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7 15:09: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育研讨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作为天地万物之灵的人,其生命的生存、成长与发展是一切实践活动的起点与终点,这一理念同样应贯穿于教育活动中。然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实践活动逐渐远离了生命,教育的目标被物化了、工具化了,教育不是以唤醒生命的潜能、促进生命的成长为宗旨,而是让生命不断地满足外在的需要,出现了教育的异化。现实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教育问题,可能有其外在的原因,但在深层次上,是缘于我们的教育理念出现了问题。
一、“功利化”的教育理念偏离了生命的航道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越来越看重教育的质量问题,为此培养了许多人才,但同时也扼杀了许多生命。因为这种教育质量的要求只与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挂钩,致使学生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始就在为考大学做准备,淡化了对人的生命成长与发展的关注。这种“教育异化”的结果,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太紧张,太缺乏宽松、缺乏欢乐了,大家都绑在分数的‘战车’上,为分数而奋斗,弄得所有人都很累,大家不会互相欣赏——家长不会欣赏自己的孩子,教师不会欣赏自己的学生,……我们自己不会欣赏我们自己”,以至于在青少年学生中出现了压抑、孤独、冷漠、残忍等人格变异和人性的扭曲现象。
在这样一些教育理念支配下,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束缚了,他们失去了生机与活力,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他们苦不堪言。家长、老师都希望他们的孩子、学生考在前面,可是,有前面,就必然有后面相伴随,那就意味着,大多数学生无论怎样努力,都达不到预定的目标。为此,他们要遭受成人世界的责备。他们应当承受这样的痛苦吗?是他们做错了,还是我们的理念有问题?
二、教育要改革,教育理念要先行
值得庆幸的是,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不顾及生命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强迫生命不断满足外在的要求,以牺牲生命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换取一张社会通行证,这并不是明智之举。但是,教育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今天的教育现状是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的,我们不可能脱离现有的环境,盲目地推行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的改革只能渐进地推行。
一方面,我们的教育实践还要符合当前的社会现实,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教育理念更符合生命成长的内在规律,那就会在现有条件下,给予学生最好的教育。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有人说,只有那种心中看见了好的教育的人们,才可能在他们的实践中显现出好的教育的品质。
有时,当教育出现这样那样问题的时候,我们太愿意从外部找原因,什么竞争激烈呀、社会潮流呀等等,仿佛一切错误皆来源于外部,唯独没有检讨一下自身是否存在问题,是否是我们的教育理念发生了偏移?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外部现实都是某一种思想的外显。比如,在中学阶段,各个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都在拼命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以致牺牲他们的活动和睡眠时间,这样就能提高学习质量吗?生命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背离规律的一意孤行,其结果是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他们对学习极度的厌倦,这能是我们所期待的吗?我们成人世界太看重自己的利害关系,太顾及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太强调自我的意志,恰恰对学生生命本身的成长缺乏应有的关怀。作为处于弱势的孩子,当他们生命已经承受不了来自外在的压力时,就会通过出现各种问题表现出来,而当此时,我们又会针对他们的问题去斥责他们,却没有想一想我们在其中就没有过错吗?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把自己的意志、愿望放一放,遵循生命的成长规律,还给学生一个更自由的生长空间。其实,这并不能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遵循规律的活动方式是最有效的。是我们心中的观念放不下,促使自己和孩子活得都很累。
因此,在现有条件下,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能不能从自我意识着手,不断纠正自己的教育理念,考虑问题的出发点首先是学生的成长,其次是我们的愿望和期望。也许,我们内在的微小变化,都会给年轻的生命带来崭新的面貌。
三、生命的成长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
其实,教育的本质应当是促进生命的成长,唤醒生命的潜能。我国学者黄克剑先生把教育的使命归为“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根本。每个生命都有他成长的最佳点,作为社会有机组成部分,都有他最适合的位置,这个世界本身是丰富多彩的,需要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就像一座金字塔,需要有人立足于塔尖,更需要庞大的人群分布于塔基。我们的教育应当基于生命本身的特点,给以合适的教育,成全每一个健全的生命,使他在社会的坐标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位置,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光亮。然而,我们的教育理念,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推到塔尖上,这并不是基于生命本身去给以合适的教育,而是让生命去符合外在的人为定立的目标,结果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生命被扭曲了。“对生命的遗忘是教育的最大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最大的失职与不幸。……敬畏生命是教育的伦理起点,也是教育的价值皈依。”
教育固然离不开知识,但真正的教育是用知识启迪人的心智,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溶入生命,而决不是把人变成贯彻某种知识的工具。教育离不开必要的技术技能的训练,但训练是为了涵养人的整体智慧,是对人生命的成全,而不是把人当作训练的机器,使训练成为与人的生命隔离的异己的活动。因此,教育是一项直面生命并以提高生命价值为目的的活动。生命是教育的原点,也是教育的终点。
生命的成长有其固有的规律,我们不能无视其生长的内在规律,受功利化目标驱使,揠苗助长。因此,我们应树立这样一种理念:教育是慢的艺术,“即使是知识的获得,经常也是一个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我们要等待一个儿童的成长”。
教育的急功近利,不但不能促进生命的成长,反而会扼杀年轻的生命。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之春,此时的生命纯洁、欢乐、向上,这是生命中最可宝贵的部分,是无价的。然而,功利主义教育观,使年轻的生命为了满足外在的各种需要,背负沉重的课业负担,失去了纯真,丢失了快乐,本应洒满阳光的笑脸,却布满忧愁与疲惫。这一切都是得不偿失的。
在物欲潮流中,我们迷失了方向。以牺牲生命为代价所达到的各种教育目的,都是对教育本质的背离。让我们呼唤回归生命本身的教育,生命的成长与发展决定教育的内容与手段,“让教育成为儿童享受自己生命的最好途径。”
[参考文献]
[1]冯建军:《回归生命的教育》,《中国教师》2005年第2期。
1.1信息技术的定义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1.1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1.1.2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1.1.3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
1.1.4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1.2信息技术的分类
1.2.1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1.2.2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
