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国际化经营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9-13 21:09: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国际化经营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国际化经营论文

第1篇

国际化经营是企业产销活动的范围如何从一国走向世界,关于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的理论有渐进论和跳跃论,前者已广为流行,后者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两大理论的主要内容如下:

1.渐进论

渐进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代表人物为瑞典的约汉森(Jahanson)和瓦德协姆·保罗(WiedersheimPaul),该理论认为,从大多数企业走向世界的历史实绩来看,从国内经营到国外经营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从量变到质变的长期演变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突然飞跃。经营国际化的这种渐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二是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变发展。

目标市场选择的渐进性,表现为大多数企业市场的扩大都是遵循“由近及远,先熟悉后陌生”的路线。市场扩张的地理顺序通常是: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

跨国经营方式的渐进性,表现为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采取“先易后难,逐步升级”的策略,经营方式演变的最常见类型是: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企业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设立海外分公司跨国生产。

2.跳跃论

从上可以看出渐进论已经相当成熟和深人人心,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随着信息环境的变化,国际化经营的许多环节是可以跳跃的,因此单一的渐进论已经不能完全诠释国际化经营发展模式。在渐进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跳跃论认为国际化经营呈现跳跃式发展,可以跨越其中的某一个或多个环节,具体表现为多种形式。如温州的打火机与眼镜产业,在目标市场选择方面,企业一开始就瞄准国外市场,基本上跨过了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等环节,而一开始就进入海外相邻市场全球市场或直接进入全球市场;在经营方式方面,跨过了纯国内经营阶段,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再进入企业直接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等环节。

二、国际化经营两大发展模式的比较

(一)理论依据不同

1.渐进式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1)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报酬递增指的是产出水平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也就是说,如果所有投入都增加一倍,产出将增加一倍以上,即当企业的产量提高时,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会下降。因此,现实中,一些规模较大工厂的制造过程都享有适度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庞大的内需市场是促成规模经济的重要条件。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扩大国内市场以获得相应的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出口才有竞争力,因此,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

(2)需求偏好相似论

林德(Linder)于1961年提出需求偏好相似论,认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因此,各国应当出口那些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制成品,即大多数人需要的商品,一国在满足这样一个市场需求的过程中,可以从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获得出口该类商品所必需的经验和效率,具有相似偏好和收入水平的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是最大的。基于该理论,企业首先应选择国内市场巨大的产业进行出口贸易,同时最有可能发生在偏好相似的国家之间(往往是相邻国家市场),因此,国际化经营往往表现为渐进式。

2.跳跃式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1)后发优势理论

该理论最早源于李嘉图的比较生产费用理论和李斯特的动态比较费用学说。按照这一理论,后起国家可以直接吸收和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因而其技术成本要比最初开发的国家低得多。在同样的资金、资源和技术成本条件下,后起国家既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又大大减少了因对技术范式和制度路径依赖所形成的制约。基于该理论,后起国家在发展中可以免费或低成本地学习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技术,如果再有一点创新,就可能发展新的优势产业,可能把先进国家挤出国际市场,因此国际化经营过程可以是跳跃式的。

(2)差别产品理论

差别产品是指同一产业内或同一类商品组中存在不同质的产品。从实物形态上,同类产品可以由于性能、商标、牌号、款式、规格、包装等方面的差异而被视为异质产品。差别产品适应了当前消费结构的要求,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因此,当代国际贸易中很大一部分是基于差别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基于该理论,企业可以集中生产要素生产国外同行产业中的差别产品,满足全球消费者的不同需求,跨过本国市场和纯国内经营而直接进入国际市场。

(二)经营环境不同

渐进式发展模式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当时的世界经济还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进入80年代后,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跳跃式发展模式是在全新的环境中产生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各个相对独立的国家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将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家之间的分工合作,加快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要求各国尽快顺应这一潮流,加大本国的经济开放程度,参与国际竞争,经济全球化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出了客观要求。跳跃式经营可以缩短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周期,使产品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先发制胜,抢占国际市场,并进一步实现跨国经营,因此,跳跃式发展模式自然成为有条件的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首选模式。

2.信息现代化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广泛应用,国际市场的供求信息得以通畅快速的交流,这不仅使企业能够更快地了解世界,而且降低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动成本,增强了企业进行跳跃式国际化经营的信心。进入90年代后,信息网络在商务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这个特点更加明显。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于网络,使得国际经贸的各个环节走向信息化和网络化。

3.国际物流信息化

国际物流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条码以及卫星定位系统在物流领域得到普遍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物流的信息化和物流服务水平。国际物流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之间的贸易最终都将通过国际物流来实现,因此,国际贸易离不开国际物流业,国际物流的高度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大大缩短了贸易周期,为企业进行跳跃式国际化经营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

(三)产业不同

1.需求偏好相似产业

渐进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根据林德的理论,国际贸易被视为国内贸易的延伸,因此产业一开始往往表现为国内经营,待国内市场饱和后或因偶然机会(被动地)才向外延伸到国际市场,根据需求偏好相似原则,首先选择的是相邻国家市场,而后才是全球市场。如制鞋产业基本上属于国内外需求偏好相似的产业,虽然不同国家与地区的消费者对其尺码大小、款式、功能等有不同要求,但国内外需求偏好总体上是十分相似的,因此其国际化经营往往倾向于渐进式发展模式。以温州制鞋产业为例,其发展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二阶段(1950-1987年),鞋类完全是供应国内市场,在第三阶段(1988-1998年)开始出口,具体地说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的,如当时已有6年纯国内经营经历的东艺鞋业缘于偶然的机会,从1992年开始走出国门,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到香港,再转口到比利时。第四阶段(1999年开始至今)开始自营出口,截止到2001年底,全市33家主要自营出口生产企业中,鞋类企业有7家,出口额达5635万美元,占上述33家企业出口总额的23.60%,这些企业目前正处于积极出口阶段,一些企业已在海外设立销售部门,但还没有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截止到2001年,全市鞋类生产总值达296亿元,其主要市场仍在国内,占20%的国内市场份额,出口4.62亿美元,产业出口率为12.89%。

2.需求偏好差异产业

跳跃式国际化经营的产业往往是国内外需求存在差异的产业,如,非天主教国家日本、韩国、中国等大量出口人造圣诞树和圣诞礼物等,而在这些国家国内,这些商品的市场却很小。我国消费者习惯用一次性打火机(塑料外壳且价格低廉),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温州金属打火机产业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初始阶段90%以上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经过国际竞争后又反过来强化国内市场,2001年产值达30亿元,70%-80%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占金属打火机国际市场份额的70%,只有20%-30%的产品供应国内市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对太阳镜和金属镜框的需求还很小,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温州眼镜产业也是一开始就瞄准国际市场,产品很受欧美国家客商的欢迎。因此,国内外需求偏好存在差异的产业的国际化经营明显具有跳跃式特征,即在目标市场和经营方式方面跨过中间(一个或)某几个环节。

(四)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认知程度不同

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认知程度对经营发展模式的选择非常重要。采取渐进式发展模式,往往是由于企业对国际化经营的市场进入战略、风险及其控制等认知程度不足,将国际化经营看成企业本身的成长过程。而国际化经营并不仅仅是企业的产品走向世界,它同时也是企业管理人员开扩眼界认识世界的过程。由于管理人员对海外市场的认知有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对经营方式的选择相对也就有一个“由易及难”的过程,因此,这样的企业就会采取渐进式发展模式。

采取跳跃式经营企业模式的,往往对国际化经营有一定的认知,了解各种国际市场进入战略、风险及其控制,在跨过纯国内经营阶段后,先以间接出口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借助于外部营销力量(如贸易公司等),集中力量搞好生产,同时,企业在间接出口阶段“干中学”,待时机成熟后就过渡到直接出口及以后各个环节。因此,企业采取跳跃式发展模式,并不是盲目冒进,而是在具备一定认知的前提下快速实现国际化经营。

