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习应用写作经验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10 01:44:5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习应用写作经验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学习应用写作经验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及网络技术 高职 应用文写作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118-02

现代信息技术是当今教育界普遍认可和推崇的学习手段,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极为广泛。就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而言,导入多媒体技术,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本文试从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角度出发,探讨适合高职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方法。

一、应用写作教学导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必要性

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是网络通信发展的产物,能够整合网络通信的一般功能,实现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各种媒体信息综合传播的信息技术。同时它还能够建立逻辑和信息的综合处理,实现人机交互,使得信息资源能够被更好地理解、接受,并且共享。目前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它能够运用多媒体的交互性等特点实现网络教育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满足教师对教学的调控和学生追求个性化的需求。在应用文写作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非常必要,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能够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和直观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教学视野和提高教学效率。心理学证实,当学生在学习中应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能力也就越强。高职应用文教学具有非常明显的思想性、教育性、人文性和抽象性,教师简单枯燥的说教活动难以提升教学的课堂效率。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能够将不同的文体、手法等通过图片、声音等形式展现给学生,刺激他们的眼、耳等器官,让枯燥的理论视觉化,增强听课的效果。比如当应用文教学中教到开幕词、闭幕词时,可以播放各种类型活动的开幕、闭幕视频,这样可以把开幕词、闭幕词的特点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的思维受到启发,能力受到强化。

(二)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应用能够让学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应用文写作如果还采用老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一定会产生厌烦情绪,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中获得乐趣,教学才会收到成效。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一改传统知识输送的模式,让教师和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能够开展互式学习,使得教学更加的生动、轻松,学生的兴趣度也会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它能够让学生更多的发现知识的奥秘,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这样也能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高职教育办学指导思想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这就要求我们无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多媒体及网络技术最大的优点即表现在实践方面,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兴趣增加了很多,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

(三)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生搭建了更加丰富的学习平台,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运用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作用突出,它有助于搭建信息共享、交互和学习的平台,包括了各种教学资源,如写作案例库、写作题库等。对教师来说,可以通过网络软件在线处理学生的问题并与之沟通。自主学习的表现主要在学生可以登录应用文写作文、写作百分百等网站模拟写作。引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知识的获取,增强自己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二、应用文写作教学各教学环节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表现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上课、作业检查和成绩评定,导入多媒体及网络技术能够在教学内容上实现“多媒体化”,减少学生及老师的工作负担。我们在“2+3”学制教学中,尝试通过老师的网络指导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测评,学生学习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四五十个学时,还能抽出空余的时间用于应用文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文写作水平。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具体内容可以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在备课环节大量采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利用网络平台及多媒体技术,教师在备课中能够轻松搜索到所需资料,制作出应用文写作电子教案、授课计划表、实训方案,制作特定的试题库和学习情境。例如教师可以在备课阶段搭建一个信息交流平台,里面包含知识模块、例文、练习、考试等模块,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

(二)在授课环节广泛引用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网络化授课与传统的授课有很大不同,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对应用文写作素材进行剖析,并通过校园网等途径静信息及时实时传递。在这样的环境下,不管是通知、申请书等简单的问题,还是调查报告、分析报告等复杂的问题,都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传输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感知认识。

(三)在作业阶段实现“多媒体网络化”。多媒体网络化在高职应用文教学的作业阶段也有较好应用,老师能通过网络的方式并批改作业,通过网络公布评分标准,实现在线点评、互改。此外,教师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资料,让他们能够更加容易的完成课后作业,同时也能够提高作业质量。

(四)课外辅导阶段实现“多媒体网络化”。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外辅导环节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常常被忽略,一旦引入多媒体网络技术,课后辅导就显得相当容易了,师生可以利用QQ聊天,Q群讨论组、微信、电子邮箱等网络相互交流并进行提问、答疑等。学生的疑问能够获得及时解答,教师通过交流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增加师生感情,帮助高职学生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

三、加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提高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质量

多媒体网络教学能够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更多地强调教师的有效性授课,讲究将教学方法、经验、研究成果引入课堂,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来调动其积极性,这就对高职教师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多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水平。在网络信息时代,应用文写作课教师不仅要授业解惑,同时也要具备计算机和多媒体应用能力。我们应大力开展现代信息技术培训,通过开办计算机培训班、教师进修等方式进行多媒体教学延拓,改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观点,掌握多媒体网络理论及应用知识,让应用文写作课更加丰富生动。

