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9 00:02:0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传承红色文化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保定地域文化;核心;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1-0271-01
一、保定地域文化发展现状
2006年,保定市颁布了《保定市建设文化大市规划纲要》《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特色地域文化的战略。在经历近十年的建设发展中,保定市在地域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具体而言,保定的地域文化建设立足如下几个方面:丰富城乡文化生活;推进创作发展,丰富艺术文化;重塑古城形象;红色资源开发;发展文化产业;完善公共服务,创造特色文化发展的配套环境。
根据《保定文化资源概览》的相关内容,结合保定市文化资源的利用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文化资源没有有效利用,已经利用的文化资源尚未实现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古都建设资源过度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单一;曲艺与工艺文化特色传承困难;特色地方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失衡;校园文化资源开发的专业性有待加强;广场文化资源经济开发与文化传承失衡。
二、保定地域文化的核心及其作用
保定市是我国文化古城之一,拥有戏剧之乡、民间音乐之乡、民间特色艺术之乡等美称。同时,保定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保定市兼具燕赵文明,更富明清及抗战文化。同时,保定市古建虽以明清为主,但丰富的曲艺文化则覆盖更多的历史,因此,以上特色文化资源作为地域文化的核心要素应该做到全面协调、一体性综合开发。从文化的传承来看,保定地域文化丰富广博,是燕赵文化的源流、载体,是红色文化的摇篮、支撑。对于保定市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地域文化是窗口,是名片,是动力,也是目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挖掘、研究、弘扬、开发利用地域文化已经成为保定增强地域竞争力的有力措施。
三、保定地域文化传承的路径及对策
(一)构建特色文化符号。保定市在地域文化建设中必须立足保定的地方文化资源情况,甄选具备保定地域特色、能够被受众所接受的特色文化定位,设计鲜明的特色文化符号,提升保定特色文化与城市形象的鲜明性。
(二)整合地域优势文化资源,深入保护性开发。保定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采取经济、社会、历史、文化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模式,必须注重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提升文化资源开发高度,进行品牌开发的模式,配合现代化博物馆和会展等方式对短暂性、季节性文化旅游资源产品进行大力宣传,并逐渐形成文化旅游资源的产业化模式,将社会经济和文化效益联系起来,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实现京津冀文化产业联动。促进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是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并提升文化产业经济创造力的必然选择。京文化体现了皇城文化、政治文化、工业文化、科技文化;津文化体现了沿海文化;保定则是直隶传统文化,且更为丰富、多元、厚重。保定文化与京津文化同根同脉,将具备延展性的文化资源作为支点和粘合剂,弥补保定文化产业的弱势地位,促进京津冀文化协调发展。培养保定文化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名优品牌,进而依托文化产业化发展战略,来全面整合文化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文化空间规划与建设。
(四)全面构建地域文化建设的配套环境。保定市地域文化建设离不开完善的配套环境,尤其是政府必须增加对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资源开发的政策引导、扶持与保护,为其发展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等,才能够更好的促进保定区域文化建设发展。
(五)提升文化建设中的社会参与。在本专题保定市居民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提升城市文化的宣传途径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占40.05%;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管理占31.30%;学校加强基础教育占15.92%;加大资金投入占11.14%。因此,要充分的发挥社会媒体的作用,加强区域文化建设宣传。围绕地域文化定位及文化内涵,制作特色文化宣传片,通过各种传播媒体进行宣传,着重强调保定的历史人文、城市形象、投资环境、发展空间等,提升保定特色文化在全国甚至在世界的知名度。保定是省内高校最多的城市,要加强高校文化活动参与度,发挥大学生群体力量,促进大学生活动与社区文化活动联动,提升特色城市文化活动频率,实现活动内容、形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
[2]徐李全.地域文化与地域经济发展[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2).
[3]张凤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径探析[J].浙江社会科学,2008(4).
关键词: 红色美术 国家意识 时代精神
“红色美术”是中国革命时期产生的、具有深厚时代精神和国家意识的文化艺术形式。无论是题材内容、表现技法,还是展览方式,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表现了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与诉求,表达了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人民的使命感。“红色美术”因“红色”、“经典”、“美术”等属性,具有独特的阐释深度、强烈的情感力量和动人的艺术感染力,在当今的国家意识、时代精神,以及人文素养养成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和功能。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的传播,可从知识、方法、思想、情感、精神等层面,深刻惠及当代人的人文建构。
随着时代变迁,“红色美术”的创作活动显现出不同特点和风貌。文化部艺术司曾强调:“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要充分发挥美术家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华,艺术地再现特定时代之下特定的文化精神以及本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用艺术的方式来塑造国家和民族的形象。通过创作工程的实施,弘扬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红色美术”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一部分以回忆录和资料汇编的形式出现,它们多运用叙述性的语言描写延安艺术的基本情况。如:《延安文艺回忆录》、《延安鲁艺风云录》、《延安岁月:延安时期革命美术活动回忆录》、《鲁艺史话》,以及古元的《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是抗日战士》、蔡若虹的《宏观世界的开辟――关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回忆及观感》、胡一川日记选》,等等。部分以资料汇编的形式出现在文集中,如《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艺思想指引下的延安文艺》。这些回忆录或文集为了解和研究“红色美术”的基本情况提供了丰富详细的文献资料,还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从而凝练出明确的观点准备了充足的文献资料。
除上述回忆录和资料文集外,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也有一些。黄可的《中国美术活动史话》的第七部分介绍了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术活动,其中对延安鲁艺和陕甘宁边及五个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术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视域宏阔,有一定启发意义,但整体上看略显简单,资料也不够全面系统。陈瑞林的《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一书在第六章第二节认为《讲话》的发表标志着中国文艺包括中国美术教育的“革命化”、“大众化”、“民族化”文艺方向的确立。另外,还对延安鲁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演变状况进行了介绍,把鲁艺的组织状况概括为“延安模式”,认为战争时期形成的延安模式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包括美术教育建设必须遵循的唯一正确的模式,这对我们了解陕甘宁边区的美术教育有所帮助。曲士培的《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一书对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有一些部分涉及了艺术教育,尤其是第五章用了很大的篇幅对延安鲁艺的艺术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论述,遗憾的是没有涉及延安以外其他地区的艺术教育。李夏的《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民族特色研究》,周爱民的《延安木刻艺术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延安的木刻艺术进行了分析论述。周爱民的《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及其美术教育》一文分析了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且立足当时的木刻艺术论述了鲁艺美术教育的基本状况,但论文因篇幅所限资料不够翔实,论述难免笼统。郭露妍的硕士论文《中国现代版画早期教育研究》立足版画的视角论述了陕甘宁边区的木刻教育。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用了很小的篇幅涉及了陕甘宁边区鲁艺美术教育的大致情况,不够深入和系统。杨德忠的硕士论文《延安鲁艺美术教育研究》在全面收集鲁艺美术教育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设备与师资、组织与制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学术争论与创作思想四个方面对鲁艺美术教育的具体状况进行了分析,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参考,但文章关于鲁艺美术教育观念的论述不够充分,对鲁艺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更是没有论述。
总体来说,前贤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初步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工作,这些论文对构建“红色美术”的整体轮廓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中国本土美术创作要想“走出去”,必须具备“中国元素”,体现“中国特点”,展示“中国符号”,包含“中国精神”。“红色美术”蕴含深厚的“国家意识”与“时代精神”,切实符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化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提高,“红色美术”更闪现出价值与光芒,对“红色美术”的研究和弘扬依然成为一种热潮,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红色美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红色美术”当代价值的科学实现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逐步实现的过程。“红色美术”有与物质文明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制度文明相互依存的规律,以及在指导下发展的规律。从它的发展看,有既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规律,有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规律,还有有指导实践而又被实践所证明的规律。
其次,对“红色美术”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结合数字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理念及国际趋势,发掘“从传统入手、呈文化底蕴、展时代精神”的当代“红色美术”创作题材发展方向,有利于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经验。
再次,“红色美术”的开展有益于从“研究领域”向“应用科学”转化。将对“红色美术”作品展开“时代精神”和“国家意识”方面的研探,使其对当代美术创作产生良好借鉴。同时,还将探求其自身的传承性、可塑性与应用性。
最后,承传“红色美术”,有益于产、学、研结合。尝试将传统文艺理论与当代创作结合,使科研理论与实践交融,有利于传统与现代相通,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健康可持续发展。
“红色美术”承担并完成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必须首先具备繁荣文化的支撑。“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社会,研究“红色美术”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红色文化”本身的认识及把握,探索其变化规律、把握其内涵精髓、坚定其传承信念,还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核心思想也涵盖人民性、爱国主义、民族复兴的价值建构及道德崇尚。“红色美术”切实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有益于时代精神的构筑。当今社会,我们倡导“美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在美术领域,要推广能够反映“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例如:表现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展现国家新面貌的作品,从而充分展示国家形象。这就鼓励艺术家要多创作红色题材的绘画作品,更多地展现“美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谭天.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国家”意识.中国美术馆,2006(9).
