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政治课讲稿材料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04 17:42:4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政治课讲稿材料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政治课讲稿材料

第1篇

[关键词] 时政 思想品德课 演讲

一、现状

时事教育作为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国家已明确地颁布在新课程标准中。同时从近几年的中考政治试题来看,政治考题多以时事材料为依托,运用教材的理论知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时事教育是适应中考考试制度改革,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二、运用的途径

如何才能将时事教育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仅靠一学期开几节时政课,是远远跟不上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发展。只有运用时政演讲等形式,加上教师及时引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时事教育贯穿在教学环节中,变学生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索取。这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与时事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也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

所谓时政演讲,就是上课时,由学生用演讲的形式,对全班同学进行3~5分钟左右的时事教育。演讲结束时由教师或学生作简评。时政演讲,一方面让学生能够熟知当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重大时事,是当今中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关心时事,搜集素材,进行整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也是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和科学的学习态度,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是素质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的有效渗透。因此时政演讲是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与时事教育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之一,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性学习的形式。这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可信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在中学生中如何开展时政演讲活动?进行时政演讲活动,可根据学生情况的不同有三种形式选择。

第一,学生自讲自评,后教师简评。即学生自己搜集时事素材进行整理加工,然后撷取重要的内容进行点讲,同时还要运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评论分析,分析其原因和意义。这样对演讲者来说,既是提供了一次主动学习的机会,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是一次了解国际国内时事,放眼世界,洞察世界变化发展的良机。这无疑培养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学生自讲自评后进行他评,最后教师简评。即学生在自讲自评的基础上,由全班同学对他讲的素材进行讨论,运用所学知识再次分析评论。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同一素材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增强思考的全面性、缜密性。这样就使学生能更深刻、全面地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

第三,教师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时事素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材料进行分析评论。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社会热点、时事重点问题作为载体和背景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多角度的发散性思维,围绕时事热点、重点问题,把分散的、零星的知识串联起来,联结成新的知识结构网络图,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条件。这就必须要求学生能够对所学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因此没有较深厚的理论素养是难以成功的。这种形式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材料,准确找出其中关键词,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归纳、综合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针对当前中考改革要求,培养学生能力的尝试。让学生能轻松应对中考,适应中考综合能力测试的要求,是每一位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认真注意的问题。

学生搜集时事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的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进行时政演讲的过程则是研究成果表达和交流的过程。通过交流,听取他人的演讲,学会分析思考社会问题,学会欣赏他人的研究成果,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时政演讲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演讲内容不能是纯粹时事材料的堆积

认为有了时事材料,就是时事教育,就能进行时政演讲,就能培养学生能力。这是对时事教育的错误理解。这样学生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帮助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应当要教育学生抓住时事材料中的一点或两点,进行分析、说明。

2.在选取演讲内容时,要注意时事政治材料选择的时效性

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的召开、2010年全国科技奖励大会的召开、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评选、世博会在上海的成功召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等,都是当前的重大时事,都能激发起全体同学强烈的爱国热情,都能成为时事评论的热点和焦点。教师应当及时引导学生关注,选取其中的一个方面、一个片断、一个画面进行评论分析。让最新的材料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活力。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措施。

3.演讲内容要注意能够把对时事材料的分析和所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般情况下,学生容易把时事材料和原理割裂开来,使演讲内容成为“两张皮”,使听者感到分析生硬简单,缺乏教育性,缺少启发性。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演讲稿时,要注意能够把材料和原理有机地糅合到一起,要有材料说明有具体分析。把对材料的分析和原理的说明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演讲的教育性。使听者听后有所感悟,有所启发。

4.师生要认真聆听时政演讲

在演讲前,老师要提醒演讲的学生声音洪亮,要珍惜展示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并要提醒听讲的学生认真聆听,从同学的演讲中学到知识。当然在演讲过程中,教师也要认真聆听学生演讲的内容。首先要针对学生的演讲作出中肯的评价,肯定其优点和获得的成果,指出其不足和努力的方向,这是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次,针对演讲内容中的疏漏和错误要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正,并作出实事求是的分析。这样做可以唤醒学生关心现实、关心未来的意识,培养学生面对未来的创新意识。这就给思想政治课教师提出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及时了解国内国际重大时事,做到成竹在胸,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求教师能有广博的学识水平和其他学科的基础知识。

