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21:11: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现代艺术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中国古代艺术市场和近现代艺术市场
就中国艺术市场而言,它兴于魏晋,成于唐宋。六朝时期,书画市场峥嵘初显,唐代则有了专职的书画商人,并且出现了“书行”,直至南宋偏安之后,经战乱不久便衰落了。此后,明嘉靖至康熙年间,苏州艺术市场继之而起,接着扬州艺术市场在乾隆年间也兴盛一时,晚清时期,艺术市场的重心又转移到了上海,北方则有京城。中国近代艺术市场可追溯至18世纪中叶,当时广州十三行一带出现了一批专营外销画的店铺,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则是上海。1874年,英国鲁意斯摩拍卖行成立,开展拍卖业务。总体上,近代中国艺术市场较之前朝,盛况空前。以上局面一直维持到1949年,此后形势陡转,艺术市场被政府垄断,自由艺术市场几乎消失。直到1978年,艺术市场因“改革开放”才逐渐恢复元气,数十年来,中国艺术市场尽管百弊丛生,但发展迅速。21世纪,中国艺术市场现代化进程显著,数字化媒体的到来、互联网的迅速传播使得艺术市场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艺术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分工更加细致。按投资主体分为政府艺术赞助、私人艺术赞助、公众艺术赞助;按买卖对象分为艺术劳务市场、艺术商品市场;按艺术商品种类分为美术市场、表演市场、文学市场等。可以说,现代艺术市场随着技术的革新日益多样化的同时也越来越健全。
二、豫剧在现代艺术市场中的新发展
新时期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豫剧的辉煌不再,面临着严肃艺术市场萎缩、现代媒体潮流般的冲击和传统剧目老旧的困境。豫剧人不断改革创新,河南卫视制作的豫剧电视节目《梨园春》适应现代传媒,样式不断创新,有戏曲晚会、戏曲小品、戏迷擂台赛等众多节目样式,建立了群众基础,集中展现了戏曲的精华部分,成功挽救了豫剧。《梨园春》的成功,将豫剧推向了全国甚至海外,也激发了豫剧界对豫剧的改革,使其适应现代生活而焕发新的生命力、创造新的辉煌。我认为,除了目前《梨园春》已有的表现形式外,还可以把豫剧作为商品来营销,使其品牌化、名人化,同时可以跟博物馆、美术馆、画廊合作,把豫剧名家的戏服、演出的著名剧目的原本在这些场所展出拍卖,也可以把豫剧中的经典扮相做成各种形式的“LOGO”印在商品上,利用广告宣传扩大知名度。在文化底蕴丰厚的城市建立集培训、演出、公益于一体的豫剧馆,使豫剧小剧场化,增强豫剧文化的普及度和影响力。与此同时,还可以把豫剧传统剧目改编成微小说、微动漫和微电影等,并在其中注入现代流行元素,增加青少年们对豫剧的了解和喜爱。
作者:陈瑶 单位:云南艺术学院
动画中的角色相当于影视中的演员,它是动画片的灵魂,所以动画中的角色就决定了动画片的质量。动画中的各种角色是推动这个动画片故事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靠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动画角色才能完成。一个好的动画角色对于动画的成功与否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的动作、语言、个性等方面都能够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带给观众乐趣,成为经久不衰的形象,这些成功的动画角色往往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传达出一定的文化内涵,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例如,大闹天空的孙悟空有着很强的中华民族特色;《怪物史瑞克》中驴子的形象体现了美国民族乐天、幽默的特质。阿凡提的故事中的阿凡提有着非常浓厚的新疆民族特色,它的形象在观众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一代精品动画。这些有着民族特色的动画角色在深受观众喜爱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相应的商业开发,这对动画产业的发展非常有帮助,事实这证明了一个优秀的动画有着非常好的产业链,为公司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
二、传统动画的审美价值