[2]黄可.中国美术活动史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3]宋建林,陈飞龙,主编.中国艺术理论发展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4]焦垣生,胡友笋.论“红色经典”的经典气质.人文杂志,2005(2).
[5]张新.浅谈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神州,2012(10).
音乐表演专业隶属于现在的音乐与舞蹈学院,作为曾经艺术系四个专业中唯一的音乐舞蹈类专业,在之前的发展都是较为缓慢和不健全的。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音乐表演专业如今已经成为了音乐与舞蹈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为百色学院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主要是从课程设置、实习基地建设、毕业音乐会、教师教学观摩音乐会和教师音乐会、学生专业比赛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建设的。
一、课程设置
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按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调研结果以及本专业岗位的社会市场需求,以实践式课堂与舞台相结合为主要教学模式,从2015级开始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在课程设置方面减少部分不适应发展的理论课程,调整部分实践课,新开设部分实践课,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不断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科学性,促进对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培养。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调研反馈结果以及岗位能力的要求,对2015级音乐表演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做出了以下调整:
精简课程,删掉或者整合部分理论课,减少学时学分。如删复调课,整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和歌曲写作课为曲式分析与歌曲写作课,将舞蹈方向的乐理和视唱练耳课整合成乐理视唱课等。
优化课程,增加特色课程,总体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将原有的舞台表演艺术课升级,并更名为作品排演课。夯实理论基础,增加少量课程,如声乐作品赏析、器乐作品赏析、音乐论文写作等。
技能性课程比重增大,实践性学分比重明显增加。
通过开设的课程或者在课程内容中体现,如民族特色课程有原生态艺术表演,作品排演,壮、苗族舞蹈,瑶、彝族舞蹈等,红色课程有红色歌谣赏析等。
通过毕业演出检验学习成果,演出内容部分体现出民族性的特色和革命性的特色。
二、完善基地建设
为加快音乐与舞蹈学院转型发展,提高音乐表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丰富舞台表演和演唱能力,熟悉舞台表演的流程,了解舞台设备的使用等,2014年百色学院与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在原有共建教学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甲乙双方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分别从合作办学,共同育人,合作就业,共同发展提升合作水平。其中,合作办学作为继续深化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聘请相关业务骨干为客座教授或者实践指导老师,对比赛、演出等进行指导,共同参与音乐表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共同育人作为选拔一定的优秀学生可以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同时,根据实践经验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尝试新的教学改革,逐步丰富与合作单位的合作内容,提高合作水平,不断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果;合作就业作为录用我院优秀本科毕业生,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可以举办专场音乐会、舞蹈专场、特色文艺演出等,还可以进行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演出、作品创作,同时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开展合作,为服务地方和发扬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通过近年与百色市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合作以及大量的舞台艺术实践,使得音乐与舞蹈学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艺术视野更加宽广,艺术审美和舞台演出层次得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较以往有较大提升。由于学习歌舞团的不少原创节目或经歌舞团教师指导过的参赛节目,在各类比赛中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们的舞台实践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总结的经验告诉我们,今后必须继续保持互利共赢的合作思想和指导原则,继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补和资源共享,继续加强双方人员往来和沟通,建立形成一套更加牢固顺畅的合作机制,把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挖掘优秀的民族资源,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
三、改变毕业论文的形式
将毕业论文以论文答辩和写作的模式,改成论文写作和音乐会并存。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进行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音乐表演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有其专业特殊性和特殊要求,为更好地体现这一专业特色,促进学生业务学习,在经过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音乐表演毕业论文(设计)以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形式为主,论文撰写(理论研究)形式为辅的方式进行。音乐表演的毕业论文(设计)采用举办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或撰写毕业论文(理论研究)的形式进行。
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具有专业学术性质,是学生表演水平及组织排演能力的重要体现。在完成过程中,要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既要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本科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思想性、创造性、学术性、专业性与艺术性的特点,注意突出红色、民族和边疆的独特资源优势和应用型人才办学特色的要求。围绕选定曲目(剧目)、指导、中期检查、评分、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指导教师要了解与检查筹备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工作的实施情况,组织质量检查活动,做好毕业音乐会(或毕业舞蹈专场)工作的总结等。并要符合如下要求:
(一)应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
根据专业主修学生第五、第六学期专业课的平均成绩划线,后15%的学生不具备开音乐会(舞蹈专场)的资格,只能以论文撰写(理论研究)的方式作为毕业和取得学位的重要条件。
(二)学生自主原则
学生举办毕业音乐会(舞蹈专场),要综合运用所掌握基本知识和表演技能,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策划、组织、统筹、排演一场具有专业性质的毕业音乐会(或舞蹈专场)。整个过程中,指导教师给予必要指导,但主要以学生为主。
四、建立教学观摩音乐会制度和教师音乐会制度
在各项改革的内容中,教师教学观摩音乐会是属于从教师的层面自己进行改革,提倡教师每年举办一次教师教学观摩会,形成长效机制,以此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风、学风,形成学术氛围浓郁的良好教学环境。观摩音乐主要是提高教师对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对自己近段教学集中的展示和检验,是能较客观的体现出教和学的成果,同时也是一次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的良好机会。具体改革内容如下:
(一)规范音乐会的内容和形式
对于音乐会的曲目要求、演唱水平、海报节目单制作、服装装扮等各个方面,教师要严格把关,精心设计。
(二)实行奖励性政策
