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1 04:29:5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期中化学考试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大家好!
在这个已有寒意的季节,我们欢聚一起,召开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总结表彰大会。首先,让我们向半个学期来辛勤工作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同学表示亲切的问候,向在本次期中考试中获得奖励的老师和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学期开学以来,我校工作在校长的正确领导下,全校教师积极努力为给在座的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同学们,经过这半学期的学习,你们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令人感到高兴的是,在你们中间涌现出了一批像**等等一大批学习刻苦、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班级中、校园里播撒下了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获得了骄人的成绩,也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和赞誉。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自身的勤奋和努力向我们证明了一个真理:一个人要想取得非凡的成就必须依靠坚贞不屈的品格和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在这里,学校号召全校师生向受到表彰的20位教师和近300多位同学学习。同时,就本次考试中存在问题和后期学习对同学们谈一下几点看法:
一、首先,在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培养方面我们同学做得还不够,还不能熟练的运用学过的知识,特别是在理论知识与现实事例的有机结合,还需进一步提高.。其次,在基础知识的记忆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那些“后进”的同学,基础知识尤其薄弱。这一点我相信老师们在讲评试卷时一定都会谈到。
二、为了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对同学们提一下几点建议:
1:学习要刻苦:人的先天智力没有多大的区别,要想取得成功,只有靠后天努力。如果你成绩不理想,不是你的智力有问题,而是你刻苦学习不够,在习惯养成上不如别人,刻苦精神不如他人强。
2:学习要讲究方法:“好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基石”。推荐一种做法:一是“三先三后”的学习方法是: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
3:要时刻用目标激励自己,要相信自己能行。目标是学习的内在动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远大的学习目标。古人说“选其上得其中,选其中得其下,选其下得其下下”。哲人说“伟大的目标产生伟大的力量”,这些话语都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所以我们每一个同学们都要有远大的目标,然后将目标细化到平时的日常行动上,具体地说就是制订好学习计划,合理地分配好学习时间,该休息的一定休息,该玩的时候一定玩,调节自己的大脑。将远大的目标落实为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成功离我们并不遥远,清华北大离我们也不遥远。
4: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做到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有所作为的青年,勇于面对任何困难,充分抓住中学阶段这一人生的黄金时期,努力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亮丽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老师们、同学们,斗转星移,光阴似箭,第一学期已走过了一半的路程,一路走来让我们感到生活给予了我们很多,又赋予了我们很多,期末考试是我们下一阶段要迎接的新的挑战。美好的明天等待我们去创造。祝愿同学们都能保持自己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生活,勤奋学习,努力拼搏,在未来的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根据xxxx市普通教研室的工作计划要求,结合xxxx市教体局教研室xxxx年的教研工作思路,确定化学教研工作的思路为:以“聚焦课堂,提高效率”为主题,以构“建和谐课堂”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为目标,立足课堂教学,关注师生需求,着力构建高效化学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探索化学教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加强化学课堂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工作,推动我市化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健全教研网络,加强教研队伍建设
建立完善联组教研制度,努力提高联组成员素质,建立教研室—教研员—联组组长—教研组长—教师的横向教学研究网络,落实《xxxx市联片教研制度》,发挥联片组长的作用,充分发挥教研联组在教学研究、组织考试、管理评价中的作用。
2、提升集备实效,落实“和谐课堂”质量
加强学科教学集备,提高教师参与教研的质量,积极倡导教学反思,突出对集体备课的实效性的落实,并对集备典型进行推广。
3、深化课堂教学研究,培养科学素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化学教学要以习惯养成和夯实基础为重点,尊重差异,培养兴趣,注重体验,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健康发展。要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继续积极倡导探究式、合作式教学,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要重视运用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教学,使学生体验和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研究方法。要进一步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积极探讨实施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以探究式学习作为转变学习方式的突破口,正确处理好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理解与记忆、创新与模仿、发现与验证等方面的关系。
4、以公开教学为契机,充分发挥优质课的示范引领作用,致力构建“和谐课堂”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公开课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我市名师、教学能手、优质课获奖教师到联片组学校开展课堂教学送教、展示活动;要在联片组学校内或不同联片组内组织实施“同课异构”活动,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将优质课的成果加以推广。组织骨干教师参与 “和谐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力争取得成果并参与市教研室组织的“优秀教学法”评选。
