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30 19:20:2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市乡计算机机房建设确保达标
严格按照《湖北省人口计生系统计算机房建设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规范各项建设,20__年10月底以前,计算机房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并达标。
二、认真做好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WIS)网络版和省内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启用工作
1、根据《关于启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WIS)网络版和省内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的通知》(鄂人口规[20__]3号)的有关要求,切实加大对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经费投入,纳入20__年度信息化建设项目预算,确保20__年度我市网络数据中心的建设任务。
2、组织好育龄妇女信息化管理系统(WIS)网络版和省内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客户端的操作培训工作,积极推进基层网络版使用和省内流动人口信息的异地交换。
三、规范育龄妇女信息管理系统(WIS)使用,提高数据质量。
1、进一步加强育龄妇女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将育龄妇女管理信息系统向下逐步延伸至村级(社区),20__年各乡镇建立信息化建设村级试点。到20__年全市村级信息化覆盖率达90%以上。
2、健全育龄妇女信息数据库,补齐并核对好育龄妇女原始个案信息,及时消除现有个案数据库出现的重卡现象,提高育龄妇女个案信息数据项完整率和信息准确率。继续做好每月数据库上报工作。
3、按照月变更、月反馈的机制实现育龄妇女信息双向良性互动。利用育龄妇女信息库所生成的信息数据,及时为育龄群众开展优生监测、妇科疾病防治、避孕节育措施落实、育龄妇女生殖健康保健,男性生殖健康、艾滋病防治等生殖健康服务。
四、__*市人口计生门户网站做到网络通畅,更新及时。
20__年紧紧围绕《湖北省人口计生系统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指导意见》和人口计生的中心任务,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政务公开,内容变更及时,建立健全运行维护机制和管理制度。充分依托网站,宣传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树立人口计生部门的良好形象。
五、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初步建立人口计生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20__年按照省、__*市电子政务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加快建立人口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形成人口计生工作综合信息快速采集、动态监测和系统分析体系,达到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共享。
2007年,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的时间日益临近,工商银行的综合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全行以建设现代化商业银行为目标,加快处置不良资产,完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努力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制度。我行的信息化建设将紧密围绕全行的工作重点,突出"安全、发展"两大主题,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改革的力度,以安全生产运行为核心,大力推进全功能银行系统开发,优化生产运行和应用研发体系,完善信版权所有息科技治理机制,以高度集成的技术平台,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信息系统服务,推动全行金融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再造的进程。
(一)2007年科技工作重点
1、大力提升生产运行质量和管理水平,保证全行生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推进两大数据中心整合工程,建立全行集中的主机核心业务生产运行体系。
2、确保按计划完成全功能银行系统2007年版本的开发和投产任务,实现国际业务、牡丹卡、会计核算、网上银行等业务应用的新突破;深入开发信贷管理应用,加快电子银行平台的集约化建设,加强网上银行与柜面业务两个平台的互通;拓展海外分行业务系统功能,实现境内外业务联动。
3、系统整合科技资源,优化科技体系架构;完善科技治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科技管理的规范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加大对科技人员在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加总行直管科技人员数量,壮大总行管理的产品研发人员队伍。
(二)工商银行信息化建设规划
根据工商银行确定的今后一个时期的改革目标和基本任务,我行信息化建设到2007年末,建立满足我行经营管理需要、具有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水准的信息科技体系,全面发挥信息科技的优势,推动我行向现代化商业银行的根本转变。
1、全面完成数据中心整合工程,形成高度集成的信息处理平台,把全行生产运行管理提高到国际先进水平,保持生产系统的稳定运行。
2、建立完善的产品研发体系,实现全功能银行系统整体功能的应用,使其成为满足我行竞争需要的、具有国际一流业务和技术水准的业务处理系统。
3、架构功能强大的数据仓库,建立集及时反映、经营监测和决策咨询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推进全行经营管理的全面升级。版权所有
一、20__年信息化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今年以来,局领导高度重视交通信息化建设工作。为保证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市局调整、充实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对信息化工作进行统一领导、规划和协调。市局信息中心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并分别确定了局内外网建设的工作人员。另外,领导小组还在局各部门、单位设立了信息工作联络员,落实责任,从上至下,形成合力,切实抓好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建立制度、科学管理、规范实施
