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08:06: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物流管理实习工作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学生从小在学校接受灌输式教育,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课本有什么内容就学什么。在物流企业实习时,实习生不太适应从学生到职员这种角色的转变,一部分人不能主动去思考和学习,被动地等待别人指导,把“眼高手低”当自信,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甚至面对一些工作和生活中的矛盾,与实习单位领导和同事发生面对面冲突。企业出于生产安全与效率的考虑,将实习学生安排在一个固定的岗位,没有机会轮岗换岗,不能按计划学习各个岗位的职业技能,接触企业核心技术岗位的机会很少,实习学生容易感到工作内容单调乏味,专业不对口,得不到技能上的锻炼[2]。同时企业与学校在实习内容和师资上缺乏明确的责任与分工,在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上缺乏商讨与论证,学生在面对陌生的工作场地、工作情境时,往往表现得无所适从和无所事事。总之,对实习环境的不适应、对实习岗位的抱怨、对实习内容的不认同是学生产生消极抵制情绪的主要原因。
实践性和操作性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特性,而顶岗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重要的一环。为保证学生顶岗实习长效、稳定开展,需要学校、企业、学生乃至政府等多方面的参与和努力。
2.1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管理机构及运行机制
在顶岗实习实施前,校企应合作建立实习管理机构,通过委员会章程、工作计划等相关制度保障委员会的长期、有效运行。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为例,学院成立了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由“校、企、政”三方专家组成,制定物流管理专业的顶岗实习管理办法、实习学生管理细则、实习安全管理细则、实习成绩认定办法等相关管理文件。采取例会和专题会议等方式,加强学校和实习企业的沟通,共同商讨顶岗实习内容、场地、管理方式,合作编写顶岗实习指导书和实习计划,研究符合专业特点和区域特色的顶岗实习教学体系,将物流企业的管理方式引进学校日常管理和教学中,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内实习实训中。编制和归档整理顶岗实习“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协议,监管协议的有效履行。
2.2加大对顶岗实习的资源投入
高职院校要从行动上重视顶岗实习,不仅给予制度和组织保障,还要有一定的资金、设备和师资等资源投入。随着资源的投入,物流管理专业可以进一步加快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深度和广度合作,确保顶岗实习内容、场地、管理方式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强与企业的联络,学院投入一定设备和资金在物流企业开辟企业课堂,建立联络办公场所,现场研讨实习教学内容,解决实习计划实施中的各种问题,把学校的职业核心课程设置、理实一体化教学的组织实施与企业的岗位技能需求有机结合起来,避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训练相脱节。积极引进和培养具备双师素质的专兼职教师,每年轮换教师下企业实践并且指导顶岗实习,给予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在职称评审和绩效工资方面一定倾斜,让更多资深教师能积极投身于顶岗实习指导工作中来。校方指导老师要提高顶岗实习参与度,定期通过电话、QQ、班会、下企业巡视等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学生编写顶岗实习报告和顶岗实习日记,加强实习过程监控和信息反馈,与实习单位保持融洽关系。
2.3提高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同
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应用性、交叉性的宽口径专业,需要高职院校尽可能联系更多综合型物流实习基地,让学生有机会挑选符合自己职业规划的工作环境去顶岗实习,以提高实践与就业能力。专业可以开辟第二课堂,从细节入手,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如何进行沟通,如何适应物流企业管理和文化,从而加强学生对高职教育理念的认同,明确顶岗实习的重要性,树立学生顶岗实习的良好心态,培养学生善于实习的能力。在物流管理专业传统教学计划里,实习往往是指第六学期的毕业顶岗实习。随着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实习的内涵丰富起来。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内容包括第二学期认知实习、第四学期教学顶岗实习、第六学期毕业顶岗实习。认知实习侧重通过参观和体验了解物流企业结构、企业文化、工作岗位和企业核心业务作业流程,该实习往往安排在课余时间或假期。教学顶岗实习是在第四学期教学计划中安排的4周校外企业轮岗实习,以熟悉每个关键岗位的主要职责和业务内容,掌握物流设施设备的具体操作规范。毕业顶岗实习是学生在自选或学校推荐的企业完成为期半年的岗位实践,以提高其从预就业到就业的平稳过渡[3]。校企双方紧密配合、周密计划,让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完成企业的培训和生产任务,通过校外认知实习、教学顶岗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的渐进式过渡,解决顶岗实习期间的生产效益问题,对确实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尊重学生的劳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顶岗实习教学活动。
2.4转变实习企业对顶岗实习的消极态度
现代物流企业要树立长远的发展战略,认识到校企合作对企业具有科技创新、开发人力资源等重要意义,意识到实习师生能够以局外人的身份、以新的视角来审视企业,发现物流管理中潜在的问题,为企业提供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企业要开发校企合作能力,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将高职院校的教育科研资源融入到企业的价值链中,将学院的核心竞争力转变为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充分利用顶岗实习合作平台,让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需求有机结合在一起,接收学生实习和就业不再是负担,并据此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3结语
关键词:高职物流;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质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质量标准要求
收录日期:2012年12月14日
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着眼于为生产企业、物流企业提供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据此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毕业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分析及职业资格考核等内容。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具有现代社会必备的基本素质,掌握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和包装、运输、仓储、采购、生产等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从事生产企业、物流企业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面向及岗位任职要求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主要面向生产及商业企业物流部门、第三方物流企业,其从事的岗位及岗位任职主要要求如下:
(一)职业面向及从事的岗位工作。物流专业的学生主要职业面向生产企业、商业企业的物流部门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等,从事商品购进、储存、销售、运输、配送、订单处理、客户服务等业务工作以及与之相关的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经营管理、信息处理、咨询服务等工作。
从事的工作有技术操作岗位及技术开发工作。技术操作岗位如产成品的采购、货物集散分拨管理、库存控制、配送服务、车辆调度、路线规划、叉车操作、物流市场调研、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单证跟踪、商品养护等技术工作;技术开发工作如研究和设计物流操作的管理方法和作业流程,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完善建议,物流信息系统规划、物流园区的规划等。
(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包括职业岗位知识要求及专业基本能力要求两方面。
1、职业岗位知识要求。毕业生需要了解仓储、配送企业管理的一般业务内容和流程,要具有企业一线运营管理能力和初步经验;要掌握必需的物流信息技术知识,具有物流信息收集、处理管理能力;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外文专业技术资料;要具备物流运输服务、市场需求调查与分析、客户服务管理的能力;要具有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环保和节约资源的意识;要具备自我发展、团队协作、资源使用和运营绩效管理能力。
2、专业基本能力要求。毕业生需要掌握仓储、运输、配送管理方法,能实施仓储管理并进行质量管理;要具有装卸、搬运的协调管理能力;要具有选择包装物并进行合理包装的能力;要具有运输、仓储、配送、信息分析与处理能力;要能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分析和解决运输、仓储、配送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具有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能力。
毕业生要能参与确定运输工具获得方式及运输工具的折旧与更新策略,能进行运输成本预算和控制,并进行运输的绩效管理;能规划物流网络,优化物流作业方案,制定物流计划与排程,进行物流生产调度和过程管理;能进行物流报价,制订物流方案,执行和评估物流服务合同;具备集装箱运输、多式联运运营以及特殊货物运输组织管理能力,能进行运输风险规避与保险管理;掌握物流运输法律法规、物流标准知识,具有物流运输安全管理和遵守相关物流标准的能力。
三、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分析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质要求如下:
(一)毕业生知识要求。毕业生知识要求合格的检测标准为各门课程、实习实训环节考核合格,并取得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同时取得助理物流师证书,包括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
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的成绩考核标准为公共基础模块、职业基础模块等课程及对应的实习实训合格。主要包括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管理运筹学的理念、物流基础理论、计算机基础知识、物流法律法规、统计基础、职业基本素质、职业素养提升等。
2、专业知识。专业知识的成绩考核标准为职业技术模块课程及对应的实习实训合格。主要包括物品仓储管理方法、库存控制技术、商品的运输调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商品的配送、物流信息系统、客户管理方法、物流营销技巧、物流财务会计等。
(二)毕业生能力与技能要求。毕业生能力与技能要求的检测标准为各门课程、实习、实训考核合格,取得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取得助理物流师证书。该项主要由任课教师、实习实训教师考核和掌握,包括通用能力与技能、专业基础能力与技能、专业核心能力与技能。
