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优选九篇

时间:2022-11-30 19:04: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第1篇

论文摘要:在幼儿教师道德建设中,职业道德规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是我国幼教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成为制约幼儿教师道德建设的瓶颈。从我国幼教的实际情况出发,尝试性地提出八条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法守法,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尊重幼儿,热爱幼儿;严谨治学,锐意创新;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尊重家长,热情服务;拒腐防变,廉洁从教;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全部教育过程的起始阶段。当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而对幼儿教育给与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广大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成为一个社会共同瞩目的问题。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教师从事职业活动时所应遵循的共同行为准则,是评价教师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在幼儿教师道德建设中,职业道德规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统一师德规范缺位是我国幼教领域存在的

突出问题目前,国家制定并颁布了统一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尚未制定出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虽然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幼儿园做出了本地区、本部门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定,但这些规定极不统一,其内容也不尽科学,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识片面,许多与幼儿教师职业紧密相联的道德要求没有被反映出来;②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定位不准,规定中的一些内容反映的是幼儿教师岗位职责或社会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并非职业道德;③主题不够明确,重点不够突出,内容分类不尽科学,甚至存在逻辑错误;④部分内容陈旧过时;⑤表述形式不规范、不简洁,因而不便记忆、不够实用。

当前,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是我国幼教领域存在.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二、统一师德规范缺位是制约幼儿教师道德建设的瓶颈

(一)统一师德规范缺位导致幼儿教师职业活动无所遵循

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意味着幼儿教师的职业活动无所遵循,这必然给幼儿教师道德建设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消极的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乘虚而人,在幼儿教师中压制创新精神,助长不良学风,异化师幼关系,影响团结协作;第二,功利思想和拜金主义大肆蔓延,在幼儿教师中涣散敬业精神,导致腐败现象,败坏师表形象,滋生自由主义;第三,应试教育的错误观念大行其道,造成人们价值观念的混乱,致使幼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无所适从,导致幼儿教师道德建设误人歧途。

(二)统一师德规范缺位导致幼儿教师道德评价标准不一

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意味着幼儿教师道德评价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由于善恶标准混乱,评价结论不一,使作为评价对象的幼儿教师常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导致幼儿教育实践中存在许多困惑和矛盾。诸如:幼儿教育应该以知识传授为主还是以素质培育为主?幼儿教师应该主要扮演教育者的角色还是保育者的角色?教育行政部门及幼儿园对幼儿教师的评价应依据什么标准?幼儿家长对教师的各种赞扬或指责是否公道合理?教育单位对教师的评价与家长对教师的评价经常发生尖锐的矛盾和冲突,二者孰对孰错?......这一系列的困惑和矛盾都函待解决。

因此,统一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缺位,成为制约幼儿教师道德建设步人规范化道路的瓶颈。

三、制定统一师德规范是加强幼儿教师道德建设的关键

针对目前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缺位,幼儿教师道德评价标准不一的状况,笔者从我国目前幼教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广泛考察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幼儿园教育纲要》的精神,参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多家单位制定的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尝试性地提出如下八条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供协策部门参考。

(一)学法守法,依法执教

学法守法、依法执教是指幼儿教师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学法守法、依法执教是幼儿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其基本要求是:自觉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所在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二)爱岗敬业,保教并重

爱岗敬业、保教并重是指幼儿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把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幼教事业中。爱岗敬业、保教并重是幼儿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思想基础。其基本要求是:对教育事业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教育,热爱岗位;尽职尽责,保教并重;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不传播有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思想;牢固树立保教并重的教育理念,努力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三)尊重幼儿,热爱幼儿

尊重幼儿、热爱幼儿是指幼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时时处处尊重幼儿,关心幼儿,爱护幼儿。尊重幼儿、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职业情感的集中体现。其基本要求是:全面了解幼儿,关心爱护幼儿;对幼儿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对幼儿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幼儿的人格、个性和自尊心;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保护幼儿合法权益,促进幼儿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四)严谨治学,锐意创新

严谨治学、锐意创新是指幼儿教师在研究学问、钻研业务、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严肃谨慎,一丝不苟;勤于钻研,善于思考;勇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创造新经验,做到推陈出新。严谨治学、锐意创渐反映了幼儿教师探求科学真理的端正态度。其基本要求是:学习知识自觉主动,孜孜不倦;教学工作亚格认真,一丝不苟;钻研业务刻苦勤奋,持之以恒; 对待问题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探索教育规律,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五)团结协作,取长补短

