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1 02:36: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班主任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用爱心去赏识学生,低标准,严要求
以前,我总认为班主任应该是个“医生”,专门找出学生的缺点,然后督促他们及时改正,尽可能使自己的学生优秀,甚至完美,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算个称职的班主任。再加上自己是一个比较要强的人,事事想做的最好,不分学生的水平高低,强制要求学生都要达到我理想中的完美形象。因此,我的方法简单甚至粗暴,我的眼睛总是盯着学生的缺点,认为缺点不说不得了,优点不说少不了,学生改了一个缺点,我不是肯定,鼓励,而是立马再找出一个不足,时刻让学生夹着尾巴做人,即使他是块烂铁,我也要把他炼成好钢.可这样做的结果换来的常常是自己心烦气躁。学生很累,师生关系也很紧张。大概“恨铁不成钢"是这一时期班主任的共同感受。上个学期我终于找到了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我总让学生“失败”,学生“永远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自己工作的失败,马不停蹄地给学生找缺点,让学生时刻觉得自己是个缺点很多的人,以致学生看不到一点希望和光明,不管怎样努力,都达不到老师的要求,“失败”的感觉最终磨掉了学生的信心,“好钢”最终因为缺乏自信而成为了“烂铁”,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后,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用全新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工作,对学生“优点不说不得了”,“百分之一的优点”我要扩大为“百分之九十九”,“百分之九十九的缺点”缩小为“百分之一”。对学生要“低标准,严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我能行”中成长,让他们自信起来。但标准低,要求一定要严,做得不好,我也会惩罚学生,但惩罚有一个原则:不侮辱学生,不贬低学生,让学生明白他受惩罚的原因在于他能做好却没有努力去做,惩罚的目的在于鞭策,更在于传递老师对他的赏识和关心,告诉学生你能做好的,但你必须努力!基于赏识基础上的惩罚往往能让受罚学生感激老师,尊敬老师,从而更努力地发展自己。
二、引导学生赏识自己,赏识别人
初二学生正处在发育高峰期,对异性的好奇仰慕常促使初二学生偷偷看不良刊物和影碟,我班就有这样的现象,我给他们上了相关主题班会,帮学生揭开这些神秘的面纱,课堂上,我称他们为佼佼者,称他们为“英雄”,学生一脸的惊讶,然后我从“你从哪儿来”讲起,讲到他们的爸爸有成千上万个孩子,而唯有你能“过五关,斩六将”,顺利地来到这个世上,仅凭你现在能坐在教室里就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为“英雄”,你是百万分之一,只要努力,你就能发展得有多高.每隔几周,我就让学生总结一下自己,看看近期又取得了哪些进步,再想一想,下一阶段你可能会获得哪些进步,具备哪些优点,把你的优点和即将具备的优点都写下来,经常看看,经常对照,经常自我鼓励,学会赏识自己,相信自己是最优秀的。 引导学生赏识别人,正确处理好与“冤家对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与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关系。我常鼓励学生要有正义感,要能真正地助人为乐,真正的同学情,哥们义气在于能帮对方比原来更优秀,因此常有同学来“告密”,某某同学最近有哪些不对,或某某同学应该跟他谈谈,刚开始,有部分同学不理解,报复甚至“反目成仇”,对这些同学,我常这样开导他们:你的这些缺点确实存在吗? 一般情况下,陌生人会提醒你吗 ?指出你的缺点,某某同学得到好处了吗 ?陌生人不会提醒你,因为你的好坏与他不相干,同学指出你的缺点,他自己得不到什么,只是增加了竞争对手的实力,之所以这样他还要指出你的缺点,是因为他是你同学,同学情使他希望你能更优秀,对提出自己不足的人,应心存感激,对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我们应赏识对方的正直,善良,并要求自己也能这样做。
三、让家长赏识自己的孩子
1.缺乏德育的班级管理目标
当前一些初中班级管理仍旧是以学生的智力教育为中心,班主任的工作重点以及教育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上,没有将德育全面纳入到具体的班级管理工作体系中,对学生的考核中对德育方面的考核内容也不够全面,这就导致初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存在很大的随意性,不利于学生德育素质的系统培养。
2.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完善
有些教师在德育工作中没有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德育工作主要是集中在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学习成绩是否理想以及班级活动是否积极参加等显性环节。而对初中生的心理状态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能通过有效的德育活动及时排遣和调节学生内心的不良情绪,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3.忽略了德育方式与方法的改进
受传统班级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的影响,目前初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时,主要还是以“硬性管理“”强制性管理”方式为主,没有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情感等因素,德育的方法过于单一,进而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艺术性和有效性的策略
1.班主任要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产生相应的影响。德育活动的开展,必须注重班主任自身德育素质的提高,以良好的师德、深厚的理论、专业技能对学生进行德育,对学生多进行关心和爱护,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当学生对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方法出现异议时,要真正能放低身段,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个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德育形象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
