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0 05:33: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汽车电子新技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论文摘要]汽车是当前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的发明和汽车相关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加快了商品和人员的流通。
随着汽车工业与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汽车上,电子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汽车电子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汽车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催生出汽车电子技术概念。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加快了电子汽车的发展趋势,推动了汽车功能的多元化和便捷化。
一、汽车电子技术
现代电子技术与汽车工业的结合促成了电子汽车概念的诞生和实现,概括地来说当前的汽车电子技术主要包括:智能化集成传感器:提供用于模拟和处理的信号,而且还能对信号作坊大处理。同时,他还能自动进行时漂、温漂和非线性的自动校正,具有较强的抵抗外部电磁干扰的能力,保证传感器信号的质量不受影响;嵌入式微处理机已广泛地应用与安全、环保、发动机、传动系、速度控制和故障诊断中。软件技术:随着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增加,对有关控制软件的需求也相应增加,并可能要求进一步计算机联网。因此,要求使用多种语言,并开发出通用的高水平软件,以满足多种硬件的要求。轿车上多通道传输网络将大大地依赖于软件;多通道传输技术,多通道传输技术的采用,对电子控制集成化的实现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采用这种技术后,使各个数据线成为一个网络,以便分享汽车中心计算机的信息。汽车车载电子网络:汽车电子设备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大量使用微处理机来改善汽车的性能。随着电控器件在汽车上越来越多的应用,车载电子设备间的数据通信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进一步提高行使的经济性,温度及车速等信息必须在不同控制单元间交换。由此,以分布式控制系统为基础构造汽车车载电子网络系统是很有必要的。集成化技术:汽车电子技术的一个发展趋向是功能集成化,从而实现更经济、更有效以及可诊断的数据中心。光导纤维: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已使各系统控制走向集中,形成整车控制系统。这一系统除了中心电脑外,甚至包括多达23个微处理器及大量传感器和执行部件,组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信息交换与控制系统等。
二、国内汽车电子技术发展
电子技术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加快了汽车技术的升级和突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汽车工业的长足发展,也是以电子技术(特别是计算机、集成电路技术)为动力而实现的。采用电子技术是解决汽车所面临的诸多技术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一国电子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其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应用情况决定了其在未来轨迹汽车行业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目前,国产汽车的电子技术应用多数还处于初级阶段。只有少数厂家,主要集中在一些中外合资和国内较为先进的汽车生产厂家,开始将电子控制装置应用在汽车工业中。国内现在采用的电子装置主要包括发动机的燃油喷射、电子点火控制、汽车安全性方面的安全气囊,ABS等领域,而且多数为直接引进国外产品组装,国内科研院所目前有关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发动机控制、电控悬架、ABS系统等几个方面,在汽车的电子网络化技术、GPRS导航及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等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
三、现代电子技术促进汽车智能管理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汽车工业要求的逐步提高,当前的电子技术在汽车工业领域里得到了很好较快较好的应用。汽车智能管理系统就是这一应用的重要体现。车辆智能管理仪(以下简称管理仪)硬件构成主要由CPU,数据存储器扩展电路、IC卡接口电路、GPS接收电路、光电隔离的输入、输出电路、数码相机控制电路、指示灯、蜂鸣器及电源部分组成。采用GPS接收机接收卫星的信号,经过计算后可得出车辆所处的经纬度、行驶速度、行驶方向等参数。管理仪还能够采集与司机操作有关的数据,如刹车、远光灯、近光灯、左右转向灯、喇叭、雾灯、制动气压、车门开关等参数。管理仪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间隔和特殊事件的触发,将有关数据保存入IC(IntelligentCard)卡中。根据这些数据,车辆管理部门就可以对车辆的历史运行状况进行检查、管理,以确定车辆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管理仪还能够对最近15次停车前,每次停车前50秒的所有信息进行详细记录,GPS数据的采集速度受GPS系统的限制,每秒钟记录1次,其他参数每隔0.2秒记录一次。管理仪还具有数码照相机的控制接口,可以根据外部触发信号,对车内的情景拍照。
汽车工业是高科技工业,汽车性能的每一步提升都伴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电子技术是21世纪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重要技术之一,电子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汽车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有效提升汽车工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高艳青:《现代电力电子及电源技术的发展趋势》,载《电脑与电信》2007,1.
[2]张庆湘:《浅析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工业中的发展与应用》,载《企业技术开发》2007,6.
[3]李卫东:《浅谈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工业领域中的应用》,载《中国职工教育》2005,9.
[4]陈长军、张敏、马红岩、林希峰、闫文清,《激光技术在汽车工业上的应用》,载《机械工程师》2007,9.
在电子技术中应运中,近似计算贯穿其始终。然而,没有近似计算是不可想象的。而精确计算在电子技术中往往行不通,也没有其必要。尽管近似计算会引入一定的误差,但这个误差控制得好,不会对分析其它电路产生大的影响。所以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掌握,特别是如何应用近似计算。
在工作点稳定电路中的应用要进行静态分析,就必须求出三极管的基电压,必须忽略三极管静态基极电流。这样,我们得到三极管的基射电子的相关过程及结论。
二、纳米电子技术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由于纳米器件的特征尺寸处于纳米量级,因此,其机理和现有的电子元件截然不同,理论方面有许多量子现象和相关问题需要解决,如电子在势阱中的隧穿过程、非弹性散射效应机理等。尽管如此,纳米电子学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还在于纳米电子器件与纳米电子电路相关的纳米电子技术方面,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纳米Si基量子异质结加工
要继续把现有的硅基电子器件缩小到纳米尺度,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是采用外延、光刻等技术制造新一代的类似层状蛋糕的纳米半导体结构。其中,不同层通常是由不同势能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构建成纳米尺度的量子势阱,这种结构称作“半导体异质结”。
(2)分子晶体管和导线组装纳米器件即使知道如何制造分子晶体管和分子导线,但把这些元件组装成一个可以运转的逻辑结构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一种可能的途径是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把分子元件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另一种组装较大电子器件的可能途径是通过阵列的自组装。尽管,PurdueUniversity等研究机构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该技术何时能够走出实验室进入实用,仍无法断言。
(3)超高密度量子效应存储器
超高密度存储量子效应的电子“芯片”是未来纳米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它可以为具备快速存取能力但没有可动机械部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海量存储手段。但是,有了制造纳米电子逻辑器件的能力后,如何用这种器件组装成超高密度存储的量子效应存储器阵列或芯片同样给纳米电子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4)纳米计算机的“互连问题”
一台由数万亿的纳米电子元件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组装成纳米计算机注定需要巧妙的结构及合理整体布局,而整体结构问题中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就是所谓的“互连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计算结构中信息的输入、输出问题。纳米计算机要把海量信息存储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并极快地使用和产生信息,需要有特殊的结构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的诸多元件,而纳米计算元件之间、计算元件与外部环境之间需要有大量的连接。就现有传统计算机设计的微型化而言,由于电线之间要相互隔开以避免过热或“串线”,这样就有一些几何学上的考虑和限制,连接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纳米计算机导线间的量子隧穿效应和导线与纳米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问题急需解决。
(5)纳米/分子电子器件制备、操纵、设计、性能分析模拟环境
当前,分子力学、量子力学、多尺度计算、计算机并行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已取得快速发展,利用这些技术建立一个能够完成纳米电子器件制备、操纵、设计与性能分析的模拟虚拟环境,并使纳米技术研究人员获得虚拟的体验已成为可能。但由于现有计算机的速度、分子力学与量子力学算法的效率等问题,目前建立这种迅速、敏感、精细的量子模拟虚拟环境还存在巨大困难。
三、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根据美国国防部的定义:加注索引的扫描页图、滚动文档式电子技术手册、线性结构电子技术手册、基于数据库的电子技术手册和集成电子技术手册。目前真正意义上的集成了人工智能、故障诊断的第5类集成电子技术手册并不存在,大多数电子技术手册基本上位于第4类及其以下的水平。需要声明的是,各类电子技术手册虽然代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各有优点,较低级别的电子技术手册目前仍然有着各自的应用价值。由于类以上的电子技术手册在信息的组织、管理、传递、获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
简单的说,电子技术手册就是技术手册的数字化。为了获取信息的方便,数字化后的数据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管理和提供给用户的形式,电子技术手册的发展就是围绕这一过程来进行的。
四、电子技术在时间与频率标准中的应用
时间和频率是描述同一周期现象的两个参数,可由时间标准导出频率标准,两者可共用的一个基准。
1952年国际天文协会定义的时间标准是基于地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而建立的,分别称为世界时(UT)和历书时(ET)。这种基于天文方面的宏观计时标准,设备庞大,操作麻烦,精度仅达10-9。随着电子技术与微波光谱学的发展,产生了量子电子学、激光等新技术,由此出现了一种新颖的频率标准——量子频率标准。这种频率标准是利用原子能级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频率作为频率标准。目前世界各国相继作成各种量子频率标准,如(133Cs)频标、铷原子频标、氢原子作成的氢脉泽频标、甲烷饱和以及吸收氦氖激光频标等等。这样做后,将过去基于宏观的天体运动的计时标准,改变成微观的原子本身结构运动的时间基准。这一方面使设备大为简化,体积、重量大减小;另一方面使频率标准的稳定度大为提高(可达10-12—10-14量级,即30万年——300万年差1秒)。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决议,规定:“一秒等于133Cs原子基态两超精细能级跃迁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该时间基准,发展了高精度的测频技术,大大有助于宇宙航行和空间探索,加速了现代微波技术和雷达、激光技术等的发展。而激光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又为长度计量提供了新的测试手段。
总之,在探讨了近似计算在静态分析中的应用问题、纳米电子技术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和交互式电子技术应用手册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电子技术在时间与频率标准中的应用知识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在当代高科技产业日渐繁荣,尖端信息普遍进入我们生活之中的同时,国家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我们科技工作者对新理论的学习和新技术的应用,因此说,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是不足为虚的。
【参考文献】
[1]张凡,殷承良《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及其在仪表中的应用[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6(01)。
[2]李建《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状况与发展趋势》[J],《汽车运用》,2006(09)。
[3]陶琦《国际汽车电子技术纵览》[J],《电子设计应用》,2005(05)。