(五)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的强弱程度不同

国际化经营意识是企业国际化经营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一方面它决定企业对国外市场机会和信息的关心了解程度,没有国际化经营意识的企业不会有意识地收集国外市场信息,也不会主动建立和发展国外关系;另一方面它决定企业对出口业务、跨国经营活动的投资和努力程度,从总体来说,企业在一个市场的经营成功程度,取决于企业在该市场的资源投入程度和努力程度。

采取渐进式经营模式的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相对较弱,如温州制鞋产业和服装产业,由于强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在目标市场和经营方式选择上以国内经营为主,待国内市场逐渐饱和后,再向外拓展市场,他们是在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开始有国际化经营意识。

采取跳跃式经营模式的企业普遍具有较强的国际化经营意识,据考察,打火机和眼镜产业在初始阶段就具有较强的出口意识,从企业业主到管理人员,都具有这种意识。在20世纪90年代,温州市第一家参加国内大型交易会的生产企业就是一家打火机企业,并产生一种“领头”作用,带动其他企业参加,由此该产业的出口意识得到整体提高,两大产业的厂商在产业发展早期就开始收集海外市场信息,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六)经营效果不同

企业以跳跃式发展模式开展国际化经营,取得的经营效果主要体现为“以快取胜”、“先发制人”等优势,但也容易招致一些进口国的贸易限制。

1.正面效果:快速占据国际市场

采取跳跃式发展模式,产品可以迅速进入国际市场,快速提高国际市场份额。温州打火机产业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跨过纯国内经营阶段,以价格便宜(是日本和韩国的1/10左右)、差别产品等优势,很快进入国际市场,目前已占据70%的国际市场份额,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击败日本、韩国等国际竞争对手。2001年温州眼镜产业总产值超过45亿元,90%以上的产品出口,销往世界上150多个国家与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占30%左右的国际市场份额。相对而言,温州鞋类和服装类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就微不足道了。

2.负面效果:容易招致进口国的报复

跳跃式国际化经营以快速占领国际市场取胜,但容易招致进口国的报复,如受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和反倾销等手段的限制,以温州为例,现有典型案例恰恰都集中在打火机和眼镜产业。例如打火机产业在发展初期的1994年因大量进入美国市场而受到美国CR法案的限制,2002年欧盟基本上“克隆”了美国CR法案,也对温州打火机实施相应的限制。温州眼镜产业也遭遇类似情况,2001年底被土耳其政府列为反倾销调查对象,经过将近一年的调查与应诉,现已尘埃落定,最终以土耳其政府对温州眼镜实施相应措施而告终。

第2篇

一、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分析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2004年我国石化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2.425万亿元,销售收入2.33万亿元,利润2700亿元。中国是国际石化企业投资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石化产品进口国之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石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并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目前,我国石化企业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引进来”的道路,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以及发展出口贸易在企业国际化经营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2005上半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940.67亿美元,同比增长30.1%,进出口贸易作为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而以境外直接投资为主要特征的“走出去”步伐较为缓慢,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只有像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大石化企业在海外有过直接投资,其他中小型石化公司根本不具备国际化经营的条件。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成为WTO的成员国,我国石化企业也在加快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具体表现为:

1、我国石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一直以来,西方石化公司都注重自身的国际化。现在也到了中国石化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时候。最近的“沃尔玛现象”昭示中国石化的国际前景,早在10—15年前,在美国最大的商品零售商沃尔玛的货架上,只有不到20%的商品产自中国,而且大多是低廉的小商品;如今,中国商品已超过了80%,产品种类涵盖各类日用品,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正是从商品的低价格和高质量的角度上看,中国商品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特别是中国具有无限的人力资源优势,包括在高价值产品、产品质量与多样性、服务及石化行业的技术支持、石化行业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优势等方面。而且目前我国石化企业正在通过国际合作、对外投资等形式进行国际化探索。

2、中国石化企业已有些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从2003年年底的世界石油与化工公司的市场资本排名来看,中国石油公司、中国石化公司分别排在第6位和第11位,市场资本分别达945亿美元和356亿美元,与西方大型石化公司相比,已经具有一定资本竞争力,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还分别与国际石油三大巨头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谈判并先后达成战略联盟的一系列框架协议,从而提高自身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3、中国石化企业内部层次不齐,其国际化经营阶段也具有很大差异

按照国际化经营,目前中国石化企业一般可以为三个不同等级:绝大多数尚不具备国际化经营的石化企业;初步具备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以及已经展开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对于他们自然采取的国际化经营方式大相径庭。

二、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全球化。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提出了“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同时,中国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企业对外开放水平。因此,中国石化企业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石化企业必须走出国门,更好的开发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更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从而切实提高我国石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是一个全新的、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1、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任何企业都逃避不了国际的竞争。企业的成长一般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国内到国际的发展过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必然会走向国际化。所以说企业的海外经营不仅是一种战略选择,而且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中国需要建立自己的跨国公司。例如中国石化2005年8月最新公布的中国500强排名榜上,以6342亿元营业额名列榜首。之所以取得如此业绩,与近年来中国石化一系列国际化大型项目建设密不可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快的形势下,中国石化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思路。在石油业上、中、下游各领域,与BP、埃克森美孚、壳牌、沙特阿美等国际石油石化公司合资合作,使中石化企业快速成长。

2、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强劲,企业的经营方式也由一般的国内竞争向高级的跨国竞争转变。在当今这个世界,只有能参与全球性竞争的企业,才是能够实现可持续性成长的企业。例如中石油最近在国际化经营中,以41.8亿美元出价赢得了哈萨克斯坦石油(PK公司)的竞购。此番收购,是中国公司历史上第一次收购了在海外上市的能源公司。这也是中石油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向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石化企业国际化竞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2004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长速度为9.50%,而当年第一到第三季度石油和化工工业现价工业产值增长速度为28.7%,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预计到2010年前后,中国仍将进口大量的原油、燃料油、LNG、LPD等等,以满足国内持续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所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石化企业来说是很好的基础。

三、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遇到的问题与障碍

随着中国市场的完全开放,中国石化企业也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从企业层面,还是存在许多困难与障碍。

1、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不强,很多中国石化企业要么没有企业国际化经营观念,要么对海外经营投资、扩张顾虑太多,国际化进程开展不利,目前一些大型石化公司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缺乏关于“往那里走”、“怎么走”等问题的长远战略规划。目前,中国石化企业的海外投资虽然已初具规模,但国际化经营效果并不理想。据有关部门调查,国有石化企业在境外投资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约占2/3,海外投资项目中大约只有1/2是赢利的。这种局面的形成除石化企业缺乏“走出去”的经验外,与“走出去”之初缺乏明晰的战略思路和战略定位有着直接关系。

2、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比较单一,主要是简单进出口贸易,对于设立的海外分支机构也较少。目前只有少有的企业,例如中石油公司国际化开始于1993年,在美国石油城休斯敦建立了办事处。很多企业还只是停留在进出口原油的贸易阶段。

3、中国石化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的专门人才,石化企业海外经营一定要有雄厚的国际贸易人才,要能够懂得相关的国际法规,熟悉和了解当地的法律环境。目前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急需大量国际性经营的人才。但很少有企业对人才大量投资。从1991年中石油从海外派出一期100多名业务精英跨国培养,人才投入累计超过亿元。

4、中国石化企业投资结构与方式不太合理,在国外市场的选择上游资源比重明显不足。比如中石化在勘探开发、炼油营销、化工业务占用资本的构成比例为25:50:25,而国外三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BP)三块业务占用资本比例约为52:33:15。两者相比较,中石化油气勘探开发明显不足。

5、信息化建设不足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石化企业包括中石化、中石油等五百强企业无论在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信息化建设都存在明显不足。