2.情感激励,拓宽德育渠道
善于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偏好和情感特点,加强情感教育手段的合理应用,形成对学生情感发展的有效激励,这对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大有裨益。例如,为了有效培养班级学生的自信心,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势特征和“闪光点”,然后在丰富的班级活动中让学生的个性特质得以充分展示,对学生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时,往往会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让学生产生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巨大动力。
3.刚柔相济,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
如果班主任一味采取强制性的硬性管理手段,往往很难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多采取一些“柔性”管理手段,做到德育工作中的刚柔相济和艺术化处理,留给学生更多自我反思和主动进步的机会,激发出初中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这对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无疑能够起到有效的推动作用,也更有助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
4.活跃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协作意识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教育者,是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思想意识、道德品质等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评价体系还不成熟,对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力,所以,班主任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德育素质,为学生做好道德榜样,以在学生的心目中树起良好的声誉和威望。比如,班主任应适时加强德育理论学习,并巩固已有的成功经验,然后将其运用在自己的实际德育教育工作中,当然,如果班主任只将德育教学工作停留在表面,而不付诸实际行动,学生早晚会对班主任失去信任,有的学生甚至会受班主任影响成为言行不一的人。所以,教师必须将榜样作用落到实处,绝对不可向学生传递一种虚假失真的教学理论。如,在教导了学生热爱劳动后,在大扫除时教师不能只发号施令,却不积极参与;在教导了学生注重仪表之后,教师不能邋邋遢遢、衣冠不整……总之,我们要把一切正面形象展示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做好道德榜样。
二、多与家长进行交流沟通,开展协作式教育
初中学生的主要生活范围是学校和家庭,所以,学生的德育工作应该由学校和家庭共同承担。这就需要班主任在平时多注重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使学生家长能够更为重视学生在人格和道德品质方面的发展,而不是把评价孩子的标准单纯地放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比如,我们要定期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上除了向学生家长报告学生的学习成绩外,还要向家长说明孩子在道德方面的发展;也可进行家访活动,及时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行为表现和思想活动,对于表现较好学生给予鼓励和肯定,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教育和纠正。这样,我们就实现了学校、家庭的协作式教育。
初中阶段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基础知识,因而班主任应当在学生身心健康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将教育重心放在学生学习兴趣以及效率的提高方面,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较好的氛围,这样便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提高学生成绩。这就要求班主任除了具备崇高的人格品质,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过程当中,班主任应当引导学生进行知识预习,分析课程中的知识点。然后再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开展一系列有助于学生理解的教学活动。课程结束之后,可以就所运用到的教学方法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学生若是觉得这种方式新颖,可以在以后教学中继续坚持,如若学生反映不好,要及时纠正。这样便易于学生接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公平对待学生
初中阶段的学生渴求一种独立地位,希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公平对待。在班级中,即使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也希望教师能够喜欢自己,但是如果教师只是特别重视一小部分学生,那么,就会引起其他同学的不满情绪,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学生就会抵触班主任提出的要求,致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恶化。因而,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这样才有助于班级良好氛围的建立。班主任在教学以及管理过程当中,应当细致观察学生学习情况,不单以学生成绩好坏判别学生优劣,对于每位学生的进步都应予以及时鼓励,因为成绩较好的学生需要不断鼓励以使其获得更大的进步;而成绩落后的学生则需要教师的鼓励以使其增强信心。比如,某位同学成绩一直都不太好,但教师应当善于寻找这位同学身上的优点并加以鼓励,因为学生在受到教师的表扬后,就会努力完成教师的期待,进而投入到学习中。但是同样,班主任也应当找出学生的缺点,在这个基础之上,采用一些教育以及辅导措施,以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三、充分发挥指引作用
