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兴趣教学法优选九篇

时间:2023-02-10 06:04:4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兴趣教学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兴趣教学法

第1篇

关键词: 兴趣教学法 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 因人施教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逐步迈向普及化,如何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是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探讨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外语教学,“哑巴”口语一直是困扰很多大学生的问题。在我国的高校外语教学中,英语和日语是两大热门选择。虽是不同语种,但在教与学中存有极大的共同点。接下来本文就“兴趣教学法”的理论基础、途径和方法略作探讨。

一、理论基础

兴趣是个体以特定的事物、活动及人为对象,产生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观察力敏锐,记忆力增强,想象力丰富,创造性得以激发,能力得以发展。当然,兴趣需要环境的熏陶和有目的的培养。

二、途径和方法策略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一定要明确高校教师的素质要求与角色特征。选择“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主导-主体论”还是“双主体论”,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内容确定。教师必须在课堂上保持积极的状态,同时保持“神秘感”,并在课堂以外和学生成为朋友,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让学生对教师和这门课都充满兴趣。

2.制造黄金开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可以通过名言名句、故事、谚语、笑话等来吸引学生。例如,日语老师可在课前写:急がば回れ(欲速则不达),英语老师可以写:There is no use crying over the spilt milk(覆水难收),让学生尝试翻译,答案势必五花八门,这样就可让学生带着悬念学习,无形中调动积极性。

3.充分利用教学辅助工具。外语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方面,除了了解语言本身外,还须对当地的文化背景有所理解,这样才能真正转化成为一种技能的掌握。学生对外国文化习俗的理解仅限于文字,此时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不容小觑。可以利用学校里的投影仪观看有代表性的短片,如:日本歌舞伎、英语歌剧,或通过PPT展示相关的教学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运用风趣的语言解说。语言是一门特别枯燥的学科,不能完全照本宣科,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厌学。此时风趣幽默的表达方式就尤为关键。例如,在讲日语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变化形式时,可以用拟人化的解释:因为形容词的词尾い是个小人,它看见谁都变脸,把い变成かった和くない。而形容动词就是正人君子,永远不变,要变形的情况只有后面的です变成でした和ではない,形象易懂。

5.组织课堂。在课堂上穿插游戏、活动是被广泛采用的课堂教学方式。那怎样才能更好地将语言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改变“哑巴”现象呢?这要求教师要积极地营造一个“现实”版的课堂。以酒店外语为例,针对文中出现的接机、前台接待、行李服务等场景,可以让学生做role-play(角色扮演),避免学生过于依赖书本,通过开口发现并解决问题。

6.联想记忆,激发兴趣。要让学生积极长期坚持的学习,就要以兴趣去牵动。在学习单词和语法时,可以采取新旧联系的方式或寻找统一规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日语教学中,学习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的时候,可以用反义词、同义词来联想记忆。在英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前缀、后缀发现单词含义的一些规律,例如:co-表示共同;anti-表示反对;-tion和-ment一般都是名词,久而久之便可以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速度。

7.因人施教。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主见,老师应当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绝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对于胆小或成绩差的学生不能视而不见,要多给肯定,增强自信。对于贪玩、兴趣广泛的学生,可以多开展课外活动,寓教于乐,比如唱外语歌、改编话剧等。

总之,教学就是一门艺术,我们要把这门艺术赋予生命,就必须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策略。当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强调各种方法的融会贯通,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活跃,从而使学生由对教师的讲话感兴趣转变为对教学的内容感兴趣,最终达到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日]韩勇,赤地智子.实用商务日语.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麦氓.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新世纪出版社,1996.