众所周知,现在国际石化市场早已为跨国化工集团公司所垄断,它们凭借着庞大的规模、雄厚的财力和先进的技术占据了世界石化贸易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作为刚刚起步的中国石化企业,尚处在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与跨国石化公司相比,仍还处于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核心竞争力不强、跨国经营程度不高、企业经营效益自然不好。例如,2003年,埃克森美孚的资产总额达到1742.78亿美元(约合14424.47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达到2370.54亿美元(约合19620亿元人民币);利润达到215.10亿美元(约合1780亿元人民币)。而中石化2003年资产总额才达到4008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171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达到300亿元。中石化是一个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石油企业,但中国石化的产业链呈现头小尾大之势---其原油资源比起庞大的炼油业务来说是太小了。目前,中国石化的油气开采收入只占全部营业额的10%,公司所需的原油70%以上依赖外购,其中进口原油占原油需求量的比例达到60%,而且呈现出递增趋势。与跨国经营的石化巨头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所以我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道路仍然漫长。

四、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路径选择

通过对我国石化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分析,以及指出我国石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所碰到的种种困难与障碍,我们认为我国石化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的长远规划和战略部署,不能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性,所以我国石化企业必须在推进其国际化经营之初,必须确立企业的全球竞争战略。

1、制定全球竞争战略,建立国际战略联盟

全球竞争是企业跨国经营的必然选择,我国石化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应该尽快确立企业全球战略,坚持战略先行。战略先行的指导思想对开展跨国经营尤为重要。目前中石化实施“走出去”战略进入国际市场,在经营方式上,先通过战略联盟与资源国石油公司或国际大石油公司合作,后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单独勘探开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战略联盟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普遍的国际化经营模式。我国石化公司国际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加强于国外企业的合作。比如2000年,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分别开始与国际石油三大巨头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谈判并先后达成战略联盟的一系列框架协议。其中之一就是中石化将选择江苏、福建、广州三地,与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共同经营1500个加油站。对于中石化,组建战略联盟联手走出去,通过互补优势、共享利益、共担风险、获取知识等方式有效增强联盟各方自身实力,降低成本和风险,延伸价值链,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2、实施国际化经营,选择最佳的路径模式

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石化企业竞争日趋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石化企业必须走出去的迫切需要。但是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一个从国内经营转向跨国经营的循序渐进过程,大多从扩大直接商品出口开始,逐步走出国门,直接对外投资,进行跨国经营,其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商品国际化阶段,即积极从事直接出口,把商品销售到国外;国外生产阶段,即通过海外投资,在国外直接进行生产和销售。比如与国外厂商进行长期合作,或在国外直接投资建厂生产;跨国公司阶段,即企业生产和销售国际化,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成熟阶段。通过进行跨国经营,在全球成立若干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最优化配置。在一般的国际化路径中进行选择,具体的经营模式看哪个更适合其不同状况进行取舍。比如考虑走出去时,在海外设立办事处、分公司,大力推广其品牌的影响力。或者就与跨国石化企业或本地大规模企业,进行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与战略联盟。也可以进行海外投资与运营(子公司),建立中国自己的跨国石化公司,通过在多个国家建立子分公司,由母公司或总公司进行决策,为用户提供服务。例如中国石化企业为了抗衡跨国石化企业,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强的地位,于1997年11月19日,中国石化企业第一次“战略联盟”产生,由金陵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仪化集团有限公司、南化集团公司和江苏省石油集团组建起中国东联集团公司,从而实现国内石化企业的强强合作,以抵御外来的竞争对手。同时也可以进行直接海外投资,比如2005年度中石油和中石化共同组成的中国石油投资集团收购了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厄瓜多尔的石油资产和管道资产,其总额达到14.2亿美元。

3、实施国际化经营,推行人才国际化战略

第3篇

石油作为一种资源,近年来,世界石油年产量为33.02亿吨左右,主要分布在中东、北美、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其产量分别占世界的29.6%、16.9%和13.8%左右,石油在全球的地区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同时它又是当今世界重要的能源和战略物资。石油工业又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这就决定了石油的勘探、开发、炼制与销售必然是国际性的。资源和市场分布的不均衡性决定了各石油公司只有走国际化的道路,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取得相应的经济利益。因此,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石油公司的发展趋势。

根据对我国能源需求的分析、研究,在全社会大力节约用油的情况下,我国有可能将2020年的石油消费总量控制在4.5亿吨以内。原油对外依存度将从2004年的42%提高到2020年的60%,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中国石油公司走出去的迫切性也越来越强。

一、国际化经营存在巨大挑战

目前,我国石油公司在海外的勘探开发、炼油、化工、油品销售业务刚刚起步,与之相关的人才培训也较少,国际化经营的相关经验也较缺乏。总体看来,我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基本处于初级阶段。

与跨国一流公司相比,我国石油公司的整体实力尚存在一定差距。国际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技术竞争”,也就是说这种市场的竞争,不但要依靠大规模的资金和人力的支持,还需要靠技术水平和以技术为核心形成的综合实力。从我们的装备和技术水平来看,目前我们与世界大石油公司尚存在一定的距离。

作为战略物资,石油是各种政治力量博弈的延续,石油公司面临更多的风险。作为当今世界能源主体的石油,对工业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被人们称为现代工业的“血液”,因而成为世界各国竞相争夺的主要目标。1991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和随后爆发的海湾战争,以及最近美国侵略阿富汗和伊拉克,背后都有石油的影子。难怪有人说:“许多地面上进行的战争,起因都是地下的石油。”

二、国外石化公司发展的启示

埃克森美孚、壳牌、BP、雪佛龙德士古、道达尔菲纳埃尔夫五大公司,其营业年收入均在1000亿~2000亿美元,跨国经营程度较高,业务分布在100个国家和地区以上,油气储量、产量、炼油能力的50%以上在海外,营业收入的50%以上来自海外,资本支出的60%左右投向海外,海外员工比例也接近60%。这些大型石油石化公司正在实施以增强全球资源和市场控制力为特征的国际化战略,将会促使世界石油石化工业的格局发生新的变化,竞争也会随之加剧。

纵观国外大型石化公司国际化经营取得的成功,其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球石油资源供需不平衡,石油资源争夺激烈

国际大石油公司对全球资源的控制力增强。近年来,世界大型油气田发现数量锐减,储量发现越来越集中在深海、边远和极地地区,中亚、非洲和环里海地区已经成为国际大小石油公司共同角逐的目标地区。国际大石油公司凭借规模实力、战略联盟和各种非股权安排,增强对全球有潜力前景资源的控制和影响。例如在1990年~1999年全球新发现的76个巨型油气田,绝大多数项目的作业权已被国际大石油公司及其联盟控制。为了控制资源,各大国积极采取多种手段争夺控制权,产生了一定影响:例如,“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插足中亚,试图控制中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伊拉克战争是美国强化对中东产油区控制的手段;超级跨国石油公司已经形成了对世界优质石油资源的控制。

(二)重视零售业务,积极抢占零售市场资源

大石油公司通过积极占领市场资源,带动炼油和化工业务的发展。例如1995年沙特阿美公司在希腊购买了300个加油站和其他相关资产50%的股份,此外,沙特阿美占50%股份的星企业公司负责在美国的石油炼制和油品销售业务,还经营了50个石油分配终端和1000多个加油站。

2001年中国石化、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三方合资达成协议,建设福建炼油化工一体化项目。根据合作协议,中国石化、埃克森美孚和沙特阿美三方还将成立石油产品营销合资公司,在福建省范围内批发和零售合资公司生产的石油产品。沙特阿美将通过该合资公司,进入中国成品油销售市场。

此外,TOTAL在北京、天津、河北和辽宁四省市开发约200座加油站的零售网络;Shell与中石化在江苏共建500座加油站;BP在广东和浙江合资经营500座加油站;ExxonmMobil在福建经营600座加油站和一些油库。