一、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
孔子曰:“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深,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身教重于言教,从接班开始,我就把在学生心目树立我的形象作为工作的重要一环,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他们。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那么我自己每天7:30分之前到达学校,下午5:30分才离开学校,风雨无阻,从不间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那么自己对待工作一丝不苟。这些都给学生做出了表率,这样我班迟到、违纪现象自然就少了许多。
作为班主任要得到学生的理解、信任和爱戴,还要必须不断加强教学业务的学习,成为一名出色的任课教师,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评判老师的优劣的第一角度就是你的课上得怎样,如果你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有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你的课上得很棒,学生不但会信任你、钦佩你、崇拜你,同时也会理解和信任你对他的教育。所以作为班主任,我还认真钻研教学业务,虚心向同行请教,认真探索教学方法,把握好每一节课,调动好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二、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一个班集体中,形成健康的舆论,就能使同学们明辨是非,在集体中提倡、支持正确的东西;批评、抵制不正确的东西;能使班集体更加团结,更加朝气蓬勃,更能帮助集体中每一个成员健康成长,因此,我特别注意健康舆论的形成。
在八年级下学期,我班的泰贺年同学,是非不清帮同学打架。针对这种情况,召开主题班会“我们该交怎样的朋友”,首先我读了《伊索寓言》上的一则故事《生病的鹿》,鹿死的原因不是因为病,而是因为它赖以生存的草被同伴吃没了。向同学们揭示了交友对自己影响,接着又让同学们谈自己亲身经历的,或者听到的,看到的例子。最后,我告诉他们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而不捧场。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给你及时的支持和鼓励。在你有缺点可能犯错误的时候,给你正确的批评和帮助。”古人云:“观其人必先观其友”,于是应该交一个真心帮助你的朋友。做事之前,应冷静思考事情的后果。这个班会之后,我发现教师的“导”(语言和行为)很重要,在这两个方面班主任都要起示范作用,我的作法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我在上班时间尽量做到,比如在仪容仪表方面,要求学生不戴首饰,不留指甲,我坚持做到的了,学生也能做得很好。在语言方面,我对自己也严格要求。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现在班上基本上形成了“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良好风气。好的班风形成后,还需要好的学习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我的作法是:在班级里大力表扬那些勤奋好学的同学,以点带面,到后来全班绝大部分同学主动学习,期末考试全班总成绩名列年级前茅。
三、宽容对待学生,对后进生要给予恰当的表扬
无论哪一个学生,不犯错误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可以说就是不断犯错的过程,我们要宽容他们,允许他们犯错,等待他们改正,如果你对学生屡次犯错气恨交加,甚至恼羞成怒,认为学生这是与自己过不去,故意捣乱,于是在处理学生违纪犯错的事件中,批评教育时带有“整”的成分,这样一次二次后,学生就真的与你对立了,造成你的工作难以开展,因此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总是努力使自己有爱心和宽容心。班级中思想基础和学习都比较差的学生,通常表现为精力旺盛而又学不进去,思想活跃而又任性好动,对班集体正常的学习生活秩序有一定影响,在教育转化这部分学生时,我从建立和培养感情入手,亲近他、关心他、了解他。努力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如在班级活动中,象打扫卫生、出黑板报、拾金不昧、校运会上表现突出等等,都及时给予表扬,使这些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极少获得表扬,久而久之,已经失去了上进心,缺乏自信心的学生,重获自信,使他们在班主任充分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性格和人格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样的表扬比批评更具威力。因此,作为班主任就必须花大力气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四、培养班干部,创造良好班风
一、问题的提出
1.班级管理的现状
周一回到教室,班长马上向我汇报上周四,五班级里出现的违反校纪的情况:周四值日生没有打扫教室,都逃回家了,班级里的卫生是她和卫生委员搞的;周五的体育课有同学乘老师不注意溜到校园外面买零食。她在向我反映情况的同时给了我一长串名字,除了几个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以外,几个我以为很守“本分”的学生也在其中。
我当时就火冒三丈,把学生全部叫到办公室,狠狠地批评了一顿。我还打电话通知了几个学生家长,好好地告了他们的状。冷静下来后,仔细想想,也不能全怪学生,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确有漏洞,让学生有机可趁。
