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小学生科学思维优选九篇

时间:2022-08-08 15:32:2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生科学思维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小学生科学思维

第1篇

关键词: 科学素养 科学思维 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培养普遍具有科学素养的公民的时代。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与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渐渐接轨。那么究竟何为“科学素养”呢?科学素养的英文为“scientific literacy”,国内较多的译法为“科学素养”,也有译为“科学素质”的。由于各国的教育背景不同,大家对教育素养的界定也是种类纷繁:《2049计划》认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组成部分,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具有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世界观,以及用科学态度的科学方法判断和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认为,有科学素养就意味着一个人能够识别国家和地方决策中所赖以为基础的科学问题,并且能够提出有科学技术根据的见解。而《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里讲的“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基于以上观点,我将科学素养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情感(或科学观)。近年来,我们不断对小学科学课程进行反思,力图纠正传统科学教育“以科学知识为中心”的片面倾向。我国的小学科学教育专家郝京华教授也曾说过,中学教的是学科,而小学教的是儿童。这些观点都说明了小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否认科学知识在小学科学课上那不可动摇的地位,而是要强调在全面的科学观的指导下,将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科学思维的发展和科学情感的培养融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去。

那么,科学思维又是什么呢?顾名思义,科学思维就是将思维置于科学的方法之中,它是科学方法在个体思维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科学思维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只有参与了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思维方法在内的学习过程才是真正的探究过程。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也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在本质上基本相同,学生外在的科学探究是由内在的科学思维指导下的探究,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在科学学习中真正做到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因此,科学教育的过程要真正体现科学探究的本质,就必须把焦点集中于科学思维的培养。

一、科学思维培养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从心理学上来看,我们常说,儿童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成人的“缩小”,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特性。早在二十世纪中叶,以皮亚杰为首的发生认识论专家已经对儿童的智力和思维发展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皮亚杰将儿童的思维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sensorimotor,0―2岁),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2―7岁),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11岁以上)。虽然后人对于皮亚杰这种对智力进行的严格的年龄划分质疑纷纷,但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处于十一岁左右时思维和认识已经“超越于现实本身,把现实纳入可能性和必然性的范围”,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儿童已经能够摆脱现实和表象的束缚,来思考可能的或假设的东西了。很显然此时的儿童所进行假设、质疑、分析、演绎和抽象等思维活动,就是科学探究的主要成分,可以说,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完全具有科学思维的能力了。

从教育学上来看,习性学家康纳德・洛伦兹发现了“印刻”(Imprinting)这一现象,并从中推断出发展的关键期的思想。所谓关键期,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的某个时期,动物对某种类型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而且该种类型的环境影响会对这一时期发展的方向及进程发挥重大作用。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学生的行为和技能、知识与思维最容易受到影响,而且发展得最快,如果此时能在儿童的科学思维萌芽已产生时及时抓住关键期,适时地进行思维的引导、训练和激发,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过早或过晚地实施教育,都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甚至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从教育实践上来看,自2001年以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所引导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活动已经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之所以要求学生在做中学,就是因为小学科学课既以探究为科学学习的目标,又以探究为科学学习的方式,只有在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加深入学习,将所学内容牢记于心。常言道,看,能知道;听,能记住;做,才能理解。另外,科学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结合,但是这种客观性只是相对的客观,这就决定了科学知识的相对开放性。因此,科学知识在某种层面上,既是结果又是过程,就小学科学教师而言,要教的不是知识,而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古语有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科学思维的培养亦是如此。

二、科学思维培养的方法

1.好奇心的保护与培养

在这里把好奇心的保护放在培养之前是出于对我国教育现状的思考,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学已在教育实践中得到应用,我们已渐渐意识到对儿童的天性的保护的重要性,但对这种天性的呵护,依然是我们在小学科学教育上应该极其注意的一个方面。科学是讲究理性的,小学阶段的儿童虽然已经获得守恒概念和抽象思维的能力,却依然有着孩子独有的特质,他们的心中有一个充满幻想、想象、诗和梦的世界。我们在关注孩子理性态度培养的同时,也要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注意对孩子进行引导而非专制和一刀切;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而非在播下科学思维种子的同时就揠苗助长,对孩子造成创伤。