5、积极推进“菜单式”教研活动的开展,突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完善“菜单式”教研模式,坚持正确的教研方向,对学校提出的需要研究解决的教学问题,通过对话、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加以解决,努力争取教学研究能真正解决教师教学中遇到的困惑问题,突出教研的实效性。
6、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指导,规范教师的实验教学行为
充分挖掘教材中“活动天地”和“实验探究”的深度、广度,加强“实验探究”教学中对实验设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误差分析能力的培养。杜绝以讲实验代替做实验的错误做法。
7、努力做好高初中化学教学衔接的研究,树立大化学思想
根据教研室提出的解决好“四度”问题,即控制教学进度、降低教学难度、减缓知识坡度、拓宽应用广度,促进“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这一要求。努力做好高初中衔接的研究与指导,研究在知识方面和能力培养方面初、高中的教学衔接问题,重点研究高中化学与初中化学在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衔接,积极倡导初、高中化学教师相互听课,交流,真正树立起“大化学”的整体发展意识
8.高质量的命制竞赛及统考试题,发挥命题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
认真研究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xxxx市学业水平考试试题,结合课标要求作好试卷分析,并进行交流研究,及时把握好竞赛命题及中考命题的脉搏,总结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规律性的东西,并在本市组织的学科竟赛、统考命题中得到充分体现,发挥命题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争取好成绩。
9、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对教学工作的服务和指导质量
为了更好的为一线教学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和指导,本学期要加强学习,特别要关注本学科的教改、教研先进经验,努力站在本学科教学教研工作的前沿,更好的为基层教学服务。努力使自己具备:超前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
附:主要活动
9月
1、召开联组组长会议,重点研究对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的培训问题
2、调研教师教学及师资结构情况
3、完成菜单式教研的统计
4、结合公开教学,研讨构建“和谐课堂”的教学模式
10月
1、xxxx市优质课比赛成果汇报课,研讨完善新授课的教学模式
2、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并调研集备落实情况
3、举行市级公开课 (同课异构),研讨构建“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4、组织青年教师进行说课及教学片段教学培训
5、落实菜单教研的各项要求,全心投入教学服务工作
11月
1、联组组长命制期中考试模拟试题上交
2、以联组为单位,评选优秀教学案例及优秀教学设计
3、市级公开教学,完善“系统复习”教学模式
4、命制期中考试题,做好期中考试成绩分析
12月
青年教师说课及教学片段教学汇报
讲评课研讨
1月
非智力因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而言,具有多方面的促进功能。首先,从动力功能角度分析,其可以驱动人们将原始的一种诱因转变为人内心的实际需求。还可以帮助人们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进而赋予其情感与兴趣。同时还可以引导人们将学习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目标形式,对化学学科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其次,从控制功能角度看,其可以随着主观客观条件的变化,及时对目标进行调整与处理,从而有效确保学生积极对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最后,对一个人还具有补偿与定型功能,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出现可以有效弥补一个人的弱点,这在化学学习中至关重要。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高一年级新生。学期初我们进行了新生学习习惯的问卷调查,从每个班各抽样35份问卷做反馈分析,作为这一学年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课题研究的一项参照基准。在学校进行第一次质检考试之后,随即对学生在答卷过程中因非智力因素引起的失分汇总,课题组老师结合任教班级学生在课堂上及课后作业表现,补充和完善了学期初依据问卷调而设置的参照基准。
针对学生失分主要集中在元素符号、离子符号错写;化学方程式生成物状态符号、反应条件遗漏;仪器名称错字别字及部分同学未按题意作答等方面。高中化学学科考试是学生“会而不得分”情况的重灾区。我们课题组进行反复讨论研究,确立了第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对策。
(1)高中化学具有概念多,知识点细、碎的学科特点,尽量在每节课预留5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设计分层问题解答,检查学生旧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新课的预习情况。这样可以收到很好的课堂预习效果,是提前进行知识导入及温故知新的关键环节。
(2)教师教学方面,给学生开口说、上台写和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减少学生想当然的机会。主要是希望教师可以逐渐转变自身的定位和角色,主动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从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可以对一些化学反应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增强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及主观能动性,对于提升学生的整体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挖掘作业的有效性,发挥作业在学生学习能力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在确保全批全改的前提下,部分学生进行不定期的面批面改。并且要求学生“马上写”即错题重做,并建立个人错题集,累积保存。如化学学习中对于化学式的配比,许多学生都会感到比较困难。如何进行化学式配平,成为影响许多学生后续学习的关键。所以这一部分的习题及重点学生都应该进行重点记忆,从而打下坚实的基础,确保之后的学习得以顺利进行。教师不定期检查学生错题集,并使用其中相关内容作为测试题源,调动学生积极翻阅复习的主动性,达到巩固知识、加强理解、培养能力、掌握规律的目的。
在将近三个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迎来了学期的期中考和期末考。特别是期中考,学生“会做不得分”的情况少了,答题下笔更规范了,会错题意的同学也明显比第一次质检少了。特别是期中考考查了蒸馏实验的相关知识点,这道实验题反而是主观题里得分率最高的,这都得益于课堂教学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并互相评价。手口并用,记忆效果明显好多了,考试就受益了。而当学期末考试后,课题组老师做评卷反馈讨论时,发现了新的问题,非智力因素失分率相对于期中考查有了回涨的现象。为抑制这种现象,我们在坚持第一阶段方案的基础上,制定了第二阶段对策作为第一阶段的补充。
(1)让学生参与分析试卷。每个学生除了分析自己的试卷,还可以随机抽号的方式得到分析另一位同学试卷的机会。具体试卷分析任务分解为以下三项:
①哪些题目做得比较好,哪些题目存在失误?
