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24 09:45:5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铁道车辆毕业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图分类号:X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213-01
一、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教育部颁布了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意见,其中明确规定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应始终遵循建设主体多元化的目标,与行业企业实现紧密联系,积极完善实训与实习基地的条件。与此同时,还提出了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教育不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同时还应将科学教育素质作为核心,重视培养学生思考、分析与动手实践的能力[1]。
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高职教育,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高层次的技能实用型、高素质铁路司机专业人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为更好实现该教学目标,就必须将实践教学融入学习过程中。由此可见,铁道机车车辆实训基地的建设对于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实训教学的实施场地,同时,利用该场地可以完成实训教学同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具体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使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实训基地的建设能够有效地为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学习环境,可以提高其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并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而学生在实训基地中进行学习,可以进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职业技能得到提升[2]。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地获取工作经验,并且培养了学生的沟通与协作以及管理能力。
第二,更好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在实训基地中进行专业学习与实践锻炼,能够使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得到增强,并且培养了其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能力。这样,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使其在短时间内适应工作环境并投入到工作中。
第三,利于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对于学生来讲可以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而对于教师来讲则可以提高其自身的业务水平。其中,教师业务水平主要涉及到理论与实践能力。然而,要想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就应该对其进行实训,使其在实训基地中进行长期锻炼,并将工作任务落实到个人,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对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实时全面地了解,同时还能够使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应的经验,对于其未来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四,可以有效提高专业的科研水平。学校教育不仅需要完成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同时还应该进行技术攻关与改造的工作。通过与实训基地相结合,实现科研工作的有效合作,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利用实训基地发挥项目自身优势,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理论研究工作的深度,不断扩大实践研究的涵盖范围[3]。与此同时,两者的有机结合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讲,能够利用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为企业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措施,进而实现两者的互利共赢,共同得到提升。
二、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议
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虽然已经实现了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但是,仍需为其提供具有价值的优化措施。
第一,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教师需要亲自进入到机务段等合作的单位进行现场的调研,全面掌握职业岗位能力与素质的具体要求[4]。在此基础上需要与企业的专家对职业资格标准与岗位的要求进行分析,而后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进而制订出符合专业技能与职业态度的规定,积极明确不同模块的教学目标与计划,并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划分成不同的模块进行训练。除此之外,还需要同企业的专家共同开发出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实习实训教材。
第二,执行绩效考核制度。为了更好地保证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开展,应积极建立并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建设工作的规范性与标准性。制定并执行绩效考评制度,对实训基地的建设状况进行定期考评,同时对实训基地的建设进行全面的过程管理,确保绩效考核与实训基地建设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相适应,进而有效保障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正常建设,并为学生的校内实训提供平台[5]。
第三,实现教育培训服务。铁道机车车辆专业与铁路的发展具有紧密的联系,同时也需要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作,这样才能取得专业教学的预想效果。学校应该同相关部门与企业实现合作,进而更好地为学生提供教学培训的服务。此外,专业教师应与合作企业或者部门进行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或者是技术攻关,不断提升自己,促进校企间的进一步合作。
三、 铁道机车车辆实训基地管理建议
实训基地的管理应重视实现企业化与市场化,并建立健全校内的实训基地运作体系,确保规章制度的科学合理,对基地结构进行优化,构建质量监控的体系,进而积极实现科学化的管理,充分发挥其综合性的功能。
基地的内部管理需要实现集中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对实践教学的资源进行集中性的管理,并积极建立实训中心,进而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防止出现重复投资的现象,有效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在对外管理方面应采取共享机制,也就是实现企业化的管理,实行市场化的运作[6]。积极引进现代化的企业理念和价值观念,为企业化的管理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实训的主要内容和项目来源于企业内部,而实际的训练方式和过程应实现企业化。根据市场化的需求应进行实训的成本核算,进而积极推动教学、设备以及工具和材料的管理,保证实训教学质量与高效率,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同步性。
根据企业内部的运作机制来进行劳动管理,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劳动环境,使其能够在做事中更好地进行思考,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更好地建设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实训基地就应对其建设与管理工作予以一定的重视。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的实训基地建设对于其专业的发展与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专业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进而积极地推动铁道机车车辆专业教学的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牛春林.校企合作建设轨道类专业实训基地的实践与探索――以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铁道机车车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例[J].商情,2011(51):146-146.
[2] 李向超.高速铁道技术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以动车组控制系统维护与检修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4(7):239-239.
[3] 李作奇.高职铁道机车车辆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①--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5(19):141-142.
[4] 王峰,邓文华.铁道机车车辆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5(4):71-72.
关键词:实习教学;问题;对策