第2篇

[关键词]高中 思想政治课 教学探索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54-01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关键

高中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相关,《三字经》中说的好,“教不严,师之惰”,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一个热衷于工作,能够深挖教材,扩展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的教师,能把政治课上的生动有趣。高中政治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这对政治老师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要对世界历史有宏观的掌握,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关注,对社会热点有合理的认识和科学的解读,要关心国家的发展,关注社会的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把握学生的思想。在当今新媒体日益发展的今天,不与网络接轨就意味着与时代脱节,因此,教师要在海量网络信息中找到最有代表性,也最能结合书本知识的经典案例进行透彻分析,从而达到与学生的思想认识共鸣。同时,教师要注重自身道德建设,在家庭中孝敬父母、处理好夫妻关系,做好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在学校认真工作,乐于助人,与人为善;在业余生活中注重生活简朴,合理消费,不盲目攀比。我国古语有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政治教师只有对所教专业不断探求,对生活热爱,注重德行修养,努力成为学生的榜样,才会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时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占领课堂教学阵地是核心

课堂教学是政治教师的生命,课堂作为政治课的主阵地,发挥着传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想,巩固教学成果的作用,因此,从课堂的导课,到重点难点的讲授,到课件中每一幅图片、每一句话的选定,到课后作业的布置,要有层次、要循序渐进、要有逻辑性。在我国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呈现多元化,教师要在讲授书本知识和社会热点时,有意识地灌输给学生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意识,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弘扬社会正气和奉献精神,有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占领学生的头脑。在师生关系方面,要创造和谐的师生氛围,教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经常性地表扬学生,在鼓励和赞美中启发学生的心智,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不能避讳,要善于从正面引导学生合理分析,让学生树立起社会生活中的法律意识,对于不能立即解答的问题,不能乱解读,要在课后通过查阅资料给出理性科学地分析,在下次上课时给予解答。

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手段

理论如果不经过实践检验,就会成为空洞的抽象的理论,政治课也是如此,我们引导学生认识社会现象,把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注重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这里的实践,有些内容是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有些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的。例如,在讲授消费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实践调查“我家的消费调研”,通过学生对自己家庭的消费状况分析消费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今后的合理适度消费,注重文化消费。在讲授国家机关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就社会上油价、电价等的涨价举办校园听证会,让学生扮演公务人员和普通群众,就涨价的合理方面和人们的关注层面展开辩论,从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开拓学生眼界方面,要充分利用自己所在城市的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参观访问。可以开展以家乡变化或者家庭生活变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让学生感受党的政策和人们生活的改善;可以开展我为父母做一件事,积极弘扬中华孝道的传统美德,我为母校做贡献的义务劳动活动,从而树立集体意识;可以结合各种救灾活动开展相应的爱心捐助活动,号召同学们通过媒体或者网络与灾区小朋友开展结对子活动,做力所能及的爱心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培养感恩意识。总之这些实践主题活动的设计要符合教学内容和弘扬社会主义风尚,要具有教育意义。