(三)通过资本运作及结成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拓展自身业务范围和发展空间

BP通过兼并阿莫科、阿科、嘉实多后成为世界最大的乙酸生产商和全球第二大聚丙烯生产商,全球70%的乙酸生产能力均采用BP技术,其油占全球份额的5%,占欧洲市场的13%,成为继埃克森美孚、壳牌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油生产商。实施兼并联合重组后的BP公司在1999年节约费用21亿美元。重组后的BP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268亿美元,净利润达91亿美元。拥有炼油能力1.70亿t/a,石油产品销售量2.50亿t/a,化学品年销售额71亿美元。EXXON公司与Mobil公司的合并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充分利用有利的宏观环境和发展的时机,把握市场机会

BP公司充分利用认购中国石油公司的股票的机会,加大自己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2000年,BP支持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的海外上市,认购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2%的股权和中国石油股份公司2.2%的股权。为此BP在中国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支持。BP的合作企业上海赛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投资金额高达27亿美元。该石化联合企业的核心部分是兴建一个规模为90×104t/a乙烯以及生产其它化学中间体的生产装置。这将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乙烯生产装置。同时,BP还投资近4亿美元在珠海合资建设了一座精对苯二甲酸生产厂。

在油品营销方面,BP的独资和合资企业以东南沿海各省市为依托,辐射全国,经营包括航空油料、液化石油气、加油站和优质油。BP公司利用支持中国公司海外上市获得了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并在抛售中石油股票中,获得了超额的利润回报数十亿港元。

(五)深化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注重投资项目的前期论证

国外石化公司注重对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对于可能进行投资的业务和行业发展动向反应敏锐。通过决策支持系统对所获取数据的有效的分析和整理,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对项目的相关因素进行深入评价反复论证,决策的速度快,质量高。

(六)政府参与

例如日本政府为了获得稳定的石油供应,除了提供本国公司到国外勘探开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外,日本政府还从非洲国家购买石油资源储量,企图从中获得一定的产品支配权。为了从非洲国家获取更多的石油资源,日本通过淡化政治、突出经济、提供财经援助、发展经贸关系等手段,发展与非洲国家的关系。日本首相在东京举行的第三届非洲发展国际会议上发表演说时称,日本将在今后5年内无偿向非洲国家提供总额为10亿美元的援助,并计划放弃对非洲重债务贫困国家总额约30亿美元的债权。三、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建议

(一)要积极参与海外原油业务

中国石油公司应积极参与海外的油田勘探开发业务,增加可控原油产量的能力,同时还可以考虑以国内市场换海外原油资源,实现战略扩张,将国内巨大的市场资源与开发海外原油资源相结合,与战略伙伴的双惠双盈,将主营业务做大做强跨越式发展和投资价值最大化。

(二)要加强与政府的沟通

石油作为一种战略物资,作为国家之间政治博弈的一种延续,在当今石油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石油是政府间进行能源外交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在国外经营石油业务,尤其是上游的勘探开发,需要以政府作为后盾,在一些重大的决策上需要及时与政府沟通,在某些时候需要政府出面进行与国外政府进行交涉。

(三)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树立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意识,这种战略意识就是指要创造优势战略,例如创造管理优势,人才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等,以谋取绝对利益和相对利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中国的石油企业在国内已经发展多年,也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例如已经拥有一定的资金等,这是中国石油企业走向世界的基础。

(四)加强国内石油石化公司整体协调,共同发展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苏丹一条长1380公里的石油管道招标项目,成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在海外石油工程市场竞争厮杀的战场。几个回合下来,中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在中石油苦心经营了10年的地盘上上演了一回“夺宝奇兵”,以总报价低于中石油管道局6000多万美元参与竞标,拿走了这个项目的部分承包权。其后,中石化与中石油在苏丹的邻国利比亚再次拉开了架势,准备再打一场竞标争夺战。国内企业在国际承包市场竞相压价竞争在损害了企业自身健康发展的同时,也极大损害了国家利益。对外承包工程商会“走出去”企业的指导思想是:找准定位,一致对外,强强联手,打造共赢局面。这是国内企业应该遵循的原则。

(五)加强国际化经营风险分析

与在国内经营相比,在国外经营不可控因素增多。经济风险,包括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和债务风险等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仔细考虑;在现有条件下,政治风险往往会对经营造成致命的影响。因此,在跨国经营的时候,应该认真考察研究,综合各种因素,把风险降至最低。

目前,中国石油公司在国外已经进行了尝试,部分大石油公司在国外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成长,政府更加重视充足、安全的石油的获取。在可预见的将来,在国家的鼓励和支持下,中国的石油公司必然能够取得更大的成绩。

参考文献

[1]中国石油规划总院,《中国石油国际化战略研究》;

第4篇

[关键词]中国银行国际化战略战略选择

一、中国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发展现状

中国银行,全称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四大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之一,香港、澳门的发钞银行,2007年度英国《银行家》杂志“世界1000家大银行”第九位。旗下有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及中银集团保险有限公司等机构。集团经营业务主要由三大板块构成,分别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其中商业银行业务为集团传统核心业务,并创造绝大部分的营业利润。

二、当前中国银行国际化中存在的问题

1.海外机构覆盖尚有空白,海外并购合作不成熟。作为集团国际化经营硬件基础设施的中国银行海外网点多在香港、新加坡、日本、伦敦等地,皆属于亚欧大陆区域。而对北美的纽约和芝加哥等金融中心、非洲与拉丁美洲的新兴市场及大洋洲地区覆盖较少,且层次相对较低。

中国银行目前除有兼并香港同澳门金融机构的经验外,并无实质的境外合作(如银团贷款)和并购实践。在海外的经营都主要依靠于自身网点机构循序渐进式的发展,成果与收益较慢,不利用迅速提升国际知名度,在国际资本市场中易处于劣势。

2.业务和收入结构单一,机构服务水平滞后。集团过于依赖传统存贷款业务和利差收入,非传统业务收入比不到20%,对中间业务的发展程度不够。所以同其他成熟的跨国金融机构相比,缺乏抵抗东道国金融政策风险的能力。

逐级上报下行的审批制度放置在层次冗杂的集团内部机构间运行,直接导致了企业业务周期的漫长和效率低下。在外资银行完全进入市场进行服务质量竞争之后,高端优质客户流失情况严重。

3.金融产品创新能力较低,资本市场融资渠道窄。由于大部分的收益均来源于传统的存贷利差,造成银行内部产品陈旧,变通极少。而国企惰性也导致其在新兴的个人信用卡市场和投资银行业务上较其他跨国银行起步晚,发展慢,难以拥有持久的核心竞争力。

同国外各大银行相比,中国银行的融资途径仍然主要集中在境内上市和在美发行企业债券的方式,融资范围区域化,手段单一。

4.跨国经营能力不足,人才匮乏

(1)对国际惯例缺乏了解。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中国银行内部计划经济依旧明显,极容易将国内的做法直接照搬早国际经营中去。最明显的人员定期回调,三年一换,外派人员刚熟悉业务就被调走,又换新人。(2)经济实力尚算薄弱。资本充足率,资本收益率和人均利润率均远低于外资大银行。(3)国际化经营人才缺乏。由于金融行业开放时间尚短,有涉外业务经验和熟悉相关国际金融专业知识手段的员工稀缺。而且在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上,不如条件优越、业务规范的外资银行。三、当前中国银行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选择1.明确市场定位。跨国银行是以国际业务为主并采取跨国经营方式的银行。中国银行资本雄厚,现已经具备了国际性银行发展潜力和必要条件,可定位于海外的多元化市场。集团经营重心逐渐向海外转移,先按照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原则,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形成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基础类产品和服务,初步创建中国银行的优势品牌,争取在5年的范围内达到境外业务收入占到集团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一目标。

2.建立外资银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中国银行的海外战略伙伴主要为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但该集团在经济发达的北美和一些新兴市场,影响力较弱。所以中行应当通过战略联盟的形式寻找更多来自不同国家的战略伙伴,通过双方间共同实现特定的业务(如人民币资金借贷领域的合作,银团贷款业务及中间业务)发展目标,来提高国际化速度和降低海外金融市场风险。特别是中间业务部分,是中行急于成长起来的主要收入来源部分,该领域中外资银行产品多,经验丰富,运作方式和风险控制手段成熟,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3.加强人员和技术培训。为解决国际化经营人才短缺现象,中国银行一方面可以以优厚待遇从外资银行或海外高等学府引进专业人员,同时也可以依托在香港和新加坡的子公司,建立起金融专业培训中心。凭借两地的国际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和交易清算系统,以及语言文化上的中西合璧,既能有效缩短进修培训人员的适宜环境过程,又能很好地接触国际金融市场和业务,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深度。

