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化学实验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22 23:43: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化学实验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化学实验

第1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改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是化学学习的特点。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现行初中化学教材安排了64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化学现象是否明显、实验时间的是否合理,关系到教师能否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本人从事多年的化学实验员的工作,为了帮助授课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我首先对初中化学实验进行探索与研究、并通过与授课教师的共同探讨,对课本现有的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是用广口瓶、双孔橡皮塞、燃烧匙、导气管、烧杯等仪器和药品红磷进行实验。该实验是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将装有少量红磷的燃烧匙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红磷点燃后立即深入广口瓶中,带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烧杯内的水倒流至广口瓶,达到瓶中空气容积的五分之一,从而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1.1改进原因:我在实验室反复做这个实验,由烧杯沿导管倒流至广口瓶的水都达不到瓶中空气容积的五分之一,其原因:盛燃着的红磷的燃烧匙进塞子前会有部分空气因热膨胀而逸出瓶外,不能准确度量气瓶内空气的实有体积;磷只在一处燃烧,产生的白烟不能与周围的空气快速置换位置而将火焰过早熄灭;整个装置接口较多还会出现漏气的问题;止水夹前、后短玻璃管内空气里的氧气也难以参与磷的燃烧;烧杯内水位的高低与导管口在水中深浅不同,也会对水的倒吸产生一定影响。

1.2改进方法:

1.2.1实验仪器:直径32×200试管、橡皮塞、水槽

1.2.2实验药品:白磷

1.2.3操作步骤:

(1)取一只试管,往试管中加入一粒比黄豆略小的白磷,用橡皮塞将试管塞紧,在橡皮塞塞入的部位用橡皮筋绑住做好标志。

(2)将试管在酒精灯上稍微加热一会儿,白磷在试管内燃烧,开始时冒白烟,燃烧快停止时出现黄烟,此为空气里的氧气快耗尽的现象。待火焰熄灭,试管不发烫时,可用水槽中的冷水浇在试管上,使试管内温度快速恢复到初始温度,加快实验速度。

(3)将冷却后的试管倒置在水槽中,在水下小心地将橡皮塞取下,此时可观察到,试管内水位上升到一定位置后恒定不动,在水下用玻璃片盖紧,将试管小心移出水面,此时可观察到水被倒吸入试管,约占橡皮筋标志以上试管体积的五分之一。

1.3改进后的优点:改进后的实验采用易燃的白磷代替红磷,操作较原实验方便、精确,现象更明显,不污染空气。空气中氧气更接近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1.4注意事项:

1、加入的白磷应过量,在水下取出塞子时动作不要过快。

2、在水下用玻璃片盖紧试管口,再将试管小心移出水面,而不用橡皮塞塞紧(是因为在塞的过程会产生误差,影响进入水的体积的观察,而用玻璃片则只需观察橡皮筋以上进入水的体积即可)。

二、硫在氧气里燃烧实验的改进

2.1改进原因: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是硫在氧气里燃烧,其操作是:在燃烧匙内放少量的硫,加热直至发生燃烧,然后把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深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观察现象。这个实验存在一些缺点:若药品的用量大,则污染大;若药品用量少,火苗可能被燃烧匙挡着,学生不易观察现象。

2.2改进方法:

1.实验仪器:一端有突出的玻璃棒、井穴板、酒精灯、集气瓶

实验用品:硫粉、氢氧化钠溶液、氧气、火柴

2.操作步骤:

(1)制好氧气,向瓶内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2)加热玻璃棒约30秒。

(3)将热的玻璃棒粘少量盛在井穴板上的硫粉。

(4)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后,再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5)若燃烧很快结束,可再次用玻璃棒蘸取硫粉伸入氧气中。

(6)振荡集气瓶,使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二氧化硫。

2.3改进优点:

1、硫的着火点较低,热的玻璃棒可使硫燃烧,用玻璃棒代替燃烧匙最大的好处是药品的用量很少,产生的二氧化硫也少。

2、因为硫的用量很少,集气瓶内的氧气未完全被消耗,因此部分同学没看清楚实验现象,可以接着再做一至二次实验,使现象明显。

3、集气瓶内先放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产生的二氧化硫,减少污染。

2.4注意事项:此实验要防止井穴板上一部分燃烧的硫残留在空气中燃烧引起大气污染,要求学生将硫转移到集气瓶内全部烧完。

三、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仪器:酒精喷灯、试管、铁架台、带直型导管的弹孔橡皮塞。药品:氧化铜粉末、碳粉、澄清石灰水。实验是把刚烘干的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混合均匀,小心地铺放进试管,并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装有通入澄清石灰水的导管,用酒精喷灯加热混合物几分钟,然后先撤出导管,待试管冷却,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现象并分析。

