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高中所有生物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01 13:57: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高中所有生物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高中所有生物总结

第1篇

一、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学生都极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根据这一研究,教师们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将一定的生活情境构建出来,进而促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形成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在日常学习中能够进行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生物这门学科中所包含的内容和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所有的一切都源于生活.所以,生物教师应该讲学生熟悉的生活作为教学背景,有意识地将某种学习氛围创设出来,引导学生有机地将生物知识同生活结合起来,促使在学生潜移默化中对生物知识加以掌握.比如,教师在教授《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信息来将教学情境构建出来.可以结合生活提出一些与该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当咀嚼咸味比较重的东西的时候,是不是经常有嘴唇以及口腔干涩的感觉?为什么菜市场的很多商贩总是会往青菜上洒水以及为什么洒过水的青菜会更硬?为什么在移植蔬菜和花木的时候一般都要将一部分枝叶减掉等.利用这种学生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些现象来将教学情境构建出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

二、开展具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活动

高中生物知识虽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将现实生活作为入手点,从实际生活出发有效引导学生展开具有生活性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生活的前提下还清楚地认识生物知识同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的联系,感悟高中生物知识所具备的实用性.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能力水平,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来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有机地将生物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生活变成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始动力.比如,教师在教授《生命的物质基础》这一知识时.首先可以开展小组探讨的活动,小组成员互相讨论人类主要依靠什么维系生命并作出总结,同时还要举例加以说明;第二,开展全班交流活动,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小组代表面向全班交流生活中一些能够维持生命的物质的相关案例……最后一个环节是开展学科内容与身边事物相联系的演讲活动.在生物课堂上开展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活动,不仅促使课本知识同实际生活有机联系起来,有利于促使学生积极地去关注和探究生活,并且可以充分地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凸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开展生活化的课外实践活动

第2篇

素质教育最大特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能力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把宏观的素质教育思想转化为微观的具体教学过程,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教学、课程结构又有什么样的要求,结合高中生物的教学实践笔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 新课程背景下对教师、教学、课程结构的要求

1.一专多能。 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随之急剧深化,换句话说,原有知识的陈旧率越来越快。在此状况下,既使你已经拿到了大学毕业证书,但在学校中所学得的知识犹如杯水车薪,远不能满足时展的需要,而要形成全方位的、贯穿于一生的学习。

因为教师的职业具有“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双专业特征,所以教师要具有充实、厚重的业务功底、迅速灵巧的解题能力、科学准确的知识结构及先进的教育思想,还要注意新知识、新信息的获取,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教师要充满爱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把学生看作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要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因此教师还要掌握一些现代生理学、脑科学等有关知识,用于教学实践。

教师上的每一堂课都应体现出清晰透彻的思路、深入浅出的讲解、耐人寻味的启发、幽默风趣的语言、敏捷的反应、现代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等,使学生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此外,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还应该有一手好字、一笔好文、一幅好图、一双灵巧的手,如此德高、学高的教师自然会赢得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学生就愿意接受他们的点拨与教诲,自然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孜孜不倦的勤奋。 近几年教材的内容逐渐深化,一些学科增加了新内容,多媒体教学也随之开展,如投影仪、计算器、录象机设备等在学校教学中被广泛使用,那么以前在学生时代未曾学过这些内容的教师必须加速学习,以适应教学需要,因此教师也应该以古今中外一些学术界名人为榜样,日日勤奋学习。

3.开拓创新的能力。 拓创新的能力被视为未来教师素质的核心,菲律宾大学赫兰德博士在总结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所起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对教师来说"开拓能力是使教育内容符合社会的需要。适应自然科学和社会形式的变革,对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作出贡献而必须具备的某种能力"。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是主体。随时代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活跃,超过以往任何时代,学生的个性丰富,要把几十名学生组织成有纪律而思维活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集体就需要教师有因人制宜的创新能力及教育教学中的求异性、新颖性和高效性。

二 实施素质教育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新要求

1.高中生物教学忌“重放轻抓”。 现代课程以学生探究为主,这种学习方法中易忽视教师的指导。如果教师放松了"抓",过度强调学生的自由学习,往往会使学生把握不住重点。正确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2.高中生物教学忌“重练轻讲”。 教师要能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一个个知识点,并逐步形成知识的网络和系统。只有把这一基础打牢固,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因此,新课程下的教学在重视学生活动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精讲。

