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在职工程硕士优选九篇

时间:2022-10-18 07:40:3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在职工程硕士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在职工程硕士

第1篇

关键词:工程硕士 校企联合 培养质量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及创新型人才的需要更为迫切,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便成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尤其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许多科技工作者感到只有重新“回炉”进行新一轮“充电”,才能解决知识陈旧给科研生产带来的种种困扰,才能在面对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时,不感到力不从心。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设置正是从企业的需求出发,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搭建了一个知识更新继续深造的平台,通过校企联合将人才培养与企业工程技术结合起来,既发挥了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的优势,也有效发挥和利用了企业的科研优势,将产学研结合落到实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和探索,使学校、企业及科技人员都受益匪浅,达到了“共赢”的效果,受到社会、企业的重视和欢迎。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对企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工作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也显露出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进而影响了培养质量。

一、工程硕士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目的主要是为满足企业的工程需要,但目前,校企联合在制定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时,没有完全体现企业的工程需求,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

2、教材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在课程设置及教材选择方面,没有针对工程硕士特点,专门开发适合工程硕士需要的专用教材,大多数教材还沿用工学硕士的教材,未体现出工程特色。

3、“双导师”职责不清,作用发挥不到位。一方面,校方导师由于教学任务繁忙,指导的学生较多,很少有机会针对性的指导在职工程硕士学员,甚至,有部分企业学员直到答辩前才见导师一面;另一方面,企业的导师大多由技术人员担任,他们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面,没有太多的经验,直接影响了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4、教学管理实施有效性差。在职工程硕士在培养的过程中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模式,工与学的矛盾在所难免,学员基本都是科研生产一线或管理岗位的骨干人员,出差或加班非常频繁,给教学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二、工程硕士培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认识不到位,导致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

工程硕士培养之前,校企双方缺乏深入有效的沟通。一方面,部分企业管理者认为培养主要是学校一方的事,企业只需协助管理即可,没有积极充分的分析本单位专业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校方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也缺乏针对性调查研究,没有为企业提供可供参考的数据,导致课程设置不能完全满足企业需求,培养方案针对性不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工程专业特点、特色不够,这些因素是影响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前提。

2、制度刚性不强,导致管理不规范,操作困难

由于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为“进校不离岗”,要求学员在学习期间,进校学习时间一般不少于3个月,但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校方为满足一些企业的要求,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为方便企业学员,将“进校”环节省略了,理论课程阶段,将老师派到企业上课,虽然方便了学员,但也为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不进校,一方面,难将自己从琐碎的家事及工作中解脱出来,不能静下来安心学习;另一方面,学生不进校,就很难与校方导师有充分沟通交流的机会,也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出校方导师的资源优势,很好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人才。

三、改进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对策

1、加强交流、密切合作,做到学以致用

根据工程硕士培养宗旨,校企双方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坚持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提高工程创新能力为出发点。企业管理者首先要及时了解并掌握自身实际需求,做到目标明确、心中有数,同时要积极主动与学校沟通;校方也应主动帮助企业分析需求调查结果,根据培养单位设计的专业领域,组织专家进行认真论证、研讨,同时,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和特色,制定详细的培养方案,以满足新形势下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的要求。

2、创新形式、把关质量,严格过程管理

(1)源头治理,改进选拔培养方式。在职工程硕士人员选拔时,应改变惯用的单位推荐、费用报销的形式,采用学员自主报名、学成奖励的方式,从源头上入手,提高学员学习主动性,为后期学习质量提高奠定基础。

(2)校企联合,共同培养、加强管理。学校方面侧重于知识传授方面的管理,企业单位则侧重于日常管理。在理论教学管理方面,校企双方对学员要严格考勤制度,严格按照工程硕士培养计划,监督学员认真完成好每门课程规定的学时数,同时,培养单位还要加强对授课老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效果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考核评估。

(3)结合工程实际选题,严格论文管理。工程硕士论文选题要结合科研项目,要应用学科前沿的新知识、新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难题。因此,要求校企双方导师要各负其责,相互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认真严格执行开题评审、中期检查、论文评审、答辩等制度,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保证论文质量。

3、完善制度、保障质量,强化考核评估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础。如何不断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制度是保障,是先导,校企双方应根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尽快补充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比如:工程硕士教学管理制度、校企联合导师管理制度、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评估制度等。同时,双方还应加强对工程硕士培养整个过程的跟踪、检查和考核评估,以便及时总结经验,找出问题,明确方向,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结束语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我国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目前还正处于一个发展探索阶段,还没有完全形成有效、完善的培养体系。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培养模式和体系,还需要长期的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本文根据企业在职研究生培养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性的提出了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改进意见和想法,希望能对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起到一点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常宾,罗秋敏.认清办学理念 努力做好工程硕士办学的特色创新.大连交通大学

第2篇

关键词:在职工程硕士;学习特征;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7-0096-0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就读于北京交通大学的在职工程硕士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了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运输与土建学院、机电学院、电气学院、软件学院等学院在职工程硕士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集中发放问卷143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有效率为98%,并使用SPSS数据同时分析工具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的方式进行,以访谈法进行辅助和补充。高校在职工程硕士在线学习特征及影响因素调查问卷由在职工程硕士进行在线学习时的学习喜好和学习需求两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在线学习条件、课程形式、学习评价、应用方式、认可度等5个一级指标,以及学习终端喜好、学习时长倾向、学习评价时机等13个二级指标。问卷经过了小范围试用并多次修改完善,以保证其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本次调研采取直接施测和间接施测两种方式,即包括研究者自己进行的调查研究和委托北京交通大学相关学院同学或教师进行的调查研究。问卷的发放和回收由研究者自己完成。问卷回收后,相关的数据统计与分析由研究团队合作进行。

调查结果与分析

1.在职工程硕士在线学习喜好

(1)常用在线学习终端。

回收的140份有效问卷中,在职工程硕士学生常用的在线学习终端中以个人电脑为主,占66%,其次是手机客户端和平板电脑,分别占28%和5%。

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可知,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虽然手机与无线通信网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个人电脑仍旧是在职工程硕士进行在线学习的主要终端。

(2)常用学习交流工具。

在职工程硕士学生常用的学习交流工具有微信、QQ、电子邮件、在线论坛等。由于不同通信工具的功能侧重点不同,学习者在选择使用学习交流工具时,会同时使用多种交流工具为学习服务。在职工程硕士学生选择学习交流工具的调查结果如下页图1所示。

由下页图1数据可以看出,微信、QQ等实时通信工具是学习者最常用的学习交流工具,学习者在使用通信工具进行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对信息传输的实时性有较高的要求。

(3)一周在线学习时长。

由访谈可知,在职工程硕士突出的“工学矛盾”,使学习者的学习时间难以集中。本研究对在职工程硕士这一特殊群体一周内用于在线学习的时间进行了调查。

研究结果表明,将近80%的被试者一周中用于在学习的累积时间为2~6小时,即对在线课程设置时,为使学习者能有效地进行学习,学习资源不宜过多,一般在4小时左右能够完成学习为宜。

(4)学习终端与学习交流工具选择的相互影响分析。

不同的学习交流工具在不同终端的运行模式和性能不同,本研究对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在选择终端进行学习和选择学习交流工具之间存在的关联性进行了分析(如图2)。

