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专数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14 17:32:2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专数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专数学

第1篇

关键词:注重积累;复习;预习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贯穿我们的小学、中学、中专和大学。数学如此重要,为什么大多数的学生费了好大的劲儿总是学不好数学。课堂上老师讲的都明白可是课下自己做题总是无从下手。因此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信心。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下面将给出一些见解。

第一,任何课程的学习都是一样的,在课前要进行预习,这样才能知道自己哪方面薄弱。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抓住听课的重点,提高自己的做题能力。但是许多学生预习的效果不佳,存在预习的误区。我们应该养成正确的预习习惯,课前认真学习课本知识,理解学习的方法,重点做教材中的例题。这样有针对性地去看书,注重理解书中的概念和解题技巧。而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善于总结课本中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要在笔记本上记下自己看不懂或者是不太明白的地方以便于上课仔细听讲,寻求突破。

第二,学会听课。在上课时要注意一些听课技巧。听课首先要专心,认真做好笔记,在听课的同时多问自己为什么,仔细考虑老师是怎样分析题目的,在听课的过程中要手、心、脑并用,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

第三,要多做题,善于做题。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学数学不做题,等于入宝山而空返。”我们做过的题多了,了解的解题方法也就多了,看到相似的题型就很容易下手了。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有时候题海战术确实是一种有效的学习途径。在做题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一些要求:(1)认真审题,只有明白了题目的要求,我们才能知道这道题是让干什么,要分清哪些是条件,哪些是结论。(2)学会分析题目,要把困难分解成一个个的小问题,逐步地去解决这些小问题,最终解决整个问题。从而培养自己做题的自信心。

第四,要经常的去看上课的笔记,由于人类记忆规律的存在,时间长了我们就会忘记一些解题方法。时常的复习有助于我们记忆的牢固。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看过去的笔记时有时会产生新的见解。这就是儒家思想“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所以学习一段时间后我们要复习前面的知识。

第五,学会总结和概括。好多学生学习只是泛泛的学习,认为归纳总结只是浪费时间。这只能说明学生还没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们要学会总结和概括,这样我们才能厚积薄发,才能更快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

总之,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书本例题、习题和课外练习的作用。在课前做到认真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及时的复习和完成作业。同时要注重找到适合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只有这样学习数学才不会成为难事,我们的学习能力和效果才会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邹婷婷,杨田.中专数学教学方式的探究.科教导刊,2011(15).

第2篇

关键词: 生活数学 中专数学课堂 教学实践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为生活而教育”。他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笔者所任教的中专学校,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数学兴趣不浓厚,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问学数学有什么用。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何在中专数学课堂中体现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索欲望

学生经常问:“我们学数学有什么用?”其实他们想知道的是: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哪里。为此我们要把数学的实用性强调出来。如:要讲均值不等式,首先摆出问题:建构一个容积为8m3,深为2m的长方体无盖水池,如果池底和池壁的造价每平方米120元和80元,那么水池的最低总造价为多少元?通过分析,只要令长方体的长为x米,总造价为y元,就可列出方程y=480+320(x+4/x)。经分析要求y的最小值,先要算出x的取值范围。带着问题学,让学生的学习具有目标性。

在“等比数列的前n项求和公式”教学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作为背景:从前印度有一位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给我一个棋盘,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国王觉得这很容易,就同意了。可是国王后来发现就算拿出全国的粮食,也不能把棋盘装满。听了这个故事,学生觉得很吃惊,迫切想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时教师提出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揭示出新的课题。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求知欲望非常强烈。这时展开新课的学习,学生就会愉快、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后来学生经过计算,发现如果将这个数字的麦粒铺在地球表面上,其谷层的厚度可达9毫米。

二、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

数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生活,越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比如利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以小李家国庆旅游如何选择旅行社为题引入课题。各旅行社推出的不同收费方式为:甲旅行社:大人全价,小孩半价并赠送150元的现金红包;乙旅行社:大人、小孩每人8折。该怎样选择合适的方案?从这一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引导学生去探究解决这类决策问题。

接着以小徐买了新手机用哪一种方案入网为线索把例题套进问题中,给出下列表格。

步骤为:(1)先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分4人小组合作交流,大部分学生立即用解析法解题,然后教师让学生感受到用解析法解决问题的繁杂性,最后引导学生用图像法解决问题;(2)由学生讨论做出这2个函数的图像;(3)由小组代表在黑板上作图,并分析用图解题的过程;(4)提炼,师生共同总结图像法的具体步骤。