第3篇

论文关键词:语文教法,读说,课堂教学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一个探讨已久,而又言犹未尽的课题。教无定法,教有多法。为改变政治课教师教条条,学生背条条,考试考条条,考后全忘掉的僵化模式,真正把政治课引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摸索,笔者尝试把语文课堂中的“读”“说”教法引入思品课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学思想品德课从2003年秋季开始了课程改革的试验。随后,思想品德课实行了开卷考试,它摒弃了以往那种陈旧的“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老教法,也打碎了旧框框下的啃书本,套书本的破罐罐。但是开卷考试也给老师和学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有的学生甚至是老师还有家长都认为,开卷考简单,不用看书、背书了,考试时,翻翻书、找找答案就行了。可是结果呢?由于对书本知识不熟悉,考试时无从下手,翻来翻去,很多人都翻糊涂了,考试成绩可想而知。对于学习较认真的学生,原先闭卷考只要考前按着老师的“圣旨”摇头晃脑一阵子就可以拿个好分数了。而开卷考究竟怎样考?担心题目的难度太大,怕看不懂所给的材料,怕书上找不到现成的答案,使做出的答案“离了题”。 同时语文教法,开卷考更让老师“愁云密布”。本来就有部分学生把历史、思品课恨之入骨,但为了中考,老师尚可逼着学生逐一过关死记硬背,成绩还说得过去。一旦开卷考,学生从此不再认真听课了,老师应如何教学?学生的能力怎样培养?几十年的教学方法、应试方略全都不显灵了。开卷考试的实践告诉我们,实行开卷考试后,不论是命题还是评卷,都根本不同与以往的考试了。教师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重了;学生的负担是轻了,但要求高了。我们的教师如果不注意改进教学,依旧停留在旧的教学方法上,自然无法适应考试改革,更不用说去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了。那么,如何使师生拨开云雾见太阳呢?笔者认为,“读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读书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拟定好一个读书时间,在思品课上读,或者安排学生课后阅读。但是笔者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读书”完全从初中生的学习自觉性上考虑论文范文。笔者现在所教的学校是一所普通中学,学生中有近一半的外来务工子女,许多学生表现出学习动力不高的情况,尤其是刚刚从小学进入中学的初一新生,更是处于学习被动的状态。

因此,就笔者看来,更推崇在思品课上进行阅读,互相监督,相互学习。在阅读过程中分几个小组,用竞赛的模式按周评出优秀阅读小组,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调动学生的读书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读书方法有以下几种:

首先,通读。即将课本的一框题或一章节从头到尾地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其次,跳读。就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以求前后贯通的目的。

接着,写读。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小结、写归纳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概括组织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最后,再读。有价值的段落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而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熟悉课本和知识点外,还应进一步增加对学生在考试时资料使用方法等方面的指导。例如:指导学生在平时读书的同时语文教法,对资料做好分类注明,这样一方面能让学生在查资料时不盲目,节约考试时间;另一方面提高学生查阅的针对性、目的性和效率。

新版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我国著名学者、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在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但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最被忽视的就是“说”的训练。

其实,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不单纯是语文教师的事,在思品课堂教学中照样适用。然而,“说”这种能力的训练,在思品课堂中,并未引起教师与学生的重视。从教师的心态上看,认为“说”会拖长时间,影响教学进度;从学生一头去看,认为“除了哑巴都会说”,“有啥说啥,想啥说啥,说还用得着练”?还有些学生认为“升学只考写,不考说,练说有什么用,浪费时间”;但也有的学生感到“说”挺重要,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说不好教师瞧不起,平时谈话说不好,同学嘲笑,还是不说为妙,少说为佳。久而久之,说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教学实践证明,在政治课教学中引入语文课堂教学 “说”的训练,有利于学生“听”、“思”、“析”能力的锻炼。“说”对学生的思维力、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概括和综合力、联想和想象力都有补益。 为提高学生“说”的能力,笔者经多年的探索,总结出多种训练方法,主要有:

(一)三分钟演讲活动(或称主持人节目)。这项活动放在每节政治课开讲前三分钟进行,这是个固定节目。演讲的顺序是按学生学号为序,演讲者事先可略作准备,根据具体要求确定内容,拟一个提纲,或写个演讲稿,演讲内容可根据课本内容或当前的热门话题,提出问题让大家答辩。实践证明,演讲能弥补课本内容的欠缺,使之从课堂引向课外、联系实际、与其他学科纵横延伸,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视野。同时,还扩大了阅读容量,多方面获取外界信息,其成效是十分显著的。

(二)新闻活动。此项活动每节政治课都进行,事先由学生准备,在打预备铃后的二分钟内,由两位同学(一位讲国内新闻,一位讲国际新闻)向全班同学近一二天内发生的国内、国际重大时事政治。正如学生们所说的那样,新闻活动一是开阔了视野,二是有利于养成关心时事政治的好习惯,三是有利于培养动手、动脑、动口能力。