[4]刘艳梅《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上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01)。
[5]魏万云《浅谈当代电子技术的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
[6]黄军辉,张南峰,管卫华《创办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适应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之路》[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7]巨永锋《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J],《现代电子技术》,2003(09)。
在电子技术中应运中,近似计算贯穿其始终。然而,没有近似计算是不可想象的。而精确计算在电子技术中往往行不通,也没有其必要。尽管近似计算会引入一定的误差,但这个误差控制得好,不会对分析其它电路产生大的影响。所以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掌握,特别是如何应用近似计算。
在工作点稳定电路中的应用要进行静态分析,就必须求出三极管的基电压,必须忽略三极管静态基极电流。这样,我们得到三极管的基射电子的相关过程及结论。
二、纳米电子技术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
由于纳米器件的特征尺寸处于纳米量级,因此,其机理和现有的电子元件截然不同,理论方面有许多量子现象和相关问题需要解决,如电子在势阱中的隧穿过程、非弹性散射效应机理等。尽管如此,纳米电子学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还在于纳米电子器件与纳米电子电路相关的纳米电子技术方面,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纳米Si基量子异质结加工
要继续把现有的硅基电子器件缩小到纳米尺度,最直截了当的方法是采用外延、光刻等技术制造新一代的类似层状蛋糕的纳米半导体结构。其中,不同层通常是由不同势能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构建成纳米尺度的量子势阱,这种结构称作“半导体异质结”。
(2)分子晶体管和导线组装纳米器件即使知道如何制造分子晶体管和分子导线,但把这些元件组装成一个可以运转的逻辑结构仍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一种可能的途径是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把分子元件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另一种组装较大电子器件的可能途径是通过阵列的自组装。尽管,PurdueUniversity等研究机构在这个方向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该技术何时能够走出实验室进入实用,仍无法断言。
(3)超高密度量子效应存储器
超高密度存储量子效应的电子“芯片”是未来纳米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它可以为具备快速存取能力但没有可动机械部件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提供海量存储手段。但是,有了制造纳米电子逻辑器件的能力后,如何用这种器件组装成超高密度存储的量子效应存储器阵列或芯片同样给纳米电子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4)纳米计算机的“互连问题”
一台由数万亿的纳米电子元件以前所未有的密集度组装成纳米计算机注定需要巧妙的结构及合理整体布局,而整体结构问题中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就是所谓的“互连问题”。换句话说,就是计算结构中信息的输入、输出问题。纳米计算机要把海量信息存储在一个很小的空间内,并极快地使用和产生信息,需要有特殊的结构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的诸多元件,而纳米计算元件之间、计算元件与外部环境之间需要有大量的连接。就现有传统计算机设计的微型化而言,由于电线之间要相互隔开以避免过热或“串线”,这样就有一些几何学上的考虑和限制,连接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地增加。因此,纳米计算机导线间的量子隧穿效应和导线与纳米电子器件之间的“连接”问题急需解决。
(5)纳米/分子电子器件制备、操纵、设计、性能分析模拟环境
当前,分子力学、量子力学、多尺度计算、计算机并行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已取得快速发展,利用这些技术建立一个能够完成纳米电子器件制备、操纵、设计与性能分析的模拟虚拟环境,并使纳米技术研究人员获得虚拟的体验已成为可能。但由于现有计算机的速度、分子力学与量子力学算法的效率等问题,目前建立这种迅速、敏感、精细的量子模拟虚拟环境还存在巨大困难。
三、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
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根据美国国防部的定义:加注索引的扫描页图、滚动文档式电子技术手册、线性结构电子技术手册、基于数据库的电子技术手册和集成电子技术手册。目前真正意义上的集成了人工智能、故障诊断的第5类集成电子技术手册并不存在,大多数电子技术手册基本上位于第4类及其以下的水平。需要声明的是,各类电子技术手册虽然代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各有优点,较低级别的电子技术手册目前仍然有着各自的应用价值。由于类以上的电子技术手册在信息的组织、管理、传递、获取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
简单的说,电子技术手册就是技术手册的数字化。为了获取信息的方便,数字化后的数据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管理和提供给用户的形式,电子技术手册的发展就是围绕这一过程来进行的。
四、电子技术在时间与频率标准中的应用
时间和频率是描述同一周期现象的两个参数,可由时间标准导出频率标准,两者可共用的一个基准。
1952年国际天文协会定义的时间标准是基于地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而建立的,分别称为世界时(UT)和历书时(ET)。这种基于天文方面的宏观计时标准,设备庞大,操作麻烦,精度仅达10-9。随着电子技术与微波光谱学的发展,产生了量子电子学、激光等新技术,由此出现了一种新颖的频率标准——量子频率标准。这种频率标准是利用原子能级跃迁时所辐射的电磁波频率作为频率标准。目前世界各国相继作成各种量子频率标准,如(133Cs)频标、铷原子频标、氢原子作成的氢脉泽频标、甲烷饱和以及吸收氦氖激光频标等等。这样做后,将过去基于宏观的天体运动的计时标准,改变成微观的原子本身结构运动的时间基准。这一方面使设备大为简化,体积、重量大减小;另一方面使频率标准的稳定度大为提高(可达10-12—10-14量级,即30万年——300万年差1秒)。1967年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通过决议,规定:“一秒等于133Cs原子基态两超精细能级跃迁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该时间基准,发展了高精度的测频技术,大大有助于宇宙航行和空间探索,加速了现代微波技术和雷达、激光技术等的发展。而激光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又为长度计量提供了新的测试手段。
总之,在探讨了近似计算在静态分析中的应用问题、纳米电子技术急需解决的若干关键问题和交互式电子技术应用手册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电子技术在时间与频率标准中的应用知识的初步了解和认识。在当代高科技产业日渐繁荣,尖端信息普遍进入我们生活之中的同时,国家经济建设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我们科技工作者对新理论的学习和新技术的应用,因此说,本文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际应用价值是不足为虚的。
【参考文献】
[1]张凡,殷承良《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及其在仪表中的应用[J]客车技术与研究》,2006(01)。
[2]李建《汽车电子技术的应用状况与发展趋势》[J],《汽车运用》,2006(09)。
[3]陶琦《国际汽车电子技术纵览》[J],《电子设计应用》,2005(05)。
[4]刘艳梅《电子技术在现代汽车上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6(01)。
[5]魏万云《浅谈当代电子技术的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5(19)。
[6]黄军辉,张南峰,管卫华《创办汽车电子技术专业——适应现代汽车技术的发展之路》[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1)。
[7]巨永锋《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J],《现代电子技术》,2003(09)。
论文摘要:本文综述新经济环境对汽车产业可能造成的影响和冲击。讨论汽车产业嫁接新旧经济的经验,研究探索中国汽车产业进人新经济时代的生存和发展策略。
1新经济是21世纪的主导经济
新一轮世界产业革命浪潮正在悄然迫近。人类社会在经历了采集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世界经济已面临一种以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经济形态—新经济(LIVewEconom3)。新经济是相对传统经济而言的新概念。新经济作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主要表现为持续的高经济增长、高就业和低通货膨胀的“两高一低”特征二新经济将对典型的传统产业—汽车业造成自上而下的大变革。这场变革可能会改变汽车产业的根本性质,诱发汽车产业在组织构造、产业界限、供应链结构、生产模式、产品寿命、市场格局、竞争方式、交易速度和金融制度等方面深层次的革命。新经济崛起将对全球汽车产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危机和风险。
2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和冲击
新经济对传统汽车产业造成的影响和冲击十分明显。例如,新经济发源地美国近年来汽车产业产值占GDP比重己逐步下降,经济增长中有27%归功于高新技术产业,而传统支柱产业—汽车业的份额仅占4%左右;;1998年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市盈率平均仅为9,而微软公司却高达52。另外,三大汽车公司的市场资本总值还及不上微软公司。新经济对汽车产业造成的影响和冲击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经济带来了汽车产业新的经济运行模型,更引发了产业的制度创新。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汽车工业生产力发展并没有或并不完全依赖科技进步,企业的制度创新将更重于技术创新。随着发展中国家汽车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低效使用的例子增多,人们认识到,机制和制度层面的问题将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2)网络经济对传统汽车产业的冲击是多方面和颠覆性的。例如电子商务以极具侵略性的销售模式,瓦解了汽车传统销售的业务组合,改变用户传统的购车经验,动摇传统用户的忠诚度,改变传统汽车市场的固有格局,从而使汽车企业不得不重新构建新的流通体系,制订新的经营战略;
(3)在新经济时代,全球竞争加剧导致汽车产业知识一技术一产品更新周期的缩短,人们将网络年(3个月)”来描述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速度。虚拟电子空间产生的“虚拟现实技术”和“动态联盟”为加快汽车产品创新和开发速度提供了可能。例如,在1991)年轿车由构思到生产出厂要花费6年时间,而现在已缩短为不到2年。
(4)全球汽车供应链及其管理正由“纵向一体化”趋向“横向一体化”。根据新经济时代供应链管理需要,汽车产业将借助信息技术,建立供应链管理运行的支待系统和平台,重新设计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组合资源要素,实现利润最大化;
(5)工业经济时代的效率标准是劳动生产率,而新经济时代讲究的是知识生产率。随着知识对汽车产业增长的贡献度越来越大,汽车产业的附加值已逐渐偏重于研究开发和销售服务两头,呈现“哑铃型”态势(见图1)。例如,50年代一辆汽车成本的85%以上是支付给从事常规生产的工人和零部件及原料供应商,到90年代末,这两部分成本的份额不到60%余部分支付给了设计人员、工程师、规划人员、策略家、金融专家、经营人员、律师、广告商和销售商等一批善于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者;另外,美日欧发达国家的汽车工业逐渐趋向“空心化”,即将生产企业迁移国外。而这种“空心化”反而使企业竞争力增强;
(6)与工业时代不同的是,新经济时代的市场需求表现为个性化和多样化,汽车生产方式趋向“多品种变批量”的敏捷化柔性化生产。而大批量重复性生产变得不合时宜。如通用汽车公司曾投资30---40a亿美元,建立仅需15管理的高度自动化的未来工厂,但后来因市场原因无法获得预期的效益而只得关闭。事实将证明,在新经济时代,仅仅依靠投资和提高生产规模不能解决企业竟争力问题;
(7)魔”成为新经济时代企业竞争模式,竞争合作关系将取代传统汽车工业的单纯竞争关系。汽车工业全球战略联盟的案例层出不穷。例如,美国三大汽车厂商合资成立了电子商务网站.并号称要将这个网站对全世界所有汽车制造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开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虚拟采购市场,从而创造“上午合作,以便下午竞争”的奇迹。
总之,过去100车改变了世界,未来将进人世界改变汽车的新经济时代。在新经济时代,汽车工业、汽车产品和汽车企业的概念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现在,汽车是装有计算机的轮子,在新经济时代的未来.汽车将是具有轮子的计算机。预计到2014高度成熟的汽车产品将转变为建立在新型轻质材料、新能源和新型混合动力基础上的消费类电子产品,汽车产业也将改造成为高新技术产业。
3汽车产业嫁接新旧经济的经验
24世纪初,汽车的规模生产使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进人了以汽车工业为支柱产业之一的工业化时代。然而,近年来新经济正成为美国等国家经济长盛不衰的支住力量,汽车工业作为典型的传统经济产业出路何在,汽车产业如何嫁接新旧经济体系,成为汽车界的重大研究课题。美国和其它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界通过研究探索,对此作出了成功的努力。
(1)面对日本汽车工业的竞争,美国汽车产业不是在世界市场的价格竞争中坐等淘汰,而是由政府引导,组成以企业为主体的“PNGV”国家创新系统,向传统汽车注人高新技术,从而争回世界汽车第一生产大国的地位。在新经济时代,由于信息革命涉及新旧产业众多领域,因此.政府对推动汽车产业高科技化的作用日显突出;
(2)美国及发达国家现代轿车上的电装部件价值占整车比重已超过所有钢材费用的份额,平均达到30%(其中电子装备价值达220)。通过汽车电子的大量应用(见图?),新经济成分已成功地与传统经济实现了对接;