1.2.3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1.3信息技术的特征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3.1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1.3.2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2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2.1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2.1.1教育信息化“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
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①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②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③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④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⑤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⑥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⑦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⑧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⑨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1.2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2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2.2.1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①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2.2.2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创新思维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变通性、新异性、发散性、直觉性、敏捷性、流畅性等方面);能熟练运用一般的创新方法与专门的创新技巧独立发现与解决问题;能通过实践不断提高创新的智力技能与运动技能。
同时,为了实现创新教育,必须抓好信息技术教育。因为创新素质不会凭空产生,它必须在创新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创新过程逐步培养;创新方法的掌握、创新技能的形成,必须灵活采用多种信息技术。
【关键词】教育网站主题内容设计
一、明确教育站点的主题内容
教育站点不同于一般的商业站点,其主题应明确地面向新时代的教育。新时代的人才应具备新型知识结构,强调个性、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社会的发展、知识的频繁更新造就了大批需要继续学习的群体,对教学内容的要求更先进、更全面。因此,教育站点的主题应紧跟形势发展的需求,本着以下几方面来确立:
1.选择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最需求的主题,例如:家庭教育、旅游开发,环境保护等等,确保站点具有特定的服务群体、行业范围和既定目标。
2.选择站主自身熟知的学科和领域,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特点是学科划分较细。因此针对某一学科建立站点将有助于学生进行专业的系统学习与培训。由于站主自身具有本学科较高的学术水平,可以使站点内容更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3.依托一个大的科研机构或院校,随时获取详实的学习资源和最新研究成果。例如:中国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科普博览”网站(http://),内容包括天文、湖泊、植物、水生物博物馆。
二、选择站点的合适位置
目前建立教育站点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专线建立自己的网络服务器;二是能过虚拟主机服务建立虚拟站点。前者需要自备服务器、路由器、基带Modem等网络硬件设备并向当地电信部门申请一条专线,造价较高。但对于已建成校园网的院校来说,利用本单位的入网主机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是一种便捷的专线入网方式。后者利用现有Internet骨干节点提供虚拟主机服务在虚拟主机上建立自己的教学网站,这种方法不但省却了建站所需的软硬件,而且免去了站主对网站的日常维护、安全管理等许多烦琐工作。
此外,选择站点位置还应充分考虑用户群体。如果建立面向高等学校的教育站点最好选择在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上;如果是面向成人教育、行业培训类的站点,则选择建立在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上为宜。这样可使用户访问更加方便快捷。三、站点设计
现在有许多站点追求“大而全”,其内容缺乏学科的严谨和创新,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教育站点的建立应本着科学性、实用性、开放性和高效率的原则,从知识结构、内容体系、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全面设计。
1.站点结构设计。传统的书本教材常采用层次结构来组织学习资料。即依据学科的教学大纲,按照某种章节顺序展开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多为按照教材顺序进行的同步学习,很难体现个性化特点。而网站信息的组织方式为网状结构(Web结构),该结构具有一个唯一的主页,主页能够通过各种链接关系链接到其他网页上,各网页之间又有许多相关链接,共同构成了具有特定教学意义的知识网络。学生的学习就是根据自己的需求沿链访问的过程。这就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自由度。然而在这种知识网络中学习也很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学习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偏离学科主题、迷失方向或在需要某一概念时不易快捷地找到等。需要设计者为他们提供方便的措施。包括:(1)提供完整的课程学习导览图,使学生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2)在主学习流程上设置关键节点,每一页面都设置与关键节点的链接,使学生在任何地方都能方便地返回关键点;(3)提供在线索引,学生可通过关键字检索到所需内容;(4)提供教师在线帮助,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路径完成学习。
2.站点内容设计。传统的书本教材常从编者的角度来组织学习内容。无论是教师备课、授课,还是学生自学、复习都使用同一本教材,而网站的教学内容的组织就灵活得多,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将学科内容划分成面向教师部分、面向学生部分、面向家长部分等。
面向教师的内容以辅助教师备课和课堂教学为主。包括教学大纲、资料数据、教案库、试题库、归新学术论文和学科成果以及用于辅助课堂授课的部分重点、难点的多媒体教学资料片段。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可方便地利用资料库组成教案,在授课途中方便地调用资料片段进行演示讲解,通过试题库进行连机考试等。
面向学生的内容应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对教材进行组织。根据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水平将知识划分成不同的专题,每个专题下再分成各类子题目,各相关题目间设置链接。例如:“中国科普博览”网站天文博物馆将内容分为“太阳与太阳系”、“恒星与银河系”、“星系与宇宙”等专题,在“太阳与太阳系”中又分别介绍九大行星、彗星等内容。这样可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最佳学习切入点和学习路径。
面向家长的内容应着重于学生的家庭教育。让每一位家长都参与到子女教育活动中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培养。
3.交互设计。如果教育站点只是单向提供信息而不吸引学生参与到网上教学活动中,将会大大影响教学效果。教与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交互的过程。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与顺应,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通过意义建构,使自身认识结构得以发展。为了促进这种同化与顺应的过程,网站设计应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高速传输、虚拟现实等技术为学生设计一个丰富的、开放的活动环境,并尽量多提供一些交互操作。
[关键词]后现代思潮心理教育本土化