[3]赵伶俐.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第2篇

【关键词】中学英语 兴趣 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091-01

中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就是要使学生有兴趣,兴趣的培养就是教师能用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法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思维,更好地开发智力,搞好英语学习,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一、兴趣在英语学习中的必要性

“All activities of intelligence shoulddepend on interest.”Swiss psychologist andnatural scientist Jean Piaget said. 兴趣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积极主动的作用,这是老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不可低估的。一个成功的英语老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和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之中,使他们对英语乐于学,想学。中学生处于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如果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无论难易程度如何,都会全身心的投入,学习效果也一定不错。学习兴趣越浓,学习的积积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会越好,久而久之,这种兴趣就会变成一种学习习惯,这样学生的学习就可以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了。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就要利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幻灯片、卡通动画等形象直观的教学工具,增强教学直观。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且充分利用语言的交流特点,利用角色扮演、每日报告等形式,使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要说,愿说,乐说”。从而愿意学习英语,达到激发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做为一名英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会学”。

三、构筑合作交流平台,提供显山露水的舞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学有所用”驱使学生乐于参与语言实践,在运用中获得心理满足和成功感,而成功的体验和满足感能激起学生更强烈的求知欲,使之产生巨大的内动力。所以在课余我们要构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显山露水的舞台。可以开设英语第二课堂,出英语墙报、手抄报,建立英语角,组织各种知识性、趣味性的比赛等,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各个方面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才华,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四、英语课堂中兴趣教学法的使用

1.课内外相结合,增强兴趣。在课外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一些饶有趣味的活动,也是增强学生爱好,巩固课堂知识的好方法。如:留课外作业时,留给他们一些英语谜语,填字游戏让他们猜,留一些简单的英语小诗让他们翻译;天天课前五分钟的值日生告要求学生必须在课余时间预备一些小故事,小对话,名人名言;举办英文书法比赛,朗读比赛等,使学生们既有预备时的紧张,又领略到成功的快乐,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学去食品店购物的对话时,我事先预备了牛奶、桔汁、梨汁、香蕉、苹果、面包等,上课时把他们陈列出来,讲台便成了食品店,教师先扮演营业员,学生扮演顾客。表演一遍后,教师再用学生学过的其它喝的东西的单词套用句型,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到讲台进行表演,表演的过程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课堂气氛又浓,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的把握了新的句型。

3.以电教手段切入,提高兴趣。英语课是一种语言课,学习语言最怕缺乏语言环境,使本来活泼生动的课堂变的枯燥乏味。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丰富多彩的视觉图像和活灵活现的声听设置,把抽象的语言、单调的词汇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在深刻地吸引住学生的同时,也大大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把词汇放到句子里,再运用投影把抽象的文字符号以各种绚丽多彩的画面呈现,动词以动作表现,名词以实物或静物画面表现,其它难以单独表示的就配以恰当的语言环境,或老师用手势、表情来辅助教学表现,这样就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形象化,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全面调动了学生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积极性。

4.给学生表现空间,拓展兴趣,人都有表现欲,学生也是如此,喜欢表现自己并希望得到认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老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和创造机会,以供学生展现自己。比如:双边和多边活动的课堂教学,那些知识运用灵活、反应比较快、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特别“露脸”;把课文改编成短剧、小品, 那些学习成绩一般, 但具有表演才能的学生会收获成功的……学生的表现欲获得满足后,容易获得成功的愉悦,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课下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爱好,翻阅相关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拓展了兴趣。

5.强化学生的成功,巩固兴趣。获得成功,是奋斗的目的和动力,是学习的抵达和伊始。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给学生成功感,“成功越大,兴趣越高,动力越大”。“一石激起千层浪”,在英语学习中,成功就是那一块石头,就是再小的一次成功,学生也会由衷的高兴,继而对英语产生亲切之感,反馈出巨大的内驱力,驱使他们向着下一次成功努力,从而形成“千层”稳定而持久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创设竞争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竞争中体味通过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比如:讲完一课后,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几组综合训练题给学生,按照题目的“坡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经过反复讨论,使问题逐渐得到解决,这样,学生就会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也巩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调动多种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增强英语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只有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就会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干薇,陈巍.透视英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2B)

第3篇

一、利用实物,引发兴趣

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他们的形状、颜色、用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为这些实物,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会特别感兴趣。如教学文具的名称时,让学生拿出文具盒,老师先拿出一支笔,Say “a pen”in english,然后拿出两支笔,—Two pens。反复练习,让学生拿出钢笔对老师说,很容易就把钢笔这一单词记住了。接下来告诉学生说:铅笔——pencil ,铅笔盒——pencil-box:在书包里装了铅笔盒,各种颜色的铅笔,各种书本,小刀等,然后进行举行训练:

(1)What’s in the bag?

