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公司泡沫研究报告优选九篇

时间:2022-03-06 17:38:0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公司泡沫研究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公司泡沫研究报告

第1篇

11月20日,海螺水泥A股市场收于70.04元/股。自上月12日从96.50元/股的价位下滑至今,海螺水泥的股价走势日益趋向合理区间,逐步挤出泡沫。

作为水泥板块龙头股的海螺水泥,从业绩来看,表现相当优秀。数据显示,海螺水泥三季度每股收益为1.04元,并且,2007年前三个季度实现了收益递增的趋势。“虽然76倍的市盈率相对比较高,但是海螺水泥这样的优秀企业业绩面的支撑也是很明显的。”第一证券李如鹏说。

据了解,四季度是公司水泥销售旺季,产销量和价格都将提升。华东华南地区冬季气温不低,不影响建筑施工,许多工程都会在年底赶超进度,使得四季度成为公司全年水泥销售最好的时期。在目前全国水泥行业整合刚刚开始的情况下,对于海螺这种未来全国龙头趋势明显,价格控制能力逐步提升的公司,应给予估值溢价。

另外,据机构的研究报告比较显示,海螺水泥四季度仍有较大的上涨空间。中投证券的10月末的研究报告显示,根据公司的运营情况,2007-2009年的盈利预测为1.62元、2.13元 和2.60 元。国泰君安10月份的研究报告也显示,2007-2009年的盈利预测为1.37元、2.13元和2.55元,相差不大。即便是按照收益预测较低的国泰君安的数据来看,与三季度每股1.04元的收益相比,仍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但是,在水泥板块水涨船高的背景下,海螺水泥今年以来实现了较大的累计涨幅,再加上当前大盘调整的现状,以及大盘走软,投资者对走势恐惧预期,无疑给其四季度的上涨减持了砝码。毕竟,投资股票不只是价值投资,还包括市场心理和市场情绪。据了解,海螺水泥自今年3月份33元/股的价格一直涨至10月份96.50元/股的价格,七个月就实现高达192%的涨幅,即便是与20日的70.04元的价格相比,也实现了112%的涨幅。

“今年海螺水泥累计涨幅比较大。水泥板块的整体市盈率都比较高了。按照板块整体市盈率折算,海螺水泥的合理价格应该在50余元。但是,水泥行业的产能高,耗能高的特性使得整合成为必要性。若加上整合和炒作的市场预期的一定溢价,价格也是要低于70元。目前来看,还有20%左右的泡沫。”雪鑫理财团队雪鑫分析。

第2篇

华尔街有句老话叫做“华尔街上无新鲜事”,A股似乎也正在经历华尔街的那些“老事”。

从“117”行情启动以来,细数涨幅居前的“热门股”,会发现很多炒作主题都与美元、黄金、原油等资本市场的国际元素相关。A股的炒家们居然会如此认同一个模糊的概念,这些国际元素给A股带来的影响,费人思量。

故事越讲越“高级”

“国际上,每次大熊市之后,率先反弹的一定是中小盘股。因为这些股票容易上涨,套牢盘小。这点在A股也不例外。”海归私募、上海鑫狮投资总裁迈克吴去年底曾这么说。

据统计,去年11月7日至今,涨幅排前10名的股票中就有4只来自中小板,且状元和榜眼都是中小板股票。可以说,中小盘股的国际故事再次在中国成功上演。

其实,在这10只股票中,除了中小板的高送配概念是每年必炒的主题外,其余皆与国际元素扯得上一点关系。如恒邦股份、荣华实业就是借着国际金价一季度大涨之机炒起来的;三安光电、江苏国泰等皆与新能源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特别是江苏国泰,可以说是借着“巴菲特买比亚迪”的故事开启了炒作新能源的大门。因有分析称,该公司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受益于新能源汽车长期发展,而在此之前,德赛电池等也有非常突出的表现。

东方基金研究总监李骥则认为,新能源将一直成为证券市场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问题是,尽管新能源板块发展空间巨大,但是它也是要产业升级的,它也需要更新换代,它也会因为成为市场热点而产生泡沫。而且在新能源的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发展速度与盈利能力也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新能源肯定有投资价值,但是要一分为二地去判断。在当前经济背景下,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的中上游环节都是值得关注的,它至少在未来3~5年内都有关注的价值。”

不过,随着炒作的深入,泡沫已经出现。这10只股中,有9只已经超过上证指数6000点时的股价水平,恒邦股份更是接近100元,有色金属板块大多数已经翻倍,而这些股票的业绩并不是特别好,市盈率水平普遍都在40~50倍以上。

上海某知名券商的―位研究员说:“近期市场的炒作主线是,不管是否真有大通胀,反正先炒一把通胀预期再说。有朋友甚至发短信跟我说,经济恢复了,有色股会上涨无数倍;通胀了,有色股也会上涨无数倍。因此,有色股是长期持有的品种,现在最应该买的就是有色了。”

泡沫背后闪现“魅影”