3.高中生物教学忌“重文轻图”。 在现行的高中生物课本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图像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和升华,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时应重视课本图像的学习。应强调学生读文对图、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充分结合。教师讲解时,应该重视图的作用,以图引文,以图释文,而决不能忽视图的作用。

三 实施素质教育对生物课程整合的新要求

新课程下的教学让我们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对课程的整合提出的新的要求。生物学科与多种学科的学习相互关联,仅与政治学科的整合就可有以下几点:

1.认识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 无论何种生物,它们的身体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每一种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形式,生物体的其它各种生命活动,如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生物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现的。

第3篇

    辩证唯物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生物课的教学,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生物的特征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等基本知识,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和认识问题,还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哪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编写中怎样体现这些观点呢?对此,我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几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在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内容,其中包含四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一)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存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

    无论何种生物,它们的身体都是由各种化学元素以及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构成的。每一种生物时刻都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生命活动形式,生物体的其它各种生命活动,如生殖、发育、遗传和变异等,都是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生物体自身生命活动的调节,也是通过一定的物质实现的。新大纲中关于生命的物质性的内容很多,充分说明生物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运动着的物质。

    (二)普遍联系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宇宙间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总是同周围其它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着。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体自身内部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生物体的内部结构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之间、生物体各个器官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虽然生物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各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谁也不能孤立存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自然界中的生物,虽然形态各异,多种多样,但都体现了统一性,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都遵循共同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一方面,所有生物都依赖于它的生活环境而生存;另一方面,生物的生命活动又影响着它周围的环境。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知道,无论是生物体内部还是生物之间,无论是生物还是非生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三)永恒发展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一成不变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变化发展的趋势是复杂的代替简单的,高级的代替低级的,有生命力的代替无生命力的。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也有很多内容体现了这一观点。

    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从细胞的水平来看,细胞有分裂、生长、分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个体水平来看,生物个体有生长、发育、生殖、衰老、死亡的发展变化;从物种的水平来看,生物界种类繁多的物种是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进化发展而来的;从生态系统的水平来看,有群落的演替以及生物与环境的共同进化等。

    由上述可知,生物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不仅如此,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四)对立统一的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内部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着矛盾,矛盾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在新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中,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可以充分说明这一观点:

    第一,同化与异化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新陈代谢是由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组成的。同化作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的过程,异化作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这两种作用是相互对立的、不同的生命活动过程,但是又相互依赖、相互统一的。它们在生物体内是同时、偶联进行的,共同决定着生物体的存在和延续。

    第二,遗传和变异的对立统一。生物体的遗传特性属于生物体的稳定性、保守性;变异特性则属于生物体的前进性、创造性。两者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变异是在遗传的基础上产生的,而遗传又是过去发生的变异积累的结果,因此,两者又是相互统一的。正因为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的区别;又因为生物具有变异性,才可能产生新的性状,并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因此,遗传性和变异性这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整个生物界的变化发展,是生物界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进化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三,生物与环境的对立统一。生物体受环境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影响,它必须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才能生存。同时,生物体一切生命活动也时刻影响和改变着环境。可见,生物体与其生活环境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

    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对立统一的观点,进而认识到对立统一是世界上一切事物内部存在的、推动其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要体现好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方面的教学目标

    新大纲的教学目标明确规定:通过生物教学,要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物体和生物界。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的统一;生物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了解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初步形成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新大纲同时指出,高中生物教学内容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和认识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通过关于生物与环境知识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态学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关于生物界的发展的科学事实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生物进化观点的教育。对于教材编写者来说,应该按照新大纲规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学目标的要求、认真研究新编高中生物教材的改革,编写好新教材。

    (二)要选择和组织好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知识内容

    高中生物学教材是结合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教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如世界的物质性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永恒变化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等,每一个观点可以反映在不同的生物知识内容中。例如,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贯穿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几乎每一部分知识内容都包含着这个观点。同一部分知识内容,又可以同时反映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既可以反映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各种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又可以反映事物是永恒变化的,还可以反映同一事物的内部是对立统一的。那么,应该通过哪些知识内容、进行哪方面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呢?怎样才能既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而又使教学具有重点,既能体现各个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又不面面俱到呢?这就成为我们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