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是指幼儿教师要正确处理与同事的关系,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团结一致,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教事业的发展。团结协作、取长补短是教育事业的内在要求。其基本要求是:谦虚谨慎,尊重同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幼儿中的威信,维护集体荣誉,共创和谐园风。

(六)尊重家长,热情服务

尊重家长、热情服务是指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家长,热情为家长服务,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尊重家长、热情服务是做好幼教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基本要求是:尊重幼儿家长,对所有家长一视同仁,不训斥、指责家长;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认真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帮助家长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强化服务意识,时时处处设身处地为家长着想,为家长解除后顾之忧。

(七)拒腐防变,廉洁从教

拒腐防变、廉洁从教是指幼儿教师要正确处理事业与利益的关系,不利用职务之便牟取私利,做到清正廉洁,公正无私。拒腐防变、廉洁从教是教育事业的性质和教师的职业理想对教师提出的特殊要求。其基本要求是:培养高尚人格,坚守高尚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牟取私利,为幼儿做出表率,达到身教与言教的统一。

(八)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第2篇

关键词:新西兰;职业道德规范;启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136-01

一、新西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分析

新西兰的注册执业教师必须是在促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文化背景、性别、年龄和发展阶段, 努力为学生提供最高水平的专业服务。这项复杂的专业工作是教师与同行、学生、学生家长(监护人)和家人, 以及更广泛的社会成员的合作中完成的。我们可以看到新西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的了解到学生自身的特点,体现了新西兰教师的专业性,同时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教师单一责任的完成而是在教师的作用下,学生,家长,社会齐抓共管中完成的,使教育的环节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有序而合理的教育链条。新西兰教师的专业互动依据以下4条基本原则:“自主性: 尊重并保护他人的权利。公正性: 分享权力, 防止权力被滥用。求善: 善对他人, 把对他人的伤害降到最低。求真: 诚实对待他人和自己。”从这四个基本原则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互动时对待学生首先不是把学生看做是教育的对象而是一个享有基本权利的人,教师的教育活动是不能触犯并且伤害到学生的最基本权利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能以爱的名义做伤害人的事。对新西兰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对学生应付的责任

为学生负责是注册教师的首要原则。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独立行为能力, 并努力鼓励所有学生对民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有明智的理解和认同。教师应努力做到:

以最有利于学生为前提, 建立并保持专业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自己的专业实践建立在以下基础之上: 不断的学习有关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最佳获知, 对所教学生的尽可能了解;向学生呈现教学内容时, 做到来源可靠、观点科学;鼓励学生对重大社会问题进行批判的理性思考;服务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在身体、情感、社交、智力、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对在专业服务过程中获得的有关学生的信息要依法保密。

新西兰教师职业道德的第一个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把对学生负责作为首要的原则。最终是要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独立并有社会共同价值观的一个人。要做到这些要求老师首先是在以学生为本的前提下以专业的师生关系为出发点在实践基础上建立专业知识,要保证自己所传授的专业知识的准确性,教学中联系重大社会问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新西兰教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服务者,这样就更利于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最后就是不能侵犯学生的隐私权。

(二)对学生家长、监护人及家人的责任

教师应该意识到, 自己与学生的家长、监护人及家人是合作的关系, 应鼓励他们积极地参与孩子的教育。教师应该意识到, 他们拥有对孩子的福利和进步情况向教师进行咨询的权利; 教师必须尊重法律许可下的家长权力, 尽管教师的专业决定必须总是以什么对学生最有利为依据。让他们参与有关孩子的照顾与教育的决策;与他们建立开诚布公、相互尊重的关系;尊重他们的隐私权;尊重他们获得有关孩子信息的权利, 除非出现对孩子不利的情况。

从这些要求中我们得知新西兰教师需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这点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不仅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教师和家长合作能更好的实施教育活动,学生从学校学到的知识如果能够在家庭得到应正,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内化。

(三)对社会的责任

公众赋予了教师信任和责任的同时, 在很大的程度上, 也期望能够与教师一起为学生的人生做好准备。为了履行自己对社会和学生的责任,教师应该努力做到:

积极支持有关促进人人机会平等的政策和计划;平等合作, 把学校建设成为民主典范;传授广为社会接受的积极的价值观, 并以身作则, 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并批判地理解它们的重大意义。