专业实习是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过程中的关键教学环节,也是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教育的良好途径。对于铁道车辆这种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来说,实习过程对实习生、企业和院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组织学生到铁路企业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全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接受真正的职业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高职教育与毕业生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为适应铁路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无缝对接”学校安排适当时间的实习教学是完全必要的,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习对院校、实习单位、尤其是实习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当前铁道车辆专业实习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实习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实习经费缺乏。
与理论课的教学和校內职业培训相比,院校对实习教学的资金投入极少,象我校的铁道车辆实习学校对车辆段只是象征性的表示,完全没有把实习当作正常教学的延续。另外由于对实习教学不够重视,高职院校中真正具备较高理论知识又有丰富实践经验,能指导学生实习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在实习中发现,实习生由于实践经验不足,从而导致在实习过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难以得到充分发挥,急需指导教师的帮助,而院校只是派出教师对学生实习的纪律等方面进行管理,真正能对学生进行现场专业技能指导的极少,从而使实习变成走过场,参观浏览。
2、学生不能尽快适应角色的转换。
下班组实习是学生从学生角色向企业员工角色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实习生,他们积累了两年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然而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比如难以适应各种规章制度,适应具体的岗位以及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大多数学生没有吃过苦,对“重活、累活、脏活”吃不消,有惧怕心理,甚至对以后的工作都产生了怀疑。一些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不尊重师傅,得不到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还把责任归结于师傅,怪师傅的冷漠与粗暴。
3、实习过程监督手段和沟通渠道单一。
当实习进入实施阶段,需要对实习进行监督,实时反馈学生的实习信息,在不断反馈过程中逐步改善。而实际情况是实习过程中缺少了解、监督、评价、核实,直到实习结束交一份实习报告而已。实习过程中缺乏横向、纵向的沟通,实习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师傅的传授效果、实习内容的深浅适度、实习技能的消化吸收、实习学生的素质变化,构成整个实习过程的链条,指导教师对任何一个环节了解的缺失都会影响学生实习的安全性、实习环境的营造和实习的效果。
4、实习评估机制不健全。
由于没有认识到实习工作的重要性,目前的实习教学评估体系还很不完善,实习培训的评估投入不够,评估方法单一,内容不全面。多数实习仅仅对学生的实习考勤、实习态度、实习报告等进行考核,没有深入到实习学生的工作行为、态度的改变,技能的提高、能力的提高等考虑。近几年来,不少车辆专家对实习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内容先后开展了些研究,并设计了有关的考核量化表格,这对实习管理制度起到一定的补充作用,但这样的表格仍然显得比较简单,存在许多不足。
二、 创新铁道车辆专业实习教学的对策
1、 应对铁路发展趋势,创新实习教学理念,加大实习教学资金的投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近年来,铁路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投入使用,实习内容也必须创新完善,跟上铁路发展。院校应加大实习教学资金的投入,对接纳学生实习的企业,应给于资金补贴,以调动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合理安排好各个岗位的实习,同时让师傅负起传帮带的责任,使学生能真正深入到工作第一线,扎扎实实地学一些基本技能,而不再是走过场。院校要加强和企业在实习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确保实习教学效果和岗位训练水平,确保学生的生产安全。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批“双师型”教师,让他们不仅在实习岗位上的能指导学生的实习,而且还能参与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真正实现校企合作。
2、重视实习生心理教育,加快角色转换。
要重视实习生的心理教育,把它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学生离校实习前,要开好实习动员会,做好心理疏导,明确实习意义所在,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走向实习岗位,尽快适应岗位,做好单一学生角色向学生加员工双重身份的转变,缩短实习的不适应期。要做好学生吃苦耐劳精神教育,让学生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来完成实习任务。要加强与企业沟通,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与师傅建立起良好的师徒关系。
3、 加强实习过程的监督,完善实习评估机制。
在专业实习教学过程中,可实行分组教学法,教师指导实习小组制订完成项目的方案,包括实施步骤、时间要求、质量标准、分工合作等内容。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全程监督,从而在实践中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奉献、什么是效率等理念,不断培养学生的团结、拼搏、奉献和创新精神。 必须完善实践技能考评体系,把企业的岗位标准,特别是企业岗位职责、管理规范、技术要求等纳入学生实习考核的内容;并把企业的考核、考评要求作为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唯一考核标准,实习不合格的学生要被学校重新安排实习,直至合格为止。
指导教师要实行实习教学全程管理制度,督导实习计划实施,协调实习要素关系,追综实习质量。评估实习绩效,分析实习结果,总结实习经验,使实习各个环节相互衔接,周密运作,确保实习教学高效、良性发展。
关键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循岗施教;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陈明莉(1963-),女,河南焦作人,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铁道运输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7-0076-02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一、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职业面向。主要面向铁路运输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物流运输企业生产一线。
(二)主要就业岗位。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主要有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三大岗位群,岗位繁多,通过现场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高职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突出岗位分别是车站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货运值班员。
(三)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素质。
1.知识结构:(1)掌握专科层次毕业生必需的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英语阅读、计算机操作等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岗位所必需的铁路线路站场、机车车辆、信号设备等专业基础知识;(3)掌握岗位所必需的铁路运输组织等专业知识;(4)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2.技能结构:(1)能够按照操作规程完成接发列车、车站技术工作组织、列车调度指挥、铁路行车安全管理、一般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特殊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货运安全管理、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应急事件处理等作业;(2)能够根据行车组织、客货运作业的要求,合理选择完成接发列车、车站技术工作组织、列车调度指挥、铁路行车安全管理、一般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特殊条件下货物运输的组织、货运安全管理、旅客运输服务、铁路客运应急事件处理等作业的工具;(3)能够针对不同的应急事件采取合理的方法正确处理;(4)能够按照铁路运输企业作业组织方式组织行车、客货运作业;(5)能够按照行车、客运、货运规章的基本要求检查、评价运输作业。
3.素质要求:(1)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2)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3)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能力;(4)具有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5)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6)具有节约资源和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7)具有人民铁路为人民的职业情操;(8)具有作风严谨、反应灵敏的职业素质;(9)具有“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服从统一指挥”的职业道德。
二、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目前在我国铁路本科院校经过高校合并及升级后,原来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更名为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在交通运输专业课程里,保留了原来的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等铁道交通运输管理的主要专业课程,这些课程以学科体系为主,主要培养铁路运输的设计、管理人员。