(三)乡情国情教育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放在每周的最后一节政治课上进行。资料全由学生去寻找或编写,寻找资料的原则,一般是由近及远、就地取材,可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信度强、有真实感论文范文。开展此项活动,目的不仅为了锻炼学生“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四)学习心得交流活动。此项活动的时间是放在学完了某一个单元或某个章节后的正课上进行。每人上台演讲的时间约二分钟左右。一般要求演讲者脱稿上台去“说”。一个在台上“说”语文教法,台下由评分小组进行评分。评分小组成员由课代表、小组长、演讲者本人、老师组成,是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最后确定一个分数记入记分册上,学生为了夺取高分,因此许多学生演讲前在家里对着三联橱镜子进行试讲,研究演讲用语、注意演讲情感、考虑演讲姿势、选择演讲位置、协调演讲动作、进入演讲角色,有的学生还请爸爸妈妈做评判。

(五)口试活动。多年来,为了真正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笔者在政治课教与考的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验。主要措施是对期中期末两次传统考试掺入口试内容,口试和笔试各半记分。事先,把列入期考的试题送入“题库”或“题签”,临考时由学生自抽其中一题为该生的口试题,学生抽出题目后,略作三、五分钟的思考,再上台面向全班同学答题。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避免了“考试背条条”的“八股式”的阵式。

(六)辩论活动。辩论是一个更高层次的“说”训练形式,是在前几种“说”基础上的综合应用。实践证明,辩论活动是学生“说”训练的最高层次,也是一种极好的锻炼机会。在政治课教学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学生“说”的训练后,学生既学到了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培养了学生正确的立尝观点和方法,指导和实现人生价值,又提高了学生“说”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总之,在实行“读”“说”教学的几年来,学生在谈笑风生中, 知识面拓宽了,思维敏捷了,并且能说会道、能言善辩。在历年的大、小考中,学生的成绩都位居其他同学科老师前列。为此,笔者有理由相信,假如我们在政治课教学中能有计划地、细水长流地进行“读”“说”训练,政治课教学必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1】郝卫江.开卷考试给学生们带来了什么?[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余静.准许带“小抄”进考场,学生“痛并快乐着”.中国教育报.2002-03-06(5)

【3】郎晓鸿.思想政治课中考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王美:政史开卷考试初探.《陕西教育(行政)》.2010年06期

第4篇

1.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就是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教材上现成的基本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自我增长知识,即“学会学习”。也就是说,对于学生,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因此,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1、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方面,应利用新教材中的“议一议”、“想一想”、“忆一忆”等栏目,创设教学情境,给予和加大学生参与的机会。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要求,开设讨论课,有可能的创设换位教学,让学生也来做做教师。例如,在讲授“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一把利剑”时。我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让两位同学做小老师,讲授讨论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承认和尊重,学生的兴趣会倍增,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在学法指导方面,由于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一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方法,都可以大胆探索和利用。但是,由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学法指导时,不能盲目搞“一刀切”,而要有针对性地“因材施导”,即要贯彻针对性原则。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认真把握教学内容,还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高低、思想动态、家庭环境等有较彻底的了解。只有这样学法指导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 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和培养创新精神

有句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长流水。”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如果自身不注意创新精神的培养,又怎样要求学生培养创新精神呢?假设教师仍然停留在固有的思维方式、老化的知识结构模式、陈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落后的教学手段,换句话说,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吃“老本”,不注重知识的更新,原有的知识终究会枯竭。不仅会落伍于时代的发展要求,甚至会被时代所淘汰。正如1997年的全国中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指出:“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教师上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所以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更新知识结构层次,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适应政治课改要求。具体来说,教师必须精通所担任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教师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透彻地理解教材,灵活地处理教材,准确的讲授教材。另外,教师换应有比较广博的的文化修养。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都要求教师具备一种跟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展教育视野的强大能力,使自己拥有精深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一专多能、左右逢源、触类旁通的知识结构。

3. 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教改意识,改革教学手段

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政治教学实践中,不少政治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方法。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师讲得累,学生听得也累。而长久下去,必然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反感,对政治课的空洞说教兴趣全无。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完成政治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不能达到政治课的教学目的,又怎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呢?因此,教师应经常变换教学手段。不断变化的教学手段,学生感到新鲜而富有兴趣,增强其求知的欲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3.1 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恰当地使用投影、录音、辅于挂图、彩图、表格、数学计算等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扩大知识的容量、深度,给学生直观形象的感知情景。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会极感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

