发性骨质破坏,可呈蜂窝状、穿凿状、皂泡状等;③骨质硬化;④软组织改变,在病变周围、胸膜下可见,不跨越椎间隙。

1.3.2 MRI诊断标准 ①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②少数T1WI与T2WI均为低信号。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结果

2.1 MM累及部位情况

72例MM患者累及部位共120处,包括胸椎16例,腰骶椎11例,颈椎9例,肋骨21例,骨盆12例,颅骨10例,胸骨17例,肱骨7例,股骨9例,锁骨7例,胫腓骨1例。

2.2 X线和MRI扫描检出结果的比较

MRI扫描检查出MM患者61例,检出率为84.72%,检出累及部位共102处(85.00%),包括胸椎13例,腰骶椎9例,颈椎8例,肋骨19例,骨盆9例,颅骨9例,胸骨16例,肱骨6例,股骨7例,锁骨5例,胫腓骨1例。MRI表现:骨质破坏63例,软组织肿块3例,病理性骨折19例,骨质疏松15例,骨质硬化6例。

X线检查出MM患者46例,检出率为63.89%,检出累及部位共78处(65.00%),包括胸椎11例,腰骶椎7例,颈椎5例,肋骨15例,骨盆7例,颅骨6例,胸骨14例,肱骨5例,股骨6例,锁骨2例。X线表现:椎体压缩破坏60例,其中典型“椒-盐征”25例,骨质破坏9例,软组织肿块23例,骨盆破坏3例;骨质疏松17例,骨质硬化8例。

MRI的患者检出率和累及部位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X线和MRI扫描诊断MM分期结果的比较

根据X线和MRI扫描检测结果,结合Durie/Salmon plus MM分期标准对72例MM患者分别进行分期,结果见表2。两种方法对于MM分期的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MM又被称为浆细胞骨髓瘤或者Kahler病,是以单克隆浆细胞在骨髓中无节制的增殖伴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产生为特征的疾病[9]。MM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①骨髓瘤细胞对骨髓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浸润和破坏,表现为骨痛、器官肿大、神经损害、浆细胞白血病等;②骨髓瘤细胞分泌单株免疫球蛋白(M蛋白)引起全身紊乱,如感染、高黏滞综合征、出血倾向、淀粉样变化和雷诺现象等;③肾功能损害[10]。目前,临床治疗常采用化学药物、IFN-α等治疗MM[11-12]。

第6篇

【关键词】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B淋巴细胞的恶性浆细胞病的一种,这种病症的发病率高,在血液系统肿瘤中占有10%左右。并且多发性骨髓瘤多在中老年的年龄段出现,但是从目前病症演变情况来看,多发性骨髓瘤发病率渐渐增高,并且发病的年龄出现了提前的走向。我院在2011年8月份到2012年8月份期间,对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用了电泳仪技术来诊断患者血清之中多发性骨髓瘤带蛋白以及IgG、IgA以及IgM含量大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选择我院2011年8月份到2012年8月份期间的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患者有20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在28岁到84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8岁。在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时候采用血液病检测法和疗效标准。另外选取我院健康人员32例作为对照组。在对照试验中选取本院32例身体健康人员,其中男性有18例,女性有14例。年龄在25岁到6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0岁。

1.2 方法 运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查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查找患者M带的位置。当对患者血清进行检测,确认了患者M蛋白条带之后,然后再对患者做免疫球蛋白IgG、IgA以及IgM定量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

2 结果

2.1 血清蛋白对照结果

如表1,将3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与32例健康人员进行对比。其中血清中出现M带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有28例,其中23例在γ区域,而5例在β以及γ区域之间,4例患者的M带在β区域 [2]。

3 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多发性骨髓瘤疾病在近些年的发病率逐步的增长,并且年龄的层次也越来越年轻。多发性骨髓瘤属于恶性肿瘤的一种,对于人体肾功能伤害较大,病情还会使得患者患有贫血以及高钙血症。由于病症症状表现非常复杂,因此及时的检测出多发性骨髓瘤是非常重要的。采用运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查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清蛋白电泳,查找患者M带的位置。在电泳之后,可以明显的看到五条区带,白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利用电泳仪进行检测,医疗人员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各个区域蛋白质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得出患者体内蛋白质的含量。这种临床的诊断方法,在目前检测多发性骨髓瘤病临床实验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3] 。