结果表明,无论学习者选择哪种交流工具应用于在线学习过程中,个人电脑始终是学习者最为常用的学习终端。但手机因其便携性更有利于灵活安排学习时间,加之它的智能化不断增强,也逐渐成为学习者用于在线学习的主要终端之一。

学习终端对交流工具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微信具有跨平台性、开放性和易用性的特点,这就使得学习者无论选择何种学习终端,微信都是学习者最常用的交流工具。

2.课程形式

(1)学习者的资源类型偏好。

常见的在线学习资源包括视频资源、演示文稿、演示动画、其他辅助文档等,学习者在进行在线学习过程中对不同类型的学习资源的选择结果如图3所示。

调查结果表明,课程视频和演示文稿仍旧是学习者最常用的学习资源类型。

(2)课程结构需求。

一个典型的在线课程平台应包括公告栏、课程说明、会议室、班级列表和学生主页、作业/测验、评价、元数据、同步协作工具、多媒体资源库、文档上传区、日历、搜索工具、书签、导航模型等模块。其中的课程页面上包含的内容有课件(视频+习题)、课程讲义、课程信息(学习目标及考核方式等)、讨论区、学习进度等。本研究就学习者对主要课程结构的需求进行了调查。

结果表明,课程内容本身仍是学习者特别需求的部分,包括视频和测试试题、课程信息、课程讲义等。

(3)课程学习单元时长需求。

学习单元是教与学过程中的课程学习的基本组成单位。本文就学习者对课程学习单元的时间长度需求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在职工程硕士认为比较合适的长度是10~15分钟,占比49%,次之是5~10分钟,占比33%,少于5分钟的占比4%。因此,在建设在线课程,对授课单元进行分解时需要充分考虑在职工程硕士对时长的接受度。

(4)课程资源长度对学习者一周在线学习时长影响分析。

在职工程硕士在线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决定了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学习时长有一定的要求。本研究就在线课程基本资源时长对学习者学习时长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结果表明,当单个在线课程资源时长在5分钟内时,50%的被试者一周累积学习时长可以达到2~4小时;当单个在线课程资源时长在5~15分钟时,绝大多数被试者一周累积学习时长可以达到4~6小时。单个在线课程资源时长对学习者的学习累积时间有一定的影响。

(5)学习者对在线课程授课人员的期望。

在线课程模糊了学生与教师的界限。在线课程中的讲授人员可以是教师、教辅人员、企业人员、行业专家,也可以是以往的优秀学生。不同主讲人员有着不同的授课特征,在职工程硕士对授课人员的期望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结果表明,即便是在线课程,在职工程硕士学生仍然期望授课人员是传统教学中的主讲教师或行业专家。

(6)授课单元时长与资源类型、学习终端类型的关系。

本文就学习资源类型和学习者所选用的不同学习终端对授课单元时长需求产生的影响进行总结和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学习者对授课单元时长需求与学习资源类型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当授课时长不足5分钟时,使用演示动画或视频合适。如果超过5分钟,学习者对演示文稿或其他文档资源的需求逐渐上升。学习者对授课单元时长需求与选用的不同学习终端之间同样存在一定的联系。当授课时长在5分钟以上时,个人电脑优势突出;当授课时长不足5分时,学习者更倾向于选择手机等便携式学习终端。

3.学习结果评价

学习评价是整个教与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评价的时间不同可以分为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根据评价的实施者不同可以分为教师评价、同伴评价和自我评价。本文就在职工程硕士在线学习中的评价时机和评价实施者的喜好进行了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就评价时机来看,“教学视频后紧跟几道相应的习题”和“每单元后有单元习题”是学习者更为倾向的评价方式,即对学习者学习过程进行的形成性评价是学习者更能接受和喜爱的评价方式;就评价主体来看,学习者更加侧重于教师评价和自我评价。

4.在线学习应用方式

在线学习根据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应用程度不同,可以分为纯在线学习、混合式学习和纯传统的面对面学习三种模式。本文就在职工程硕士将在线课程应用于教学的模式进行了调查分析,探讨学习者对在线课程的应用需求,选择最有利于教学的组合模式。

分析结果表明,在学习方式上,学习者更加倾向于面授学习为主、在线学习为辅,在线学习和面授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5.认可度调查

在线课程具有覆盖面广、传播手段灵活,学习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为学习者提供服务;学习资源丰富;学习者可以自定步调进行学习等优点。但在线学习不利于情感的交流,对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要求较高。本文就在线课程对在职工程硕士的吸引力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如图5所示。

结果表明,在线学习对在职工程硕士学生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在线学习可以重复观看、随时随地学习,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在职工程硕士突出的“工学矛盾”使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因此,利用在线课程对在职工程硕士进行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在职工程硕士在线学习的特征喜好进行了调查分析,结论如下。

(1)在线学习过程中,在职工程硕士常用的学习终端仍是个人电脑。它对学习资源具有最大的兼容性,可以满足各种多媒体学习资源的正常播放;对学习交流工具的要求主要是实时性和易用性。

(2)在职工程硕士一般周累计学习时长为2~6小时,不同的学习终端、学习交流工具、学习资源类型和单元授课时间对学习者的累计学习时间有着一定的影响。为保证大多数学习者具有较高效的学习时间,单元授课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为宜,学习资源类型以视频、动画和传统的演示文稿为主。

(3)学习者更加期望在线课程中授课教师仍旧为传统面对面教学中的主讲教师或行业专家,评价过程倾向于教师和学生自己进行的对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

(4)在线学习不能够取代面对面的教与学过程,它是传统教与学过程的一个重要补充,在线教与学和传统面对面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才是适合于在职工程硕士学习的有效教学模式。

(5)在线课程可以重复观看、随时随地学习,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这是在线课程吸引在职工程硕士的主要方面,也是传统课堂教与学过程的重要补充之所在。

2.建议

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在学习者自己的认识和发展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来。针对以上结论,在建设在线课程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重点展开。

(1)构建以视频、动画、演示文稿等为主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库。学习资源是学习者进行在线学习的根本支撑,丰富的学习资源给学习者以更多的选择,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利用信息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在线教学资源的重复利用性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

(2)构建基于混合式学习的在职工程硕士教学模式。在职工程硕士的“工学矛盾”使传统的面对面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同时在线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在线学习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将在线教学和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有机结合,构建适用于在职工程硕士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提高在职工程硕士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

(3)突出形成性评价。在职工程硕士培养不同于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更不同于传统的培训,它具有学位教育与技能培训的双重性质,形成性评价能够实现对在职工程硕士更加客观、全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1]马勤.浅析在职工程硕士学习特点及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J].教育教学论坛,2014(7):99-102.

[2]孙志松.在职软件工程硕士的学习特点及培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7(3):104-105.

[3]杨九民.在线视频课程中教师对学习过程与效果的影响[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4]贺超波,付志文,汤庸,等.高校在线课程建设模式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5(5):58-60.

[5]王应解,冯策,聂芸婧.我国高校慕课教育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5(6):83-85.

[6]董威,文艳军,李暾,等.软件工程专业在线课程建设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5(6):51-55.

[7]苏小红,赵玲玲,叶麟,等.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15(7):60-65.