鼓励教师举办教学观摩音乐会、教师音乐会等形式的音乐会。对于超过每年举办一次的教师,每次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三)音樂会后总结
音乐会后教研室对音乐会中间出现的问题和值得大家学习的方面都要及时进行总结,不断在改进中提高音乐会的水平。
通过改革观摩音乐会、教师音乐会,教师和学生都收获了知识,也发现了问题,同时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教学目的,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专业水平,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丰富了学生的舞台经验。
五、设置专业比赛项目
百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目前的能够参加的唯一声乐或者舞蹈比赛项目就只有学校一年一次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歌手比赛或者舞蹈比赛。但这两个比赛形式都是在全院的范围内进行的业余比赛,就是说对于学习歌唱和舞蹈专业的同学要同其他学院的业余选手进行比赛,这样跟其他学院的同学就没有可比性。基于这样的考虑,建议二级学院在院内举办专业性较强的比赛项目。
具体比赛规则如下:
(一)每年举办一届声乐类和舞蹈类专业比赛
争取由学院团委举办,提高比赛规格,扩大比赛影响,将比赛与红色合唱团一起打造成学院的精品项目、特色项目,为百色学院实施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示范基地添砖加瓦。
(二)由各教研室制定科学严谨的比赛规则
声乐和舞蹈教研室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讨论之后决定改变以往比赛不够严谨和规范的行为,制定出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的比赛规则。
(三)实行奖励性政策,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关键词】先秦时期 礼玉六器 方色理论
礼玉,是古代先民在祭祀、朝觐、社交、军旅等相关礼仪活动中使用的玉器。先秦时期[1]是我国古代传统方色理论的形成时期,先民将方色思想与政治、经济联系起来形成独有的中国方色文化。
一、前言
方色理论运用于传统的祭祀制度,尤其是广泛应用于礼玉之上,不仅对于研究礼玉六器的功用具有重要作用,还能揭示六器的深层次含义。一些学者也在对礼玉六器与中国传统方色思想的研究中,不同程度地涉及这一问题。例如,冯时《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一文中指出,方色理论之于礼玉六器等各种礼器,是其思想在内容和形式上统一的体现[2];任爱君《试论古代草原宇宙观之五方色文化传承》一文中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比,指出中原地区“五方色观念”的起源与形成,与古代农耕社会的历法制度以及宇宙观念的具体发展存在联系[3];宋亦潇《礼玉“六器”的阴阳性别及与四神的关联》一文中认为“六器”有阴阳之分,指出其与四神阴阳说之间的关联性,并对它们与阴阳五行说的关系进行探讨[4];肖世孟也注意到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5],但没有做进一步介绍。
回顾前人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上述学者的研究很少将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结合起来。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再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厘清方色与六器的对应关系。
二、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配伍的阐释
中国传统的方色理论基本内涵表现为五色配伍五方,由于中国魍车氖笨展叵当硐治时间决定空间,因此方位被赋予颜色,也就意味着时间被赋予了颜色。下面,笔者将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及其衍生的相关问题来阐释“六器”之含义。
1.以苍璧礼天
玉璧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由研磨谷物的石环状石器演变而成,多为扁平状圆形,中央有穿孔。商周时期玉璧均为圆形,较前期较小。以苍璧礼天的原因据西周史墙盘铭言“青幽高祖,在微灵处”可知一二,“青幽”指天色[6],又因璧多作圆形,所以古人认为天是圆的、青色的。随着时间的发展,玉璧被当作是天地、王权的象征,苍璧礼天则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2.以黄琮礼地
距今5000年前玉琮就已出现,为内圆外方、中有直孔的柱状玉器,少量内外俱圆者。商周时期玉琮数量逐渐减少,形体偏小且多素面,一般作为礼器使用,是权力的重要象征。琮作为祭地之器,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观念。《周礼・考工记》曰:“画缋之事:杂五色……土以黄,其象方。”又有《白虎通义・号篇》曰:“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可见,黄色是五行中央土之正色,土居中宫,能调节金、木、水、火之不足,以黄琮礼地便表达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
3.以青圭礼东方
玉圭由新石器时代石铲、石斧等发展而来,多为长条形,上尖下方。玉圭三代时多为天子、诸侯等有身份之人参加典礼时拿在手中的信物,真正的玉圭出现于商代,有平首和尖首之分。周代玉圭长条形为主,多素面。《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亲执耒耜的现象一直持续到汉代,《后汉书・明帝记》记载“亲执壁,恭祀天地”,这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张乾元先生《〈画缋〉考辨》一文中认为东方为木性,太阳始升于此,万物随之茂衍,在时为春,其色为青,又“云从龙”。按古代天干东方属甲乙木,以青圭礼东方表达了先民祈求东方行雨以保佑农业丰收的期望。
4.以赤璋礼南方
新石器时代晚期时已有玉璋,商早期流行,商中晚期逐渐减少。“半圭为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玉璋形式有多种,其中用以祭南方之神朱雀的为赤璋[7]。南方为火性,在时为夏,其色为赤[8]。红色代表南方。按古代天干南方属丙丁火,又《诗经》云“济济辟王,左右奉璋”,故以赤璋礼东方表示的是先民希望天下太平、稳定的美好期许。
5.以白琥礼西方
白琥表面刻有虎纹,有的钻孔或无孔。钻孔的称为虎形玉佩,可佩戴;无孔的称为玉虎,可作。又按其功用可分为白虎和虎符,其中用以祭祀西方之神白虎的玉器为白琥。西方为金性,太阳退降于此,在时为秋,其色为白。按古代天干西方属庚辛金,以白琥礼西方表达了先民对避邪、禳灾的期望及农业丰收的向往。
6.以玄璜礼北方
玉璜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中,为弧形扁平状,两端有穿孔,可系绳佩戴。商周时期成为人们流行的佩戴物,尤以春秋战国时期兴盛。所谓半璧为璜,如果说璧象征天的话,璜则为一半的天,喻意权力、等级的削减[9]。北方为水性,在时为冬,其色为黑。按古代天干北方属壬癸水,严冬之时,以玄璜礼北方表达了先民祈求神灵庇佑的愿望。
三、结语
上文笔者通过对礼玉六器与方色配伍的阐释,大体上理清了“六器”与方色理论结合所形成的更为丰富的内涵。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礼玉六器的功用及代表意义的论述上,希望以后的研究者能给出更为准确的理解。■
注释:
[1]本文所指的先秦时期取其狭义,主要指夏商周三代.
[2]冯时.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J].考古学报,2016,(4):65.
[3]任爱君.试论古代草原宇宙观之五方色文化传承[J].论草原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54.
[4]宋亦潇.礼玉“六器”的阴阳性别及与四神的关联[J].民族艺术,2014,(3):76-77.
[5]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O].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文学院,2011:54.
[6](美)汪涛.颜色与祭祀―中国古代文化中颜色涵义探幽[J]郅晓娜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7]集雅轩主.祭祀山川之礼玉:玉璋[J].陕西档案,2015,(2):6.
[8]张乾元.《画缋》考辨[J].美术观察,2003,(10):22.
[9]青林.浅述六器与中国玉礼文化[J].东南文化,2012,(5):11-13.
参考文献:
(1)(西周)周公旦著,徐正英,常佩雨译.周礼(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4:66.
(2)(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吴则虞点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7:69.
(3)(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注.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7:97.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65.
(5)杨伯达.论中国古代玉器艺术[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2):156.
(6)王仁湘.散说“弄璋”与“弄瓦”[N].光明日报,2016-07-08(5).
(7)王巍.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532.