那么,随着行情的深入,这些股票是否还有上涨空间?究竟又是谁在摆弄股价呢?泡沫背后闪现的无疑是庄家的背影。

一次机缘巧合,记者了解到了荣华实业主力的行踪。当时,荣华实业的股价还在9元附近,但频繁的高换手和连续的涨停,似乎在提前消耗该股的上涨动能。果不其然,庄家的资金出现了一些问题。私募界一位朋友当天收到了一条荣华实业庄家的融资信息,主要意思是“以4600万股荣华实业作抵押,融资1.2亿元资金”。在这条短信发出的数天内,该股出现了反复调整行情。但3月17日后,该股又展开了猛烈攻势,显然是融资成功。

事后,上海一位私募老手告诉记者,现在市场存在很多类似的融资渠道。而据记者了解,一些机构也开始做类似的融资业务。一位机构的从业人员告诉记者:“融资杠杆是1:2,以500万元为门槛,如果有1000万元的资金就可以融到2000万元,我们已经做过4单了。”看来这个市场资金并不是问题。

其实,在近期的热门股中,多数都可以看到庄家的“魅影”。根据对交易公开数据的解读,就可以发现,很多涨幅较大的股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基金参与少,超级大户控盘多,敢死队接力拉升明显”。

在恒邦股份中,高度控盘的是―位叫高焕明的超级大户。他于去年二、三季度分批进驻,控制了该股流通盘4.49%的股份。去年11月4日,机构大举出逃,游资全面接手。今年的2月底,恒邦股份已经由16元的最低价涨到近50元,不少游资开始加速出逃,但随后又有新的游资进驻,直到该股涨到近100元。

上海一位资深私募告诉记者:“现在庄家的思路越来越精,炒作并非集中在一只股票上,而是在一个板块上。恒邦股份可以说是一面旗帜,如果它倒了,有色板块全部都要完蛋。只要它不倒,像荣华实业、风帆股份这样跟‘金’沾亲带故的都还有戏。新能源也一样,天威保变不倒,新能源就不会倒。”

那么,在这种炒作思路下,市场会否重演“德隆”悲剧呢?网络泡沫破灭之后,不就死了一批庄家吗?上海麒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钟麟表示:“找人接盘,是一种选择,或利用除权之后,绝对价格降低再慢慢地出局。如果是在没有利好配合的情况之下,可以长时间横盘出局。要不就是直接砸盘在低位放量再做反弹出局。”如何看待局部泡沫

奇怪的是,人们往往知道市场已经出现泡沫,也见识过各种泡沫破灭之后的威力,但仍然心甘情愿地接受忽悠。是什么驱使投资者做出这样的抉择呢?分析人士认为,越来越多的“朦胧故事”起着重要的诱导作用。

“最近我们的新能源策略团队比较沮丧,认为我们这里的研究哲学是理性客观,因此我们不会推荐概念性的新能源股票,这样我们没法取悦很多投资者。另外,我们更强调基础研究,把新能源产业基础搞清楚,可是很多投资者反对,因为如果我们跟市场传达清楚新能源是什么的话,那么绝大多数新能源概念股就没法炒作了。”国泰君安的研究员们在最近的策略报告中这样写道。显示出卖方研究员的无奈。

第3篇

中美带动全球高歌猛进

在本世纪最初的5年里,中国经济的再度繁荣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相信会成为这个世纪的一大话题。世界经济割据正在因中国经济的崛起而做出相应的调整。瑞士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安德森、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巴克莱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黄海洲等认为,美国内部的结构不平衡成为全球经济第一大失衡动力。

美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35%,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占到全球经济增长的7-8%左右;而中国凭借只占世界经济4%的经济实力,却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50%左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恰恰是欧洲的不景气和日本的衰退。德意志银行预测中国今年GDP的增长率为8.6%,略低于2005年9.4%的水平。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就指出,“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动力,出现了久违的多元化势头” 。“全球经济在向多元化方向偏移,增长动力更加均衡。美国主导消费需求,中国拉动原材料需求的框架继续拉动全球经济增长。”

陶冬的研究报告认为,今天的世界经济,主要看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首的新兴国家经济表现如何。他指出,2006年的三大看点是伯南克新主席主持下的美联储加息动向、石油及黄金价格、对冲基金的命运。

因此,关注全球2006年的利率走势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利率已经先后在2005年进行加息,大多数经济体的加息次数还是多次。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美国基准利率将加到5%,明年5月是最后一次。法国巴黎百富勤总经济师陈兴动认为,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将在2006年6月以前见顶,达到4.75%。

加息的原因自然是经济表现极度繁荣需要降温,而繁荣的核心是房地产行业,全球绝大多数的房地产市场都处于大大小小的泡沫当中,花旗环球金融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表示,“高利率一定会对房地产市场带来负面的影响,但是房地产泡沫破裂则不是必然的。美国已经多次加息到一个高点了,房地产市场仍然保持相对稳定。”

黄益平的研究报告认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美联储加息更多地是一个利率‘正常化’的过程”。显然,在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房地产价格的大幅度调整会给消费与投资造成很大的冲击。但今后一年间美国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崩溃。陶冬也表示,以中国为代表的个别国家个别地区的房地产价格出现了调整,但距离泡沫破裂还有一定的距离。