这样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由学生去合作探究,把“知识课堂”变为“生活课堂”,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数学,产生解决问题的需求,激发学习的兴趣,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

中专教材中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有很多,比如排列组合问题:“在50件产品中有3件次品,从中任意抽出5件,至少有2件次品的抽法共几种?”数列求和问题:“某人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一套住房,共需120万元。付款方式如下:购买当天先付30万元(首付款),以后每月的同一天付款5万元及欠款的利息,月息1%。全部房款付清时实际花了多少钱?”概率问题:“东方商厦打算在元旦举办促销活动,策划部决定从4种洗衣机、2种彩电、3种冰箱中,选出3种商品进行促销活动,求选出的3种商品中至少有一种冰箱的概率。”再如指数函数可以解决一些银行的利率问题。还有有关方程(不等式)、几何体、圆锥曲线问题,等等。这些例子都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极性。

三、练习设计要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练习时,应多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我认为对于“有价值的数学”应该理解为学生学习课堂数学后能在实践中或真正的生活中进行运用,并提炼出有效的数学思想与思维方式。所以,我们可以走出课堂,开展一些生活化的数学实践活动,成立一些兴趣小组,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发展数学。

在学习课堂知识后,可以结合课内知识让学生课后搜集家庭中的日常生活事例,对生活现象进行抽象与概括,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写成研究报告或者制作成网页的形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第3篇

1.1在教学观念上有所创新

中专数学教学观念的创新,既要求教师要创新教育教学观念,也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数学的观念,只有教与学同时创新,才能实现中专数学教学的目的。目前,教学观念的创新是中专教师的重要任务,除了教学思路的革新外,更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找到学生不爱学数学的要根源,想方设法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抵触情绪,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在教材上有所创新

现在中专学校广泛采用的中专教材已延用多年,有些内容已显陈旧,已与现实生活略显脱节,所以应根据中专教学的目的适当的改良和压缩中专数教材的内容,对应用性强的内容可以写得详细些,对于应用性不是很强的部分应适当删减,做到详略得当。这样教师在教学中也能根据教材内容划分详略,既能提高对重点内容的掌握效果,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1.3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

中专学校的学生因所学专业不同,所以对各学科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就数学课程而言,文科学生中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理论即可,而对于理工科的学生来说,则要根据其专学其他学科的设置来决定数学课程内容的深度和难度。这就要求中专教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内容和特点,合理确定数学教学的内容,力求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1.4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

数学课程教学较其他基础学科而言枯燥得多,这就对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要让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有所领会,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对学习数学提起兴起,变被动主动。要求教师除了课堂讲授外,还要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引证一些学习数学方面的真人实例。同时,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开辟“模拟课堂”环节,让学生提前预习本堂所学内容,模仿老师对其他同学进行讲解。然后教师对学生进行补充和讲评,并以此作为学期数学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1.5在考试形式上有所创新

数学考试不同于其他学科考试,它多是以计算结果作为判定好错的唯一依据,即使每一步都准确,只计算结果不正确,也得不了多少分,或者根本就得不到分。这种传统的数学考试方式对中专学生来说是有不妥之处的,因为中专数学的教学目的不是要考查学生的计算准确性,而更侧重于对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上。计算结果不正确往往是因为考生的一念之差,并不能真正说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能真正起到教师通过考试掌握学生学习成果的作用。这就要求中专数学教师应在数学考试方法上有所创新,平时应尽可能的采用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平时课堂设定多种多样和考核项目,并以课堂考核成绩作为评定学生学期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1.6强化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理论与实践脱节是目前我国中专数学教学面临的严重问题,因此,应当重视中专数学教学知识的应用性。让数学从学生的专业出发,从社会生活实际的需求出发,更大的发挥数学教学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中专数学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探究数学知识的实践性,将理论数学变为应用数学。

2结束语

第4篇

[论文摘要]探索新时期中专数学教学,以适应新时期中专教学的特点,是当今中专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中专教育作为职前教育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使其就职后即可成为车间、班组的基础技术骨干。因此,中专的教学体制和形式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来执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更应着重于实践技能的发掘和培养,为其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但就目前中专学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形式而言,其重点仍然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以课堂教学为主,没有摆脱老的框框,违背了中专培养目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存在的问题和变革方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制约教学形式变革的几个主要因素

