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优选九篇

时间:2022-02-16 23:36: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幼小衔接工作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第1篇

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是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具有承上起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质量影响很大,但又是被不少学校所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

二、工作目标

1、重视衔接工作,建立形成一套相应的制度,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列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

2、每学期都能开展相应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活动。

3、通过活动,使各学段教师了解其它学段学生的行为习、心理特点和学校的教育目标、要求、方法、风格等,从而使处于衔接年级的教师能有意识地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相邻学段、主动适应学生特点,为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段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4、通过活动,使学生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心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减少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的学困生和后进生的比例。

5、以课题形式开展研究,积累材料,丰富理论,形成报告、论文等研究成果。

三、具体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如下:

(一)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

(二)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三)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相互间的联系。这种沟通和联系,除了要加强本园大班老师之间的,同是还要加强与小学一年级老师之间的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这样做的目的旨在能够及时的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上的衔接进行探讨和研究。

(四)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带幼儿多次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五)建立家长活动小组。让家长自行或幼儿园帮助,与已进入一年级学习的本园毕业生联系,并结成相应的对子,加强家长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沟通,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六)请已上一年级的本园毕业生来园,向大班幼儿讲述小学生的各种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大班的孩子上一课,因为同年龄孩子之间的沟通是非常之必要的。

(七)组织大班幼儿进行小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表演赛,并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八)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九)向大班幼儿家长进一步宣传和教育,如何做好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开办大班年龄段家长学校。

(十)利用家访、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十一)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

四、具休活动

2002年10月 幼小衔接讲座

第2篇

首先,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分桌区域型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组织幼儿到小学去参观小学生升旗仪式,早操活动、课间活动,把他们带进小学生的课堂,参观小学生的学习,课间活动等,从而激发他们上学的欲望。回园后我们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指导。在园创设小学一日流程表提示幼儿生活意识。

再次,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因此,培养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十分重要。班级加强了值日生的责任意识。

最后,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班内每周评选优秀小榜样。

二、幼儿入学的知识准备。

重点做好三个衔接。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思维能力的衔接。

学习活动说到底是一种思维活动,学习成绩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为幼儿入学作准备,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思维能力的准备,即学习活动中不仅有感知、记忆的过程,更要有归纳、概括、推理活动的参与。从"拉动幼儿发展"的角度出发,精心策划教学活动,因为大班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

3、知识点的衔接。

在大班要不要教幼儿学习小学知识?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的特点和愿望,把握分寸。如:语言课上和幼儿玩一些口语化的、感受四声的语音游戏,根据每天学习的拼音进行组词游戏,拼拼读读锻炼幼儿的发音。根据汉字、字母、数字的基本笔画进行前书写练习。幼儿上学后如果掌握一些零星的知识,上学后容易引起认知共鸣,产生强烈的上学愿望。

做好以上三方面的幼小衔接,教师要当作重要任务,认真对待完成。

三、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3月底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3、利用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家访、QQ留言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四、加强与小学的联系与交流

1、改变以往的一些习惯做法,4月份带幼儿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涵盖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的激发幼儿向往对小学的学习生活,更进一步的培养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2、通过创设班级主题环境用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

3、注意对大班幼儿在书写,阅读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培养;适时调整大班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4、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各项工作的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整理幼儿档案,收集幼儿在园资料,做好离园毕业的资料。

五.毕业活动

第3篇

关键词:幼小衔接 素质教育 基础教育

一、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儿教育是小学教育的基础,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小衔接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它有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它与小学阶段是不同的,但是其过渡要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正确发展基础上。孩子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不应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过渡环节;幼小衔接不是谁靠谁,而是幼儿园和小学都要靠儿童的发展规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很重视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他们把幼小衔接工作置身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角度考虑,这两个教育阶段不能分开,必须做好二者的过渡工作。幼儿教育要按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在掌握幼儿心理的基础上,逐步渗透一些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关常规学习方法。小学教育要按小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切记在幼儿阶段强行灌注小学课本知识,要以激发兴趣为前提,而不能让幼儿去做小学生应该完成的作业。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找到联系二者基础阶段的教育教学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新的衔接环节。这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盲目超前学习小学课本内容,这也不是奠基阶段的核心内容。这是不科学的,也不利于儿童的终身发展。

