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幼儿案例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30 16:47:5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幼儿案例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幼儿案例

第1篇

幼儿园群体生活中幼儿的攻击行为主要与家庭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通过小、中、大班的个案分析,幼儿的攻击性主要表现为无意性、模仿性、攻击性。

案例一:明明,3岁,小班幼儿,抬手就打不喜欢的小朋友,随意性大。主要行为表现:在做游戏的过程中,经常和小朋友发生争抢玩具的现象。只要是自己喜欢的玩具,就一定要抢过来,打人或者是咬人。当不能得到自己喜欢的玩具时,会放声大哭。

分析原因:因为父母工作比较繁忙,孩子从小跟着奶奶长大。小时候刚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碰到桌子或者椅子摔倒以后,奶奶会马上打桌子或者椅子,埋怨它们碰到了明明。后来明明也跟着打碰到他的东西,不让打就会哭闹。父母从心理上觉得亏欠了孩子,发现明明这个坏毛病也没有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总是觉得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

采取的措施:①学习好榜样。讲有关《好朋友》的故事,做《找朋友》的游戏。因为孩子年龄小,教师从情感教育入手,结合故事中的例子,告诉明明和小朋友要互相友爱,互相帮助;②转移注意力。当明明和小朋友争抢玩具的时候,老师调整活动内容,或者是请明明帮助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及时表扬明明的优点,淡化明明打人的缺点;③家园多沟通。和家长交流意见,共同分析孩子的心理需求。适当满足明明的合理要求,必要时地采用一些强制手段,慢慢地帮助明明改掉坏习惯。

达到的效果:经过一个学期的心理与行为疏导,明明和小朋友因为争抢玩具而打闹的行为明显减少。有的时候,为了表现自己,会主动帮助老师收拾玩具。

案例二:洋洋,4岁,中班幼儿,喜欢模仿奥特曼,打闹行为具有明显的模仿性。具体行为表现:当小朋友议论奥特曼的时候,他会毫无顾忌地模仿奥特曼的打斗动作。列队做操时,会故意推前面的小朋友,或者是碰后面的小朋友。户外体育活动时,和小伙伴打闹一团,经常有孩子告他的状。

分析原因:①生性好动。洋洋是一个精力旺盛的孩子,从小就十分淘气,经常爬高上低,父母也认可孩子的表现;②模仿心理。洋洋模仿奥特曼和小朋友打闹,没有明显的利益争夺,大多数就是喜欢动手动脚;③引起关注。孩子就是孩子,做事情目的很单纯,有的时候就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

采取的措施:①扬长避短。既然洋洋喜动不喜静,那么,老师可以利用他的热情帮助老师做一些具体的事情。在表现好的前提下,可以当班长,临时管理班级小朋友的纪律;帮助老师送教案等;②提供机会。如果小朋友都对奥特曼感兴趣,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表演大赛,看谁表演的最像奥特曼,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展示个性的机会。另外,在户外活动时间,可以划分场地,让洋洋自由自在地模仿奥特曼,练练拳脚,发泄精力;③对症下药。肯定洋洋当英雄的理想十分伟大,适当批评洋洋因为模仿动作而踢打小朋友的错误行为,引导洋洋正确评判自己的对与错,自觉约束自己的过激行为。

达到的效果:通过因势利导的教育,洋洋知道奥特曼只有遇到敌人的时候,才会显示打斗的本领。除了户外活动,洋洋会找块空地踢踢打打,在课堂和游戏中都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攻击行为。

案例三:亮亮,5岁半,大班幼儿,带有明显的敌意性攻击。具体行为表现:脾气急躁,经常因为和小朋友发生争执而动手打人。

分析原因:①家教不当。亮亮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妈妈因为无法忍受爸爸的性情暴躁而离婚。当爸爸听说亮亮打人就发脾气,说打就打,常常是“恨铁不成钢”。亮亮一方面承受来自家庭暴力的心理压力,一方面通过敌意性的攻击发泄内心的不满;②自我评价降低。大班孩子的道德感主要是通过他人评价来确定目标的。亮亮是一个插班生,因为原来的幼儿园老师的放弃导致了亮亮自我评价降低,有自暴自弃的心理倾向;③缺乏安全感。并不是所有具有攻击行为的孩子都很勇敢,有的时候恰恰就是因为他缺乏安全感,才会主动攻击别人,而且总是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

采取的措施:①和家长真诚交流。经过了解才知道,亮亮的爸爸因为性情暴躁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再加上离异的现实问题,他的内心很痛苦,也想改变现在的生活状态。他爱亮亮过于极端,好的时候“捧上天”,坏的时候“摔入地”。当我们告诉他有关亮亮的暴躁和脆弱时,他很吃惊,他没有想到自己给亮亮带来了这么大的伤害;②给孩子一份温情。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亮亮的生活和学习,用真情温暖亮亮的童心。引导小朋友和亮亮做好朋友,用集体的力量感召他;③教给孩子一份责任。当亮亮故意欺负弱小的同学时,给予一定的惩戒。让亮亮为自己错误的行为承担责任,纠正亮亮根深蒂固的打人观念。

达到的效果:出于美好的愿望,我们尝试和亮亮的妈妈进行了沟通,把孩子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告诉了她。当亮亮的妈妈来幼儿园看亮亮的时候,亮亮先是不愿意和妈妈说话,随后就是嚎啕大哭,妈妈也是哭得一塌糊涂。亲情可以融化压抑在内心的仇恨,老师的教育也只是解决心理问题的辅助手段。

虽然教师无法预测孩子的一生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但是只要能够准确把握孩子的心理,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帮助孩子建构和谐的身心状态,就能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冯晓霞、庞丽娟等《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2篇

幼儿学做火车头,去找车厢,火车越来越长,让幼儿体验朋友越来越多的快乐,活动中表扬能听音乐准确做动作的幼儿,使其他幼儿也学会合拍做动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舞蹈教学案例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幼儿舞蹈教学案例一

《欢乐颂》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能自如地随音乐舞蹈,表达出小朋友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体验欢乐的气氛。