铁路高职院校基本上是2000年后由原来铁路中职学校合并后组建的,在高职院校保持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主要培养服务铁路运输生产一线,具备具体操作技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归纳总结,与铁路运输企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企业专家座谈,同类高职院校资深教师探讨,确定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中级职业资格,在毕业时,应同时获得毕业证与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各铁路职业院校学生毕业时,应至少获得中级车站值班员、中级货运值班员、中级客运值班员职业资格证书的其中一种。
三、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由于铁路高职院校基本上是2000年后由原来铁路中职学校合并后组建的,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沿用的原来中职专业的课程体系,原来中职专业是沿袭的是本科院校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与本科院校基本相同,以学科体系为主;教学内容都是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编排,基本上都属于本科教学内容的“压缩饼干”与简化,仍然以知识体系为主,没有把职业场景、职业氛围、职业人角色和工作过程等职业要素融人到教学内容中。无法满足高职教学对岗位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和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系统训练的整体性要求。
近年来,以国家示范院建设为契机,各高职院校也在与运输企业合作,研究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与课程标准,但各铁路高职院校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四.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循岗施教”人才培养模式设计理念
以服务铁路运输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入企业,开展人才需求、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知识与能力规格要求调研。根据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国家岗位职业资格标准,与武汉铁路局等企业合作,以培养学生铁路运营管理能力为本位,积极探索高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构课程体系,开发专业课程。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所涉及的行车组织、货运组织、客运组织三大工种对应的三个岗位群,各岗位群内部岗位之间由低到高呈递进关系,岗位之间的递进关系是由不同岗位所需要的不同能力形成的,能力与岗位的递进关系成正相关联系。针对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所涉及的行车、货运、客运三大工种对应的岗位群能力递进的特点,推行“循岗施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明晰岗位与能力的递进关系,确定构成各岗位能力的要素,构建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体系,设置递进式人才培养教学内容,始终围绕岗位与能力,实施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分阶段、分层次逐步递进。
五.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循岗施教”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思路
(一)以岗位任务为导向,开发“双证书课程”。主要分析国家中级车站值班员、中级货运值班员、中级客运值班员岗位任务,兼顾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三大岗位群的其他岗位任务,开发既体现铁路运输行业发展特点,同时又符合学历教育要求的“双证书课程”,促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步同提高。使学生在毕业时可以通过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二)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参照职业资格标准,组织教学内容。以中级车站值班员、中级货运值班员、中级客运值班员岗位能力为核心,考虑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三大岗位群的其他岗位能力要求,参照中级车站值班员、中级货运值班员、中级客运值班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整合应相应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将中级车站值班员、中级货运值班员、中级客运值班员岗位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以岗位任务难度为线索,序化课程安排。行车、货运、客运三大岗位群所主要从事的工作任务分别具有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难度逐步递增的内在关系,据此将相对应的学习领域课程合理排序,学生系统学习后,可以获得完整的岗位能力,为学生职业成长奠定基础。
(四)以运输组织模式为依据,组织实施教学。以旅客运输服务、货运组织、列车运行指挥等运输生产任务为载体,依据铁道交通运输生产半军事化及高度集中、统一指挥、岗位联控的组织特点,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以铁路行车组织、铁路货运组织、铁路客运组织模式为依据,主要采用角色扮演法,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过程,融“教、学、做”为一体;在逐步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增强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能力,逐步养成岗位能力与职业素养。
(五)以就业为导向,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积分体系。改变传统的以结果考核为主的评价方式,构建以过程为依据,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核积分体系,将每一个学习任务作为一个积分单元,每个积分单元都设置为100分制,根据任务的难度及重要性,设计加权平均系数,从学习过程的日常行为规范、学习过程表现、个人工作任务完成、团队任务的完成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对于每一个任务的考核采用教师考核、团队考核与个人考核。考核主体由一元化变为多元化,学生评价不单由教师一人说了算,而是一个群体决策的过程,对学生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最终的考核结果,由教师汇总学生完成每一个任务的积分后得出。
(六)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工学交替教学组织形式,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传统的高职教育是三年六个学期,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职业岗位能力,结合铁路运输生产实际情况,增加两个小学期。将第二学年的寒假设置为一个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春运社会实践,铁路旅客运输服务为抓手,初步了解铁路运输的性质、作业流程,建立对铁路运输生产感性认识及职业基本能力;将第二学年与第三学年中间的暑假设置为另一个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署运社会实践,主要培养学生的运输生产的应急处理能力、职业核心能力与职业岗位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全自动;栈桥式仰拱移动模架;稳定性计算;研究
[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管理中心(2013 315 Q03 080)
1.研究背景
从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艰辛历程回望,我国隧道机械施工从上世纪80年代逐步兴起到至今,所形成了多种机械化施工成套技术和设备配套模式分析,超前支护的C6钻机、地质钻孔机,掌子面开挖的机械挖掘机、悬臂掘进机、铣挖机、TBM等,拱墙衬砌整体模板台车,以及各种喷锚、灌注、装卸、型材加工等机械设备配置相对成熟和完善,在功效、进度、质量、安全控制等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但是隧道仰拱施工设备的研究相对较为落后,对于全自动液压栈桥式仰拱移动模架一体机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做得较少。很多单位和项目所研制移动栈桥存在稳定性差、结构单一、灵活性不足、操作复杂、行走和定位困难、效率较低等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对异形结构的仰拱衬砌模板、中心水沟模板定位控制难,仰拱衬砌和填充混浇、混凝土形体难以控制、浇筑时间长,无法适应各种工况和地质条件、施工质量病害多。在使用过程中始终难以保证仰拱施工安全质量、进度、行车安全、与掌子面平行作业等问题。
全自动液压栈桥式仰拱移动模架一体机是在类似栈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增加了液压自行装置、前后左右移动机构、人行道及警示标识等装置和自动功能,解决了隧道仰拱衬砌、仰拱填充、中心水沟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并确保安全步距控制和过往行车安全通行条件。
2.总体结构及功能介绍
由中交隧道局所承建的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段CKGZTJ-3标全长52.968Km,其中隧道31座/38.917Km,隧道比为73.5%。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标段内隧道长、多、难、围岩类型多、地质复杂、不同工艺工况等特点为科研载体,研发全自动液压栈桥式仰拱移动模架一体机。该设备主要由走行机构、主桥总成、前后桥板总成、液电系统、仰拱模板(支撑定位、收模机构)、中心水沟模板等通过铰接、高强度螺栓连接为一体,用于隧道仰拱衬砌和填充施工的自行式液压栈桥式移动模架设备。该设备在隧道仰拱施工过程中,以保证车辆正常通行、仰拱衬砌、仰拱填充、中心水沟一次性衬砌施工同步进行。
表1 全自动液压栈桥式仰拱移动模架一体机构造主要名称和技术参数表
