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7 20:12:42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课堂讨论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课堂讨论就是经过认真、充分的准备,师生围绕一定的问题,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共同探讨,以求得问题解决的最佳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效率的方式或方法。
一、组织课堂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进一步改进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1.课堂讨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落实其主体地位。课堂讨论可以变单一的教师讲授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彼此交谈和相互讨论。在共同探讨事物的本质、寻求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个人的见解,甚至可以与教师、同学商讨、争辩,教师也可以参与者的身份诚恳地谈出自己的体会和观点,以引导学生的思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2.讨论中多方面的信息交流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讨论在相互交流中,伴随着观点的交锋,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新的正确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3.课堂讨论可以加强教师对学生和教材的再了解,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在讨论过程中,师生共同针对所提问题把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看法毫无保留地谈出来,从而为教师了解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机会。教师在信息处理中应注意总结学生的思想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不失时机地提出来供大家讨论解决,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组织课堂讨论的重要环节
1.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教师要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在讨论中,针对所提问题,学生会提出各种观点和问题,有时会出现一些过激的看法。教师要有效地引导学生讨论,澄清是非,就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在心理上也要有充分的准备,能灵活处理突发事件,以免影响讨论的效果。
(2)精心设计讨论题目。一个或一组恰当的题目,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设计好问题很关键。设计题目要符合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准”,二要“巧”。
所谓“准”,一方面是所设计的题目要紧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使讨论围绕课文的中心内容展开;另一方面是所设计的题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思想状况相联系,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适应,尽力选取社会的热点问题或学生的热门话题,以便引起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所谓“巧”,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是难易要适中,题目太难,学生不易找到头绪,讨论无法进行,题目太易,三言两语就讨论完了,也就失去了讨论的意义。二是题目设计的角度要恰当,要注意选准切入点。
(3)正确地选择讨论的方式。讨论方式按讨论的规模可分为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两种;根据提出问题的主体不同,又有启发式讨论和发现式讨论之分。另外还有主题演讲式讨论、辩论式讨论、咨询式讨论等几种。在方式的选择上,一般议题较多,难度较小时选用小组讨论;对课文的重点内容,难度又较大的选用班级讨论;学生中的热点问题意义较大,有利于学生发挥,可选用主题演讲式讨论,争议较大的采取辩议式讨论。总之,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和时机不同,灵活选用讨论的方式。
(4)指导学生的准备工作。讨论必须以学生掌握知识为基础,否则会使讨论陷入无聊的争论,背离讨论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调查、积累资料,最好让学生拟出发言提纲,以便使讨论顺利进行。
2.开展讨论。开展讨论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能力的中心环节。为保证确有实效地开展讨论,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师要摆正自己的地位,发挥自己的作用。教师是讨论的组织者、指导者,又是参与者。讨论中,教师要重“导”莫“堵”。
所谓重“导”,就是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一要诱导。当学生讨论不起来时,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和讨论欲望,引起学生的思想冲突,如设计多台阶、小难度的问题;列举相互矛盾的两种观点,供学生分析。二要指导。若学生缺乏认识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细心授之以法,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分析问题。另外,当学生讨论遇到障碍或知识缺陷时,教师要耐心疏导,帮助学生排除障碍,使讨论深入下去。
所谓莫“堵”,指在讨论中,教师要避免用一些不合理的方式阻塞学生的思路,影响讨论的深入进行,如横加干涉、妄下结论;或者一发现正确的苗头就急于总结。这样会使学生活跃的思维受到抑制,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此时,教师不如沿着学生的思路深入下去,在深入讨论中深化问题,证明正确的观点。另外,学生的观点有错误时,教师也不能冷言相讥,要耐心指导,使其在辩论中改正错误。
(2)讨论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适时提出问题。只有让学生有感而发,才能启动学生的思维,顺利展开讨论。其次,要注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好、中、差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再次,要注意讨论的民主性,教师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普通的“参与者”,切莫高高在上,影响学生讨论的积极性。
提起这个问题,很多教师抱怨:重点中学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讨论时自然热烈;普通中学的学生知识面窄,从书本中来到书本中去。没有讨论的基础和习惯,课堂教学不适宜用讨论这种形式。果真是这样吗?我们不妨对以下几个教学讨论片段进行一下评析。
片段一:
教学内容:《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土地资源”。讨论问题: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这个问题在教材上有明确的总结。教师布置讨论任务后,有的学生低声读,有的学生默默勾画,两分钟过后就没有讨论的了。师(有点着急):大家各抒己见,热烈讨论呀!学生的头开始往一块儿凑,但依然没有出现教师所期望的“热烈”场面。又两分钟过去。师:哪个同学自告奋勇把讨论的结果汇报一下。一阵沉默之后,一个女生举起了手,教师赶紧叫她,她照书上的内容读了一遍。师:你真聪明,请坐。女生坐下时,旁边的男生学着教师的腔调对她说:“你真聪明!'’