(2)There is/are ……in it.

(3)Is there a pencil –box in the bag ?

(4)Are there a pencil-box in the bag ?

(5)What colour are they?

这些实物颜色鲜明,形象生动,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做,消除了学生开始认为学英语时认为英语难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的思维灵活,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能当堂记熟所学内容,教学效果良好。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一些引人入胜的情境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学去食品店购物的对话时,我事先准备了牛奶、桔汁、梨汁、香蕉、苹果、面包等,上课时把他们陈列出来,讲台变成了食品店,教师扮演营业员 ,学生扮演顾客:

T:Can I help you ?

S:Could I have some bottles of orange /milk/pear?

T:Ok.How many would you like?

S:Three. How much are they?

T:Eight yuan .Is that all?

S:Yes.

T:Here you are.

S:Thank you .

表演一遍后,教师再用学生学过的其他喝的东西的单词套用句型,然后让学生两人一组到讲台表演,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和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新的句型。载入学习打电话、问路、看病等日常交际用语时,我都尽量用情景教学。这样做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生学会了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

三、新旧联系,启发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记忆单词是一大难点,如果机械的让他们读、背、抄、写、很容易使他们厌倦。因此我再教学生词时,经常采用启发诱导新旧联系的方法,只要能和学过的单词联系上,就尽量让他们自己作比较,他们纷纷找出拼写相近的单词,有的加头,有的加尾,有的长音词他们按音节分开记忆。学生很有兴趣地学会了单词,然后再让他们找出所学词的近义词、反义词、同音异义词等相关词。这样做不但化难为易地掌握了单词,也轻松复习巩固了已经学过的词。

四、利用图画,诱导兴趣

在教学中有些表示实物的词语表示动作的词不易带进课堂时,可以兼用图画进行教学。如:plne ,rain或go to the par等。图画包括课文插图、教学挂图、照片、贺卡等。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收集和制作一些图画、图片和一些课件。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就运用一些简笔画,有时边画边呈现,有时边画边操作,又是让学生边听边画,简笔画不仅简便易行,而且风趣幽默,省时,省力,寥寥几笔就能表达出丰富的语言信息和概念。运用图画进行语言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内容,而且视听结合易于学生加深印象,强化记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

五、开放活动,增强兴趣

在课外活动中,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展一些饶有趣味的活动,也是增强学生兴趣,巩固课堂知识的好办法。如:留课外作业时,留给他们一些英语谜语,填字游戏让他们做,留一些简单的英语小诗让他们翻译;每天课前五分钟的值日生报告要求学生必须在课余时间准备一些小故事,小对话,名人名言;举办英文书法比赛,朗读比赛等,使生既有准备时的紧张,又能领略到成功的快乐。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影响深刻,经久不忘。还可以将竞争机制引入英语课堂中来。例如,可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一次课堂回答问题时可以抢答,分别记分到各个小组,每一次测验的平均分可以取前6名进行加分、表扬、鼓励。还可以采用讲故事比赛、背书比赛等方式。阅读课要进行组与组之间互相问答,具体的做法是每个组先找问题,看哪一个组的问题多,哪个组的问题有价值,然后这一组的学生指定另外任意一组回答,看哪组能答出问题,回答正确的可以加分。学期末,累计本学期来哪一组分数高,前6名可以得到奖励。开家长会时,让学生家长给学生颁发奖品。讲故事好的,背书背得多的学生也可以在家长会上表演。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胆量,家长的脸上也有光彩,效果很好。

第4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兴趣教学法;实施

兴趣教学法,简单而言,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征,从他们的内心需要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他们对学习感兴趣,从而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毕竟还是孩子,心理尚不成熟,做事只凭自己的兴趣,学习亦是如此,因此,老师就应该在课堂上实施兴趣教学法。对于小学体育这门课而言,采用兴趣教学法更是能达到极佳的效果,毕竟体育原本就是一门深受孩子们喜爱的课程,在他们眼里,体育课就是游戏课,有了这样的基础,打造快乐体育就不再是难题。一旦在体育课上采取了兴趣教学法,它在孩子们眼中代表的就是快乐,大家自然就会非常愿意上体育课。这样一来,发挥小学体育课的最大意义就成为一件简单之事。那么,该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实施兴趣教学法呢?

