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文化教育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20 08:22: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文化教育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文化教育论文

第1篇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采取的方式要灵活,使学生对于文化意识的敏感度上升,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自主的把文化内涵融入其中,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1在教学中要融入文化的因素,并且要贴近生活在教学与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书本的作用,以书本为源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多讲解关于西方国家的行为习惯,可以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要注意贴近实际生活,导入的文化也要与使用英语的国家日常生活实际相关,对于学生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要多多的更正,最终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也是文化教育的初衷。

1.2文化的知识的讲解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深刻认知在英语教学的时,文化的导入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文化知识,由表面深入到内涵,逐渐扩大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现行的英语教科书的取材范围就比较广泛,许多文章都涉及到典型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在此类文章的学习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会学习其中的语法知识,更要通过这类文章使学生学会挖掘西方的文化内涵,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另外,对于中西方存在语言,文化的不同,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各种日常用语的方法。

1.3采取多元化的渠道,使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采取不同的方法,吸取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利用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通过英语艺术的展示,利用幻灯片,电影等等的方式,给学生以实际的外语感受,通过实际的耳濡目染,增加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通过积极的方式鼓励学生扩大视野,鼓励学生阅读英语小说,报纸,文章等等,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些东西的阅读,间接的理解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的差异,对于西方人的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社会关系等等都能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于外国文化有一个整体上的理解。

1.4文化可以渗透到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文化的教育包括情感,行为,生活等等,在课堂上帮助认知外国文化的时候,要有目的性的使学生理解中西的文化差异,并让学生自己思考会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并且让其表达出来,掌握语言的实际文化内涵。理解异国文化,能够解释不同情境中,不同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文化的教育与技能的训练不同,要更加注重对于人文的影响,生活、工作、学习都可以进行外国文化的渗透。

1.5英语教育中文化的导入要具有层次性,合理性以及综合性英语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知识的不解会让学生把自己的解题产生错误,但是文化的不合理渗透,将导致学生的价值观进入歧路。所以文化的教育必须有度,层次性的帮助学生接触西方文化,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于中外文化不同的理解。英语教学中重要注重文化的合理性,在教学方法和知识的传授上,教师要精选教学的教材,注重质量的提升,引导学生发现异国文化,感悟文化本身的魅力。文化没有国界之分,好的文化就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吸取,综合性的使学生理解文化的内涵,实际教学中理性和感性相互结合,使学生在个人意愿对于英语的教学和文化的导入都产生喜欢的情绪,从而让学生对于外国文化有整体上的把握。

2结束语

第2篇

1.1高校体育文化与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文化是描述

与社会有关的特殊社会现象的学问。文化的范围很广,它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产物,体现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反映在体育活动方面,从而形成体育文化。目前学术界对体育文化的概念表述难求完全一致,其分歧源于观察角度、认识的层面、界定的背景等。归总研究,体育文化首先是一种肢体文化,是人类在其自身的生产和发展过程中,为了人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主动、有意识进行的一种肢体锻炼活动;其次是制度文化,是在各类体育活动的发展和进行过程中,为了体育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所产生的各种制度;再次是精神文化,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民族心理等体育精神文化;最后是各种物化形式的文化,即以人类创造的物质形式而存在,蕴含体育文化内涵的物质产品,如奥运奖杯、火炬、吉祥物等[2]。高校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的下位概念,是指高校校园文化中与体育文化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高校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高校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高校体育文化相对于体育文化来说是一种亚文化,它作为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两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3],它形成的动因主要来自学校体育开展的状况、学校体育发展的硬件建设、竞技体育水平、体育竞赛与活动的参与率、学校体育的人文环境等。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指体育运动技能理性文化之外的体育精神、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教育。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将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教育本体,贯穿到高校教育全过程,使这种以身体活动为原初载体的特殊校园文化渗透到教育各环节,让其在促进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提高综合素质、造就品格毅力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它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环境氛围为依托、教师引导为基础、内化领悟为关键,具有依托性、复杂性、映射性、反复性等特征。

1.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与体育技能教育的区别

高校体育技能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根据技术、技能形成的需要,同时也强调体育态度和个性品质的发展;体育文化教育主要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如顽强拼搏、公正,团结互助等,它隐藏在运动技能学习与体育人文实践活动之中。体育技能教育是一种直接教育,体育文化教育是一种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融合的教育,它与体育技能教育的显著标志是:教育主体借助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运动竞赛、体育建筑标识、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信息资讯等显性载体,以及高校体育传统、师生的体育热情、体育在学校中的地位、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标志性的体育人物等隐形载体获悉教育内容,具有较强的依托性。

1.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与目标

体育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从文化学的角度而言,体育文化包含了所有的体育行为及促进体育发展的现象。依照这一概念,高校体育文教育包涵了体育理性文化与非理性文化。鉴于庞大的内容体系势必造成研究的重复与表浅,本研究重在对高校体育文化中的非理性文化进行教育,也就是体育作用于人的精神方面的内容,包括意志品质教育、人格情操教育、行为准则教育等。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促进学生道德、情意、规范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育行为的主观能动性,继而健全人格,升华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衡量教育效果的好坏主要看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否得到充分发展,体育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是否全面养成并渗透在社会生活中。

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特点

2.1依托性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依托于体育课堂、体育课外活动以及一切促进体育发展的文化现象。高校体育文化教育通常在教授某项运动技术、组织教学练习及课外体育人文活动中施以,体育教学及活动情景是教育实施的前提背景。它是一种文化的传递,需要以体育人文活动为载体来实现教育目标。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载体包括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体育运动竞赛、体育建筑标识、体育场馆设施、体育信息资讯、高校体育传统、师生的体育热情、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标志性的体育人物等,这些不同类型的载体为体育文化教育创设了情景、创造了条件。体育文化教育之所以能依托于体育人文活动之中,是因为体育不是纯粹的身体改造过程,一项运动技术的掌握,除需要基本的身体素质外,还需要身体素质以外的其它素质,如勇敢、果敢、顽强等;体育活动的开展,亦需要诸如顽强拼搏、团结进取、坚守规则等意志品质及行为规范。体育文化教育因体育教学活动存在而存在,与体育技术技能教育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体育教育内容[4]。

