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29 07:48:2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玉米须的药用价值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

第1篇

菜叶子

除了青菜、大白菜等叶菜外,很多蔬菜的叶子,自然而然都被丢弃。其实,有些菜叶的营养价值往往大于根、茎,弃之不吃实在可惜。如辣椒叶,中医认为,常食辣椒叶有驱寒暖胃、补肝明目、减肥美容之功效。辣椒叶中含有丰富的钙质、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其味甜,口感很好。

推荐做法:可与肉同炒、可煮汤、还可凉拌。

玉米须

很多人在煮玉米时,将玉米须摘得干干净净。大批的“黄金宝贝”就丢弃在风中散去了。在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性平,有很好的预防保健作用,可以平肝利胆、泻热利尿。对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胆结石、肾炎水肿、黄疸型肝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营养学家则指出:玉米须中藏着宝贵的黄酮、苷类、矿物质、有机酸及糖类等,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等药用价值的成分,值得我们充分利用。

推荐做法:将新鲜的玉米须煎水代茶饮。

米“外衣”

在淘米时经常用水久泡,或用热水淘洗,或淘洗次数过多,则丢掉了米面的“外衣”。中医认为大米性味甘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等功效。

营养学家指出:米“外衣”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对人体神经系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曾有报道称,某地区经常有婴幼儿因食用精制米、面而导致患脚气病死亡。

推荐做法:用凉水淘洗一至两遍即可。

妙用淘米水:1.用淘米水洗手,不仅能去污,还可使皮肤滋润光滑。2.用淘米水漱口,可以治疗口臭或口腔溃疡。

鱼眼鱼鳞

吃鱼刮鱼鳞、不吃鱼眼是很多人的做法。但是丢弃刮下的鱼鳞、鱼眼可都是“宝贝”。

营养学家分析:鱼鳞中含有较多的卵磷脂、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矿物质,尤以钙、磷较多,是一种特殊的保健品。而鱼眼含有相当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增强大脑记忆力和思维能力、防止记忆力衰退、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对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等疾病患者也有辅助食疗作用。

推荐做法:将鱼鳞洗净,用水煮食,用葱姜蒜调味。放入冰箱后做成鱼鳞冻食用;鱼眼和鱼肉一同食用。

椒盐鱼鳞做法:1.鱼鳞洗净,放盐、料酒、胡椒粉腌10 min。2.鱼鳞均匀撒上干芡粉一片片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炸,鱼鳞卷曲,变金黄即可捞出。3.炸好的鱼鳞放盘子撒椒盐即可。

骨头棒

一般人吃排骨时,往往吃完肉后,将骨头棒丢弃,非常可惜。中医认为,猪骨性温,味甘、咸,入脾、胃经,有补脾气、润肠胃、生津液、丰机体、泽皮肤、补中益气、养血健骨的功效。

无论是猪骨、牛骨、羊骨都含有胶原类的蛋白质、脂肪。骨胶原及软骨素,有加强大脑细胞代谢和防止衰老的作用。骨骼中含有构成蛋白质的所有氨基酸,而且氨基酸比例均衡,属于优质蛋白。鲜骨中还含有大量钙磷盐、生物活性物质等,尤其是它的营养成分比植物性食品更易为人体所吸收。

推荐做法:先把骨头棒砸碎炖汤,用文火熬煮l~2 h,使骨头中的营养物质尽量溶解、释放出来。然后把溶有骨髓液的汤稍加过滤,再加上蔬菜,就做成了鲜美可口、营养丰富、具有保健功效的骨头汤了。

小藕节

第2篇

烹煮食物在切配过程中,总能剩下不少“边角料”,收集起来往往一大袋,多数会被丢弃,无用武之地。

有句俗话说“家厨眼中无废料”,很多被轻易丢弃的厨房“边角料”,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在中医学中也有一定作用。如果这些厨房“边角料”被赏识,完全可以“大翻身”,发挥大作用。

“边角料”1:玉米须

煮玉米前,先把玉米须扔掉,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玉米须含大量的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生物碱等成分,有很好的降血脂作用。

在中药里,玉米须又称“龙须”,可利尿消肿、平肝利胆,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均有一定作用,也有利于减肥。

推荐用法:

?・将留须的玉米放进锅内,煮熟后倒出汤水,即“龙须茶”。“龙须茶”口感不错,经济又实惠,可以作为全家的保健茶,特别适合于高脂血症、高血压、高血糖的患者饮用。

?・小便不利、腹水、水肿时,可用玉米须煎汤饮用。

?・玉米须20克、山药50克,加水煮粥食用,有很好的利尿消肿作用。

“边角料”2:芹菜叶

芹菜茎常被用来烹煮食用,芹菜叶却无人问津。但从营养学角度来说,芹菜叶比芹菜茎的营养价值高:芹菜叶中的胡萝卜素含量是芹菜茎的88倍,维生素C含量是芹菜茎的13倍,维生素B1含量是芹菜茎的17倍,蛋白质含量是芹菜茎的11倍,钙含量是芹菜茎的2倍有余。

芹菜叶的药用价值也很高,有平肝降压作用,对原发性及更年期高血压有一定益处;其镇静作用,有助于安定情绪,消除烦躁;其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防止肠癌发生,还可中和尿酸及体内的酸性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痛风。

中医学认为,芹菜叶味甘苦,性凉,具有平肝清热、除烦消肿、润肺止咳的作用,可治疗头晕、黄疸、水肿、小便热涩不利等病症。

推荐用法:

芹菜叶别具芳香,能增强食欲,可炒、拌、炝或做配料,也可作饺子馅等。适量芹菜叶与鸡蛋煮汤食用,或芹菜叶拌豆腐干等,均美味可口。

“边角料”3:柚子皮

柚子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

中医认为,柚子皮理气化痰、消食开胃,可治消化不良、咳嗽少痰等症。

推荐用法:

・咳嗽不愈时、支气管炎患者,可将柚子皮切碎,每次取5克左右,泡茶饮用,止咳效果甚佳。

・身体出现风疹时,可将鲜柚皮捣烂,敷于患处,能止痒消肿。

・柚子皮有一股清香,放入冰箱,可除异味。

“边角料”4:葱白

葱白是葱近根部的鳞茎,随时可采,食用方便。葱白含脂类、多糖类、纤维素、原果胶、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A、亚油酸、油酸、大蒜辣素等成分。现代研究发现,葱白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中医学认为,葱白辛温,具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冒风寒、腹泻、阴寒内盛等症。