②错题纠正,即要写出正确答案,主观性试题还应根据老师讲解的解题思路补全。
③对错题进行归类,找准原因,形成文字,给自己诊断也同学对症下药。
即每个同学手里会有两份报告,一份是镜子中的自己,一份是别人眼中的自己。
(2)让学生体验成功。作业、小测、测试按时间顺序整理就是一份个人学习成长展。定期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同学相关资料,在班级宣传墙上展示,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3)习题课,教师适当“闭嘴”,让学生读题,析题。听学生怎么说,教师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心里怎么想,带着学生找题目的“茬”,培养严谨审题的习惯。
关键词:中等教育 资格考试 化学课程
德国后期中等教育(第11至13学年)(相当于我国高中教育)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由完全中学承担,并根据学生的兴趣、关心、能力、适应性以及将来的去向进行教学。在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最后两学年,学生须选择学习两类科目,即基础科目(由基础性课程构成的学科科目)和达成科目(由较难的专业性课程构成的学科科目)。根据这两类科目和完全中学学业结束时进行的大学入学资格考试(abitur)的总成绩,决定学生能否获取大学入学资格。2003年,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颁布了新的化学课程标准,并已于2004年秋开始实施。
下面以该州为例,对德国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和内容,以及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化学考试标准进行概述和梳理,并分析和总结两者的特点。
1、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和内容
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目标与前期一样,都力图从人格形成和一般教育的立场来揭示化学课程的教育意义,即旨在通过精确地解释物质世界,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思维能力,养成关注并考虑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能力,以及了解可持续发展相关知识等。德国巴登-符腾堡州新课程标准对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基础科目和达成科目的化学课程内容分别作了规定。
1.1 基础科目化学课程内容
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基础科目化学课程内容归纳于表1。
1.2 达成科目化学课程内容
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达成科目化学课程内容归纳于表2.
