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初中美术教学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28 23:42:27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初中美术教学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初中美术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新课改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对于美术课而言,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应该如何实施初中美术的有效教学呢?以下是本人针对如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认识:

一、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

1、培养学生的艺术气质古人对于读书人的定义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其中就包括了美术素养。温文尔雅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气质,这种书生气中包含了艺术气质,是一种读书人的气魄与儒雅,也是读书人的艺术气质。

2、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同样一幅作品对于不同人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对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懂得艺术欣赏的人将之奉为瑰宝,但其对于一个完全不懂艺术的人而言不过是一张肖像画而已。培养初中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真善美的人格精神、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初中美术教学的策略。

1、融洽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探究性学习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变换角色,不仅是知识的研究者和传道者,而且还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路人。因此,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放下“师”的架子,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而不是体罚、训斥。以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现,在学生心目中,才能体现出平等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彼此分享思考、体验经验和探讨知识,及交流彼此的情感经验,从而达成共识,实现教学目标。师生交往、互动是一个共同发展的过程。而传统的单边教学与新课改的双边教学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如果以教为主,课堂容易陷入沉闷,没有问题,对学生的智力开发不利。反之民主放任,学生犹如断线的风筝。所以,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有效教学的剂。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互动课堂中,培养学生敢问、敢疑、敢想、敢说的合作探究精神。使美丽的创作思维火花在课堂不断闪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老师成为受欢迎的老师。师生在和谐的气氛中一起成长。

2、激发学习兴趣。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通过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重拾学生的学习信心。随地取材,拓展学生艺术视野众所周知,美术课堂,需要很多的辅助材料,如:橡皮泥、积木等等,如果缺少这些材料,美术课便难以进行。为此,我提倡同学们因地制宜,从我们的身边寻找材料,将其引入课堂。如缺少橡皮泥来制作雕塑,可以使用随处可得的泥巴,在课堂上由老师引导,根据小时的“捏泥人”游戏开始讲解雕塑;身边随处可取的树皮、秸秆,还有鸡蛋壳、毛线、碎布,都可以用来制作手工艺品;在教学 “身边的物品”时,同学们桌上的茶杯、文具盒之类,都可成为美术课堂的学具,可以用来引导学生观察。突破常规,培养学生创作灵感美术教学的两个鲜明特征,一是要根植于生活的土壤,另一个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丰富的想象力。那种墨守陈规,囿于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必然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美术人才,也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突破传统思维,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以此培养学习兴趣,进行审美教育。如在课外写生时,我带领学生走进农村:广袤的田野、湛蓝的天空、迷人晚霞、袅袅炊烟、花草野果……让学生徜徉在优美的画卷里,学生在和煦的春风中,在婆娑的叶浪里,静静的感受。在这样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学生的创作冲动被激发了,灵感也产生了,创作的热情自然也就高了。

3、进行自主学习。有些教育家提出一个"重基础、重自学、重方法"的教育理论,我认为是非常贴切实际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在美术实践中,创新是其灵魂所在,只有创新,艺术才会有生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切不可"死记硬背"。作为一名美育工作者,就是学习的引导者,切不可简单地讲解传授基本技法、步骤,应该适时引导学生发挥其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我在《灯与光》一课中,首先给出两个问题……什么是光?灯与光有什么关系?请学生分组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写在题板上,由组长或小组代表加以评述说明,让学生主动地尝试了不同光的区分方法和各种灯的制作方法,然后老师针对不同的问题进行辅导。最后让学生创作作品,自己思考怎样才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效果呢?这个环节老师要巡视指导,表扬和鼓励学生,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4、联系实际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教学“端午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开心辞典”的游戏活动。通过问题的引导,不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揭示了知识主题,帮助学生认识了与端午节有关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龙舟图片、艾叶等,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漫画的形式引入主题:随着商家的炒作,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比之下,我国的传统节日反而显得冷冷清清。那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和把握传统节日?学生们又能为传统节日的发扬光大做些什么呢?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相互联系,使得美术教学和学生生活相互联系起来,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第2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初中美术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

