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企业效益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27 06:02:1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企业效益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企业效益论文

第1篇

1.提高单位劳动生产率

煤炭企业应当不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严格核定生产岗位人员定编,对可调整岗位实行检修、操作合一,以降低人工费用。还应采取措施提升职工的技能。如为强化企业员工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安全制度、生产工艺、操作规程、设备点检、岗位职责等方面开展培训。以培养员工认真、严谨的职业习惯,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人员基础。

2.提高设备效率

按时对机械设备进行停机检修,在员工意识中树立只有管好生产设备,才能搞好生产的理念。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只有按时停机检修,才能降低设备损耗,减少内因、外因停机次数,提升生产效率。加强不同生产环节机械设备的工作,定期对设备状况进行检查和抽查,以切实减少了因设备问题而造成的生产事故,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设备保障。

3.加强煤矿生产中的成本管理工作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煤炭生产企业的成本管理理想也应不断进步,变短期成本管理为长远成本管理。也就是说,不但要强调生产中怎样才能厉行节约,更应看重如何持续地使企业生产成本降到较低水平,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基础,为企业的持续生产经营提供助力。可以说,只有不断强化企业管理及一线生产员工的成本意识,将成本管理思想与理念深深地植入到煤矿生产的整个过程中,才能切实降低企业成本,促进经济效益的进一步提升。

4.加强对煤炭生产中物资消耗管理工作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为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强化日常管理工作,实现对物资消耗的有力把控。应以煤矿生产经营计划为依据,切实加强对用水用电及其他相关资源消耗的管理,通过有效的计量和定额管理措施,将企业生产物资消耗控制在较低的水平,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二、提升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必须紧紧依靠财务管理工作

1.加强资金管理以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益

资金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具有决定性作用,流动资金储备充足与否对企业,特别是煤炭企业这类资金密集型企业而言影响是极大的。因此,煤炭生产企业必须对财务进行有效管理,而财务管理的重点则是企业资金的管理。首先,应加速资金周转,应收账款要及时收回。企业资金回笼的速度往往决定着企业利润获取的速度,投入资金通过市场后能够较快地回收,才能使企业获得真正的利润。因此,煤炭企业想要保持相对较好的生产经营状态,就必须加强对资金回收的管理与监督,对那些应收账款均应及时予以回收,以减少回收账款周期,最大限度地避免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其次,应加强资金日常管理工作,使用银行贷款也要科学、合理。煤炭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银行发生借贷关系。针对贷款的管理,应以具体情况为依据予以相应的管理。对于短期贷款,要保证贷款可及时还贷,减少过期还贷导致高额利息的支付;对于长期贷款,则要依据利息高低安排好还贷的顺序,以减少贷款利息的支付。再次,应加强负债比例控制。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其投资收益周期相对较长,尤其是那些需要贷款投资的项目,若考虑银行利息等因素,投资风险相应增加。煤炭企业在申请贷款进行投资时,必须要对企业经营进行综合考虑,要在收益与风险间进行深入比较,以期用相对较少的成本换取更大的回报。

2.盘活存量资产、处理沉淀资金,确保煤炭企业经济运行的稳定

第2篇

一、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管理会计之间的差异分析

战略管理会计是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技术和方法,搜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各种信息,协助企业管理当局制定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战略业绩的一种新型的管理会计系统。战略管理会计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发展,它与传统管理会计有明显差异。

(一)研究对象不同

从管理会计研究对象的范围上看,传统管理会计是内向型的财务信息系统,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致力于企业内部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各种指标的纵向比较。它所提供的只是单个企业自身的绝对数据,而不是企业在市场中的相对优势。而战略管理会计是外向型的综合信息系统。它围绕本企业、顾客和竞争对手形成的“战略三角”,向管理者提供关于本企业与对手间竞争实力的信息,以保持和加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相对竞争优势。

(二)主体及目标不同

传统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只对促进企业进行近期经营决策、改善经营管理起到作用,注重的是单个企业价值最大和短期利益最优。

战略管理会计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和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以最终利益目标作为企业战略成败的标准,而不在于某一个期间的利润达到最大,将传统管理会计带入了一个新境界。

(三)信息范围不同

传统管理会计研究的是财务信息,很少涉足其他种类的信息,因而它是不够完整、不够充分的。

战略管理会计将信息的范围扩展到各种与企业战略决策相关的信息,其中包括货币性质的、非货币性质的;数量的、质量的;物质层面的、非物质层面的,以至有关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的信息。信息来源除了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以外,还包括市场、技术、人事等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政府机关、金融机构、中介顾问、大众媒体等。

(四)应用的方法不同

传统管理会计的方法是非常有限的,仅限于对财务指标的计算,如预测分析、决策分析、预算编制、控制、业绩评价及考核方法等。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是在此基础上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其应用方法是多元化的。从而可以综合研究、全面分析,做出正确的战略性决策。

正如管理会计是对成本会计的重大突破一样,战略管理会计不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分支,而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的一次重大变革。传统管理会计将管理会计方法引向工业界、商业界和学术界,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是将工业界、商业界和学术界带入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时代。

二、企业实行战略管理会计的必然性分析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目前正处于产业重组、调整的关键时期。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顺应历史的潮流、选择正确的发展方向、制定适当的经营战略,成为企业管理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而传统的管理方法在这方面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要想能够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科学管理,制定适当的经营战略,取得卓越的竞争优势。

(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行提供了可能性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企业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自主决定其投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问题,这就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实行提供了可能。也就是说,企业有权适时地制定自己的经营战略,并贯彻执行。这是战略管理会计实行的必要前提。

三、企业应用战略管理会计的可行性分析

(一)信息网络技术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使得信息的收集、整理、传递成本大大降低,从而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企业可以轻松自如地搜集和交流经济信息,准确及时地掌握外部市场情况。目前,我国有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不仅使得以往令人望而却步的许多管理会计模型和方法运用成为轻而易举之事,而且也使许多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和其他非会计信息构成了一个资源共享、多元实时的信息系统。

(二)具备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人文和管理条件

管理会计在我国虽未得到广泛应用,但经过20多年的研究、宣传、教育和零星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大中专院校就将管理会计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之中,数以百万计的既懂财务会计又懂管理会计的专业人才正活跃在会计岗位上,是战略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中坚力量。企业多年来面对国内外市场公平竞争,形成了丰富的市场参与经验,造就了较深厚的竞争性企业文化。如邯钢、金陵石化、杭州制氧机集团等大公司专门设置了管理会计机构。在这样的人文和管理基础上推行战略管理会计不会遇到太大的阻力,容易得到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三)部分国有企业已开始战略管理会计实践且效果明显