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我像保姆似的每天早来晚走、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结果却不如人意。学生在老师面前一个样,老师不在时又是另一个样子。我付出很多,耗费了时间和精力,到头来学生没管理好,自己却身心疲惫。多数学生缺乏主人翁意识,常处在被动服从的位置,缺乏管理与自我管理的意识与能力。
2.班级管理要实现两个转变
(1)学生管理不到位,要培养班干部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
在班级中虽然设立了班委,有班长,纪律委员等,但是每个同学的职位形同虚设。在平时一旦有事情发生,总是班主任出面解决问题,这些同学没有机会去自己处理事情,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他们缺乏锻炼。一旦没有了班主任的支持,这些同学就束手无策,如果碰到不服管的同学他们更是六神无主,没了底气。
(2)班主任管理策略不健全,要形成一套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
为了便于管理,我也设立了许多的管理制度,如《班级管理日志》、《班级负责人工作责任制》、《班级卫生承包责任制》、《班级一周情况反馈细则》等等。但是平时班主任虽然挂在嘴边,但是都没有真正的落实,学生不知道具体怎样去做,一旦违反了,也没有相应的惩罚措施。
二、构建班级“三步三环”管理模式的思考
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传统的班级管理以知识、计划、策略为核心,以班主任为权力中心,班主任根据学生能力大小指定班团干部。这种传统模式虽能稳定班级,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部分班主任为了班级任劳任怨,事事亲历亲为,但是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民主意识受到压抑,班级管理长期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收效甚微。因此,学生日益多元而富有个性的教育需求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迫切要求改革传统班级管理模式。
“三步三环”的班级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的一种革新。它主要基于传统班级管理模式下管理的“一手抓→扶着做→大胆放”三步(但对这三个步骤有一定的革新),以及班级管理“核心环”、“制度环”、“队伍环”,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和谐班级管理的一种模式。
具体如右图:
笔者认为“三步三环”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有效的手段。
三、构建班级“三步三环”理模式的探索
(一)理论依据叶圣陶老先生就语文教学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同理,对班级管理而言——“管”是为了“不管”。作为班主任,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班集体,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因此,如何根据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水平和需要,创建实现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我们认为,借鉴主体教育论、集体教育论等现代教育理论的理念与成果,建构以“三步(一手抓,扶着做,大胆放),三环”(班级管理核心环,班级管理制度环,班级管理队伍环”)为主体的班级管理模式,让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学习和生活,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二)“三步三环”管理模式的具体应用
1.“三步模式”的运用于实践
一般来说,在实施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1)班主任主导管理班级——一手抓
班级作为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当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良好的管理,事情才会有头有绪,集体才会像一架健康的机器有序地运转。而班级的管理主要靠的是班主任,一开始班主任的管理尤其重要。七年级的学生从小学升到了初中,无论是学习环境和学习进程都发生了改变,到了初中,班主任想要一个步调一致,整齐划一的班级集体,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班主任虽然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特别细。(班主任 )大至教育教学工作,小至扫把、粉笔之类鸡毛蒜皮的小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操心,事事要亲历亲为。班主任在为班级奔波的同时,也可以慢慢的务实好班干部的人选,然后通过自荐和选举,选拔出一批得力的班干部人员,慢慢培养。
(2)师生共同管理班级——扶着做
班级工作千头万绪,学校的大部分工作都与班级管理有关。若单纯依靠班主任一个人管理、跟踪,即使一天24小时工作,效果也不好,班主任也没有这样的体力和精力。要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来,七年级开始培养的班干部在此时可以发挥作用了,一方面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看看班干部们管理班级的能力。比如可以让宣传委员负责策划某期黑板报,卫生委员负责一次大扫除人员的安排等等,但是班主任不能完全放手,还需要在幕后做一些收尾工作。记得七年级下学期的一次大扫除,卫生委员把人员安排好后,两个负责到垃圾的同学有意见,他们嫌脏,死活不肯去倒,卫生委员在一旁傻站着。我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马上把垃圾去倒了。这时学生傻眼了,纷纷到办公室向我道歉,保证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
(3)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大胆放