市交通局为保证信息化建设能规范、有序的发展,明确信息化建设方向,制定了每月信息化工作会议例会制度、联络员交流制度;制定了《局网络运行管理办法》、《信息报送统计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完整[本文转载自[文秘站网-找文章,到文秘站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并起草了《交通局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性纲领。另外,局还向省厅申报了交通信息化建设项目,目前,已通过审查立项。
(三)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建立了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市局在人员少,人员兼职多、任务重、缺乏专业计算机人才的情况下,坚持培养、建设高素质信息化人才队伍。局领导在充分信任、充分放权的基础上,积极倡导各信息工作者加强自身学习,相互交流,在工作中探索创新,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与知名IT企业结成战略发展伙伴关系,从而形成交通信息化建设优势团体。
(四)加大投入,基本完善了内外网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以来,交通局加大了资金投入,进行信息化建设。其中,完成了机关内部宽带上网,实现局域网正常运行。完成了局领导及办公室机要秘书与党政网的连接。充实了市局交通政府门户网站并成功进行了网站改版;12县市区交通局政府门户网站已建成,基本形成了以市局门户网站为中心的全市交通门户网站群。完成了站场远程安全监控系统(一期工程)的建设,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了部分站场远程实时监控。局机关OA系统已安装完毕,远程公文传递系统安全正常运行。一批必要的办公硬件设备已配备,为下一步交通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内网构架初步形成
今年,交通局内网平台构架基本形成。一是完善了机关局域网综合布线系统并全面开通宽带网络服务;二是完成了局机关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与省厅专网的连接;三是开发了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初步实现了查询、下载等功能,进一步深化了资源共享,起到了简单网上办公的作用,使内网建设又上一台阶。
(六)门户网站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今年,局对交通网站进行了成功改版,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许多具体栏目,版式也进行了调整改进,并确定了专人进行维护管理。经过半年运行使用,新的网站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达到了一定的对外宣传效果。主要表现在:一是内容更充实,信息更新率提高;二是点击率逐渐提高,从原来的每日几人增至现在每日100余人,这也表明关心交通的人更多了;三是开辟了网上投诉信箱,留言板、新区论坛等栏目,增强了与市民、业户的互动功能,促进了交流,为更好地利用网站为市民、业户服务提供了平台;四是建立了网站管理维护、信息报送等相关制度,将网站渗透到各单位、各职工的生活工作中,大大提高了职工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整合了资源,扩大了网站影响,发挥了网站作用,直接地促进了交通对外宣传。
(七)通讯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
对电话线路故障、电话箱破损、油漆脱落等进行及时维修和刷油;局电话完好率达到100%,开通了固定电话与手机虚拟网,大大节省了通讯费用。
尽管今年交通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交通信息化建设刚刚起步,工作中也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于我们加以改进和完善。一是各单位、部门信息化工作发展不平衡;二是信息化工作经验欠缺,业务技能有待提高;三是信息化建设分散,信息资源共享性差,需进一步加强资源整合;四是网站建设不尽完善,版式、内容、功能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加强。
二、20__年信息化工作安排
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新的一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富有挑战的一年,我们要做好一切精神上物质上的准备,迎接这一挑战。由于种种原因,长期遗留和积聚了一些问题,包括旧的传统观念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们面前还有不少困难,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墨守陈规,要扎扎实实做事,按照"稳定、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去行事,按照市交通局信息化建设的总体
计划去贯彻。为了进一步做好交通信息化建设工作,针对今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明年的工作中必须认真加以改进,积极开拓创新,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此,对20__年工作提出如下安排:(一)建设重点电子政务业务系统
为了提高交通决策、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办事效率,逐步规范业务流程,维护社会稳定,根据我市交通发展需求的轻重缓急、平衡需求和基础条件,要加快以下重点业务系统的建设。
(1)完善交通VPN网络信息平台
依托市公用信息平台搭建交通VPN网络信息平台,构建以交通政务、运政管理、交通稽查、规费征收、路政管理系统为基础的应用体系,在现有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充实完善交通VPN网络信息平台,整合各类网络资源,真正实现协同办公和信息共享。
(2)建成交通公共数据中心
以省厅交通政务信息系统为基础,建设我市交通数据中心,与各部门互联互通,实现数据交换与共享。
/,!/(3)建成市、县两级宽带传输网络
建立市、县两级交通光纤宽带网,信息网络实现宽带化,网络间实现高速互联互通。
(4)推进县(市)、区交通局信息化工程
按照市交通局的统一规划,各县(市)、区交通局要建设市交通局公用信息平台的区域性节点,保障以市交通局公用信息平台为中心,以区县交通局平台为节点的高速宽带城域网的建设与畅通。同时,要开发建设自己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制定信息化建设规划,报市交通局信息化中心审核通过后实施。
(5)建成远程站场安全监控系统(视频会议系统)
(二)继续加强领导,提高每位机关干部对信息化的认识,把信息化工作纳入个人的目标考核任务,使之完全地融入到个人的工作、生活中。加大投入,完备硬件设施,改进机房建设。改进完善内部局域网建设,提高机关网络办公水平。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落实责任,继续做好统计考评工作。