实际上,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部分企业已开始应用。杭州百大集团根据自身情况,在实施责任会计制度时采用了财务和非财务相结合的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将总经营利润分解为销售收入、毛利率、费用率、经营利润、利润率、定员、百元利润工资提成率、差错率、经营品种等13个指标,下达到各利润责任单位,分别与企业各项总指标相衔接。二级责任单位对三级责任单位下达销售收入、毛利率、资金周转、差错率、经营品种、人员等6个指标。有效地调动了职工完成责任指标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管理会计应用还呈现出一种新的趋势,即管理会计由企业管理层主导。河南油田采油八队的成本降低计划是由采油队队长主导提出的,这样做比会计人员视野更加开阔、考虑更全面、贯彻更有力;在业绩考评中,他们把岗位责任制按劳计酬等传统做法与战略业绩评价的平衡计分卡等新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控制了生产成本。

四、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有效实施的制约因素

目前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对企业的作用也不甚明显,这使战略管理会计成为一种迫切需要。然而,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仍然处于一种漂浮状态,总体应用水平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本身还不太完善

众所周知,我国在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引进西方的管理会计,至今已有20多年。通过这一阶段对理论知识的引进、介绍、普及,大部分会计人员已掌握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因此,在企业中传统的管理会计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战略管理会计是伴随战略管理的出现而产生的。尽管英国管理学家西蒙斯(simmonds)于1981年就发表了题为《战略管理会计》的论文,但战略管理会计还处于摸索阶段,对其内涵的理解也还有分歧。我国对战略管理会计的理论是从1997年才开始陆续在专业期刊上介绍引进的,距现在不过10年左右,所以一直处于理论研究和探索之中,至今仍未形成统一、完整的理论体系,也未得到有效的普及。

(二)内部管理模式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需求不大

企业环境影响着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状况、方法体系、运行机制、工作内容及范围等有关方面。在企业所有权形式基础上建立的企业生产经营机制是决定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状况的根本因素。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正全面走向市场。但目前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还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和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由于所有者虚位,不能形成足够的产权归属明晰条件下的委托——监督——激励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的委托关系实质上是一种行政利益关系。一方面有可能产生对所有者利益的侵蚀——委托人和人共谋的败德行为,委托人有意降低考核标准,或者当企业经营效率不理想时,想尽办法为人开脱责任;人则出于“报恩”的心态,利用控制资源的权利,最大限度地为双方谋取非金钱利益,其结果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损害了企业的利益。很显然,这种所有者虚位的关系造成的后果是,委托人和经营者根本不具备足够的动力来采用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规划企业的经济资源,使有限的资源产生最大的使用效率。我国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在行政利益驱使下的非理性投资就源于此。另一方面又有可能造成委托方对人监督的弱化。委托方在不拥有实际的产权时,剩余收益和企业经营风险都与它的关联不大,因此,缺乏足够的动力去履行监督责任,造成经营者责任感的下降,使经营者宜懒则懒,战略管理会计有用,但是费劲。这些状况降低了我国企业对战略管理会计的需求。

(三)部分经营管理者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

战略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的方法、观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能否起作用,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归根结底取决于使用这种方法或手段的人,即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这不仅取决于管理者的学识、才干,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管理者在决策时的价值取向。纵观我国部分企业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投资或经营决策失误,究其原因,除了决策者管理知识低下和违反科学的决策程序外,最大的原因恐怕还在于决策者的价值取向与企业或社会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不相一致。某些经营管理者比较注重短期利益,不注重长期利益。而战略管理会计遵循长期性的原则,立足长远,从长远利益来分析、评价企业的各种管理策略,注重长久、持续的竞争优势。于是,一些经营管理者明知战略管理会计能帮助企业建立长期的竞争优势,但为了短期利益,却根本不重视。

(四)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师

第3篇

企业的经营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高低,影响到了企业的盈利水平、职工收入水平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在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中,经济效益是重中之重。企业不但要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要提升它的社会综合效益。整体而言,企业提升自身经济效益,能够很好地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增加社会财富。具体来讲,它可以提升自身的盈利水平,提高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占有率、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和发展方向。所以,要深入地研究企业如何提升经济效益的问题,本文认为要构建高效的管理体系,强化科技进步和创新,提升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提升企业的盈利水平,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

二、强化成本管理

对企业管理者而言,要深刻地意识到,成本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开展有效的成本管理,从而提升本企业相关产品以及服务的核心竞争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相关服务以及产品的市场份额。从成本管理来看,要求全体职工都积极地参与进来,所以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管理者以及生产者的主动性,切实强化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措施。切实制定和实施成本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划、决策以及计划,以适当的核算方法以及严格有力的成本设施制度对企业成本进行控制,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科研水平。企业管理者要能够看到科技能够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倍增效应,所以要高度提升科技要素在企业中的运用,尽可能地提升经济效益,要增加资金投入,改进和完善相关的生产技术以及工艺流程,培训提升职工的综合能力以及技术水平,切实增强相关企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三、有效提升产品质量

从国内来看,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持续完善,还不断颁布和实施了旨在提升企业产品质量的相关措施以及政策,相关企业都形成了要运用先进的科技提升产品质量的理念,当成处在全方位提升产品服务水平的重要阶段。相关部门要激发相关企业牢固地坚持质量第一的理念,“提升质量人人有责”要在整个企业中推广开来,这也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性方法。要求企业建立以及落实建立质量责任体制,使得相关员工切实负起责任来,企业法人是对产品服务质量负责的第一责任人,坚决地实施产品质量方面的一票否决制,对相关产品的质量要从严控制,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机制,在企业质量管理中要坚持“严”字当头。对广大企业来说,要及时地建立、完善和改进以市场为基础的质量创新体制,要大幅度地提升科技投水平,构建合理高效的管理措施,从整体上提升企业产品质量,使之达到更高的质量。企业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和创新,使得本企业的相关生产环节及时地利用先进技术,切实提升已有产品的质量,加大研发新产品的力度,有效地增强本企业相关服务以及产品的质量以及档次。切实完善相关的技术保障,按要求检验本企业的相关服务以及产品,最大限度地规避不合格产品,完善和改进需要的技术保障措施,更好地提升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