关键词:区域特色文化 建设 传播
千百年来,因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及历史发展进程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笔者生活在位于山东半岛中部的潍坊市,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名城,区域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世界风筝之都。作为历史古州名郡,潍坊古属齐鲁之邦,汉唐时置北海郡,宋金时期改为潍州。古北海特殊的地理环境为区域文化的生成创造了前提,下面,我们就以北海(潍坊)文化为例,来谈一下区域特色文化的建设与传播。
区域特色文化的内涵
历史文化遗存主题。历史文化遗存,既浓缩了悠久的历史,也传承了优秀的文化。潍坊在上古时期属于东夷文化圈,古代文化遗址星罗棋布。目前,潍坊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47处,仅古遗址、古建筑、古石刻和遗像等不可移动文物就有1800多处。这些古代文化源远流长、恢弘大气、绚丽多姿,具有独特神韵。
风景名胜主题。风景名胜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保护和宣传风景名胜,可集中揭示风景名胜的文化内涵,促进旅游文化的繁荣。如潍坊市临朐县的石门坊,不仅山奇水秀,更以红叶而著名,为我国五大红叶景观之一,齐鲁红叶为之冠。位于潍坊青州市南郊的云门山,属泰沂山脉,是山岳景观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自然风景区,主峰海拔421米。平野拔笏,松荫覆足,虽不高而有千仞之势,自古为齐鲁名山,素有“东齐秀色”之称。云门山景区以“古、奇、峻、旷”为特色,集书法、石刻、民俗、宗教、自然景观为一体。
名人主题。绵绵的历史长河中,在各个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名人,宛如朵朵浪花,折射出文化之光。以本土籍的名人为线索,追寻名人成长的踪迹,建立名人档案,使之成为研究名人及相关工作领域的第一手材料,是特色文化建设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潍坊学院的名人馆,里面收录了潍坊地区100多位不同时期的历史名人,其中较为著名的有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晏婴、汉朝的经学大师郑玄、北魏的农学家贾思勰、北宋名臣王曾、清代重臣刘墉和现代的革命先驱王尽美、当代著名作家臧克家等。
名优特产主题。名优特产是各地经济发展的标志与成果,是为当地经济服务的重要手段。在潍坊地区盛传这样一段顺口溜:“烟台苹果莱阳梨,比不上潍坊的萝卜皮。”上乘精品潍县萝卜,清香,汁多且甜,皮微辛,甚是可口。还有如今潍坊的寿光市,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年一届的蔬菜博览会,更是菜界一绝,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形成传统特产与现代旅游的绝妙配合。
民俗文化主题。民俗文化源于民间,流传、发展于民间,是人们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潍坊风筝、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剪纸、聂家庄泥塑、潍坊核雕、诸城派古琴、茂腔等13 个项目,被确定为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潍坊地区的茂腔等被确定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潍坊的嵌银漆器、仿古铜、核雕、刺绣、布玩具等传统工艺也享誉海内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地方音乐主题。潍坊拥有灿烂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丰富的民间艺术资源,有民间歌曲――号子、小调等;民间舞蹈――秧歌、花灯、小章竹马等;曲艺音乐――大鼓、快书、潍县说书等;戏曲音乐――茂腔、周姑子戏、吕剧等;民族器乐――青州挫琴、诸城古琴等。所有此类,无不是土生土长、深深根植于黄土地的民间音乐形式,为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至今流行不衰。
红色教育主题。红色文化是丰富的党史教育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是弘扬光荣传统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素材。例如,位于潍坊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南侧的王尽美故居,2006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位于潍坊诸城市枳沟镇大北杏村西南岭上的王尽美纪念馆,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成为现代红色旅游亮点。
历史纪念地主题。如潍县(潍坊市的前身)集中营,位于潍坊市奎文区虞河南岸。1883年美国基督教长老狄乐播来潍,利用《》中清政府的赔款,在潍县教友的帮助下,建成潍县乐道院,此后成为昌潍(潍坊建市之前称昌潍地区)一带的教会、教育和医疗卫生中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将中国沦陷区内的许多外国侨民强行关押,乐道院被日军改造成集中营。据统计,这里最多的时候曾被关押过2008名外国侨民。
宗教文化主题。1988年至1990年,潍坊诸城市发现一处佛教窖藏遗址,出土石造像残体400余件,为北魏晚期(520年)至北周初年(572年前后)所造,其中以北齐时期的造像最为精美,印证了当时崇尚佛教的社会风气。另外,较为著名的石造像,还有云门山石窟造像、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石门坊石窟造像和沂山石造像等,成为研究佛教、道教兴衰和社会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是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其中青州市驼山摩崖石窟造像群,1988年被定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促进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意义
为经济建设提供服务。随着社会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来临,人类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发展也越来越呈现区域化特征。当前,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突出,经济效益中的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明显。今天的区域经济来源于昨天文化的弘扬,经济与文化应该是协调发展、同步前进的。
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是目前区域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成功范例。潍坊是山东半岛城市群重点城市,是沿海重点开发开放城市。现已形成机械装备、海洋化工、纺织服装、造纸包装、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有45种主导产品,生产规模居全省同行业第一,32种产品居全国同行业前列。机电、化工、纺织、电子、旅游等是潍坊经济的支柱行业,在全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目前,潍坊正在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将城市逐步建设成为“两基地、两中心、一枢纽”。例如,作为著名的世界风筝之都,按照“风筝牵线、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宗旨,潍坊已成功举办了27 届国际风筝会,许多土特产品也随着风筝享誉海内外。北海(潍坊)濒临渤海,拥有丰富的海水资源,人们自古享有渔盐之利,现今又在这里建立了亚洲最大的海洋化工基地――海化集团。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出丰厚的经济效益。潍坊乡土气息浓郁的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参观和购买年画、风筝等民俗工艺品。
总之,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只有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全民素质。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宽仁尚德、务实开放、兼收众长是北海文化的精髓。出生于夷潍(现潍坊高密)的齐相晏婴曾提醒人们“凡有血性,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体现了把利益追求建立在合乎道义基础上的意识。同时,北海文化中还体现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格,具有因势趋时的特点。新时期尤其要弘扬北海文化精神, 塑造北海人独特的人文品格, 把北海文化的内在精神,融化到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中去。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文化、法治发展的各个角落之中。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建设和谐社会,很大程度上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思想灵魂和精神实质。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和谐文化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可以有效地调节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矛盾,形成和谐和睦的社会秩序。处理好新形势下的社会矛盾, 需要全面运用政治、经济、法律、思想、道德等各种方式。培育和谐文化,倡导和谐精神,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可以发挥文化的调节和整合作用,帮助人们用正确的立场、观念和方法观察社会,尤其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减少思想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极端性;能够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自觉遵守社会的法律、道德等规范,形成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风尚。这对于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基础性作用。
对于一座历史古城来说,和谐既是形象、品牌,也是环境、资源。构建和谐城市是潍坊市800多万人民的共同愿望。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对和谐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下工夫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推动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
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与传播的措施
文化是人类的记忆,一个个名人、一道道风景,都是地区文化的靓丽名片,建设与传播区域文化是提升社会价值的一项重要举措。
设置研究机构,健全研究队伍。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是挖掘区域特色,为现实服务的技术保证。2004 年在北海(潍坊)文化研究中心的基础上, 在潍坊当地的高校――潍坊学院成立了“北海(潍坊)文化研究院”。北海(潍坊)文化研究院下设北海(潍坊)文化与现代化研究、地方文学与方言研究、北海(潍坊)书画与工艺艺术研究和地方音乐与戏曲研究等4 个研究所。聘请省内外知名学者参与研究,组建了一支以高校学术骨干为主、由专兼职人员构成的研究队伍, 形成了多学科联合攻关的新格局。组织上的重视、机制上的完备和经费上的保证, 有力地整合了当地学术研究力量, 推进了北海(潍坊)文化的研究进程。
充分发挥区域学术文化和地域资源优势, 倾力打造区域文化品牌。例如,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与研究,北海(潍坊)文化在区域特色方面凝聚了诸多方面的成果。公开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了具有地域性文化的学术专著,并积极参与国家及省级民俗史志研究等专项课题,得到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成为促进区域文化建设与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