    高中生物教材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高中生物教材的内容特点和高中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即重点进行哪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关于这一点新大纲已有规定,本文在第一部分也有叙述,这里不再重复。然后,解决这几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需要通过哪些知识内容来体现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笔者认为,在选择和组织知识内容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每个观点都应该有一组知识点来说明。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观点建立在众多事实的基础上,而使学生体会到辩证唯物主义规律的普遍性。

    第二,每个观点都要选择1~2个能够明显体现这个观点的典型内容,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重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的新陈代谢”等是体现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典型内容;“生命的物质基幢、“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生物与环境”等是体现物质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的典型内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体现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典型内容;“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则是体现对立统一观点的典型内容。通过这些典型内容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对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初步的理解,然后再引导他们在同类型内容的教学中,举一反三地逐步加深对这个观点的认识。

    第三,选择的内容可以有部分的交叉,也就是说,同一部分知识可以排在不同的观点组里,用来说明几个观点。这样有利于学生体会各个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之间的联系性。

    确定了高中生物教材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方面的重点,选择和组织好了与之相对应的知识内容,就能使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具有计划性,既有观点又有充分的事实,既全面又有重点,切实得到落实。

    (三)要努力研究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材中的表达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不是空洞地说教式进行的,而是要密切结合知识教育进行的,结合得越紧密,教学效果越好。怎样才能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第一,要在章节的教学目标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具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说,知识要能明显地、充分地说明观点,而观点则可以贴切地、深入地解释知识。例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对立统一”的观点,“生物的进化”与“永恒变化”的观点,就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在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很重要,如果教学目标的知识与观点没有内在的联系,就很难使教材的知识与观点有机结合。

    第二,要在教材结构方面做到知识与观点相互协调、有机结合。也就是说,在安排教材的知识内容时,要把知识和与它有内在联系的、相互对应的观点组合在一起,这样编写教材,就可以使知识教育与观点教育进程一致、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第4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 图表 解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B-0118-02

自2005年广西高考改革(文科:3+文科综合;理科:3+理科综合)以来,生物学科是理科生必考的高考科目之一,因此学生和老师都更重视生物学科的教学效果,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在该学科的应试能力,尤其是从2015年起,生物学科在高考中的分值由原来的72分增加到90分。

即使高考在不断改革,但再新颖的题目,它命题的思想终究还是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总结归纳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等,以此为高校输送综合型的优秀人才。而图表分析能较好地体现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生物图表题是每年高考的必考题型,也是大部分考生的难点问题。分析近年的高考生物图表题,大致呈现了以下的特点:①新颖。即题目给出来的材料是我们从没有见过的。②重能力。考生必须要通过阅读材料和题目给出的图表信息,把课堂中学过的生物知识联系起来才能顺利答题,有的高考题甚至要求考生把文字材料转化为图表,这就要求学生有着很强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了。③比重大。图表题在广西高考生物中所占比重在各类题型居首位,最高的一年占到卷面分值的52%。④考查知识呈递进关系。为了解决这一热点、难点问题,本文将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热点图表题提出不同的策略。

一、坐标轴曲线题

解题策略:分析坐标轴和一些特殊点的生物学含义

坐标曲线题是每年高考必考题,在这类题型可以考查多个知识点,涉及到生物学的各个方面。坐标曲线题具有情景新、重能力、区分度高的特点。

解题突破口是分析坐标轴和一些特殊点的生物学含义,分三步:①识标。即横坐标和纵坐标所表示的含义。②明点。即找出曲线中的起点、止点、顶点、交点和转折点等关键点。③析线。即找出曲线形状及上升、下降或波动等变化趋势,并找出其变化的原因。

例:如下图所示,分析甲、乙、丙三图的光合速率在P点之前、PQ段,Q点之后限制因素分别是什么?