班级是一个集体,需要老师和学生一起努力,出谋划策,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光靠班主任和几个班干部还是不行的。尤其是在班主任外出时,几个调皮学生总是要冒出来,做一些离谱的事情。早在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就说过:“记住,你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一个会自我管理的人,而不是一个靠别人来管理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除了团结互助,更重要的是人人是班级的主人,个个是班级的管理者,变外在的约束为内在的自律,自主管理班级。
2.“三环模式”的运用于实践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除了要处理好三个步骤,还要处理好三个环节:
(1)班级管理核心环,班主任要认清什么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对每个班主任来说,一个严肃活泼、积极上进的班集体,是梦寐以求的。尽管班级管理有着不同的方法和途径。但是有一点至少是相同的,那就是每一个学生对班级要有责任感。我认为,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是班级管理成功的核心。一个学生只有对班级有一种责任,他才会真正为班级着想。所以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也是班主任的必修课之一,尤其是现在的孩子,总是斜着眼睛看人。
有一段时间,我班学生总是喜欢埋怨别人:上课有人说话,同学自修课讲话影响了我的学习,同学喜欢拿我的学习用品等等。其实这些学生都犯了同一个毛病:只说别人,不看自己。为了引导学生自省,我设计了一堂班队课《个人和集体》,要同学谈谈个人对集体的重要性。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说:“我考试不及格,就影响全班的平均分”。体育委员说:“我们在队形队列比赛时,一个同学走不好,就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形象”。同学们都发言了,很踊跃。这次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次心灵的盘点,课后大家在思考自己的责任心,自己该为班里做点什么?
(2)班级管理制度环,班主任要有一套有效的制度来约束学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如果没有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师生就没有是非观念,没有行为规范,或无所适从,或各行其是。因此,班主任必须从班级实际需要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制度,充分发挥班级制度的积极作用。以前我也有一大套制度,制定的初衷想要好好管理班级,但是时间一长,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麻痹了。《班级管理日志》、《班级负责人工作责任制》、《班级卫生承包责任制》、《班级一周情况反馈细则》等形同虚设。这学期我做了一下改变,利用两节班队课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制定各项制度,等到全部出炉后,学生对各项制度也了解地差不多了,因为亲口说的比别人给的容易记住。接下来我就负责把它整理出来,作为班级公约张贴到教室前面的墙上。接下来我的管理工作就比较主动了,一旦谁违反了上面的哪一条,就要受到全班同学的谴责,集体舆论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况且有些还是从他自己嘴里说出来的。
(3)班级管理队伍环,班主任要培养好几支队伍来共同管理班级。
一名班主任想要管好一个班级,必须要抓好几支队伍的建设。培养和锻造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队伍是带好班集体非常重要的条件。同时各科的科代表队伍,小组长队伍,每天值日生的组长队伍,这些都是班主任要关注的对象。科代表有没有责任,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和成绩。小组长有没有责任,关系到整个小组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上交情况。大部分学生放学以后学生都急着回家,值日生工作敷衍了事,班主任安排一个有责任心的组长,她能做好一切后续工作,把教室搞得井井有条,省了班主任不少的心。七年级时,我根据学生名单简单地安排了值日生和组长,没有去考虑谁负责谁不负责。但是到了第二天就有值周老师来汇报,要么卫生打扫不彻底,要么包干区没有打扫,要么饮水机没有关等等,这种丢三落四的现象经常发生。我慢慢改变了安排值日生的方法,现在我每周安排一位工作负责的女同学来做值日生组长,由她全权负责班级的卫生工作。这样一来,上述问题就没有了。
四、有效的农村初中班级管理模式实践的思考
作为和谐教育、和谐班级建设的追求者,我觉得在这里,还许多值得深入考虑的内容。
1、注意班主任的言传身教。
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几乎每天都要接受学生的严格监督,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种教育是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终生的。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方方面面做好学生的表率。假如一个班主任天天在教室里强调,要求不要乱扔垃圾,我觉得还不如亲自去体验一次,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把垃圾筒外的垃圾捡进筒内,这样效果比较好。
2、注意处理好与科任老师的关系。
理想的学习环境,一般指优美的校园自然环境,整洁的室内学习环境,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健康的舆论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利于教学活动周而复始的高效运转,而且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此我在学生中间创导栽种绿化,美化环境。全班积极响应共种植39盘绿化盘景。在班级一角放置几盘盘景。使室内整洁,舒心怡神。教室内保持整洁卫生,窗明几净。器物不得乱放,墙壁不得涂画。学生的课本、作业要放置有序。除本节课必需的书籍、文具之外,桌面上应尽量不放其他的书籍、簿本等,以免文具纵横,“书山”迭现,诱发学生生活随意、章法杂乱的不良习惯。 学习环境是一种特殊的生存环境,特别是作为按照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而设置的专门育人的学习环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思维、行为、习惯以及气质的形成 注重颜色的选择与光线的处理。适度、均匀、柔和的 光线是学生眼睛健康的保证。根据色彩的心理效应,出一期展望未来的学习园地。用红纸配学生的彩照与格言在教室的一侧墙上。使学生 视物时感觉舒适,以缓解疲劳。另外再配上学生的学习体会。我号召学生广泛阅读写名家名言来鼓励自己攻克学习堡垒,争取学有所得。学生王晓飞写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就用这句名言鼓励学生攻克学习难题。于是班会课上于剑琰、夏剑冰等同学上台演讲学习体会以便更好地集中学生的视觉,吸引学生对班级的热爱。班级的布置给“教”与“学”创造一个温馨的环境