1.3 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的特点
(1)课程内容宽泛。基础科目里纳入了化学平衡、电化学、高分子化合物等知识。就这3个领域,达成科目纳入了基础科目中所没有的、更加高深的知识,以及芳香族化合物和与物理化学相关的化学能。
(2)课程内容偏深。例如,物理化学中的焓和亥姆霍兹方程;化学平衡中的酸碱质子理论和缓冲溶液;电化学中的氧化数、标准电极等。
(3)与生物学科联系密切。例如,基础科目中的“生物分子”单元和达成科目中的“天然物”单元。这2个单元旨在从化学观点看待生命现象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等化学物质在生物体中的功能。
(4)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例如,与化学相关的健康问题;对健康有危害的物质;日常生活中芳香族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应用与意义等。
(5)注重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例如,用简单实验方法鉴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进行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合成实验;设计、实行与评价热量测定;设计、实施酸碱滴定实验测定浓度等,都贯彻了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的学习。
(6)渗透sts教育。例如,大量应用高分子化合物的利弊;燃料电池在未来能量供应中的意义;物质再利用;可持续观点纳入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与应用等。这些内容都是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体现了工业与技术的发展,是公民应具有的科学素养。
(7)注重价值观的培养。例如,课程内容中多处让学生自己讨论物质、反应原理等的价值和意义,旨在使学生形成正确科学价值观。
2、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化学考试标准
德国大学入学资格考试化学考试标准(以下简称“考试标准”)揭示和规定了考生应具有的能力以及试题的内容、范围和程度等。无疑,了解这个考试标准将有助于我们深入把握后期中等教育完全中学化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内容、范围和水平。
2.1 化学考试标准对能力的要求
能力ⅰ:专业知识(使用化学知识);
能力ⅱ:专业知识(利用化学的认识方法);
能力ⅲ:交流(在化学中进行交流和关于化学的交流);
能力ⅳ:反思(与化学知识相关事物)。
2.2 化学考试标准对试题内容、范围和程度的规定
(1)试题内容、范围
物质结构特征;化学反应;实验活动方法;生活世界和社会。
(2)试题程度
要求ⅰ:与学过的内容相关联,再现知识、活动技能与方法。
要求ⅱ:与已掌握知识相关联,选择与整理内容。即在新状况中应用已学知识。
要求ⅲ:在全新情况下,有意识地主动选择和运用已学过的方法。
2.3 化学考试标准的特点
(1)能力的要求逐步深化。由使用专业知识,加深到利用认识论,再到交流和反思。考试标准注重从实证、逻辑和批判角度看待事物的方法,要求收集、整理、传达化学信息的交流能力;还要求在生活、社会与技术关系中以及可持续性想法中思考化学意义和价值的反思能力;并把交流、反思与化学知识方法一样作为主要能力,揭示其中内涵,意义深远。
(2)试题内容范围全面。从物质结构特征、化学反应、实验活动方法、生活世界和社会4个维度选择试题,涵盖基础科目和达成科目的课程内容。
(3)试题程度渐深。由要求已有知识再现,到对已学知识的再构成,再到已学知识的应用。试卷编制过程适当分配各要求中问题,从整体看,试题难易适中。
在从事初三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对近四年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的分析,发现学生成绩分布状态存在着明显的“共振效应”现象。下面是对成绩单情况的分析总结:
这种表格的罗列我们还不能立即发现问题,经过仔细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近4年的学生成绩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均分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总成绩均分上升10个百分点,而到第二学期期中则是近5个百分点,到第二学期中考也是5个百分点。这说明,在第二学期期中前半个学期学生成绩的普遍上升很快,应该是某种因素在起作用。经过和人教版初三化学教参中的教学进度表比对我们可以发现:
经过比较可以认为,从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开始,学生的成绩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规律性强,多次反复同一规律,这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生容易接受有规律的教学,规律性容易举一反三,这也往往是学生成绩提高的突破点。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2009年4月,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分发了问卷,让学生对这四个部分作出评价,我们发现学生的反应如下:
我们可以清晰地发现,从5-8单元开始,学生对化学的接受程度上升到了一个飞跃的程度,“不太容易接受”和“非常难以接受”的比例大幅度降低。这固然是学生成绩逐步提高的结果,但是也反映了学生心理上的细微变化:成绩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信心。
那么学生对同一课程内部不同内容掌握程度、兴趣的变化,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的成绩提高和对化学的心理、兴趣上,有着相互一致的“共振”关系,即成绩提高了,兴趣也就提升了,反过来又能够促进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因此要重视课堂上的疑难清扫。以往为了留出更多的复习时间,多数的化学教师拼命赶教学进度,造成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或丧失信心。因此,我们需要适当控制进度,重视教学目标的堂堂清,重视学生的预习和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落后面,避免了过早的化学学习两极分化。
第二,以规律性现象为切入口,重视学生对规律性现象的培养,不断使学生强化“化学很简单”、“化学很有规律”的意识,从而在教学中渗透多变思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活学活用,要培养学生迁移能力从而使学生遇新不惧、处变不惊,克服畏惧心理。特别是在初三化学的复习阶段,能够使大批中低水平的学生挽回对化学的兴趣。在复习中,我们应该注重对学生的高层次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让他们对揭示化学原理、探索物质变化规律等产生学习欲望。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有的也不一定经历由低到高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是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对学生进行兴趣的挖掘和培养,而且要提醒和帮助兴趣水平低的学生向高层次发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复习使学生对学习进行再次的认知,体验学习的内容、过程、方法等等具体环节的感受。学习的大门是给每个学生敞开的,给予自信的肯定能激励学生迈入科学殿堂。