2.2复杂性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教育方式方法的多样、教育内容体系的庞大、教育环境要素的复杂等方面。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集认识、行为为一体的教育,认识与行为的形成中包涵了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2种形式,涉及到传授、点拨、说服等直接教育方式,以及暗示、感染、模仿等间接教育方式,这些复杂的教育方式,需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潜心运用与悉心接受。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内容涉及了品质教育、情操教育、准则教育等3大方面,影响的是人类精神层面与行为层面,不仅教育形式方法多样,更需要找准教育的切入点,适时贯穿。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环境涉及了精神、物质、制度、行为等多个方面要素。精神文化要素汇聚了大学体育理念、大学体育精神、大学体育道德品位及发展方向;物质文化要素重在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标示及建筑场馆中倾注人文元素、渗透体育文化内涵,提高物质文化品位,实现以“物”化人;制度文化要素涉及体育文化教育的管理思想、组织机构、评价办法等;行为文化要素主要在于对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师生体育热情的调动等[5],环境复杂是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显著特征。

2.3映射性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现代教育和现代体育2大文化体系的交汇点,既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形式。校园体育文化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开展,它对学校的校风、学风都起着重大的推进作用,能综合地反映高校教育与发展的状态[6]。1)体育文化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使学生有饱满的斗志、昂扬的激情,以及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公平公正的规则意识,这些精神的培育,有助于正确人生观、道德观的形成,它与高校德育教育目标相一致,能升华精神、完善品格[7];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体育意识。学生需要体育强身健体,更需要通过体育缓解压力、调整心情。在高校学业压力大、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体育文化活动能缓解学生心理压力,减少因压力而带来的一些偏激行为,它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契合,能调适心理,形成健康的竞争态度;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能促进社会活动能力的增强。教育实践中参加各类体育人文实践活动是核心,学生在锻炼身体,增强体育精神的同时,开阔眼界、加强交流,提高了人与人、人与物的交往与处理能力,它与高校社会适应教育目标相辉映,促进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不仅仅是实现了体育学科的教育作用,也与学生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社会适应教育等相映射,共同构成了高校素质教育体系,尤其是它特殊的教育形式,弥补了其它教育的不足。

2.4持久性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持久性体现在教育过程的持久与影响效果的长久2个方面。文化素养的形成是长期培植与积淀的结果,体育价值观、体育精神、体育道德的形成,不仅需要施教者进行直接与间接等多种形式的教育,还需要受教育者对教育进行选择加工与吸纳内化,首先从施教与接受过程看,就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复杂过程。再之,教育具有反复性,教育功效的形成需要外界不断地刺激,当遇到负面影响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8]。体育文化教育表现尤为突出,它本身是一项意识与行为于一体的教育,很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当受到负面的体育文化因子影响时(如一场不公正的竞技裁决、一些不良的竞争表现、较为突出的不文明举止等),正在形成的某种好的意识极有可能动摇,它需要反复的、持之以恒的正面影响。体育文化教育的作用又是长久的,它是一种素质教育,当优秀的品格行为形成后,会伴随人的一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育文化教育中,拼搏精神的形成,能使学生今后无论面临何种困难都富有进取与挑战精神,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乐观的精神;体育情意的形成,能养成理解包容、团结协作、理性分析问题等行为习惯;体育规范的养成,能够以严格的准则要求自己,遵纪守法,以规则约束自己。总之,体育文化教育无论是从生活方式、精神状态,还是精神境界、人格修养等方面,教育影响持久且意义远大[9]。

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要素

3.1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传导者—教师

从体育文化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在实施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他们掌握体育文化教育知识以及技能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在传播教育信息时对接受主体的影响程度。教育者要明确自己在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精神,而且还要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育和指导。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它对学生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通常根据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平台的不同,灵活施教,没有硬性之规。直接影响需要通过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让学生获得关于体育态度、价值、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通过体验拥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高涨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个性;间接影响需要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氛围及人际关系作基础,使学生通过良好环境的熏陶,感悟体育精神、体育情操、体育准则。其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关键,而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文化修养,又决定了主导作用发挥的效果。

3.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学生

这里所指的接受主体为高校学生。高校学生这一时期心理和意识上有一般同龄人的共同特点: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富有朝气和幻想、可塑性强,但情绪、心理又不够稳定等;同时也具有其独特性: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和较高的知识水平,较高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期望,较明显的求变、求新意识,情绪化的叛逆心理,非理性的标新立异等。他们对体育文化教育一方面具备接纳性,另一方面具备批判性,而且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从学习理论来看,高校体育文化的接受包括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等多个环节,大体可分为学习体验与内化提高2个阶段,学习体验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这个阶段对知识是广泛的摄取,可以谓之是表象的获得,真正要变为自身的品质,尚需内化过程。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会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教师的教授、引导是帮助促进学生摄取知识,而真正产生质变的是知识摄取与内化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是体育文化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体育精神与意识形成的建构者。

3.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

教育客体就是体育文化教育的实施内容,这取决于体育文化教育实施目标和实施对象的需求。作为接受客体的体育文化教育信息,能对接受者产生多大的影响,能否内化为接受者内在的信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源于2个方面:1)信息反映现实的深度,与现实的切合程度以及其刺激的强度、重复率、新鲜度;2)信息与接受者内在认知结构和观念的契合程度。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指体育运动技能理性文化之外的体育精神、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教育,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调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将教育的主要内容梳理为以下3个方面:1)以培养意志为目标的品质教育,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等,如顽强拼搏、挑战征服、果敢刚毅、沉着机智等;2)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情操教育,包括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等,如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灵魂净化、情绪振奋;3)以规范行为为目标的准则教育,包括思想准则、行为准则,如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团结协作、尊重理解等。