投资中国的行业需要变

瑞银亚太区的研究人员认为,与2005年相比,中国经济的软着陆能否和将如何实现是关注2006年中国经济的重点。CPI通货膨胀率将会在0.5%-1.5%之间。他们认为,中国经济今年所面临的风险因素有利率提高和流动性外溢,还有美国的需求不足,国内的经济政策仍然保持限制特性,对房地产行业继续控制,下游产业的边际利润摊薄。

陶冬指出,银行改革、消费增长、人民币升值、财政改革和楼市股市转机是2006年中国经济五大看点,最大看点是银行改革,最大悬念是房地产,而刺激消费并不容易。

德意志银行亚太区发表的2006年中国市场投资策略则看好在中国在后大宗商品时代快速增长的行业中那些受益于高进入门槛的公司。德意志银行估计,除了原油价格的2006年平均价格与去年底将持平以外,其它所有主要大宗商品06年的平均价格都将低于去年年底的水平。马骏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电信、原油、银行、保险、彩票和网上旅游行业的市场竞争最低,所以这些板块充满投资吸引力。”

高盛集团的研究报告也认为,推动今年中国经济中盈利增长的行业将会与去年有很大差异:去年,能源和电信行业将成为指数收益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些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为连续多个月份的盈利水平向上修正,如果剔除这两个行业对指数增长的贡献,高盛的研究结果表明去年的MSCI指数盈利水平将会比市场18个月前所预期的低2个百分点。

针对生产能力过剩的行业问题,雷曼兄弟首席策略分析师杰恩斯的报告认为,按照钢铁行业目前的运行态势,今明两年将是产能集中释放的时期,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总体运行方向是下跌的。 高盛亚太区钢铁分析师指出,短期内,亚洲钢铁企业股价还会上升,但长期走势则不乐观。他们认为,“近来,主要由库存高涨导致的亚洲钢材现货价格低迷走势似乎已经结束。”

中国股票受到热情关注

伴随着股改的顺利进展、QFII的规模扩大和《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的出台,投资中国股票再次成为了国际投行关注的焦点,不仅仅研究H股,A股也更多的进入了它们的研究范围。

高盛集团公司研究部近10名分析师联合推出了《投资中国股票:驾驭牛头犬 》的研究报告,向全球的投资者热情推荐中国股票。报告指出,中国股票取得了适中的但是又比大多数市场人士所预期的要更好的表现的2005年之后,以美元计算MSCI中国指数取得了21%的增幅――高盛研究部门认为,牛市将会延续到2006年,潜在的总收益将会达到14-19%。他们的观点是建立在人民币继续升值、更有利的宏观经济背景、稳定的公司盈利和流动性风险很可能会集中在上游产业的基础之上的。

瑞银集团也发表了类似于高盛的针对中国股票的报告,并附带了对中国股票市场的介绍性报告。报告指出,近年中国在全球的IPO市场上都处于领先位置,2005年IPO融资达到了170亿美元,预计2006年也将会达到130亿美元。他们重点关注的有平安保险、中国建设银行、中国石油、蒙牛股份等金融、垄断性行业和消费产业的H股股票,也包括G宝钢、同仁堂、长江电力、长安汽车、上海港机和天津港等A股股票。

德意志银行的马骏博士指出,商务部、中国证监会和其他几个部门联合的外国投资者可以战略投资A股公司的政策意味着:那些有意长期战略性投资A股公司的外国投资者投资A股公司的项目将会受到法律保障。马骏认为,外国战略投资者在更广泛层面上的参与是改善高级管理人员激励机制和推进上市公司管理进一步透明的最有效方式。总之,这项政策对A股市场的作用是非常正面和积极的。

第4篇

    值得声明一句,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或者是不偏不倚的一方,他们绝不是在无理取闹、无的放矢,而是言之有物、言之成理。

    这个时候你会相信谁?“我谁也不信,只是看看热闹。”我的那位朋友说。可是,那些统计数据,那些观点,总会有人相信,甚至可能成为决策的依据。譬如宏观调控,譬如央行加息。

    然而,有人不阴不阳地说,“我们不敢说中国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错了,也不敢说央行压缩房地产投资和消费信贷的政策错了,但报告的结论让我们知道起码这些政策出台的前提条件———对现有市场状况的分析和认识———错了。”谁敢这么说?还是华远集团任志强。

    什么样的“报告”?据说,由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中城联盟、华远地产、万通地产、北京城市开发集团和优博展览公司组织了一个REICO工作室,搞了个“中国房地产研究报告”出来。

    就是这份报告(故意卖关子说是要等到12月初才公布)透露说,1998-2003年我国商品住宅售价的年增长率为3.5%,而同期城镇居民的年收入增长率为10.7%,几乎是房价上涨速度的3倍。也就是说,房价涨得都没有收入快,哪有什么房地产泡沫?

    这份报告还说,西方发达国家房地产快速增长期,房地产增加值占GDP高达10%—15%,而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房地产增加值的平均值只占GDP的5%以下,即便是增长最快的2003-2004年也远远没有达到10%;全国房屋施工面积和竣工面积都远远低于GDP的增长幅度,其中竣工总量的增长尚不到GDP增长幅度的50%.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谈什么房地产过热?