1 初中美术教学的意义

美术亦称“视觉艺术”。美术教学亦是图画教学,直到20世纪初才开始有了美术课的名称。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图画教学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学生的感官、观察力的发展,使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事物,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创造性,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或者想象中遇到的事物充分地通过雕塑、手工、绘画等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目的。

另外,美术教学也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种更加有益的途径。通过绘画、手工制作、雕塑等方式,学生可以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一些学生无法直接对老师表达的,这种方法就特别有用了。

2 初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既然美术教学应该是一个师生交流和学生自我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那么当前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授方法单一,教授内容比较枯燥的问题。通常,在美术教学课堂上,基本上遵循的是“教师对绘画原则的讲解——学生练习”这样的一个过程。然而,我们知道,在这样的课堂上难免缺乏一些生气。美术课堂不仅仅是根据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授,还需要教师将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教授的内容更应该贴近生活,让学生从实践和生活中学习和发展。

(2)美术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激发。美术教学应该是一个让学生的灵性与大自然充分融合的过程,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的创造性的培养,还要促进学生的美感和情操的陶冶。当前初中生的课业还是比较繁重的,对于美术课程本来就不够重视,因此,美术教师就更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一堂课程,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想象力。

(3)美术教师缺乏创造性。

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具有创造性,也要教师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美术教师存在着对美术教学缺乏激情,在教学的准备上不做精心的设计和构思,一味地照教材生搬硬套,更不用谈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了。 转贴于

3 初中美术教学的创新

中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古人早就指出:“……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这就是说: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各有方法问题,教师的教应该为学生的学造成一种趋向和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因此,如何求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当前美术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考验。

第3篇

关键字初中美术;兴趣;合理评价

【中图分类号】G61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325-02

现在的实如美术课本设有专题欣赏和随堂欣赏两部分内容,这就向我们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实践中,要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以美启智、以美助德、以美健体、以美促劳,开发了潜能、完善了人格、促进了个性发展,充分发挥了美术教育的综合育人功能。

1理论依据

首先,生命教育理论。生命教育理论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崇尚精英的倾向仍然十分明显,导致语文、数学等主课学业成绩出色的学生备受教师的关注,而那些富有艺术天赋的学生则长期被忽视。生命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此,美术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人格等因素,让学生的人生有方向,生活有品味,成为有憧憬、有教养、有情趣的人。其次,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知结构去主动构造知识。知识的获得是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具体经验,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去获得知识。初中美术教学就是要提供这样的机会让学生去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审美创造力。最后,美术学习理论。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美术课程在初中各科中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因此,初中美术教育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使美术生活化,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兴趣盎然地掌握基本的美术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的愉悦体验,进一步增强学习美术的信心,做到“从做初中”、“从乐初中”。

2实施策略

“开放审美”教学模式的实施在整体上体现为初中美术教学活动的主体性、发展性、开放性、全面性原则。模式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表现、创造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美术学习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并使学生获得审美的体验和成功的欢愉,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模式的实施分以下四个环节:①创境激趣。教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与唤醒学生的审美情趣。德可乐利指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库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本环节的任务是创境激趣、唤起动机、启动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的激发策略可用激趣、启趣、诱趣、引趣、导趣、评趣等方式。通过教法的创新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使学生对美术学习热情投入,做到乐于参与、乐于学习、乐于创新、乐于评价,获得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②开放审美。美术教学以审美为主线。本环节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在“开放”的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审美,培养积极的审美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主动参与审美活动,是优化美术教学活动的最基本条件。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仅仅是主动进入感觉的事物,并进行选择、转换、贮存和应用的过程,而且是主动学习、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美术、审美评美,做到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评价、自我实现,形成独立自主的审美个性。③体验理解。学生的体验理解和主体参与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罗杰斯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增强对变化的环境和自我的理解。本环节的任务是通过参与活动来体验艺术、获得知识、变换迁移、促进理解,增强初中生的美感体验。体验理解的策略有教师活动直观示范分析讲解,师生活动谈话释疑;生生活动合作交流;还有网络查询、社会调查等形式。让学生在感受和扩大美感的同时,得到审美的愉悦和共鸣,也促使学生在体验理解中使思维从闭合转向开放。④激励创造。美术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本环节的任务是反馈评价、促进交流、外化创新、体验成功、激励创造。通过创意表现和实践练习,引导学生在“动初中,学中创”,尝试运用创作的作品进行表达和交流。