3.1改进原因:该实验中所用的酒精喷灯,在我们这里是没有的,就是有酒精喷灯,对做演示实验也不太理想,点燃与熄灭都需要一段时间,并且点燃后噪声又大容易影响课堂教学。所以要改用酒精灯加热。

3.2改进方法:

1.实验仪器:为了提高酒精灯的温度,用铁窗纱围了一个五至六厘米高、直径三厘米的圆筒,将铁纱圆筒套在酒精灯上,将火焰围起来,这样就可以提高酒精灯的温度。

2.实验药品:用铜片和木炭粉、澄清石灰水。

3.操作步骤:

(1)取一片长约10至15厘米、宽1厘米的铜片,用砂纸除去铜表面的氧化物。

(2)将铜片的一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使之表面形成一层氧化铜。

(3)在一干燥的试管中装入一药匙木炭粉末,把覆有氧化铜的铜片埋在碳粉里。

(4)装配好仪器。

(5)加热。

(6)加热3至4分钟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移走导管,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用镊子把铜片夹出。

(7)用纸张擦去铜片表面的碳粉,观察。

3.3改进优点:

1、利用这种改进实验能较好的帮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通过变化的现象主动获取信息,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获取的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

2、在这个改进实验的步骤(2)中,学生通过观察能明显看到紫红色的铜片变成了黑色,能较好的理解铜被氧化的过程。

3、而在步骤(7)后,就能自然地引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概念,而学生也能较容易理解什么是“还原”,什么是“氧化”,而用氧化铜粉末做实验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3.4注意事项

1、所用铜片不宜加热过度,否则铜片上会附着一层酒精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碳粒,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第2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改进;创新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知识能力有限的特点,努力开展化学实验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多年来,我在化学教学实践中,通过对化学实验的不断探究,将教材中几个实验加以改进,通过创新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谈谈我是如何来创新和改进实验教学的。

一、在分子不断运动的实验中提高环保性

在此实验中,我们通常用一只大烧杯分别罩住两只装有酚酞试液和浓氨水的小烧杯。在进行演示实验时,我们会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浓氨水的挥发很强,挥发出来的氨气刺激性气味很大,而且氨水的用量也较多。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用脱脂棉和细铁丝分别做两束“梨花”固定在橡胶塞上,在两束“铁树梨花”上分别喷上酚酞溶液和石蕊溶液,并在广口瓶内放少量的浓氨水,把两束花用镊子轻轻地放进去,迅速盖上塞子,不一会儿,会发现两束花同时变了颜色,一束变成了“桃花”,另一束变成了“紫罗兰”。实验创新与改进的优点:增加了实验的可观赏性,使实验趣味化,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节约了药品,现象明显,既不会有很大的刺激性气味,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二、在空气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改善实验效果

在此实验中,我们通常用在广口瓶内加入少量水,把广口瓶按体积分为5等份,并做好标记,在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立即伸入广口瓶中,塞紧橡胶塞,充分反应后,待广口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实验存在如下弊端:①在把点燃的红磷伸进广口瓶时,广口瓶内的空气膨胀外逸,氧气与红磷反应后,广口瓶内水面上升会大于1/5体积;②由于水是无色不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结果;③由于红磷的燃烧,所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也会对大气造成污染,不利于环保。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把黄磷放入广口瓶中,塞上单孔塞,橡胶塞上连有导管,导管上有段橡胶管,橡胶管上有弹簧夹,橡胶管另一端连有导管,把导管放入盛有红墨水的溶液中,再把盛有黄磷的广口瓶放入烧杯中,再在烧杯中放入大概0.5厘米高的开水,不要太多,不然广口瓶会浮起来,不一会黄磷会燃烧起来,等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优点:使实验值更接近于理论值,便于学生观察实验结果,防止了五氧化二磷对大气造成的污染,实现了环保。