同样,通过科学复习、磨练意志,可以让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恢复学习化学的信心,克服学习的困难,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第三,获得规律性考试内容的重要途径是纠错本的使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命题规律的认识,减少犯错的机会。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要克服遗忘,战胜它的有效武器一是“理解”,二是“重复”。要想迅速提高成绩,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认真改错”。不是简单地将a改成c,而是弄清楚a、b、d为什么都不对,而c为什么就对,并找出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对哪一个知识点的疏漏或解题方法没掌握而造成的,然后找相似的题再强化训练。训练中,我们运用“模拟测试加评讲”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一些好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同时分析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着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良好心态。对学生的练考卷,除认真批改评讲外,还十分重视督促学生纠错,一般问题卷面上纠错,典型问题专用纠错本纠错。学生自我纠错的习惯与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升华,学生的应试技巧与能力也在不断的锤炼中逐步得到提高。
第四,重视班级“小学习环境”的建设,利用成绩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以优帮差,形成规律性成绩“共振”效应。此外,通过一个自然、合适的复习情景来唤起学生的学习记忆,不是通过练习来强化记忆。强化记忆的短期效应,不仅使得化学学习有点功利性,而且造成学生两极分化明显,记忆力差的学生容易失去学习信心。教师要把记忆性的知识点放置在一定的情景中,使学生有兴趣通过情景不断回忆已有的知识点,在不知不觉中修补好遗忘点,提高记忆质量。复习情景的创设来引起学生没有注意的问题,不是被动接受学习任务。
第五,重视复习阶段的查缺补漏作用,形成全面的系统的知识结构。目前初中化学复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复习内容上过分依赖教师或完全抛弃教师忙于做题,忽视复习的反思和小结,复习状况被动,没有针对性;复习追求短期效应,训练搞题海战术,题目重复率高,学生产生学习障碍,学习兴趣下降,在考试压力下,学生心理素质变得脆弱,意志薄弱。通过有效的复习,学生不再是知识、信息重复地接受者,而是致力于更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者。复习课还是应以学习者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创造,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具有现代科学素质、具有开拓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以前的初三化学教学讨论,过于强调以教师为主的模式,忽视了学生接受的模式讨论,是一种相对低效的方式。通过对初三化学学习的“共振效应”的应用,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深化学生对有关化学概念、性质、原理的认知,能够大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学科思维方法”,提高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史永存. 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08,(09)
[2]钟荣基. 初三化学的教学体会[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01)
[3]孙荣梅. 浅论初三化学的研究性学习[j]. 考试周刊,2008,(15)
[4]张英华. 化学课堂中的思路教学[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01)
[5]黄玲. 初三化学复习[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16)
[6]王学宏. 对初三化学教科书的一些看法[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04)
[7]蔡文华. 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6,(05)
初中化学教育不仅提供学生适应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化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考试评价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学生在学习初三化学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简单地说就是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和其思维特点、逻辑能力相一致的内容,而难以掌握和其思维特点不一致的内容。
在从事初三化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对近四年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做研究,发现学生成绩分布状态存在着明显的规律。下面是对成绩单情况的分析总结:
■
这种表格的罗列我们还不能立即发现问题,仔细分析数据,可以发现在近4年的学生成绩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均分到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总成绩均分上升10个百分点,而到第二学期期中则是近5个百分点,到第二学期中考也是5个百分点。这说明,在第二学期期中前半个学期学生成绩普遍上升很快,应该是某种因素在起作用。
经过和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中的教学进度表比对可以发现:
■
经过比较可以认为,从“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开始,学生的成绩有个较为明显的提高,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规律性强,多次反复同一规律,这使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初三化学,学生容易接受有规律的教学,规律性容易举一反三,往往是学生成绩提高的突破点。
为了验证这个结论,2009年4月,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分发了问卷,让学生对这四个部分作出评价,如下:
■
从5-8单元开始,学生对化学的接受程度上升到了一个飞跃的程度,“不太容易接受”和“非常难以接受”的比例大幅度降低。这固然是学生成绩逐步提高的结果,但是也反映了学生心理上的细微变化:成绩的提高,大大增强了学生对学习化学的信心。
二
那么学生对同一课程内部不同内容掌握程度、兴趣的变化,给我们带来那些启示呢?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的成绩与兴趣有着相互一致的“共振”关系,即成绩提高了,兴趣也就提升了;反过来,兴趣高又又能够促进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因此要重视课堂的清扫疑难。以往为了留出更多的复习时间,多数的化学教师拼命赶教学进度,造成部分学生知识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继而丧失信心。因此,教师需要适当控制进度,重视教学目标的堂堂清,重视学生的预习和课堂学习效率。