3多元展示与综合评价是实施美术教学生活化的重要平台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学生的思想态度也必然反映其中,美术课学习的实际效果是学生学习后最想看到的。学生是否能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同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评价有密切关系,多元化的成果展现与综合评价是学生智慧生成的外在表现。

第4篇

关键词:欣赏教学方法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美术欣赏是美育的重要课题之一,是培养学生视觉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具有特殊的作用。新版初中美术课本(人教版)每册中至少有一个单元是“欣赏 ·评述”课题,有的多达两个单元,由此可见它在整个初中美术教育中所占的地位尤其重要。长期以来,传统课堂教学强调以书本知识为本位,形成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弊端,使课堂教学变的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特别是“欣赏·评述”教学,教师在台上讲的口干舌燥,学生在台下听的兴趣全无,这种被动的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的实施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呼唤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如下几点提高美术“欣赏·评述”教学的方法和大家一起来探讨。

教师要有充分的课前准备。

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它包括备教材和备学生两个方面。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必须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上好一堂欣赏课,所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真所谓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备教材时要多搜集相关的资料,这样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也增加了课的容量。备学生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征、班级情况及接受能力等各方面。这样,在上课时有极强的针对性,才能让学生更容易的接受所讲的内容。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欣赏的方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面对一幅作品,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欣赏,这时,教师就应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欣赏,给学生指明欣赏的方向,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来引导学生。

1、画面直观形象的欣赏:也就是画面给人的视觉印象。如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的作品《哭泣的女人》,画家用立体主义的艺术语言来刻画这位妇女,画面中的每一根线条都显出忧愁的脸孔,黄色的眼眶被画成犹如暴风雨中的覆水之舟,破裂的眼珠深陷其中,鼻梁好像是被子弹打开的一个黑洞,顺着手指、手帕簌簌而落的是一片泪幕。再如我国画家齐白石的《群虾》图,以精确的体态,透明的身躯表现出虾的相貌,以及虾在水中浮游的动势,表现的栩栩如生。

2、艺术风格特色的欣赏:是指画面中的构图、色彩、透视和表现手法等,主要指绘画的技巧方面,如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一画,从画面的构图来看,这是一种具有典范意义的体现多样统一原则的构图方法。由于运用了文艺复兴时期发明的透视法,画面具有很强的纵深感。又如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八骏图》,作者以水墨技法为主,通过线条的干湿、浓淡、粗细和疾徐的变化,寥寥数笔,便将马的奔腾气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

3、与作品相关的边缘内容:在欣赏优秀作品时,除了要欣赏作品的内容外,还有必要了解一下与作品相关的内容,如艺术家的生平、爱好、传说、趣闻及当时的社会背景,一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二是可以增加欣赏的趣味性。如在认识我国画家齐白石时,可以介绍一下画家为了画好画,在家中养了许多花鸟虫鱼,时时观察,对物写生,所以他创作的《群虾》图中的虾才会如此生动、真实。

4、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挖掘:对一幅作品的欣赏,不仅要靠外表,更要看他的内涵,如我国雕塑家潘鹤的作品《艰苦岁月》,作品抓住了一个生活中的典型瞬间,在游击战争的艰苦岁月中行军、作战的间隙,老战士掏出身边的笛子悠闲地吹奏起来,小战士依偎在他身边听得入神。作品以强烈的对比手法,表现了在衣着破烂的外表下,人物乐观、崇高、充实的内心世界。再如荷兰画家凡高的《金黄色的庄稼和柏树》,画面中描绘了黄色的田野、墨绿的柏树、淡蓝色的山脉和淡紫色的天空,非常成功的描绘出一幅极为激动人心的景象。而作品近处的麦田仿佛在燃烧、柏树从的形状像火焰,山脉和云团的动荡线条又隐藏着一种渴望,实际上画家是借助色彩和自然形体来揭示主观的精神世界。一幅作品的内涵是一幅画的灵魂,是作者心灵的写照。

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评述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的欣赏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认识过程,是把握创造者思想意图的过程。下面以荷兰画家凡高的《自画像》这副作品为例,说明我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来评述美术作品,展开欣赏活动的。

1、作品给你的第一感觉是怎样的?