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要服务社会的,教师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的以身作则不仅可以赢得学生尊重更重要的是可能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平等,民主等重要积极的价值观都会从教学及教师的日常行为中表现出来从而影响学生。

(四)对本职工作的责任

鉴于教师职业的教学质量对国家及其国民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教师应尽其所能地维持、提高职业标准, 努力营造出一个鼓励运用专业判断的氛围, 并为吸引值得信任的人从教创造条件。为了更好的履行自己对教学职业的职责, 教师应该努力做到:

通过负责的、合乎操守的实践活动促进教学职业的利益;将自己视为学习者, 不断致力于专业发展;在做关于资格与能力的陈述时说真话;为合理的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贡献力量;为营造一个开放的、善于反思的职业文化贡献力量;尊重同事和助手, 与他们平等合作, 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为新教师的入职提供帮助;尊重同事的隐私权, 除非法律要求或有足够说服力, 不得泄露同事隐私;如有同事的行为严重违背本规范, 须举报。

对本职业的责任要求老师要专业,诚实,奉献,反思,尊重,合作,最后是监督,是教师之间的监督,这样的监督会对教师彼此之间形成约束力,使教学活动更好的进行。

歌德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从新西兰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中我们可以看到最为重要的就是责任,对学生,家长,社会和本职业的责任。基于这些责任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体现专业性,合作性,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责任基本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必须按照学生的发展状况来进行教育活动,而不能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要求来处理有关事物,即教师必须代表学生的利益要求来进行决策和行为,而不能代表教师自身的利益要求进行决策和行为,也就是我们说的以学生为本;另一方面教师必须按照“最大价值率法则”来处理有关事物,即教师必须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发挥自己的最大聪明才智,来履行教师责任。

二、对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启示

我国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从这些规范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强调思想性,要去教师奉献,负责,以学生为本,以身作则,不断提高专业性,与新西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我国职业道德规范不是很强调师生关系,更多的是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上来要求,我们的不足之处可以向新西兰借鉴。新西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建立有效的教师,家长,社会的合作机制

在我国大多数认为教育就是教师的事,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教育是培养健全人格的系统工程,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影响其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调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力量共同合作。建立有效的学校,家长,社会的合作机制,比如定期家长和教师互相沟通学生的情况,家长积极配合和支持教师的工作,社会多提供实践机会,只有通过多种渠道,齐抓共管,实施全方位教育,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二)德育寓于智育之中

目前我国的还是更为重视的还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忽视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学生花在主课的学习时间远远大于一些德育的实践活动时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积极的价值观,把的德育寓于专业知识中,一举两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建立有效的教师监督机制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执行力对教学活动的成败有重要影响。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是教师高效执教的基础,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因此,学校要强化监督机制,健全规章制度,保障执行力度,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四)强化绩效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应该围绕整个教学活动而建立,要设计一套绩效评价指标,既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又有对关键指标的考核;既坚持了公正的原则,又体现个人与教师团队之间的平衡,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体现出简洁、实效、操作性强的特点。同时,还可以实施薪酬激励、培训激励等方法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个教学的绩效。

第3篇

关键词:职业道德;认知;情感;意志;行为

师德是教育发展环境的风向标,教师队伍的道德素质和精神风貌,直接关系到教师个体和群体以及教育行业的社会形象,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人类社会的未来。因此,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高校教师践行职业道德规范的意义和作用

1.高校教师践行职业道德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实现教师个体目的。师德作为教师的必备素质和首要素质,堪称教师风范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灵魂。正如在北京师大师生座谈会上讲话所强调的,“合格的教师必须首先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客观地讲,做合格教师、成为好老师,既是一种外在的社会要求,也是广大教师的内在要求和自觉追求。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制定和实施,正是顺应了教师的实际需求,为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提供了基本遵循,有利于教师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其次,有利于实现高等学校目的。教育质量是办学水平的标志,是学校的生命线。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态度、能力和水平。因此,通过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引导教师自觉端正工作态度,不断丰富职业才能,努力提高工作水平,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之目的。再次,有利于实现社会目的。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一份培养人的职业。接受教育培养的人是青少年,青少年是人类社会的未来,是国家、民族和家庭的希望。所以,教育和教师的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也正因为如此,“人类之职业,没有比教师再为重要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先。因此,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必须始终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激励教师以德树人、教书育人,努力担当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责任。