二.创造和谐健康的人际环境
1)师生之间关系和谐。首先,教师要能自塑良好的形象,端庄大方,平易近人,有和蔼可亲的形象;热爱本职工作,以身作则,教师真诚关心、热爱学生,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学生感到老师可亲可敬,是自己学习的楷模。这样,教师的“传道授业”才能通过学生感情的“过滤”和“催化”,变成学生的需求和行动。当师生在感情产生共鸣形成遵师爱生的氛围 时,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我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力求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遇事尽量以商量的口气,不用命令的口气或责备的语气说话。尽量在学生中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与情感。我知道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有个性、有自尊心,有时犯一些小错误也是正常的,要正确引导,不要大惊小怪、小题大做,更不要为此去处罚他们。平时对学生多一分关怀少一分训斥;多一点鼓励少一些批评。学生陈坚是留了几级的留级生在小学、中学均与老师打架。家中有十弟兄平时在家刁横不讲理,学生对他都怕,老师对他无奈。我对他一改平时的教育,一发现他的优点马上表扬,一发现他和学生友好相处,马上给予鼓励。慢慢地学生对老师有了好感,老师就会象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在自己的周围,师生和谐、共创优化教学。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班级组织班集体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的发展。通过班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间的交往,使学生不仅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发展自己的志趣和爱好,而且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习做人之道,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班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有它的组织机构,每个学生在所归属的班级中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活动、工作和角色。在班级集体中,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职责分工,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权利和义务。要求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地制定集体活动计划,积极地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全班同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班集体的目标由班长和全班同学一起讨论确立,可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目标的提出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推动班集体不断向前发展。
(2) 学生之间团结友爱。同教师一样,学生也是教学环境的主人,,在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在改善人际关系中,我也不能忽视学生的作用。我提倡同学之间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生活上一人有难,八方相助。学生朱晓龙父亲死了以后,我发动全班学生捐款,我自己拿出了100元,学生纷纷省下零化钱。共捐了520元。去年过春节时,我班班干部前往慰问,带去了礼物苹果、橘子之类。;思想上相互交心,彼此理解;学生赵真真父母吵架,她哭着找我诉说。我及时地劝说了她,并且去进行了家访。感情上亲密无间,情同手足。真正形成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集体氛围。
三 创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家长 合作
教育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其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就是学校和家庭,在这两个教育阵地中,班主任和家长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必须加强两者的有效合作,避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脱节,这样才能促使教育模式趋于完整,使学生全面发展。[1]
一、班主任与家长合作概述
第一,必须对班主任和家长的关系进行正确的认识,交流时双向的,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必须首先考虑到班主任和家长双方的重心都是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影响班主任与家长能够成功合作的重要因素是双方之间的态度,包括家长对班主任、学校的态度,也包括班主任对家长、学生的态度;再次,在合作的过程中,家长、班主任以及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情感交流很重要,初中生还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因此,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是很重要的;最后,不论是哪种合作都是社会一部分,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离不开社会大背景,是社会背景意义上的合作。