    这份自诩为“民间的、独立的、公正的、不受利益驱动的报告”的结论是:“中国的房地产不是发展太快而是发展太慢了。”既然如此,房地产就应该开足马力继续狂奔,让什么泡沫啊、过热啊,统统见鬼去吧!

   无论是数据还是结论,都与我们所看到的国家正式统计数据和结论,真有霄壤之别。

    我们应该相信谁?

    再譬如,加息之后,房价究竟是上涨还是下跌,即使同是作为地产商,同是作为专家,看法也截然不同。我们应该相信谁?

    像我那位朋友一样,“谁也不信”?

    现实的问题是,现在买房还是不买?

第5篇

市场普遍担忧政策调控

虽然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走高,预示加息随时可能出台,但业内专家分析这对股市的影响有限。国泰君安认为,无论短期加息与否,影响的都是投资者的心理,加息或者其他市场化的调控手段,真正要影响到市场还需要1~2个月的时间,毕竟市场化调控的链条不会这么直接作用于证券市场。

让市场感到担忧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再次出现了反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于提升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来说是一件好事情,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结构决定了上市公司利润同固定资产投资高度相关,近期固定资产投资的反弹将对上市公司中期盈利增长形成支持。但另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反弹意味着进一步的紧缩货币政策又将出台,给上市公司下半年的盈利增长带来压力。

近日财政部宣布,从7月1日起,调整2831项商品的出口退税政策。这些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已在市场预料之中,但是此次调整涉及面十分广泛,短期内将给上市公司的利润带来压缩效应。

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打破趋势平衡的因素仍将来自政府对资产价格和流动性的调控。

中国股市政策市的特征还比较明显。不久前,政府曾上调印花税税率来直接调控股票市场。尽管市场反应强烈,但这不意味着政府会停止对股票市场的调控,只不过后续的手段可能将会更倾向于市场化,政府将更多地从改善证券市场供需不平衡的角度来抑制股票市场的过快上涨。具体手段将包括,加快红筹公司回归、加快企业债市场进程等等。

继建设银行宣布拟发不超过90亿股A股后,中国石油又表示拟发不超过40亿股A股。两大巨头的回归,反映增加供给已经成为市场各方的共识。

长期趋势未改变

从中长期看,股市行情的走势依然乐观,牛市的趋势还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招商证券研究报告乐观地预测,行情将按一种极端的可能性演绎:在盈利高增长及投资者入市潮的推动下,牛市泡沫阶段的正反馈效应将不断加强,每一次过度上涨之后,将因某一突发因素出现恐慌性调整,而后投资者继续审视基本面的支持重拾信心,酝酿新一轮的行情直至再度出现过度上涨,再度恐慌再度上涨,如此不断反复走强。

研究报告分析认为,牛市中通常只有一次恐慌性下跌给投资者提供最好的买点。即便加息等调控传闻兑现也只能带来短期调整。而经济繁荣期的调控将保证经济更加平稳增长而不至于过热,取消利息税、加息等政策实际上并非利空。市场走势的主导力量,明显在于上半年企业盈利的高速增长以及上市公司盈利的超预期增长。如果下一阶段公布的中报能符合这种增长预期,则可能形成另一轮业绩浪行情。

天相投顾研究报告认为,上市公司业绩的高增长和质量的持续改善将支持股市的估值水平,下半年上涨的趋势仍有望延续。沪深300的动态PE在25~30倍是合理的,当市场走势向业绩增长预期靠拢时,沪深300与上证指数下半年的运行区间将在4000~4600点之间,其中沪深300的走势会更突出。如果2007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在60%以上,沪深300与上证指数都有望挑战5000点。

业绩增长可期

银河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在不考虑资产注入和整体上市的情况下,2007年一季度的业绩可能接近于全年单个季度的利润平均值。

由于大盘蓝筹股的业绩占据了上市公司整体的绝大部分,因此它们对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的增长率具有很大的影响。

尽管2006年上证50,上证180和沪深300指数成份股的利润增长率低于上市公司整体水平,但随着大盘蓝筹股不断上市,2007年一季度,三大成份股的业绩分别增长105%、90%和90%,与市场整体98%的增长率比较接近。

假设2007年各季度业绩与一季度相等,则三大指数2007年半年报的增长率分别为65%、59%和58%,而上市公司整体为60%;2007年全年三大指数增长率为47%、44%和42%,而上市公司整体为46%。

研究报告分析,资产注入或整体上市对2007年一季度的业绩影响比较小,但对后面几个季度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并且这种外生性的增长过程可能会持续3年甚至更长时间。

“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我们认为2007年半年报净利润可能增长60%~65%,全年将增长45%-50%。”银河证券的专家表示。

而对于2008年业绩增长的预期,银河证券认为,考虑到所得税下调将使上市公司利润增长、资产注入或整体上市的影响、上市公司隐藏利润的行为比较普遍且在以后的财务报告中将逐渐体现出来以及上市公司交叉持股的数量比较多等四方面因素,2008年上市公司的业绩将增长35%-40%。业绩高速增长将进一步降低市场估值水平。