2.高校教师践行职业道德的作用。

第一,师德对于教师本人的思想言行具有规范作用。师德是社会对每一位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提出的道德要求,教师当然是师德首先作用的对象。师德对教师从教行为所起的规范作用,也是师德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教师指明了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处理个人和他人、个人和集体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告诉教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应当怎么做、不应当怎么做,从而可以正确的做人做事。第二,师德对于教育对象的成长发展具有示范作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培植和形成的重要时期,而这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其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又主要是在教师的教育引导下养成的。因此,教师的道德素质必然会通过日常的言传身教对青少年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从范围上讲是广泛的,不仅作用于学生的校园活动,也作用于学生的社会活动;从程度上讲是深刻的,不仅作用于学生的外在表现,也作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从时间上讲是长久的,不仅作用于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也作用于学生离开学校之后,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第三,师德对于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实现的。第一个途径是通过培养的学生对社会产生作用。每一位学生都是社会成员之一,他们在校学习期间通过接受师德影响,提升了道德素质,当他们步入社会之后,这种素质必然会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同时也必然会对其他社会成员产生正面影响。就我国目前情况而言,每年都有700多万高校毕业生,他们广泛分布在社会的各个地区、各个领域,每天都会同各类社会成员打交道,因此,通过高校教师积极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对于改善全社会的道德状况是非常有效的。第二个途径是通过教师本人的社会活动对社会产生作用。教师本人也是社会的一员,教师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那么他在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也就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基础。这是因为,一个人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一旦形成之后,就会自觉地按照道德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况且一定社会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道德基本要求又是相通的,所以,教师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表现,与其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表现,在本质上应当是一致的。上述师德具有的三种作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教师本人的规范作用,是师德的直接作用,它是其他两种作用得以实现的基础;对教育对象的示范作用,是师德的主要作用,是师德的根本目的所在;对社会文明的促进作用,是师德的间接作用,是其他两种作用的延伸和拓展。

二、高校教师践行职业道德的途径和方法

1.高校教师践行职业道德的途径。

教师道德品质是由教师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要素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分别是人的道德品质在由知到行四个环节上的不同表现。首先,要通过教化形成道德认知。道德认知是指对于道德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和知晓。道德认知是教师践行师德的首要环节,是教师形成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必要条件,是教师道德行为的先导。形成道德认知的途径主要靠教化,既包括接受来自外部的教化,也包括教师的自我教化。要通过教化,力求及时、全面、准确、深刻的了解和掌握师德规范的内容、要求、意义和作用,从而为自己的行为提供精神动力和基本标准。其次,要通过同化形成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指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内心体验。教师道德情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指教师对教育活动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的好恶情绪,是教师的道德价值取向的反映。另一方面,它是指教师对自己的道德行为的心理体验。当教师的言行符合师德规范要求时,内心就会产生一种满足和愉悦的情感;反之,当教师的言行违背了师德规范要求时,就会产生内疚、羞愧和不安的情感。道德情感在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这种中介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可以成为促进道德认知内化为道德意志、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动力,另一方面它也可以成为这种内化和外化的阻力。因此,应当通过教化,努力形成对师德规范的积极认同感,从而为乐于践行师德、践行师德快乐奠定思想情感基础。再次,要通过内化形成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指人们为实现预定的道德目标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道德意志是调节人的道德行为的内在力量,它能帮助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克服各种困难和障碍,坚定不移地把自己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转化为道德行为。道德意志对于人的道德品质的调节作用,同样具有两面性,无论是优良品德的形成和保持,还是不良品德的改变和消除,都会受到道德意志的支配和影响。作为高校教师,应当自觉地、坚定地按照师德规范要求严格约束自己,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自尊自律自警自励,始终坚持不突破师德底线、不触碰师德红线。通过内化,把公共的教师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教师道德,实现“教师个体主观自觉的精神需求与自主追求”。最后,通过外化形成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支配而形成的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道德行为主要包括行为技能和行为习惯两个部分。行为技能就是行为的方式方法,当某种行为技能成为比较稳定的、自然而然的现象时,也就变成了行为习惯。一旦成为行为习惯,就会具有自动性、持久性特征。因此,高校教师应当在努力学习良好的行为方式并使之成为行为习惯的同时,尽量避免沾染不良的行为方式更不能使之成为行为习惯。如果已经有了某种不良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就应当及时改变和坚决消除。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在人的道德品质形成、保持、发展过程中,是相互作用的。道德行为是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综合体现,是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也是道德修养的根本目的。反过来,道德行为对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也具有重要影响。在道德行为过程中,可以丰富和发展道德认知,可以增强和提升道德情感,可以培养和锻炼道德意志。