1、通用能力与技能。毕业生要具备开展活动的计划和组织能力(管理学基础、医药物流管理基础、管理认知实习);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人文社科类选修课程、社交礼仪、各类实习);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和常用软件,利用网络收集信息的能力(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一级证书、各类软件实训);具有查阅专业文献与写作的能力,能查阅物流相关专业英文资料(英语及证书);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进取精神(体育、各门课程及实习实训);具有较强的适应承受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第五学期拓展课程及项目实训)。
2、专业基础能力与技能。毕业生要求掌握管理的基本职能,即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决策等(管理学基础、管理认知实习);对物流行业有基本的认识,明确未来工作岗位,能理解物流管理的七个主要环节,树立现代物流信息化的理念(物流管理基础、管理认知实习);能够查找物流信息资料,擅长利用网络资源;掌握现代物流企业的各项信息技术(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企业信息化认识实习、专业软件实训);会书写各种单据并对单据进行处理(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物流仓储与配送、物流信息系统、项目调查实训、专业综合实习)。
3、专业核心能力与技能。毕业生要具备商品的运输及调配能力(物流运输组织与管理、专业综合实习、运输软件实训);具备医药商品的采购、仓库管理能力(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专业综合实习、采购与仓储软件实训);具备商品的合理配送能力(仓储与配送管理、配送软件实训、专业综合实习);具备物流的客户服务及管理、物流市场营销能力(物流市场营销、客户关系管理、项目调查实训、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具备物流的信息技术掌握能力(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企业信息化认识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具备物流财务会计处理能力(物流会计基础、统计基础)。
(三)毕业生素质要求。毕业生素质要求合格的检测标准为通过《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学分量化表》,主要由辅导员掌握和考核,包括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与文化及身心素质、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
1、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要求毕业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有民主和法制观念及公民意识,遵纪守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有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善于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爱职、爱岗、敬业。
关键词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价值链;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5-0017-03
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提出“择优选择500个左右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目前多个省自治区教育厅依据上述文件精神,分别出台了结合自身实际的高等学校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意见,并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支持对象进一步覆盖到高职院校。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以下简称实验区)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的平台,对探索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验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有研究表明[1],高职层次物流管理人才需求主要来自工商企业和专业化物流企业。调查表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在职业层次上主要培养企业基层和中层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从当前高职教育和学生就业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有关胜任力在现代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研究[2],实验区人才培养应定位于以培养学生胜任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职业技能要求,完成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典型工作任务为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应突出实践教育和创新教育,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置和项目化教学方式,以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组建和依托项目化课程教学团队,全面实施基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的项目化教学课程,并配套实行弹性学分制、主辅修专业结合制、学生项目组教学管理制、项目教学导师制等多样化培养方式,使培养方式与培养内容相互适应、相互促进。
二、基于价值链的实验区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参考相关人力资源价值链方面的研究[3],按照物流企业“价值链”上的岗位要求,构建如图1所示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成长过程即“基本活动”是价值的逐步增值过程,通过逐层深入的系统培养,使学生逐步具备被企业认可的价值。从个人素质养成到能胜任团队管理工作,这一过程也是企业人力资源价值链中的价值增值步骤和规律。“基本活动”中的四个阶段是逐步递进的关系,既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也符合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模式中的“支持性活动”是保障学生能力形成的一系列教学组织活动。这一活动贯穿于“基本活动”全过程,通过系统的知识、能力、素质和意识培养,保障“基本活动”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成效。
基于价值链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将学生的整个学习期间看成是一个价值不断增值的过程,通过有计划的系统培养,使学生学习行为更具指向性、学习过程更具可控性、学习效果更具可测性。该模式设计通过将人才培养过程细分为人才成长过程(模式中的基本活动)和教学组织活动(模式中的支持性活动),可以更清晰地梳理出培养过程的主线,明确教学组织活动的服务性定位和目标指向,对下一步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具有指向性意义。
三、实验区教学的组织实施
(一)知识和技能递进式培养
参考有关物流管理专业学习领域设计方面的研究[4],根据人才培养模式中“基本活动”的构成,学习领域应分四个层次来进行课程设置。第一层是人文社会科学通识层,通过开设规定的公共课程达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一般性目标。第二层是企业管理基本技能层,可以通过六个项目课程完成,即经济定量分析技术项目、计划与执行技能项目、沟通与协调技能项目、企业会计基本技能项目、信息技术应用技能项目和团队合作与组织激励技能项目。第三层为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层,围绕企业实际工作内容和需要,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可开设货品保管与库存控制、调度与运输方式优化、成本核算与单据处理、物流信息处理与业务流程优化、客户沟通与服务技巧、配送网络优化等课程。第四层为拓展类专业知识和技能层,主要是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利用实验区内开设的各类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资源,通过辅修专业的方式掌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物流地产经营与管理、物业管理、连锁经营与管理等方向的专业知识。
(二)实际工作技能培养
以校内学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的基本教学进程安排为主,通过实习,着力培养学生四方面技能:一是日常办公技能,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熟悉物流企业日常办公环境,能规范使用行业术语;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学习融入团队和与同事交流沟通的技巧。二是物流业务操作技能,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遵照物流企业业务工作质量要求,掌握作业关键控制环节;熟悉如揽货、入库、分拣、堆放、出库、配送等作业环节的操作规范。三是物流基层管理技能,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熟悉基层物流业务管理工作;能编制基层部门或岗位工作计划,初步具备控制执行、反馈和处置各环节的能力。四是企业综合管理技能,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了解公司主营业务情况;掌握市场调研的基本方法,具备与客户沟通和开拓市场的基本能力;熟悉公司运作的内外环境和有关法律法规,能为决策层提供有关的量化决策依据;初步具备工作团队的领导能力。
(三)能力结构设计方面要突出针对性
能力结构设计应结合企业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从事一般性基层管理的核心能力。包括:良好的资料收集、文献检索以及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等技巧和能力;理解上级计划和制订本岗位工作计划,并有效执行的能力;对工作程序和内容进行定量分析和提出改进办法的能力;在工作范围内沟通和协调的能力;熟悉和从事基本企业会计工作的能力;组织、管理团队和激励团队成员的能力。
(四)素质与道德培养方面强调卓越性
卓越的素质和道德品质是从事管理活动和进行团队管理与合作的必备条件[5]。对学生素质与道德培养必须处于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性熏陶和养成训练之中。在思想和情感方面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关注时政,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和终身学习观,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文明的行为准则,具有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在意识培养上,应注重学生实践意识、质量意识、协作意识、品牌意识、创新与竞争意识的培养。
四、创新实验区管理与运行
(一)创新管理体制
实验区可根据职能和需要,成立三个相互独立又密切配合的组织,即以进行统筹决策为工作内容的实验区工作领导小组,以组织教学和进行日常行政管理为工作内容的实验区管理委员会,以咨询、研究、提出建议及质量评估为主要内容的实验区教学指导委员会。通过建立三个部门的高效协作机制,达到实验区内人才培养设计和决策的科学性、教育资源的共享性和教学质量评估的真实性。
(二)创新课程教学团队工作机制
实验区在工作机制上应加大创新力度,在组织教学方面可实行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工作机制。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保障教学团队负责人根据项目课程教学需要,组建相应的课程教学团队,并具有独立发表意见的权利,从而促进教学团队发挥整体教学优势。以项目化课程教学团队为基本单位,可以充分发挥课程教学团队的专业性、灵活性和互补性等特点,促进教师间专业、特长、兴趣和意愿的融合,从而利于跨专业、跨部门整合优质教学资源。
(三)实验区的运作保持开放性和功能的复合性
引入物流企业共同参与实验区的运作,并与企业、科研机构和其他院校共同建设精品课程,建设教学资源库,建立人才标准动态更新机制,积极开展和加强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并积极加强与国外物流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合作。
参考文献:
[1]刘翠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8(8):29-30.