中专数学教学脱离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几十年来在学校一直实行的那种教师讲课,学生记录;课堂听讲,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不论是中、小学,还是中专和大学。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备课、讲课到学生作业、考试等诸环节都是几十年一贯制。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这就是正规的教学形式。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已经习惯于这种规范化教学。殊不知这种规范化的教学形式,不仅使教师陷入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之中,而且也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讲授理解知识,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

其次,中专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排及课堂教学的环境,也限制了教师教学形式的发挥。作为教师,也希望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教学大纲、教材的约束和教学环境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力使自己的授课生动活泼一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这些作法因脱离不了总体的限制,往往收效不大。特别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对教学形式的变化往往又显得不能适应,反而事倍功半。

再者,中专学校的学生,一方面要使自己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适应教学环境,排除外界干扰。另一方面又要熟练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考试。而学生在一节课内完全集中精力听讲是不大可能的,课后还必须去复习、巩固课堂内容。繁重的课程使学生无暇对所学知识做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因此数学课程大多是前面学后面忘,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即使有少部分较好的学生掌握,往往也是停留在表面上。

二、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改革的一些看法

第一,应该在观念上有所转变。这里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与学是一个整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应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应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更应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仅仅是为了讲授课本内容而上课,那只能使数学课程教学陷入僵化模式。而作为学生更应充分认识自己是教学的主体,应主动去汲取知识,不能只是被动适应教师。要善于从教师的引导中发掘本质问题,掌握其实质,并能加以引伸,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探索,做到先入为主。

第二,现行中专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已采用多年,是一套系统性很强的教材,不失是一部好教材。但因为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计划、教材的编排,使得教师必须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进行教学。按照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应该舍去。应删减必学内容,增加应用部分,缩短整个教学时间,使教师能够根据专业特点选排教学内容,增加灵活性,使学生切实学有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专业要求和基础理论,对教学的侧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性教学。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中专数学课程作为基础理论课,无须有太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实不然,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都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回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过程,从而逐步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数学课的理论性较强,但从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更应重视其实践环节,增强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拱桥形状可视为抛物线,让学生实地测量计算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电路中L-C振荡回路所产生的渡形在示波器上显示为正弦曲线。同学们通过观察不仅能理解正弦曲线的概念,若进一步介绍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还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正弦曲线在电学中表示的波形是一种理想状态。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纸片一分为二,再将剩余部分一分为二。重复这一步骤至无穷,这个过程涉及了多种数学概念,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求和、数列极限、无穷小量及级数等等。教师对这些概念加以引伸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地接受新概念。此外,如今计算机发展速度十分迅速,随之而来的是丰富的计算机软件,包括教学软件,都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这些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都能起到增强理解、提高兴趣的作用。

第5篇

【关键词】变革 数学教学 技术人才

【正文】

随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 招生、就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 由过去的统招统分发展到多元化招生和学生毕业后进入人才市场, 实行双向选择, 自主择业。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必将需要一大批技术型、应用型, 受过中等专业教育的一线熟练技术工人和操作能手。中专教育作为职前教育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 其主要任务, 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使其就职后即可成为车间、班组的基础技术骨干。因此, 中专的教学体制和形式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来执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 更应着重于实践技能的发掘和培养, 为其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一、制约教学形式改革的几个主要因素

第一, 中专数学教学脱离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几十年来在学校一直实行的那种教师讲课, 学生记录; 课堂听讲,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 不论是中学、小学, 还是中专和大学。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备课、讲课到学生作业、考试等诸环节都是几十年一贯制。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观念, 认为这就是正规的教学形式。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 已经习惯于这种规范化教学。殊不知这种规范化的教学形式, 不仅使教师陷入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之中,而且也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讲授理解知识, 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

第二, 中专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排及课堂教学的环境, 也限制了教师教学形式的发挥。作为教师, 也希望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教学大纲、教材的约束和教学环境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力使自己的授课生动活泼一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这些做法因脱离不了总体的限制, 往往收效不大。特别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知识的接受者------学生, 对教学形式的变化往往又显得不能适应, 反而事倍功半。

第三, 中专学校的学生, 一方面要使自己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适应教学环境, 排除外界干扰。另一方面又要熟练掌握所学知识, 通过考试。而学生在一节课内完全集中精力听讲是不大可能的, 课后还必须去复习、巩固课堂内容。繁重的课程使学生无暇对所学知识做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 因此数学课程大多是前面学后面忘, 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即使有少部分较好的学生掌握, 往往也是停留在表面上。

