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信息平台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04 23:52: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信息平台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信息平台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计量;数据采集;网络系统

1引言

安钢计量信息平台系统设计包括系统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包括硬件及软件两部分,主要描述的是该系统的组成与运行过程。按照计量信息需求及的实际情况,系统采用浏览器/Web/数据库服务器三层分布式结构。计量信息共享平台是一个人机对话系统,从物理机构上看,它主要是由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数据和用户组成。

为达到本系统设计目标,在设计中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实用性,可用性,先进性,易用性,人机分工合理性几个方面。根据信息平台的实际情况,对各个具体功能和细节进行分析和系统开发,根据用户需求,在Windows环境下,采用当前最为流行的开发工具进行开发,建立人机友好,可视化的用户界面,输入方便快捷,输出信息易读易懂。

2体系结构设计

本信息共享平台采用三层B/S结构,B/S结构中只安装一个服务器,而客户端采用浏览器运行软件。在数据管理层和用户界面增加了一层结构,称为中间件,使整个体系结构分为三层。中间件主要提供以下功能:负责客户机与服务器、服务器与服务器间的连接与通讯,实现应用与数据库的高效连接。这种三层结构在层与层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层的改变不会影响其它层的功能。

3系统总体设计

图1系统功能结构图

根据系统的要求,在建立计量信息共享平台之前,首先做好数据的采集工作。统一数据是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在计量信息共享平台上,数据层是基础,通过数据的共享和交换处理形成信息,然后利用技术手段把信息总结、分类和归纳形成知识层,在此之上提供管理与决策支撑。根据系统的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如下:基础数据、电能计量、动力量数据处理、轨道衡数据处理、工作计划、供应处数据、管理查询、权限管理、设备维护、设备信息、生产数据、实时监控、数据查询、数据维护、采集数据上传、原始数据查询、组织机构等功能。整个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1所示。

4整体网络方案设计

安钢计量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首先是网络系统的建设,整体网络采用千兆义太网技术,在硬件网络布线设计上采用了分层的结构,分为: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网络核心层采用2台高性能万兆路由交换机ExtremeAspen8810交换机组成,放置在数据中心机房作为核心设备,提供与四个汇聚交换机的互连和服务器的连接。网络汇聚层设置四个节点(网络交换中心),分别放置在回皮轨道衡、计控部、热送称、黑河路,每个汇聚层节点配置一台高性能的Extreme的SummitX450汇聚交换机。对于接入层,有的地方使用已有的DlinkDES系列交换机,有的地方节点数较少,甚至只有一个节点,就直接连到汇聚层交换机上。接交换机的地方有:回皮轨道衡交换中心在计控仓库、焦粉称、西站配置三台接入层交换机;计控部交换中心在250t/300t称配置一台接入层交换机;热送称交换中心在进厂称配置一台接入层交换机;黑河路交换中心在三炼轨道衡配置一台接入层交换机。四个交换中心共配置6台接入层交换机。其网络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图2安钢计量数据网络拓扑结构

5软件详细设计

5.1软件平台设计

操作系统:选用MSWindows2000高级服务器;数据库系统:选用MSSQL2000;系统采用三层B/S的逻辑体系结构,前端用户界面为浏览器。在数据库和前端业务界面之间为业务逻辑层。采用微软.NET框架开发。对外的服务功能以Web服务的形式提供。

5.2信息共享平台整体结构设计

从逻辑功能角度分析,把该系统分为应用系统和支撑系统两大部分。支撑系统是整个系统继承的物质基础,包括计算机系统、通讯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和工具层。应用系统是建立在支撑系统之上,根据在子系统中的作用领域又分为计量数据管理系统和现场数据采集两个应用子系统,两者之间通过支撑系统的网络通讯系统实现物理集成,通过数据库系统实现信息集成。系统基本结构图如图3所示。

.3数据采集层系统设计

数据采集层完成现场数据的采集,包括能源量采集系统的升级,物资量采集软件的编制与更新,它是信息共享平台的数据来源。

能源量采集网络采用”893”单总线结构。硬件上把所有能源量计量网络划分为四个小的子网络,每个网络设一个数据采集子站,由子站完成各子网内的数据采集,子站就近通过光纤在义太网上进行数据交换和网络控制,同时设立一个中心站完成数据的汇总、分析和网络传输。软件使用北京亚控公司的组态王软件对能源量采集系统进行开发。对电量采集数据,使用自编的数据采集软件把全部电站的结算电表数据实时采入计算机数据库,并进入数据中心数据平台,由数据中心按不同用户的需要对授权用户提供数据查询与监控。物资量采集程序开发工具使用Delphi6.0+MSDE数据库进行开发,完成数据采集任务,并存入本地采集站的数据库中,由远程数据库服务器通过“存储过程”完成将本地的数据上传到数据库服务器,经过加工、处理后提供和授权用户查询。

系统采用上传模型:(采集上传的数据主要包括:能源量数据、轨道衡计量数据、汽车衡计量数据、皮带称计量数据、在线称计量数据、电量计量数据。)

图3系统基本结构图

5.4管理层系统设计

管理层完成对现场计量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分析与应用等功能,整个系统采用三层B/S模式结构,数据存储部分由SQLServer2000完成,业务逻辑层使用开发完成,表示层使用完成开发。系统主要完成系统中提供的能源量及物资量数据的归类、处理、及相关功能的实现,是信息共享平台的主要部分。

5.5支撑系统设计

被分为四个层次:计算机层、通讯网络层、数据库层、工具层。

工具层介于应用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之间的软件工具的集合。包括开发工具和集成工具。数据库层是计量数据网络系统中所使用的数据库系统,处于通讯网络层之上,在计算机网络的支持下,为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存储、管理、共享和集成的手段。本系统涉及数据采集系统的本地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库。计量信息共享平台均采用关系模型。数据库的设计关键是表的设计,信息共享平台应用的数据库表有两种:本地数据库表;管理层数据库表。通讯网络层是计量数据网络系统中数据通讯的载体和枢纽,计量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完落系统,是计算机之间、计算机与计量设备之间连接,实现了整个系统的网络集成,支持和保障了计量数据网络系统的信息集成。采用混合型网络拓扑结构,TCP/IP协议。计算机层是支撑系统的底层。本系统要求客户端计算机为PⅢ以上,安装Windows2000Professionnal;服务器设计为双冗余、群集方式,运行MicrosoftWindows2000AdvanceServer。