3.4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2类载体—显性载体和隐性载体

3.4.1显性载体

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基本形式,首先体育的精神教育隐藏在体育技能教育之中,同时也可利用体育课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学习体育文化知识,无论是从教育文化还是从体育文化来看都是极为重要的[10]。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能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能加强人际交流与改进人际关系。体育运动竞赛是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有力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认为,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成功所需要的责任感、成就导向和团队工作技能,能产生保持学校作为有活力的组织所需要的精神和团结,能给予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和表现社会所注重的技能和机会。另外,校际间的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也可以使体育文化得到交流、教育内容得到互补与完善。高校体育建筑标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建筑文化的载体也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它的布局与建设对于整个学校的外部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凝聚了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与向往,展示了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体现了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是高校对外展示体育观念最直接的外化形态,也是大学生体会领略体育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体育信息资讯指一切可以向学校体育事业提供信息的消息和资料,包括校内外的体育发展情况及其有关的消息、情报、指令、决策等。高校体育信息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它在校园中的存在形式也有很多种,如校园广播、校报、网站等,它们传播体育资讯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的过程。

3.4.2隐性载体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大学生通过显性载体认识、体验体育文化,通过隐性载体感受、熏陶体育文化,再同样的经过选择整合、内化吸收后,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虽然最初的接受方式不同,但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一致的。高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指一个学校为实现学校体育的共同目标,经过集体的长期奋斗,在体育教育方面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相对稳定的一种独特的思想行为作风。它是一种具有巨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的体现,反映着深层的体育思想观念,是被推崇的体育价值取向和信念。高校体育传统与风气具有极强的渗透力,潜伏和弥漫在整个校园的各种环境因素与群体之中,形成一种浓烈的体育精神氛围,使置身其中的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师生的体育热情对体育文化教育的促进体现在2个方面:1)教师和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都自觉并积极地适应和遵从自身所扮演角色的规范要求,具有良好一致的目标、舆论标准、自觉纪律和情感体验,心理容易产生共鸣;2)高涨的师生体育热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体现了学校体育文化的活力与朝气,它感染着校园中的每一个人,凝聚着每一个人的心,这种感染力就是一种无形的体育文化教育载体。标志性的体育人物对大学体育文化形成起着引领与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高校中只有清华大学树立了榜样性的体育人物,清华的马约翰先生在该校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以“马约翰杯”命名的体育运动会在清华每年举行1次,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标志性的人物大致可分为优秀的个体和优秀的团队2类,他们勇于拼搏、勇于挑战、不怕辛苦等品质就是校园体育文化最外放的体现,他们的行为举止表现了学校体育观念与价值取向,由此形成的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起着导向、约束、矫正、激励的作用。

3.5体育文化教育的环境

就体育文化的形态而言,体育文化教育的环境一般分为物质环境、制度环境、行为环境3大类别,而相对受教育者而言,又分为3个层次:外层为受教育者通过各种传媒了解到的体育文化大环境;中间层为受教育者通过人际交流或偶然机遇,“看到听到”的环境,一般为制度环境;内层为受教育者亲历的,与受教育者有着直接、稳定的现实联系的环境。它类似1个同心圆,对接受者的影响和作用由内向外而层层递减。大学生通过亲历最内层接受环境而产生的感性经验,对他们的教育信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体育文化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以上物质环境包括体育活动场所与设施设备、体育图书音像资料、体育社团及组织机构等;制度环境包括体育领导机构、体育管理政策、体育规章制度准则、各类体育文化方案、健身方法指南等;行为环境包括体育价值观与态度、体育竞技与人文活动、师生体育行为等[12]。体育文化教育环境之复杂,不仅是因为构成环境的因素之多,而且还因为有些环境是抽象的,对学生的影响是隐性的、无声的,甚至看不到即时效果,而正是这些无形的环境要素,对体育文化教育发挥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与作用。

4结论

第3篇

1.1文化教育运行机制滞后

业余体校隶属体育系统,国家教育系统的改革浪潮对其推动相对较小。目前业余体校的文化教育整体水平较低,与普通全日制学校特别是重点中小学相比,差距尤为明显。文化教育管理者和工作者对于业余体校青少年的研究较少,适宜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因此,业余体校的文化教育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第一,课程设置。大部分业余体校和普通学校一样使用规定的教材进行授课,这对运动员来说难度较大,学习起来比较吃力。第二,考核与分班。学校对于运动员文化程度缺乏一定考核标准和分班制度,仅按年龄进行教学班级安排导致学生水平差异大,教师教学内容和进度的安排难度剧增,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第三,管理制度。学校对于运动员文化教学缺乏规范的管理和严格的规章制度,运动员文化课教学流于形式[3],甚至部分学校处于半荒废状态。第四,激励机制。大部分学校缺乏对文化教师教学工作的激励机制,文化课教师在工作处在一种完成任务或者敷衍了事的状态,对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

1.2文化学习时间少的制约

青少年运动员正处于身体发育和运动素质提升的高峰期,同时也处于文化知识学习的黄金时期,学训矛盾聚焦于的时间分配。训练占用了运动员的大量时间,他们用于文化学习的时间比同龄学生几乎少了一半。特别是有些运动队经常外出训练或者比赛,在临近比赛时,学校往往组织一段时期的集训。集训和比赛期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被舍弃,赛后又不能及时、有效地为这些学生补课。授课时数的限制和学习时间的不足限制着运动员文化学习的发展,导致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1.3良好文化学习氛围缺失

“蓬生麻中,不扶则直”,表明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非常重要。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在业余体校里,由于“重武轻文”的思想,教练员和运动员只重视运动成绩的提高,对文化课成绩漠不关心。很多学生是因为不爱学习、文化成绩差才转入业余体校,运动员整体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缺乏积极拼搏、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另外,由于学校对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缺乏严格具体的要求,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文化学习的压力,部分老师对学生的文化学习处在放纵状态。

1.4高校招生制度冲击

国家鼓励学校开展运动训练,在高校招生工作中,对取得一定运动等级的学生运动员给予政策上的优惠。部分有资质的高校为了提升学校的影响力,纷纷向业余体校优秀体育人才抛出绣球。对取得一定级别的运动员放宽录取条件,对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更是大幅度降分录取,甚至免试入学。对于优秀运动开出的一系列诱人的丰厚条件,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教练员和运动员对运动成绩的片面追求,进一步忽视和淡化文化知识的学习。

2业余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主观困境

2.1文化基础差,认识偏颇

青少年运动员随年龄的增长文化成绩呈现出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多年训练,落下部分课程,学习基础差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学习起来难度越来越大,学习成绩逐步下滑。体育系统对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给予令人羡慕的奖励及优待政策,在完成对明星的褒奖以后,其炫目的光环吸引着更多的追随者[4]。表彰奖励的导向作用致使运动员形成只看重训练和比赛的思想倾向,他们认为关系他们前途命运的乃是竞技水平的提高,只要能出运动成绩,其他的都无所谓。文化课“学与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坏一个样”,甚至部分运动员视其为负担和累赘。

