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4 04:04:0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考学习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准确找出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自己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发挥的最佳才能。
2、结合实际,确定目标。
订计划时,不要脱离学习的实际,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或过低,要依据:知识、能力的实际;“缺欠”的实际;时间的实际
教学进度的实际,确定目标,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3、长计划,短安排。
要在时间上确定学习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近期目标。在内容上确定各门功课和各项学习活动的具体目标。学习目标可分为:
掌握知识目标;培养能力目标;掌握方法目标;达到成绩(分数)目标。
长计划是指明确学习目标,确定学习的内容、专题,大致规划投入的时间;短安排是指具体的行动计划,即每周每天的具体安排和行动落实。
4、突出重点,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所谓重点:一是指自己学习中的弱科或成绩不理想的课程或某些薄弱点;二是指知识体系中的重点内容。订计划时,一定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证重点。
5、计划要全面,还要与班级计划相配合。
计划里除了有学习的时间外,还要有进行社会工作、为集体服务的时间;有保证睡眠的时间;有文体活动的时间。时间安排上不能和班级、家庭的正常活动、生活相冲突。
6、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
常规学习时间(即基本学习时间):指的是用来完成老师当天布置的学习任务,“消化”当天所学知识的时间。
自由学习时间:指的是完成了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之后,所剩下的归自己支配的学习时间。在自由学习时间内一般可做两件事:
补课和提高。补课是指弥补自己学习上的缺欠;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
不管是补课还是提高,最好要围绕一个专题进行,这样做,学习比较容易见效果。
自由学习时间内所取得的学习效果,对改变学习现状具有重大的作用,因此这一时间的安排,应当成为制订学习计划的重点之一。
7、脑体结合,学习和其他活动应合理安排。
在安排计划时,不要长时间地从事单一活动。学习和体育活动要交替安排;安排科目时,文科、理科的学习要错开
相近的学习内容不要集中在一起学习;同一学科的材料,用不同的方法学习。
8、提高学习时间的利用率。
时间是宝贵的,自觉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是每个中学生学习上进行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
早晨或晚上,一天学习的开头和结尾时间,可安排着重记忆的科目,如英语科等;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
时间较完整时,可安排比较枯燥的内容或自己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或注意力不易集中的时间
可安排学习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或做习题。这样可以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9、计划要留有余地。
10、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
检查内容:
(1)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
(2)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
不同初一、初二时的时间轻松,因为自己今年的努力如何,明年的中考中将会全部见证。所以这个时期每个初三的学生都要为自己制定一套紧张的初三学习计划。以下有两篇个人学习工作计划范文可供您参考。
一:把初三的复习计划分为三大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任务、不同的目标和不同的学习方法。
第一阶段,是整个初三第一学期时间。这个阶段时间大约五个月,约占整个初三复习的一半时间左右。这初三文科复习四忌
一忌抛开考纲,盲目复习。中考各科都有《考试说明》,学生首先应该依据《考试说明》,明确中考的考查范围和重点内容,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二忌急于求成,忽视小题。有些学生认为文科需要背诵的知识点太多,而在中考中基础知识题的分值不高,所以索性就放弃了。他们不知道解决好基础知识,正是提高文科成绩的关键所在。
三忌支离破碎,缺乏系统。有些学生认为与理科相比,文科知识缺乏系统性和逻辑性,可以随意捡章节进行复习。其实文科复习应兼顾知识、能力、方法三个层次。
四忌浮光掠影,只重皮毛。有些学生只重视知识的背诵,缺乏专题性反思,不知道自己的涨分点在哪里。
第一阶段可以称为基础复习阶段。学校里每一个科目都在逐册逐章节地进行复习,我们自己也应该和学校的教师步伐一致,进行各科的细致复习。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五个月,把每一科在中考范围内的每个知识点都逐章逐节、逐篇逐段,甚至农字逐句地复习到,应做到毫无遗漏。这个阶段,复习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万丈高楼增地起”,只有这时候循序渐进、查缺被漏、巩固基础,才能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只有这时候把边边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复习到,才能在今后更多的时间去攻克一些综合性、高难度的题目。
第二阶段从寒假至第一次模拟考试前,时间大约四个月。这个阶段是复习工作中的最宝贵的时期,堪称复习的“黄金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个时期复习任务最重,也最应该达到高效率的复习。也可以将这个阶段称为全面复习阶段。 我们的任务是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找到每科中的一条宏观的线索,提纲挈领,全面复习。这个阶段的复习,直接目的就是第一次模拟考试。第一次模拟教育是中考前最重要的一次学习检验和阅兵,是你选报志愿的重要依据。一模成功,可以使自己信心倍增,但不要沾沾自喜;一模受挫,也不要恢心丧气,妄自菲薄。应该为一模恰当定位,在战略上藐视它,在战术上重视它。
第三阶段从一模结束至中考前,时间大约两个月。这是中考前最后的一段复习时间,也可以称为综合复习阶段。随着中考的日益迫近,有些同学可能心理压力会越来越重。因此,这个时期应当以卸包袱为一个重要任务。要善于调节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放松一下绷得紧紧的神经。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此时,第天不必复习得太晚,要赶快调整初三一年紧张复习中形成的不当的生物钟,以保证充沛的精力。另外,这个时期不必再做过多的过量的习题,更不应死抠难题和偏题,应该做少而精的练习。比如,花些工夫研究研究历年中考的题目,因为这些题目既是经过千锤百炼的精品,又是中考命题人意志的直接体现,可谓字字珠玑。在复习中,我们中做题应先易后难,选择题拿不准也不要放弃,选一个最可能的空填上等等。
以上我介绍的是我在初三时的复习计划和体会。我想,我们在复习中,更重要的是从一点一滴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也应该重视日常每天每周的复习安排。
二:在初三一年的复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合理安排每一天的复习时间。在紧张的复习过程中,每天可供我们自己利用的时间并不多,其中最长的一段时间大约就是每天晚饭后至睡觉前的三个多小时时间。能否利用好这段时间,是初三复习成败的关键。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不要在一个晚上把五科全复习到,这样做只会不分主次、自找麻烦。试想,仅仅是不足四小时的短短的一段宝贵时间,怎么能经得起五科的轮番轰炸呢?因此,我建议大家在一个晚上专攻一门到两门,抓住重点,集中精力,以争取达到较高的学习效率。我在初三每天晚上复习时,周一定为数学日,周二定为英语日,周三定为物理日,周四定为语文日,周五定为化学日,每晚集中精力复习一门功课,长期坚持,效果不错。
除了以上所说,学习的方法与态度,以及考试的心态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很多人在考试时总考不出自己的实际水平,拿不到理想的分数,究其原因,就是心理素质不过硬,考试时过于紧张的缘故,还有就是把考试的分数看得太重,所以才会导致考试失利,你要学会换一种方式来考虑问题,你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人们常说,考试考得三分是水平,七分是心理,过于地追求往往就会失去,就是这个缘故;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即把考试当成一般的作业,理清自己的思路,认真对付每一道题,你就一定会考出好成绩的;你要学会超越自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心里不要总想着分数、总想着名次;只要我这次考试的成绩比我上一次考试的成绩有所提高,哪怕是只高一分,那我也是超越了自我;这也就是说,不与别人比成绩,就与自己比,这样你的心态就会平和许多,就会感到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学习与考试时就会感到轻松自如的;你试着按照这种方式来调整自己,你就会发现,在不经意中,你的成绩就会提高许多;
这就是我的经验之谈,妈妈教给我的道理,使我顺利地度过了中学阶段,也使我的成绩从初一班上的30多名到初三时就进入了年级的前10名,并且没有感到丝毫的压力,学得很轻松自如,你不妨也试一试,但愿我的经验能使你的压力有所减轻、成绩有所提高,那我也就感到欣慰了;
最祝你学习进步! 以上时参考别人的,我感觉不错以下是我的建议
一·课上的效率一定要保持。
二·要跟着老师走,自己的学习任务不能和老师冲突,太自主不一定是好事。
一、复习规划 复习规划一般是三段式复习法。即:
第一阶段是章节复习。按照教材编写的章节顺序,根据各章节内容划分不同的小单元进行复习。这一阶段要于4月20日左右结束,时间约8-9个周。
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按照教材编写的知识体系,设计不同的知识专题,根据不同的知识专题进行复习。这一阶段要于5月20日左右结束,时间约5-6个周。