2、初步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合作交往能力及自学能力。

【活动准备】

1、图谱两张,歌曲《欢乐颂》磁带,录音机。

2、五个小组的标记(白、红、黄、蓝、绿五种颜色的花形标记,幼儿各有一枚,活动室地面贴上相应花形标记)

3、舞蹈用小道具(腕花),幼儿人手一副。

【活动过程】

1、随《母鸭带小鸭》律动音乐幼儿愉快地进活动室。(要求幼儿能随音乐形象而有节奏地表演小鸭走路,游水的动作)

2、练生曲《你好,你早》(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能与同伴自然地面对面表演唱,声音整齐动听)

3、复习歌曲〈欢乐颂〉

请外圈的小朋友站起来唱歌词,里圈的小朋友哼唱“啦”,合唱的时候声音要整齐和谐。

4、创编舞蹈〈欢乐颂〉

(1)幼儿听音乐想动作(引导幼儿感受音乐,初步设想舞蹈动作)

师:“刚才小朋友的歌声真好听,今天老师要请你们来编〈欢乐颂〉的舞蹈动作,首先请大家仔细地听音乐想动作。”

(2)幼儿分组商量讨论,设计舞蹈动作,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在小组协商的基础上创编舞蹈动作)

师:“接下来要请每队小朋友站到标记上,互相商量,为这首乐曲配上合适的舞蹈动作,开始。”

(3)引导幼儿集体创编舞蹈动作,教师及时记录动作——画在图谱上。(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引导幼儿编出与众不同的优美的动作,并着重表扬动作富有创意及在创编时能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幼儿)

师:“刚才小朋友都编得很认真,现在哪一队先来试试,把你们设计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

(4)回忆创编动作,为连贯舞蹈作准备。(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图谱,想象动作)

师:小朋友真能干,我们的舞蹈动作已经全部编好了,先请大家看着图谱来回想一下动作。(播放音乐)

(5)看图谱学跳舞蹈。(能在参照图谱的基础上,初步随音乐完整练习)

师:“现在请大家找好舞伴一起来跳。”(特别提醒幼儿在需要合作舞蹈时两人能互相配合好)

音乐连续播放两遍。

(6)小朋友跳得真好,现在请大家带上腕花来跳,你可以学图谱上的动作,也可以自己想动作。(幼儿集体戴上腕花练习,能在音乐的伴奏下投入地表演)

5、结束。

小朋友的舞跳得真美,以后我们再到小舞台上去表演,好吗?现在我们一起跟客人老师说再见!(幼儿随《母鸭带小鸭》音乐愉快地出活动室。)

幼儿舞蹈教学案例二

瑶族舞曲

活动目标

1、知道舞曲的名称,初步感知舞曲优美、柔和的旋律。

2、会用优美的动作跟随音乐表演。

活动准备让幼儿熟悉少数民族瑶族,跳舞唱歌的场景图片,配乐磁带《瑶族舞曲》

活动过程一、欣赏乐曲,理解乐曲的内容,找出主要音乐形象。

1、小朋友,我们今天来听一首好听的曲子。(教师弹奏乐曲)。

2、刚才的曲子叫《瑶族舞曲》,好听吗?我们再听一遍录音,你一边听一边想,音乐中告诉我们叔叔阿姨在干什么?听完乐曲,让幼儿说一说(叔叔阿姨在跳舞……)对幼儿的想象加以评价。

3、出示图片(瑶族叔叔阿姨跳舞的场面,有长鼓,芦笙,小河。树,竹楼,晚霞……),再次引导幼儿边看图片边听音乐。

二、组织幼儿分段欣赏乐曲。

1、弹奏第一段,要求幼儿听出音乐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提问: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引导幼儿说:这段音乐很慢,叔叔阿姨在跳着优美的舞蹈)。

2、听第二段音乐,要求幼儿讲出音乐的快慢。

听了这段音乐,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样跳舞的(引导幼儿说:叔叔阿姨跳得很快,因为这段音乐是快的)。

3、让幼儿听第三段音乐,以同样的要求让幼儿边欣赏边想象,这时叔叔阿姨干什么?

4、在分段欣赏的基础上再让幼儿完整欣赏一遍乐曲,教师可配上语言(可以事先准备好的,也可以是加上幼儿想象讲述的内容,教师即兴组织的)。如第一段音乐可配上:"在风景优美的瑶族寨,住着许多勤劳的叔叔阿姨,这天,晚霞映红了天边,他们结束了一天愉快的劳动,来到了小河边,唱着动听的歌,跳着优美的舞"。第二段音乐可配上:"听,他们越唱越欢乐,瞧,他们越唱越有劲,啊,他们在唱歌歌唱我们的生活多美好。

三、引导幼儿在欣赏乐曲过程中熟悉它的结构。

1、要求幼儿反复欣赏音乐,开始的速度怎样?中间的速度怎样?最后的速度怎样?

2、引导幼儿欣赏第三段音乐和哪一段音乐一样?通过不断欣赏,让幼儿知道舞曲是(ABA)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四、欣赏、学习铃鼓舞,体验舞曲的优美、柔和。

1、欣赏老师的表演。(老师自编)2、幼儿徒手模仿老师的动作,用身体和手臂表现乐曲的柔美。

3、幼儿持铃鼓随音乐练习,进一步体验乐曲的优美、柔和。

幼儿舞蹈教学案例三

《火车舞》

活动目标:

1、学跳《火车舞》能较合拍的随着音乐做小跑步和找“车厢”的动作,

2、理解舞蹈跳法,能在规定时间内做“邀请”和“感谢”动作

3、体验“火车头”与“车厢”协调合作的重要,以及朋友越来越多的快乐。

活动准备:火车图片

活动过程:

一、熟悉《火车舞》乐曲旋律

1、全体幼儿在乐曲伴奏下,小跑步进教室

2、合着音乐一拍一下的拍手。

3、幼儿创编其他身体动作,合着音乐可以做做拍腿,拍肩等。

二、出示火车图,认识火车头和车厢,用动作表示火车行进

小朋友,火车是怎样开的?请一些幼儿模仿。

三、学习舞蹈中的基本动作。

1、学习火车行进的动作

小朋友,老师也想到了一个火车行进的动作,你们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2、幼儿随音乐做行进动作

3、今天火车头想邀请车厢跳舞,想想看火车头会怎样邀请车厢呢?(幼儿讨论)

4、练习幼儿想出的邀请动作,老师哼邀请的音乐旋律。

5、车厢怎样表示对火车头的感谢呢?请幼儿用动作表示。老师哼感谢处的乐曲旋律。

6、完整的随乐练习舞蹈中的基本动作,提醒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做邀请和感谢的动作

四、学跳集体舞

1、全体幼儿坐成圆圈,老师先做火车头,用小跑步去找车厢,示范做动作。

2、幼儿学做火车头,去找车厢,火车越来越长,让幼儿体验朋友越来越多的快乐,活动中表扬能听音乐准确做动作的幼儿,使其他幼儿也学会合拍做动作,在连接的时候提醒后面幼儿拉好前面幼儿衣服的下面。

五、复习《表情歌》

第3篇

【关键词】人类发展生态学 幼儿 悲观情绪

一、个案描述

(一)研究对象

空降到大一班当班主任的第二周,一个女孩引起了我的注意。她叫珊珊,是个长相安静秀气的女孩儿,很文静,但活动时也会主动举手发言,一周下来我对她的印象非常好。

问题出现在第二周的周一。我正和孩子们晨间谈话,珊妈皱着眉头,满脸愁苦焦急地进来,珊珊则躲在她身后,一副扭扭捏捏担惊受怕的样子。我连忙上前询问。原来,上周五午睡的时候,睡在珊珊旁边的萱萱不知道为什么对她说了诸如“我要杀了你”“我要掐死你”之类的话,珊珊被吓坏了,又不敢告诉老师家长,只是周末在家时一直跟妈妈说很害怕,再也不要去幼儿园了,一直到了周一上午在妈妈的一再追问下才道出原委。在我的再三劝说和安慰下,珊珊不情不愿地跟妈妈告别。因为上周五及周一午睡都是配班周老师负责,我便将事情告知了周老师,让她视情况为这两位小朋友调换午睡位置。之后,我便很快将它忘之脑后。

但到了隔天上午,珊妈又一次哭丧着脸走进教室。原来周老师虽然批评了萱萱,但是因为种种考虑,并没有为她们调换位置,而珊珊还是无法释怀,一直说萱萱要打她。于是,我们和萱萱的家人做了沟通,了解到萱萱因为家庭原因学会了一些不合时宜的话,偶尔会学着说但并不会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之后,我就萱萱的不文明语言严肃批评了她,并为两人换了午睡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珊珊一直陷在悲观的情绪里,哪怕老师在批评萱萱,她也哭得仿佛在批评她。

(二)案例分析

在本次事件中,我发现珊珊表现出了一种对人对事都极不寻常的悲观负面状态,且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从中解脱出来。通过之后一段时间的观察,我还发现,除了偶尔忘情的游戏,珊珊脸上最常见的表情就是皱着眉、抿着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一个年仅7岁,本应无忧无虑的孩子,为何会有这样悲观的情绪反应呢?我对她及她的周围开展了一系列观察和了解。

二、个案研究及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对儿童发展特点的研究要强调其发展的情景性,即儿童的发展受到若干个互相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环境的制约,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在系统和宏观系统。

(一)从微观系统看

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生态环境中最里层的就是微观系统,它是指个体直接接触到的环境系统。对于一名7岁的幼儿来说,其微观生态系统主要指家庭和幼儿园。

据了解,珊珊是独生子女,爸爸是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收入很高但工作很忙,基本没时间照顾孩子。妈妈原来是一名护士,但从怀上珊珊开始就辞职在家当全职太太,在此期间更是基本断绝了自己的社交活动,一心一意为这个孩子。所以每当珊珊有点风吹草动,妈妈往往比孩子反应更加强烈。就如在本次事件中,面对有孩子“欺负”女儿,珊妈表现得比女儿更加不安焦虑。

在跟珊妈的进一步交流中我还得知,因为娘家的条件不如婆家,自己又全职在家没有收入,再加上有个比较强势的婆婆,因此珊妈自觉在家中的日子并不好过,内心一直有一种低丈夫一等的感觉。她有心出去工作却遭到丈夫家中强烈反对,又因为缺少朋友倾诉,情绪一直都很低落,无形中也影响着与她交往最多的女儿。

从幼儿园角度看,因为班额较大,通常老师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活泼好动的孩子身上,常常容易忽略那些内向安静的孩子。而这类孩子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往往处于被动位置,几乎少有能建立长久亲密关系的朋友。

(二)从中间系统看

中间系统是指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中间系统的水平往往决定了幼儿的过渡适应。在和配班老师的交谈中,我发现我的前任以及配班老师在谈及珊妈时都流露出强烈的不认同感,显然,之前的家园沟通是极不顺畅的。原来,由于珊妈的性格内向,又长期缺乏与外人交往的机会,平时她总是羞于主动找老师沟通交流,但只要孩子在幼儿园出了一些问题,哪怕问题极小,就会很快找老师反映,让老师们感觉她是个平时不管孩子、有点事就找老师茬的家长。老师无意识中流露的态度更让珊妈不敢和老师主动开展良性沟通。这种情况又导致了珊珊在幼儿园遇到问题时不敢主动告知老师,将问题积压在心里无法得到宣泄。

(三)从外在系统看

外在系统指个体不能直接接触,但对个体发展的微观系统产生影响的社会机构或组织,包括父母的工作、兄弟姐妹或亲友小孩就读的学校或班级等。

珊爸是建筑公司的老板,平时接触的都是比较有钱、有社会地位的人,对孩子的要求很高。但他自己平时工作忙,转而对珊妈的要求高,孩子一有问题,就认为是孩子妈没带好,珊珊的奶奶更是毫不掩饰地对珊妈有“我儿子养着你你不能连个孩子都带不好”的想法,这导致珊妈对孩子有一种盲目的重视和寄托,而这种重视和寄托在7岁的孩子身上就是一种重压,同妈妈一样内向的孩子也不懂倾诉宣泄,使得珊珊的负面情绪特别严重。