二、幼小衔接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出,幼小衔接的过渡期在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最初半年。为儿童做一般的和特殊的两个方面连续的准备,以帮助儿童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这里指出的衔接是全面的,不仅有知识和技能方面,还有情感和态度方面。所以,全面地看待幼小衔接工作,既要考虑到微观的幼小衔接,也要考虑到宏观的幼小衔接;既要考虑到认知内容的衔接,更要考虑到身体的、情感的、态度的、社会的等内容的衔接。儿童的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连续性的。一个孩子绝不是在跨入小学的那一天,突然失去幼儿的特点。发展的连续性规律决定了在衔接时间,幼儿园和小学两阶段的特点同时并存,且相互交叉。幼儿阶段的特点逐渐减弱,小学阶段的特点逐渐增强。为适应儿童在此时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小学都要是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即不能一味地要求儿童适应小学生活,而要强调让教育适应儿童的发展。目前,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一个重要根源,便是过分强调微观的幼小衔接。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就进行摸底测验,内容包括识字、计算等,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接受新生入学或给新生编班。一些家长迫于压力,就要求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汉语拼音、识字、计算以及英语等教学。而幼儿园为了争得生源,也就盲目顺应家长的要求,在幼儿园过早地进行超容量的拼音、识字、计算等的教学。这样剥夺了幼儿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游戏时间。为了和小学衔接,一些幼儿园经常用教育小学生的方法教育幼儿。如此,幼儿园怎么能不小学化?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非常大,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如在幼儿园大班,课桌的摆放形式有所改变,课节时间延长,游戏时间、活动数量减少,或是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或请小学生回园介绍一下小学生活。而儿童的适应能力、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等内在因素往往被忽略了。我们不应仅仅是停留在有没有学过某种知识,或是已经学了多少关知识,而是应该找到知识联系的内在衔接点。有的幼儿园里缺乏对实际物体的充分的操作,缺乏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增加了孩子们的负担。

三、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一个人的自尊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娃娃抓起。幼儿教育阶段要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基础做起,要求坐姿端正,写姿、握笔姿势一定要正确,是学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基本功,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及早纠正,以后再去纠正往往效果不是太好。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在幼儿园要注重体育锻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随着儿童的生理成长,幼小衔接对他的精神的成长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适当的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注重激励幼儿对事物的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

四、加强幼儿阅读能力的培养

幼儿期间主要是培养孩子们对书本的爱护,对读书的兴趣。从童话故事的讲述开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通过简单阅读,培养孩子对真善美的渴望,对假恶丑的憎恶。阅读活动需要老师引导,孩子们自由阅读的兴趣源于对幼儿图书的喜欢,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集体阅读活动。在阅读过程中,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通常,班里有这样的情形,识字的小朋友喜欢读书,读书又能学到更多的字。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增长。拥有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开学上课时,能听老师的要求正确理解拿、取书,能看通知,喜欢识字活动,能顺利地阅读报纸,能正确理解题意。识字兴趣、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明显比不识字的小朋友强,学习的起点高。在幼儿园从来不专门设计活动教识字,幼儿识字活动都安排在分区活动里,幼儿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大环境和可操作的材料,按自己的兴趣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加以迁移、选择。

五、结束语

要真正解决幼儿园与小学衔接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通过相关探索实践活动,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会使其能很快适应小学的生活。探索更多的方法,进一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能更好地过渡到小学阶段,既有利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又能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关键要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实际情况的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刘东.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再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第4篇