一、情感先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兴趣其实就是一种情感,兴趣教学法换言之就是情感教学法,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学生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在小学体育课上,老师首先要做的是情感先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小学生看来,老师是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他们对老师有着敬佩之情,其中还掺杂着一些畏惧,特别是体育老师,有些就是威严的代名词。老师要想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彼此间存在的隔阂,就必须要从情感入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只要学生对老师不再存有畏惧之感,愿意向老师敞开心胸,有什么话跟老师说,那么老师就能知道孩子们心底最真实的感受,在教学中,老师设计教学环节时就会考虑到这些,这样会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例如,老师可以多与孩子们谈谈心,或者在做一些游戏时,巧妙地套出孩子们的真心话,等等,都可以知道他们的想法。对一个小学老师,尤其是体育老师而言,要想教好课,就必须要了解孩子们。只有做到了这点,情感先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才会根据他们的内心所想,为他们量身定做最适宜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成长。

二、创新教学,让学生乐学、活学

小学体育课虽然离不开游戏,但这并不意味着上体育课就是单纯地做游戏,而是需要通过游戏进行学习,让学生既能愉快地玩耍,又可以从中学到东西。因此,老师在设计教学模式时,就需要多花心思,创新教学,让学生乐学、活学,有兴趣地学习,快乐地获得知识。小学体育课的创新教学,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到却是很难,教学方式的创新需要从老游戏中挖掘出新形式。传统教学法就是做一些“老鹰抓小鸡”“丢手绢”“捉迷藏”等游戏,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而现在要实施创新教学,老师就应该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满足教材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心理需求,新颖有趣,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在快乐中学习,将知识学活。例如,开展一些小竞赛,给游戏增添适度的挑战和紧张感,或者采用学生自主选择练习的方式,使练习的形式多样化,给他们更多的选择权,等等,都属于创新教学的内容。通过创新教学,让学生乐学、活学,让体育课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

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实施兴趣教学法,从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出发,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只要拥有兴趣,就拥有学习的动力,体育课对于小学生来说,就不再是学校安排的、必须完成的课程,而是他们发自内心想要去参加的一项最有意义的活动。情感先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让学生乐学、活学;从而让小学体育课为学生插上飞翔的翅膀。

第5篇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体育作为中学的一门必修课程,中学体育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初中生的身体素质,达到锻炼强身健体的目的,与此同时,还能够促进初中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将兴趣教学法广泛应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同时还能优化体育教学课堂。针对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该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措施和建议,从而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兴趣教学法;教学方法;初中体育;应用实例;有效策略

初中体育属于一门健康学科,而兴趣教学法是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学校应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广泛应用兴趣教学法,这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兴趣教学法不仅能够完善初中体育教学制度,同时还能优化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值得推广。

一、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兴趣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以调动学生兴趣为主要手段,同时结合中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兴趣爱好,因材施教地进行教学。将兴趣教学法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能够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在体育课上将学生分组,进行比赛,以排球为例分为两队,积极开展类似的有趣和活动。(2)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兴趣教学法能够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使学生的各项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在训练立定跳远这一项目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跳跃石头的游戏,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现阶段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1.中学体育教学设计缺乏兴趣感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现在很多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以自身为主体,教学设计缺乏兴趣,忽视学生的个性和要求,这会导致中学体育教学出现散漫、放羊的情形。例如,在学习初中足球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和对抗,然后解散。教师作为决定者,忽视了学生的想法,解散后学生大多三五成群地玩耍,并没有达到教师预先设计的规定,因此学生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训练十分简单,导致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兴趣低下。