我们知道,课堂讨论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学生全员参与,通过交流,相互启发,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语言交际能力。这就需要教师设计的问题能抓住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具有启发性、综合性、实践性。而上例中教师所设计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本上,学生感觉没有讨论的必要,自然懒得去说。况且,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虽然他们急切希望在学习中证明自己,但他们愿意在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上显示能力,而不是通过肤浅的问题得到表扬。因此,上例中那位女同学在得到教师的肯定的同时,在同学那里受到了嘲讽。
片段二:
教学内容:《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商鞅变法”。讨论问题:商鞅通过变法使国家强盛起来,但他却为变法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你认为值不值,为什么?稍停片刻之后,教师开始提问。生一:值,因为变法使国家富强了。教师又问生二。依然是同样的回答。师:大家都认为值吗?生:是。师:可是商鞅遭贵族陷害被处死了呀!生:但商鞅的新法却在秦国继续推行。师:是啊,商鞅为变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可叹可敬,我们要向他学习。
讨论这样结束,总让人感觉说得不透彻、不痛快,犹如隔靴搔痒,很难通过讨论让学生真正树立起勇于变革、不怕困难的精神。学生的思维为什么活跃不起来?从讨论的问题本身看,具有辩证性;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看,他们已习惯了这种无可置疑的“标准答案”,缺乏更深人的多角度的思考。当学生的思维走进“死胡同”时,教师就需切实发挥主导作用,用行之有效的“导”来盘活讨论这盘棋。我们看改后的讨论片段:
师:我们试着从个人、国家两个角度,来评价一下商鞅变法。生一:从个人来说,因变法而被杀,是个悲剧。不值。从国家来说,因变法而富强,值。师:假如你是商鞅,你愿意死吗?(学生摇头)你能不能想出一个免于一死的办法?生二:少触犯一点贵族的利益,至少太子犯法放他一马,这样就不会种下祸根。双方都作出让步,可能会好一点。生三:作出让步,就不能保证老百姓的利益,改革就不彻底。生四:你从狼嘴里夺下一块内,它咬你,夺下半块肉它就不咬你了?师:一个改革者,注定要有对立面,改得彻底、变得深刻。对手就恨得切齿。商鞅不知道自己一定会死,但他一定知道自己可能会死,可是他毅然做了。所以说一个改革者。除了有远见卓识的智慧,还要有元所畏惧的勇气。
以上两个讨论片段提醒我们,当课堂讨论出现“冷场”的局面时,我们不应把责任一味推给学生,而要自我拷问:
1 提出讨论的“问题”是否适合学生讨论。
讨论的问题有价值吗?是重难点吗?否则,会费时费力、得不偿失。讨论的问题是否实际、有开放性?虚假、单一的问题不值得讨论。讨论的问题是否难易适中?“傻瓜问题”、“高、精、尖问题”只会让学生不屑一顾或望而生畏。
2 是否真正把学生当成主体。
好课的指标之一就是“真诚”。学生不是我们组织讨论的一个道具,而是主角。讨论的问题学生认可、参与,讨论才是真正的,结论才是真实的。
引起笔者思考的是,课堂上的讨论似乎有泛滥成灾之势:有的课堂讨论过多,该讨论的讨论,不该讨论的也讨论。笔者在参加了县语文老师优质课展示的听课活动后,感触更加深刻。
一、课堂讨论中流于形式的表现
1.没有疑问的时候滥用讨论
一位老师执教《诗歌鉴赏复习》时,在分析其中一首诗歌时,起来回答问题的学生对诗句中的表达技巧稍微打愣,事实上,当时台下学生中已经有好几个人准确说出了答案。但教师对这些正确的声音听而不闻,依然安排学生讨论:大家看看都有哪些表达技巧?结果是学生们叽叽喳喳交谈了一番,答案依然是之前几个学生的见解。
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群体中仅仅一两个人对某个问题不敏感,而不是全不懂,这种情况下根本无需讨论。教师此时应该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打愣之处稍加点拨就可以,不必浪费所有人的时间。
2.有讨论却无呈现机会
另一位老师在执教《“诺曼底”号遇难记》时,学生对“船长哈尔威最后在所有乘客和船员逃生后,为何不弃船而逃?”有疑惑,有的说已经没机会了,有的说船长要与船同在,还有的说这是船长的信念。教师让学生讨论,学生争论得很热烈,不知不觉间快下课了,教师一看势头不对,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迅速打断学生的讨论,直接说明原因,把一帮迫不及待要发言的同学晾在一边。可以想象的是,长此以往,学生讨论的热情一定会消散。
3.讨论不能契合问题的关键处
一位老师在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抛出这样的话题:“父亲是如何教我爬下山崖的?”学生发挥想象,说出了N种方法,但学生游离于文本之外,并没有触摸到文本的核心价值,没有体会到父亲的良苦用心。其实,这位老师因没有抓住契合问题的关键处,就没有价值,也引不起学生的讨论兴趣。倘若从“父亲不直接把我抱下来的原因是什么?试着分析一下。”讨论,思维空间和价值较大,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走进文本中的父亲,感受到人生的哲理。
二、课堂讨论不恰当的问题根源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应该动起来,但怎么动,往哪个方向行动,需要教师恰如其分地引导。以上种种课堂讨论不能让人满意,其实都与教师有关。
1.有的教师尚不能理解课堂讨论的必需性
课堂讨论不是花瓶,不是装饰,而是一个必需品,就像做菜用的盐一样。学生何时需要讨论?笔者认为应该是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尚不够深入、对问题的理解多样并且对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思考得更深刻、理解得更透彻,就可以设置讨论环节。当学生在自己坚持的路子上走得更远了,问题暴露得更彻底了,理由想得更充分了,在达到“愤”“悱”交加的时候,学生进行想法的呈现,教师再做适当的指导,这样的讨论才是有价值的,才是必要的。无疑而讨论,对概念名词、识记成分比较多的内容进行讨论,是无价值的讨论,完全没有必要。
2.有的教师缺乏引领的作用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思维是开放的、发散的,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生成。讨论过程中无所事事、站在讲台上闲看的教师现在很少见了,但有一种情况还是会时常出现.
