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03 10:03: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课堂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促进教师发展、引导学生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为了贯彻落实县局构建“快乐课堂”的“双自 六环节”课堂模式的实施,扎实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有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的高效率课堂教学模式,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校办学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一、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两年多来,我校按照中心校倡导的课堂新模式,尝试体验,实践反思。教师们有了全新的教育理念、育人观,课堂上也试着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满堂灌,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了,学生逐渐活跃起来,思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纵观我校的课堂教学不难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暗含表面的繁荣,实质无物的隐忧:对课堂教学改革认识上有偏差,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讲得还是多,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重视知识的传授,对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不够;合作学习形式化,没有实效,假问题、无效问题时常出现等等。忽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作业量过大,过多的占用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因此,我校必须要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从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出发,从教师和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研究形式,探索出一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师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二、基本理念
1、构建“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训练”轻负高效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2、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要使课程适应学生的学习,让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低层次的学生参加活动。
4、授课必须体现精讲精练,对于难懂的,教师要启发,适当点拨,指点迷津。一堂课学生直接使用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教师要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三、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总目标 :课堂中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有效落实三维目标,要做到一个信任、两个提高:相信每一个孩子内在的潜力,给每个孩子创造一个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提高孩子的思维、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促进每个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教师目标:加强科研意识,提高理论素要,提高备课能力,在不断实践和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教师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学生目标:明确学习目的,是课堂中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善于合作,有独立学习的能力,积极思考问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成效目标: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整体素质有所提高,探索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师生愉悦。
四、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为了使教师能轻松积极研究教学,提高教学水平,我校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依据课改的总目标,杜绝搞形式主义,找出制约教学效果的因素,制定出可行的教师评价标准,本着解决身边小问题、促进教师快速提高的原则,学校确立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1、倡导教师做“三能、三会”教师,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三能即:教师有独立研究教材的能力、教师有独立分析学情的能力、教师有独立设计教学预设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三会即:课前教师会研究、课上教师会引导、课后教师会反思。
2、构建“六步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
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我们按照学科、年级的不同构建了两个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先全力构建完善语文、数学课堂新模式,在此带动下,使所有学科全面铺开,逐步使课改均衡、协调发展。
三至六年级: 独立预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点拨释疑----拓展应用----检测提升
(三至六年级学生已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每天放学前老师布置预习目标,并作简单要求,学生在家进行课前独立预习,搜集相关资料或记录下自己的疑问。)
一、二年级:指导预习----提问质疑----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相机引导-----当堂检测
(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弱,需要教师及时有效地引导。)
五、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独立预习——合作交流——汇报展示——点拨释疑——拓展应用——检测提升
模式语文科诠释:
独立预习:是课前学生依据课后题或老师布置的预习目标对课文的自学和初步了解,以及教师对课文的教学思路设计。
每课授课前,布置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包括查找有关资料和相关信息,通过查字典掌握文中生字、生词,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并提出自己的困惑,一并记录在课前预习本上。教师利用集体办公时间,对新授内容进行同级交流,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思路,提出预设性问题。
合作交流:是指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先将自己预习本上的内容进行交流学习,质疑解疑,并结合老师的预设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学习,本环节突出让学生人人发言,各抒己见,读中感悟。
汇报展示:各小组汇报本组的交流结果,从读中展示自己对文本的领悟,小组间展开竞争,激发学习兴趣。
点拨释疑:对于学生出现偏差的结论或想不出结论的问题,老师要及时引导点拨。
拓展应用: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和特殊句式,进行仿写练习,利用文中的空白点,进行想象写话或续编故事,让学生学以致用,有目的地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检测提升:针对本课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达到“堂堂清、人人清”。
新模式数学科诠释:
独立预习:是课前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自学以及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课前布置学生独立预习,收集相关信息并找出自己的困惑,记录在预习本上。教师利用集体办公时间对新授内容进行同级交流,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思路,提出预设性问题。
合作交流: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将自己预习本上的内容进行交流学习,教师及时点评并归纳出本节教学重点,本环节设计在激发学生人人发言,积极展示自己收集的信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汇报展示:针对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索学习,各小组汇报演示过程或推导过程,促进小组间互相借鉴,互相质疑,共同提高。
点拨释疑:对于学生出现偏差的结论或想不出结论的问题,老师要及时引导点拨。
拓展应用:联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数学走进生活。
检测提升:针对本节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达到“堂堂清,人人清。”
六、实施策略
我校把教学课堂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实施,我校计划从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完善制度,落实集体备课效益等方面进行改革。
1、健全课改机制 学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由秦淑霞校长为课改组组长,由领导组其他成员及教研组长为课改组成员,全面负责改革方案的实施。