[8]刘潇.基于网络资源的院级在职研究生在线课程管理与设计[J].科技资讯,2011(11):31.

[9]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13.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642

1 背 景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快速传播。“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激发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1],而这种“互联网+”的思想应用于教育教学上,则可以具体对应上MOOC[2](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课)和SPOC[3](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在教学教法上,将具体网络应用和网络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可以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目前也有一些基于MOOC和SPOC的教学教法研究[4]。

而研究生教学,特别是在职研究生教学,则更适合应用这种“互联网+”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让学生完成学校的教育之后能够在实际工作和科研工作中快速上手,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理?结合实践能力有着巨大的意义。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环境的操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2 “互联网+”模式下的课程组织模式

对于研究生课程设置来说,有不少基础课程都和本科生本专业的课程内容有重合。以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的工程硕士课程为例,“高级计算机网络”“高级数据库”“高级软件工程”“算法导论”“高级操作系统”就同本科生软件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在内容上有重合。有些基础内容是本科阶段已经讲授过的,导致学生会觉得奇怪,研究生的课程和本科生课程到底有什么区别,这些课程和本科一样?以“高级计算机网络”为例,在脱产的双证研究生班上课时,就有学生在问“高级计算机网络高级在哪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合理组织课程内容,既要抓住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又要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进行导引。

2.1 脱产硕士生的课程组织研究

网络课程中的主体内容是重复的,特别是网络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和协议,在各个网络课程中都要讲到,且有大量的重复性教学。重复的教学不能得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就如同之前我们曾提到过的[5],研究生的“高级计算机网络”教学可以考虑从技术发展的主线来整理。例如应用层各个协议的发展,HTTP协议从non-persistant HTTP到persistant HTTP,从只支持单对象到支持多个对象;从FTP的PORT传输模式到PASS模式的改变,Email客户端从POP3协议的普及使用到IMAP4协议的普及使用。应用层每一个技术的发展都是从具体应用需求提出的,启发学生思考Killer Application促进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对于其他偏向于协议改进的层次,如传输层来讲,除了TCP和UDP的基本理论,还可以介绍TCPng-SCTP[6]、TCP拥塞控制的具体各种改进协议,针对UDP协议的拥塞控制协议DCCP[7]等。对网络层则从IP地址不足的角度介绍分类别IP地址、VLSM、CIDR、NAT、IPv5、IPv6、IPv7等,当然对于下一代的IP协议还是以IPv6协议作为重点介绍,说明IPv6同IPv4相比增加或减少的功能及原因;数据链路层则可以从CSMA系列展开,如CSMA/CD、CSMA/CA、CSMA/CN[8]、CSMA/CP[9]等。

以上的内容都需要学生利用课下时间通过Internet找相关的文章和素材,提前准备,方便课上介绍和讨论等。至于其他的网络新技术,如无线网络、网络安全、网络管理、光网、量子通信网络等,则更是需要利用Internet查阅相应的材料。探索网络课程体系中网络资源的系统化、网络教学模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完善网络课程组织方案。

但是这些组织方法只适合于本专业、本科学过“计算机网络”及相关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课程的研究生,对于在职的工程硕士,则无法直接从系列技术的分析和技术的延展进行组织,需要其他的组织方案。

2.2 在职工程硕士的课程组织研究

在职工程硕士来自于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又是不同的情况。以笔者今年上半年上的3门在职工程硕士的高级计算机网络为例,大连半脱产2016级,56人,每周二、四、五上课,每周7学时,上3周半;大连在职2016级班,50人,每周六晚上上课,每次4学时,上8周;营口在职2016级(AS)班,74人,周四至周日上课,每天4―12学时,4天上课。3个班不同的人数,不同的上课强度,不同的基础。其中,大连半脱产2016级的学生虽然不是全日制学生,但是上课的时间集中,同全国统考的硕士生上课形式类似,且周末也会集中上课,2年的研究生课程会在一年以内完成,所以本文还是把这类班级归到在职工程硕士一类。

基本每个班有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学生曾经是其他专业的,包括英语、化学、材料、会计等,质量参差不齐,没有办法以上一小节的内容组织教学内容,需要新的教学方法。

除了让学生课后找相关资料外,在这种类型的班级里笔者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方法,在3个班级里都获得了一定的效果。

(1)举一个曾经用过的“计算机网络”试卷,提前通过网站、QQ群、微信圈子等方法分发给学生。要求每位学生在课上回答一个问题,以完成课程参与度的分数(一般为20%),在学生回答题目的基础上做知识点的展开。让学生自己或通过班级QQ群、微信圈子里找其他人询问、讨论,是一种自学或学生互相之间讨论的方式。特别是学生互相之间讨论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以P2P的方式询问和解答问题,解决教师作为“服务器”的瓶颈问题,加快讨论速度和效果。

(2)以课件的outline页为引导,鼓励学生自己论述某个技术,在某位学生说过后,再进行必要的补充,由学生选择所在某一层次的技术讲解的先后顺序。这种对某个技术的论述,也可以作为参与度分数的评判标准。

(3)在主体内容完成后,提出问题让大家讨论,给有基础的学生更高的讨论。当然讨论的问题也可以用于脱产的研究生课程上,这种问题除了细节外,还会多一些分析或思考。

① UDP头、IPv4头、IPv6头中都有total length或payload length字段,但是在 TCP头中为什么没有相应表示segment长度的相应length字段?

② UDP头、IPv4头、TCP头中都有Internet Checksum字段, 但为什么IPv6没有校验和字段?

③ 在常见的头中,都是源地址在前、目的地址在后,如TCP头和UDP头中都是源Port在前,目的Port在后;IPv4头和IPv6头中都是源IP地址在前,谜底IP地址在后;但在Ethernet帧或802.3帧结构中却是目标MAC地址在前,源MAC地址在后。

④ token ring的效率理论上要比CSMA/CD高得多,为什么没有使用token ring?为什么WLAN中的MAC地址会多于两个?

其他的一些常见的讨论,如为何IP地址和MAC地址可以共存,CSMA/CD为什么不能在无线网络中使用,TCP在有线网络中的拥塞控制方法为什么在无线网络中不适用等。

在本次3门在职工程硕士的“高级计算机网络”课程中,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明显感觉学生的参与度要好,课上及课间的参与度大大提高,特别是在课下与教师的交流和探讨问题的频率和次数要大大增多。还有学生因为出差错过了一次课程,在考试结束后,还专门约时间单独补上错过的课程内容。

整体来说,这种组织方法提升了在职研究生培养质量,利用Internet环境和资源,进行科研与教学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资源实践的探索,为以后进一步优化教学组织方法、培养研究生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2.3 实验课程材料的组织