一位老师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有的学生在讨论时提出“我”的父母在叔叔游手好闲的时候讨厌他,在他有钱的时候希望他回来,在他破落的时候躲开他,这看不出资本主义的“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是人们的正常反应。教师强调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以过时的政治角度解读它,而且强迫学生接受,天长日久,学生就不会在课堂上说出真实想法,对讨论失去兴趣。
3.有的教师不能高屋建瓴地进行讨论后的小结
学生讨论后,必然会呈现自己的思考,这时教师就要敏锐地抓住学生回答中的闪光点,或者准确点出学生答案中的问题,让学生迅速走出错误的泥沼。一位老师在执教《天净沙秋思》时,学生提出“小桥流水人家”是温馨的快乐的景象,看不出作者的哀伤。此刻,教师没有急着给予回答,而是出示了一些类似诗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在古典诗歌中这是一种写法,让学生在分辨中得到正确的认识。再教给学生古诗中“以乐景写哀情”的表现手法,学生就可以很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三、开展课堂讨论的关键
恰当开展课堂讨论,需要在如何布置讨论话题、如何把握讨论进度、怎样总结等方面下工夫。
1.讨论话题要合适
课堂讨论题应根据教学内容实际,因时、因材施论。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学生事前对话题经过了一定的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体会和感悟,才会有与组员交流和讨论的基础,发言才会踊跃而切题。正是有了思考的储备,才能讨论得深入,才能达到认识的趋同。教师要精心、合理设计课堂讨论的话题。话题的设计应放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学习的难点上,放在学生易混淆处,做到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参与讨论,新知识、新观点才会不断涌现和迸发,对学习内容才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
2.主动介入学生讨论
关键词:课堂讨论;合作;组织实施;魅力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1-0040-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1.015
一、一节难忘的公开课
那是一节让来听课的教师忘了自己的身份而不由自主地参与到课堂讨论的公开课。在我上一氧化碳性质的课中,让学生设计一套用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及鉴别生成产物的实验装置。这个内容以前在教材中曾明确地给出了装置图,而此次新人教版教材中没有,但我认为,学生已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有了基本认识,又刚知道一氧化碳具有的特殊性质,这个装置的设计既能复习巩固知识,又能学以致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与创新能力大有裨益,所以我把这个“能举而不易举高”的问题抛给了学生。学生们思考一会儿后设计出来了装置图,然后我们一起来讨论分析装置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正当大多数同学认为满意的时候,有一个同学说:“老师,一氧化碳不是有毒吗?那如果按这个装置实验,一氧化碳不都泄露到空气中了吗?”我感到欣慰,因为我还没问,学生就已经想到了,想得挺深,谁说学生没有思维,他们把我准备抛出来的问题自己先发现并且提了出来。于是我兴奋地对他说,你想得太对了,这正是我们下一步想解决的问题,那你们认为该怎么办呢?问题又进入了另一个,关于尾气处理的问题。学生们陷入了沉思:直接点燃、用气球收集……答案渐渐完善。
这时,为了将讨论推向深入,我就问:“从节省的角度考虑,尾气最好如何处理呢?是直接点燃吗?”片刻后,同学们思考出了把尾气用一个导管引入到给装置加热的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这样可以节省能源。正当大家认为这是个一举两得的好方法时,可能是受到启发,有一个声音响起,说有更好的方法,可以把尾气用一个导管引入到还原氧化铜装置的入口处,让剩余的一氧化碳气体继续还原氧化铜这样还可以达到充分利用一氧化碳的目的,比无论哪种点燃烧掉的方法要好。方法符合我的预设,于是我说,你的回答让人眼前一亮,有高度,有水平!稍顿片刻,有人在下面说话了,这个实验岂不是无法停止了?语出惊人,下面引起了不小的骚动,有人附和着。其实在备课时,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我没有仔细思考过,冷静片刻后,我迅速做出了反应,“切断一氧化碳的来源即可”。学生认可了,可又有人“发难”了,那空气不是始终在里面循环吗?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加热不是会发生爆炸吗?还没等我说话,有人马上进行了反击,“开始实验时,你不会等通入一氧化碳将空气排尽后,再将处理尾气的导管插入到前面的装置中来吗!”就这样,你来我往,激烈争论之后我们确定了一氧化碳尾气的多种处理方法,从而进一步归纳总结出可用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及鉴别生成产物的几种实验装置。当下课的铃声响起时,大家的讨论仍意犹未尽。
二、课后的教学反思
这堂课的后半段,师生在讨论之中度过,虽然课堂纪律给人感觉很“散漫”,你一言我一语,也没有起立发言的仪式,但我觉得学生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激发起求知的欲望,持续了学习的热情,在探究知识和解决问题中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和提升,切实感受到了化学课堂彰显的学科魅力。这不正是我们学科教学的基本目标所在吗?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做出热烈的回应,真正地投入到课堂讨论中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
1. 问题的精心设计是讨论组织实施的关键
让学生带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并且这个问题载体必须是有探究价值的,有利于让学生发散思维的。讨论的问题不能太容易,必须是引起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有一定的探讨性、争议性的问题;讨论的问题也不能太难,学生应该具备讨论所需的知识积累,应当是“跳起来摘桃子”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
2. 教师要做课堂讨论的促进者