推荐用法:

・感冒风寒者,可用葱白与生姜煮汤饮用,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

・葱白与淡豆豉煮汤饮用,可祛除风寒之气。

・腹部冷痛、小便不通者,可将葱白炒热,外敷脐腹。

・身体局部出现疮痈疔毒者,可将葱白捣烂敷于患处,也可适当加入蜂蜜,解毒散结效果更好。

“边角料”5:生姜皮

生姜皮是生姜根茎切下的外皮,味辛性凉,有和脾行水的作用。

推荐用法:

生姜皮5~10克,煎水服用,可治疗水肿。

“边角料”6:柿蒂

柿蒂为柿树科植物柿的干燥宿萼,即柿子把,具有降逆止呃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呃逆症。

推荐用法:

柿蒂与生姜煎汤服用,对胃寒见呃逆者有益。

“边角料”7:白萝卜叶和白萝卜皮

白萝卜叶和萝卜皮是一组常被忽略的厨房“边角料”,大家对它们的营养价值不够了解,常被白白浪费。

白萝卜叶 民间俗语曰:“萝卜缨子是个宝,止泻止痢效果好。”萝卜缨子即萝卜叶,味道虽有点辛辣,还带点淡淡的苦味,但大量研究证明,白萝卜叶的营养价值在很多方面高于白萝卜根。白萝卜叶所含维生素C比白萝卜根高2倍以上;钙、镁、铁及核黄素等含量比根高3~10倍;膳食纤维含量很高,可预防便秘、结肠癌。

中医学认为,白萝卜叶具有消食理气、清肺利咽、散瘀消肿的功效,主治食积气滞、呃逆、泄泻、咽喉肿痛、损伤瘀肿等症。《本草纲目》记载:莱菔(即萝卜),根、叶同功,生食升气,熟食降气。

白萝卜皮 白萝卜皮含有芥辣素,可以消炎、杀菌。

中医学认为,白萝卜皮可顺气、化痰、止咳、解毒生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腹胀、消化不良,还可消水肿。

推荐用法:

・将萝卜叶煮熟,切碎,用油稍煸炒,加适量糖、醋、盐拌匀食用。腹泻、胃肠道不适者不妨一试。

・萝卜叶煮水,饮用时加点糖(改善口味),常喝可预防动脉硬化。

・预防感冒,可将白萝卜皮煮食。

・咽喉炎、扁桃体炎患者,可将白萝卜皮捣汁与姜汁同服。

・水肿时,可将白萝卜皮切碎,煮粥食用。

“边角料”8:冬瓜皮和冬瓜子

冬瓜皮和冬瓜子分别为冬瓜的果皮和种子。很多人食用冬瓜时,都把冬瓜皮和冬瓜子扔掉,其实它们都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冬瓜皮能利水消肿;冬瓜子性味甘寒,可清肺化痰、排脓。

推荐用法:

・冬瓜皮与赤豆、茯苓一同煎服,利水消肿效果较好。

・肺热咳嗽者,可用冬瓜子煎汤服用。

“边角料”9:橘皮、橘核、橘络

橘皮、橘核、橘络也能废物利用?是啊,橘子可浑身是宝。

橘皮 也称陈皮,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之功。

橘核 味苦,有理气止痛的作用,可用来治疗疝气、腰痛等症。

橘络 橘络即果皮内层筋络,味道甘甜而清香,纤维素含量很高,可促进肠蠕动,有预防肠癌的作用;含有较多的芦丁,对改善中老年人血管弹性、防止内脏毛细血管出血有很好的作用。

推荐用法:

第3篇

那么,常见的降糖的食物有哪些呢?

鳝鱼: 黄鳝鱼中含有“黄鳝鱼素A”和“黄鳝鱼素B”,这两种物质具有恢复调节血糖正常生理功能的作用。因此,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鳝鱼(烹调方法不限)是有益的。一般坚持每天食用100~150克,连续3~4周可见空腹血糖下降,尿糖减少。

麦麸: 全谷类食品对糖尿病有预防作用,并可使血糖水平降低,机体不需要产生较多的胰岛素。同时,全谷类食品中的维生素、纤维素和其他营养物质对降低血糖、减轻症状也很重要。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每餐摄入足够的全谷类食品,可用麦麸来代替部分主食。

黄瓜: 黄瓜性味甘凉,甘甜爽脆,具有除热止渴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瓜含糖量仅为1.6%,是糖尿病患者常用的代食品,并可从中获得维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和矿物质等。黄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抑制人体内糖类物质转变为脂肪。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压者,每天食黄瓜100克,大有裨益。

苦瓜: 苦瓜能降低血糖值的原因,在于其中含有和胰岛素功能相似的蛋白质。胰岛素具有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转换为热量的作用,借此可以调节人体的血糖,使它保持在正常的状态。同理,苦瓜也能促进糖分分解,具有使过剩糖分转化为热量的作用。

玉米须: 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能。玉米须含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有利尿、降压、降血糖、止血、利胆等作用。

魔芋: 魔芋是一种低热能、高纤维素的食物,其中所含的葡萄甘露聚糖对降低血糖有较好的效果。因其分子量大,黏性高,在肠道内排泄缓慢,能延缓葡萄糖的吸收,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又因为它吸水性强,含热能低,既能增加饱腹感,减轻饥饿感,又能减轻体重。

菠菜: 性味甘寒,止渴润燥,是辅助治疗糖尿病口渴喜饮的最佳蔬菜。可用菠菜60克洗净,鸡内金15克,银耳20克,加水适量,煮熟后吃菜饮汤,每天2次。

扁豆: 含有丰富的可溶性纤维素,具有降糖、降甘油三酯和降有害胆固醇的作用。用扁豆30~50克煮食,每天1次,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者有良效。

薏苡仁: 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是补肺健脾、利尿除湿的食药两用之品。现代药理研究显示,薏苡仁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尤其适用于肥胖型糖尿病伴有高血压者。糖尿病患者可用薏苡仁15~20克,粳米30克,共同煮粥服食,每天1次。