20世纪后半叶,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逐渐进入了后工业和后现代社会,与此相应,在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主义,并逐渐发展成为西方社会最为流行、最具影响力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广义地讲,是一种对“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反思,是对一些不言自明的主流社会观念的质疑,是一种崇尚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其中,“后现代”大多被当作一种社会变化在时间分野上的笼统称呼。然而,除了时间上的意义之外,“后现代”一词所涉及的主要内涵乃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情境;狭义地说,后现代主义主要是对主体哲学所倡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和以确定性、整体性、同一性为标志的技术理性进行批判与反思的哲学。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不断发展壮大,它所提供的思维方式被众多的学科领域所借鉴,在这种变革的推动下,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而心理教育作为引领、促进人心理发展、提升人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自然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它为心理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视角,引发了现代心理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深刻变革,对心理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而深刻的影响。因此,从后现代的角度透视心理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研究
1.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观点
后现代主义并非一种独立的思潮,它包含着许多相互矛盾的概念和思想。法国和德国的结构主义、存在主义、浪漫主义、欧洲传统的虚无主义、不可知论等,均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源头。它的主要观点表现为:(1)主张“去中心化”和“多元化”。它放弃对统一性思维权威的追求,而是追求多元的思维方式、多视角地看待问题。强调科学方法和理论上的多元主义。(2)弱化普遍性研究,承认历史性和具体性。后现代时期的学者开始意识到,我们无法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找到所谓的“普遍性”特征,因此,每一位研究者在从事自己的研究时都应考虑进行研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3)受到建构主义的影响,它重视语言概念、重视与自我关联的符号对于现实的构造作用,认为我们的知识并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准确反映,而是我们自己或社会用标准语言建构出来的。真理离不开特定的历史场合和价值体系,真理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文化中。
2.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的契合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是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和现代心理学陷入“合法性”危机的情势下,萌生的一种探讨处于后现代境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机制的当代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和新视野。在受到后现代哲学和建构主义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的契合表现为:(1)研究方法多元化,重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2)结合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对人的心理进行研究,关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人的心理状态、心理活动、心理内容和心理过程,实现心理研究的“生活世界”转向。(3)重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调节的作用,肯定质化研究的地位与价值,主张心理学研究应尽量从人文科学的角度出发来全面、真实地揭示人的心理。(4)认为语言是自我的关注点,在形成和建构自我中起核心作用。(5)关注天人合一,倡导对世界的关爱,认为人与外界是一种本质的、内在沟通的关系,并预言以倡导人性与自然的同一性为宗旨的世界观将帮助人们走向“完美”的人性。
二、心理教育理论的内涵
心理教育,一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却有着心育、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不同的名称,从这些不同的名称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者对概念内涵的不同理解。正如英国的理查德•尼尔森认为:“心理教育绝非一元现象,它是一个广泛的术语,对于具有不同理论导向和不同工作的人有不同的含义。”对心理教育的理解需要结合多学科、采取多种价值取向,而概念界定的多样性,正是反映了人们对心理教育概念认识视野的多维性、广阔性。
总体概括来说,心理教育是指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达到提升和改善受教育者心理机能的过程。其核心概念就是对心理机能的提升。它是一种注重人性培养的发展性教育。
三、后现代主义与心理教育模式的融合
1.心理教育要关注学生心灵成长的生态效度,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心理教育。每名学生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与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历史、文化不仅会通过社会规范、价值观念等显性方式影响学生的心理及行为,还会通过集体意识影响他们的潜意识,进而影响他们的外显行为。因此,心理教育有必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生态因素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
2.施行多元化心理教育。心理教育的多元化,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路线多元化。由于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摒弃了单纯强调实证法的研究方式,主张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因此,在对心理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时,要考虑到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相结合,这样才能使研究更加深入、全面。(2)心理教育的课程设置多元化。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从不同角度设置课程,重视其他学科与心理学的融合与交叉,给知识附上心理的目标。(3)心理教育的多元化还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协同发展。心理教育不仅仅是学校、老师的任务,而应该构建起学校、家庭及社会三位一体的学生心理教育网络,这样才能为学生营造一个最优化的教育生态环境,实现学生心理教育外延和内涵的双重扩张,心理教育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3.心理教育是指向个人生命成长的教育。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尊重和满足人的需要,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实现受教育者个性发展。教育必须突出人的主体性,其关键不在于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规格,而是让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转换其精神世界和认知结构,建构生活的意义,从而成为具有独立个性的和符合他生活中的特殊性的人。因此,心理教育要回归个体生命的主体和价值,使生命回归自然,教育回归本质。总体目标就是按照生命的成长规律来丰富生命的内涵。
4.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心理教育重视关系取向。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师生间、同学间、学生与家长间的互动。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强调语言的建构作用,而这种建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完成,心理生活的本体意义体现在个体与文化以及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之中。因此,心理教育应该超越个体中心主义的束缚,从社会生活的人际互动中来认识和把握学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使其能够进行合理的社会建构。