(二)加大学校的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完善应用文写作的基础设施。为完善应用文写作,高职院校应该加大教学信息化建设力度,这就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对高职院校和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一是建立功能齐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网络教室是指拥有辅助教学管理功能,能够实现文件传输、示范教学的教学平台,对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是十分有利的。二是建立功能不同的写作课程教学系列平台,将上课、作业、实践融于一体,这也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关键。

(三)组建应用文写作教学团队,共同探究应用文。在应用文教学中导入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要看到它的教学价值,同时也要看清它的弊端,目前多媒体网络教学并不完善,不管是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中都会遇到一些问题,组建教学研究团队是十分必要的。例如,我们团队教师通过集体备课、专题课堂等方式进行经验总结,因此,只有教师掌握好多媒体教学的精髓,才能开创应用文写作教学的新局面。

总之,高职院校应对高职学生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特别是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应用应进行积极探索和改进,积极探寻网络教育的价值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快乐学习、科学学习构建出较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加速高职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彩金.对高职应用写作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探析[J].职教论坛,2011(23)

[2]莫函蓓.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写作教学的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9(6)

[3]刘静.多媒体网络技术与应用写作教学[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0)

[4]王书慧.浅析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教育改革中的运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8)

[5]熊旭军,姬五胜,赵海阔.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甘肃科技,2006(6)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B379)

第2篇

一、汉语教学测试的现状

通过对四川某院校文科类汉语言文学专业14级专科学生36人的抽样调查,测试目的是检查汉语课程教学的效果,总结成绩和不足。调查学生对字词句、成语、语法、阅读、写作等各项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对学生汉语水平进行全方位评估,从而探索汉语教学方法,为汉语教育的改革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构建普适性的汉语教学测试模式。

本次抽样调查确定考试内容由知识、理解、应用等三部分组成。知识主要测试汉语词汇知识和汉语语法知识必须记忆的知识点掌握情况;理解主要测试运用汉语语言知识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应用主要测试运用语言知识点和理解能力来表达思想的能力、完成应用文写作的能力。在这份试卷中,知识类试题只占15%,理解与应用各占40%、45%。这份试卷有6道大题:知识点、词汇语法、词形转换、阅读理解、应用写作。知识点、词汇语法、词形转换为为客观记忆性试题,其他各题为主观应用性试题。为了探索出学生汉语学习中的弱点和薄弱环节,我们按各类大题和小题统计数据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做法是把36名应试者按分数从高到低顺序排列,分别计算出难易程度,将前18名较高分的考生与后18名较低分考生进行对比分析,列出各小题得分情况,从而确认其学习质量优点和弱点。结果表明较高分的考生“知识”类试题正确率占93.7%,“理解”类试题正确率占76.63%,“应用”类试题正确率占68.2%;较低分考生“知识”类试题正确率占73.7%;“理解”类试题正确率占68.63%;“应用”类试题正确率占55.2%。因此应该加强汉语“理解”与“应用”方面的教学改革,构建提升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方能提高教育质量。

二、汉语教学测试意义

汉语教学测试是汉语教学重要评价手段,汉语教学测试又影响着语言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无论测试的性质、规模大小,以及其重要程度如何,都会对教师或学生产生深刻影响。通过测试为学生树立一个目标,同时也给学生施加一种压力,使之努力学习。汉语教学测试可以使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发现学习问题,使今后的学习更有的放矢,取长补短;测试对教师的教学也有明显促进作用,它可以使教师及时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当然过渡测试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易产生应试的现象。它会使课程设置的范围变窄、减少课堂教学的课时量、忽视了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对一些以多项选择题为主的客观测试批评就更多,如:助长猜题、作弊的风气;为提高考试成绩而忽视真正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的学习;教师传授不正确的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策略;考试成了指挥棒,教学围着考试转,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等等。利用测试分析的结果指导汉语教育,指导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充分发挥测试正面作用,最大程度上尽可能避免书面测试的负面影响。

三、汉语教学测试模式构建

第3篇

我校承担的xx市“十一五”规划课题《小学语文系列化考级实验与研究》今日开题。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提出意见。