2.高校教师践行职业道德的方法。

第4篇

记得有人曾说:“作为教师,他永远要守住心灵的一块净土。空洞的说教只能顾耳,不能顾脑,更不能顾心。有着快乐心态的老师引领着学生奔向快乐幸福的终点。在尊重理解信任平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没有爱,没有情感,就没有教育!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 “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教师,其知识结构的状况和道德水准的高下,愈来愈成为受关注的焦点。“为人师表”成为新时期师风师德建设的重点和基础,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

在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后,我更加认为: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主动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树立较高的威信。教师要重视教育法规的学习,具有依法执教意识,以及对违法违规行为的辨识力,要尊重学生,不得变相体罚。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如教师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备”、“严格负责”,又要“幽默风趣”、“热情活泼”;对教师素质,要注意培养学生喜欢的“幽默”、“热情”、“机智”等特质;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优雅”、“谈吐高雅”等较高素质修养层次的追求。

一名称职的教师要以对历史、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热爱学生的老师最受欢迎学生渴望的不仅仅是从老师那里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师的关爱。在学生们的心中,一个富于爱心的老师远比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更具老师的魅力。学生们表示:对有爱心的老师他们会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十分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教师合作,把教师看成是父母亲般的亲人。他们愿意向老师袒露内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教育需要师爱,没有师爱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体、美、劳等各项教育中,师爱是基础,是先决条件。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无私地奉献这种师爱,既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又是衡量一位

第5篇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下面小编和大家分享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心得感悟文章,提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得体会一

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苦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情、时间、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这种付出是要以强烈的使命感为基础的。“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是要甘于寂寞,甘于辛劳的。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在学习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让我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奉献是世世代代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一名教师更应该对学生无私奉献。热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更困难。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才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

        “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信任为基础;“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爱”要面向全体学生。“金凤凰”固然可爱,而“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三、学无止境。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一有桶水。学海无涯,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一桶”源源不断的“活水”。明代黄宗羲曾说:“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之过矣。”教书育人是一项重大的严肃的工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敷衍马虎,因此,教师应当勤奋学习,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必须有真才实学。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飞跃,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力学苦练,做到“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恐非易事。因此,教师要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适应未知的需要。

心得体会二

最近我认真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通过这种深刻的学习过程,我们深深地理解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通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让我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种道德情感,才能产生做好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千方百计的去教好学生,孔子说的:“爱之,能勿劳乎?言之,能勿诲乎?”就是这个道理。让学生在关爱中成长,爱是甘露,可以浇灌生命之树;爱是春风,可以吹绿人类心灵的荒漠;爱是一条无形的纽带,能架起师生感情的桥梁;爱是一把金光闪闪的钥匙,能开启教育成功的奥秘。

学生是稚嫩的幼苗,需要老师的呵护。老师要有妈妈一样慈爱的胸怀,她需要有细致的心,慈祥的目光,温暖的双手,像对待儿女一样精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有家的感觉。学生病了,要及时和家长取得联系并送医院。学生学习上有了困难,要细心的辅导;学生有了错误,要耐心教育;学生取得了成绩,要加以鼓励。关爱学生,尊重、理解学生,以人为本,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正确处理与自己直接服务对象学生之间关系的准则。教育爱,作为一种出自崇高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其内涵极为丰富,既包括要求教师精心热爱学生,又包括要求教师精心教育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能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使我明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更新储备知识。人类文明悠久的历史,值得我们不断的去挖掘。同时人类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每天我们都能听到新的讯息。不断的学习,能让我们与时代同步,能让我们感受到知识带给我们的快乐。学生们也是如此。有句话说“给学生一滴水,老师得有一桶水”,学生在不断的进步,不断吸收新的知识,而作为教师则停滞不前,当你的“一桶水”已经给完的时候,你还能拿出什么?工作中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学习,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第6篇