5.心理教育反对绝对普遍性,倡导独特性和创造性,重视人的能动性和自我调节的作用,关注学生潜能发挥。后现代主义哲学反对把人变成无差别的抽象化的存在,极力推崇和展示人的千差万别的个性。因此,心理教育则应鼓励受教育者存在个体差异,使其在保持自身独特性的条件下,有风格地成长。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我们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作为整体显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种创造性能量,这就要求心理教育要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重视受教育者自身具有的巨大潜能,充分挖掘其自身资源,为其自身成长提供能量。
四、后现代思潮下心理教育的本土化问题
尽管后现代心理学反对西方中心主义,但作为一个思潮本身,它却是西方的产物,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史家G.墨菲所说:“西方心理学的大多数问题只有在西方历史——西方地理的、经济的、军事的、科学的背景的范围内才是有意义的问题”。因此,对于后现代思潮下的心理教育理论,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审慎对待。
面对后现代主义思潮,我们既不能实行拿来主义,全盘皆收,也不能一味排斥,全盘否定,即:我们既不能当后现代思想的盲目拥护者也不能对其报以鄙夷、轻蔑的态度。正确的做法则是以宽广的胸襟既接受后现代心理教育观的挑战和批判,同时又对它的某些夸大和不实之处提出“后现代性”的质疑,我们的合理视角应当定位在:借鉴后现代视角,超越后现代思维。
具体来说,后现代心理教育的本土化应充分考虑我国国情,考虑在我国文化背景下受教育者心理活动的共性和差异性。我国特有的社会发展背景、教育制度、当代青少年特有的人格特征,特别是我国的社会文化与西方相比所表现出的极大差异,这一切决定了我国的心理教育研究的特殊性。因此,我国在进行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对文化因素具有敏感性,充分认识和把握学生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心理教育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将国外先进的理论、我国的文化背景及目前的教育情况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相融合,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教育。另外,还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学校施行心理教育时也应进行本土化改革,结合自身实际,发展出更具有适应性的本土化心理教育模式。
我国对于心理教育理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探索,实现心理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熊川武.论后现代主义观照的教育主体现代化.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4).
[2]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3]郑日昌.后现代旗帜下的心理治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
[4]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163-164.
[5]RichardNelson-Jones著,陈中永译.咨询心理学中的心理教育[J].教育专题研究.
[6]杨韶刚.后现代思潮与人本主义心理学[J].长白学刊,1995,(6):24.
[关键词]音乐教育;价值;情绪情感;智力的发展;审美价值;社会价值;
古希腊时代,音乐与算术、几何、天文一同被称为高级学科。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乐教也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位置。英国教育家怀特海认为“音乐教育不只是教育的一个门类,不是一种可有可无、无关大局的细微末节,而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教育的精神”。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人们生活不能分割。音乐教育因其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的教学方式与多维的教学内容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促使个体情绪情感的协调
音乐是用声音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它通过声音的媒介产生情感的表现,引起欣赏者的情绪反应,对人的情绪起调节、激发的作用,这一点已被情感工学的科学实验所证明。科学家按照功率谱高度与频率的对应关系分类,发现唯有处于“白色波动”与“布朗波动”两种之间的—1/f波动能够令人感到舒服和谐。人的听觉对每秒6-8赫兹的颤音感到舒服,而那些世界名曲的功率谱密度恰恰都接近1/f波动曲线1。
优美的音乐滋润和抚慰人的心灵,激烈的音乐使烦恶的情绪得到宣泄,内心保持平和的状态。音乐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带给人最直接的影响,产生强烈、深刻的情感体验。这种流动着的听觉艺术可不受时空的限制,直视人深邃的情感世界。乌克兰有一句格言,“一个人手里抓住小提琴,他就不会干坏事”。①正是因为音乐以情动人,使人感到净化和平衡。在人的心理方面,音乐以其丰富多彩、富有创造性的声响结构体系给人以美的享受、滋润、陶冶和联想。优美的音乐使人能够以审美的姿态感悟人类的生活本质,从现实生活中获得超越功利的情感体验。经常聆听音乐,能够潜移默化地促使人的精神境界高雅,心情振奋。
二、音乐教育促进个人智力的发展
音乐教育能促进人的智力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出的科学结论④。逻辑(理性)思维和形象(非理性)思维的素质和能力是一切伟大发明和创造的基石,音乐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思维和能力两方面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它可促使左右脑的协调发展,是突破单项思维的最佳途径。脑科学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左脑主管人体的右半部,是数理中枢,善于以推理为特征的抽象思维,与此相适应,右手与推理、秩序、数学、法律、道德等理性形态相关;右脑主管人体的左半部,是情感中枢,善于以想象为特征的直觉思维,左手与情感、想象、审美、幽默、艺术相关。
由于人体生理结构的缘故,形成以右手为优势手的生产劳动,促进左脑进化为优势脑,加上以往教育的缺欠,助长了左右脑及其思维发展的不平衡。实验证明,右脑的信息容量(人格,欲望、情感、趣味、气质、性格、图像、音响等)是左脑的100万倍,对于创造或发明来说,右脑的直觉思维作用决不逊于左脑的抽象思维。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创作、表演等都是具有实践性的左、右手并用的活动,并无优势手与劣势手之分,左、右脑“对话”,开发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音乐欣赏作为一种情感对话,也首先是旋律的高低明暗、强弱长短、音乐的情绪、音乐的形象和风格诉诸于右脑的运动,进而与左脑协调,从初步感知、情感体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促进左右脑协调发展,开发大脑潜能⑤。
音乐教育对发展人的感知、注意、记忆、联想、想象、创新等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效能。视唱练耳、声乐学习、动作模仿能使学生的听觉、视觉感知能力、记忆力、反应能力等感性认识更加敏锐、协调,从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想象是创造的先导,是科学发明之母。音乐的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等音乐语言所描绘的音乐形象通常带有模糊性和非具象性,这为丰富学生想象、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促进创新提供了自由、广阔的空间;声乐的演唱、器乐的演奏等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如依曲填词、依词谱曲、舞蹈创编等都需要通过感知和体验上升到理性并反馈出来,动用多向思维,协调多种感官和神经系统才能创造出美的声音、旋律、动作,在创作和表演的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理解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转
三、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