在以往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诊断的时候,由于多发性骨髓瘤症状不明显,所以医疗人员常常会利用X光检查这些技术判断患者多发性骨髓瘤阳性率高低,但是这种检查准确度并不高。因为患者在患有早期多发性骨髓瘤的时候,其骨质并未有发生任何的改变,因此对其进行X光检查无法找出患者病变的地方。利用血清蛋白联合免疫球蛋白检测方法还可以了解患者不同阶段病情相关信息,确诊之后就可以尽早的对患者进行治疗。因此这种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诊断方法[4]。

参考文献

[1]田虹.龚非力多发性骨髓瘤相关染色体和基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2003,26(3): 182-184.

第7篇

关键词:骨髓细胞形态;免疫分型;多发性骨髓瘤

【中图分类号】R5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148-02

多发性骨髓瘤主要是由于淋巴细胞引起的一类浆细胞克隆性增殖性恶性病变,主要表现特点为骨髓中的单克隆浆细胞发生增殖,将骨髓造血能力加以破坏,分泌出免疫球蛋白以及轻链?因为骨髓细胞一般为灶性分布,很多病例没有显著的临床指征,不能够及时的给予诊断,所以增强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是现在临床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1]?本文选取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选取50例增生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四色流式细胞术以及光学显微镜对患者的骨髓形态以及免疫型加以检测,将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多发性骨髓瘤的免疫型特点,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到2014年5月的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0例患者中男23例,女27例,患者的年龄在32~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2±1.8岁,50例患者全部符合血液病诊断标准?在选取同时间段的50例增生性贫血患者资料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4例,女26例,患者的年龄在31~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6±0.9岁?通过血清学免疫固定电泳检查显示,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通过检测,显示免疫球蛋白G型29例,免疫球蛋白A型患者10例,免疫球蛋白M型患者1例2,Kappa轻链型患者31例,Lambda轻链型患者14例,2例阴性,对照组患者没有单克隆抗体表达?

1.2 方法

对患者实施骨髓穿刺,将骨髓液取出0.2ml,进行涂片,在光镜下记录其细胞形态以及分类情况,选取一定数目的有核细胞[2],将其骨髓瘤细胞比例加以计算,按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增生?巨核细胞数量?红细胞比例?淋巴细胞比例等进行分组?再取4ml骨髓液实施四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分析结果小于10?属于阴性,在10?与10?之间属于弱阳性,在10?与104之间属于强阳性?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

2 结果

多发性骨髓瘤组患者的形态学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浆细胞中存在的幼稚细胞数量较大,胞核?外形以及胞浆全部出现变化,骨髓瘤细胞比例显著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属于血液系统中比较多见的恶性肿瘤,患者的骨髓增生程度各有不同,大多数显示为显著活跃,患者的粒细胞和红细胞大部分处于正常水平[3]?通过对本文选取的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与增生性贫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显示,多发性骨髓瘤组患者的形态学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浆细胞中存在的幼稚细胞数量较大,胞核?外形以及胞浆全部出现变化,骨髓瘤细胞比例显著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骨髓瘤细胞之间免疫抗体差异比较没有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施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属于诊断的主要方法,与免疫分型检查相结合,能够更加准确的对多发性骨髓瘤进行诊断?

参考文献

[1] 江红,黄玲莎.多发性骨髓瘤实验室诊断与进展 [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24 (11): 43-45.

第8篇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造血干细胞

中图分类号 R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0161-02

骨髓瘤即多发性骨髓瘤(MM),或称浆细胞肉瘤。属于造血系统肿瘤,是浆细胞异常过度增生所致的恶性肿瘤。MM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10%,总体来说目前还是难以治愈的疾病[1]。多发生于50~70岁的老年人,男女比例相当,随着老龄化的延长,MM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是异常浆细胞侵袭到骨髓及软组织当中,进而M球蛋白产生,从而导致骨骼损害、血液系统损害、肾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出现异常。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慢性感染或者炎症、病毒感染、电离辐射以及遗传因素有关[3]。有关多发性骨髓瘤的起源存在不同的假说,其中较为公认的是肿瘤前提细胞学说[4],是骨髓中的前B细胞受到某种抗原的刺激,发生增殖、恶变,继而发生克隆性扩增,分化为恶性浆细胞,形成骨髓瘤。