我国的审美思想于西方有着不同,它自成体系,有着不同于欧美的审美观念,在我国主要是主张儒家的“中和之美”,同时还有道家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审美观念也在发生一定的变化,后期主要有宋代朱熹“文以载道”的审美观,清朝王国维“意境说”等等,这说明了我国的审美观念、思想是丰富多彩的。一个民族的审美观念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什么观念总是在去想相同,在动画产业中也是同样的道理,我国的动画作品体现出我国民族传统的审美观,而日本和美国的作品也是体现出独特的审美观。我国的动画中力求突出我国的一些传统因素,例如:皮影、十二生肖、武术动作、京剧脸谱、剪纸、中国传统服式、亭台楼阁、舞狮、太极八卦、梅兰竹菊、祥云图案等等。在日本的动画片中角色的设计方面和我国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总是把一些正面和反面的角色,都设计成很唯美,在很多动画片可以看到日本的审美观念,在宫崎骏的作品中更为明显,它总是以一种悲天悯人的眼光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充满了感伤、绝望的情怀,人与自然的空间是互相挤压,人类总是无知的侵犯自然,而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审美观念是和日本地理位置和传统的观念息息相关的。一个民族的社会观念、文化底蕴、哲学观等都会在动画中体现,让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动画特色。
三、传统动画的人文价值
动画作为一种艺术,它富有民族性格和人文精神,在表达某一个故事时它往往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不能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动画,总是缺乏一种内涵,例如美国拍摄的中国《花木兰》这个动画片中,同样的题材、同样的故事,不同的民族来拍,其中所反映的人文精神就会截然不同,总感觉少了一份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美国的《花木兰》他传达给观众的是一种个人价值的实现,和故事本身宣扬的“忠孝”截然不同,这就是每个民族不同的文化而造成的不同的结果。美国的动画片总是给观众一种诙谐轻松的感觉,这也反映了美国这个民族在生活中的诙谐幽默的人文精神和民族特质,例如美国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中汤姆和杰瑞总在追逐,一些搞笑的动作和滑稽的表情,给观众一种轻松的心情。但是在我国传统动画中,必然展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同时这些传统美德有其文化根源。
四、传统动画的娱乐价值
动画的主要功能是满足观众在工作之余的消遣游戏为主要目的,它主要包含了诙谐幽默、解构权威、轻松明快、平等色彩等特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沉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下,人们更需要娱乐精神来抚慰,这就需要不同的动画片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这在日本动画片中做的非常好,动画片不仅仅是儿童的专利,他同样也是成年人的精神食粮,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在沉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面前,越来越需要娱乐精神对于精神的抚慰。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娱乐文化正在成为一种产业和消费。很多传统的动画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动画也不再是儿童专利,他正在小青年中年人方面进行发展,这对动画产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空间,它不仅仅能够给人们带来娱乐的效果,很多动画片对人们的教育作用越来越明显。尤其是观众在美国和日本商业性、娱乐性的动画影响下,审美需求倾向动画片带来轻松,而不是板着面孔的说教。而我国传统动画虽然不像美国动画把娱乐性放在首位,但仍有许多作品带有娱乐的因子。
五、传统动画的现代意识
传统的动画作品中融入进现代意识,能够给动画带来新鲜的血液,是动画产业焕发出光彩、更好地被人们接受。这在每个国家都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例如我国的传统动画主要体现了我国的传统观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出现了一些很多带有新思想的作品,《喜洋洋和灰太狼》这部作品很好地反映了我国当前的一些现实,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同样在美国迪斯尼的动画历经八十多年而始终在国际动画舞台上占据领先地位,多数动画片都能受到观众的欢迎,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迪斯尼一直在与时俱进,动画片没有墨守成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注重加入具有时代气息的现代精神。从片中女主人公的性格变化可以看到这一特点。1937年《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中的白雪公主善良、柔弱,符合了当时的时代审美趣味。美国动画片梦工厂《怪物史瑞克》的女主人公菲欧娜也不再像童话故事中白雪公主、睡美人、灰姑娘们软弱、被动的形象,而是独立、刚强、主动追求幸福,完全是一幅现代社会中的都市女性形象。而到了1998年《花木兰》中的花木兰一改柔弱形象,而是坚强、独立、好强,具有现代都市女性的性格特质。