第三阶段是模拟测试。按照中考试题格式及标准,设计中考模拟试题,进行中考模拟训练。这一分阶段要于6月5日前结束,时间约2周。
二、复习策略
⑴章节复习——依据教材进行纵向复习。
这是基础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基础环节,决定着能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章节复习要按照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理解,有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原则,降低教学重心,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复习基础知识,通过章节复习要达到记忆准确、理解透彻、应用灵活的作用。其指导思想是:基础、全面、系统、扎实。
①基础。即立足基础。一是立足教材,要依据教材章节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复习,展现知识由易到难的递进过程,让学生在重温知识的认知历程中,进一步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进一步理解知识的内涵及外延,使学生的认识在新的循环中进一步提高辩析和应用能力。二是立足大纲,要依据大纲的基本要求,以80%以上学生能够掌握为标准,针对各知识点设计对应的复习或训练内容,不要盲目拨高或设计较难的试题,以免影响学生复习积极性。
②全面。即全面覆盖。一是广度上,不仅要把教材中每个知识点找准找全,不遗漏任何知识点,而且还要关注知识点的前后的联系,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呈现方式和考查角度,进行全面细致的变式训练;二是深度上,要认真分析大纲和考试说明,明确各知识点考查的基本要求,另外,还要对照中考试题,分析各知识点的实际考查水平,适应挖掘或拓展知识内涵,依据基本要求和中考实际设计相应的复习深度。
③系统。即建立体系。一是要建立知识体系,对单元知识点要进行归纳、梳理,找清相互之间的联系,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点,可以打破教材章节,不断融合、对比,使学生形成较好完善的知识体系;二是要形成方法体系,知识点的考查是通过习题呈现的,在知识梳理或习题训练中,要不断抽取知识规律及解题方法,让学生掌握建构知识的方法,掌握知识存在的规律,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形成较为完整知识及方法体系。
④扎实。即抓好落实。一是抓知识落实,对基础知识不仅要记忆准确,理解透彻,准确把握内涵和外延,而且还要能熟练地进行辩析或应用;二是抓训练落实,要加强知识的对应性或变式性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多角度理解知识,多角度掌握考查方式,熟练掌握解题思路或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⑵专题复习——依据知识点进行横向复习
这是综合复习阶段,是中考复习的关键环节,决定着能否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专题复习要按照有利于巩固基础,有利于提高综合能力的原则,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对比,加强知识的融合与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辩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其指导思想是: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①巩固。即巩固基础。专题是对教材知识进行横向归类形成的,在知识归类的过程中,仍要涉及到各个知识点,对各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必然会影响知识关系的认识,影响专题复习的效果,因此,要通过设计知识点的辩析与对比性,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基础知识。
②完善。即完善体系。一是梳理关系,专题即一类知识,是从教材整体的角度把关联知识进行汇总,前搭后联形成的某一知识体系,知识分布较广,关系不明确,其归类过程也不是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知识的重新组合,不仅有明确的归类标准或归类依据,而且还有明确组合关系,因此,要通过知识的组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知识的组织标准和组织关系,使之形成即有具体内容,又有组合关系的专题网络。另外,各个专题不是独立的,各专题之间也存在一定融合,在梳理专题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专题内知识的完善,而且还要加强专题之间知识的联系,使整个教材知识能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网络。二是完善理解,在第一轮复习中,知识点联系面较小,知识内涵挖掘不充分,知识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上,因此,要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延伸知识内涵,将知识点融入专题知识的大背景中,让学生在新的角度或高度上,进一步感悟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提高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⑶关注实际应用
从新课程要求看,新课程编写的理念是“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根据新课程理念,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中考考查方向看,尤其注重应用能力的考查,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从中考功能看,中考具有选拔的功能,必然要设置有一定区分度的试题,具有中等区分度和较高区分度的试题约占30%左右。从试题呈现方式看,这些试题多数设置了应用的实际情境,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考查综合辩析或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关注知识理解的基础上,要加强与现实生活、社会与科技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⑷关注信息搜集
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是学生学习关键,注重学生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考查,是教育部在初中毕业与升学考试改革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因此中考会加大这种内容的考查。从新课程要求看,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是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尤其加强了这部分内容的设置。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看,逐步加大了信息题比例,每年约占30%左右,突出考查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及方法迁移的能力。这种试题不仅考查学生准确地搜集有用信息,抽取所学知识的规律和方法,而且还要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之中。
⑸关注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是科学探究的能力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内容,加强实验探究能力考查,这是新课程发展的一大趋势。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看,试题不仅加大了考查的分值比例,每年约占30%左右,而且还展现了科学探究的过程,呈现了科学探究过程的多种要素,如:实验假设、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方案评价、实验仪器选择、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等,而且将实验融入社会热点、生产生活的背景之中,通过创设实验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⑹关注计算
把化学计算的过程融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之中,层层设置递进性的系列的问题,并将计算过程作为科学探要素中搜集数据、分析与结论的环节来对待,增强了试题的思维力度,全面考查了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数据的观察与的分析,特别是将图表、图示结合,即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这是近几年来中考试题的发展方向。
⑺加强教学研究
教学研究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教的研究,针对知识梳理课和习题课两个课型,研究课堂教学的方式,研究如何才能提高课堂复习的效果;二是学的研究,研究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复习效率,学生的复习方式如何?针对知识不再具有新鲜感的情况下,研究如何提高复习动力?三是考的研究,针对中考试题,研究中考题型、难度、考查方式、知识分布、境境设置等,研究中考试题命题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从考的角度设计复习教学,从而优化教学,优化训练。
关键词:中学;会计信息化;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技水平也不断发展,传统会计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经济趋势的需要。中学会计信息化与中学教育经费应用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为了促进中学教育经费应用管理系统逐步完善,实现中学会计科学化管理,本文从中学会计信息化特征和进一步优化措施入手,对中学科技信息化进行简析。
一、中学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概念