理论和实践结合,一方面要求对于实际问题能够进行整体把握、进行系统分析,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于实际问题能够通过实验建立相关的概念模型、数学模型或解决方案等,以准确描述具体的实际问题。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分离的,课堂教学处于主导地位,实验处于辅助地位。课堂教学具有非常鲜明的灌输特点,不太强调学习者的内在条件,学生只是接受者的角色,长期下去,学生很难学会学习。理想的学习方法应强调学习者的主导作用,在计算机教育实践中,要求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合二为一,互为补充。强调教师的责任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环境,其显著特征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和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利用各种工具辅助教学,这些工具将和各个抽象层次的可视化支持结合起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给定一个编程任务,提供学习环境和背景知识;将课堂教学和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要求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学习环境的构建上,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特别是对于在职工程硕士来说,很少有机会做配套的实验,只能从原理和步骤及他人视频上做一些了解,这就需要学生通过Internet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学习知识。研究生在宿舍或者课余时间就能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变成了老师与研究生之间和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进行实验的远程模拟部署和录像演示并可以远程访问,以此让对课程感兴趣的研究生随时随地进行远程学习。

3 分类教学网站的设计和实现

对于教学网站的设计,课件分享和组卷、自动评分系统都已有一些研究,比如在林桂亚等[10]的工作中,根据学生频繁使用手机这一趋势,结合教学环境和教学改革情况,建立了基于WAP的课程教学网站。吴巧玲等[11]研究了主观题自动评分系统的实现,系统采用自然语言理解,并依据CNKI的“知识库”来作为自动评分的依据,实现了分类教学网站的设计。

网站的基本功能如图1所示。网站的访问者分为两种,一种是游客,另一种是注册用户。游客与注册用户共有的功能是搜索与观看视频,注册用户有修改个人信息、评论以及查看评论等功能。网站的维护者是管理员,管理员负责推荐信息管理、视频管理、评论管理以及账户管理等。网站的核心功能在于视频管理和评论管理,学生可以作为访问者观看网站视频,并可以用提交评论的方式与其他网站访问者交流或分享学习心得。网站用JSP和MySQL数据库等相关技术进行了实现,目前已经在教育网内部进行了使用。

4 教学效果和总结

以考试成绩为统计的教学效果见表1,其中2016级3个班是使用了在线视频网站的,而之前2个2015级的班级并没有使用该系统。特别要说明的是,2016级大连半脱产和16级大连在职的两个班的开卷形式是“一本书开卷”,即学生只能带纸版的参考材料;而2015级的三个班及2016级营口在职班的考试形式是“全网开卷”,即学生可以用电子版和纸版的参考材料。

第4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质量问题事关社会对我国硕士学位和研究生培养制度的评价。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质量,课程设置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针对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相应的对策,提出以下看法。

一、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的现状

自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2003年3月17日下发《关于开展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通知》至今已有四年,各培养单位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也有了很大的进展。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是核心,但由于教育部、国务院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并没有明文规定,只要求: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参照培养单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同时加强教育理论、技术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可根据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因此,各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时基本套用统招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案,其主要特征是:课程设置较规范,课程门数和学分要求与统招研究生基本一样;课程口径较宽泛,有些培养单位甚至按一级学科来设置学位基础课程;研究生课程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度越来越紧密,应用性课程比例也较高。但由于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的开展时间还不长,基础较弱,目前的课程设置还不能完全适应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育发展的要求。

(二)当前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程设置体系缺乏针对性不同培养层次、培养规格的研究生应当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但这种差异在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体系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不少培养单位的课程设置不同程度地存在混乱现象。有的院校完全套用在校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体现不出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和统招研究生在培养方面应有的差异性;有的院校研究生课程中不少课程内容甚至与本科课程的重点有重复;部分专业课和基础课偏重知识灌输,而忽视对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由于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优化设计,对有些必要的内容还存在遗漏的问题;加强教育技术的课程开设也不够。

2.课程设置具有随意性有些培养单位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并不完全取决于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而是视师资情况而定,有什么样的老师就开什么课,有些应该开设的课程因为没有师资被取消,存在因人设课现象。也有部分培养单位视学生在校脱产学习时间而定,脱产学习时间长开设课程就多,存在因时设课现象。此外,在课程设置时不考虑专业和学科的结构体系。课程建设缺乏全面的、系统的规划。

3.不同学校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大相径庭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的权力在各培养单位,这种自有利于各培养单位利用自己学科优势和师资力量培养各有特色的人才。但由于各培养单位学科专业水平、师资条件、对专业理解不同及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的目标认识有区别等因素,出现了同一个专业在不同的学校设置的课程大相径庭的情况,从而导致培养的人才在规格上缺乏基本的共性。如何在追求各自的课程特色与重点的同时,保持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课程的一定共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4.课程体系缺乏先进性反映在课程内容的滞后、陈旧、重复。反映学科前沿的课程开设不够,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进展不能尽快反映到课程内容中。

二、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课程设置遵循的原则

1.设置的课程体系要体现科学性和合理性要适应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实际的需要;既要有公共的加深基础理论的课程,还要有学科交叉、拓宽知识面的课程。要从课程开设的种类与分布、课时、学分、上课形式、考试方式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综合设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有必修的学位课,学位课中含有基础课和专业课,基础课不仅仅单纯从理论出发,而更应侧重应用。除了学位课以外,还应设置一些与现代要求相适应的应用性较强的选修课程。培养方案应强调必修学分而不是必修课程。课程设置应有一定可选择的弹性空间,以满足不同学员的工作和学习的需要。

2.设置课程内容要体现前沿性和综合性课程设置的前沿性首先是指专业领域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其次课程设置必须凸显课程的研究性、探索性;第三,前沿性还包括交叉性、边缘性及跨学科综合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趋势。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为高等学校教师的创新提供保证。据此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内容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是本专业领域的重要信息,包括本领域的重要期刊、重要学术会议、本学科领域学术权威代表性文献等,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外能够获得更加深入和专业的阅读材料;

二是专业课程内容应该涉及本专业领域的前沿问题和研究热点,才有可能取得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三是本学科领域较新的知识和近期的研究成果;四是相关学科及教育教学技术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方法;五是适应学科交叉、学习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3.设置课程体系要突出实用性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脱产学习的时间有限,应从实际出发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应有侧重,应扩充优质课程资源,培养一种能够指导教育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的教学框架。

4.考试或考核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明确考试目的不是为了检测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高等学校教师掌握基础理论及系统专门知识的程度,也不是为了修满学分而获得学位,更重要的是检测他们如何理解和把握本学科的理论和知识发展的前景,以及应用所学理论和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要通过考核促进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针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特点和培养目标,采取多种方法,利用多种形式组织各种研究生的考试,避免单纯考试观点。

三、解决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问题的对策

笔者认为,解决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问题,首先需要提高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几年来我们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实际培养中存在重学位论文,轻课程学习的倾向。课程体系建设暂时落后于培养的需要,课程体系零乱、内容陈旧等问题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解决这一问题,前提是必须强化课程是关系培养质量关键环节的意识,切实把课程作为提高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具体到课程设置实践中,在加大对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的人力、物力、财力上投入的同时,制定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设置的规章制度,明确课程在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培养中的目的、地位、作用、运作方式及质量监控等事项并落实于实际培养工作中,使高等学校教师在职研究生课程设置纳入一个科学、规范和合理的轨道。

其次,建立课程建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保证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各培养单位应该成立专门的课程专家组,成员由高等教育专家和各专业学科领域内有影响的资深专家构成,由专家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在这个学科的研究经验,提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高校教师应该学习哪些课程,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达到什么样的培养目标,从而构建该学科的课程设置、教学大纲。

参考文献:

[1]曹坤明.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6,(5)92-95.