三、在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中强化实验现象

在此实验中,在一个烧杯里放入氢氧化钠溶液,用一个试管收集满一试管的二氧化碳,倒扣在烧杯里,溶液进入试管内,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了。实验存在如下弊端:①溶液没有颜色不便于观察实验结果;②实验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③会使学生造成误解:到底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了,还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了。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满一烧瓶的二氧化碳,集满后用带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浓氢氧化钠溶液)的双孔胶塞塞紧瓶口,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浓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里,在烧杯里的溶液中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试液,挤压滴管胶头迅速打开止水夹,使烧杯里的溶液由玻璃管吸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反应后再对溶液加热,若有碳酸,肯定会分解,后再加盐酸,产生气泡,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了。优点:增加了实验的可观赏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信服: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形成的压强差进而形成的喷泉,而不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了。

四、二氧化碳性质的检验实验中简化实验流程

为了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实验方案是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再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干花,第一个喷醋酸(变红,说明酸使石蕊变红色),第二个喷水(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色);第三个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色),第四先喷水再放入二氧化碳中(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实验存在如下弊端:①过程繁杂,浪费时间;②不便于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把干燥的石蕊干花和湿润的石蕊花,分别扣到漏斗下,通入二氧化碳,再加上提示信息:酸使石蕊变红色。优点:操作简单,便于分析: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红色;另一朵花是用水湿润的为紫色,很容易分析出水不能使石蕊变红色,通入二氧化碳变红了,很容易分析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使实验结果一目了然。

五、在酸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中节约药品

在做酸碱指示剂与酸碱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我们往往用四个试管,分别滴加酸溶液和碱溶液,来观察颜色的变化。实验存在如下弊端:①浪费药品;②老师演示时不便于学生的观察与分析,学生印象不深刻。对于这个实验的改进方法是:取一张吸水性好的白纸,用笔标出四区域,在四个区域内分别写上对应的汉字,在第一排的区域内滴上石蕊溶液,第二排的区域内滴上酚酞溶液,之后把盐酸分别滴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上,再把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在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上,拿起来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再加以对比。优点:操作简单,便于通过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通过对以上实验的不断改进,不但节约了药品,防止了实验对环境的污染,简化了实验的流程,降低了实验操作的难度,使实验效果非常明显,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也有不足之处,还需要不断的完善和提高。

作者:符燕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城关初中

参考文献:

[1]朱勤.浅谈新时期初中化学实验优质教学的合理开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5).

[2]单玲.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6(28).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 原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1

实验题的考查现在强调探究性实验题的考查现在强调探究性,但你要记住,实验题万变不离其宗,它所围绕的都是初中化学所学到的几个实验。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是最基本的三个实验,把最基本的掌握之后,中考中所有的实验题都是这三个实验的一种拓展。

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初中化学实验并在中考中完成化学实验题呢?

(1)首先需要认真细心的审题,审题并非等同于读题,是要能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最重要的就是该实验的目的,有了目的才能设计方案,进一步进行试验,最后根据目的得出正确的结论,往往结论怎么写就取决于该实验的目的或者猜想,当然这一切都是要有牢固的基础知识为前提的!比如,你可能没有学过氨气的制备,但如果我告诉你氨气的制备是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混合加热,你马上应该想到这和氧气的制备方法是类似的。如果考查的是信息型实验题,那考查的肯定是和酸碱盐性质有关,这就要你把这方面的知识掌握清楚。另外要注意,答实验题要规范、全面,不要少答。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阅卷的时候会根据你写的内容给你相应的分数。关键是要多实践,因为实践的印象特别深,所以不管什么实验和实验器材及现象都可以记下。但是中国的这教育体制不可能所有实验都做,还是要多做点题,有问题多问问老师,有时间多跟老师讨论讨论。

(2)实验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判断各仪器的作用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误差分析。做实验题就是解决好两个方面:装置原理和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判断各仪器的作用,还有注意仪器的连接顺序,一般为“原料气的发生装置(安全装置)原料气的净化与干燥装置反应发生装置收集或测量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反应原理:是各步操作均遵循该步的化学或物理原理,均服务于实验的分步及总体目的。记住原理.发现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些基础的,如化合价,元素表.这些是肯定要记好的.然后你就会发现这些东西很简单。