2.中学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较低

很多中学体育教师过于重视室外活动,而忽略了室内文化课的学习,还有些体育教师自身素质较低,会出现随意停课的情况。初中体育教师对课堂设计不合理、不科学,这会直接导致学生不愿参与其中,丧失兴趣,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这不仅会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严重者,学生还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三、目前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中学体育的兴趣学习法不但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自觉性和兴趣,与此同时,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和训练中去,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一方面,中学体育教师可以根据课本的实际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进行实际练习,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学习体育技能。例如,在学习篮球的时候,中学体育教师可以性格根据学生自身的要求和性格特点,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篮球小组,然让后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拥有自身的角色,进行合作和对抗,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广播体操的时候,中学教师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让学生可以自由组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自己选择学习不同类型的广播体操类型。由此可见,兴趣教学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体育项目的兴趣,与此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这种游戏的方法对学生学习体育项目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创建情景体育教学方法,由于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都具有差异,有些学生喜欢跑步,有些学生喜欢跳跃等,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创建不同的情景教学方法,增加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进行跑步教学的过程中,中学体育教师可以先列举著名飞人博尔特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博尔特,创建不同的教学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去。

综上所述,兴趣教学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也是提高中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将兴趣教学法广泛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中,符合现阶段我国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满足中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信心,还能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总之,将兴趣学习法广泛应用于中学体育教学中,需要学校、体育教师、学生三者的共同努力。

作者:周艳艳 单位:四川省成都列五中学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兴趣; 教学法新初一学生的兴趣很大程度受老师的影响,一般地说学生会安静地听完第一堂课,然后对你掂斤估量,觉得你的教学水平怎么样,工作经验如何,并且与心中的楷模——自己的小学老师作比较。学生在这一比较中,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适应你,还是以消极、挑剔的态度来对付你,影响着他们学习兴趣的增减。

1上好第一堂课,引起学生兴趣,取得学生信任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第一堂课的机会,凭借教师优异的教学素质,敏锐的数学智慧来感染学生,征服学生,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这将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如在初一的第一节课是这样设计的:本节课没有安排新课内容,主要介绍一些与数学有关的趣味知识。首先板书“+”、“—”、“×”、“÷”、“=”五个小学数学常用的符号,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吗?学生都能纷纷说出其意思。接着又问:你们知道它们是怎样来的吗?学生说不出来。就向他们介绍了常用数学符号的由来。“+”:是15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所创,在横线上加一竖,表示增加的意思。“—”:也是魏德美所创,在加号上减去一竖,表示减少。“×”:是18世纪美国数学家欧德莱首先使用,乘是增加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所以将“+”号斜了过来。“÷”:是18世纪瑞士人哈纳所创,意思是表示分界,所以用一横线把两个点分开。“=”:是16世纪英国学者列科尔德发明,他认为世界上只有用这两条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线符号来表示等值最为恰当;接着,还给学生讲了“数学家巧解实际问题的传奇故事”,举例告诉学生从日常的生活小事(如猜单双等)到高精尖的卫星运动轨道无不存在数学知识的运用,介绍了数学中的7种高效思维方法等。这节课涉及的这些问题一般都是学生没有接触过且又都很感兴趣的,因此这节课学生听得很认真,他们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充满了向望和极大的热情。课后通过了解学生,他们通过这一节课对教师产生了深深的认同、信服和接纳,从此,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一直喜欢学习数学。知识是美丽的,是法力无边的,正是用数学迷人的魅力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和拥戴。

2进度适当,精讲多练,稳扎稳打

心理学说明,成功和失败在学生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感体验,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刚进初中的学生所具备的知识能力相对还比较欠缺,如果有的教师“望生成龙”心切,刚开始一味赶进度,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复习或用来补充内容,提高要求,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教师所讲知识没时间去消化,理解不透彻,导致作业无从下手,错误率高,测验得不到好成绩,这给学生增加了失败的情感体验。尤其当学生接连遭受失败时,学习数学的兴趣被挫伤,其后果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害怕,厌恶情绪,甚至产生“反正学不好,干脆不学了”的想法,这对以后的教学工作极为不利。因此初一教学进度要适当放慢。如有理数的运算中学生能够记住运算法则却不能熟练正确运用等,针对初一学生兴趣和毅志力特点,在每一个运算法则学完后都安排有练习课,使学生能够巩固做学知识,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有梯度,课堂上有意识地多安排一些练习的时间,精选一些中下学生“跳一跳,能摘得着”的例题,习题进行训练,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学习的成就感。开始阶段也应多一些对作业的讲评,使学生在讲评中获取成功感受,明白失误原因,消除疑难问题。总之,进度要适当,教师教的节奏与学生学的节奏和谐发展,稳步推进,定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分层导学,激发学习兴趣