(四)从宏观系统看

宏观系统是指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的组织、机构和文化、亚文化的背景,它涵盖了前述的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并对它们发生作用、施加影响。珊珊是家中的独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也集万千期待于一身;同时,现实社会中对家庭主妇一职的偏见、经济地位决定家庭地位等观念也是导致珊妈和珊珊悲观性格养成的影响因素。

三、建议

(一)父母为榜样,自立自信

作为每天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妈妈显然是孩子性格养成最大的影响者。都说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在本案例中,珊妈无疑是一个非常负面的榜样。因此,珊妈应当从自己做起,改变家庭中“怨妇”的形象,包括与丈夫、婆婆开展良性沟通,建立自己的正常社交,将注意力从孩子身上分散一些到自己、到社会中,逐步建立自立自信的心理,用豁达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面对珊妈少有朋友的情况,老师引导她可以先从和珊珊班里的同学家长做朋友开始,利用班级微信群,多参与她们的聊天,多参加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等,与同龄的家长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有利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老师来沟通,融洽关系

融洽师生关系。面对珊珊这类内向、悲观的幼儿,老师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和那些活泼顽皮的孩子相比,他们的内心更敏感脆弱,在现实生活中也更容易被忽略。面对这类孩子,老师应当多给孩子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感受到被肯定的成就感和快乐,进而树立自信心。

融洽家园关系。家园间积极的双向沟通能帮助幼儿树立对教师的信任感和认同感,创设轻松积极的心理环境,进而促进幼儿的在园表现。面对不善沟通的家长,老师不能被动等待,而应更主动热情地与他们建立紧密的联系,从而能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解决。

融洽同伴关系。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同伴交往能力是孩子未来融入社会的基础能力。因此,老师应当采取多种途径、方法来引导幼儿产生交往兴趣,学习交往技能技巧,掌握交往能力。同时,面对珊珊这类性格内向的孩子,在鼓励她们积极大胆地主动交往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其他外向型的孩子去接纳她们、帮助她们,让她们感受到来自外界的更多的善意和温暖,从而更愿意与人交往和沟通。

因此,幼儿园、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是幼儿入园适应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让各个环境中各个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发挥最佳作用,才能有效激发幼儿在生态环境中的发展潜力,促进幼儿的终身发展。

【参考文献】

[1]谷禹,王玲,秦金亮.布朗芬布伦纳从襁褓走向成熟的人类发展观[J].心理学探新,2012(02):104-109.

第4篇

一、慧慧为什么喜欢娃娃家

通过案例中教师的描述,我们可以感觉到慧慧很喜欢玩娃娃家。只要一有机会,她就会去娃娃家待上一会儿。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喜欢娃娃家是小班幼儿的共性特征

根据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3~4岁的小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他们开始出现大量象征性游戏,如自我模仿、模仿他人、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等嬉戏性象征游戏。他们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喜欢做自己常做的事情。试想,一个小班幼儿最先具有的生活经验是什么?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事情会是什么?我们都知道,再也没有比与他们密切相关的家庭生活让他们更熟悉的了,因为这是天天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因此孩子们往往对家庭生活有着强烈的模仿欲望。

第二,喜欢娃娃家是因为幼儿拥有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

小班幼儿在进入幼儿园之前,主要的生活场所是家,最熟悉的对象是父母,因此,他们拥有大量的家庭生活经验,尤其是烧饭、照顾孩子等与他们自己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经验。正如精神分析学派所主张的那样,幼儿喜欢模仿他们热爱、敬佩和熟悉的人,以满足他们快快长大、像成人一样做事的愿望。游戏则为幼儿提供了“安全岛”,幼儿可在游戏中做现实生活中不能做的事情。所以,他们在游戏中乐此不疲地扮演爸爸、妈妈、医生、超市售货员等。而对于在建构区可扮演的角色,小班幼儿的经验就相对较少了。如果建构区游戏缺乏假想的元素,只是重复操作积木,那么对于小班幼儿的吸引力就更小了。

第三,喜欢娃娃家是女孩子的性别特征

慧慧是个女孩子,从慧慧游戏中的表现可以看出,她在娃娃家的游戏中有情节、有角色,她喜欢玩娃娃家游戏。埃里克森通过对儿童积木游戏的研究发现,儿童对游戏的偏好与其性别有关,女孩子更喜欢玩围合性的游戏。热爱家庭生活以及对自己性别角色的认同使女孩子更喜欢模仿、扮演妈妈的角色,表现与家庭生活相关的游戏情节。

二、慧慧为什么要选建构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需要讨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既然慧慧喜欢玩娃娃家,那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选娃娃家而选了建构区呢?由于案例中的教师没有交代她是怎样让幼儿选择游戏区域的,因此,笔者只能以通常幼儿园教师指导幼儿选择区域活动时的做法来分析慧慧的相关行为。

第一,假设慧慧主动选择了建构区

如果慧慧主动选择了建构区,那她应该对此区域很感兴趣才符合常理。可她为什么要不断往娃娃家跑呢?这里有几种可能,一是建构区的材料不足以吸引她,二是她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或兴趣,三是她错过了主动选择娃娃家的机会。我们知道,与娃娃家提供的能唤起幼儿生活经验的成品玩具相比,建构区的材料可能多以半结构或低结构的积木为主,这样的材料并不符合小班幼儿的游戏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即使在建构区游戏也带有明显的象征性。

