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9 03:34:40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滕王阁序课文原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文,感受文章风格,体会作者感情。比如,在《声声慢》的教学中,如果在介绍了两宋之交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李清照漂泊丧夫的创作背景后,播放配乐朗诵,学生会对李清照词中的家国之悲、丧夫之痛和漂泊之苦感受的更加深刻。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上课前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营造一种激越雄壮的情景,让学生热血沸腾,那么在讲解苏轼词豪放旷达的风格时就轻松自如了。在讲解《故都的秋》时,用多媒体展示出秋晨庭院图、落蕊轻扫图、秋雨图、秋果图,通过声音和画面对感官的刺激,学生可以很直接地感受到故都的秋的清、静和悲凉的特点,也很容易像作者一样深深地爱上北国之秋。
其次,多媒体教学可以化难为易,让传统教学方式中的难点变得浅显易懂。比如,《滕王阁序》中第二、三段所描绘的景物让人如痴如醉,写景的手法也让人叹为观止。然而,北方的学生,没有去过南方的话,按照自己的在北方秋天生活体验去感受滕王阁的景色,这和原文是有很大的出入,甚至个别同学会感到滕王阁的秋景不过如此,怀疑滕王阁怎么会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如此的经典美文,绝妙的写景手法,按照传统的讲解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想象,身临其境地体会滕王阁的秋景的美妙,更不用说培养美感了。如果运用多媒体展示出滕王阁秋日美景的图片,让学生一目了然地看到滕王阁的秋景,就很容易让学生发现它的美,身临其境地感受它的美。在讲解写景手法的时候,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图片和声音相结合,就像拍电影一样,有远镜头、近镜头和中镜头,也有全景镜头和特写镜头。随着镜头的变换,很容易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描写景物时远近错落有致、上下浑然一体、色彩变化、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和视听结合的手法,并真正的赞叹王勃的才华。
再次,多媒体教学能提高课堂效率。语文课程的知识点很零散,尤其是文言文,文言知识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比如《苏武传》,文章比较长,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大多是边讲课文边讲文言知识点,如果学生稍不留神就会错过重难点。如果教师把文言知识点全写黑板上,又要占去大量课堂时间;一个教师教多个班级的话,还要反复去写,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如果换成多媒体教学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展示重难点,学生偶有开小差,还可以看屏幕解决,并且一旦制作成课件可以循环使用。另外,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课堂上直接快捷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点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情况,像《苏武传》这类比较长的文章,往往需要几课时才能讲完。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实时、快捷地检测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效果,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就迎刃而解了。
摘要:本文介绍了“注释朗读法”对于文言文、古代诗歌以及现代文三种体裁的具体使用方法以及“注释朗读法”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功用。
关键词:注释朗读法 文言文 诗歌 现代文
大多数的教师和学生在语文课程的学习中都忽略了课文小字注释的功用。其实,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注释朗诵法”是一种快捷、方便、行之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绝好方法。
“注释朗读法”指的是同学是大声地、集体地将注释朗读出来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法有两大优势:第一,全班集体大声朗读,语速适中,且注释里的每个字必读,自然全部注释就了解于心。第二,集体朗读的声音较大且有气场,能帮助部分容易思维分散的同学集中精力。
大体来说,课文注解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言文和诗歌的注释,一类是现代文的注释。
文言文和诗歌的注释篇幅较长,一般情况下,如果同学能够掌握注释,那么对课文的理解也就相当到位了。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使用“注释朗读法”呢?
学习文言文时,我们可以以课文的自然段为单位进行划分。可先读一段自然段的注释,而后读一段课文原文,然后再用教师提问的方式进行巩固。如此施行的原因是文言文的注释通常较长,注释部分往往要超过原文很多篇幅。例如人教版必修五课文《滕王阁序》的注解便有三个页码。如果不分段朗读,学生一次朗读内容过多,容易产生倦怠感且不便于记忆。
诗歌的注释一般较短。故而我们可通篇朗读注解,而后朗读原文进行理解。例如人教版必修二课文《涉江采芙蓉》共有七条注解,篇幅共三行。老师便可让学生朗读全部注解以及朗诵全文,而后提问学生对于诗句的理解。
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解有什么功用呢?
首先,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释可以扩展同学的文化底蕴。例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收录了《诗经》两首、《离骚》、《孔雀东南飞》、《诗三首》四篇文章,而这四篇文章文后的第一个注解分别详细介绍了《诗经》、《楚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古诗十九首》等四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品。能对中国传统典籍有所接触并产生兴趣对于同学来说肯定是有着莫大好处的。
其次,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释可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通过人教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的课后第二条注释学生可以了解到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通过人教版必修一《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的第二十一条注解,同学可了解到古代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通过人教版必修二《兰亭集序》这篇文章的第二条注解,同学对“天干”、“地支”纪年法有了个初步的认知;通过人教版必修五《陈情表》这篇文章的第十五条注解,学生可以了解期为穿一周年孝服的人,指的是关系比较近的亲属。语文学科承担着一个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而读注释恰恰能很好地完成这一任务。
再次,朗读文言文与诗歌注释可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对学生来说,阅读王粲所著的《登楼赋》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平时朗诵注释的同学来说,这不是一件难事。例如《登楼赋》有个句子——“临皋隰之沃流”。乍一看,无从理解。但如果同学曾经朗读过人教版必修五《归去来兮辞》中“登东皋以舒啸”这句诗的注释,便可得知“皋”是水边高地的意思。纵然我们不知道“隰”的意思是低湿的地方。但我们仍就可以推测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楼的某个方位临水。再比如《登楼赋》有个句子——“漫逾纪以迄今”,如果同学朗读了人教版必修三《马嵬》中“如何四纪为天子”这句诗的注释,就知道“纪”的意思是十二年。那么自然知道了“漫逾纪以迄今”这句话的意思是这种流亡生活至今已超过了十二年。老师教授文言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天同学能自己熟练地毫不费力地阅读文言文。而朗读注释这一方法确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现代文的注释相对来说简短些,但这些注释与高考题的基础题有着密切的关系 。比如2012年江西高考语文试卷的第一题B选项考查了“锱铢必较”中 锱字的读音。而“锱(zī)铢必较”这个词是在人教版必修五《咬文嚼字》这篇文章的注释里出现的。而江西卷2011年的高考语文试卷的第二题A选项考查了“不落言筌”这个词的字形。而这个词在人教版必修五《说“木叶”》这篇文章里以“不落于言筌”的形式出现在注释中的。
故而,我们针对这种情况,可让同学对全篇课本的注解进行集体朗读,然后给出三到五分钟让学生当堂默记,而后以抽查和听写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不仅每篇文章我们要采取这样的方式去做,而且应该以月为时间单位,把当月学习的现代文注释进行温习。
关键词:文言文 技巧 推断
一、借助字音推断
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通假字与本字的读音往往是相同或相近的,我们可以借助原文中的通假字并结合文意,推断它的本字,用本字的意义解释通假字。例如“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滕王阁序》)中的“销”字,其读音与“消”字相同,“消”的含义是“减少、消失”,则我们可以推断,“销”就是“消失了”,成语“销声匿迹”的“销”也是这个意思。