一、 课题提出的依据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误区,阅读面窄、朗读水平差、语言积累少、语言表达能力弱似乎成了小学生的“语文通病”。“如何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困扰着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

2001年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习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些论述有意识地将“语文素养”凸现出来,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研究方向,也为“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了一个极具探究价值的突破口。

但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仅靠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学好语文,必须要激发学生课外识字、阅读、背诵和习作的兴趣,引导学生拓宽语文学习渠道,激励学生自主识字、自主阅读、自主积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实际的教学时间中,由于缺乏具体规范的、可以操作实施的评价手段与活动,很难将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各项具体要求,特别是课外阅读和语言积累的数量落到实处。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小学语文系列化考级实验与研究》这一研究课题,准备采取切实有效的活动形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一)理论价值

1、促进教师自主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规律。在系列化考级活动中,由于包括了识字、写字、阅读、背诵、习作五个方面的内容,各项学习内容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规律,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考级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研究各项学习能力之间如何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从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树立大语文学习观,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2、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全面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全面提升教师教科研素质,引导教师探索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努力建设一支富有创造生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把学校建设成一所散发浓郁书香的特色学校。

(二)实践价值

1、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具有自主识字、独立阅读、自主积累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diyifanwen.com第~整理该文章……

2、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会识字、勤读书、善积累、爱写作的良好习惯,拓宽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在各项考级活动中,优化学法指导,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交流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理解能力,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好基础,同时也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一)理论基础

1、我校历来重视教科研工作,先后承担了十多项国家、省、市、区级课题,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课题研究成果。学校有较为优越的教学研究条件,能保证人力、财力的投入,有较为完善的教科研管理网络。

2、目前,我们语文教研组18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全体教师的95%,绝大部分教师参加过区级以上优质课比赛。教师的科研意识比较强,教学理念能够与时俱进,教育理论水平较高,这一切都为我们进行课题研究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二)实践基础

1、此课题已经在我们学校开展了近三年的时间,我们在进行各项考级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部分问题,这为调整实验方向,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实验措施,从而进一步开展实验研究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2、学校投入了一定的人力和财力,编写了实验研究所需要的辅助教材,购买了内容丰富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编印了相应的考级证书,保证了开展实验研究的时间,这都为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四、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

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就是引领各位语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识字、写字、阅读、背诵、习作五项考级活动,努力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育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全校的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高。同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水平,努力创建一支具有较强科研水平的语文教师队伍。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研究各项考级所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2、研究各项考级的组织形式与实施策略;

3、研究如何落实课程标准中对学生课外阅读量与积累量的具体要求;

4、研究开展各项考级对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影响;

5、研究如何创建书香校园;

6、研究如何改变教师的职业生活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

1. 开放性原则:阅读考级和背诵考级的内容可以来源于学生的课本、

自读课本和课外书等,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使学生能够比较开放地进行阅读。

2. 灵活性原则:集中测评与和分散测评相结合,全校活动、级部活动

和班级活动相结合,给实验教师更多的空间,便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3. 激励性原则:语文系列化考级重视知识与技能的结合、重视学生在

亲身参与语文各项活动中而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视让全校每一个学生的全员参与。这样的评价,就有利于调动起全校师生学语文的兴趣。

4. 科学性原则:在制定评价试题、设定评价标准的过程中,要遵循语

文学科的内部规律,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科学性在本实验中显得尤其重要。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我们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要求参与研究的教师以实际问题的解决为主要任务,积极参与教学实践,力求在真实的特定教学环境中进行研究,保持研究的真实性,注意认真观察、总结、反思、再总结,以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取得研究成效。

1、调查法:

适时调查小学生的阅读量及积累量,了解学生的阅读时间、阅读兴趣、阅读个性,喜欢背诵积累的内容,调整阅读和背诵考级的范围。

2、行动研究法: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摸索出经验和规律的东西。

3、问卷法:

对学生各阶段的阅读能力采取试卷检测达标的方法进行检测,通过分类检测和综合检测,定性评估和量化评估,教师评价和专家评价等对学生阅读潜能进行测评。

4、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对课题研究作总结、验证、提炼,概括有关教学现象,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

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预期的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准备过程:2006年3月——2006年5月