2.2文化学习精力不充沛

运动员的首要任务是训练和比赛,他们每天的训练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在上文化课时,大多数运动员感到身心疲惫,注意力分散,学习效果差。运动训练时间过长,使得学生没有精力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5]。大部分业余体校在训练后的恢复手段单一,运动员训练造成的疲劳无法及时消除,导致运动疲劳积累甚至引起伤病。还有部分教练员训练方法不科学,急于求成,在训练和比赛中运动员伤害事故时有发生。伤病对运动员的困扰不仅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提高,而且对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也有重要影响。

2.3文化学习努力程度不够

运动成绩关乎运动员的去留,利害攸关,加之训练周期短、见效快,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积极性高。文化学习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成绩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显现,因此运动员对文化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4]。由于运动员对文化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兴趣不高,文化课对于部分运动员来说近似于煎熬与折磨。即使有部分运动员对已认识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对文化课学习的困难认识不足,缺乏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一旦遇到困难就停滞不前、自暴自弃。

3业余体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策

3.1提升思想认识,加大文化教育投入

提高运动员对文化素质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扎实的文化素质基础有助于运动员对技术和战术等的理解,促使其向更高的竞技水平攀登。即使退出竞技体育,在走向社会重新就业时也不会因文化素质低而被市场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是业余体校能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6]。业余体校必须狠抓运动员的文化素质,把“训”与“学”科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增强运动员发展的后劲。要改变业训管理者“重训轻学”的倾向,提高他们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识,加大对文化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当前教学条件,为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2完善招生制度,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

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首先是在源头上把好招生考试的质量关,必须改革学校招生制度。在招生过程中,重点考察运动成绩的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文化基础,文化成绩不过关不予录取。有关部门应组织人员参照普通中学的教材,结合运动员的特点,改革教育教学内容,构建符合运动员实际的教材体系。在教材中应体现学以致用的原则,文科教材多采用体育背景的文章,理科教材多讲述知识点在体育训练、比赛中的运用,使学生学起来觉得有用、有趣,愿意去学。这样,他们学起来富有成就感,才能有持续、积极的学习态度。

3.3提高教师待遇,鼓励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校要争取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善文化课教师的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到校任教。学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结合运动员的特点研究相应的教育和教学规律,探索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将研究的成果应用于实际工作,提高运动员文化课教学质量。如受外出集训和比赛影响,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教学设备,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行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在教学时间上,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运动员训练和竞赛的需要,则应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文化教育任务的完成。

3.4规范教学管理,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要保证运动员文化教育长期的有条不紊进行,必须加强对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督导,不断完善教师聘任、考核、进修等规章制度。结合运动员文化教育奖励制度,对为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做到赏罚分明,不断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对运动员的文化学习状况也要制定一定的管理和制约措施,对于学习态度不好、经常旷课的运动员,可以批评教育,甚至象征性的经济制裁,促其回归教室;对于学习努力,成绩优异的运动员则应给与奖励。

3.5积极研究探索,加快体教结合步伐

第4篇

《奥林匹克》中明确提出:“奥林匹克主义是增强体质、意志和精神并使之全面发展的一种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谋求把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合起来,创造一种在努力中求欢乐、发挥良好榜样的教育价值并尊重基本公德原则的生活方式。”青奥会不同于奥运会,奥运会是将世界上顶尖的运动员汇聚在一起的一项盛事,而青奥会也是一项14-18岁的顶尖运动员参与的赛事,但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元素的渗透和传播是青年奥林匹克的主旋律。正如奥委会主席罗格所言:“因为我们觉得文化和教育对于年轻人来说十分重要,青奥会它是关于教育关于生活方式的一项盛会。”[1]从本质上说,南京青奥会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就是以青奥会为载体,号召社会不同群体广泛共参与并接受奥林匹克文化,身心和谐发展、追求自身完美、道德准则的构建是每一位青年通过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所完成的阐释[2]。通过文化教育来吸收世界优秀文化,展示中华民族华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魅力,与世界主流文化融合,对世界青年一代进行伦理、道德及社会规范等不同方面的教育。

2南京青奥会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现状

2.1奥林匹克示范学校的建立

奥林匹克示范学校是以学校为基本单位对奥林匹克进行文化教育的活动形式,南京青奥组委通过积极发动学校,目前已有106所学校获批成为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示范学校。示范学校的建立也为奥林匹克传播提供了根基,更确定了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场域,为辐射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提供了中心。青奥组委也在筹划正式比赛时让奥林匹克示范学校成为“世界文化村”,成为全世界青年交流、分享、体验和收获奥林匹克教育成果的乐园[3]。

2.2各种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活动的举办

随着南京青奥会开幕日益临近,各种围绕“青年奥林匹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也在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具体表现有:青年奥林匹克比赛项目设计,例如中华中学“青奥比赛项目”设计活动,学校通过鼓励学生结合运动经验设想理想中的青年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并假设自己参与运动项目来锻炼学生们自我思考和动手的能力;青奥主题竞技比赛:例如金陵中学“活力金中”健美操大赛,参赛学生自编套路、队形,自设服装、装束,锻炼学生表现力、创造力及竞争力;青奥趣味运动会,例如南京一中“体育嘉年华趣味体育节”,学校通过各种各样的趣味体育调动了学生对于奥林匹克的好奇心,吸引了学生们的积极参与,增加了同学对于青年奥林匹克的理解;各种英语竞赛活动:新城初级中学“南京值得你去知道”英语活动,学校利用假期的时间,给学生们布置假期作业,让学生们收集能够代表南京的对应的英文,并制作成一个小册子,目的是在2014年青奥比赛日赠给外国友人,让他们了解南京;青奥与自身价值教育活动:例如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青奥共成长”成人宣誓仪式,学校组织学生参与“与青奥共成长”十八岁成人宣誓仪式,仪式上介绍了十八岁成人仪式的教育意义,并希望学生以奥林匹克精神时刻鞭笞自己向前奋进。[4]