(3)化学实验题和推断题,可以说是代表了化学的最高层次,因为这两类题目综合程度都很高,覆盖面又很宽,往往就显得难度大。实验题目,①重在平时积累,一些常见的考点,需要在平常做题目后总结一下,形成一些程序化的操作,至少大致的原理不会相差太远。②具体到做题时,首先要沉住气,全面阅读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达到的目的,如何来达到这个目的,并注意相关实验原理的运用,(也就是三个W,--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为什么这样做why).有些可能自己并不很清楚,在全面审题过程中 从题目后面的部分得到提示,暗示,就会更明朗了)③表达要清楚,实验题目很多地方需要简答,言简意赅,必须用文字或者化学用语把意思完整的表达出来。这个也需要平常注意模仿标准答案。按照题目要求回答问题。推断题目,①注意积累,认真分析化学反应和物质特性,这些往往成为 推断题的突破口哦。②全面审题,不但要看题干的文字描述,还要仔细研究框图,把文字与框图结合起来,另外,特别注意题目后面的某些提示,所谓的”后提示“,可以帮助你定位一些物质,③按照题目要求回答问题,特别要注意化学式,化学名称,电子式等等的具体要求,否则,好不容易推导出物质出来,却功亏一篑,,很遗憾的哦,不要犯这样的低级错误。

(4)物质推断题其实是考察基础知识掌握熟练情况的,要想做好物质推断题,需要对常见的物质都很熟悉,熟悉他们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等)和化学性质(容易和谁发生反应),这些都需要积累和记忆。不过,初中化学的内容毕竟很少啊,只要坚持积累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发现,经常出现的推断题其实也就那么几种。找上类似的题多做几个,不会的话找人给你讲讲,讲透了自己再总结总结记住就行了。实验题的一般解题步骤: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判断各仪器的作用分析实验成败的关键误差分析。做实验题就是解决好两个方面:装置原理和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判断各仪器的作用,还有注意仪器的连接顺序,一般为“原料气的发生装置(安全装置)原料气的净化与干燥装置反应发生装置收集或测量装置尾气处理装置”。反应原理:是各步操作均遵循该步的化学或物理原理,均服务于实验的分步及总体目的。

做中考化学的推断题及实验题要先学会找突破口。比如常见液体:水 紫红色物质:铜、高锰酸钾 红色物质:氧化铁 常见气体: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的反应物:水、二氧化碳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 棕黄色溶液:铁离子盐溶液 浅绿色溶液:亚铁离子盐溶液 蓝色溶液:铜离子盐溶液 红褐色沉淀:氢氧化铁 蓝色沉淀:碳酸铜或氢氧化铜 等。牢记各物质间的关系。重要的有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角、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三角等。牢记重要的化学方程式。还原金属氧化物、光合作用等经常考。多做题,锻炼思维能力。积累化学方程式总结题眼总结元素、物质链。①学会记忆。化学,是属于文理科的过渡学科,比较偏向于中性。它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十分丰富,如基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原理、反应时 的现象和各种反应类别。②学会表达。正如上面提及的,化学,属于中性人,跟物理和数学这些“纯理科”的学习有较大区别。在物理和数学中,答案永远是唯一的,说一是一。解题步骤和答案正确,就能得满分,在化学不同。化学,永远也没有满分这一概念。譬如:一个题目考你,燃烧时的现象,在课本上有完整的语句。但考试时,不可能开卷,于是只能通过自己对燃烧的理解,进而用自己的语句表达出来。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这是致命的,而言不达意,在化学学习中也是绊脚石。如果真的想学好化学也要好好练练语文。

最后要学会总结。虽然上面一再强调化学偏文的方面,但毕竟化学归属理科范畴,所以适量的练习是十分必要。不提倡题海战术,学会总结,事半功倍,才是学习的妙法。总结,对于化学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化学;传统模式;化学实验;理实结合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这一教学模式之中,怎样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时候最大限度地吸收化学之中的相关知识,是所有初中化学教师关注的一个问题,那么,教师一定要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一、初中化学理论需要化学实验进行检验

1.对初中化学理论进行检验,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更是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初中化学教学和化学实验一定要进行有机结合,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懂化学,这是因为:化学理论是实验的前提,实验是检验理论以及获取理论知识基础的升华。

2.学生们对于新知识的摄入一般都处在一个懵懂的状

态,那么这个时候的教师就要正确地引导学生。理论固然枯燥,但是实验能够让理论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通过具体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增进相关知识的理解,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清洗试管,问问学生什么状态叫做清洗干净,可以融入生活之中,在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的时候,碗筷和试管的清洗是一样的原理。