(三)修改完善《交通信息化“十一五”建设规划》。加强网站建设,做好网站改版和推广工作。建立更多的互动和设立英文版面,更有效地利用网站做好服务工作。
【关键词】电力信息化建设;计量工作;推广;应用
电能计量资产全过程管理与计量检定数据管理是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过程管理中包含着计量资产由采购环节至报废整个过程的管理,而对于计量检定数据管理来说,主要是充分利用微机自动校验与条形码技术,使检定具备自动化特点,同时把检定数据存储于营销数据中心小型机内部,确保数据更加安全与可靠,实现及时共享。
1电力信息化系统的资产管理
1.1资产验收环节对于新采购的计量资产,需要计量技术与资产管理部门共同开展批量验收工作。在验收且合格以后可以入库并予以合理地分配,如果验收不符合要求,则需要及时退换货。与此同时,应保证验收单制定的统一性,实现验收单、设备、人员与数量和时间等相关信息微机化的操作。1.2出入库环节针对采购的计量设备或者是出库与入库的设备,计量中心与计量所需要对条码技术予以利用,实现条码扫描的目的。这样一来,就可以将设备的相关信息录入其中,及时上传至系统当中。其中,需要录入的信息内容主要包括电能表、互感器、计量箱与计量标准装置及器具等。第一,在电能表信息方面,需要录入设备的名称与资产编号,同时,资产的主要类别、状态及出厂编号应当被录入到其中。除此之外,在录入过程中还应对购置的日期与型号,包括生产厂家与定检周期等相关内容给予高度关注,并仔细录入[1]。第二,在互感器信息方面,设备的名称及资产编号,包括资产的类别与状态是要及时录入。与此同时,对于采购的时间、型号以及相对应的生产厂家也需要录入。第三,在计量标准装置与器具信息方面,设备的名称与资产编号,同样还有资产类别与状态等相关信息内容需要录入并及时上传至系统内部。第四,在计量箱信息方面,应注重设备名称与资产编号的录入,另外还有资产的状态与类别。而生产厂家与具体型号等信息内容也同样需要及时录入到系统当中。在对计量管理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可以保证计量资产在出库与入库方面可以实现微机化操作与管理,同样也能够及时办理新采购资产。1.3电能表管理环节在计量管理系统实际应用方面,在电能表管理中,主要将单相与三相电能表、标准电能表这三部分内容作为重点。1.4互感器管理环节电流互感器、电流互感器以及组合互感器都是互感器管理的重要内容,另外,计量箱也需要被纳入到互感器管理工作中。1.5标准设备管理环节在标准设备管理环节中,主要内容有电能计量标准器具与装置。1.6设备送检与收发环节任何电能计量设备都需要始终按照检定规程以及具体的收发管理制度来运行,而且需要根据上级检定机构所确定的时间及相关要求送检。其中,针对新采购或者是分配领用的电能计量设备以及送检设备,相关资产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办理必备的收发手续。1.7配表管理环节计量中心应充分考虑计量所工作量以及计划工作量,将其作为参考依据来合理分配库存表计与新采购的表计。1.8资产台账管理环节通过开展资产台账管理工作,能够对表库电能计量资产的状态改变予以真实地反映。
2电力信息化系统的检定管理
2.1实验室检定管理在检定单相电能表与三相电能表的过程中,需要对条形码扫描的方式予以利用,以保证能够成批自动地形成检定记录。随后,检定数据信息会经过检定装置的接口,进而把检测的具体数据及时上传至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当中。在检定电流、电压与组合互感器的时候,则需要以手工方式对原始信息进行录入,同时,需要利用检定装置,将检定的数据信息上传到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内部。在对电能计量标准装置与器具进行检定的过程中,如果是要上传到计量中心,应当采用手工方式完成原始信息的录入,如果是上传到检定机构,则需要以手工的方式在系统内部录入原始的检定数据内容。2.2现场校验检定管理通过对现场校验仪的合理运用,能够针对电能表与互感器展开现场的校验工作。同时,在现场校验仪接口的作用下,可以将实际检定的数据上传到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当中。2.3质检管理可以充分利用走字台或者是质检台来实现电能表质检工作目标,并且在无线条码采集器的作用下,可以把所检测的电能表数据及时上传到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内部。2.4检定数据管理检定证书、原始的检定记录以及测试报告等都属于检定数据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其中,检定数据能够自动化生成原始的检定记录,而且可以实现打印的目的。另外,需要将证书、通知书以及报告分别以统一格式展现出来,以保证更好地修约原始的数据内容。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将检定证书、结构通知书以及测试报告等相关证书打印出来。在相关主管部门对证书与报告审核以后,需要及时保存并上传到数据库当中,同时,主管部门还要对打印的证书与报告等进行全面管理。
3电力信息化系统的综合性管理
3.1计划管理解构对于工作计划管理而言,其中所涵盖的内容诸多,具体表现在轮换计划、工作计划的制定以及现场校验计划等等。第一,设备轮换时间的统计与分析。具体的内容就是针对所有标准的校验仪以及计量器具进行全面统计与分析,另外,还需要将表计检定的周期与时间融入到分析内容当中[2]。第二,工作计划的质量。主要是将月、季度与年作为标准,对标准设备、互感器以及电能表等设计检定计划。通常情况下,报表是工作计划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第三,统计分析管理。计量工作指标与设备状态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需要统计的数据内容包括已经到检定周期或者是超出检定周期的设备,同时还有报废清单以及现场检验率与互感器运行管理的月报表等等。另外,在表格形式下可以进行统计,其中可以根据年度、季度与月度和单位标准形成电能计量资产轮换与抽检计划等,进而合理地统计误差与表计。与此同时,还应当全面统计标准器具、关口电能表周期轮换率与现场校验率等各方面内容。3.2综合查询解构在电力信息化系统的综合查询方面,主要内容包括电能表计、互感器信息、检定数据档案以及计量标准器具和装置的有效查询。与此同时,还需要将人员查询、轮换日期及测试报告等纳入到综合查询内容。
4电力信息化系统的系统管理
在接口管理方面,可以通过电能计量管理系统、配变负荷监测系统以及电能量计费系统来及时共享电能计量数据信息,而这三个系统都属于第三方系统接口。系统管理的报警功能。报警功能能够针对到期检定的标准设备予以报警提示,具体的提示时间在检定期前的六个月、三个月与一个月。而超差与超周期的设备也同样会接受报警提示。
5电力信息化系统的功能阐述
5.1系统数据管理电力信息化系统的数据管理功能,主要可以详细记录并存储原始检定数据,同时,还可以针对原始数据进行自动化复制。另外,对于实际应用的数据内容可以进行统计与计算,及时恢复故障数据。基于此,针对报表以及其他的处理内容进行存取,详细记录并保存与事件相关的内容。5.2系统数据统计根据要求的差异,可以针对统计周期的受检率、现场检验效率以及周期考核率等分别进行统计。另外,还可以对修调前后的检验率进行详细地整理与统计。5.3系统数据分析电力信息化系统在对数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主要包括的内容就是周期收件率、合格率与考核率等,在进行综合性分析以后展开相应的评价,能够为计量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时也可以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信息内容,进一步增强计量工作的质量与效率。5.4系统数据接口电力信息化系统的数据接口功能主要是通过系统和营销技术支持来共享数据信息,同时,还可以提供和其他应用系统相连接的相应接口,最终促进数据外部共享的实现。5.5系统数据查询在该系统内部,通过这一功能可以实现模糊组合查询的目的,实际功能强大,在查询方面速度更快且便捷。