中学会计信息化是基于传统计算机简单数据保存、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计算机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储存、应用的管理过程。中学信息化管理将传统单一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管理模式,与现代化中学教育理念之间达成教育模式融合转型,促进中学教育整体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二)特征
中学科技信息化使中学资金管理逐步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中学会计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中学会计信息管理全方位。中学会计管理的范围主要为中学教育日常开支、中学教师工资以及多种教育活动经费,传统中学会计管理主要依靠人工管理,分工分配,容易造成中学会计资金划分不明确或者资金应用片面性的问题,中学会计信息化管理,使中学教育经费应用从信息应用、信息管理以及资金分配管理都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不仅实现了中学教育经费应用科学化,同时也实现了中学会计运用全面化;第二,中学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发展,计算机智能化操作,中学财务管理系统科学化;第三,中学会计信息管理形式多元化;第四,实现了中学会计信息交流管理透明化,信息化管理主要应用计算机系统完成中学财务管理的整体操作,管理者可以对管理流程进行网络监管,实现中学经费管理透明化。
二、中学会计信息化的优化措施
中学会计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科学化。全面化发展的重要体现。现阶段,我国中学会计管理实施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中学教育经费应用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中学会计信息化依旧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转型发展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实现中学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本文从我国中学会计信息化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中学会计信息化优化措施。
(一)逐步完善中学会计管理职能的转变
中学会计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中学教育经费运行计划,对中学教育经费支出和收入进行经济核算。实现中学会计信息化管理,平衡信息化管理与会计应用管理之间的协调性,避免中学财务管理中人员冗长,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混乱的现象,明确中学会计人员应用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相适应,明确会计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实现中学教育经费管理体系层次性强,管理职能名明确。例如:某中学实施会计信息化管理,但中学中管理部门中人员管理系统依旧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学会计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冗长,中学日常开支比重增加,中学会计系统改革滞后。校领导为了转变这种局面,对中学会计部门人员管理职能科学划分,完善了中学会计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
(二)优化中学会计经费计算方式
中学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也是对中学财务管理技术水平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的体现。中学会计应当合理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优化中学会计经费计算方式。一方面,中学会计信息化能够实现中学经费管理系统中经费记账,经费结账,经费报表的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了中学会计管理的工作效率,保障会计经费运算数据准确性较强;另一方面,中学会计可以将信息化智能操作系统与中学经费应用分配比重相结合,优化中学会计信息化经费计算方式,灵活运用中学会计信息化系统。例如:某中学会计为了将信息化管理应用程度进一步提高,积极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程度进行深入探究,应用网络数据分析系统对学校近年来财务应用比重进行划分,制定财务分析表格,对中学会计信息化系统综合应用,实现了该学校会计经费计算方式科学化分析管理。
(三)适当加强中学会计信息化管理监督
中学会计信息化实现,是现代教育教育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科学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中学信息化管理使中学财务资源管理的数据运行精密化和集中化处理程度提高。一方面,信息化能够提高中学会计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教育经费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另一方面,中学也应当加强对会计管理系统人员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加强中学管财务管理的监督体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会计信息管理措施,保障中学会计信息资源数据应用客观发展。例如:某学校采取会计信息化管理,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学会计应用管理系统,建立中学网上会计操作监督系统,对该中学会计信息存储,人员操作进行监督管理,不仅提高了中学会计信息化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同时也降低了中学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的发生。
三、中学会计信息化的作用
中学会计信息化是我国教育管理系统逐步发展的重要体现,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完善中学会计系统,中学会计系统的完善程度与中学教育经费应用情况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中学会计信息化能够降低中学会计管理信息失真,数据不准确的现象,提高中学财务资金管理水平,完善中学会计系统;第二,促进中学经费管理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传统人工会计管理对财务分配比重划分缺乏科学性,同时,财务资金划分中容易将中学管理中不重要部分忽略掉,导致中学财务应用比重失衡,中学会计信息化应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信息管理智能化操作,从而实现了财务分配综合管理。
四、结束语
中学会计信息化是现代管理手段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应用的体现,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中学教育资金划分科学发展,使中学教育管理体系转型发展与社会发展总趋势相适应,推进我国中学教育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作者:赵春雨 单位:山东省济南第五中学
参考文献:
[1]辛茂荀.中学会计信息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袁树民,.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3]程昔武,纪纲.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6(3)
关键词:中学 会计信息化 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科技水平也不断发展,传统会计管理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经济趋势的需要。中学会计信息化与中学教育经费应用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为了促进中学教育经费应用管理系统逐步完善,实现中学会计科学化管理,本文从中学会计信息化特征和进一步优化措施入手,对中学科技信息化进行简析。
一、中学会计信息化概述
(一)概念
中学会计信息化是基于传统计算机简单数据保存、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计算机会计信息收集、整理、传输、储存、应用的管理过程。中学信息化管理将传统单一的信息资源进行整合管理,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管理模式,与现代化中学教育理念之间达成教育模式融合转型,促进中学教育整体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二)特征
中学科技信息化使中学资金管理逐步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中学会计管理科学化、现代化发展。主要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中学会计信息管理全方位。中学会计管理的范围主要为中学教育日常开支、中学教师工资以及多种教育活动经费,传统中学会计管理主要依靠人工管理,分工分配,容易造成中学会计资金划分不明确或者资金应用片面性的问题,中学会计信息化管理,使中学教育经费应用从信息应用、信息管理以及资金分配管理都实现了智能化管理,不仅实现了中学教育经费应用科学化,同时也实现了中学会计运用全面化;第二,中学会计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发展,计算机智能化操作,中学财务管理系统科学化;第三,中学会计信息管理形式多元化;第四,实现了中学会计信息交流管理透明化,信息化管理主要应用计算机系统完成中学财务管理的整体操作,管理者可以对管理流程进行网络监管,实现中学经费管理透明化。
二、中学会计信息化的优化措施