序号 结构名称 主要参数 序号 结构名称 主要参数
1 主桥长 19m 12 前后桥提升油缸行程 350mm
2 前(后)桥长 8.4m 13 仰拱模板提升行程 500mm
3 前(后)桥坡比 15% 14 栈桥移动速度 8m/min
4 仰拱有效作业长度 0-12m 15 栈桥重量 55.93t
5 主桥行车宽度 3.584m 16 仰拱模板系统重 15t
6 轮组横向中心距 5.1m 17 中间水沟模板重 3t
7 轮径(钢制橡胶外圈) φ400mm 18 总重量 73.93t
8 垫梁横向中心距 3944mm 19 行走电机功率 6×4KW
9 整桥允许通过的最大动载荷 55t 20 整机配电功率 24KW
10 中桥有效作业空间 2m 21 动载系数 1.4
11 中桥顶升油缸行程 300mm 22 车辆通行速度 ≤12公里/小时
3.细部结构设计说明
3.1 主桥总成
主桥总成共由4组花架梁、10组桥面连接而成。花架梁采用16mm钢板拼焊工字型结构梁、工36b#、14#钢拼焊而成;考虑安装、运输等因素,梁体中心处设一处分模,由高强螺栓密布连接;桥面采用12mm花纹钢板、工36b#、14#钢、槽36b#钢拼焊而成,以1m为单元形成框架梁结构;桥面与主桥连接形式除了受剪切力方向的竖向连接,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形式,另外增加桥面与主桥连接处牛腿结构,形成小横担梁,采用普通六角头螺栓连接形式,进一步加强和保证此处连接的可靠性、安全性。
3.2走行机构
共由六组主动走行机构和两组从动走行机构组成,轮组均采用高性能耐磨橡胶材料,8组走行机构采用6组驱动。其中两端四组主动走行机构主要实现整机前后自行位移,中间一组主动走行机构与主桥之间的连杆为铰接销连接,可进行垂直平面的自由折叠。另设两组从动轮组作辅助。在走行机构与主桥连杆之间同时设有旋转装置和定位装置。
3.3前后桥板总成
前后桥板总成相对整机中心处完全对称,采用15%的坡度,使其施工重载车辆顺利通过。主要采用工20b#和槽10#钢拼焊而成,与主桥连接形式为φ60铰接销连接。理想状态下,前后桥板与主桥之间的组装间隙、错台误差均小于10mm。前后桥桥面宽3.3m,桥面两侧各设有一个起吊点;前后吊臂采用工20b#和槽10#钢拼焊而成,与花架梁采取螺栓连接形式;在前后吊臂与前后桥板起吊点的垂直位置,设置提升油缸完成前后桥板的起升与降落动作。在前后桥板的下方分别设置支撑,进一步缩短该桥板承载过程中的力臂,提高安稳性。
3.4液电系统
整机液电系统主要由两组液电操纵台,油箱容量分别为180L,额定压力16Mpa,16个油缸包括:8个主桥升降油缸、4个前后桥板提升油缸、4个仰拱模板油缸,及若干油管组成,左右对称。电气部分主要由六组3t电动跑车装置和六组驱动电机组成,液压操纵台同时为电源控制人口,要求统一指挥,协调操纵。
3.5仰拱模板、支撑定位、收模机构
按照隧道断面仰拱尺寸设计,外侧半径R2.2m向隧道中线方向过渡至R17.2m,弧长2.62m,纵向12m长,由2m×6块组成。模板沿隧道中线左右对称,采用油缸支撑、收模,双头丝杠刚性支撑。
在主桥上设置侧翼支架,单侧7组共14组,与仰拱模板之间采用双头丝杠刚性支撑。在主桥上设置悬臂梁,单侧两处共4处,可根据衬砌循环所需要的长度尺寸,自由换位与主桥连接。悬臂梁与仰拱模板之间采用3t电动跑车、双耳式提升油缸及模板通联连接为一体。轮胎采用特制大半径钢轮,就位后定位采用液压油缸行程加全站仪测量精确定位。
3.6中心水沟模板
主要由纵梁、横担梁、平模板及支撑丝杠组成。采用主桥底部悬挂两组3t电动跑车结构形式,配套设置双头丝杠。平模板单块设计尺寸为1.5m×1.291m,纵向长度为1.5m×8组12米,左右对称。与横担梁之间采用单孔铰销连接形式。
4.稳定性分析
移动栈桥是隧道施工中架设在仰拱上方的临时便桥,主要作用是保证仰拱施工时,其他工序作业仍可有序进行(主要是大型车辆可自由通过全幅仰拱施工段),必须保证移动栈桥安全可靠。针对全自动液压栈桥式仰拱移动模架一体机整体结构,结合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和路桥施工计算手册等规范,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该移动栈桥进行结构受力分析计算。
4.1计算参数
通过栈桥车辆荷载按50t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考虑,混凝土搅拌运输车重轴(后轴)单侧为4轮,单轮宽30cm,双轮横向净距10cm,单个车轮着地面积=0.2×0.3m2。两后轴间距135cm,左侧后双轮与右侧后双轮距190cm。车总宽为250cm。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前轴重P1=100kN,后轴重P2=400kN。荷载图示如下图:
活载横向示意图(图中尺寸cm)
设计通车能力按车辆限重50t,限速12km/h,按通过栈桥车辆为50t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满载时考虑,后轴按400kN计算,载重车辆技术参数如表2所示。
车辆载荷冲击动载系数为1.3,车辆制动力按一辆重车的30%计算,车辆对支腿的横向偏移力按一辆重车的10%计算。
表2 载重车辆技术参数
总重量
(KN) 前轴重
(KN) 后轴重(KN) 轴距(m) 轮距(m) 前后轮着地宽度
及长度(m) 外形尺寸((m)
500 100 400 1.35 1.3 1.9 0.3
4.2 计算依据
主要计算依据为: 移动栈桥布置图、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路桥施工计算手册、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4.3荷载分析
移动栈桥的工况有两种:工况1 是车辆位于主桁架跨中并偏载时,主梁桁架承受的荷载。工况2是车辆位于前支腿上并偏载时,支腿所承受的荷载。验算栈桥强度时需乘以车辆运行的冲击系数,验算刚度时无需施加动载系数。
移动栈桥受到的荷载为:自身重力、载重车辆对移动栈桥的轮压荷载、制动力及车辆对支腿的横向偏移力。其中,移动栈桥的自身重力由软件自行设置,重力加速度取9.8m/s2。采用ABAQUS 中的耦合约束命令,将移动栈桥受到前后轮压的受力区域进行耦合,然后将轮压施加在参考点上。
4.4分析结论
采用ABAQUS 软件对施工长度19m的移动栈桥主体结构进行了静力强度校核,模型采取三维整体建模方式,杆件以梁单元处理。计算模型中没有建立载重车辆,其对移动栈桥的轮压作用以载荷的形式施加到移动栈桥结构模型上,由此计算出该移动栈桥主体结构的整体变形以及各杆件应力的分布情况。通过提取并分析计算结果得出,移动栈桥各杆件的最大Mises 应力值在杆件材料的许用应力范围之内,主梁上下弦杆的挠度最大值在规范允许挠度范围之内。由此表明设计的移动栈桥主体结构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符合规定要求,可以满足工程需要。
5.施工技术内容
全自动仰拱液压栈桥式移动模架涉及到的专业较多,主要包括有隧道仰拱施工、机电控制和液压控制系统、钢结构设计等方面,从单方面的土建工作入手有一定局限性,必须要加强机械和电器工程方面的专业人员参与,针对涉及到各专业方面进一步研究和优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进行互补,并培养专业人才,对栈桥操作、液电系统维修保养工作和机械故障处理、隧道工程施工工艺和实施组织、施工过程中常规问题的处理应对、关键工序控制等方面培养专业、综合性技术工人。
通过在沪昆客专贵州段3标栋梁坡隧道、报信山隧道、上寨隧道、长滩隧道工艺试验过程中,从栈桥开始组装、行走、施工工艺、拆卸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通过对栈桥在现场工艺试验过程中对基础数据收集、施工工艺过程控制、关键工艺工序等方面全面分析和完善总结,并从研制、混凝土施工技术、工艺工法、操作和使用技术、故障诊断及维修保养技术、长大隧道施工组织管理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
6.结论
通过近3年的科技研究和技术攻关,充分利用沪昆贵州项目隧道长、多、难、围岩衬砌类型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等特点为科研载体,研究在不同地质、衬砌类型、工艺工况条件下,通过对设备设计研制、现场工艺试验研究、各部(构)件改进和方案优化、技术总结,通过在多座隧道工艺性试验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解决了隧道仰拱衬砌、仰拱填充、中心水沟的质量控制以及安全步距控制和过往行车安全通行等问题,进一步提高隧道仰拱施工关键配套设备和加强施工组织的管理能力,进一步确保隧道仰拱施工安全质量和安全步距、长大隧道工期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施工机械化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铁建设[2010]241号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S].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753-2010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TB10621-2009 高速铁路设计规范[S]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
[4]王梦恕,等.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修建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5]铁道部第二工程局.隧道(上)[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6]铁道部第二工程局.隧道(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轨道交通在全国各大城市遍地开关,爆炸式发展,截至2015年末,中国大陆地区共26个城市开通轨道交通运营,共计116条线路,运营线路总长度达3618km。除了传统的地铁外,轻轨的建设正在迅猛发展,新型的有轨电车也开始发展起来,截至2015年4月,国内有长春、大连、沈阳、天津、上海、南京、苏州和广州已开通运营有轨电车的城市,还有江苏淮安、广东珠海、山东青岛,四川成都新津等多个城市即将开通,后期武汉、宁波、佛山等一大批城市也在建设和规划中。今年,新型轨道交通的另一代表,低速磁悬浮列车已经在长沙进入运营,轨道交通产业目前正呈现一种发展迅猛、类型多样的局面,这就对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单一人才的培养仅能满足人才数量的要求,满足不了人才多样性的要求,轨道交通的发展急需大量复合型人才,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意义变得非要重大,本文在对目前轨道交通人才需要、院校人才培养现状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轨道交通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探索。
1轨道交通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现状