第四, 教学实践不适应社会实践。中专介于高中与大学之间, 近年来由于录取分数线越来越低, 中专数学教育的层次也有所降低,个别内容的教学对社会实践已不适应, 如: 解斜三角形、空间立体几何等内容与教学改革实践的发展很不协调; 也有一部分内容出现了超前性, 如: 复数、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数列等章节。另外, 仅仅对某些章节和内容进行了教学改革, 表面上取得了好的效果, 但只不过是局部的优化, 而不是全局的最优化, 达不到整体的优化效果, 甚至于没有中考成绩也可以入学。

二、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改革的一些看法

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 对中专数学教学改革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与各位同仁榷商。

第一, 应该在观念上有所转变。这里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与学是一个整体, 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应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 应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更应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仅仅是为了讲授课本内容而上课, 那只能使数学课程教学陷入僵化模式。而作为学生更应充分认识自己是教学的主体, 应主动去汲取知识, 不能只是被动适应教师。要善于从教师的引导中发掘本质问题, 掌握其实质, 并能加以引申, 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探索, 做到先入为主。

第二, 现行中专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已采用多年, 是一套系统性很强的教材, 不失是一部好教材。但因为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计划、教材的编排, 使得教师必须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进行教学。按照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 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应该舍去。应删减必学内容, 增加应用部分, 缩短整个教学时间, 使教师能够根据专业特点选排教学内容, 增加灵活性, 使学生切实学有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专业要求和基础理论, 对教学的侧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 教学中应注重实践性教学。长期以来, 人们普遍认为中专数学课程作为基础理论课, 无须有太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实不然, 任何一门学科的形成, 都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回到实践这样一个循环过程, 从而逐步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数学课的理论性较强, 但从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来看, 更应重视其实践环节, 增强感性认识,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 拱桥形状可视为抛物线, 让学生实地测量计算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电路中L -C 振荡回路所产生的波形在示波器上显示为正弦曲线。同学们通过观察不仅能理解正弦曲线的概念, 若进一步介绍阻尼振荡和无阻尼振荡, 还可以使同学们了解正弦曲线在电学中表示的波形是一种理想状态。将边长为1 的正方形纸片一分为二, 再将剩余部分一分为二。重复这一步骤至无穷, 这个过程涉及了多种数学概念, 数列、等比数列前n 项求和、数列极限无穷小量及级数等等。教师对这些概念加以引申可以使学生由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由浅入深地接受新概念。此外, 如今计算机发展速度十分迅速, 随之而来的是丰富的计算机软件, 包括教学软件, 都可以在教学中加以应用。这些新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 都能起到增强理解、提高兴趣的作用。

第四, 关于中专数学的考试形式。考试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是不可缺少的。但数学课的考试不能仅局限于演算、论证。对一些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 可以通过笔试检验其掌握程度。另一方面更主要的还应该考察其应用能力、理解能力。这只能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得出。因此, 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 重点在平时, 考察其实际运用能力的权重应增大。这样才能有目的地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自觉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避免出现高分低能。

第五, 教师素质的提高。数学教学改革是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得以实施的。所以从根本上说, 数学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水平。一方面, 教师要具有很高的理论专业知识,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并具有良好的心态和钻研精神; 另一方面, 教师要有崇高的思想品德、教书育人的思想, 能严格要求自己, 树立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献身的榜样, 教师具备了良好的素质, 并在教学中认真负责、不断总结经验, 才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人才。

总之, 如何培养高标准的中专合格人才, 使其学有所用, 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探索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掌握单一的学科内容已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中专数学教师理应不断汲取新知识, 使自己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科学的新思想。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使学生在学习中学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孙萍.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兵团职工大学学报.2000(4).