肉桂: 肉桂性味辛温,具有补元阳、暖脾胃的作用。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肉桂可使血中胰岛素水平升高,对糖尿病患者有辅助治疗作用,可在烹调时加入1~3克肉桂末。但肉桂辛热,不适宜阴虚型糖尿病患者。

银耳: 银耳性味甘平,具有滋阴润燥、生津养胃的作用,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人们誉为“菌中明珠”。银耳热能较低,又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糖尿病患者食之有延缓血糖上升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可用银耳15~20克,炖烂后服食,每天1次。

第4篇

关键词:玉米;种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13.010

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因为它含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玉米须还有药用价值,玉米和玉米秆都可以加工成饲料。因此是各在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1 玉米的种植

1.1整理土地

耕种的时期。提前把田间杂草、茎杆、茎根都清理掉,然后疏松土壤、耕地、施撒足够的有机肥和化肥做底肥、起垄、压实。为春播做好准备。

1.2选择品种

品种的选择很重要,是决定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要根据种植区域条件、地块条件、还有当地的积温选择适合的品种,要到正规的种子经营单位购买。选择籽粒饱满、抗病、抗虫、抗倒伏、耐寒、耐低温、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

1.3播种前的准备工作

剔除发育不好的籽粒、憋粒、有虫眼的籽粒、发霉的籽粒、破损粒等。选择光照充足的晴天,晾晒玉米种子2~3天,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出苗率。确认一下土壤的湿度是否适合播种,如果干旱应及时灌水。

1.4播种

播种一般都在4月下旬开始,播时密度要严格,不是越密越高产,超过合理密度的上限时,叶片相互遮光,光合作用会大大降低,还可能出现植株倒伏而减产。种子化肥要隔离好,防止出现“烧苗”现象。覆土要适当,滚压后土厚2~3指就可以。

2 田间管理

2.1苗期

玉米出苗至三叶期。要及早间苗,要及时补苗,时间选在傍晚或阴天,移苗时苗根要带土,移栽后要浇足水,确保成活率。玉米至五叶期,要及早定苗,免得耽误生长,这个时期,玉米的根系发育很快秆茎的生长却相对慢些,需要促进根系发育,培养壮苗,及时浅中耕松土。苗情长势不好,要适时喷洒叶面肥,要注意6~8叶期是否有“君子兰”苗的发生,一旦发现及早用药剂灌根。

2.2大喇叭口期

玉米至11叶片时,上部几片大叶突出,似喇叭形状。干旱时要结合施肥灌水,适当加氮肥,补充钾肥,肥量要充足。要注意中耕培土,促使气生根大量生长,可使玉米穗粒数增加,提高玉米产量,防止倒伏。这个时期,要防治玉米螟。

2.3抽雄开花期

授粉时期要促进上部叶片增长,墩实茎秆,要保证水分充足,才能提高花粉的生活力,有利于授粉,提高结实率,增加光合作用,使得更多的养分转移到果穗当中。此时期如果管理不当,会大大减产。

2.4灌浆期

这个阶段肥水充足才能防止叶片不脱肥不早衰。要保护叶片不受损伤,延长其功能期限,提高光合作用,增加千粒重。

2.5适时收获期

玉米穗的苞叶变白、松散、籽粒脱水变硬、乳线消失、籽粒基部出现黑帽层,这时玉米产量最高,可以收获。

3玉米常见病虫害及防治

3.1玉米螟

幼虫进入心叶,为害植株、果穗、叶片。防治方法:生物防治。在螟蛾产卵的盛期,释放赤眼蜂,杀死虫卵。方法是1亩地放2点,每点放一块蜂卡,用牙签把蜂卡别在玉米中上部叶片的背面,卵面向外固定好;农业防治。在越冬幼虫羽化前处理掉玉米秸,消灭越冬虫源;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用黑光灯诱杀大量成虫,减少下一代玉米螟的为害。药剂防治;用50%辛硫磷800倍液注雄期的雄穗。用50%敌敌畏800倍液滴在雌穗顶端,熏杀幼虫。用1.5%辛硫磷颗粒剂1∶1.5拌煤渣,每株1克撒入心叶。

3.2大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叶鞘、苞叶,严重时叶片变黄枯死。病菌在20℃~27℃ 时繁殖最快,在连续阴雨天、氮肥不足、低洼地块、密度过大、连续种植等都容易发生大斑病。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清除田间病残体,不用病残体作农家肥,施足底肥追肥,防止后期脱肥。药剂防治:用40%克瘟散乳油500~800倍液,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一般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3.3蚜虫

在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以发生蚜虫,蚜虫一年可繁殖20代左右,在冬小麦、杂草的心叶过冬。防治方法:清除地边杂草,消灭虫源;保护利用天敌草蛉、七星瓢虫、食蚜蝇等;药剂防治。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用10%一遍净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一般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3.4穗腐病

是由多种病源体引起的,孢子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二年的侵染源,先侵染玉米的根系,成为根腐病,再向茎基部扩展,成为茎腐病,通过维管束系统进入穗部,导致籽粒带菌。这时正是空气中孢子侵染的高峰期,从而形成穗腐病。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增施有机肥钾肥,防止后期脱肥;促进早熟:在蜡熟期扒皮晾晒,改善果穗透气性,抑制病菌的生长繁殖;药剂防治:在生长期喷药防治玉米螟、棉铃虫和其他虫害,减少伤口侵染的机会。用4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

第5篇

郭旭光

手足皲裂,多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手和脚的皮肤粗糙、增厚,出现裂隙,可伴有出血、疼痛,活动受限。中医称此为“破裂疮”,认为其发生与阴虚血亏、经络不畅、肌肤失养有关,治则宜滋阴养血、活血通络、润肤敛疮。一般轻症无需内服药,而重症配合内服方药多可获得良好效果。

方一:当归6克,白芍12克,鸡血藤20克,熟地、黄精、首乌、丹参各15克,桑白皮12克,防风、蒺藜、桃仁各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血虚风燥者。

方二:桃仁、赤芍、生地、首乌、防风、麦冬各15克,红花6克,当归12克,玄参2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适用于瘀血阻络者,15剂为一疗程。

(据09.11.24《健康文摘报》)