另外,汉字中形声字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其声旁也可以对我们理解词义其辅助作用。例如:“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邶风》),“匪”的声旁为“非”,“非”的意思是“不是”,那么此处“匪”的意义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借助字形推断
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形声字的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例如:(1)骈四俪六,锦心绣口。(柳宗元《乞巧文》)
(2)造大国之城下。(《战国策·宋策》)
“骈”的声旁和形旁都为“并”,即是“并列、一起”的意思,“俪”是“成对”的意思,故而可判断“骈”释为“并列、对偶”是正确的。“造”的形旁为走之旁,联系下文“大国之城下”是处所,不难推断与此相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和“登峰造极”中的“造”字意义一样。“造”字的其他意义(如“制造”“成就”“始”等)显然与句意不合。
三、借助词性推断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名词,在古代汉语中有动态性,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词性,意义也就不会相同。我们可以借助句内语法结构分析来推断词义,即根据词语在文言文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再根据它的词性推断它的意义。如“太祖以女妻彧长子恽”(《三国志·魏书·荀彧传》)中的“妻”字,因“妻”与“彧长子恽”均为名词类,据两名词并列前者多为动词的规则,可以推知“妻”为“嫁”之意。 “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先进》)中的“妻”字也是“以女嫁人”这个意思。再比如“鸟覆翼之”(《诗经·大雅》)中的“翼”字,如果译成“翅膀”,很明显是讲不通的,整句不可能翻译为“鸟覆盖翅膀”。其实此处“翼”是动词,是“用翼遮盖,保护”的意思。
四、借助语境推断
一个词一般有多种意义,只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它的意义才是确定的。所以一定要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来考查词义,即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现代汉语中的“孩”字是指小孩,但是 “如婴儿之未孩”(《老子》)中的“孩”译作“小孩”是不通的,应该讲成古义“小儿笑”, “未孩”就是还不会笑。 现在我们所说的词语“孩提”的意思实际上是指“刚会笑而处于提抱之中”。《孟子·尽心上》中就有“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这样的话。又例如:“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冯婉贞》)“结束”在今义中是“发展或进行到最后阶段,不再继续”,在这里联系上下文,则应该翻译成“整理好装束”,和今义完全不同。“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开张”今义为“商店开始营业”,在此处联系语境,应该讲成“不闭塞、广泛”,整个句子应译成“陛下您实在应该开诚布公广开言路,听取群臣的意见,从而发扬光大先帝(刘备)所遗留下来的美德”。
五、借助语言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在上下句中处在同一位置上词语意思往往相同、相对或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如“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由文中的“灭”可推知“族”也是“灭亡”之意;“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由“用”可推知“以”也是“任用、重用”之意。
六、借助课文推断
【关键词】影视资源;形象固化;文学想象;意义误读
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影视资源指的是在教学上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应用价值,在语文课程设置、实施过程与评价反馈中可以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可被利用的与教学息息相关的、能够帮助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效果的所有影视作品。本文所阐述的影视资源是可应用于教学中的影视资源,区别于其在传媒领域中的含义。
一、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一)影视资源的直观性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影视是一门集文学、音乐、表演、舞蹈、美术于一体的现代综合艺术,是集画面和声音为一体的表现形式,比语言文字的表现更具直观性。中学生相对于成年人在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方面较为欠缺,影视资源所包含的内容丰富,其中对于自然和人文的拍摄和展现可为学生提供生动的补充,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比如在学习《滕王阁序》这篇古文时就可以为学生播放与滕王阁相关的影视作品,通过影视作品的播放,能够让学生对“落霞”“孤鹜”“秋水”“长天”等意象有直观认识,感受到落霞与孤鹜、秋水与长天在同一个画面中亦动亦静,光影和色彩强烈对比的景象,从而对课文的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影视语言相比,文字语言的表达较为抽象,而影视语言将抽象的形象和思维具象化展现在声音和画面中,直接调动观看者的感官感受。比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的外貌的描绘,“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教师为学生播放影视相关影视片段,让学生通过观察影视中人物的妆容,了解什么是“罥烟眉”,通过演员神情的传达感受什么是“含情目”,另外让学生分析影视中的呈现与文本有什么异同,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堂互动和思考。
(二)影视资源为课堂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的使用使得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感和现实感,情感上容易受到感染,情境教学的方式有很多,但是运用影视资源创设情境是比较能够还原情境从而进行情境创设的,影视资源能够全面地为课堂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情境和背景,从而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并且接受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气氛更为活跃。比如在学习戏剧《雷雨》时,通常会让学生扮演戏剧中角色的情境设置方式使得学生更好地感受戏剧的魅力,理解戏剧所表达的深意,但由于学生对戏剧的掌握能力和表演能力有限,学生不一定能够很好地诠释角色。这时可以为学生播放优质的《雷雨》话剧表演,并且让学生结合课文文本进行体味模仿,将影视资源、课文和学生模仿表演结合起来创设课堂教学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影视材料,让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情境设置,影视提供的丰富的人物形象,具体典型的环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接受的效果要比纯粹的讲授要好得多。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只有教师讲述或者简单的图片播放等模式难免有些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融入课程学习,影视资源的使用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丰富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前的导入、课中教学、课尾运用、主题性的学习等各个环节可引用和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源来创设教学情境。
(三)影视资源为解决教学难点提供辅助素材
影视资源不仅可运用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中,也可运用于各种课文体裁的教学,辅助各个文本体裁难点的教学。诗歌注重的是意境,意境的表现往往比较隐晦、复杂,很多时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时往往难以把握。比如在学习《天上的街市》这首现代诗时要求学生大胆联想和想象,若学生不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则很难体会到诗中所表达的内容,这时可为学生提供与星空、宇宙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宇宙的奇幻从而激发想象。在小说教学中,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描写比较复杂,或者小说中所描绘的事物和场景与学生生活差距较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接触,会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障碍。比如在学习《红楼梦》相关节选时,除了复杂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外,《红楼梦》描绘的服饰和摆件等也比较精致和复杂,很多闻所未闻,新版电视剧《红楼梦》相较于其他版本的影视作品是对小说文本还原度较高的影视作品。在学习课文内容时,则可为学生播放相关片段,让学生对复杂的文本描绘有一定了解,为学生的理解和想象提供参考。而散文和说明文的教学也可对影视资源进行利用,如对《昆明的雨》的学习,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与其他地方的雨有什么不同,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有一个更真切的感受,学习《太空一日》时则可为学生播放有关太空的视频。