(3)产业界限模糊、产业相互结合是新经济时代的趋势之一。汽车产业与信息产业具有互动互促的关系(见图3)4美国汽车产业为信息产业提供巨大的应用市场,信息产业通过推进汽车产业信息化进程,为汽车产业实现辅助作业、重组作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增值的可能,从而提高了美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4中国汽车产业争取“生存权”的策略
近100年来,发达国家汽车企业的竞争焦点经历了规模经济一成本价格一质量性能一品种多样化等竞争历程,目前又进人了高新技术的更高层次竞争。由于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和加人从飞的临近,中国汽车工业将迅速与世界汽车产业全面接轨。在新形势下,中国汽车工业不但要补市场经济的课程,还将要承受新经济竞争环境的考验。因此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的定位和对21世纪发展的预测,必须考虑争取新经济时代中国汽车产业“生存权”策略。
4.1面上实行“井行”发展策略
目前汽车产业面临的问题是当规模经济这一课尚未补完,劳动力价格优势又在逐步消失,产品质量仍是困扰企业的顽症,再遇上产品换代加快的市场竞争压力。在竞争环境下,中国汽车工业不可能亦步亦趋,串联式走完传统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按照“并行工程”思想解决以上一系列问题;
4.2点上实行“跨越式”发展策略
当前世界汽车产业正面临新技术革命和新一轮产业调整的发展契机,新经济时代创造了汽车工业在全球范围内重新洗牌的机会。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汽车企业还是发展中国家汽车企业可能将打破传统工业的“坛坛罐罐”,重新处于新的起跑线上。我们必须发挥利用发展中国家“后发效应”,及早对“新一代汽车电子装备”、“汽车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复合动力及氢能源汽车)”、“电子商务”、“虚拟现实(VR)技术”、“智能交通汽车系统(邢)”和“超级汽车”等未来技术进行跟踪、研究和探索,以便选择重点,制定对策,并寻找契机,适时投人,以实现新经济时代汽车工业“跨越式”发展;
4.3推行“企业为主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策略
“创新”是新经济的灵魂。根据国外汽车工业的经验,创新的主体是企业,汽车公司应成为技术创新的需求者、开发应用者和主要投资者。政府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当前我国汽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的情况下,政府应发挥“助推器”作用,牵头建立“国家汽车创新系统”,组织官产学研,对汽车工业“竞争前基础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以增强中国汽车工业整体竟争力;
【关键词】主动安全系统;液压执行器;原理;性能
执行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1)液压执行器:比如方向机;(2)气压执行器:比如打车的制动气室;(3)电动执行器:比如玻璃升降器;汽车上的安全系统所使用的主要是液压执行器,其主要的安装部位在怠速马达、喷油嘴、各种电磁阀、节气门体、汽油泵、点火线圈、凸轮轴正时调节阀、电磁离合器等。
一、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中的几种关键技术
汽车安全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主动系统的功能主要是预测和避免危害的发生。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型的安全系统产生了,比如有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制动辅助系统BAS、驱动防滑装置ASR、电子制动辅助系统EBA、电子稳定程序ESP等,广泛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传感器技术:在汽车行驶中,传感器对温度、压力、位置、转速、加速度、振动以及路面环境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测量和控制,根据所得的数据传给汽车安全系统的计算机。(2)机器视觉技术:它在汽车安全系统计算机的智能识别发面用途比较广泛。(3)计算机综合控制技术:电子控制单元是汽车安全系统的核心部件,处理传感器输入的各种信号,并驱动执行机构。(4)车载通信技术:车载通信也可称为信息传递技术,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主要在汽车的安全系统中应用。
二、汽车主动安全系统中主要的执行机构的原理和性能
(1)ABS液压执行器:它是所有执行器中最完善的系统,功能也是最全的。主要的结构组成是由2个柱塞泵、2个低压蓄能器、2个阻尼器、4个高速开关阀阀组组成,外形尺寸在100咖×100mm×50mm以内。它的工作原理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为:ABS通过对电磁线圈施加控制信号,控制信号进一步来控制减压阀会让增压阀通断,来完成整套体系增压、保压和减压的防抱死制动的过程。(2)TCS液压执行器:它主要的功能是用作潜力控制系统,是在AB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动安全系统。作用是防止汽车在开动、加速、减速中驱动轮过度滑转,不但能起到稳定滑轮的作用,还能在汽车突然加速时提高汽车的加速时间。(3)ESP液压执行器:ESP液压执行器是在汽车制动防抱系统和牵引力系统的基础上加入了主动横摆控制系统构成的,主要起到的作用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加强安全性和稳定性的系统。(4)4WS系统中关键的液压执行器:汽车的4WS系统是用于对转向轮的控制,也就是后轮,减少汽车在高速时操纵稳定性和减小低速时的转弯半径,从而提高汽车在行驶中的安全性。其中的液压执行器是后轮转向液压系统,在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产生的转向液压油被传输到控制后轮转向的控制网上,根据相应的数据算出控制阀心的动作。在汽车停车时工作原理也相同,油泵不产生油压,后轮就不转向。
三、汽车主动安全控制系统液压执行器的建模与分析
(1)建立ABS液压制动系统的模型,因为ABS主要是对动态系统的响应,所以要构建液压系统软件平台,对其数据进行有效快速的处理。(2)根据液压执行器中关键电磁阀结构,仔细计算出所得数据,根据结果总结出电磁阀的电磁力特征。另外,通过对阻尼器和相关管路的流场有限元的计算,总结出各个液压管路对工作系统的作用和其特性。(3)建立15自由度的整车动力学模型的综合仿真模型。让它与主动控制算法相联系进行模拟仿真,根据所得数据,得出对液压执行器所要应用的目标车型进行液压执行器参数匹配分析。
四、汽车主动系统中执行器的发展前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汽车相关的技术也逐步国际化,其中液压执行器的发展也相对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段距离。目前汽车上采用的先进的EPS系统影响十分深远,据有关人员的研究表明未来的EPS系统还将与4WS、AS等主动安全系统结合使用,对整车的系统进行综合的调节和控制。我国对汽车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政府积极鼓励研究人员去其他的国家学习和参考,借鉴一些先进的技术,然后根据我国汽车行业的实际需要合理的把技术引进到中国。
参考资料
[1]王旭东.汽车执行器与驱动控制[J].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5)
[2]祁雪乐.ABS液压制动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和综合仿真匹配平台
2015年01月11日(星期日)
09:00-11:30
14:30-17:00
09:00-11:30
14:30-17:00
A020105 金融
00041 基础会计学
A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41 基础会计学
A020203 会计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41 基础会计学
A020207
市场营销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182
公共关系学 A020215 电子商务
00896 电子商务概论 00041 基础会计学
A020228
物流管理 11178 物流管理基础 08094 仓储学 03997 采购与供应管理 07802 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 A030301
行政管理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82
公共关系学 A040101 学前教育
00383 学前教育学 00386 幼儿文学 A040103
小学教育
00410 小学语文教学论
A040106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0182
公共关系学 A050102
秘书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82
公共关系学 A080777
通信信息管理
09016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06032 电信业务与管理
A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02394
房屋建筑学 A081208
应用化学 02070 微生物学
02483 工业分析 02173 无机化学(二) 03475 环境化学 08220
定量分析化学 A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
00041 基础会计学
A082214
工程造价管理 00708 装饰材料与构造
06958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06960
合同法与合同管理 A100701
护理学 02113 医学心理学
02998 内科护理学(一)
C030112 法律
00261 行政法学 00245 刑法学 C050114
汉语言文学 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C050207 英语
00596 英语阅读(二)
G020106
金融 07250 投资学原理 00067 财务管理学
08390 金融风险控制与管理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54
管理学原理 G020204
会计 00058 市场营销学
07250 投资学原理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160 审计学 G080806
建筑工程 02446 建筑设备 06568 房屋建筑概论 0600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02394 房屋建筑学 G081707
铁道与道路工程 06086 工程监理
06287 结构设计原理(本) 02407 路基路面工程
05497 基础工程
06528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06523 线路工程(本)
07259 土力学及路基工程 06519 工程流体力学
06527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及概预算
07258 结构设计原理(三)(专) G082231
工程造价管理 00708
装饰材料与构造
08984
房屋建筑工程概论 04624
工程经济学 04228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
06958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06962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06960
合同法与合同管理 Z020140
财税与金融
00041 基础会计学
Z020201
工商企业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41 基础会计学
Z020205
人力资源管理
00164 劳动经济学 00166 企业劳动工资管理
Z020207 市场营销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41 基础会计学
Z020209
旅游管理 00191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 00193 饭店管理概论 00194 旅游法规 00190
中国旅游地理 Z020211
饭店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93 饭店管理概论 00194 旅游法规 00201
饭店餐饮管理 Z020212
企业财务管理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41 基础会计学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Z020215 电子商务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896 电子商务概论 00041 基础会计学
Z020228 物流管理 11178 物流管理基础 08094 仓储学 03997 采购与供应管理 07802 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 Z020242 会计电算化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41 基础会计学
Z020260
工程财务管理 07103
现代企业管理法
00041 基础会计学
06962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05289 项目投资管理 Z020313 销售管理
Z030112 法律
00261 行政法学 00245 刑法学 Z030202
社会工作与管理 00266 社会心理学(一) 00272 社会工作概论 00273 社会工作实务
Z030301
行政管理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82 公共关系学 Z040101 学前教育
00383 学前教育学 00386 幼儿文学 Z040103
小学教育
00410 小学语文教学论
Z050114
汉语言文学 00533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
Z050207 英语
00596 英语阅读(二)
Z050220
商贸英语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Z050442
服装设计与工程
00677 服装材料
Z050444
环境艺术设计 00673 素描(二)(人物线描为主)
00674 色彩 00688
设计概论 Z050445
动漫设计 00673 素描(二)(人物线描为主)
00674 色彩 04744
网页动画设计 Z071601
信息管理与服务
02115 信息管理基础 02118 信息检索 Z080704
电子技术 02595 高频电子线路 09016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0235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2340 线性电子电路 Z080725
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03785 创意图形设计 04342 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 05196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小教) 05918 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 Z080744