六、结语
生态美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观念,是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的亲和和谐的生态审美关系,而广义的理解则是指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人与自然处于一种“共生’、“亲和”的关系。作为一种崭新的美学观念包含着丰富的哲学人文学思想,在传统美学中,人对自然的审美是将自然人化的过程,也是实践美学的基本思想。
1.生态美的思想起源
在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中,人以审美的高度来关照整个生态系统,善待万物,尊重万物“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阴阳交变、四时更替,美的境界的常于万物运行自然显像,于四时更替中悟道,于自然本性中获境.在主要的思想流派中,道家的哲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平淡朴素的审美观点的起源,“道法自然”老子主张自然无为、真朴淡然的生态美思想,顺其自然、淡然若无,、纯真素朴、以超功利的审美体验来理解自然万物;儒家的思想对待万物以友善爱护的态度,“天人合一”,“和”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以整体为美,将天地、艺术、道德看作一个有机整体;《易经》中也充分表现了“合”的思想,“与天地合”、“与日月合”,“与四时合”;佛学最富中国韵味的佛家宗派禅宗强调宁静的心灵参悟,引导了讲究韵味和灵性的传统审美情趣,讲究“本心清静”、“物我两忘”,主张用一种“清”“静”的审美情趣去体会人生、体会自然、体会世界。中国传统生态美学思想主要集中中华民族在认识世界的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宽阔胸襟和伟大智慧上,体会人与天地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2.传统生态美学对在造物文化中的表现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依相伴的关系,消解人类中心主义的种种弊端,使得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主体与客体达到和谐的统一,中国传统美学也广泛体现了技术美学,逐渐形成的民族文化特色,通过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表现出民族特征性的审美观念,体现社会和人际关系有的内在秩序。例如:受儒家哲学思想影响,传统工艺造物多含寓意,形制体量、尺寸、色彩和文饰喻示人生理想和伦理道德观念。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中通过对自然界生命形态的观摩和体验,对于造型生命形式和动感韵律的表现手法是相当丰富的,易学中的阴阳太极图象征事物永恒、循环的运动状态,也象征人的生命起源及历程。阴阳鱼的内分左右两个部分:左侧为白鱼,头向上属阳;右侧为黑鱼,头向下属阴。左侧表东方,是阳气升起的地方,右侧表西方,是阴气下降的道路,同时在上的阳须下降,在下的阴须上升,阴升阳降,运动不息。白鱼和黑鱼之间由一条反“S”形曲线分开,这说明事物的阴阳双方并不是截然以直线的方式分开的,而是彼此相互依赖、相互为用的,在视觉效果在中,这样的图形充满和谐之美、变化之美、形状之美、统一之美,所以蕴涵多样化生命形态是我国传统造物文化的显著特点。
二、生态美学所影响的设计理念
我国传统造物文化中的传统生态美学衍生生态技术美学,在不同的艺术设计和创作领域中,从意境、色彩、造型、材料、技术中得到系统的理解和运用。
1.气韵之美展现视觉动态
“气韵生动”是古代最重要的艺术标准“天下之物本气之所积而成。即如山水,自重岗复岭以致一木一石,无不有生气贯乎其间,是以繁而不乱,少而不枯,合之则统相联属,分之又各自成形。……总之,统乎气以呈其活动之趣者,是即所谓势也。”气成为人与物的生命之源,成为作品的生命之本。在造型设计中体现在平面构图和立体结构上的有限和无限,虚和实的统一,韵生于气,气有韵就生动,无韵就不生动,气韵生动则活泼则生命力才旺盛,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和书画作品对于气韵生动的表现是非常多的。宇宙间一切事物皆存在于气韵生动之间,艺术作品的生命活力亦然,在气韵生动中进而追求审美的活跃则有神、有雅、有逸、有穷理尽性、有旷达幽韵。
2.意境之美蕴藏视觉想象