举办各种文化学术研讨会及交流会,积极加强不同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区域文化研究的国际化进程。因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取长补短的过程。千百年的历史发展经验证明,只有加强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才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与完善,文化才能愈来愈走向成熟。
关键词:地域性景观;地域特征;校园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应与城市景观设计有所区别,良好的校园景观能够给师生奋斗的感染力。校园景观需要担负起承载学校历史、传统、文化等责任。校园景观设计应努力体现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将设计理念与景观融合,并将之物化,通过具象的形态来传递文化内涵。
1地域性校园景观概念界定
1.1地域性景观
地域性景观是指在某一个地域范围内,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所表现出的地域特征。这是长期的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特有的地域文化,体现在气候特点、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等自然景观资源以及人类作用于自然所形成的人文景观等方面。在相对明确的地理边界区域内存在,并区别于周边地域的景观。
1.2校园景观
关于校园景观的定义目前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各位学者的理解也各有不同。笔者认为校园景观是一种集合了多种物质要素的综合体,由于校园在功能上的特殊性,校园内的建筑物、道路以及户外空间的规划需要满足瞬时性的高密度人流要求。校园景观的独特之处在于要重点考虑环境的教育功能和景观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1.3地域性校园景观
笔者认为地域性校园景观是校园景观中所包含的所在地区的自然景观与校园自身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结合。这其中包含场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植物品种以及当地的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等。
2地域性校园景观的设计方法
2.1地域性校园景观的设计需求
2.1.1体现场地特性
地域性校园景观设计要以尊重场地的地形地貌、气候特色为前提,挖掘具有传统风格,地方特色的典型符号元素。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并吸收这些代表性元素,并将之加以改造和利用,打造适合当地风土人情的景观。校园中的建筑风格受场地的气候因素影响很大,北方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季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因此建筑在设计时由于考虑到冬季的保温避风等因素多采用厚重的材质和较为平缓的屋顶,建筑整体呈现出厚重的感觉,北方高校的校风也具有敦厚淳朴之感。而南方气候多以湿润为主,需要考虑遮阴、防雨等因素,建筑整体的风格呈现出轻盈通透的特点。
2.1.2积淀历史文化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地域文化和历史文脉的传承越来越关注。“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存留在景观内,融汇在生活中,对城市营造和市民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每所校园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这是学校的历史积淀也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保留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将校园的历史文脉与景观相融合,让师生能在景观中感受到学校的文化气息。
2.1.3满足心理需求
良好的校园景观给师生奋斗的感染力。校园景观设计应努力体现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将设计理念与景观融合,并将之物化,通过具象的形态来传递文化内涵。我们通过道路、构筑物、植物的合理规划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校园环境,让身处此环境中的人产生良好的视觉效果和心理联想,对校园景观的使用者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令身在其中的人体会到内心的平静。
2.2地域性校园景观的设计表达
2.2.1提取文化符号
在地域性景观设计中常提取地方典型的“视觉元素”作为象征符号,将这些元素符号进行整合处理,应用于现代景观之中。这样既不影响整体的设计形式,又能使传统景观与现代景观互相融合。
进入斯坦福大学,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土黄色石墙和在拱廊相接的红屋顶建筑,学校校园空间庄重典雅。校园中随处可见的学者雕像,给在古典与现代气氛的交映中的校园增添了浓郁的文化和学术气息。斯坦福大学广场内的情景雕塑,描绘出一幅辩论的场景,展现斯坦福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学术精神。良好的校园景观文化底蕴对于美国高校是非常重要的,构建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校园景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图1)
2.2.2抽象景观场所
景观设计是对空间的塑造。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地域性的生活模式、风俗习惯、历史文脉、等对地域性空间类型的形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多种形式的空间展现出不同的空间环境,给人以不同形式的体验。在地域性景观设计中,主要通过利用不同景观要素来组织塑造出符合人们需求的,能够反映地域特色的空间和场所。
例如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建筑的整体布局很大程度的受到客家方楼的风格影响。整个建筑布局模仿闽南传统民居,以天井为中心,高度对称的矩形平民布局,厚墙体围合成的内向型聚集空间。天井是南方常见的房屋结构,天井庭院从属于建筑单体,常常通过漏窗的形式同外界相联系,是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互相渗透的灰色空间。在象山校园的设计中,天井庭院继承了传统庭院的通风采光的功能特点,同时,还作为楼梯、通廊的联络枢纽。这种形式保留了不同建筑空间的私密性,又为使用群体提供了共同活动的开放空间。 (图2)
2.2.3使用地域材料
使用地域材料是选择与地方自然条件相适合的技术,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传统设计手法相结合,这种方式在降低景观造价的同时又赋予景观强烈的地域特色。主要体现在利用地方性材料、改进传统构筑方式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诠释地域文化等几方面。
仍以象山校区为例,象山校区所用的材料,没有使用用新造的材料而都保留了材料本身的形态。设计师抛弃了现代工艺中常用的玻璃、钢材等现代材料而有些刻意的追求带有岁月痕迹和历史厚重感的材料,这体现了设计师亲土恋土的材料美学观念,也暗含建筑师对时间对历史的尊敬。这些材料带着历史的厚重感在象山校园中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芒。象山校区建筑立面用的砖和屋顶用的青瓦都是从浙江各地拆迁回收运送回来的残片,这些粗糙斑驳的砖瓦带有50年甚至100年的时间,这些带着本土历史和故事的砖瓦使建筑一建造起来就有了时间感。设计师选择了江南地区常见的杉木和竹子打造建筑立面,杉木原本的明黄色和山色彼此交融,使得建筑活跃起来。竹条主要用在室外走廊上,竹条的暗黄色和白色的墙体形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成为了视觉焦点。杉木和竹子并不是经久耐用的材料,它们会在夏日的暴晒和雨水的冲刷下逐渐变脏褪色,而这些痕迹恰恰给建筑留下了一种真实自然的时光印记,从而使建筑变得鲜活起来,使建筑真正的植根于这片土地。(图3)
3基于地域特征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实践——山西医科大学校园景观设计
3.1项目概况
山西医科大学新校区位于晋中市,规划占地总面积1138.06亩,总建筑面积约为40万平方米。山西医科大学新校区正处于大学城东部正南面,校园大门向南面开放,属于门户地带。基地整体呈方形,原始规划两条主轴十字形贯穿校区。在轴线空间中,为校园的历史文化和德育文化提供了载体。而这种典雅书院式的传统校园规划形态,在理性中透射出校园百年沉淀的同时,也为校园空间留出了多处完整的绿地系统和院落空间,为景观提供了良好的框架结构。山西医科大学的校园景观需要具备高等院校景观的功能和特点,同时又要成为承载医学院校园文化,展现校园文化精神的宣传名片。因此,其校园景观要求体现医学院特点与山西的地域性特征。(图4)
3.2设计目标
3.2.1实现以人为本的开放式校园景观
本方案重点规划校园的复合功能和绿色交通体系,体现以人为本、人行优先的景观特征。总体采用人车分行的交通体系。为提高交通效率,在步行系统方面,沿正对出入口的几条道路设置广场和景观草坪,并使之向各个建筑组群和道路之中延伸,与布置在自然绿地中的小路共同形成覆盖整个校园的步行网络。步行系统设计以“小尺度、亲切宜人”为主要原则。
3.2.2实现历史文脉与地域特色在场地中的传承与发展
本方案设计中强调地域特色文化的体现。在纵向中轴处重点突显山西医科大学百年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以及其独有的地域特色文化。在横向中轴设置医学史上著名人物雕塑,突出对医学本质的探究。同时在景观细部上充分利用材质、色彩、景观形态等来体现晋中市的地域特色。
3.2.3实现校园绿化氛围与地域特色文化的衔接
为了营造步移景异、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丰富的校园景观以及独特的地域植物特色,本方案在植被材料选择上重点选择山西省乡土树种,常绿落叶混搭,水生植被多样化,形成形态多样、层次丰富的空间环境,除自然山林群落外,需要营造的主要有密林空间,疏林草地,草坪空间,轴线景观,郊野生态空间和林荫广场等多种植物空间形式。特别强调利用植物与节点、建筑有机组合,围合出富有地域特色的小院落。
3.3体现地域性文化特征的设计表达
3.3.1提取文化符号
景观的内在灵魂和文脉根源是地域文化的人文环境层面来打造的。从场地的文化内涵中汲取灵感,并将之提炼,在细节之处体现场地的历史传统文化、民族特色,彰显地域性格。
以本方案中位于礼仪形象轴两端的“德能广场”和“医理大道”为例。
德能广场——长达760米的礼仪形象轴起始于校园南门,地势由行政楼开始缓慢下沉,至德能广场的镜面池结束。寓意着求学之路应当静心,沉稳方能有所成就。粼光微浮的镜面池两侧分列银杏树阵,并沿德能广场向行政楼延续,引领视线望向远方。广场两侧布置花台,高低错落,使空间富于变化。(图5)
医理大道——道路中央,利用整形林带和两侧的几何形草坡烘托肃穆庄重的气氛。将和著名校友的事迹镌刻于地雕之中,与铺装相结合,分置于斜坡之上,打造一条具有人文细节的成功之路。礼仪形象轴,以医德为起源,以医理为承载,在医理大道处逐渐收尾。(图6)
3.3.2使用地域材料
(1)材料与肌理
材料是景观存在的语言表达,景观的内在精神与内涵依附于材料表现出来。地域性景观的材料选用注重的是新型材料和新技术与传统地域材料的融合。在山西医科大学景观设计中,合理的选择和利用材料,通过材料表现地域性文化的细节,是设计中需要注重的问题。
本方案的材质选择以简洁、大方为原则,材料以木材、金属、石材为主,并选择与建筑材料相融合的材质,使景观具有整体性、统一性。
(2)色彩与表达
法国色彩学家 Jean-Philippe Lenclos的“色彩地理学”充分证明了色彩具有地域性。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由于受不同民族文化、信仰差异以及气候背景等的影响,对于色彩的感受也有所不同。在山西医科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景观材质的色彩也是营造地域性氛围,体现地域特征的重要载体。
本方案中材质色彩以黑色、灰色、红色和原木色为主,深沉厚重的颜色寓意山西医科大学历时百年的历史积淀。
4结语
本文以山西医科大学校区景观设计实践为依托,结合理论研究,探讨了地域性文化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体现。基于地域特征的校园景观设计是从场地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提取地域符号、抽象景观场所以及融合现代技术等设计手法打造为场地的使用者带来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校园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季蕾.根植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硕士论文].南京:东南大学,2004.