中学会计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管理模式逐步实现科学化。全面化发展的重要体现。现阶段,我国中学会计管理实施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中学教育经费应用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中学会计信息化依旧处于初级阶段,信息化转型发展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实现中学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本文从我国中学会计信息化发展实际出发,提出中学会计信息化优化措施。
(一)逐步完善中学会计管理职能的转变
中学会计的主要职责是制定中学教育经费运行计划,对中学教育经费支出和收入进行经济核算。实现中学会计信息化管理,平衡信息化管理与会计应用管理之间的协调性,避免中学财务管理中人员冗长,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混乱的现象,明确中学会计人员应用于信息化管理系统相适应,明确会计管理人员的管理范围,实现中学教育经费管理体系层次性强,管理职能名明确。例如:某中学实施会计信息化管理,但中学中管理部门中人员管理系统依旧是传统的管理模式,中学会计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冗长,中学日常开支比重增加,中学会计系统改革滞后。校领导为了转变这种局面,对中学会计部门人员管理职能科学划分,完善了中学会计信息化程度逐步提高。
(二)优化中学会计经费计算方式
中学会计信息化的实现,也是对中学财务管理技术水平逐步实现科学化管理的体现。中学会计应当合理应用信息化管理模式,优化中学会计经费计算方式。一方面,中学会计信息化能够实现中学经费管理系统中经费记账,经费结账,经费报表的智能化管理,大大提高了中学会计管理的工作效率,保障会计经费运算数据准确性较强;另一方面,中学会计可以将信息化智能操作系统与中学经费应用分配比重相结合,优化中学会计信息化经费计算方式,灵活运用中学会计信息化系统。例如:某中学会计为了将信息化管理应用程度进一步提高,积极对信息化系统的应用程度进行深入探究,应用网络数据分析系统对学校近年来财务应用比重进行划分,制定财务分析表格,对中学会计信息化系统综合应用,实现了该学校会计经费计算方式科学化分析管理。
(三)适当加强中学会计信息化管理监督
中学会计信息化实现,是现代教育教育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科学化发展的重要体现。中学信息化管理使中学财务资源管理的数据运行精密化和集中化处理程度提高。一方面,信息化能够提高中学会计管理水平,促进我国教育经费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另一方面,中学也应当加强对会计管理系统人员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加强中学管财务管理的监督体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会计信息管理措施,保障中学会计信息资源数据应用客观发展。例如:某学校采取会计信息化管理,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学会计应用管理系统,建立中学网上会计操作监督系统,对该中学会计信息存储,人员操作进行监督管理,不仅提高了中学会计信息化系统运行的准确性,同时也降低了中学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的发生。
三、中学会计信息化的作用
中学会计信息化是我国教育管理系统逐步发展的重要体现,其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完善中学会计系统,中学会计系统的完善程度与中学教育经费应用情况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中学会计信息化能够降低中学会计管理信息失真,数据不准确的现象,提高中学财务资金管理水平,完善中学会计系统;第二,促进中学经费管理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传统人工会计管理对财务分配比重划分缺乏科学性,同时,财务资金划分中容易将中学管理中不重要部分忽略掉,导致中学财务应用比重失衡,中学会计信息化应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信息管理智能化操作,从而实现了财务分配综合管理。
四、结束语
中学会计信息化是现代管理手段在教育管理系统中应用的体现,信息化管理能够实现中学教育资金划分科学发展,使中学教育管理体系转型发展与社会发展总趋势相适应,推进我国中学教育系统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辛茂荀.中学会计信息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
[2]袁树民,.会计信息系统[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3
[3]程昔武,纪纲.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6(3)
或许以后你们将会感慨,整个初中是我们人生中最应该享受的时光,并不是因为我们多么自由,多么富有,而是因为此时我们年轻,对于朋友和同学来说我们拥有彼此,这种日子仅此三年。中考复习的每一天,尽管学习很辛苦,做题很疲惫,但是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我们也知道会有老师帮助我们尽可能的实现它。
所以,每个人都不是自己在奋战,每天的辛苦复习中,我们有老师,有同学,拥有朋友和家人,每个人都会挺你。中考,没有人让你去下火海,没有人逼你说拿命来,复习仅仅是辛苦,但是不会觉得恐怖。
我们想想和同学们一起埋头苦写的日子,互相追赶着彼此的进度,虽然紧张,但是课间依然说笑如常。彼此之间不应该是竞争者,而是队友。一套卷子发下来争先恐后的做着,生怕比别人落下,生怕比别人少做,而后对于某些题大家又开始互相讲解,互相调侃着。我们希望不断地通过做题来证明我们的实力,找到那种被别人羡慕的成就感。初三的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恨它因为他让我们不得不忙碌着,我们爱它,因为他让我们忙碌并在一起。
好啦,言归正传,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满打满算,也只有4个月不到的时间能够用来复习,再细细算一下,直到一摸前,我们只有2个月的时间了。这段时间,转瞬即逝,但是如果能够把握好对于我们提高成绩还是可以有很大帮助的。
在此阶段同学们复习时需要注意两点,第一是方法,第二是心态。
先说方法,春季的复习,基础知识永远是我们不得不重视的。
第一、基础知识系统化。
看到一道题,我们要知道它在考什么,我们要明确的知道每一个知识点来源于那一部分知识。牢记每一部分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能够大大降低我们的出错率。就像看到分式方程一定要想到验根,看到一元二次方程一定要想到算一下,看到等腰三角形一定要注意分类讨论并且想到三线合一。
初中学过的所有知识都有着他最基础的一部分以及较难掌握的一部分,这就对应着我们中考要求中abc三类不同的要求,我们对于每一部分知识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几何的模型,例如圆与切线当中的单切线,双切线以及三切线,相似当中的非垂直相似,双垂直相似以及三垂直相似模型,我们都要了然于胸,这才能使得我们做题的思路来得更快更清晰。
再者,对于构造等腰三角形以及直角三角形来说,经常需要讨论谁是腰谁是底边,哪个是直角边哪个是斜边,这里系统化的方法就变得特别的重要了。为了保证讨论的情况不丢不落,必须要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划分,否则拼拼凑凑就有可能有丢的有重复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会对于基本题型的总结,对于基本知识点的归纳,以保证我们做题的顺畅与严谨。
第二、基础知识全面化。
为什么这个重要,因为全面化的知识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更宽的解题空间。比如说三角形中重要的线段,很多同学都会说角平分线,中线和高,那么实际上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线段——中位线。这条线段尽管不是和前三条一起讲的但是在求解三角形的问题当中经常会用到,那么如果我们做题当中意识不到三角形中位线的问题,那么很可能就做不出辅助线。
因此将知识点规整在一个整体当中是非常有利于我们进行联想和应用的。再比如,求解线段长,都能用到什么方法,大部分同学都能说出很多种,例如勾股定理,相似三角形,全等三角形,三角函数,特殊三角形的性质等等,但是诸如面积法,以及构造平行四边形等方法却经常被遗忘。这就是归纳方法的不彻底,而后者往往是解决综合题中有可能会用到的方法,所以归纳的彻底相当的重要。
再例如证明题中推导角度的问题,除了大家一直比较敏感的三线八角,在我们学过相似和全等之后,便经常习惯于用这几种方法求解角与角的关系,而事实上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最容易被忽略,一是“三角形内角和=180°”二是“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他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干瞪眼就是看不出来这是外角的同学大有人在,所以,在学过的知识逐渐变得丰富之后,我们要善于整理,把学过的每一个知识点整理到一起,串成线,吊起来一串圆,要能够知道里面一共有多少个定理,多少种提醒常见的题型;吊起一串直角,要想到什么地方能够见到直角,直角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和作用。所以大家要全面总结每一部分考点涉及到的知识,每一种知识涉及到的解题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我们思路开阔,方法灵活,不至于说看一道题能想出来的方法死活做不出来,应该用到的方法死活想不到。
第三、基础知识深度化。
这部分就关系到我们后面的综合题了。深度化,也就是对于基础知识的应用与迁移。中考是没有难题的,我们所说的难题只不过是将许多简单的知识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或稍作变形,或稍加隐藏。那么这部分就需要大家能够灵活并且熟练的应用我们的基础知识进行解答。灵活运用的前提,就是对于知识点认识的深刻。例如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很多同学只能想到用它来求解范围问题,但事实上,在综合题中,这部分知识更多的用来求解线段关系以及最值问题。如果能有这种认识,那么在综合题中就能够自然而然的想到平移线段构造三角形或者平行四边形。再比如,二次函数的图像与任意一条直线的交点,不仅表示着两个图像相交,同时表示着他们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有实根。