在活动开始之后,教师不应是无事可做,不闻不问,作壁上观,而应当充当“助产师”和“催化剂”的角色,深入到学生中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点拨,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使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更为重要的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予以一定的支持和帮助。当学生的思维一直停留在事物的表象时,教师可提出要求进一步深入的问题,如“为什么……”、“换个角度看……”;当学生的思维模糊时,教师可提出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如,“对于你的说法,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能为你的说法举个合适的例子吗?”;当学生的思维不是建立在之前发言的基础上时,教师给予提醒:“你讲的内容与刚才大家讨论的内容有联系吗?”这样可以将讨论活动逐渐向有价值的方向推进,促进讨论向深层次发展。
3. 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讨论活动通常在解决一个有价值的问题,甚或发现一个老师也未发现的问题的过程中增进交流体验,拓展思维,发展智慧。敢于怀疑、勇于质疑是思维起点。行成于思,思生于疑,学习贵在存疑。因此,课堂教学再也不能以学生没有疑问为理想的效果。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再通过老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设计疑问、故意露出破绽,来引导学生生成更多的问题。着力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应成为素质教育课堂的灵魂。
4.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和反思
没有良好的倾听和反思的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积极互动的过程,在互动的过程中,大家一方面共同分享彼此的智慧,一方面又在他人思想的启迪下挖掘着自己的智慧,使思想认识不断提高。学生在小组讨论时,基本上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观点,因此,在每个小组汇报的时候,教师可将他们的结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记录在板书上,这样不仅便于其他的小组思考和汇报时不再重复,更重要的是汇报者体会到大家尊重他的发言,让同学们学会倾听。在全班交流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思考、鼓励学生主动反思。因为没有对自己观点的反思,就不会有对他人思想的接纳,就无法实现不同观点的相互交锋、相互补充、相互融会。教师要要求学生可根据他人的发言,再反思自己的理解,作出合理的判断,或自我肯定、否定或调整完善,或在倾听他人发言的基础之上受到启发,提出更深刻更独到的见解,促使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在不断的反思中得以拓展。
5. 在讨论过程中,要巧用激励性评价
“激励”给学生的是一种快乐的动力,一种向上的自信,一种生命的温暖、精神的力量,其奥妙就在于让学生欣喜地看到了自己的能力,于是学生的潜能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了。因此,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运用激励性评价鼓励合作讨论。教师既要注重对讨论结果的评价,更要注意对讨论过程的评价。譬如,对讨论最热烈、观点最独特的小组、个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更乐于参与,讨论学习更积极向上。但激励性的评价,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从教师内心流淌出来的,把真挚的情感,用富有激情的语言,用动作,用眼睛,用一次温柔的抚摸,用一个会心的微笑展现出来的一种爱,一种温存、睿智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它可以让学生在激励和赏识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它会使整个讨论学习过程沉浸于和谐、愉悦的状态之中。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讨论使人明辨是非。”可见,讨论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对学生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基于此,教师必须不断探索组织实施课堂讨论的新形式、新思路、新方法,使课堂的讨论真正成为师生合作探究、智慧碰撞、心灵交流的重要平台,因为这里不仅会有知识的内化、思维的力量,而且拥有思想的升华、精神的愉悦。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热烈的、沸腾的、多彩多姿的精神生活”。让课堂在讨论中彰显魅力,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参考文献
一、合理掌握讨论时机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个体认知活动的过程,在理解表达中,他们有自己的观察、自己的想象、自己的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和自己的独到见解。这就需要教师积极为学生提供讨论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去读、去理解、去感悟,感悟到什么就说什么。在语文课堂中,什么时候开展讨论最好?孔子说:“不愤不雇,不悱不发。”我认为学生在“愤”“悱”之际开展讨论最好,即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际,再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二、精心设计讨论问题
教师是课堂讨论的设计师。能否创设课堂讨论的最佳情境,唤起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达到深化语言文字理解。启发思维方向,训练表达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目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精心设计。
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依据课文的训练重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这堂课应该讨论哪些问题,还要估计到学生会提出哪些疑难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问题提多了或提偏了又该怎么办。只有对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早有所料,才能使讨论顺利进行。我认为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抓住“重点”处展开讨论