密切关注结构调整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股市运行的波动性增强,结构性的变化更为突出。中投证券认为,政府的政策调控只是着眼于控制和防范结构性泡沫可能导致的系统性风险,并非试图调控指数,影响市场的长期因素始终是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情况。良莠不分的普涨行情已经宣告终结,结构性的机会将是市场的主基调。

6月19日,上证指数收于4269.52点,离5月29日的4335点仅一步之遥。但相对于5月29日收盘价,沪深两市A股共有935只股票下跌,395只股票上涨。其中,走势强于上证指数的有438家,占到正常交易的A股家数32.93%。

统计显示,从5月29日以来,超过了前期高点的风格指数共有3个板块,分别是绩优股指数、高价股指数、高市净率指数。其中绩优股指数在这段时间中上涨了10.09%,高价股指数上涨了9.05%,这两个指数成为了本次行情回稳的主力军,远远领先于其他指数。

与此同时,从5月30日至今,下跌前三位的风格指数分别是微利股指数、低价股指数和亏损股指数。其中微利股指数下跌了19.04%、低价股指数下跌17.35%、亏损股指数下跌16.6%。

从整体上分析,上证指数接近前期高点,市场估值没有出现大的变化。5月29日

整体A股市盈率为49.16倍,6月19日为48,43倍;加权平均每股股价调整前为13.2元,6月19日为12.9元,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A股价结构性的调整已经充分展开。以理性投资理念为主的投资力量占据了上风,从而导致了绩优蓝筹板块与绩差股表现迥异的现象。

如何应对风险

中投证券研究报告认为,从6月份后半段到7月份,A股市场的热点除资产注入、整体上市这一持续性主题外,投资者对于中报业绩超预期的公司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从行情景气度的角度来看,机械、煤炭、化工、造船、商业地产等行业或领域值得重点关注。同时,消费类企业中那些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由于具有持续增长的能力,可以化解估值偏高的压力。

对于政策变数带来的不确定性,投资者只能通过操作策略、投资标的的选择去对冲政策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在操作策略上,长城证券建议投资者不要满仓操作,仓位保持在七成左右,持仓结构上应在反弹时减持没有实质性题材的绩差股与低价股。投资方向建议介入一、二线蓝筹股,积极参与有资产注入概念的个股。

银河证券建议投资者下半年着重把握好以下4方面的机会:

一是关注升值和通胀下的资产价值重估机会。重点关注房地产、券商类行业的价值。

二是关注通胀环境下产业受益机会。通胀环境下,产业链条最上端的石油、煤炭、有色、钢铁等资源类行业受益最大。因为温和通货膨胀刺激社会需求增加,顺序拉动对最终产品、中间产品、资源产品的需求增加和价格上涨。其中,初级资源类产品由于拥有资源优势和天然的定价优势,可以根据中上游需求情况确定产品价格,从而获得通货膨胀环境下的超额收益。

三是关注节能减排政策下的产业整合机会。节能减排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将成为中国经济的着力点,对资本市场来说,也将带来全新的投资机会。

第6篇

无论从市场情绪、炒作热点、推高估值的方式,还是从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来看,创业板当前演绎的“大戏”与2000年前后纳斯达克“科网股泡沫”有着惊人的相似。

事实上,即使是创业板的“玩家”们,现在也并不否认创业板泡沫的存在。看多和看空创业板的两个阵营,分歧仅在于“泡沫能否持续?泡沫能持续多久?”

互联网大背景:一个是技术革命,一个是应用拓展

“创业板泡沫”是否比“纳斯达克泡沫”更厚实?从两者相同的互联网发展大背景出发,我们试图寻找差异。

2000年达到顶峰的纳斯达克泡沫依托于互联网在美国“从无到有”的兴起,这毫无疑问是一场纯粹意义上的技术革命。

而创业板泡沫尽管也顶着“互联网”、“互联网+”的帽子,但从技术和应用的角度来看,它的变革集中在互联网应用的拓展,很难说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革命”。

从演进过程来看,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的舆论媒体和各种研究报告都大力推崇科技服务引导的“新经济”,而唾弃以传统制造业等为主的“旧经济”。当时美国的投资者坚信,互联网技术作为一场纯粹意义上的技术革命,将带来完全不一样的变化。

在政府政策层面,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先后提出“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和“因特网-II”以及“下一代互联网”计划,在技术进步和政策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产业成为热门行业。

在当时互联网新经济的热潮面前,很多传统的投资理念被颠覆和嘲笑,许多美国投资者都认为“这次不一样”,更关心上市公司被勾画的“美好前景的故事”,对于所投资的公司是否能实现盈利并不关心。投资者为了追求短期的投资收益,纷纷放弃“老经济”而追逐受益于“新经济”的股票。

在本轮创业板的泡沫演进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资金对于“互联网”概念的疯狂追逐,许多创业板股票一旦“触网”就会一飞冲天。但值得思考的是,作为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应用拓展,“互联网+”并不比互联网的诞生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也难以成为“创业板泡沫”更加厚实的理由。