第7篇

摘要: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初中化学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初中化学非常适合兴趣教学法的使用;实施兴趣教学法要做好新课导入工作,促进学生主动地学习与思考,要认真搞好化学实验教学,在教学中贯彻“生活即教育”的理念。

关键词 :初中化学;兴趣;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5-0117-02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我认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我相信,兴趣显示着最初的能力。”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观点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实践证明,良好的学习兴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维的动力,如果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感兴趣,他就会主动寻求,刻苦钻研,不畏艰难,能很轻松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课程的学习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应充分发挥兴趣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兴趣教学法的可行性

初中化学课在九年级开设,是中学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它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并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初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这一系列的要求,对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新的期待,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他们才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才会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初中化学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

初中化学课程的特点是:知识新颖,实验性强,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初中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具备初步的独立思考和钻研能力。因此,初中化学非常适合兴趣教学法的使用,那么,兴趣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如何具体实施呢?

二、初中化学兴趣教学法的实施

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兴趣教学法在初中化学课程中的使用主要分为四个方面:首先,做好新课的引导工作;其次,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思考;再次,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在实验中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这也是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最后,生活即教育,化学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化学课堂也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联。

1.做好新课导入工作。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在开端就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随之高涨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新课的导入工作,常用的方法有温故知新法、故事讲解法、实验探索法、设置悬念法、直观演示法等,其中,实验法和设置悬念法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证明,实验中出现的有趣现象最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用“铁丝的燃烧”、“石灰水变浑浊”、“白纸显字”等试验;而设置悬念法则能扣紧学生的心弦,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一些问题:见过“鬼火”吗?想知道它的原理吗?为什么氢气球能飞上天空?灭火器为什么会灭火?碳酸饮料喝后为什么会打嗝?被黄蜂叮刺、蜜蜂蜇咬后紧急处理的小秘方及原理是什么?广西桂林地区岩洞内的钟乳石、石笋和石柱是怎么形成的?伴随着这些问题,学生的注意力渐渐被教师吸引到课堂上来。新课导入的这些方法能够把抽象的化学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学生主动地学习与思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本质上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主、能动、富于创造性。

此外,在化学教学中还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素质得到优化。只有这样,才会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主动发展。为此,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中的各种时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人教版初中化学书上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实验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了解红磷、白磷的相同点和不同处,再对比水中白磷与铜片上白磷的相同点和不同处,整个学习过程都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亲手做,亲眼看,用脑想,亲自参与分析、讨论,得知:可燃物燃烧所具有的两个条件:①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接触;②可燃物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实验的组织者、观察者,而不是操作者、实施者。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做完实验后,容易形成“我也能做好”的良好心态,从而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3.认真开展化学实验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使之获得化学知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化学实验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80多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实验,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做好周密的准备,使现象明显,效果良好;还有的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独立完成。实践证明,只有在自身的实践中,学生对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特点才会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记忆,这样,学生既掌握了教学中应该掌握的知识,又增强了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教学质量自然就能上到一个新的台阶。

具体实验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石灰水变浑浊又变澄清,黑色的氧化铜能被还原成红色的铜,以及质量恒定律,等等。在这些实验中,学生不仅能很自然地信服,而且还满足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求知的欲望,使之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新知,从而使教学难度大为降低。

4.化学教学要紧密联系生活。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教育存在于生活之中。化学也是如此,它就在我们身边,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生产科技、发明应用等方面存在着大量与化学有关的素材。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收集和筛选相关的材料,充实和丰富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我们生存的环境时刻都在进行化学反应,如食物的腐败、金属的锈蚀等都是缓慢氧化的过程,在讲授“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时,可与学生一起想象氢气作为未来的新型燃料,分析其燃烧无污染、热量大、前景广阔等特点;在讲授碳酸钙时,介绍大自然如何雕琢出多姿多彩的溶洞奇观;在讲授“粗盐的提纯”时,引导学生体会“水中溶解盐很容易,但除去它尤其是可溶性物质,就不是那么容易了”,由此,让学生联想到水的污染很容易但治理却很难。这些实例无疑会使学生产生探索化学世界奥妙的浓厚兴趣,在教学中多开发这样与生产、生活贴近的资源,既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8篇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直观手段语言技巧情景模拟