讨论的问题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要避开那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话题,也不能纠缠在琐碎的问题上。讨论的问题应是文章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例如,在学习《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课时,学生充分感知了课文内容之后,我紧紧围绕“情”字组织教学,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肖邦对于祖国波兰深厚的情感?”这是全文的重点问题,也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学生在讨论、朗读中感受到了肖邦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2.抓住“矛盾”处展开讨论
语文教材中常有一些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展开讨论,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中提到,公仪休非常爱吃鱼,可是他却不肯收下管家送来的鱼,还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会呕吐。我就以“公仪休到底爱不爱吃鱼”作为论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通过探究辩论。达成了共识:公仪休拒绝收管家送来的鱼,不是因为他不喜欢吃鱼,而是因为他清正廉洁,其实公仪休是非常爱吃鱼的。
3.抓住“分歧”处展开讨论
例如学习《负荆请罪》一课,学生在谈到廉颇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时,围绕“廉颇在请求蔺相如宽恕时说自己是个老迈昏庸的人,他到底是不是老迈昏庸?”这个论题展开讨论。学生分成了两大派,展开了激烈而精彩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对廉颇这个人物又有了更新的认识。
4.抓住“无疑”处展开讨论
例如,在学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后,我让学生质疑问难,在学生认为没有问题的时候,我抛出了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小骆驼从沙漠回来后再见到小红马会说些什么?小红马又会怎么说?学生在讨论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三、科学调控讨论进程
讨论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活动。由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不一样,领悟程度不同,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往往层次有别,有时还会出现一些“意外”。教师应成为课堂进程的调控者,除了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各种方式的必要帮助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达成度要有较好的全面的了解,以便依据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适时应变,采用适当的策略,调控好讨论的进程,变“不利”为“有利”,使讨论有效地进行。有时可用一句话、―个手势把学生从思维的误区中引导出来,让他们的思维更灵活、更敏捷;有时可用铺路搭桥、抛砖引玉的方法进行点拨,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进入最佳状态。
四、客观点评讨论结果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了解其他成员的见解和想法,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一般情况下,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后,认识趋向一致,因此,应让学生自己归纳概括,形成自己正确的判断。当然,也不排斥意见相反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来当“裁判”,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切不可将模棱两可的认识,甚至错误的结论交给学生。
此外,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对同一问题的思维水平必然有高有低。如果教师一概而论,同一标准,统一要求,势必挫伤优等生的积极性,而差生则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提出新的想法;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一经发现,教师就要给予适时、适度的鼓励。这样,才能发挥小组中每位成员的优势,真正实现共同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一、独立思考原则
思考,是使愚者成为智者的钥匙;遇事缺乏思考,是智者变愚的根源。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是使人们发现新的知识,通向成功之路不可缺少的桥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讨论交流之前要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一片思维天空。
二、思维扩散原则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散、联想的思维空间。资源环境与时空环境为思维环境的广度、深度提供了延展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不要以某个现成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要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异,大胆创新。创设独立思考、主动求知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某一社会现象、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学生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应允许他们有多种见解、多种看法。