数控技术应用 05787 数控编程 05789 数控机床操作 04068 机械制图及AutoCad 02561 机械工程材料 Z080752
电子信息工程
09016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Z080777
通信信息管理
09016 移动通信原理与应用 06032 电信业务与管理
Z080786
移动商务技术
Z080801
房屋建筑工程
02394
房屋建筑学 Z080802
道路与桥梁工程 06279 道路工程制图 04624 工程经济学 02405 道路勘测设计 02411 道路施工与管理 Z081208
应用化学 02070 微生物学 02173 无机化学(二) 03475 环境化学 08220
定量分析化学 Z081305
烹饪工艺 02528 烹饪营养学
02527 烹饪化学基础 02525
烹饪原料学 Z081306
应用生物技术 02070 微生物学
02537 发酵工艺学 02533 普通生物学 02072 生物化学(一) 12521
酿酒工艺学 Z081701
交通运输 05105 民航货物运输
04570 民用航空法 05106
民航旅客运输 Z081716
铁道与道路工程
06528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 07259 土力学及路基工程 06519 工程流体力学
07258 结构设计原理(三)(专) Z081717
交通运输管理 02571 铁路站场
02575 货物运输组织
07267 道路运输组织 02573 旅客运输组织
07263 运输企业管理 00365 交通工程
02569 运输设备 02570 铁路行车组织基础
07266 道路运输行政管理学 Z081725
汽车维修与检测 06921 汽车机械基础 05875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 06904
汽车保险与理赔 04442
汽车概论 Z082207
计算机信息管理
00041
基础会计学
Z082214
工程造价管理
06958 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 06960 合同法与合同管理 Z082230
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
03894
施工项目管理 03887
建筑工程基础 03891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合同管理 Z100701
护理学 02113
医学心理学
02998
内科护理学(一)
Z100801
药学 03027
植物化学
03026
药理学(二) 03034
药事管理学 Z100803
中药学 02972
中医基础理论(一) 03037 药用植物学 02974
中药学(一) 03040
中药鉴定学 B020104
财税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233
税法 00054
管理学原理 B020106
金融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
管理学原理 B020110 国际贸易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45 企业经济统计学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B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00152 组织行为学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
管理学原理 B020204 会计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60
审计学 B020208 市场营销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
管理学原理 B020210 旅游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52 组织行为学
00199 中外民俗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197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00198 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0189 旅游与饭店会计
00200 客源国概况
06124 旅游文化学 B020216 电子商务
00896 电子商务概论
B020222 物业管理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5674
物业信息管理 00054
管理学原理 B020229 物流管理 07725 物流规划 07114 现代物流学
07726
物流经济学 B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 03331 公共事业管理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0261
行政法学
B020232 劳动和社会保障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B020279 工程管理 06086 工程监理 00067 财务管理学 06962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B030302 行政管理学 01848 公务员制度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320
领导科学 B040102 学前教育 0088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399 学前游戏论
B040107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0261 行政法学 00054
管理学原理 B040112 小学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B040302
体育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0501 体育史 00495 体育保健学
00499 体育游戏
02111 教育心理学 00502 体育管理学 00497
运动训练学 B050104 秘书学
00261 行政法学 00320 领导科学 B050140
对外汉语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840 日语 00541
语言学概论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B050412
环境艺术设计 05424
现代设计史 04489
室内装饰材料
04026
设计美学 B050418 数字媒体艺术 07219
数字摄影技术 07227
电脑动画 07231 数字影视合成 09537 动态网站编程基础 B070102 数学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2009 抽象代数 02013 初等数论 B071602 信息管理与服务 02133 信息政策与法规 02134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09537 动态网站编程基础 B080302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02213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02204
经济管理 02207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B080612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10053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 08182
自动控制原理(一) 0235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0054
管理学原理 B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B080709 计算机网络
04751
计算机网络安全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B080713 信息技术教育 01263 数据库VisualFoxpro及学校应用 01265 Photoshop图形处理
07227 电脑动画 02115
信息管理基础 03137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B080738 电子信息技术 07874 信息技术导论 06169 电子电路EDA技术 07871
多媒体应用技术
B081209 应用化学 02483 工业分析 02066 有机化学(二) 02471 环境生态学 05082 波谱学 B081311 营养、食品与健康
05766
新型食品概论
B082208
计算机信息管理 02378
信息资源管理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B082231
工程造价管理 08984
房屋建筑工程概论 04624
工程经济学 04228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
06962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04231 建设工程合同(含FIDIC)条款 B082232
汽车服务工程 08587
汽车服务工程
10053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 0491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06906
汽车运行材料 02576 汽车构造 04946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B090614 林业及园林高新技术与管理 02685 园林病虫害防治 02831 林业企业经营化管理
06505 森林游憩概论 06509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06503 特种经济植物生产技术 D030106
法律 00259 公证与律师制度 00226 知识产权法 00233 税法
D050105
汉语言文学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41 语言学概论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D050201
英语 00840 日语
00600 高级英语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D050305 新闻学
00182 公共关系学 Y020106 金融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54 管理学原理 Y020110
国际贸易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0045 企业经济统计学
Y020155
文化产业 04140 知识产权概论 04125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
04139
应用写作(本) Y020202
工商企业管理 00152 组织行为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54
管理学原理 Y020204
会计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160
审计学 Y020208
市场营销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0 金融理论与实务
Y020210
旅游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52 组织行为学
00199 中外民俗 00197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00198 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0189
旅游与饭店会计
00200 客源国概况 Y020213
企业财务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0160
审计学 Y020216 电子商务
08395 网络金融与管理 08674 计算机网络基础
Y020218
人力资源管理 06088 管理思想史 0609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06089 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00054
管理学原理
00182
公共关系学
06090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 Y020221
建筑经济管理 02460 工程质量与进度控制 02204 经济管理 01564 工程建设监理概论
Y020222
物业管理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05674 物业信息管理 00054
管理学原理 Y020227
资源经济与管理 02560 资源经济学 06726
资源政策与法规 06728 资源信息管理 06734
财政与税收 Y020229
物流管理 00058 市场营销学
07725 物流规划 07114
现代物流学 07117 铁路运输组织学 07726
物流经济学 Y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 03331 公共事业管理 00147
人力资源管理(一)
Y020256
项目管理 11880 项目组织与团队管理 05061
项目成本管理 05059 项目管理学 05060
项目范围管理 Y020261
工程财务管理 06072 企业财务审计 05293 国际工程与建设项目管理
Y020263
现代商务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 00896 电子商务概论 00947 国际商务管理学
Y020279
工程管理 06086 工程监理 00067 财务管理学 06962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Y020302 酒店管理 08424 酒店管理 04929 旅游市场营销 06126 旅游人力资源管理 06124
旅游文化学 Y020314 销售管理
Y030106 法律 00259 公证与律师制度 00226 知识产权法 00233 税法
Y030203
社会工作与管理 00279 团体社会工作 00285 中国福利思想 00281 社区社会工作
00282 个案社会工作 00283 社会行政
00284 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 Y030302
行政管理学 01848 公务员制度
00320 领导科学 Y030405
侦查学 00382 刑事侦查学导论
08027 侦查措施与策略 08031 经济犯罪侦查 08028 审讯学 08030
犯罪侦查 Y040102
学前教育 00881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399 学前游戏论
Y040107 教育管理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Y040112 小学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Y040202
思想政治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0479 当代资本主义
Y040302