对于直角三角形,他不仅仅是我们的一个求解对象,同时我们要认识到它是一个非常好的边角转化工具,出现特殊角度,我们要能够想到构造直角三角形,把条件进行转化。这些,都是需要在做够一定量的题目后对于基础知识深化理解才能掌握的方法。
1.(2013,黄石)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2.(2014,苏州)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B)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纯铁
D.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3.(2014,兰州)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
A.Y>Z>XB.Y>X>Z
C.X>Y>Z D.Z>Y>X
4.下列关于铁的说法错误的是(A)
A.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D.炼铁高炉内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生成了铁
5.(2014,菏泽)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C)
A.Zn、Ag、CuSO4溶液
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
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
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
6.(2014,重庆)“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B)
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须水和氧气同时参加
7.(2013,湛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铁和铁合金都容易被腐蚀
B.高炉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C.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是硫酸铜溶液,可用铁桶配制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
8.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Fe、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FeSO4溶液中;⑤将Fe放入AgNO3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铁、银、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的是(D)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⑤
9.(2014,株洲)中国南车株洲时代集团生产的油电双动力公交车因省油、环保而在全国推广,双动力公交车制造需要大量使用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金属材料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
B.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C.双动力公交车所有部件都是由金属材料制造的
D.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0.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D)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二、填空题
11.(2013,邵阳)右图为常用的铁锅,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锅手柄上的塑料属于__有机__(填“无机”或“有机”)材料。
(2)生活中用铁做成铁锅,是利用铁的__导热__性。
(3)金属材料一般易腐蚀,每年腐蚀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请你列举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刷漆(合理即可)__。
(4)铝制品的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原因是__铝在空气中被氧化形成一层氧化膜__。
12.(2014,沈阳)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意思是可溶性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例如:CuSO4+Fe===Cu+FeSO4。
(1)CuSO4的物质名称为__硫酸铜__,其溶液的颜色为__蓝色__。
(2)铁属于__金属__(填“金属”或“非金属”)。
(3)FeS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2__。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置换反应__。
13.(2013,南宁)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和__水(或水蒸气)__直接接触。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自行车支架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刷油漆(或镀上一层耐磨或耐腐蚀的金属等)__。
(3)某同学为了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选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CuCl2等可溶性铜盐__溶液和__MgCl2等可溶性镁盐__溶液。请根据选定的试剂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Fe+CuCl2===FeCl2+Cu__。
三、实验探究题
14.(2013,陕西)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__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变为蓝色__。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Zn+2HCl===ZnCl2+H2__。
(3)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AB__(填字母)。
(4)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__铁钉未打磨有铁锈,铁锈与稀硫酸反应,溶液中有Fe2(SO4)3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属X是__Fe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CuSO4===Cu+FeSO4__;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除去铜中的铁__;
(3)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__蒸发__。
16.金属材料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
(1)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具有熔点高、可塑性好、抗腐蚀性强、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等优良性能。金属有下列用途:①用来做保险丝;②用来制人造骨;③用于制造船舶;④用于制造航天飞机。其中与钛合金性能相符合的是__②③④__(填序号)。
(2)铁是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铁,实验过程中,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赶走管内的空气,防止爆炸__。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下:
焦炭――过量空气、高温① CO2 ――焦炭、高温②CO――赤铁矿、高温③ Fe
写出②③两步的化学方程式__CO2+C=====高温2CO__、__3CO+Fe2O3=====高温2Fe+3CO2__。
(3)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我们必须保护金属资源并进行金属的回收利用。某兴趣小组同学欲从含有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全部金属铜,应先加入__稍过量铁粉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H2SO4===FeSO4+H2__、__Fe+CuSO4===FeSO4+Cu__。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__Fe、Cu__,继续处理可以得到纯净的金属铜和硫酸亚铁固体。
(4)在学习了金属资源保护内容以后,兴趣小组同学对金属的锈蚀做了观察,发现残留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家用的铜质水龙头也生了一层绿色的铜锈。回忆已有的知识,铁生锈的原因是__与空气中的O2、H2O同时接触__。那么铜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查阅有关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他们除依照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方法进行实验外,还补充做了铜锈蚀与__CO2__有关的实验。请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保持金属及金属表面的洁净与干燥(合理即可)__。四、计算题
17.(2014,泰安)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一铁铜合金中含铁的质量分数,将6 g该合金粉末样品,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160 g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为了充分利用资源,还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回收处理。请结合下列图式计算:
(1)该合金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所得固体铜的质量a为多少克?
(3)向不饱和滤液中加入多少克水,能得到5%的硫酸亚铁溶液,用于缺铁花卉的营养液。[(2)(3)中计算结果精确至0.1 g]
解: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生成铜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z。
Fe+CuSO4 === FeSO4+Cu
56160 152 64
x 160 g×10% z y
56/160=x/(160 g×10%) x=5.6 g
160/64=(160 g×10%)/y y=6.4 g
160/152=(160 g×10%)/z z=15.2 g
(1)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5.6 g/6 g×100%=93.3%
(2)a=6.4 g+(6 g-5.6 g)=6.8 g
(3)设要得到5%的硫酸亚铁溶液,需要向不饱和滤液中加入水的质量为m。
1.(2013,黄石)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
A.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2.(2014,苏州)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B)
A.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
B.“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
C.通过高炉炼得的铁为纯铁
D.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
3.(2014,兰州)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
A.Y>Z>XB.Y>X>Z
C.X>Y>Z D.Z>Y>X
4.下列关于铁的说法错误的是(A)
A.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B.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C.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D.炼铁高炉内一氧化碳夺取氧化铁中的氧而生成了铁
5.(2014,菏泽)仅用下列各组试剂无法完成验证Zn,Cu,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是(C)
A.Zn、Ag、CuSO4溶液
B.Cu、ZnSO4溶液、AgNO3溶液
C.Zn、Ag、稀硫酸、ZnSO4溶液
D.Zn、Cu、稀硫酸、AgNO3溶液
6.(2014,重庆)“对比法”是实验探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分析以下铁钉生锈实验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B)
A.对比①②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B.对比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C.对比①③可以说明铁生锈一定要有水参加
D.对比①②③可以说明铁生锈必须水和氧气同时参加
7.(2013,湛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铁和铁合金都容易被腐蚀
B.高炉炼铁是利用还原剂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
C.配制波尔多液的原料是硫酸铜溶液,可用铁桶配制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
8.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银、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五个实验:①将Fe、Cu分别放入稀盐酸中;②将Ag放入Cu(NO3)2溶液中;③将Cu放入AgNO3溶液中;④将Cu放入FeSO4溶液中;⑤将Fe放入AgNO3溶液中。下列实验组合不能验证铁、银、铜三种金属活动顺序的是(D)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⑤
9.(2014,株洲)中国南车株洲时代集团生产的油电双动力公交车因省油、环保而在全国推广,双动力公交车制造需要大量使用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金属材料中一定不含有非金属元素
B.多数合金的抗腐蚀性能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C.双动力公交车所有部件都是由金属材料制造的
D.地球上的金属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10.小明为探究金属与盐的反应,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发现,溶液呈现无色,溶液底部有少量固体粉末;过滤后在滤渣和滤液中分别加入适量稀盐酸,滤渣中有无色气体产生,滤液中无沉淀产生。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得出的以下结论错误的是(D)
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
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二、填空题
11.(2013,邵阳)右图为常用的铁锅,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锅手柄上的塑料属于__有机__(填“无机”或“有机”)材料。
(2)生活中用铁做成铁锅,是利用铁的__导热__性。
(3)金属材料一般易腐蚀,每年腐蚀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请你列举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刷漆(合理即可)__。
(4)铝制品的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原因是__铝在空气中被氧化形成一层氧化膜__。
12.(2014,沈阳)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述,意思是可溶性铜的化合物与铁发生反应,得到单质铜。例如:CuSO4+Fe===Cu+FeSO4。
(1)CuSO4的物质名称为__硫酸铜__,其溶液的颜色为__蓝色__。
(2)铁属于__金属__(填“金属”或“非金属”)。
(3)FeS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2__。
(4)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置换反应__。
13.(2013,南宁)人类的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金属材料。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和__水(或水蒸气)__直接接触。
(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自行车支架采取的防锈措施是__刷油漆(或镀上一层耐磨或耐腐蚀的金属等)__。
(3)某同学为了验证镁、铁、铜的活动性顺序,他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选的另外两种溶液是__CuCl2等可溶性铜盐__溶液和__MgCl2等可溶性镁盐__溶液。请根据选定的试剂写出上述实验中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Fe+CuCl2===FeCl2+Cu__。
三、实验探究题
14.(2013,陕西)如图为某学习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所做的四个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A中的实验现象:__铜丝表面附着一层银白色固体,溶液变为蓝色__。
(2)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Zn+2HCl===ZnCl2+H2__。
(3)要证明Cu、Fe、Ag的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_AB__(填字母)。
(4)开始反应后D中溶液逐渐变为黄色,原因是:__铁钉未打磨有铁锈,铁锈与稀硫酸反应,溶液中有Fe2(SO4)3生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__。
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属X是__Fe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CuSO4===Cu+FeSO4__;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除去铜中的铁__;
(3)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__蒸发__。
16.金属材料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
(1)钛合金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具有熔点高、可塑性好、抗腐蚀性强、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等优良性能。金属有下列用途:①用来做保险丝;②用来制人造骨;③用于制造船舶;④用于制造航天飞机。其中与钛合金性能相符合的是__②③④__(填序号)。
(2)铁是一种最主要的金属材料,实验室里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得到铁,实验过程中,先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赶走管内的空气,防止爆炸__。炼铁厂常以焦炭、赤铁矿、空气等为主要原料炼铁,反应过程如下:
焦炭――过量空气、高温① CO2 ――焦炭、高温②CO――赤铁矿、高温③ Fe
写出②③两步的化学方程式__CO2+C=====高温2CO__、__3CO+Fe2O3=====高温2Fe+3CO2__。
