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9 03:01:3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内部审计工作要点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审计监督
1、强化财务收支审计。2014年拟对邱家小学、金山中学、响滩中学、笔山职中、驷马小学、磴子小学、江口二小、荔枝小学、元石小学、岳家小学、西兴小学、西兴职中、黑水小学、马鞍小学、新庙小学、镇龙小学、教师进修校、泥龙小学、石垭小学、青凤小学、五木小学、六门小学等单位进行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对收支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公用经费管理、专项资金管理、预算执行和决算编报以及原始凭证的真实、准确、合法合规性等进行审计。
2、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围绕“科学决策、依法治校、民主管理、廉洁从教”四个方面,切实加强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审计经济事项决策是否科学民主,教育惠民资金和工程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是否专款专用,大宗物资采购、大额度资金支出等是否合法合规、公开透明。
3、强化“三公”经费专项审计。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相关规定,集中时间和力量对中小学校2013年度“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进行专项审计,纠正并解决经费支出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2014年“三公”经费持续下降。
4、强化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在县审计局的监督和指导下,有序、有力、有效开展投资额20万元以下(不含20万元)工程项目设计概算、施工预算、竣工结算和财务决算审计,努力提高工程结算价款审减率,坚决制止工程结算价款不经审计即列支和无税票列支等违规现象,避免基建投资浪费,提高基建投资效益。
5、强化惠民资金专项审计。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普高国家助学金、中职国家助学金、中职国家免学费、学前教育免保教费、中央彩票基金滋蕙计划等各类教育惠民资金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审计,严肃查处虚报、冒领、滞留、截留、挤占、挪用惠民政策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
6、强化跟踪审计。组建跟踪审计工作组,以审计意见、建议的落实和审计成果的运用为重点,对已进行财务审计的单位,实行跟踪回访制度。督促检查被审计单位自觉执行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单位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二、转变工作职能,提升服务水平
1、改进方法,提高审计质量。坚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生命线的理念,严格执行审计程序,规范审计工作流程,不断优化审计手段和审计方法,注重实施环节,在审深、审透、审细、审实上下功夫,确保程序规范、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努力提高教育内审工作质量。
2、转变方式,实施全程监督。要变事后监督为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监督,特别是对大宗物资采购、大额度资金支出、重点工程项目等实施监督要主动跟进,提早介入,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坚持抓早抓小,对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
3、服务基层,规范内部管理。充分发挥“一审二帮三促”的职能作用,切实为基层服务。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既要查找管理上的漏洞,帮助基层建章立制,规范内部管理,又要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基层切实整改,有力推进基层科学理财、民主理财,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三、加强自身建设,树好队伍形象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审计;工作要点;重要意义
企业的审计工作是企业开展各种活动以及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企业的审计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地位,适应当下新的经济常态,审计工作必须要努力地强化和推进,才能够推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的同时提升企业的经济竞争力。本文首先分析强化企业审计工作管理的重要意义,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避免出现各种经济问题,推动企业各项活动的开展、企业加强审计工作也是为了达到国家审计的要求,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然后探讨在新常态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的新要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完善审计管理的机构体系、提高当下审计队伍的素质,尤其是专业技能、正确认识新常态,为企业审计工作奠定基础。
一、强化当下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首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升级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乎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强化企业的审计工作有利于企业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经营管理水平,面对当下日益激烈的竞争只有建立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方式才能够有效地应对竞争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因此企业完善审计工作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经济实力。
其次,避免出现各种经济问题,推动企业各项活动的开展。在企业的竞争中,经济利益是第一位的,因此推进企业的审计管理能够及时的化解企业中各种资金运用不当的现象,能够实现资金的优化配置,保证企业在付出最少资金的前提下,获取最大的经济回报,因此完善审计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并且能够推动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也能够及时化解企业的各种经济危机,使得资源尤其是资金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最后,企业加强审计工作也是为了达到国家审计的要求,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面对当下日益激烈的竞争,以及市场国家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以便对企业及各大商场进行有效的管理。企业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管理也是为了配合国家的审计工作,避免在审计工作中出现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常态下企业审计工作的新要点
第一,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完善审计管理的机构体系。为适应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完善审计工作管理的机制体系,同时配备足够的人员进行审计工作,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审计管理,同时也是适应新常态促进审计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一个重要保障。必须要加强企业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投入人力、物力、资金确保企业审计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以及经济效益。
第二,提高当下审计队伍的素质,尤其是专业技能。为确保企业审计工作能够正常的开展必须要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尤其是面对当下专业能力要求比较高,这就需要企业加强培训,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知识储备确保企业的审计工作能够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同时也能够提高该企业审计工作的整体效率,从而为企业做出更准确的经济决策提供主要的依据,同时确保企业的资金能够正常运用,避免出现经济漏洞导致企业破产。
第三,正确认识新常态,为企业审计工作奠定基础。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这种经济形势在一定时间内存在,需要企业审计部门及时做好审计规划和年度计划,针对企业经济发展中新常态的发展需求,实现常规审计与主题审计工作的有效结合,将年度项目计划和中长期项目计划相融合。同时企业也要针对现有的审计对象数据库,制定出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的轮审方案,将经济责任审计由原先的离任审计转变为任中审计,实现年度计划与滚动计划有效结合,为企业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必须要加强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审计工作的开展对于开展各种经济活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以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企业面对当下经济的新常态,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企业的审计工作的重视,通过完善审计工作的机制和体系,加强人员、资金的投入,确保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提高企业的审计管理效率,要提高企业的审计人员的工作素质,这就需要企业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完善其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广西内部审计师协会.经济新常态下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机制优化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7(4):9-13.
[2]慕森.新常态下如何提高国有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质量[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34):236-237.
[3]马红梅.经济新常态下更好发挥内部审计作用的路径分析[J].中国市场,2017(8):245-246.
[4]乔庆淼,曹晓钢,钟红菊.浅析经济新常态下供电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J].经济,2016(8):00016-00016.