第二,假设慧慧被动选择了建构区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慧慧为什么不选自己喜欢的区域而要被动选择不喜欢的区域呢?我们可以从幼儿园教师通常给幼儿分配游戏活动时所采用的方式中得到一些启发。有的幼儿园在幼儿入园时会让幼儿以插牌的方式自主选择游戏,有的幼儿园会按当天是星期几就让第几组幼儿先选游戏的方式来安排幼儿,有的幼儿园会让当天的值日先选游戏……每个教师肯定都有自己之所以这样分配幼儿游戏活动的理由。但就尊重幼儿自主选择游戏活动这一点来看,这些教师只是部分地让幼儿凭借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来选择区域游戏,并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和公正。这可能与教师要“维护正常的活动秩序和游戏规则”有关,也许他们不想幼儿在游戏时显得过于无序吧。

第三,假设慧慧迫于权威,游走于娃娃家和建构区之间

从案例中可见,慧慧内心并不愿意离开娃娃家,只是迫于教师的权威。一旦离开教师的视线,她就立即回到娃娃家。后来,因为有其他孩子告状,教师认为有必要把慧慧带回原来的区域,教师可能认为这样做是对所有幼儿的一视同仁、公平公正。然而,慧慧两次被迫从娃娃家回到建构区,对慧慧来说是否公平公正呢?笔者以为,对所有幼儿的一视同仁,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个幼儿的基础上的。维护秩序不应该建立在剥夺幼儿意愿的基础上,否则这样的秩序也完全可能是暂时的、不稳定的。

三、教师应该怎样做

当发现幼儿没有在原先选择的区域游戏时,教师可能会觉得进退两难:干预可能会干扰这个幼儿的兴趣,放任可能会影响其他幼儿需要的满足。那么,教师究竟应该怎样做呢?

第一,教师要做幼儿游戏的支持者,而不是牵引者

作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教师要把幼儿的经验和兴趣放在首位,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当幼儿需要帮助时,教师及时给予支持,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创设好环境,再一一教幼儿认识和熟悉各个游戏区域,“好心”地剥夺幼儿自主探索和学习的机会。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和兴趣循序渐进地创设游戏环境,放手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以尊重幼儿在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第二,教师要做幼儿游戏的合作者,而不是替代者

作为幼儿游戏的合作者,教师应以观察、等待代替包办、干预。教师应耐心观察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或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随时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互动伙伴关系,给幼儿充裕的自由游戏时间和机会,让幼儿以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发展速度体验游戏过程,主动学习和建构知识。教师切记,不能依据成人的经验为幼儿的游戏预设主题、情节、规则等,如果教师在游戏开始之前把幼儿不知道或不熟悉的情节、规则教给幼儿,让他们重复模仿和表演,就远离了幼儿游戏的本质,因为这是把幼儿原本喜欢的游戏过程变成成人期望的追求结果的灌输活动了。

第5篇

我想当“老鹰”

张美荣

单位名称

湖口县张青集镇幼儿园

根据对手的动向做出快速反应,改变动作方式、方向和速度。

朱彦丞

年龄段/班

中班

2019年10月12日

在和幼儿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选一名幼儿扮“老鹰”,我扮“鸡妈妈”,其余幼儿扮小鸡,游戏开始,孩子们立刻躲到鸡妈妈身后,鸡妈妈张开双臂拦住老鹰,老鹰不时地左右跑动去抓小鸡,鸡宝宝跟在妈妈身后躲闪跑,被老鹰捉住了的小鸡,自觉停止游戏一次,游戏继续开始,孩子们高兴得一边欢呼一边躲闪,有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也赶紧爬起来继续跟上,扮演

“老鹰”的孩子叫朱彦丞,他非常机敏,他专抓队伍后面“鸡妈妈”保护不到的小鸡,不一会儿就有好几只小鸡被“老鹰”捉走了,他们在一边休息,游戏继续进行。我看到鸡宝宝越来越少了,便使出更猛的动作去保护宝宝们,可老鹰毫不示弱。还是一只只“鸡宝宝”被抓。这下我担心幼儿累了,就宣布停止游戏。可孩子们还是要玩。就再继续玩会儿。我让幼儿数数“老鹰”抓了多少只小鸡,儿一起回答7只,我问“鸡妈妈”还有几个宝宝呢?幼儿又一起回答9只。我再让他们比比鸡妈妈的宝宝和老鹰捉走了的宝宝哪边多。这下幼儿都回答不上来,有一名幼儿叫吴玗希说:“你多。”

活动延伸:再继续抓一次,这下又有一个鸡宝宝被抓。我们又停下来数数鸡妈妈和老鹰两边的宝宝各有多少。幼儿说鸡妈妈还有八只小鸡;老鹰抓了8只。我问哪边多?这下幼儿们都没有回答。然后我引导幼儿说:“一样多。”幼儿也跟着说:“一样多。”就这样我决定结束游戏。可朱彦丞还是不肯,我答应下周我们再玩。

看到这个场景,我首先想到的是,要让这个孩子“当老鹰。”还要有个勇敢、更厉害的孩子当母鸡!这样的“老鹰”,说实在话,我都难对付了。话说回来,游戏本来就是自主性、趣味性。

在接以后的游戏中,我会重新讲解、示范了老鹰捉小鸡的诀窍,给其他幼儿学习的机会,并鼓励孩子们,“老师相信你们个个都行的!”

