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2 08:13:1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自相矛盾文言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自相矛盾 / 矛与盾》
韩非〔先秦〕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译文
今天,是暑假结束的第四天,今天早上我们跟随着老师把第二课《寓言两则》学完了。
我觉得《自相矛盾》和《画蛇添足》这两则寓言刚读时很绕嘴,可是当你多读几遍就会发现,文言文很特殊,很多词语的意思与现在不同,这更说明了现代人的智慧有所提高。不过这两则寓言很搞笑,《自相矛盾》是自己和自己说的话不一致,导致后来很尴尬。《画蛇添足》是主人公明明画好了,却多此一举,最后失去了喝酒的机会。
通过这两则寓言我知道了:说话办事都要实事求是,前后一致。多此一举,反而坏事。
赵庄街小学六年级:张珂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古人在读书时都是要自己断句,这给生活在现代的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扰。学生首先要准确地断句,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因此,文言文断句成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之一,是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初中语文教师要从引导学生理解准确断句的作用、探寻断句的方法、强化断句练习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攻克文言文断句难关,掌握文言文断句技巧,从而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一、理解准确断句的作用
文言文一般不用标点符号,需要“明句读”,古人在读书时都是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尾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所用的标点符号是从“句”“读”发展而来的。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断句非常重要,断句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语意也不同,对文言文思想内涵的理解也会有偏差。因此,教师要让学生明白断句的重要性,理解文言文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之一,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文言文断句,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例如,以下这个趣味故事的画线部分(如图1),因为断句的位置不同,让财主的儿子和女婿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想法,引发了财主的儿子和女婿双方对财产的激烈争夺。财主的儿子这样断句:“九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交给/女婿外人/不干涉。”将其理解为财产全部交给儿子,女婿是外人不能干涉。女婿则这样断句:“九十老人/所生一子/家中财产完全交给女婿/外人/不干涉。”将其理解为财产全部归女婿所有。可见,不同的断句,文言文的意思完全不同,可以让人产生截然不同的解读。所以学习或阅读文言文,断清句读非常重要1教师通过趣味故事的导入,不仅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感受到准确断句的重要性,理解准确断句是学好文言文最基础的技能,为文言文断句技能学习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探寻断句的方法
学生要想准确断句,就要学习断句的方法,只有掌握了断句的方法,才能准确、快速地断句。最常用的断句方法有四种,即抓文章、找词语、观句式、辨修辞。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教师要把断句的方法详细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掌握方法,巧妙断句。教师出示例文,通过例文教学,帮助学生归纳、总结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如图2)方法一:抓文章。也就是抓住文章整个事件过程,领悟作者的看法、态度等去断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后,抓住“更号六一”“客问六一”“居士解释六一”“六一之乐”等事件发展的过程,抓住客人的疑惑“子欲逃名者乎”,以及居士的态度“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使上下文连贯,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逐层逐句点断,就可以断句:“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方法二:找词语。一般要找文章中的名词或代词,注意看动词或虚词。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常做主语或宾语,主语前面或宾语后面一般要断开,主语、谓语一般不分开,定语或修饰语之间也不断句,如例文中“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这句,我们可以抓住“以”“于”这两个介词,“翁”这个名词,还有“是”这个代词,就可以断句:“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上文中多次再现“曰”字,“曰”字也可以帮助断句。文言文中出现“曰”“云”“言”等字,表明有对话,学生就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说话人以及说话的内容。文言文中还经常出现虚词,如例文中出现的“者”“乎”“尔”等,这些虚词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文言文断句。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虚词,并总结规律。(如图3)方法三:观句式。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掌握常见的句式和固定句式。如例文中“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就出现了“岂不……乎?”这个固定句式,表示反问,翻译为“这难道不是……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文言文常见句式,熟悉常见的句式。(如图4)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比如例文中“老于此五物之间”,这是一个特殊的状语后置句式,“老”字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在句子中做谓语,意思是“于此五物之间老(去)”。理解了这个特殊句式的意思,学生就可以顺利断句。方法四:辨修辞。对偶、排比、顶真、反复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对偶句、排比句、顶真句等句式整齐,以四、六句居多,在断句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这些修辞。如上文中“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构成排比;又如文言文《愚公移山》中“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构成顶真,这些修辞手法都可以帮助学生断句。文言文的断句方法有很多,但是这些方法的使用都有一个前提,即要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因此,在进行断句方法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反复强调,断句方法的运用要以“疏通文意”为前提。也就是说,在断句前要先细品全文,理解全文大意,然后再借助方法准确断句。