(3)矿物的储量有限,而且不可再生,我们必须保护金属资源并进行金属的回收利用。某兴趣小组同学欲从含有硫酸、硫酸亚铁和硫酸铜的废液中,回收全部金属铜,应先加入__稍过量铁粉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Fe+H2SO4===FeSO4+H2__、__Fe+CuSO4===FeSO4+Cu__。
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含有__Fe、Cu__,继续处理可以得到纯净的金属铜和硫酸亚铁固体。
(4)在学习了金属资源保护内容以后,兴趣小组同学对金属的锈蚀做了观察,发现残留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家用的铜质水龙头也生了一层绿色的铜锈。回忆已有的知识,铁生锈的原因是__与空气中的O2、H2O同时接触__。那么铜生锈的原因是什么?查阅有关资料: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他们除依照铁钉锈蚀条件的探究方法进行实验外,还补充做了铜锈蚀与__CO2__有关的实验。请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保持金属及金属表面的洁净与干燥(合理即可)__。四、计算题
17.(2014,泰安)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某一铁铜合金中含铁的质量分数,将6 g该合金粉末样品,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160 g中,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同时为了充分利用资源,还对反应后的物质进行回收处理。请结合下列图式计算:
(1)该合金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2)所得固体铜的质量a为多少克?
(3)向不饱和滤液中加入多少克水,能得到5%的硫酸亚铁溶液,用于缺铁花卉的营养液。[(2)(3)中计算结果精确至0.1 g]
解:设样品中铁的质量为x,生成铜的质量为y,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z。
Fe+CuSO4 === FeSO4+Cu
56160 152 64
x 160 g×10% z y
56/160=x/(160 g×10%) x=5.6 g
160/64=(160 g×10%)/y y=6.4 g
160/152=(160 g×10%)/z z=15.2 g
(1)样品中含铁的质量分数=5.6 g/6 g×100%=93.3%
(2)a=6.4 g+(6 g-5.6 g)=6.8 g
(3)设要得到5%的硫酸亚铁溶液,需要向不饱和滤液中加入水的质量为m。
1.下列关于二甲醚(C2H6O)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46
C. —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
D.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 : 6 : 1
2.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中一定会有新物质生成
C.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一定不发生变化 D.化学反应中一定会伴随着一些现象
3.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和谷物等农产品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黄曲霉素有很强的毒性
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12
C.黄曲霉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7:12:6
D.每1个分子由35个原子构成
4.碳与浓硝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4HNO3浓 CO2+ 4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NO3 中 N 的化合价为5 价
B.化学方程式中 X 为 NO2
C.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分子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
D.该反应中,C 具有还原性
5.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依据上表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11 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变成离子
B.铝元素与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3S2
C.上述元素称为第三周期元素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D.ClCl— ,则 Cl 核内有 18 个质子
6.按照物质分类及化合价规律排列的:Mn、S、MnO2、SO2、K2MnO4、 六种物质中,最后一种物质为
A.H2S B.Na2SO3 C.CuSO4 D. Cu2S
7.下列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A.HC1+NaOH=NaC1+H2O B.2KMnO4 K2MnO4+MnO2+O2
C.Zn+CuSO4=ZnSO4+Cu D.CO+CuO Cu+CO2
8.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 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
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钠的原子序数为11
9.路边烧烤除污染环境外,在烧烤肉类食品时还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苯并(a)芘(化学式C20H12)。有关苯并(a)芘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由两种元素组成 B.苯并(a)芘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
C.它属于有机化合物 D.苯并(a)芘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0:12
10.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用语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A.2H表示两个氢元素 B.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
C.Zn2+表示锌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 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11.下图呈现的是钾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些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19 B.它是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39 D. 相对原子质量是19
12.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 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
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 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13.前者决定原子种类,后者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 )
A.核内中子数,外层电子数 B.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C.核电荷数,最外层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离子所带电荷数
14.在H2、H2SO4、H2O、H2O2四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
A、氢原子 B、1个氢分子
C、2个氢元素 D、氢气
15.在原子结构中,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的是
A、质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二、填空题
16.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化学实验小组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 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漂白粉可用水的杀菌消毒,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Ca(ClO)2]。次氯酸钙可发生如下反应:Ca(ClO)2+X+H2OCaCO3+2HCl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17.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①铁元素 ②水 ③二氧化硫
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⑤氨气
⑥碱式碳酸铜是由 元素组成。
18.(4分)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完成下面的空格。
(1)2个氮原子 ; (2)铁离子 ;
(3)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 (4)由生物细胞中含量占前三位的元素组成的酸的化学式 。
19.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碳在氧气中燃烧: ;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③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
④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
20.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
氧气 ;四氧化三铁 ;过氧化氢 二氧化硫 .磷 ;铁 .