第二,以规律性现象为切入口,重视学生对规律性现象的认识,不断使学生强化“化学很简单”“化学很有规律”的意识,从而在教学中渗透多变思想,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活学活用。特别是在初三化学的复习阶段,能够使大批中低水平的学生挽回对化学的兴趣。
第三,获得规律性考试内容的重要途径是纠错本的使用,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命题规律的认识,减少犯错的几率。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面临的最大的敌人就是“遗忘”,要克服遗忘,战胜它的有效武器一是“理解”,二是“重复”。
第四,重视班级“小学习环境”的建设,成绩优秀学生要有带头作用,以优帮差,形成成绩“共振”效应。此外,通过一个自然、合适的复习情景来唤起学生的学习记忆,而不仅仅是通过练习来强化记忆。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措施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学习新的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作为高中时期的必修科目,在整个高中课程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科学的意义和趣味,使其更加容易的吸收知识。但是高中化学实验目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进,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能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和新知识的更新,有效地提高高中生的科W素养。
一、高中化学实验存在的相关问题
1.太过重视知识目标,忽视过程
目前有很多的化学教师对化学实验的教学观点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对化学实验的功能以及相关的作用没有正确的认知。高中化学中的实验安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通常是根据一些高考的考试范围进行的,其实验的内容也根据相关的成绩而设置,尤其关注化学实验的验证结果,而忽视的了实验的过程。甚至为了争取更多的教学时间,使用口头叙述或者板书实验替实际的实验过程,直接忽略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同时也不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这对学生的学兴趣和探索能力有直接性的影响。
2.教学范式比较简单
受到长时间的传统教学观点影响,在如今的新课程背景下,部分的化学教师还没有适应这个变化。化学实验的教学依旧是将教师放在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实验之前习惯的将实验的原理、相关的公式以及化学反应等相关的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并且还重点标示出其中容易出错的地方,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实验方式进行操作。很多具有危险性的实验也是由教师示范为主,最后用实验报告的方式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化学实验缺乏一定程度的思考和创新,化学实验教学也没有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以及科学素养进行锻炼。
二、新课程下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措施
1.重视理论和实验的关系
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的时候,教师要对化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之间的关系加以重视。化学的理论能更让学生更好的对化学物质的变化进行理解,化学实验则使其对相关的理论进一步的巩固和记忆,同时对学生的观察力以及动手能力进行培养。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实验的作用贯彻到教学中,让学生从实际的现象中看到化学物质变化的规律,让学生能够进行一步的学习化学知识。比如在进行盐酸和铝片之间的反应,以及温度变高时候的实验时,氯化铵和8水合氢氧化钡氯化铵之间的化学反应,其在实验的时候能更让小烧杯与玻片之间的水结成冰。这样的现象能够让学生把抽象的吸热和放热转换成真实的感觉。
2.合理地增加与改进化学实验
在教育改革不断的变化深入下,对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过程也有了一定的要求,在进行传统教育下的基础上实行不断的创新,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挖掘出教学中的新元素以及精神,从而对学生的思考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进行有效的锻炼。在实际的化学实验中,要对示范的化学实验进行仔细的选择,对部分实验还可以进行合理的改进,同时也可以增加一些装置简单且操作便利的实验,让教学的目的更加的明显,实验的效果也突出。比如在进行稀盐酸和碳酸钠、碳酸氢钠反应的实验时,就可以增加小气球这样的实验道具,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进。对小气球体积的变化进行观察,根据其体积变化的速度以及多少来判定稀盐酸和两个物质产生的二氧化碳实发的多少和快慢。这让实验的现象更加的具象和直接,同时也让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和探索的渴望。
3.改变教学方式
优质的教学方式对教学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可以实行合理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将传统性的教师指导教学,改进成学生自主自由的探索方式。在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教师向学生提供相关的实验材以及工具,然后再给出实验的要求,最后让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化学知识进行主动的探索学习,使用不同的实验方式和手段得出要达到的实验效果。比如让学生对盐酸和氨气之间的反应进行观察,并且总结实验的结果。教师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中间的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进行。学生使用两根玻璃棒粘取浓氨水与浓盐酸,然后相互接近。或者采取把两者一起滴进大烧杯中等相关的方式。在经历不同的实验过程后,就可以获得最终的实验结果,使用不同的实验方式,能够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在这个亲自操作的过程中学生自主寻找相关的答案,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的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还存在着些许问题亟待解决。要让学生在化学课程中感受到科学的趣味和知识的魅力,就要化学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对化学实验进行一定的改进,从教学方式和内容方面深入进行。要对化学实验的过程加以重视,从而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韦愫.探讨高中化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3,12:263-264.