互联网环境存差异,但泡沫未必更厚实

中金公司策略分析师王汉峰更为细致的对比了当前互联网背景与纳斯达克泡沫时期的互联网背景差异,他认为,当前互联网发展阶段已经非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时期可比。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渗透率已达47%,美国已接近90%,美国泡沫顶峰期也只有40%。互联网已经演进到移动互联网,解决“随时随地”问题的移动互联网才是真正的互联网;并且,互联网支付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各种模式商业化基础设施已经具备。再加上中国“地广人密”,并正在简政放权、鼓励创新,这可能是比美国更加优越的移动互联网“温床”。另外,当前中国的宏观周期仍在走向宽松,这与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时期美国持续紧缩不同。同时,A股市场散户为主,也在助长对互联网概念的投机。

不过,王汉峰也并不否认创业板的泡沫化和泡沫破灭因素的存在。他指出,基于上述这些因素,可以认为目前创业板“泡沫”演化可能会与当初纳斯达克有所不同。尽管短期走势难以预测,但从中期来看,其持续的时间可能甚于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而流动性紧缩、监管趋严、股票供应的超预期增加、基本面难达预期等则可能是导致泡沫破灭的潜在因素。

泡沫与泡沫并没有本质不同

回顾美国“科网泡沫”时的纳斯达克指数走势,业界普遍认为,“科网泡沫”共有两个时期,一个是酝酿期,从1991-1998年,纳斯达克在此八年时间内上涨了280%。第二个是泡沫期,从1998年10月到2000年3月,纳斯达克指数在仅一年半时间内从1419点上涨到了5048点,涨幅高达256%,而同期标普500仅上涨45%。

相比“科网泡沫”,创业板的行情演进来得更为猛烈――从2012年末的585点开始,到当前的超过3500点,创业板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上涨超过500%!

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纳斯达克泡沫的破灭并不等于互联网的破灭,事实上互联网在兴起后已经对人类的生活、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影响,但当年纳斯达克上市的科技股中,有三分之一却走到了破产、退市或者被彻底边缘化的境地!

第7篇

一、引言

在项目投资建设过程中,如何进行投资和投资多少及投资哪个具体项目,是投资者对项目投资最为关心的问题。由于投资具有高风险,如何降低风险甚至避免风险,直接关系到投资者能否盈利的重大问题。目前,很多投资者存在投资盲目性和跟风性的问题。比如,对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的投资,就存在着盲目性的问题。因为市场对房地产的需求性不断变化,加上同行竞争者对手的不公平竞争,就极容易造成房地产行业虚假繁荣和泡沫的现象。这就引来了跟多投资者参与到这类行业的竞争去,由于市场经济的滞后性,虽然房地产市场的需求量短期内呈现上升趋势,但一旦达到饱和状态滞后,房价势必会大大下降,一一些在建项目出现“烂尾”现象,这会大大损害到项目开发投资者的利益。此外,还有一些投资者认为,项目投资工作的重点是项目施工阶段,并对此发大力气,而忽视掉建设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殊不知项目的前期工作,即建设项目的准备和决策工作,是项目投资最为重要的关键部分。

一个建设项目投资的全过程有项目前期决策、项目开发、项目实施和项目使用共四大阶段。前期的决策阶段影响到项目投资预算,项目开发阶段是为项目投资概算服务,项目实施形成施工预算和结算,最后阶段形成决算。在这四个阶段中,最为重要的是项目前期决策阶段。项目的前期决策工作包括项目建议书、目标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主要内容。其中,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审批的主要环节。只有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工作,并报相关评估机构评估和核准单位审批通过后,才能获得项目投资开发的资格。因此,做好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对整个投资过程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具体内容

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就是项目前期决策工作,从引言中可以看出前期决策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针对项目分析和研究其可行性,这是为如何决策提供的一个主要依据。所谓可行性研究,是指在项目投资决策前,通过具体调查、收集、研究和分析拟要建设项目的经济、技术、工程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情况和详细资料,对可能拟定的所有方案包括技术和建设方案等方面进行详细专业的比较论证和技术经济分析,从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项目建成后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

在科学预测和评价的基础上,综合讨论和分析研究项目的建设可能性和可行性、项目的经济有效性和合理性、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从而为是否应该投资和如何投资该项目提供依据,并为项目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可靠的科学决策依据,从而为项目的开发打好基础。

三、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对投资的影响

根据张海强(2004,12)在《中国工程咨询》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可知,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对投资的影响程度达到70%-90%,项目开发阶段对投资的影响是60%-70%,项目实施阶段对投资的影响达不到40%。在费用方面,项目投资的四大过程中所占费用最少的是项目前期决策阶段,该阶段仅占总费用的1%-2%。然而,却是这不到2%的费用影响了整个投资过程的费用。前期工作对投资的影响可以体现在项目目标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和主管部门等三大方面上。

(一)目标设计影响投资方向

针对政府投资来说,国务院已有相关规定,政府投资主要是用于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用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用于推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用于鼓励和支持科技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战略性产业,其目的是公益性;针对商业投资,主要有经济方面各个行业和领域,主要目的是盈利性。这就是目标设计的不同,其投资的方向和领域也有所不同。