【关键词】 战略管控;内部审计
一、战略管控模式
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模式划分为“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运营管控型”三种基本管控模式。战略管控型集团由于较为合理的平衡了财务管控型和运营管控型与这两个集权和分权的极端模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都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管控模式。在该管控模式下,集团总部对下属单位具有实质性影响,下属单位也具有一定的自。集团总部负责集团的财务、资产运营和集团整体的战略规划,各下属企业还要制定自己的业务战略规划,提出达成规划目标所需投入的资源预算,各下属单位负责在规划范围内日常的经营管理。为确保集团整体价值大于集团内各下属单位价值的简单加总,集团总部、各战略业务单位、下属单位三个层次之间需进行明确的管理功能界定。集团总部作为战略实施监控者,检验集团战略在效果和操作上的合理性,以便合理配置资源,获取整个集团协同效应。
二、战略管控模式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分析
(1)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需要。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不得不进行分权处理,战略管控实际就是平衡总部权力和下级机构权利的选择。作为企业集团,基于上下级单位的位级关系,充斥着委托―关系。由于信息披露方式、时间等的限制,不能保证上报的各种信息的准确性,信息不对称常常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企业的运行过程,即使不出现各种损失浪费和贪污、舞弊等现象,也不能保证人严格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执行相关战略任务,确保战略方向性工作。为了保证委托人的利益,包括财务信息的各类战略信息应及时、准确的上报决策层并有相关的配套体质保证这些信息的及时、准确。(2)加强战略执行力的需要。战略执行力是指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组织、文化和行动计划管理方法等把战略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学中有两个永恒的话题,就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战略执行力的推进通常是一个体系,需要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内部审计为战略推进提供了重要手段,发挥的鉴证、监督、引导、咨询等作用促进了决策层战略意图的传达,保障战略执行的方向性和执行深度的实施。(3)制度化管控的需要。制度是企业内部运作成文的规则,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制度建设对于克服人治、寻求内部规范等有极大好处,良好的制度建设是现代企业集团必备的条件之一。内部审计工作广泛依赖制度建设,审计工作以制度为标杆的特性反过来引导企业完善制度建设,促进战略的科学制度和有效实施。制度必须适合公司的战略、业务及管理水平,因此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恶法非法”问题回溯制度制定,为企业制度化建设增加重要的手段。
三、战略管控模式下内部审计的工作要点
(1)工作思路转向战略执行力。2001年IIA定义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战略管控模式下的审计工作,为了“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应关注战略执行情况的校验,鉴证战略执行效果,并在战略执行鉴证的基础上,利用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为企业战略执行提供咨询服务。关注战略执行情况实际上已把内部审计工作从事后事中型转变为预测型的工作,虽这种工作以事前事中结论为基础,但由于有战略规划的参考,审计结果与之对比可有效的预测未来。(2)审计重点转向战略控制。战略控制通常体现为四个计划的控制:战略计划、投资计划、经营运作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通常战略计划作为总体框架,投资、经营运作、人力资源计划作为分计划配合。战略计划执行审计主要关注执行情况与既定战略的匹配度,以此来验校既定战略的完成情况,分析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及反过来验校既定战略的准确性。其重要意义在于审计企业发展方向,通过偏差分析,提出对策。是内部审计中层次较高、增值空间最具弹性的项目。投资、经营运作、人力资源计划执行审计与传统的审计较为接近。基于战略管控模式的需求,对这些控制计划的审计工作应重点关注与战略管控有关的方面。(3)目前工作的难点。要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必须适应企业管控需求。战略管控模式下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势在必行,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涉及事后风险分析,内部控制等常规领域远未达到为企业增值的目的。目前各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的环境、人员素质、工作方法等还难以承担上述工作职能。
参考文献
一、高科技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
在现阶段高科技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内部审计过程中受到管理意识、组织机构、管理方法等因素影响,依然存在着影响审计质量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风险意识淡薄,内部审计计划制定不够完善。
在企业的内部审计中,内部审计计划的制定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计划制定中,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依然淡薄,没有在审计计划中充分体现风险因素的重要作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的两点:一是审计计划中缺乏风险评估、控制内容。部分企业在审计计划制定中缺乏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等工作内容,造成了审计计划不完善的问题。二是计划内容过多,影响了风险管理的进行。在现阶段企业审计计划的制定中,有些企业过于追求审计内容的详细与全面,在计划内容中罗列了过多的内容。这就影响审计中对风险因素审计工作的质量,会造成审计风险的提高。
(二)审计机构独立性差,内部审计的工作结果有待提高。
在现阶段的企业内部审计中,审计工作应该有独立的审计机构进行,这是审计工作特殊的工作性质决定的。但是在高技术企业中,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依然较差。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审计机构受到企业高层领导者、财务管理者对审计工作的制约与影响较大,没有实现真正独立审计作用。二是审计人员的组成中缺乏独立审计人员,或是独立审计人员受到的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三是部分企业甚至将审计机构设置为财务或监察部门的下属部门,严重的干扰了审计机构的独立性。这些审计机构问题的存在,会造成审计工作结果中出现审计数据错误、结果误差大等问题,严重的影响审计工作质量,甚至造成审计失败的情况出现。
(三)企业审计管理缺乏整体概念,审计方法相对滞后。
在企业的内部审计过程中,整体审计的进行对于内部审计质量的提高可以起到极大的作用。但是在现阶段的企业内部审计中,这种整体审计的概念依然没有得到重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在审计过程中,其主要还是依靠审计机构自身完成审计工作,缺乏企业其他部门的主动协助与参与。二是在审计过程中,依然采用事后审计的工作方式,缺乏从计划预算、设计生产、产品销售等企业整体经营过程的全面审计监控概念。特别是在审计方法中,采用的依然是落后的审计技术,难以实现整体审计要求。
二、完善高科技企业内部审计的若干对策
随着高科技企业对内部审计重要性认识的提高,针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企业内部审计管理人员结合实践内容,利用以下的对策进行了应对。
(一)不断强化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构建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在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中,特别是在审计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审计管理与工作人员需要在审计过程中不断地强化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了以下两点:一是在内部审计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过程中,重视审计内容中的风险意识建立。利用将风险预测、管理与控制内容合理的添加的审计过程中的方式,强化审计过程中的风险意识。二是在审计过程中增加对风险管理内容的重视程度,在实际工作中提升风险管理审计质量与有效性,为审计质量的整体提高提供支持。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强化风险导向理念,除了可以提高审计自身质量外,还可以在企业中利用审计模式构建有效科学的风险管理机制,是一项一举两得的重要工作模式。
(二)以财务管理部门为核心,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在企业开展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机构的专业性与独立原则对于审计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的内部设计过程中,审计机构的建立应秉持以下的原则理念。一是以财务管理部门工作核心,确保审计的专业性原则。在内部审计过程中,其审计的内容、方法等因素都与财务管理工作有关。而在审计过程中,大部分的审计工作也由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完成。所以企业内部审计中应保证以财务管理部门为工作核心,确保审计中的专业性原则得以实现。二是做好审计的监察工作,增强审计的独立性。为了防止审计过程中企业内部,特别是财务管理部门对审计过程的影响,在审计过程中企业需要做好审计的实时监控管理。这种监控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人为的干扰因素对内部审计的影响,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为审计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