自疗脚部皲裂

赵忠云

我的脚每到秋冬季节就严重皲裂,伤痕不断,疼痛难忍。我通过学习掌握了一套方法,实践之后疗效不错――

1.用温水洗脚后采取坐位,双手掌各自握住一侧的足后跟。大拇指握在外踝下,其余四指伸向足内侧,指端到脚心处,用力向后足跟方向捋100~200次。瞬间足内侧足底部位发热,暖流沿足太阳膀胱经源源不断地传递到背部,全身感到舒适,并有出汗迹象。

2.右手掌呈凹陷形,握住左足后跟,五指成弯曲形将足跟左右侧抓住,与掌心同时进行揉、擦、摩、掐100~200次,反之亦然。

(据09.11.20《晚晴报》)

白芨油治手足裂口

如果皮肤出现长短、深浅不一的裂口,裂口甚至深达真皮及皮下组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出血,则可用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白芨,自制白芨油进行治疗。取白芨10克,放入50毫升香油中,文火煎枯,去渣备用。睡前以热水浸泡裂口处后涂以白芨油,用保鲜膜包裹,早晨取下保鲜膜。

(据09.11.23《医药养生保健报》)

白芥子外用治多种病

张向红

白芥子是一味常用的中药,其性味辛、温、入肺经,具有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等多种功效。现代研究证实,白芥子外用可治疗多种病症。

一、支气管哮喘

白芥子15克研末,生姜50克捣烂绞汁,加40度左右白酒调匀为糊,以棉球蘸取药糊,擦拭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低头时后颈处的明显骨性突起)、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膻中(两乳连线中点)三个穴位,每穴10分钟,以灼热感为度。白芥子辛温入肺,温肺散寒,对病程较短的支气管哮喘有效。

二、关节疼痛

白芥子30克,晒干研末,沸水调成糊状药膏,均匀摊在病变关节周围,超出病变部位约3厘米,厚约1厘米,1小时后剔去药膏,温水洗净皮肤。每3天换药1次。白芥子能散寒除湿、通络止痛,外用可有效扩张小血管,改善微循环,对风湿性关节疼痛有效。

三、面神经麻痹(口眼歪斜)

白芥子20克研末,白酒调和,涂于患侧面部,感觉烧灼疼痛时取下(以局部发红,不起疱为度),每日1次,连用1周。有祛风化痰、活血通络的作用。

四、体表纤维软瘤

体表的良性软赘生物,中医辨证为痰凝气结。以白芥子、蓖麻仁各3份,樟脑1份,共捣为末,每晚醋调外敷患处,每日1次。有辛温疏散、祛痰豁结之效,几周后肿块可消失。

(据09.11.23《医药养生保健报》)

板栗治病6方

怀 孟

板栗,有“千果之王”的美称,营养丰富,可口宜人,而且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介绍几款验方:

1.治肾虚四肢乏力、腰膝酸软:板栗7枚,空腹细嚼慢咽,随即吃猪肾粥1碗;每日1次,连服15天。

2.治脾虚泄泻:板栗15枚,煮熟食用,连服10天。

3.治消化不良性腹泻:板栗50克,山药100克,鸡内金20克,麦芽50克,共焙干,研细末;每次30克蒸熟,加糖少许服用,每日1次,连服7天。

4.治百日咳:板栗仁30克,玉米须10克,冬瓜30克,冰糖30克,加水500毫升,同煎至250毫升时服用,每日2次。

5.治小儿发育不良、瘦弱无力:板栗仁10克,枸杞12克,猪排骨100克,加水炖烂,加盐或糖少许喂之。

第6篇

目前在医学界,营养治疗越来越被提升到重要的位置,在慢性肾脏病领域尤其突出。在饮食方面,需要遵循个性化的“以食为养”方案。

清淡饮食

我国传统饮食一向提倡“清淡饮食”,何为“清淡饮食”?清乃偏素,淡即少盐。慢性肾脏病患者尤需遵循,宜远离肥甘厚味。油脂类如食用油(特别是动物油)、肥肉、坚果等。每日的食盐摄人量控制在3克左右,其中酱油、鸡精等调味料亦含食盐,宜适当控制。建议使用低盐勺记量法(一勺约为2克盐)。通过改变烹调方法,如用番茄汁、芝麻酱、糖醋等调味,减少膳食含钠量,并可增进食欲。对于慢性肾脏病3~5期的患者,每日的瘦肉、鱼、蛋等荤食需控制在75~100克。要特别提醒的是,即便是中、重度肾衰竭患者也不必过于严格限制荤食,以防营养不良,影响生活质量。

保障优质蛋白质

何为优质蛋白?一般而言,是满足以下3个条件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被人体吸收后利用程度高;所含必需氨基酸丰富,种类齐全,比例适当。很多动物蛋白质如鱼肉、鸡肉、牛奶、鸡蛋等都属于优质蛋白。植物蛋白多不属于优质蛋白,而大豆蛋白是特例。大豆蛋白是高生物效价的完全蛋白,是大豆的主要部分。现代研究发现,大豆蛋白不仅是优质蛋白,还包含许多特殊的成分,如异黄酮、L-精氨酸和L一赖氨酸比例较高的单氨酸、植酸等。各种成分发挥不同的生理作用,包括类雌激素作用,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抗癌、抗氧化、抗自由基等,所含植酸能帮助控制血磷水平,因此可能对慢性肾脏病的钙磷代谢有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观察显示,大豆蛋白饮食可能保护肾并减缓慢性肾衰竭的进程。

大豆是黄豆、青豆、白豆、黑豆的通称,素有植物蛋白肉的美称。在长期的中医医疗实践中,黑大豆是作为治疗水肿的常用药物或食物,并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因此,不管从中医和西医哪个角度来说,都不应将大豆蛋白列入慢性肾脏病患者禁食之列。我国有悠久的食用豆类及豆制品的历史,豆制品的种类丰富如豆粉、豆浆、豆腐等。不过比起豆浆,更提倡食用豆腐、豆腐干,因为豆浆里会含有较多的嘌呤物质,对一些慢性肾衰竭患者来说往往伴有高尿酸血症,这时饮用豆浆是不适宜的。

饮食有节,适量定时

增加淀粉类食物。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是将稻米及面粉作为主食。但营养学认为,慢性肾脏病人宜适当减少此类主食以减少植物性蛋白质的摄入,而应选用麦淀粉来替代普通的面粉及大米。所谓麦淀粉是将小麦。玉米或红薯等主食中的植物蛋白提取出去的淀粉。因其受到制作工艺和口感的限制,实际应用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土豆、山芋、粉丝、红薯、藕、南瓜、山药等食物是民众日常生活中喜爱的食物,加工方法也多样化,患者乐于选用,不妨多增加这类高淀粉类食物的食用量。