《易经》中“立象以尽意”的“意”,传统艺术理论中的“虚与实”关系的“虚”,以及“境外之象”“味外之旨”“境”,是指人们所造之“物”呈现出来的美感和令人联想的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理论中源远流长、涵义深奥、居于核心位置的一个美学概念,通常被中国人看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中国的古典艺术形式中最高深的部分就是作品所表达的意境美,是通过对古典美学熟练的掌握技巧加上创作者平和豁达的创作心态和审美观念来表现到作品当中去的。意境之美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意境”美使主观情感与外在景物相互交融统一所产生的美感效应。“意境”美有时偏重客观,倾向于自然美的体验和表现,有时偏重主观,倾向于情景交融之后而达成的主观情怀的流露,使“意境”超越实景的视觉感受升华为思维审美的虚境。东方审美文化的“含蓄之美”,在审美过程一定是一个和欣赏者情感相互交流的过程,在视觉效果上注重的是留白的运用和虚实的结合,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整个造型和布局中有意设定一块还可以继续发展深化的空间或是残缺,提升整个造型的审美趣味,提升意境的运用效果。
(一)现代艺术的起源现代艺术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期,是在工业革命带动下产生的一种社会思潮运动。工业革命变革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重新塑造了艺术家的思想理念,进而间接影响了绘画、雕刻、设计等艺术形式的表达模式,这些艺术形式突破了传统,逐步走向发展和创新,朝着真实、独树一帜、良好功能性发展,由此现代艺术产生了,平面设计艺术也走向了发展新阶段。
(二)现代艺术的时代特征
1.艺术风格的改变及创新现代艺术推动了绘画形式、绘画手法等的变化,以往机械的写实性方法正在逐渐被淡化和抛弃,发展并创新了全新的艺术形式,倾向于对艺术本质的探究。此时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当属绘画艺术风格的变化,伴随着信息科技时代的到来,现代艺术的发展更具时代性、创新性、前卫性。
2.强调形式与功能的协调一致功能性、实效性与形式美是现代艺术最显著的特点,在当时工业机械化形势下,这种风格最早体现在建筑、室内设计以及家居设计等方面,所体现出的是一种综合性艺术风格,那就是功能性与实用性的完美融合,随后这一风格形式延伸到了壁纸、壁毯、招贴、印刷等领域的平面设计,其中体现出了审美观念与实用功能的有效统一,在诠释一种平衡美、协调美。
3.体现出多学科相融合的特点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社会经济获得飞速进步,此时的科技、经济、文化等都获得了全新的发展,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素材,也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灵感,此时东西方世界交流交往频繁,各学科相互融合交流,此时的艺术也受到了各学科的影响,获得了创新性发展。现代艺术表现出全方位、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体现出了强大的艺术力与生命力。
二、现代艺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一)新艺术运动产生的影响新艺术运动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在工业革命历史背景下,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艺术家们也在寻找一种全新的设计形式和而语言,他们更加倾向于引用全新的与装饰性语言来创新艺术表达方式,在新艺术运动下,各行业设计都得到了全新发展,其中平面招贴这类艺术也获得了一定程度普及。
1.刺激平面装饰图形的流行莫里斯作为新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对平面设计变革产生了非常深刻、深远的影响,引入了装饰性图形,为平面设计艺术注入了新鲜活力了,使图形和颜色成为平面设计的主题表达。莫里斯注重设计装饰性与功能性的并举,他放弃了那些毫无功能意义的装饰纹样,抛弃了为了装饰而设计的思想理念,而是引入简单、明晰的图形,再附上唯美的色彩来呈现设计的主题思想,具有显著的自然化风格。这些设计风格主要表现在他所设计的纺织品、家居、壁纸、壁毯等方面,莫里斯在设计风格上独树一帜的地方体现在:善于引入抽象的图形来诠释一种主题。
2.促进了插画艺术的复兴现代艺术有效促进了插画艺术的发展,这其中最显著的代表人物莫过于插画家比亚兹莱,比亚兹莱在书籍插画、装饰绘画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艺术设计成果重点体现在曲线的装饰性运用。例如:在《莎乐美》作品中,为了能够突出作品的思想主旨,他善用简单、流畅的曲线,相得益彰的黑白板块却又富有装帧意义与情趣意义的手法来表达思想主旨,风格总体上简单明晰,又极具表现力,同一时代的插画、装饰画等都深受这一设计风格的影响,总体上支持并促进了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