4.积极进行跨国并购。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金融竞争更加激烈。为了与跨国金融机构相抗衡,中国银行采取并购的方式是最快最有效的选择。这是因为海外并购相对投入较少,但见效快,投资回收期短,还可以继续利用被收购银行原有的健全的组织结构、专业技术人才、关系网络和业务渠道等资源,利于避开东道国有关政策限制,迅速进入新市场开展工作。

四、结语

中国银行作为我国金融行业内国际化经营的先进力量,在面对国际金融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压力和严峻挑战下,不仅要充分利用和强化现有的国际化经营业务水平和硬件设施,更应该通过内部自上而下的革新使自身的企业体制、运行机制、产品和服务人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迅速向国外银行的先进水平靠拢。

通过现阶段实施立足集团现实、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的国际化经营战略,既能有效提升中国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收益能力,更能进一步满足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的现实需求,完成提升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能力,维护本国金融经济安全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张邯田高良: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6,(02)

第5篇

一、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优势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在国家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我国加入WTO后,国内地区保护主义陆续不复存在,外国企业直接抢滩市场,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市场。因而,中小企业要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须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市场,抓住各种“出口”,拓展国际化经营路子,以不断壮大的经营实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一)技术优势。尽管我国中小企业在很多领域缺乏现代尖端技术,但却拥有不少“适用技术”,这些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有广泛的适应性。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技术可以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找到广阔市场。我国根据自己特点消化吸收的引进技术,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并且价格也较低,易被发展中国家接受。

(二)区位优势。首先,周边国家较多,且多数经济正在迅速崛起,我国与其均有着长期广泛的对外联系。其次,我国的华侨遍布世界各地,靠这种种族纽带,我国企业可以减少跨国经营中的障碍,降低风险,并有利于同当地企业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再次,因为经济、技术、环境的相似性,我国企业在海外就地取材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强,生产商品或服务的成本较低。

(三)内部化优势。虽然我国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资源有限,但各中小企业如果组成“企业群”,进行“集群式”对外投资,就可充分共享经营资源,形成规模优势。中小企业决策效率高灵活性强,内部环节较少反应速度快,易于管理者考核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

(四)市场营销优势。中小企业机动灵活、市场适应性较强,市场进退成本低,能更多地接触客户,更快地反应市场等优势。在产品的开发方面常常从当地实际需要出发,设计和生产适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其产品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五)特色产品优势。大多中小企业经营凝聚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产品,而这一类产品是海外投资企业重要的竞争力来源。一些中小企业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如中式菜、中药、丝绸等,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并具有不可模仿、难于替代等特性,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开发特色产品效率较高,发展空间较大。

二、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思路

我国中小企业面对来自全世界的同类企业的竞争,应当根据自身特点积极探索,开拓市场空间。

(一)避开过度竞争领域。1、标新立异战略。将企业提供的产品标新立异,形成全行业内具有独特性的优势。2、目标聚集战略。主攻某个特定顾客群、某产品序列的某一细分区段或某一地区市场,从而在狭窄市场目标中获得优势地位。

(二)寻找适合发展的市场空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可以在一个小生态领域内获得某种领先地位。1、自然生存空间。大企业追求“规模效应”采取大批量生产方式,就为中小企业留下了大企业难以涉足的地带,这就是中小企业生存的自然空间。2、空白生存空间。指产品更新换代期的市场断档,中小企业应抓住机会,取得优势。3、协作生存空间。大企业为了节省成本,从企业外部购买零部件,中小企业就可以成为大企业的协作单位。

(三)弱化过度竞争。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源有限、实力较弱,必须采用适合自己的战略:1、集中一点的“小而精、小而专”战略。可以使中小企业通过提高专业化程度和产品质量而被纳入大企业生产体系,从而走向以小补大、以大搞活、以专补缺、以专配套的道路。2、联合竞争战略。为了开发共同市场或企业间无直接竞争关系,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通过采取联合竞争战略,相互取长补短,利用有限资金、人力和技术力量,克服困难。3、协作配置与承包经营战略。中小企业可以成为大企业的加工承包单位或者依附于大企业的生产系统为大企业提供其必需产品。

三、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对策

(一)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完善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支持体系。我国应努力建立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中介组织等共同组成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支持体系,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专项预算;同时,改善外贸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资金及各项政策性资金的使用方式,加大信息、市场拓展和开发新产品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简化使用手续,适应加入WTO后政府职能转变的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及外经贸管理部门要将工作重点转到直接为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促进、协调和服务上来。同时,地方政府还应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外经贸促进和信息服务措施,具体在信息服务、金融支持、优化贸易环境、加强国际市场拓展、鼓励外向型企业创业等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

(二)加大中介组织改革和建设力度

1、健全中介组织服务网络,包括各专业分会和地方分会的建设。应在地方商会和协会的基础上,形成全国性的商会和协会。全国性的商会或协会主要负责协调、沟通和业务指导等工作;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地方和城市商会,借鉴和推广一些地方经验,更好地发挥城市商会直接面向企业的作用。

2、理顺政府与中介组织的关系。中介组织的领导层应该由企业代表组成,以维护企业的利益。政府可以对中介组织的活动给予指导,将一部分职能通过政府招标的方式委托给中介组织,政府在给予中介组织一定资助的同时,对其执行效果进行监督和检查。

3、通过市场机制,提高中介组织活力和专业化服务水平。中介组织的服务不能形成垄断,要按产品、行业等建立各种类型的中介组织,形成合理分工和有效竞争,以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

第6篇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趋成熟,企业为了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国际化经营已成为其必由之路。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出类拔萃,在很大程度上是其巨大的无形资产所决定的。无形资产经营已成为当今世界跨国企业的主要运营方式,而有形财富的积累,则需要作为无形资产的知识产权大力推动。企业之间竞争的本质在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批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产。各企业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注重R&D的投入,保证了充足的研发人才、财力,在此过程中的创造了很多知识产权范围内的智力成果。从系统角度讲,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运营和管理。目前,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逐步深入企业管理思想,所有知识产权内容较多的企业也都设置了专门的部门来管理知识产权。然而,知识产权开发只是基础,我们的大多数知识产权的效应非常低,能否管理好知识产权资产,使企业所拥有的达到最大化是企业能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重中之重。国内外关于知识产权价值效益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Tak-WingLiu等[1]从审计学的角度出发,对知识产权管理实施过程中的资源深入分配提出了详细措施。BethYounga等[2]对比研究了18个大学和企业研发部门的实际知识产权管理实践,进而总结了实际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PetrHanel[3]通过实例,研究了知识产权利用和管理问题,主要阐述了美国在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的政策的演变,及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等的知识产权管理的问题。此外大多数国内学者的研究都集中于知识产权的评估方面。李振亚等构建了专利评价的三维指标体系[4]。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不高的原因,然后讨论了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的基本流程,细述了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和知识产权运营手段,最终提出了“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实现可行性分析表”的构思,以此对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的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2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知识产权价值效益不高的原因

2.1企业管理者对国际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公约不熟悉

我国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大都未能做到对知识产权法律状态的完全熟悉与掌握,尤其是对国外知识产权法律的信息的掌握很不足,导致自己的技术未能及时的申请专利,而引进的一些即将到期的技术,或将不受中国保护的专利买回来,造成本可避免的经济损失。有的企业对技术更新后已无市场价值的专利未能果断地放弃,对这些已被更新技术所取代的技术秘密采取解密措施,结果加大了知识产权的维护成本,影响了知识产权效益的提高。