1 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起病多徐缓,患者可有数月~10多年的无症状期。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较为复杂,主要由恶性增生的浆细胞、骨骼及髓外组织的浸润及M球蛋白增多所导致[5]。(1)骨痛,骨痛常是早期和主要症状,其中以腰骶部疼痛最常见,其次是胸痛、肢体和其他部位疼痛,早期疼痛较轻,后期疼痛较为剧烈,活动和负重时加重,休息或治疗后减轻。(2)骨骼变形,引起弥漫性的骨质疏松,局限性骨质破坏,破坏处易引起病理性的骨折。(3)造血系统损害,中度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常见,可为首发症状。(4)可出现肾脏损害,易受到病毒感染以及出现高黏稠综合症和出血的倾向。

2 诊断标准

根据WHO制定的诊断标准,符合主要指标其中之一和次要其中之一即可诊断。主要指标包括:(1)浆细胞在骨髓中显著增多,大于30%。(2)取组织进行活检确诊。(3)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的出现。次要指标:(1)浆细胞增多,在10%~30%。(2)血清中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但蛋白量低于主要指标。(3)出现溶骨性病变。(4)正常免疫球蛋白水平降低,IgG小于6 g/L;IgA小于1 g/L;IgM小于0.5 g/L。其中骨髓穿刺活检是最主要的诊断依据[6]。刘健等[7]分析骨髓涂片与活检联合应用诊断MM的价值中,结果示骨髓活检与骨髓涂片诊断MM的敏感性分别为91.2%和71.6%,说明MM患者应同时进行骨髓涂片和活检,才能够充分评估MM的诊断与病情。

3 治疗

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全身化疗和支持治疗等对骨髓瘤细胞的减少、临床症状和体征及健康状况的改善已经有明显的进展。

3.1 化学治疗

目前临床上主要以化学治疗为主,而化疗最为有效的药物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主要有PAD、VAD、VTD方案,庞迎旭等[8-9]采用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8例疗效观察中,每28天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固定期限接受静脉滴注,在可以耐受的情况下每个患者接受4个疗程的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28例患者均有效,有效率高达100%,且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钟明星等[10]应用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肯定,使用安全,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时艳荣等[11]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VT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9例患者,治疗4个疗程后,9例缓解,13例部分缓解,进步4例,总有效率为89.7%。多数研究表明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效果满意,每28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结果,总有效率高达70%以上[12-13]。李佳丽等[14]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中,应用VTD治疗初治的MM患者有效率为36%,且治疗复发和难治的MM患者有效率为60%,不良反应主要有消化道症状、感染、周围神经病变及血小板减少,副作用少且一般较轻微,值得推广。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方案治疗MM效果较为满意[15],联合治疗疗效明显高于单一的化疗方案,且对非粒细胞缺乏的患者,应用艾迪注射液联合治疗感染率明显减低。周仲昊等[16]应用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效果满意。关则兵等[17]采用VTD方案与VAD方案进行对比观察,VTD化疗有效率为83.3%,而VAD化疗有效率为78.3%,两组均有明显效果,但VTD化疗方案可以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3.2 支持治疗

对患者出现的伴随症状,对症或紧急处理,输入红细胞及注射雄激素,促进正常造血以纠正贫血。出现高血钙症应用大剂量泼尼松等,口服别嘌呤醇治疗高尿酸血症。脊髓压迫者应用大剂量的激素,局部放疗或紧急行椎板切除减压术等治疗[18-19]。对于骨痛应用止痛药物或者放疗。对于病理性骨折者,按照一般骨折治疗原则处理,可做内固定手术。

3.3 放射治疗

本病对放疗较敏感。病理性骨折者出现局部骨痛时,局部照射可以减轻症状,但是对病程经过帮助不大。

3.4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中年以下患者应尽早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患者则不宜进行此种方法进行治疗[20]。目前有两种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包括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一大突破,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且此种疗法价格低廉,操作简便,造血功能恢复较快,目前广泛采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彻底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唯一方法,由于此种方法危险高,目前只对年轻患者进行。

3.5 免疫治疗

α-干扰素能提高患者的化疗完全缓解率,延长无病生存率。但在注射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类似流感样的症状,口服解热药即可缓解,此种方法应用时间较长。

4 展望

多发性骨髓瘤(MM) 属于浆细胞克隆增殖性疾病,总的来说目前还是难以治愈的疾病,近年来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临床特征多样和细胞遗传学等生物学特征为基础的新预后评价系统仍要不断完善,新药单用或新药联合方案还需要大量的临床试验。

参考文献

[1]周波.多发性骨髓瘤2例诊治体会[J].当代医学,2011,17(2):96.