[2]李海生.当前研究生课程设置问题简析[J].中国研究生,2005,(2)24-25.

第5篇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问题;对策

作者简介:高文波(1964-),男,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副处长,工程师。(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5-0025-02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职业分工越来越细,技术含量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专门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大批量、多规格、高层次的特点;我国研究生教育正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从以学术型为主向学术型与应用型并重转变,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学术型培养为主向以应用型培养为主转变。在经济转型期和研究生教育发展新阶段,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简称“工程硕士生”)教育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只有坚持与行业紧密联系,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切实解决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性问题,才能为企业转型、产业升级服务。

一、新时期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优质生源不充足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以在职人员为主,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形式进行培养,一定程度上培养质量遭到社会和用人单位诟病,对工程硕士的声誉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实行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培养时,家长与学生明显对工程硕士存在偏见和误解,报考意愿不足。同时,由于政策不配套、宣传不到位,家长和学生认为工程硕士低人一等,不如工学硕士,常常出现先报考工学硕士,然后再申请调剂到工程硕士的现象,工程硕士生中的优质生源明显不足。

另外,目前高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没有完全实行分类录取,初试沿用工学硕士标准,考题过分偏重知识性内容,对应用和实践能力考查不够;复试忽视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职业性的考查,一些真正希望在职业能力上有所提升的学生无法获得入学资格,而一批对行业认识和了解不足、工程意识和职业潜能缺乏的学生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生,形成学生学习期望与后期培养之间较大的落差,影响培养质量。

2.课程设置、培养环节与工学硕士类同

在观念上,培养单位认为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一样都需要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忽视了两者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导致两者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类同;部分教师认为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是一样的,都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没有单独开课的必要,加之由于部分领域学生的招生数量少,培养单位考虑到成本因素,使得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同堂上课现象多有出现。除专业实践外,其他环节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区别不大,培养的区分度不高。

3.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研究生课程建设存在着重视度不高、系统性不强、重复性过多、深度不够、方式单一等问题,研究生课程应有的作用和地位未能有效发挥。课程间纵横向区分度不明显,重点不突出,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很少。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工程应用性与实践性的教材缺乏,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深度不足,部分内容与本科内容重复,差异性和层次性不明显,专业课内容的先进性与前沿性不够;教学方式单一,部分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在部分重要原理和数学公式的推导中疏于书写,只是通过 ppt来讲述公式,甚至照本宣科,简单地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缺少案例教学、研讨教学等教学方式,不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4.应用型师资缺乏

长期以来,高校的教师以工学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为主,大部分教师理论知识深厚,理论水平高,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缺乏对企业技术和管理的深刻理解,工程实践能力较差,习惯于传统的工学硕士培养的思维模式,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严重不足。校外的兼职导师虽实践经验丰富,但往往对学生的全程指导不熟悉,投入的精力不足,他们与校内导师和学生的联系较少,沟通不多,其作用发挥不够。总体而言,高校指导工程硕士的应用型师资十分缺乏。

5.专业实践教学薄弱

专业实践是培养工程硕士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硕士生获取学位论文选题的主要渠道。为了提升工程硕士生的能力和素养,保证工程硕士生的培养质量,目前各培养单位都建设有一定数量的专业实践基地或研究生工作站。但是,实际上能够真正进入专业实践基地开展实质性实践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导师要求学生参与自己的科研课题,学生实际上成了导师科研课题的“打工仔”,导师根本不愿意让学生去专业实践基地实习实践,即使去了实践基地,由于项目不足、指导不到位,学生对行业及其规范了解不多,往往是流于形式,走走过场,专业实践的时间明显不足,专业实践质量难以保证。

6.与行业、职业资格认证衔接不畅

目前的现状是进入行业没有标准和要求,学术型研究生也可以去行业一线,专业学位研究生也可从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人才准入标准不对等,企业选人的标准是学历、学生的性价比,而不是学生的能力。高校工程硕士培养并不考虑行业需求,培养与行业的联系不紧密,大部分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学位跟行业资格认证没有对接,少数工程领域虽有行业、职业资格认证,但两者的衔接也不顺畅。

二、新时期工程硕士培养对策与建议

基于目前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新时期工程硕士培养应以工程领域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培养质量为根本,大力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评价标准,大力加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着力提高工程硕士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之需。

1.严格分类招录与分类培养

工程硕士是与工学硕士不同类型的学位,虽然属于同一层次,但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不一样。因此,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题应该与工学硕士研究生不一样,应该更多地侧重于职业性与应用实践能力的考查;工程硕士研究生录取应单独划线,只招收报考志愿为工程硕士的学生,不接受工学硕士研究生的调剂;同时,应建立针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制订更加明确的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专业实践训练,学位论文选题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培养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力量,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加强与行业的紧密结合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时间不长,发展中的体制机制不健全,发展极不成熟,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行业任职资格进行无缝对接是关键。只有这样才会促进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才会加大课程体系、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评价标准的改革力度,才会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联系,才会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否则高校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将会没有市场。

(1)突出职业导向,改革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不是以学科为基本单元,按学科的逻辑进行,而是以行业、问题为导向按行业、职业的逻辑进行。按工程领域并结合工矿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的实际需要设置课程,课程内容应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能反映当代工程科技发展前沿的最新水平。开设与行业任职资格相关的课程,推进工程硕士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的有效衔接。

(2)结合行业需求,推进与行业的紧密联系。邀请行业高级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专家开展“行业前沿讲座”、讲授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让学生尽早接触行业、熟悉行业、了解行业,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

(3)突出案例教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导师、行业与企业进行案例建设和案例教学的积极主动性,鼓励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编写案例、出版案例教材,并讲授案例课程等,通过大量采用案例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以工程项目为依托,强化实践能力。一是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为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提供实践平台;二是通过校企联合共建实践基地,学生结合基地的工程实际项目开展专业实践或直接参与导师的横向工程课题研究,参与工程实践;三是通过参与各种工程项目的实践研究,增强学生对行业的了解和对行业规范的认识,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质量决定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建立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且懂行业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对于工程硕士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要推动校内专任导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联合进行项目研究,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选聘一批具有一定学术水平且实际经验丰富的企业高级专家或高级管理人员兼任工程硕士生的指导教师,不定期来校开展“行业前沿讲座”、讲授专业课和实践课、指导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等;再次,开设“导师学校”,对工程硕士生校内外导师进行培训,组织他们学习相关文件,让其熟悉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及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和管理等各环节的相关政策、规定及要求;最后,加强校内专任导师与企业兼职导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

4.切实转变教育理念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工学硕士研究生教育虽处于同一层次,但在培养规格上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工学硕士按学科设立,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而工程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其突出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的紧密结合。因此,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理念,树立新的工程硕士培养观。

(1)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主导轻学生自主的现象,确立学生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其身心特点、兴趣和个性特征,在教师的引导、参谋、组织下自主选择、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不断获取知识。教师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思维方法的熏陶、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2)要树立开放的教育理念。虚心学习、开放包容是应具有的胸襟,在立足国情、求实创新、自主发展的同时,注重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理念、经验。工程硕士教育发端于西方,英、美等发达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工程硕士培养制度。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工程硕士教育的理念、模式和先进经验。

(3)要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大工程观”是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思想道德与工程实践融为一体,具有实践性、整合性、创新性的教育理念。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需要亟待改变狭隘的学术教育观,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念,重视工程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兴趣、工程实践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

(4)要树立“质量是生命线”的教育理念。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经过近20年的发展,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是在培养模式和培养制度上还需要不断完善,在培养方案上还需进一步优化,在培养环节上要加强管理,在进一步建设理论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在培养质量上狠下工夫,使得培养的工程硕士研究生真正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结语

相比美国等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开展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时间不长,在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在推进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与行业紧密结合及考核、评价与职业资格标准衔接、完善高校与行业企业的双导师或导师团队负责制等方面还需要政策支持、政府推动。

参考文献:

[1]周叶中,夏义堃.以质量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全面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0).