第6篇

关键词: 消极情绪 消极情绪处理 幼儿教育

一、问题提出

在幼儿出现消极情绪时,教师应该运用什么情绪调节策略稳定幼儿消极情绪?笔者在教育实践中观察发现,教师和家长安抚幼儿消极情绪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幼儿当时消极情绪没有发泄出来,一直压抑在心里,导致幼儿抑郁;有些教师、家长没有及时处理好幼儿的消极情绪。面对这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幼儿园小班消极情绪的观察,找出一些好的幼儿消极情绪处理方式。

二、概念界定

情绪指人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1]。根据发展情境论的观点,幼儿焦虑的产生既与自身因素有关,如幼儿的气质、认知等,又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母亲心理健康等[2]。在学龄前儿童群体中,由于年幼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很容易发生一些冲突,而且幼儿的情绪性一般都很强,如特别兴奋、悲伤和愤怒,有时这种过度的情绪会引发攻击行为等不适宜的情绪,使儿童在同伴关系中处于不利境地,从而导致儿童缺乏自信,社会能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3]。

三、案例观察

案例一:区域活动时,豆豆和嘉麒在一起玩积木,突然,教室里传来了豆豆的尖叫,然后她把积木扔得满地都是。老师立即过去了,问发生了什么事,嘉麒告诉老师,豆豆不肯把积木借给她,她就拉了下她的衣服。老师又问了豆豆,她回答嘉麒抢她的积木。老师开始调节,把积木平分好,两人答应了,再没有发脾气。

分析:幼儿思维还处于自我为中心阶段,嘉麒想要借积木,但是豆豆拒绝了,这个时候嘉麒借不到,于是直接抢豆豆的积木,导致豆豆发脾气。幼儿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只想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这时的幼儿虽然开始考虑要遵守规则,但是心里的需求超过要遵守的规则,教师要明确地告诉幼儿规则,克制自己的行为。

案例二:在美术区域活动时,悦悦和豆豆在一起画画,老师让她们画下雨的天气。悦悦穿了一双很漂亮的鞋子,老师和阿姨都说悦悦的鞋子很漂亮。悦悦的画也很漂亮,画中有雨滴,也有小朋友撑着伞,其他小朋友都说悦悦画得很好看。豆豆很不高兴,在悦悦的画上用棕色画了几笔,悦悦很不开心,差点哭出来。但在老师的劝服下悦悦没有发脾气,而豆豆也很不开心,老师批评了她,她把蜡笔扔得满地都是。

分析:在此案例中,幼儿的消极情绪并没有得到缓解,幼儿也有嫉妒这种消极情绪,教师鼓励一个小朋友时要注意鼓励在场的每一个小朋友,每一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个别差异性,每个幼儿的作品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要让幼儿有信心,能够欣赏其他小朋友的优点,互相学习。

三、给老师的建议

1.教师处理幼儿消极情绪的现状

通过观察发现,教师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处理方式未能完全很好地处理,由于教师处于工作忙的状态或教师当时情绪处于不好状态,对幼儿消极情绪的关注不够等这些原因,从而忽略幼儿的消极情绪。

2.正确对待幼儿的消极情绪

(1)教师方面。教师应该首先有饱满、积极的情绪对待幼儿,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对积极情绪的愉快体验,对幼儿情绪发展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4]。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①有原则地满足幼儿的需求。

接纳幼儿的消极情绪并不意味着幼儿可以做违反原则的事情,教师要在情绪方面接纳幼儿,在原则上坚持,满足幼儿的合理要求。

幼儿具有幻想的特点,当不能实现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幻想的方式、夸张的想象让幼儿接受。

当某个幼儿喜爱的物体被其他幼儿使用时,教师可以用替代的方式,用其他相同性能的物体代替,幼儿也能接受。

这两种方式的相似之处就是能提供缓冲,对于孤僻的幼儿,夸张的想象和有效的替代物更易让其消极情绪得到缓解。

②全盘接纳的态度。

所谓接纳,指教师对幼儿情绪的接纳,对幼儿情绪表达的多面性要有欣赏态度。教师不能以自己的做法和看法代替,应当站在幼儿角度看待,承认幼儿情绪,从而进入幼儿的情绪世界。

幼儿年龄小,教师可适当说出幼儿感受,让幼儿感到尊重和理解他们,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还可以给予幼儿一些肢体接触,特别是拥抱。

③建构性提议。

教师要善于抓住教育机会,帮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有利于幼儿了解别人的情绪,从而更易于幼儿用他人接受的方式表达。

④提供宣泄场合

在幼儿园教室中,教师可以提供明亮、整洁的教室和卧室,还可以创建心情角,如“心情树”等,选择一种幼儿喜欢的物品,当幼儿出现消极情绪时,可以到心情角那边摸一摸洋娃娃、枕头等物品,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舒缓自己的消极情绪。

⑤再现情景

幼儿善于模仿,也易受感染。教师有意识地将幼儿的一些消极情绪通过视频展现出来,通过角色反复演练,帮助幼儿摆脱消极情绪

(2)家庭方面。父母应当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善于解决消极情绪,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这就是说,如果父母整天处于某种情绪中,则会无形中让孩子感染到这种情绪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从自身做起,为孩子树立良好情绪的榜样,以及调节消极情绪的榜样,让幼儿在观察中学会表达积极情绪,有效调节消极情绪[5]。

参考文献:

[1]李艳.关注幼儿的情绪.基础教育,2011(12):104.

[2]王玉延,刘莉,王美芳.母子依恋与幼儿焦虑的关系.学前教育研究,2011,3,59.

[3]张琴琴.4―6岁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征及其与同伴接纳的相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2,4・1.

第7篇

如何内化?是强加给幼儿,让他被迫接受吗?错!正确的是寻找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使幼儿接受常规变被动为主动,由他律走向自律;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与幼儿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促使幼儿健全和谐发展。现对几个幼儿常规内化的案例进行解析、反思。

一、幼儿参与建立常规

娃娃家里,幼儿总是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用具被倒出来,收拾时又乱放。本班教师对此总是一遍遍强调:“要把相同的放在一起”“每一层放三个筐子”“把碗和碟子放在娃娃桌上”,可他们总是听了就忘。

分析:按照皮亚杰的发展理论,幼儿对常规执行和遵守的第一阶段是单纯的个人运动常规段,幼儿此时按个人的意愿和行为行事。因此,让幼儿参与常规的制定,体验成功的乐趣,更能让幼儿感到常规是他的内在需要,而不是外界强加的;在常规的执行中,幼儿会更加乐意接受甚至主动成为监督者,使常规教育更能顺利实施。