2.和谐的班级氛围的营造

和谐的班级气氛的营造,也是对儿童的好奇心进行保护与培养的前提。在公正、平等的教与学的氛围中,在科学面前教师和学生都处于一个平等的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探究成果;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能因为纯粹的上课而急于传授知识,没有让学生感受到由于自身的探索所得来的喜悦心情,这样极不利于对学生好奇心的培养;要给学生以积极的肯定,面对小学生时,即使最终的探究结果与科学事实相悖,也要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可取的部分给予积极的肯定,并进行积极的引导,找出问题所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尊重学生的结论,培养学生敢于向权威质疑的态度,允许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和验证,营造活跃的班级气氛。

3.回归自然与生活

小学科学课有着自身独有的特质。无论是生命科学、物质科学,还是地球与宇宙科学,都如小学科学课标中所言的那样,要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可见小学科学教育也要生活化,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要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充分利用大自然这个活教材,在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背景下进行教育,让实实在在的事物来刺激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4.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反思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小学科学课上探究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步骤也似乎约定俗成地成为小学科学课的法定模式。然而在现实中,许多教育一线的科学教师对我们所宣扬的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和途径、探究式科学教育只注重了形式上的学习与模仿,毫无意义、重复机械地教授着小学科学课程,这与传统的“教科学”并未有多大的区别,最终使得小学科学课最终形式化和套路化。

在小学科学课上,我们将探究作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课程的学习没有其他的方式与途径,并且,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是可以用探究的形式来学习的,固定模式,死搬硬套,只会浪费教育资源和打击儿童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小学科学课上,究竟哪些知识是可探究的,又如何在具有共性的探究模式下寻找最为合适的探究方法,才是我们,尤其是教育实践中的小学科学教师最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俊.论幼儿科学思维的启蒙[J].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加]韦钰,P.Rowell.探究式科学教育教学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S].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第2篇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和创造性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活动亦贯穿始终。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不论是科学问题的提出、科学数据的测量、科学现象的观察、科学模型的抽象、科学概念的形成、科学目标的归纳和科学理论的建立,还是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都离不开学生思维的参与。如何让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思维更有效,更具有科学性,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课前做好探查,了解学生的思维原点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从空白开始的,已有的经验会影响现在的学习。因此,科学教师应重视小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了解他们的思维原点,精心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探究活动的开展更具有针对性。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原点,搭建此岸通向彼岸的桥梁,巧妙地安排教学内容,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从这种意义上说,只有建立在学生思维原点上的探究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要了解学生的思维原点,教师就要做大量的探查工作。这些工作往往都需要在课前完成。访谈是探查的一个重要方法。访谈前,教师要在访谈领域、访谈目的、访谈步骤、访谈方法和访谈问题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精心策划,制定切实可行的访谈计划。访谈时,教师要创设宽松平等的访谈氛围,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和顾虑,尽量使用学生熟悉的语言,采用比较亲切的态度,必要时可以借助实物或器材。要挑选学生比较熟悉的地方作为访谈地点,有利于消除他们的恐惧感。如选用学生经常上课用的实验室,因为这个环境比较安静、学生熟悉、空间较大,有利于消除学生的惧怕心理。访谈尽量做到一对一,以免受其他学生思维的干扰,尽量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点,不拔高对学生的要求。

学生认知的原始基础和初始想法对科学课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基于学生思维原点基础上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有一种始终被教师尊重和关注的感觉。在这种“感觉”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会在不知不觉中随着教师的引导主动深入到更高层次的探究活动中,进而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利用图画展示,暴露学生的原有认识

学生从出生起就开始了对周围事物的探索和顺应活动,在此过程中对许多事物和现象建立了自己的认识体系,构成了学生对这些事物和现象的原有认识。学生的原有认识往往是站在自己理解的角度上形成的,往往与真实的事物和现象不一致,很难反映科学概念的本质。由于受到语言表达的限制,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画图的方法把学生隐性化的原有认识暴露出来,准确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找准科学教学的起点,优化学生探究活动的设计,促进学生的思维向正确方向转化。在教学《点亮小灯泡》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用笔画出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和电流的方向。整理后学生画出的结果有以下几种:

通过画图,把学生隐性化的思维展示了出来,暴漏了学生的原有认识和初始想法。可见,小学生对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和电流流动的方向的认识是多样的,教师应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情境,提供尽量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发现并修正自己原有认识中的错误之处。

三、适时顺学而导,走进学生的真实思维

所谓“顺学而导”,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学情的变化,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顺应学生科学学习的需求,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科学探究。在以学生为本的课堂里,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资源。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状态是多变的、发散的,甚至会偏离主题。这就要求教师及时捕捉学生那些灵动的思维,不断追寻思维的根源,顺学而导,引领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和完善学生的思维。要走进学生的真实思维,首先要组织学生有效思考,即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外部指导来促进学生的内部思考。科学课上的学情是动态的,也是生成的。教师应关注这些生成的细节对教学产生的影响,剖析其背后隐含的学生的真实思维,通过追问、变通、扬弃、比较等策略适时顺应学生的思维,沿着学生的思路进行恰当指导,使这些细节成为引领学生探究、研讨、思考的切人點,促进学生有效思维,提升探究的有效性。

四、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表达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思维工具,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是大脑内部思想“图谱”的外在表现。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画出知识问的内在联系,把学生的内部思维直观形象地显示出来,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学生的思维是否有序、完整。教师结合学生的思维导图,能准确判断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维的变化过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展的思维活动情况,把学生内隐的思维外显出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有序化、条理化。在科学课上,小组合作学习已成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如果教师让学生把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的信息绘成思维导图,能使每个小组成员专心地聚焦所研究的问题,明确学习方向,集思广益,把小组成员的思维充分暴漏出来,使科学探究更具有针对性、方向性。

第3篇

关键词:科学教学;小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新课标指出:“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探究式的科学教育”,“探究式科学教育,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运用科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因此,我在科学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有效问题启发,激发创新意识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激发?――问题启发。有效问题的启发,要注意三点:其一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激发小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其二提出的问题要具有针对性,培养小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其三提出的问题要有质疑性,要打破小学生禁锢的思维模式,敢于质疑。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这一单元,第一节《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蚕和人们养蚕的图片,还有漂亮的旗袍、丝绸等等,然后向小学生提出:“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大家知道人们在做什么吗?这些小虫子是什么呢?”小学生都瞪着好奇的眼睛看着图片,并发出惊叹的声音:“那些衣服好漂亮啊!那是人们在养蚕!蚕吐出的丝织成丝绸,就可以做旗袍了!”此时大家很兴奋,这时老师再提出问题:“那大家知道蚕除了可以织成丝绸,还有其他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怎么养蚕?看看蚕宝宝还有什么用处呢?好不好?”教师顺势把小学生引入到课本上来,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大大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小学生勤于思考的好习惯。紧接着在学习观察蚕卵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更要做好记录,在为蚕卵准备“房子”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分开准备,师生都用的是小盒子,而我在小盒子上扎了一些小孔,这时我和学生做比较,此时学生就不由得提出质疑:“为什么老师的小盒子上要扎小孔呢?不扎小孔会怎样呢?”这样小学生常常通过自己的发现,提出质疑,教师此时就要表扬和鼓励这种行为,使小学生能够大胆假设想象自己的发现,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而激发其创新意识。

二、注重氛围营造,开发创新思维

1.开放探究式教学,轻松快乐地学习

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轻松、和谐、愉悦的。只有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才能使小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充分展现出来,更有利于开发其创新思维。因此,我坚持开放的探究式教学,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从课堂的“主导者”变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改变以往的严肃形象,把自己和小学生处于平等地位,多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和蔼可亲的形象更有利于教学的开放性。其次,在保证课堂纪律的前提下,让小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发言,鼓励提出疑问,且鼓励自主解决问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在发展中,正因为这样才会有很多“奇思妙想”,好奇心很重,作为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真正地为其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敢说、敢问、敢做,从而真正地开发其创新思维。

例如,在学习完四年级上册《声音》这一单元后,有学生提出:“回声是怎么回事啊?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可以听到自己的回声呢?”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自己先去寻找答案或查找更多关于回声的资料,然后开展一节讨论课。这样教师鼓励小学生的做法,