[2]高文波.提高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1,(29).

第6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硕士;培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190-02

一、引言

专业型硕士学位是继学术型硕士学位发展起来的新型学位类型,是我国教育制度深入改革的新生事物。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职业分化愈来愈细,技术含量要求愈来愈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来说,社会各行各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愈来愈强烈。人才战略不仅要培养高、精、尖的学术型人才,从社会就业的趋势来看,更要培养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大量应用型、职业型的一流人才走向社会实际领域。实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制度,顺应潮流,是教育结构的历史转型和战略调整的必然[1,2]。湘潭大学是湖南省唯一一所没有经过大规模合并的老牌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地处“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地域优势得天独厚。为了探索改革之路,笔者从剖析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积极转换视角,在培养模式、实践教学等方面寻求突破,探索建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二、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1986年,Glanzer[3]认为,专业硕士学位培养以专业教育为主导,以终结性教育为主,以实践为导向。长期以来,高校教育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的倾向。土木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方面缺乏成熟的、科学的、规范化的培养模式,存在以下一些共性的问题:

1.社会认知缺乏。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起步晚、时间短、规模较小。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一直在人们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社会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遍缺乏认识。一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难度、录取分数线相对偏低,优秀学生报考缺乏积极性。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比较,学生和家长认为专业硕士研究生低人一等,学业含金量不足。二是社会对专业硕士研究生认可度不够明确。企事业用人单位一般认为,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相比没有什么强项,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础理论、专业知识比专业硕士研究生扎实,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知识、动手能力并不一定强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给专业硕士研究生就业带来障碍。

2.课程独立缺乏。实行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制度以来,课程体系基本上沿用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教材,没有形成分类、独立的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两者大同小异,教材内容陈旧,教材与工程实践脱节,偏重理论讲学与计算,专业课授课内容不够直观,适用于专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教材少见,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无优势、无特色、无创新,有碍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导师转型缺乏。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基本上是学术型学位指导老师担任,局限在学校,缺乏在生产第一线工作的经历,没有实践工作经验,在专业知识方面能满足学生需求,但不能满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职业性和技能型教育的需求,不利于培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端专业人才。

4.校企合作缺乏。实践教学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当前,高校与合作企业联系不紧密,配合不默契。由于高校与企业联系不紧密,有的合作企业热情不高,学校缺乏高质量的实践依托平台,实践环节效果难以保证。

5.管理到位缺乏。研究生管理包括校内和校外管理两部分。校内管理存在对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制度执行不到位,质量评价监控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校外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一般不设专职研究生管理人员。

三、改革思路及对策

我国研究生教育已进入改革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目标正处在从培养学术型到应用型的转型期。2010年,国家将“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纳入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为此,在现有条件下,高校应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构建符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规律和特点的培养模式。深化改革的思路和对策是:

1.正确引导,转变观念。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继续加强宣传教育,强调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优势,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社会和公众的认识度提高了,就会满腔热情地接纳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确定“宽口径、严要求、深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加大力度,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符合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培养机制,以优异的教育成果消除社会和公众对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疑。

2.优化课程,分类培养。创新型、应用型研究生人才培养具有很强的职业背景,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紧扣职业需要。现有教材偏重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适应的知识体系,注重实际不够,脱离实践,缺乏应用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除传授基础理论知识以外,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因此,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是关键,应与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有区别。

3.注重实践,建好基地。高质量的工程实践是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美国是世界上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最发达的国家。Julie等人[4]认为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团队学习,只有在实践训练中才能真正取得成效。校内校外实验实践基地建设是一驾马车的两个轮子,缺一不可,而且必须配合默契。

首先,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在学校原有实验中心和检测中心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增添仪器设备,全天候开放,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教学实验的需要、着力培养认知和动手能力。

其次,努力建设好校外实践基地。经过考察了解,认真协商,在友好合作、互利双赢的条件下,学院与湖南省六建公司、三建公司、湘潭市建筑规划设计院等单位签订共建实践基地的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明确责任、权利和义务,共同制定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每年定期输送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基地实践学习,在校外导师的精心指导下,参与企业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课题的研究,结合工程实践撰写毕业论文。学生毕业时,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安排毕业生到实践单位工作。用人单位对学生知根知底,乐于使用,学生也愿意到人熟地熟的单位就业。

4.导师转型,双向互动。当前,高校教师基本上都是学术研究型的,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缺乏实践工作经验。为此,高校应加强对学术型导师的培训,改变“学术至上”的教师考核方法,制定区别化的考核制度。要建立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到企业兼职、挂职锻炼制度,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导师学术创新水平和专业实践应用能力。此外,进一步完善校外导师聘任制度。充分调动校外导师的积极性,落实校企共建机制,为培养国家一流专业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5.双证通融,提升能力。同欧美发达国家一样,我国在土木建筑领域实施执业工程师资格制度。土木建筑企业(包括设计、监理、检测等单位)为了资质达标、升级,需要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获得本领域各类执业资格证书,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执业工程师资格制度对高校土木建筑类专业的办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它与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尤其是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是能够相互通融的。在教学改革中,以行业的准入性和资质性为核心,将注册执业工程师考试所具备的知识体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有机地融入理论与教学过程中,进行注册执业工程师学识的基本训练,使学生牢固掌握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在完成学业获得学历学位证书的同时,又得到获取执业工程师资格证所需能力的培养,为尽早具备本专业的“上岗证”――国家注册执业工程师执业资格打下良好基础。

四、结语

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本科后以应用研究为主要特征的高层次专业教育。开展教育改革以来,我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呈现蓬勃发展的积极态势,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高质量、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但仍存在社会认知、课程设置、导师队伍转型、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缺陷。为实现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转型,本文试图从宣传教育入手,改变单一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课程设置,实行校内校外导师双向互动,加大实验、实践基地建设,实行“双证通融”培养等方面进行探讨,不断改善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促进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培养大批的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1]张云峰,詹界东,李文.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必须与国家注册工程师制度接轨[J].高等建筑教育,2005,(3).

[2]袁广林.应用研究性: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9).