二、做好化学工作方面的启蒙教育,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践

1.传统模式下,学生们所学化学方面的知识都是填鸭式的灌输,这样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这其中的内容与含义,对于相关的化学实验很少动手做,一般情况都是看着教师做演示实验,教师应该改掉以往的“病症”,鼓励学生们亲自动手实验,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精髓获取。教会学生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对于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一个夯实的基础。

2.通过具体的化学链接掌握更多关于化学的知识,培养学生们化学思维的建成以及化学能力的深化,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关于化学课堂中学生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注意策略教学,对于有差异的要进行理论和实验相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以后科研或者知识方面的探索具有一定的深化和促进作用,为国家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合格的综合型人才。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关于化学实验和化学教学这之间有着基础和层次提高的作用,有理论的前提下一定要进行相关的化学实验,化学的知识传授不仅仅局限在三尺讲台和一方书桌下的教学,还应该带进实验中,带入学生们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顾巧凤.浅谈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10).

第5篇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现状 教学策略

在初中化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是以感性认识为主,学生对物质世界的了解是建立在自己亲身经历的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之上的。化学实验作为帮助学生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有力途径,在化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某种层面上讲,化学实验之所以具有教学功能,是因为化学实验在特定的教科书中所具有的功能。而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与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抽象了解逐渐具体化,对化学知识的思维方法和观察能力等都有了全新状态。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应当重视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并通过教学手段创新,实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很多问题。笔者通过充分调查研究,对当前部分学校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有了一定了解。主要问题如下:

1.教学内容与课程时间冲突

当前,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繁重与课时量之间的冲突。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存在课时少、课堂教学任务繁重的问题。而且,在九年级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是从上一年的九月初开始,到下一年的四月份完成,剩下一个多月时间进行复习。这样的教学安排比较紧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很少有时间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很多教师的化学实验都是通过演示实验进行。有的教师由于课程任务繁重,连最基本的演示实验都没进行,直接给学生讲解现成的理论和定律,让学生死记硬背各种化学反应的现象。这样的教学,致使很多学生在面临实验操作的题目时,往往无从下手。而教师对实验教学课程的无情剥夺,严重损害了学生的求知权利。

2.实验设施不足

实验设施不足是影响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有序进行的重要因素。当前,很多初级中学缺乏专业的实验室或者实验器材,尤其是在偏远地区,这种硬件设施的配置更是薄弱。硬件设施的缺乏使得很多教师即使想要进行化学实验,也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无从下手。一些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只能找寻一些简单的替代品完成实验。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化学实验,必须使用专业设备的时候,教师就难以完成。

3.教师对化学实验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化学实验对于培育学生观察能力、探索能力等方面价值。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科学探索能力。而且,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更多地亲身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但是现实过程中,很多化学教师对化学实验并没有充分认识和了解,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化学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价值,这样的教学理念严重影响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如何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

1.彻底转变教师的实验教学理念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理念,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化学实验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改变演示实验教学现象,重视学生亲身实践。对于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化学现象,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概括,推断出一些反应原理。此外,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自己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并和学生一起设计和完成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探索能力,让学生对自己身边的化学反应有敏锐的洞察力,不断培养初中生的科学实验精神。

2.不断完善实验设施的配置

实验设施的配置是确保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序进行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加大对化学实验设施的投入力度,确保初级中学有一个正规的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化学实验。此外,在对化学仪器及化学药品的使用过程中,还要加大对化学教师的培训,让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性,保证化学实验顺利完成。

3.合理运用多媒体

对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来讲,多媒体是一个良好的辅助工具。但是,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当过度依赖,更不应当用多媒体演示教学代替学生亲手操作实验。对于多媒体演示实验教学来讲,教师可以在实验开始之前,给学生演示实验的流程,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等。让学生对化学实验有一个基础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合理运用各种器材。此外,对于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实验,教师在无法确保安全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实验流程的印象,促进学生化学能力的提升。

总之,初中生正处于探索知识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探索世界的机会和权利。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认真分析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仁茂.挖掘和发挥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探讨[J].化学教育,2012(10):65-6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2012:2-3.