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追求自己的好奇心,更促进了创新思维的

开发。

2.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指以小组为基本单位,互帮互助,

共同达到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探究式的科学教育。教师根据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能力高低分为6人小组,前提是教师一定要对班级成员做全面的了解,真正做到小组成员间能够和谐有效地互动学习,在组内形成合作的关系,组间是竞争关系,既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又培养其竞争意识。组内的合作使小学生充分发挥小主人的地位,生生之间自由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集思广益,营造出一个自由沟通交流的学习环境,组间竞争更促使小学生不甘落后,激

发斗志,敢于表现自己,提出质疑,这无疑开发了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因此创建小组合作学习,是真正坚持了新课程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小学生之间不同思想的碰撞,交流不同见解,积极探究。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一节《造一艘小船》时,我组织了合作小组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让小组成员间互相合作,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不断改进小船的形状,增大船侵入水中的体积,加大装载量。此时教师就要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给小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完成后,教师也不急于评价,而是先让小组代表自我评价一下自己小组的作品,然后再让小组间互评,指

出对方作品的优点及缺点。这样小组间的交流进一步开阔了小学生的思路和眼界,吸收不同见解,不仅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促进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三、坚持科学实验,“实践”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的创新思维能力,从激发创新意识,开发创新思维,最终归宿都要“实践”。认为,“实践分化世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和创造世界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集,第24页)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选集》第5卷291页)即实践也是检验创新能力的唯一标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坚持实践就是坚持科学实验的活动。作为小学科学教师,一定要坚持注重科学实验课,积极做好指导,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创造性,使小学生敢于大胆地假设求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最后一节《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教师不能只是简单地用语言表达一下实验工具、实验过程,以及实验中注意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讨论,共同准备实验工具,集体动手完成实验过程,然后让制作成功的小组讲解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没有完成的小组虚心听取,并在课后继续完成实验。最后一定要展示学生的实验作品,不论作品美观与否,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耐心指出作品的优点,婉转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增加小学生动手实验的信心,使其真正感受到动手实验的乐趣,把演示实验转化为探究实验,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从而真正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一定要以小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需求为基础,打破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同时也需要学校、家长的积极配合,为小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创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江祖延.探究小学数学的开放式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3(09).

第4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培养途径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小学数学中渗透创新教育,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实现综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经之路。本文就针对小学数学中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进行简要的探讨。

一、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创新思维的基础

对小学生兴趣的培养是培养他们创新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1.通过有效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善于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提问,通过问题的提出,使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然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只要认真的思考和学习,就能够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培养起学习的兴趣。比如在进行加减法的教学中,当学习到五以内的加减法时,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些问题,设置几个六到十的加减法问题,在下一节课的时候首先由学生讲述自己对问题的解题方法,或者是没有解答出来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活动。

2.充分利用各种辅助的学习工具,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还处于一个爱玩的年纪,教师如果一味的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枯燥的讲解,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材料和工具,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时,如果简单的讲1+3=?或者8-3=?,难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和乏味,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其他工具来进行教学,比如准备数十个玻璃球,各种颜色的小棒,以及不同颜色的图片,使用这些教具来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动手加加减减,比比看哪个学生计算的又快又准,这样就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且能够寓教于乐,逐渐培养起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已经走入到各个学校的教学中,在小学数学课堂引入多媒体,使抽象的书本知识变为彩色的动画和图片,势必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正方形和圆形等图形时,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图片制作成为教学课件,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这种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图形来演示,不仅能够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同时也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能够激发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综合评价学生。

竞争机制的存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欲望的一个有效途径。比如在讲课的过程中,不时的穿插一些口算或者填空题的竞赛,能够使枯燥的数学课堂充满学习的热情,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另外,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从多方面的表现综合评价,有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在竞赛或者日常的学习中不能充分的参与,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要经常给予鼓励和帮助,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积极发现每个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缺点,对他们表现好的地方给予鼓励和表扬,对表现差的地方不是简单的指出,而可以对他们的潜力进行挖掘,这样一来,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高昂。

二、激发创新思维的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的培养,并不是笼统的培养创新思维,其应当具体到对学生求异思维、直觉思维和逆向思维的培养,如果不能将创新思维的培养具体到某一类型的思维培养方面,则会使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为一句口号,流于形式。