3.2 在教学实践中,适当地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如社会调查、参观访问、专题报告、演讲比赛等。例如,在讲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时,能注意与学校举行的有关此方面内容的演讲比赛联系起来,要求学生每人撰写一份演讲稿,并上讲台进行演讲。在讲授陶冶高雅情趣时,又及时举行了一个集邮的专题讲座。在讲授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时,又举行一个有关的话题,“见死不救是违法还是违反道德”,组织学生对此进行辩论。通过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参与活动,不仅使学生能及时掌握课本内容,而且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其各种能力。

4. 改革固有的教学评估手段

第5篇

政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114-02

时事政策教育列入了教学计划,但其课时长期被思想政治课占用,就是对毕业班有的学校也只是到临考时找些时事资料给学生背背,以应付考试,以至不少学生对重大时事政策问题毫无所知,时事政策教育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

如何对学生实施行之有效的时事政策教育?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实践中,我们采用从激发学生对时事政策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教育自己的教育方法,收到了一些实效,现提出来与同行切磋。

1开展“五分钟新闻”活动

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这句话道出了教育学生要从其心理发展水平出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他们不仅感到自己是学习和集体活动的主体,并且也意识到自己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成员,学习上喜欢独立钻研,不喜欢别人过多地干涉和包办代替。

用他们的话说:“我们希望老师像‘活力28’那样,在学习上多给我们一些机会”。学生的这一心理基础便是我们让学生组织主持“五分钟新闻”活动的依据。

时事政策教育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若抓得不及时,把新闻变成了“现代史”,则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为能把最新的时事及时传递给学生,我们实行新闻值日制,由值日学生负责组织主持每节政治课前五分钟的新闻活动。

首先,要求值日学生必须注意搜集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和《人民日报》等大报要报的头版头条消息及热点报道;然后在占有较为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再加以综合分析,恰当取舍,按照“各种时事消息中,以重大时事为主;国际国内时事中,以国内为主;各个重大时事中,以政治、经济、热点问题为主”等要求筛繁就简,去粗取精,摘取四五则有意义、有价值、有影响的时事新闻,并尽可能做到语言精练、生动有趣。

其次,要求学生像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那样,采用相声、小品、对话等不同形式把国内外的新闻要事及本班的新人新事告诉大家,尽可能就某一新闻发表短评或提出启发性问题,以引起积极思维,最后由教师进行小结,简明扼要地评价一下同学们所述的时事新闻,对一些模糊认识进行正确引导。

这项活动每次虽只有五分钟,但形式活泼、内容多样,长期这样坚持,结果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需求,极大地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和学习政治课的兴趣,使学生实现了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向“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转化,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书面整理和口头表达能力,保持了时事政策教育的经常性和持续性。

2利用班级黑板报、日报或周报定期刊出重要时事政策内容

中学生好表现,肯钻研,但又比较粗心,加之,时事政策内容覆盖面广、内容庞杂,学生把握不牢,在考试中错别字多、张冠李戴严重。为尽可能避免出现上述现象,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发挥平时无意记忆的优势。

我们便利用我校各班教室有黑板报栏和自办有班级日报或班级周报的优势,由教师将学生每周的时事讲稿集中摘编后交给值日学生在上述各报上定期刊出。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时事政策的便利性,深化了时事政策知识的传播,使学生能较好地记住时事政策知识。

3密切联系学生的思想热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教育

随着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人们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再次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场急剧的社会变革中,既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既有鲜花,也有丑恶。这种极其复杂的矛盾现象往往使中学生感到困惑不解,有的因此而意志消沉,缺乏上进心。

比如,现在部分高校实行新生缴费上学制和自费制,使极个别家庭贫困高分的学生上不了大学,低分的学生因有钱却可以通过自费上大学。它使中学教学受到严重的冲击,个别学生错误地认为,有钱就能上大学,没钱就难以上大学,“读书无用论”又重新抬头,部分学生思想品质下降,乱纪违法率呈上升趋势。

面对学生的这种思想状况,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学文化爱科学”的专题教育,要求学生注意搜集最新的正面材料,人人动手写发言稿,参加小组讨论,并推荐质量高的学生在班上演讲,以达到学生相互启发,进行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谈到了“今年北京高校毕业生供不应求”、“高校的贷学金、奖学金及勤工俭学制”、“百万富翁点子大王何阳”等。有位因家庭贫困而想放弃学习的同学深有体会地说:“通过讨论才知道,只要品学好,不愁上不了大学。