[2]李大兰,孔峥臻.基于胜任力视野下的现代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经济师,2010(2):219-220.
[3]梁彦锋.现代企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经济师,2011(9):21-22.
[4]戴裕崴,章建新.项目导向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09(2):30-31.
[5][美]德鲁克.卓有成效管理者的实践[M].廉晓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Approach on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Area for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HENG Jian
(An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Economy, Hefei Anhui 230051,China)
一、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校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宏观环境营造乏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体系和宏观政策支持,国家还没有出台具有操作性的对合作企业减免税等优惠政策,几部委还没有联合下发关于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有关文件,导致校企合作出现院校“一头热”现象,难以深度合作;二是各级政府部门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纸面上,参与度不高,组织、领导、协调和监督作用发挥不好;三是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虽然国家对职业教育加大了投入,但其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仍中仍处于劣势,无论是办学经费,还是其他社会资源,职业教育都是处于劣势。
2、学校对校企合作的认识不足,合作流于“形式”。学校只注重校企合作协议的签订,而忽视了校企合作过程中双方如何操作或实施等具体条款的签订。院校一方简单地认为把学生推到社会上实习就是“工学结合”,把最常见的“放羊式”项岗实习等同于“工学结合”。再加之由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师资大部分是经短期培训后改行的,缺乏物流管理实践经验和技能,在科研和技术方面积累的也不多,能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的能力有限,缺乏吸引力,因而限制了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业合作只能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限制了校企合作朝更高、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3、企业对校企合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参与积极性不高。一是物流企业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没有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价值链中,物流企业尚未认识到合作教育带来的益处,总是狭隘的认为物流企业的主要任务是搞好物流服务,培养人才是高职院校天经地义份内的事,企业没有义务和责任,企业没有必要花较大的成本与高职院校合作,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不足。二是物流企业缺乏成熟的合作意识,把校企合作只当成选择人才的途径,很少关注物流人才培养过程,对学校的支持力度不够。三是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质量与物流企业岗位工作要求的差距较大,学生难以真正顶岗,导致企业对工学结合的积极性不高。由于顾及成本问题,只能安排学生在低层次的跟岗实习,学生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规范且成熟的职业能力得不到培养。
4、“双师型”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够。“院校”拥有一支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开展校企业合作的先决条件,也是办好高职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健。然而由于物流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其“双师型”教师队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专业教师数量明显不足,职称明显偏低,实践经验严重匮乏,师资结构突出表现为“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兼职教师数量不足且不稳定,由于校企业合作制度上缺失及认识上的不足,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物流专业人才跟本请不动,只有一些实践经验不足的物流专业人员在其主管领导不知情的情况下暗地里做兼职教师,或高级物流管理人才碍于人情面子让其业务不精干的手下做兼职教师,这样从质量和数量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三是由于院校经费有限,培训机会少,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专业教师没机会和时间参加培训,不利于“双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由于上述原因,即使院校与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但由于多种原因,教师的实践还是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进入实质性的校企合作的不多,影响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持续有效推进。
二、解决当前高职物流管理校企业合作问题的途径
1、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政府要出台校企合作的法律性文件,以立法形式保障校企合作机制的运行,并制定相应的宏观政策,明确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尤其是要明确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校企合作共建的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享受校办产业相关优惠的政策。同时,加大对学校的投入力度及开展相关的研究,指导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
2、学校要更新教育思想观念,牢固树立“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要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及自身生存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中的重要作用,要认识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高职院校要把合作伙伴的兴衰看作自己的事情予以关心和重视,要善于引导企业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认识校企合作的长期效益,找准校企双方的利益趋同点。只要是有利于双方效益提升,有利于人才培养,各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都可以尝试。要树立为企业服务的理念和强烈的使命感,担负起应尽责任,保证教育行为与企业的需求不错位,主动融入企业发展的产业价值链。
3、寻求互惠多赢的动力机制,实现多方共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推动校企合作顺利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机制,是校企合作良性循环的纽带。只有激发学校、企业共同发展的需求与愿望,才会形成校企合作的动力,校企合作才会更有生命力。否则,校企合作协议只能是一纸空文,合作只是半途而废,或虎头蛇尾。院校的动力机制,包括院校管理层的动力问题、教师的动力问题和学生的动力问题。参与合作企业的动力机制,包括企业管理层的动力问题、实习基地督导教师的动力问题。要搞好校企合作,就必须形成一整套动力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各方互利互惠、院校、行业、企业、学生和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
4、认真审核校企合作的可能性,扎实搞好校企合作。为了避免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对合作双方的可能性及实现校企合作双方应具备的条件,进行可能性审核。首先,院校一方要审核本身专业性及在行业内的认可度。如果物流管理专业本身专业性强、行业内认可度高就要与规模较大、比较注重员工基本素质、企业长远经济利益的物流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否则,只能与规模较小、对员工基本素质要求相对较低的物流企业合作,即所谓的强强联合;其次,院校要根据确定的校企合作对象,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院校专业教师要根据学生已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有的放矢的制订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教学工作计划,并协同企业参与管理并组织实施;第三,院校和企业要根据组织实施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评价。同时,还要根据双方合作的基础,对合作协议进行完善和提升,并寻求其他合作项目,力争扩大合作范围和合作深度。
5、建设满足“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双师结构”型的教师队伍,才能满足校企合作下的教学需要。因此,要从如下方面建立一支符合校企合作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满足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需要。一是建立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工作机制、考核机制和保障机制。通过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教师聘用制度等相关制度,建立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情况做出相应的考核。同时,将考核结果与职称评定、工资收益、职务晋升等挂钩,引入末位淘汰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激活教师队伍。二是重视校企平台的搭建,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教师取得“物流师”、“高级物流师”或“注册物流师”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在物流岗位一线培训教师,培养教师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以培训在职教师为主,从行业、企业、引进具有“双师型”条件的人才是有效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辅助途径。引进企业中那些博学善讲、既有教师素质、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不仅能满足教学需要,还能够为学校课程建设带来生机。