1.求异思维的激发。

求异思维是创新思维最明显的特征,求异指的就是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任何的科学发明和创造,都是以求异思维作为基础,没有求异便没有创新。史丰收的“快速计算法”的成功;齐国的田单大摆“火牛阵”破燕军于城下;诸葛亮在船上扎草人乘雾佯攻,巧借十万支利箭。这些正是求异思维结出的硕果,千古流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从传统的思维定势中解放出来,对待问题发表自己独特的简介,才能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比如在讲解加减法时,举例100-23,当学生给出结算结果时我问同学们,采用哪种方法计算,这位学生回答,他先用99-23=76,然后再用76+1=77。这时我问他,为什么会想到这么计算,他回答说,用99-23不用进行退位减,计算起来更加简单。所有的学生给予热情的掌声。我们也由此可以看出,所有的学生对这种计算方法都会意了。随着学生知识不断的积累和教师的鼓励,这种求异思维在学生中也逐渐在大多数的学生身上所体现出来,而这种求异思维的存在,正是创新思维的一种表现。

2.直觉思维的培养。

第5篇

小学科学课是对小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最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地方。同时小学科学课包含的知识内容比较广,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想让小学生能够更好地学好知识,小学科学教师必须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提供借鉴。

一、引导学生观察,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思维本身具有广泛性,当我们在对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应该从全方位、多方面的角度去思考答案,而不应该墨守成规,局限于条条框框里,也就是说我们要能够用发散性的思维去看待问题。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去注重观察,去运用这种思维去解决某个事情或者某个问题,这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过程。例如,在学习小学科学课《身边的材料》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自己带来的物品放在讲台上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仔细观察,分析这些物品时用何种材料制作而成的。教师还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小组,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其寻找问题的答案。在日常的小学科学课教学之中,教师一定要善于引а生对周边事物的观察。如观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鱼鸟虫蝶,观察生活在我们生活中的各种可爱的小动物,观察我们所吃的各种食物,等等。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丰富的想象能力,当想象能力丰富之后,学生的思维自然而然就会变得灵活、敏捷,进而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就会更强。

二、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当有效的问题被提出,就如同在学生的脑海中扔下一枚石子,能够激起学生的思考。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作为教师应该善于设置问题,并且通过问题可以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趣味性,学生也就会自然而然地跟着教师所设置的相关问题去进行不断思考。例如,在讲解《土壤保护》这一节自然课的时候,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塑料袋与保护土壤有关系吗?随后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带领同学们走出课堂,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走街串巷地去领孩子们拾捡废弃的垃圾袋,然后将这些塑料袋进行收集。在收集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更加迫切地想从教师哪里知道收集它们跟保护土壤有什么关系呢?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到真正的答案,教师带领同学们去埋有很多塑料袋的地方,发现只要地下埋有塑料袋,上面连小草都不长,由此可见,塑料袋对土壤所带来的伤害。在这次教学情景构建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切实地知道了塑料垃圾对于土壤所带来的危害。在此情况下,教师因势利导学生提出:“在了解到塑料袋所带来的危害之后,在生活中应该怎么样去做呢?”学生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有的学生说以后买菜用篮子,尽量避免使用塑料袋,还有的学生说可以将塑料袋循环使用,等等。总而言之,在这次教学中,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三、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答出问题更重要得多,因为提出问题,然后从一种全新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由此可见,只有我们将问题发现并且提出来之后,才能够去努力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一旦遇到自己不懂的事情,不能沉默不语,而是应该勇敢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在无形之中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营造和谐愉快的教学课堂。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作为教师,想要能够将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首先必须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教学课堂。这就需要科学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而不是以成人的角度去要求他们,命令他们去执行。只有当教师将自己的宽容、理解、关爱和信任都给予孩子的时候,孩子内心智慧的种子才能够发芽。因此,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具有创新潜能,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都能够获得进步和发展。尤其需要注意的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刻,教师都要将自己放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将课堂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自由的思维空间,在这样的教学氛围内,学生才能够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第6篇