韭菜大蒜葱,螃蟹虾子海产品不宜食。中医讲究禁忌“发物”。所谓“发物”即诱发疾病或促使疾病加剧的食物,主要指过敏性食物或食物性过敏原。慢性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大多数学者认为是一种免疫反应介导的炎症损伤。而部分食物极有可能成为诱发或加重疾病的因素。韭菜、大蒜、葱为辛温燥烈之品,虾子、螃蟹、海产品含有异体动物蛋白,是常见的需要控制的食物。紫癜性肾炎以及乳糜尿的患者,需要更严格地控制异体动物蛋白的摄人。

实际上“发物”多种多样,因人而异,判别的方法目前仍依靠生活观察。如果一进食某食物立即发生皮肤、咽喉搔痒,水肿、蛋白尿加重,或腹痛、吐泻者,那么该食物对此人就是“发物”。这里需要澄清的是鲤鱼不是发物。在古代,鲤鱼是“发家致富”“升官发财”的吉祥物,有人望文生义把鲤鱼误作引发疾病的“发物”,但孙思邈、李时珍等都不那么看,在《千金方》与《本草纲目》中鲤鱼都被选人治水方。

水果不是必需品,青菜萝卜保平安。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水果多通过远途运输,长期储存,反季节销售,时常不新鲜,并含有防腐剂等有害物质。水果中所含营养成分,时令蔬菜多可替代。因此,不提倡多食水果。青菜、萝卜等新鲜蔬菜才是必需品;如果想进食水果,可选择西瓜、苹果、梨、猕猴桃之类比较安全。

定时定量,均匀分配。肾脏在功能上就好比废物排泄及回收站,日夜不停地在工作。为了最好地保护它的功能,人体需要均匀不断地产生废物。如果短时间内超量进食产生大量废物让肾脏过劳,或是突然节食使代谢产物急剧减少致肾脏灌注不足,都会损伤肾脏功能。因此,人体在进食各类饮食物时需均匀分成3~4餐,并且定时定量,这样营养成分在被消化吸收后,在体内平缓地转化成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让肾脏在一个游刃有余的空间中发挥它的天职。

天人相应,药食同源

中医理论强调治病要“以食为养”,不能“惟药是治”。天人相应、顺应自然是中医防病治病、养生康复的基本原则。慢性肾脏病患者宜多食冬瓜、丝瓜、海带、赤豆、薏苡米,以玉米须煎汤代茶,夏季常以荷叶(鲜荷叶或干荷叶均可)泡茶、蒸饭、做粥,冬季多食白萝卜。既是与季节时令相应,又体现药食同源之法则。

冬瓜味甘、淡,性微寒,具有利尿、清热、化痰、生津、解毒之功,主治水肿、淋病、脚气、痰喘等,并解丹石毒、鱼毒、酒毒。冬瓜皮的利水消肿作用尤甚。丝瓜又名天罗、菜瓜,味甘,性凉。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其有抗病毒、抗过敏作用。丝瓜子味苦、性寒,具清热、利水、通便、驱虫之功,常用于水肿、石淋、便秘等。总之,冬瓜和丝瓜入药全身都是宝,除上述以外,其皮、花、藤、叶、络、根均能人药。 海带有“碱性食物之冠”一称,性寒味咸,具有泄热利水、祛脂降压之功;赤豆,性平味甘酸,擅长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用于水肿胀满、脚气肢肿、黄疸尿赤等;薏苡米味甘淡、性微寒,归脾、胃、肺经,具有健脾渗湿、清热排脓、除痹、利水的功能;玉米须性平味甘、淡,主治水肿,小便淋沥等;荷叶(生荷叶及干荷叶)性凉、味苦辛微涩,清香升散,具有消暑利湿,健脾升阳,散瘀止血的功效。据现代研究报道,荷叶中提取的生物碱,可扩张血管,清热解暑,有降血压调血脂的作用,亦是减肥的良药,受到保健瘦身人群的青睐。萝卜具有多种药用价值,其味辛、甘,性凉;熟者味甘、性平;具有消食、下气、化痰、止血、利尿等功效。这里向患者介绍的两款食疗方:

1.海带冬瓜苡米汤:海带30克、冬瓜100克、苡米10克,同煮汤,用适量精盐调味食用,适用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各个时期。

2.荷叶粥:粳米100克,荷叶30克,冰糖30克,取粳米煮粥,待粥熟后加适量冰糖搅匀,趁热将荷叶撕碎覆盖粥面上,待粥呈淡绿色取出荷叶即可食用,适用于慢性肾脏病食少纳呆、湿浊明显的患者。

感冒腹泻食疗为先

感冒、腹泻、咳嗽等均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在生活中应注意保养,尽量预防,慎用药物。

感冒,中医学将其定义为风邪侵犯卫表所致的外感疾病,外感初期常表现为风寒束表证,贵在早期防治。建议在偶感风寒,自觉全身微微恶寒、头痛、肌肉酸疼僵硬、喷嚏频发之时,予大枣生姜汤顿服。具体方法:大枣3枚,新鲜生姜5片,煎汤或开水冲泡约300毫升,待温度适宜,迅速一次性喝下,使全身微微汗出,以发散风寒,和解营卫。长期实践证明,此法能有效预防感冒,防止其进一步蔓延。

腹泻时宜进行血与粪的检查,无感染证据,尽量少用或不用抗生素。中医认为抗生素过于竣猛,易伤肾气。非感染性腹泻,需腹部保暖,亦可选用大枣生姜茶及米浆水温养胃肠,必要时选用黄连素和蒙脱石等口服即可。

第7篇

【关键词】 张炳秀 老中医经验 药引

业师张炳秀教授,为安徽省卫生厅“首届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268计划)”导师,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两部一局)“全国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教学工作”指导老师。迄今已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学验俱丰。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大内科主任,国医堂首席专家。

先生学宗《内》、《难》,旁征各家,早年受名师发蒙,曾受业于 “新安王氏医学”第五代传人王乐匋教授,深得王老学验精髓。张师临证,喜用且擅用 “药引”。于药引之用,取材广泛,讲究实用,且注重地域特色,灵活处方用药,发挥特定疗效。现就有关先生运用药引经验作简要介绍,以供读者诸君借鉴运用,丰富临证用药。