3.个性独特的招贴形式呈现出来新艺术时代的另一位知名艺术家劳特雷克也极大地推动了平面设计艺术的发展,最典型的就是有效促进了那个时代个性招贴艺术的发展,劳特雷克的招贴作品具有其个性化特征,例如:造型十分夸张、极不平衡、不对称的结构、闪亮鲜明的颜色、明快的手法等等,这些都展示出他个性化、独特的招贴艺术理解与诠释。
(二)包豪斯运动带来的影响包豪斯运动为现代平面艺术风格的形成打下了基础,这一运动经过短暂的绽放却留下了“功能与美”这一思想理念,无疑深入地影响了现代艺术,从而对平面设计风格带来影响。
1.战争化题材内容生活在战争时代,对应的平面设计也受到影响,体现出独特的风格,例如:依托于一定历史背景的德国表现主义、俄国构成主义等等,平面设计艺术家经历了不断创作,包括:宣传广告画、描绘漫画等等,对于线条的把握和运用也显得更为娴熟、灵活和自然,所设计作品的内容多反映战争主题,甚至一些与政治相关的招贴广告也散发着艺术气息,一时间招贴竟然成为了战争招募兵员的宣传性手段。
2.更加强调功能主义包豪斯运动起初对建筑设计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又推广到平面设计方面,典型的影响则体现在招贴设计方面。那个时代的招贴画、装饰画等渗透出商业意识,这正符合包豪斯运动的思想主旨,也就是注重现实功能性与形式装饰性的有机融合,实际的招贴设计也体现出了功能主义与构成主义特色风格,此时的平面设计风格体现为:线条简单、流畅,运用无饰线字体、垂直线条等等。
三、总结
形态的转换而更侧重于将生活经验中的美挖掘出来并渗透到自己的情感因素中,在表现上多是追求借物抒情、象中有意、隐约朦胧的意境,并善用简单的黑白线条使画面更具有运动感和节奏感。在《寻觅》系列《寻找来翌》中,《夜莺啊夜莺,带我飞好么》《太阳啊太阳,请等等我》《下一站是哪里》《你好,夏天》等体现出绘画的现代形态创作技巧,不管是黑白线条的流畅运用,还是色彩方面的独具一格,都使得画面的空间排列因合理而不显单调。《眸》系列中《墨镜啊墨镜》《二重身》等则展示了女人与镜子之间隐含的寓意,自己在镜中投下的影子是平时躲藏在心灵深处的另一个自我,如何清晰地认识另一个自我则是画家创作中隐喻的主题。
二、艺术表达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解构
随着急速的全球化进程,消费主义蓬勃发展,人们的物质欲望变得合法化的后果便是文化价值与信仰的支离破碎。不少画家通过绘画对社会问题提出质疑,用独特的视角和艺术表达方式表现社会现实的缩影,并采用夸张新奇的视觉表达进一步解构物欲时代道德价值的重量,以揭示中国消费时代隐含的现实。这类代表性画家及其作品主要有韩旭成的烂白菜、张建俊所绘盛宴过后的杯盘狼藉、张小涛笔下腐烂的草莓等,他们形成了绘画领域一支独特的“糜烂欲象”视觉表达群体,以日常生活常见物质、现象入手,展现自身对物欲社会“病态”现实的感受与体悟。他们在语言表达上大都用与“垃圾”“堆积”相关的比喻方式,辅以绚丽灿烂的色彩使得这些本已变质的东西产生物欲的诱惑力。如张小涛《来自天堂的礼物之二》以华丽空洞外表引诱人的发霉的奶油蛋糕的“烂”为感受,营造出一个由强烈主体欲望造成的糜烂的物欲社会。张建俊的《漂流的物》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展示了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矛盾,引起受众内心共鸣。此外,张小涛的《溃烂的山水》系列、张健俊的《餐桌》系列、韩旭成的《白菜》《器官》系列、刘海舟的《鸡肉》系列、邢波的《儿子》系列、刘芯涛的《渍夜》等通过各自不同的画面艺术表达,塑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显露出溃烂的气息,体现为一种消费、奢靡与焦虑、空虚相矛盾的临界状态,从而实现画家本身对于现代都市物欲消费与精神空虚的反思和批判。
三、题材设计向中国当代生态题材绘画的转型
(一)西汉末年传统装饰纹样传统
自从西汉末年传入中国后,植物装饰纹样也随之而来,在与中国传统的植物纹样相互碰撞与融合中,产生了许多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新颖的、具有特色的植物纹样。正如《云冈石窟基本装饰纹样——引言》中所说:“传统艺术产生之始,就伴随着强烈的美术装饰意味和画面布局中的纹样式样创作。这种装饰意味一方面来自宗教本身对特定纹样的崇拜和热爱,另一方面来自于具有社会性的人(创作者)对美感的追求和自身的审美取向。而这种审美取向往往受到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创作者所处的环境的直接介入。”
(二)南北朝时期传统装饰纹样
总体上来看,到了南北朝时期,传统纹样装饰艺术大致可概括出以下特点:一是大量吸收,一些外来的植物装饰纹样的题材和形式甚至直接引用。二是此时在传统植物装饰纹样的题材和内容上,花卉元素增多,是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结果。三是产生了对思辨智慧追求的时代审美特征,反映了当时战乱频繁的社会背景。
(三)隋唐时期传统装饰纹样