二、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误区和弊端
(一)影视人物形象的固定容易导致文学形象固化
影视中的人物形象不同于文学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影视中的人物形象是由具体可观的画面,固定的人声设定和改编的故事情节等具体的因素实际呈现出来的,势必会形成固定的影视人物形象。在小说和戏剧教学中,若学生在未接触或者未深入了解小说文本之前观看影视作品,则很容易让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先入为主。比如86版《西游记》中六小龄童饰演的孙悟空的形象深入人心,难免使得学生在阅读《西游记》原著时会联想到六小龄童所饰演的孙悟空的形象。影视人物形象固化的呈现则使原本抽象的,给人以想象空间的人物形象固化,使得学生对号入座,将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带入文学作品中,使得学生眼中的文学人物形象固化为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另外像四大名著这样的经典作品会被多次改编为电视剧或电影,比如《西游记》电视剧既有旧版又有新版等多个版本,电影改编也有《悟空传》《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等众多影视作品,这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老师选择不同的影视资源的情形,给学生留下不同的人物形象,有的学生脑海中是不同版本中的电视连续剧中的人物形象,有的则是不同版电影中的形象,若学生在未阅读文学文本或对文学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未有自己的把握前观看影视作品,则对文学文本中人物形象的把握很容易受到影视人物固化形象的影响。
(二)影视的视听特征容易弱化文学的想象
影视是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艺术,是用画面、声音或是用视听的语言方式来表现来传达信息的艺术形式,构成影视语言的各个要素,包括画面和声音是具体可观、可感的要素,影视语言的魅力在于视听符号给观众感官的直接刺激。比如电影《鸿门宴》场景布置、人物形象和配乐等直观地表现,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上试图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文学语言的魅力在于文字语言本身的魅力和给读者带来的想象,文本阅读结果是产生了具有读者个性想象的艺术,而影视视听语言具体传达的是典型的限制读者想象的艺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是被提倡深入理解文本,应对文本有自己独到的感悟和见解的,而这种能力依赖于学生自身具备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的,文本中所描绘的不能够具体可观的人物和背景等需要学生自己补充和想象。如对项羽和刘邦的人物形象,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但影视的直接呈现则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画面,而影视中的人物和情景一旦呈现在学生面前则变得单一,不易更改,容易导致学生对号入座,将影视中的描绘带入文学作品中,从而导致文学想象的弱化。影视视听语言的特征反而会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培养学生的文字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是不利的。
(三)影视改编与原文本的差异性可能产生意义误读
影视改编,指的是影视对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的改编。影视改编有三种经典改编理念,分别是“形神兼备再现原著精髓”“表达原著的哲理和主题内容”和“把原著仅仅当成是未经加工的素材”。从影视改编上来看,影视改编有侧重忠实于原著的改编,也有注重根据原著进行加工创作的,而运用于教学中的影视资源则适合选择忠实于原著的影视作品更有助于教学。但即使是忠实于原著的影视作品与原著也会有差异,比如1998年版的电视剧《水浒传》中对《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部分的改编,电视剧中李小二偷听被发现受到恐吓后不敢直接对林冲说,而只是暗示,但林冲似乎没有明白李小二的用意,还是心安理得地去接管了草料场,而小说中描写的是林冲明知道管营等有阴谋,但还是带着疑惑心存侥幸地去接管了草料场。电视剧和小说中对林冲这一部分的刻画是有差异的,电视剧中的这种差异若是呈现给学生则容易使学生误解为林冲是没有理解李小二的用意,则对小说中的意义和林冲的形象产生误读。另外原文本的载体是文字,这就决定了原文本语言的抽象性、概括性,而影视改编则表现为具象性、直观性,限制了读者发挥个性的空间。所以从改编本身和影视与原文本载体差异上来看,这种差异性则可能会使未把握原文本的学生受到影视改编的影响而对原文本的理解产生歧义,甚至是受到影视改编先入为主的影响产生意义误读。
三、影视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坚持适用性原则,精心选择适用于教学的影视资源
如今影视作品繁多,大量影视资源为中学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并不是所有的影视资源都可以为语文教学服务,所以应根据教学设计、学生的认知水平等进行精心选材,选取最适合于教学的影视资源,选择最典型的、最有意义的片段。另外影视资源的运用是为了适用于教学,所以对于像名著改编等类型的教材文本的教学则应选择比较忠实于原著的影视改编作品。影视资源对于教师来说是为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和解决教学难点等问题而使用的,而影视资源对观看者来说,是视听上的综合刺激,所以在影视资源的筛选上应选一些能引起学生观看兴趣的影视作品,以更好地达到教师使用影视资源的目的,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情境和课堂环节设置中来。学生们对影视资源的内容感兴趣,再加上教师正确的引导才能真正发挥影视资源的作用。影视资源的时长较长,而课堂时间有限,影视资源的使用是为配合课堂教学而不是占用课堂时间,所以在选择影视资源时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最典型的,最适用于教学的片段。影视资源与其他静态的课程资源相比是优秀的课程资源,但并不是所有的课程必须运用影视资源,所以应结合教学重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是否使用影视资源,使用什么样的影视资源来配合教学。
(二)坚持适度性原则,合理安排影视资源使用时间
影视资源的使用是为配合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合理安排影视资源的使用时间,避免降低教学效率,浪费学生学习时间。首先应注意所选取的影视资源要能够突出教学重点,所以切忌引用冗长、表现力不强的影视资源,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选取贴近教学实际的影视资源,选取合适时长的、典型的片段运用于课堂教学。影视资源在课堂中的使用是灵活的,可以运用于课堂导入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的环节,也可以运用于教学之中辅助教师完成教学重难点的解析等,但课堂时间有限,教师要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若使用影视资源的频率过多则势必会占用课堂时间影响其他教学任务的实施,所以在使用影视资源过程中应注意影视资源的使用频率,应将影视资源的使用放在必要的环节。影视资源的时长往往较长,但有很多影视资源的艺术价值比较高,可为学生解读教材文本提供新的视角或者可供学生进行影视欣赏等,像这类可供赏析的影视资源不可能在课堂完整观看,教师可灵活对待,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必要的情况下可让学生对影视资源进行赏析以提高自身审美、写作能力。
(三)处理好教材文本与影视资源的关系
影视资源应用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为辅助教学,所以就教材文本与影视资源的关系而言,影视资源是教材文本的有益补充,是辅助教材文本进行知识传授的材料,教材文本应处于主导地位,影视资源只能处于辅助地位。另外影视资源之所以能够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是因为影视资源与教材文本有相通之处,教材中的文本与影视是一种叙事的艺术,即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所以影视可以对文本进行改编,影视可以对文本进行补充和描述。借助影视资源和教材文本的这种可以结合利用的相通之处,影视资源可以为教材文本的解析所应用,教师应把握教材文本与影视资源的相同点,根据相同之处选取适用于教学的影视资源,利用影视资源辅助对教材文本的解析。但影视资源与教材文本又是不同的,教材文本主要通过语言来叙述,而影视则是一种视听结合的叙述,即主要通过场景变换、视觉画面来展现,一切出现的画面和声音属于影视的语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让学生区分教材文本的不同之处,以避免影视形象使得文学形象固化,影视视听弱化文学想象和影视改编使学生产生意义误读的情况。必要的情况下教师可让学生对教材文本中的文学形象和思想理念等与影视资源中的影视形象和理念进行对比,以更好地理解两种形式的不同之处。影视资源因其与文学文本的相通之处和影视资源自身独特的优势可为中学语文教学所应用,起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辅助解决教学难点等作用。但影视形象的深入人心,影视的视听特征和影视改编也成为中学语文教学之中存在的弊端。所以针对影视的优势和弊端,应正确处理影视资源在教学中应用的矛盾,坚持适用性和适度性的原则,并且处理好教材文本与影视资源的关系,以教材文本为主,合理利用影视资源。
参考文献
[1]黄书泉.论小说的影视改编[J].安徽大学学报,2003(2).