第7篇

关键词:工程硕士;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7-0204-03

国家教育部于1997年起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要,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和结构,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增强研究生服务于国家和社会的能力,正式设立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人数的增加,工程硕士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由于专业学位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相比,具有招生起步晚,规模小,形式单一,涉及职业领域比较少,全日制攻读比例较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培养模式缺乏特色,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等常照搬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等缺陷。现在普遍采用的培养模式并没有突出工程硕士的工程特色,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往往与工学硕士相近,存在只重视论文的学术水平而忽视工程应用的不足,不能够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数量、质量的需求,所以对于一个教育体系来讲,在职培养的工程硕士仍然是一个新生事物,其培养模式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成熟和完善。本文通过对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专门研究,力图结合学科的特点,在传统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增加学生对于机械产品的市场调研以及公司运作相关的知识点的学习内容并完善相关的培养方案,以期达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于机械产品市场了解和对于生产企业运作的了解,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产品开发所需的创新技术,而且可以了解产品的市场需求,做到有针对性地开展产品研发,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对于毕业后想在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学生而言,掌握了机械产品的市场调研方法以及公司运作相关的知识点以后,无疑可以使学生们尽快胜任管理岗位;对于部分想自主创业的学生来讲,可以利用学到的公司运作所需的知识,结合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迅速地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可以改变目前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学生的就业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

一、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思路

目前,国内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门研究在研究生教育现状、存在问题、教学课程设置、教育方法改革及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有些研究者目前对于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提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培养理念,但是还只是局限在培养平台的建立上,还没有具体实施的事例,还没有见到关于适应机械工程领域专业学位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专门研究。

目前在机械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往往与工学硕士相近,只是重视研究生的对于机械产品的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只重视论文的学术水平而忽视工程应用,不能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所以培养目标应该定位在为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和公司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为了开阔在职研究生对于机械产品的创新能力和知识面,使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对某个机械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而是从市场开发、公司运作等多个方面来考虑问题,使培养的学生具备创新和创业两种能力,成为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对于机械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除了强调其工程特色之外,还需在论文选题之初就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对于产品开发和技术市场的调研能力的培养以及和公司(或企业)运作相关的有关知识(比如公司的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了解,可以使研究生们在论文选题之初就学会对于机械产品的市场调研方法,选择市场急需的产品来开发研究,结合论文工作开发出产品的生产工艺,提高学生对于机械产品市场的了解和对于生产企业运作的了解,提高研究生的就业适应性和创业能动性,能够胜任专业技术工作岗位、管理工作岗位或是成为自主创业的能手,使研究生具备创新能力,增加研究生的知识面,为将来可以胜任本职工作、胜任管理岗位或是为将来自己创办公司打下良好的基础。构建该种培养模式时应该采取在对于某种机械产品的市场调研、生产工艺创新研究、市场推广的基础上,通过修订培养方案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创业能力。

二、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1.课题的市场调研是本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的前提和基础。每位学生开始进入课题之前,首先由导师在自己和框架式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建立上,还没有具体实施的事例,还没有见到关于适应机械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专门研究。建立符合机械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培养的、有本领域创新及创业能力特色的培养模式是本文需要着重研究的内容。

本文在构建机械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时,首先应考虑到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由于他们一般都有职业背景,且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其中不乏生产单位的技术骨干,对于机械产品的生产工艺甚至市场状况都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这部分学生而言,采用的培养模式应该由导师将自己的成果或是自己熟知的研究领域内,为学生筛选出与学科前沿发展紧密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实际课题拿来供学生筛选,为每一个研究生因人而异地设计好理论研究方向。在研究方向的设计上要以每个学生的研究方向为主,对研究生实施个性化管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每位学生在拿到导师提供的工程实际课题以后,首先需要对于课题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了解产品的生产工艺、市场推广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产品和技术的市场调研能力,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题。

2.培养方案的修订。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采取个性化培养方案,导师除了给学生选择本领域必须掌握的课程以外,还可聘请与学生选择课题相关的交叉学科的老师作为导师组参与课程设置的工作。对于开发产品类的学生可适量加入对公司(或企业)运作相关的有关知识(比如公司的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了解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去思考问题,使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对某个机械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而是从市场开发、公司运作等多个方面来考虑问题。对于这部分知识点,在现有的培养方案中可以采取让学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撰写市场调研报告或是采取听取讲座并撰写专题报告的方式进行培养。

三、具体培养过程的实施和验证

本文第一作者结合本课题的研究,将自己的研究思路用于自己的机械工程领域在职培养的工程硕士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的一个学生是2011年入校的在职工程硕士,进校时是一个民营企业的技术骨干,擅长数控机床编程操作等工作。我给学生列出了3个工程实际课题,首先让学生开展课题的市场调研。经过3个月的市场调研,该学生选择了“基于快速成型的树脂铸造模具的制造”课题,他认为这个课题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前景广阔,这个项目引起了他的学习兴趣。

确定了这个课题以后,作者给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中除了机械工程领域必须掌握的一些课程以外,还聘请了我们学校工程实训中心的老师、商学院的老师以及研究生处的老师作为导师组,为学生制定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该培养方案除了包含产品开发所需的知识点外,还包括了市场调研方法、公司注册、税务登记、银行以及财务管理等知识点,并分别由相关的老师进行个别辅导,该知识点的考核采取学生撰写总结报告的方式进行考核。

该学生经过3年的培养,不仅完成了硕士论文,而且还从原单位辞职,自己购买数控加工设备,在自己的家乡创办了自己的模具公司,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而这些公司注册、税务登记、银行以及财务管理等事项都是学生本人自己主持完成的,可以说该学生的表现证明本文构建的机械工程硕士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是合理的,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四、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的总结

1.本文所构建的机械工程领域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突出了工程硕士的工程特色,在培养方案的制订上既重视了论文的学术水平也重视了论文的工程应用,能够满足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

2.本文构建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强调了课题的市场调研是培养模式构建的前提和基础,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对产品和技术的市场调研能力。

3.本文构建的在职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在研究生课程设置方面根据学生课题研究的需要,采取了个性化的培养方案,避免了由于机械工程研究生属于理工科类招生范畴,不少高校在设置研究生课程方面,明显重视专业课的教育,而对于学科前沿和相关交叉学科课程的设置明显不足,这从某种程序上限制了机械工程硕士科研思维的发展的弊端。本文所述的培养模式中除了给学生选择本领域所需的必须掌握的课程以外,还适量加入了对公司(或企业)运作相关的有关知识(比如公司的注册、税务登记、银行开户以及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点,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去思考问题,使学生不仅仅是局限于对某个机械产品的技术开发工作,而是从市场开发、公司运作等多个方面来考虑问题,为学生以后从事管理工作或是自主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本文构建的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创新及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经过了作者实际培养过程的检验,培养的机械工程硕士从课题选择,到培养方案确定,再到完成毕业论文以及毕业后学生选择了自主择业,取得了满意的结果。本文的实践过程丰富了机械工程领域在职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丰富了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理论,有利于深化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本质认识,促进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利于学校明确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提高专业学位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倪敬,孙a.面向企业需求的机械工程硕士创新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6).

[2]黄东兆,胡忠举.机械工程硕士的培养现状及发展前景[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2).

[3]邹玲,汪毅能,陈启卷.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理论探索,2013,(11).

[4]王燕萍.从职业性要求看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6(5).

[5]高月娟,杨茜,黄琳.工程硕士培养中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

[6]赵岩,徐平.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改革与创新[J].现代教育管理,2012,(9).