隋代在传统的发展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南北朝时代装饰纹样的特色、题材和内容在隋代得以延续,不过也不难发现,趋于向民族化风格发展的传统纹样在这一时期已经逐渐开始,缠枝式组织的纹样增多,显现出优美与灵巧的发展趋势,用活泼的忍冬、莲叶、人物组合替代了盛极一时的忍冬纹。题材方面也有摆脱前一时代比较单一的趋势。唐朝是我国传统艺术发展最鼎盛的时期,同时也是植物装饰纹样的转折时期。确立以人为本的主体地位,以审美主体为中心的审美对象也由此诞生,可以表达愉悦心情的花卉题材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植物装饰纹样当中。卷草纹是唐代最受欢迎的植物装饰纹样之一,以其独特的形式和优美的线条而受到人们喜爱。作为传统象征物之一的莲花亦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多与其他花卉元素组合出现,从而演变出了独具特色的宝相花纹样。唐代植物装饰纹样造型更趋于写实,与当时世俗装饰纹样雍容华贵的风格完全一致,体现了唐代的整体审美取向。
二、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设计
(一)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
“设计”是一个大范畴的概念,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独立学科。设计如果单从其构成形式、构成法则、形式美感、审美需求等手段上寻求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其他文化、其他艺术形式的认识与理解也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心所在。传统的思维方式、哲学思想、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等方面,是其文化的精髓。作为文化的精神财富部分。赵朴初认为“传统的核心思想是缘起论……人类是一个因果相续,自他相依的整体。”这些说明了由人到物,由物到人相依的整体性,恰恰符合了设计系统观的整体性理论。
(二)传统装饰纹样在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自传入中国以来,至今已两千余年,大多传统图形符号都已烙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成为现代设计当中用来表现传统文化的元素之一。
1.莲花纹样
传统把莲花视为圣洁、崇高、吉祥之物,受到了极大的尊敬与爱戴。传说释迦牟尼降生便走七步,而且“步步生莲”,可以说莲花是与传统形影不离的重要题材之一。莲花纹也以其优美的造型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受到了众多现代设计师的喜爱,成为了最具代表传统文化内涵的设计元素之一。
2.忍冬纹样
忍冬,又名“金银花”。忍冬纹装饰大量运用于早期的石窟寺中,隋代以后数量逐渐减少,唐代后几乎消失。在装饰形态上,主要有单列式延续、环形、波线型等,其主要结构线都是以S形的基础上变化。忍冬纹在中国古代装饰图案中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同时在现代设计中也给中国装饰艺术注入了催化剂。
3.龙形纹样
龙是护法天龙八部中之第二部,因此在传统装饰题材中,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云冈石窟、莫高窟中都出现了大量的龙文装饰,如天人乘龙、九龙灌顶等。同时,龙也是中国传统典型装饰内容,具有民族代表性,因此,龙形纹样成为当代设计师们追捧的装饰元素也是理所应当。
(三)传统文化影响下的视觉设计
1.商品设计中的传统元素
现金,当代设计师已经逐步认识到运用传统传统装饰元素来表现中国形象符号的重要性。联想笔记本电脑的宣传广告海报,主体形象由产品和佛塔组成,“以牲灵之技而工者”作为广告语。佛塔的特点就是,其用料之精良,结构之巧妙,技艺之高超,远远超出了古今文人墨客的笔端。笔记本电脑的影子化为佛塔倒映出来,显而易见意在诠释商品就如佛塔那样,以牲灵之技而工者为前提,具有精湛的工艺造型和良好的性能,将商品的卖点充分展现出来。设计者将两个本无联系的事物巧妙的联系起来,主观上是以销售产品为目的,客观上则启发了众多设计师对于传统文化元素上的新思维。
2.传统文化在视觉设计中的审美价值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研究传统是设计师和艺术家的必修课。中国古代美学艺术论中的“意境”和“境界”,美感论中的“妙语”,艺术创作中的“神思”、“现量”等等,正是这些美学范畴才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的主干,而这些理论当中,恰恰包含了很多传统中的哲学思想和审美观点,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读不懂传统文化,就很难真正的读懂中国美学。
三、传统文化中的装饰设计
1、大胆尝试颜色搭配