(三)提高内审人员能力,不断采用和推广先进的审计办法。
在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工作能力与审计办法的选用对其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审计管理者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好相关工作。在企业审计人员能力培养中,企业除了做好财务管理的人员的提升外,还应在审计人员中培养高科技技术人才为审计工作服务。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内部审计过程中工程技术专业人员、财务管理人员与其他专业人员的比例构成为1∶1∶1,才是企业内部审计中合理的人员比例。二是做好先进审计方法的采用推广。特别是在风险控制的审计中,企业应积极地推广计算机与网络结合的新型审计技术,实现现场审计与网络环境下的非现场审计相结合,静态审计与动态连续审计相互补充的先进审计方法技术,为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三、结束语
一、医院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审计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出了日益复杂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影响下,各种经济体的市场活动也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持续经营能力等均附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之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兼并、破产、重组等现象时有发生。身处市场经济环境,医院审计风险增加也不可避免。目前,我国公立医院负责人主要是政府及卫生行政机构委任的相关人员,其资产构成以国有为主,导致医院的经济体制缺位,经营管理权责界定不明晰。同时,医院诸多管理者的审计意识薄弱,对内部审计制度制定及环境建设重视不足,为内部人员串通提供了机会和便利。此外,由于发展历史较短,我国大部分医院审计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还存有不同的欠缺,加之行业特殊性及业务复杂性,导致审计风险出现并累积。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推动行业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但现实情况却是医院审计人员对相关法律法制不重视,自身综合素质缺失,不能严格按照审计工作要求履行职责,提高了医院审计风险。
二、医院审计风险的有效防范对策
医院审计是一项系统化实施工程,关涉多种因素,包括制度、人才、监管等,理应作为医院管理的重点内容,以提升相关工作质量,保障医院可持续发展。基于此,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医院审计风险有效防范对策,以供参考和借鉴。(一)完善制度建设。制度是行为实践的依据和保障,其完善与否直接影响了最终工作成效。新时期,面对市场经济形势变化,医院必须要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开展,并将之纳入到日常管理规范中,根据《审计法》《关于卫生系统内审工作规定》等法制法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断修缮审计制度。例如,进一步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实施办法》,细化审计工作操作流程,精准确责确权到各岗位,保障系列相关工作有序、高效实施。严格意义上,医院审计的价值体现在客观反映医院经营及各部门绩效情况,并由此分析发现医院经营风险隐患。以目前的审计环境来看,医院要想全部发现隐存风险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理性解读审计风险,根据其重要程度和危害程度有针对性地划分,并由此确认工作重点。基于完善的制度建设支持,医院需逐步明确内部审计对象,不断延展审计范围,理性考察各阶段及各项工作要点,有效规避少收、漏收或少收等收费情况,维护自身良好的社会声誉及形象。(二)健全工作体制。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医院审计机构仍然隶属于上级行政部门,直接根据卫计委有关部门要求设立,独立性相对缺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权责落实。建立相对足够独立的医院审计机构,将大幅提升审计部门的权威性,有利于其权利行使及责任落实,继而保证相关经济活动审计的客观性、公正性,为医院各项决策制定提供精准的信息支持。在此过程中,还需合理配备人员,保证各项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由于审计项目的差异化,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审计人员提出了不同要求。因此,医院健全的审计工作体制,应充分考虑审计工作的特殊性,逐步由单一的财会人员转向财务、经济、工程、机械和法律等专业人才集约化的结构转变,既要求熟知审计法律法规及内部制度,也要求掌握医院的各项业务。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对医院资金运行状况的全方位监督和监管,继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资源使用效益,实现经济价值、审计价值最大化。尤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内忧外患的威胁,医院必须要重视和加强审计工作体制健全建设。(三)重视人才发展。纵观历史的发展,任何时期的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人员综合素质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审计工作质量,其专业化建设至关重要。因此,医院应重视和支持审计人员发展建设,抓好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文化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等工作,注重其综合业务水平的培养和提升,可邀请学术大家或同行优异者组织交流会,分享和传递优秀经验,引导其实现自我价值、职业价值甚至人生价值。同时,医院还需随着业务拓展,选调一批政治思想好、业务技术精、作风态度正的人员,进一步充实审计人员队伍结构,引导他们扮演好作为实施者、监督者、建议者的角色。在新的发展时期,优秀的审计人员应具备经营管理、财务会计、金融法制等综合知识与技能,并且需要不断扩充和延展。信息化时代,医院审计人员还需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水平,紧跟时代潮流,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医院发展需求。因此,医院还需组织多种多样的计算机技术培训工作,促使其编写内部审计程序和测试模块,加速内部审计现代化、信息化建设步伐。(四)加强内部监管。行为实践的价值集中体现在执行上,否则一系列法律、规章制度只能沦为一纸空文。因此,医院要着力于审计执行建设与提升,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提出和总结重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内部审计工作强化。例如,对药物经营不善导致的诸多经济纠纷或损失,医院审计工作人员应深入分析,详实调查其中缘由,并及时把相关信息反馈给上级领导,附带有效解决方案,避免问题扩大化、严重化。同时,医院还应逐步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针对各科室工作管理、效益以及质量等进行审评,客观公正的反映实际数据,一旦发现违法乱纪行为,严惩不贷。在此过程中,医院还需着力持续开展审计工作,事前计划与控制、事中监督与考核、年终决算审计,将审计工作贯穿于整个运营体系中,从而有效保证医院业务正常、有序开展。此外,医院还应考核审计部门工作,严防行为,认真分析员工思想行为表现,及时纠察其中问题,追根问底,总结其根本诱发因素,继而制定完善的解决方案,为内部营造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与氛围。
三、结语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及形式 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所指代的是企业将其内部审计工作全部或者部分交付给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中介机构来完成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随着现阶段经济发展进程中,对于专业化程度要求的不断加深,企业在其具体财务审计工作中,受到来自于管理成本、人员成本等各方面成本因素的限制,逐渐开始向一些类似于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化中介机构张开怀抱,选择以外包的方式将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交付给外部机构。