药引源流简析

1.《内经》开“药引”先河,为后世丰富其内涵外延奠定理论渊薮

药引的概念在《内经》中已现端倪,《素问·至真要大论》说:“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明·何伯斋在解释此段经文时说:“引经及治病之药至病所者,使也。”

张师认为,《内经》所谓的“使药”可谓是“药引”的雏形。现代医家仍有谓“药引”即为“引经药”者,

如《辞海》对“药引”的释义为“处方中选用某种药物以引导诸药达到病处”。清·尤在泾在《医学读书记》中说“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张睿则谓“汤之有引,如舟之有楫”,也都把“使药”理解为“引经药”。

《内经》还为后世“药引”概念的外延发展提供了理论渊源,如《素问·藏气法时论》谓“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这为后来医家对“药引”概念的丰富,提供了必要的学术支持。

2.张仲景为善用“药引”者之先驱,然“药引”品种有限

《内经》而后,善用“药引”者当属南阳张仲景。被誉为“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中涉及大量“药引”运用经验。有学者统计,在《伤寒论》112个方剂中就有52个应用了“药引”,占方剂总数的46%,说张仲景善用“药引”,实属名至实归。但其“药引”的品种有限,主要是甘草、生姜、大枣、粳米、胆汁、白蜜、酒、醋和童便等,这与这一时期药物学、方剂学发展尚未成熟有一定关系。

3.汉唐以后“药引”理论与临床运用丰富多彩

汉唐以后,药物和方剂都有了很大发展。药物由《本经》的365种发展到2600多种,方剂也由原来的300多个发展到6~7万个,这也大大丰富了“药引”的内容,其品种由原来的十几个发展到上百个。

宋代中成药大行其事,政府还成立了成药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就是一部成药典,其所载成药788种,几乎每一种都论述了应配伍的“引药”的内容及服用方法。如,八正散用灯芯导热下行,失笑散用醋调服引药入肝经,凉膈散用白蜜以缓硝、黄之峻,凡此等等,不胜枚举。

金元以降,迨至清代,中医学术空前繁荣,在总结历代经验的基础上,中医学各个领域均有所发明创新。就“药引”的应用方面,范围已大大超出以前。如,温病大家吴鞠通在《医医病书》云:“今人凡药铺中不售,须病家自备者,皆曰引子。”此后,有关“药引”的内涵、外延可以说得到极大丰富,且种类、运用更为灵活。

张师对“药引”特点理解及临证运用概要

张师在总结历代医家医著基础上,对药引的基本特点以及临证作用等方面有自己的理解。同时,在运用 “药引”时更注重地域特色,用法多样,简便实用。

1.“药引”特点

药物易得 药引是在处方之后,另注一物以为引子,或口头告知病家于煎药时另加一物以达到提高疗效之目的。此物一般为病家自备,亦多为寻常易得之物,如鸡子壳、浮小麦、玉米须等,在起到协同增效的同时,亦可减少药资。

质地新鲜 许多药鲜品比陈品疗效佳,因鲜品不易储存,药房多不售,病家自己多能寻到,故多于处方之后嘱病家自备,如鲜芦根、鲜白茅根、鲜侧柏叶等。正如吴鞠通所说“今人凡药铺中不售,须病家自备者,皆曰引子”。生姜、大枣、饴糖等本是常用之药,然因价格低廉且不易储存,故处方之后嘱患者自备当作药引之用。

协同起效 处方用引是为了提高疗效,但并不是每方必用引,必须根据病情需要而用。如痹证,张师多以松节、桑枝、柳枝为引,但也辨证使用,寒偏重者用松节,湿偏重者用桑枝。还有专病用专引,如白血病或血小板减少,多嘱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以花生煮粥常食。

品种丰富 《素问·藏气法时论》谓:“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药引”品类丰富,食物、药物,动物、植物皆可为引,如鸡子黄、粳米、蜂蜜等皆为食物,甘草、桔梗等皆为药物。

转贴于

2.“药引”的作用

引经作用 宋代以前,药引的作用即等同于“引经药”和“使药”,如白芷、醋、茶叶等。有关“引经”之说,先生总结有“直接归经法”、“相关归经法”、“病因归经法”、“定向归经法”等,此不赘述。

协同功效 在长期用药中,张师尚有“专病”之引,这些药引本就是疗效独特的药物。如张师治疗痹证,凡为寒痹者,多用松节为引。松节本为治痹要药,《本草图经》谓其“气温性燥,如足膝筋骨,有风有湿,作痛,痿弱无力者,用此立痊”。

调节气味 中药一般较苦涩,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有许多病人难以入口或入口欲吐,可适当加大枣、红糖或冰糖入药,有矫味、改善气味之效。

吸附作用 中医向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药物本身亦是食物。此外,尚有部分患者对虫类药物有畏惧心理,可以通过食物的吸附作用而使食物具有药用价值。如张师在治疗肝硬化、肝癌病人时,喜用斑蝥一药,常嘱患者以斑蝥煮食鸡蛋,去斑蝥而食用鸡蛋。

减毒作用 部分中药具有一定的毒性,经过特定炮制或在特定药物作用下可以起到减毒作用,以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如生南星、生半夏加生姜同煮可解其毒。

心理暗示 民间有中药无“药引”则效差之偏误。有不少患者认为服用中药皆需药引,无药引则效果差,特别是郁证及多虑的病人。有处方外另用一引,虽效用不大,但病人会感受到医生考虑周到,更加信任医生,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此所谓“医情人情两兼顾”。

3.张师常用“药引”举隅

鸡子壳 又名鸡卵壳,混沌池。研究表明,其含碳酸钙91.96%~95.76%。张师治疗脾胃系统疾病时,如,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伴胃酸分泌过多,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鸡子壳焙干同煎,以加强制酸收敛之效。

鸡子黄 味甘,性平。《长沙药解》谓其“入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又谓“鸡子黄,补脾精而益胃液,止泻利而断呕吐”。《伤寒论》载黄连阿胶汤一方,用以治疗少阴病,心中烦,不能卧者,以其补脾而润燥也。《金匮》百合鸡子汤,用之治百合病吐之后者,以其涤胃而降逆也。后世又用其滋阴润燥而熄风,如大定风珠。张师用其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窦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而见胃阴不足,胃燥精亏者,于处方后加鸡子黄一枚,常取效迅捷。