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新时期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准确地理解了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并自觉用新《规范》规范自己的言行,做新时期师德楷模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师德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一、 坚定信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教师是无尚光荣的,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有极大可塑性的未成年人,教师的道德表现能够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教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要在自己的职业道德方面追求卓越,追求高标准,这是构建我们未来民族道德素质的基础。“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层内涵,也是一个民族在教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坚定行为,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民族精神的动力之源。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一项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系统工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这一工程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二,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

现今社会是知识社会,学习的社会,知识更新加快。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以宽广扎实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真正掌握教书育人的本领,尤其是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以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目标。教师的职业道德不是一个空洞的思想外壳,它是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娴熟的业务技能与执着的敬业精神的结合点。面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世界,教师不能墨守陈规,固步自封。面对挑战和机遇,我在教育教学中树立起了“终身学习”“永远探索”的思想,要潜心学习理论,运用理论,为教育事业不停攀登,终生奋斗。在工作实践中,教师应十分注重自身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拓宽知识视野,以此来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7篇

一、保障安全,关心学生健康

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第三条是“关爱学生”,对于它的具体要求,笔者认为可以分成三个层面。

1.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关爱学生的教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不要让我们的“爱之深”,都表现成“责之切”,更不能在出现恶果的时候用“出于好心”来推卸责任。教师的爱当是不计回报的,当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爱,就会自热而然地“亲其师,信其道”,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2.关心。修订完成的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将“关心学生健康”写了进去,这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把学生看成“幼苗”“花朵”,给予细心的呵护、殷切的厚望,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每一个教师的心愿。但是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这种状况是由于一些学校一味地强调学生成绩而忽视学生健康造成的。这次修订,把“关心学生健康”正式写入师德规范,对改变目前状况是非常有用的。

3.爱护。不仅要保护学生安全,更要维护学生权益。这一点是“关爱学生”的创新之处,也是新规范的亮点之一。笔者认为,“保护学生生命安全”,是每位教师必须做到的,这也是一个教师应有的高尚道德。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未成年人,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差,当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时,作为一名教师就应该挺身而出。这是教师关爱学生的最高体现,也是教师职业情感的集中迸发,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所在。

二、争做人师,培养创新精神

提起教师,我们都会想起韩愈对教师的界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多数教师还是习惯认为自己就是一名“教书匠”,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思想显然已经不够全面了。修订将“教书育人”纳入师德规范,就是用条文形式明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第一要务,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更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教书和育人是两个完全不同又密不可分的概念,二者在教育活动中,应该紧密结合。教书是育人的基本手段,育人才是教书的最终目的。所以,每个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做到教书和育人并举,知识和品德共存,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力争成为“人师”,真正做到既静心教书又潜心育人。

这条规范中另一个亮点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21世纪需要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学生学习刻苦,参加考试和学业竞赛成绩突出,但是在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明显不足。面对这种状况,教师更应责无旁贷,自己要率先改变观念,锐意进取,捕捉学生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人才。

三、终身学习,适应时代要求

“终身学习”这条规范的提出,顺应了时代要求,也符合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常说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对教师而言更是如此。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社会进入了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刺激着知识体系快速更新,加上网络媒体的普及应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大大增加。教师如果不学习,用不了多久,原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思想等都会变得落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想维护其地位、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仅仅依靠原有的“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那些原有的、陈旧的“死水”,只会加深师生之间的代沟,成为教书和育人的障碍。所以,教师应该自加压力,积极学习,及时充电,学为人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维持知识上的先进性,使自己成为一条有源头的活水,满足教学的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第8篇

一、忠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

教师是为国家输送人才的阶梯。然而,教师又是很平凡的。我想,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因为,平凡中,我们一样能够奉献。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楚“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我是一名在教育岗位上干了二十多年的教师。我的信念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像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因为我们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只有爱的付出,才有爱的收获。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无尚光荣的,教师对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要做好教师工作,就必须首先热爱教育事业。忠诚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灵魂。

二、无私奉献,关爱每一位学生

教育是一门艺术,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爱是 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孔子曾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一名老师,传的不仅仅是学之理,更 应该是人之道,一名老师,职为授业,更为树形。所以教师要有完 美人格,让他的一言一行使学生们的成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所 以教师要有崇高师德,不管是教书,还是育人,都能让他的学生全 盘接受,永记于心。

教育是艺术,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

三、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表率

第9篇

一、爱岗敬业。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

二、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作为教师,我在假期系统的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中华人们共和国教师法》等法律法规文件,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尽职守,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三、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加入到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中去,做一名“学习型”的优秀教师。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