对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具体形式,国内外学者研究总结有如下几种形式:(1)全部外包形式,即企业将内部的全部审计工作都全权交托给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在其企业的内部系统中不另设相关审计部门。(2)部分外包形式,即企业不是将全部的内部审计工作交托给会计师事务所完成,而是将一些对专业性需求比较高,或者说技术要求比较强的审计工作交给外部机构完成,而对比较简单的财务审计操作则交由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完成。(3)提高审计管理咨询形式,在此形式之下,企业雇佣外部机构并非开展具体的财务审计工作,而是就一些审计工作要点向外部机构进行咨询,从而通过外部意见更好地开展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理论基础 与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一财务管理模式相关的主要有资源依赖理论和委托理论这两方面的理论知识基础。(1)内部审计外部化与资源依赖理论。根据资源依赖理的观点,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获得资源,因此必须与其所依赖的生存环境进行交易,从而达到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者控制其他稀缺资源的目的。也就是说企业为了更好的经营发展,因此需要与整体经济环境进行人力与物力资源的交易,从而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从审计工作的角度来看,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内设审计部门完成相关的财务审计工作,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专职能力,进行细致化的工作专业分化,具备一定资源条件的企业就应该采取与外部机构合作的方式,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来发挥各个组织的长处,即企业做好其本职行业发展工作,而会计师事务所则利用其行业优势进行专业化的审计工作。(2)内部审计外部化与委托理论。根据委托理论的观点,当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时,经理人本身就是企业资源的所有者,拥有企业全部的剩余索取权,经理人会努力为自己工作。也就是说,当所有者与经营者最终目标一致也就不存在问题。但是,当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出现分离的时候,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就可能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问题的发生。当企业选择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时候,其实就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引入了外来管理者,而会计师事务所则相当于它的“经营者”,虽然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理清企业的财务问题,但是由于这二者的利益关系并不一致,从而也可能造成问题,且企业更需要支付一笔成本。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历史进程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具体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发展阶段以及回归阶段。在每一个具体的进程中,内部审计化对于企业整体的经营发展往往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总的来说,目前在各个企业的发展中,对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问题越来越重视。
1988年前后,是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发展初级阶段,更多的企业是对于审计外包的顾虑,因而总体上采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企业并不多,更多的企业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在企业内部设立审计部门,通过企业自身的工作人员开展财务审计工作。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内部审计外部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正式进入了其发展高峰期。特别是在1996年5月份,AICPA职业道德执行委员会正式颁布了与内部审计外部化相关的道德准则解释IDI-13,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消除了众多企业的顾虑,至此,以美国为首,国际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采取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方式开展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也进一步将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一模式推向了世界经济的舞台中央。虽然内部审计外部化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但是自本世纪初开始内部审计外部化逐渐进入回归状态,其发展总体速度趋于平稳。这是因为,随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不断推广与发展,企业在享受其带来的审计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将企业内部信息公开化的潜在风险。在此阶段,原先开展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企业当中,一部分开始进行审计业务的回收,决定采取内部审计的方式,而另外一部分企业则接受了由审计外部化所带来的弊病,在优劣权衡之下仍旧选择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外部化。
(二)内部审计发展现状 自内部审计外部化被引入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之后,历经近3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国内的内部审计外部化工作得到了很好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专业化分工问题,开始采取将审计外包优化企业资源结构。但是总的来说,目前内部审计环节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对于企业的总体人力资源需求来说,更是需要同时具备多样化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在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其相关的审计人员更应该优化其整体知识结构,从而改善自身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内部审计是一种集查错防弊、兴利以及增加企业价值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因而作为具体实施该项工作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而言,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更要熟悉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具备法律、金融、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2)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过小。虽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行,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对于国际新型管理理念的接触,已经开始对内部审计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但是在其企业内部开展具体审计工作时,往往在内容、方法以及形式这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改进空间。就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而言,目前企业过分关注与对财务会计报表和相关经济指标的变动,而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缺少了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结合性考量,从导致审计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很好地进行全局反应。
(三)针对内部审计外部化过程中风险控制问题的思考 由于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同时所接触的是一家本质上与企业利益无关的外部专业机构,因而在这次合作中,企业往往可能会面临来自于法律、合同协议以及商业泄密问题等多方面的风险。为此,企业必须慎重对待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一经济活动,做好相关环节的风险控制工作。为了保障企业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进程中,企业利益能够受到最好的保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风控工作:首先,企业在选择外包机构的时候应该关注机构本身在其行业中的信誉度以及经验年数。只有具备行业信誉的专业性机构才能够胜任企业的审计工作,一般来说,只有那些由长期工作经验的会计师事务所才能够在企业的审计工作做做到保质保量,为企业提供最满意的服务。其次,企业必须做好外包合同的审查工作,从每一项合同条例中保障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外部化时,其服务范围、业绩标准、安全保密、控制措施、报告制度以及争议解决等都在掌握之中。