6结语
综上所述,在营销技术支持系统当中,电能计量管理系统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在功能方面可以和营销系统当中子系统实现紧密地联系,以保证在实际使用中实现完美地连接。该系统具有明显的独立性,并且包含了检定工作的整个流程,还具备出具证书并详细记录保存的功能。除此之外,电能计量管理系统的专业性极强,需要为电能量计费系统与配变负荷监测系统及时提供所需的电能计量数据内容,为实时共享电能计量数据提供前提条件。而系统技术与电力市场需求相适应,始终遵循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基本原则,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与共享性。
参考文献:
[1]黄兴柏.构建信息化网络平台实现计量工作新跨越[J].科技风,2012(11):17.
第一,加快信息通信网络宽带化发展
以光纤宽带为重点,加快网络宽带化升级,推进光纤到楼入户、进村入院,光纤网络覆盖到全部行政村和城市社区;加强通信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建或改造区域,加快光纤宽带接入部署;大力发展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扩大3G覆盖范围,推进3G业务创新,在石家庄、唐山、秦皇岛、保定、邢台等设区市开展无线城市试点,鼓励TD-SCDMA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农村信息化及其他行业领域的应用;发展多种形式的宽带接入,推进固网与移动网一体化建设,形成支持多种业务的综合信息网络;建设和完善全省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提升应急服务能力;积极支持下一代网络研究和试商用网络试点与部署,推进TD-SCDMA网络向TD-LTE和TD-Advaneced的演进。
第二,加快数字广播电视网络改造
完成全省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及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结合新农村和新民居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有线电视,到“十二五”末,农村有线电视用户达到800万户;以县级以上城市为重点建设地面数字电视网,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高清晰度地面数字电视业务;依托现有广播电视无线传输网,建设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覆盖全省县以上城区、机场和主要高速公路。
第三,稳步推进下一代互联网建设
加快宽带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发展,提高网络覆盖率。稳步推进互联网网络的升级改造,在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开展IPv6商用建设、网络过渡和业务迁移,支持网络和网站同步改造,逐步实现对IPv6的支持,促进向下一代互联网的转型。
第四,扎实推进三网融合
选择**等有条件的地区,在信息基础省市共建共享、区域性全光网络建设等方面开展试点。加快建设IP电视和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和优质的信息服务。积极申报国家三网融合试点,鼓励广电与电信企业合作,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三网融合相关业务应用。
经调查发现,一些同志在机械化、信息化建设上存有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思想。分析原因,主要是把跨越式发展的内涵看“偏”了,以为跨越式发展就可以超越现实,用不着扎实苦干和艰辛努力;把信息化建设看“轻”了,认为买几台微机,建立个网络,就实现了信息化;把现有的基础看“高”了,觉得机关办公有了自动化的雏形,部队训练有了模拟化的探索,政治有了网络化的尝试,稍加完善和整合就是信息化了。针对这各思想情绪,必须引导各级清醒地认识到,实现双重历史任务是一项科学严谨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讲求科学、遵循规律。一是要树立辩证的思想方法。既要勇于开拓锐意创新,又要继承传统保持优势;既要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又要统筹兼顾量力而行;既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又要协调发展整体提高;既要雷厉风行紧张快干,又要把握节奏稳步推进。二是要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一切从实战出发、一切从实效出发,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不搞中看不中用的形象工程,切实把战斗力标准落到实处。三是要强化夯实基础的观念。完成双重历史任务,离开基础建设这
个平台,跨越式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必须自觉克服浮躁情绪和思想,注重在强根固本上下功夫,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抢抓机遇,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
我党历来重视我军的军革,他多次用中国近代史的沉痛教训警示全军,指出近代中国,由于政治统治的腐朽,丧失了一些军革的机遇,总是走在世界军事发展潮流的后面。这是我国近代长期落后挨打的一个重要原因。1998年进一步明确指出:“从现在到下个世纪初的十几年时间,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紧要的。这个时期,是新的世界军革的初始阶段,只要我们看得准,措施得当,实际工作抓得很紧,就可能使我们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较大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大大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并为我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国科技事业迅猛发展,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许多新生科技资源尚未纳入国防储备和管理之中,国防建设总体结构的技术含量较低,以人力数量优势为主要牲和步兵分队为主体的后备力量结构,以粮、油、车等一般物资、装备和普通战备设施、技术为主的储备结构,以传统方法为主的指挥手段,