5.6人机监控界面设计

监控画面是人机交互的界面,一个软件系统是否成功,最终的检查标准是它能否使用户感到满意。本系统人机交互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对系统的输入,包括向系统下达的命令,提供的命令参数和系统所需要的其它输入信息;另一方面是系统向人提供信息,即输出。输出信息一般有三种:提示信息;系统向人报告的计算或处理结果;系统对输入操作的反馈信息。本着使用简便、界面一致、及时反馈与美观的原则,结合计量信息共享平台的功能需求,应用面向对象的方法进行系统的人机界面设计。

6结束语

以上详细论述了安钢计量信息平台的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将整个系统按照横向和纵向分层介绍,采用具体的方案设计了安钢信息计量平台。该系统在实际中得以很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海鹰,,陆婉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设计.现代科学仪器[M],1996(1):32~45

[2]黄梯云,李一军.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4~40

[3]做好能源计量工作的三点意见[J].中国计量,2006(12):4~5

[4]陈燕.重庆大学人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硕士论文].[D]保存地点:重庆大学图书馆,2002.

[5]王鹏,董群.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1:101~171

[6]王春海,张晓莉,王金珠.企业网络应用解决方案——从需求分析到配置管理.[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79~99

第2篇

导致各部门间管理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造成不少管理效率较低的档案资源需要重新进行录入,严重降低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此外,企事业单位内部在运用档案管理软时,还存在某些质量方面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有效应用。当前,不少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档案管理制度存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主要体现在档案管理方式不灵活,管理效率较企事业单位档案机构的调整稍有滞后,导致档案管理无法很好地满足新时期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档案管理软件及设备难以满足现代化需求

而且软件管理系统智能化、数字化水平较低,此外,由于缺乏足够的灵活性,难以很好地适应机构调整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用户查询档案信息的效率较低企业配置的软件应用水平较差,实际管理过程中极易导致重要的档案信息数据丢失。

3)管理软件现代化程度不高

导致档案查询及使用软件过程中出现难以查询,或查询信息错误等状况。由此可见,亟需进一步深化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加快构建统一、标准的档案管理信息平台,以解决这些问题。

4)进一步明确应用需求及目标

第3篇

关键词:用电信息管理MIS系统存在

1传统用电MIS系统存在的问题

(1)成本高:

现在绝大部分地区使用的是基于WindowsNT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往往采用MSSQL,ORACEL,DB3等系统,仅上述两类软件,单点成本就已经超过了万元,而且由于供电企业网点分散,所以往往在每处都必须安装上述两类软件。以一个县局而言,在系统软件投资上就将花费30万元左右。

但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真正用户需要的模块(用电MIS),由于技术准入门槛低,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软件厂商竞相压价,整套产品往往只能买到几千元/单点。由于软件厂商获利不足,就无法继续投入人力、财力进行系统的进一步开发和售后服务工作。

我个人认为以上因素在根本上造成了现在用电MIS系统市场非常混乱的情况。

(2)难以维护:

因为供电企业的网点分散,而基于WindowsNT的系统缺乏对低带宽数据链路(比如载波、电话线路等)的通信支持,所以现在用电MIS多是分散运行的(即在每一点都有整套的系统在运行)。所谓联网也是指在局域网中的联网。由于分散运行,就必然导致分散维护。在现实工作中,维护工作一直是困扰用电MIS推广的关键障碍。

(3)大范围联网困难:

这里指出的联网功能,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供电企业内部信息传递困难,原因可参照第(2)条。二是由于银行、邮电等部门采用的主系统都是基于UNIX的,所以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能较差。

2基于LINUX平台的用电MIS系统

基于上述原因,我详细对比了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及其应用软件的优劣,认为LINUX系统有可能在今后的3~5年内,取代WindowsNT,成为电力系统的首选操作系统。

以下是两种操作系统在关键环节上的对比说明。

(1)成本:

①购买成本。

仅就操作系统而言,目前可以适应用电MIS应用需求的Windows系列包括WindowsNT40和Windows2000,其价格随应用复杂性和健壮性有很大差别,数千至数万元不等。LONUX是完全免费的操作系统,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获取。因此不存在购买成本,而且现在LINXUE已经实现了从嵌入式设备到超大型企业应用的全系列支持。

在WindowsNT上运行的SQL支持系统,随数据库容量支持、检索效率等因素不同,价格在几万至几十万不等,没有免费的SQL系统。在LINUX上,应用最广泛的是MySQL数据库,它曾经有上亿条记录连续运行数月的记录,所以在软件功能上完全不比NT操作系统下的任何SQL系统差,而且目前为止仍然是完全免费。

现在互联网上有数百万站点都是采用的LINUX+MYSQL数据库的方式构建的。

②管理、维护成本。

由于LINUX脱胎于UNIX,在设计之初就对远程接入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现在每天都有上百万名维护人员通过电话线远程管理、维护自己的系统。而WindowsNT在远程维护领域几乎一无建树,这也正是Microsoft公司花大价钱购买PCAnywhere软件的原因。但是由于PCAnywhere并非是内嵌的操作系统中的,所以软件的可用性在某些方面仍显不足。

由于LINUX可以建立基于低带宽数据链路的网络结构,所以可以实现中心主机+远程终端的联网模式,这样只需要管理中心主机即可实现全网的管理。进一步降低了管理成本。

(2)开放性:

LINUX可以说是目前最为开放的系统,所有源代码都可以免费得到,即使操作系统不支持的功能,也可以通过修改、扩充系统源代码方便实现。而对于WindowsNT而言,这是不可想象的。最近有消息称,迫于开放源码运动带来的市场压力,微软打算对美国1000家大企业开放Windows2000的部分源码。

(3)互联能力:

①乡站联网。如果采用WindowsNT实现乡站实时联网运行,则必须在县局到乡站之间建立宽带数据链路(比如光纤),目前在很多地方还不现实,甚至永远不可能实现。但是如果采用LINUX系统,乡站就可以通过远程接入到局中心计算机,在窄带和宽带环境下均可实现。这种大范围的联网运行模式实际上银行系统在很多年前已经实现了。

②智能设备联网。由于数据可以通过载波或电话线接入局中心计算机,所以在智能设备联网方面,LINUX的系统优势也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在嵌入式LINUX的系统低层就已经支持了此种应用。

③与其他单位联网。由于银行、电信等行业采用UNIX作为主要的操作系统,而LINUX和UNIX本是一脉同根,所以在互联方面的支持要好于同WindowsNT系统互联。

(4)稳定性、安全性:

LINUX的稳定性一直倍受赞赏,连续运行数月也毫无问题,而WindowsNT的稳定性则不敢于恭维,很多人在这方面都吃尽了苦头,所以人们往往在微软公司的产品正式推出一年以后,才将其应用到关键任务中,以免成为稳定性测试的牺牲品。

由于LINUX是基于代码开放体系的,所以历来都是黑客攻击的热点,但是我们通过分布式运行的方式,即可解决安全问题,而且可以极大的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比如在局中心设置2~3台主机,互为备份且采用不同的安全策略,这样一方面避免单台主机运行时的意外发生(包括黑客攻击),另外可以分散处理访问请求,缩短系统反应时间。

(5)易操作性:

WindowsNT系统基于图形界面,熟悉Windows操作界面的人很容易学会,在整体系统使用的难易程度上,LINUX要逊色很多(大部分LINUX应用是字符界面)。

但是,具体到某项应用,情形或许有些不同。比如在电费电量处理过程中,如果将所有的操作都命令化,只需要30~40条命令,对于微机操作人员而言,记忆这些命令并不困难,而且在应用效率上,也要好于图形界面的操作方式。

(6)市场影响:

由于LINUX不如WindowsNT平台上的开发工具丰富多彩,所以开发难度要远大于在NT平台上进行的开发。这也是LINUX最大的劣式所在。

第4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作为高校一种重要的信息保障和服务平台,面对环境的变化和用户需求与行为模式的变化,需要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大力挖掘自身的潜力与信息服务能力,以便充分地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物流管理的使命就是根据用户的要求,高效地向其提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使正确的产品和服务在正确的时间以良好的状态到达正确的地点,同时为组织做出最大贡献。这一点和图书馆的使命基本一致。[1]高校图书馆可以充分发挥物流管理的作用,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以达到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

1、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2、高校图书馆物流

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活动就是一个物流活动。图书采购、包装、运输、储存、搬运、配送,图书从采访编目到流通部门,再到读者,读者再还回到上架,图书的修复再加工,期刊的加工上架,电子资源的购进到用户使用,信息的输入输出等等,所有的活动都和物流密切相关。其实在本质上来说,高校图书馆就相当于一个融采购、流通加工、信息服务于一体的信息物流配送中心。新校区与老校区之间的总分馆模式,就相当于一个信息物流配送中心网络,新馆与老馆就成为网络上的一个节点。许多高校图书馆的“一卡通”、“总分馆”、“通借通还”等都可以充分利用物流管理的理念来规划实施。物流活动对图书馆能否有效实现和优化对用户的服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对高校图书馆物流进行系统的规划,可以保障其物流畅通无阻的进行,可以降低成本,可以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

3、物流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图书馆的最终目的就是利用现有资源,以最少的工作成本和最高的工作效率为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现在社会都提倡资源共享,而高校图书馆日常工作中有大量的书籍流通、有大量的信息与外界交流,这些都是物流管理发挥才能的基础。相对其他行业和部门来说,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虽然在数量上比较庞大,但是其供应链较短,而且部门设置完善和流通有序,这些都为物流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环境。总之,物流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运用是完全可行的。

4、物流管理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4.1采访部门的物流管理

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文献资源采购方式。通过网络,高校图书馆可以了解全球的出版信息,从而扩大了图书选购的范围和品种。图书采购人员可以通过主题检索或者分类检索,可以查询到所要购买图书的全部信息,便于采购人员做出比较,从而选购出满意并适用的图书。网络化采购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采购人员不必亲自跑书店和书展了解图书出版信息、查看订单、划订单、人工计算账目、跑书店送订单等。所有这些繁琐的工作程序,通过网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完成。网络书店的一切数据和信息都在网上传递和流动,原来所有的费时的工作都可以在一瞬间完成,从而缩短了采购周期,提高了效率。[3]图书传统的发货方式大多是通过邮寄,而采用物流技术可将客户所订购的文献尽快传递到客户手中,并且在过程中可以实施订单跟踪、查询到货是否有误等。对于电子文献,则可以从电子仓库中将文献直接传递到客户端,既节约了交货时间,也降低了交易成本。

4.2流通部门的物流管理

高校图书馆最繁忙的部门应该就是流通部门。高校图书馆面对的读者是多则几万的学生,而学生在下课的间隙去图书馆借还书就容易形成扎堆现象。这时候如何快速做好图书的借还以及快速上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流通部门可以调拨人员在高峰期整书上架,使读者归还的图书能够及时的供下一批读者借阅。图书馆可以采用分借总还的方式,各库的图书在各库借阅,还书在专门的地方,这样可以保证归还的图书能够及时整理上架,缩短图书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的物流时间,为读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服务。

4.3信息咨询部门的物流管理

由于高校学术研究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在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参考咨询过程中,用户提出的检索任务和信息需求在综合性、复杂性、有序性等方面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人们不再满足于对相关信息、信息线索、文献书目数据或信息参考数据的获取,而更注重获取有深度的信息内容和文献全文。与传统的文献相比,采用物流技术的原文传递,覆盖的地域更广,传递速度更快,过程控制性更强。[4]运用物流管理,借助网络还可以实现高校图书馆的非中介性的文献传递。