第6篇

如此的现状,对于从事中专数学教学工作的人们来说是一次挑战一一如何突破常规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艺术、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积极性、进而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拟就此浅析之。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数学兴趣的养成,数学能力的发展,数学学习技巧的形成以及数学情感的培养,主要都是经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依据数学教材认真设计教学环节,准备多种教学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笔者从以下四个环节谈谈课堂教学的设计。

1 生活化引入

所谓生活化引入,其基本含义是:第一,注重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跟据教学的内容,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学生初步体会和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第二,注重引入方式的生活化,把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融入到结构性的数学知识中,把抽象的数学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新的概念、新的知识的形成建立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上,它借助生活故事或话题,以讨论、讲故事或聊天的方式,把数学问题的突破口或切入点放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展示内容丰富的活动世界,为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实践操作、自主探索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

如,在讲授“对数运算”一节的引入时,可以先给每位学生发一张32开的白纸,让学生动手把白纸对折5—8次,然后问要是把这一张白纸对折28次,这叠纸大慨有多厚?在学生给出各种不同答案后,教师可以告诉大家,其厚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这个结果超出学生的习惯思维,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就会急于想知道是怎样求出来的,求知欲油然而生,这时,教师抓住机会,转入正题,其教学效果就会达到事半功倍。

又如,在学习数列时可给出下列:买一套新住房需要80万,若一次性付清可优惠25%,若连续5年分期付款,则需要在每年相同的月份内支付3万元,如果银行1年的存款利率为8%,按复利计算(即每年存款与利息之和转为下一年存款,)问两种付款方式哪种对购房者更有利?这是现代社会中常见的问题,集知识、能力、经济为一体,充满生活味道,通过这样问题的分析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门应用性课程,可应用于生活当中,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又帮助他们提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功能化讲解

功能化讲解指的是:在生活化引入学习以后,不是以严密、完整、逻辑性很强的语言来讲解有关的数学知识,而是以继续针对“生活”实例以聊天、讨论的方式讲解;讲解的内容表面上是与数学知识没有联系的“生活实例”,这种讲解方式虽然不十分严密,但它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将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重点内容通俗地给学生讲清楚,因为中专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解决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一定程度的数学思维能力。

如学生书本的第一节课集合中,“集合”的概念:学生在操场上上体育课,哨子一响,老师会说:“集合”!来集合的都是同一个班的,是事先明确的,从而引出集合的概念,同样类推出集合中元素的三大特性: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又如第三章函数中介绍“函数”的概念:可以学生的点名册为背景,座号栏、姓名栏、成绩栏,老师叫一位同学,同学报座号,老师报成绩,这样就形成:一个名字——一个座号——一个分数的对应关系,很自然就可以得出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函数的概念。

3 结构化呈现

前面两个环节,虽说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表面、初步的认识,但教学毕竟是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认识活动,教师对教学内容必须进行正确、科学的讲解,并把课堂内容融入到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有研究得出,当学习者所掌握的知识体系以一种层次网络结构的形式进行储存时,就可以显著提高知识在应用过程中的检索效率,从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知识的层次结构和学生原有地认知水平,把新知识结构化呈现,有效引导学生将分散的知识从各角度联系起来,使学生形成一张较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知识体系,这样,学生不仅在融洽、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把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或解释实际问题,而且可以深入到数学知识的本质中,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用尽量简单的符号和文字,简明扼要地把所要掌握的数学知识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内在的整体联系,有助记忆,如在“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这一课时可以先从海浪、骆驼的驼峰等具体特征入手,得出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确定了研究的内容;在讲解正弦函数的具体应用,最后板书用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出课堂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知识。

4 鼓励性评价

第7篇

关键词:中专数学;教学改革;专业教学;竞争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07-01

一、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分专业教学

由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所学课程中涉及的数学知识及相关应用也不相同。在教学中,加重对本专业需求知识的学习,删减一些和专业联系不密 切的学习内容是必要的。如果不把各专业的侧重点讲解透彻,仅泛泛而讲,学生没有完全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知识,那么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深 造都会有很大影响。所以,在规定各专业必学的基础数学知识之上,根据各专业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材的处理上,必须要针对各专业的需求确定讲授内 容的侧重点。由于现行中职数学教材尚没有形成科学体系,无法完全满足各专业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需要,那么数学教师应该与专业课教师一起,结合专 业特点,选择或编写一些专业数学教学内容,以够用、实用为原则,开展教学。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更感兴趣,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应用数学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也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分层次教学,让每位学生学有所获

目前,学生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如果教师采用同一个要求教学,基础好的学生就会感到“吃不饱”,而基础差的感到听不懂。但是,目前的情况又不 可能分快慢班教学。为了达到教学的效果,应采取如下方法:

1.分层备课,改变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对差生采用低起点、先慢后快、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办法,把教材的训练目标分解成有梯度的连贯 的几个分目标允许差生根据自的实际情况,一步或几步逐步达到大纲的要求;对优生则允许他们超大纲、超进度学习,拟订各层次教学要求既不能过 高,增加教学难度,加重学生负担,使学生消化不良,丧失信心,也不能太低。降低大纲要求,过分放慢教学进度,完不成学习任务,力求准确地把 握各类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域”,较好地解决“吃不饱”与“吃不了”的矛盾,如要求差生掌握主要知识,学会基本方法,培养基本能力;中等 生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发展理解能力、探究能力等;要求优生深刻理解知识,以及基本知识所反映的基本思想,灵活运用知识, 培养创造能力,发展个性和特长。

2.分层练习,为适应分层教学的要求,课外作业布置可采用多样性形式,一般性作业主要面向中等生,特殊性作业主要照顾到后进生或优等生, 一般来说,后进生的作业主要是大纲要求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中等生主要是全面巩固提高,并有适当应用方面的练习;优秀生则要完成 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应用题,同时鼓励低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尝试向高层次冲刺,以发展智力,逐步缩小差距,

3.分层辅导,分层辅导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查缺补漏,同时更要做好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工作,从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 、培养学习兴趣人手,耐心辅导,让他们完成力所能及的作业,体会到付出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恢复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三、适合社会竞争的需求

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将数学的应用贯穿始终,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建立定量化的思维方式,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数学作为公共基础 课,可以为专业提供必需的、够用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方法。数学教学应结合专业讲清概念,直接选取专业课程的相关内容作为例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以强化所学知识的应用。学生通过反复学习、反复记忆,直到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既可以为日后施展才华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可以为用人单位创造更好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职业教育中的数学教学,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介绍中国数学史、中国数学家,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介绍微积分的历史背景,使学生有 意识地体会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道理;介绍牛顿、莱布尼兹和微积分的发现和发展过程,微积分基本公式及其证明等。通过数学教学, 要使学生明白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计算的需要,是学习其他课程的需要,更是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四、进行开放式教学

第8篇

关键词 中专学校 数学教育 创新思路 研究

对于中专学校而言,数学教育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决定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过程中的难度。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中专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及创新思路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专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中专学校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其形势并不乐观,实践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中专学校的数学教育教学,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专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当前我国中专学校的入学门槛太低,主、观条件决定着中专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些条件的存在,严重制约了中专学校学生的学习水平,同时也制约了中专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据实践调查来看,中专学校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基本上在七十分左右,而且着算是比较优秀学生的成绩。这些现象的存在,也表现出了中专学校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同时也反映出中专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这是中专数学教学的一大困境。

(2)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着一定的心理恐惧感

从当前我国中专学校学生的学习实践来看,正是因多数中专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相对偏低,教师在课堂上的数学教学内容听不懂,或者根本听不进去,学生成绩不好,久而久之就会对数学教学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恐惧感,并逐渐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中专学生在入学之前就对数学没有太多的好感,数学成绩自然也非常的差。数学教学过程中所用到的理性化思维模式及各种抽象化的语言对他们则是一种学习和理解上的障碍,随着学习时间不断增加和数学成绩的不断下降,渐渐地在中专生心中便形成了一种心理障碍,不愿意学习,甚至产生了厌恶之情。实践证明,这种讨厌学习、害怕学习的心理障碍是导致数学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3)中专学校的数学教师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据调查显示,当前我国很多中专学校的教师对中专层次的数学教育实质缺乏认知,尤其是中专数学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给予高度的重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缺乏对中专生潜力的有效挖掘,尤其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中专学校的社会性质,导致很多数学教师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就对其产生了一定的消极认识,对学生的第一印象就是数学基础相对比较低一些,学习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甚至没有可塑性和教育提升的可能性。在这样的客观条件下,中专学校的数学教师就会对中专生的学习采取一种听之任之、任其发展的思想态度,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只是敷衍了事,没有用心去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严重影响了数学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数学教师的这种教学态度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看到老师的教学态度时,自然也就慢慢松懈,久而久之,在师生之间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学生的数学成绩和学习积极性自然不会提高。