(四)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发展展望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中资源优化问题的提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会选择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方式开展企业的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出于优化组织结构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的考虑,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会呈现缩小的趋势,朝着更专业化、更灵活的方向发展,而在此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审计组织的协同合作将会增加。而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上,随着我国行业发展的成熟化,会不再仅仅局限于当前的几类,而是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要求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技术手段提高衍生出新型的审计外包形式。例如,在为公司提供外部审计服务的事务所之外,也可以通过聘请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内部审计服务,进行所谓的强强联合。而提供外部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提供内部审计服务,也可以使用相同的审计人员。最后,提供外部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提供内部审计服务,但要由未参加外部审计的其他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总的来说,将来国内的内部审计外部化工作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形式,而这些形式的展开都能够帮助企业开展最好的审计工作,为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分析
(一)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其进行内部审计外部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现阶段的发展进程中,进行审计工作的相关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财务审计类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与各个行业相关的多元化知识储备,因而一般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往往难以满足这一综合性要求。随着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日益成熟,当企业选择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时候,其整体人力资源将得到有效配置,外聘的审计人员能够通过专业的审计工作指出企业的不足之处,而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则在其岗位上为企业发展带来实际有效的推动力,总体上达到了“术业有专攻”。(2)极大程度降低企业的成本。如果企业在其内部设立一个专业的审计部门,那么就要对人员物资等进行合理管理,这其中就需要花费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过程中,这笔成本费用则能很好避免。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专业性财务审计人才能够同时为多家企业服务,而企业在接受具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的工作服务时又不需要额外进行人员培训工作,因而这其间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企业的总体经营成本能够得到合理降低。(3)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向战略审计转变。在传统意义中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其审计人员的具体工作往往只是局限在财务报表等的差错防弊等财务审计中,而缺少对于企业审计工作的战略性规划。随着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企业的审计工作早已有了新的需求,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不仅仅停留在纠错过程中,更是需要为企业提供一些管理咨询服务和战略经营决策。而审计人员所应具备的这一素质要求则能够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来达到,因而会计师事务所中的财务审计人员往往都是具有专业素质的高级综合性人才,他们能够在基本审计工作的基础之上,为企业提供战略性审计规划。
(二)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劣势 尽管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为企业带来众多优势,但是与此同时,内部审计外部化也存在了以下两点主要劣势:(1)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在企业选择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前提之下,对于企业管理方来说,可能就无法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企业选择让内部人员从事审计工作的时候,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内部审计工作者的直接情况汇报来了解企业的具体经济活动情况、管理政策以及人事情况。但是当企业采取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方式时,管理者所获知的消息都是间接的,从其具体报告文书中对企业的实质经营情况有一个了解。但是当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在其报道中出现错漏等情况时,企业就可能无法全面性地了解其发展情况。(2)商业秘密泄露的可能性较大。由于企业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过程中,是将企业内部的所有文档资料向具体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公开,因而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商业秘密的泄漏情况。虽然整体上来说,会计师事务所中从事财务审计的人员素质较高,但是不排斥个别道德信用存在一定问题的审计人员,当这类工作人员接触企业的直接内部商业信息之后,他们可能会不遵守职业道德,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向企业的竞争对手泄露了这些商业机密,从而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对于财务审计的愈加依赖性,如何处理好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成为重要的问题。究竟是采取审计内部化措施还是内部审计外部化措施,对于企业来说成为了重要议题。然而就目前国内各类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成熟度来看,再结合企业目前发展进程中所讲求的分工明确性,内部审计外部化逐渐成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企业通过适当引入外部专业机构的内审服务,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压力,也可以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中的高素质人才高效地解决企业内部的审计问题。
参考文献:
经过几代内审人员的共同努力,基层央行内部审计质量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得到了总行及各分支机构相关领导的关注和认可,但是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基层央行审计质量离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和发达国家的审计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和不足,具体表现和原因如下:
(一)内审人员结构老化,缺乏合理性
近年来,基层内审队伍陆续充实了一些年轻干部,内审队伍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内审干部年龄老化、知识结构老化、技能老化等现象在基层央行还比较普遍,部分审计人员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满足现状,审计风险意识淡薄,专业性、技术性不强使其很难适应内审工作转型的需要,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审计质量的提升。
(二)审计技术手段单一,缺乏创新性
近年来,人民银行信息化发展迅猛,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民银行各项业务处理和日常管理中,但内审工作的信息化却远远跟不上其发展的步伐。大多业务系统未开发审计子系统或预留审计接口,为审计的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基层行内审队伍中科技人才仍比较缺乏,很多情况下仍以现场手工审计方式为主,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的利用还不够广泛,不能适应内审工作转型的需要。
(三)人员思想意识淡漠,缺乏主动性
目前,基层央行内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普遍存在“重审计实施、轻审前调查”和“重审计报告、轻落实整改”的观念,制约着审计项目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一是目前大部分审计项目的方案都由总、分行统一制定下发,大多基层行审计人员都存在着完成审计项目只需按照方案的要求进行现场审计即可的心理,对审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下发审前调查表当成一个程序加以应付,流于形式,造成审前调查工作不深入不细致,无法达到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二是基层行内审部门大都以完成审计报告为项目的结止点,对落实整改情况关注不够,审计成果的利用率不高。近年来,一些行在促进内部审计整改方面,将问题责任逐一落实到人,使整改效果有所提高。但是,有些问题仍屡查屡犯,说明了我们的审计尚缺乏警示性和触动性,大部分审计只是把审计报告报送给行领导和上级部门,走走领导签批程序,无论整改得怎样,均封存案卷,最后束之高阁,并未起到实质性作用,使审计建设性作用难以得到发挥。