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而言,应始终坚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态度而教导学生,以更好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终身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十分被动,思维方式受禁锢和束缚,不利于学生的更好发展。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在课堂教学中以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教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积极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氛围中快乐的学习,并且能够为他们敢于质疑提供有利条件。传统教学中,教师为维护课堂纪律而表现出较为严厉的态度,使学生心生恐惧,不利于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提出质疑问题。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创设轻松的教学氛围环境,在维持课堂纪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有利于树立教师的亲切和蔼形象,又能为学生积极思考和提出有效问题提供良好条件,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二、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欲望,对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探索欲望可以促使他们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其次,在寻求答案时,必然为得到结果而发散思维,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所以,在学生探索中,其创造性思维得以有效培养。例如在《杠杆》教学中,教师将课堂教学基地转移至校园一角中,选择一块较重的石头,问学生能否将石头移动。许多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都失败了,或者无法移动,或者移动过于吃力。此时,教师找到一根粗细程度合适的木头和大小合适的石头,利用杠杆原理轻松移动石头。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索欲望不仅得以激发,而且在求知中明确杠杆原理。

三、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更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小学生积极思考,以提出有效的质疑问题,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例如在《大气压力》的教学中,作者提问:“一杯水和一张纸,哪个更重?”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为水重。作者继续问学生,“相信一张纸能托起一杯水吗?”班级学生全部摇头表示不相信。与此同时,许多学生纷纷提出“为什么”的问题。于是,作者将大气压力的知识内容直接讲解,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讲,且了解大气压力原理和明确问题的答案,对培养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作用。

四、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之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积极解决问题。传统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将科学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中,虽然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小学科学教师应注重实验步骤讲解和操作,促使学生由感性认识过程过渡到理性认知,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讲解人类呼吸时身体发生变化教学内容中,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互相对呼吸时胸围变化情况进行测量和记录,通过学生们的互动和交流,能够自主上升为理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创造性思维。

五、加强教学评价环节

在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积极进行有效评价,包括师生互评、学生自我评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总结能力,对更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见解,使学生进行良好的自我评价。其次,如果学生在评价环节中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差,教师则不应指责,而是引导学生自主补充,并期待下次表现。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可以为学生布置具有合作探究性的作业任务,鼓励他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以充分培养创造性思维。

六、结论

第7篇

【关键词】 小学科学 思维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和使用恰当的方法,而课堂教学是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改变那种以传授知识为主,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既要渗透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教育,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的本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更要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改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重引导,重科学的过程方法,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活动与探究能力,组织好课内外的学生探究活动,才能实现新课程的目标。

一、科学思维有怎样的特征

1.1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考问题时,能够全在看问题,能够看到事物之间多方面的关系和联系,能够抓住一般的、关键的问题,但又不忽略与问题有关的一切重要细节。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老师提出----“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糖水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帮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教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糖水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给教师献上了计策来:“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糖快一点溶解在水里。”“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把糖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 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学生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1.2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思考问题严密、敏捷、反应迅速等。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想出合理、敏捷解决问题的方法。它表现在能迅速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必须坚持:

l、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现熟能生巧。

2、课堂听讲超前思维,抢在老师讲解之前进行思考,把课堂接受知识的过程变成思维训练的活动。

3、定时作业,有意识地限定时间完成学习任务。儿童发展心理学十分强调动手能力与思维发展的关系,并把动手能力视为儿童早期智力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1.3培养思维的独创性

所谓思维的独创性,指学生思维具有创见,它是思维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典型的思维品质。如老师在指导学生做“使扬声器发出声音”的实验时是这样提示的:先把连接扬声器的一根导线压在电池负极下,再把连接扬声器的另一根导线在电池上摩擦,就会听到声音了。有的学生动作很快,当听到声音时,就高兴地叫了起来:“老师,我听到声音了!你来听听。”有的则由于导线连接不正确,怎么用力摩擦也听不到声音。这就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

1.4、培养思维的主动性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指出,科学教学的基本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应用所获得的知识,认识和理解自然事物。这就要求在科学课教学中,老师要为学生准备恰当的感知材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主动探求知识,这是培养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前提。如教学《植物的茎》一课,除了课前要求学生采集一些植物的茎以外,有的老师还有目的地准备一些大小、形状、颜色不同的植物的茎,让学生动手解剖,通过横切纵切,仔细观察茎的构造,直到形成对茎的构造的准确认识。

二、怎样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发挥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的主渠道作用,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2.1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是教与学的结合点。在课堂中,教师首先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精神饱满、相互感染,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激发学生。