三、强化断句练习
任何方法的习得都要通过多次练习加以巩固。文言文断句也不例外,学生要学以致用,运用学到的断句方法不断练习,最终实现方法的内化,这样才能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理解全文意思,快速、准确地断句。教师出示练习一:请用“/”给下文画线句断句,断两处。(如图5)通读全文后,学生首先可以运用方法一抓住文章的大意:这篇文章是讲述了五代南唐画家董源绘画技法的特点,文章通过建业的僧人巨然效仿董源的画法以及董源的画作《落照图》这两方面的内容来突出董源绘画艺术的特色。文章采取从总到分的结构,文章中画线句“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是对董源绘画技法的总写和概括。然后,再分析画线句的特点,进行准确断句。运用方法二找出句子中的动词“工”“写”“为”,以及名词“远景”“真山”“之笔”,抓住句中的动宾结构“工秋岚远景”“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在名词后巧妙断句:“尤工秋岚远景/多写江南真山/不为奇峭之笔。”教师出示练:请用“/”给下文画线句断句,断两处。(如图6)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文章的意思:文章讲述的是张嘉贞的故事,他“落魄有大志”“不自异”“不下人”“萧然自得”,但是“时人莫之知也”。说明张嘉贞因为身为布衣,而不被人赏识。张循宪“以其事积时凝滞者”询问他,他能“随机应之”“莫不豁然”,突出了他的过人之处。学生理解了文章大意,知道了画线句是张循宪要找人来询问的原因。然后,再运用找词语、观句式等方法进行断句。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使务有不决者”是一个特殊的定语后置句,转化为现代汉语语序就是“有不决者使务”,因此可以在“者”之后断句,在“使”前断句,也就是“循宪方复命/使务有不决者/意颇病之”。教师出示练习三:请用“/”给下文画线句断句,断两处。(如图7)质。以上述“说”的板块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尊重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对故事的情节、人物的具体表现进行补充。学生思维越发灵活发散,其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独创性、创新性就会越鲜明。如有的学生说这是用家族世代祖传的秘方所打造出来的;有的学生说选用了最好的材料;有的说这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等等。学生想象、述说着,思维在不断地发散,对寓言故事的荒诞、真谛,也就感悟得越发深刻,对寓言故事中人物的批判和认识也就越发强烈和深刻。寓言的价值不在于逗趣、玩乐,而在于让人反思,教师需要触动学生的觉醒意识,引发学生思辨,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展开辩论,历经一场思维的头脑风暴,最后使每一名学生的脑海中都耕种下智慧的种子。
四、联系生活体悟寓言寓意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职高的学生爱上古诗文,就要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要激发兴趣,就必须要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它的美;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文的美,就必须要加强古诗文的诵读训练。因为诵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传统经验,也是学习古诗文的一个重要途径。加强诵读训练可以使古诗文的教法返璞归真,让学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特质,感受文言文特有的生命力,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兴趣和语感,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 指导学生诵读文言文
诵读法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几千年来学习文章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可以增加记忆力,提高自学能力,增强思考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当然诵读也是有讲究的,朱熹曾说:“学者观书,务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读一字,不可少读一字,不可多读一字,不可倒读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他对读书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其实诵读不仅要十分准确,而且还要读出文章的抑扬顿挫,读出文章内在的情感,读出文章隽永的韵味,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诵读的乐趣。
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分四步读:初读,扫清文字障碍,并能够粗略理解字词含义。再读,正确地断句把握文章朗读节奏,并体会问句内涵。三读粗略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内容。四读,鉴赏文章艺术特色。
三、 让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规律
指导学生翻译文言文按我们总结的口诀,口诀是:通览全文,领会大意;逐词逐句,斟酌词义;人名地名,不必翻译;汉字通假,必须注意;常用虚词,因句而异;特殊句式,慎重处理;字词句篇,前后联系;忠实原文,务求直译。
“通览全文,领会大意”,是把文章从头到尾读几遍,熟读成诵更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全文的大意。
“逐词逐句,斟酌词义”,就是一个一个地搞清词的意义,然后一句一句地搞清句子的意义,把意思组成通顺的白话文。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碰到句子中人名或地名,照抄就行。
“汉字通假,必须注意”,古汉语中汉字的通用和假借情况相当多,这是古代汉语一种特有的书面语言现象,翻译时必须注意这种现象。通常有四种情况:
(一)以“形声字”代“声旁子”,如“食之不能尽其材”的“材”通“才”。
(二)以“声旁子”代“形声字”,如“出门看火伴”的“火”通“伙”。
(三)以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代,如“小慧未”的“”通“遍”。
(四)以读音相同的或相近的字互代,如“尔来二十有一年矣”的“有”通“又”。
“常用虚词,因句而异 ”,指的是一些常用的虚词有多种用法,随着句子的不同,用法也不同。如《师说》一文中“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之”是助词,相当于“的”,“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也相似也”中的“之”是代词,做“他们 ”讲。
“特殊句式,慎重处理”,就是说碰到一些特殊句式应当特别慎重。如:省略句里的省略成分要在翻译时补足。再如:倒装句在翻译时语序要正确;判断句要翻译得符合现代文。其他句式各有规律,学习中自己体会即可。
“字词句篇,前后联系”,是指字词句篇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免翻译时造成自相矛盾。
“忠实原文,务求直译 ”,是对翻译的总要求。译文时要忠实原文,防止牵强附会,把文章译得面目全非。直译是把每个字的意思都要翻译出来,又要做到句子通顺。
让学生掌握这个口诀,翻译课文就不太困难。
四 、结合课文导读了解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