(四)审计质量评估缺失,缺乏制约性
2012年3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了《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试行)》和《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试行)》(下称《评估办法》和《评估手册》)。《评估办法》将内审质量评估定义为:由具备胜任能力的人员,以内审准则、内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同时参考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对被评估对象的内审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内审质量评估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内审机构更好地履行职责,提升内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截止到目前,人民银行系统尚未建立审计质量评估评价体系,无法系统地、有效地评估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导致缺乏对审计人员的约束,审计质量和效率缺乏保证。
(五)县支行内审岗缺失,缺乏全面性
2009年人民银行职能整合后,县(市)支行内设机构、职位和人员配置发生重大变化,实行“一室两部”工作体制,取消了专职内审员岗位。对本行管理的审计监督职责只能由上级行内审部门承担,但上级行内审部门只能按照3-4年一个周期进行全面审计或按照工作要点安排对部分业务进行专项审计,未能及时发现各项业务中的薄弱环节及风险隐患,导致县(市)支行管理出现监控盲点。
二、提升基层央行内部审计质量的措施
(一)建立审计质量评估体系,为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为充分发挥内审服务央行治理、实现组织增值、促进科学履职的重要作用,人民银行开展内审质量评估意义重大。开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可以促进央行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提高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胜任能力,提升被审计单位和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可程度和满意程度,改善内部审计环境,增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建议总行及相关部门通过研究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围绕国际内部审计协会最新颁布实施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办法》、《内部审计质量评估手册》,结合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实际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内审质量控制机制和评估体系,使内部审计工作有章可循,为提升内部审计质量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二)建立以审计质量为导向的业绩评价和考核机制,不断提升内审人员素质
将审计质量作为内审人员年度绩效评价和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审计工作表现突出的内部审计人员予以奖励,并将考评结果与内部审计人员的晋级升职挂钩,充分调动内审人员学习新业务、新技能的积极性,在提高审计质量的同时促进内审人员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三)充分利用审计成果,促进审计价值的增值
一是加强审计综合分析,认真研究内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从管理和效益角度以及风险控制角度提出操作性强、切合实际的审计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二是持续关注被审计部门对审计中指出的问题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有效性,及时跟踪问题的整改情况,杜绝审计问题屡查屡犯的现象,确保内审工作的严肃性和建设性,使审计成果发挥最大的作用,真正实现审计价值增值。
(四)实施全过程的审计质量管理,将质量控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中
在审计项目的全过程中强化审计目标和质量要求,将质量标准分解到审计计划、组织、实施、报告等各环节。在全过程中每个审计人员都应进行自我控制,并由项目负责人进行全程监督。强调通过保证审计过程的高水平保证审计结果的高质量。
(五)转变审计理念,探索创新审计内容与方法
内部审计作为组织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新形势下,内部审计工作必须要克服查错纠弊的传统观念和定位,树立“增值型”内部审计的理念。不断转变审计思路,结合各行的实际情况以及管理者和业务部门的需求丰富和拓展审计内容,应用先进的审计技术,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新方式、新思路,拓展人民银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的应有范围,编写固化并推广使用成熟审计模型,灵活应有各种单机版辅助审计软件,对各业务系统进行研究,开发适合特定环境,特定审计范围的工具盒软件,切实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六)在县(市)支行设置内审专职机构人员
关键词:企业管理 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属于企业的内部审计,其实施目的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为了能够对被审计单位在审计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其纠正效果而进行的检查。在在实际审计过程中,一方面是因为企业内部审计的地位和职能定位不够清晰,审计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往往不能引起被审单位的足够重视,导致整改不及时、不彻底;另一方面部分单位领导及内审负责人没有对后续审计的重要性认识清楚,因而大部分都不实施后续审计,有一些实施实施后续审计的企业,在对其工作范围和程序进行审计的时候,主观随意性比较强。笔者认为,想要对内部审计的权威性进行维持,想要对审计报告的严肃性进行保证,想要把审计意见的落实进行确保,内部审计就应该着力开展后续审计,强化审计监督效果。
一、后续审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为了审查和监督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报告中所揭示出来的问题以及偏差,是否采取了有效措施进行纠正和改进,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有效性、及时性以及合理性进行评价,那么这些都需要进行后续审计。
(一)后续审计有利于帮助高级管理层完成组织职能,维护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实施后续审计,可以促使审计处理意见和建议在被审计单位得到正确采纳和落实,使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得到充分实现,体现内部审计在组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坚持后续审计可以保持审计监督的连续性,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对于维护审计决定的严肃性,增强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后续审计有利于规范内部审计工作、完善审计质量控制需要后续审计
后续审计的主要工作程序包括建立后续审计制度、跟踪审计意见、决定和建议的落实以及建立审计项目档案的责任制度等,并确定相应的质量管理责任。后续审计是内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程序,是规范内部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审计机构制度建设和风险预警、确保审计程序的完整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后续审计有利于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后续审计既是对审计人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的准确性及整改的可行性进行验证,也是对审计人员沟通、专业判断能力的一次检阅。同时,后续审计结果也是对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实行绩效考评的有效依据,有助于增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有利于帮助审计人员总结经验、改进不足,提高审计意见和建议的质量水平。
二、后续审计过程中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
(一)对后续审计工作计划以及实施方案进行编制
在后续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项基本因素:审计决定以及建议的重要性;对纠正措施的所需时间以及成本进行落实;纠正措施所具有的可行性以及复杂性;纠正措施一旦失败,所可能产生的影响;被审计单位相关业务以及时间安排等。另外还要把后续审计直接列入到年度工作要点之中,或者是列入到项目审计计划中。
(二)对后续审计的项目以及内容进行确定
首先需要对原有审计决定以及建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或者一些其他的因素如果出现了变化,那么原有审计决定可行性肯定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就需要对此进行一定的修订。同时应根据审计事项的性质及风险大小来确定后续审计的范围。
(三)对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认真进行分析