三、我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
1、学校成立校企合作领导机构,加强物流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为了保证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的质量,使校企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我院成立了校企合作处,制定了校企合作制度,编制了校企合作标准协议,规定了合作内容、合作形式,完善了校企合作内容要求,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机制不断完善。在学校校企合作总体框架下经管系认真与物流企业开展合作,使物流管理专业合作企业数量达到30多家,在人才培养、技术咨询与服务、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度的合作。
2、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物流实训基地,建立真实或仿真的物流企业环境。学校与北京络捷斯特公司合作共建了仓储管理等校内仿真性实训基地8处,为培养技能型管理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校企双方互聘骨干人员。学校聘请物流企业技术骨干与核心管理人员来校承担实践技能课程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物流职业能力;聘请物流企业技术骨干与核心管理人员在企业指导顶岗实习学生,培养学生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企业聘请学校的教师为企业技术咨询与管理顾问,指导企业生产经营实践。
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专业定位:服务于现代物流业,致力于信息科技与流通技术融合,培养高素质的流通管理专才。培养目标:面向徐州地区的物流企业,面向长三角经济区物流企业,培养具有良好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具有规范、安全、环保素养,具有物流企业的产品采购、运输操作、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等岗位操作技能的管理员、业务主管或部门经理,既能进行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等现场组织管理以及现代物流设备的操作,又能从事物流系统优化设计的优秀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建设内容与措施
1强化校企合作,形成良性互动局面(1)以校企双边协议为基础,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与相关企业紧密合作,由企业派专家、政府指导、行业参与和学院一起组成物流管理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明确该委员会对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领导职责,建立定期会议制度,制定每年工作计划,确定工作项目,共同研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程标准、教学改革、实践环节、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质量共评,达到共同发展。(2)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融入课程考核,学生在取得学历文凭的同时,必须考取本专业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为此,首先开展课程改革,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展“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实践导向的教学方式改革;其次,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适合从事教育工作的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组成“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
2完善基于物流职业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围绕物流行业从业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①职业岗位分析。针对人才培养规格,开展社会调研,分析学生的就业岗位(或岗位群)和所需的职业资格,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通过对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进行调查分析,确定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群)有:仓储、配送岗位,运输、装卸操作岗位,流通加工岗位,物流信息技术岗位,货物报关、报检岗位等。同时做好对物流企业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研讨物流岗位主要的综合能力,再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在此基础上重构课程体系。②构建“校内课程实习、工厂模拟、校外顶岗实习”的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物流企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经物流管理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共同审核,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物流、尤其是物流的技能岗位,构建以企业真实场景为教学载体,分阶段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2)确立并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坚持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的原则,由专业骨干教师和物流企业专家组成课程建设小组,根据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要求,紧盯物联网技术发展,参照国家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制定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做到“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对接、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对接、素质教育与职业素养对接”。(3)抓好工学结合教材建设。按照物流企业工作过程、岗位能力的要求,结合合作物流公司的生产、运作、管理,设置体现物流特色的专业课程,编写具有高职特点的工学结合教材,并与企业共同开发、完成相应的实习指导书,实现与实际操作岗位的无缝对接。(4)物流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依托学院现代教学工厂,建设服务于物流人才培养和满足对外技术服务及培训的网络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主要包括工学结合核心课程相关素材-包括课程标准、课程学习情境设计、课程课件、课程试题库、物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涉及物流流程的各种国家标准,重点与企业合作开发物流工业企业案例,开设物流管理技术发展专栏、经贸信息专栏等。
3与物流企业共建“厂中校”和“校中厂”,强化实践育人依托“校中厂”、“厂中校”建设,进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运行机制建设,形成校企互动的双赢局面。(1)共建“厂中校”和“校中厂”。依托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成立厂中校“物流管理技术培训学校”,以此为抓手,深入开展新知识新技术培训和职工技能培训工作。成立校中厂“徐工院物流管理技术服务(实训)中心”,增强科技服务能力,使之成为物流管理技术宣传中心和企业技术支援中心。(2)探索“厂中校”与“校中厂”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与企业定期沟通机制,与企业人力资源主管每学期沟通2次以上;与企业互聘互兼人员;每学期聘请企业专家开设专业学术讲座2场以上。在学院设立物流师工作站2个,推进企业专家学术讲座制;在企业设立教师工作站1个,推进校企融合等。(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运行。在实施物流管理专业“双能并重、三元融入、四层递进、产学互动”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依托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总体框架,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扎扎实实地推进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4开展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全面展现产品采购、仓储的各物流岗位操作流程,以突出物流岗位技能训练、职业精神养成、工作经历积累为重点,与企业共同探索和创新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物流管理人才能力层层递进。围绕物流实操项目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教、学中说,培养物流从业人员所需的良好沟通、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岗位技能。同时,通过开设商务沟通、客户关系管理等相关课程,并开展多种形式的团队活动,例如社会公益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如物流协会、校园快递)、专业技能竞赛、专题讲座、各类考证培训、就业指导教育等,提高学生职业素质。依托项目化的实训室、综合化的实训中心、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工作性的顶岗实习基地,着力项目实训模块的系统设计,通过课程单项技能训练、学期集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上岗见习,围绕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由单一到综合的反复训练,实现物流管理人才单项能力、综合能力、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层层递进。
关键词:能力导向;港口物流人才;物流管理;培养策略
港口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于临江近海的部分高校,如武汉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集美大学、钦州学院等,而且主要挂靠在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系该专业的一个特色培养方向。综合来看,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物流管理基本能力的人才,掌握物流管理的最新动态,具备进行物流系统特别是港口物流系统分析、设计和规划的基本能力[1];毕业生适合在港口、生产企业物流部门、公路运输货运基地、连锁商贸企业物流中心、货运企业等单位,从事报关、报检、货代、仓储管理、货物运输调度、物流市场营销、物料控制、客户服务、物流业务实际操作等物流技术管理及相关工作。