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这是保证初中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能够保证初中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全面性发展。第二,可以形成一种“教育社会”。不仅仅使得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协调一致起来,还能够促进家庭与学校相互学习。第三,可以加强学校本身的自我管理。
二、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方式
事实上,在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二者的沟通,例如电话、家长会等方式,都能帮助班主任和家长达成学生培养的共识,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1.双方进行合作必须做到真诚细心
新学年开始的时候,班主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及时掌握每名学生的姓名,学生的名字通常都表达了家长们的希望,同时,如果第一次上课的时候,班主任能够准确的喊出每一名同学的名字,不但能使学生感到光荣,也能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到班主任的重视比如,班主任应该营造一种合作氛围。班主任要想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氛围,要做到,第一,积极的诚恳的态度。第二,要有实际的行动。在班主任做到有积极的态度之后,才能接纳家长成为合作伙伴。另外就是要保证合作要有计划性,双方之间的合作不能仅仅是保持联系,还要有共同的教育观念与教育思想,进而使家长与学校的教育保持步调一致,而活动计划是双方合作的基本保证,而系统、周密的计划不仅仅是活动开展的指南,还能够进一步促进活动的实施。
2.双方进行合作的条件是及时的沟通
班主任和家长的合作是平等的,权责也是对等的,共同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与权利。班主任与家长必须同时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因此双方进行合作的条件是及时的沟通,保持亲密的联系,促进孩子发展。比如,通常情况下,在学期开学的第一天,家长都会到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环境以及班主任老师进行了解,这时便是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一个契机。
在开学的第一天,家长和学生走入教室,对于班主任的学识、能力、人品等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而教师也希望通过初次的见面,给学生和家长留下好的印象。这时,如果班主任经过精心准备,将自己的能力和魅力进行充分的展示,则能够使学生快乐地开始学习生活,也能够使家长放心的将孩子交给班主任,从而在心理上就形成了班主任与家长双方的信任关系,这对于日后合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2]
3.通过家长会进行沟通并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一般来说,学校为了使家长了解学生的教育情况,可以召开有周期性的家长会班主任也应该通过家长会对家长进行教育,通过与家长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日常教学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同时,也让家长能够了解到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与此同时,我也经常通过家访、家校通的方式来进行深入的学生工作,通过这些方式,使我与学生家长获得了更为深入的沟通,同时,对于能够积极配合工作的家长,我也给予了很多的表扬和激励,希望借此机会能够提升家长对自身教育情况的一个认知程度,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有效合作,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3]
4.双方通过电话访谈进行有效的沟通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方便快捷。在进行班主任和家长合作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电话访谈进行有效的沟通,它不仅简单而且有效,同时,也能大大节省班主任和家长的时间。通过与家长定期进行电话交流,能够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以及班级和学校的活动等等,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状态。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家长了解到学生在一段时间内家庭生活的状态,并且能够将其对学生的影响进行深入的分析,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消除不良的影响,使教育更得法,更有针对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于家长的合作对学生教育能够产生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双方必须进行积极的合作,共同努力,解决问题,通过更加有效及时的沟通合作,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燕平.初中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方法浅谈[J].散文百家?教育百家,2013,(8):85-85,86.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手机
当下,手机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也配备了个人专属手机。手机走进校园,带来了众多教育新问题,这其中,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就是一种极其常见的
现象。