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是指作品留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通过对作品直观形象的欣赏,结合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讲出对作品的看法和感觉,同时用自己的语言,如:躁动、坚定、压抑等来描述自己的感受。

2、作品为什么会给你这样的感觉?

引导学生把观察到的画面与画家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背景相联系,再结合自己的思想感受,解释出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

3、作者想表达的是什么思想?

根据这副作品,有的学生回答在冷色调的银灰、银绿和蓝色的和谐背景之下,表现了凡高镇定、刚毅的面容;也有的学生说作品的背景笔法呈旋涡状,是画家躁动不安的心情的反映;还有的学生说凡高那双目光坚定,但又饱受疾痛折磨而显得十分压抑的双眼刻画的生动传神。这就使学生不仅从外表更从内涵加深了对这副作品的理解。

4、你对作品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爱好兴趣不同,反映出来的感受也不尽相同,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我鼓励他们可以自由评述,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通过以上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使学生掌握了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并且得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学会用美的事物去感染心灵、美化心灵,形成良好的审美心理,学会在生活中辨别美丑,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形成完善的、高尚的人格,推动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气氛;情境;兴趣;结构

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初中美术教学工作,围绕着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在实践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和尝试。

一、教师的教态应亲切自然,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同时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愉中受到鼓励,激发起爱老师,爱这门课的相应情感,所以,在学生面前,老师应永远是亲切自然的。即使是对待学困生,老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产生师生间的对立情绪,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护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生在认识与情感两方面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只有这样,才有利于老师自始至终贯彻积极主动性原则,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二、运用电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上《水彩风景画——桂林山水》一课时,通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同步演示法,即老师边讲边辅导,此法直观性很强,很适合水彩画的教学。但由于学生的绘画水平各不相同,老师“断断续续”地示范、讲解、辅导,画得快的同学想“开快车”,而画得慢的同学又因跟不上而显得手忙脚乱。针对这种情况,我先把这幅画的作画过程拍录好,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及解说,在进行同步演示前先放录像给学生看,让学生先看到了这幅画的作画全过程,使学生感到耳目一新。这样,画得既好又快的同学就可胸有成竹地作画,心里没底的同学也可跟着老师的示范慢慢进行。这样,既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手段,又面向全体学生,使教学在张弛有致的和谐节奏中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

三、重视辅导环节,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第6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学案教学;知识建构

新课标提出要将学生由外部刺激或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化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与信息加工的主体。“学案教学”正是在布鲁纳发现法、探究问题训练法等诸多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将知识建构、智能开发、能力培养、人格健全熔为一炉,依据学生认知规律,按标准课时单位设计出学生学习方案,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最终完成学生角色地位的切实转换。笔者仅结合自身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学案教学的若干体会,联系教学实践,对此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思考与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共勉共进。

一、明晰教学标准,制订学案目标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标准》指出,初中美术教学正处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将此前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进行融汇综合,是此阶段美术学习的重点,学案教学也应遵循此原则。在具体的学案设计中,教师要遵循三个基本步骤:学案主客体分析―学案目标制订―教学活动设计。在学案主体分析中,教师应就初中学生整体的知识理解能力及生活体验,联系教学重难点和衔接要素,找准理论迁移、动手实践与学习主体间的最佳结合点;在学案目标的制定上也应做到智力目标、非智力目标相兼顾,如“实用美观的家具”一课,教师可在基本操作上要求学生掌握纸板制作的基本技法,其次就是要学生在“纸板坐椅的设计和制作”的应用课程锻炼培养立体造型的设计能力;学习活动设计或目标呈现,教师要依据学案目标,从知识线、学法线与能力线三方面对教学任务的完成及质量反馈做有层次地方式方法设计。学习活动设计应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把讲堂变为学堂,真正做到把时间交给学生。