作为一个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兴趣教学法(Interest-Stimulated)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学习质量和水平行之有效。所谓兴趣教学法,就是通过创设语言学习的自然环境,运用科学的课堂规则,帮助学生设计学习模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和学习潜能,使学生在兴趣中能自主、自发地学习英语,激发其兴趣,从而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它包括教学措施和对学生思想的引导措施。

一、运用恰当的直观手段

根据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在教学中实用直观的手段,不仅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在学生脑中形成直观印象,以便词汇符号迅速地在神经网络中找到其对应关系。常用的直观手段有简笔画、教具等。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收集或制作一些图画或图片,有时请学生帮助绘制一些图画。如果没有挂图和教具,就运用简便易行的简笔画,有时边画边呈现,有时边画边操练,有时让学生边听边画。简笔画不仅简便易行,易学易画,而且风趣幽默,省时、省力、省料,寥寥数笔就能表达出丰富的语言信息或概念。比如大学英语单元模块“Language”中,运用简笔画让学生来画兔子、眼镜蛇、蜜蜂、小狗、小猫等,并鼓励他们来猜动物的各种语言,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不仅有助于学生直接理解所学内容,而且易于学生加深印象,强化记记,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具的使用是灵活的,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指着周围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出口成章的能力。不管是新课的讲解,还是知识的复习,出示教具或作简笔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都是很有效的。

二、运用恰当的语言技巧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我们教师一定要注意对信息的传递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所要传递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把知识变成有序的、多层次的智慧,在课堂上用生动浅显的语言“传递”给学生,用启发兴趣的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地吸收信息,再将所吸收的信息内化为自身的智慧。在language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以下几种运用语言的技巧:

1.幽默的运用

美国作家特鲁赫伯曾经阐述:“真正的幽默是在严肃与趣味之间达到相宜的平衡......进而使我们的身心和周围的一切均衡地成长,实现更高级文明。”幽默运用于严肃的课堂教学,能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比如在Language教学中,我让学生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用英语来表达。这样学生们可以在轻松地氛围中完成了任务。

2.讲故事

在教学中适当使用“讲故事”,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讲故事可以使教师摆脱通常在课堂上使用的那种“教师腔”,讲故事的教师不仅使用浅显易懂的词汇,而且使用声音、表情和手势,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获得一种强烈而又真实的语言交流的体验。比如在语言模块教学中,我让学生根据黑板上的简笔画,运用想象用英语来表达一个小故事,他们都积极参与在课堂上轮流上台为大家讲述。通过实践,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对英语语言的操控能力。

3.游戏的使用

参与游戏是学生们与生俱来的合群性的体现。通过游戏可以达到巩固词汇、语法、听力、口语等的目的。“连环拼词”的游戏。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由一个学生说出一个词,第二个学生所说的词必须以第一个人说的词的尾字母开头。如:

Player1:suggest

Player2:tap

Player3:particular...

在必要时,还可以对所说的词增加限制条件,如词性等,以增加难度。

这样,原本枯燥的单词记忆就在有趣的游戏中得以实现。

三、设置恰当的交际情景

交际情景的设置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到的词组、短语、语法等内容进行反复实践。比如在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中,有关于习俗的内容,通过模拟一个中国人和一个英国人的对话,学生将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放进对话中进行操练,使原本抽象的东西生动化,具体化,具有实践意义。

当然,在教学中,并不是单纯的使用其中的某一种方法或技巧。将这些方式、方法有机地组合起来使用,能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从而使学生由对教师的讲话感兴趣转变为对教学的内容感兴趣,最终达到学习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兴趣教学法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因而,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时,要紧紧围绕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必须避免兴趣主义,也不能迁就个人兴趣,要从实际效果出发,避免走架势。

参考文献:

[1]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2]章兼中.外语教育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2.