面对这一行为,大多数教师会怒火冲天,甚至相当一部分会让学生将手机上交。笔者所在的地区已连续几年发生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玩手机,并在收缴的过程中同学生发生冲突的真实案例,造成的不良后果影响深重。那么,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如何正确处理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问题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理性是基础:巧妙应对,进行机智处理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叛逆发展的青春期,对外界事物有着较强的逆反心理。因此,面对学生课上玩手机的行为,班主任不能采取“以暴制暴”的措施,即一味地采取高压管制对策,要么当众给予学生严厉的批评,要么让学生将手机上交,要么责罚学生到教室外进行站立……这些不恰当的应对策略一来势必将诱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他们表面上服从管教,日后却仍旧我行我素的在课上玩手机;二来当众的批评教育行为也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致使其逐渐失去对课程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
鉴于上述应对方式所存在的巨大负面影响,初中班主任在发现学生课上玩手机时可以巧妙应对,进行机智的处理。如,当发现个别学生在课上玩手机时,班主任不必急于率先发难,相反,可以对玩手机的学生进行眼神、动作上的巧妙暗示;假设学生仍旧沉浸在手机之中,教师就可以以“咱们班上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听讲,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人没有认真听讲,希望你能尽快调整自身的注意力”“上课听讲的过程中,好像不能开小差、搞小动作吧,希望有的学生尽快调整”等类似的语言予以提醒。这种“并不公之于众”的小范围处理方式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更有利于他们积极认识到自己在课上玩手机是不正确的行为,相信,在班主任这种善意的处理方式下,玩手机的学生也会不好意思继续玩手机,而转为认真听讲。如此,既轻松处理了学生课上玩手机的问题,又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长效是核心:制定规则,形成规章制度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这一道理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同样适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尚未真正发展成熟,因此,有时候仅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巧妙暗示或者提醒很难获取预期中的理想教育效果,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发挥自身在班级管理中所发挥的组织作用,带领学生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笔者在自身的班级管理实践中,就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能会发生的情况,并依据各种情况尝试自主制定相对应的“手机责罚制度”。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涨,并纷纷自觉且主动地投入到了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之中。制定好的规则内容主要包括:创建班级公共“手机容纳箱”,全体学生在课前将各自的手机设置成静音状态,并存放到容纳箱之中,课下可自由取出;若是出现课上玩手机的行为,任课教师有权“代为保管”手机一段时间,并可向玩手机的学生提出一定的换回要求,即学生要想向学科教师要回手机,必须完成教师所提出的要求,如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下按时完成作业,考试获得特定标准的分数等;同时,对于课上屡次玩手机的学生,班主任老师有权通知其家长……
由于上述规则都是学生自主制定的,因此,他们基本上都能做到积极遵守。即使仍旧会出现课上玩手机的情况,班主任或者其他学科教师也能做到依章办事、以规则办事,而不会采取过于激进的行为。这样一来极大地减少了学生课上玩手机的情况,二来更是避免了师生因为玩手机、上交手机所可能出现的剑拔弩张的对抗情况,教学反响异常良好。
三、引导是关键:导入正轨,确定使用范围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教师在觉察到学生课上玩手机之后通常会极为恼怒,可却很少有人沉下心来认真反思:为什么在我的课上会出现学生玩手机的现象。
其实,在笔者看来,学生在课上玩手机的不良行为恰恰可以作为教师及时反思自身教学中所存不足与缺陷的重要信号。要知道,学生若是对学习内容具有浓厚兴趣,他们是不会分心玩手机的;学生若是能深刻理解学习内容,也是不会分心玩手机的……因此,初中班主任可以密切联系学科教师,尝试同他们一起反思各自教学中的不足与缺陷。如,针对学习基础较差、产生自暴自弃倾向的部分学生,教师可以精心设置符合其学习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这将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主观实际学习需求;再如,针对抽象、复杂的内容,教师可以采取直观化、形象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并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适宜的教学情境,这有利于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更加活泼、有趣……实践表明,教师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合理优化教学方法是减少学生在课上玩手机的重要手段之一。
总而言之,面对学生课上玩手机的行为,班主任应当巧妙应对,进行机智处理;要制定规则,形成规章制度;更要密切联系学科教师,尝试同他们一起反思各自教学中的不足与缺陷,并积极优化、改善教学方式方法,如此,才能大大减少学生课上玩手机的现象,也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师生之间由于手机而引发的强烈矛盾与冲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