2、落实集体备课效益 改变以往坐班、坐点的集体办公制度,真正促使教师在有效的办公时间内,使教师的个案形成定案。每课授课前,教师利用办公时间对新授内容进行同级交流,设计科学的教学思路,提出预设性的问题。教师务须积极参与备课,基本做到一课一案,一课一反思。
3、改变学习方式
(1)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2)接受式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3)课堂中学生座位编排可以呈多样化,老师要在行动上把教师的讲台变为学生的展示台,要常走在学生中间关注、关心学生的学习状况,拉近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4)倡导小组合作,具体安排:每个小组以6人左右为宜,基本要优、良、中、差相结合,每个小组中男女生搭配要协调,学生性格要互补。要设立语、数小组长各1名,小组成员必须分工到位,要开创“人人都是班干部,生生争做学习星”的局面。小组里要建立互助意识,小组间要打造竞争意识,任课教师要有针对性制定组内评价体系和组间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良性竞争的品格的形成,做到以学风导班风。
4、反思提升
学校每个阶段要依据实施方案所制定的学习研讨、实践反思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课改工作中针对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反思总结,非常关键,前一阶段的总结是后一阶段工作调整提高的依据,使“推进活动”丝丝相扣,一环紧扣一环。
5、以制度促落实,以活动促发展
学校不定时进行片段听课,把握课堂设计情况,严把教师讲课时间不得超;备课检查做到经常化,评价备课质量改进;积极开展课改教学活动,着重检测学生素养能力,力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6、完善评价机制
(1)能积极参与集体备课,并有自己独到的处理方式,依据平时查看听的情况及备课效果依次进行评价。
(2)根据课堂教学改革进展情况分科目、分年级听课,由各教研组长组织本段教师,着重抓住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生成、学生的学习方式、参与状态、目标达成等环节集体评议。
(3)以年级为单位,每月评选出优质课案、论文、课改反思及随笔等。
(4)初步对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有转变行为的,通过书面东西及教师参议评议打分。
(5)对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做的突出的教师,可在年终绩效考核、职称评定、优秀教师评选中给予倾斜。
(6)对不积极参与课改的教师,将采取:“一谈”(谈话指出问题)、 “二警”(提醒警告)措施,督促参与。
积极贯彻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认真落实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教法和学法改变传统的
“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生本课堂、学本课堂,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推行导学稿。
2、构建“先学后教、讨论提高”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1:1学本课堂”。
3、转变课堂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重点从传统的“教师教得怎样”转移到新课程“学生学得怎样”上来。
组长:__ __
副组长:__、__
成员: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
课改工作具体由教学块负责实施,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人__、__。
1、导学案
“导学案”就是对传统所说“预习”环节的一个具体化和思维化,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导学案”就是通过学生“先学”确定“教”的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是谓“先学后教”,很有科学性。
导学案的开发原则:“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品质化”。
“导学问题化”将是我校开发导学案的主导思想,意在通过教师的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当然,导学案中适当地配备些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可以的,但习题要精化不能泛化。
教务处负责设计“导学案”模板,任课老师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再做补充。
导学案是对教师“教学设计”中“预习设计”部分的一个细化,所以,导学案不能代替教学设计(旧称“教案”),教师上课还必须有教学设计。《教师教案专用本》中要加大导学案“问题设计”和“课堂互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重要环节。
2、 合作学习小组
每个教学班级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3-4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合作学习的开展基于知识互补、感情相融的条件,保证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干,都是学习的主人。
__中学的“合作学习小组” 由3人按照“组内异质”的指导思想构建,相对学习较好(充当主持人)的学优生坐在中间位置负责开展活动。当然,各科根据学科及学情特点在课堂可以灵活调整。
“合作学习小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班主任负责在__月初组建到位。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包括主持人)名单印发每一个任课老师。
3、“错题库”
错题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是教学活动中攻坚克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校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建立“错题库”, “错题库”是我校月考检测命题的重要题源和学生平时学习攻坚克难的重点目标。
4、课堂管理及评价
教师上课是“一岗双责”,即集教学和安全管理于一身。课堂教学要教管并重,只教不管、只管不教或者管理不到位都是失职行为。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在课堂讨论、作业和座谈等诸环节中,要对每一个同学的表现及时给予明确评价,以鼓励肯定为主,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参与的积极性,以亲和力等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作业布置以及评价上,学困生应该与其他学生有所区别,把分层教学管理落实到位。
1、 制定《 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__月份)。教学块根据校情、教情和学情,并结合相关培训制定《
__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务处设计导学案初稿,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
2、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__月初)。申明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结合《 __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具体时间表(2015年__月中旬启动),就导学案、课堂讨论小组的建立、课堂教学时间设置(20:20即1:1)、针对学困生的分层教学与管理等环节作出说明和要求。
3、召开专题培训会(__月初)。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后教学块组织教研组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培训会,印发重庆沙坪坝区部分学科“导学精要”,特别就我校设计的导学稿模板和课堂教学要求做重点培训。
4、深入一线督查落实(__月中旬开始)。首先,教务处要收查教案和“导学稿”,其次,教学块要深入一线课堂检查落实情况,其次,教学块要通过召开教师会和学生会的方式对各学科推行的课堂改革情况进行调研,据此不断完善导学稿的设计。
【关键词】教学模式教学安排教学进程及监控学科成绩评定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4-0056-02
一、背 景
随着中国世界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对大学生的英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7年提出了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1]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针对我院英语教学实际情况,我院在院领导的亲自带领下对2010级本科生的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大部分本科英语老师参与了这次教学改革。
为了实施这一教学改革,我院对教学硬件进行了大量投入。所有本科班级都使用多媒体教室教学;另还拥有多个机房及多间语音室;除了这些设备上的改变外,我院还拥有较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在我院的网页上,目前已有:新视野大学英语,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蓝鸽四、六级网考训练系统等网络学习平台。这些条件都为我院以2010级本科生为对象的基于计算机网络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改革方案
1.教学模式
我院对2010级本科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首先实行了听说、读写分课型教学,其中听说课每周2个课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为主线,配合读写课的教学内容,每两周完成一个单元,在语音室授课。读写课按照学院对文理专业每学期设置不同的教学计划,分别设计为:文科专业第一学期每周3个课时,第二学期每周2个课时;理科专业第一学期每周2个课时,第二学期每周3个课时,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为主线,每两周完成一个单元,在多媒体教室授课。这一措施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使得老师备课时有所侧重,授课时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也使得学生上课时心有所专,学有所用,用有所长。大多数参与老师都肯定听说、读写分课型教学是正确的,是有利于老师、学生的教与学的;学生对这一分课型教学也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分课型课堂能让他们明确每一堂课的学习目的,减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心理压力,并能让他们在有效的课堂时间里掌握更多的内容。