松节 为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赤松、云南松枝干的油节。以鲜品入药,味苦,性温。《本草摄要》谓其“入手太阴、阳明、少阴和足厥阴经”。《本草图经》谓其“气温性燥,如足膝筋骨,有风有湿,作痛,痿弱无力者,用此立痊”。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松节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张师治疗痹证用自制的三生斑蝥酊、龙马二虫丸多以此药为引,疗效满意。

桑枝 为桑科植物桑的嫩枝,性平,味苦,入肝经,能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本草摄要》谓“桑枝,功专祛风湿拘挛,得桂枝治肩臂痹痛。”张师治风湿、类风湿四肢疼痛、漏肩风湿邪偏盛者,多以之为引。

陈葫芦瓢 为葫芦科植物小葫芦的果壳,味甘苦,性平,能利水消肿。对各种肾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腹水等辨证论治之后,加此药为引,利水效果大增,且在西药利尿剂效差情况下,仍有疗效。

侧柏叶 为柏科植物侧柏的嫩枝和叶,味苦,性凉或微寒,偏于凉血止血。《名医别录》谓其“主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中赤白……”张师在治疗月经过多、月经先期、鼻衄、齿衄等病血热妄行之证时多以之为引,疗效肯定。此外,治疗血液病时也常用此物为引。

白茅根 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根茎,味苦,性寒,能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清热生津。《滇南本草》谓其“止吐血,衄血,治血淋”。从临床看,其鲜品用治血淋诸症,效佳,而药店多无鲜品,故常嘱病家自备鲜品。

玉米须 性平,味甘,能利尿,泄热,平肝利胆。在诊治血淋、石淋、肾性水肿、乳糜尿时,常在辨证论治的同时,嘱患者煎汤代茶饮,可提高疗效。

向日葵杆芯 又称向日葵茎髓,本品具有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泌别清浊之功。民间有单方,用治血淋、尿路结石、乳糜尿、小便不利。张师用其治疗泌尿系结石,乳糜尿等,同时嘱患者用向日葵杆芯煎汤代茶,效果满意。

鸭跖草 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全草,味甘淡,性寒,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研究证明其有较好的降压作用。张师临床常用其治高血压辨证为肝火偏旺者,煎汤代茶,对于改善头晕、口苦等症状效果满意。

马兰头 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凉,味辛,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消肿之功。张师在治疗血液病时,常嘱患者自备佐食。

田螺 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螺或其同属动物体,味甘、咸,性寒,具有清热利水,除湿解毒之功。对泌尿系感染或肝硬化腹水病人,张师常嘱病家取干净田螺3~4枚为引。

落花生叶 味甘,性平,归肝经。根据其昼开夜闭之生命全息规律及现代学者研究成果,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在治疗失眠病人时,常嘱自备一撮为引。

第8篇

1 维吾尔医药理论[1-2]

维吾尔族的医药学经过2500多年漫长而艰难的积累,不但为东西方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吸收了他们的精华,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完善的理论体系,分为四大物质学说、气质学说、体液学说、力学说、健康学说、疾病学说等一套诊治疾病的治疗学说,为维吾尔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对维吾尔医临床诊断和治疗,药物合理配方等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1.1 四大物质学说(Erkan学说)四大物质学说即:火、气、水、土。该学说主要观点为:火的性质热且干燥,能够传出温暖,烹调食物;调节和控制“水”以及“土”的寒凉;气热,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质;水的性质湿且寒凉,能进行营养的输送、废物的代谢、稀释溶解物质,以防止材料受到火性质的破坏分解;土性质干燥而寒冷,具有多种营养成分,对过多的水引起的潮和火引起的温热具有调控作用,可分解某些物质并进行加工。

1.2 气质学说(Mizaj学说)气质学说由热、湿、寒、干组合。这一学说的观点为:当火、空气、水、土壤四种物质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其中有许多是正面和负面的情绪相互结合,形成一个新的心情,被称作气质。人的素质可分为4种类型,包括:干热、湿热、湿寒、干寒型。在维吾尔族医院,气质包含了外部机体、皮肤颜色、内心情感、个人的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等。由气质学的概念可得,人体由各种器官、组织、细胞构成,其均具有自身的气质,大自然中的的动物、植物、矿物精制而成的药物也具有本身的气质。因此,维吾尔族医疗用气质维度来实现对疾病的治疗。

1.3 体液学说(Hilit学说)体液学说是淋巴液(粘液质)、胆汁、血液、组织液(黑胆质)为基础的理论学说。身体内每个不同的器官和腺体的从外面摄取营养素,代谢过程会产生储存在体内,供能的液体,称为HILIT。体内产生的HILIT可分为胆汁液(Sepra,维吾尔语称种族扑拉)、血质津液 (Kan,称卡尼)、淋巴液 (Belhem,也被称为组织间液痰,维吾尔语称百乐艾术),组织液(sewda HILIT,又称黑胆液,维吾尔族语称为赛乌达)四种。

维吾尔医药基本理论认为:生活条件与水,土,火,空气四种物质密切相关,所有生物的自然起源和疾病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跟变化中的四种物质的作用密不可分。火,空气,水,土壤的物质产生了四个炎热,潮湿,寒冷,干燥的四个基本气质,气质生成四种体液,包含血液,胆汁,组织液、淋巴液。四种物质化生为精神,精神化生成力,力生成各种器官的功能。如果改变了物质基础,生成异常气质,影响4种HILIT,诱发体液平衡失调,最终导致各种功能失调性疾病。治疗原则是比较用药。

2 维吾尔医药的应用现状[3-9]

长期的医疗实践证明,维药在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各种地方疾病上具有显著的疗效。维吾尔药和传统中医药一样,将药材分为四性:寒、热、温、凉,不同的是又将寒药和热药分为四级,一、二级药较缓和,三、四级药较强烈或有一定毒性。目前,整个新疆地区42家县级以上的维医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药,气中维吾尔族医药的用量达到85%以上,个别医院甚至达到100%,维药越来越受到各族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的青睐。