4.4多校区和馆际互借的物流管理

读者的文献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高校图书馆有时候不能凭借一己之力来满足读者的需求,馆际互借就相应应运而生。传统的馆际互借,需要读者亲自到馆去借还,有颇多不变。如果遇到相隔很远的地方或者需要的数量较大,传统馆际互借更是无法在质量上和时间上满足读者的需要。近几年来,高校合并,新校区的建设等等,往往几个校区间采取分馆制,由于没有采取物流管理,无法实现图书的通借通还,不但给读者带来很大的不便,更无从实现高校合并后图书资源共享带来的效益。因此,采用物流管理,借助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不仅可以扩大馆藏,还可以扩大读者群,缩短各个图书馆之间及与用户的时空距离。这样,高校图书馆不仅可以实现服务本单位,还可以服务其他高校甚至其他行业及地区,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节约成本,提升服务。

总之,作为高校的核心组成部分,图书馆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但是同样可以借鉴企业的一些管理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服务。系统的现代物流管理有助于高校图书馆提升服务能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图书馆各个部门高效地运转起来,对挖掘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与潜力、更充分地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许异兴.图书馆物流系统规划[J].图书馆建设,2008(9):79-81.

[2]王秀举,李静宜.物流管理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9(3):111-112.

第5篇

第一,教育信息的共享性。由于网络信息技术,世界上所有的教育资源都可以拿来学习使用借鉴,有利于教育水平批判地提高发展,因此大学生和教育本身通过网络联系起来成为主体的因素构建了一座新的生活中的学校,破除了传统学校教育环境束缚,使教育资源播撒到网络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网上学校、网页、视频、软件等进行远程的教育学习,人们就能随时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教育学习的互动实效性。作为教育的主体,大学生在课外时间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网络、QQ、电子邮件、视频、教学软件等方式更方便地与教师交流学习,探讨问题,改变了传统课堂单纯的灌输知识,教学效率不高的思想品德教育方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上课时间固定,教学内容过多,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不注意听讲,学习效率不高,造成了当前传统教学模式实效性较低的现状。网络信息充斥整个社会生活环境,那样学生在上网时就可以随时随刻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学习,灵活自由的安排学习计划,或者在上网中接触思想品德方面的信息就可能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大大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关于网络信息平台的思想品德教育的策略分析

1.加强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丰富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作为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高校首先应着力建设新的光纤校园网络、多媒体课堂、计算机室、网上图书馆和校园区域无线网络,更要注重网络上思想品德教育资源的丰富,各个院系每位教师都应建立自己特色的网络信息主页,作好思想品德教育的”引导者“角色,扩大增强网络思想品德教育平台的覆盖面和专业性;其次针对网络上思想品德教育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建立资源库、高校思想品德学习主题网站、官方网站、微博、人人、博客、QQ等网络信息平台,将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时事政治宣传到网络中,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进行提供基础支持和模式的创新。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系统,做好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服务的软件支持,营造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氛围,增强大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和吸引力。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与技术人员更好的研究如何将网络与教育形成合力,开发教学应用软件,提升服务质量、影响力、覆盖范围。教师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主体因素,应充分发挥其作用,调动积极性并进行网络教学方式的培训,深入研究讨论网络教育的发展模式,汇聚形成专业性丰富的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知识,并在学校与教师中应用扩展,学生既可以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行政方针和教学通知,也可以学习到教师的专业知识与人格魅力,还可以广泛真实的听取学生对学校教育管理和教师教学服务的建议,有利于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构建一种不断完善的网络信息平台系统。

2.完善网络信息平台上的教育方法,合理引导大学生网络学习交往活动

面对网络信息时代的机遇与挑战,如何运用网络优势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首要应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立场,广泛接触现代化的网络信息知识,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践,通过交流互动,汇聚开发网络教育资源。倪力亚认为,要积极引导,培养学生的上网意识;精选内容,组织网络道德和法制教育;双向互动,针对性地开展网上教育。其次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教师在网上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各方面信息,融合到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的组织进行教育实践,从而解决大学生的疑问,激发了学习热情又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教育;教师与学生网上的交流互动,可以掌握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促成大学生独特优秀的人格魅力,能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更好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开展以人为本的自我教育。这样通过教师的网上教育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结合,大大提高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比如教师可以在网上电子课件、影音资料,形成自己的网络教育特色系统,学生既可以预习复习学业内容,又可以与老师在网上交流,讨论中互相学习解答疑问听取建议,与时俱进的完善教学方式改革。

3.在网络环境下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提高大学生自我学习教育能力

网络社会汇聚了各种各样的复杂信息,而我国法律和思想道德规范对网络垃圾低俗信息以及上网人言行举止的制度控制还不是很健全,这就需要大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很多在校大学生面对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时,有多少是能够对他们的学习、社会生活和精神思想产生助力的呢?大部分现状是:大学生被网络虚拟世界的惊奇、花花世界所吸引,主观上对网络信息判断辨别能力不足,很容易被低俗、不健康的信息所捕获,不自觉的做出不文明,甚至违法的事情,一旦思维被腐蚀并养成一种习惯将严重影响自身素质的未来发展。因此教师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宣传教育正确的知识,教会学生识别不良信息,引导他们认识分析不良信息所带来的危害和根源并自觉抵制,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又严于律己的自觉行动,加强自身思想品德素质修养。所以教师应该站在网络思想品德教育的先锋线上,用知识武装头脑,敏锐的预示新生事物的诞生、走向,辨别分析网络信息的优劣,结合网络的优势,因势利导的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教育能力。

三、结语

第6篇

设计管理模块主要分为设计管理策划、设计阶段管理、施工阶段设计管理及设计管理指令等四部分,基本涵括了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进行设计管理的所有部分,力争对项目管理过程中的设计管理工作起到了全方位的指导规范作用。2.1设计管理策划

1.1.1设计标准

设计管理工程师在此模块中可以上传项目的设计依据,如设计规范、使用的材料规范、相关行业规范等,同时可以收集上传各分项验收规范以方便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验收工作。

1.1.2设计进度

总进度控制目标:项目的进度管理工程师需要上传项目的进度计划(project文件),由系统根据上传的文件自动获取其中的文件节点以及相关文字信息,以系统格式体现,并具有编辑、更新及替换功能。此功能作为整个设计管理工作的主线贯穿始终。总投资控制目标:由采购合约工程师上传项目各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如估算、概算、预算等,系统根据上传的文件自动获取其中的文件信息,以系统格式体现,并具有编辑、更新及替换功能。此功能可以与其他系统模块互相结合交叉显示以进行投资控制工作。