一、幼儿园环境到小学环境的逐步改变

本学期,我们结合主题开展“我要上小学”主题探讨和环境布置,激发幼儿向往上小学的欲望。如,老师和幼儿一起创设了“今天我值日”“小学里的秘密”“离上学还有多少天”“利用多媒体观看小学生”等升旗仪式,让爸爸、妈妈带孩子参观小学环境;每天桌椅利用集中教育活动时间适当模拟小学小班化分组摆放等形式,积极给幼儿营造“幼小衔接”的环境氛围,激发幼儿我要上小学的美好愿望。

二、探索多种具体方法,搞好幼小衔接

1.时间上逐步延长

大班上学期,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下学期,我们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安排在三十五分钟以上,让幼儿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注意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

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如,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独立交往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引导幼儿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地生活。

三、逐步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本学期,加强了对幼儿任务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班上的自然角每天由值日生负责浇水,时间长了幼儿失去了新鲜感,有些孩子会粗心大意,忘记照料自然角,对此,我们利用班上的“小老师”,让他们去提醒值日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激励幼儿自己完成自己的任务。对于整理玩具、图书角、学习用品等事情,我们根据情况,对认真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

另外,老师有目的地与家长协商,会不定期布置一些家园沟通小任务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激励幼儿把任务转达给家长听,这样既加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培养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幼儿倾听习惯。

四、家园协作,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第5篇

我能认真学习园部工作计划,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做到微笑服务、爱心服务、耐心服务,让家长、幼儿真正感受到教师的服务热情,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孩子从小班到大班,是人生道路上的第一个转折点。由于生活上的骤变以及课目的繁重。因此,我从保育和教育两方面同时着手来帮助孩子形成过渡。

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

第6篇

对于我班,省一级幼儿园评估和建园十周年的系列庆典活动是本学期的重头戏。我们首先理清思路,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在与其他班级、年级的合作与互动中,开展各项工作。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班老生21名、新生14名(原大二班幼儿10名、新入园幼儿4名)复读生1名、共计36名幼儿。通过观察与分析,发现本班幼儿对数学有一定的兴趣,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乐于进行数学游戏;幼儿的 责任意识、任务意识较强。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发现幼儿对幼小衔接的需求增大,因此,本班的工作重点将围绕“让孩子快乐、幸福、发展”, 摄取《高瞻课程》的精华,落实《新纲要》,发挥我班的数学优势,着重“读、写、算”能力的引导与培养。

二、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1、重点工作:

1)、继续进行“将数学活动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的课题研究工作,以“幼小衔接”为主线,进行实验探索的工作。

2)、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前期准备。

幼儿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经历角色过度、心理过度、行为过度的全过程,是至关重要的转折期。如何使幼儿逐渐适应和调整呢?运用《高瞻课程》的理论精华,促进幼儿有序的学习、有序的生活。加强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自控能力。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将“读、写、算”作为幼儿的学习工具,有计划、有层次的进行引导与培养,提高幼儿的学习敏感度,增强任务意识、责任意识。从心理、知识技能、社会等方面充分准备,度过这一特殊阶段。

3)、进行建园十年系列展示活动。

精心编排节目《晋南花鼓》,力争使每一位幼儿参加演出活动、从才艺方面为幼儿创造自我展示的机会。

2、基本工作:

1)、加强双语教学力度。

——班级教师善于运用双语教学。

——专业教师的英语结构教学具有趣味性、层次性。

2)、继续主题探究活动的研究。

——主题的确立适宜幼儿的发展,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有代表性的、适宜幼儿的“小主题”。

——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应大班级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使幼儿的社会性(关心周边的人、有责任意识、学会融入群体、学习礼让等)不断发展。

——主题资料的整理及时、完整,体现幼儿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

3)、围绕四个“有序”进行班级经营。

——有序的环境

——有序的生活

——有序的学习

——有序的观察

4)、注重日常生活中的文学活动、音乐活动的系统性、计划性、目的性,用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将节目的排练穿插到活动中,合理有效利用时间和资源。