难以适应未来战争高技术对抗的需要。紧随军革和军队建设“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发展要求,突出科技在总体结构上实现向质量效能型、科技密集型转变迫在眉睫。一是拓展编组范围。就是编组范围要向科技含量高的军民兼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单位拓展;编组对象要向知识群体拓展以提高后备力量科技人才比例。二是大力开发军民通用技术、产品,建立技术成果统一储备管理制度,健全地方有关部门为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的机制,充分利用新技术改善武器装备和动员设施。三是要搞好指挥自动化建设。建立纵向一体、横向互联的动员指挥网络,实现国家到县级国防动员机构指挥自动化联网,积极研制开发动员资源管理、动员辅助决策和动员信息报知等系统软件,提高国防动员快速反应能力和指挥效能。
三、迎头赶上,实现由全面建设向有针对性有重点建设的转变
推进中国特色军革,关键要处理好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先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努力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复合发展。必须明确,我们所要求的机械化,是建立在信息主导基础上的机械化,我们所建立的信息化,是&
[关键词]质量信息化应用 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154-02
“全系统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探索构建中国特色质检信息化工作体系。”这是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魏传忠在1月30日召开的全国质检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上提出的要求。恰逢新年伊始,上海正式《上海市质量发展规划(2011-2020年)》,该发展规划是上海贯彻落实“十”精神,落实国家《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促进“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规划中指出:提升质量发展能力,其中包括提升检验检测能力及提升质量信息化应用能力。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质检机构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工作已经成了“重中之重”。
本文就质检机构工作流程,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质量管理的可行性措施进行讨论:
1 建立机构网站。通过微博等新兴媒介与消费者、相关企业、媒体互动
近年来,互联网用户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出现了诸如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媒介,这些平台已经成为政府、企业、机构、名人宣传和品牌推广的窗口。
通过建立网站,使检测机构具有网络沟通能力,网站能全面地介绍本机构及授权能力等机构信息,方便公众浏览。同时,吸引潜在客户,建立商业联系。其特点是:信息及时、即时的客户反馈信息、维护费用低。同时,建立综合的业务应用系统及电子商务系统,与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相关联,使客户可以在线咨询,留言问询,同时可以在线填具委托单,进行在线业务,查询检测进度等。作为上门委托的补充形式。其特点是:使企业、公民都能快捷接入检测机构的业务应用、组织内容与信息,并获得个性化服务。
通过建立机构网站,能使检测机构与外界进行充分信息交流与共享,加强群众监督,提高办事效率,有助树立检测机构形象。
微博拥有低准入门槛的特性,更加“亲民”,检测机构通过开通微博,可以发起各种话题,吸引公众参与讨论,也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实现与用户们的互动;可以推广企业品牌和及时最新信息;能够与客户有更多的直接沟通机会;更贴近客户日常生活,信息传播更到位;把握信息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可以开发新客户,同时增强旧客服的忠诚度。去年起,“上海质检”、“浦东质检”等政府部门相继开通了微博账号,随后“上海市质检院SQI”、“上海纤检”等检测机构也开通了微博,配合政府部门做好质量工作宣传及服务,同时推广自身品牌,树立检测机构网络形象。
通过网络新兴媒体与企业、客户、媒体适时互动,给予快速回应,及时信息,是信息化时代完善检测机构质量管理的重要辅助措施。
2 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英文简称LIMS。LIMS是信息化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活动的核心应用。
以前,实验室为保障检测活动按标准化体系正常运行,通常需要大量纸质文件进行流程确认、数据记录和保存。整个检测流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用于誊抄、计算。
LIMS能让实验室整体系统处于统一的数字化管理下,从检测任务登记开始直至记录归档,报告发放,过程和数据都在系统控制范围之内,纳入数字化管理。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又能严格执行实验室管理体系。从业务登记开始,登记员输入样品信息,企业信息,进行样品的出入库登记及编号;然后进行流程分配,进行检测;检测数据输入LIMS,制作报告,经审核签发后打印。整个流程都在LIMS内运行,全程可定位、追溯,方便管理者进行流程掌控。LIMS同时控制:设备使用记录、检定、校准记录、维护保养记录;检测任务周期;人员上岗资质、标准授权资质的使用、更新、替代,保障实验室体系正常运行。此外,检测用设备、仪器的测试、计算软件也能整合入LIMS,方便检验原始数据的记录、计算与保存,使流程中现代化电子设备实现数据交换及共享,告别原来的纸质记录及计算。
LIMS能存放巨量数据信息,相当于建立了检测机构数据信息库,方便搜索查找,为数据分析、溯源提供了基础。同时由于检测人员只需要利用报告模板,输入检测结果就能自动生成报告,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LIMS的引入能让实验室实现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同时又节省了大量纸质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基础,符合当前绿色环保的呼吁。
3 建立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邮箱系统、信息安全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英文简称OA。OA借助电脑完成文书工作,进行内部文件发送、传阅、传达、上报、审批等行政事项。检测机构引AoA能对行政、人事、财务等进行信,息化管理,使原本繁琐冗长的内部行政工作得到简化,提高了工作效率,信息上下通达,同时节省了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帮助实验室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财力物力于检测工作本身,符合社会对于快节奏检测周期和高标准检测能力的迫切需要。