在此过程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行调查研讨,调整课题总体研究目标;

2、设立各级考评委员会,加强实验的领导力度。

3、购置大量图书,为考级全面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4、精心修订识字和背诵用书《字海竞帆》和《文海拾贝》。

5、修订各项考级内容的考级要求,明确考级范围。

研究实施过程:2006年5月——2010年3月

第一阶段:2006年5月——2007年7月

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特点,将各项考级分散安排在各个年级段,循序渐进地开展考级活动。一二年级重点研究识字、写字考级,三年级重点进行写字、阅读、背诵考级,四、五年级重点研究阅读、背诵、习作考级。同时我们将采取各种形式进行“书香校园”的建设,引导教师努力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着力在学校掀起师生共同阅读的。此阶段我们研究的重点是识字考级和写字考级。

第二阶段:2007年8月——2008年7月

本阶段我们将在上一研究阶段的基础上继续分年级段开展深入研究,引导教师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语文教学、调动阅读积极性,并适时与考级相结合,激励学生不断向自己新的高度挑战。本阶段我们研究的重点是识字考级、写字考级和阅读考级。

第三阶段:2008年8月——2009年7月

本阶段我们将引导教师积极将自己在课题实验过程中的探索、发现与反思及时归纳整理,促使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跟踪调查学生参加考级后整体学习能力的变化和如何以有效的方式组织阅读和识字考级,落实课程标准中对学生阅读量和识字量的具体要求将成为本阶段的研究重点。

第四阶段:2009年8月——2010年3月

本阶段我们将重点研究学生进行大量阅读之后语言表达能力的变化,避开应试教育的影响,引导并鼓励学生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文章,思考探索如何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开展习作考级,促进学生习作及整体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课题结题过程:2010年3月——2010年6月

在本阶段中,我们一方面继续进行各项考级实验,一方面重点针对前一阶段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梳理思路,整理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第4篇

教师学校培训的邀请函范文一

尊敬的校长、老师:

您好

随着培训市场的快速成长,教育培训行业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 展,许多大型的培训学校及品牌项目已经相当成熟,稳定发展。但是 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多见于学校的管理、教师团队的培 养、教学质量等方面。其中,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困扰培训学校有序发 展的主要障碍。从业教师能力偏弱、教师流动性大、教师职业理念缺 失、教学质量难以保障、教师服务意识淡薄等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团队建设的问题,培养综合能力突出、专 业、敬业的职业化培训机构教师,促进教育培训行业快速、健康的发 展,由青岛朗程教育机构主办的金笔作文全国万名教师公益培养计 划正在全国火热举行。本次活动将面向全国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 利用朗程教育多年从事作文培训项目研发、教学、运营、管理的实践 经验,为校长提供打造专业化、职业化的教师团队的有效途径,帮助 从业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和行业发展导向,推动教育培训机构教 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行业的良性发展。 本次培训主要内容包括: 教师培养思想篇怎样培养合格的教师,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

电话:(86)-0532-83841157/85017085/地址:青岛市市南区山东路 16 号甲阳光泰鼎大厦 1415 。

教师培养技巧篇用简单的方法突破僵化的课堂 教师培养理论篇洞悉作文学习的本质 教师培养实战篇教师在教学风格存在的问题 同时,朗程教育讲师团还会就当前培训机构普遍存在的师资问题 与参会校长进行深入沟通,以期达到分享行业发展经验,合作共赢的 目的! 现诚挚地邀请行业精英参加本次培训,分享、合作、共同发展! 现诚挚地邀请行业精英参加本次培训,分享、合作、共同发展! 行业精英参加本次培训 特此函请! 特此函请!