2.2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系统不完善

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组织结构中都未设置专门的管理知识产权的部门,有的企业就一个人负责企业的所有涉及知识产权的事情,从管理层的态度上就显现出对知识产权管理的不重视。大多数企业未能以实现科技成果最佳效益为战略目标运筹知识产权工作。目前,大多数企业虽然重视自由知识产权的技术或项目在内部的实施和运用,以此为自己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但对其他企业未经许可下的非法使用却限制不力,出现侵犯自己技术秘密的不法企业,只是警告了事,而未能积极地诉诸法院。

2.3知识产权运营方式单一,缺乏经营理念

知识产权运营是指通过知识产权的商品化、资本化、资产化等途径,从而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商业活动,其本质是一种权利的经营。知识产权运营形式主要包括:自行实施、转让、许可、特许经营、质押。基于知识产权资产的特殊性,我们无法具体的看到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对其知识产权的运营途径的选择,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大多数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运营途径集中在自行实施上面。虽然自行实施在很多情况下是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的最优选择,但是由于企业某些自身条件的限制等,如果能对企业的知识产权能进行灵活的组合运营,将产生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

3企业国际化经营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途径实现过程

为实现国际化经营企业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的最大化,本文构建了所示的工作流程(如图1)。首先企业管理层应清醒地认识到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从战略高度,为企业制定知识产权的发展方向。其次企业的所有部门都应参与到知识产权的问题中来,当然这其中也有主次之分。法律部门应为知识产权从开发、运营、保护和管理的整个过程提供法律支持。对于国家化经营的企业来说,相比之下,更重要的是了解知识产权价值实现目标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来看,这是我国国际化经营企业最薄弱的环节,也就是我们企业加强的最需加强的一点。然后进入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的正式环节,R&D积极研发有价值的新技术,考察其是否可能成为企业的知识产权资产,同时核算企业自行实施该技术的成本;知识产权部门为研发部门的新专利及时申请专利,策划每项知识产权的具体运营策略;财务部门核算知识产权成本及其不同运营途径下的收益,为运营决策提供依据;市场部门为应用企业新技术的产品或服务寻找市场,保证成果转化的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涉及的3个核心环节就是知识产权价值评估、知识产权运营途径选择和价值最大化途径选择。

3.1企业知识产权价值评估

知识产权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企业的许可交易、质押或知识产权转让等任何知识产权运营中都需要对其价值进行评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是评估机构考虑相关因素并依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对知识产权价值所作的评价、估计或预测[5]。由于本文倾向于以企业资产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所以本文选择后者来阐述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方法。作为一类特殊的无形资产,在进行其价值评价之前,企业首先需要根据其拥有某种知识产权的目的,将其拥有知识产权的价值分为两种形式:现时盈利型和未来战略型。对于这两种不同持有目的的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价,应采取不同的方法。现时盈利型知识产权的价值是通过它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价格来体现的。现时盈利型知识产权的评价方法可参考企业固定资产价值评价的方法进行。目前,比较普遍的有成本法、现金流折现法、市场价值法和价值增值法。运用成本法评价知识产权价值时,可以设置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做到对知识价值的最接近评价。而市场价值法和收益法则需侧重于知识产权在市场上的公允价值。未来战略型知识产权价值强调未来利益,随着知识产权价值越来越被企业所认识,知识产权收益能力现已成为企业利用所有资源寻求收益最大化的途径。对企业知识产权的评估应是基于其最具潜力的使用,而不是评估时它被企业实际使用的方式。出于企业未来发展战略考虑而持有的知识产权的价值应有企业内部各部门根据市场条件及其对未来市场的预测而做出其价值的估计。综合知识产权评价方法(见表1)所示,企业应根据各种方法的应用条件及自身实际选择最合适的评价方法。

3.2企业知识产权运营途径

知识产权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如果在资产配置过程中被闲置就不能为企业创造某种竞争优势,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企业只有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扩散效应,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企业对拥有的知识产权要在评估的基础上积极组织实施,使其上规模、上水平、增运营效益、产业化,使企业创新获得的智力成果产出最佳的经济运营效益。企业知识产权的运营效益实现途径主要有企业自行实施、转让给他人实施、与其他企业合资、与其他企业合作、将知识产权风险投资、以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将知识产权许可经营、许可证经营等。

3.3企业知识产权价值效益最大化选择

在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知识产权运营途径详细了解之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应针对企业所拥有的各项知识产权做出具体运营途径,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选择原则。本文认为企业应采取设置“企业专利价值实现可行性分析表”的形式,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要对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类别细分的基础上对其运营途径的经济效益可行性进行全面衡量。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可行性分析表可以按照知识产权的不同类别来设计。

4知识产权价值管理效益最大化对策

4.1强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

企业管理层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应将知识产权战略与企业总体战略结合起来,把知识产权战略提升到一定高度,认识到知识产权战略对于企业未来生存的关键意义。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要制定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竞争力的战略[6]。同时,企业管理层应注重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效益,根据本文的研究,企业应注重知识产权价值评估和运营的途径选择,对每种知识产权资源的各种运营途径在可行性分析表中体现,达到企业最大经济效益实现的运营途径。

4.2提高企业知识产权质量

从企业研发部门角度讲,应加强技术创新意识,创造更多的有价值的知识产权成果,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多的知识能量[7]。知识产权价值管理的基础在于有一批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源。国际化经营的我国企业要想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必须在研发方面有所建树,开发出高质量的知识产权资源,这样才能不受制于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游刃有余。以知识产权中的专利来讲,其中包括3类,即发明、使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虽然我国每年授权的专利不在少数,但发明专利的比例却很低。

4.3加大企业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的投入,完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机构

第7篇

关键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国际化,会计环境

一、我国的经济环境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

我国经济环境的现状是:我国的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完善的市场机制,没有严格的市场监管体系,经济处于落后阶段。

1.1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就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市场体系正在发展建设之中,虽然说商品市场己经逐步走向成熟,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技术市场、劳动力市场尚未成熟,正在建设、发育之中。市场环境的差异,也给会计准则国际化带来一定的难度。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着大股东缺位的问题。我国上市公司主要来自于国企改制,在股本结构中,国家和法人持有的股份(以下简称国有股)占有大部分比例。这部分股份目前在我国尚不能流通,因此,也称为非流通股。截至2004年5月,我国资本市场中股份总数为6729.33亿股,其中非流通股份为4315.62亿股,占股份总数的64.13%。数据显示,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国家是最大的股东。按道理来讲,大股东应当是公司财务报告的最主要使用者,但是,在中国,不少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是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其行为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2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不成熟、正在发育中的市场

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可以用两个指标来衡量:一个是证券市场上证券市值占整个金融资产的比例,这个指标越大,证券经济越发达。另一个指标是股票市值占GDP的比例,这个指标可以说明证券资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显然,这个指标越大,证券经济越发达。通常情况下,以上这两个指标应该同方向变动,就是说,证券资产在整个金融资产中的分量越大,其占GDP的比重也越大。在一般的统计数据中,往往以证券资产价值尤其是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在2001年,我国股票市值占GDP的比重(含非流通股的价值)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尤其与美国相比,差距更大。这些数据说明,我国的证券市场还很不发达。

二、我国的政治环境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

政治上比较集权的国家,成文法律往往比较发达,政治体制的特征与法律体系的特征紧密相连,两者就这样共同制约着会计活动,决定着一个国家会计准则的存在和地位。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问题研究—会计环境视角的政治环境具体表现为:

2.1我国的会计准则由财政部制定

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是财政部会计司,它是一个典型的政府机构。从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由财政部会计司制定会计准则,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至今为止,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就一直由财政部门负责制定。经过数十年的不断发展,再加上几千年的传统,我国的会计准则形成了由财政部门负责并依赖财政部门的社会定式。因此,我国财政部门的职能较强。

尽管我国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弱化政府的功能,但目前来看“弱化”影响有限。现阶段,政府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还扮演着主要的角色。政府往往既是投资活动的当事人,又是维持资源配置的政策制定者。同时,我国的会计职业界比较弱小,