其次,我院2010级本科生的英语教学采用了课堂+网络的组合模式。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和监督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和网络资源,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有效的英语自主学习,要求每个学生每周至少上网自学2个小时,并对学生的上网学习时间进行统计和监管。学习内容包括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读写、视听说),以及新视野大学英语网站提供的各种学习资源,除此之外,还有我院网页上提供的其他学习资源: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上)、(下)册,蓝鸽四、六级网考训练系统,蓝鸽四、六级网考训练系统题库管理,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V4.0等。
在这一课堂+网络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作为网络自主学习的指引线,有效地发挥主导及调控的作用,改变了在原来的传统课堂中老师的角色,让老师从知识讲解者和灌输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2.教学安排
我院2010级本科生的英语教学实行了学生网上选课的改革措施,这是以前从未实施过的。学生第一学期刚入学时进行自然班教学,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大量的机会了解老师,包括本班授课老师和其他班级的授课老师,并让学生在网上对本班英语老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网上评价打分,学生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可以了解不同的老师授课情况和学生评价,并在第一学期期末选课时选择他认为好的或者适合他的老师,这一措施不仅使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力来选择师从谁家,也给老师们施加了不少的压力,使老师们都严肃认真的对待学生、对待课堂,从而使整个英语教学的质量得到提高,也使师生关系进一步改善。
3.教学进程及监控
(1)读写课。
读写课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读写课总课时减少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读写译能力及英语语言综合能力,这对我院全体教师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面对全新的教学设置,我们承担读写课教学的老师们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创新:
1)精简课堂讲授内容。在原来的传统课堂上,教材上的所有内容几乎都由老师在课堂上负责讲解,而学生被动地听讲解、记笔记,或者无所事事,很少有发挥主动性的机会。所以在新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们精简课堂讲授材料,重点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相关的背景文化介绍,英语语言国家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对照,文章篇章结构的分析,写作方法的介绍,以及课文中出现的较难理解的语言现象或文化差异的讲解。其它内容则交由学生在网络上完成,并进行合理的检测。
2)合理分配课堂时间。读写课的课堂时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时段主要是老师根据课文特点为学生勾勒学习主线(可包括文化背景、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诸多方面),旨在让学生对课文有个整体认识,并明确课后自主学习的重点和方向;第二个时段主要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的输出工作,通过课外的自主学习,把自己内化了的知识与其他同学分享。学生可通过role play, classroom presentation, students being as a teacher to explain the text, students own creative activities等各种活动来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在这一时间段里,老师主要负责对学生的输出进行点评和指导,并从中找出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对课文不理解或理解误差的部分,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当堂答疑和讲解。
(2)听说课。
为了增强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大学英语听说课在教学中不单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所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由老师机动安排课堂时间,可把一次课分为两个时段,第1个时段主要进行听力能力的训练,内容以新视野大学英语听说教程为主,此外还根据学生的英语程度,结合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考试题型,讲解各种题型解题技巧,并配合大学英语四、六级听力材料进行训练,或适当添加各种视频材料等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并明确学生该章节课后网络自学的目标、重点和内容等。第2时段主要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根据教材内容或是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提示一些英语口语表达的技巧、常用句型等,然后以任务型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当堂完成一些口语表达任务,或是作为作业,让学生课后准备,留待下一次听说课进行检测。
(3)网络自主学习。
网络自主学习是新环境下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要它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有效的监管就是重中之重,也是一个难点。因此,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探索着把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监管。
形成性评估可以采用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记录、网上自学记录、网上测试记录、学习档案记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价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终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
1)形成性评估。形成性评估(Formative Assessment)是“学生和老师对学习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适时分析”。[2] 这一概念的引入给教学和评估的有机结合提供了一个机遇,使我们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院形成性评估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
第一,上网学时要求。要求2010级本科学生每周上网自学时间(听说、读写分别)不少于2小时,没有达到额定时间总量的将在该生的网学成绩中有所体现。这一规定主要是通过上网学习时间量的要求帮助学生养成自觉上网学习的好习惯,同时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英语。
第二,课堂检测。不管是听说课还是读写课,老师都要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网络学习情况进行检测,针对本单元或章节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设计适当的问题或学习活动,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输出情况,老师来检测学生对所完成任务的自主学习效果,对于完成效果不理想的学生进行督促和相应的指导,并对网络学习加以规范。
第三,定期网络测试。对于网络学习效果的检测,除了课堂上老师的随堂检测外,每单元还配有形成性测试,即每两周定期在网络学习平台上进行一次单元测试,测试内容完全选自此单元预定自学的网络学习资源。这样,一方面激励学生坚持网络自主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检测学生学习的成效。
2)终结性评估。终结性评估是在一个教学阶段结束时进行的总结性评估。终结性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这种考试应以评价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为主,不仅要对学生的读写译能力进行考核,而且要加强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考核。[1]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我们对学生一学期的学习情况的评定方式也做了相应的调整,以配合各教学板块的设置。
第一,读写课终结性评估方案。读写课期末成绩评分方案:形成性评估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
形成性评估中额定上网自主学习时间的完成情况占20%,课堂输出成果及考勤占10%,定期阶段测试成绩占20%。通过这样的分值设定,让学生明确成绩不止是期末要考好,关键还要看平时的学习情况,特别是网络自学的学习成效以及学习时间等。由此帮助学生养成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并创造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
第二,听说课终结性评估方案。听说课期末成绩评分方案:形成性评估占50%,期末考试成绩占50%。在期末考试成绩部分又分为两个模块,其中听力考试占期末成绩的60%,口语占期末成绩的40%,由此体现该门课的特点,即听、说都要兼顾,听和说在英语学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形成性评估部分,课堂出勤、课堂表现和课堂口语表达任务的完成情况占据10%,网络测试部分占20%,网络自学部分占20%。
三、改革成效