四、小结

第4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企业文化投资效益

企业文化被定义为企业成员共有的哲学、意识形态、价值观、信仰、假定、期望、态度和道德规范。在企业追求其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过程中,企业文化解释了企业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基本原因。从企业文化这个概念被提出以来,它已经被公认为影响企业组织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会影响到企业投资效益(SiehlandMartin,1990;KotterandHeskett,1992)。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越来越多有实力的公司走上了跨国经营之路,成为跨国公司。在实践中,所有希望通过海外投资来获取高额回报的跨国公司都面临着如何解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制度、不同社会、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无视这种差异,而照搬母公司的全套经营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正如戴维•利克斯所说:“凡是跨国公司的失败,几乎都是因为忽略了文化差异所招致的结果。”相反,那种完全抹去母公司的一切烙印,一味地迎合当地文化的做法,也是不可取。跨国公司一方面需要保持母公司的经营特色,分享母公司的战略资源,另一方面更需要尽快融入到当地的本土文化中,实现企业文化的本土化,从经营理念到经营方式都要适应所在国的国情、制度和传统。无数事实证明,跨国经营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本土化战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投资目的地选择在中国。与此同时,跨国公司为了加强其设在中国的子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纷纷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并不断加快步伐。这一现象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一些学者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对跨国公司在拓展业务方面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探讨,更多学者从本土化给跨国公司和国内竞争伙伴带来的利弊进行分析。从文献方面看,国内关于企业文化和本土化问题的探讨大多集中在价值判断和伦理层面。无论是企业文化差异的比较,还是本土化的利弊之辩,其研究思路大体如此。

本文不同于以往关于企业文化简单价值判断的逻辑,而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组织设计、营销策略、人力资源等各种技术因素视为一类,它们都属于企业经营中的技术因子。正如企业管理实践已经反复证明的那样,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中不仅发挥着理念、信仰和道德规范作用,而且是一个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技术因子,可以影响和制约企业的投资效益。

对于跨国公司而言,企业文化的技术含量在母公司和东道国之间存在差异。本土化实际上是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在东道国的一种技术转化。这种转化必须而且只能通过企业中的“人”来实现。这就是企业文化本土化中的人力资源同化现象。本土化是一个长期、渐进而持续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除非实施本土化的跨国企业完全不考虑投资的经济效益,而纯粹把本土化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

文化因子及其特征

企业文化是一种像生产过程中的操作准则一样可以被企业经营者或员工掌握的实用技术,本文称之为文化因子。文化因子扎根于企业的管理理念之中。无论人们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存在多大差距,作为实用技术的文化因子始终与企业经营的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这种核心价值观反过来又影响着企业的具体决策和经营行为。实际上,所有有实力拓展海外业务的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或者说有一种体现在企业经营者和员工身上的文化因子,这些文化因子在许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的行为,比如如何对待顾客,如何确立规范,如何创新等,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

(一)文化因子的度量

文化因子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可以从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内部凝聚能力、经营标准化能力和全面责任能力等方面加以观察,如图1所示。

由于与文化因子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因素具有可测性,因此,文化因子是可以度量的。第一,市场拓展能力的衡量。对待客户的态度和方式可以看作是衡量企业市场拓展能力的一把标尺。第二,内部凝聚能力的衡量。对待企业内部员工或人力资本的态度和方式又是一把衡量企业内部凝聚能力的标尺。第三,经营标准化能力的衡量。对待产品质量与服务质量的态度和方式可以被看作衡量企业经营标准化能力的一把标尺。第四,全面责任能力的衡量。以负责的态度对待企业财务状况同时也以负责的态度承担社会责任,利己又利人,这是企业具备全面责任能力的表现,可以作为衡量企业全面责任能力的标尺。

(二)文化因子的特征

以上四个方面是衡量文化因子这种实用技术的几个维度。另一方面,对于跨国公司而言,文化因子本身还存在一些可以观测和评价的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由文化因子作为可操作的实用技术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包括:

寄生性。文化因子可以看作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素质的体现,它不能孤立存在,只能通过企业中的经营者和员工来体现;兼容性。在一个企业组织中不同的文化因子(如文化因子A和文化因子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同时共存;滞后性。文化因子的效用只能通过一段时间以后的投资效益来证明,而不能以现有的会计数据直接反映出来;差异性。不同文化因子之间由于它们的渊源、规则和实践者(即它们的寄生体或宿主)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可比性。不同文化因子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事后的效用的不同,它们对投资效益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都是可以相互比较的;长效性。和所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技术因素一样,文化因子也可以产生投资收益,只不过对投资收益的影响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发挥比较显著的效果。

在文化因子的上述几个特征中,寄生性和兼容性是文化因子的基本存在形式;差异性和可比性是文化因子所以能够度量的前提条件;滞后性和长效性则是文化因子生命力的表现。对于跨国公司来说,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公司与东道国之间不同文化的兼容性。这种文化兼容,使得文化因子得以顺利跨越输出资本的母公司和吸收资本的东道国之间的障碍。

企业经营者和员工都是文化因子的生命载体。其中,企业经营者主要是指企业的投资者或所有者,而企业员工则包括企业管理者在内,它们是企业具体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的实施者和执行者。就投资战略而言,企业经营者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他们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在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文化因子对企业经营决策和经营行为的影响力。不过,就一般规模的企业而言,员工在企业总人数中占大多数,企业的市场拓展能力、内部凝聚能力、经营标准化能力和全面责任能力都需要通过他们来实现。从这些方面来看,他们是企业文化因子的主要载体。为了研究方便,在本文中,我们把文化因子看作寄生在跨国公司员工身上的一项特定技术,简称为“文化因子-技术”。员工掌握了文化因子-技术之后,在投入生产活动过程中,可以发挥更高的效率,从而间接地促使企业经营者获得更高的投资效益。相反,缺乏文化因子-技术的员工将面临企业的淘汰。借助这个淘汰机制企业有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跨国公司本土化分期模型

本文假定,跨国公司已经决定将资本投资在中国(东道国),它需要在中国的劳动市场找到能够实现其投资战略的具有“文化因子-技术”的员工。由于文化因子的兼容性和差异性,跨国公司内部需要在母公司企业文化和东道国企业文化之间寻找一种和谐共存的机制,这种机制可以包容不同的文化因子。