色彩搭配为艺术设计起到了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而民间美术对于色彩的配搭体现了民间生活不断变迁的过程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需求的特点,因此现代艺术在色彩搭配方面对于民间美术的借鉴必不可少。例如在过年期间,我国的鞭炮、春联、红包等都以大红色为主,象征了来年生活的红火;而我国的民族服饰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存在相同的特点——色彩斑斓,就像把绿的青山,蓝的天空,白的云朵,黑的土地都融合到了服装里,体现出民族贴近自然,拥抱自然的特点。我国的文化底蕴丰厚,因此也给不同的颜色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例如红色的热情,白色的纯洁,黑色的稳重,紫色的优雅等等,而这些颜色特点在现代艺术设计当中,都能够与设计对象相契合,这种愿景与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方式,在凸显事物所想表达的情感和思想之外,还将艺术气息体现的淋漓尽致。
2、保留民族特性
艺术设计方面的民族性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且永远不会褪潮流。民族并不局限于狭隘的区域和艺术形式当中,它不分国界,具有世界性、艺术性的特点。现如今,在中国的服饰、饰品上民族风格尤为突出,设计师在服饰上将潮流元素与民族元素完美结合,不但体现了它的独一无二,也将我国特有的民族特点在世界的舞台展示出来,在体现了我国浓厚的民族情结的同时,也向众人展示了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民族性通过民间美术的审美性、民俗性和实用性的共同作用得以体现,并且对现代艺术设计影响长远且深刻,无论是在造型设计、色彩运用还是创作理念上,都向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推动现代艺术设计的不断向前。
3、讲究人与自然相结合
造型和形象是艺术设计最直观的表达形式,我国民间美术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沉淀,其艺术造型种类颇丰。而现代艺术可以充分借鉴我国民间美术的造型艺术,基于自然的情况下,加以发挥主观想象,将艺术创造向自然、随意的风格靠拢,并且通过独特的外观造型将其表达意义暗喻其中。比如我国的的艺术瑰宝——翠玉白菜,自古达官贵人都喜欢在自家当中摆放或收藏翠玉白菜,它也是拿来馈赠亲友的佳品,而将珍贵的玉雕琢成白菜的形状也是颇有讲究,白菜的谐音意味着纳百财,有着吉祥如意、财源广进的说法,因此是玉器界备受欢迎的题材。不仅如此,我国自古有“算盘一响,黄金万两”的说法,因此现代艺术设计当中,算盘常常以一种装饰物出现在商业用房内使用,这些包含吉祥寓意的造型一直备受中国人的追捧,也广泛运用于现代艺术设计当中。
二、结束语
从传统绘画到现代绘画,是从对画面内容的专注注转变到对艺术受众关注的过程。它启发读者从主动的角度参与画面中的精神世界,通过自己的视觉刺激,产生完全个性化的形象。从这一点上来讲:现代艺术是对人类安全感知模式的新发展,也是对人类安全感与自信心的拓展。人们在此目光是激动的,心灵是自由的,情感是驰骋的,在此所获得的安全感、认同感才是自己真实拥有的。
二、艺术创作使人获得自由感
当我们闭上双眼聆听音乐,有时就如同艺术家在寻找创作灵感时,首先要闭上眼睛沉思、遐想,在一种超感的安全状态下,让自己的精神率先充满、占领这一空间,使之在个体生命中有了同化效应上的安全感,然后再以一种奇特而有力的形式将这种自由与自信表现出来。这里的音乐是无声的,只有作曲家自己听得到。“1839年摄影术诞生之后,从画家的角度出发,他们的生计与心理受到了双重的挑战。”,一方面是对绘画意义的重新审视,另一方面是对科技进步的深入学习。因此在19世纪后半叶,产生了一批有思想的艺术家,他们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反思艺术的真谛,有些艺术家试图通过对科学技术的了解来增加对艺术自身的认知,有些则开始关注于东方的绘画艺术。“毕加索借鉴了同时期爱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1955)相对论的成果,把画家与模特儿的关系以互动的方式,在一幅画面内用块面拼接在一起,构成了立体派的画风”。自由音乐人羽冬,是一位年轻的音乐创作人,曾担任过多部音乐作品的创作与制作,他参与制作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歌曲《站起来》,以及《生死不离》、《少年强》等优秀歌曲和《建国大业》等众多影视音乐,并创作和制作了微笑北京?创意先锋2008北京创意设计电视选拔大赛的主题歌曲《我想我能》。他做为专业音乐人,在音乐上没有特别喜欢某某音乐家、某一种风格种类。通常听的很多,并没有特定的,喜欢广泛的音乐类型。只要这个音乐作品能从某方面打动人,让我人从中感受到很多东西,他就会喜欢。他说:“很多大师级人物的作品,让我钦佩,已经超过喜欢。”做为音乐人就应该多听,学会欣赏,但是听的同时会潜移默化地去吸收。即使有再忙碌的工作他都会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喝茶休息入睡前的时候去听音乐,他在生活中是一个内向的人,可是在音乐创作之中他如同一个自由翱翔的精灵,音乐的创作让他获得了无拘无束的自由感,他也非常享受这种音乐带给他的自由感。