21..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氮原子______ ; (2)氧化钠的化学式________ ;(3)铁离子的符号________。
三、简答题
22.据浙江在线《水能灭火,可是昨天这场雨,却在一起火灾中充当了“油“的角色》报道:30米挂车在江南大道上一路撒“火种”13小时,这一切都是因为这辆载有20多吨电石的大货车。据介绍,电石,化学名称碳化钙(CaC2),不可燃,是一种有机合成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遇水后能激烈分解产生产生乙炔(C2H2)气体和熟石灰,释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
(1)请写出碳化钙遇水后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上述信息,你认为应该如何保存电石?
23.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氟、锌、硒、碘等.它们在人体内虽然含量少,但对健康至关重要.
(1)图1是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最外层电子数是 ;
(2)从图2可知硒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3)加碘盐所含KIO3中的I的化合价是 ;
(4)写出化学符号:①氟离子 ;②三个铁原子 ;③碘单质(双原子分子) ;
(5)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6)硫酸亚铁是一种补铁剂,写出一个由铁单质获得硫酸亚铁的化学方程式: .
24.普通干电池在生活中的用途很广,其构造示意图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普通干电池胜任照明时化学能转化为 。
(2)电池中石墨表现出优良的 性能;石墨与金刚石物理性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 不同。
(3)下图是回收利用废旧普通干电池的一种工艺流程(不考虑废旧电池中实际存在的少量其他物质)。
①分离回收铜帽,经净化处理后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滤液a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
③实验室中在加热和固体b存在的条件下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④氯化铵和尿素是重要的化学肥料,请简易鉴别氯化铵和尿素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分析。A、C2H6O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B、—个二甲醚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个二甲醚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正确; C、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6+16=46,正确; D、二甲醚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2 :6 :1,错误。故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2.D
【解析】
试题分析:A、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正确,B、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有新物质生成,正确,C、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一定不发生变化,正确,D、化学反应中可能会伴随着一些现象,而不是一定,错误,故选D
考点:化学反应的特点
3.C
【解析】
试题分析:A、黄曲霉素有很强的毒性,正确,B、黄曲霉素(化学式为C17H12O6)相对分子质量为312,正确,C、黄曲霉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7×12:1×12:16×6=17:1:8,错误,D、每1个分子中的原子数=17+12+6=35,正确,故选C
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
4.C
【解析】
试题分析: A选项HNO3 中 N 的化合价为5 价,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得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道,化学方程式中 X 为 NO2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和分子个数都没有发生变化是错误的叙述,原子没变而分子变化了;D选项该反应中,C 具有还原性是正确的叙述;故选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化合价的计算、还原性的判断
5.C
【解析】
试题分析:A.11 号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变成离子是错误的叙述,容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B.铝元素与硫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3S2 是错误的叙述,根据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知化学式为Al2S3 C.上述元素称为第三周期元素是因为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是正确的叙述;D.ClCl— ,则 Cl 核内有 18 个质子是错误的叙述,原子转化为离子时电子改变而质子数不变;故选择C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6.C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的分类是按照单质、氧化物、盐的顺序排列;化合价是由低向高排列,故最后一种物质 为硫酸铜;选择C
考点:物质的多样性、化合价的计算
7.D
【解析】
试题分析: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A属于复分解反应;B属于分解反应;C属于置换反应;D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故选择D
考点:化学反应的分类
8.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几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可知,A选项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钠属于金属元素;D选项钠的原子序数为11,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可知,是正确的叙述;故选择D
考点:元素周期表
9.B
【解析】
试题分析:由苯并(a)芘(化学式C20H12)的化学式可知A.它由两种元素组成是正确的叙述; B.苯并(a)芘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4.4%; C.它属于有机化合物是正确的叙述; D.苯并(a)芘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0:12是正确的叙述;故选择B
考点:有机物的概念、物质的组成、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0.B
【解析】
试题分析:A.2H表示两个氢原子B.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正确的叙述; C.Zn2+表示一个锌离子的所带的电荷数为+2;D. 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择B
考点:化学符号的含义
11. 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A选项原子序数是19是正确的叙述;它属于金属元素;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故选择A
考点:元素周期表提供的信息
12.C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的科学,故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为物质的运动状态,故选择C
考点:化学研究的范围
13.C
【解析】不同元素的原子其核内的质子数不同,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的原子中子数可以相同,所以中子数不能决定元素的种类。稀有气体的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是2个),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所以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
14.A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由微粒构成的;而分子则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四种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而不能说分子中含有元素、其它分子或其它物质。
知识点分析:考查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
15.D
【解析】: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知识点分析: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16.物理 , O2
【解析】
试题分析:(1)活性炭的吸附没有新物质生成,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得出X的化学式为 O2。
考点:水的净化、质量守恒定律
17.①Fe ②H2O ③SO2 ④N2 ⑤NH3 ⑥Cu、O、C、H
【解析】
试题分析:①元素符号的书写,铁元素:Fe
②化学式的书写,水:H2O
③二氧化硫:SO2
④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N2
⑤氨气:NH3
⑥碱式碳酸铜的化学式Cu2(OH)2CO3,故碱式碳酸铜是由Cu、O、C、H元素组成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
18.(1)2N (2)Fe3+ (3) (4)H2CO3
【解析】
试题分析:(1)表示原子个数,在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故2个氮原子:2N
(2) 离子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1时,可省略不写,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故铁离子:Fe3+
(3)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1时,不能省略。故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