第9篇

方法是在任何一个领域中的行为方式,是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的总和,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和手段。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方法是指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课本内容,寓教于乐,实施兴趣教学,让科学教学过程呈现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新气象,这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转变教学观念

课程教学论专家高孝传有这么――句精辟的总结:"现代课程改革实践的历史证明,科学教育的课程改革常常是世界范围课程改革的先导和突破口。"《标准》为小学科学教育改革提出的新理念是借鉴了国际小学科学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小学自然教学改革的实践提出的,教育行政领导、小学校长、科学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及《标准》倡导的新理念,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纲要》及《标准》倡导的"引探――合作"教学法,提高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突破口。

2.关爱学生身心

爱是一种沟通,一种包容,一种接纳,一种力量。在科学课堂上,教师只有真正关爱学生,学生才会感到被信任,才会接纳该教师的全部,才能向教师毫无保留敞开自己的心扉,提出自己的疑问,说出自己的见解。特别是那些后进生,只要教师付出真诚的爱心,才能消除他们心中自卑的阴影,唤醒他们的自信心,才能使他们从教师的关爱中体验情感的支持,从而参与到班级集体的教学研究活动中来,从中获得科学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学习科学的信心。比如,课前微笑着向学生送上亲切的问候;课上、课下对学生学习中的点滴进步作出积极的反馈;赞许的点头、真诚的微笑等,以此传达对他们的关爱和信任,激起他们对老师的亲近感和依赖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产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道"的学习效应。与学生经常谈心,了解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并和他们一起完成研究活动。由于师生感情融洽,不仅使原来学习兴趣较浓的学生能持续下来,而且也带动了原来学习兴趣不够浓的一些同学积极地参加集体的研究活动。因此可以说,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在一定程度上就培养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持久兴趣。

3.进行认真备课

备课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它是全部教学工作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备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上课的质量。精心备课、注重方法,才能切实提高教学效益。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程序,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的过程。因此,备课十分重要,尤其是科学课的教学,更要认真备课,要精心设计好导入这一环节,通过猜谜语、故事和游戏等活动,给学生以悬念和激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思考力和想象力。但由于课程是动态的、发展的,是师生互动的学习活动,所以教学过程也并不是对教案原封不动的执行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丰富课程的过程。这就要求在备课阶段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使学生的科学课学习有更广阔的智力背景。从学生喜欢的生活场景、情境入手,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学习,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有创新的教师才能培养创新的学生,那么教师必须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提高课堂的科学性。

4.开展模拟创造

模拟创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独立或协作完成某种科技作品的活动方法。在科学课中,运用模拟创造,能够通过模拟创造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和积极性,锻炼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

模拟创造的活动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模拟创造的全过程,独立或协作完成某种创作作品,在创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这里的中心点是"创造",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教育学生要具有敢于想、善于想的精神,对学生微小的创造萌芽和近于幼稚的"创造",都要采取积极的爱护的态度,绝不能稍微损伤学生的创造热情。

5.进行集体"研讨"

集体的"研讨"将推动学习沿着概念的箭头前进,直至建立科学的概念。"研讨"过程是学生群体之间和师生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学生把经历在结构材料中形成的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通过集体交流,使思想变得更加清晰、丰富的过程。

在"研讨"开始时,学生的认识多半还处在复合思维甚至混合思维的阶段,把许多不相关联的事物当成因果关系,他们的认识有时不全面,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但孩子们很自信,在"研讨"会上争着发言,希望自己的见解得到大家的赞同。仔细倾听和注意学生在"研讨"中的发言是很有意义的。

学生在"研讨"过程中,会有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经历,逐渐形成比较接近于"彼岸"的概念,在水到渠成、呼之欲出之时,教师的作用是不失时机地进行巧妙的引导。

"研讨"时,教师还应为学生创造必要的"安全感",在全班研讨开始时,教师要注意选择好第一个发言人,以后的任务主要是倾听,适时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和记下学生的发言,而不是自居"仲裁人"。教师要不动声色地处于"控制中心"的位置,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信和安全感,这样他们的创造力便会喷涌而出。

6.运用媒体教学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