邀请人:XXX

XXXX年XX月XX日

教师学校培训的邀请函范文二

各地市县教育局、教研室、中学校长、教研员及高中教师:

截止 2009 年 9 月 1 日,全国大多数省(市)都进入高中新课程改革,许多省(市)的高考都 已完成从大纲卷到课标卷的过渡。为促进新课标教学的进一步实施,指导高中教师深入掌握新课标 精髓,优化新课改高中课堂教学,切实提高高中教师的业务水平, 《新课程》杂志社联合光华鼎力 教育机构特举办高中新课改教师培训研讨会。 《新课程》杂志(CN14-1324/G4 )是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山西出版集团出版,全国唯一 推广新课改的教育类核心期刊;光华鼎力是在北京海淀教委、民政注册登记一家的专门从事新课标 高考命题研究、高中教师培训的教育培训机构,下设北京光华鼎力咨询公司、北京光华鼎力培训学 校等多家分支机构,从 2004 年开始举办全国新课程高中教师培训研讨会至今已经五年。本次新课 改教师培训研讨会的主讲师资团队,阵容强劲,很多讲师都是国内教育界的知名人士,新课改的领 军人物,深谙高中教师的教学现状和新课改高考的教育理念。历年来在各地数十场巡回讲座中,得 到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高中校及广大教师的一致推崇,口碑好、影响大。

一、会议背景 自国家教育部实行新课标以来, 在全国各地教学部门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学习新课标热潮。 很多 教师深入领会了新课标的理念,但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时往往无从下手。有的老师忙于了解新教材,拿 新教材灌输的还是旧思想,上课仍是机械灌输;有的老师用大量做题来解决教学内容增加的问题,这 些与新课标都是背道而驰的。 新课改教师培训研讨会以体验式研修为授课方式, 最大限度贴近中学一线教师教学实际, 以全国 特高级专家教师的新课标教学案例为依托,以从课堂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为特 色,揭开新课标教学的神秘面纱,将新课标理念与日常教学环节完美融合,解决在职高中教师面对新 课标教学无从下手的问题,指导高中教师掌握新课标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以传授新课标教学技能为途径,引导教师掌握新课标的精髓,优化课堂教学,新课标教 学衔接,真正提高高中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高考升学率,推动新课标在全国范围内的顺利开展。

二、会议特色为在职教师量身定制 灵活的学习方式针对教师当前面临的实际教学难题,解决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问题,将新课标理念融入教学实践,专为新课标形势下的在职教师量身定制。 上课时间为周六日,与教师平日上课时间并无冲突;周末课上所学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教师研修班的师资是国内教育界知名新课改专家名师,同学都是各 和技巧,可以立即用于日常教学,学以致用,教学相长。 教育界精英交流平台 三、会议内容 存在问题 讲座内容 目标 教师不能将高中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 新课程的优秀 能 将 高 中 新 课 标 合:1、拿新教材灌输旧思想;2、上课时仍是老师 教学案例剖析 理 念 与 本 学 科 教 讲学生听;3、上课时匆匆忙忙求进度; 及经验总结 学实践结合 各学科老师机械套用新课改教学设计,不明晰各学 新课程背景下 能 在 本 学 科 内 灵 科新课标理念与实践结合中的个体差异 的学科教学法 活 运 用 新 课 改 教 学法 教师不清楚新课标对高考命题及备考方法的影响: 1、仍用题海战术应对高考; 2、仍用死背书备战高考; 新课标下的高 能 用 新 课 标 理 念 考命题和应试 指 导 学 生 高 效 备 策略研究 考 地区重点中学在职一线骨干教师,课堂上可以相互交流工作心得和教学经验,共同研讨新课标教学。

教师不能有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下学生 能 有 效 组 织 学 生 1、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乱而无效;2、教师不重视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本学 学生自主学习环节; 策略研究 科内容并取得理 想效果 四、邀请对象 普通高中、示范高中和重点中学在职一线教师及教导主任等教学管理人员。 五、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09 年 10 月 23 日至 25 日(23 日全天报到) 报到地点:北京大学资源东楼 1103 号,光华鼎力教育机构 会议地点: 北京大学 六、参会费用 参会人员每人交会务费 980 元(含听课、资料、文具等费用及 10 月 24 日午餐), 往返交通差 旅费及食宿费自理。为更好地为您服务,务请提前报名。 七、报名办法联系人: 联系电话;杨老师 13120195445 010-80548384办公电话: 010-80502792 传真 邮箱 地址 : 010-80502792 : : 北京市通州区永顺东里财富东方 B2-1406 室

《新课程》杂志社

北京光华鼎力培训学校

二 00 九年九月二十日

教师学校培训的邀请函范文三

尊敬的各位合作伙伴:

欢迎参加由朗训佳睿(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 Hip Hip Hooray 教师岗前培训。教师岗前培训是专为 合作伙伴提供的培训服务,旨在为新老师们答疑解惑,使其更快的了解教材,掌握更多的教学技法,以便于提升授课 质量,将此教材的精华能够充分的授予学员。请浏览以下内容,确定您报名信息,以便预留座位。每校区限制报名三人。为保证培训效果,总人数为 25 人, 达到人数即止,以报名回执为准。 时间:2012 年 3 月 20 日至 3 月 22 日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万泉河路 68 号紫金大厦 1611 培训对象:已合作或即将合作使用 Hip Hip Hooray 教材的培训机构的校长、教学主管、教师;

第5篇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变化,教育研究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必备素质。掌握教育研究方法能深化教师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认识,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保证教育研究科学性,提高教育研究效率。由美国Allyn andBacon出版社1998年出版、著名作者Suter W. Newton 编著的《教育研究入门》向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介绍了教育研究方法,引导读者参与研究过程,熟悉教育研究方法,联结教育研究和实践。

 

二、简介

 

《教育研究入门》共十二章,章节安排遵循引起读者兴趣、系统阅读、量化及质化评介教育教研的宗旨。

 

第一章中作者呈现了一份兴趣测验表引导读者检验是否具有研究意识,并解说了测验结果帮读者加深自我认识,引起读者的阅读及研究兴趣。

 

第二章介绍了教育研究中的建构,举例论述了建构及其可操作定义,使读者对建构产生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抽象的建构都应赋予可操作性定义,即所有的建构都由生成和测量它们的操作角度来定义。之后作者介绍了研究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属性变量及无关变量。最后论述了研究假设、备择假设及零假设。

 

第三章陈述了研究步骤及步骤统筹方法。研究步骤主要由一或两个基本方向引导:理论型或问题型。作者先介绍了基于理论的研究及过程,使我们认识到建构、理论和假设间的关系,然后是评估性和行动研究这两类基于问题的研究及其使用范围和特点。

 

研究假设是研究的中心,研究者首先要明晰研究假设,第四章中作者细致说明了研究假设,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表述是有区别的。其次,研究假设应是可研究的,有意义、有价值的。好的研究假设要经得起不同研究的验证,研究者需要通过文献综述查明研究假设是否已被他人验证回答、什么数据可验证假设、回答研究问题等。

 

第五章从六个维度介绍了教育研究类型,从教育研究是用数字还是文字分析分为量化和质化研究。在样本范围内对特征的描述属于描述型研究,从样本出发对群体做出推断属于推断性研究。研究者采用实验方法或者真实验处理样本,可通过真比较研究寻找因果关系,也可通过相关研究寻找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研究者既对单一对象进项研究,也对更大的群体进行研究。教师可开展教师研究,其他研究者可开展传统研究。

 

研究者在研究时经常会遇到“多少实验对象才合适?”“如何获取样本?”等问题。抽样过程、被抽取对象数量、抽样方法决定了研究者能否越过样本获得更多的认识。样本量概念中效应量测量了实验组与控制组之间关系的强弱,因此需更大的样本量。样本量决定了研究的错误边际,一个调查要获得可接受的错误边际需要1000~1500个被试。被试选取方式决定了研究的外部效度或普遍接受度。随机抽样确保了样本能代表它所在的群体。

 

第七章介绍了研究结果测量的两个标准:信度和效度。信度反映了研究测量的错误及敏感度,代表研究的一致性,包括测试—复测信度、内在一致性信度、平行形式信度。信度不能说明测量工具实际测出的结果,只说明测量得如何。效度说明了研究中分数的实际意义及测量工具真正测量出了什么,包括内容效度、预计效度、结构效度。

 

第八章介绍了期望效应和霍桑效应等研究偏见,论述了实验结果的内、外在效度及意义。前者指实验结果的可推广度,后者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内在效度是外在效度的先决条件。

 

第九章涵盖了实验研究类型及实验设计方法。实验研究以一定程度的干扰为特色,有真实验、准实验和单被试实验。真实验随机分配实验组和控制组。与前实验设计相比,真实验设计由于控制干扰因素而具有显著优越性。准实验也有实验处理和干预,但缺少随机处理。在单被试研究设计中,研究者通过变换基准线和长期的处理观察来控制研究对象。

 