[2]王云才.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之图式语言及其传承[J].中国园林,2009(10):73-76.
[3]理查德·P多贝尔.《校园景观——功能·形式·实例》.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4]王澍.造园与造人.[J].建筑师.2007年4月
[5]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和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06)
[6]朱建宁.立足自我、因地制宜,营造地域性园林景观〔J.风景园林,2004(05);
[7]杨鑫.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硕士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9477.2015.04.026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477(2015)04-086-03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在全国各地留下了独具地方特色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充分挖掘这些资源,将其引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增强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创建地方文化资源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的特色教学模式,则必须把握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基本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整体性思考。
一、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目标的调整
教学目标是任何一门课程教学首先要关注的重要内容,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教育部等部门的相关文件有着明确的规定。将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应在遵守国家规定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文化的特点对目标进行微调。把握好教学目标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坚持高校思政课的意识形态性,是教学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地方文化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反映在教学目标上不能一味上纲上线,提升其意识形态性。在目标设定上,应从地方文化资源的具体内容出发,以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培养学生热爱地方文化的情感为主。根据地方文化资源类别,确定个性化教学目标。地方文化资源既有精神层面的思想传承,也有文化传承的物质固化,对于不同类别的文化资源,要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偏重于物质方面的文化资源,在教学中应侧重于认知目标,深化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认知与理解;偏重于精神方面的文化遗迹,要着重于培养情感,促进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精神体验。
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增补
现行高校思政课作为体现国家教育方针的一种载体,其意识形态性、政治性、主流性等特点表现突出。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与我国的主流文化息息相关,全部使用统一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系列教材,为规范一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供了方便。事实也证明,这也是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得力措施。但是,教学过程中某些教学内容因理论性、抽象性过强,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教学效果。将丰富多样的地方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可弥补课本教学内容的不足,对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关于这一点学术界有着共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对这些资源进行取舍。首先要遵循政治性原则。要考虑地方文化资源是否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要求相符合,只有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文化资源才能成为教学内容。比如一二九师革命精神就适合纳入到思政课教学中,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其次,与教学主题相契合原则。在高校思政课中,包含着不同的教学主题。因此,地方文化资源的选取必须与教学主题相契合,否则,借助地方文化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也就成了空谈。例如:在讲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可将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穿插其中,阐释爱国与友善的意义。
三、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的更新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的灌输法为主,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学生,而地方文化资源的介入将大大改变这一传统模式,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手段的更新。邯郸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孕育出邯郸独特的十大文化脉系:博大精深的赵文化、华夏始祖的女娲文化、开启农业文明的磁山文化、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文化、沉雄刚健的邺都文化、雕刻精美的北齐石窟文化、豪放粗犷的磁州窑文化、感悟人生的梦文化、享誉中外的广府太极拳文化以及雄壮激越的红色革命文化。在思政课中,这些丰富的内容,可结合专题演讲、课堂情景剧、微电影等多种手段来进行展示和再解读,将枯燥的理论讲授转变为学生的自我探索性学习。专题演讲。专题演讲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邯郸的丰富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演讲题材,教师可指导学生搜集整理材料开展课堂演讲活动,从不同角度诠释对邯郸文化的理解和表达对第二故乡的热爱,深化对爱国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解。课堂情景剧。课堂情景剧是引导学生以课本知识为出发点,由学生自设情景、分配角色并在课堂上以短剧形式再现的灵活生动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邯郸历史名人事迹为依托,引导学生做穿越式情景剧表演,在课堂上既可再现赵武灵王的英姿飒爽,也可演绎廉颇、蔺相如的刎颈之交,还可现场挑战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方式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微电影制作。近年来,微电影以其短小、精炼、灵活的形式风靡于互联网,把微电影引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教师可借助微电影这一新兴艺术方式把邯郸地方文化与思政课紧密联系,通过微电影的艺术形式,用镜头记录生活,凝聚微力量,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
四、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高校思政课教学就其目的性而言,既承担着传播知识的重担,也担负着培养道德情感和传承价值观的责任。在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对知识传授、价值观的传承比较重视,对情感培养则相对忽视,这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倾向于课堂教学有很大关系。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如火如荼,部分高校推行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将有关教学内容不再通过课堂教学来传授,而直接带领学生去实地体验。这种改革方向,有效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则给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契机。首先,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以突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体验性特点。知识和价值观接受过程,必然涉及到情感。不带有情感的、冷冰冰的知识传授和毫无生命活力、毫无热情的价值观说教,不会取得好的效果。人不仅是理性的精灵,还是感性的动物。传统的课堂教学,体验只能停留在老师的讲解中,现实的情感体验无法真实的获得,学生对知识或内涵于其中价值观的体验,也只能是想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运用,为体验提供了一种现实途径。而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又进一步拓宽了这一渠道。例如邯郸成语典故众多,联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继承传统文化部分,可以将学生引领到与成语故事有关的文化遗址,进行讲解,在现场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其次,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帮助。现行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更多强调参与社会实践,即理论与现实的联系与对照。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尤其是物质文化遗址场所的介入,为实践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材。例如教师可充分发挥邯郸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组织学生参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参观和一二九师司令部,现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其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最后,地方文化资源的引入可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新方式。鼓励、引导学生以思政课中所学观点,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的精神实质。例如教师可推荐学生以“邯郸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舌尖上的邯郸”、“杨氏太极文化的发展”等学生感兴趣且具有探究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报刊、实地参观、调查走访、听学术讲座等方式搜集资料并分析处理,形成观点、撰写论文。这种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实践方式,有助于打破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主题、以课堂为场所的传统教学模式,使思想政治教育从“遥远”变得“亲近”,从“空洞”变得“饱满”。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应积极借力地方文化资源,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方式,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模式,为思政课教学注入勃勃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3(3):106-110.
[2]叶静漪.以党的十精神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J].北京教育,2013(2):6-8.
[3]戈丽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学园,2013(31):18-43.