体育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0501 体育史
09479 健身理论与方法 00495 体育保健学
00499 体育游戏
02111 教育心理学 00502 体育管理学
09480 学校拓展训练 00497
运动训练学
09478
休闲体育学 Y050105
汉语言文学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67 马列文论选读 00541 语言学概论 00538 中
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Y050113
汉语言文学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0539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Y050140
对外汉语 00840 日语 00541 语言学概论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Y050201
英语 00840 日语
00600 高级英语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Y050206 英语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0600 高级英语
Y050218
商务英语
05959 外经贸应用文
05844 国际商务英语 Y050305 新闻学
00182 公共关系学 Y050310
播音与主持 00504 艺术概论
00537 中国现代文学史 Y050311
广播电视编导 01181 电视节目导播 01183 电视文艺编导 01184 电视艺术片创作 01179 非线性编辑 Y050408 音乐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9471 舞蹈教学法 04805 声乐教学法 Y050410 美术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Y050412
环境艺术设计 05424 现代设计史 04489 室内装饰材料
04026 设计美学 Y050418
数字媒体艺术 07219 数字摄影技术 07227 电脑动画 07231 数字影视合成 09537 动态网站编程基础 Y050437
艺术设计 05424 现代设计史 00709 室内设计 00755 广告设计与创意 04026
设计美学 Y050443 服装设计与工程 03908 服装材料学 01014 针织服装设计
Y070102 数学教育 00442 教育学(二) 02111 教育心理学 02009 抽象代数 02013 初等数论 Y070405
生物技术 06708 发酵工程与设备 02066 有机化学(二) 06648 生物技术概论 06705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Y071602
信息管理与服务 02133 信息政策与法规 02134 信息系统设计与分析
02140 信息咨询 Y080105 石油工程 01135 油藏工程 06340 油气开发地质
Y080302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02213 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02204 经济管理 02207 电气传动与可编程控制器(PLC)
Y080338
机电设备与管理 08300 机电设备管理 02204 经济管理 02115 信息管理基础 02561
机械工程材料 Y080612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10053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 08182 自动控制原理(一) 0235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Y080702
计算机及应用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Y080705
电子工程 02356 数字信号处理
0235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02306
自动控制理论(二) Y080707
通信工程 02356 数字信号处理
Y080709
计算机网络
04751 计算机网络安全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Y080713
信息技术教育 01263 数据库VisualFoxpro及学校应用 01265 Photoshop图形处理
03137
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 Y080738 电子信息技术 07874 信息技术导论 06169 电子电路EDA技术 07871 多媒体应用技术
Y080789
嵌入式技术
Y080806
建筑工程 02446 建筑设备 06568 房屋建筑概论 0600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Y080809
交通土建工程 06086 工程监理 12376 基础工程设计 02405 道路勘测设计 08274
交通工程概论 Y080825
土木工程
08459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0600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Y081205
化学工程与工艺 00714 现代仪器分析
05044 化学反应工程 02485
化工热力学 Y081209 应用化学 02483 工业分析 02066 有机化学(二) 02471 环境生态学 05082 波谱学 Y081311
营养、食品与健康
05766 新型食品概论
Y081707
铁道与道路工程 06086 工程监理
06287 结构设计原理(本) 02407 路基路面工程
05497 基础工程 06523 线路工程(本) 06527
土木工程施工组织及概预算 Y081715
空中交通运输 07710 签派程序与方法 07702 现代飞机系统 07696 航线气象 07700
航行情报 Y081718
交通运输 02568 交通运输经济
05110 机场营运与管理
07112 交通运输系统分析 07113 国际货物运输
07114 现代物流学
07295 运输市场营销学 05108 民航市场营销
07117 铁路运输组织学 00054 管理学原理
05111 民航运输生产组织
07301 交通工程学 Y081719 机场管理
00054 管理学原理 Y081726
汽车维修与检测 01832 机械测试技术 0491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02576 汽车构造
03483 发动机原理 08518 汽车安全检测技术 Y082208
计算机信息管理 02378 信息资源管理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Y082225
航空维修工程管理 05091 航空器适航管理 05094 电子飞行仪表系统 05093 飞机电气系统 00054 管理学原理
07694 人的因素 Y082231
工程造价管理 08984 房屋建筑工程概论
04228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实务
06962 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 04231 建设工程合同(含FIDIC)条款 Y082232
汽车服务工程 08587 汽车服务工程
10053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复变函数) 04912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06906 汽车运行材料 02576 汽车构造 04946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 Y090115
园林
07427 园林生态学 06509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07435 园林工程学 Y090613 牧业高新技术与管理 06173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技术 08998 动物生产新技术与应用 06495 动物微生物 06497 动物营养学 Y090614
林业及园林高新技术与管理 02685 园林病虫害防治 02831 林业企业经营化管理
06505 森林游憩概论 06509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06503 特种经济植物生产技术 Y090705
农业高新技术与管理 07287 现代农业推广理论 02679 种子学
07289 农业微生物应用技术 07286 农产品加工工艺学 02834 农产品市场与管理
06503 特种经济植物生产技术 Y100311
检验 01651 仪器分析、检验仪器原理及维护
Y100702
护理学 02867
卫生统计学 03011
儿科护理学(二)
03007
急救护理学 Y100805
药学 05522
有机化学(五) 01759
药物化学(二) 01761
药剂学(二) 01763
药事管理学(二) Y100907
生物制药 06711
生物制药学 03748
现代生物制药技术
关键词:汽车产业 高技能人才 培养体系
随着国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湖南省以“四化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将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并于2007年成立了以湖南省长任组长的汽车工业发展领导小组,下大力气支持整车发展,支持配套企业加速发展,推动汽车产业振兴。特别是近几年,通过整合省内资源,引进业内战略投资者,一批重点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湖南省汽车产业的后发赶超优势将逐步显现。目前,以长株潭地区为核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聚集了湖南省汽车工业70%以上的生产要素,拥有140多家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衍生了数以千计的汽车售后服务与维修企业。
随着湖南汽车产业的快速扩张和集群效应的形成,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匮乏成了制约汽车及相关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以合适的培养模式加快汽车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步伐,全面提高汽车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建立有利于培养汽车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和环境,是当前进一步推动和服务湖南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十分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鉴于此,株洲职业技术学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学院院长邓志革教授的项目组在理念创新的基础上,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构建了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立足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办学新路子。
一、成果的主要内容
1.组织进行湖南汽车高技能型人才现状与需求调研
为了清楚地了解湖南汽车行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和未来需求,在湖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和湖南省机械行业管理办公室的支持下,学校经过认真研究与策划,利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于2007年7月10日至8月26日组织了由69名师生参加的调研团,对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益阳、常德、郴州、娄底、永州、邵阳等11个地市汽车人力资源现状和未来需求进行了实地调研。为保证调研的水平和质量,学校制定了完善的调研方案、调查问卷和调研宣传提纲。全体调研人员组成的11个分团各对应一个地市,共深入到72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及328家汽车售后服务与维修企业,直接接触汽车企业一线技术工人3200余人次, 召开汽车企业和行业主管领导座谈会11个,访谈156人;收回各类调查问卷3279份。
本次调研活动是学校建校以来面向湖南汽车行业进行的一次最大范围、最全项目、最多数据、深入生产企业一线的汽车人员现状和需求的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信息,形成了系统的调研报告。基于此,学校进一步完善了面向汽车产业集群的高技型能人才培养体系方案,明确了学校设立面向湖南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坚定了学校“面向汽车行业、服务汽车产业、培养汽车人才、打造汽车品牌”的决心。
2.研究构建了“两层四类”的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湖南汽车产业集群对汽车高技能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学校逐步建立了“两层四类”的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两层”即初中起点的“3+2”中、高衔接层次和高中起点的三年制专科层次。四类是在两层的基础上,专科层次又分为面向汽车整车装配与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面向汽车服务与营销企业、面向汽车诊断与维修企业、面向新能源汽车企业四种人才培养类型。
针对四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学校通过对系部及专业的动态调整,对应设置了机电工程系、汽车运用系、汽车商务系和汽车电子系等专业系部。依托机电工程系,建立了面向汽车整车与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汽车制造、机电、模具等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汽车运用系,建立了面向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领域培养“汽车医生”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汽车商务系,建立了面向汽车销售与流通领域培养汽车服务与营销、电子商务等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依托汽车电子系,建立了面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培养汽车电子技术运用方面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
3.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面向汽车产业集群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建立一个符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律的恰当的培养模式,才能保证所培养的人才为社会所用。