审美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准则和敏锐的辨美能力。这是培养学生疾恶扬善追求真理,按照美的规律塑造完美人格的必要条件。音乐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培养人的高尚情操和审美情趣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修养的要点,没有这种修养人的感情对于生活中的一切美好和高尚的东西会无动于衷。”③
舒伯特的《摇篮曲》学生会唱只是第一步工作,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感受歌曲的情。夜已安静,妈妈在柔和的灯光下轻轻地摇着摇篮,口中轻声地哼着摇篮曲,脸上充满温馨爱意,把美好的祝愿带给宝贝。教师在学生感受到这种温柔安静的情绪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要求学生,为了更好地表达出这种情绪,歌唱的气息必须平稳、柔和、连贯,声音位置统一,音色要柔和。然后再启发学生认识到这种气氛与音乐中使用四四拍子以及旋律中音程跳动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不仅学会如何挖掘歌曲中的美,还能知道不同美是如何被表现的,知其然也知道其所以然。
四、音乐教育的社会价值
由于音乐作品本身包含丰富的社会伦理内容,更由于音乐作品的特殊表现形式,从而使音乐教育在对学生的现代社会伦理教育中更具特色和功效。华彦钧的《二泉映月》,采用单一形式的变奏曲式,借景抒情,富情于景,深刻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愤懑,反映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的沉重和倔强不屈的性格,同时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以号召性的音调和果敢的节奏,概括出人民群众负于典型意义的、呐喊等语调特点,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英勇抗争的革命精神;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背景,热情讴歌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顽强不屈的战斗意志,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歌声中受到陶冶,在歌声中聆听到民族的心声,将自己的一生献给这个伟大的民族。音乐表达着对祖国、民族、家乡和生活的热爱,对人世间真、善、美的向往与追求,对一切假、恶、丑的愤懑、排斥与鞭挞,还不断地丰富、创造着进步的文化,不断地建设、推动着健康向上的社会伦理,不断地改变、塑造着人的心智和心灵。
总之,音乐教育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所具备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实现我国新世纪所确立的科教兴国、培养新型人才的宏伟目标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和深入探索音乐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功效,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人文感化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贾清兰《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校研究版),2005年6月,26卷,第二期
②陈彤《音乐教育的价值分析》,《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3月,第23卷,第2期
③黄乃兴《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民族艺术研究》,2000年第3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以道育人
顺德区选用的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②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展示华夏文化魅力》以祖国深厚的文化感染学生,三首歌词《我的中国心》、《在希望的田野上》、《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而《鼎湖山听泉》、《飞红滴翠记黄山》、《画山绣水》《岳阳楼记》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鼎湖山、黄山、桂林、岳阳楼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背影》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的力量,《散步》写了一家四口一起散步互敬互让的浓浓亲情,学生学了不仅感动,而且羡慕,更有一些学生带回家和家人欣赏,说自己的家人更加和睦了。而《伟人细胞》可以让学生学会友爱,重友谊。《故乡》里“我”和闰土厚重的隔膜造成的悲哀和《我的叔叔于勒》以金钱为标准衡量兄弟关系的炎凉世态从反面告诉学生友情和亲情的可贵,失去这两样感情是多么的可悲。学生联系实际进行分析和交流,感受自己所享受的亲情和友情,回忆曾经错失的或者是忽略的亲情和友情,自然变得格外珍惜和重视神圣的感情。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尤其是像顺德等经济发达的地区,学生大多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或者别墅,条件是好,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紫藤萝瀑布》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引导学生乐观面对挫折。《错过》告诉学生生活有得有失,错过不要紧,关键是要积极,热爱生活,要把握机会。
二、美德教育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多收三五斗》、《柳叶儿》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俭以养德》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课文《窗》,讲述了病房里靠窗的濒危病人为另一位病人讲述捏造的“窗外景色”,只是希望在生命最后阶段为他人送去一些快乐。这是很感人的事例,很有教育意义的,学生在读懂小说的同时自然受到感染和熏陶。《多一些宽容》告诉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要互谅、互敬、互让、互爱。在日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学习这些优秀品格。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精神产品,并不全盘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你在哪里》、《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巍巍中山陵》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国传统革命英雄人物的影响,外国文学的选文中也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如《纪念白求恩》中的白求恩,《“诺曼底”号遇难记》中的船长等都具有高尚的情操,舍己为人的无私品质。教学时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就能使学生的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德育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应该包括诸如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构建;包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构建;包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知难而进等品质在内的意志目标构建。
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十三岁的际遇》讲述了中学生田晓菲十三岁靠自己的努力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北大,启发学生早立大志,为理想而奋斗。《贝多芬传》通过贝多芬在逆境中仍然执着的讴歌欢乐那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敬业和乐业》则告诉学生如何对待生活,才能实现理想。总之,教材中到处渗透着优秀品德的光芒,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人生修养。
德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德育在教材中的体现也很多,只要恰当利用和引导,会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也有更高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护理人员的自身素养如何跟上时代的脚步?这是我们急需探索的一个课题。从实际来看,护理人员知识面偏窄、能力不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与目前的继续教育的方式单一、内容单调等有关,说明其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就如何对护理人员进行继续教育进行了较长时期的实践与探索,现报告如下。