当前,阅读教学存在着“虚、闹、杂、偏、碎、假”的现状,这反映出不少教师对新课改缺乏全面深入的理解,过度地强调个性、新颖、前卫,使阅读教学走向了一条“高位化、贵族化、低幼化、戏剧化、时尚化”的不归路。要想让语文阅读教学返璞归真,凸显语文本色,就需要紧扣文本,对其进行解剖、整合、拓展,这样才能真正奏响阅读教学的黄钟大吕。
一.解剖文本
解剖文本就是剖析文本,像庖丁解牛一样把文本条分缕析,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广度和深度。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找准解剖的切入点。常规的切入方式有从内容的开头、中间、结尾切入的,有从题目、背景、人物、设置的问题等方面切入的,也有从文体、关键词、相关的课外材料切入的。这些切入方法教师掌握着主动权,他们灵活选择,巧妙运用,给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使文本的解剖具有了丰富性。如卢婳老师的《〈石壕吏〉课堂实录》就是从题目切入的。她选择一味被人否定的“石壕吏”来让学生探究他们的身份、行为、心理以及作者的矛盾心理,传达出安史之乱不仅仅给贫苦阶层带来苦难,也给差吏这样的阶层带来苦难的信息,一反传统的认知,客观表达了作者对“吏”这一特殊阶层的关注,扩大了诗歌的思想内涵,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也可以从学生的困惑出发来解读文本。教师根据美国布鲁纳“发现学习、接受学习”的理论,让学生先自读,解决基础性的知识,把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整理出来;再进入教读阶段,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合并整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围绕文本内容和形式设计多种功能的练习。2010年江苏省中学语文教学优秀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杨彬老师在教《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时,就是采取这种方法来进行文本解读的。他先让学生预习课文,挑选出“在伽西莫多要水喝时没有人理他,为什么他的“仇人”爱斯美拉达会送水给他?眼泪和水有怎样的内涵?”这样一个有代表性的问题切入,抓一问而带全部,通过解答问题,巧妙地梳理了情节,解决了眼泪和水的关系,把握了爱斯美拉达、伽西莫多、孚罗洛副主教的形象,体悟出了雨果创作的技巧,从而避免了繁多的头绪,引领课堂教学向纵深迈进。
当然,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教师首先做到的是反复阅读文本,待到形成自己的认知和见解之后,再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而不能只是依据一些参考资料,在课堂上依个葫芦说个葫芦,更不能思想僵化,对学生的不同解读横加指责。
二.整合文本
整合文本,就是筛选、归纳文本,使文本越读越短,达到解读的收合自如。当前许多老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每节课都充斥着学生的活动,教师就是这个好、那个好,人人都好,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而学生大部分只是对文本个别片段进行个性化的理解,缺少整合内容、理清思路等各项能力的培养。黄厚江老师所教的《阿房宫赋》可以说是整合文本的典范,他先后采用了压缩法、改写法、提炼关键字等方法进行文本整合。
在学生阅读过《阿房宫赋》后,黄老师将课文压缩为一段百字左右的短文,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阿房之宫,其势可谓(雄)矣,其制可谓(大)矣,宫中之女可谓(众)矣,宫中之宝可谓(多)矣,其费可谓(靡)矣,其奢可谓(极)矣,其亡亦可谓(速)矣!嗟乎!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可(悲)矣!
教师在让学生填空的过程中,整合了文本内容,又通过探讨所填的字的细微差异,引导学生细读文本,体会感悟,激活了整个教学环节,使教学化繁为简、简中求丰,思路清晰而又轻松高效。
在探讨文本主旨的过程中,黄老师又亲自操刀,改写了文本的最后一段,让学生深刻理解文本的主旨:
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因是老师亲自所写的独特感受,激发了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学生或从写作背景来说,或从写作的具体对象来说,或从文章的文脉、文气来说,或从文章的语言来说,这时,已经不需要老师来引导他们归纳文章的主旨了,通过讨论已经完全生成出来。
在这节课的最后,黄老师又让学生用三个字理清文脉:奢、亡、鉴。
三次整合,层层深入,迭起,从不同层面观照文本,获得对文本的全息解读,使文本越读越短,感知却越来越深。
也可以通过文本的逻辑结构或表达技巧来整合文本。吉林师大的张永文老师在《〈念奴娇·赤壁怀古〉的逻辑结构与主题新解》中解读这首苏轼的词时,方法独到,让人耳目一新。他认为根据上下阕组织教学,就散化了全词的逻辑整体,使主题思想的认同出现问题,于是他把词分成三段来组织教学:
第一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第二段: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第三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通过这样分层,就很容易整合文本,使作者情感鲜明突出。第一段让我们领悟到作者凭吊时的叹惋与心怀的高远:自然永恒,英雄逝去,人生短暂。第二段有时间、地点、环境、人物、事件,塑造了一个让作者感怀的风流人物,引发作者年将半百而事业无成的感慨。千古风流人物都身名俱灭,自然引起作者举杯相酹,由此展现出作者洒脱、豁达的心境。结构的重新划分,使作者抒发的情感流畅自如,层层深入而又浑然一体。
美国卡尔顿大学教授赵启光先生更是把文本分成四段:
第一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第二段: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第三段: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第四段: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每一段都是一组对比,用四组对比结构全词,达到整合全词、突出主题的作用,更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化,感受表达技巧的无穷魅力。
三.拓展文本
拓展文本是为了丰富和深化对文本的理解,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补充相应的材料,采取适当的方法,以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他们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促进他们有个性、有创造性的发展。它是文本通向外界的“天窗”,促使其获得灵性和活力,但无论怎样拓展都要立足文本和学生素养,都要适度、有效、恰当。如《项链》可以运用想象让学生假设一番:玛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后心情会怎样,以后的生活会怎样?假如项链没有丢失或者丢了以后又发现项链是假的,玛蒂尔德的生活又会怎样?对《滕王阁序》的拓展,可以通过和《兰亭集序》进行比较阅读,提高能力:它们都是序文,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让学生从内容与形式进行比较,进而感受《滕王阁序》典雅的语言、整齐的句式、丰富的典故、壮观的景色、淋漓畅快的抒情。《听听那冷雨》语言非常美,情感非常真,抓住语言进行迁移应用,让学生选择某一段落用诗的语言对其意境或情感进行提炼、改写;或者引入作者的《乡愁》小诗,体悟作者的情之真、意之切;也可以制作卡片,开拓学习视野,拓展学习内容,觅其乡愁思想的来源。《老王》则可以沟通学生生活体验,让学生畅谈“当你身边的人遇到不幸时自己或别人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或者比较思考,同样是面临悲惨的命运,祥子最终走向堕落,而老王却能始终保持善良本性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运用探究考证,感受艺术魅力,或者巧设练习,跟踪训练,只要万变不离其“宗”,都可以。
解剖文本、整合文本是拓展文本的基础,在阅读过程中,文本就会越读越厚,越悟越多;随着阅读的增加,文本又会越读越少,回归到文本的本真、本色、本味。拓展文本是解剖文本、整合文本的深化,拓展迁移时,就会打开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它们三者在阅读教学这一恢宏乐曲中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从而使整个阅读教学达到融洽、统一、高效。
但是,除了参考字词的意思之外,对于课本的注释如何可以利用得更加有效一些呢?如果仅仅是记几个字词的解释,似乎还没充分挖掘出注释的价值。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稍作探索。
一、拓展
有些看似很普通的注释,学生很可能会“一扫而过”。但如果加以拓展,可能就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也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这样,作为注释的价值也可能会被更深地挖掘出来。比如必修一《赤壁赋》一文,对作者苏轼的注释主要是个人情况简介和文章的简单提示。在教学中针对这一注释,我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有没有同学知道苏轼为何自号“东坡居士”?这时有同学随口跟了一句:那么苏轼又为何名“轼”?