2.3各种青奥教材的出版

青奥会的发展并不长久,但它依附于奥林匹克,所以依然可以显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价值,青奥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搞好奥林匹克教育的具体依据,是学生获得青年奥林匹克系统知识、发展智力、提高思想品德觉悟的重要工具。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编写的《青年奥运读本》等书籍已出版,此外,青奥组委还组织相关专家多次对奥林匹克相关教材进行修正,已有不同版本向学生发放,所有奥林匹克示范学校已组织专业教师向学生讲授青年奥林匹克知识。

2.4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对象

2.4.1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主体

青奥会的创立目的在于组织全世界青年集合起来,用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方式推广奥林匹克精神,在欢乐祥和的过程中分享世界不同文化,提升青年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感与归属感。青年是奥林匹克运动的主体,他们不仅是奥林匹克文化的创造者,还是奥林匹克文化的传递者。[5]因此,青年作为青奥会文化教育的主体,要有主人的意识去参与奥林匹克,在运动中体验奥林匹克的价值,走进体育运动。

2.4.2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客体

青年奥林匹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需要每一个人的能量供给才能蓬勃发展,同时,每一股力量都要实现交流与碰撞。青奥文化教育活动依附于社会系统,需要社会不同群体的广泛参与,家庭、社区、社会都是青奥文化的传播途径,也是弥补青年仅在校园接受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熏陶的缺陷。青奥文化教育需要青年为媒介,为学校、家庭、社区等不同场域提供一种青奥文化的脉络,通过青年为主线,为社会不同群体实现青奥生命力的辐射,并随着时间的演进不断扩大,实现奥林匹克文化走进社会不同群体的教育视野,以促进社会中健身、娱乐和户外活动的有机融合。

3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运行机制

3.1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组织机构

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组织需要合理的组织结构。为更大地发挥政府“集中一切力量办大事”的职能优势,依据中国科层体制的特点,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应该由南京市政府作为牵头单位,将对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号召纳入教育体系,并给与经费支持,以此来保障南京市教育局、南京市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示范学校、示范学校附近社区进行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积极性。南京市宣传部及新闻和出版部门需要及时将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成果和经验传至各个部门,并积极组织相关专家对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活动进行指导(图1)。各职能部门也应该及时与专家团队沟通,制定部门教育计划,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带动学校和社区教育的有效性。

3.2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组织特点

3.2.1政府主导奥林匹克文化教育

主办城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全面配合南京青奥组委,在青年奥林匹克教育的计划制订、活动策划与组织、经费和人员的保障,以及动员教育资源和集聚社会力量等方面,充分显现政府主导的体制优势。奥组委、南京市政府需要成立一支勇于进取、勤于思考的奥林匹克教育专、兼职工作人员队伍,使得青年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得以全面和高效推进。这一体制优势是奥林匹克教育得以延续的重要保障。

3.2.2呼唤社会的广泛参与

对青年的教育不是学校单方面的义务,更是社会各个部门的责任,社会各类群体都应该参与到青年教育中,并在教育过程中感悟教育价值。青奥文化教育的强大生命力不仅在于青年强健的体魄和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更重要的是它能将朝气的文化氛围传播到社会中的每一个群体,使人对年轻生命力充满向往,并将自己舍身于青奥文化的常青树中。缺少了社会的融入,青年的文化教育效果也会存在缺陷。

3.3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组织目的

3.3.1扎根学校

示范校之所以被冠名为“示范”校,是因为他们各自都有自己开展青奥教育的长处和特点,并且在为其他学校做出榜样的同时,也要切实发挥奥林匹克教育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学校共享青奥教育成果,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学校以奥林匹克为媒介与世界先进教育的接轨、融合,推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新一轮发展,全面提升南京教育品质,加快推进南京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6]。让青奥文化教育扎根于学校是主动牵手周边学校、城区学校和郊区学校,成为结对学校,共同开展青奥联谊活动,共同普及青奥知识,从而弘扬奥林匹克文化,带动学校内涵式发展。

3.3.2牵手社区

社区也是青年成长的摇篮,也应该分担接受新事物和接受教育价值渲染的社会功效。政府作为社区和学校的连接者,不断为社区和学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造就了学校和社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青年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实现了社区和学校的并轨。青年奥林匹克文化只有通过青年传到更广阔的社区、家庭,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奥会是什么,了解青奥会的美好宗旨。同时,社区、家庭也将青奥教育所形成的文化结晶反作用于青年,对青奥教育文化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大有裨益。

3.3.3辐射京外

青年奥林匹克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刺激着每一个国人对于青年的尊重,青年奥林匹克也凭借中心的优势不断向全国传递着正能量。但是,现存的国际社会是西方主导的,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话语体系,东方对于奥林匹克的真知灼见需要靠东、西方青年文化的融合。青奥文化倡导社会需要走向多元、共享民主、人格平等的格局,这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有利于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青年奥林匹克文化的教育,在建立在共享的国际框架的发展中,同样展示出鲜明的本土性和奥林匹克教育的多样性,从而鼓励各国按照自己的国情探索自己的发展之路,将年轻的奥林匹克文化辐射到世界。

4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过程

4.1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冲突

青奥会的奥林匹克文化教育冲突源自不同对象对奥林匹克文化价值的领悟与表达,不仅表现于教育主体之间,还表现于客体之间。随着社会化开放的扩大化,每一个群体都存在自己的潜在复杂的文化观念,青年的个性化也在不断增强,不同国度、不同性别、不同肤色、不同家庭、不同背景等暗文化都在深深的影响着每个青年的教育成长,个体独立的状态必定造成在接受青年奥林匹克过程中存在各种分歧,封闭地参与奥林匹克也会造成对奥林匹克文化的曲解,各自独立地接受奥林匹克必定会造成个人行为的碰撞,文化教育的冲突。

4.2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适应

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是一种存在于各国、并得到各国承认的积极文化,它强大的号召力已经吸引着世界青年的目光,青年在接受奥林匹克文化所倡导的身心和谐发展、追求自身完美、道德准则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形成自己对于奥林匹克的认识,摆脱生活环境带来的暗文化的束缚,通过奥林匹克这种明文化的教育来适应社会带来的挑战,并将明文化的时代要求融入生活,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