1.1轨道交通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首先,在轨道交通快速发展对人才需求数量方面:城市轨道交通2015年一年新增运营线路长度445km,同比增加14%;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138亿人次,同比增加9.5%。2015年全国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3683亿元,同比增长27%;在建线路总长4448km,可研批复投资累计26337亿元。截至2016年一季度,共有44个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获批,规划规模4705km。预计“十三五”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总投资计划超2万亿元,其大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计划过千亿元。目前,国内国际轨道交通平均每公里所需员工数为50到90人,按成熟精简的每公里60人来配置,全国在建线路还需27万轨道交通人才,获批的线路还需要近30万人,新建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在成立初期将面临需求量大、人才供给不平衡,高技能人才缺乏等困境。其次,在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方面:各个地铁公司的车辆及运营规章制度各不相同,即使同一个地铁公司,其不同的线路,采用的车辆也不相同,例如广州地铁,4号线采用的是直线电机驱动的车辆,2号线呢,采用的传统转向架加交流电机驱动的模式,车辆型号不同,对于检修人员的技能要求就不同,公司要想员工能够灵活调配,就需要培养全能型人才。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轨道交通,也在快速的发展壮大,目前广州、天津、上海、南京等一大批的城市已经开通运营,还有很多城市正在建设或者正在规划建设这种新型轨道交通。现在,磁悬浮技术也被应用到了城市轨道交通中来了,长沙的低速磁悬浮已经投入运营,多种类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同时发展,而新型轨道交通的人才大部分需要从传统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来源途径去获得,经过针对性的培训后投入工作,这对能够快速适应新工作,有较高适应性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
1.2现有轨道交通人才引入途径
已经投入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例如广州地铁,正在建设的企业需要进行人才的储备,例如兰州地铁,现有人才来源及培养途径主要有从其他地铁公司引进、社招员工近培训后上岗,校园招聘等三种方式。从其他地铁公司引进的人才基本都是技术骨干,但是进入新的公司后,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才能上岗,这一类人才引进的成本较高,但是这是每一个新建的地铁公司必经之路。众多新公司引进人才,势必造成老公司的人才匮乏,现在广州地铁等成熟运营的地铁公司就面临这种问题,熟练员工流失,不得不补充新员工,而新员工进来还得经历漫长的培养历程。社会招聘的非专业人员经培训上岗的岗位主要是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非关键岗位,最后的校园招聘是招聘人数最多,也是最有效的人才来源途径,现在各大地铁公司都与各个院校合作,开展学生的订单培养。
1.3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现状简述
现有的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主要有企业培训和学校培养两大类型,但是这两者的结合却相对较少。企业培训主要是对企业现有员工进行培训,还有就是新建城轨交通企业的实习生到成熟运营的轨道交通企业所开设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目前广州地铁、上海地铁、北京地铁承担的培训量非常大。这种企业的培训是针对某一岗位的分类强化训练,效果好但是成本高。例如在北京培训的学员,一个学员培训一年的费用接近3万元,而地铁人员的数量是庞大的,这样总体培训费用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轨道交通人才的学校培养现在在高职类学校主要采用订单班的形式进行,订单式培养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很好的人才培养方式,目前主要的订单开展方式是以学校为主题的,在订单培养的过程种,企业只担当了一个顾客的角色,对于“产品”的生产过程基本不干预,直到毕业前进行验收考核。学生参加订单班后找不到归属感,这样培养的学生对其以后的工作所需技能也掌握的不是很熟练,毕业以后还得参加较长时间的企业培训才能胜任工作。订单式培养模式也一直在不断改进,现在也有很多学校和企业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对学校的订单班学生开展定期的考核,巡视。但是还有一个让订单班学生毕业后很头疼的问题,就是轨道交通行业上岗必须取得相关资格证的问题,学校没有相关的考证资质,也没用对应的措施,学生毕业以后,即使能力达到了独立工作的水平,也必须等到取得资格证才能工作,白白耽误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这对人才极度缺乏的轨道交通企业来说,也是急盼解决的。
2校企合作开启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新模式
2.1订单班“2+1”模式缩短人才培养周期
现有订单班的培养模式,很多都是等到学生毕业前,进行验收考试,验收考试通过以后,再到企业参加岗前实习,这样,人才培养的周期就比较长,企业用人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对于企业订单班学生,可以采用“2+1”的培养模式,就是在学校大一时学习基础课程,大二学习专业基础课和部分理论性专业课,大三时,即上岗进行跟岗培训,学校派老师参与管理,在企业跟岗培训的时候,学校的派驻老师和企业的培训师一起进行理论的辅导与总结性培训,当学生大三毕业时,学生也就完成了岗前培训任务,取得了相应的上岗资格证,可以独立开展工作了。这样企业就可以缩短一年的人才培养周期,对于学校来说,学生两年后就离开学校本部,不占用学校的教室、宿舍、实训室等教学资源,给学校的办学压力大大降低,特别是对于一些办学硬件条件不够,学生数量众多的学校来说,效果尤其显著。
2.2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校企合作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学校引入企业的管理理念,实施订单式培养,依照企业的需求,将经过企业选拔的在校生组成订单班。由校企双方平等协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组织教学和实训。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不再是学生培养的唯一主体,企业也要参与进来,例如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兰州地铁合作开设的订单班,设置了学校班主任和企业班主任两个管理老师,两位老师共同对班级进行管理,企业设立了班级活动基金,用于举行班级活动。设立了企业奖学金,对优秀的学生予以奖励。在课程授课上,学校老师与企业及时沟通,定期走访,随时调整授课内容,企业也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巡视,技术指导与培训。这样,身处订单班的学生能感受到公司浓厚的企业文化,很有归属感,学生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学校效果自然就得到了提高。教学的投入问题一直是校企合作的一个难点,企业是追其利润的,但是人才的力量是无穷的,培养一批好的人才,可以为企业创造无法估量的效益,现有的校企合作,学校一直处于被动地位,企业不愿意投入太多资金。学校要拿出对应的措施,制定合理的方案,可以校企共建实训室,实训基地,然后为订单班学生服务,同时,可将以前在企业的考证考工等各种技能鉴定项目放到学校来进行,这样可以大大缩短校招员工的上岗培训周期,节约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另一方面,学生的教学条件得到改善,可以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
2.3把好“进口关”和“出口关”,确保订单人才的品质
要制造好的产品,就需要选择好的原材料,要严格产品的质量检查,学校要培养好的人才,就要把好生源选拔标准,严格学生毕业资格审查,以确保每一个毕业生到了社会上都是一个合格的人才。与企业合作的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订单班需要培养出好的轨道人才,也需要把好“进口关”和“出口关”。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的“进口关”就是学校生源的选拔。生源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订单班学生培养质量的高低,除此之外,生源选拔关系到学校招生的公平、公正、公开,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培养的质量,也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利益,所以“进口关”至关重要。“出口关”就是毕业生的就业,要把好“出口关”,就要严格进行毕业生的毕业资格审定,要不断提高合作企业对毕业生和学校的满意度,从而确保合作基础的牢固性和长期性,同时,严格把好“出口关”也是确保“订单班”学风和班风的重要举措,如果“出口关”把的不严,学生就会滋生懒惰思想,就会放松、放纵自己。在订单班的培养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淘汰机制,以确保最后输送给企业的都是合格的人才。
3总结
综上所述,在城市轨道交通爆炸式发展的今天,轨道交通企业和各大交通类院校都在探索快速培养人才的方式,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最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在探索和发展过程中,既有成绩,也有问题,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校企合作机制,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和完善全新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体系,为轨道交通企业培养和输送优秀的人才,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大发展的人才需求,同时也提高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自身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柴晓冬,方宇,郑树彬,等.城市轨道交通特色专业群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
关键词:专业英语 城轨车辆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现已进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快速发展阶段,很多城市都在进行轨道交通建设,建设过程中采用的城轨车辆多以进口为主,专业英语在车辆采购、使用、维修维护等方面作用非常突出,能否熟练运用专业英语为工作服务,已经成为衡量技术人员能力强弱的标准之一。城轨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多以不同城市的地铁公司车辆部门为主,从事现场技术工作,期间需要接触大量的外文资料,能够以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与国外供货商进行交流,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校掌握良好的专业英语知识,以实现学以致用、有效沟通的目标。城轨车辆专业英语课程涵盖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电子电气、空气动力系统等几大方面,内容广泛,综合性强。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在教材、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完善。