许多来华投资的跨国公司并不是选择一步到位的方式来实施企业文化的本土化,而是采取分步到位的本土化策略,让不同文化因子分期进入。假定在一个投资周期中,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企业文化主要是母公司文化,可以称之为“文化因子-技术A”;第二期,企业文化由母公司文化向东道国文化转化,即本土化,本文称之为“文化因子-技术B”。在本土化过程中,寄生在企业员工身上的文化因子与跨国公司的投资收益情况在不同时期将有不同表现。

(一)第一期

t=1,跨国公司实施母公司企业文化,本土化还没有提上日程。这时期,跨国公司的文化因子与其投资收益情况如下:

1.跨国公司在本国雇用员工,将他们外派到公司投资目的地中国。由于人力资源缺乏,跨国公司外派员工未必都很熟悉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如果他们对母公司企业文化很熟悉,则可以认定他们掌握了“文化因子-技术A”;不熟悉者,自然就不具备这种文化技术素养。假定那些来自本国而没有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在跨国公司在华投资项目的劳动可以创造的收益为R,而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所创造的收益就是r+ΔA,且ΔAf0。显然,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能够创造更多投资收益。

2.如果跨国公司鼓励边干边学,那些已经受雇而没有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本国员工就可以通过个人努力来提高自己的文化技术素养,并最终成为“文化因子-技术A”的拥有者。假定他们的努力水平为a∈[0,1],则获得“文化因子-技术A”的概率为s-(1-s)a,其中,s是当a=0时本国员工获得“文化因子-技术A”的自然概率。

3.在人力资源比较充裕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某种甄别技术来识别那些不具备“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假定跨国公司不允许外派员工出现滥竽充数的情况,那么,对于那些即使通过努力也无法掌握“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企业将不得不淘汰他们。因此,在这个时期,跨国公司通过淘汰机制确保那些来自本国的员工具备企业所要求的文化素质。

(二)第二期

t=2,跨国公司实施企业文化本土化。这时期,跨国公司文化因子与其投资收益情况如下:

1.跨国公司在投资目的地中国雇用本地员工,这些中国员工可能熟悉跨国公司业务又熟悉当地情况并拥有“文化因子-技术B”,也可能不具备这一文化技术素养。假定那些不具备“文化因子-技术B”的中国本地员工创造的投资收益为R,那么,那些拥有“文化因子-技术B”的员工(或者称本土化员工)创造的投资收益为r+ΔB,且ΔBf0。

2.跨国公司实施企业文化本土化的前提条件是本土化较之非本土化具有比较优势,因此,掌握“文化因子-技术B”的本土化员工创造的投资收益大于拥有“文化因子技术A”的母公司员工创造的投资收益,即r+ΔBfr+ΔA。或者ΔBfΔA。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来自母公司的员工可能有一部分将要被本土化员工所取代。

3.在这个时期,由于人力资源比较充裕,跨国公司对于母公司员工和本土化员工都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因此,就业竞争促使所有希望获得工作岗位的员工在入职前就应该完善自己的职业技术条件,而不是在入职以后再通过自己努力来提高其文化技术素养。这样,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竞争,跨国公司将能够获得它所需要的本土化员工,从而实现企业文化向本土化的转化。

4.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向本土化的转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差异程度。假定跨国公司能够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具备“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和具备“文化因子-技术B”的员工。找到前者的概率是Pr[Am]=s,找到后者的概率是Pr[Bm]=s+(1-s)sμ。其中,s是员工入职前已经具备企业所需要的文化技术素养的概率,μ是衡量跨国公司母公司文化与本土化文化相近程度的参数。如果μ的值较大,则意味着两种文化较为接近,此时,母公司员工也能在本土化文化中表现出色;相反,如果μ的值很小,则意味着两种文化差距太大,母公司员工将不能适应本土化文化。

为了方便起见,假定每个员工入职后都可以得到一份固定的工资w,那么,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要达到效益最大化目标,必须使每个员工创造的收益大于其工资成本,即使不具备文化因子-技术条件的员工也不例外。因此,跨国公司雇用的员工创造的收益必须满足最低条件rfw。在此前提下,那些具备“文化因子-技术A”的本国员工和具备“文化因子-技术B”的中国员工自然能够为跨国公司带来更多投资收益。

跨国公司本土化的条件

跨国公司的本土化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其投资策略,而不是相反。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时,对于母公司文化向本土化的转化从来都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以企业的战略利益为导向的。

首先,本土化并不意味着跨国公司放弃其从母公司所传承下来的企业文化,它所放弃的仅仅是那些不利于实现其战略利益的文化技术形式。其次,本土化也不意味着跨国公司迎合东道国的社会文化传统,它只是利用东道国的便利条件和比较优势来达到最大化其投资收益的目的。最后,本土化也不意味着跨国公司接受东道国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它所奉行的仍然是母公司的经营理念和经营哲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跨国公司宁可把本土化看作是其母公司的企业文化向东道国的一种“技术转化”,这种转化的范围和深度完全取决于企业的投资策略。

根据前面的假定,本土化员工之所以受器重,是因为他们承载着跨国公司企业文化向东道国转化的“文化因子-技术B”,而且,ΔBfΔA,他们所创造的投资收益比单纯拥有“文化因子-技术A”的母公司员工要多。假定跨国公司以同一标准支付每一个员工的工资,无论是来自母公司的员工还是当地员工,他们得到的工资都是w,而且除非被雇用,否则他们的工资为零。那么,一个母公司员工给企业创造的净收益为(r-w)+ΔA,而一个本土化员工创造的净收益为(r-w)+ΔB。所有母公司员工创造的净收益为,其中,N是母公司员工总数;所有本土化员工创造的净收益为,其中,M是本土化员工总数。

本土化也是要付出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跨国公司企业文化转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领域,特别是人力资源方面。

跨国公司的目标是要追求更多的投资收益,本土化战略也要服从这一目标。因此,本土化的实施必须获得超过其成本的收益。假定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成本为C,从员工本土化中获得的总收益为R,则跨国公司本土化策略的必要条件是:

R-Cf0

或者,

上述必要条件是显而易见的。只有满足这一必要条件,跨国公司才会采取本土化策略。另一方面,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跨国公司也不得不实施本土化,否则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失去优势地位。

跨国公司本土化优势与投资效益

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实践来看,本土化的优势是中外不同文化因子在企业经营中的比较、适应和选择中表现出来的。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因子必然能够带来更好的投资收益,因而更符合企业经营者(投资者)的利益。

在跨国公司本土化分期模型中,跨国公司在劳动力市场中找到的具备“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的概率为Pr[Am]=s,包括在本土化第一期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文化因子-技术A”的员工[其概率为s-(1-s)a]在内,具备母公司文化背景的员工在企业中所占比例为:

LA=Pr[A]+Pr[A]×Pr[Am]

=s+(1-s)a+(1-s)(1-a)s

=s(2-s)+a(1-2)2

如果跨国公司不采取本土化策略,而是完全依靠母公司员工以及母公司文化,那么,到第二期,跨国公司的总收益为:

ΠA=(R-w)+LAΔA。

如果跨国公司采取本土化策略,它在劳动力市场中找到具备“文化因子-技术B”的本土化员工的概率为Pr[Bm]=s+(1-s)sμ,而母公司员工和本土化员工在企业所占比例为:LB=s+(1-s)sμ+(1-s)2sμ+a(1-s)3μ。跨国公司的总收益为:ΠB=2(R-w)+[s+(1-s)sμ+LB[2-s-(1-s)sμ]ΔB。

根据ΔBfΔA的假定,显然,ΠBfΠA,本土化给跨国公司创造的投资收益更大。如果把本土化员工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考虑在内,修正跨国公司对本国员工与本土化员工的同工同酬假定,那么,本土化的投资效益将更加明显。

结论与展望

第5篇

-

关键词:成本控制物流企业效益

1加强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存货

加强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存货是物流成本控制的首要任务。企业存货成本包括持有成本、订货或生产准备成本以及缺货成本。存货量过多,虽然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减少缺货成本和订货成本,但是增加了企业的存货持有成本;存货量不足,虽然能减少存货持有成本,但是又将不能正常满足客户的需求而增大缺货成本和订货成本。如何确定既不损害客户服务水平,也不使企业因为持有过多的存货而增加成本的合理存货储量,这就需要加强库存控制,企业可以采勇经济定购批量法、MRP库存控制法、JIT库存控制法等。

2实行全过程供应链管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控制物流成本不仅仅是企业追求物流的效率化,更主要应该考虑从产品生产到最终用户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效率化。随着当今激烈的企业竞争环境,客户除了对价格提出较高的要求外,更要求企业能有效地缩短商品周转的时期,真正做到迅速、准确、高效地进行商品管理,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是一个企业的物流体制具有效率化是不够的,它需要企业协调与其他企业以及客户、运输业者之间的关系,实现整个供应链活动的效率化。因此降低物流成本不仅仅是企业物流部门或生产部门的事,也是销售部门和采购部门的责任,亦即将降低物流成本的目标贯穿到企业所有职能部门之中。提高物流服务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方法之一,通过加强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有利于销售的实现,确保企业的收益。当然在保证提高物流服务的同时,又要防止出现过剩的物流服务,超过必要的物流服务反而会有碍物流效益的实现。

3通过合理的配送来降低物流成本

配送是物流服务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实现效率化的配送,提高装载率和合理安排配车计划、选择合理的运输线路,可以降低配送成本和运输成本。货物运输费用占物流总成本的比重较大,是影响物流成本的重要因素。运输费用控制的关键点主要在运输方式、运输价格、运输时间、运输的准确性、运输的安全可靠性以及运输批量水平等方面,控制方式通常是加强运输的服务方式与运输价格的权衡,从而选择最佳的运输服务方式,使运输价格最低、时间最短、费用最低。

3.1采购途耗的最省化。供应采购过程中往往会发生一些损耗,应采取严格的预防保护措施,尽量减少途耗,避免损失、浪费,降低物流成本。

3.2供应物流交叉化。销售和供应物流经常发生交叉,可以采取共同装货、集中发货的方式,把外销商品的运输与外地采购的物流结合起来,利用回程车辆运输的方法,使发货、进货业务集中、简化,提高搬运工具、物流设施和物流业务的效率。

4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成本管理要建立科学、规范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降低物流成本要从健全物流管理体制入手,从企业组织上保证物流管理的有效进行,要有专门物流管理的部门,实现物流管理的专门化。以责任成本进行计算,进行记录、汇集、计算、分配和报告成本信息。而作为控制、分析、评价和考核各责任中心工作业绩的手段。对企业的物流系统进行优化,要结合企业的经营现状寻找一个恰当的物流运作方式。物流系统优化是关系到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到企业盈利水平的重大问题,应该得到企业上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战略的高度规划企业的物流系统。同时,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使各个部门在优化物流系统的过程中相互配合。为此,可以使用平衡记分卡,即通过充分的信息交流与共享,有效地建立起企业信任,包括企业员工之间、经理与员工之间、管理层次之间、顾客与企业之间的信任。现代企业的一大标志是,人和信息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一智力资本的有效应用。

5利用物流外包来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业务外包是控制物流成本的重要手段。企业将物流外包给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资源的整合、利用,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和物流成本,而且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专业人员与技术的优势,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有很多企业的物流配送成本占了销售成本的20%以上。他们均在实践过程中通过不同形式的物流外包,从根本上降低了物流成本,并且使得服务质量得以明显上升,从而摆脱了过去一些企业中的怪圈,钱赚了不少,却都为配送公司赚了。大家都熟悉的乐百氏公司以制造桶装纯净水、矿泉水闻名全国,桶装水的销售过程的物流成本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物流配送费用占整个销售成本的39%,随着国内和国外的经济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油价上升以及国家对超限超载的治理,使得企业面临在物流配送方面很大的压力,于是,它们选择了物流外包,主要采取人员外包、货物搬运外包、服务外包的方式,改变后物流配送费用在整个销售成本中占的比重降到了6.5%。

6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

现代物流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物流系统软件日趋完善。借助物流信息系统,一方面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平台的建立,各种信息通过网络进行传输,从而使生产、流通全过程的企业或部门分享由此带来的收益,充分应对可能发生的需求,进而调整不同企业的经营行为和计划,从而有效地控制无效物流成本的发生,从根本上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充分体现出物流的第三利润源。

7更新观念转变职能

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链上的各企业要从战略的层次上来分析效益,首先,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物资采购部门要综合职能管理与过程管理,实现整合一体化效应;其次,在管理方式上,要从交易性管理向交易性与关系性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管理模式转变。

8建立制度保证

在成本控制过程中,必须进行严格的制度保证。要做到:一是员工应强化成本观念,树立起“人人当家理财,处处精打细算”的良好风气;二是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令行禁止,切切实实贯彻目标成本责任制;三是要根据成本费用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四是要抓住考核这一关键环节,严格质量考核,贯彻质量否决权原则,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加大成本管理。五是建立成本分析制度和成本汇报制度,使成本分析日益走上科学化的轨道,并使好的成本控制方法能在公司范围得到广泛使用。六是科学地处理好奖罚关系,制订灵活分配办法,使成本控制与员工个人利益紧密相联,提高员工参与成本控制积极性。