1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1.1缺乏系统的学习护理人员原有的知识已陈旧化,在日益更新的护理方式、新技术、新药品、新手术等面前,显得束手无枣,无能为力。因而护理人员急需充电,用新的知识来解决不断遇到的新问题。
1.2护理科技的日益进步当今已是21世纪初,正是世界总体科技大幅度发展的阶段。护理科技的发展同样一日千里,由此而生发的护理理论层出不穷。如果不抓紧学习,终将被淘汰出局。
1.3护理成果的不断涌现纵观国内外护理界,研究成果叠出,其中不乏优秀者。如何将这些成果推广,并在实践中运用?首先要对它们进行研读、吸收,然后应用,做到资源共享。
1.4护理经验的总结护理人员自己的经验教训需要在理论指导下总结,每位护理人员走过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护理之路,有经验也有教训。要将它们进行总结,必须借助于全面而不断充实更新的护理理论,因而必须进行系统学习。
2继续教育的方式
2.1学历性进修这是普遍采用的进修方式,目的是通过此种进修,将基础知识学深学透,同时将护理学历提高到大学本科或专科。但应清醒地看到学历性进修只是一个方面。完成了学历性进修不等于要把学习束之高阁,而必须参加其它方式的继续教育学习。
2.2非学历性进修这主要指各类短期培训班、研讨班等。非学历性进修相比学历性进修最大的特点有这么几个:一是专题性,短期培训不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只能围绕一个专题展开;二是速效性,短期培训往往以突击培训的方式,时间短,效果显著。我们应该重视这种非学历性的学习,可以把它作为学历性进修的补充与延伸。
2.3专题研究这是目前护理人员比较忽略的方面,这源于认识上的偏差,认为专题研究只是科学研究人员与专家的事,不属于自己的范畴。殊不知,护理人员进行专题研究有着其他人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是她们处于长期的实践之中,天天都遇到新的问题,天天又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这就是专题研究的厚实基础。专题研究需要护理人员在实践中发现课题,然后学习理论,将理论用之于实践,进行课题的研究活动,最后得出结论,并将课题成果推广。这既是一种相当见效的继续学习教育方式,又将学习、工作和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一箭三雕的效果。
2.4讲座性学习讲座性学习分2个方面―――听别人的讲座与自己作讲座。听专家的讲座,这是一种知识的吸收,这是极为有效的学习形式。自己作讲座是自己的经验、成果等知识的输出,不仅使其资源为大家共享,而且由于准备一个讲座,自己必须把自己的护理经验、见解等在理论高度上进行总结,也属于主动进行继续教育学习的过程。当然护理人员作讲座可以根据适用范围,合理安排听众。
2.5科室性学习因医院的专业性很强,故科室性的学习十分必要,也有条件。科室学习应定期进行,除值班人员外,其余人员应全部参加,主讲人员可以请医生或年资高有经验的护理人员,也可以请在某些方面有专长的其他人员,还可以根据自己科室的需要进行安排。同时可以阅读护理杂志,了解最新的护理动态。
3继续教育的管理
3.1建立档案建立继续教育的档案是非常必要的,也是进行此类管理的有效措施。在科室中要记载每次学习的内容,护理人员参加学习的次数与时间,有条件者可以让护士在签名册上签名。在医院组织的学习中,同样应有记载。外出的继续教育应有学习体会或回来后组织有关护理人员学习,这样能起到督促学习的作用。继续教育档案可作为护士年度考核、晋升的必备资料。
3.2定期检查在规定的期限内(季度、半年或一年)对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要进行检查并予以总结。应把检查的情况记录在案备查。没有完成继续教育的通知其本人,督促其完成。
3.3奖惩措施在继续教育中规定奖惩制度、落实奖惩措施也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保持继续学习的长效及有序进行。对积极参加学习的并取得一定成果的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可给予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对于参加不够认真者,予以适当的批评;对于长期不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又无特殊原因的,予以适当的处理。
五十多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这不仅体现在职业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职教师资队伍建设成绩显著,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而且体现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和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扩大。但是,由于一些特殊性,近些年来,面临高校扩招、高中扩招,职业教育似乎处于一种摇摇欲坠、朝不保夕的境地,有的人甚至质疑职业学校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坦白地讲,职业教育从曾经的辉煌一时落入如此尴尬境地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边是严峻的外部环境,一边是严重缺乏抵御能力的内部机制。我国的职业教育要想生存下去,要想继续发展,一方面要求社会给予更多的肯定和发展空间,一方面职业教育本身必须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找出自身存在的缺陷和弊端,不断改革,使其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下从观念、体制、管理、办学投入与规模、人才培养、专业设置等九个方面分析一下职业教育现存的诸多问题。
一、观念落后。我国由于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文化和观念的影响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等理念深深地渗透到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重普教、轻职教”,“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文化传统,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在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过程中,经常遇到来自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巨大阻力。一种普遍地重视“精英”教育,而忽视大众职业教育的倾向,引发了人才市场上的“高消费”现象。一些学生家长,即使孩子分数偏低,也不愿让他上中职、高职,造成高职学校录取后,仍有不少生源流失,给人的印象是职教是普教的“回收站”,孩子实在不行了,才选择职校。这种观念在人才招聘会上,表现为许多用人单位把录取条件规定为大本以上,使职校毕业生处于被动的境地。但事实上,这种想法和做法是落伍于时代的,对孩子的前途是一种错误引导。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职业教育正在解决劳动力就业和开发人力资源方面发挥日益突出的作用。
二、体制不健全。首先,职业教育从体制上讲是阶段封闭的,虽然一部分中职毕业生毕业后可以升高职,高职毕业生部分毕业后可以继续上普通本科,但大专层次毕竟是职业教育的最高层次,而且中职升高职也并非畅通无阻,当然能升到本科深造的更是少数,更不必说硕士、博士。大多数职校毕业生只能面对就业市场,因此这种教育还是主要以就业为培养目标的教育。这种体制封闭的弊端,扼杀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压抑了一批想继续深造的学生的意志,从而限制了职业教育生源的广泛性,造成了目前职校特别是中职招生十分困难的局面。其次,受唯学历教育的影响,职业教育在与其他教育类型的结合上,也缺乏灵活、顺畅的接口,使职业教育发展受限,缺乏活力,得不到社区和企业的重视和支持,限制了职业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职能作用,造成了教育格局中“冷热不均”的现象。第三,有些地区在管理体制上存在多头管理的现象,有的地方把职业大学、中专升格的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校的二级职业学院和成人高校的管理分别归属在不同的职能部门,造成了相互沟通上的困难。第四,条块分割现象较严重。一些职业学校分属不同的行业(企业)进行管理,无形中形成了“条块分割”,使得职教资源无法统一管理,各自为政,造成资源浪费。第五,政府宏观调控不利。在普高热的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受到严重冲击,这与政府宏观调控不力有着很大关系,一些地区忽视职业教育,甚至让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放任自流,各求生灭,使职业教育面临生存危机。第六、政府统筹职业教育的体制也仍然不顺,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以及劳动就业不能有效地衔接,劳动准入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一些用人单位继续招聘未经职业培训的低素质劳动者,不但为生产安全带来隐患,也占用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使职校生感到上职校无用。以上这些都是导致职教办学不理想的体制原因。