要了解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就要从古人的立场解读文本,学习课文前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导读,对课文的内容作粗略了解,学完课文后带着学生一起学课文导读,这样学生对课文内容、主旨、写作目的、写作手法等就有更深层的了解。如《过秦论》课文导读中有这样一段话:《过秦论》是最早论述秦代兴亡的史论名篇,作者以充分的史实为依据,以多角度的对比为手段,综合分析了由盛而衰、由兴而亡的演变过程,以无可辩驳的气势,指出秦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 ”。学生通过读这段话,就能够得知本文主要用了对比的手法,以及本文的中心论点。
五、指导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学习文言文
一、兴趣激发要先行
1.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
而文言文中的许多名句,言简意赅,运用得当,尤显典雅,意蕴深厚。例如,后,在《新华日报》上奋笔疾书“相煎何急”,取自曹植《七步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屠杀同胞的残忍和制造内讧的愚蠢,悲愤之情力透纸背。
现代生活熏陶下的中学生,有其优势,但也有一些心理障碍,这可在文言文中找到治疗的良方。教师可针对学生的心理障碍,将古人思想浅易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往往乐于接受。如有的学生任性,管不住自己。古人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古言含有深刻的哲理:要奋斗,振作精神,自强不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同样告诉我们,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勤奋可以使你获得更大的收获。
结合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使文言文贴近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很有益的。
2.给学生讲有趣味的文言小故事。如:郑人买履、自相矛盾、杯弓蛇影、鹬蚌相争等,文章短小,学生当堂就能够背诵。 让学生独立分析文言词语,从中找出一些窍门,感受成功的喜悦,并与同学分享。从每篇文言文中挑出几个重要的词,借助工具书从造字法的角度研究它的本义,然后推断整句话的意思,并把它讲给学生,会很好地激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来。
二、朗读教学不可忽略
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渐品味文中独特的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即使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课文、读注解、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他们大量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说千道难以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那潜移默化的成果随之日益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在平时的作文中也会信手捻来,使文章增色,添彩,其乐无穷。
再次,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它充满活力,跳跃着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三、熟读背诵,延伸阅读兴趣
可很多学生不愿背诵古文,是因为文言文读来拗口,背来易脱句,加之一些同学不理解语意,感受不到古文之美。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近些年来总结出几种辅导学生轻松灵活记诵的方法。
1.还原式。将文言文译成片段美文,然后让学生尝试着还原成课文原句。如是几番,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很快便能熟记课文,又能更深一层掌握文意,还能从中领略到不同于现代文之美。
2.问答式。即教师设置与课文紧密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用课文原文回答。
3.连贯式。此法常用于骈文或诗句,因为其句式对偶而连贯。
4.联想式。这种方法多用于背诵复习时,能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如可出题:三分钟内默出五句古诗文中写“月”的诗句、文句。
这种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别简练却又不失形象生动,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颇能让人体味到某种含蓄和幽默。《矛与盾》全文仅四句话,分两层意思,前两句讲这个人如何夸耀他的盾和矛,后两句写他如何被人问住,无言以答。《郑人买履》也分两层,先陈述这个人从量尺码准备买鞋到后来“遂不得履”的全过程;然后用简单的对话点明他没买到鞋的原因。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都很紧密。两则寓言都没有作者的任何评论,而用对话作为点睛之笔,用人物自己的话来点明寓意,给读者留出思考的余地。
除了继续了解古今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是学习本课的难点。而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可作为教学的重点。
选编这两则寓言的意图是,在第十一册初步接触文言文的基础上,继续读一点文言文,为初中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这两则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达上与现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注释可供借助,
小学生读起来就容易多了,加上在第十一册已接触过文言文,学生多少有了一些经验。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应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不要讲语法知识。教材中的注释,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句,还可让学生从中逐步体会古今词义、表达方法的不同。要启发学生善于充分利用,但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注释。
2.本课教学安排两课时,每课时可以集中学习一则寓言。两则寓言除具体内容不相同外,有许多相同之处。现以《矛与盾》为例,建议如下教学步骤:首先,教师范读,让学生借助注释试读课文,力求了解句子的意思;接着,指导朗读,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在反复读文中进一步感悟句子的意思;而后,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寓言故事;最后,讨论、理解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感受。
3.指导朗读和背诵是教学重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读古文的经验。现在的学生阅读古文的障碍在于古文词语、句式运用与现代文存在差别。这种障碍的消除,对小学生来说,不能讲古汉语的词法、句法。主要方法是:首先让学生参考注释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后通过反复朗读,整体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学生练习朗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两则寓言的朗读,除了须正确停顿、突出重音外,还应注意语气和节奏。