2.1 单味药材龙葵果,维族语言称其为书哈拉,属于常见的一种抗炎药物(成熟剂),成熟以后能够对不正常的黑胆质及胆液质产生作用,配伍其它药物对急性肾炎、前列腺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马齿苋子等湿寒性药物用于治疗热性DM;小茴香根皮等干热性药材多用治疗寒性糖尿病。一枝蒿属性干热,昧苦,能补充缺乏的胆汁质,使津液恢复平衡状态,从而化解冷凝瘀阻,消除中毒症状,用于治疗毒蛇咬伤。驱虫斑鸠菊三级末干热,散寒止痛、化瘀消肿、杀虫祛斑,在临床治疗白癜风上取得较好疗效。骆驼蓬以种子或全草入药,治疗咳嗽气喘、无名肿毒、风湿痹痛等症,系维族医生习用药材。黑种草子,性味甘、辛温,可补脑肾、止喘咳、下乳通经、利尿、润肤、乌发。睡莲花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作用,主要用于小儿急、慢性惊风,热症引起的头痛、咳嗽。天山堇菜以全草入药,主要用于各种发热、受寒、感冒、胸膜炎、肺炎、疔疮肿痈等。维药孜然含有较丰富的zn、Fe、Mn、MS等元素,可增加阳气虚损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力,起温里助阳、散寒止痛的作用,善治气血诸郁、脘腹诸痛,并且孜然经过醋制后,Fe、Mg、Sr、Zn、Mn较生品均明显增加。维吾尔药玉米须具有利尿、降压、降血糖作用,经实验发现,其中K、Co、Zn、Cu、Fe的含量较丰富,也含有Ca、Na、Ni、MS、Mn、Cr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2.2 复方制剂比黑马尔江散的配方主要有:黑种草子,没食子,海螵蛸,菝葜,珊瑚等8种中草药,能够清除不正常的粘液质,调整鼻气息,通气,镇痛消炎,收敛固涩。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鼻塞流涕,咽喉肿痛,慢性胃炎等病症。祖卡木颗粒的配方组成主要有睡莲子,大枣,山奈酚,药蜀葵子,洋甘菊,乳木果等10种药材;可调控气质异常,发汗,通窍清火。临床主要用于感冒咳嗽、发热无汗、咽喉肿痛、鼻塞流涕等。养心达瓦依米西克蜜膏作为传统维吾尔医药物,俗称维吾尔医药中的“速效救心丸”,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镇静安神,补脑强心,又能清除沉着的异常致病体液,达到标本兼治的功效,并有增强支配器官的功能,健胃爽神,临床广泛用于心胸作痛、心悸、胃虚、视弱及神经衰弱。此配方中含天竺黄,珍珠,肉桂,余甘子,苹果,香青兰,沉香,玫瑰花,松萝,补血草等药材,上述诸药配伍,止痛,以增强支配器官的功能,镇静,宁心之功效俱全,故在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夏塔热片是由诃子肉、地锦草、司卡摩尼亚脂、芦荟等中草药材构成,能够对黏液质异常产生作用,止痒消肿,在湿疹、痤疮、牛皮癣和多种真菌引起的皮肤病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喘消雾化液是在维医常用单方制剂的基础上,提取其有效部位研制而成的液体制剂,具有成熟和清除异常体液(黏液质),平喘、祛痰及抗炎作用,临床用于咳喘病,尤其是哮喘的缓解期治疗。纳气平喘颗粒是根据维医古方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研制的复方制剂,由小茴香、红花子、黄芪等药材组成,临床上用于治疗哮喘病、体瘦汗多、易感作喘、咳痰不爽等。斯波皮苏农是由玫瑰花、石榴花、除虫菊根、没食子、莪术等组成的是一种维吾尔医药散剂,具有消炎、止痛、止津、止血作用,能减少创面渗出物,并吸收渗出液,使创面干燥,同时使肉芽组织生长,促进伤口愈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牙周病。

3发展前景[10]

近些年来,天然药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社会关注,疾病的变化,改变人类对健康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的理解,带来的变化在医学界影响深远,让传统医药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主要的难治性疾病和一些常见疾病,中国医药多发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在我区,维吾尔医药因为适应症广、医疗费用低、服用方便等优点,已得到推广应用。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并成为了卫生保健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政府和自治区政府加大力度支持维吾尔医学的发展,维吾尔医药现代化发展的总体思路也很清楚;维吾尔医药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与多学科融合,结合中国医学理论的发展,构建合适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维吾尔医学的研究方法,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维吾尔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维吾尔医药的研究不仅要重视维吾尔医基础理论与传统中医理论相结合、传统理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还应特别重视和借鉴中药研究的成功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取长补短,加快研究开发的进程。维吾尔药的开发研究与应用,①重视维吾尔药资源的调查与开发;②既不能脱离其理论基础,又不能忽视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及现代医学理论,应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③大力提倡维吾尔药现代剂型的研究开发与利用,推动维吾尔药走向现代化,由民间走向市场。

4结语

维吾尔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坚信,只要我们抓住机遇,积极努力,维吾尔医药一定会继续发扬光大,并走上现代化、国际化之路,不断给全人类带来福祉。

参考文献:

1]阿布都卡地尔・阿布都瓦依提.关于维吾尔医药外来术语改革初探[J].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维文版),2013,23(1):83-91.

[2]卢红,丁天龙,吴曙光等.新疆药桑的药用价值及在维吾尔医药中的应用[J].蚕业科学,2011,37(6):1098-1101.

[3]阿依加玛丽・买买提,帕提古力・雅克甫,希尔艾力・吐尔逊等.朱由孜在维吾尔医药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3,19(8):68-70,76.

[4]排孜来提・艾山,麦麦提・阿卜杜拉.维吾尔医药利用微生物限度方法的探讨[J].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学报(维文版),2013,23(3):57-59.

[5]阿瓦古丽・赛买提,热依木・居曼,海其古丽・提力瓦地等.关于发展维吾尔医药事业的探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1):378-379.

[6]赵婵,韩相军,赵新建等.新疆维吾尔医药产业化发展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18(8):687-690.

[7]买买提阿不拉・艾则孜,艾比拜・麦提图尔荪.浅谈影响维吾尔医药疗效的主要因素[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18(6):42.

[8]古丽娜・乌斯曼江,木尼热・买买提.维吾尔医药访谈辑要[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20):152-15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