学校要为湖南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作用好”的汽车人才,一是必须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符合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同时也符合他们今后接受毕业后教育和汽车继续教育的需求。二是要创造贴近汽车行业工作实际的人才培养氛围。
学校对“两层四类”人才培养分别制定了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明确了各类人才培养的侧重点,构建和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汽车整车装配与零部件生产制造类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合作、产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入企业典型真实产品作为教学载体,注重做中学、做中教;汽车服务与营销类人才培养采用“引名企入校园、融专业入社会”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汽车知识的渗透、注重汽车文化的熏陶;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类人才的培养采用“校企合作、项目引领、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一个经典保健、三台外科手术、五个系统诊断”,着力打造“汽车医生”。新能源汽车类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汽车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着力培养混合电动汽车高端技能型人才。
4.开发建立了一大批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
为保证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学校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和市场的能动性,实施开门办学,建立了一大批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建立政府主导、市场驱动、行业统筹、企业参与的建设模式,一是以政府为主导,学校牵头成立了“株洲汽车教育集团”,成功申报并立项建设了“湖南汽车制造业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二是以行业为统筹,相继建立了博世汽车临床诊断中心、上海通用ASEP项目教学中心、全国首家北京汽车培训中心、宝马售后英才(BEST)项目教育中心、保时捷项目教学中心;三是与企业合作,相续建立了南车时代电动汽车人才培养基地、株洲汽车齿轮股份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湖南省九城汽车人才培养基地、广汽菲亚特人才培养基地等13个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四是以市场为驱动,与深圳毅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在多年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共同投资注册成立“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实施了公司化运作的基地建设模式。学校通过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整合行业企业专家、人力资源专家和职业教育专家等优势资源,创建了整套职业人才培养标准和教学管理文件,建立了“IPO”教学方法培训认证体系,搭建了学校群与企业群之间的“大订单”人才培养平台,延伸了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5.积极培育了一支“名师引领、企业历练”的教学团队
如果说汽车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是汽车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载体, 那么为实施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就是这个体系的核心。学校颇有新意地实施了“名师引领、企业历练、就近转型”的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学院先后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聘请了中国汽车维修领域顶尖专家朱军教授、汽车营销领域顶尖专家裘文才教授、新能源汽车知名专家袁翔教授、汽车制造领域知名专家高卫民教授分别担任学院名誉院长、首席专家和兼职教授,并且充分发挥他们在相关教师队伍建设中“传、帮、带”的引领作用。同时,学校还利用校企合作项目的资源优势,每年分期分批轮流派出一定数量的教师到上海通用、宝马、保时捷等知名企业进行专题培训,到北汽控股株洲分公司、南车时代电动汽车、吉利汽车公司、广汽菲亚特等落户本土的企业进行现场锻炼。近三年来,所有汽车专业教师都至少到两个以上的企业进行过为期30天以上的培训和锻炼,真正实现了教师队伍的“双师”型。此外,学校在专业改造、系部调整的过程中,通过内部集训、企业送培等方式,对原电子工程系的老师进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转型培训、对原机械工程系的老师进行汽车制造与装配方面的转型培训、对原经济贸易系的老师进行汽车营销方面的转型培训,实现了教师的“就近转型”。
学校通过实施“名师引领、企业历练、就近转型”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有32名教师相续获得了上海通用、宝马、保时捷公司的师资认证,有3名教师成为省级专业带头人,汽车运用技术和模具制造与装配两个团队均成为省级教学团队。
二、成果的创新点
1.对接汽车前后市场的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汽车产业集群对汽车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学校通过专业改造、系部调整,系统建立了对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新能源电动汽车等涉及汽车前、后市场和汽车新技术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汽车医生”的人才培养理念
在汽车技术诊断与维修人才培养方面,通过“一个经典保健、三台外科手术、五个系统诊断”,使传统的汽车维修人才朝职业化的“汽车医生”方向发展,有效提高了汽车人才的培养品质。
3.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不同类别汽车职业岗位工作的实际要求,明确了“两层四类”人才的不同培养面向、培养重点,建立了适合各自人才培养需要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了不同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构成,有效避免了人才培养的同质化发展。
4.“教育公司运作、职教集团联通、典型项目引领”的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通过华大菁英教育有限公司的市场化运作,形成了以湖南汽车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上海通用ASEP项目教学中心、宝马售后英才(BEST)项目教育中心、保时捷项目教学中心、博世汽车临床诊断中心等典型校企合作项目为引领,以株洲汽车职业教育集团为职业院校和汽车企业集群搭建联系沟通平台,使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得以有效拓展。
5.传统师资的“就近转型”
学校在进行传统专业改造、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积极组织相关专业老师结合原来所学所用专业进行“就近转型”,此做法意义有三:一是避免的传统师资的闲置,二是缓解了汽车师资的不足,三是优化了人才队伍。
三、成果的应用成效
本成果最直接的效果是面向汽车产业集群,培养了一大批覆盖汽车前、后市场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近三年,“两层四类”总计招生3000余人,有近千名毕业生服务在湖南汽车制造与售后服务的不同岗位。也就是在近三年,学生参加省级以上技能竞赛中获29个一等奖、40个二等奖和68个三等奖,2010年汽车专业代表湖南参加全国技能决赛获二等奖。在2011年全省春季技能竞赛中,学院获得2金2银3铜的佳绩,有2个项目3个团队代表湖南参加全国决赛并获得1金2银的优异成绩。
本成果涉及到的教育教学改革建设项目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其中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也成为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已成为省级特色专业,另有1个省级精品专业、4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省级专业教学团队和3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已通过专家组验收;同时还有9个国家、省市级重点实习实训、人才培养、师资认证培训和学科研究基地,以及8个行业企业人才培训基地。学校通过“上海通用”“博世汽车”等平台(项目),先后与德国、日本等职教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交流与合作,并将国际通用职业资格标准融入了课程体系,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品质。
北京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心地带,地处三环路西北角,紧邻中关村科技园区中轴线,交通便利,信息畅通。科技园以场地、设施、物业服务为基础,在1992年起步建设的学校周边产业开发区的硬件设施基础上,针对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重点开展了通过资源整合提供增值服务。通过体制与机制的创新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和创新支撑体系,促进了校内创新资源与科技园基础设施、风险投资等要素以及社会入园创业企业的结合,在企业与技术的孵化以及向社会输出成熟的高技术企业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探索出了一条通过大学科技园建设实现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的新路。
建基础,多支撑
目前,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已经建有一个核心园区和5个校外辐射基地。核心园区围绕学校周边建设。占地约140亩,已经建成近10万平方米建筑物。5个校外辐射基地分别是密云工业园、房山石楼医药化工孵化基地、昆明分园、宁波分园和赤峰分园。
针对科技园的功能定位,围绕着科技园的创新创业能力建设,重点建设了基础、融资、孵化、服务、产业五个支撑平台。五大平台以孵化平台为中心,互相衔接,互相促进,构成了园区的创新创业服务支撑体系,实现了从基础设施保障风险投资创业服务企业孵化产业化的流程。
基础平台由科技园组织学校企业、社会企业共同参与,合作建设。近年来,先后吸引了三亿多元资金,建设了三座大厦。园区成立了物业管理中心,对现有物业设施进行管理,保障物业正常、高效运转,为入园企业提供良好的物业环境和高质量服务。
园区内由留学人员创业园、综合孵化器、专业孵化器、技术转移中心、创业服务中心、重大项目服务中心、生产基地管理中心等机构形成的孵化平台,在不同阶段从不同的角度对项目和企业开展孵化及创业服务。
科技园开辟了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搭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投融资平台。主要包括:引入社会资金、建立自有融资体系、引入社会风险投资、与金融机构合作、协助企业申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项目资助等。
为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加快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共建了“北京理工留学人员创业园”。创业园以服务为宗旨,追求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致力于为留学人员搭建创业平台,落实政府专项政策,创造和谐创业环境;对于留学人员入园企业,创业园为他们提供了各种创业服务以及实验室设备条件、图书阅览、体育休闲等方面的便利,支持和促进留学人员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已吸引100多家留学人员企业入驻。
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市科委共同建立的北京理工创新高科技孵化器公司,是北京市正式批准的孵化基地,是科技园开展项目孵化、企业孵化的主要机构。现有70多家企业进驻孵化器公司。他们在光机电一体化、软件开发与应用、自动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环保与现代高效农业等领域,已经开展了一系列孵化活动。
车辆北京市技术转移中心是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工业促进局的指导和支持下成立的,是依托北京理工大学,与北京工业大学、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汽车制造厂共同合作建立的,旨在将北京理工大学等北京地区高校在车辆工程领域内多年研究积累的高新技术成果转移到北京市的有关企业。提升北京市企业和大学在车辆工程领域的综合实力。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实验设备条件优势,已经与学校有关学院共同建设了车辆、民产品、网络安全、生物医药等孵化平台,以及学生创新基地。科技园还在密云、房山、宁波、昆明、赤峰等地建设了为企业产业化发展的环境。
科技园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各类创业服务机构荟萃于此,继而提升了园区创业服务综合能力。地处园区内的海淀人才交流中心、中海源产权经纪公司等中介机构,以及各类咨询公司、策划公司、产品设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资产评估所、测试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信息网络中心等服务机构,可为园区企业提供多方位的综合创新服务。
重服务,推特色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针对其功能定位,围绕着科技园的创新创业能力建设,进一步建设北理工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在继续加强已有平台建设的同时,建设几个新的具有专业特色的服务平台。北理工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包括基础服务、信息服务、创业咨询服务、人才服务、企业诊断服务、技术平台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以下服务平台内容。