第6篇

关键词:化学实验 探究性练习

化学实验具有动机功能,可以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这是人们的共识。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写到:“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1]

可见,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开展科学探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在中学化学教学改革中,围绕“三维目标”,我们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探究科学原理,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1]。现将我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方面所做的改革介绍如下:

一、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初中化学实验课堂中存在很多低效或无效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1、部分教师对照考纲的必做实验,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从目的、原理、步骤、实验的注意事项等在黑板上画实验、讲实验,学生听实验、背实验[2]。意识滞后是根本原因,有些教师认为中学阶段,不是搞科学研究,只要不影响考试成绩就行,带有应付心理;2、部分教师做实验时缺少趣味性;3、部分教师对某些实验采取回避的方式。如由于有些实验对试剂浓度、用量、滴加顺序、温度等要求严格,不易成功,或是由于反应物有毒或实验过程产生较多的有害、有毒物质;4、实验成功率不高,就拿进课堂里去做。由于教师没有预先多做几次,以取得成功经验,就匆忙拿进课堂去演示,在学生面前出现失败的尴尬局面,只好东拼西凑地找些原因解释;5、实验与生活脱节,缺乏学习的价值体验;6、完全用计算机演示代替化学实验,一张接一张的投影片和动画播放,进行“电灌”,化学实验中的多种新鲜感觉只剩下视觉和听觉,实验的真实性大大打了折扣,学生对实验本身的体验几乎相当苍白;7、在分组实验教学时,只管让学生信马由缰地实验,而没有指导、交流、反馈和总结,这就使实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从而导致实验教学结果的低效。

二、有针对性的课堂改革

首先,改革实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探究科学原理。作为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改进现行的教学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实验的主人,让每个学生都有锻炼的机会。教师不仅要做好课本上规定的演示实验,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而且要尽量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分组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其次,要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从未接触过化学知识的初三学生而言,化学世界对他们来说是茫茫然一片,他们是带着许多问号来打开这门课的,因此上好初三化学第一节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首先在新课开始前做这几个趣味实验:

1.用玻璃棒点灯。操作时向学生展示一根玻璃棒,把它伸入浓硫酸中蘸一下,再从表面皿粘一些紫黑色的高锰酸钾粉末,跟着接触一下酒精灯的灯芯,灯芯立即燃烧起来,而且一次可点燃三、四只酒精灯。这个简单的实验所产生的现象使学生在惊讶中认识到化学的奇妙。

2.向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的酚酞试液,鲜艳的红色又让学生永久难忘。在做这个实验时有位学生提出:他曾在其他合见过这类变色,他认为有假,可否让他亲自实验一下。我微笑着同意了他的要求。为了防止学生初次实验手上可能会沾上试剂,我把仪器改为用小烧杯盛放氢氧化钠溶液。实验结果该同学得到一样的红色,他相信了这结果但不知这是怎么回事,同时他的这一举动激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2]

3.现制“血液”。在烧杯中放入半杯氯化铁溶液,呈示给学生看溶液的颜色,后逐滴滴入无色的硫氢化钾溶液,随着硫氢化钾溶液的滴入,烧杯中出现的“血”色深深吸引住了学生。有一位学生问:节场上马戏团表演的魔术――真刀“割手”,那“鲜血淋淋”的场面是不是跟这个原理相似?我给予回答:是的。并且对这位学生敏捷的思维给予及时的表扬,赞扬他具有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和善于思索的精神。通过以上实验,学生的学习激情已被调动起来,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另外,化学上有许许多多的知识有待我们去学习、研究,像生活中的铁为什么会生锈?湿手为什么会导电?鬼火又是怎么一回事……这些你们平时看得见却又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都可以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得到解答。从而自然引出新课――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接着再做课本上的1个实验,把学生引入一个变幻无穷的化学世界中,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急于要探索这些奥秘的强烈心理,成为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的内在动机的引发剂。

三、课堂教学的反思

1.初中化学的教学时间紧(一学年),任务重(参加毕业考和中考),而在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性练习势必要占用一定的教学时间,如何解决这之间的矛盾,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2.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各不相同,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如何才能使探究性练习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探究能力都能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3.学生通过探究性练习训练后,其效果应该通过什么形式加以评价?如何评价?这些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胡玉娇,郭敬社.探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化学教育,2006,(05).

[2]贾晓丽.关于初中化学探究实验的研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02).