二、中专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思路

基于以上对当前我国中专学校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创新中专数学教学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第一,加强思想重视,培养中专生的思维与创新思路、学习能力。首先应当加强学校和教师对中专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鼓励他们进行多层次和多角度探索。对于数学教学而言,解题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实际解题教学过程中,只是满足正解或者浅尝辄止是不够的;实践证明,提高中专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思维模式及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对于数学教学和学习而言,主动地创造和发现一种新的东西,并在理解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定的想法,实际上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在中专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多倡导一些多元化的思想,要打破传统的常规思想,探析新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找到一种相对比较新颖的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数学问题变得更加的简单化,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二,在中专学校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民与主动原则。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在愉快而又相对比较轻松的环境下进行教学和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容易充分地发挥出来,学生更容易表现出题目潜在的学习能力,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当前我国传统的中专学校数学教学教学实践来看,通常在师生之间的情感、教学等方面的交流相对比较少一些,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受教育位置,传统教育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依然在广泛使用,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不相符,因为这样严重束缚了中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基于此,笔者认为在中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打破彼此之间的代沟和传统教学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一个相对比较和谐和民主的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给学生创造更多表达自己问题和想法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第三,创新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思想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认为,数学思想主要是指在数学知识认知过程中所提升的一种思想观点,通过反复的证实和运用,才是其在思想上形成一种数学概念。基于此,笔者认为中专学校的数学知识学习,就是一种数学概念应用方法,只有掌握了主要的数学方法,才能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得心应手,才能找到一种满足感或成就感,才能逐渐培养出一种学习兴趣。

结语:总而言之,中专数学教学思路创新依然任重而道远,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教学理念、模式、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第9篇

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质上是解决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矛盾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其特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认识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然是每个高中数学教师都很关心的问题。

一、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本能的推动力,也是最原始的动力。塞缪尔·斯迈尔斯“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唤醒孩子们对他(她)自己生活圈外的事物感兴趣。一般人的道德和智力都处于“休眠”之中,必须通过这样那样的兴趣加以“激吐”。阻碍人们成功的最大危险就在于不能激起广泛的兴趣。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习的引领、加强作用。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和追求。可通过讲高斯、华罗庚、陈景润等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等方法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做好预习,提高理解能力

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标中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方式。在中专数学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做好课前预习是非常关键的,通过课前预习,教师可以减少课堂上不必要的重复。只有带着学生走向教材,理解教材,才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通过预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这样他的学习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才会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投入到下一次的预习中去。

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老师要恰当地分析教材,恰到好处地在重、难点及思想方法上巧妙点拨,使学生真正地吃透教材,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有更准确的理解掌握,明确本质、理清逻辑关系。

三、提高课堂效率,掌握推理运算能力

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教学设备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讲授法来向学生传授新知识。而在立体几何中,我们还时常穿插演示法,来向学生展示几何模型,或者验证几何结论。如在教授立体几何之前,要求学生每人用铅丝做一个立方体的几何模型,观察其各条棱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各条棱与正方体对角线之间、各个侧面的对角线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这样在讲授空间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就可以通过这些几何模型,直观地加以说明。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时,在一堂课上,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数学离不开推理,离不开运算,学生推理运算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有明确要求的,是高考考查的主要内容,没有较强的推理运算能力,要想在高考中取胜,那是绝不可能的,而推理运算能力也不可能是短期训练或等到高三复习时能够完成的,学生推理运算能力的培养要靠中专数学教学中的每一节课,靠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形成的,是在平时完成作业、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升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要求我们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高度重视。

四、正确对待遇到的疑难问题,跳出题海

首先是要尽可能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解决,如果不能解决,也要弄明白自己不会的原因是什么,问题出在哪里。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决不奢望不遇到难题,但是,也决不允许自己不明白难题难在哪里。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可以采取讨论以及向老师请教等方式,最终解决那些难题;解决绝不是你原来不会做的通过别人的帮助会作了,而是,在会作之后,回过头来比较一下原来不会的原因是什么,一定要把这个原因找出来,否则,就失去了一次提高的机会,做题也失去了意义。

做适量的练习题;不少同学把提高数学成绩的希望寄托在大量做题上,这是不妥当的。做题的目的在于检查你学的知识,方法是否掌握得很好。如果你掌握得不准,甚至有偏差,那么多做题的结果,反而巩固了你的缺欠,因此,要在准确把握住基本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做一定量的练习是必要的。而对于中档题,尤其要讲究做题的效益,即做题后有多大收获,这就需要在做题后进行一定的“反思”,思考一下本题所用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想,是否还有别的想法和解法,本题的分析方法与解法,在解其它问题时,是否也用到过,把它们联系起来,就会得到更多的经验和教训,更重要的是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这将大大有利于今后的学习。

五、做好复习,使知识系统化

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