三、交流原则
小组讨论时,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点、两点。交流中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亮点,敢于质疑;要做好纪律的组织;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时,各小组发现发言者的想法与自己有出入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形成辩论的氛围。
如,在教学《雁门太守行》这首诗时,有同学说,这首诗描写了唐军活动的四幅画面,有:严阵以待、浴血奋战、援军突袭、奋勇歼敌。有的说第二幅画面应该是刻苦练兵。前者认为“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是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画面,号角呜呜,是鼓舞士气,血洒疆场,才会使泥土殷红。可后者认为,这是写战前演练。学生七嘴八舌地辩论了起来,他们极尽所学来说服对方,他们的潜力让我感到惊诧。在辩论中,学生的思维显得极其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因此,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辩论。
四、批注、笔记原则
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笔记是听课时所做的记录。在别人发言的时候,觉得说得对的就应该随手记下来。尤其别人在回答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或感到别人的思考比自己正确、深刻时,更要注意倾听并及时记下来。
从这个片段我们可以看出随手做好记录,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倾听的质量,还培养了学生捕捉、整合信息的能力。
以往的讨论一般按原先的座位同桌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学生讨论,这样可能导致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强,有的小组学习力量弱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兴趣、需要等因素加以分组,分组时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而且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每组各个层面的学生都应兼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同时教师可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使每个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
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正如有的专家所说,“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课堂教学”。
为此,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学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学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学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学生思维的,及时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
常见教师把题一呈现,便马上让学生讨论,讨论了两三分钟,教师便草草收场,只留于表面形式,没有注重效果。教师不能由于时间关系,相互交流未充分展开就终结,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广大空间。在教学实验中,我曾经把班上的学生分成三组,第一组对问题直接讨论,第二组独立思考,第三组先独立思考然后讨论,经过多次实验结果发现:第三组学习效果最好,第一组效果最差。第一组的学生容易注意到别人的意见,思维活动受到了束缚,容易得出一些倾向性的结论;第三组表现在它的“预热效应”上,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活动,出现了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有利于学生积思广益的学习。第三组的学生无论是在解决问题的途径上、质量上都优于其它两组。可见,讨论的方法很值得推敲。
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讨论应营造一种氛围,使每位学生不用担心自己的意见被批评,而是坚信自己的观点是受欢迎的,小组中的成员不是批评别人的意见,而是倾听、补充、完善所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观点即使错了,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才能真正明白问题的关键所在。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心无疑虑,才能互相启发,取长补短,不同层次的学生才能各有发展。
六、要培养学生“三会”
有的老师将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宣告结束。
为此老师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
课堂讨论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它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方面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当然,课堂讨论还应注意讨论的问题应有多种解决途径,讨论中教师应适时加以指引、点拨,讨论的组织形式应多样化,尽量避免一问一答的形式,如何防止两极分化等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去思考,去探索。
摘要: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才能达到讨论的最佳效果呢?一、讨论小组的建立要合理;二、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三、讨论的时机要恰当;四、讨论的方法要科学;五、讨论的氛围要和谐;
问题一:学生果真在参与讨论吗?