邮箱系统是现代企业内部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也是其对外的官方联系方式。检测机构建立机构邮箱,对外统一邮箱后缀,能有效地帮助树立机构整体形象,方便对外进行业务洽谈、合作。同时能将员工E-mail作为电子工作证进行管理;机构邮件服务器系统速度快、稳定性强、安全可靠、功能全面,能解决信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提高效率的同时节省了大量资源。
在做好机构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完善信息安全系统是重中之重,检测机构对用户信息、检测数据、内部文件、等重要信息都有保密需要,同时保护LIMS及OA的安全稳定也是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部分。信息化工程是建立在电子设备及网络上,针对两者的保护必须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首先,规范规章制度,加强人员教育,对信息安全工作引起重视,提高警觉,规范日常操作。其次,加强信息安全软硬件建设,建立电子设备维护保障机制,通过防火墙、邮箱过滤、内外网隔离,电脑外接设备控制及系统保护等措施杜绝信息安全事件发生。
4 建立企业信息、质量数据及信息、风险预警、检测资源等共享平台
当前上海质监部门会同工商、商务、公安消防、卫生、食品药品监督、农业、检验检疫等行政管理部门正在建立并执行相关质量信息抄告制度,进一步整合来自政府、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申投诉等各方质量信息,探索建立质量数据共享平台,实现质量信息共享及实时监测。
底数不清,是影响质量监控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检测机构在承接政府监督抽查任务时,常常到了现场才发觉抽查企业名单中的企业早已停产、迁移、转产,或者CCC认证、许可证认证产品生产企业证书过期、停证,说明监管环节上存在漏洞。在共享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检测机构应当利用政府部门平台,利用企业代码建立企业信息库,特别是率先摸清《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目录》所列产品的生产企业及基本情况,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数据库。通过LIMS与政府部门共享企业产品质量信息,建立质量监控、风险预警与信息共享机制,。上海市质监部门近年来利用MIS系统,简化了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中质量数据的信息上报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未来可以在此基础上扩大信息共享度及软件整合度,充分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
同时,整合全市持证检验检测机构信息资源、各业务类型的检验检测报告资源、建成面向检测机构、公众和政府的上海市检测资源服务平台。目前,上海已建立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各检测机构已在平台上共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服务于研发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为推动新兴产业转型升级打下良好基础。此外,为全面掌握上海市现有检测资源的基本情况,从2010年起,由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上海市统计局联合组织对本市各类检验检测服务的单位开展检测资源年报统计工作。该检测资源平台充分整合了各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设备等信息,建立了上海市检测资源的信息库,方便今后各机构对其信,息进行更新维护,同时也为政府部门提供了统筹管理的可能。在此基础上可以推进技术机构资源整合,优化检验检测资源配置,建设检测资源共享平台。
5 结束语
多年来,全国质检系统下属质检院所(政府实验室)建设已取得重大进展,这些检测机构承担了政府行政监管的技术支撑和社会公共服务功能。当前,从全球和我国实际情况来看,转型信息化、网络化的宏观质量管理已刻不容缓。检测机构的质量工作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到检验检测能力提升,影响到缺陷产品召回、风险预警与应对、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质量状况分析等各项质量保障措施的工作成效。为此必须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检测机构管理科学化水平,为完成《规划》、达到“五个最严”的要求,提升质量发展能力做基础。
参考文献
[1]钱仲裘,刘刚。关于宏观质量管理的几点思考质量与标准化2012(11):3-4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化建设;双轨制;电子化管理;高科技信息
国家档案管理部门明确提出了“以档案信息化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目标”要求;《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计划》明确规定“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工作任务。档案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事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
1.档案信息化及其建设的含义
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提供服务为重心的转变过程。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声像文件等传统介质文件和已归档保存的电子档案,系统组织成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信息库。
2.加强信档案息化建设的原则
2.1规范性原则
制定和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和规范,是档案工作现代化的需要,是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需要。实现馆(室)藏档案信息化,一方面可以将馆(室)藏的档案通过扫描等技术手段转化成计算机可识别和处理的数字化信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接收电子文件进馆。只有这样才能使电子文件的归档,传统介质档案数字化,数字化档案的保管、传递、利用等工作都实现有序化、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出现各自为政,互不兼容,重复建设等现象发生。
2.2安全性原则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网络的脆弱性和潜在威胁也日益显现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采取有力的安全策略,充分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在保证档案信息的安全性方面我们可以采取物理安全策略、防火墙控制等、网络安全管理策略等。