【技巧点拨】这种题目很多学生一看,思维混乱,无从下手。而如果先比较这三个图,知道这题目是探究多因子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按照识标、明点、析线这三步分析(以甲图为例)。识标:光合作用强度(纵坐标为因变量)随着光照强度(横坐标为自变量)、温度(各曲线上的因子也是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明点和析线:P点前,即使环境温度不同,但光合作用强度相同,说明光照强度是唯一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而P点之后Q点之前,三条曲线的趋势不同,任一条曲线都说明光照强度是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因素,而三条曲线对比说明温度也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Q点之后,三曲线都保持不变,说明已达到光饱和,温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唯一因素。于是类比、总结归纳,我们很快会得出结论: P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甲图、乙图)、温度(丙图),随着光照强度(甲图、乙图)、温度(丙图)的不断加强,光合速率不断提高;PQ段,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应为光照强度(甲图、乙图)、温度(丙图)和温度(甲图)、CO2浓度(乙图)、光照强度(丙图);Q点之后,横坐标所表示的因素不再是影响光合速率的因子,影响因素主要为各曲线所表示的因子。

二、概念图

解题策略:熟记基本概念,区分相近、易混、易错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的联系,构建概念之间的知识网络。

例:下列①~③是根据甲、乙、丙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的a,b,c,d可分别代表雄性激素、脂肪、性激素、脂质

②若乙中的a和b代表同一地区两个不同种群,则 a会随着b的增加而增加

③若丙中a和b代表种群和群落这两个概念,则a表示种群,b表示群落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 D. ①②

【技巧点拨】这类型的题目,是典型的概念题,首先要准确理解概念,分析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区别、联系,考生才能轻松作答。如甲图中,考生要知道人体三大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质。脂质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所以正确。乙图中,a和b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先增者是a,故 a是被捕食者,那么应该是b会随着a的增加而增加。丙图中,要理解到种群与群落的概念,种群是一定区域同种生物的总和,而群落是一定区域所有生物的总和,因此正确。选B。

三、遗传系谱图(以遗传病为例)

解题策略:

1.确定或者排除Y染色体遗传。

2.判断显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遗传。

隐性看女病,父子都病为伴性。

显性看男病,母女都病为伴性。

4.不能确定的判断类型,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向推测(以某种病为例,若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反之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男女患者比例相当,代代相传,则该病最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隔代相传则最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例:观察以下的遗传系谱图,判断其遗传病的遗传方式。

【误区】对于很多考生而言,观察遗传系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往往用最笨的方法:把遗传方式逐一代近遗传图以判断。这样往往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并且容易出差错。

【技巧点拨】应用以上所介绍的4点策略,就能快速地把遗传系谱图分析如下:

图谱1中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图谱2中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第5篇

一、延时性评价要以达成课程目标为目的

2011年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修订本,再次将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延时性评价尽管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后续性,但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在某一成长阶段得到知识、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维度的全面发展,将学习目标的达成当做一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手段,在让学生感受到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成就感和进步感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挑战困难的勇气。

例如,在学习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笔者先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有关计算机病毒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每个人搜集的成果,并小组讨论总结计算机病毒的特征。在小组讨论结果出来后,先不急于进行全班汇报,这时教师在大屏幕上播放自己提前准备好的视频。第一遍播放完后,再播放一次,并提出要求:各小组将自己总结的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能否在刚才的视频中找到根据?看完后请各小组修改讨论本组的结论,最后才进行全班汇报总结。这一环节完成后,教师再进一步播放视频,展示几个计算机病毒肆虐造成巨大损失的重要事件,要求学生继续讨论有关通过立法的形式来控制和约束计算机病毒传播的意义和可行性。在这一环节,学生讨论得很热烈。以上两个环节进行完后,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又结合学生学习过的生物知识,让他们比较和分析“计算机病毒具有生命吗?”这一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笔者所设置的每个教学环节都与课程目标紧密相连,如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等,并启发学生体验与人共享资源所带来的愉悦。第三个环节则抓住时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和提升。在这三个环节中,学生的表现是各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在第一环节表现较好,有的在第三环节发表的观点很有见地,采用延时性评价可以综合评价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创新思维的积极性。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使学生的差异性变化在等待的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完善。但在采用延时性评价时,应关注的还是课程目标,只是以一个时间段或一个过程作为对学生表现的评价。

二、延时性评价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教育不是生产线式的整体划一的培养系统,提倡的是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在修订版的高中信息课程标准中,也对“以生为本”的理念做了强调。在采用延时性评价时不仅要尊重学生智能发展方面的差异,以及学生个性特征方面的差异,而且还要尽可能从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发挥,让学生大胆提问,使他们的思维得到更多、更大的发挥。