[4]胡新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7):52-53.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族民间工艺;七坊街;文化建设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在现代商品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商品的文化内涵、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征,实质上构成了商品流通和布局的内在依据。同时,文化、科技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智力优势正在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现代市场的发展也要求企业更加注重商品消费的心理元素和审美要求,产业运作中文化关系、道德关系,精神纽带与产业链接,物质纽带,利益关系有着不可或缺的相辅相成的重要互补作用。文化、精神、道德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成为直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文化创意产业以“投资少、高附加值的产品,”成为一个朝阳产业,是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方向。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一些发达城市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纷纷建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利用原有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聚合各种产业要素,形成首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滇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川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中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等六大具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北京为核心,已经形成文艺演出、影视制作、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产业集群;长三角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的工业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策划产业集群;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的广告、影视、印刷、动漫、会展业产业集群;中部以湖南长沙的电视广播产业已形成独特的创意产业链。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基本处于集群发展的早期,在国际市场上的集群竞争力不强。[1]
乌鲁木齐七坊街成立于2009年4月28日,是对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的探索。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特色文化街正是这种将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形式,使之相得益彰的独特经济和文化现象,它不仅为乌鲁木齐这座美丽的城市增加了一个独特的魅力,而且成为代表中国城市活力和特色的名片。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特色文化街是传统的商业街进化,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尽管它的形式是商业街,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繁荣,但它最大的特点和核心价值,仍然是通过特色产业聚集、优化,通过注入和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形成一个独特的产业文化性能和竞争力。这样说来,特色街群即是一座城市的吸引力所在。
乌鲁木齐本身就是一个拥有诸多具有特色的文化内容的城市,特别是维吾尔族民间工艺丰富多彩,魅力无穷,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奇葩。对于七坊街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当然是少不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美术元素。民间艺术都来自市井和劳动人民,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或、风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以其通俗的形式、间接的造型、多方面的功能,满足老百姓在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同时又较为容易被广大的劳动者掌握和运用。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发源于新石器时代,历史上的民间艺术,不论是原始彩陶、石器,还是农耕时代的雕塑、绘画、工艺、建筑、服饰、音乐,歌舞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并且以其独特的少数民族特色。在维吾尔族民间艺术的历史,因为它源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以家族式、部落式和师徒相授的方式为主要传承方式,加上长期以来的地域、文化、技术的封闭,使其保持了原来的艺术韵味,具有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维吾尔族的民间工匠技术精湛,我们在巴扎上欣赏到的各种手工艺品,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主要包括:
首先是金属工艺。铜器制作,维吾尔族的铜制工艺一般以红铜为原料,经过冷砸成型,打制出铜容器、盛具、饮器和装饰品,在这些器物的表面雕刻出或单一或成组的图案花纹。而花纹的题材一般都是植物样式等。金银首饰,这些来自民间的艺人,通过娴熟的技艺创造出种类繁多,做工细腻的首饰;小刀,特别是英吉沙县的小刀,是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它造型美观,刀体整齐光亮,刀口锋利,刀把上镶嵌着银、铜、玉、骨、宝石等,组成民族风格具有的图案,并配有精致的刀鞘,便于携带。
第二是纺织品工艺。有驰名中外的新疆地毯,是代表维吾尔族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深受维吾尔族喜爱的地毯图案有伊朗式、艾地亚勒式、阿拉尔式、恰其玛式、夏姆式阿那古丽等,花纹大都整齐、对称,线条粗犷,色彩对比强烈;有美丽的艾德来斯绸,艾德来斯绸是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按图案的要求,在经线上扎结进行染色的一种绸料,深受维吾尔族妇女喜欢。艾德来斯绸最常见的图案是巴旦木花、木板纹花和梳子花等图案;有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它是维吾尔族典型的手工艺品。它的最大特色是把手工的、独创的印染技术和民族风格的图案融为一体,具有装饰趣味和浓重的乡土气息;有维吾尔族的传统花帽,维吾尔族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绣有各种花纹的花帽,因为它不仅具有防寒或防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作为生活礼仪中的需要;还有就是维吾尔族绣花枕头,它不仅是生活用品,而且也是一种工艺品。枕头上用刺绣、补纳、编织等手法绣有各种花卉、水果、禽鸟等图案,非常美丽。
第四是木器工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维吾尔族木箱。维吾尔族每个家庭的居室内都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木箱,除有实用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维吾尔族家庭木箱主要有镶嵌花、彩绘花、雕花木箱三种。纹样雕刻在本色木箱面上,显得朴实无华,古香古色。还有摇床,乐器,木质器皿等不同形式的木器。[2]
第五是陶器,新疆的陶器工艺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这些陶器造型古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特点。质地厚重结实,充满了艺术魅力。
第六建筑装饰,维吾尔族无论是宗教建筑还是民居建筑的装饰都十分的讲究。造型上的装饰手法繁复,建筑上的装饰图案是维吾尔族建筑的最大特点,主要的装饰有彩绘,石膏雕花,砖雕、木雕、琉璃砖、木拼花、砖拼花等。
还有些其它工艺,如制作毡毯、马具、造纸等。这些工艺在历史长河中经过锤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维吾尔族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意识,而这种审美意识通过工艺生产体现出来。从造型、图案和色彩中表现出来。
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其民间工艺不仅是伊斯兰教偶像禁忌的结果,也不仅是在生活中起到装饰功能,它体现的是维吾尔族长久以来对世界的认识和对大自然表现出的尊重和亲近,体现的是维吾尔族人们的生活面貌,以及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点。
在制作工艺品的过程中,基本表现以伊斯兰教文化为核心的宗教情感。其造型即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伊斯兰文化之前本土文化的体现。
在工艺品上的图案以抽象的植物纹饰和几何纹饰为主,维吾尔族常用的植物纹饰主要有巴旦木、四瓣花、六瓣花、八瓣花、石榴花、无花果、大丽菊、波斯菊、麦穗、棉花、豆荚及藤、蔓、芽、蕾等植物,此外汉族常用的玫瑰、芍药、牡丹、葵花、梅花、荷华等也经过变化而大量使用,而火形纹、万字纹、古钱纹、回纹、阿拉伯字母等也穿插使用。还包括各种自然现象,和山水风景等,同时又有写实的表现,生活、生产用具,各种飞禽走兽,建筑样式。而图案结构则大致有自然形、几何形或自然几何结合形,纹样结构则有适合纹样、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及四方连续纹样等等。
在沙漠和绿洲环境中,对于生命的渴望和在生存环境中植物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同时,维吾尔人对植物表现出极大地关注,并且转化为艺术所表现的对象之一。植物纹饰的产生和广泛使用,可追述到古代维吾尔祖先“由畏天而拜,由信天而敬”的原始朴素的自然观,和维吾尔族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自然观。
在维吾尔族民间工艺中,常用是色彩包括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黑色。这些颜色经过长期历史沉淀而成为人们崇尚的颜色,色彩的运用热烈而丰富,偏向使用纯度高的固有色,注重色相、冷暖、明暗的对比,在色彩的使用上适应各类建筑、纺织物、生活器皿等不同的装饰功能。
维吾尔族早期信仰过萨满教、拜火教、祆教和其它多种宗教有关。萨满教崇拜火神,红色为主。认为火神不仅会赐给人们以财富和幸福,还可镇压邪恶。维吾尔族崇尚红色有着悠久的历史。 公元七世纪开始,伊斯兰教在阿拉伯游牧民族产生和传播。在沙漠地区,绿色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是穆斯林民族传统的颜色,被伊斯兰教视为一种神圣的颜色。维吾尔人喜好蓝色,也源于维吾尔族古人信仰萨满教。萨满教崇拜自然,当时,所有天地太阳,山脉和河流,闪电雷声等自然现象,人们都会崇拜。对蓝色天空的喜好也是属于对自然崇拜的一种而世代相传,逐渐演变为这种色彩喜好的民族心理。在新疆维吾尔族眼中除了是土地的象征,也象征着沙漠的颜色,它代表了新疆维吾尔族的生存环境。新疆维吾尔人对黄色的喜爱,也是起源于萨满教对自然的崇拜。新疆的维吾尔族崇尚白色,主要来自中世纪伊斯兰教的诞生地阿拉伯喜欢白色的习俗。阿拉伯地区天气炎热,太阳辐射强。阿拉伯人戴白色的头巾,穿着白色的长袍,住白色的石头建筑的房屋。这个习俗一代代沉淀在穆斯林民族的审美意识中。黑色,给人以庄重和素雅的感觉。新疆维吾尔族喜欢黑色,和喜欢白色一样,主要来自伊斯兰教的诞生地阿拉伯人崇尚黑色的习俗。