在一节公开课上,一名老师照例搬出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只待老师一宣布,学生便匆忙行动,七嘴八舌,热闹非凡。可仔细一听,这热闹的课堂讨论的背后是只“作”不“合”、只“议”不“思”、只“说”不“听”,学生大多“各自为政”。有的学生搞“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故作沉默状,有的“你争我夺”,谁也不听谁,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还有的学生干脆天南海北,高谈阔论,产生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不着边际的“题外话”,偏离了讨论的主题。这样的课堂讨论,学生实质上没有认真思考,更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
课堂讨论的前提是独立思考。任何课堂讨论都是以学生自主、独立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学生没有经过思考、体会和感悟,他们又能讨论什么呢?正是由于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和观点,讨论时要么冷场,要么东拉西扯,课堂讨论形同虚设,往往成了空热闹、假正经。其实,学生只有自己先有了想法,才能有和小组成员交流和讨论的源泉。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教师在出示一问题后,马上组织课堂讨论,并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讨论能深刻吗?学习是学生内心的感受过程,学生解决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要经过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才能完成,没有充裕时间的独立思考,充其量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有时还会产生“牛头不对马嘴”的观点,课堂讨论收效甚微。有鉴于此,教师在提出问题后,首先要给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深入的独立思考,一旦学生经过了自己酝酿和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才能有话可说,有观点可讲,讨论时才会深入,才会有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才会有新知识、新观点的不断涌现和迸发。
问题二:教师参与讨论指导了吗?
一旦学生进入了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很多教师确实像蝴蝶般地穿梭在每个小组之间,看似很忙,实际上大多在摆样子,装门面;有的教师不知所措地在讲台边等待;有的教师正在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等等。此种情况下,教师并没有真正参与和投入到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去,更没有对学生的课堂讨论进行指导和调控。
课堂讨论的关键是教师参与。课堂讨论不是只有学生参与、教师旁观,而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离开了教师的指导和调控,课堂讨论将会变得杂乱无序,甚至盲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职责已从传授学生知识,告诉学生“真理”,转向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做好顾问和参谋,做一位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中的首席”。在课堂讨论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价等全方位、全过程把握。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学生随时都会有新思想和新问题生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解决,往往会阻碍课堂讨论的顺利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介入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独到见解或创新思维,教师要及时给以鼓励和表扬,以激发其继续探讨的兴趣和热情。
问题三:课堂讨论多多益善吗?
有的教师为了赶时髦,取悦于听课教师,根本不考虑内容是否需要,一堂课总免不了几次搬出课堂讨论这一环节。在他们的潜意识中,只有这样才符合新课程理念。课堂讨论成了上公开课必备的“行头”,成了花瓶。笔者曾聆听过一堂公开课,该任课教师前后共安排了5次课堂讨论,而所讨论的内容几乎是清一色的识记层次的“是什么”,这样的课堂讨论有必要吗?