一、当前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国内相近专业英语开设情况概述和现状分析
由于专业英语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程度的模糊,所以有些院校的专业英语只是专业知识的英文讲授,相当于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难度。另外,因为相关教材的缺乏,很多时候专业英语教师是通过自己搜集资料来进行课程教学的。而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多以阅读和翻译原文为主,上述情况使得学生学习积极性大为降低,课堂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过程相对枯燥乏味。
2.城轨车辆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为新兴专业,目前市面上专业英语教材都是关于电气化铁路的,比如《机车车辆专业英语》,不适用于城轨车辆专业英语教学,所以城市轨道交通学院自2006年1月开始使用自编讲义。但是该讲义是以DC01型直流机车为主进行讲解的,而这已不是当前地铁列车的主流车型了,不适应现在的需求。另外,此讲义缺少必要的图表,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提高城轨车辆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方法
1.开发与学生就业岗位密切结合的专业英语教材
城轨车辆专业英语是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特色课程,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地铁车辆运行保障与维修、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因此,专业英语教材就要紧紧围绕这些方面进行展开。首先是深入到学生的就业岗位比如地铁公司车辆相关部门进行市场需求的调研,了解和听取行业专家对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以 “实用为主,学以致用”作为原则进行教材开发建设。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中避免高深的理论、复杂的概念,以当前国内地铁列车的主流车型为主体进行编写。在深入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对未来的职业能力需求,最终确立了专业通识英语和特色模块英语相叠加的教材内容体系。具体地说,教材内容既涵盖了常见的轨道交通列车机械、电气两大系统的各个分立部分,也包含了电气化铁路在内的大轨道交通的相关概念,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2.灵活选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1)结合专业英语的特点展开教学。在专业英语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 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起来,穿插使用。教学中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教师针对课文中出现的专业知识,提出问题并布置给不同的小组。在小组范围内布置任务,进行合作学习,这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组织语句进行有效表达的有效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起组织、示范、引导、督促的作用。例如,讲到车钩的时候,由于学生在学习专业英语之前已经修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概论》、《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结构与原理》课程,所以可以布置学生讨论车钩结构上的区别,自动车钩与半自动车钩的故障形式及半永久式连接杆的特点等。学生结合已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展开双语讨论,既要结合专业课的内容,又要联系课文提供的语言信息,还要借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所积累的知识、获得的经验。在这期间,教师要引导学生综合各种知识,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还要在专业英语的词汇、表达方面给予帮助。
(2)适当结合教师科研项目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结合实际科研项目进行讲解,这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能使专业英语所教的内容与学生现有的专业知识相呼应。例如,在讲授“车辆传动与控制系统”时,教师结合IGBT的故障图片、现场牵引系统与辅助供电系统的故障形式图片、PPT等来进行讲解,教学效果会大为提升。
3.构建专业精通、英语水平过硬的专业英语教学团队
专业英语课程通常是由专业教师来讲授的,这能避免英语教师不懂专业知识的缺陷。但是,专业教师虽然专业知识过硬,但如果英语水平不过关,不熟悉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s,ESP)理论,也难以胜任。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就要构建一支好的专业英语教学团队,进行专业英语教学。首先,选择英语基础好的专业教师作为授课教师,对其进行重点培养,提高他们的外语教学理论水平和ESP理论水平。另外,推荐专业英语教师到地铁公司挂职,及时熟悉和掌握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发展的最新技术,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对知识的诠释将更加透彻,教学效果明显改善。
总之,在城市轨道车辆专业英语的实际教学中存在很多影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问题,需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改进、完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该课程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婵娟.如何提升模具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效果[J].新课程研究,2011(10):39-41
【关键词】矿区铁路;运输组织;管理
矿区铁路是企业自主修建,主要为本企业内部提供运输服务,一般都自备动力,自备车辆,自备人员,在矿区铁路内部形成一套系统的运输组织管理模式,对运输生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企业方针政策、生产经营策略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矿区铁路运输组织管理过程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对如何提高矿区铁路运输组织管理水平进行剖析和探讨。
1 矿区铁路运输组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矿区铁路是矿产的生产与销售之间的桥梁,其运输组织原则是保障矿产资源能够快速安全的运输,运输组织方式与国铁相比较为单一,但由于人员、管理、设备、环境等因素的制约,使得矿区铁路运输组织管理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
1.1 运输设备老化,基础设施不良
大多数矿区铁路运输企业存在运输设备老化,且相当一部分设备年久失修,或多或少存在质量问题,同时由于站线长、站点多、分布广,其铁路线路多数会贯穿许多村庄和公路,道口较多,加之资金投入有限,造成站场、线路状况不良,给矿区铁路运输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
1.2 员工综合素质不高
矿区铁路运输企业的员工很多是从矿区其他单位转入,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铁路运输相关知识的学习,且存在人员老化的问题,国铁各个工种都有年龄限制,但矿区铁路运输部门没有这方面的规定,造成诸如机车司机、调车员等主要技术工种存在很多老职工。同时,随着企业的发展,很多矿区运输部门招收铁路院校毕业生,虽然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缺乏对矿区铁路运输的认识和实践操作能力,主要技术工种培养周期较长,严重阻碍了矿区铁路运输的发展。
1.3 运输组织不正规
矿区铁路服务于厂矿同时也受制于厂矿,车辆取送不及时、重车积压、路车延时等问题时有发生,这就造成其运输组织不正规,随机性很大。同时运输组织管理缺乏合理有效的机制,现场作业的组织控制不力,出现作业人员出务不及时、不能按规定时间完成相应的技术作业,不按规定速度行车、机车车辆运用调配不合理等情况,加之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大大制约了运输组织能力的提高。
1.4 管理机制不健全
矿区铁路运输企业仍然存在“粗放型”管理,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具体表现在:一是运输组织管理相关的制度缺失或执行不到位,形同虚设;二是个别管理人员认识不到位;三是在管理中存在“松、软、散”现象;四是管理创新能力不足。
2 提高矿区铁路运输组织管理的策略
2.1 加大改善基础设施的投入
矿区铁路运输企业应当致力于改进自身落后的生产设备和作业方式,不断加大投入资金:一是加大对现有站场的改造,在原有基础上根据运输形势的发展进行改、扩建工程,从而满足提高装卸能力和改编能力的需要;二是加大对机车车辆的投入,配备足够的动力和车辆,做好机车车辆的维修和保养,从而满足运输能力提高的需要;三是加大对行车设备升级换代的投入,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先进的作业方式,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和新设备的优势,从而满足运输效率提高的需要。
2.2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在矿区铁路运输组织管理中,应当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首先是提高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度,认识到运输组织管理工作对保证企业生产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其次是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培训机制,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与专业技术院校联手,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培训,二是企业内部自己培养优秀的员工。再次是创立自己的培训理念,通过培训工作的不断积累,不断总结提炼自己的培训理念,通过理念的灌输使员工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员工素质的提高将极大的提高矿区铁路运输管理水平和运输生产工作效率。