[2]张景永.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改进措施[J].理科考试研究,2014,11:72.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解题;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0-098-01
当前的教育有文科与理科之分,因此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不少老师家长就将分科理念灌输给了学生。虽然文理分科,但是这两门类并不是决然独立、互不相关的,相反是相互联系的。比如化学中的读题就需要在已学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读题正确与否,对解题正误有直接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养成良好高效的读题方式和思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有一定作用。初中阶段作为承上启下的学习阶段,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低位。不仅仅只是化学学科,在任何一门学科中,读题都必不可少。以往在学生们学习化学途中,学校、老师,包括家长,因过分强调数字、公式以及解题过程和答案而忽略了读题的重要性,这在数学解题过程中造成的结果令人惋惜。
一、化学解题过程中存在的读题问题
读题是解题的第一步,只有在读题环节做到准确无误,才能够更好地解答有题目延生的各种问题,然而在平时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化学练习和考试测试中,因读题出问题而导致丢分的现象不绝如缕。这一现象归纳之后,大致如下:
1、粗心大意导致细节或关键信息遗漏
遗漏细节,或者第一时间抓不住关键信息,这在化学解题过程中很常见,因此而丢分的学生不在少数。出现这一问题的学生,只需要再次认真读题,或者老师略微提点,就能很快发现自己的失误处。从浅层面看,出现这一问题是因为学生读题时的态度不够谨慎,粗心马虎;而从深层来分析,则是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的不完善。
2、断句不慎导致会弄错题意
断句不慎这一问题主要出现在题目篇幅较长的实验推理题或者概念题里。因为题目长,其中的已知条件多而分散,涉及概念交互错杂,所求结果并不直接。学生往往在读这类题目时头昏脑胀,不清条理,其结果自然而然会错题意,导致解题偏离,结果出错。
3、走马观花导致隐含条件被忽略
在化学题型里,有这样一类的题目,就是其已知条件并不直接在文中给出,而是隐含在题目字句或者计算里,需要学生向前推导一步得出。在初中化学学习里,这一类问题相较于前两类稍显困难,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来克服。
二、化学解题过程中读题的重要性
在初中化学解题过程中的读题,实际上运用到的是阅读理解。阅读理解作为文科类的训练重点,却在理科化学里并未受到太大重视。这当然是由于不同科目具有不同的性质和不同的侧重点。然而读题,作为各个科目共有的现象,应该得到对应科目的关注。老师、家长和学生,理应明白读题在化学解题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正确读题是正确解题的基础
初中阶段的学习相较于小学阶段的学习更加严谨规范,相对于高中阶段稍显基础和简单。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们形成基本而正式的学习观念的时候。在这一学习阶段,老师家长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概念、化学公式以及解题过程上,往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对于读题的教导和训练。如前所述,因读题马虎、不谨慎而丢分的学生很多。在一些大型考试,比如期中期末、中考中,读题出现问题造成考试分数低于预期的比比皆是,结果轻则影响学生的名次心情,重则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如中考因读题不慎而丢分)。
2、正确读题方法是高效解题的保障
树立了读题意识,没有行之有效的读题方法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平时的练习、测试中,老师不妨分析总结题目,依之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出题经验,在归纳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读题教导。比如这一题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在哪几话里包含了什么条件,涉及到哪些化学元素等等。通过将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读题问题浅显化、明晰化,学生很容易形成高效的读题方法,保证解题顺利高效。
3、正确读题是训练学生综合思维必不可少的一环
正确有效地读题不仅是解决化学问题的第一步骤,也是学生形成良好、有效的化学思维,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步骤。读题不单只出现在文科里,理科也有。甚至可以说,读题遍布在学生学习生涯的每一科。在化学解题过程中的读题和其他学科解题里的读题(比如语文阅读理解、物理题、数学题)虽然形式上不一样,但本质上却大同小异。在化学学解题过程中形成的有效读题思维,在其他学科(比如物理、数学)中,也会有用武之地。反之亦然。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降低偏科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错解;分析
对于初中教学来说,错解分析是整体教学研究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新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可以说针对错解开展科学的分析有着非常独特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精准、科学的错解分析可以更好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够直接反应出学生对于基础知识以及解题思路理解能力的高低,能够清晰地认识学生运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然而,初中化学教育任务较为繁重,教师难以拥有大量的时间去针对错解展开研究,继而做出详细的分析而找出根源之所在,从当前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着发现错解就简单纠正的现象,这样很难使学生理解错误的真正原因,很有可能导致同样的错误,因此,从当前情势来看,加强对于初中化学错解的研究已经是势在必行。