1979年才成立的中国会计学会直接隶属于财政部会计司,1988年成立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属于半官方性质,没有能力制定企业会计准则。

我国政府在会计准则国际化方面,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政府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一定是负面的。因为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来看,国际化的需求已经具备,我国的政府在积极推进准则国际化方面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构成了会计准则国际化所需要的良好的政治支撑环境。

三、我国的法律环境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

法律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在多数成文法国家,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往往是法律或法规的组成部分,法律有法律的目标和规则,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是作为法律或法规存在的。

3.1我国的会计规范不能与我国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相背离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公司进行监管和评价的主要指标是利润而不是未来的现金流量,强调的是过去的会计信息。比如我国《公司法》较重视利润指标,很多规定涉及利润指标,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会计就一定要重视利润表的作用,公司就一定要注重利润指标。当利润成为评价上市公司至关重要的因素时,上市公司会很自然地将注意力转向利润指标。一些公司还可能铤而走险,利用各种手段来操纵利润,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我国现行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也自然会偏向利润表,对利润指标较为重视。现行的利润表存在以下缺陷:一是由于利润表只体现已经实现的收益,排斥或忽视了其他未实现的价值增值,使当期收益报告不够全面,没有提供对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有用的全部信息。二是价值增值在产生之时不予报告,而必须推迟到实现之时再予以报告,会导致收益确定存在潜在的时间误差,即价值增值发生在某一会计期间,而收益报告却在另一个会计期间。三是对已经发生的价值产值不予报告,为管理者提供操纵收益提供了方便。

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范的重点是全面收益表,按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侧重于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这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相符,在此方面法律上的障碍将导致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们不能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我国当前对上市公司监管强调利润指标的倾向,使我国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披露等方面难以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完全一致,造成相关财务信息缺乏可比性。

四、我国的文化教育环境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

文化可以看作是一个社会共同的价值和观念,包括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等。它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体现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特征的财富。一国的政治和法律等都具有深刻的文化根源,各国会计模式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其价值观的影响。我国的文化教育环境具体表现为:

4.1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不高,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高标准要求很难适应

会计准则最终是靠会计人员来执行的,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的好坏。建国以来,会计工作在一段时期一度受到轻视,会计人员的素质教育和培训没能很好地开展,导致我国会计人员素质相对低下。而现今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参照国际会计惯例,在会计实务处理方面给予企业会计人员留下了较大的职业判断空间。这对已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统一规定一切的会计人员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国家对企业经济活动的所有会计处理都有统一规定,从而导致会计人员对制度的依赖程度相当严重,没有制度规定就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处理,缺乏相应的职业判断能力。就我国会计人员目前的素质来看,还不能很好地进行职业判断,国际会计准则在其他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是目前我国会计人员很难达到的,这严重影响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进程。

4.2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普通教育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会计等各方面专业教育发展得也非常快。我国目前拥有的1200万会计人员和13万注册会计师中,拥有高学历的人员多数是近年来高等院校培养出来的,他们的实际经验并不丰富;没有学历的人员多数是历史上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他们缺少的是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我国拥有的真正具备高层学历和现代会计知识、具备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级会计人员极少。我国高级会计人才严重匾乏。据统计,我国某沿海经济大省近52万会计人员中,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的只有679人,占会计人员总数的0.13%,即便是这些高级会计师,其专业素质与企业发展的需要尚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的这种会计环境教育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

进程。

五、我国的会计基础环境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

5.1我国缺乏财务概念框架

国际上通行的“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forFinancialAccountingandReporting,为了方便,通常简称CF)的作用是指导会计法规的制定、实施,是会计理论体系的指导纲领。会计准则的制定必须受会计原则或概念框架的指导,我国至今尚未全面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会影响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从已的基本会计准则来看,其行文较为简单,对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系统的阐述,因而不够严谨,造成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缺乏一个规范性的理论基础。随着会计环境的变迁,构建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势在必行。

5.2我国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并行

企业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一样,同属于会计标准的范畴,是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组成部分。因为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都是规范企业会计核算行为的行政法规,都在于确保企业提供真实和完整的会计信息,因此两者的目的以及功用一致,同属会计标准的范畴,两者之间不是“非白即黑”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的,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

会计准则改革既要考虑中国国情,又必须积极与国际惯例协调。这种特殊的会计基础环境制约着我国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发展,我们应该在总结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前提下与国际惯例协调。

参考文献

1邵林.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关系探究[J]。财会研究,2005.2

2梁爽.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的逻辑关系剖析「J]。会计研究,2005.1

3葛家封.实质重于形式,欲速则不达一分两步走制定中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J]。会计研究,2005.6

第8篇

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外语沟通能力,听、说、读、写、译是国际化英语人才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如此才能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在国际化人才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首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而合理开设综合课程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条有效途径,可通过开设语言知识、交际技能、情境训练等相关综合性的英语课程来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奠定学生走向国际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适当增设跨文化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

在国际经贸活动中由于是跨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与合作,因而在国际交际中不单单只是语言上的交流,同时还涉及到不同国度政治、文化、礼仪、习俗等方面的交流。为此,国际化人才需具备较强的国际化意识,以避免在国际交际中出现“cultureshock”。于是乎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可适当增设跨文化的选修课程,通过这些选修课程来实现对学生的多元文化熏陶和全方位的国际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和接受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培养和促进学生形成国际意识。

三、举办跨文化交际专题活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宽广的国际视野是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高校应重视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对此,高校可以加强组织各种跨文化交流的活动,如举办跨文化交际专题讲座,定期安排外籍教师和学术专家、国外创业成功人士、留学生等开展系列文化讲座与案例教学。高校通过组织和举办各种跨文化交际专题活动来帮助学生认识和接受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一方面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国际通行规则,另一方面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开设双语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

如何增强学生的职业英语能力,这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任务。在国际竞争中不仅要求人才能够使用英语进口无障碍的交流,更主要的是人才可以在专业领域中完成相关岗位要求,如材料报告、合同拟定等,对人才的职业英语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对此,我国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可以通过开设双语教学模式来强化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英语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运用英语和汉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容易掌握语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五、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是其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高校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学生只有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为此,高校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如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文艺演出等、来营造英语氛围,为学生提供更多英语实践应用的机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结语

第9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经济消极影响

文化以经济为基础,并能动地影响经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文脉传承,早已静静流淌在国人血脉之中,深深沉积在国人骨髓之中,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国人的思维和行动。不可否认,它所蕴含的许多优秀价值观念、伦理精神和思维方式,至今对中国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其“出身”小农经济,有些先天因素还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要求,进而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积极有益的经验值得继承发展,消极负面的影响亟须克服改进。惟此,中国经济才能在“趋利”与“避害”的统一中更好地倚重文化优势、实现科学发展。本文试就其消极影响作些具体分析。

一、宗族观念影响经济民主思想的进步

宗族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家族是以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它所蕴含的超越功利性的天然伦理亲情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发展影响巨大,以至于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宗族观念不仅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而且随着“忠”、“孝”思想的高度交融,“忠君孝悌”逐步固化为其核心理念,并超越家族范围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共识。