一、基于能力导向的港口物流人才的能力要求
基于能力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人才即港口物流人才,其能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其中,专业能力体现在掌握采购、仓储、配送、运输、客服等基本业务流程,具有分析和解决业务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及相关工作计划的组织、实施能力;海关报关、报检业务处理能力;国际货运业务处理能力;国际货运业务处理能力;物流企业运营管理能力;物流市场开发与管理能力;物流软件操作应用能力。方法能力体现在学会学习、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有捕获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理念,不拘泥于传统模式、敢于提出创新的思想及理念的能力。社会能力体现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确定交往目的、选择交往对象、建立交往渠道、运用交往技巧,能用汉语交流和简单的英语交流、评价交往结果。
二、钦州学院建设基于能力导向的港口物流人才的基础和优势
1.地理环境优越
港口是综合运输链中的一个主要环节,港口业作为北部湾经济区和临港中心城市发展壮大的主导支柱产业,已成为临港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北部湾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的启动,特别是打造“新的战略支点”的发展定位,广西北部湾临港产业不断壮大。种种数据表明,广西北部湾港已成为我国沿海港口群的“重要一极”。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1月~11月,钦州港货物吞吐量达6000万吨,同比增长22.9%;集装箱吞吐量超过50万标箱,同比增长30.7%。
2.就业基础良好
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目前在校生130人,该专业于2007年招生,每年录取新生分数线均高于广西同类院校。连续三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北部湾经济区物流各个行业,货代、仓储、运输等是主要就业去处,主要就业岗位有:物流营销、物流客服、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货代、报关等。在广西北部湾港务集团、圆通快递、中外运广西分公司等大型物流公司和众多中小物流企业都有钦州学院的毕业生,并普遍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3.实践教学条件初步形成
截止目前,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校内实践基地已投资100余万元,建立了包括钦州港物流沙盘模拟实训室、现代港口物流实验室(实验大棚)等多个校内实训基地,初步具备了“理实一体化”功能。另外,还建成多家校外实训基地,如钦州市港口集团、广西世纪物流及桂中海迅物流公司等。
4.产学研合作机制逐步形成
近几年来,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在发展过程中,与钦州市港口管理局、沿海三市航运集团等数十家经济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作为学生实训基地和物流科研合作基地。每年暑期,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都会派出2~3名专业教师到合作单位挂职锻炼,并从事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题研究,以增强专业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5.“双师型”师资队伍已经形成
钦州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现有专任教师12名,兼职教师5名,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7人,中级职称11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38.9%。专任教师大部分拥有高级工程师、高级物流师、经济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80%以上。专任教师中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绝大多数教师年龄在30到45岁之间,年富力强。教师队伍结构合理,涵盖物流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技术、供应链管理、物流规划、物流设施设备、物流营销、物流经济、国际贸易与报关等专业方向。
三、基于能力导向的港口物流人才建设内容及对策
1.加强行业指导,深化校企合作
2013年6月,钦州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单位。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应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加强与区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企业以及广西涉海政府部门、港口、码头、海洋运输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在学生顶岗实习、教师挂职锻炼、“订单式”人才培养、“菜单式”员工培训、教材编撰以及科研项目方面取得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成果[2]。
根据企业对岗位和能力的要求,与企业共同制订“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签订联合培养协议,采取“定计划、定课程、定学时、定教师”的方式,为企业进行特定人才的培养。在用好企业资源实习实训和用好技术人员教学基础上,承担企业培训任务。通过这些培训,把企业的培训标准引入校园,企业由此获得合格的员工,专业则从课程的层面上与企业技术进行嫁接,并进一步了解企业对岗位能力的需求,根据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进一步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2.注重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通过对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物流产业实地调研、对近三年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以及通过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港口物流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实践研讨会进行论证,对港口物流管理人才的职业成长历程、职业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基于能力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课程体系框架,如下页图1所示。
3.重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以往的物流管理专业(港口物流方向)人才培养评价主要是基于学业评价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价体系,而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以突出“三方面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三届毕业生追踪调查和企业用工反馈来看,亟待建立基于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即采用基本要素结构体系,运用递阶多层次评价方法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进行构建,核心是建立以高校(学业)评价和企业评价为主体的综合评价体系(如高校评价权重为60%,企业评价为40%等),核心指标为职业道德素质、专业技能水平、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等。
4.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通过参加国内师资培训、学术研讨和企业兼职顶岗锻炼等方式,提高专业带头人在专业建设、科研开发、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能力[3]。制定和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和海外拓展进修计划,重点培养若干名骨干教师,每人要在企业顶岗锻炼半年以上,以随时掌握港口物流的最新动态,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与钦州市港口集团、中外运广西分公司等紧密合作,聘请行业专家和业务骨干作为兼职教师,对其进行应用型本科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让其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实训教学与指导,充实加强实践性教学指导教师的力量,形成一个分工明确又密切合作的兼职教师资源库。
参考文献:
[1] 罗美娟.宁波港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浙江工业
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 谢如鹤,等.基于创业导向的物流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2,(7).
(一)校企双方建设“厂中校”的目标存在错位
在“厂中校”建设过程中,校企双方的目标常常会不一致,企业的目标更多着眼于近期,比较现实。虽然校企双方在高层达成了共同育人的一致理念,但在执行层却有一种临时用人的“冲动”,把学生作为人力资源的临时补充,经常会因为企业的工作任务而忽略甚至牺牲学生的正常教学安排,导致教学计划的执行不够彻底,教学任务与目标未能如期完成。
(二)教师现场教学与企业正常运转的矛盾
“厂中校”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在工作现场身临其境进行教学,学生通过观摩、操作来深刻领会相关理论,能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以达到教学目的。现场教学需要有典型的学习情境与工作任务来支撑,现场教学通常安排有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主题,每次教学围绕一个主题“模块化”地呈现。企业需要正常连续的运营,其运转规律与教学规律存在诸多不一致性,许多工作任务并没有教材上设计得如此典型,且存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错位。如在风神物流“厂中校”,某些工作并非发生在厂内,而是在客户指定的地点与时间出现,白班与夜班的交替和经常性加班作业的情景,给教学组织工作带来了困难。企业正常运营与现场教学的“模块化”要求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矛盾,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组织现场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三)课程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工作的现状脱节