后续审计工作的开展,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分析问题、探究原因,同时这也是对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进行分析的基础。
其中,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一般情况下都会有以下几点;被审计单位已经针对审计报告中指出的问题,采取了纠正措施,那么内部审计人员在对设计程序、后续审计时间以及审计人员进行安排的时候,就要根据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纠正措施及其纠正效果,有针对性的进行;被审计单位意见和审计人员存在一定的分析,这个时候首先要和被审计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就是找到产生分歧的原因并解决分歧,之后再对相应的后续审计方案进行确定;被审计单位因为一些特殊原因,想要对相应的责任进行承担,不想再对揭示的问题进行解决,那么这个时候审计人员就要把这一情况报告给适当管理层。
(四)后续审计实施阶段注重审计技巧的灵活运用
首先,对已经整改问题采用详细审计的方法;其次,对内控方面存在问题,进行现场数据追踪和实地检查记录资料等方法,检查措施是否到位;最后,对落实有困难的问题,采用座谈或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相关情况,并通过充分交流获得其支持和帮助,促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五)做好测试评估,编制好后续审计工作底稿
后续审计中,应对已采取的各项措施应进行评估,对控制风险重新进行评估。首先,对已经整改问题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审查;其次,对于还没有整改问题进行重点审查,并找到原因,督促有关人员尽快整改。如果在规定的整改期限内,被审计单位仍然没有把问题整改到位,那么就要将此作为是后续审计的重点。如果是被审计单位故意不进行整改,那么就要在进行审计意见交换的时候,督促其整改,并把整改责任落实到位;如果是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等客观原因,对问题没有整改到位,那么可以在对问题进行说明之后,对整改方案进行修改,提高其实用性;最后,被审计单位以审计回复的形式产生的书面记录、对于整改问题的重要问题、各项检查取证资料以及与此相关的复印、记录等资料,都要进行收集归档保存,以作为后续审计的资料。
(六)提交后续审计报告
对后续审计报告进行提高的提交的目的是,可以让高层管理者对被审计单位整改之后的现状,还有重新评估的风险程序进行深入的了解,提高审计结果的透明度,明确审计责任,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后续审计中的审计发现、风险重估结果、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都应该列示在后续审计报告中。
参考文献:
税务职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
我局按照市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地方税务局20xx年度内部审计工作方案》(*市地税发〔20xx〕68号)文件要求,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主题,积极发挥内部审计“基础防线”和“免疫系统”功能作用,重点开展了财务收支审计和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为全县地税事业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到位,内部审计监督职能强化。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局党组高度重视内审工作,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内审工作,要求各所、股(室)、稽查局积极配合监察室开展内审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纪检组长为副组长,监察室、财务股负责人为成员的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内审工作的组织领导。并按照全市地税系统内部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制定了《**县地方税务局20xx年度内部审计工作要点》,明确了内审工作目标、审计重点和具体要求,并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了详尽安排和部署。
(二)方法创新,机制完善。
建立内部审计“四结合”工作方法,即:将实施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单位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审计监督与被审计单位和干部自查相结合、现场审计与案卷资料审计相结合、审计监督与整改落实相结合。通过工作中不断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内审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做到了两个配合:一是实现内部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二是形成内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人员的配合。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内审制度不断完善,机制随之健全。
二、执行到位,内部审计工作进展顺利。
(一)重点开展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以促进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履行经济责任为目标,对照《四川省地方税务系统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办法》(川地税涵〔2011〕307号)规定内容,对第三所所长和稽查局局长等2人进行了干部任期内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对涉及重大财务管理决策和重大税收执法决策的合法合规性及科学效益性,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效益性进行了重点审计。同时,结合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要求。
(二)继续完善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工作。
围绕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按照《四川省地方税务系统内部审计办法》(川地税发〔20xx〕113号)规定内容,对局机关、第三税务所和稽查局开展了内部审计工作。审计结果表明,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税收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xx年累计征收入库各税及附加*****万元,较上年增长9.33%,增收1401万元,超额完成了市局与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年度收入任务。
三、作用到位,内部审计工作成效显著。
(一)税收服务更加优化。
通过有针对性的内部审计工作,以及对重大税收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审计,单位干部职工坚持依法组织税收收入的原则明显强化,税收征管、风险防范意识明显提高,政策落实能力明显加强,依法行政工作得到深入推进,税收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内控机制更加完善。
内部审计工作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审计职能的发挥,坚持把查错纠弊与完善制度、强化管理相结合,加强对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监督。被审计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持续提高,达到规范预算管理、优化支出结构、落实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标。
(三)内部审计更加深入。
通过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加大信息技术运用程度,充分利用各方面综合数据,审计风险持续降低,审计力度不断加大,审计结果更加真实可靠。局党组高度重视审计结果,将其作为干部管理和干部监督的重要依据。
(四)审计队伍更加强化。
内部审计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为不断提高我局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领导小组共组织4次现场讨论会,及时分析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探讨工作方法。通过这些学习,内审人员开拓了视野,找到了差距,对内部审计工作有了更高层次的认识。
虽然我局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市局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等方面。今后,我局将按照市局统一要求,继续加强审计人员素质教育和业务培训,进一步完善内审工作运行机制,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为**县地税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税务职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二
一年来,经过xxx全体同志的不懈努力,xxx案卷的质量比起上半年有了显著的提高,重证据、讲事实、依法办事的意识在xxx干部中已逐渐扎根,但是还应进一步加强。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查办案件的质量还不是很理想,法律知识的欠缺,如真实、合法、有效证据的采集就目前情况而言,就是个薄弱环节。如果发生税务行政诉讼,胜诉的几率并不很高。要把每一个案子都办成“铁案”,仍需全体人员全面提高素质,尤其补充有关法律知识将是今后要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
一、坚持依法治税,推行阳光xxx.