今后一定要珍惜时间,多学些知识。”一些成绩好的同学立志将来要考入重点高中和重点大学,为国家多作贡献。在绘声绘色的讨论中闪耀着理想的火花。这正如鲁迅先生说的:“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通过教育,绝大多数同学的认识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有的还直接付诸行动。

4注意与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第6篇

初中政治教材主要对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教育,要完成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要求政治教师讲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方法有机组合,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法;思想政治课;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380-02

所谓教学方法的组合,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对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进行加工处理,以使它们成为一个为特定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方法的整体,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之所以在政治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组合,是因为现行的初中政治教材主要对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教育: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要完成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要求政治教师讲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组合从形式上看基本上分为两类:

1 从教学方法的自身特点出发进行教学方法的组合,以更好地发挥教学方法的效能

比如:在学习初一政治第三十二课《活动――播种性格,收获人生》时,针对活动课的特点,为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实现师生互动,我就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让学生寻找名人名言,让部分学生宣读名人名言,最后由教师选定几条大家采用比较多的名人名言作为格言,抄在黑板上让大家领会。教师可提醒学生寻找不同类型的人物,如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名言:“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音乐家贝多芬的名言:“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等。其次,指导学生开展“一分钟演讲”活动,先让学生写好演讲稿,再让几位学生上台演讲,最后老师和同学一起评选,对演讲优胜者给予表扬。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巩固其所学知识。

另外,不同的教学方法之间往往存在互补性,发挥这种互补性,可以弥补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在讲授《友情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时,可运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讲友情的含义时,可提供与关向应之间友情的材料,说明友情是珍贵的,是人们孜孜以求的。还可列举鲁迅与在笼罩下,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为推动革命文艺运动而努力奋斗的故事。这些事例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友情意识,具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在提供适当的事例后,可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来分析自己或他人在交友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情况,把握友情的三个主要特点。

2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教学方法并把它们组合起来,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首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选择教法。在讲授初二政治第十五课《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为了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是公民的一种神圣权利,也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学生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可采用自由讨论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一、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目的、意义;二、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三、事实证明,只有坚持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才能有力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为达到这一目的,同时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录像资料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去捍卫法律的尊严。

其次,进行教学法组合时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法组合。在讲初二政治《我国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距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可采用问答式教学方法,例如:大家看过县、乡级人民代表的选举吗?知不知道选举过程一般要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一般包括哪些法定程序?通过逐步设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突出思想教育,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强化思想教育效果。讨论题可以是“什么样的人能当代表?”或“未来的人民代表应是什么样的人?”另外,为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可以设计一项模拟选举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亲身参与的舞台,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7篇

关键词:教学方法 思想政治课 老师

所谓教学方法的组合,是指按照一定的原则,对两种以上的教学方法进行加工处理,以使它们成为一个为特定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方法的整体,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之所以在政治教学中进行教学方法的组合,是因为现行的初中政治教材主要对学生进行三个方面的教育: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法律常识教育;社会发展常识和我国基本国情的教育。要完成这三个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要求政治教师讲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方法的组合从形式上看基本上分为两类:

(一)从教学方法的自身特点出发进行教学方法的组合,以更好地发挥教学方法的效能。

比如:在学习初一政治第三十二课《活动——播种性格,收获人生》时,针对活动课的特点,为更好地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实现师生互动,我就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让学生寻找名人名言,让部分学生宣读名人名言,最后由教师选定几条大家采用比较多的名人名言作为格言,抄在黑板上让大家领会。教师可提醒学生寻找不同类型的人物,如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名言:"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音乐家贝多芬的名言:" 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等。其次,指导学生开展"一分钟演讲"活动,先让学生写好演讲稿,再让几位学生上台演讲,最后老师和同学一起评选,对演讲优胜者给予表扬。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巩固其所学知识。