经过校企协商,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将6门课程安排在“厂中校”进行现场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相应的困难。首先,每一门课程都相对系统,自成体系,而具体工作则显得杂乱无章。初到企业,学生在工作现场看到的是一堆碎片式的印象,很难将之与课本知识进行有效链接。我们提倡教师在“校中厂”因工作场景而灵活施教,但是一个周期下来,仍然有一部分教学任务没有在工作中出现。造成了知识点或技能点传授的疏漏。其次,企业的工作过程有其连续性与自身的节奏,课程教学的节奏与工作过程的节奏很难相互匹配。这要求任课教师因应企业的工作计划及时变更,灵活组织与选取现场教学的内容,这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经济管理类专业的特殊性
难以兼顾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内在要求看,学生不仅仅是学习一些操作及流程,还要充分领悟工作表象背后的管理内涵,教学环节必需深入到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中去才能实现。从企业的角度看,出于对保密的需要及对经营管理风险的考虑,往往不愿意或者拒绝如此深度的合作。从学生的角度看,限于高职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人生经验,他们对管理的理解非常有限,也无法达到课程的要求。由于理工类专业一般仅仅是参与到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中去,实习学生往往在生产线上进行具体的操作,相对比较容易实施管理,一般来说其管理风险较低,所以比较容易开展校企合作工作。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习主要侧重于心智培养,操作与管理的难度较大,导致经济管理类专业校企合作面临各种困境,校企合作在较低层次进行。一方面学生在经济管理类岗位上实习不容易很快上手,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另一方面,企业对经管类专业学生的需求量较小,不能接受成建制的班级进行实习,担心正常的生产管理受到影响。导致校企合作流于粗放和形式,学生沦为企业简单劳动的廉价劳动力,背离了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初衷。此外,“厂中校”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资源浪费现象,学校需要在企业另外建设教室等教学资源。由于距离学校较远,一般在“厂中校”建设有学生宿舍等配套设施,学生在“厂中校”学习期间需要住厂,学校的学生宿舍等资源存在着闲置浪费现象。由于受合作企业的运行模式的影响较深,学生毕业后一旦改行,或者到其他单位就业,其习得技能是否能有效迁移也令人担忧。
二、“厂中校”建设的路径探索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成立于2005年,成立以来即在校企合作与“厂中校”建设上进行了持续而深入地探索。我们认为要解决“厂中校”建设中存在的上述共性问题,需要在合作企业的选择、订单培养及持续完善合作机制上进行努力。
(一)“厂中校”合作企业的选择
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与多家物流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我们从企业的资质、行业代表性、合作关系、未来发展机会等诸多方面拟定条件,考察企业,最终在众多候选物流企业中确定了襄阳风神物流有限公司共建“厂中校”。首先,合作企业要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襄阳市的支柱产业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其产值占到了全市总产值的“半壁江山”,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物流则是保证本市汽车制造产业顺利运行的保障,襄阳风神物流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物流与汽车整车物流,包括整车仓储、线边集配、物流技术咨询、物流规划、管理、工位器具设计等服务,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物流公司及科研机构开展技术合作,可在全球范围内实施物流作业,技术与管理水平正与国际汽车物流标准接轨,具有较强的供应链整合与优化能力。在本地乃至全国均有一定影响。其次,合作企业具有一定的规模与实力。襄阳风神物流有限公司现有员工1000余人,目前为东风日产、康明斯等多家优质客户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是鄂西北地区惟一一家大型综合保税物流业务供应商。公司还与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合作创办了汽车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共同开展物流理论与实践、国家宏观政策研究,汽车物流人才培养以及汽车物流公用平台的搭建工作。最后,合作企业要有长期稳定的生源需求,并能够提供足够数量的轮岗实训与顶岗实习的岗位。襄阳风神物流有限公司可以提供长期、稳定的各类物流岗位,如仓管员、集配员、包装员、单证员、信息员等岗位,可以容纳一个班至少50名学生同时进行岗位实习与现场教学。
(二)建设“厂中校”与订单培养相结合
“厂中校”的建设只有为企业与学校双方都带来持续不断的收益,才能够保证“厂中校”建设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现实中有些企业凭着一时的用人需求而找高校“救急”,一旦用人需求满足后,就不打算再合作下去,校企合作呈现出“一头热”的现象。我们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认识到将“厂中校”建设与订单班有机结合,可有效预防这一现象发生。我院与襄阳风神物流有限公司双方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将2011级103名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纳入到订单班,并每年续签协议。通过协议规范了校企双方的权利与责任,企业负有提供实习场所的义务,为“厂中校”建设创造优良的条件,学校则通过组建订单班来为企业提供长期稳定的人力资源,从而保证了双方的积极性。
(三)“厂中校”建设是一个不断优化、深化建设内容的过程建设
“厂中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校企合作往往始于企业使用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数企业始终停留在这一合作层面而再无进展,少部分企业从使用毕业生开始走上与学校长期合作之路,企业与学校则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路径。企业有意识地与学校商议培养合乎企业需求的毕业生,于是企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随着合作的深入,参与程度逐步加深。企业方从给学生做讲座,到合作进行课程建设,再到提供兼职教师,最后双方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将教室搬至企业工作现场,建设“厂中校”,进行系统培养;学校方从安排毕业生至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到轮岗实训,到教师至企业进行考察与实践锻炼,共同进行教材建设,再到利用学校优质资源为企业提供服务,包括培训企业员工,合作攻克技术难关等,直到双方互兼互聘,深度融合,建设“厂中校”,就人力资源的系统培养展开长期而深入的合作。经过多年的合作,我院物流管理专业与襄阳风神物流有限公司已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经双方协商,于2011年在企业建设“厂中校”,在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一直保持顺利运转。
三、“厂中校”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
(一)校企合作共同优化运行机制“厂中校”的顺利运行
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作为保障。目前许多管理类专业的“厂中校”运作情况不是很到位,往往只是作为学生实习和实训场所,校企双方缺少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学生的实习效果堪忧。为了确保“厂中校”最大化地发挥作用,校企双方需要建立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双方在生产管理与教学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完善专、兼职教师队伍,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和考核制度。
(二)校企合作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校企双方需要安排专门人员,经过认真的学习、研讨,合理定位人才培养规格,系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精心安排“厂中校”学习环节。校企合作共同进行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材、实训项目的建设。将“厂中校”教学安排的全过程有机“嵌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人才培养方案的可操作性。
(三)校企合作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一)召开动员大会环节
召开动员大会环节可安排在前期宣传环节结束后的当月或下月,重点围绕顶岗实习的教学形式、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和实习内容等三个核心问题展开。进一步让学生和教师认识到顶岗实习以“半工半读”的教学形式,开展专业课程实习,即将部分专业课程由原先的课堂理论教学转变为实习教学,通过教师的分组指导,学生带着相应的选题和实习任务,在实习中学习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职业技能,最终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任务,达到专业培养目标。顶岗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应的学时和学分设置,具有相应的教学和考核要求,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物流企业基层管理岗位需要的日常办公技能、作业操作技能、业务处理能力和基层管理能力等四个方面展开,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工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职业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作风,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二)榜样激励环节
榜样激励环节应安排在学生离校前,结合已结束顶岗实习和毕业的学生情况,集中宣传优秀实习生和优秀毕业生的成功经验。通过宣传栏对实习成果的专题展示、表彰大会、新老生座谈会等形式,转变学生对物流企业工作“苦、累、脏、险、偏”的错误认识。学生实习期间存在的心理困扰和心理危机是制约其顶岗实习质量与成效的重要因素,应结合有关研究,对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可能存在的心理危机构建干预体系,克服学生初入社会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勇于面对工作挑战,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同时在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基础上,预设问题,做好规划和解决方案,争取更优成绩。