三、艺术形式的自我救赎
轻轻合着双眼聆音乐,只听音乐却不看繁琐的曲谱,也不用看挥洒自如的指挥,更忘记那沉闷的音乐理论,心灵与音乐再无阻隔,这完全是一种深得其意却忘其形的状态。受众仅仅只是凭听觉器官去感知而已。站在艺术教育的角度:传统的艺术教学体系的贬值,在于它不注重领会与体验,而过于注重仅仅是验证那些理性的、既成事实的作品。这导致在音乐上展现技巧比传达感情更为重要,本应自在的心灵沟通,变成了对音乐技巧的卖弄。以情绪的表达为基点,以信息的传递为主旨的现代艺术,是艺术自我革新、自我解放的必然过程。弗朗茨•李斯特,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伟大的浪漫主义大师,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生于匈牙利雷定,六岁起学钢琴,先后是多位钢琴名家的弟子。十六岁定居巴黎。李斯特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表现力,在钢琴上创造了管弦乐的效果,他还首创了背谱演奏法,他也因此获得了“钢琴之王”的美称。李斯特根据莫扎特歌剧《唐璜》改编的钢琴曲《唐璜的回忆》是李斯特众多改编曲中的精粹,技术之艰深,场面之宏大,在原作的丰富表情上制造出惊人的气势。莫扎特的歌剧《唐璜》本来长约两个半小时,被李斯特改编后,成了简短的钢琴曲。钢琴曲没有删除歌剧中的一个音符,整首曲子无论是节奏还是技巧,都是难度非常高的。
四、打开通感的钥匙
未来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运动中诞生的“最叛逆”“最改革”的流派,它否定一切传统艺术和文化,主张“摒弃全部现存文化及艺术遗产”,以全新的表现手法反映时代美感。未来主义的艺术家倡导赞美工业社会,通常以运动、速度、机械甚至暴力等元素作为设计主体,使艺术作品充满了现代感,甚至带有一些天马行空的科幻色彩。此外,未来主义艺术家还惯用无拘束构图、狂乱的笔触以及线条等高度自由、无规则的艺术元素,他们认为这能充分表现未来带给人们的速度感和运动感,是艺术生命自由的终极表现。具体来讲,未来主义的这些思想理念对视觉传达设计主要产生了两点影响。第一,未来主义为现代视觉传达高度自由的编排方式提供了借鉴,不对称、不规律的构图排版模式悄然兴起。未来主义前卫大胆的理念深刻影响了视觉元素的布局,设计师开始放弃古典主义苛刻、精密的规律版式,转而以穿插、重叠、抽离等方式塑造文字、图片自由散漫的效果。以设计师阿波利涅为诗歌集《书法语法》设计的封面为例,画面中的文字变化多端、大小不一,相互之间排列成既像飞鸟又似喷泉的造型,充满了自由的现代感。第二,未来主义对现代视觉传达设计对象的范围产生了一定影响,越来越多以往很少展现的现代素材登上设计舞台。在未来主义“工业文明走入艺术领域”的理念影响下,现代建筑、工业材料、科幻机械等都开始参与到视觉传达设计中来——极富现代感的起重臂、未来感十足的时空胶囊、科幻效果浓厚的机器人都赋予了平面作品前所未有的视觉效果,为现代社会表达提供了可能。
二、达达主义流派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达达主义诞生于一战后的欧洲,当时许多艺术家厌倦了战争、对政府和社会失去了信心,希望借助一种浓厚的虚无主义情绪表达自己对传统道德的批判,以玩世不恭的态度表达了自己对一切事物的反对,同时也宣泄了艺术领域求变的心情。通常,达达主义这种破坏和挑战的态度主要通过拼贴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艺术家通过剪切、粘贴等方式将现成艺术品进行“破坏性”组合,从而实现了理念和精神的传达。具体来讲,达达主义对现代视觉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审美观念的历史性颠覆。达达主义这种强调“破坏性”的艺术流派对视觉传达的传统审美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设计师不再单纯追求“圆满”“美好”的视觉表现,开始了视觉传达的“逆向思考”。这一理念促使大量具有“美学颠覆”意义的海报诞生,刷新了人们的审美认知。当时比较著名的设计师约翰•哈特费尔德、威兰•哈兹菲尔德、乔治•格罗斯等人都采用了达达主义的“破坏性”思想来创作反战海报。这些海报充斥着残缺的人物影像、破败的社会场景,以“逆向思维”的方式表达了艺术家对时代的态度,给人一种极大的视觉冲击力。第二是造型手法的创造性引入。达达主义常用的拼贴手法对视觉传达这一平面艺术形式同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艺术家不再满足于用简单的平面绘画塑造画面的多样性,而是引入了裁剪、复制、拼接等手工艺手法丰富画面效果。这一时期的许多视觉传达设计大都以照片、印刷品等现成品拼贴而来,如当时较为著名的概念海报《长胡须的蒙娜丽莎》就是将胡须剪影同油画名作《蒙娜丽莎》拼贴组合而来,这种奇特的手法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三、超现实主义流派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