矛与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其中,前面部分,那人吹嘘自己的盾和矛的两句话,要适当突出对应的部分,语气语调比较张扬;后面部分“其人弗能应也”则语气改缓变沉,与之形成对照。“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应读出问句的语气(尾音稍上扬)。还可以设想是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人的不同语气、节奏:年轻气盛者问得俏皮一些,稍快些;年老或斯文些的人问得舒缓些……都可表现一定的幽默感。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4.“思考·练习”第二题“读一读,说说句子的意思。”此题目的在于将文中较难的句子列出来重点理解。引导关注文言文的词句运用特点,领悟用现代汉语表达文言句子意思的方法。做这一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注释理解句意并结合指导朗读进行,也可以安排在读好课文、理解寓意之后进行。但无论在什么时候进行这项练习,都宜采用整体感悟、通句揣摩的方法。千万不要讲文言虚词、实词及句式的知识。以下是列出的五个句子的大意,供参考。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非常,很,特别)坚固(结实),没有什么东西能穿透(它)。或:我的盾坚固得很,什么东西都穿不透。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意思是:我的矛(特别,非常,很)锋利,对于物体(东西)没有不能穿透的。或:我的矛锋利得很,什么东西都穿得透。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或:用您自己的矛戳您自己的盾,会怎么样呢?
(4)“至之市而忘操之。”意思是:等到到集市上去的时候,却忘了拿尺码。
(5)“何不试之以足?”意思是: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鞋呢?
5.“思考·练习”第三题,意思是通过“用自己的话说说那个卖矛又卖盾的人和那个买鞋的人可笑在哪里”,理解寓言的寓意,受到启发和教育。感悟寓言的寓意,关键在于熟悉寓言讲的故事。所以,进行这一步教学,应安排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之后,先让学生把每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讲讲寓言故事,然后组织讨论:寓言中人物说话、办事可笑在哪里,为什么可笑,从中悟到了什么道理。为使人人参与思考,可先小组交谈,再全班讨论。学生感悟不准、不到之处,教师要作适当引导、点拨。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多年以来,无论是识字教学,还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模式上,也体现在教师教育教学方法上和学生学习方法上。但不知为何,新课标理念不能渗透进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课堂仍然重复着传统教学模式---奉行"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教学观念,教师借助教参让学生背词语解释、背语句译文,学生被动记忆,看不到成功,更没有文言文学习兴趣,致使文言文教学投入多、收效差。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把新课标理念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去,提高教学效率呢?这是初中语文教育人一直追求的教育梦想。笔者结合多年来文言文教学实践,主要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1.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欲望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巧妙的新课导入,不仅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还能为学生放开思维、驰骋想象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文言文毕竟是一种历史语言,与学生口语和常接触的书面语都相差甚远,读起总感觉拗口、理解不通,难度大,这也是学生难以爱上文言文的直接原因。因此,教师变换形式的课前导入,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进行,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是大有裨益的。新课导入的方式很多,如教师回肠荡气、神韵别致的范读;讲趣味盈满、内容新颖的文言小故事,如郑人买履、自相矛盾、杯弓蛇影、鹬蚌相争等。如教学《桃花源记》一文时,可以借助声像俱美、视听结合的多媒体,以优美的朗读声把学生带入幽美的的"世外桃源"。总之,只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调动起来了。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加强朗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语感
语感就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学生语感,新课标给出了方法,要求学生直接接触文言文材料,多读多积累。因此文言文教学要以读为突破口,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以其人之见读其人之文,自然能通晓、领会其文章内容。这样读能解意,读能培养语感,加强朗读,反复地读,是文言文教学的一大法宝。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应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渲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就能变成有感情的音响,逐渐品味文中独特的内容和感情,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在美感的作用下,学生怎会没有学习课文的兴趣呢?教师朗读课文后,即使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课文、读注解、弄清字句等。如《陋室铭》中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岳阳楼记》中的"先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优美工整的句子,让学生反复诵读,产生兴趣,为语感打基础。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授人与渔,教给学生文言文学习方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认为不教就要先教,教他方法。文言文教学也应该这样"授人以渔",授予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知道如何预习文言文、如何朗读文言文、如何理解文言文等等。学生学习文言文,首先要了解其内容。而了解文言内容,最简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熟读的基础上利用文中的注释和工具书弄清生字、通假字等特殊字的读音,翻译文章。通过翻译,不仅了解了文意,还应深入地学习了解相关的文言文的一些基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阅读水平。如教学《爱莲说》时,比较文中八个"之"字的用法,哪些"之"理解为"的",哪些句子中的"之"有舒缓语气的作用。再有就是文学常识了,采取让学生归纳总结的方法,将一课、一单元乃至一册书中的作家、作品和出处,按朝代顺序整理出来,更便于记忆。教师也会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指导,甚至参与学生的预习中去。