基础服务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对进驻的企业提供基本办公环境,协助办理工商注册、税务登记、法律咨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项目推介等服务,还按照北京市政府提供的有关优惠政策,协助入驻留学人员办理身份认定、政府支持资金落实等方面的具体事务。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根据入驻企业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实际需求,定期和不定期地举办论坛、项目交流推介会、联谊等各种活动,为入驻企业提供更为全面和有效的服务,为企业人员交流和了解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国内经济情况、国家各项政策等提供机会。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还为企业提供国家有关创办企业的支持政策方面的信息,协助企业申请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各类基金项目等。
通过不定期邀请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关村地区创业园领域内的知名院士、专家、成功企业家作为创业园顾问和创业导师,为企业提供管理、研发、市场、人才等方面的指导和咨询服务,并与园区内的企业进行交流和合作,为园区内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服务。通过这些中介机构的服务。使入驻企业提高办事效率,健康发展,增加孵化成功率。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为入驻企业联系北京理工大学的校内开放资源,可以提供实验条件、资料查询、图书阅览、技术交流、会务、培训、就餐、运动休闲等方面的便利;同时,科技园还充分利用并发挥了北京理工大学专家、实验室、设备条件、科研等方面的优势,以支持企业的项目研发,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也解决了企业在实验设备、经费、人力、经验等方面的难题,改善了企业的研发环境。
通过多媒体培训以及专业培训等方式,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多层次的教育培训,组织企业参加各种展览会、投融资推介会,联合多家金融、法律机构开展各种投融资讲座。
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建立了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科技园与前程无忧和中华英才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通过科技园在网站上刊登对人才招聘的需求信息,科技园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联系人才中介机构企业招聘信息,并每日刷新企业招聘信息、将收到的简历即时发送给企业。科技园每天为企业接收转发简历1000多份。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与园内企业北京时代金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为企业提供人才甄选服务系统,帮助企业找到高素质的人才,以加快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时代金鹰公司
开发了一系列人才甄选系统,他们借鉴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行业内的成熟做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计量学、网络与数据库技术,通过心理测验、结构化面试、情境模拟等技术手段对人员进行客观地测量,从而对其素质状况、发展潜力、个性特点等心理特征做出科学地评价,进而从大量的求职者中间甄选出适合相关岗位的人才,尤其是管理岗位和销售岗位人才。这一平台把现代企业人才甄选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相结合。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动态优化素质模型,创建适合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规模、不同岗位的通用岗位胜任素质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企业招聘人才的速度,降低人员招聘与培训的成本,为园区内的企业改善其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很好的支持。
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正在建立经济、政策、科技、市场咨询服务等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平台可以为入驻园区的企业提供有关国家经济政策、科技发展及潜在市场需求等方面的信息咨询服务。根据企业产业领域的不同,每日为企业发送不同内容的《中小企业快讯简报》,从而为企业的创办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帮助企业做好市场定位。
科技型中小企业通常拥有技术优势,却往往缺乏把握市场、将技术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的能力。而这种市场能力的缺失,正是许多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向末路的真正原因。针对这种现象与危机,为了帮助企业解决市场方面的部分难题,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将提供信息服务与咨询。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将针对园区内现有企业所在行业,将行业进行分类,收集各行业、子行业的信息,然后与各行业内的权威的信息、市场调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这些机构的可靠的市场数据和信息,再经过平台工作人员的整理、加工和统计分析,为企业提供准确的行业信息。行业分析报告将覆盖园区内所有企业所在的行业。如汽车电子行业、生物医药行业、精细化工行业以及信息技术行业,同时还要兼顾分析报告的时效性以及全面性。
在时效性方面,科技园与园区内的企业合作,了解企业的具体需求,在此基础上,购买企业所需的行业分析报告。通过为园区企业提供其所处行业的市场规模、市场潜力、投资回报、竞争状况、客户购买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使企业了解本行业、公司技术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为企业做出正确决策,确定明确的发展目标,提供专业的理论依据,从而避免企业盲目投资,在不了解市场的。情况下就把新产品投向市场。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所提供的行业分析报告,具有量大面宽的优点。期望通过提供专业化的市场咨询服务,提高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园区企业的创业成功率。
企业诊断服务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在对自身服务体系清楚认识的基础上,借鉴国内科技园区的建设经验,提出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估系统”为突破点,从企业诊断入手,建立以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市场服务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企业管理服务体系、投融资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创业园创业公共服务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组织有关专家建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估系统。目前正在使用与修改过程中。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估系统,可以为高科技中小企业及时诊断企业弊病,促使提高企业运营素质,使企业能够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为外部投资者投资、金融机构资信评估提供依据;为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建立企业信息库提供原始数据。为深入了解和分析企业提供基本依据,从而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增强创业服务能力。
创业培训服务平台
科技园将根据企业的需求加强培训方面的服务,建立创业培训服务平台。企业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和培训活动对他们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和指导作用。科技园采用视频教授与现场互动的方式进行培训活动。一方面收集、整理有关知名专家关于创业培训方面的视频教材,组织企业统一学习;另一方面与专业培训机构进行合作,邀请专业的创业导师进行现场互动及答疑。针对初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财务管理、技术管理、市场开拓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培训过程中的学习、互动、交流,将会有效提高企业创业者和管理者的整体素质。通过多媒体手段的培训。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来参与到培训的过程中,从而扩大培训的受益面。
生物医药共享实验室平台
科技园依托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科、人才、实验室设备等优势,与学校的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建设了生物医药共享实验室服务平台。建立了一套通过实验室管理公司对平台进行企业化和专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进而形成一套规范化、标准化的实验室服务平台创新体系。
通过该平台,企业与学校的教授、学者、学生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沟通与合作。因此借助该平台,更多的企业受益于学校的科研力量。也更加了解北京理工大学以及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他们也更为关注学校的发展与建设;学校与企业接触得更多,很好地宣传了自己。同时也了解到企业对技术、人才的关注点,并且这些意见纳入到教学与科研中。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明显增多,解决了企业在实验设备、经费、人力、经验等方面的难题,改善了企业的研发环境。
汽车电子技术测试平台
汽车电子技术测试平台主要是通过借助学校现有的技术和设备,发挥北京理工大学在车辆及电子技术方面的技术和实验室设备优势,聚集中关村地区已有的汽车电子领域的企业与试验设备资源,逐渐建设一个网络化的区域的汽车电子技术测试平台。提高这一测试平台吸引汽车电子技术企业入驻理工留学人员创业园,形成创业园的专业特色。
繁绿叶,衬红花
科技园以服务为宗旨,追求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致力于为入驻企业搭建创业平台,落实政府专项政策,创造和谐创业环境;为企业提供了各种创业服务,支持和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优越的地理环境,使得各类创业服务机构荟萃于此,继而提升了园区创业服务综合能力。地处园区内的海淀人才交流中心、中海源产权经纪公司等中介机构,以及各类咨询公司、策划公司、产品设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资产评估所、测试中心、人才培训中心、信息网络中心等服务机构,为园区企业提供多方位的综合创新服务。
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了大批优秀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国内良好的创业环境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回国创业。面对众多的创业人员,理工创业园一方面认真帮助他们解读政府专项政策,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创业难题;另一方面,科技园认真筛选。慧眼识英才,优先吸引市场潜力大的企业入驻,并为这些“好苗”提供更为良好的创业环境,重点关注他们的发展。企业在发挥各种自有优势的同时,理工科技园也利用各种机会加大对他们的宣传力度。推动企业的壮大发展。
北京尤迈克流体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是由旅居比利时的流体力学专家康顺博士创立的外商独资高科技企业。企业法人
代表康顺博士在国内流体工程技术领域是知名专家。曾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在国内多所高校担任兼职教授。公司拥有的核心技术――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及其软件,属于国际一流水平,其中公司研发、应用和推广的Fine系列CFD软件是国际叶轮机械领域内,用于流场分析和部件设计最先进可靠的软件。利用理工科技园所拥有的服务平台与条件平台优势和便利条件,使得公司的创业团队一直都致力于研发和应用国际上最先进的计算流体动力学技术,促进流体动力学技术在中国流体工程推广应用,并努力为中国流体工程领域的产业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目前该公司已经在航空、航天、兵器等部门完成了多个项目,获得了好评,企业正在稳步发展。
北京联星科通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04年10月成立。由从事卫星导航技术、集成电路设计和应用研究多年的高级专家组成,研发和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系统卫星定位导航终端芯片和嵌入式软件。联星科通制造的GPS/GLONASS双系统卫星定位导航接收器芯片和主机板为国内首创,填补了该领域无国产芯片的空白,并突破了国外产品性能上的限制,现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和系列化产品线,应用于我国测绘、航天、航空等专业领域,高动态性能是其突出特点。联星科通自2004年以来,先后三次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专项“多系统卫星定位导航终端芯片”的课题,并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审查。同时也承担了北京市工业发展资金技术开发项目等多项课题和任务。SR8824芯片作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参加了2005年底在北京举办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2007年5月成功举办了2007导航产品会,多家媒体竞相报道。