在以家庭内部分工为经济体系的传统小农经济时期,宗族观念对于维护家族稳定、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生产分工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经济交流合作广泛深入,其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它极易形成经济管理模式上的集权化。宗族观念对经济领域的主要影响,在于它所衍生的宗法等级制度,这一制度突出强调要树立“家长”的权威。受此影响,一些企业的领导层在管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化的模式,个人专断作风严重,主观武断、唯我是从,严重压抑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去年发生的富士康深圳龙华工厂13名员工跳楼事件就是典型例证。“深圳总工会对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调查认为,富士康管理机制的‘半军事化’、管理层级的‘壁垒化’和‘把人当作机器’的刚性管理手段,“对员工造成的心理压力乃至伤害是明显的”,客观上也是导致员工由于个人问题选择自杀的一大诱因。”1另一个是它极易割裂付出与所得、能力与地位的密切关联。这在多数家族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比如,家族企业普遍缺乏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是广纳群贤,而是任人唯亲,经常出现庸才领导良才、小学生领导大学生的现象,导致企业内部缺乏竞争、人心浮动,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2000年,曾在4年内一手将创维电视销售业绩从7亿做到43亿的创维中国区域销售部前总经理陆华强,携150多名精兵强将投奔竞争对手高路华,这对创维集团的致命一击,起因却只是一次简单的人事调整。特别是“在企业做大、家庭富起来以后,经济利益往往会压倒血缘、亲情,家庭围绕利益和权力的斗争也会激烈,这种‘豪门恩怨’自古到今从来没有断过。”2所以说,宗族观念和宗族等级制度,从思想观念、人际关系和制度机制等多个方面,都严重压抑、禁锢和扼杀了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使现代经济所需要的民主精神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二、“人治”思想阻碍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进程

“人治”是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孔子认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3。《唐律疏议》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也就是说,“人治”是用“德”、“刑”两手管理社会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刑”罚只是一种“治人”的手段,而绝非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西方法律以自然法为基础提出“天赋人权”的思想,强调法律面前人与人的绝对平等。正如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的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4卢梭倡导人们:“我要这样地服从法律,不论是我或任何人都不能摆脱法律的光荣的束缚。”5而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人治”思想则相反,它重个人意愿轻公共规则、重随心所欲轻约束限制。在“人治”的面前,法律只是被个人权力随意支配的附庸品。

中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转型的市场经济体,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尽管已经初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它往往导致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出现忽视或违背制度的非理,影响了公平竞争市场机制的建立完善。当前的突出表现有两个:一个是“权力经济”大量存在。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权力经济”模式本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而退出,但由于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始终是在政府主导下展开的,政府与市场还难以保持“适度距离”,行政权力干预经济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有些政府部门和官员为了满足私欲,将手中的权力作为“资源”,以“寻租”方式直接介入市场活动而从中牟取暴利。‘权力之恶’与‘资本之恶’目前已经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垄断性既得利益集团。”6这在某些地方的煤炭和房地产行业中表现尤为凸显。《中华工商时报》披露,广西北海土地开发商从政府手中最高出价115元/平方米,每亩约10万元,而二级市场转手出去每亩最低价70-80万元,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从中管窥蠡测足见“权力经济”现象之甚。另一个是“搭便车”问题层出不穷。受“人治”思想的长期濡染,经济人和市场主体依法经营的意识淡薄,加之目前市场监管机制极不完善,他们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降低“生产成本”,往往会在经济活动中潜意识地产生强烈的“搭便车”动机。以当前中国普遍存在的债务拖欠问题为例。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信用管理调查组调查,截至2003年11月底,仅全国规模以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间形成的不良债务拖欠就高达18624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6.9%。而且其中很多债务拖欠并不是因为资金紧张,而是故意拖欠。

经济活动的法治化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市场经济体制成功的基础在于市场主体之间权利平等的契约关系。“人治”思想不克服,“权力经济”现象就会屡禁不止,“搭便车”问题也难以遏制,这必然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竞争不公平等问题长期存在,也必然会影响市场经济法治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三、“好古忽今”的意识制约经济的创新发展

早期儒家文化在与周边文化的碰撞中,总能同化、融合周边文化。随着这种文化强势的不断推进,儒家文化逐渐变得“自我圣化”、“唯我独尊”,渐渐地从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开放型文化演变成为封闭保守、睥睨其他的内向型文化。长此以往,“好古忽今”也就深深植入了国人头脑当中。正如前人所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7“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8

“好古忽今”意识对现代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在表现两个方面:一个是容易导致创新精神的缺失和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好古忽今”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人们思想和行为,安于现状、囿于成规、裹足不前。这从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经费的投入上便可见一斑。“2008年,中国的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52%,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2.5%以上,日本2006年就高达3.39%。从企业R&D投入强度看,2008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为0.61%,而主要发达国家一般在2.5-4%。”9创新精神的缺失必然导致创新人才匮乏。另一个是增大了生产边际成本、降低了产业竞争力。创新能力的不足,必然导致关键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少,产业边际成本过高,从而导致核心竞争力不强。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透露,我国仅有1.1%的企业获得授权专利,其中仅0.17%的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权。这导致我国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个人计算机每台平均利润不到5%,DVD机每台售价不到30美元,交给别人的专利费接近10美元,生产企业的最终利润只有1美元。据有关资料显示:“虽然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融入了全球生产网络,但出品的产品相当一部分是在华外资企业生产并返销母国的,目前中国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占进出口的比重仍在50%左右。由于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企业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非常高,随时面临生存危机。”10

现代经济发展呼唤创新,而好古忽今意识否定创新。如果不重视创新、不善于创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将难以转变,企业生存发展也将会经常受到于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国也难以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跃升。

四、“义”、“利”对立观弱化推动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中国古代儒家哲学中,“义”、“利”之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其基本主张就是“重义轻利”。如,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上”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2将对“义”、“利”的追求作为评判“君子”和“小人”的主要标准。孟子宣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3更是将道义置于生命之上。古代先贤关于“重义轻利”的观点,以及后人对其无休止的解读,致使“义”、“利”对立的观念被无限扩大,并深深地植根于国人头脑当中,这种“把道德绝对化,甚至脱离现实的要求,片面地夸大道德的作用,强调把人的道德修养放在首位,作为人生的最高需求,从而造成了道德与现实的二元对立”14。在一定程度上讲,“义”、“利”对立观念人为地在“义”、“利”之间造成一种割裂,进而缺少一个从道德上将其联系起来的纽带,以至于在“义”和“利”之间国人常常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改革开放至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义”、“利”之辩就成为我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一种规范经济,要求市场行为主体必须始终保持理智、审慎和自律,而“义”、“利”对立观却往往导致人们做出非理性的利益选择,使求利行为难以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这在当前的主要表现就是“两个缺失”:一个是商业契约精神的缺失。市场的竞争性决定了市场行为主体的逐利性,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于任一企业来讲都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义、利之间的关系,而是一味地追求利益的获取,见利忘义、舍义取利,人们的经济行为就会失去道德约束、无视法律存在,肆意践踏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有人曾经对美国次贷危机从文化角度作过剖析,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就是:“在道德和利益的博弈中,丧失道德自律,从而使道德风险暨文化危机触发金融危机的产生。”15另一个是社会责任的缺失。有人认为,“经营者有三个层次:生意人、商人、企业家。而从‘人’到‘家’是其本质上的跨越。所谓企业家就是不仅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他还要有社会责任感。”16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叶坪鑫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做好事有好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企业”,他曾用研究成果证明这一观点:“通过对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其中60%的公司向汶川灾区进行过捐赠。相对于没有捐赠的企业,捐赠企业当年销售增长率要高出3.6%个百分点,资产回报率高出两个百分点。”这是因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能获得人们对其社会合法性的支持。可见,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的最大价值,就是能够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在社会主义经济大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对立思想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动力,致使国人无法认识到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本文难以详尽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但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很深,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要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腾飞,一方面必须摆脱中国传统文化中错误观念、陈旧思维的束缚,另一方面要在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因素,使中国传统文化很好地实现与现代企业理念的对接,以此更好地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

注释:

1 2010年5月20日人民网载文《深圳调查组进入富士康调查员工连续跳楼事件》

2经济观察网.梁小民.《商帮中的家庭家族与宗族》

3《论语・颜渊》

4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5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62010年9月15日《中国青年报》载文《重建权力还是重建社会》

7《论语・述而》。

8严复.《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页

9 2010018期《人民论坛》刊文《“十二五”挑战与对策》

10 2010018期《人民论坛》刊文《“十二五”挑战与对策》

11《论语・阳货》

12《论语・里仁》

13《孟子・告上》

14李瑜青等.人本思潮与中国文化.[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第62页。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