4.实词教学,加强文言文新旧知识联系
语文是一门渐进性很强的学科,它比其它学科更需要日积月累,文言词语教学更是如此,分实词和虚词,虚词数量有限,常见意思也较少,而实词数量多,义项复杂。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有效积累常用实词,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旧带新,新旧对比,古今对比,逐步整理等新旧联系的方法。①以旧带新。我们不仅要看到古今词义的"异",还要看到古今词义的"同"。"异"是我们可以突破的难点,"同"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条件。到哪里去找这个"同"呢?从学生已有的知识里找,如学习《隆中对》中的"此用武之国"一句时,我首先叫学生解释"北国风光"的"国",使学生知道"此用武之国"中的"国"和"北国风光"的"国"字词义相同,即"地方"的意思。②新旧比较。一词多义,是学习文言文的又一困难。要掌握一个词语的多种解释,我采取新旧比较,词义辨析的方法。如学习《两小儿辩日》,在解释"去"时,我着重联系旧知识,使学生掌握古今词义的不同,然后作为新知识积累下来。待到学习"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岳阳楼记》)则着重于比较,通过辨析,让学生掌握"去"有"离开"、"除去"等不同解释;③古今对照。学习文言文,归根结蒂,是为了提高理解阅读和运用现代语文的能力。
5.温故知新,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一、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现实生活中,政治演说、企业文化,甚至日常表达,语言简洁、精练,可收到极好的效果。文言文中的许多名句,言简意赅,运用得当,尤显典雅,意蕴深厚。例如,后,在《新华日报》上奋笔疾书“相煎何急”,取自曹植《七步诗》,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屠杀同胞的残忍和制造内讧的愚蠢,悲愤之情力透纸背。
同时课堂上.给学生讲很有趣味的文言小故事。如:郑人买履、自相矛盾、杯弓蛇影、鹬蚌相争等,文章短小,学生当堂就能够背诵,融文言知识与哲理学习于一体,趣味十足,学生兴趣极高。还有.从每篇文言文中挑出几个重要的词,借助工具书从造字法的角度研究它的本义,然后推断整句话的意思,并把它讲给学生,会很好地激起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来。
二、朗读教学不可忽略
首先, 初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文中意境和神韵先声夺人地感染学生,同时通过学生朗读,逐步品味文中独特的意境美,激发美感而引发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有时候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能感染学生的心灵。教师朗读课文后,即使对学生不做任何要求,学生也会自觉地去读课文、读注解、弄清字句等。这样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汲取语言营养的过程,他们大量反复地朗读之后,说千道万地难以讲清的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语感难题在不知不觉中迎刃而解,那潜移默化的成果随之显露出来,学生不但可以在写作时模仿、消化那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脱口而出,出口成章,从而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
再次,文言文的语言很讲究语气、语调、语势,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如果不朗读,很难把握作品中应有的感情、特色。因此,对文言作品必须通过朗读,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声音,它充满活力,跳跃着 生命,从而使学生从内容、感情、特色全面地体会作品。
三、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中人物形象的人格魅力和感悟文中的美好情感
在教学时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内在的审美因素,引导学生认识作者是如何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露自己对榜样人物的赞美,从而使学生在心中树立起一座座美的丰碑。怀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忠心报国的诸葛亮,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伟大抱负的范仲淹,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诤诤誓言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写就“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等等,无不深深地震撼着每个读者的心灵。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作品同作家的人格结合起来,从人性的角度上去领悟作品无穷的精神魅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此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凛然正气、不畏的唐雎,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刘备……等等这些,都充满着浓厚的人文气息,让人心往神驰,当学生在阅读中为这些历史人物深受感动、神采飞扬时,我们的教学,也就获得可喜的成功了。另外,一些文言文之所以能千古流传,是因为它与今天人们的思想感情有着相通之处,今天读来仍然能产生共鸣。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阅读,领会蕴涵在文章中的情感美,接受情感美的陶冶。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架起一座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的桥梁,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如教《岳阳楼记》一文时,可介绍范仲淹幼年丧父,生活贫苦,却刻苦读书的情况以及他从小就立下的“不能利泽生民,非丈夫平生之志”的誓言,引导学生说说作者那种自强不息、从小立志的精神,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济世情怀和乐观精神。诸葛亮出师作表,表“报先帝而忠陛下”的耿耿忠心;杜甫写就《春望》,抒“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忧国思家深情;苏轼作《水调歌头》,发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千古祝愿;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这些情感之美,无不闪烁着动人的光芒,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做好引导工作,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四、学以致用,让古诗文之花在作文中绽放
[关键词] 康德哲学;黑格尔哲学;形式逻辑;辩证法;自相矛盾;二律背反;
一、黑格尔哲学与康德哲学的逻辑相接