[2]刘志刚,季杰,常红.多发性骨髓瘤诊治进展[J].现代临床医学,2008,34(5):386-388.

[3]Brown L M,Gridley G,Check D,et al.Risk of multiple myeloma and monoclonal gammopathy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among white and black male United States veterans with prior autoimmune,infectious,inflammatory,and allergic disorders[J].Blood,2008,11(1):3388-3394.

[4]李娟.多发性骨髓瘤诊治新进展[J].家用医学杂志,2005,21(3):225-229.

[5]梁艳丽,范婵,蒲泽宴,等.23例多发性骨髓瘤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8):952-953.

[6]陆德炎.多发性骨髓瘤诊治进展[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6,20(2):126-128.

[7]刘健,欧阳清,王晓桃.骨髓活检与形态学检查诊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8):2249-2250.

[8]庞迎旭.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和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8例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4):136.

[9]陈飞,王玉娟,张克俭,等.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及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24(3):176-177.

[10]钟明星,谢鹏鸿.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56例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71-2772.

[11]时艳荣,李录克.小剂量沙利度胺联合 VTD 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2,33(5):97-98.

[12]丁忠奇,李毅,向昕,等.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9):102-104.

[13]张静,徐敬根.三氧化二砷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或复发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1,32(20):4124-4125.

[14]李佳丽,刘耀,曾东风,等.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24):2515-2517.

[15]石希均.艾迪注射液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0):21-22.

[16]周仲昊,王智.蛋白酶体抑制剂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1):1739-1740.

[17]关则兵,叶昌雄.含吡柔比星与多柔比星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20):125-126.

[18]陈钢,黄宏伟,陈永雄,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理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5):1436-1437.

[19]江晓兵,梁德,晋大祥,等.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椎体病理性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2,4(10):61-62.

第9篇

认识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由于具有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浆细胞发生恶变,大量单克隆的恶性浆细胞增殖导致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过去,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很差。近10年来,随着蛋白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体药物,以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等新药的上市,配合激素、化疗药等传统药物治疗,已经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已延长至5~6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临床表现不典型,多发性骨髓瘤很容易被误诊或漏诊,以至于相当一部分患者未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

腰痛、蛋白尿,病根竟在骨髓

65岁的张大爷近半年来总感觉浑身乏力、腰酸背痛。起初,他以为是自己年纪大了,腰椎退化了,并未引起重视。直到有一天,他不小心摔了一跤,因腰椎骨折住进了医院,才在进一步的检查中被发现,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简单。很快,骨科医生请来血液科医生会诊,并将张大爷转到了血液科。张大爷很纳闷,明明是腰椎骨折,为啥要住进血液科?后来,他才从家属的口中了解到,原来他之所以会发生腰椎骨折,是因为患了血液病。

无独有偶,70岁的王阿婆也有着和张大爷相似的经历。一年前,王阿婆在体检中被发现尿中有蛋白,医生怀疑她患了慢性肾炎,建议她去肾脏科就诊。然而,按照慢性肾炎治疗了三个月后,王阿婆的蛋白尿并没有好转,肾功能也越来越差。王阿婆的“异样”引起了一位肾脏科专家的重视,经进一步检查,医生才发现,王阿婆的蛋白尿是由于多发性骨髓瘤引起的,并非单纯的慢性肾炎。

误诊常见,中老年人要“多长一个心眼”

在被确诊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首发症状多种多样:有些患者以腰腿疼痛起病,进行性加重,直至卧床不起,甚至发生病理性骨折;有些患者是在体检中被发现有贫血和蛋白尿,反复就诊于肾脏科,却不知“元凶”其实是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是“伪装高手”,临床上常被误诊为慢性肾炎、营养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性肺炎、慢性肝病、转移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腰肌劳损、颈椎病等。中老年人若出现不明原因贫血、乏力、反复感染、双下肢水肿、蛋白尿、全身骨痛等症状时,应“多长一个心眼”,去医院检查,排除多发性骨髓瘤。需要提醒的是,中老年人若出F不明原因腰背疼痛,千万不要盲目按摩,以免加重病情。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