二、诊断学生认知状况,导入新课

美术教学的人文性质较为明显,在陶冶情操、提升审美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之外,还需要学生联系生活体验对于将要学习的知识作出清晰的认识。换言之,教师就是要通过思考题、填空题等形式,对学生关于新旧知识点衔接的认知状况进行诊断,并就学生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补偿教学,扫清新知学习中的障碍,同时也有利于导入新课,起到激趣导思的作用。譬如在“实用美观的家具”一课中,教师可通过课件展示多类现代风格坐椅的图片,再组织学生按小组讨论答案的形式完成以下思考题:1.座椅都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现代风格座椅社会功能有哪些?“兴趣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教师要通过课件中传统座椅与现代座椅风格的比较,再以思考题激发学生对于现代座椅美观、实用社会功能的思考,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三、图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案教学中首先应树立“先学后教”的理念,以教学重难点为中心预设教案。同时,在学案设计中,教师应注意以学生的眼光看待、分析教材,即备课备学生,以学生的认识经验、思维感知和研究教材,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探究学习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问题。在“实用美观的家具”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在课件中利用图例对纸板座椅做详细的制作图解,并可在具体的动手实践环节中,提供多个图例,将学生小组按单、双数号加以区分,要求单号组与双号组选择不同的图例制作,允许小组内可交流讨论完成。在各组同学制作完成后,应就其卡纸坐椅的制作方法进行讨论总结,考查学生对于坐椅制作技法如折、剪、插、粘、卷的应用与思考,同时也为学案教学的下一环节设计再创造做好了理论铺垫。

四、设计制作,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指导学生对基本坐椅制作技法的学习与操作后,教师应及时组织达标测试,以便学生及时巩固知识网络,力避遗忘,并根据教学反馈情况进行补偿教学。在达标测试的题材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测试题要紧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能覆盖本节课所学内容;难度适中,以考查知识的掌握及运用为主。在纸板座椅的设计构思再制作的环节中,教师可向学生提供公园、海滩、卧室、办公室四个不同的背景环境,要求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出一个或一套风格匹配的座椅或沙发来。在指导学生进行纸板座椅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强调或提示学生的设计要遵循以下原则,即在利用简单的材料设计制作出造型新颖、风格独特的座椅的同时,不仅应能充分调动创造力,传递对生活的热爱,还应要求学生在座椅造型、风格设计上应注意适应所选环境,并保持功能和美感、简洁与实用的统一。在学生设计制作完成座椅后,教师还应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交流,组织自评、互评,由教师进行综合点评。在此环节中,还可以适当地采用小组作品竞赛的形式,由组内同学选取代表本组可竞选最佳创意奖的作品参与评比。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美术;高效教学;主观能动性

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美育学科,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提升艺术素养、训练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途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美术课边缘化的现状,部分教师或因主观态度的偏差,或因教学方法不当,致使美术教学流于形式,未能取得应有的美育教育效果。笔者认为,美术课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优化美术教育策略,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兴趣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美术教师要把握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当前,高效课堂所倡导的基本要素有三,即学生、教师、教材。其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材是载体。作为美术老师,建设美术教学的高效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在教师的主导下,以适合学生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教材为载体,开展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内容的接受者,了解学生要全面、客观、具体,不能一知半解、糊里糊涂,更不能主观臆断、凭空猜测。了解学生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调查知晓学生的学科基础,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内在需求,开展美术教学。对学生了解后,才能知道学生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才能知道学生有哪些美术学习的基础,包括美术知识基础和美术技能基础;才能知道学生最渴望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有效乃至高效。其次,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让学生迅速适应课堂,适应老师,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这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