我院过去一年多进行的2010级本科生基于计算机网络和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在该改革模式下,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积极性有了较大的改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也一定程度地改善了我院学生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
当然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我院过去一年探索的改革方案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网络自学检测部分确实还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有的学生请他人代做网络形成性测试,网络无法识别;有的学生不做网络形成性测试,老师也无能为力;还有的学生为了达到规定的网络自学时间量,挂在网上却不进行英语学习,网络也无法处理等。当然这些现象有的是技术问题,有的是我们在设计之初考虑不周造成的,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下一步的实施过程中加以改进和规范。
参考文献
一、统一认识是课改的思想基础
课改的前提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近年来在教育部门的组织下,我校组织领导和骨干教师参观了省内外许多名校,参观后,我们进行了反思。要彻底改变思维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学理念,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思想碰撞、交流智慧的主阵地,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大胆改革。
二、机制建设是课改的基本保障
1.在课改制度建设上,我校先后制订了《学生自主管理实施方案和评价细则》、《课改工作实施方案》、《优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小组建设方案及实施细则》、《高效课堂教学评价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紧紧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总目标,我们对学校的各类工作制度进行了修改,从导学案设计、课堂教学、学生评价、小组建设、作业布置、校本研修、质量监测、业务考核、评优树模等方面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改配套保障机制,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2.在课改机制构建上,为了确保少走弯路,防止出现盲区,我们采取试点先行分层实施的办法,严格实行领导蹲年级指导负责制度。在课改试行阶段,每两周召开一次课改小结反思会,分析问题,商议对策,推广先进做法。
3.在课改指导管理上,我们聘请了市教研室冷永良主任为业务顾问,指导学校课改和课堂教学工作。同时严把导学案设计和学生小组建设两道关,导学案必须提前两周设计好,备课组长组织教师讨论完善,分管领导进行检查审核,对设计不科学,质量不够高的坚决退回重新设计。学习小组是优质高效课堂建设的“动车组”,是高效课堂的灵魂。
4.在课堂评价上,我们彻底改变了过去的教学观念,教师教学理念由“以教代学、以教导学、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以学导教、以学评教”。要求教师学生都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或帮扶能够领会的不讲。每节课教师必须少讲精讲,要将大部分讲练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组织者、帮扶者和引导者,通过理念的更新和角色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获得更多、更充分的发展。
三、信息技术是课改的重要手段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越来越凸现。为了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我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作用,让课堂教学更加优质高效,我校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建设的力度,先后建成了千兆校园网,给每个教室安装了触控一体机,给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为每个学生和教师建立了网络学习空间,率先在全区实现了“三通两平台”。
四、文化构建是课改的根本目标
近年来,我校以打造高效课堂为切入点,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健体、学会审美为目的,全方位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成立了班级、年级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和学生志愿者协会,构建起了小组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学习文化、社团文化。全力引导学生做到行为自主规范、学习自主激励、生活自主管理、活动自主组织、文化自主构建、思想自主提升。“经典诵读”、“阳光大课间”、“三节一会”等系列活动已成为学校的常态化和机制化工作,素质教育强力推进,学生能力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翻转课堂;数字摄影;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36-03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内涵与现状
2007年,“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最早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的化学老师乔纳森・伯格曼和亚伦・萨姆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 Khan)将这种教学方式加以推广,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渐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2011年以后,翻转课堂又吸纳了“MOOCs”(慕课)等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与特点,从而得到了更快的发展。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将翻转课堂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近年来,随着翻转课堂在国际教育界的日益走红,关于翻转课堂的理念、方式、效果的研究文献层出不穷。2011 年美国学者 Gerstein最先构建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他将翻转课堂划分为四个阶段:体验学习阶段、概念探究阶段、意义建构阶段以及展示应用阶段。美国学者布雷特・维廉认为,翻转课堂的实施带来了课堂活动时间的增加,教师与学生有大量的时间进行增强性的课堂活动,如讨论互动、基于项目的学习等,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美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我国学者张金磊等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最早构建了课前和课后两个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框架,对我国本土的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和建构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马秀麟等对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课堂讨论对知识内化有帮助。清华大学的刘震等人还明确指出,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变化,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转变成为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则由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主动研究者。华东师范大学的田爱丽教授认为翻转课堂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最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是做作业遇到困难和迷惑的时候,翻转课堂更能实现这一点。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由于强调课上学生协作学习以及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所以为“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了可实施途径;它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二、《数字摄影》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思路
以往我校的《数字摄影》课程主要采取“大班授课、小组轮流实践操作”的教学模式,减去理论授课和操作演示时间,课内留给每个小组实践拍摄的时间非常有限。课内只能安排每个小组一次拍摄实践的机会,无法保证充足的创意构思时间,也无从验证比较各拍摄方案的优劣。学生普遍反映课内讨论交流时间不够,拍摄方案未经充分讨论酝酿,拍摄时间仓促。通过对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和国内外成功案例的分析,我们认识到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过程由课内转移到课外,大大增加了课内实践探究和师生互动的时间,促进了个性化教学的实现。这与《数字摄影》实践性和创作性强的特点极为吻合,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鉴于此,本教研团队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立足于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探索构建了“以问题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实施方案,优化《数字摄影》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本次课堂教学改革以我院14级《数字摄影》课程为载体,重新规划教学活动、教学过程和师生角色,努力促进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字摄影》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思路如图1所示。本教研团队立足于在《数字摄影》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对策、优化教学活动,并将研究成果投入到教学实践中进行检验。首先,在分析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和国内外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结合我院《数字摄影》课程教学实际,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案。然后,任课教师通过集体备课等形式进一步深化《数字摄影》课堂教学活动,优化关键环节教学设计。并通过听评课、学生调查问卷、学习效果跟踪等形式,及时反思课堂教学行为,总结有效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后,以PDCA循环管理理论为指导,依据“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不断优化完善“以问题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数字摄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适应性。