西方哲学史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排列哲学家的思想和哲学家的。哲学发展史的研究家并不着重研究各个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究竟有哪些不同,因为他们总是把哲学思想首先当作哲学家个人的思想去研究,然后才是这些哲学思想对哲学史的影响。因而,在一般看法里面,西方哲学是随着时间的延续而不断发展的,后世的哲学家总的来说在前世哲学家的基础上不断地有所进步。对于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这两个在西方近代哲学史上有着重大影响的哲学家及其哲学的看法,大体也是如此。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虽然黑格尔对康德的哲学有所批评,但总的来说黑格尔发展了康德哲学,“康德哲学的重要发展是黑格尔哲学”[1](P263)。罗素认为:“《批判》(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这一部分(指康德提出的四个二律背反)对黑格尔有了极大的影响,所以黑格尔的辩证法完全是通过二律背反来进行的。”[2](P252)罗素的观点不仅承认了黑格尔哲学对康德哲学的发展,而且指出了认定这种发展的哲学思维逻辑上的依据。可以说,这个观点代表了西方哲学史对康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发展关系的一般看法。
(一)黑格尔和康德哲学的逻辑接触。不难看出,黑格尔哲学与康德哲学确乎有着不只是表面上的关系,而且还有着包含在哲学的深层次里的逻辑方法上的联系。那么,黑格尔究竟是怎样理解康德哲学的逻辑方法和逻辑规则的,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需要对黑格尔哲学逻辑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或者说,需要对黑格尔如何在康德提出的逻辑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逻辑构造过程进行研究。因为黑格尔对康德逻辑哲学的解决方法,就是黑格尔用他的哲学观点对康德哲学方法进行的批评和对比。通过对这种解决的考察,能够更客观地认识黑格尔哲学逻辑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其理论思维的要点。在他们著作中原有的大量表述,可以作为弄清这一问题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从中看出黑格尔从他所面对的哲学逻辑材料的基础上去构造他自己的逻辑方法,经过了哪些逻辑的改动。
(二)逻辑在哲学中的位置。逻辑学是哲学理论中的方法论层次,因为任何严肃的哲学观点都需要经过对其正确性进行证明的过程,而证明就需要一定的方法。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一个人如果不能对自己的观点作出逻辑的论证,那么他能获得我们主张他们应当具备的任何知识吗?”[3](p297-298)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分析篇》里,开宗明义地指出他所开创的逻辑哲学“它所研究的对象是证明,它归属于证明的科学。”[4](p83)逻辑学就是为证明哲学观点的正确所必须运用的固定方法,或者也可以称之为证明方式。应当说,逻辑学像其它哲学思想一样也是不完美的,它有它自己由不全面到较为全面的发展过程。在这期间,不同的哲学观点和不同的哲学家,会有不同的哲学逻辑,并会用不同的逻辑方法去论证他们的哲学观点。那么,研究和弄清某一位哲学家的逻辑哲学观点,也就是弄清其在哲学理论上的方法论,弄清其究竟用何种方法证明其哲学观点。不同的哲学逻辑,也就是不同的哲学方法论。掌握某一种哲学观点的最为便捷的方法,就是掌握它证明自己哲学观点的方法论,也就是掌握它的逻辑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康德的逻辑哲学观点,就是康德的哲学方法论;黑格尔的逻辑哲学,就是黑格尔的哲学方法论。抓住了逻辑哲学思想,就是抓住了哲学问题的方法论。
(三)逻辑学的划分。黑格尔对康德哲学逻辑的阐述和分析,十分全面和详尽。他的《逻辑学》(又称“大逻辑”)和《小逻辑》著作,几乎就是用他的哲学观点写就的康德哲学述评,其中大量篇幅是对康德逻辑哲学的分析和评价。他的阐述过程,就是他对康德哲学逻辑的批评过程,并在这种批评的同时提出和论证他自己的哲学逻辑。我们可以将他们的逻辑哲学分为普通逻辑和辩证逻辑两个方面来对比他们的逻辑哲学观点。普通逻辑在有些情况下又称为形式逻辑,在近代和近代以前的哲学中属于哲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期间,普通逻辑和辩证逻辑并不是不同的两门逻辑,只是在逻辑哲学这个大范围内为阐述问题的方便而进行的划分。在康德和黑格尔的逻辑学和哲学理论中,这两种逻辑不仅没有划分为互不干涉的两类逻辑理论,而且就他们的哲学原理的论证关系来说,这两种逻辑还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比这两种逻辑哲学的不同观点可以看到,普通逻辑是辩证逻辑的基础,离开了对普通逻辑的理解区分,将无法弄懂在辩证逻辑上不同观点争论的根据何在。现在通行的将普通逻辑与辩证逻辑分为不同的逻辑科目,从而对逻辑学加以割裂的作法往往会使问题难以弄清。
二、黑格尔与康德对普通逻辑观点的对比
黑格尔和康德在普通逻辑上的观点,除了在个别地方相同外,在对普通逻辑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上有着许多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成为黑格尔和康德在辩证逻辑上形成区分的原因。我们可以通过对比看出他们在普通逻辑上的相同点和主要的不同点:
(一)逻辑以思维为对象。在逻辑的认识对象为思维或思维方式这一点上,黑格尔与康德基本是相同的。康德认为:“逻辑的研究范围已经严密规定;它的唯一的任务,就在于对一切思维——不论其为先天的或经验的,它的起源如何,它的对象如何,以及在我们心中所可能遇到的障碍(不管是偶然的还是自然的)——的方式的规律,加以详细说明和对它加以严格的证明。”[5](p9)黑格尔认为:“逻辑的对象即思维,或更确切地说,概念的思维,基本上是在逻辑之内来研究的;”[6](p23)所以,两者在这一点上区别不大。
(二)逻辑的抽象方法。康德认为逻辑方法应当是抽象的方法:“逻辑因此能有正当理由抽去——实际因其任务的要求——知识的一切对象及对象的差别,而留存于悟性的,仅为逻辑思维自身及其方式”,[7](p9)“因此种形式逻辑乃抽去知识之一切内容(不问其为纯粹的或经验的),而仅论究普通的所谓思维的方式(即论证的知识之方式),因而在其分析的部分中能包含理性的法则。”[8](p140)
但黑格尔的逻辑观点与此不同。他不认同普通意义上抽去质料的逻辑方法:“因为思维与思维规则既然是逻辑的对象,那么,逻辑在它们那里就也直接有逻辑的独特内容;逻辑在它们那里也有知识的第二组成部分,即质料”。[9](p24)黑格尔对抽象的逻辑规则嘲笑道:“所谓规则、规律的演绎,尤其是推理的演绎,并不比把长短不齐的小木棍,按尺寸抽出来,再捆在一起的作法好多少,也不比小孩们从剪碎了的图画把还过得去的碎片拼凑起来的游戏好多少。”[10](p34-35)
(三)逻辑的规则。康德哲学完全是按照逻辑思维的规律来进行的,逻辑思维规律在康德哲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黑格尔对逻辑思维的规律却有不同看法,他认为:“康德哲学也没有使那些成为普通逻辑内容的概念形式经受批判,反而采纳了这些形式的一部分,即使把逻辑形式看作不过是思维的形式功能,那么,就因此也已经值得研究它们本身在多大程度上符合于真理。”[11](p261)矛盾律是逻辑学中的最为基本的规律之一,是指在思维当中不允许有自相矛盾的现象存在。康德不仅认为:“一切分析判断的共同原理是矛盾律”,[12](p19)而且认为:“无论什么都不能违背矛盾律”。[13](p20)
而黑格尔对此另有看法,他赋予了矛盾律完全不同的含义:“因为矛盾命题在它的表述中,不仅包含空洞的、单纯的自身等同,也不仅包含这个同一的一般他物,更包含绝对的不等同,自在的矛盾”,[14](p36)“一些作为绝对的思维规律而提出来的命题,更仔细地看来,便是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相互扬弃的。”[15](p29) 黑格尔不仅认为矛盾律等思维规律本身就包含着自在的矛盾,甚至认为:“既然同一命题或矛盾命题只是把与区别对立的抽象同一作为真的事物来表述,它便不是思维规律,而不如说是思维规律的反面。”[16](p36)这里,黑格尔为了克服思维规律所规定的思维当中不应包含矛盾成分的戒律,干脆不愿承认形式逻辑的规律是思维的基本规律。