2.3效益性原则
由于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必须要遵守效益性原则,讲究信息化工作的效益。选择数字化的内容要“经典”,主题要与社会利用“热点”相结合,把重要的、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进行数字化。而那些利用率不高的档案则无需数字化,否则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3.如何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3.1大力改革档案信息服务方式
信息时代,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一是计算机管理服务。这种服务在一些档案部门已基本实现了,如档案馆管理系统、小型档案馆室管理系统等都已应用和推广。二是缩微技术服务。目前不少地方档案馆通过缩微设备,对一些珍贵的档案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在科技档案图纸的管理过程中缩微技术运用颇多,节约人力和馆库空间。三是光盘存贮服务。由于光盘具有存贮容量大、处理速度快的特点,可广泛用国防于档案信息全文检索、编目和参考查询服务。四是公共信息网络服务。档案信息部门充分利用地区公用信息网、国家公用信息网和国际公用信息网进行服务;五是视听传播服务。运用电视网、电影、广播、录音、录像等制作档案信息,并向公众。
3.2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努力提高档案队伍素质
信息化时代,一切竞争,最终都反映在人才的竞争上。因此,档案部门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提高档案人员工作素质创造良好环境。一是档案部门在进行培训前,应做好需求调研,按需设计内容,将培训课程内容与工作相结合,也就是说,培训应该是因需产生的。二是制定科学系统的培训计划,注重提高教学者层次,注重教学、自学、研讨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三是增加档案工作者之间、相关专业工作者之间的交流,为他们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使其拓宽知识面,借鉴优秀经验,掌握和运用现代技术的方法,更新知识储备。四是应加大培训内容中计算机知识的比例,强化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联系,重视网络知识的运用,注重信息能力、技术应用的培养,适当增加档案现代化管理课程的课时。
3.3五个务必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一是归档务必实行“双轨制”。即纸质文件向电子文件过渡过程中必须做好归档“双轨制”工作。虽然电子文件大量产生和应用,但它的法律作用和凭证作用尚未取代纸质文件的地位。而且按照国家档案局的要求,电子文件必须与相同版本的纸质文件一同归档。
二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务必具有前瞻性。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作为企业内部的档案馆(室)在极其有限的财力前提下,一定要审时度势,深入调查,科学论证,努力保证软硬件配置、软件开发标准和网络结构等在各实施阶段的一致性,将有限的财力用在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部位,保证软硬件资源的可继承性,使其既能适应当前信息业的特点和要求,还能符合今后发展和应用的趋势,尽可能避免资源的浪费。
三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务必具有协。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基础设施、管理规范、数据库等方面的建设,在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对于人力、财力有限的企业内部的档案馆(室)来说,独立完成这些项目存在相当大的难度,这也是制约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一大难题。因此,只有坚持协作的原则,加强与企业内各个部门的沟通、协调与配合,主动争取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才能保证这项工作在各阶段的顺利实施。
四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务必具有高科技性。在文件的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文件的接收、查找、借阅、归还,以及辩认到期应销毁的文件等档案的归档利用和管理工作。在档案管理上,运用计算机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编制检索工具、内容介绍和编制内目录,还可用于库房的管理。用于特殊的档案工作项目,如编制大型索引、为档案的编研工作提供服务以及档案统计等工作。因此首先要从硬件上配备电子计算机,提高各类档案馆、档案室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程度,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水平。其次要建设和完善局域网。使各项工作都网络化,加强档案的利用。
五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务必实行电子化管理。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藏档案资料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文献进行收集、筛选和不同层次的加工,使之转化成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献信息供人们利用的过程。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档案部门使用的计算机型号不一,规格各异,各自开发的软件不能互用,并且没有一个既适用于文件检索又可用于档案信息管理的计算机管理软件系统,由于不能互调,就不能利用电脑完成信息管理工作,不能快捷地出版信息编辑成果,这制约了档案信息电子化的进程。加强电子文档资料的归档工作,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查找利用。
毋庸置疑,档案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全面而又具体的工作,信息化的实现需要广大档案人员的积极参与配合,需要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公之.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论.
[2]夏晴.高校档案的系统管理[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许晓明,丁修茂.档案工作文集[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4]张尚瀛.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M].华艺出版社,2006.