第7篇

初中化学 实验 教学研究

化学教学相对于语文和数学来讲,其发展历史在国内教育界中较短。因为传统模式教学的影响,使得化学教学一直都是在老师的带领下在课堂上完成的知识的传授,形式单一。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化学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必须加以正确看待,打破这种弊端,实行改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

一、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观点进行转变,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着老师和孩子的共同学习,它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受到限制,创新以及动手能力也受到约束,这就要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穿插一些其他类型的教学方式,就是将实验与化学联系到一起。这样子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课程教授的效率得以提升。

所以对于教师本身来说。就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适当的实验教学引入课堂,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接受。

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因为化学实验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比较严格,老师在化学教学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具体的实验还是要依靠学生自己来动手操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加强的话,才有可能独立的完成相关的化学实验。

1.巧用实验,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必要对实验教学这一环节进行巧妙的利用。比如进行“牛奶变成清水”的有趣实验,学生会迫切想要知道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发生的,以及自己能否动手操作以求达到同样的效果等,这些在学生的心中都会有不断的问号,继而很快的将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得学生积极的进入化学的学习情境。

2.做好实验,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探究

对化学教材中的实验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对实验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从而使得实验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的状态。

比如老师进行水分子的化学方程式的解析,由水分子分离出来的氢气和氧气是否可以燃烧等,进行相关的实验。这就要利用到实验器材和水,并进行通电对水分子进行解离等。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试验,从旁协助,学生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地对一些知识进行深化理解,并积极的探究相关规律。

3.在实验过程中积极的交流,使得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加强

因为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都是根据自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来进行试验,所以不同的学生的实验方式会有不同。那么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相互之间可以进行积极的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拓宽学生的视野,对教师的教学也有一定的补充。学生通过对他人的实验探究过程的倾听以及自己不同角度的思考,也可以有效促进试验方法的改进。

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独立的对一些化学数据进行分析,对一些化学实验现象加以思考,并对其中的规律进行探究。一方面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了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化学实验中,可以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更好的理解以及巩固,从而能够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来,这样才不会辜负化学学习的价值。

实验教学这个环节在化学教学中是非常的重要的,要积极的让学生参与实验,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社会和国家应对一些乡镇学校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从而使得这些学校的实验器材得以完备

在现在的化学教学中,有许多的学校忽视了实验教学这一环节,而关于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实验器材的匮乏问题占据很大的比例,特别是对于一些乡镇学校来说。所以为了能够让中学生在化学实验中得到更好的学习,就必须对这些乡镇学校加大扶持的力度,国家和社会给予资金支持,对这些实验器材进行完备,这样学生就能够参与化学的相关实验,从而使得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得以提升,学习效率也大大的提高。

四、以协同实验的方法教学,对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进行培养,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一般都是老师在上面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在下面进行实验观察。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课堂教学时间得以节省,但是学生并没有动手进行独立试验,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化学实验环节的缺乏而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要以协同实验的方式来取代这种演示实验,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使得时间得以节省,还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来。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能力,还可以对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进行培养,使得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所以协同实验的方式是提高化学教学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

五、结语

因为初中是一个比较早的阶段,所以初中的化学学习效果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很重要。所以学校在教授化学时,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将化学和实验积极的联系到一起,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得他们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慧平.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学园,2013,(2).

\[2\]李宝英.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J\].教育科学,2013,(2).

第8篇

关键词:化学教学;实验;研究性教学;任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94

一、引言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化学实验的教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本文将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的理论进行分析,探究如何进行化学实验。

二、研究性教学

1. 基础性原则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体现启蒙性和基础性。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指教学要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必需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指要使学生逐步认识化学与自然、社会和环境的关系,能从化学的角度分析有关的杜会现象。

作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的内容,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划出了范围、做出了规定,化学实验探究的内容也就有了相应的范围。所以,教师的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课程标准组织素材,要根据所任教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基础等实际情况选择内容,不能任意将内容的知识难度拔高,不能脱离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学科这一实际情况,不能脱离初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性。

2. 探究性原则

对探究主题的选择相对于学生来说必须存在一定的障碍:在探究过程的设计中,教师不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创造一定的问题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各种探究活动诸如观察、调查、实验、收集资料等,亲自寻找证据,得出结论。这种通过多样、复杂的活动情境来获得知识的探究活动,可以使学生从多角度深入地理解知识,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更容易地激活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自主性原则

新课标明确指出:“自主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尤为重要。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在设计探究方案时,要让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通过课题的实用性、活动的趣味性、评价的多样性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探究效率,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要针对每个学生个性的不同,发掘潜力。要利用探究过程中的一些事实材料或事件,以情动人,让学生保持探究的兴趣。