一、错解习题重做的作用
教师将信息传递给学生,再由学生对于信息进行知识的二次加工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则须要学生的思维和记忆作为媒介,我们教师所传递的化学信息通常不能够被学生全都吸收和正确理解,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和理解错误,此外还包括知识的遗漏、重点内容的记忆流失以及机械记忆的僵化等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错误是一种必然的情况,而错误的出现则代表着学生的学习情况出现了问题,有可能是学习方法、也可能是既定认知错误,这些疏漏都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错解进行分析和总结,了解学生错误产生的根本原因,不但是推进学生认知、理解活动以及完善学生认知结构的重要过程,更是教师认识自身化学教学以及与学生有机互动关系的过程,教师通过学生作业、实验报告、试卷以及实验过程等方面的观察,等能够较为整体、系统地反应教学在不同阶段时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把握学生学习中遇到问题的共性原因,找出这类题目研究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筛选以及归纳典型错误,形成正确的评价机制,将潜在的小错误转化为教学内容中的价值因素,从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理解化学教学、理解学生乃至理解自我,这也是对因材施教的另一种落实方式,这样一来教师就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对于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有效性有着极大地助益。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错解状况与原因分析
我们从各单元测试的结果分析来看,学生之间化学整体水平差距并不是十分悬殊,学生的错误也主要归类为两种,分别是遗忘性错误和应用性错误,各单元测试卷的错解情况和研究样本――期中考试卷中表现出的错误类型和错误性质基本一致,可以说,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是制约当前初中学生化学学习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回顾和反思当前的教学过程,在概念的教学过程方面应该说讲解是非常很细致、到位的,然而为什么在这样精准的讲解之下仍然会出现这种概念性错误呢?我们再次拿出学生参与调查测试时的答卷,对试卷呈现出的出错具体情况进行再次分析,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在概念的记忆方面并不存在严重的问题,而原因则出在氧化物与化合物的关系及单质与化合物的区别、化合物与混合物本质区别与联系上,因此,在我们再次审视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们发现对这部分概念缺少必要的循环和反馈,这是我们要亟待改进的问题。
三、错解纠正的具体措施
1.抓住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
实验是化学的起源,可以说化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依赖于实验而实现的,许多化学的概念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在初中化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学习化学基本概念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任务,为了降低学生的抽象感,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多采取实验教学,可以考虑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部分实验,通常来说,演示一个实验要讲清一个基本概念,比如,说演示镁条的燃烧,通过这个实验则可以讲清“化学变化”、“化学性质”这两个概念,甚至达到运用一个演示实验可以实现讲清三个概念的教学效果。
2.小循环、多反馈,促进概念内涵理解
面对新形势下的时代需求,在教学中如果一直沿用以往的教学经验,势必会与时展不相符,根据学生错解情况,我们应该在这些学生容易错的概念教学中,采用适当的小循环、多反馈的灵活方式,目的就是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帮助和强化学生对这种联系的理解及记忆。
3.重视树立正确的“错解观”,重视错解资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错误解答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能仅仅是斥责,要树立正确的对待错误的“错解观”,教师要指导学生除了对正确答案了解之外,还要有效地针对学生的错误解答加强分析,这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绝对不可以忽视的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善于发现、收集和利用学生存在的错解问题这一资源进行教学,以学生实际存在的错解为出发点,以弥补学生的“不足”为教学目标,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
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善于运用反思来审视我们的教学活动,加强对于初中化学的“错解”研究,找出其产生的根源,让我们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只有真正的解决的错解问题才能让我们的教学真正贴近学生的需求,才能突破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必须要群策群力,在教学中不断地积累解决错解的经验,从而提升我们应对错解的能力,提高我们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标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朱万森,梁楚材.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