三、探索“以问题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创新课内外教学活动设计
本教研团队探索“以问题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数字摄影》翻转课堂实施方案。课堂外,把微信、QQ空间、课程网站等有计划地纳入教学环节,围绕如何达到拍摄效果这个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拍摄方案。课堂内,以实践探究完成拍摄任务为驱动,督促引导学生消化知识深化概念。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及对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和教学时间的重新规划,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数字摄影》翻转课堂实施流程图如图2所示。
首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基础分析,设计符合学生整体水平和个性特点的三层分类实践操作项目,制作微视频等自主学习资源。
课前,以如何达到拍摄效果这个核心问题为引导。教师将教学课件、操作演示、学习任务单和目标等资料上传至课程网站和微信等课程平台,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协作学习中提出拍摄方案。并且借助课程网站和微信互动平台,及时进行网络答疑,监控学生的课前预习行为,提高学生课前预习效率。
课堂上,以实践探究完成拍摄任务为驱动。首先通过15分钟知识问答等形式对学生的课前自学效果进行检查,收集问题。做好理论知识讲解;然后,对学生提出的拍摄方案组织研讨,教师做好理论知识讲解;接着,指导学生实践操作,探究完成拍摄任务,督促学生通过拍摄实践消化知识深化概念;最后,组织成果展示,师生交流创意思路、总结拍摄方案,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课后,教师上传优秀学生作品和商业拍摄案例,既可以让学生作品有更好的展示空间,也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师生还可以在微信等平台上进一步评估、讨论作品,促进讨论式教学的深入进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四、构建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2+3”分层教学项目,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翻转课堂教学的成败并不在于视频的制作,而在于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在课堂中,本教研团队构建了项目导向、任务驱动“2+3”分层教学法。“2”是指两条教学主线,即“讨论演示主线”和“学生操作主线”。“3”是指三层分类实践操作项目,即“教学性项目”、“自主设计项目”和“生产性项目”。
“讨论演示主线”是教师将知识点融合到项目中,通过一个拍摄方案的讨论交流和操作演示来讲解知识展示应用效果。“学生操作主线”是学生根据拍摄方案和操作演示完成课堂任务单中规定的项目,即通过有指导的任务探究,掌握操作技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这两条主线相辅相成,让学生明白实际拍摄中的注意事项,更让学生通过拍摄实践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迁移运用知识。
“教学性项目”是指教师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基础,精心设计知识点明确、操作性强、有代表性的典型工作项目,是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阶段教学过程。比如在进行摄影基础知识教学时,就以结合教材中的项目化拍摄案例开展教与学。“自主设计项目”是指学生自由选择主题的专题拍摄项目,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专业兴趣进行专题创作,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生产性项目”是指来自于教师承接的商业项目和学生淘宝创业项目的实际拍摄任务,该类项目的教学过程对接实际工作过程,按行业标准评判和筛选学生作品,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创业和就业竞争力。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2+3”分层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上的实践教学法,用理论指导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和深化知识,这种教学方法非常适合《数字摄影》等技能型实践课程。尤其是三层分类实践操作项目,能够针对学生的专业基础和发展目标进行因材施教,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建立全程化的、三位一体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美国教育评价学家斯塔弗尔比姆(D.L.Stufflebeam)认为:“评价是为决策提供信息的过程,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但传统的课程评价模式往往采用期末考试等终结性评价手段,更多的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而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不多。在翻转课堂中,考核学生的最佳时机是课堂上,需要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情况进行评价,并为之提供及时的引导。因此,建立动态化、全程化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评价体系,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养成过程进行记载、监控和评价,对于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统一化评价与差异化评价相结合、他评与自评相结合,既重视职业能力的系统训练,也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还兼顾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其次,课程评价体系应重视学生个体差异性,更注重纵向比较考察学生的努力与进步情况,注重检查学生职业技能的逐步提升、职业素养的日常养成、职业作风的培养等动态情况。课程评价体系应特别注重评价与干预相结合,为教师和学生及时提供反馈、指导和奖惩,起到及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促进教学过程中师与生、教与学双方的良性互动。
六、建设课程资源,支撑课堂翻转
本教研团队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裁减与其它课程重合的教学内容,比如照片后期处理技术;删掉过时的教学内容,比如暗房技术;扩充当前摄影的最新技术,增加摄影专题,比如淘宝摄影专题、写真摄影专题等。
建设《数字摄影》微视频、课件、实践项目、优秀摄影作品、课程网站等课程资源,支撑课堂翻转。首先,本教研团队集体备课,分析学生的专业基础、学习特点和教学目标,创作微课视频和三层分类实践操作项目,提供差异化的教学资源。根据每节课的课堂目标,我们创作1-2个微视频,每一个微视频呈现一个摄影作品的完整拍摄过程。我们用Premiere CS6和Camtasia Studio 8.0来进行微视频的录制与后期制作,操作简单且画面清晰。其次,从网上甄选高质量教学资源。网络上关于摄影课程的学习资源多如牛毛、参差不齐,需要根据我们的教学目标和学生接受程度进行鉴别筛选,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此外,收集共享优秀学生摄影作品,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创作灵感。
七、结束语
本教研团队依据学生的学习特征与课程特点,探索基于翻转课堂的《数字摄影》教学模式和实施方案,创建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我校14级《数字摄影》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与跟踪比较,“以问题为引导、以任务为驱动”的翻转课堂实施方案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利于增进师生亲密度。
同时,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学习过程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制作者、学生的学习伙伴。因此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施翻转课堂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何朝阳,欧玉芳,曹祁.美国大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
[2]Jackie Gerstein. The flipped classroom[DB/OL]. http://scoop.it/t/the-flipped- classroom.
[3] 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4]何克杭. 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
[5]李海龙,邓敏杰,梁存良.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
[6]秦炜炜. 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4(7).
[7]陈明选,陈舒.基于理解的翻转课堂研究――以《电视编导与制作》课程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4(6).
[8]马秀麟,赵国庆,邬彤.大学信息技术公共课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1).