二、完善组织机构规范制度做好组织保障
(一)组织机构设计
为保证顶岗实习工作顺利进行,需要做好组织机构设计。目前比较通行的做法是实施校、系和教研室(指导教师)间实行单一职能的直线型的“三级”管理,这种组织机构设计的缺陷是职能单一,其工作对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依赖性强,独立性和功能完整性差。为加强组织力度、集中资源、提高效率和做好保障,应改进单一职能的直线型组织机构设计,可以成立校企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合作委员会,统一对顶岗实习进行领导、决策和统筹规划。委员会下并设宣传动员组、对外联络组、实习指导组、协调保障组和测评反馈组等职能机构具体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各工作组的协调配合,可以高效整合各类资源,有力地保障了顶岗实习的顺利开展。其中对外联络组主要负责与政府部门、校外实训基地和实习单位、其他院校等组织的沟通、合作和协调工作,促进实现教育关系和劳动关系的和谐。协调保障组则主要负责对内进行教学计划安排与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工作冲突的协调、提供各类所需办公文经费、物资,各类管理规范和文件,接受学生和家长咨询和收集意见和提供心理辅导等工作。测评反馈组则是独立对整个顶岗实习各工作环节进行研究和评估,包括组织效率评价、教学效果测评,学生、家长和企业态度测评等,目的在于真实反映顶岗实习的实施效果,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组织机构的健全,可以进一步加强对顶岗实习环节的教学管理,充实了教学管理的内涵,提高顶岗实习环节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规范顶岗实习活动
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是顶岗实习关键工作之一,包括院级管理制度文件和系部顶岗实习规范设计作业文件等。为保证顶岗实习活动规范有序,应完善如校企合作工作流程、校外实训基地管理规定、指导教师工作规范、实习学生守则、实习安全守则、优秀实习生奖励办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和办法。通过各项制度来形成校企合作机制、明确教师职责、规范学生实习行为,理顺各方关系。其中学生的实习行为和指导教师的指导活动是重点规范的对象。具体来说,在实习中要求学生应服从学校和实习单位安排,在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指导下,按照实纲要求,认真完成实习任务。实习期间须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不准无故迟到、早退和缺勤,严格遵守请假制度。在实习期间须做好实习记录、按时完成实习内容和实习作业。要虚心向实习单位员工求教,注重调查、主动发现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习中须注意自身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保持和实习指导教师的联系,遇事及时向指导教师反映。实习结束后,须按要求提交实习报告和实习鉴定表,准备好实习笔记、实习作业等资料备查。指导教师须切实认真履行职责,不得敷衍了事,应加强实习单位有关人员的沟通,保障实习顺利进行,应做好学生的考勤和专业指导工作,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实习情况,做好实习指导记录,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情况,同时注重实习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存,并做必要的分析和研究。
三、加强教学过程监控以确保教学质量
顶岗实习的教学过程监控一直是工作重难点之一。加强过程监控是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的策略之一。教学过程的监控应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综合考虑。
(一)时间维度的教学监控
顶岗实习虽然是综合性实训,强调学生独立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提高职业适应能力,但仍需要将实习过程的不同阶段纳入有计划的安排和监控之中。物流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在时间维度上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应分别对学生提出分段实习内容,要求学生达到的目标。第一个阶段为实习的前两个月,实习内容为日常办公能力,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日常办公设备的使用,熟悉物流企业工作环境,规范使用工作术语等。第二个阶段约4个月,实习内容为物流业务操作能力,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熟悉物流企业业务工作质量要求,掌握作业关键控制环节,会使用各种物流设备和器械。第三个阶段约3至4个月,实习内容为物流基层管理能力,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熟悉基层物流业务管理工作;能编制基层部门或岗位工作计划,初步具备控制执行、反馈和处置各环节的能力;掌握对基础工作定量分析的方法,能提出改进作业的意见和建议。第四个阶段约为后期的1至2个月,实习内容为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公司主营业务情况,能识读财务报表,利用有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掌握市场调研的基本方法,具备与客户沟通和开拓市场的基本能力。熟悉公司运作的内外环境,能为决策层提供有关的量化决策依据。熟悉有关的法律法规;初步具备工作团队的领导能力。
(二)空间维度的教学监控
物流工作特点之一是跨区域性和地域广泛性。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总体规模偏小,中小物流企业数量众多,物流企业在接纳顶岗实习学生的数量上也十分有限。因此学生实习分布总体呈“区域广泛、自然积聚、小而分散”的特点,即学生实习单位分布会覆盖全国范围,但同时绝大部分又会聚集分布在如以苏州、上海为主要聚集地的长三角地区和以广州、深圳为主要聚集地的珠三角地区等经济发达和物流业密集的地区。在同一地区,又分布在大小不同的各类物流公司、快递公司、物流园区、物流地产等企业。这样的分布会严重影响对教学环节的有效控制从而影响学生按计划和要求完成顶岗实习任务。
针对这一客观现状,结合有关分散型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研究,可以在空间维度监控上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对教学过程实行实时监控和指导。指导教师和学生,通过电话、短信、飞信、QQ、MSN、邮件等多种现代通讯方式一对一的进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使指导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存在的困难,加强了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实时指导。二是建立联系人制度。以强调学生自律为基础,在实习学生较为聚集的地区,设立学生联系人,通过联系人来从另一个方面及时了解学生实习的情况,使教学监控更加立体、信息更加全面、真实。三是抽样走访,现场指导。选派部分指导教师对相对集中的实习地域和企业进行走访,一方面慰问了实习的同学,了解了实习情况,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加强了与实习单位的沟通交流。从走访情况来看,实习学生思想稳定,实习单位对学生总体评价较好。此外,还需将“2+1”顶岗实习教学检查纳入到日常教学检查项目中来,使对“2+1”顶岗实习教学过程监控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专项化四、建立科学的实习成绩测评体系来反映实习效果科学的实习成绩测评体系对真实反映学生实习成果和整个实习环节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实习成绩可以依据实习报告、实习指导教师记录和实习单位鉴定表三个途径来综合评出,重点测评实习的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
实习报告是学生实习环节的记录和总结,是评定实习成绩的重要依据。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应按规定将实习报告提交,参加实习成绩评定。实习报告应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习单位简介,主要包括:实习单位的性质、地址和联系方式,单位的主要业务和在行业中的地位,近年来取得的主要业绩等。二是实习过程综述,主要包括:实习时间,实习部门和岗位,实习的工作内容,实习单位所面临的新问题和难题,实习中运用的所学知识情况、实习中所学习的新知识和形成的能力方面。三是实习体会,主要包括:对胜任实习工作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认识,实习工作对自己未来工作的启发和以及今后努力方向。实习指导教师记录和实习单位鉴定表则分别从实习过程和实习效果两个方面对学生整个实习过程进行评价,主要观测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是否完成了计划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了实习教学的目、实习单位或岗位的实际工作要求。
关键词:职业能力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近些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企业需要大量物流人才,服务于物流企业中低端要求的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而目前担当此项培养任务的中等职业学校由于培养目标定位不明、课程体系设置滞后、学生缺乏技能训练等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物流操作人才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中职学校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新思考和探讨。
一、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情况分析
(一)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定位
国家对中职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和行业变化的需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了解物流运营过程,从事运输业务、仓储与配送、物流营销、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具有相应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初、中级物流作业专门人才”。 具体来讲,中职物流专业培养的人才要以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但主要倾向于实用性和操作性。
(二)中职物流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根据调查,中职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制造业、商贸服务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仓储配送企业。从事运输的岗位有业务员、操作员、现场管理员、信息员、录入员、单据管理员;从事仓储岗位有装卸、叉车司机、 理货员、仓库管理员、监装员、信息员、从事配送岗位的配送员、检验员、从事商贸业的岗位的客服文员等等。由于天气原因、客户需求个性化因素、服务质量提高要求等原因,物流工作往往需要经常加班、甚至需要24小时之间倒班作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物流技术和设备应用到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物流各个环节。