二、美术教师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需要学生达成的学习任务,是方向,是准头。离开了学习目标,学生的学习肯定是无效的。因此,美术教师一定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首先,教学目标要具体。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都要向学生表述清楚或者让学生心知肚明。只有学生知道了要学习什么,才能够有心理准备在课堂上投入心神专注于学习。其次,确定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检测性。学生是不是完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有具体的检测标准,不能到下课了,学生感觉一无所获。同时,教师确定的学习目标不能超越了学生的接受程度,要因材施教,不能拔高。最后,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坚持美术教学的课程特点。美术学习中要实现的“造型与表现”要达成什么学习目标,“设计与应用”要完成什么程度,“欣赏与评述”要实现什么目的,“综合与探索”要取得什么目标取向,都是需要非常具体的语言和文字进行细致表述。不同的学习领域,有其不同的目标取向,还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学习内容。

三、美术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

美术课程因为没有列入升学检测内容当中,因此,很多学生对美术的认识仅限于“画画”“涂抹”“好玩”。没有升学压力的学科,学生难以从心理上重视,因此,美术教师一定要运用多种方法鼓励学生认真学习,学到知识,提高能力。首先,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教学课件或者动画视频,让学生对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有直观形象的了解,从而对所学美术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教学,让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四、美术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效评价

对学生的有效评价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基本保障。当学生完成某个学习任务,或完成一幅美术作品时,他们最期待的就是得到来自他人的认可和肯定。人都喜欢听别人的夸奖,听别人说自己的好话,未成年的青少年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的有效评价,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们展现出来的精彩之处和亮点,对学生施以欣赏的眼光,说句赞赏的话,给个鼓励的表情。当然,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针对性,要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此外,教师还要利用学生作业和学生的美术作品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及时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是最好的鼓励方式,如果能够当堂完成,学生肯定会更高兴。

第8篇

创作教学是提升美术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美术教学中,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热情,这是基础美术教学的必然要求。

1.美术创作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创作实际上是一个开发大脑,激发思维的过程,在美术创作中,欣赏、写生、积累素材、抽象构图、创作画作等都需要全面调动学生的思维。由二维到三维,由简单图形到复杂图形都能使学生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美术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自身的综合思维能力。

2.美术创作教学能使学生受到熏陶,有利于培育学生高尚、健全的人格魅力。完美的美术作品需要创作者以崇高的艺术境界进行创作,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创作教学能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养成健全、高尚的人格魅力。

二、初中美术创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创作教学受重视程度不够,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致使初中美术教学水平很难取得显著成就。在江苏新教学大纲改革背景下,近年来创作教学已经逐渐受到初中美术教学的重视,但新教学方式和观念的普及都难以摆脱固有教学障碍的束缚。传统美术教学遵从纯理论式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术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培养学生的创作意识和激情。在这种背景下,在沿袭传统理论多年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实施创作教学可谓是举步维艰。

2.忽视了对学生美术创作兴趣的培养,不合理的美术评价进一步打击学生自信心,降低学生的创作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美术课程,只有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主动进行美术创作,初中美术创作教学才能有效开展。当前,初中美术教学恰好忽视了对学生美术兴趣的培养,学生易产生厌学心理。其次,对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如果教师缺乏适当的评价和鼓励,一味地否定,会打击学生的创作自信心,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热情,不利于美术创作教学的实施。

3.初中学生在美术创作教学中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创作是一门主观性思维显著、个性特点鲜明的艺术展现,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发挥创作者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当前初中美术的创作教学中,创作的主体并未回归学生,美术教学方式依然停留在依靠传统的教师讲授的怪圈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长期被埋没,创作教学难以发挥重要作用。

4.美术创作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缺乏营造良好的创作情景。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艺术创作具有主观性,所以美术创作才能够如此丰富多彩。在初中美术创作教学中,只有营造良好的创作氛围和情景,更多地展现现实生活元素,使美术创作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和热情。我国初中美术创作教学脱离生活实际的情况严重,在美术课堂创作教学中忽视对创作环境的营造,导致学生的创作意识和激情大打折扣。