1.1.3设计目标

由设计管理工程师上传项目建议书、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设计目标至模块,用在各阶段作为设计参考,以审查该阶段图纸是否符合要求。2.2设计阶段管理

1.2.1设计图纸管理

该功能可以批量上传、修改、备注整个项目的图纸,方便项目所有成员查看及下载各阶段的设计图纸。

1.2.2控制内容管理

该控制模块负责记录和汇总在各个设计阶段中需要进行控制的信息,并在进行汇总和记录时,需要选择当前记录的信息是处于何种阶段的,包括:

①进度控制,负责记录和汇总各阶段各类图纸的到位情况、各图纸到位时间等内容,并能根据相关条件进行查询;

②质量控制,负责记录和汇总在各个设计阶段对于质量审查的信息,其中包括:专项审查、施工图审图等,并能根据相关条件进行查询;

③投资控制,负责记录和汇总在各个设计阶段对于投资审查的信息,其中包括:投资预算专题会议纪要、预算审查意见、设计回复等,并能根据相关条件进行查询。

1.2.3流程管理

该模块提供静态页面和链接,对于不同阶段设计流程进行描述,以方便用户按图进行操作。主要提供如设计管理总流程、设计管理工作流程图、设计任务书编制审核流程图、方案设计管理流程等内容链接。

1.3施工阶段设计管理

施工阶段的设计管理包括:图纸会审管理、设计交底管理、技术核定单管理、专题研讨会管理、设计变更管理,系统主要负责记录和汇总在各个设计阶段的信息,如会议纪要、通知单、核定单、设计变更单等内容。在进行图纸汇总和记录时,需要选择当前记录的图纸信息是处于何种阶段的,提供图纸附件上传和查看功能,并可根据上传图纸设定的相关条件进行查询。

1.4设计管理指令

1.4.1联系单

记录和汇总对于在设计过程中不同阶段联系单的信息。在记录联系单之前需要选择联系单所处的设计阶段。模块提供相关信息输入和附件上传功能,并能根据相关条件进行查询。

1.4.2通知单

记录和汇总对于在设计过程中不同阶段通知单的信息。在记录联系单之前需要选择通知单所处的设计阶段。模块提供相关信息输入和附件上传功能,并能根据相关条件进行查询。

2设计管理模块的考核管理

为了提高本项目管理信息平台的使用率,保证信息系统中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等关键信息能够得到及时、准确以及完整的考核,针对不同的项目管理模块,我们制定了与之相对应的设计管理考核模块。在设计管理工作中,我们主要从以下的关键考核点对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①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是否上传;

②设计阶段设计管理:设计管理进度计划、方案设计阶段图纸审查报告、扩初设计阶段设计图纸审查报告、施工图设计阶段图纸审查报告等内容作为附件上传及审批工作是否完成;

③施工阶段设计管理: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技术核定单及设计变更等内容是否录入;

④设计管理指令:联系单、指令单等内容是否录入。具体各考核分项指标的打分建议。通过对相应管理模块中必填内容的完整性、及时性以及准确性的评分,同时结合系统使用率的统计,对各项目的设计管理模块部分计算综合得分,作为项目及专业工程师工作的考核的一项指标,提高本项目管理系统的使用程度。

3结语

第7篇

按照集团公司四级对标体系要求,选择淮南矿业、兖州矿业、开栾物流等产业规模、行业特点相近的先进企业,组织全公司各部门结合岗位实际,在材料计划、仓储配送、业务管理、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等方面开展对标管理,通过对标找差、攻坚和考核,优化各项指标体系,追赶行业先进。各部门按照岗位实际制定实施计划,明确步骤措施,并逐步实施。商务科等单位进一步扩大原材料市场行情信息采集范围,为单项设备材料招议标采购商务谈判提供了准确信息。管理科、质检科和各业务科加强材料计划审查,杜绝功能过剩型产品采购,严格控制超高性能、高价格型产品的采购,综采设备的选型、配套尽量做到了区域性通用。调剂科等单位严格坚持先调剂后采购制度,充分发挥完好设备的价值,减少新的物资积压和浪费。钢木科借鉴煤钢互保成功经验,通过与南京钢铁有限公司开展煤钢互保业务,积极探索煤炭销售、钢材采购销售、机电设备采购一体化的经营运作模式。

2创新物资管理模式

2.1集中管理与集中采购

2.1.1集中管理(1)信息化管理。2013年底,公司建成了SRM物流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了物流、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的有效集成和统一,为公司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保障。SRM系统融合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内控体系、准时供应、项目管理等先进的管理理念,各项业务全部实现了网上办公和系统自动监督控制,大大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增强了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2)计划管理。通过需求计划的网上管理,实现了二级单位的需求提报和审批,信息共享,业务互动。同时,落实计划提报的依据、资金来源、使用方向和结算依据,明确使用方向、订货时间和要求。及早掌握需求信息,摸索消耗和需求规律,变被动采购为主动服务。通过对计划物资、合同物资、期货物资、库存物资、储备定额的实时平衡,协助业务人员提早掌握需求信息,借助信息化平台强化需求计划的统一管理,向用户端延伸,实现了库存信息的实时共享。对重要物资建立了库存储备定额管理和库存物资高、低储预警机制。(3)供应商管理。以“动态考核、扶优汰劣”作为管理目标,建立了徐矿集团物资供销公司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的供应商生命周期管理体系能够对供应商的静态历史和动态交易历史进行全面跟踪、分析和评估,实现从潜在供应源开发,供应商注册与审核,资质认证,电子档案,供应商授权采购,历史交易记录,供应商绩效评估KPl,以及供应商淘汰的全过程管控,推进理性采购和战略采购,实行科学决策,实现对供应资源的有效整合,降低采购交易的风险,实现优胜劣汰,逐步建立起统一、规范的供应商资源管理机制。(4)编码管理。统一的物资代码是实现信息管理全局化、网络化和资源共享交流的重要基础和纽带,是有效提升物资采购供应现代化管理水平、追求物资供应最佳综合效益和最佳库存量的基本保障。通过统一的标准物资编码管理提高数据的质量,管理数据、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同步性,提高信息化建设效益,改善业务数据质量,在高端决策上为企业提供强有力支持。