一、领导身先士卒,做课堂教学改革的领头雁
本次课堂改革教育局领导亲自参与,并在物力和财力方面给予我们大力支持,为我们的课堂改革保驾护航。通化市教育学院的各位领导和教研员在此次课堂教学改革中献计献策、精心指导,为课堂改革的顺利进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改革伊始,我校就成立了以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和各科教研组长为核心成员的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并制定了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实验计划,建立了领导干部听课、研讨制度。在平时的工作中,小组成员深入课堂,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与研讨,并且积极开展观摩课活动,为其他教师课堂改革树立榜样,并在教师中培植典型,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带头人的辐射作用。
二、强化培训、学习,为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重视宣传
本次课堂教学改革的灵魂就是观念的转变。因此,我们在三个方面加大了宣传力度:一是向全体教师;二是向全体学生;三是向学生家长进行宣传。
(二)加大培训力度
如果把本次课堂改革灵魂看作人体结构的神经中枢,那么三个载体就相当于人体的心脏、动脉和静脉血管。只有通过三个载体源源不断地把新的教学观念、学习方法输送给学生,才能实现课堂改革的目的,因而对教师进行三个载体的培训是课堂改革必不可少的环节。
1. 积极参加通化市教育局和教育学院的各项培训。
2. 立足实际,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
(1)学案和导学案是本次课堂改革的两个载体。学案、导学案的制定和管理我们都有严格的要求。首先,采取电子化管理,在前一周必须把通过集体备课形成的学案、导学案上传到教务处进行检查和审核;其次,经过教务处审核合格再进行打印;再次,导学案打印后必须有二次备课(即在自己的导学案中要有自己修改手写的痕迹)。为使学案和导学案进一步规范化,不定期举行了双案展,制定了双案展的评比标准,对每一位教师的双案进行打分。
(2)开展课例研讨,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结合双案导学课堂教学结构,分步开展了课例研讨,总体要求是模仿移植、深入实践、推陈出新。
第一步:组内研讨课,以学科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要求认真进行教材分析,抓住重点、难点,反思以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出适合我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授课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学设计及双案的编写。
第二步:校级研讨课,举行校级课例研讨活动,要求包括学科领导在内的每位教师都要上一节校级研讨课,分管领导及本组全体教师参加听课,并及时评课,研究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第三步:举行校级树标课展示活动。
第四步:开展学标活动。
第五步:开展人人上达标课活动 。
(3)倡导教师写教学反思,不断积累课堂教学改革经验。
(4)开展教师素质提高工程,让教师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实践者。
(5)学生培训。一是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旧的学习方法,适应并学会新的学习方法。二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学生进行培训。三是创设良好的氛围去影响学生,如让学生观看杜郎口中学的实况录像,到展示比较好的班级去听课、去体会等。
三、建章立制
为了使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我校先后出台了《通化市二十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二十中学集体备课制度》、《二十中学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工作制度》、《通化市二十中学课堂改革评比奖励方案》、《通化市二十中学课堂评价方案》、《通化市二十中学小组合作学习建设方案》等一系列关于教学管理和改革的措施,对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提出了具体而又严格的要求,通过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指导人,以制度督促人的办法,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活动顺利展开。
四、取得的成绩
1. 情感升华了。在课堂改革中,我们抛弃了以往束缚学生手脚的种种清规戒律,激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鼓励同学之间交流,欣赏智力超常学生的大胆猜测、奇思妙想,宽容学生幼稚、粗糙,甚至错误的想法等,以此吸引学生参与全新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 观念转变了。所有的教师一致认为此次课堂教学改革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一次历史性变革,是正确的,旧的模式不能再持续下去的共识已经达成。
关键词:高职院校;自主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能力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教育走过2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已占半壁江山。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校的生源质量逐渐显现出滑坡现象,学生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高职学校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教育质量,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必然成为现实改革的出发点和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一、高职校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调查
在高职教育中,突出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是其主要特点。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课堂教学仍是一种主要方式。如今走进高职教学课堂发现“,满堂灌”的教学现象仍然比较常见,课堂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经调查发现47.9%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54.8%的人把教师上课比较枯燥列入自己有时缺课的主要原因,对培养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高职人才来说,这种现象十分不利。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落脚点在于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和核心问题。目前,各高职校进行各种各样的教学改革,如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考试方法改革等,虽然想法都非常好,但是很多学校的改革处于纸上谈兵的阶段,真正实施起来困难很大。例如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使用多媒体这一手段上。但是仅仅抛开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手段的改革吗?教学手段多种多样,我们要实现的是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机整合,并相互协调,最终达到教学手段的日臻完美。
二、“自主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引进
合作学习兴起于美国,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我国开展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由此可见,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三、“自主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结合高职校的实际情况,作者认为可通过以下步骤展开:
(一)加强制度建设,夯实项目建设工作基础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可成立“自主合作学习”项目实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自主合作学习”的指导工作,负责“自主合作学习”的活动安排、组织与实施、创新与整合和经验推广。
2.制定实施方案。在学习先进经验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反复研讨的基础上,出台《“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具体目标、时间安排及保障措施等内容。各系部可以根据系部专业设置情况,制定本系部“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便于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实践操作。
3.建立激励机制。修订教学教研工作考评细则,将“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情况纳入考评范围。对积极使用“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并获校级示范课的教师优先考虑外出培训学习、评先选优。
(一)加强能力建设,推进项目建设全面实施
1.统一思想认识。学校通过召开各学科教研室主任会议、全校教师会议,宣传“自主合作学习”的实施背景、重要意义、主要目标和具体实施要求等内容,统一全校师生的思想认识,动员和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潜心实践“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班会等机会,向学生宣传“自主合作学习”等相关要求,激发学生参与“自主合作学习”的激情与活力。
2.组织学习培训。在全校范围内多次组织全校教师的全员专题培训活动,让教师重在了解项目的背景、内涵、意义、实施流程和实施要素,为在课堂层面全面实施自主合作学习做好积极的准备。组织教师自学“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和相关资料,拟写个人实施“自主合作学习”的工作计划。通过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观看优质课堂教学实录、参加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讲座等多种方式,学习先进教学理念。