4.3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改造

青年奥林匹克运动倡导每一个群体的融入,青年通过教育活动把自己主动归并到奥林匹克大家庭。在文化教育中由于失去个体的独立性,有了统一的文化约束和指导,他们在教育活动中去差异默契逐渐形成,改造原有文化的意识也不断增强,最终达到了原有暗文化通过奥林匹克这种明文化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体育价值观,为领悟青年奥林匹克的真谛提供了路径。

4.4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整合

青年把自己归并到追寻奥林匹克文化的群体中,与不同青年在分享健康、快乐和成长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体育竞赛和文化教育活动,形成在青年之间、青年与家庭之间、青年与社区之间、青年与学校之间及青年与社会之间的整合,这种整合让不同的受教育者齐聚在青年奥林匹克的内涵之下,心手相连,体验多元文化的融合与适应,接受异种文化,实现青年奥林匹克文化引导下各种文化的共生,实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5“五位一体”———南京青奥会文化教育模式构建

5.1外来青年:青奥文化教育冲突起点的创造者

青奥会是世界青年人的一次盛会,会吸引世界各地的青年来参与。外国青年的加入必定会造成文化的差异,加之不同青年对于不同运动项目、锻炼方法、技术标准、动作审美、规则约束等不同视角的差异必定造成观点分歧,甚至会产生误解。文化的交流不应该回避青奥文化的相互渗透,应该针对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差异化进行交流,甚至互相切磋、争辩,双方站在各自立场来实现青奥文化的纯真化。

5.2政府部门:青奥文化教育适应的协调者

政府部门作为青奥会文化教育的倡导者,应该为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提供一个平台。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在专家指导的基础上对不同文化的差异做出预判,对不同国度的文化价值观给予宣传,包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创造机会让世界青年接受中国文化观,通过对中国文化底蕴的深层揭示,以协调的方式让世界青年对中国有着独特的认识,接受中国文化,实现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5.3家庭、社区:青奥文化教育改造的促进者

家庭和社区是每一位青年温馨的港湾,家庭和社区的参与会让青年产生一种归属感,会让青年有着家一样的感觉接受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洗礼。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接受过程中产生的差异固然存在,但是对于家的归属会让他们归并于奥林匹克大家庭,融汇于“奥运五环”的真正意义,家庭需要对于涉外群体的包容,搭建中国和国外青年的桥梁,让双方青年的价值观能够在青奥文化的影响下得到交融,促进中国青年融入主流文化,同时让国外青年了解中国青年,促进冲突的改造。

5.4学校:青奥文化教育融合的实现者

学校的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主要是通过体育、文化活动来教育人,虽然体育运动和文化活动具有多种社会功能,但教育功能是任何一种体育形态的最基本的功能。“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不会在青年人的印象中磨灭,学校应该激励青年不断战胜自我、克服障碍去得到身心和谐发展、自身完美和构建理性道德准则,在思想上能够互相尊重不同文化的叠加,真正通过学校来促进青年奥林匹克文化教育的价值。

6结语

第5篇

结合多年来教学实践经验和教育理论探索,笔者总结工程文化的具体内涵包括:科学理论体系,即科学理论知识、客观规律等;实际操作过程,即人类生产、制造产品,实践理论等的行为过程;人文素养的修为,即一切关于道德、审美、价值等文化层面的要素。

二、工程文化教育的内涵

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正经历着“偏重文科教育—偏重理科教育—文理教育融合”的阶段性转变。正在从理科教育为主向文理教育融合转变。这就要求我们的思维方式、发展模式、课程体系和结构都能跟上这一转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培养全面素质的人才,工程文化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科交叉、文理融合,在通识教育中强化人文知识和素质。人们以往都片面地认为只有文科的学习才能培养人文素质,其实理科学习也能培养人的人文精神,但是关键在于如何把文科理科紧密融合起来。任何学科都是人类创造的,并服务人类、符合社会与自然规律的文明产物,在发展过程中两者应该是能够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不应该是彼此独立,互不联系的,无论是哪种学科都应当致力于人类的文明进步与人自身的完善,在追求真、善、美的人文精神的目标之下共同携手进步。钱学森写给钱学敏教授的信中强调,在大成智慧教育和人才培养上要做到:大成智慧教育必须理、工、文、艺齐发展,要打通,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大成智慧教育必须坚持哲学与科学技术相结合,必须加强情感和品德的教育。工程文化观的教育理念与钱学森的教育观其实是一致的,在工科教学中应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文理学科相互融合,大力进行世界观、人生观、自然观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之“高等”其实就体现在人文素质和文化氛围上。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果身心是健康的,又具有社会责任感,且人文知识和科技知识基础宽厚又能融会贯通,那么他的视野一定是宽广的,思想肯定是活跃的,创造能力也是很强的,其综合素质也必然是很高的。事实上,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并不矛盾,很多杰出的科学家往往也具有很高的人文素质,只是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理科与文科的学习被割裂开来了。理科的科技教育的目的就是期望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的技能和本领。科技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启迪人的科技思维,培养人的科技技能,鼓舞人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而人文社会科学是人类社会不断获得精神需求的丰富源泉。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期望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会思想、有灵魂、辨真伪、能创新。人文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启发人的思想,提高人的修养,净化和洗涤人的心灵,启迪人的科学思维,熏陶人的灵感,孕育人的创造精神。可见,要培养全面高素质的人,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技术教育是绝对不能分家的。具体说来,人文精神体现在理科类学科的学习,实践活动的目标、方法和学习态度上,体现在对科学精神的追求上。渗透人文精神的理科教学将更丰富,更富有生机,更突出人的主体地位,这样不仅使学生得到具体的科学知识,而且还受到高尚的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操的熏陶,有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树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三、工程文化教育的核心