(四)自相矛盾。自相矛盾是思维逻辑规律的检测对象,是对任何命题进行证伪的最终形式结果。康德说:“人们在形而上学里可以犯各种各样的错误而不必担心错误被发觉。问题只在于不自相矛盾”。[17](p123)显然,康德把自相矛盾看作是理性逻辑思维的最终界限,超出这个界限以外的地方是人类思维不可踏入的区域。因而,自相矛盾只能是对任何问题进行证伪的最后的逻辑终点。而黑格尔则说:“自相矛盾的东西并不消解为零,消解为抽象的无,而是基本上仅仅消解为它的特殊内容的否定;或说,这样一个否定并非全盘否定,而是自行消解的被规定的事情的否定,因而是规定了的否定;”[18](p36)这段话简单地说就是,自相矛盾只是否定了某种规定的东西,在它本身当中包含着的矛盾仍然存在,因为矛盾的存在和运动是绝对的;自相矛盾也是矛盾,它并不是矛盾作为逻辑运动的终止区域。
然而,康德并不这样看待自相矛盾,他说:“一切普通的所谓判断的普遍的(虽仅消极的)条件,(不论我们所有知识的内容如何,以及与对象的关系如何)为不自相矛盾;如若自相矛盾,则这类判断的自身,即使不就它与对象的关系而言,也属于空虚不实之类。”[19](p149)然而黑格尔说:“知性很不费力就可以指出一切关于理念所说的话都是自相矛盾的。但这种指斥是可以予以同样的回击的,甚至可以说,在理念上已经予以回击了”,[20](p400)“知性当然可以举出种种理由来证明理念是自相矛盾的,因为譬如说:主观的仅仅是主观的,老是有一个客观的东西和它相对立,存在与概念完全是两回事,因而不能从概念中推出存在来”,[21](p401)“但是逻辑学所推出的毋宁正是上述说法的反面,即:凡仅仅是主观的主观性,仅仅是有限的有限性,仅仅是无限的无限性以及类似的东西,都没有真理性,都自相矛盾,都会过渡到自己的反面。因此在这种过渡过程中和在两极端之被扬弃成为假象或环节的统一性中,理念便启示其自身作为它们的真理。”[22](p401)这里,黑格尔要说的是,自相矛盾作为知性和逻辑所推出的理念假象,它的两极过渡便成为包含在理念之中的假象的反面,也就是真理。自相矛盾当中也包含着真理,黑格尔对自相矛盾的这一番演绎及其结果,是支持他的哲学逻辑的重要观点之一。
三、黑格尔与康德对辩证逻辑的不同认识
对辩证逻辑的不同分析和认识构成了黑格尔和康德哲学逻辑方法的最终区别。通过下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黑格尔和康德在普通逻辑上的不同观点,如何造成了他们在辩证逻辑上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辩证法。通过康德和黑格尔的基本著作,不难发现他们对辩证法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在康德的著作里,除了认为在人类理性里面不可避免地要遇到辩证法以外,几乎找不出对辩证法的肯定评论,而且相反,在《纯粹理性批判》里面,占一半的内容是康德用他的逻辑理论展开的对辩证法的诘难和批驳。这种批驳不能不说是自辩证法在古希腊哲学中产生以来所遇到的最强有力和最彻底的逻辑解析和批驳。康德说:“辩证法这一名词,应当有另一用法,即列举在逻辑中成为批判‘辩证的幻相’的一种逻辑。本书中所用的辩证论,即属此义。”[23](p76)或者说,康德称辩证法为“辩证的幻相”,他在著作中列举辩证法的目的是为了批判辩证法的逻辑。康德说:“古人把辩证法作为学问技术的名称而使用的,虽然其意义种种不一,我们就他们对于这个名词的实际用法所能够断言的,则在于古人,这个名词绝不出乎‘幻相逻辑’之外。这是由于模拟逻辑所规定的严密方法,及以逻辑的论题掩藏其主张的空洞,而使其无知及伪辩具有真理的外形的伪辩术。”[24](p76)
黑格尔不能同意康德认辩证法为虚假逻辑幻相的说法,黑格尔说:“辩证法是那些古代科学在近代人的形而上学中以及通过古代人和近代人的流行哲学而最遭到误解者之一”,[25](p537)“人们常把辩证法看做一种技艺,似乎它是靠主观才行,而不属于概念的客观性。它在康德哲学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形态和什么样的结果,这在他的哲学观点的一些例子里已经指出过了。重新承认辩证法对于理性是必然的,这必须看作是无限重要的一步,尽管必须引出相反的结果以反对他的哲学所发生的结果。”[26](p538)显然,黑格尔认为辩证法遭到了误解和不公正的待遇,他要复兴辩证法,并对康德哲学对辩证法作出的结果提出反对意见。
(二)辩证的形式和推理。在古代传统意义上,无论是作为论辩术,还是作为辩诘推理,辩证法一直有着它的固定形式。亚里士多德说:“辩证的前提则是对在两种相矛盾的陈述中应接受哪一种这一问题的回答。”[27](p84)也就是说,辩证法的形式通过三个条件来构成:1.命题前提必须是两个;2.这两个命题必须相互矛盾;3.论辩的结果不能是两个命题都正确。
康德对辩证法逻辑的实质分析,是按照它的这种两相对立的固定形式来开始的,从而发现其中所包含的矛盾。康德认为:“当理性一方面根据一个普遍所承认的原则得出一个论断,另一方面又根据另外一个也是普遍所承认的原则以最准确的推理得出一个恰好相反的论断,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理性才迫不得以泄露了自己的隐蔽的辩证法,而这种辩证法是被当作教条主义拿出来的。”[28](p124)然而,黑格尔对辩证法的这种将矛盾命题加以并列对立的形式表示批评,他认为列出这种辩证的形式属于形而上学的独断论:“这种形而上学便成为独断论,因为按照有限规定的本性,这种形而上学的思想必须于两个相反的论断之中,如上面那类的命题所代表的,肯定其一必真,而另一必错。”[29](p101)
黑格尔说:“康德在讨论理性的矛盾时所遵循的方法是这样的:他并列两难问题中所包含的两个相反的命题,作为正题和反题,而分别加以证明,这就是说,他力求表明这些相反的命题都是对这些问题加以反思所应有的必然结果,这样他就明显地避免了建立论证于幻想之上,偏为一方辩护的嫌疑。”[30](p134)从这里不难看出,康德按照辩证法的形式对其中的对立命题分别进行推论,目的是为了从这种辩证的形式当中,找出隐藏在长期以来一直作为不变教条来使用的辩证法之中的矛盾性质。而黑格尔则不同,虽然他明确表示反对列举辩证法的对立形式,但这并不是从此不要辩证法,相反,而是为了忽略辩证法的对立形式以及对双方命题的推论。
(三)二律背反。不难看出,辩证法中对立命题的矛盾究竟属于何种性质,这是认识辩证法对于人类理性具有何种意义的关键所在。康德说:“这些辩证推论里有些仅仅是表面自相矛盾的,有些是真正自相矛盾的”,[31](p155)“理性在此种辩证的推理中之位置,我将名之为纯粹理性之二律背反。”[32](p268)二律背反(antinomie)与两难推理(paradox)的意思基本相同,是指相互矛盾而又无法解决,康德的意思显然是用它来指称包含在辩证法中固有自相矛盾的性质。而黑格尔对辩证法所包含的矛盾有另一种看法:“康德的二律背反所包含的,不过是这样极简单的直言主张而已,即:一个规定的两个对立环节中的每一个都把自己从其他环节孤立起来。但是在那里还把简单直言的、或本来是实言的主张,掩盖在一套牵强附会的歪道理之中,从而带来证明的假象,掩盖了主张中的实言的东西,使其变得不可认识”。[33](p201)
黑格尔为什么会认为康德的证明是歪道理?黑格尔说:“至于康德对这一正题的证明,和康德其余的二律背反命题的证明一样,也采取了反证法的弯路,这种弯路表现得是很多余的。”[34](p202)对于康德的这种对对立的正反命题的反证法的证明,黑格尔说道:“但是人们立刻看到这并不需要用反证法来作证明,甚至根本不需要证明,因为应当证明的东西,已直接包含在证明本身之内,作主张的基础了。”[35](p253)这样,问题又不在于究竟是正向推论还是反证法,而在于命题本身就是直言主张,或者说,要证明的东西就包含在命题里面,因而不需要证明而只要进行分析性的叙述就可以了。黑格尔说:“辩证的性质,深入观察一下,就会看出每一个概念一般都是对立环节的统一,所以这些环节都可以有主张二律背反的形式。——变、实有等等以及每一个其他的概念,都能够这样来提供其特殊的二律背反,所以,有多少概念发生,就可以提出多少二律背反。”[36](p200)在这里,黑格尔不仅对康德对二律背反的逻辑性质的认定不予认同,而且还要用他创造的“对立环节的统一”的辩证逻辑概念来代替二律背反在逻辑哲学中的意义。
四、黑格尔与康德对矛盾逻辑属性的不同看法
然而,即使取消了对对立命题的证明而只运用对命题的叙述,对立的命题仍然是矛盾的,辩证法的实质就是不容回避的矛盾。通过黑格尔和康德对辩证法的分析不难看出,黑格尔对康德哲学逻辑方法的理解及其分歧,主要集中在对矛盾的逻辑认识上。矛盾是从哪里来的,辩证逻辑的矛盾属何种性质,人类理性应当如何看待矛盾,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理解是黑格尔与康德在哲学逻辑上的区别点所在。
(一)辩证逻辑矛盾的来源。康德说:“互相矛盾的两个命题不能都是错误的,除非它们所根据的概念本身是自相矛盾的”,[37](p124)“这两个互相冲突建筑在一种自相矛盾的概念上。我从这一点来解释为什么在这两个互相冲突里正题和反题都是错误的。”[38](p125) 康德的意思是指辩证矛盾的根源在于存在在辩证前提里的概念就是包含着自相矛盾于一体的东西,辩证法的两个对立命题实际是从这个包含着自相矛盾概念的前提里引伸出来的,因而不可能得出无矛盾的逻辑结果,而罗列对立是为了解决矛盾的。那么,在辩证形式背后所掩盖着的这种矛盾是从哪里来的呢?康德说:“从这里就很容易暴露出来辩证的假象。这种假象的产生,是由于我们把我们思维的主观情况,当成事物本身的客观情况了”。[39](p135)康德认为,辩证的矛盾实际上是主观自设的矛盾,并非客观事物自身带来的矛盾,矛盾的根源就在于这种辩证理性总是引导人们的思维去进行超越人类认识能力的理性推论,而最终却又不能不陷于自己的思维所不能解决的思维死区。