此外,新疆维吾尔族喜欢使用对比强烈,艳丽的颜色。这不仅是因为新疆维吾尔族人个性活泼、开朗、热情,同时新疆的环境大多是广阔的戈壁沙漠,自然颜色比较单调。新疆维吾尔族色彩文化广泛而丰富的,认识它,了解它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我们将维吾尔族民间艺术放在维吾尔族社会生活的环境下,结合维吾尔人的家庭生活、风俗习惯、,日常生产等,就能够了解到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反映了维吾尔族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和表现文化艺术的特殊方式。正是维吾尔族文化在人类不同文化中有的独特形式,体现了维吾尔族民间工艺的内涵和价值。
总之,新疆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是根据本民族的特点、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材料来源,经过岁月的淬炼演化形成的。民间工艺是新疆维吾尔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新疆维吾尔族信仰的物化形态和艺术表现形式,是民族情感和宗教文化的结晶。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DB].http://
[2]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DB].http://
[3]文化建设案例丛书编委会.文化建设案例 第一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徐清泉.维吾尔族建筑文化研究.[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
[5]刘茜,刘国防等.维吾尔族:历史与现状[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关键词:东坡文化;旅游资源;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4-0081-02
东坡文化是以坡一生的成就而形成的融哲学、历史学、军事学、文学、艺术学、养生学、烹饪学、农田水利学、医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现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黄冈的东坡文化则是以坡被谪居黄州4年2个月,以东坡的游踪为基,历代专家学者对此展开研究的文化现象。由于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发展,提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可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继而,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传统文化发展热潮,近年来,在黄冈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黄冈东坡文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笔者简要论述下东坡文化发展的现状、意义与设想。
一、东坡文化的发展现状
(一)东坡文化国际论坛,成为黄冈文化走向世界的名片
2010年10月26日,“2010中国・黄冈东坡文化国际论坛”在湖北黄冈隆重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举办关于“东坡文化”的专题国际论坛,来自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会,世界各地118位专家、学者为论坛提交了106篇论文。与会苏学专家学者提交的论文从“东坡文化”内涵及发源地、苏轼谪居黄州时期思想及艺术等方面均做了深入研究,这对于今后的苏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从这次论坛来看,东坡文化研究首次进入了中国在职领导干部队伍中,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东坡文化研究已进入了经济建设与发展的主战场,成为当地经济,特别是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各种岗位、不同年龄层次的专家、学者参与其中,苏轼研究队伍新的格局和架构基本形成。此次论坛成功实现了地方文化与国际文化有效的对轨。
东坡文化研究遍及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并逐步发展到了欧美国家。这次东坡文化国际论坛的举办,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台湾、香港地区的20位专家学者踊跃参会,说明东坡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是巨大和深远的。
(二)围绕东坡文化及其旅游的会议、讲学等活动日益活跃
2001年,黄冈市在国庆期间举办了首届“中国・东坡赤壁文化”旅游节,此后历届“东坡赤壁文化”旅游节成为黄冈的重要文化节日,成为黄冈对外宣传的重要文化名片。
古城黄州的旅游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较晚、力度不够,为开发东坡文化,促进黄冈文化、旅游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本市举办了一系列的讲座、讲学等活动。首先是“走近东坡赤壁”摄影文学研讨会的召开。2006年11月19日,来自北京、广东、山东、武汉、黄石、黄冈等地的100多名专家、学者、作家、摄影家,齐聚黄州参加了“走近东坡赤壁”摄影文学研讨会。会议期间,摄影家开展了游园创作活动,苏轼研究专家王琳祥作了《苏轼与东坡赤壁》专题讲座。其次是著名文化、学者的讲学活动频繁。2009年9月17日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教授在黄冈宾馆,谈到增加黄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涵养时说,应做好坡这篇大文章。在《坡突围》中写道:“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坡。”为了弘扬东坡文化,陶冶学员情操,2011年11月3日中国苏轼研究学会副会长、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会长涂普生宣讲《坡与黄州》。12月15日,涂普生教授又为黄冈电子信息学校全体教职工进行了一次东坡文化传统教育。再次是学术讲座活动较多。黄冈师范学院则常年开设名为“东坡大讲堂”的专题学术讲座活动,已有数名专家、教授、学者以东坡文化为主线展开了讲座,校图书馆还建立了坡黄州诗词数据库。
(三)政府的果断决策,学术社团的兴起,充分反映黄冈东坡文化旅游潜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2011年12月14日,在黄冈第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刘善桥提出,全力打造中国名人之都,借“东坡文化”的东风,将黄州打造成坡的瞻仰地、赤壁文化的缅怀地。
在黄冈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领导下,一条围绕着黄州东坡遗址的城区一日游公交线路已开赴使用;2011年7月5日晚,在国家大剧院内湖北省黄梅戏剧院倾情演出了大型黄梅戏《东坡》,再现了坡被贬黄州的生活历程,为首都观众奉献了精美的文化大餐。
关于东坡文化的研究,较早的有1980年9月在眉山成立的中国苏轼研究学会,该会自成立以来召开全国性苏轼学术研讨会议16届,举行全国性纪念活动或学术研讨会议7次,学术研究成果丰硕,30余年来在东坡文化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冈的东坡文化研究起步则稍晚,经湖北省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黄冈地区第一个社会科学研究机构――“黄冈东坡研究所”于1985年1月12日在我校成立。该研究所为东坡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了贡献。与后黄冈的专家、学者们对东坡文化与旅游方面的研究一直都在努力,尤其是近几年著作、文论颇丰。
2009年12月1日,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成立,大力开展市内东坡文化研讨和传播活动,成绩斐然。该会联合有关单位举办了“坡来黄930周年纪念大会”,“全市首届苏学研讨会”,还组织专家学者编辑了《东坡黄州五年间》,填补了我国苏学研究的一项空白。研究会还编辑了《东坡说东坡》一书,这是我市第一次集中反映国内外专家学者有关东坡文化研究成果的著作。依托《东坡赤壁诗词》杂志刊号,创办了《东坡文化研究》,促进了对外交流。
(四)关于黄冈东坡文化与旅游的学术专著、文论研究成果日益丰富
近年来,本市关于东坡文化与旅游的学术研究成果颇丰。
2001年饶晓明“自然与人文辉映、文化与经贸联姻――从黄冈首届东坡赤壁文化旅游节说开去”一文发表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该文以黄冈首届东坡赤壁文化旅游节为楔子,从东坡文化与黄冈多元文化的关系切入,具体而深入地阐述了黄冈自然资源、人文思想,有力地证实了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科技资源非常深厚的黄冈旅游业开发和经济繁荣前景十分可观。
2010年,由张龙飞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东坡赤壁文化丛书》共5部,210万字。次年举办了《东坡赤壁文化丛书》出版暨学术座谈会,来自中国苏轼研究会和我省、市有关专家、学者聚集古城,纵论东坡文化,为黄冈东坡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建言献策。
此外,郭杏芳、饶学刚、刘亚锋等专家学者近年来也发表了黄冈东坡文化方面的论文,为实现东坡文化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献计献策。
二、挖掘东坡文化的意义
(一)有利于挖掘东坡文化精神价值
名人文化是激起人们旅游欲的重要动力,崇拜追忆名人及进行文化审美是旅游者的高层次文化需求。黄冈东坡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品位较高,具有较大的旅游价值,目前虽处于开发之中,但开发、整合程度偏低,本选题有利于挖掘东坡文化精神价值,再现东坡文化风采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二)有利于深度开发东坡文化旅游价值,促进本地旅游产业优化升级
在目前分布于黄冈各地坡文化旅游景点中,有选择地对若干精品景区进行建设和升级。如对遗爱湖风景区、东坡赤壁风景区进行深度开发、重点建设,实施精品战略,可拉长产业链,促进东坡名人文化旅游产业优化升级。
(三)有利于优化、整合资源,带动地方就业,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近年来黄冈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2010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19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44亿元,旅游正逐步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开发中的黄冈东坡旅游有望成为这一经济增长点中的重点,建设好东坡赤壁风景区和遗爱湖风景区对拉动黄冈旅游业意义重大。现今的东坡文化旅游开发较晚,价值利用较低、有巨大潜力可挖。
东坡文化发展的几点构想如下。
1.追寻坡当年游踪,选择性地开发旅游景点,丰富旅游资源。旅游业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之一,其投资效益好、容纳就业宽、关联面广,带动作用大,而我市旅游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初步形成的东坡赤壁风景区由于地域所限,发展缓慢,正在建设的遗爱湖公园之“遗爱”也是来源于坡的作品中安国寺中的“遗爱亭”。然而定慧院、竹楼、临皋亭、朝天门等苏轼笔下古城黄州的亭台楼阁早已失去了踪影,积极筹集资金,修复若干有历史文化依据的东坡在黄州时期的个人生活场所、署衙、寺观等,对传播东坡文化,扩大黄州的影响,丰富旅游资源,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2.开发东坡古玩城、画廊,展示、销售东坡文化产品,以文化立市,以文化名市。建立东坡文化古玩街,展示、销售东坡诗词文赋的各种版本书籍、报刊、杂志、砚台、书画等文化珍品,开设东坡画廊,经营全国书画名家有关东坡诗词书法、绘画作品,可引起海内外收藏家、企业家的关注,邀请书画家来黄州笔会、采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