关键词 基层统计工作 政务电子化 统计信息系统 计算机设备
信息化技术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的应用促进了统计工作的网络化发展,其将数据资源、调查对象以及人力资源统一起来,建立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大提高了统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矛盾,需要相关人员提起重视并尽快予以改进和完善。
一、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统计制度、统计方式已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步伐,难以及时准确地反应社会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一方面,基层统计制度落后,统计人员纪律松弛,使得统计数据严重失真,甚至出现人为篡改基层统计数据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上级部门的决策;另一方面,我国设立统计指标的初衷是在统计调查时以上级统计机构为主,执行全国统一的指标,但目前统计制度已整体落后于时展,有关统计指标体系忽视了基层政府机关的要求,导致地方政府难以利用部分统计数据,白白浪费了国家资源。此外,我国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统计数据的准确性,而既懂统计又了解经济政策的复合型人才更是极其匮乏。
二、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一)实行统计政务电子化
统计政务是现行政府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说统计政务包括统计工作人员资格认证管理、对统计调查单位进行登记备案以及对涉外统计调查项目进行审批备案等。为实现统计政务电子化,推动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可对工作方式进行以下转变,国内部门统计调查项目与审批备案涉外调查项目可以依靠互联网进行;对统计调查单位的登记备案等可以归入地区电子政务流程,以此促进地区电子政务发展。
(二)建立健全基层统计网络
政府要以信息统计为中心,以网络建设为基础,健全各种基层统计机构,充实基层统计力量,建立完善的信息统计网络。同时,要注意加强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动政府部门完善各项基层统计工作的规章制度,实现基层统计工作规范化,并在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创新,推动统计信息随着时展不断进行变革,使之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三)加强统计工作电子化
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要加强政府统计部门的电子化程度,使政府各部门之间及上下级部门之间能够通过信息技术传递统计信息、统计制度以及统计工作培训资料,基层统计部门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统计信息,并且利用统计系统进行统计数据分析与处理。加强统计工作电子化要改变传统的统计数据传递方式,由统计报表和磁盘等方式转变为网络信息传递,从而加快统计数据传递速度。此外,要变传统、单一的统计数据利用方式为多元利用,紧随时展,将无序的基层统计信息管理变得规范化、有序化,切实促进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推动政府进行统计制度改革,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四)完善政府统计机构设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府主要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以及经济综合调控等方面进行调控,其中对企业进行统计登记是政府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各行业企业的常用手段之一。但是目前看来,基层统计机构统计的企业单位注册登记信息与工商部门、税务机构等的统计信息相差很大,基层统计信息的准确性较差,影响了相关部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判断。因此,基层统计部门要完善内部机构设置,推行规范、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提高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充分发挥出基层统计机构的职能,促进基层统计工作发展。
三、基层统计工作的信息化路径分析
(一)充分利用现有软件系统
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软件系统,并在现有软件系统基础上,组织专业人员研究开发与当前软件系统兼容的统计软件系统,逐步在基层中建立统计信息交流共享平台,加强统计数据在基层统计机构中的传递与利用,并且该软件系统还要扩展一些子系统,以满足不同基层统计工作对信息分析、处理的需求。同时,专业研发人员要考虑统计信息软件系统出现相同数据源的情况,要给予基层统计机构一定的分组管理能力,以便基层统计机构能够妥善处理涉及源点分析的数据处理要求,满足政府决策部门对基层统计数据的需要。
(二)充分利用现有计算机设备
目前我国大部分基层单位都配备了比较先进的计算机,也基本上建立了单位信息数据库。因此,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不需要另行购买计算机设备,可以充分利用各基层单位已配备的计算机设备,将单位信息数据库与基层统计信息数据库相结合,做到协调开发。考虑到基层单位内部管理数据不适合公开使用,要在合适的管理范围内进行授权使用。此外,基层单位在多年的管理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原始信息资料,基层统计部门应努力提高其在原始数据信息管理、共享等方面的水平,在确保计算机设备中原始信息真实有效的基础上,对这些基层单位积累多年的原始信息数据加以充分利用。为此,基层统计部门要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逐渐扩充和完善本机构建立的统计信息数据库,充分发挥出基层统计信息咨询的功能。
(三)充分做好各基层部门的协调
目前我国基层统计数据库主要有基本行业统计报表、专业统计报表以及专项调查统计报表。其中,基本行业统计报表中比较常见的是政府部门关心的农业、工业、商业、邮电等行业以及劳动报酬、物资、财政等方面的统计资料;专业的统计报表主要是政府部门对专业化的行业企业进行专业管理而出现的报表,常见的有文化、教育以及卫生等方面;还有一类是政府进行专项调查而产生的统计报表,即政府部门根据一定的调查目的,为了解某项工作的具体情况而设置的专项调查表。例如,经济普查等资料。这三类基层统计资料基本上涵盖了我国基层统计单位现有的统计数据。因此,基层统计机构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要根据各行业特点,联系行业内实际需求,分阶段地进行基层单位统计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制度。此外,基层统计系统在处理现有的统计数据信息时,要注意各基层单位之间的配合,将要分析的统计报表内容细化到具体部门的具体岗位工作上,逐步完善各基层单位之间工作协调制度。
(四)充分做好统计信息系统的维护
基层统计数据系统建立后,要安排专门的人员来负责数据系统维护工作,对统计信息系统中的统计数据进行及时更新,并加强统计系统授权管理工作,以保证基层统计数据系统中数据的准确性。一般来说,可通过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来规范基层统计数据系统负责人的行为,保证数据库之间的衔接不出现问题,提高基层统计数据的可靠性。
四、总结
信息化时代,为了跟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推动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但目前我国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需要我们尽快建立健全基层统计网络,研究开发基层统计信息系统,从而加快基层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时代市场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为肥东县统计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