2.1.2集中采购(1)借助信息化平台全力推行网上采购。SRM系统对采购的招标过程、询价过程实现全面的流程监督和控制,建立了“业务公开、全程受控、永久追溯”的信息管理机制,实现公开、公正、公平的阳光采购平台。同时供应商可实时掌握企业的需求,从而合理安排生产和供货,提高服务质量,缩短交货周期。对战略合作供应商实现了需求、库存、付款信息的高度共享,以及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紧密协同和集成处理。电子商务网上报价大大变革和缩短了传统的招标和报价方式,增强了公司的市场适应能力,缩短了采购周期、降低了采购成本。(2)实施战略采购,建立供应商合作伙伴管理。通过战略采购方式的实施,公司引入了零库存管理理念,坚持贯彻总体成本最优的采购策略,与供应商充分共享需求、库存等信息,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和社会库存,大幅降低了公司的采购储备资金占用,加快了采购资金周转。

2.2统一储备结算监督

2.2.1统一储备有效整合徐矿集团物资储备资源,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建立统一的物资储备体系,降低储备规模,逐步打破分散储备、重复储备的储备体系。通过大力推进战略储备、联合储备、物资寄售储备等管理优化和提升措施,建立了多方面的物资储备体系,实现了库存信息的实时共享。对于重要物资建立实施了库存储备定额管理和库存物资高、低储预警机制。

2.2.2统一结算整合了徐矿集团采购资金和结算资源,实现采购资金和对外结算的统筹使用和统一控制,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和结算效率。建立了徐州矿务集团的物资财务结算和核算制度,采用供应商滚动加权平均价的实际价格计价方式,由信息系统自动完成库存物资价格处理和出库成本核算,实现与现有财务系统的紧密集成,完成应付、付款、月末成本核算的自动过账,减轻了财务人员统计和核算的工作量。

2.2.3统一监督通过信息化平台的支持,实现关键业务控制点职权分离的审核体制,对公司所有物资采购供应业务进行全程跟踪、审核监督。通过徐州矿务集团物资管理系统的建立,为实现采购过程的事前监督和控制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和工具。系统分时段的工作警示为各级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实时掌握物资采购运行动态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展示平台,实时掌握业务人员和各级审批流程的执行情况;对业务控制环节进行监督和督促,避免出现业务堵塞,提高信息的通畅度。通过综合分析功能对业务员已经完成工作的效率评估,建立了定量的绩效考评体系,通过对计划、采购、合同、库存、采购渠道等8个体系各项指标的分析对业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效果进行评价,从人为感性评定变为定量数据评比,实现科学、公正的业务考核。

3信息化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3.1SRM系统统计分析等管理功能尚待开发物资信息系统深入推广应用时间较短,系统统计、分析功能还不完善,缺乏对物资采购历史价格和趋势分析、供应商投标情况分析、节约采购资金分析、付款情况分析、业务执行进度跟踪等多方面的采购评价工作,未建立业务绩效考核指标,影响物资管理决策分析。物资系统网络环境存在差异,部分区域网络环境较差,影响系统应用效果。

3.2采购监管绩效评估体系未完全建立在采购交易中执行动态情况不清晰、业务过程中信息预警提示功能尚不完善。管理、业务人员无法及时掌控业务实施的动态跟踪情况,在一定情况下延缓了决策过程;对采购结果尚未实现全过程监管、评估,导致很难促进和支持业务的绩效改进。

4加强经营风险防控,确保健康安全发展

第8篇

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目的还是为了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而当前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发展还处于阶段性的发展,存在一系列问题,从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市场角度,可以看出,软件市场比较混乱,价格高,对其操作的企业环境要求也高,给一些企业带来经济负担,同时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全程服务不到位,很多软件商缺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专业指导服务,而企业正是缺乏这类指导者,造成系统推广受到限制。从企业角度,目前其系统的设计大多针对于大中型企业,开发企业信息平台费用高昂更是让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很多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落后,对于用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来改革管理制度认识不足,缺乏主动性。从政府角度,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应用并没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导,管理部门分散,管理政策没有统一,造成信息化管理平台实施没有协调完善的调控主导。

二、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策略的建议

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架构,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要克服以上不足问题,让企业快速地构建应用管理系统,其架构主要包括一些中小企业较为需求的各个应用软件,如:人力资源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客户资料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等等。具有极大的实用性,操作灵活,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在管理期间运营成本,通常由数据库、平台、应用、系统层作为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架构体系。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总体模式,系统由应用开发工具,应用运行平台和应用系统模板组成,其中,应用开发工具是针对于二次开发人员或者业务管理员所需,对企业开发其所需系统;应用运行平台,是管理数据和处理业务的平台;应用系统模板,一般采用ERP、CRM、BPR、MRP应用系统对企业提供适时修改需求。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模块设计方案,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以应用运行平台为基础,其主要为企业提供数据管理、工作流、系统管理,一般涉及的系统为CRM、SCM、MRP,采用Windows应用程序才实现模式的系统的应用运行,加入互联网应用程序,通常大部分数据管理是通过互联网实现的,部分无法采用互联网实现。建立数据库表,数据库字段,数据库字段封装,数据库实现要采用应用开发工具,可以有效地提炼出输入方式,让管理功能涉及对定义用户和角色,定制主界面,定制菜单,定制数据管理页面。应用系统模板是以应用开发工具为基础的实际应用系统,通过CRM、SCM、MRP、MRPⅡ、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应用软件满足客户需求。对于企业发展战略和长远全局,规划在信息化平台设计中的统筹和驾驭。地位给予充分的确认和明确,发展战略为依据在信息化平台设计中给予充分的体现和倾斜,从而提高信息化平台构建中对于企业发展战略的支持和匹配力度。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竞争状况等有巨大的作用。客观上要求从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和层次去审视和对待其整体规划和设计问题,将企业战略进行细分来寻求其用信息化平台来表达和实现的途径。对于信息平台未来有效运行和流畅操作的企业各项关键业务流程和环节进行符合信息化要求的重新塑造和调整,建立信息平台与企业业务运作流程并行的双行运作线路和模式并提高两者之间的互动性和相互支持性。从根本上说,企业由传统管理模式向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转变中具有本质的不同,这就需要对传统管理模式所依赖的业务运作流程和关键环节进行符合信息化管理平台所要求的信息化改造和重新定义,并以此为基础来规划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业务运作模式和相关支持配套环节的部署,同时在大部分情况下两种管理模式还需要并行运行,这就需要有效地处理其协调问题。