第8篇

乙方:_______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信息化是目前我国的重要基础建设。企业需要开拓市场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少事故灾害等,最需要的就是有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尤其是在我国加入wto,迎来经济大发展的形势下显得更加迫切。当前人才成为主要矛盾,为此,甲、乙双方经过协商,就各种层次的人才培养工作达成如下协议:

1、甲乙双方确认,在今后的三年内,合作培养甲方急需的如下几个层次的人才:

(1)计算机应用技术在职工程硕士、在职工学硕士

(2)培训计算机应用系统操作人员

(3)培训计算机应用系统管理人员

2、乙方对甲方的本科学历人员进行在职工程硕士和工学硕士培养,每年可承担10-15人的数额;对甲方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工作,每年可根据甲方的需求举办1-2期培训班,每期20-30人。

3、乙方负责对甲方的在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主要是承担硕士课程教学及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并按照国家对在职人员进修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国家承认的工程硕士或工学硕士学位,并颁发相应的学位证书。

甲方负责遴选到乙方培养的在职研究生,为他们的业余学习时间作好妥当的安排,并结合本单位的工作、生产实际,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工程应用研究或者技术改造项目,既解决本单位的实际问题,又为他们的学位论文的撰写提供必要的条件。

4、乙方负责对甲方派出的计算机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承担甲方需要的课程教学及结业考核工作,并颁发相应的结业证书。

5、本协议如有未尽之处,须由甲乙双方经充分协商解决。

6、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持二份。

7、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甲方:_______省_______水力开发公司乙方:_______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第9篇

目前,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已开始进入规范管理、稳步发展阶段。我们从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管理的角度,根据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特点,认为以下方面值得思考。

一、考生来源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报考条件规定,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后具有3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或者获得国民教育序列本科毕业学历后具有4年以上工程实践经验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学习形式为“在读不离岗”。因此,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工作具有针对性较强这一特征。我校最近5年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录取考生工作单位性质和录取人数统计见图1。从图1可以看出,近5年来,民营企业录取人数呈现逐步升高趋势,而国有企业、科研设计单位、高等院校录取人数则呈现下降趋势。

图1 2009年-2013年我校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录取情况

1.民营企业报考、录取人数呈现逐年升高趋势

过去一些年里,由于民营企业对人才培养意识较薄弱,许多民营企业经营者只从经济利益出发,认为员工培养是一项不划算的投资行为,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培养好了的人才,容易另谋高就。有的甚至认为员工的成长与能力的提高是其个人的事情。因此,在职工学历层次提升上漠不关心,甚至采取不支持态度。近年来,随着形势的发展、企业竞争范围不断延伸,增加对人力资源的投入,使人力资源持续增值,成为现代社会的共识。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民营企业的年轻员工也从最初只关心温饱问题、经济问题,逐步关心工作以外不断提高的机会,对企业是否能够给他们提供自身价值平台、提高学历层次有了认同感。

2.国有企业报考、录取人数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初期,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国有企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中有相当数量因年龄关系即将退出工作岗位,当时中青年科技人才严重短缺,各企业的中间力量中层干部中具有硕士学位者凤毛麟角、高学历人才严重缺乏,后备技术力量急需充实和加强。因此,大批国有企业积极寻求与高校联合办班,选送符合工程硕士报考条件的在职员工参加工程硕士学习,统筹安排教学管理事宜。这种培养方式不仅提高了工程硕士的理论水平,而且在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上获得了明显效果,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的到来,由于国有企业内部自身建设滞后,人才使用效率不高,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相当比例的技术人才感到学非所用,价值回报的期望达不到预期或存有较大的偏差。而民营、私营、合资、独自企业由于生产发展速度较快,急需高素质、能适应新技术、管理水平高的技术人员,他们出高薪、高待遇,大力吸引这方面的人才。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国有企业技术人才中相当部分人选择了充满挑战和竞争机会的三资企业。 另一方面,教育部从2009年起,逐年扩大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招生比例,这些学生毕业后考虑国企工作相对稳定,致使国有企业高学历专业技术人才得到了相应的补充和缓解。

基于上述情况,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已由企业主动大批培养逐渐转为被动的个人行为。近年来,国有企业工程硕士集体办班形式明显下降,寥寥无几。

二、考生中有学位、无学位报考者的录取分数相差较大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规定,本科毕业无学士学位者可以报考非全日制工程硕士,但录取时不超过招生学校当年录取人数的10%。因此,无学位考生的劣势反映在录取比例的限制。学校在录取工作中通常把有学位考生和无学位考生区分开,依据考生的考试分数从高到低进行录取。从我校近5年无学位考生当年录取分数线来看,无学位与有学位之间的分数差值最大年份为34分,而有学位考生5年中录取分数线上下相差幅度只有6分,这种情况造成了这部分考生无缘于工程硕士的学习(见表1)。

三、报考人数与缺考率

我校自2009年到2013年5年中,考生缺考率呈不确定分布,分别为:13.3%、18.8%、16.6%、13.2%、14.9%(见图2)。

分析缺考的主要原因:一是生存压力。由于考生均为在职工作人员,部分考生考试期间正值公务外出,无法控制和调整时间,不得不放弃考试,少数考生由于家庭事务缠身无法参加考试。二是报名方式及考试时间。由于工程硕士考试需两次报名,网上报名后还需进行现场确认,受工作繁忙这一客观条件的限制,使部分考生因工作原因错过了现场报名或考试机会。三是随意性。由于考生对自身学位提升紧迫感不强,甚者认为早一年、晚一年无太大意义。因此,在备考情况不充分的情况下,轻易放弃考试。

鉴于上述不确定性和无规律性因素,使年缺考率与报考人数之间无相关关系。

从表2统计中可以看出,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录取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5岁-35岁,是工程硕士的主体。他们本科毕业后,在工作岗位工作了多年,对自身的职业规划有了明确的定位,对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有明确的认识,他们把实际工作中期待解决的问题带到学校,有针对性的学习,加之目前各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薪级提升等都与在职提高有紧密关系。另一方面,这部分考生大多经过系统、正规教育,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和专业背景,基础知识完善,学习能力强,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更看重实现自我、尊重自我的感受,同时具有敏感的市场经济意识,在“先就业后择业”的环境下,舍得在实现自我价值上“投资”,由于毕业时间短,基础知识尚未遗忘,入学考试对他们来讲无太大困难。因此,这些学生成为了目前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主力军。而这个年龄段以外的考生,有些受到考试难度的限制,有些受到工作年限的限制,错失了攻读工程硕士的机会。

通过以上结果分析,我们发现,我校非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工作从无到有,从初期招收的几十人到目前的几百人,已呈现出稳步的发展态势。但与其招生初期情况相比仍然不容乐观。学校应进一步深入企业宣传,积极开拓生源,利用优势学科提升企业的认可度,在重视国有大型企业的同时,不放弃中小企业和其他性质企业。应着重建立一整套完整、有效的培养机制,突出办学特色,保证培养质量,通过行业的口碑、校友资源的影响争取生源。要加大教育投入和硬件配置,紧跟企业发展动态,在课程建设上不断改进,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值”。从国家层面来讲,应简化招生手续,缩短工作年限报考限制,从根本上增强对考生的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流程,灵活报名方式,降低缺考率;提高无学位考生的录取比例,不将或少将他们排斥在外。只有这样,才能使非全日制工程硕士这一培养方式得以更好地后续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