游戏风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由留学归国人员叶展、叶丁兄弟共同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开发“基于视频识别的手机游戏动态监测引擎”,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用软件开发项目,产品面向特定应用领域的软件生成环境与工具套件,是国家科技部2007年重点支持的软件产品中的支撑软件类。叶展先生是美国留学归国的留学人员,从1995年开始进入中国游戏业从事开发和游戏媒体工作,曾发表过多篇论文,2003年与他人合作撰写中文游戏创作《游戏设计与开发:理论与实践》一书。2004年创建了中国唯一的游戏开发者杂志《游戏创造》。叶展、叶丁兄弟二人在众多国际展会(Game Developers Conference、CHI、SIGGRAPH等)上多次发言并获奖。叶氏兄弟的作品《条码战争》(Barcode War)成为2007年全球“游戏开发者大会”十四款最终入围作品之一,也是唯一一款来自中国的手机游戏。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区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两化融合”对区域主导产业的优化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合理和主导产业的正确选择.主导产业既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驱动轮.也是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的核心。现代区域经济的增长。从根本上讲是产业部门成长的过程,而成长首先是从主导产业部门成长开始著名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增长会产生扩散作用.把自身已有的优势辐射到其产业链上相关的产业中去.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这一扩散作用的根本在于创新的优势,“在这些部门中,革新创造的可能,或利用新的有利可图或至今尚未开发的资源的可能.将造成很高的增长率并带动这一经济中其他方面的扩充力量”。
“两化融合”本身就会形成区域主导产业。一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利用。中国的信息服务业发展迅猛。近年来,中国信息服务市场一直保持2O%以上的增长速度,其中以互联网信息服务为主的数字内容服务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信息服务的发展速度。当前,我国信息传输服务业(主要为电信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成熟,互联网应用进入快速起步阶段.三网融合发展势头良好,给现有产业模式带来新的机遇.信息服务业对其它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对国民经济增长效益突出。另一方面,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有利于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和生产成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信息化对工业化也有着极大的带动作用,而且还丰富和拓展『l工业化的内涵。因此,必须加快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产业,提升其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推动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抓住当前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依法加快淘汰钢铁、有色、化工、建材、电力等高耗能行业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装备和产品,坚决关闭那些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
“两化融合”会加快主导产业的企业做强做大。通过加大企业信息化的支持力度,建立制造业信息化技术服务体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等各个环节运用信息技术与装备。加快各级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建设步伐,加速推进以数字化设计为核心的产品创新系统,实现传统产品数字化、智能化。探索建立企业CIO制度,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建设步伐。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企业数字证书认证工作。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经济园区、商贸集聚区等产业集聚区信息化建设。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面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融合全面推动各区域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
“两化融合”会凸显区域主导产业的特色。作为特定经济区域内国民经济的支柱。主导产业是地域分工的产物。在不同的区域内。会因其自然资源、资金投向、劳动力和市场情况等因素形成不同的主导产业。区域经济之所以存在.差异性的主导产业存在是关键性因素。如果一国内各经济区域的主导产业趋同.那么该国将失去完整有序的产业结构。并在国际贸易中基本受制于人。主导产业的产品受国际性市场左右,进而该国的经济亦难以自立。区域主导产业是区域分工的产物,分工要求差别,区域经济究其实质也就是区域特色经济。即以特色的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整体协进。创新即特色,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有利于推动各地区结合本区现有资源,通过市场竞争,确立和发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抑制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并且创造不同以前的市场价值。
“两化融合”能促进区域主导产业的增值。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对于资本的增值作用明显。主导产业是一区域的经济结构支柱,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会锦上添花,通过技术创新,将使生产的可能性边界不断扩大,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相反,缺乏了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支持的主导产业将在区际贸易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一方面,该区域主导产业产品难以进入外部市场.即使进人后也会因为产品技术含量低、档次不高而缺乏竞争力,致使主导产业的经济效益维持在低水平上。从我国实际来看,同样是汽车产业.如果简单观察就会发现,在吸引科技能力较强、“两化融合”较突出的一些经济区域中的汽车企业,一般处于中高档市场而在一些“两化融合”能力较低的省市中,即使把汽车生产作为主导产业之一,往往也只能进人中低端市场两者经济附加值的高低、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度的大小不言而喻。
“两化融合”将实现区域主导产业的飞跃。区域主导产业是一定地域空间经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经过理性和非理性的碰撞、市场竞争与政府引导后大浪淘沙的产业选择主导产业能在一定时期内支撑起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受产品生命周期及区际竞争的影响,不可能永葆长青。在既有主导产业已显颓势、新的区域主导产业尚未成型时,只有依靠“两化融合”来提高区域主导产业的生产率、改进其产品质量、完善其产品性能。从而提高产业竞争力,延长以至推进区域主导产业再获发展“两化融合”对于区域主导产业的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制造业在当今我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一些地区。信息化发展使制造业发生了非同凡响的改变.不仅使其制造精度大为提高.也促进其产品有了实质性的变化。
二、“两化融合”对区域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的提升
“两化融合”能提高区域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的效率。相对于主导产业的规模效应和受关注程度.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在区域产业结构中往往处于“两化融合”的后端.即信息化建设和投资量一般不集中于此处。但正因为此,“两化融合”在区域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中一旦出现并加以利用,其生产效率将得到更为显著的提高。譬如.在一发达的经济中心。由于产业群和人群的高度集中.难免会出现大量的塞车和运输难题而运输管理的信息化创新。可以大大提高了物流、人流的速度,也客观上提高了资本流动的速度.会大大促进区域经济以至主导产业的发展
“两化融合”会改进区域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的生产方式。在区域产业结构中,处于次席位置的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环绕主导产业而进行.但却因“两化融合”的作用.将使其改变生产方式。如循环型环保产业的兴起,在融入了信息化元素后.不再是过去那种简单的处理各种废弃物。像2005年2月底.福建省首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在晋江建成。该发电厂采用先进的焚烧发电技术,通过信息化的管理.焚烧后的垃圾废渣和尘灰可加工成水泥砖和水泥添加剂.垃圾利用率达99%。
“两化融合”可以形成宽广的区域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利润是资本追逐的目标.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本的流动。随着区域主导产业因“两化融合”产生的优化发展.既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前进,又会产生强大的市场需要,从而吸引大量投资的涌入。而且.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也会使区域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产生新的亮点,诱导资本的投入。在此情况下.区域辅助产业和基础结构的规模和领域会增大一方面体现聚集效益,使其生产成本降低,最大化利用资源;另一方面,会开拓区域辅助产业和基础的边界范围.能为主导产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挖掘更大的增值空间。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有赖于积极推动流通、运输等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普及推广终端数字设备、条码技术、POS系统、电子订货系统、EDI技术,实现电子订货、电子转账和票证自动处理。完善大中型商贸企业局域网。实现与虚拟商贸社区的互联。建设物流信息公共平台,实现生产、物流、海关、码头、商检、口岸等物流信息系统的一体化。整合公路、铁路、民航、水运、邮政、仓储等部门的信息资源,推进电子商务在服务业中的普及应用。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必须要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探索建立中小企业网上协作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位、多层次信息服务,形成常态化持续推进制造业信息化工作的良好态势。重点推进机械、电子、化工、医药、轻工、纺织(服装、丝绸)等行业的全行业信息化改造。通过技术与管理创新。积极采用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系统、过程自动化系统、企业管理与电子商务系统,并在特色经济区块和园区推进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平台的广泛应用。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加快制造业信息化进程。
三、“两化融合”对区域新兴产业的催生
“两化融合”是区域新兴产业产生的源头。库兹涅茨认为,产业更替是技术创新的结果,产品的生命周期决定了发展的过程:进入成熟阶段后期的主导产业,需求收入弹性下降。资金供给增长势头减缓。市场饱和,生产增长缓慢,甚至是负增长。原有的潜导产业增长速度加快,规模迅速扩大.与处于停滞的原有主导产业的规模相当,便开始达到主次产业的交替更换。二战以来,信息化正在以迭加的快速度加紧融入社会经济生活之中.并使不同区域空间在不同的时间段表现出不同的新兴产业。20世纪50年代大多数区域经济的重点是原材料基础工业.代表性的产品是钢,每千克不到1元;20世纪60年代是汽车,每千克价格30元;2O世纪70年代是计算机,每千克为1000元;20世纪8O年代为计算机软件.其单位价格是20世纪70年代的10余倍或上百倍……而今天.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正在全方面深人到社会生活中.新的产业革命及新的区域产业布局正在孕育。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催生出了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工业软件产业、工业创意产业等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这些新兴产业.不但可以使区域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可以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发挥支撑性作用。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包括通信设备制造、雷达制造、广播电视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电子器件制造、电子元件制造、电子测量仪器制造、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等细分行业。也可以划分为汽车电子、船舶电子、机械电子等产业。由于电子信息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程度工业软件是指工业生产领域的专门软件,一般与硬件设备密切相关.主要包括工业设计软件、工艺优化软件、工业控制软件、生产数据实时采集软件、人机界面组态软件等。工业软件和硬件设备相结合,可以为企业测、控、管一体化提供了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目前,发达国家的工业软件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软件.打破外国产品的垄断。替代进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业设计是制造业发展的先导行业.工业设计创造产品的高附加值,直接影响技术创新水平。工业设计必须有创意,要引领时尚潮流。要深化工业设计内涵,大力发展工业美术设计、造型设计、功能性设计、结构设计、可靠性设计、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系统集成设计等。加强名牌战略与工业设计的结合,建立名牌产品的差异化优势。探索建立健全有利于设计产业知识产权管理、运用和创造的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机制
区域化“两化融合”会促使区域新产业出现。对于区域空间来说。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重点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