第6篇

一、职高英语的跨文化理解

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是一个非常丰富的词汇,其至少有文化及教育、跨文化及教育、跨文化交际及教育等含义,跨文化教育应当是三者综合后的统称。具体到职高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更多的具有一种职业指向,应当说这个领域还是有些冷门的,只有职业英语教育者才会给予更多的关注。而对此,笔者的理解有三点:其一,英语教学的文化属性。英语是世界上的重要语言,而语言总是指向文化的,英语语言承载的是英语国家的文化,因此在用英语进行表达(也就是课程标准所强调的“语用”)的时候,既是在表达“意思”,也是在表达“意义”——前者是英语教学中所重视的,而后者则相对容易忽视。其二,职高英语教学的跨文化属性。跨文化有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利用语言表达意思、交换意义。我们提出在职高英语教学中,要基于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升的需要,去教给、赋予学生以英语语言文化,进而让学生在对英语文化的感受中,获得一种职业认知,这样学生的职业技能素养就会超越“技术”层面,指向“素养”层面。其三,职高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促进学生成长的意义。职业教育的教师有“双师型”需要,笔者理解当时提出这一口号的背景在于以教师自身的“双师”素养,来引导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解。在当下的职高教学中,学生在多门文化学习与专业学习中有相当多的接触英语的机会。面对这些英语内容是视而不见,还是悉心研究,反映着学生的英语素养,因此在职高英语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实际上是在用英语语言的跨文化属性,来促进学生的成长。笔者的教学实践证明,建立这样的理解,是可以让自己在英语教学中很好地实现跨文化教育的。

二、跨文化教育的基本策略

面向职高学生的技能素养提升需要,职高英语教学的跨文化教育的具体策略是怎样的呢?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在英语语言的累积中渗透文化性。职高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在于帮学生积累英语知识,教学经验表明,如果纯粹地帮学生积累英语语言知识,那效果是不彰的,反之如果用文化来滋润学生的英语学习,反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建构英语知识的大厦。第二,在英语“语用”中实现文化的交际应用。语言就是用来应用的,职中英语教学也需要克服“哑巴英语”的不足,真正让学生在运用中提升英语学科素养。但同样如上所说的那样,如果教师刻意营造所谓的英语运用情境而忽视了文化的交际性,那这种情境实际上是“伪情境”;反之,如果在“语用”中渗入文化因素,就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或类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英语语言的生命力。第三,在专业技能的学习中寻找英语语言存在的意义。职高学生有其特殊的学习需求,无论是对口班的学生,还是技能学习的学生,其最终还是指向具体的专业技能的学习的,因此笔者在教学中更倾向于让学生结合具体的专业学习来建立英语语言的意义,而这也正是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内涵。事实证明,当前职高所设置的专业可以开发出许多将英语学习与专业技能结合起来的学习情境,广告设计中英语呈现(如学生感兴趣的可口可乐的商标),机械、汽修专业的英语说明书翻译等。总的来说,跨文化教育要有“跨”的意蕴,要结合职高学生的特点,将知识累积与文化结合起来,将技能与英语文化结合起来,寻找教育契机实现“文化结合”,是英语“跨文化教育”的重要基础。

三、英语老师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跨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英语教师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从笔者的经验来看,这似乎并不容易,尤其是当英语教师囿于教学传统的时候,要在传统教学思路的基础上真正建立起跨文化的意识,是很不容易的。而要让跨文化意识真正植根于教师心中,并能够在职高学生英语学习中发挥方向性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多研究职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研究他们的兴趣尤其是在专业中或明或暗的兴趣,同时通过自身的广泛英语阅读,以设计出有效的“跨文化教育”的英语学习情境。当成功引导学生入境时,跨文化教育也就发生了!须知,当作为文化学科的英语教师关注到学生的技能素养时,就是英语教学植根学生的专业需要,发挥学科基础性作用,彰显学科价值的时候。

作者:程小凤 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第7篇

中医学的发展,始终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不断从我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比如适时吸取了天文历法、地理物候、阴阳五行及人文清理等,将这些知识和理论与人体的调控与认知巧妙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这套理论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说,离开了传统文化,中医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在当前的中医本科生教育中,必须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1.1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中医思维方式

对于中医本科生教育来说,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提高其运用中医理论的能力。我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社会,中医理论的形成根植于这种生产方式中产生的文化之中,尤其是深受古代哲学理论的影响,在中医理论中经常可见到阴阳五行等理论,比如《黄帝内经》就充分吸收了哲学学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种强调宏观整体、平衡和谐及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如果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注重传统文化的教育,则学生无法培养成这样一种思维方式。在西医学理论不断冲击中医学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强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真正了解并掌握传统中医理论的内涵、思维方式和运用方法。

1.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中医根底

中医本科生教育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医学理论知识,逐步打牢学生的中医学理论功底。由于中医学是从传统文化中发展而来的,所以中医课程的内容就显得晦涩难懂,尤其是刚刚接触中医学课程的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甚至望而却步。为此,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根据中医理论的特点,并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两者相互融合,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并在这样的中医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毫无疑问,学生只有了解和熟悉了传统文化,才能对中医的深刻内涵加深了解。

1.3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风尚

在中医本科生教育中,不仅要重视中医学理论的培养,而且更要重视学生医德风尚的培养,将医技与医德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前,市场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行其道,医患关系日渐紧张,加强学生医德教育势在必行。我国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家文化,主张“仁爱”,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而中医理论受其影响,同样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理论,认为“医乃仁术”,对医德的重视,可见一斑。因此,在当前的中医学本科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学生医德的教育,将“术”与“德”充分结合起来。由于学习中医学的本科生大都是理科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比较少,所以更加需要通过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其了解古代社会的民族心理、道德观念等,然后更深刻地理解“医乃仁术”的含义,逐步提高自己的医德风尚。

2加强对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

在中医学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在上文中主要介绍了加强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而为了更好在本科生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笔者认为可遵循“激发兴趣打牢基础促进学习”的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校园文化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一种具有广泛内涵的隐性课程,对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采取的方式有雕塑,并配以文字说明,通过的雕塑和文字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著名的悬壶济世的名医,可将这些医德高尚名医的经典名句展示出来;打造中医传统文化历史长廊,集中展示我国古代中医学的成就,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建立中医传统文化网站,将有关中医理论的古典书籍、文化常识和视频资料等上传共享,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和途径。通过上述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优化课程设置,逐步打牢学生的文化根基