对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所引起的企业业务运作模式的变更给予充分的考虑和关注,从而增强了信息化管理平台架构设计的延展性和搞笑可扩充性,从而打造具有相对于变化而言的高弹性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市场需求信息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运作模式的动态调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在信息化平台架构设计中给予应有的关注和思考,企业信息化平台的架构不但建立在解决现行问题满足目前业务运作的需要,也要对于未来可能的市场需求变化所引起的企业业务运作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变更有所预期和预见,从而增强整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于变化的应变能力和容忍度。对于信息化管理平台底层的数据库架构和接口对于跨数据库平台的数据共享、综合处理以及数据挖掘等提供便利的支持,以通过对数据库所隐藏的关键商务信息和模式来发掘新的商业机会或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信息化管理平台底层的数据库存储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大部分的商业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发现问题、探索新知的重要资源,而在分布式部署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各底层数据库的产品类型系统架构以及数据库表字段数据类型等都会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为跨数据库平台的数据综合利用和挖掘制造了困难,这就需要在平台规划阶段数据库的选择和系统分布阶段就做出预期的规划和设想,以充分使用信息化管理平台中隐藏的有价值的商业信息。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运行机制,为客户预定好的系统模板不用任何修改便可直接应用,主要是CRM、SCM、MRP、MRPⅡ等系统应用实现客户所需;同时也可根据企业不同需求情况,量身定做一个目标系统,通过系统管理员对应用开发工具做出修改,增加、删除或修改其某些部分;如果应用系统模板不能满足用户需要,还可以使用应用开发工具,全面设计定制模块,形成最终的目标系统。

三、结语

第9篇

关键词: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信息网络化

现代化的国际旅游大都市需要更加完善和成熟的城市服务功能,其中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是国际旅游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经济高度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对旅游业提出了完善旅游系统信息流通渠道、加快信息化进程的要求。以城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中心为核心,具备旅游导向、咨询服务、宣传促销、市场调研、形象传播、旅游购物等多种功能的现代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是21世纪旅游城市(特别是国际旅游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衡量城市旅游功能系统是否完备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对上海市旅游咨询中心、各区县旅游咨询中心,及全市22处旅游咨询站点实地走访与问卷调查,分析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发展演绎与功能结构,提出上海大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化体系及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是指为游客(特别是散客)、市民提供诸如信息咨询、投诉、救援等服务功能的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的相关服务设施与机构总称。主要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问询处)、咨询服务热线、旅游信息网、咨询信息查询系统、视频播放、触摸屏、旅游宣传资料展示等服务界面及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相关机构,共同承担采集、编制、旅游信息,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旅游救援与投诉帮助、票务预订等服务功能。它的存在极大地便利了游客与市民的外出旅行,有助于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依据划分标准不同,可以将其归纳为六种构成类型。(1)从服务范围划分,包括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站点、区(县)旅游咨询服务站点、集散地或旅游景区(点)访客中心(问询处);(2)从服务内容划分,包括综合型旅游咨询服务站点、专项型旅游咨询服务站点;(3)从服务界面划分,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问询处)、咨询服务热线、旅游网络服务、咨询信息查询系统、视频播放、触摸屏、旅游宣传资料展示等;(4)从服务市场划分,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国际访问者站点、外国旅游咨询服务站点;(5)从服务形态划分,包括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在线旅游咨询服务网;(6)从服务周期划分,包括固定式(常设)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流动式(非常设)旅游咨询服务站点。

二、上海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分析

作为一个每年接待几千万散客旅游的国际大都市,应具备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的城市功能。通过咨询服务体系与各方游客共享上海都市文化、都市商业、都市风光的资源,可以宣传上海旅游设施和旅游环境,展示上海改革成果和都市新风貌。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将在强化政府职能,完善都市旅游服务功能的同时,对都市旅游市场的发展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对都市商业发展、文化建设将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对咨询服务体系的建设、运作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依托其服务载体为城市接待游客,方便出游提供服务,带动相关行业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都市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市场的繁荣。

(一)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发展演绎

近十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不断改善旅游信息服务手段、优化服务功能、规范服务质量,取得了丰硕成果。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基础发展阶段(1998-2004年),工作重点在于为旅游者提供高科技、电子化的手段旅游咨询服务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规范发展阶段(2005-2007年)工作重点在于相关法制与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能级与管理质量、深化发展模式等。

(二)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功能结构

1.服务项目。国内外旅游咨询服务功能差别不大,一是咨询、二是服务,其服务项目可归纳为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类。对上海现有旅游咨询服务站点进行实地调研,通过对服务项目及供给程度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整体来看,公益性项目供给程度较高,而经营性项目供给程度欠缺;(2)行李寄存服务项目需加强,仅28%供给程度,便民服务与旅游救援等项目供给程度较低,未达到六成,其中郊区旅游救援,因条件限制而严重缺失;(3)经营性项目在票务预订、酒店客房预订、出售旅游产品和线路等有较好供给程度;而大部分项目供给的相当不到位。

2.空间布局。各区(县)旅游咨询服务站点设置是按行政区落实,自行选址。选址主要依据因素是客流规律占28%,交通情况占26%,周边环境占30%,地形特点占6%,城市规划要求占8%,服务对象占2%。然而,根据以上因素考虑确定,缺乏对市场需求、功能定位、服务项目等分析(图1);就全市而言,缺少统一的科学规划,各站点设置与市场脱节,服务目标不够明确,数量、类型配置缺少合理。如:人民广场、南京路步行街、火车站、飞机场、海港及其它交通枢纽(除上海南站外)等客流量较大地区咨询站点缺失;浦西与浦东相比极不平衡,站点数之比为10:1。随着上海都市旅游的发展,许多旅游景区、街区、商业繁华地段等地区都已逐步被开发利用,吸引越来越多旅游者,现仅有22家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数量明显不足。