5)、重视幼儿活动的记录,对建立的档案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引导幼儿关注自我、记录自我,引发家长的记录意识、学习记录方法,使记录能够全面、真实反映孩子的发展水平。提高教师的评价分析能力,在反思中发展,指导下一步工作进程。

三、卫生保健工作:

1、近期是非典型性肺炎的发病季节,班级与家长密切配合,认真观察,大力宣传,尽力避免疾病隐患。

2、注重幼儿在一日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确保幼儿的安全。

3、针对幼小衔接,加强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学习自己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仪表、整理被褥等。并加强幼儿为群体服务的意识,做好值日生工作,建立相关的观察记录、检核表,对比幼儿的发展、变化。

4、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阅读姿势,保护视力,促进幼儿骨骼、肌肉的成长。

5、关注幼儿换齿,宣传相关的卫生常识、避免引起孩子初次换齿的紧张感。

6、定期进行睡具的暴晒、清洗、消毒等各项常规幼儿园卫生工作计划。

四、家长工作:

本学期,由于并班,我班教师采取约访、家访、电话访问等各种方式尽快和新生家长熟悉,了解孩子的现状,印发《家庭电话联系表》,使并班的决策顺利实施,得到家长的信任与支持。我们希望下一步的工作再接再励,为家长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务。

1、在为幼儿提供“读写算”的材料和活动进行中,邀请家长共同参与,了解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和目标,相互调整,便于幼儿的发展。

2、积极发挥家长委员的作用,增强家长与幼儿园的互动频率和班级工作的透明度。

3、继续开展“家庭亲子联谊活动”,延伸家庭假日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以“幼小衔接”为主题由教师、家长委员组织进行;每学期增加一次全班性的家庭游玩活动,并详细记录活动过程、展示。

4、进一步完善班级教师与家长的了解、沟通渠道,提高约访效率,增加访问的人数。

5、挖掘家长的潜能,各取所长,融入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中。

6、做好有关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育行为的指导工作,与家长建立伙伴的融洽关系。

7、组织家长进行有关“要上小学了”的探讨活动,了解家长的心声,指导班级的工作导向。

8、鼓励家长参加家长助教工作,学习观察、记录的简单方法,配合班级的幼儿的观察评价工作。

9、充分利用幼儿园已经建立的校园网、局域网,通过信息网络与家长、社会互动交流,运用留言版作为与家长沟通的又一桥梁。

五、班级管理工作:

班级教师本着团结协作、在学习型组织中,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与修炼,认真领会《高瞻课程》理论,为推进园本课程的深入研究、为我园顺利评估“省一级”、为“十年园庆”贡献微薄之力。

1、三位教师针对自己在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切实、认真的阅读一本有帮助的书籍,并相互分享读书心得,形成班级的学习氛围。

2、加强与保育老师的交流,将活动计划在电脑上公布,并指导具体工作。

3、积极参与教研组的各项活动,即使反思,并将经验总结、交流,撰写经验文章。

4、建立合作、团结、平和、快乐的工作氛围,提倡班级教师“享受工作”。

以上是我班在本学期的初步打算,我们相信,随着幼儿园的变革、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员的相互磨合,我们的工作将会顺利展开,我们会与幼儿园共同成长、进步、发展。

第7篇

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结合大班的“幼小衔接”的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让家长接受了幼儿园、小学的专题指导,在家长会上进行了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讲座。4月7日下午小学校长和部门主要领导走进幼儿园,首先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出发去说一些该做的事情,然后结合小学的工作实际作了介绍。让家长全面的了解关于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怎样配合幼儿园,做些什么事情。以家长会形式对幼儿入学前家长和幼儿物质和心理准备,需要家长注意与配合的事项进行辅导讲座,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有效地架起幼儿走向小学的桥梁。