策略:幼儿对常规是主动建构的,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实现对其世界中常规的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常规从它固有的内涵到幼儿赋予其意义,常规发生了变化。如何建构?该班老师针对此问题与他们一起讨论。在一次晨间谈话活动中,让幼儿自主讨论如何在娃娃家既能快乐玩耍,又有一定的秩序。幼儿自发地几个人围在一起开始了讨论,然后各组抽出一名幼儿向全班介绍他们组所定的常规,最后再由各组之间的幼儿相互提问修正,一套由幼儿自己建立的活动区常规成立了。在以后的区域活动中,幼儿不仅自己自觉地遵守常规,而且还互相监督,使常规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亲身体验内化常规

宇×带来一辆玩具小汽车,独自玩着,周围小朋友都羡慕极了,童×说:“嘿嘿!真好玩!给我玩玩吧。”没等宇×答应,小汽车就被心急的童×抢了过来,两人开始争抢,最终宇×没能把小汽车抢回来,哭着向我告状,说童×抢了他的玩具。

分析:从幼儿个体的角度看,对常规的意义是自主建构的。我们可以强制幼儿去遵守某些行为常规,但我们并不能真正让他养成常规意识和执行能力。因为对于幼儿而言,常规不是一个早已知晓的结果,而是一个正在发生的过程。他需要去体验其中滋味。我们常对幼儿苦口婆心,而违规行为仍然发生,是因为他还没意识到自己的需要,以及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需要以致让对方能够接受。所以,我们要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交往技能。只有幼儿在体验中找到常规或纪律给自己带来的乐趣时,才能将常规与纪律视为自己的内在需要。常规一旦成为幼儿的需要,一切外在的规则控制就纯属多余。“规则的问题从来都是人的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才发生的。”我们需要利用有利时机将常规要求转化为幼儿的需求,从而保证幼儿在社会生活中正常开展活动。

策略:“纪律的问题从来都是人的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才发生的。”当一个幼儿潜心地投入他所喜欢的活动中并得到身心满足时,他的常规意识就形成了。所以,该班老师先引导童×换位思考:“如果你的东西被别人抢了,你心里感觉怎样?”“很生气!”再一起商量办法:怎样才能让别人把玩具送给你玩?笔者组织周围幼儿一起讨论,最终得出两个办法:一是向他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二是交换玩具。童×采用了第一个办法,他有礼貌地对宇×说:“宇×,把你的小汽车借给我玩一下,好吗?”宇×很情愿地借给了他。不一会儿,他俩竟开心地一起玩了。

三、家园携手建立常规

宇×小朋友几乎每天都是7:30来园,与本班老师见面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师,我想休息!”整个上午活动没精神,午睡起床后稍有好转。这种情况的反复出现引起了本班老师的注意。

分析:家庭是幼儿的生活港湾,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有着老师无法替代的作用。针对这些,本班老师及时与家长沟通。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求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只有做到家园同步,才能使常规教育持之以恒,产生更大的作用。作为老师,应及时了解幼儿家庭的实际情况,原来柯×每晚要看电视到十点,早上妈妈七点四十上班,所以每天都是晚睡早起,不能保证应有的睡眠时间,因此,每次来园总是精神不振,影响活动。我们必须针对不同家庭提出不同的常规指导意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策略:该班老师让家长了解幼儿看电视的科学时间段及充足的睡眠对幼儿身高、智力的重要作用等。通过谈话,家长与该班老师很快达成一致,柯×每日嗜睡的状况改变了。

总之,我们一定要站在尊重幼儿的基础上,从有利于幼儿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建立并实施常规教育。

第8篇

托班是孩子第一次过集体生活的初始阶段,对他们进行常规培养尤其重要。经过一学期的培养训练,孩子们的常规已初见成形。可寒假休息了二十多天孩子们回来后,我发现班上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当老师需要孩子们移动小椅子进行活动的时候,有的孩子是一只手拖着小椅子走的;有的孩子是一只手拎着椅子,摇摇晃晃地走的;有的孩子不站起来,坐在椅子上拖着走的……此时椅子与椅子之间、椅子与地板之间不是发出“咚、咚、咚”的敲击声,就是发出“吱、吱、吱”的摩擦声。而且地板上也滑出了一些小小的痕印,看到孩子们这样不爱护小椅子。我有些生气地说:“你们这样子,椅子很容易搞坏的,请小朋友们把小椅子搬起来走路”。可是还是有小朋友无动于衷,依旧把椅子拖着走,发出很大的噪声。

二、实录

一天,我们正在开展谈话活动:“我的好爸爸”,只听“啪”的一声,把老师和小朋友都吓了一跳。原来缪仁轩小朋友连人带椅子的摔在了地板上,当时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但转念一想遇到事情光靠训斥、说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何不抓住时机对孩子们进行一番教育呢?于是我煞有介事地说:“你们听谁在哭啊?”小朋友立即安静了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东找找西找找。接下来我告诉他们:“中午小朋友睡觉的时候,张老师也听到教室里有哭声,我找啊找啊,找了半天终于找到啦!你们猜是谁在哭?哦,原来是小椅子在哭,我问小椅子你为什么哭啊?它含着眼泪对我说,小朋友不爱护它,一会儿拖着它走,把它得腿拖得疼疼的,一会儿拎着它摇摇晃晃的走,把它身上碰的青一块紫一块的。现在小椅子还伤着呢。”此时小朋友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些不忍的神情。我不失时机的继续说道:“现在啊小椅子想离开托二班啦,不和托二班小朋友做朋友了,怎么办呢?”小朋友开始着急了纷纷说到:“小椅子你别走,我们不拖你了,我们改正了,我们两只手搬椅子了……”此时,我灵机一动何不将老师自创的一首《小椅子》儿歌下放给孩子,帮助孩子掌握正确地搬椅子方法呢?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如果你们想和小椅子做朋友,就请像张老师这样做。”我一边念儿歌一边示范:“小椅子,我爱你。天天和你在一起,两手搬,轻轻放。累了坐在你身上”。有的孩子一下子就学会了儿歌,这时小朋友都模仿着我的样子,轻拿轻放椅子。此后,拖椅子的现象日益减少了,“哐当哐当”晃椅子的声音听不到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改正呢。