关于第二个问题,我利用课下的时间给大家印发了苏洵的《名二子说》。关于第一个问题,除了注释之外,我又加了一些补充和拓展:
1.普遍说法
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公务之余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贴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2.洪迈说法
苏公责居黄州,始自称东坡居士。详考其意,盖专慕白乐天而然。白公有《东坡种花》二诗云:“持钱买花树,城东坡上栽。”又云:“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又有《步东坡》诗云:“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步。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又有《别东坡花树》诗云:“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皆为忠州刺史时所作也。苏公在黄,正与白公忠州相似,因忆苏诗,如《赠写真李道士》云:“他时要指集贤人,知是香山老居士。”……而跋曰:“乐天自江州司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诰,遂拜中书舍人。某虽不敢自比,然谪居黄州,起知文登,召为仪曹,遂忝侍从。出处老少,大略相似,庶几复享晚节闲适之乐。”《去杭州》云:“出处依稀似乐天,敢将衰朽较前贤。“序曰:“平生自觉出处老少粗似乐天。”则公之所以景仰者,不止一再言之,非东坡之名偶尔暗合也。
通过这样的拓展材料,学生进一步探讨了苏轼与白居易经历与思想的异同,并结合苏轼一系列“赤壁作品”探讨黄州时期苏轼的思想内涵,从而大大扩展了注释的内容。
二、质疑
对于不妥的注释,读者(当然包括学生)有质疑的权利。即使本身并无谬误的注释,读者在参考、理解的过程当中也可质疑。质疑本就是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古人早就提出:于不疑处有疑。如笔者在教授《陈情表》时,提到“忠”和“孝”的问题。李密的陈情线索就是以侍奉祖母的“孝”为主线,竭力让新王朝的皇帝既不至于怀疑自己的忠心,又答应自己的请求。文中有“伏违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衿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的句子。文末又有“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句子。“死当结草”这个典故,课下有注释:
死后也当结草报恩。《左传·宣公十五年》载:晋大夫魏武子临终时,嘱咐其子魏颗将其爱妾杀死殉葬,魏颗没有从命,而是把她嫁了出去。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位老人结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里梦见老人,老人自称是那名爱妾的父亲,特来报恩。后世用“结草”表示死后报恩。
看完注释有学生质疑:古代既然极重孝道,为何魏颗竟公然违逆父亲的遗愿?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顿时议论纷纷。在讨论当中,大家各抒己见:有谈春秋时期对孝道的认识的,有谈魏颗的行为如何评价的等。其他问题不作细论,笔者试着引导学生去找一下注释的原文,为了对比,特摘录如下:
初,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而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关于“孝”的文化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可能在课上短时间探讨清楚。但只从注释的角度,显然如采用原文会让学生看得更清楚。原来魏颗是按照父亲清醒时的嘱托来办事的,并未遵从父亲病重时神志不清的“遗命”。学生在参考注释的过程中,提出了个人的疑问,总是件好事情。并且通过自己进一步找资料,和他人探讨交流,大家有了思想的碰撞,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其中之一就是过程与方法,因为对书本上的东西死背硬记或者不加思考盲目接受,即使是完全正确的东西,这也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我们可以与另外一个注释比较一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对“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的注释是这样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廉颇免职后,去魏国。赵王想再次起用他,派人观察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同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这个注释基本采用原文,并作适当注解,学生基本可以看得懂。采用原文,既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又增加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比较
由于版本的不同,课本下的注释有时会提供不止一种说法。比如在必修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教材对“强虏”一词的注释:
劲敌,指曹军。一本作“樯橹”,指代曹操水军。
应该说这个注释是比较简单明了的。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来比较这两个词的不同,请学生谈他们的想法。笔者执教的时候,有学生围绕这个注释谈了自己的观点:1.注释说得很明确,强虏即劲敌,是“指”曹军;樯橹是“指代”曹操水军,可见后者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更加含蓄。2.后者明确了是“曹操水军”,内容更具体,和赤壁之战的史实也更吻合。3.后者和词中的“灰飞烟灭”结合更加紧密,搭配更加合适。4.后者更形象,让人想起当年赤壁之战中,曹军“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强盛情景,从而反衬出周郎指挥若定、年轻有为的英雄形象,并且进一步反衬出了词人不受赏识、功业难建的心情,为词的抒情做了铺垫。
再如教授必修五《渔父》时,课文下对“汶汶”一词的注释是:玷辱。但在翻译“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一句时,就有学生通过查工具书和其他参考书,觉得这里的“汶汶”应该理解为“污浊的样子”更合适,而且根据前后分句的位置关系,“察察”与“汶汶”应该是一组反义词。而“玷辱、沾染”的意思应该是在翻译过程中补充出来的。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这种比较、探究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值得鼓励的,是学习中有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仿写
课本上的注释可以帮助我们阅读理解文章。但有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引导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前提下仿照课文的注释写下自己对相关内容的“注释”。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注释,也能通过仿写丰富自己学习的过程,培养自己的鉴别与表述能力,强化自己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意识。比如在必修一《乡土情结》(这篇课文本身便是选教或自读内容)中,编者对其中涉及的部分人物(贾谊、张俭)做了注释。我就鼓励大家对其余几个人物也试着写下自己的注释,这样的设计确实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有学生对张俭注释:“‘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也应是此中人物:‘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对韩愈的注释:“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家国之情,无怨无悔。”对贾谊的注释:“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长沙太傅,情何以堪?”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通过这样对课文注释的仿写,确实让学生巩固了已知知识,更深入地参与到了文本之中。
注释是文本中看似极普通的一部分,但利用好了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关键是师生在处理“注释”的时候,要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参考资料:
习作2 考试失利,非书不备,体不健,弊在恶劳。恶劳则学疏,失利之道也。
习作3 鹰起天云碎,虎啸风雷生。
这几篇习作,虽觉稚嫩,却也可人,谁人所作?这是笔者所在班级学生古诗文习作中的部分。高中生如何能达到这个水平?固非一日之力。当归功于坚持在古诗文教学中实施“激活创造性思维”。
这是一个经过验证,效果较好的试验,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其目标在于培养较高素质的学生。
根据现代建构理论,学生对语言的形成、意义、理论的获得,都是一种建构过程,学生在现代文学习中,通过组词、造句、作文尝试,完成对字、词、句、段、篇的重新建构,内化相关的意义和理论,从而达到现代语言学习的第一目的——使用。
我们是否可以类似地认为对古诗文的教学也应该仿效对现代文的教学一样,正视“使用”——“创作”在古诗文教学新知识建构中起到的作用?
楚人学屠龙之术,三年乃成,一生无用。屠龙之术高深则高深矣,但“一生无用”,复有谁问津?
在许多人看来,古诗文,屠龙之术耳。看电视,读《家庭》,手机短信,上网聊天,从不用那些之乎者也,而且再也无缘邂逅李清照或范仲淹,似乎真的一生无用。
现在常规的古诗文教学课堂有效目标都大同小异地设定为对字掌握词性、通假,对词掌握释译、存储,对段掌握析译、背诵,对“篇”掌握文学常识等。因为考试就考这些东西,苦记勤练之后,应付考试还是有效的。可是,这样设置课堂目标有四大弊病:
1.学生在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要学习手段的过程中,主要启动了较底层次的思维——机械思维,而没有进行较高层次的思维——创造思维,对知识的构建是初步的、肤浅的。
2.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机械记忆从来就难以激发人的兴趣,只有创造和发挥的欲望得到满足才能真正让人兴奋。
3.不利于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确立正确的认识。以为古诗文只是些古人的遗物,是古代文人、文字、文学的发展历史资料,只让现代人记忆、了解、知其存在即可的东西。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它是考点之一。
4.学生无法进行古诗文创作。对古诗文的应用仅止于拾人牙慧,引用三几名句而已。
为此,我们有必要、也有条件对古诗文教学进行一个试改。
我们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时先进入第一层次:对字进行敲炼、对词进行累积、对句进行存储、对段进行背诵、对篇进行析译。然后进入第二层次:对字进行组词、对词进行造句、对句进行仿改。再进入第三层次:古诗文仿作、创作。这样设置才符合认识规律,使佛洛伊德认知流程:认知 存储 派生 创造重新认知能够完整无缺。唯如此,才能使学生高低层次思维活动得到协调和互动,使学习和兴趣在良性循环的过程中交互递进,从而完成对古诗文知识的形成、意义、理论的建构,达到较深层次的掌握,甚至达到灵活使用、自如创作的程度。
笔者在古诗文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一、调整课堂目标,形成学、创互动
书法中的甲骨、钟鼎、秦篆、汉隶等书体,其工具性质已日渐隐没,但它在创造书法艺术和研究书法的传承、发展方面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没有一个书法家能不学古文字书法而能达到书法的上乘境界。古诗文也正是如此,其工具性已日益淡化,但其艺术价值、文学史料价值和人文性质将长存。唯有学好古诗文,才能正确、深刻地理解现代文,才能准确、美妙地创作现代文,可以这样说:“没有一个学者能不学古诗文而能积淀中国文学的深厚修养”,而且学古诗文是学好现代文的必由之路!