3.开展专项教研。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提升师生实施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学校每学期分别组织一次“自主合作学习”研讨课以及专项教研,分学科集体研讨,确定本学科“导、学、研”课堂教学模式。做好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反思和总结,积极探索高效优质的教学途径,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强化课题研究。针对该项目的实施,可由学校教师主持“高等职业学校‘自主合作式学习’课堂研究”类似课题。课题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教师的首要责任,搭建教师互助平台,创造研究气息;通过组织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引领自主合作学习模式的推进,总结出自主合作学习式课堂的利弊,从学生实际出发,完善方案,探索出更符合职业学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以校本科研为依托,以校本教研为主导,造就研究型教师队伍。
5.示范引领带动。以教研室活动为基础,组织不同年级教师进行交流。推荐表现好的教师,公开进行授课,组织本教研室内人员进行进行观摩,使得每位教师从中汲取“自主合作学习”的运用精华,为己所用。向学校推荐运用“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优秀的教师全校集中授课,为大家树立典范。这些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三)加强资源建设,丰富项目建设载体内涵
1.建立基础台帐。根据“自主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明确教学台账资料的整理、归档要求,建立系统全面的“自主合作学习”系列教学台账资料。
2.建立学案中心。建立以学案为载体的自主合作学习,让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抓手,学案成为学生课前学习的“老师”、课堂学习的“试验田”、课后复习的“训练场”。各教研室根据学案导学、自主探究的基本要求,组织教师编辑本学科的学案库。学校组织开展自主合作学习学案评比活动,对优秀的学案进行表彰。利用信息化资源,建立全校优秀学案中心,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3.建立优秀案例库。组织教师根据自主合作学习的具体实践,编写案例材料,对实施自主合作学习中的具体举措、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和教学反思等进行总结。学校组织对内容翔实、成效显著、思考深入等优秀案例进行评比表彰,并建立实施自主合作学习优秀案例库。
四、“自主合作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成效
(一)推动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以生为主,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结合起来。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小组合作是集思广益,弥补个人学习思考不足的关键举措,是深化学习的过程。充分展示,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展“自主合作学习”的课堂,是学生充分展示个人魅力的舞台,更是提升个人学习质量与能力,开阔视野的高层环节,缺少不得。它是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将本组的探究结果向全班同学展示的一个学习过程。
(二)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
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反思,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课程标准的新要求通过研究紧密联系结合,理论水平和实践及研究能力不断提高,促进了研究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三)促成了学校的特色发展
几年来,学校边实践、边研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实践成果大胆的向社会展示,向兄弟学校展示,产生了良好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向外界推介了我们的经验和做法,也得到了家长、专家、兄弟校的一致好评,扩大了学校的影响。经过两年多的全面推进,作者认识到,把工作的着眼点仅放在领导、教师两个层面上是达不到立体效应的,学生的各种培训必须跟上。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运用须掌握许多策略。例如学生兴趣的培养、赏识教育的运用、学生地位的提高等等。这些策略的合理运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潜力。以提高学生地位为例,高明的教师应该让学生参入到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学生的潜能一旦发觉出来,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不可想象的。
参考文献
[1]梁桂英.高师化学课堂教学方法改革实践与体会[J].时代教育,2011(1).
[2]刘志强.高职高专学生学习态度现状及应对策略[J].新余高专学报,2008(3).
关键词:畜牧兽医;专业课;教育教学方法
目前,我国许多职业学校都开设了畜牧兽医专业,目的是培养能够掌握动物饲料配制、繁殖技术、饲养管理、疫病诊断与控制相关理论与技术,能够从事养殖场生产技术与管理、动物门诊、饲料及兽药营销等的高素质畜牧兽医专业的劳动者及中级专业人才。对于畜牧兽医专业课教育教学,根据笔者自身的切身体会,发现专业课在教学上特别是教法上对学生学好专业课至关重要。
1畜牧兽医教师教好专业课的目的和意义
教好畜牧兽医专业课不仅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更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打破了国家的界限,而且日益趋向国际化。在这样的一个特殊时代下,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科技共享的时代已经到来,提高科技水平显得尤为重要,而没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则很难干好专业工作与适应社会。所以,作为一名畜牧兽医教学的工作者,应教好专业课,为学生掌握专业技能提供基础条件。
2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设置
畜牧兽医专业主要课程有畜禽生理、畜禽饲养、饲料配制与质量分析、畜禽饲养管理等,还有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如综合训练、毕业实习等。总的看来,畜牧兽医各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自然性科学。所以,开设好专业课和实践实训课,对畜牧兽医专业学生的发展大有益处。
3畜牧兽医专业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缺乏师资就内蒙古宁城县职教
中心专业师资队伍来说,专业教师不足,缺乏一支业务和技能双精的专业教师队伍。分析原因,与现在毕业的师资类对口毕业生较少有关,内蒙古宁城县职教中心对口专业学生相对较多,导致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尤其是实验实训教师都是由任课教师担任,从时间上和工作量上都感觉有些力不从心,这样就导致专业课抓的较好,而实验实训课相对薄弱,使学生所学理论与实践不能很好地结合起来。
3.2缺乏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畜牧兽医专业课不仅要求学生有教好的方法记忆所学内容,而且要把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联系实际。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要有好的教育教学方法。
4开好畜牧兽医专业课的对策
为适应中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农牧部组织骨干教师对该专业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模式及课程改革试验。根据教改运行情况,进行了市场调查分析,制定了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模式及课程改革计划和实施方案,进一步完善了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提高了教学水平,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4.1制定教学课改实施方案
为了使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农牧部制定了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市场对人才需要、畜牧兽医专业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及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了教学改革的内容、目标,并组织实施,为专业教学改革制定指导性方案。
4.2完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
根据调查情况和骨干教师的意见,对畜牧兽医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和改革。课程的改革与调整是根据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来进行的,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职业技能的要求为参照。
4.3改革传统课程,增设新课程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职业技能的要求为参照,认真对“解剖生理”“家畜饲养”“兽医临床诊断”等传统课程进行改革,增设“农业政策”“标准化养殖规划计划”等,适应畜牧兽医专业的与时俱进和社会的新需求。
4.4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利用学校现有条件进行现场观摩、实训。总之,通过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感性认识,丰富教学内容,使职业教育能真正从单一的课堂教学中解放出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5积极进行教学手段改革
针对粉笔写字教学占用时间多,不生动、不直观,课堂授课内容少、教师任务繁重等现象,根据教学需要,学校为教师配备了电脑及电子书籍,教师配备了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施,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大部分教师制作适合自己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5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5.1教学管理