9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第6篇

1.会计审计工作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企业发展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资金,资金管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情况。提高会计审计工作的精确性,有助于找到财务工作中的漏洞,避免信息失真现象,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帮助企业实现正确决策。

2.会计审计工作影响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审计工作是对企业资金管理状况实施的审核,通过有效的审计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的数据,帮助企业领导者明确企业建设实际,从而根据审计数据做出准确的决策,减少浪费,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

3.会计审计工作影响企业的整体实力会计审计工作是经济监管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弥补企业财务工作存在的漏洞,完善管理措施。随着企业形式的不断丰富以及企业经济行为的多样化发展,其经济活动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加强审计效率能够从企业采购、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入手,为企业决策提供科学数据,从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经济损失,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二、加强会计审计工作精确性的有效对策

1.提高企业职工对会计审计工作的认识想要从根本上提高会计审计工作的精确性,就要完善企业全体职工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具体而言,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企业职工了解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及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做好教育。企业领导者更是要积极了解审计工作的情况,做好上行下效的工作,让企业所有人员对审计行为和会计行为进行监督,发挥全体员工的功效.

2.拓宽会计审计工作的工作范围由于企业工作内容的逐步增多以及管理事项的多样性,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需要管理的项目愈加多样,以往的会计审计工作不够全面,审计内容不健全。对此,企业审计部门一定要不断扩宽审计工作的内容,完善监管环节,细化审计的各个方面,从而细化责任制,提高工作效率。

3.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单独的审计部门众所周知,审计工作是企业经济管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是约束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手段。为了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企业一定要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建立单独的会计审计部门,不能将审计工作与财务管理工作分开进行,形成严格的监管。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完善设备建设情况,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的审计设施,发挥科学审计。

4.提升会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会计审计职工是提高企业审计精确性,减少资金浪费的基础。企业一定要做好员工选拔工作,选取具有较好审计能力的职工进入企业,制定完善的审计工作体系,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技术能力,能够利用现代化手段实施监管。在此基础上,企业还要做好会计审计人员道德的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对岗位的热爱之情,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保障。

三、结束语

第7篇

1.1成本的概念

成本要从企业的所得收入中扣除出来以维持企业的进一步生产。因此,对于某一产品的生产,成本是资源成本;而成本管理是通过货币的形式,对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管理的预测,计算,分析等一系列的工作。它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现代管理方法对成本进行科学管理,其目的就是用最小的支出去获取最大的收益。整个过程中的成本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所耗费的所有费用,既包括刚开始投资的成本,也包括现在和未来所投资的成本;既包括企业内部的投资,也包括企业所涉及的客户和供应商的外部投资。

1.2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2.1进行成本管理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企业内部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一些企业将面临更为复杂的市场环境。在经济发展不景气的恶劣环境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而对成本进行控制则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首要选择。

1.2.2进行成本管理有利于企业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由于企业经营成本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成本控制必须从细节入手,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进而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控制可以减少冲减收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3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抵御内外压力、求得生存的重要保障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同行间的竞争、外界经济环境的不利因素等影响,若企业没有抓住一定的机遇,采取更为科学的成本管理,那么必将威胁到企业的生存。若想抵制以上威胁,那么就必须通过采取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的品种等方法。其中降低成本就必须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实行更为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

1.2.4进行成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要想在同类企业中迅速发展,就必须把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那么企业的利润将会大幅度增加,企业的经济基础将会更加牢固,这样企业将会有更多的机遇和实力去提高产品质量和进行产品设计方面的改革和创新。但仍有部分企业面临的经济状况是经营成本困难,没有制定周密详细的计划,盲目追求发展,特别是在产品升级和新产品开发的创新上进行盲目操作,一旦市场出现某些变化或决策失误,那么企业的经济基础就会受到影响,企业就会濒临破产或倒闭的风险。因此,降低运行成本对一个企业是不是盈余或获利以及它的整个发展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3成本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3.1成本是影响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提高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确保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自己的收入补偿耗费的费用后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所有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是衡量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数。一个企业的成本水平,生产水平,技术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决定着企业竞争力的实力和利润的大小。

1.3.2提高经济效益,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要求

经济效益是企业GDP和生产关系的成本比例,计算公式为:经济效益=GDP/生产成本。GDP是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企业生产使用的总价值,即劳动力成本,以表示生产总值。生产成本是企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各种资源的劳动消耗,通俗的说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的生产与消费,用价值表现,就是企业的生产成本。正确认识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和意义,需把握利润和经济效益的联系。

1.3.3企业控制经营成本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运行成本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经济效益的优化实现。目前,在市场上,表现稍微好的一些企业,成本意识观念淡薄,成本竞争意识缺乏,总是从高成本,高收入、高效益的角度片面地强调效益,管理不到位,效率与效益的平衡失调,资浪费源严重,市场低迷,不景气,最终面临亏损。然而,一些管理人员,做决策之前,不重视基本的市场调查,只考虑企业的生产能力,通过产品成本的数量和规模来降低成本,当在一定时间内出现积压产品,再通过降价,促销等方式,导致资金成本上升,利润下滑。所以,一个成功的企业,一定要在确保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保证不缩减产品的必要功能,然后更合理地估计成本的耗费;在保持产量增长率的前提下,有效的成本控制,企业可以降低时间成本。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任何以降低成本为目的的行为,忽视经济效益,低成本并不意味着低质量,只有通过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成本的耗费,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3.4降低经营成本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如何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在同质量同功能的前提条件下,占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同时获得较高的利润,企业的运行成本是起决定作用的重要因素。相同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中以同等价格出售,获取更高的利润必定是投入低成本的企业,通过低成本换取高利润是企业维持生存和发展的策略和手段;只有降低成本以获得更高的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手段。如果一个企业产品的综合成本较低,那么企业可以使用略低于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出售,在保证利润不变的情况下,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价格优势无疑是其占据主导地位的重要法宝。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长久立足那么就必须面临残酷的竞争,就必须在降低经营成本的前提条件下生产出物美价廉的产品。