为此,使学生学好古诗文应该有放眼一生的远度,而不只是为了在考试中多赚三两分。故而古诗文教学总体指导性目标不妨定为:培养学生在古诗文领域的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形成与年级相应的文学素养。
在课堂中,适当安排学生较深层次地参与鉴赏和创作,先明字、词、句、段、篇之意,再进行仿句、仿段、仿篇尝试,或“明意”与“仿写”交互进行。课外进行创作训练。
例如:学《滕王阁序》,明意之后,就进行仿写训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
先对划线句子进行仿写,再在课后仿写整段。
学生仿写结果不少:①并笔墨于小桌,学文理于课堂。②俨碗筷于小店,吃土鸡于大桌。③买蔬果于超市,煮饭菜于厨房。④集群贤于案牍,谈大道于晨夕。
笔者摘录部分在黑板点评,与同学们一同评改,这个环节最为热闹欢腾。大家各抒己见,各提方案,时而哄堂大笑,时而拍案叫绝,时而互表钦佩,时而捉对掐脖,几乎所有人都创意高涨。
最终修改结果:①并笔墨于小桌,学文理于课堂。②俨碗箸于小肆,食土鸡于大桌。③买蔬果于超市,烹羹肴于厨房。④集经典于木案,会圣贤于草堂。
在仿写和创作的过程中,“炼字”成为最关键的一环。字是成文最基本的元素,遣词用字很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学功底和个性。在高中古诗文教学里,“炼字”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与课堂相关的作业中安排学生仿写句段或独立创作,构成课文理解与创造使用的互动态势。
二、畅顺阅读渠道,重视课外积累
课外阅读量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作能力。每晚晚读前在黑板抄上一首古诗、一幅楹联、一个名句、一段美文,如“格超梅以上,品在竹之间”,“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世间好话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等等,让学生阅读、鉴赏、品味。对个别内容,第二天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简要的评析、“炼字”训练或仿写训练。如此坚持不懈,对学生的积累和能力都有很大的裨益。
三、注重兴趣培养,提高学生自我完善的愿望
(一)举行古诗文的朗诵活动
模仿古人吟哦之态,进入作者意境,品味作者情文。例如讲《滕王阁序》时,请学生分组派代表分别朗诵文段,到“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时,一位同学卷了本书,在讲台上顾盼行吟,目光遐远,如儒雅高士,于崇山上路,峨冠博带,临风骋怀,持卷舒袖,指点山川,为这段文字作了十分精确的演绎。
(二)以鉴赏激发兴趣
将学生的仿写和创作训练提高到鉴赏的高度进行评析。如前面的习作2,是布置学生在《六国论》的课后仿写第一、二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的一份作业。
该学生原仿写为:“考试失利,非食不饱、睡不香,弊在贪玩。贪玩则不学,失利之道也。”
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这份作业,不少学生提出意见,如:1.食、睡与考试关系不够必然,不如改为:“书不有、体不舒”。众人又提出“书不有、体不舒”用字欠当,最后定为“书不备、体不健”。2.“贪玩”无古诗文味,不如改为“疏懒”之类。3.“不学”与原文的“力亏”不对仗,故改为“学疏”,回看全段发觉“疏”字用了两次,不妙,考虑到将“不学”改用“学疏”很有味道,遂回过头来将“疏懒”改掉,终于定为“恶劳”。
又比如习作3,是一次对联练习,给出上联“鹰起天云碎”。征得下联不少,如“蜂鸣花蕊香”、“雪尽马蹄轻”、“车动烟尘飞”等等。其中一份作业是“龙降风雨跟”,在课堂一同鉴赏时,有同学认为“龙腾”胜于“龙降”,但“腾”与“起”近义,遭否定。有同学觉得鹰是真实的,而龙是神话的,不如改“龙降”为“虎啸”,接着大家想到虎吼声若沉雷,山鸣谷应,故再将“风雨”改为“风雷”,“跟”改为“生”。
这样的“炼字”训练,同学们兴趣盎然,极大地提高了自我完善的欲望,深深地投入到字、词、句的建构中,效果相当得好。
四、以激励增强自学原动力
(一)在适当时机与同学们谈论古人的故事,如解晋、纪晓岚等的对联趣事,李白、杜牧、坡等的赋诗逸事,拉近与古人的距离,展示古诗文的魅力,制造同学们的偶像效应。
(二)对好作品、好作者给予夸张的肯定和适当的奖励,不断以成就感诱发同学们的上进动力,比如在课堂上“奇文共赏”,在手抄报选录,推荐到校园报发表等等。
(三)指出学习古诗文对创作现代文的功效。比如有位同学写《珍惜青春》的演讲稿,其中有一段:同学们啊!别让内心的“本拉格寒流”侵扰我们的意志——使本应美丽富饶的海滨风化成沙漠,……天可补,山可移,海可填,但青春之既逝,不可重来,岁月虚度了,天下间哪里有后悔的良药?其他同学听了他的试讲,帮他进行了改良,上面这段将“风化成沙漠”改为“风化成干燥贫瘠的沙漠”,“青春之既逝……良药”改为“青春之既逝,不可重来,岁月之既往,不可复追,天下间又哪里有治疗后悔的良药?”修改之后,演讲起来句式整齐、气韵生动,化普通为神奇。
古诗文,中国文学中的宝藏,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如果我们以亲切的心态走进它,它就会向我们展示它的博大、精深、价值、魅力。学而时习之,学以致用之,爱上古诗文,则学好古诗文非唯梦矣。
参考文献:
[1]潘涌,哲思言.语文教育研究动态综述[J].中学语文教与学.2003,(06).