例如,笔者在《VB程序的选择结构》教学中,了解到有的学生对程序的认识是陌生的,但发现有的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特别感兴趣,甚至从初中时就可以自己编写一些程序,为此笔者将学生分成两类,一类是“零起点”,一类是“非零起点”,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层教学,采用的评价方式也是延时性评价,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都得到发展,圆满完成课程目标任务。

三、延时性评价要适度客观

第6篇

关键词:生物实验教学 困惑 对策

新课标中明确提出:初中生物学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生物科学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突出了对学生在生物学科知识和技能、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现行九年制义务教育生物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和实习共有52个,演示实验共有18个,可近年来,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严重制约了高中的生物教学。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结合自己多年从教过程中的生物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以及如何开展好农村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

一、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困惑及成因

1.实验器材严重缺乏,设施设备不足。农村初中学校实验条件差,设备严重缺乏,没有生物实验室,有的学校只有一个理化生的综合器材保管室。保管室里的生物实验器材和教学挂图早已残破不堪,而且是使用新教材以前的,数量还有限,这极不适应新课改下的生物教学。利用仅有的器材做不了几个实验,若要所有学生动手进行实验,那就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有时连教师的演示实验都做不了,有的器材放在讲桌上只能让学生看而不能摸,任课教师实在是难以正常开展实验课教学。

2.教师的认识水平滞后导致工作不到位。现行初中生物教材只在七、八年级开设生物课,学校、家长和学生都把它当成了“豆芽课”,搭给一些非专业老师,长期得不到重视。同时由于生物实验课准备起来相当麻烦,农村初中又没有专门的实验室和实验员,就连专业老师都怕费时耗力,更何况那些非专业的老师,因此把“做实验”改为“讲实验”或用放录像代替演示实验,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3.农村初中的学生缺乏实验操作的经历。农村初中的学生,在学校缺乏实验器材的情况下,平时很少见到实验用的器材,一进入实验室,兴奋,好奇十足,教师难以驾驭,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按要求进行操作。如在《显微镜的使用》一节中,有的把目镜、物镜当玩具,有的把聚光镜当作放大镜,有的把粗准焦螺旋随意拧上拧下弄坏不少标本玻片,有的把任意的物体直接放在载物台上观察,也有的感到无所适从而在那里东张西望。这种情况下,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水平怎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得到提升,因此农村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的改革非常必要。

二、改善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对策

1.加大对农村初中生物实验器材的合理配置,改善实验教学环境。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更应加大实验经费的投入,设置独立的生物实验室,淘汰废旧落后的实验器材,配齐配足适合新教材内容的实验器材及药品,给生物实验课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

2.教师要灵活教学,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提高教学效果。在农村初中实验条件差、设备缺乏的前提下,使实验教学出现空白,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资源,改进并安排一定的实验。要充分挖掘农村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随时可以观察到动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习性。根据这些优势条件,可以适当完成课本中安排的实验。如观察蜜蜂采蜜和酿蜜的过程、蝌蚪――青蛙的生长过程、向日葵的向阳性等等。

3.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实验课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一,采用直观教具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利用挂图、模型、标本、实物等直观教具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将极大地提高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有效激发求知欲望,主动去探究知识。如教学“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一节时,使用多媒体、挂图等动画演示模拟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精心设计和组织好活动,让学生参与亲身体验。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调查当地的生态系统,利用植树节、无烟日、艾滋病日等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既开阔了视野,同时也丰富了知识,活动中还可增强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激发学习兴趣。

第7篇

一、研究教材,选择进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解决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章节都运用多媒体教学。高中生物学中很多内容是学生能够看懂,或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或其实践和生活经验已经具备了的,或只需教师作简单指导便能融会贯通的。这部分知识根本用不着利用多媒体教学。而像一些微观的现象或暂时观察不到的现象,我们可以用多媒体来再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一目了然。高中生物教材中可供多媒体教学的课题很多,如细胞的结构、细胞的增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物体的个体发育、遗传物质、生态系统等。

二、分析课题,设计并制作课件(教学软件)

1. 选择好课题后,明确该课题的教学目的,分析该课题的重点和难点,对课题内容进行排列,列出主要的教学流程图,编写课件脚本。例如《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一课件中,流程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 ,分裂间期模式图 ,分裂期各阶段模式图 ,各时期染色体的变化曲线及DNA的变化曲线等等。然后依次列出每一个框中所要讲清的知识点,进行排列整理制作脚本。