2.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离园倒计时主题,并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幼小衔接的课程,如集体教学活动“慌慌张张的莎莎”帮助幼儿意识到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上学前做好准备。如区域活动“我上小学了”,让孩子进行角色游戏,学系红领巾,模拟小学课堂,学习整理书包,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正在地像一位小学生一样去做各项活动了

3、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5.参观小学,通过参观小学的校园环境、参观小学的自然科学室、走廊文化,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小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更增添了他们向往上小学的愿望。

这个学期是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孩子读完这个学期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

一、日常活动中进行幼小衔接的一些习惯的培养,让孩子轻松养成好习惯1、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进行小学,更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现在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地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同时让孩子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制度,努力做到不迟到。慢慢地班上也很少的孩子迟到了。基本上所有的幼儿都能够更严格地遵守作息时间制度。

二、通过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日常教学中,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离园倒计时主题,并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幼小衔接的课程,如集体教学活动“慌慌张张的莎莎”帮助幼儿意识到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上学前做好准备。如区域活动“我上小学了”,让孩子进行角色游戏,学系红领巾,模拟小学课堂,学习整理书包,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正在地像一位小学生一样去做各项活动了。如实践活动“特别的参观“,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去看看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并看看小学的生活学习环境,然后进行谈话,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一一给予相应的解答,让孩子排除心中的疑虑。

从活动效果来看,孩子们都对小学充满了向往,都能以轻松、向往的心情进入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三、重视家园共育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在家长会上进行了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首先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出发去说一些该做的事情,然后请两位小学教师结合她们的工作实际作了介绍。最后一起观看了幼教专家“钱志亮”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很多家长通过家长会上的介绍,具体了解了孩子马上要读小学,自己要做的事情,其中钱志亮教授的一些具体建议做法也很受欢迎,孩子们用下来也非常满意。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教师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家长也能在家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所以孩子们的缺点也得到了及时的纠正。

第8篇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我们大班年级组的成员在稍适休息后,精神抖擞的迈向工作岗位。本学年是落实幼儿园“三三发展规划”的起步年,大班由原来的三个班级合并为两个班级,班级数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工作任务的减少,相反,我们两个班级的教师都感受到责任的重大。因为,我们将面临省一级幼儿园的评估任务、以及十年园庆的系列展示活动。因此,我们全年级组的成员将以甘于奉献的爱心、服务社会的理念、团结合作的氛围、主动学习的态度、任劳任怨的思想为宗旨,凝聚集体的智慧结晶,在学习型组织中不断完善自身。 

一、我们初步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各项工作: 

1、做好并班的安抚、稳定情绪的工作。其中包括孩子与家长两方面。 

2、有效利用时间,增强工作的计划性、层次性,注意发挥每一位教师的潜能和优势,将时间和精力切实用在孩子身上,用在自我学习和修炼上。 

3、注重“四个有序”的培养,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在有序的环境中学习和工作。 

4、结合大班级的实际,以“幼小衔接”为主线,将幼儿期的全语言、数学等领域和主题探究活动有益的融会贯通,形成本园本年级本班级的特色。 

5、提倡资源共享、资源互补、加强班级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尽快推广各班的成功经验。 

6、倡导“踏踏实实读一本书”,教师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确定学习的导向,通过书本的指引与实际工作结合,在学期末将自己“理论联系实际”的体会与大家分享,共同发展。 

7、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情况下抓紧时间排练早操,与体育专教沟通交流“如何安全合理的安排体能活动”。 

8、明确分工与合作,组织好年级组的大型活动。 

9、承担升旗仪式的排练与主持工作,增强参与意识。 

10、加强班级间的幼儿才艺展示,用不同方式、选择不同场地,让幼儿尽情发挥,增强其自信心和表现力。 

11、提倡共同进步,班级教师有针对性的帮助保育老师在带班技巧、业务素质等各方面不断提高,使他们有信心面对竞争和挑战。 

二、每月年级工作重点:(根据全园安排机动调整) 