另外,不同的教学方法之间往往存在互补性,发挥这种互补性,可以弥补单一教学方法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在讲授《友情是人生的无价之宝》时,可运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讲友情的含义时,可提供与关向应之间友情的材料,说明友情是珍贵的,是人们孜孜以求的。还可列举鲁迅与在笼罩下,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为推动革命文艺运动而努力奋斗的故事。这些事例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友情意识,具有很重要的启迪作用。在提供适当的事例后,可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观点来分析自己或他人在交友中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情况,把握友情的三个主要特点。

(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教学方法并把它们组合起来,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首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选择教法。在讲授初二政治第十五课《青少年要敢于和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时,为了进一步使学生明确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是公民的一种神圣权利,也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学生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可采用自由讨论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一、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目的、意义;二、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三、事实证明,只有坚持依靠和发动人民群众,才能有力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为达到这一目的,同时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录像资料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去捍卫法律的尊严。

其次,进行教学法组合时应考虑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法组合。在讲初二政治《我国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内容时,由于这部分内容距学生的实际生活还有一定的距离,可采用问答式教学方法,例如:大家看过县、乡级人民代表的选举吗?知不知道选举过程一般要遵循一定的法定程序?一般包括哪些法定程序?通过逐步设问,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突出思想教育,教师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强化思想教育效果。讨论题可以是"什么样的人能当代表?"或"未来的人民代表应是什么样的人?"另外,为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可以设计一项模拟选举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亲身参与的舞台,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8篇

一、精心设计教学案、课件,建立教学案例资源库

作为一名思品课教师,需要不断采撷鲜活的生活资源,进行合理编辑,精心设计问题,积累教学素材,建立自己的教学资源库。

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浩如烟海,需要我们处处留心观察生活,养成敏锐的洞察力,善于捕捉、筛选生活素材并融于备课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中。我们要多收看新闻、报纸杂志,搜集具有时代性、趣味性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及时进行编辑,结合教材知识设计相关问题。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比较喜欢整理收藏和运用时政资料。选择既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又能与课本主干知识相结合的热点材料,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有利于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利用网络、报纸、身边生活实际积累素材,建立教学案例资源库。如,最近引发热议的事件作为教学的事例之一积累下来,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新闻快递:肖先生在某市一家烧烤店吃饭时遇到这样一件事:他在点菜时已向老板确认过“海捕大虾”是38元一份,结果结账时变成是38元一只,一盘虾要价1500余元。

【学法明理】肖先生作为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受到侵害?

【维权行动】肖先生该通过哪些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出谋划策】为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应该如何创造放心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我校认真推进“四案五环节”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在关注学生个体学习的同时,更加关注小组之间的合作,通过生生合作,实现培优补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科学合理的激励评价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中评价的激励策略做了一些尝试。每个班级都制订了自己的学习小组评价标准。各学科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在小组学习评价中,实行捆绑式评价。我们把各小组的课前预习、组内互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等整个学习过程全部纳入评价体系当中。组长及时记录本组组员的得分情况,结合评价结果,任课老师发放学习亮点卡,学生将获得的亮点卡投放到“成功箱”中。评选优胜小组和优秀学员,予以奖励,同时激励帮助后进小组,做到节节有反馈,日日有评价,周周有总结,一月一汇总。

在教学中发现,每个小组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齐心协力帮助本组表现落后的同学,鼓励他们代表小组发言,督促他们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使后进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很大的提高,使学困生逐渐建立起了自信,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转变。

三、巧用生活资源,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

1.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资源

学生亲自经历的事情如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己遇到的一些问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尽量发掘和利用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素材,通过设计各种开放性的教学情景、对话和活动,进行提炼和整合,使之成为显性化知识,引导学生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

例如,我们在学习《交往伴一生,一生在交往》时,设计了小记者采访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在交往过程中最感动自己的事情和在交往中的收获。在学习《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时,设置了网络游戏利与弊的辩论活动。学生选取自己身边和在网上搜集的一些实例进行辩论,得出了玩网络游戏对于开发智力、锻炼眼耳手脑并用、丰富业余生活等是有好处的,但若沉迷,则会影响学习,影响身体健康,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关注时政热点,开发社会资源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学生不只做学校的学生,还要做社会的学生。《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时事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善于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及社会热点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学习评析新闻,观察分析社会现象,激发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9篇

动情引思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既定的教学目的,教师从学生角度和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景,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动情引思教学法是遵循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为发挥课堂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具有形真、情切、趣浓、思活的特点,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那么,动情引思教学法的运用有何要求呢?