三、初中美术开展创作教学的可行性措施

1.高度重视创作教学,把创作教学作为初中美术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多年的传统美术课堂理论教学使美术教学水平难以获得提升,在新时期,结合初中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重视创作教学并将其作为突破美术教学瓶颈的重要方式。

2.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和热情,提升美术创作教学的效果。学生的创作兴趣是美术创作教学的重要基础,只有建立在兴趣基础上的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取得好的成效。因此,在初中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是第一要务;其次,应树立正确、恰当的评价方式和标准,既要科学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又要给学生一定的鼓励,使学生保持应有的创作兴趣和热情。

第9篇

关键词:高效教学;教学起点;组织引导;实物操作

尽管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发展,提倡素质教育,但是,由于中高考还是选拔性考试。现实的基础教育教学仍然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只有那些与中高考相关的学科,例如,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政治、生物等其次,而诸如音乐、美术等学科甚至被学生认为是“可以用来放松”的,或者用来学习“有用”学科的课程。常常见到一些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看其他学科教材或者做其他学科的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美术教学的低效性现象十分明显。那么,如何才能扭转这种被动的局面、实施高效教学呢?

一、把准教学起点

充分地了解学情,使教学活动从一开始就能被学生所接受。首先,要利用旧知识引出新知识,让新知识自然地由旧知识迁移而来。其次,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除此以外,最有效的方法应该就是准确地帮助学生设立学习目标了。这种教学方法很实用,通过预先设定的目标,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对知识的重点、难点有所把握,并主动地进入到学习情境中。例如,在进行“室内装饰品的设计和制作”教学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尽可能多地收集身边的物品,然后我们看一看哪位同学收集得最多?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都想完成心中的目标,他们纷纷收集随处可见的一些物品,艺术钥匙链、小礼品、布娃娃,等等。上课时,教师让学生介绍他们收集到的东西,他们的热情都很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了。

二、巧妙组织引导

首先,要通过联想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即老师要想方设法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并引导学生感悟到这种联系,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美术,美术课堂能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解释生活中的美。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兴趣,学习起来就更加积极主动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描绘,欣赏类的教学也尽可能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感觉到美术的魅力。例如,教师可以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壁报的编辑制作”这样的课程,鼓励学生随意合作。引导他们讨论与探究,充分地利用被学生所熟知的素材,通过个性化的制作,如剪报、粘贴、折纸、绘画与抄写等手段进行联想,通过组合与变异等把他们的想象变成现实。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都有了很大的收获:折纸折出了孩子们的智慧、动漫人物表现了孩子可爱活泼的个性、个性的小壁报展示了孩子的才气。其次,要用直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发达,他们也乐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教师要尽可能把教材形象化、把教学直观化。例如,在讲授有关中西方绘画的欣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把自己的油画作品拿到课堂,这样很容易吸引学生,让学生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艺术,也会使他们感到,艺术离他们并不远,会使学生产生动手创作的冲动。

三、进行实物操作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实物进行与美术教学有关的实验,这样,他们通过动手操作得来的知识就会很深刻,同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课堂气氛会很活跃,还可以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习惯。例如,在进行“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袜子娃娃的制作”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这样做:上课之初,教师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漂亮的娃娃。这几个娃娃很是惹人喜爱,它们生动形象、造型别致,学生的热情一下子上来了,纷纷猜测:这节课要做什么呢?学生的期待是对高效课堂的最好铺垫,教师可趁热打铁:“大家猜一猜,老师拿的是什么东西?”“当然是娃娃啊。”“回答正确,但大家知道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教师一边说一边把娃娃交给学生传看。当学生发现材料是袜子时都显得很兴奋。看得出他们也想试一试,于是教师把事先准备好的袜子拿出来,还有必要的各色的线以及珠子等,引导学生研究怎么利用这些材料制成娃娃,然后鼓励学生分组动手实践。这样,教师利用学生喜欢新奇、愿意动手的特性,用简单的实物引导他们进行实践,就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总之,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让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究。这样,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进入学习情境,高效的课堂教学自然就会达成。

参考文献:

[1]李森,伍叶琴.有效对话教学:理论、策略及案例[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

[2]杨建宾.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