[2]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3]周光庆.中国古典解释学导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袁行沛.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一、借鉴题材,旧貌换新颜
这里先讲一个故事: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写得十分出色,流传后世。后来人们揭开《西厢记》的成功面纱时,惊奇地发现,剧中崔张爱情这一题材是借鉴别人的。事情是这样的:崔张爱情的故事最早见于唐朝元稹的《莺莺传》,该传奇是一个男子负心,始乱终弃,给妇女带来伤害的悲剧。到了金元时期,不少作家将崔张的爱情故事搬上说唱舞台。其中最成功的是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董西厢”不仅把不足三干字的原作,扩充为近五万字的说唱长篇,增加了佛殿奇遇、月下相见、张生相思、莺莺问病、长亭送别、村店惊梦等许多情节.而且彻底改变了小说的主题,赋予小说追求婚姻自主,挣脱礼教束缚的崭新意义。而“董西厢”则是王卖甫刨作的直接蓝本。王卖甫除了把“董西厢”的叙事体说唱改成戏剧之外.还对故事本身做了不少改变。如“董西厢”以比较大的篇幅叙述孙飞虎围寺、法聪突围的事件.而王实甫于借鉴中进行刨新,摈弃了不合理的情节,使情节发展更符合人物性格。应该说“董西厢”的主题相对于《莺莺传》而言是一次质的飞跃.而“王西厢”是相同题材作品的最高发展。这样的借鉴和创新几乎贯穿在所有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过程中。此故事启示我们:借鉴不可少,创新是追求。没有借鉴就没有创新。中学生写作虽然不同于作家创作,但也经常会遇到写作题材的借鉴,尤其是文史方面的材料借鉴。如山东省高考满分作文《关羽之恨》就成功借鉴了《三国演义》中“关羽失荆州”这一题材,紧扣话题,新编故事,借鉴中有创新,写出了新意。打开这几年的高考满分之作,善于借鉴题材而敢于创新的佳作不胜枚举。
二、借鉴语言,锦词绣句显魅力
写作是语言的艺术.语言从哪里来?从优秀的范文中借鉴。狭义而言,写作总是从模仿起步的。个性化、独创性的语言总是在一定的语言借鉴与一定的语言积累的基础上生成的。我们熟知的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中有两句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这两句是借鉴了五代南唐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唐朝王勃《滕王阁序》中有两句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实是借鉴了庾信的名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当然对于语言的仿写,考生要讲究方法,否则会有抄袭之嫌。
1.仿句。如唐代诗人刘希夷的诗歌《白头吟》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可仿写为:“年年岁岁题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仿段。如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有位考生仿写此段,十分成功:“不必说篮球场上同学们奔跑追逐.体操房里运动员们龙腾虎跃:也不必说田径场上男女选手各显英姿,草坪中央,文艺爱好者轻歌曼舞。单是楼前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就有无限乐趣。”
3.仿语言风格。只要我们在阅读中留意模仿,在写作中训练模仿,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且在借鉴中敢于创新,就一定能仿出个性语言来。
三、借鉴结构,旧瓶新酒味更醇
结构之法哪里来?模仿别人的结构就是快捷之路。读一读这几年的高考优秀作文,我们发现有不少仿写之作。借鉴一种自己最感兴趣的范文模式.考场作文可以一挥而就。如河南省高考满分作文《出师表》就是很成功的仿写之作。作者借鉴语文课本中诸葛亮的《出师表》的结构模式,标题也完全相同,虽形似但内容却绝不同,旧瓶装新酒,味道更醇。
模仿优秀文章的结构,是学习结构文章的有效方法。模仿也有方法:
1.首先确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文体,选出自己喜欢的结构形式仿作。可先研究后仿写,做到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2.文体不同,自然结构也各不相同,应尽可能多掌握一些文体,多仿写一些不同文体的结构。如此,考场上方可应变自如,稳操胜券。
3.确定适合自己仿写的原文.可局部仿写,如仿开头,仿结尾;亦可整体全文仿写,但要灵活变通,只仿结构,不可照搬全文。
说到文采,很多人马上会想起文思泉涌、梦笔生花等成语,以为文采是一种天赋——曹植七步成诗,是因为天下才华共十斗,他独得八斗。或者以为有文采就是如王勃《滕王阁序》,必须字字珠玑,读来唇齿生香。其实很多大作家的作品,是一个一个字改出来的,比如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五载增删十次,最终都没能完成。总之,文采并非完全依赖灵感降临,也不一定就是辞藻华丽。我们这里探讨的有文采,是指恰当地表达思想和感受。那么如何写得有文采呢?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词语生动。用词力求准确贴切,生动传神。写景能写出特征,写人能写出个性,叙事传神,抒情真切。二、句式灵活。无论长短、整散、书面语或是口语,各得其所,各尽其妙。三、善用修辞。四、文句有意蕴。什么是意蕴?就是含蓄,有深意。下面我们从这几个方面,结合课文的文段,细细品味文采是如何呈现的。
写法借鉴
一、词语的运用
例1关键词:动词的运用
原文回放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孙犁《荷花淀》)
评析:这是小说《荷花淀》的开头,一个富于诗意的劳动场面,恬静而美好。月光下的院子是干净凉爽的,苇眉子是潮润润的,一切那么静谧,只有薄而细的苇眉子在女人怀里跳跃,是静中一动。“跳跃”的苇眉子,仿佛有生命似的,可以想象女人劳动的娴熟,以及她在工作中不自觉流露出的爱意。
例2关键词:动词的运用
原文回放
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包身工》)
评析:这是报告文学作品《包身工》的开头,写包身工的居住场面。作者的用词是“蜂房”“生物”“蠕动”,尤其“蠕动”这个动词,将处在非人境地的包身工的状态传神地描摹出来。
例3关键词:形象性
原文回放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褐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徐迟《黄山记》)
评析:徐迟笔下的黄山充满了动感,充满了幻化,仿佛这些文字本身都跳起舞来。各种颜色的群峰前拥后簇,云是倏来倏去的,雾是扑朔迷离的,霞光是绮丽多彩的,作者笔下的景物丰富多彩、变化不居,让人目不暇接。
例4关键词:音乐性
原文回放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朱自清《荷塘月色》)
评析:这段文字用了许多叠字,给人一种音乐的享受。音乐性是语言的特性之一,用好了音乐性,可以让文字产生诗歌一样的美和感染力。
二、句式灵活
例5关键词:长句短句
原文回放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史铁生《我与地坛》)
评析:这段文字很朴实,写母亲过世后,我感到了一种深刻的残缺。这种残缺是慢慢体会出来的,因而也就更绵长、更彻骨。从修辞的角度,用了排比的手法。从句式的角度,灵活地运用了长句和短句。“把椅背放倒,躺下”“坐起来,心神恍惚”这三组排比中,短句的运用造成了一种琐碎的感觉,表现了作者失去母亲后无所适从的情感状态。可见,句式的选择本身就传达了某种情感。
例6关键词:整句散句
原文回放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下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沐浴之后特有的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那腥气。(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评析:这段文字从许多层面表现了“冷雨”——从各种感官的层面(听觉、嗅觉、味觉),从空间、节气等层面。但这段文字是整饬的,因为许多句子后面用了相似的句式,“那冷雨”“清明这季雨”“那腥气”,仿佛一首诗的韵脚,让这段文字有了节奏感和音乐性,加强了文字的抒情效果。
三、善用修辞
例7关键词:夸张
原文回放
那僵直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腰就会散成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样回家的。(杨绛《老王》)
评析:用夸张的手法写老王临死前的健康状况。即便这样的情形,老王还来给“我”送鸡蛋,反衬老王善良的品质。
例8关键词:比喻
原文回放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但他并不答应;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鲁迅《药》)
评析:老栓捧着人血馒头,像是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这个比喻深刻地表现了老栓的愚昧。他的独生儿子最后死了,老栓一家的悲哀也可以从这个比喻中去体会。
例9关键词:通感
原文回放
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听四月,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旬月延绵,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评析:在日式的屋里听雨,会感觉“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侵到他舌底、心底”,这种建筑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让听雨的效果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湿黏黏的苔藓侵入心底,让人读了一激灵。作者用一种触觉来表现一种心情,非常有感染力。
例10关键词:反问
原文回放
我真的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我真的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评析:刘亮程在这篇文章中用了许多反问句式,来表达一种深深的忧虑,无根的忧虑。
四、文句有意蕴
例11关键词:引用名言或诗词
原文回放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郁达夫《江南的冬景》)
评析:引用古典诗词或者哲言警句,会让文字所蕴含的信息更广阔更丰富。因为所引用的句子本身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应该注意的是,过多引用效果反不及恰当的引用。可以对引文进行延伸、发挥,或者将引文放在重要的位置(如开头、结尾、或作为段落中心句)。郁达夫对有关雪的诗句的引用,一是注意了层次感,每两句诗所呈现的具体情况不同,整体上不重复,很丰富;二是对诗句进行了延伸,非常恰当。
例12关键词:富于哲思
原文回放
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倒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评析:刘亮程的文字高妙之处在于,他只是通过一些普通的乡村事物,就写出一种对生命和家园的思索。吹坏了门墙的风,会穿过人的一生,将风声留下。风可以理解为时间,理解为变换的世事,或者一切改变人生的因素。而风声留在人的一生中,可以理解为一种伤害,也可以是一种印记,即所谓今生今世的证据。对于人生的细腻表述,让这个句子有非常丰厚的意蕴。
例13关键词:象征
原文回放
黑夜,静寂得像死一般的黑夜!但是,黎明的到来,毕竟是无法抗拒的。索洛警告美国人当心枕木下的尸首,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包身工》)
评析:采用象征的手法对事物发展的方向进行暗示,也可以使文章富有意蕴。在《包身工》的结尾,用黑夜和黎明的交替来象征社会变革必将到来。象征的手法含蓄、形象,在写作中易于使用。
例14关键词:暗示
原文回放
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一时穿不坏的——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鞋子里去了。(〔英国〕高尔斯华绥《品质》)
评析:“靴子的本质”是什么?读者会想到什么呢?是“靴子的优良品质”,或者“做靴子的人的优良品质”,还是“做人的优良品质”?这样的文句引导读者思考更深刻的主题,非常富有意蕴。
技法要点
1. 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写好人物的行为动作的关键,就是动词的使用。动词的运用应该注意什么?