第一、适时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期望值。

初中学生年龄尚小,教师虽然创设了适宜的教学情景,学生也动了情,并且将思维的闸门也打开了,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言,但回答的内容也许不一定正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既要鼓励,又要引导,千万不可“一棍子打死”。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其目的在于有益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要启动他们求知的“阀门”,很重要的一点是增加他们的期望值。期望成功是人的共性,学生更是如此,当一个学生恢复了自信,认为自己与别的同学一样聪明,他的进步速度是不可估量的。动情引思教学法旨在为学生的思考留下广阔的空间,把表达的机会留给学生,实际是期望学生成功。成功,哪怕是极微小的成功,教师看到了,并且鼓励了,这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使他们精神振奋和思维活跃的推动力和保持力,甚至使他们终生受益。

第二、教师以情动情,营造情感氛围。

动情引思教学法要求教师以情动情,营造情感氛围,给学生以宽松感、愉悦感和发表见解的权利,创设一个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情景。这就是说,教师动情,使学生情动,进而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使学生“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就必须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抓起。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与认知相互影响,同时与非智力因素中的兴趣、信念、动机等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情感可以影响和调节这些因素的发展。在个性的发展过程中,情感能唤起主体对信念的追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适当的方式,适时地引导、沟通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使彼此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用充满人情味的语言去拨动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去,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受到强烈震撼,产生共鸣,从一个静态世界进入一个情感涌动的动感世界。

第三、“动情”是为了“引思”。

动情引思教学法强调以“情”为基础,以“思”为核心,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这里的“动情”,无论是教师的“动情”,还是学生的“情动”,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引思”,因为学习初中思想政治课,掌握理论知识,不可能只凭借对情景的感性认识,还必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启迪、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应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他实际情况,有的放矢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维情景,使学生有处可思,有感而发。

第四、思维起始于问题。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启发学生善于和敢于发问,在精心创设的问题情景中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和合作精神。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他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那么,是不是创设了一定的情景,就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呢?回答是否定的。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情景才能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专注于特定的理论,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思考中去。这就需要教师设置学习障碍,创设冲突情景,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不能不思,不能不说。这就是说,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由“要我学”进入“我要学”的积极状态。

可见,动情引思教学法的运用旨在发挥学生主体性、创造性与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师生情感共鸣与碰撞的互动过程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那么 ,教师在运用这一教法时又有哪此方法和途径呢?

第一、通过教师的人格力。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的态度、情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宽容、爱心、责任感等人格特征对学生具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品德高尚,知识渊博,讲起课来深入浅出,有声有色,情趣盎然,必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愉悦感、宽松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

第二、通过语调、表情和语言艺术。

教师在讲课时语调抑扬顿挫,时而涓涓细流,时而激情澎湃,时而和风细雨,时而康慨激昂。这必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同样的词汇,面部表情不同,意义就可能不一样。据统计,人类面部表情达25万种之多。正是因为人尖面部表情的多样性,思想感情表达才更细腻、准确和生动。而表情是由内在情感支配的,所以说:“面部表情是心灵开启的一扇窗”。教师表情丰富,定会使课堂教学增色不少。

同样的内容,不同语言水平的人表达出来,效果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正如苏霍姆林基所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只有当教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教学内容勾画成鲜明的表象时,学生才容易形成正确的概念,顺利地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同时,教师恰当的教学语言和清晰的表达能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涛。

第三、要充分挖掘、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现行初中思想政治课蕴含着在丰富的情感因素。这就需要教师狠抓备课这一环节。在备课时,要对照《课程标准》,深入钻研和理解教材,推敲揣摩,将教材的中的情感因素挖掘出来,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枯燥的材料生动化,并用适当的方式方法适时引导,使学生产生兴趣与热情,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创造出一个充满情感的教学环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思想认识上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比如借助漫画图片,激发学生兴趣;揣摩名言佳句,激活学生思维;巧用说、想、议、做,突出学生文体;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学生编小品、写演讲稿、搞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变“小课堂”业“大课堂”等等。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