三、管理方法死板。在教学管理体系上,还有许多与职业教育特色要求不相适应的方面。以现在实行最普遍的学年制为例,实行学年制,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机会和条件等方面就存在欠缺,尤其在高校扩招后,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知识水平差距拉大的倾向,班级授课式的学年制教学难以适应新的情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岗位变化频繁,促使在职人员要不断接受职业教育,而学年制的管理也限制了这批人的积极性,不利于终身教育办学体系的健康发展。
四、办学投入不足。多年来,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财政预算内职业教育经费占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份额呈下降趋势。全国多数省、自治区没有按要求制定职业学校学生经费标准,教育费附加中用于发展职业教育的经费很少,各种所有制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普遍没有建立起来。全国多数地方没有落实利用银行贷款举办职业学校的政策,没有建立专项经费或利用助学贷款资助职校生。由于经费严重不足,影响到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多数职校办学条件改善步伐缓慢,不少学校实验基地和设备不适应教学工作需要,资金不足使众多职业学校陷入生存危机,导入一种恶性循环,即:缺乏投入——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差——学生就业难——影响职校声誉——难以招生——投入更少。
五、办学特色不明显。由于我国以学历规范各类教育,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特色。职业学校无论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还是在教学实践上都未能体现特色,以高职教育最为明显。高职与普通大专两者在培养目标上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培养大专层次的、一线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是“殊途同归”;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高职与普通大专区别也不大,只不过是大学的“压缩饼干”;培养出的学生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也未显示出多么大的优势。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何还要“另起炉灶”发展高职?其实,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在实践中只是作为缓解普通高中升学压力的措施手段,属于新生事物,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尚不明显。
六、设施规模成为发展瓶颈。由于没有很好的统一规划,加之隶属关系混乱、管理层次过多、职权不明,造成了现在职业学校布局分散、难以统一管理的局面。多方办学、多头管理、布局不合理,造成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不同系统和部门的学校之间争生源、争经费、争师资、争劳动指标。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办学规模小,规模效益难以提高,规模成为职业学校的发展瓶颈。没有完善的校内、校外实习基地,各类模拟实验室数量少,计算机、多功能演示屏等必备设备均数量不够等,都使学生不能得到充分的训练,必然使学生质量不高,就业渠道不畅;而就业渠道不畅,又会影响学校声誉,造成招生人数减少,学校没钱投入,更无法扩大学校设施规模,因此便形成了恶性循环。
七、人员素质成为前进的障碍。21世纪,世界将进入一个以高科技为先导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从就业岗位的变化趋势看,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的职位将逐步代替低知识、低技能的职位,不具备创造性和学习能力的劳动者,将被逐步淘汰。所以,我们需要一支既掌握领先的专业知识,又有“过得硬”的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职工队伍。我们现在教职工队伍的整体水平与新的要求还有差距,职教人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障碍。一方面由于我们的职业学校归属关系混乱,教师来源情况复杂,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而且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束缚,一些人由于过于安逸,养成了懒散习惯,思想觉悟不高,往往把个人利益置于学校利益之上,从来没有把自己当成“学校的主人”;一方面我们的职业教育,限于多种原因,一直未能真正将技能教育放到足够重要的地位,难以完成新形势下的教学任务;再者由于财力所限,无法保证教师根据形势及时充电学习,使教师知识更新慢,从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知识的传播。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理念的指导下,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做出的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1](P.398)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学校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而建立一种心理教育合理的结构和程序,或总结实施心理教育的经验,创造新的心理教育模式。”[2]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薄弱
一方面,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的分类上面。根据学科背景不同,陈旭、张大钧总结国内外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3]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不同,胡凯将心理健康教育分为医学型和教育发展型。[4](P.19)但是学术界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概念、作用等的研究几乎空白。另一方面,我国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来源于自身的实际经验,缺乏理论支撑。特别是整合思想在我国流行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在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了适合本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但是这种基于实践构建的模式由于缺少理论基础,在实施中必然遇到一些问题而不能很好的解决。
2.实践操作推广性弱
科学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具有大范围普遍的推广价值。它不能仅仅局限在一个学校或一个省市。而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实践中就存在着操作性和推广性不强的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一些发达地区的学者构建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相对落后地区很难实施。例如,发达地区的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是高校在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合作,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的配套齐全,而欠发达地区高校的条件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某些模式构建的前提,致使这些模式在这些地区无法实施。另外,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构建者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经验总结来构建模式。而我国高校之间差异很大,很多模式不具备推广价值、没有推广空间。如何构建一个实践操作推广性强的、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关系到我国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当务之急。
3.整合理念模糊