然而,在实际过程中,项目目标的设计脱离了实际。申报项目不是从自己的条件出发,从实际出发,从运行和管理的能力出发,而是根据“项目申报指南出发,来确定自己的投资方向。这样,脱离了实际需求的目标设计,最终的项目建设完成后,只能是“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影响投资费用

一个良好的、高水平、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节省后期的大部分项目建设费用。

1.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和深度决定了项目建设成本

在国外,项目建设程序中放在最重要位置的是可行性研究,而且要求比较高、细致和扎实。可行性研究可以分为初步可行性研究、辅研究和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上进行经济技术分析论证,分析项目实施的可能性和风险性、项目的合理性和盈利性、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以避免出现“投资失控”的现象。

但是,在国内由于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经费不落实,许多可行性研究只是走形式,开展工作的积极性比较低落,不愿委托有资质的机构编制报告。可研究性报告问题出现也较多,有低级错误和水平不高,有的不符合投资方向和要求。此外,许多投资者忽视可行性研究和方案设计对投资的影响,不是一哄而上、走马观花,就是草草了事,这造成了经济上的巨大损失,而且也埋下了质量隐患。

因此,一个良好可行的研究性报告不仅体现在内容上,也体现在可研报告的深度。只有可研报告具备深度性,才能更好地预测可能出现的建设费用和问题。

2.可研究性阶段估算出的投资总额决定了项目建设的实施进程

在前期阶段,估算出的投资总额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项目的建设进程。不过在实际过程中由于投资情况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对于在前期阶段估算出的投资总额会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但是总体到项目具体实施时正负差额应控制在10%以下。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值,将会大大限制了项目建设的实施进程。

(三)主管部门影响投资审批

其实,在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中,主管部门也是参与其中的,因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评估表都要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核,只有通过了主管部门的审核,才能进入到项目实施阶段。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主管部门对初步评审把关不严,省级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初步评审也存在松懈的现象,没有承担初审责任,即使承担了也是初审不规范、走过场,没有把好技术关、政策关和认真初审关。这大大影响到了项目建设审批的质量。

四、控制投资的对策

(一)加强建设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提高对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视

1.加强可行性研究工作具体有加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加强对可行性研究的指导与服务、把好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关

在建设项目投资前期必须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对拟建项目进行科学、系统、全面的经济技术论证,从而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式,要适应投资体制改革,要争取更多的建设项目立项,就必须加强建设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重视前期工作,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水平,以最大响度地控制投资损失。

2.在可研究性阶段估算的相关数据应尽量确保数据能反映和体现出建设项目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关系和利益

数据估算要到位,要周全,要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三大效益。要从节能、环保和将来可能降低项目运营费的角度,制定出可行性的估算数据。

3.加强对可行性研究的指导与服务

通过加强对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指导与服务,提高报告编制和审批工作人员及基层投资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走出去,引进来”,认真学习管理能力高的单位经验,认真向专家请教,积极开展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比和评审,相互交流经验,全面提高报告的编制和审批水平。

(二)加大对项目前期工作的投入,消除“控制投资只是施工阶段”的事

根据上文可知,建设项目投资的四大过程中所占费用最少的就是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在只占到1%-2%的总费用的比例中,却对整个项目投资过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再之,投资者又极易忽视掉建设项目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准备工作,这就更加加大了投资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在这个前期阶段,做的好就可以为后期节省一大部分开支投入,做的不好就会消耗很大财力、物力和人力,甚至会使整个投资崩溃。

因此,投资者不仅不应该忽视掉建设项目前期的研究工作,更应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彻底消除和摒弃那种“控制投资只是施工阶段”的事的观念,为建设项目的顺利、有序开发做好基础。

(三)健全和完善建设项目分阶段投资控制体系,使投资进入有序可控轨道

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目标设置应该随着不同阶段的推进而深入。选择设计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的控制投资目标,是属于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投资估算;进行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投资控制目标,是属于目标设计概算;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目标,控制施工预算或建安工程承包中标的合同价;设备控制目标,是控制设备中标的合同价。四个阶段的投资目标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从而杜绝了建设项目的“三超”现象,使投资控制进入了有序、可控的轨道。

(四)加强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最大程度规范建设项目投资程序

在当前投资体制和监管体制及评估体制相对滞后的情况下,一些投资者在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审批过程中,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走后门、拉关系,期望轻易就通过审核和审批,从而取得投资开发许可证。这样虽然是前期工作节省了一些费用,但却增大了后期投资的风险和费用,造成低水平建设和重复建设。

因此,只有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度,完善监管体系,弥补建设项目程序中的漏洞,引导投资者和主管部门转变观念,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晓刚.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存在的问题与改进设施[J].中国工程咨询,2006(12):20-21.

[2]宏江.加强政府机关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对策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10(2):23-24.

[3]刘徽明,王孟钧.建设项目投资控制难点及对策[J].长沙铁道学院(社会科学版),2005(1):109-110.

[4]方艳.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对投资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工程咨询,2011(8):38-39.