三、反思

(一)抓住时机巧用拟人化教育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时期的“泛灵心理”乃是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在幼儿心目中,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感情的活物。利用幼儿“泛灵心理”对幼儿教育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应善于将物“拟人化”,以激发孩子的“泛灵心理”,使之产生移情心理,进而理解和形成相应的良好习惯。如上面的例子经过对孩子实施拟人化的教育,让孩子体验到了积极情绪,为孩子创设了宽松、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比起向孩子们说教讲解深刻道理效果好得多。培养了他们的爱心与同情心。小椅子的事件也许是件很微小的事情,但是却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了,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光是成人的呵护和关爱,学着关心他人也同样重要。关心他人,需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就像和小椅子做朋友一样,这是良好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二)孩子模仿老师的言行

托班孩子的思维来自于实物和直观的形象,往往从事物的表面形象来认识事物,他们的思维要通过成人的启发诱导,在具体活动中才能逐步发展。他们好模仿,成人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模仿的榜样。他们一天中接触最多的是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他们尽收眼底。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首先得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对不良的行为,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给他们一个可效仿的榜样,让他们在看看听听说说做做中主动地自觉地去学习,去模仿。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说:“教育必须从细节开始”。

附:生活儿歌《小椅子》

小椅子,我爱你。

天天和你在一起,

第9篇

五月中旬我园要开展全镇公开课,是关于美术领域的,经过商讨这个重担落在了我们中班幼儿的身上。虽然我们班没有特别好的美术功底,但我对幼儿充满信心。为了引导幼儿知道快乐是人人都会有的基本情绪,我设计了本节课《我最高兴的事》。为了给幼儿提供开心快乐的氛围,首先,我用幼儿熟悉的乐曲边听歌曲边走进课堂,让幼儿一同体验高兴的情绪。其次,让幼儿一同坐在地毯上观赏自己高兴时的照片,激发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同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觉得高兴的事。最后教师准备一些快乐的照片,让幼儿互相讨论是什么高兴的事,是怎么做的,从中让幼儿认识到做不同的事会有不同的动作。整节课下来幼儿们的注意力一直在我的身上打转,这让我觉得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但最后环节让幼儿动手操作出现了问题,当我请幼儿们回到座位上绘画时天天和仪仪同时坐在了一个座位上,两个人发生了争议,让我措手不及。

二、过程

平时上课时,幼儿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上课,所以不会发生这类事件。但是,这节是公开课,为了能更好地突出这节课,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请幼儿对着镜子做自己高兴时的动作;第二个场景是坐在地毯上一起讨论自己最高兴的事;最后一个场景是请幼儿自己动手画《我最高兴的事》。前面两个场景幼儿们都很配合,我想最后一个场景应该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吧。因为在最后一个场景中我做了很多工作,我怕幼儿们抢座位,所以分别在桌子上贴了四种水果分成四组,又在每张桌子旁边放好五把椅子,这样幼儿到自己那组拉开椅子就可以坐了。我刚请幼儿们坐下准备绘画时,忽然听到有个女孩子说:“你坐那边去?”我回过头一看,仪仪和天天同时坐在一个座位上,天天很不愿意地说;“不好。”仪仪又很不耐烦地说:“你坐那边去吗,这里太挤了,我都不能画了。”没办法,我只能把他们分开,然后我对天天说:“天天,这里太挤了,我们换个座位再画吧。”天天没回答,只是低着头,我怕耽误上课的时间,把他换到了旁边的座位上,就继续讲我的课了。可没过多久就听见有人在哭,我回头一看,原来还是天天,没办法,我只好走过去问道:“天天,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啊?”天天一听是我就哭得更厉害了,没办法,为了能继续把课上完,我只能先安慰他:“天天,别哭了,你看有这么多的客人在,被他们看到了就不好了,老师知道你是最听话的好孩子,老师最喜欢天天啦!”一听这话天天的情绪明显有所好转,我又接着说:“是不是老师给你换了位置你不高兴了,傻孩子,那里太挤了,我知道天天的画画得很漂亮,所以,老师就给你换了一个大位置,这样绘画时手就不会碰到别的小朋友了,画出来的画才会更漂亮了。”天天听了我的话慢慢地就不哭了,情绪也慢慢地稳定下来了,我见刚才的话对天天很有效,又忙说道:“天天画的肯定很漂亮,我们画好后给后面的客人老师看一看,客人老师看了肯定会喜欢的。”天天这才静下心来开始绘画。

三、分析

面对这个突发事件让我感触很多,虽然这节课上得挺完整,但我的心中留下了一个问号?为什么他会这么激动呢?平时给他换位置他从来不会这样的,这次是怎么了,是不是有别的原因呢?

课后,我找天天和仪仪谈话,通过谈话让我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了我的身上,而不是他。经过一番交谈,原来那个位置是天天先坐下的,仪仪是后来才坐在那里的,按理说应该是仪仪换位置,而不是天天,怪不得天天会哭,是受委屈才会这样的。因为天天只不过是一个中班的孩子,当他受了委屈时哭是他发泄情绪的最好办法,作为老师的我却没能发现这一点,没能及时地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因而引出更严重的问题。当时我就向天天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也对仪仪进行了适当的教育。

四、策略

1.让孩子学会分享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因为疼孩子,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让孩子养成了自私的习惯。为此,我们请家长配合,让孩子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平时喜欢玩的玩具,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互相交换着玩。体验与同伴一起玩游戏带来的快乐。

2.让幼儿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我们请家长配合,要求幼儿在家、在园、在外做到尊老爱幼、有礼貌、不骂人、不讲脏活、不打断别人说话等。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当孩子有进步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结果

坏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要改变也不是几天就见效的。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累计教育,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每天一来到幼儿园,孩子们都很热情主动地跟教师和小朋友说早上好、看到同伴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地去帮助别人、每次到吃饭的时间,孩子们都会争当值日生,帮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他们的进步我很欣慰,当然,这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作为教师,我们要观察每一个幼儿在园里的表现,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这些优点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有感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