整合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人的心理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固有的复杂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须走一条整合的道路,才能实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大部分都在尝试各个要素之间的整合。整合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模式实施途径的整合。如舒曼[5]等人提出的立体化模式提出了模式构建途径的三个层次,即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和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指各种模式之间的整合。如胡凯[6]在分析了医学模式和教育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教育发展型为主,医学型为辅”的生理、心理、伦理、社会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概念比较模糊,整合的要素不尽相同,整合的标准没有明确规定,整合的内容和途径单一缺乏创新。
4.本土化研究不够深入
国外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其发展走在我国的前面,有较成熟和稳定的工作模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是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经验和方法。在我国当前比较流行的心理咨询模式,咨询的理论、方法、手段和技能等都来自于国外,至今仍没有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进行深入研究的本土化心理咨询模式。在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几乎都来源于国外的理论成果。由于当前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方面的积累较少,借鉴国外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是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国外可行的模式,不一定适合我国高校学生的特点和状况,如果不经过一个充分的内化过程而直接拿来就用,很可能在实践中效果不佳、甚至可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败。
二、对策
1.引入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个有效的模式离不开理论的支撑,面对我国当前模式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加强理论基础势在必行。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在走一条整合的道路,在实践中整合要求多层次、多角度的调动高校学生、教师和其他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强调多方的通力合作。这就要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不能仅仅局限在心理学范围内,要引入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例如,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等,来探索和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
2.开展高校现状和大学生现状的调查研究
2007年教育部公布我国普通本科院校共742所,分布于全国的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家支持力度不同、学校建立历史长短等原因,造成我国高校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通过调查、发现和研究这些差异的内容和表现,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提供物质载体和构建空间,是我国构建具有大范围推广价值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础。大学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一种模式的作用和价值最终是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和改善情况体现出来的。当前,我国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有很多,“2000年在南京召开的大陆、香港、台湾三地21世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学术讨论会上,有报告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有心理问题,90年代上升到了25%,近年来已经达到30%左右。”[7]但我们应该看到,一个行之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仅仅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够的,还要对大学生的学习、家庭、社会背景、思想品质等进行调查研究。这种全面调查可以提高模式构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构建的模式可以推广到全国各大高校。然而调查和研究的过程是漫长和复杂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科学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趋势
在世界上的其它国家和地区,都在有意识地探索一种整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把学校的各种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种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和环境,使学生在这样一种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的环境中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趋于分散,大家都从不同的目标取向来研究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这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殊性和个体性,而不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因此,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整合是十分必要的。“整合”这一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者针对未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趋势提出来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未来要走整合的道路,这是国际普遍的发展趋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研究和讨论明确什么是整合、怎么整合等一系列问题,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提供理论的指导。
4.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大力开展本土化研究
中国在其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也会产生重要影响。“传统文化不仅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模式,而且影响人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时的求助方式。例如,西方人普遍比较重视和善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有心理问题会及时求助心理医生。而中国人将心理问题等同于精神疾病,认为有“病”才去心理咨询,这就造成了中国人在心理问题上的讳疾忌医。”[8]我国当前心理方面的理论实践基本上都来源于西方,由于不同历史文化的影响使得人们的差异很大。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正视中国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吸收外来的理论和方法,大力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本土化研究,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崔景贵.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整合[J].现代教育科学,2004,(1).
[3]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1).
[4]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论[M].武汉: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5]舒曼,袁爱清,徐紫云,徐朝亮.立体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及成效报告[J].华东大学学报,2006,(3).
[6]胡凯.建立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