学校成立教学督导小组,进行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检查,如课堂巡视、听课,期初、期中和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定期组织学生开座谈会,汇总学生反馈意见等。把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给教师,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师的责任心。近年来,由于严格的教学管理,没有发生过教师旷课、迟到、早退和教学事故,顺利完成了教学和教改任务。
5.2师资建设
本文针对目前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弊端、学生基础知识不足等进行分析,提出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中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教学思考
会计专业是我校开设较长的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为适应中职教育改革的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我们成立了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的课题小组,我担任组长,组织任课教师进行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与探索。改革试点工作中,根据教改运行情况,市场调查分析、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意见和建议,使本课程的专业教学计划、课程项目有进一步完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改进,教学内容更贴近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有关措施和规划也得到阶段性的落实。现就进行教学改试点以来会计电算化课程试点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改方案的实施与落实情况
1.制订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组织好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使教学改革有计划、有目标地实施,我们制订了会计电算化改革与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以市场对会计人才需求、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了教学改革的目标、组织领导、内容和步骤,为试点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制定了指导性框架。
2.修改会计电算化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
根据对人才市场的调查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对在校2014级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电算化课程进行了较大的的调整和改革。课程的改革与调整是根据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的,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群为依据、以职业技能的要求为参照。
3.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技能的提高,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原则,积极鼓励教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以软件内容为主设置的有关项目,教师讲授时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即根据授课内容的重要知识点将项目划分为若干模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知识点选择相应的模块,学生主动操作,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项目中的所有模块。这种类型的项目比较简单,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主的方式完成任务。也就是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会计职业教育,真正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解放出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积极进行教学手段改革。
根据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调整,在教学手段上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特别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导课堂教学的改革,有了较大的进步。针对财经学生专门开设了财经专用机房,大部分教师都开发了适合自己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共享文件方式,让学生们可以有好的学习资源共享,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二、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1.教学管理。
学校和会计进行两级的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模式,教务处与会计组都成立了教学督导小组,进行教学管理与教学督导检查。如课堂巡视、听课、期初期中期末的教学常规检查、公开课的交流、定期组织学生谈心、每班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以及教学信息反馈制度如教师日志、学生课堂日志、学生反馈意见,以“一包三表”即学习资源包、行动导向表、学生学习导向表、学生学习评价表的形式汇总等。同时进一步规范了教学管理制度,如教师工作职责、教学环节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较为完善的规范条例,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对推动专业试点改革与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2.师资建设。
为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鼓励教师取得双师证书,同时,为提高专业教师的职业能力,在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多参加相关财务软件公司组织的培训,或进入企业实践会计电算化工作,丰富实践经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地适应教学,服务教学。
3.优化教学方式和手段。
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的改革,会计电算化专业结合各方面的实际和专业性质,将继续在课程中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即“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教中学、教中做、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思想,这样,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质量有所提高。上课时,学习气氛更活跃,教学效果更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手段方面,全部课程已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知识讲解,使用“一包三表”让实务操作教学更直观。
4.建立合理的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会计电算化专业应建立两个会计模拟实验室:一个是手工模拟实训室,主要用于手工会计的实验,只需配备实训专用的桌椅即可;另一个为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即会计专业专用机房,主要用于财务软件的演示应用与维护,在实训室备有相关商品化财务软件,建立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学生在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教学案例,进行电算化会计的实际操作。一般情况下,学生应先在手工模拟实验室,利用其所提供的凭证、账本、报表等实验工具进行手工模拟实训,从而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然后通过电算化模拟实训把手工会计中所用到的会计案例,在电算化模拟实验室中,按不同项目,利用用友教学软件进行操作。网络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实施网络教学必须具备网络平台和网络资源(即课程网络课件)这两个基本条件。在教学实践中,借助校园网和课程网络课件(课件内容包括教学大纲、电子教材、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实验指导、实验习题、练习题库、疑难解答、自测考试等模块),学生在课程内容学习方面,可以做到随时随地安排,掌握学习主动权,实现个性化。
5.考核方式改变,保证项目教学的顺利实施。
第一,重视平时的训练过程,不能把期末最后一次随堂考试成绩作为最终的课程成绩。因此,按课程单元训练的比重及重要性分布成绩的比重,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例,平时成绩源于学生课堂表现,促使学生认真上好每堂课。第二,考试内容理论加实践。期末考试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理论题约占30%~40%,主要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另一部分实践题占50%~70%,这部分内容分成若干相对独立项目,按项目测试学生的上机实际动手能力,已取得较好效果。
总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长期的工作,我们的课题改革不是一劳永逸的,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改革,我们会不断探索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模式,为今后的电算化课程改革进一步提供理论支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培养出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吴春华 单位:南安职业中专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