比如,“浮力”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大量的演示实验,如“物体沉浮实验”、“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造一艘小船”等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了解浮力的存在,这些活动必然会引起学生对学习后面知识的兴趣。在感受浮力存在的活动中,教师可采用分组实验,利用塑料、橡皮泥和烧杯等生活器材,让学生感受到浮力的确是存在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2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研究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教师根据科学学科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做好一些示范工作,与学生一起学习,引导学生在模仿中掌握方法。

例如,“摆的研究”教学中,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让学生认真地观察不同一高度处的小球从一端摆动到另一端,小球到达的高度是不是和起始位置同一个高度。当摆长一定时,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不是一样的,当摆长改变时,摆动一次的时间是否改变呢?通过观察思考、推理后,学生一定会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2.3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有了兴趣,掌握了学习方法,明确学习的目的,就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自学,不仅是学好科学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手段。有了自学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找出难点、疑点;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做好自学议论,学会合作探究;在课堂中强调自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步骤段落反复读,对重点字、词、句加着重点画出,仔细揣摩,深入体会,准确理解。如,显微镜的概念,可画出四个点:(1)目镜;(2)调节旋钮;(3)物镜;(4)载物台;(5)反光镜。在讲解易混淆的概念如目镜和物镜,可以通过对比阅读等形式,让学生明确概念的内涵。对重要的步骤,教师应引导学生总结出规律性操作结论,并结合实例说明用途,如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标本,应让学生先学会看,再学会用,从中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我们所需要的信息。

2.4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所谓思维,就是在感觉、知觉、表象的基础上进行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小学生要求简单的形象思维,建立形象思维的基础上,初步发展的抽象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的场景。

比如,在“月相变化”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本世纪第一次月全食和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马上会被月全食和日全食美丽壮观的情景吸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科学道理?接着教师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晨曦”画面及各种物体在阳光下形成影子的画面,教师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课本中的思考与讨论,并回答相关的问题。

2.5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实验是整个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能使一些自然现象再现,使学生对自然知识与规律有更清晰地了解,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去主动探索,发现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

例如,在“食物中的营养”实验中,教师强调验证有脂肪和淀粉的实验现象,如果在实验中看到这种实验现象,就说明有这两种营养物质存在,在滴碘酒时注意玻璃吸管的使用方法,这一系列的操作,要求准确到位,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也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2.6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科学教学中演示实验很多,许多概念、原理、规律都是教师通过实验传授给学生的。首先认识仪器,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尽可能自行设计方案,通过实验去观察现象,分析现象,从而得出可靠的结论,这样,学生的设计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都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

比如,在“液体、气体、金属等热胀冷缩”,前面液体热胀冷缩的实验为基础,推断气体和固体是不是也存在热胀冷缩,是验证性实验,即先向学生介绍一切物体都有热胀冷缩,再通过实验验证。其实作为教师,在课堂中可将其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以培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和实践创新的能力为目标,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人的一切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在科学课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课堂思维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又能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纵横贯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只要教师导之有方,学生学之得法,教学相长。最后必定能够达到教师“不教”,学生“自悟”的境界。。科学证明,思维能力是可以由训练而获得提高的,一个智力平庸的人可通过正确引导,不断增强创新意识,掌握创新思维方法,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因此,思维能力的培养成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郁波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3-6年级》,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12月。

【2】张红霞.,科学究竟是什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任长松著,《给教师的18个建议》,《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二期。

【4】蒋翎,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6(9):114,126

【5】顾金水著,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N】,江苏教育报,2010年。

第8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具有摸不着、看不见以及非常神秘的特点,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积极地利用科学的方法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数学学科在培养思维能力中具备的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属于学生对知识进行追求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教学情境当中真正地深入进去,最终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展开各种思维活动。总之,在小学数学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良好的教学情境,并且与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地考虑,从而最终将科学合理的问题提出来,让小学生开展思考。

二、将民主的课堂氛围营造出来

如果小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思维活动和成果并不符合教师的期望或者预先的设定目标,这时候教师要避免将小学生的思维强行地导入预期的轨道中。小学生提出来的一些设想或者思路可能会出乎教师的意料,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会对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起到干扰作用,但是其正好是小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体现。因此,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必须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和肯定,使小学生能够体会到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就能够使小学生的信心得以增强。尤其是一些小学生原本基础比较差,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可能就会变成小学生学习的转折点。