2.3 加强运输组织,优化运输方案
矿区铁路运输部门要加强内部运输组织,不断优化运输方案。
2.3.1 加强调度指挥
矿区铁路调度是矿区运输组织的指挥系统,担负着协调组织运输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协同运作和运输生产正常进行的重要任务,调度指挥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运输组织的合理与否,因此矿区运输部门要高度重视调度指挥工作,不断提高调度指挥能力:一是要加强与国铁、各厂矿、运销部门的协调联系,及时掌握生产运输的各个环节和各类信息,保证运输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二是要提高调度指挥水平,调度人员要根据掌握的各类运输信息合理安排机车车辆使用、取送车、接发车和调车作业,正确及时下达阶段作业计划,做到统筹兼顾,保证时效。
2.3.2 强化运输组织
首先是要建立健全运输组织规章制度,明确各工种岗位职责和技术作业标准,严格按照技术作业时间作业,做好写实分析,定期召开调度分析会,总结前期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不断优化运输组织方案,根据企业的需要适时调整,保证运输组织合理有序。其次是要抓好货运管理,各站场货运员要积极配合厂矿做好装卸工作,及时上报装卸信息,以便能够及时进行取送作业,充分利用装卸线,从而加快车辆周转,提高运输能力。
2.4 完善并严格执行激励机制
根据矿区铁路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完善相应奖励机制,合理分配运输收益,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将完成运输任务与否与经济效益相挂钩,实行内部市场化,同时要做到严格执行,确保执行到位,不能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随意进行变动,做到按章办事,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刺激运输效率的提高。
2.5 加强监督,严格考核
在运输组织工作中,还要加强监督、检查、指导和帮助,各级检查部门在监督安全生产的同时也要对现场作业情况进行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现场作业组织情况及运力情况,加强对现场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督促设备的定期维修及更新,协调处理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确保设备运行安全、顺畅。严格考核,对发现的人为耽误运输生产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给予处罚并限期整改,保证运输组织的各个环节紧凑、有序、有条不紊。
3 结束语
矿区铁路运输企业是矿业集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矿业集团正常生产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业,因此,矿区铁路企业在进行运输组织管理时,要严格遵循运输组织原则,正确对待运输工作,加强运输组织管理,不断探索提高运输组织管理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从而确保矿区运输工作安全、高效的完成。
参考文献:
[1]贾文生.矿区铁路运输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煤炭,2006(09).
[2]余静,卢明银.矿区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的可靠性设计[J].化工矿物与加工,2006(3).
[3]卢海明.做好矿区铁路运输管理工作的方法和建议[J].企业导报,2011(07).
[4]于承尧.铁路专用线运输组织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上海铁道科技,2011(3).
关键词 中职学校 职工培训 有效途径 探索
中职学校要想求自立、求发展,必须在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为经济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办学能力和办学质量,主动满足企业和社会对职业教育多层次、多规格的需求。除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学历教育毕业生外,对企业职工进行再教育、再培训也成为中职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职工培训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如何搞好职工培训,提高其培训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摸索出一些有效方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制定合适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是搞好职工培训工作的前提
笔者所在学校主要承担与铁路行业相关的几个专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并且以机车专业涉及的培训为主,包括蒸汽转内燃、内燃转电力、检修转乘务的转岗班,提职司机班,司机考前班,岗前强化班等等各级各类职工培训班。这些学员文化程度不同、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也不同,各有特点,差异很大,为他们“量身定做”实施性教学计划和大纲显得尤为重要。在为他们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时,必须充分考虑了这些方面的因素,并结合送培单位的具体要求和学校的师资等实际情况。
作为专业课教师和机车教研组组长,笔者制定了多个机车专业相关培训班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和大纲。以内然机车司机考前培训班为例,铁道部有统一的考试大纲,对考核内容也有统一要求,分为三大块,即专业知识、通用知识、安全规章。内容庞杂,涉及十多门课程。以专业课为主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和大纲,把涉及到的六门专业课整合为四块来安排课时及教学内容,由四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执教;把力学、机械制图、钳工基础等归为一类,由一名教师负责,车辆制动装置和电工基础单独安排两名教师负责,以《乘务员通用知识》要求内容为主安排课时和教学内容;另外把通用知识中的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牵引计算、厂修规程、操纵保养等内容结合到相关专业课中,适当增大相关专业课程的课时量。
由于送培单位自身运输生产实际情况不同,安排培训时间长短也不同,少则二十多天,多则两个月,我们按比例分配课时,调整教学内容,尽量做到达标、合理、切实可行,以提高培训效果。
二、选用合适的教材是搞好职工培训工作的基础
成人学员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高中毕业生、有初中毕业生、有中技毕业生、还有少数实际仅为小学文化水平,若采用中专学校的教材,课堂上势必会出现“教师累,学生睡”的现象,为此应结合受培人员的特点,选择适用性较强的培训教材。
基础课教材应选择初中—中技—中专教材的“合订本”,根据培训对象、专业的不同,选择不同深度的内容,使学员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并能结合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重点安排与专业内容相关的部分。
专业课教材选择上应体现“活”和“新”,要做到适应企业需求,专业课教材必须在“活”和“新”上下功夫。所谓“活”,就是能够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根据不断变化的就业培训需求,灵活调整内容。所谓“新”,就是在教学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反映在教材上则是进行合理增删。在教材处理上,要本着“基础性、实用性、针对性”的原则,对已淘汰的设备、组织方法、实作要点必须删除,对已在使用的新设备、新方法以及将要实施的新技术应积极的充实到教学内容里。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厂家的说明书或企业的相关技术资料等,对于和学校长期合作的企业,也可以采用本校教师自编的教材,
或者多种教材的灵活组合。如连续数年每年都在我校举办的培训期为一年的神朔岗前强化班就采用了本校教师自编教材、中专教材、企业培训教材和机车厂技术资料的教材组合。
三、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是搞好职工培训工作的关键
在职职工有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社会经验,教师若以对待中职在校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绝对行不通。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和教学方式必须改变,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主动适应职工培训的实际需求,根据成人学员的特点,采取针对性强的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的思想观念应该转变,要树立市场意识,要适应铁路运输全天候运转的特点,淡化假期意识、节假日意识,使学校工作与企业需要同步,随时随地根据企业需要安排教学,从而使企业学校双方受益,共同发展。
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人学员的记忆力较在校生差,但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在校生高得多。对实践经验丰富的在职职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已不再适用了。根据成人学习的特点,教师在授课时多采用“设疑—质疑—释疑”、“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员的积极性。
四、创新班级管理方式是提高职工培训工作的保障