2、3月: 

——排练新早操 

——充实区域活动材料、迎接省一级走访 

——庆三八——“我爱妈妈”亲子联欢活动 

——确立第一个主题活动 

——提出问题,选择读书导向 

——排练十年庆典的节目 

——组织春游活动 

4月: 

——进行读书心得交流 

——确立第二主题活动 

——反思、整理第一主题资料 

——酝酿十年庆典系列展示活动 

——迎接省一级幼儿园评估 

——国际象棋月系列竞赛活动 

5月: 

——“庆五一”家庭亲子环保小制作比赛 

——确立第三主题活动 

——反思、整理第二主题资料 

——十年庆典系列展示活动 

6月: 

——反思、整理第三主题资料 

——十年庆典大型文艺演出 

——“庆六一”活动 

——大班毕业典礼筹备 

——参观小学等幼小衔接工作 

7月: 

——读书心得与实践交流 

——大班毕业典礼 

——年级工作总结 

第9篇

关键词:幼小衔接 入学准备 教师 家长 幼儿园

一、大班教师该做什么

1.正确认识了解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异同,找准衔接关键,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有效接近小学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幼儿园和小学虽然同属基础教育,但在教育内容和形式、教学要求和方法、环境设置、作息制度和生活管理制度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小学和幼儿园都要在教学形式上逐步靠拢。

2.要和小学老师经常联系,了解小学教改情况。要熟悉幼儿到小学生的过程应发生的变化有哪些,熟悉小学一年级教学计划的基本精神和新课程各科教学大纲教材的基本内容,帮助小学老师了解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和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及时探讨在具体操作上所遇到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尤其是对教学大纲内容衔接方面的探讨和探究。

3.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有关幼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如:选派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邀请小学老师与大班家长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将“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

二、家长该做什么

1.激发幼儿对新校园的向往之情。要先让孩子爱上学校,带孩子“观赏”将来要就读的小学,讲尽可能多的学校的事情(地点、方位、历史等等),让孩子感觉到新奇与渴望。

2.加强文明礼貌习惯的培养。孩子入学后与人交往的机会和范围比以前更大,因此,在入学前应巩固和加强对孩子文明行为和礼貌习惯的培养,使他们更好地适应新的集体生活。如教育他们听老师的话,有礼貌、守纪律、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关心集体、讲道理、明是非等。

3.培养一定的生活习惯。孩子入学前,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和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如定时睡觉,早睡早起,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自己穿脱衣服、整理床铺,一人单独睡小床;自觉地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学会正确地使用筷子,吃饭时不要发出声音,饭后收拾干净;定时大小便,便后自己擦干净;能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学会正确地握笔,端正写字、看书的姿势等。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此外,幼儿园第二学期,没有特殊原因,必须每天背书包上幼儿园,有事情要向老师请假,不允许像小班一样来去自由。

三、幼儿园该做什么

1.树立正确的办学宗旨,切实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要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并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在教育教学上,要从孩子兴趣入手,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将教学结合在游戏中。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常规,加强对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2.创设情境,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3.让学科教育融合在主题活动中。在大班后阶段可开展“我要上学了”主题活动,并带孩子们参观小学,进行学做小学生、模拟小学生课堂等系列游戏活动,重视孩子们的感性认识与环境的适应,从主题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和任务意识,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4.为家庭搭建与学校互通的平台。首先,可邀请小学教师对幼儿园家长进行讲座,并给他们提供解答困惑、排解焦虑的机会。在讲座前,与学校做好沟通,使得学校和幼儿园的教育观念达成一致。其次,邀请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促进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聘请学校教师成为幼儿园大班学前课程的辅导员,这支坚实的学校团队会成为大班教学的指导者和完成幼小衔接的参与者,真正使学校与幼儿园的衔接达到立体互动。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