2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方法和措施

一个企业的成功,要严格控制成本,顾客至上,微笑服务,善待员工,公平对待,珍惜品牌,坚持慈善事业,但其成功的控制成本在其中是最主要的。在有的企业成本控制案例中,其成本控制的领先战略及其经验对我国企业有着很大的借鉴之处,现就结合我国的企业的实际情况及成功企业的成功经验提出几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的方法和措施。

2.1企业内部应加强降低成本的理念和意识

成本意识淡化是成本管理的大敌,会导致成本失真,成本管理渎职,决策失误,这将对企业的再生产产生严重的影响。要加强成本管理,首先应采取将成本意识摆在首位,牢固树立降低成本的理念,以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在加强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的同时,必须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成本意识,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成本理念。

2.2明确基本竞争战略

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成本领先战略的正确使用。我国许多企业没有低成本的控制,也不想成为一个独立的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模糊的战略措施使得企业在竞争中缺乏优势。成功企业无一不以其明晰的竞争战略和强有力的竞争态势获取竞争优势,所以国内各企业应尽快确定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基本竞争战略并加以正确实施,成功的企业都有其明确的战略和强大的竞争优势,因此国内企业应确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尽可能正确地实现他们,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

2.3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低各种费用消耗

企业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的耗材,它是衡量利润率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选购时,要保证耗材的质量,提高生产工艺,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建立评价体系的各种费用,消耗,实现降低成本。

3结语

第8篇

1、自然状况

哈尔滨××乳业公司位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境内,企业的前身为松花江第二乳品厂,始建于1982年,占地面积121公顷,由政府财政部门投资建设,总投资额为1600万元。公司现有职工965人,其中管理人员占9.8%,主营业务为乳粉生产,公司所属的乳品饮料厂生产鲜奶饮料及系列酸奶等。公司共设四个基本生产车间及动力车间、化验、质检、鲜奶收购部门、总经理工作部、销售部、财务部、劳动人事部、企管部等十五个部门。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壮大,企业净资产达到三千多万元,作为较早的乳品生产企业,××乳业凭借优质的奶源和高品质的产品,较早地跨入了全国十大名牌乳粉的行列。产品覆盖了除新疆和海南外的全国各省市,有着很广阔的市场。经过公司科研人员的不断地开发和研制新产品,目前已经拥有集营养与保健为一体的特色产品,如:××中老年奶粉、××女士奶粉、××婴幼儿奶粉等几个系列30余个品种产品,年生产能力达9000吨。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企业自身的不断发展,公司于1998年完成了企业的公司制改组,使企业的发展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通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公司相继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绿色无公害食品企业的认证,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也使“××”这一全国十大名牌乳粉的品牌更加夺目。

2、财务状况

××乳业公司凭借市场优势,企业自建立以来连续盈利,但受市场、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自1995年以来,盈利额连年下降,如继续下去,将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为此,公司经营者制定了使盈利额保证持续增长的经营目标。经过努力,公司2002年实现净利润1,855万元,比公司预算增加160万元;较2001年增加188.84万元。

2002年公司生产乳制品8000吨,实现销售收入15,328.5万元,生产成本10,400万元,上缴税金1,374万元,实现利润1,855万元,利润总额2,769万元。2002年企业的财务状况较2001年有所改善,但由于企业建厂较早,在经营管理上存在许多弊端,由此引发的企业生产成本逐年升高,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特别是营业费用都有很大幅度的增加。

第二章企业效益测评

随着乳品行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面对资源日益短缺的经济社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企业必须把握好,生产经营的全部过程。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加强财务管理工作。

1、企业效益测评的理论基础

管理会计是以现代化管理科学为基础,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向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提供与管理决策有关信息的会计学分支。它使会计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提供会计信息和单纯的核算(记录、反映),而是进一步利用会计信息进行财务、预测、决策,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分析及业绩评价。

本—量—利分析是“成本—业务量—利润”分析的简称,是研究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变量关系的一种专门方法,其核心是确定“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点”指企业在这一点上正好处于不盈不亏的状态,即“所得”等于“所费”,收入等于成本,亦称为保本点。对于企业来讲,可以利用本—量—利分析测算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即收入达到多少时,刚好收支相抵;超过盈亏平衡点的收入就可以给企业带来利润。

企业效益测评主要运用本—量—利分析,对企业的盈亏平衡点,预测利润等指标进行测算,为合理规划安排企业的整体经营、客观评价企业效益,科学决策企业生产,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

2、企业效益测评方法及分析

财务会计通常对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予以核算和反映,要求信息客观、真实、力求准确。管理会计的工作重点着眼于未来,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故其所提供的数据不要求绝对精确,只要做到尽量合理即可。对企业的一定时间内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本—量—利分析,有利于企业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状况和产品状况,有利于加强企业的管理,为企业的管理提供重要信息,有利于企业长足发展。

××乳业的产品分为几个大系列的品种,每个系列产品对不同的消费市场都有不同的需求量,其生产成本也不同,所获取的利润也不同,要想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达到成本最低,获利最大,企业必须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结构,不断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来指导本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做到心中有

数。

我们采用综合边际贡献率法对企业进行本—量—利分析。

该法不要求分配固定成本,而将各品种所创造的边际贡献视为补偿全部固定成本的收益来源。其计算公式分别为:版权所有

多品种保本额=全厂固定成本÷综合边际贡献率

多品种保利额=(全厂固定成本利+目标利润)÷综合边际贡献率

某产品的销售额比重=该产品销售额÷全厂销售收入总额×100%

综合边际贡献率=σ(某产品的边际贡献率×该产品的销售额比重)

每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a产品的销售比重=3500÷7000×100%=50%

b产品的销售比重=2500÷7000×100%=35.71%

c产品的销售比重=1000÷7000×100%=14.29%

全厂综合边际贡献率=27.03%×50%+21.82%×35.71%

+10.39%×14.29%=22.79%

全厂综合保本额=2500÷22.79%=10,969.72

a产品保本额=10,969.72×50%=5,484.86

b产品保本额=10.969.7235.71%=3,917.29

c产品保本额=10,969.72×14.29%=1,567.57

a产品保本量=5,484.86÷1.85=2964.79吨

b产品保本量=3,917.29÷2.75=1424.47吨

c产品保本量=1,567.57÷3.85=407.16吨

××乳业计划资料

表2-1单位:万元

项目

品种

销量

单价

单位变

动成本

固定

成本

销售

收入

边际

贡献

边际

贡献率

甲(栏)