物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根据笔者对深圳近些年中职物流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跟踪发现:中职物流毕业生进入制造行业的比例大约为6%、商贸服务业的比例约为84%,真正从事物流行业的大约为10%。
二、传统中职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中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情况分析,我们发现中职学校物流培养方式与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与职业能力需求存在差距
根据老师对深圳多年中职物流就业市场的调查发现,物流企业需要的是有一定物流专业基础、懂相关操作技能、身体好、能吃苦、有礼貌、会沟通的中职生。但是我们现在毕业的学生明显不受到就业市场的欢迎。由于中职物流课程体系沿袭高校物流管理模式,课程设置理论课时分配比较多,管理成分比较大,技能操作课时严重不足。这在传统的中专学校表现更为突出。另一方面,由于现在的中职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自我中心比较严重,而我们的课程设置如商务礼仪开设不足、同时就业教育也缺乏针对性的矫正,导致学生刚走出学校就遭到用人单位投诉。
(二)学生就业需求与培养定位存在差距
由于物流行业的特性,绝大部分物流企业都希望招收男性员工。根据物流就业市场调查,除了客服文员、接待、收银等有限岗位需要女性员工外,大部分岗位如配送员、仓储员、快递员、货代员等都需要男性毕业生。所以学校在制订物流人才培养方向的时候,要考虑到就业市场岗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界定男女招收的比例,分流一部分女生到商贸连锁业、旅游专业、会计专业去。
(三)物流教学缺乏企业有效支持
我们对中职物流毕业生的定位的是服务于物流中低端的技能型人才。由于中职物流学校“双师型教师”成色不足以及学校内部物流实训条件有限等等。因此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就显得非常必要。但是,一方面学生不愿意去企业从事单调、重复的工作,另一方面,大多企业也不愿意接受短时间的实习生,从而打乱自己的工作计划。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和家长、方方面面的支持。校企合作的不足也导致了我们大多教学脱离了企业实际,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企业岗位需求。
三、中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确立培养目标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的非学科教育,更多强调对技能和操作的应用。因此中职物流人才的培养要针对岗位需求培养应用型和操作性人才。物流产业遍布流通业、制造业、后勤服务业等领域,所以对物流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比较广泛,在专业设置的论证调研中,我们把物流从业岗位划分为四个岗位群:以运输为核心的货运站、港口、机场和集装箱货场;以仓储配送为核心的储运、批发中心、物流中心等;各类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包括企业采购、库存控制、在制品和产成品管理等;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新兴物流企业。通过以上需求分析,我们专业的设置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四个方向:商业物流配送专业;货运专业;生产物流专业;电子商务物流专业。这样我们可以将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从新表述为:培养企业物流操作第一线的仓管员、验货员、拣货员、配送员、订舱员、录入员、采购员等岗位的职业能力,熟悉岗位操作流程,掌握操作技能,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人才。
(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教学体系
1、课程内容以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化
中职物流专业学生基本能力包括沟通与表达能力、基本计算机和外语能力、自律能力、分析和判断能力。专业能力包括订单处理能力、采购能力、运输组织能力、库存管理能力、新兴处理能力、客户服务能力、物流管理能力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和发展能力比获取知识更重要。因此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超越和突破知识本位观,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在实际培养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中职学生全面而综合发展。
2、分析典型工作任务,采用专项技能训练
在中职物流核心课程设置中,《物流概论》、《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供应链管理》。它们之间有很多内容交叉和重复,我们在上课过程中,可以把相关内容抽调出来形成典型工作任务,采用专项训练手段,提高学生的技能。比如:我们把《配送管理》和《仓储管理》中重复的入库、在库和出库作业,可以看作一个流程让学生训练。也可以把它们分拆出来,《配送管理》课程中针对入库子系统、保管子系统、出库子系统等进行的单项实训;《仓储管理》课程中入库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簿的设置和登记,简单物流报表的编制等单项实训。我们甚至可以进行更为详细的保管员、单证员、分拣员、统计员、报检员项目等实训。
3、尝试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学生唱“主角”,而老师转为“配角”,实现了教师角色的换位,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物流课程操作性比较强,多媒体展示和案例教学还不能让学生彻底掌握课程,更不能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而项目教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以仓储作业实务为例,老师可以把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和出库作业按小组布置任务,小组之间相互衔接,完成整个流程。在小组作业出错的过程中,老师不要立刻去纠正,等出错小组作业完成后,让其它旁观的小组指出错误并纠正,老师在旁给予指导,这样能更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以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为载体,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1、建设校内物流实训中心
根据物流教学模块化的需要,我们可以把物流实训室分为《仓储配送训练模块》、《运输训练模块》、《单证训练模块》、《叉车训练模块》所需要的设备有:黑白激光打印机、手持多功能收货平台、手持激光扫描器(收货用)、条码打印机、重型货架(组)、流利式货架(组)、电子标签拣货系统含软件、液压托盘车、手推车、条码电子秤(分拆及销售用)、轻型托盘、加工工作台、封口机、收货磅秤、周转箱、POS机、单证操作软件、叉车。这些训练项目和设备可以从第三方物流角度仿真物流中心运作。从供应链的角度,用各种物流设备来模拟产品从生产加工到销售整个流程,其主要目的和任务是由学生使用自己所学过的物流相关知识和方法去完成物流全过程的模拟作业,从而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物流技能。目前,这些校内实训设施基本能够满足理论与实践教学的需要,能够完成对学生物流岗位技能的培养任务。
2、建设和拓展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必须走去校门,与物流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成立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进入物流企业专业实习、顶岗实习提供保障。为加强学校与实习企业的合作,学校首先要选择专业对口、在业界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企业,双方就学生实习人数,实习时间、实习岗位、实习工资与保险、劳动强度等内容达成一致、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其次要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协调,学生走出教室,进入实际岗位上岗,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有很多不适应,这时候老师要与企业沟通,包容学生出现的问题。在工作内容上,尽可能让企业两个月给学生换岗,一方面减少学生工作的单调,另一方面通过轮岗,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岗位的工作体验。最后,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实习中,除了学生刚上班的不适应之外,也会有部分学生迟到、消极怠工。这在同学和企业中形成很坏的影响,老师要及时找学生谈话,了解实习过程中的遇到的困难,帮学生分析问题,同时督促学生遵守学校、企业的有关规章制度,保障实训正常,使实训真正起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作用。
通过校外实习,学生了解到物流企业组织、生产、技术、设备、生产工艺流程、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主要工作任务;通过在相应岗位上进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并在限定时段依据相关规则完成系统的工作任务,锻炼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合作能力、社会能力等。通过实习,学生也会感受企业管理制度、工作强度、企业员工生活和企业文化等等,这为学生从“物流学生”到“物流员工”打下良好基础。
四、结束语
物流产业已经定位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但是我们中职物流专业培养的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要求,尤其在质量上与企业需求有较大的差距,为了更有效培养物流产业所需要的中职人才,学校可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符合企业需要的课程体系、加大校内外实训实习力度,培养合格的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小彤.中职物流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讨究[J],广东教育,2007(9):17-19
[2]彭智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能力构建与专业发展[M],重庆出版社,2008(11)64-70
[3]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J],职教论坛,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