第8篇

不排除加息缓解通胀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的CPI涨幅目标控制在4.8%,但今年前三个月的CPI增幅达到了8.0%,为近12年来的最高水平。

对此,央行行长周小川本月4日在布鲁塞尔参加国际清算银行会议间隙表示,在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下,中国的通胀压力有望在今年二季度得到缓解,但全年的状况仍存在不确定性。

周小川强调说,央行不排除加息,但在加息之外,调节CPI还有很多种方式。在使用这一工具还是其他工具的问题上,央行有一定的选择余地。

这与他在今年两会期间的表态未发生变化。不过,建行日前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不能排除央行在二季度进行不对称加息的可能。

尽管央行年内仍未动用利率工具,但随着美联储的一再降息,中美利差持续扩大,而这加剧了热钱短期内流入中国的动力。对此,周小川表示,央行一直在密切监察热钱流入的情况,少量异常资本流动不会对中国货币政策产生严重影响。他提到,在最近美国降息之后,很多短线投资者开始留意中国的投资机会,这可能会产生一些新情况。

在谈到波及全球的美国次贷问题时,周小川称,只有极少数的中资金融机构持有次债资产,规模也相当有限,中资金融机构有能力克服次债所带来的影响。而次贷导致美国经济放缓,使得美国从中国进口产品的规模出现了下滑,周小川则表示,总体来看,中国出口增长仍然相当强劲。他补充说,中国出口企业还将出口市场拓展至其他地区,尤其是亚洲和欧洲,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弥补美国消费趋缓对中资出口企业造成的损失。

在备受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周小川则再次重申,人民币汇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供求关系。

易宪容

修正不合理就是救市

股市是实体经济的睛雨表。以此来观照中国经济,最近国内股市的跌跌不休,是不是预示中国实体经济将发生重大的变化?

易宪容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然后回答说:国内股市下跌,对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融资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其影响不大,而且有相关的替代性。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股市的快速下跌并不意味着中国实体经济发生多大的变化,更不能说国内股市的下跌对实体经济有多大影响。

对于国内股市为什么会在近半年来快速下跌,而且跌得如此之严重。易宪容分析认为,国内股市的下跌,最为关键的问题仍然是制度性原因,是制度性缺陷。2005年以来的股权分置改革,推动了中国股市在2年的时间上涨6倍以上,促进国内股市的繁荣。但是,这种推动同时吹起中国股市的泡沫,而且是一个巨大的泡沫。

第9篇

这是一位公募基金的高管向我转述的。咱英语差,没法在网上搜出原文,但我对这样的观点很是认同,至少完全同意其对危机过后第一年股市情形的判断。

《似火牛年》一书研究了上世纪美国股市十次股指涨幅超过35%的自然年度,结论是这十次牛市或强势的成因有两点是共同的:其一是上一个年度股市暴跌;其二是这个年度货币政策宽松,流动性充裕。以此来看2009年股市,无论境内境外,无出其右。

但2010年是否会收窄振幅呢?

总理年初讲,2009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事实果真如此;最近总理又讲,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意思是我们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关照到股市,作用于A股市场的两种利多或利空,正向或反向的力量,都处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

利多和正向的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从7月份开始的经济数据,环比越来越好,而且至少会持续到2010年上半年,官方的说法是“复苏趋势确立”。反映到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上,一季度业绩很差,二季度业绩企稳,三季度明显增长,四季度增长加快。如果去掉最差的一季度和最好的四季度,以三季度业绩简单乘4,据金融机构统计,3000点时的全部A股平均市盈率是21倍。如果再考虑各大券商普遍预测的上市公司2010年业绩同比增长25%~30%,那么3000点水平的动态市盈率会降到15倍以下。结论当然是股市会涨过4000点。但是这样的“经济复苏”和业绩增长是否能够持续?下判断很难,周遭充满了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

靠投资拉动的复苏不能持续,并且还带来进一步的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即使出口2010年同比好转,也必须看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的“脸色”―目前没有人敢断言美国经济能排除二次探底―这样我们这个出口依赖型的经济已经跛足;消费是比预期的好,且2010年会更好,这也是中央经济工作会明确指出的,所谓“扩内需、促消费”等政策支持。但私人投资冷淡,居民整体收入过低,消费拉动和结构转变,显然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经济的好与不好处于确定与不确定之间,至少不可能“好”到2007年以前那种持续两位数增长的水平,进一步讲,股市基本面没有好到支撑起一轮大牛市的能量。

利空和反向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定会退出,只是退出的时点和程度问题。新增贷款不可能再放出9.5万亿的数额,专家预测的7万亿是符合预期的。而通胀预期和资产泡沫是任何国家政府都时刻警惕的民生问题,因为这关乎执政的基础。中国政府管理通胀预期和抑制资产泡沫的态度也从未含糊过,手段又会是立竿见影的。看政府对房价空前地使用出“遏制”一词,就能了解在房产泡沫问题上,政府已经发出了郑重信号。

2010年股市的流动性一定会抽筋,资金震动型的牛市没可能“鸳梦重归”,也即是说流动性抽紧的利空和反向作用是确定的。但不确定的首先是抽紧的时点和程度,其次是设若2010年下半年经济复苏可能面对“二次探底”或明显反复时,流动性又可能超预期地释放。

在经济好转,又好不到哪儿去,与流动性抽紧,又抽紧得“投鼠忌器”之间,确定和不确定地作用着股市。2010年赚钱很难!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