关键词:文本解读;有效问题;及时引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在这一新理念倡导下,我们不可否认,语文课堂较之以前的老师“满堂灌”“一言堂”有了可喜的进步。课堂也随之出现了百花齐放、生动活泼的小组讨论课堂活动。
课堂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意见,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口头表达的能力。然而课堂讨论中也不乏因为教师对文本解读粗浅,讨论问题设计无效,课堂上出现表面热热闹闹,实则低效拖沓的现象。
一、文本解读,讨论问题设计的出发点
课堂讨论的主问题应该能起到一线串珠的作用,让学生能根据问题按图索骥,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走进自我。问题设计的高度,来自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教师解读文本的深度决定课堂上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度;教师解读的新度决定学生学习的趣度。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过浅过粗,这样会导致学生人云亦云,走入狭隘,缺少真正的思考和提升;教师对文本有了准确深入的解读,才可能找出有深度、有高度、有效度的问题。
例如,《藤野先生》一文篇幅长,背景离学生年代久远,双线并行,看似散乱,很难让学生理出头绪。教师若在执教中按部就班地从前往后学习,很难提出贯穿全文的问题。
朱泽光老师执教《藤野先生》时,深入浅出地解读,巧妙抓住“伟大”一词,设计了课堂主问题:“为什么鲁迅要用伟大一词称颂藤野先生呢?”从相识交往的四件往事到让鲁迅决定弃医从文的两个事件,学生的认知和思考不断向新的层面提升,讨论也真正走向深入,课堂变得厚重而灵动。
二、有效问题,能把文本学习引向深处
课堂讨论是由问题引发的。在课堂上,解读文本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通过有效问题的设计,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但是,课堂主问题,设计得过大而空,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肯定无法深入。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爸爸的花儿落了》时,设计了“请找出文中触动你心灵的字、词、句子,并进行赏析”这一主问题,全文篇幅相对较长,穿插叙事较多,如果仅仅放任学生散漫讨论,学生回答起来会东一葫芦西一瓢,课堂会变得散而空,教师如果再缺少有效的引导和追问,学生对词句的理解更难以深入。整节课只能游离于课本之外。不可否认,讨论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方式,但是很多教师把讨论等同于师生课堂活动的主要形式,不分文体、不分难易、不论篇幅,不管针对什么问题,都要学生泛泛讨论一番,以显示课堂的热闹,追求所谓的“生动活泼”。其实,这样模糊的问题,不仅让学生无所得,也是在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
设计问题有效且难易适度最容易引起学生共鸣,例如,有位老师执教《孔乙己》时,最后设计了一个问题:孔乙己之死谁之过?经过激烈讨论,有学生说是丁举人之过:同为读书人,丁举人残忍冷漠,是直接杀人凶手。有学生说是自己之过:身材高大不肯自力更生反而好吃懒惰,穷困潦倒又虚荣清高。有学生说是科举制度之过:科举制度不仅摧残人的身体,更摧残人的精神……精彩纷呈的讨论,有理有据,让文本学习走向深处,水到渠成。
三、及时引导,培养质疑创新思考能力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指出,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讨论,要认真倾听,能听出讨论的焦点,能听出对方发言中的合理成分和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发表意见。讨论时,教师也不能等闲视之,做无所事事的旁观者。教师应适时引导,充分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引导他们逐步深入到问题的实质并就分歧的意见进行辩论,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讨论。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发言即兴发挥较多,所以在讨论时,也会出现偏离课堂中心的现象。这时,教师不能打击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要珍惜学生讨论的成果,也要对学生发言的偏颇之处做正确引导。如,在学习《伤仲永》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主问题:从文中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仲永?学生通过品读文本,赏析“指物作诗立就”“传一乡秀才观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等处可以看到一个天资聪慧、天赋异禀的仲永。紧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仲永如此聪慧,作者为何而“伤”?有学生说是伤方仲永的邻居不劝仲永好好学习。面对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师应该以实践智慧去敏锐感知其中可能具有的价值,对学生的思维及时进行有效点拨,推动课堂上思维火花的碰撞,以拓展拉长文本内容,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总之,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动态的,讨论也必须因文而异,因时而动,因生而变。教师在讨论前,必须心中有纲:为何设计此问题?准备引导学生理解到什么程度?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否则,课堂讨论就会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课堂讨论,不论教师与学生,应该努力向文本深处漫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