2. 研究所选的教学模式设计课件

在具体设计课件时,除了要考虑到知识点的组合外,还要考虑该课件的最终使用的方法、操作的简便性及具体教学环境中的教学模式和应达到的效果等。例如,《DNA的结构及复制》这一课件中利用动画展示了DNA的复制过程,若教师一开始就连续按键使其连续播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动画演示,归纳总结出DNA复制过程的特点——边解旋边复制及复制结果的特点——半保留复制,这是一种演示——启发——引导归纳的教学模式,适合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若都是边提出问题边一步一步地演示,同时结合讨论,然后在连续播放一次,同样可达到教学目的,这是一种引导——讨论——演示验证的教学模式,适合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

3. 选择合适的多媒体设计软件进行制作

我校教师都已通过计算机应用能力高级培训并取证,都能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在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上根据生物学自身特点,我校一般采用以下三种平台:

(1)Authorware 是当前生物课件制作的主要平台。主要用于集成录像、动画、声音等文件,并能控制avi文件播放;具有一定的交互作用,可以演示拖动图片、文字等,可能通过函数调用外部程序中的文件。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动物的个体发育》《细胞分裂》《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伴性遗传》等都是应用Authorware来制作的。

(2)Powerpoint主要用于演示类课程。对于文字性内容有较好的演示效果,它的界面风格可以设计,并且通过超级链接可选择所需要的内容播放。生物学中可以用它来介绍科学史实、内容提要、经典例题、巩固练习、简单的实验过程、生活现象等等。

(3)Flash主要用于gif动画的制作,生物学中一些渐变动画可以由它来制作,它的特点是界面美观,渐变过程清晰。例如《细胞的无丝分裂》《植物的个体发育》《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等常常用到它。

在具体制作过程中,可能只应用一种平台也可能将两种整合或建立连接,一般我们通过教师间的相互讨论、分析,不断的对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

4. 有了以上的准备后,就可能把课题的设计通过对多媒体计算机的操作转化为课件。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利用扫描仪把所需的图片载入,也可调用光盘上的图片,可利用photoshop等软件对图片进行修改处理,可利用色彩的变化、文本出现的方式、动画的作用、声音文件和电影文件的载入等计算机制作技巧,来突出所需强调或扩展的知识点。

三、应用多媒体记性教学应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在信息技术与生物教学的整合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了信息技术效能的发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这里将应注意的问题列举如下:

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但不能盲目扩大一节课的信息容量,在应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和理解的时间。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皮层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容易使身心疲惫。因此,多媒体的使用一定要适度,不宜过多出现,否则,其结果势必事与愿违。动听的音乐、美妙的境界、流动的画面会分散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注意力,所以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情况下,不必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第8篇

1. 研究课标,有的放矢 《课程标准》是高考复习的依据,深入研究方能准确把握高考规律,明确高考的方向,从而有效的指导和开展高考总复习。历年的《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都很重要,要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如果考试说明不具体,应按《课程标准》来复习。认真研究我们不难发现,高考非常注重考查教材自身固有的结构体系,导语、正文、注释、图表、提示、结构、甚至封面都可能被用来作为高考命题的素材或载体;高考更侧重于考察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我们要了解各知识点的水平要求,在各章节内容的备课中才能准确把握应该挖掘的深度和拓展的广度。

我们也要关注考题的变化:近几年的试题更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践,我们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对探究性学习和科学方法、科学思路的考察;加强了图表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察,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考察,实验设计与分析仍是高考的侧重点。按照高考的要求,我们要认真编写各章节的教学计划,合理分配课时比例,设计训练题时才能准确把握难易程度,《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我们的备课指明了方向,让我们的一轮复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每一个考点都做到有的放矢。

2. 改进思路,激活课堂 高三的课堂知识点多,覆盖面广,分散,而且复习课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新鲜感,会感到枯燥、无味。英国教育家哈曼说:“那些不设法勾起学生求知欲的教学,正如同用锤子打着一块冰冷的生铁”。我们要设法激活课堂。