3.免费信息。对全市现有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提供免费信息资料收集、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咨询服务站点提供的资料种类有限,大多数为上海市旅游事业委员会制作的免费信息,以及部分旅游企业制作的宣传资料,各区(县)旅游局可提供的信息很少;(2)内容较陈旧,以文字介绍性信息居多,数量高达96%,而具有实用价值信息(如上海市交通图、景点图等)很缺乏,地图类、影像制品类仅占3%和1%;(3)外语免费信息也多为英语和日语的版本,其分别占外文资料语种类型的80%与17%,其他小语种很罕见。

4.运作机制。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实行两级政府两级管理的体制结构,上海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业务上对各区县旅游咨询中心进行指导和监督,提供各站点信息种类多,内容丰富的定期或非定期的免费信息资料,同时,兼有旅游网、旅游热线、旅游查询系统、视频播放、触摸屏等旅游信息咨询界面的开发、管理及旅游委政务网、机关处室业务网站维护和新项目开发。各区(县)旅游咨询中心建成后均实行属地化,根据需要自行选址设立站点,开展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业务。在提供公益功能的前提下,各旅游咨询服务站点结合所辖区资源条件、市场需求及自身特点等,实行差异化发展战略,从事拓展业务,探索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服务运作模式,前两者市场化程度高、竞争力强,核心是如何协调好公益性与经营性问题;后两者业务依附性强,核心是如何充分发挥咨询服务功能问题。

三、网络化:上海都市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发展

都市是以其整体属性以及能提供一系列专业化功能和服务而吸引旅游者将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科学、完善的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正是发挥大城市吸引力的关键所在。为适应上海都市旅游发展需要,旅游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将应从规范发展阶段向创新发展阶段转型,遵循在布局上的网格化、运作上的差异化、手段上的多元化、营销上的一体化、管理上的标准化等基本原则与指导思想,构建以旅游热线、旅游网、旅游咨询服务站点、旅游触摸屏信息系统组成的四级纵向层面的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化体系,以高科技、电子化的手段为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询和系列服务;同时,链接上海旅游的政府门户网站、旅游统计网、导游信息管理系统、旅游会展网、旅游节庆网等多项横向信息网络共同组成信息服务系统,形成同国际化旅游城市接轨的为海内外游客服务的公共信息服务网络平台。

(一)实现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与旅游电子商务有机结合

上海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负责旅游咨询管理,建立集中式公共旅游信息数据库,行使建设都市旅游公共信息系统、提升旅游产业信息化水平、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等社会职能。同时,通过投资、合资、引入风险资金等多种形式,从事旅游网旅行服务,提供旅游信息增殖服务,开展旅游电子商务。这样既能整合资源,充分挖掘都市旅游信息资源的价值,也能通过开发旅游电子商务使都市旅游公共信息系统的建设得到稳定、持续的支撑。

(二)建立旅游数据采集中心和旅游接待基础数据库

旅游数据采集中心主要功能是实现对上海市各旅游企业的信息采集和数据管理,实现对旅游市场全面掌控,能够实时、准确地掌握上海旅游接待情况,整合接待资源、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对上海旅游接待基础数据库的挖掘、统计分析,实现对旅游情况进行短期、中期和长期的预测和预警,为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三)加强基础信息支持系统建设、提升旅游热线能级

加强基础信息支持系统的建设,为应用系统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和支持。充分利用基础系统资源,提高服务质量,扩大旅游热线规模,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项目。如:旅游信息咨询要覆盖各种相关旅游要素;处理游客各类预订业务;提供自动导游服务;提供个性化旅游线路的设计;及时提供旅游投诉咨询和受理反馈功能;自动提供旅游紧急预报信息;提供GIS旅游地理信息导航;提供人性化的信息配套跟踪服务和延伸服务。

(四)完善旅游网、旅游咨询服务站点和旅游触摸屏信息系统

丰富上海旅游网的网络旅游产品,提升电子商务比重。在游客集中区域增加旅游咨询服务站点的设立,同时设立一定数量的旅游问询处作为补充。在高星级宾馆和交通窗口实现旅游触摸屏信息系统的全覆盖,同时在本市游客流量较大的品牌经济性连锁酒店、地铁、重要商业区,部分居民小区等处增设立一定量的旅游触摸屏。继续丰富信息内容,提高时效性,使游客能够尽可能方便及时地得到各种旅游信息服务。适时建设中小旅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长三角旅游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长三角旅游城市信息化公共平台。

(五)重视旅游信息数据交换规范和服务标准化建设

信息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管理的重要基础。目前,旅游数据交换各自为政,必须加强旅游信息交换标准化工作,建立统一的旅游信息数据交换规范体系。同时,为提高各站点服务质量,应重视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强规范各站点或问询处的接待环境、外观装潢、设施配备、资金投入、服务项目、服务流程、人员配备、员工培训等质量要求。这将有助于旅游信息咨询业务指导与服务提升,将对上海国际旅游大都市整体形象的塑造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张广瑞.国际旅游城市的三件宝——关于北京市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议[A].2006北京旅游发展研究报告[C].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

[2]张捷,刘泽华,解杼.中文旅游网站的空间类型及发展战略研究[J].地理科学,2004,24(4):493-499.

[3]路紫,樊莉莉.中小型旅游网站服务功能与商业模式的区位问题[J].人文地理,2005,20(1):103-106.

[4]路紫,郭来喜,白翠玲.河北省旅游网站使用评估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4,6(1):67-71.

[5]孙中伟,,路紫.我国“人文地理学以信息为对象的研究”:15年发展回顾[J].地球科学进展,2006,21(9):925-930.

[6]童金华,缪江平.旅游咨询中心的定位及服务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154(8):39-4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