三、任务型教学

1. 任务型教学的含义

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它集中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中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其中的建构涉及到一个同化与一个顺应的过程。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的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的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同化是平衡的过程,顺应是寻找建立新平衡的过程。

综上所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在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引导启发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习者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稳定的教学结构的形式。

2. 课堂实践

首先,分析目标、设计任务。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设计也一样。教师的教学思路不同,运用的设计方法不同,教学设计结果就会不同。在此,笔者依据对模式中任务及任务的构成要素的理解,归纳出设计任务经历的三个步骤:确定任务的内容、选择任务的情景、落实任务的途径。设计任务的策略学生在学习时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学化学有什么用?哪些场合会用到化学?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困惑,说明现在的化学教学没有很好地体现化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没有很好地体现出化学教学的功能及现实意义。如何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模拟或走进社会现实,帮助学生融会贯通知识技能和迁移活用?需要我们在设计任务时把握一定的策略和技巧,找准切入点,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体会到化学的实用性和学习的价值。

其次,师生互动、完成任务。教学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体。那么,初中化学实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如何设计和开展,教师的教与和学生的学是如何统一的,又是怎样有助于任务完成的呢?这就需要研究这两类活动的基本环节及组织策略。

最后,设计资源、支持任务。基于任务驱动的化学实验教学是学生借助教师帮助和运用化学实验教学资源进行的有意义探究学习活动。化学实验教学资源指有利于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目标,在实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可利用的各种资源的总和。这些资源包括书籍、杂志和实验室设备等,还包括网络资源、人力资源等。

四、结束语

第9篇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化学的学习中,往往通过实验来探索某个物质的性质,并证明其所具有的特性。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如何进行实验教学呢?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我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一、目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约占实验总数的9%以上。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概括总结。

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看,长期、单一地选用这种实验教学模式显然是极不妥当的。杜威认为这样的教学模式是与人的实际思维过程相悖的,它不能使人的创造得到发展,而只能使人的头脑成为仓库,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教学策略

1.认真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演示实验是实验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往往会以教师的实验操作做为学习的标准,因此,在演示实验的时候教师应当高度重视操作的正确与规范,起到示范作用,切勿在实验中不严谨,不规范,让学生产生误解。要做到实验演示的规范,无可挑剔,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与实验的技能,在实验进行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或者在实验进行前可进行多次操练,尽量避免错误,教师的实验演示中的每一个步骤,是被学生当作学习的标准来看待。若教师在演示中操作不规范或者犯错误,对学生将具有极大的影响,在实验演示中,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实验的结果,而忽略了小的操作,有时这些操作在该实验不会产生什么大影响,而有些时候这些操作就会影响到实验的成败。例如,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实验要求选择比较大的集气瓶,并且要在瓶底放置些许的水或者铺上一层细沙;细铁丝要求将其表面存在的铁锈等除去干净,然后将其扭成螺旋状,并在扭成螺旋状的铁丝末端系好一根火柴。在实验操作中,应待火柴杆将要燃尽时,才将细铁丝插到集气瓶内,在插入时,动作应当缓慢,不可过急,做好每一个步骤,实验结果将会看到铁丝燃烧的剧烈、火星四射,并且还能发现在集气瓶底有大量的黑色固体生成。在实验操作中,如果不在瓶底放置少量的水或者铺上一层细沙,铁丝燃烧时放出巨大的热,生成的小颗粒四散,就可能造成瓶底破裂的现象,实验反应剧烈,还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要将实验做得完美,教师就应该严谨地进行每一步的操作,给学生树立榜样,切勿为了减少麻烦而省略步骤。

在演示实验的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认真观察,并思考每个环节的必要性,学生在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时,往往只会关注现象较为明显的部分,而忽视了小的部分,因此,需要教师适时提醒学生在哪个步骤中应该注意些什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并穿插些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积极的发散思维。

2.改革实验以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1)增强实验的探究性

在化学教学中尽管有较多的验证性实验,也应把这个过程当作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要注重引导学生有意地设计探究性实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设计联系实际的实验

为了使学生用化学知识理解和解释身边的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增加一些贴近生活和社会实际的实验。

(3)运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

多媒体能为化学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可以实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需要的信息收集、选择、处理的能力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传统的实验教学,遇到一些要求高、难、设备贵重的实验,往往难以展示,多媒体正好可弥补这一缺陷。如①物质条件受限制的化学实验;②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③易出错误的实验;④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

3.利用乡土资源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