从学生入手: 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疲劳感,让学生投入到教学中去,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教学入手:设计问题情境,联系生产生活实践,让教学内容活起来;从教学思路入手:设计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用问题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组互评,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学法指导入手: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的研究如何教转向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我们要加强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在研究育种问题是,引导学生对育种方法的原理、方法、优点,缺点,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深化学生对不同层次知识的理解。如果我们能激活课堂,我们一定能成功打造高效课堂。

3. 构建网络,夯实基础 一轮中,教师要认真研究高中所有生物教材的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重、难点、高考的高频考点,更要努力挖掘,把所有的相关知识点综合、归纳,我们可以用图解和表格等多种形式,呈现知识网,让知识结构轮廓分明、一目了然,以此来夯实基础。

以上表格内容清晰,覆盖面广,更注重概念辨析,实用效果突出。

(2)体液调节图解:

重点突出各细胞的作用,一次免疫,二次免疫的调解过程。

(3)重视知识的总结:

①作用于DNA RNA的有关酶:DNA酶、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解旋酶。辨析各种酶的作用位点和具体功能。

②物质获结构的显色反应: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淀粉、DNA、RNA、CO2、C2H5OH 、线粒体、染色体,这些物质或结构鉴定时,所用的试剂,用法及条件。

4. 精选精做,培养能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成功打造高效课堂,要在备课上苦下功夫,高考考的是题。课前,针对教材中的章节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精选例题,精选题型,有意识地渗透规律、方法和技巧;课中,引导学生展开解题方法的讨论,对小组讨论中易错点和思路,在巡视中要及时纠正和点评,对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典型问题,教师要精讲,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归纳,我们一般遵循“一题多解,多题一讲,深题浅讲”的原则,在课中,既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鼓励学生多说多做,让学生有参与的成就感;同时,要让学生养成随笔记录的习惯,记录教师的点拨、解题的技巧,总结的规律等,勤于积累,必有聚沙成堆的收获。

第9篇

按照《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的有关要求,突出了生物学科的特点,在坚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同时,a全面考查学生的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积极探索试题的创新,着力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题设计上注重突出重点,注重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实际应用,整套试卷充分体现课改精神。

二、试题特点:

1、关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依据生物学科课程标准,重视对生物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如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等考查基本知识;识图题、实验题考查基本技能;试题涵盖所有学过的章节知识,考察面较广。

2、关注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物科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解决实际问题服务。试题强调了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合理膳食问题;呼吸方面的知识渗透到家庭装修、空气污染及体育锻炼等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调查亲人的性状、转基因食品、等),关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认识,有意引领和锻炼学生学习和养成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3、关注学生能力培养

在具体的真实情景中设中综合性问题,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如科学食用胡萝卜、购买包装食品的注意事项、各种营养缺乏症的解决;列表比较归纳不同种类动物生殖方式及发育方式的异同、利用遗传图解说明基因的显性和隐形影响形状的规律等),突出学生对识图能力的考查,如识图作答题;实验题中各步骤现象的变化情况及其分析等。

三、试题的结构

本次试题七年级共设七道大题,49道小题,满分100分,其中客观性题目占56分,主观性题目占44分。:

四、试题作答情况分析:答卷反映出的学生学习情况:

1、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说明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但仍有错误出现,如七年级的“胚胎发育的场所”、“营养缺乏症的预防”等。八年级的“人体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涵义”、尤其是“遗传图解”的书写说明错误更多。

2、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够。七年级的第七大题实际应用题中的三个小题都是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前两个小题较简单,答案有一定开放性,学生所答较好。第三小题要求学生了解各种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物质及各营养物质的作用,答案唯一,学生所答失分较多。八年级的第五题“进化树”要求学生要灵活应用学过的各类生物的特点及在进化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学生失分较多。

3、探究能力有待提高。七年级第六题实验题“探究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是一个经典的探究性实验,几乎所用版本的教材中都有这个实验。由于生物是非中考学科,很多教师都不愿做实验,既操心又费力。因此本题失分较多。

4、读图、识图分析能力差。七年级第四题识图题、第六题实验题;八年级第五题都有图,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是读图、识图分析能力差。