我局拟自XX年开始在坚持依法治税的同时实施“阳光xxx”工程。为了配合“阳光xxx”这个新生事物的正式实施,10月18日xxx同志为全市保险公司及其下属分理处负责人和财会人员举办了保险业及税收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这是我局自“一级xxx”成立以来首次派员外出讲课,也是尝试“阳光xxx”的第一步。首开先河的反响很好,企业人员表示欢迎,认为这是在税企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又能很好地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是以具体行动实践“三个代表”的真实体现
二、做好重大案件的移送及听证、复议工作。
全年共向市局重大案件审理委员会移送重大案件28起,协助市局法规科对这些涉税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重大案件进行审理。受理了江西椰岛营销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的听证申请,做好了听证的前期准备工作,由于企业要求撤回听证请求,故未举行听证会。对申请复议的江西飞宇制药有限公司组织了调查举证,并及时回复了市局法规科。
六、规范xxx管理,加强业务指导。
为了理顺xxx局与各县区局、直属单位的职责,规范管理,加强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和税收执法水平,我们草拟了《南昌市国税局xxx局与各县区局、直属单位工作衔接的暂行办法(试行)》,通过市局反复酝酿和讨论,以正式文件下发,从而更进一步加强了xxx与各县区局的协调与配合。
为了规范xxx报告的制作,提高案件查处的质量,我们翻阅了大量的文件和资料,编撰了《xxx工作指南(之一)》,在4月份分发给6个xxx科,供xxx员在办案时借鉴。《指南》从xxx报告必须反映的十个方面详细地进行了解说,并将处罚的法律依据逐条进行了罗列,同时重申了税务违法案件立案查处标准、xxx案卷需附的资料及排列顺序,为提高案件查处的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七、“一级xxx”运行一年来的启示。
1、要进一步完善机构设置。我局自XX年10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后,内设了办公室、案源股、审理股和执行股四个正股级机关单位,并按行业划分设置了六个副科级的检查科,分别负责工业、商贸、金融保险、涉外企业、专业市场和高新技术企业的税务检查。经过一年多的运行,机构设置上存在的不足逐渐暴露出来,如缺乏综合业务部门来协调整个xxx工作,在不增加机构的情况下可在办公室内设综合业务管理部门,统一安排协调全局的业务工作,进行xxx业务指导,制订并落实xxx工作各项制度,组织业务培训,做好各种业务报表的编报,及时总结“一级xxx”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当好局领导的参谋。其次六个检查科按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专项xxx工作的开展,但同时又制约了xxx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和大规模xxx工作的进行,在建制上可采取专业化分工,但在人员配备上应考虑业务力量搭配均衡,以利于全局工作的开展。
2、要抓好xxx人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尽管xxx局在人员的配备上大专以上学历占93.7%,二级以上xxx员占71%,并在全市范围内抽调了一批熟悉税收业务、了解法律知识、懂xxx操作规程、会运用计算机的人员充实到xxx局,但人员素质还是参差不齐、业务水平有待更进一步提高。为此要在提高全局人员素质上狠下功夫,营造一个“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采取培训、自学、查前业务辅导、案件查摆会及业务能手帮带等多种形式提高业务素质,同时加大政治学习力度,坚持每星期的政治学习制度,从而使全局人员综合素质上一个新的台阶。
税务职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三
一、明确目标、精心安排。
为了使税收执法检查工作质量得到保证,更好地对执法活动进行监督,提高我市税收执法水平,推进依法治税。年初各县局根据《*市国家税务局日常执法检查办法(试行)》,制定了日常执法检查工作计划,将一般纳税人税务管理、按帐征收的小规模纳税人帐簿设置情况管理、重点的定期定额户管理、欠缴税款管理、特种发票、普通发票(特别是收购凭证)管理、税务稽查的实施、外勤岗位执法情况作为日常执法检查的主要内容。并就此专门成立了执法检查领导小组,负责对日常执法检查的指导和督促,对日常执法检查中查出的问题进行责任认定,实施过错责任追究。
二、认真检查,及时通报整改。
为了使税收执法检查工作质量得到保证,使执法检查工作走上规范化、日常化,我局将日常执法检查工作与税收征管质量考核相结合、日常工作考核相结合,使我市的执法检查工作始终贯穿于其他各项工作中。在检查考核中,统一制定检查方案,统一组织人员实施,检查结束后,对查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汇总,分析综合,将执法过错情况在市局局域网页上进行情况通报,对存在问题责令限期整改。XX年度,全市各级国税机关通过进行日常执法检查,发现在税收执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
1、存在漏征漏管现象。既有办理税务登记未进行税种认定现象,又有未办理税务登记缴纳税款现象,有关税款定额不足;
2、特种发票开具不规范。开据发票和税票不能够相互注明号码;
3、使用有关税务文书、条款不规范,文书告知时限错误;
4、个别管理分局存在执法不当现象,越权进行处罚;
5、有的分局行政处罚程序不符合征管法要求存在多种税务文书填写一份送达回证现象;
6. 税种认定中将行业认定和税目认定错误。如将商业认定为其他行业;
7.执行税收政策理解错误。如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税收优惠问题、进行生产性加工纳税人起征点标准和适用税率问题。
对检查出来的问题,我们根据*市国税局《过错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对相关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责任追究。XX年全市国税系统共有442人次受到责任追究,其中批评教育54人次、限期改正139人次、扣发奖金168人次(11774元)、作出书面检查36人次、通报批评45人次。
三、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
为了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推进依法治税工作,全面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和市局的《日常执法检查实施办法》,我们将执法检查工作重点放在日常化上,对有令不行、执法不规范,出了问题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一是做好执法检查后的总结分析工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是属于征管中的客观问题还是执法人员的主观思想意识问题,开展过错人员集中座谈,杜绝在今后工作中重犯同样的错误。二是根据过错责任情况通报,开展执法讨论,将日常执法工作提高到思想政治高度,以身边发生的典型案例来警醒自己,珍惜手中的权力、珍惜自己的家庭。三是总结执法检查工作经验,使执法检查做到与时俱进。随着执法责任制的不断推进,执法工作中较容易被发现的错误也越来越减少,这就要求我们检查人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适应征管改革的需要,适时发现问题解决新的问题。
XX年以来,虽然我局税收执法工作在去年的基础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我们工作中还有不足,与*局的要求尚有差距,今后我局将在*局法规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组织开展日常税收执法检查工作,进一步规范我市税收执法。
看了“税务职员个人工作总结”的人还看了
1.税务干部个人工作总结
2.税务职员个人工作总结
3.税务工作人员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