⑤=①×②

⑥=①×②-③

⑦=⑥÷⑤

a产品

3500

1.85

1.35

6,475

1,750

27.03%

b产品

2500

2.75

2.15

6,875

1,500

21.82%

c产品

1000

3.85

3.45

3,850

400

10.39%

合计

7000

2,500

17,200

3,650

21.22%

通过以上计算分析,品种结构因素的构成是影响多品种本—量—利关系的一个要素。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提高边际贡献率水平较高的a产品的销售比重,降低边际贡献率水平较低的c产品的销售比重,从而提高本企业的综合边际贡献水平,达到降低全厂保本额和保利额的目的。

第三章结论

企业产品的销售情况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对产品的产量及销售量的效益测评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产品的新品种开发、旧产品产量的增减方案的提供、可行性投入产出分析、使企业对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不适应市场需求产品的产量调整,以及企业未来的投资等决策,建立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促进企业决策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

2、优化产品结构,着眼于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实现企业在生产中从量的扩张转为追求质的提高。

第9篇

关键词:严格管理;采取措施;制定办法;提高效益

1概述

目前交通部门的施工企业已由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无情的、残酷的、竞争激烈的经济体系。如何在这种环境中生存?每个企业必须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树立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目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思想意识。改革是当今中国社会的形势,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是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凝聚力的动力;质量是企业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每个职工都要树立高质量的观念,树立起以企业为家的思想,使工程质量不断登上新台阶;效益是企业也是每个职工生存的根本,必须严格管理,精打细算,提高效益。

2严格管理好材料和机械的使用

材料和机械两种费用约占工程总投资的70%以上,是节约潜力最大、提高经济效益最突出的关键所在,企业领导必须充分重视,抓好管理。

(1)对施工项目所需的各种材料和机械充分分析、进行市场调查,确定备料和机械租用方式及价格,做到心中有数。材料使用上有办法、有制度,做到物尽其用。

(2)材料采购时考虑材料的充分利用,减少浪费。

(3)依据预算情况,按照以往经验,初步确定材料和机械用混凝土量,计算出大致的资金数额,然后层层分解到人,并有与个人收入挂钩的办法,以调动其积极性。

(4)充分做好旧料、废料的回收利用。例如路拌后的二灰土、石灰土,用平地机推到路肩上,收集起来做平交道口使用。修桥拆下来的模板、顶柱、顶杆等都要回收利用。

3提高职工素质,解决施工中的通病,保证质量,加快进度,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职工的全面素质高低,充分反映到整个工程的效益中。每个职工的思想素质提高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就能适应各种环境,想尽各种办法,出色完成各项任务;技术素质提高了,就能解决各种技术难题,改进施工工艺,提高工程质量。在每项工程中要明确施工难度大的几个关键工序,重点抓好关键工序的管理,尤其对施工人员,要制定相关措施,关键工序的关键施工人员要与奖惩挂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其很快掌握关键的技术工作。做到不返工、不窝工,使工程按时完成或提前完成,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1沥青路面

(1)灰土,石灰土的通病较多,往往影响工程进度。土质是一个重要因素,衡水地区都是极细粒土,90%以上粒径小于0。05mm,且有的是低液限的粉砂土。控制好含水量最佳,掌握均匀度,就可大大减少石灰土的起皮、翻浆、松散等。塑性指数小于6的粉砂土,可用盖素土压实的办法。

(2)路面平整度的优劣能反映一个施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路面面层平整度与每层的平整度都有一定的关系,路面验收时几个层次的平整度都有所要求。如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的底面层α≤1.5mm,中面层α≤1.0mm,表面层α≤0.7—0.6mm。为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应从路床开始,层层达到指标要求,使竣工后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厚度和平整度上都能满足要求,减少返工是最大的节约。

(3)沥青路面表面层的质量控制。表面层的粗、细、粉料均匀—致,沥青配比必须符合要求。表面层外露于大气层中,路面的几个主要技术指标由表面层体现出来。如表面层的各项指标都符合质量要求,不返工,不出废料,也是一定的效益。

3.2桥涵工程

桥涵工程有大有小,有难有易。我们只谈平时接触到的桥涵工程,提高混凝土的效益问题。

(1)混凝土的和易性

和易性是新拌混凝土的一项重要性能,和易性确定混凝土的浇筑、运输、捣实和终饰抹面的难易程度。和易性好的混凝土,既要易于运输、浇筑与捣实,又要不发生有害的离析。如果浇筑与捣实困难,不仅会增加施工困难与费用,也会对强度、耐久性和外观产生有害影响。同样,易于离析和泌水的混凝土拌和物,终饰抹面比较困难,容易产生缺陷,混凝土强度也不耐久,所以混凝土的和易性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造价。

确定混凝土的和易性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选择和易性时要考虑混凝土的浇筑、捣实和终饰抹面的需要。

②需用大流动混凝土时,应考虑用减水剂而不要增加用水量。

③塌落度要求的用水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集料性能,当需改善混凝土的粘性和终饰抹面性能时,不要增加砂中细颗粒含量,而是增加砂率。

(2)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如果保持混凝土性能不变,则可节省水泥用量,降低成本。如:掺加木质素黄酸钙可以节省水泥5%一10%,因木钙减水剂价格较低,掺量较小,故掺加减水剂可以降低混凝土成本。

(3)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替代一部分水泥,降低成本。

据有关资料介绍,不同的构件可加入10%一65%的粉煤灰。衡水电厂的粉煤灰质量较好,细度8.54%,烧矢量4.68%,有效含量91%,同时加入粉煤灰后能提高混凝土的抗碱、抗酸、抗磨能力,还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提高混凝土砂石料的级配质量,减少水泥用量。从价格、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方面考虑,可认为混凝土集料最小的空隙需要最少的水泥,因此最大容重的集料将是最经济的。条件许可时(如无筋或钢筋稀疏的混凝土),应尽量选用最大粒径较大的集料,集料最大粒料愈大,混凝土用水量愈少,水泥用量也愈少。做水泥混凝土路面时,可用三种石料(如0.5一lm、1-2m、2—4cm等)级配,不但可以减少水泥用量,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既减少了投资,又提高了质量。

4提高科技含量,推广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一方面发动和鼓励广大职工参与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充分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5推广运用IS09002质量体系条款,提高企业效益

ISO9002是一个全面的、科学的管理系统。为全面运用IS09002体系,首先要组织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在熟悉掌握的基础上,彻底取代旧的质量管理模式,从而提高工程质量,为企业创出明显的经济效益。

6结束语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