第十章描述了非实验性研究及设计。在此类研究中研究者不干预研究过程,只揭示研究对象间的相关关系。随意比较研究设计只比较研究组的重要维度,此时研究者通常较关注实验组间区别所产生的影响和效应。当研究对象处于连续区间而非不相关联组别时,则使用相关设计来降低结果解释的难度。研究者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了解某一特殊群体的特征。

 

第十一章介绍了研究数据的分析。教育研究者通过推断性测验对样本总体的情况做普遍性推测来估计机会或抽样错误。如果错误概率低于5%则说明研究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者在计算p值时都会做零假设:研究变量间不存在任何关系。研究者通过假定零假设为真计算p值,如果p<0.05,拒绝原假设,即变量间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者可借助多种数据测验检验p值,因为此类检验有基准线:研究者可通过p值确定是否拒绝零假设,但质化研究数据不能仅靠p值来描述。

 

第十二章细致介绍了如何撰写研究评述。通过撰写研究评述,读者从批判的角度对所读文献有更充分的认识,通过对他们成果优缺点的评述,明晰自己的研究,不断提高研究能力。

 

三、评价

 

首先,本书最大的优点是把教育研究者放在首位,通过测验研究意识吸引读者,不要求读者具备资深教育学及科研知识。另外,本书涵盖了研究领域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方法,着重介绍了教育研究中最实用的方法,也给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带去了帮助。

 

其次,本书实例丰富。作者在介绍基本概念、理论及研究方法时列举了大量教育教学中的实例。比如,在第三章陈述理论和构念的关系时,作者列出了一些重要的教育理论及其构念,使读者认识到构念产生于理论,理论支持构念,研究者从构念可找到一些策略、行为,使理论具有可操作性。再如在第四章通过例子帮助读者区别研究型和非研究型问题,理解有意义研究问题的特征及教育研究数据的来源。又如在第五章作者对各类研究问题一一举例,读者可通过作者的解释轻松掌握各类教育研究。这些实例设计精妙、实施严谨,具有相当高的理论水准和实践价值,对初学者树立学术规范大有裨益,有利于读者将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再者,书中的大量练习题帮助读者提升了研究能力。读者可通过完成每章结尾的应用题及多选题进一步强化知识。此外,各章节后都有教育研究论文范例来帮助读者强化该章中的术语和概念。作者对每篇文章都做了批注,提示读者注意研究论文的基本结构及其涵盖的各个部分,并重点解释了教育研究文章中的研究问题、假设、方法、步骤和数据分析,可谓是用心良苦。作为教育研究课程的专业教师,作者以通俗的表达方式和生动易读的语言,使原本深奥的研究读起来趣味盎然。例如在第六章解释效应量时,作者用小人推抛物线的图例来向我们解释效应量何时为大。

 

由国外学者威廉·维尔斯马与斯蒂芬·G·于尔斯合著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介绍了教育研究方法中的最新动态和理论,除了介绍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外,还为读者提供了练习题,部分章节特别介绍了新的计算机统计软件包,案例与内容范围非常广,可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提供帮助。目前,国内也出版了大量与教育研究有关的书籍,如华国栋主编的《教育研究方法》一书介绍了教育研究的一些具体操作方法,并在各章节展示了诸多教育研究案例,有利于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金哲华和俞爱宗主编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不仅论述了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还增加了经验总结法、个案法、行动研究法、应用写作等内容;其他类似书籍还有《实用教育科研方法》(庞国彬、刘俊卿,2013)、《教育研究方法》(侯怀银,2009)等。这些著作对我们理解教育研究方法、从事教育研究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但由于作者将读者定位于在校学生,因此书中对各种研究方法的介绍略显不够深入,当读者达到一定水平后就会觉得相关内容不能满足研究需要。比如在介绍研究方法时,书中只从对比举例的角度说明定性和定量研究、描述性和推断性研究等,却并未明确说明哪些研究属于定量研究、哪些属于定性研究,也并未告知读者这两类研究的特点及优缺点各是什么。

 

总之,作为介绍教育研究的基础性入门书,本书全面介绍了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为我们以后的教育研究点亮了道路。教育研究不是一项枯燥无味的工作,只要我们用心钻研就一定会在产出成果的同时收获快乐。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