关键词: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97-02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学科间交叉程度的不断加大以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日趋增加,在“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培养模式下,各高等学校增加了计算机、外语等基础课的学时数,强调了课外创新训练与社会实践等,而相应缩减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时数,淡化专业教育。加之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被动学习(即缺乏学习主动性,主动动手和动脑的意识淡薄)和应试学习(即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化)等问题[2]。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降低了大学生的竞争力。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起源于上世纪初,并于1986年获得博士点,现已有近百年历史。在2013年和2014年中,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连续两年在全国130所高校中排名第一。目前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分为铁道车辆、机车、城轨车辆3个方向,共有在校本科生700余人,多年来为我国铁路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学子,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式源于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模式,其虽经多次改革,但主体仍保留至今。近年来,随着铁路技术的飞速迅猛发展,车辆工程涉及的新技术领域不断扩大,电子、计算机、信息及网络等技术开始广泛进入车辆工程领域,我校的机车车辆专业教学和科研同铁路的发展已不相适应,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还停留在传统的技术层面上,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的兴起,我校的机车车辆专业无论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均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
因此对学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意义重大。
一、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以讲授法为主导,把学生看作接纳知识的容器,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1]。因此急需对教师教学方式做出调整。
首先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课程涉及的诸多环节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做到对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和知识有足够深入的理解,之后要求教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程材料等,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灵活生动地为学生讲解课程知识。
其次,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把学生定义为活动的参与者,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总结课程知识,而不是被动学习现有的知识和结论。
再次,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有机整合。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关系转变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甚理想,为此,应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质量[1]。
二、优化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类课程。我校现安排通识教育类学分要求为16学分,占本科培养计划的8.6%。但通识教育类课程更应该是常识性的课程,不应该列入专业培养计划之中,更不应该有专门的机构来监督这类课程。同时这部分内容应该由其他的组织(家庭、行会)而不应该是大学来完成这类课程的讲授。英国高校大多是双科或者是三科专业,设置主修和辅修,在某一方面扩充了学生的学习量,也使学生避免学习了过杂的知识。而且,英国大学的学生有很多的自主时间并且学生本身有很强的自主性,他们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渴望并且需要的各方面知识。这些方面是国内的大学和大学生不具备的。因此,学校更应该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完成通识类课程的学习,而不应该由学校来强制要求。
2.人文社科类课程。在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上,我校除了思政类课程、体育、外语、军事技能训练等传统的必修课程之外,主要包括哲学、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管理学等方面的课程。因为办学水平的关系,我校在这方面的开课情况并不良好,学生在课程上的认识和思考也不够,所以我校虽然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数量众多,百分比占到培养计划的23%,但是收效甚微。大学安排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宗旨在于专门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法适用性不强,针对这种现状,人文社科类课程应更加注重小组讨论以及学生实践环节。
3.专业课程。目前我校专业课程的选择面较窄,学生几乎没有自主选择权。就专业方向而言,我校学生可供选择的方向比较少,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适应现有课程的学习。专业选修课课程缺乏系统性,我校的专业选修课设置较少,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很少的途径可以学习到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和知识。
对比我校的专业课程,国外理工科学校,其专业课程设置普遍比我校的专业课的数量更密集,学时的要求更多,自然也要求学习得更精通。与此同时我校在第三学年下学期之前几乎没有专业课程,主要是设计和实习,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虽然也是鼓励同学们大三学年下学期与大四学年参与实习以及实际的工作,并且同学们也很愿意在高年级阶段参与一系列的实际操作,但是苦于知识的积累过浅,并且大三大四学年的课程繁多且非常重要,同学们完全没有精力从事更多的训练及实际操作。相比较之下巴斯大学在大四学年要求同学们从30门课程中选择最少两门课程进行学习。其目的是在大四的同学们参与了实际的工作并且心智更加成熟之后,他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研究方向,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由于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课程,同学们更能够潜心学习,获得自己喜欢的知识。我校的实际情况是,同学们大多在大一大二完成选修课程,多数同学的选课依据是获得学分的难易程度或者教师给分的高低。造成同学们的学习没有针对性,很多课程仅仅是为了凑够学分而选修的。因此,建议调整专业课程安排,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
三、加强实践环节
西南交通大学及国内各高校均注重实践课程的种类及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大学的实习和实践环节中更加注重于外语的强化训练。随着学校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社会上的公司和企业对英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上讲,外语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学生在职场上能够到达的高度,所以外语的强化训练也是必要的。而且,很多高校都很重视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而我校在这方面开课较少,学生大多数时间只能靠自学,因此导致我校学生在软件应用和编程能力上都有明显不足。
此外,我校课外实践学分分量不足。很多高校在课外实践学分方面都有要求,课外实践学分的设定能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创竞赛的积极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更广博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专业的知识,更能督促学生合理利用课下的大量时间。
加强课程实验建设,课程实验重在培养学生实验室操作技能。根据我校实际,我们在加强课程实验过程中,一是保证实验项目的开设与课程内容的更新相辅相成;二是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验课的系列性、系统性、综合性、通用性。注重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验证型实验,多开设分析型、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增加实验室的开放程度,鼓励学生开展课后创新活动[2]。
四、严抓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一个大学生所学知识的完整体现,是检验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我校应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使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方案与当前铁路的发展趋势及机车车辆的发展现状相结合,使其满足中国铁路发展的需求。通过这种实际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专业的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否则,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或多或少存在不足。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的兴起,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质量更优的、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寿君,范富,张庆国,侯迷红,苏雅乐.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492-494.
[2]王晓玲,范魁元.学生培养模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J].教育发展研究,2012,(5):6-10.
[3]范魁元,褚宏启.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关键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1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