5、分析归纳能力不强。八年级第四题填表题要求学生将不同种类动物生殖发育特点归类,并填到表格中,由于学生这方面能力不足,失分较普遍。

6、八年级学生对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理解、遗传图解的训练不到位

不到位,导致遗传图解的错误,失分较多。

7、另外,学生答题的书面语言不够科学准确(分析说明题、识图作答、实验题、实际应用题),也不同程度造成失分。

五、教学启示与建议

从试卷分析来看上,可以反映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多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问题情境,把理论问题置于鲜活的实际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去积极地思考或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要注意多模拟生活实际活动,解决生活问题,使学生感受到生物与社会生活的关系。

2、加强双基教学

要重视对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本次监测可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有很大欠缺,反映出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此的训练不到位,不上实验课。同时一些学校课时没有开足,教师只能“并课”或“精讲”,影响了教学质量。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实验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本次监测虽然这方面试题分数较低,但实验题失分较多,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科学实验的教学;要有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对探究方案的设计的训练,养成良好的、科学的意识和思维习惯。

4、由于遗传学部分是初中阶段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同时也是生物学较为重要的部分,进入高中还要进一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这部分的教学,想方设法使学生接受理解并掌握(尤其是遗传图解),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生物试卷分析(二)

通过学生试卷可以看出我们教学主要存在如下几方面问题:

(一)基础知识不牢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习生物学的各种能力都必须依赖于扎实的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根本就无从谈起。在这次会考中,由于没有理解和掌握好生物学基础知识,因而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失误。

(二)审题能力差,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不强

有部分考生由于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学习,因此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审题不认真、解题不规范,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如七年级22题,由于学生不能对图像所给信息正确反馈,所以回答不对。

(三)语言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学生答题语言表达不规范、表述混乱,用其他语言代替、词不达意,生物专用词语书写错误较多。如文字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而导致扣分。

(四)不重视实验课教学,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差

以后的教学努力方向:

(一)关注全体学生,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教师要关注全体、尊重每一名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抱有良好的期望。教学上应多激励,少指责,更不能贬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并耐心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要根据学生思想变化的具体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激励学生,使他们自觉自愿努力学好生物学。

(二)注重学法指导,强化训练教学规范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法得当,更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研究。教师要利用教材中设置的讨论指导学生读书思考,挖掘教材中隐藏的信息,指导学生会预习教材,会列举内容提要,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训练教学中,必须加强规范化训练,注意多给学生留有消化的余地,做到稳扎稳打,狠抓知识和能力双落实;注重强化训练;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充分暴露错误和薄弱环节,使学生在知错、纠错过程中达到规范训练的目的。

(三)加强实验课教学,注重实验探究性

注重演示实验的示范作用,向演示实验要质量。做演示实验时,教师应从生命现象、原理、生理变化等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理解掌握生命运动规律。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并会描述实验现象,分清现象与结论的不同,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细微的实验现象,会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实验计划、进行科学探究,得出结论。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生物学概念,探究生物学原理。

注意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在实验条件许可的前提下,教师应有选择性地将部分验证性实验设计成探索性实验,按课题解决方案信息交换处理结果论证问题解决的程序进行研究。针对某一个问题的实验教学,先提出研究课题,交给学生思考,让学生提出研究方案,针对各种不同的实验方案,教师不要评价其正误和优劣,而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案,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选择实验材料和仪器,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自己得出实验过程的繁简、实验结果的正误来评价研究方案的合理性,并在实践中修正,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完善。

(四)重视认知迁移,提高思维灵活性

初中各学科虽然是分立的,但是各学科之间又是有联系的,是互相依存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作为一个生物学教师,既要注重本学科的教学,又要注意其它相关学科的知识在本学科内的应用,尤其是语文、物理、化学、地理等知识在生物学学科中应用非常广,这些学科中的知识或多或少地体现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如生命现象、运动规律的表述需要简洁而又有逻辑性的书面语言、文字的正确运用,生物体结构、仿生学与物理知识相关联,生物的生理变化与化学知识密切相关,生物的生态环境内容又与地理知识相联系。

生物试卷分析(三)

本次生物期末考试主要学生的基础知识,难易适中,知识点突出重点,很好的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题量比较适宜,知识点灵活,对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习能力有帮助。

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尽量与实际相联系,突出重点,加强训练,具体措施:

1、抓基础,重应用

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对重要的生物知识加强理解,对需要识记要求学生一定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

2、加强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知识放到实际情景中去学习,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去交流和讨论,寻求解答途径。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把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密切联系。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