但是,黑格尔对康德对辨证矛盾的批判说道:“康德这种思想认为知性的范畴所引起的理性世界的矛盾,乃是本质的,并且是必然的,这必须认为是近代哲学界一个最重要的和最深刻的一种进步。但康德的见解是如此的深远,而他的解答又是如此的琐碎;它只出于对世界事物的一种温情主义。他似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不应具有矛盾的污点的,只好把矛盾归于思维着的理性,或心灵的本质。”[40](p257)
显然,黑格尔的这段阐述把康德对矛盾的批判认作了对“理性世界矛盾”具有本质性和必然性的阐释,并称之为“是近代哲学界一个最重要的和最深刻的一种进步”,这是对康德哲学从根本上的曲解和误解。康德是把矛盾当作对立的东西来加以认识的,而黑格尔却把这种认识当成了将矛盾认作理性自我的东西,黑格尔将康德哲学对矛盾逻辑的看法的原意完全解释反了。至于康德“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不应具有矛盾的污点的”,这倒是的的确确的。
五、批判辨证法与发展辩证法
(一)分析矛盾的不同逻辑方法及其影响。通过以上的引述和对比不难看出,黑格尔哲学与康德哲学在逻辑方法上的不同之处的主要表现就在于,这两种哲学对形式逻辑及其基本规律有着不同的哲学认识,并从对形式逻辑的不同认识继而形成了对辩证逻辑的不同认识。康德哲学是从形式逻辑的逻辑规则出发来认识辩证法的逻辑,而黑格尔哲学正好相反,是从辩证法的逻辑方式出发来认识形式逻辑的思维原则。两者分别以形式逻辑和辩证法作为自己哲学的逻辑思维原则和逻辑思维方法,进而对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形成了自己不同的哲学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哲学逻辑。他们各自用自己的哲学逻辑分别对矛盾这一思维对象作出了不同的哲学解释。
(二)世界本质矛盾论和世界本质和谐论。如果姑且不论形式逻辑或辩证逻辑的原则究竟何者正确的问题,而单就作为两者的共同对象的矛盾的来源而言,笔者认为,黑格尔对康德的矛盾观点就存在着明显的分析误解。从康德的哲学中,我们找不出康德认为世界不应当存在矛盾的观点,也找不出认为理性思维不应当存在矛盾的观点。换句话说,康德并没有否认矛盾的存在。相反,正是由于有矛盾的存在,人类才需要用智慧去解决矛盾,无论是主观的矛盾还是客观的矛盾。人类并不是因为需要矛盾才去研究矛盾,相反,人类是为了克服矛盾才去面对矛盾的。哲学作为人类的智慧之学,同样也不是为了扩展矛盾和发挥矛盾而给矛盾以合理性,恰恰相反,哲学是把识破矛盾和排除矛盾作为自己的理性使命去完成的。康德的思路是要把客观存在的矛盾从主观认识的角度加以解决,并无保留矛盾的嫌疑。在这个问题上,黑格尔明显地误解了康德哲学的总体思维过程。从前后关系上来说,康德不仅深刻地接受了莱布尼茨对形式逻辑基本原则的改造和简化,而且深受其预定和谐说的影响。他认为世界的本来面目是和谐的、有序的和完美的,而恶的东西只能对它构成某种干扰,并不能改变它的实质。从他的哲学逻辑构造形式和方法来说,康德既不是温情主义也不是调和主义,因为他的立场十分鲜明,那就是,人类理性的正常思维逻辑规范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之间二者只能取其一。
而黑格尔自顾自地去发展他的矛盾辩证哲学,没有对康德哲学的原意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仅仅根据形式上的东西就做出了自己的解释。在黑格尔哲学的逻辑体系里,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关系是非常暧昧不清的。他没有明确说明形式逻辑在他的哲学逻辑系统里面究竟是什么,而是单独地发展了辩证逻辑的各种范畴形式,而且这些辩证范畴的逻辑发展形式都是雷同的和相似的,缺乏各自的特异性,所表现出来的只是从小范畴到大范畴的金字塔式的等次递进,在其形式上确切地说应当属于构造逻辑。虽然他大力发展了辩证逻辑作为内核,但也没有明确表达是否有了辩证逻辑,从此哲学里面就可以不要形式逻辑。
(三)黑格尔哲学就在于把矛盾作为正题来加以阐释。黑格尔认为世界并不应当是无矛盾的世界,人类理性也不应当是无矛盾的理性,矛盾到处存在,遍及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当中以及人们的思维活动当中,而辩证法则是矛盾存在和运动的普遍形式和内在动因,“辩证法是现实世界中一切运动、一切生命、一切事业的推动原则”,[41](p177)矛盾按照辩证法的原则和方式来发展自己,展现自己,成为世界的实在和思维的精神。
至于在逻辑的批判方面,黑格尔解释康德逻辑的哲学意义为揭示了矛盾的实质和必然的看法,以及将这种看法引申为历史性进步的观点,显然不过为了为自己的辨证哲学的开展铺平哲学道路。他的这种曲解对后来西方哲学家对康德哲学的理解产生了严重的误导,后世许多哲学家对康德哲学的认识都因袭了黑格尔的这个有意的,也可以说是不适当好意的错误解释。
总之,黑格尔对康德对辩证逻辑的批判的误解和拒绝,应当认为是近代哲学发展中在逻辑基本规律上并没有解决的问题。费希特和谢林是发展辨证逻辑的先导,但他们并没有贬低形式逻辑,而是试图从形式逻辑中找出辨证逻辑来。黑格尔比他们更为彻底和极端的是企图取消形式逻辑并发展他的辨证逻辑,但他的论证并不充分。在黑格尔之后的哲学发展中,绝大部分哲学家顺应和接受了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思想,甚至认为辩证逻辑是一种更高层次的逻辑,从而使之在后来的哲学发展当中对哲学的逻辑构造方法产生了巨大的支撑作用,从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到西方现代哲学家都是如此,从未在这个问题上提出过异议。形式逻辑从哲学当中,特别是从论证哲学问题的方法论当中分离出来,而成为几乎是与哲学无关的单纯逻辑学科,只是作为某种具有实际用处的分析工具而加以使用。然而,我们翻开《纯粹理性批判》不带成见地仔细看一下就不难发现,康德是批判辩证法的,而黑格尔及其《逻辑学》是发展辨证法的,两者各说各的,没有共同之处。非常令人遗憾的是后来的许多西方哲学家已经看不懂康德的这部大作的原意何在了,以至于将完全不同的东西看成了相互继承的东西,这不能不说是西方哲学文化传统的一种失落。
[注 释]
[1][2][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商务印书馆 1976年版.
[3]〔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4][27]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7][8][19][23][24][32]〔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因蓝译本为半文言文,引用时稍加改动.
[6][9][10][18][33][34][35][36]〔德〕黑格尔:逻辑学(上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11][14][15][16][25][26]〔德〕黑格尔:逻辑学(下卷)[C]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12][13][17][28][31][37][38][39]〔德〕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0][21][22][29][30][40][41]〔德〕黑格尔:小逻辑[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参考文献]
[1]K.R.波普尔:开放的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预言的:黑格尔、马克思及余波[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p79-80.
On the Kant’s criticize on dialectic and Hegel’s distort on the Kant’s philosop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