动词使用准确得当,能准确反映出人物动作之间的细微差别,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传达出作者的爱憎感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2. 什么是语言的音乐美?如何使语言具有音乐美?
所谓音乐美,就是作者在写作时,利用汉字平仄的变化与音韵的和谐等声律特点,形成的一种抑扬顿挫的音律美,使文章情文并茂,音义兼美。行文过程中,注意声调搭配、协调韵脚、巧用叠字、讲究节奏等。
3. 在句式运用上,长句、短句、整句、散句各有何特点?
长句和短句是相对而言。一般地说,长句字数多,结构较复杂,层次也较多,宜于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内容,宜于表达严密精确的思想;短句的特点是简洁、明快、灵活,读起来省力、易懂。整句与散句也各有长处。整句是指一对或一组结构相似的句子,形式整齐,节奏鲜明,具有加强语势、强调语义的作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都属于整句;而散句则结构相异,长短不一,自由活泼,富于变化。长、短、整、散根据需要交错使用,前后句式的照应,可使文章结构完整、思路严密;排比句式可增强文章的论证力度,或使情感的表达更充分;设问句式可提出重要的问题,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比喻句式可使内容的表达更形象、更有文采、更有意蕴;对偶句式可使语言凝练,形式整齐等。
4. 在运用不同的修辞方式时,要注意什么?
比喻:要贴切、生动;要注意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喻的喻体最好是常见、易懂的事物。比拟:必须是自己强烈感情的流露,感情必须与所描写的环境气氛协调一致;进行比拟的人或物,在性格、形态、动作等方面应该相似或相近。借代:借体必须有明显的代表性,使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用人物的形体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它的褒贬色彩和使用场合的不同。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要明确、显豁,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要力求新颖。对偶:要尽量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一致、音节和谐,注意相关;要尽量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拼硬凑排比的形式。排比是多项并举的,有的是多项全举,有的是在多项中举其要者,留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让读者自己深思。后一种排比的句末要用省略号。
5. 什么是形象暗示法?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形象暗示法也叫象征法。就是指借用某种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某一特定的事物或情理的艺术手法。它由本体和象征体两部分组成。二者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一种传统习惯和心理感觉上的特殊联系。运用形象暗示法,必须紧扣这种联系,将自己思想感情倾向等寓于对象征体的具体描绘之中。运用形象暗示法,可以构成一种诗的意境,深入浅出地表明精深的意蕴,激发读者悠远的情思。
例文展示
山的那边
福建一考生
黎明咬破夜的唇,将那抹血迹留于天际。于是,鸡鸣,犬吠,炊烟袅袅地从寨子里浮起来了,飘飘摇摇进了林子。
父子俩便起了床,父亲用麻利的手脚,戴上斗笠,荷上锄头,“吱——”地打开门,走去。儿子的动作显得嫩生了许多。摸下床,掬了一捧清水,清醒了自己,水缸中一圈一圈漾着他惺忪的睡眼。然后拎起灶上昨夜整好的干粮,朝着渺茫的晨雾中那个略有些佝偻的身影奔去……
这是一方好美的水土。是啊,来这里拍照旅游的人都这么说。绿水环抱着青山,相环相绕,相厮相守,美了这里的风景,也美了这里的人。只是光着脚的儿子不懂,为何如此迷人的风景,留不住那张记忆深处母亲模糊的脸,让爹和自己成日守着那块巴掌大的地,还让自己光着脚丫子满山溜。只是这些疑问,似乎都没有个清晰的答案,儿子疑惑,山水也疑惑了。
那块巴掌大的地,便是当地人称作“坝子”的山间小盆地。不大,却隐着儿子童年所有的欢娱,锄草、浇水、施肥,甚至是看着太阳从山的那边落下。而此刻,儿子和父亲正躬着背,劳作。
儿子累了,直起腰来。“爹,俺还得在这里多久?”
父亲一怔,“说啥?伢子。”
“爹,俺老师说让俺回学校上课……”父亲没回话,双眉稍稍蹙了一下。
“爹,老师说了,上了学,有了学问,就能出山。山的那边可大了!老师说出了山,就能让视野变大——”
“啥‘视野’不‘视野’的?俺只懂种地!”
儿子不还嘴了。他懂爹的脾气。只是他用稚嫩的眼,瞅了瞅银雾弥漫的青山,又低下头劳作。
而爹也纳闷了。“山的那边,真有‘视野’吗?说不准有,要不他妈为啥死活不肯回来?——不想咯,不想咯。”
正午,山雾便揭开了面纱,山才笔挺地屹于水中,父子俩歇下来,坐在田埂上。父亲黝黑的脸上沾满汗水,手一抹,便又沾上些泥的芳香。
儿子又呆了,望着山的那边。
“伢子,又怔!快吃,干活。”儿子收回眼神,有些失落。于是,又是劳作。
红日西薄。天际再次被染红,不过,是金灿灿的,烘得儿子的心暖暖的。
儿子眯缝起眼,似乎在眺望着什么,脸颊红彤彤的,又有话要说,“爹,瞧!”
爹也直起身子。
“爹,看。太阳落到山的那边去了。那里肯定遍地都是金子。太阳也喜欢那边。”
爹倏然有了欲哭的念头。是呀!说不准伢子出了山,能找回他娘呢!想到这里,心里不禁幻想出他娘回来的情景,心里也就暖了。
“伢子,上学去吧!爹许了。”儿子脸上真的暖了。他能回学校了,能有“视野”了。
“记得给老师捎句话,让他记得给你们‘视野’……”
山和水找到答案了,灵动在父子的心里……
评析:
这篇文章很有文采,这文采并不体现为句式整齐、辞藻华丽,而是表现在恰当地运用词语、句式、修辞,以及让文句富于意蕴。首先看动词的使用,第二段写父子起床,父亲的动作麻利干脆,儿子则“嫩生”些。“摸下床,掬了一捧清水”,一个“摸”字,写儿子还没有完全睡醒,对于早起并不那么情愿;一个“掬”字,写出一种田园生活的诗情。水缸中的水一圈圈漾开,映着人的脸,表现了乡居生活的淳朴清新。再看修辞的使用。第一段写黎明时的天色,用了比喻的手法,天际的晨霞仿佛是黎明咬破夜的唇留下的血迹,给人一种陌生化的效果。鸡鸣、犬吠、炊烟,都袅袅地从寨子里浮起来,将乡村清晨的宁静、纯净很传神地描摹出来。至于句式的选择,体现在对话中,对话简洁,有浓郁的乡村韵味,表现出了人物淳朴简单的思想和感情。文句有意蕴,如最后一句“山和水找到答案了,灵动在父子的心里……”将文章的主旨含蓄地融入对山水的描写中,富有诗意,余味不尽。
写作训练
1. 以“街景”为话题,写一段文字(200字左右)。如果写景请注意形容词的使用;如果写人,请注意动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