三、对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进行培养

在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为根据,做到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以及由表及里的设置课堂问题,保证课堂问题的阶梯性和多层次性,这样就能够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积极地引导,使其能够逐渐地将问题的本质找到。同时,教师还要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利用阅读问题的方式对问题不同信息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那就可以使小学生将问题的本质和关键迅速地抓住。

四、对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进行培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对小学生“一题多解”以及“一题多问”的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使其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做到求异创新,从而能够对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进行有效的培养。教师必须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进行引导,使其立足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也要尽可能地选择多种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小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开阔和灵活。教师首先要让学生进行自由审题,然后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个小学生将自己的解法说出来,随后再进行练习,这样很多小学生可以列出很多关于这个题目的解题方法,因此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为根据,对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强化,并且将小学生思维的内在动力激发出来,使其能够将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通过这种方式除了能够对小学生的逻辑判断、空间分析以及数学推理的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还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

思维能力似乎很神秘,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训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可以提高的。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调动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在动力。创设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方法,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唤起小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沉浸在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其思维动机的教学模式,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即各个教学环节。教师要联系教学内容,针对小学生实际,提出问题,供其思考。

二、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当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及成果与教师预先设计或期望不符时,教师不能强行将小学生的思维导入教师所预期的轨道上来。因为小学生产生或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想法或思路是很正常的现象,事实上这正是小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对此,老师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借此机会使小学生看到自己的聪明才智,增强他们的信心,而不应该予以否定甚至讽刺挖苦。特别是原本基础较差的小学生,甚至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转折点。

三、由浅入深,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置阶梯式问题或多层次设问,引导小学生思维由表象向纵深发展,逐渐触及问题的本质。其次,引导小学生通过阅读问题,提取关键信息,并分析不同信息间的关系,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最后,通过典型习题的训练强化小学生排除干扰信息、挖掘隐藏信息的能力,逐步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展开联想,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开阔性

为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开阔性,教师要注意引导小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小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时及时提取,为小学生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开拓思维提供素材。小学生分析问题时,系统化的知识储备更容易进行知识迁移关联,对同类知识进行融合,对不同知识进行发散联系。其次,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进行多向思考、力求一题多解,提高思维的发散性和开阔性。例如:“客车与轿车的速度比为3:4”。 把比例关系转化为分数形式,小学生可以联想到客车速度就是轿车速度的3/4,轿车速度就是客车速度的4/3;客车速度比轿车慢1/4;轿车速度比客车快1/3;再联想路程和时间关系,那么,客车与轿车在相同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比是3:4,而时间比是4:3。,通过这些问题的变换,可以使小学生对相关的数量关系进行多方向转化,从而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开阔性。

五、快速准确,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要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控制恰当的教学节奏,以组织快速抢答的教学形式,培养小学生快速准确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生在解题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的解题习惯。其次,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总结归纳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把掌解题思路,积累解题技巧。通过反复训练,帮助小学生将类比法、数形结合法、待定系数法等常用的解题方法掌握熟练,引导小学生进行合理联想,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培养小学生思维敏捷性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六、层层深入,培养小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培养小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总是从问题的产生开始的。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有意识地制造认知冲突,设置疑难,激起小学生的思维矛盾。在小学生解题时,教师应要求小学生既要掌握解题方法,还要理解解题原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适当加强小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以培养小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七、求异创新,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小学生“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能力,引导小学生小学生求异创新,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教师应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小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使小学生的思路变得活跃、开阔。例如:一条公路长1600米,4天修了全长的20%,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还要修多少天?(一题多解)

出示例题后让小学生自由审题,分组讨论再让小学生说说解法,然后再练习。在小学生的解答中,我归纳一下出现了如下解法:

(1)4÷20%-4=20-4=16(天)

(2)1÷(20%÷4)-4=16(天)

(3)1600×(1-20%)÷(1600×20%÷4)=16(天)

(4)(1-20%)÷(20%÷4)=16(天)

(5)1600÷(1600×20%÷4)-4=16(天)

(6)4×(1÷20%-1)=16(天)

(7)4×(1÷20%)-4=16(天)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