中医本科生从小接受的是西方式的教育,很少接触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对于本科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必须优化课程设置,逐步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方式和模式,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读懂深奥晦涩的中医学理论知识典籍。当前,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各个中医院校均加大了传统文化教育力度,开设了经典名著、古代散文等课程,但是从专业课程设置来说,传统文化课程仍然相对较少。传统文化教育包括古典文学、哲学、训诂及音律等方面,根据中医学理论的特点,应着重加强中国古典哲学,特别是古典哲学思维的培养,逐步提高文史哲课程比例,使学生了解古代的道德伦理、逻辑及人文素养,充分了解和领会中医学理论的精华和精髓。

2.3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提高专业课的教授效果

加强对中医本科生传统文化教育,除了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优化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之外,还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就是将专业课程教学与传统文化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比如在讲解阴阳五行、精气等学说时,教师应向学生详细讲解“取象思维”模式,引导学生逐步领悟“远取诸物体,近取诸身”的认识方法,学会从千奇百态和变化莫测的现象、事物中思考事物的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可向学生讲述一些名家名医的事迹,主要是他们治病救人、悬壶济世的经历,使学生逐步了解自己的一言一行均干系重大。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提高学生学习中医学的热情,而且还能够提高其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3结语

第8篇

1.开展文化教育是触碰时代脉搏的需要触碰时代脉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现代科学文化的接受和关注,时代在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社会正朝着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学生作为接触时代前沿的先锋军,只有不断的去接触新兴事物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不被社会所淘汰。二是文化具有交融性,世界文化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及时接触世界其他区域的文化,同他人去交流,才能发现自身问题,才能提升自己文化的内涵。

2.开展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需要文化素质培养是现代教育中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文化素质的培养体现了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实践和人才观的改革创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积极开展文化教育,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对于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构建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教育院校开展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为了全面掌握和了解高等教育院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就要及时同学生去沟通,同学校去交流,同时,还可以通过走访用人单位,或通过参加专业发展研讨会来了解毕业生文化认知程度。通过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在开展文化教育工作时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可以通过学生、学校和教师三个主体去分析,同时还有一些社会机构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1.学生文化意识薄弱现在社会中存在着对大学生素质的质疑问题,这不是个案,而是普遍存在,这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在重视了“成绩”的同时忽视了自身文化素质的培养。突出表现在一是对传统文化历史不够深刻,比如绝大部分学生对《论语》的大概思想都有所了解,但是真正完整读过《论语》的只有学生总数的10%不到,能背诵其中几个章节的更是少之又少。二是对文化教育的热情不高,文化道德缺失。

2.学校对文化教育不重视以来,如何正确认识和充分理解中国文化,始终是学界讨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基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导向,部分高等院校存在重专业、轻素质,重学术、轻人文的现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忽视对学生的文化教育。特别是在现在的课程设置上,部分院校根本就没有开设相关文化教育的课程。在加上学校对文化教育的不重视,即使开设了相关课程,学生在进行文化教育考试时也会无情无感,无病,拷贝抄袭现象频发,失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3.教师文化素养有待提升教师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文素养较高的师资队伍缺乏,高学历、高技能的教师较多,高素质、高文化的教师相对不足,影响了文化教育的开展。二是教学模式的单一。现在的文化教育大多选择在课堂教学,教学模式就是单一的“老实讲、学生听,老师念、学生记”。

三、探索合理的高等教育院校开展文化教育的办法

1.提高文化教育认识,唤醒文化学习热情提高对文化的认同感,才能有效的开展文化教育,主要途径有:一是领导层面要提高认识。科学认识和全面把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以及开展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研究方法途径,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学生提高认识,唤醒道德成长的内在自觉,努力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汲取”,提高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2.着眼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强化素质,是开展传统教育的基础,丰富的民族文化结晶,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生动教材,它培养学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仁爱、诚信的民族品质,“和谐、统一”的价值取向等。

第9篇

(一)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缺乏深层次的结合

20世纪80年代中期,体育部门实行了与教育部门联办体育的改革措施,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育人才培养新体系。教育部门认为“教体结合”是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校知名度的良方。两部门设有统一的目标,没有把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看成是两部门的共同事务,没有进行实质性的磋商、交往与合作,没有在管理体制上实行整体布局,没有在运行机制上实行有机协作,没有在政策、制度上给予有效的支持与保障。体育部门多年来已经习惯于在体育系统内部培育竞技体育人才,这种模式运转顺畅、结构严密,为国内竞技体育的迅猛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各级学校招募高水平运动员参加相关比赛。在一段时期内,高校的体育比赛变成了退役运动员间的较量,眼下又开始吸收现役运动员,而且尝试和体育局联办以及合作,给现役运动员发放文凭以及挂名等。

(二)竞赛体系中的问题

目前在竞赛问题上主要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青少年竞赛体制上的问题;二是大学生运动员的参赛问题。教育部门主办的各类青少年比赛,侧重于选拔更为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多年来所实行的“体教结合”体育系统并没有把高校体育竞赛列入它的管辖范围中,只能在教育系统中开展高校学生体育竞赛,而且一直都是业余水平选手间的竞争,不能进入到国家竞赛体系中,制约了大学生运动员竞技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学与训”矛盾突出

长期以来,我国在培养竞技后备人才方面存在着“轻文化学习以及重训练”的问题,运动员的身份非常特殊,不但要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而且要达到训练目标,完成比赛任务,但是他们的精力和时间比较有限,难以处理好训练和学习之间的“学训矛盾”。

(四)教育思想落后,办学方向亟待明确

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关键路径是教育社会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态势为建设学习型社会以及教育社会化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机制。然而,我国目前竞技后备人才文化教育过于形式化,缺少职业技能教育的内容。针对竞技后备人才所开展的文化教育,特别是相关的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相互脱节,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尚未较好地吻合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以职业技能为核心打造教学课程,这也是眼下对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开展文化教育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教师要能够意识到,教学目的不是培养专业性的运动机器,而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精英体育人才。

二、构建我国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文化教育体系的改革建议

(一)“职体结合”文化教育体系的构建

固有的训练体制在改革开放后的弊端日益展现出来,不能很好地吻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于是就正式提出了“体教结合”理念。但依然存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成本比较昂贵,运动员缺乏相应的文化教育,退役运动员不能顺利地实现就业等问题,而这些问题都是难以克服的。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并结合体育后备人才相应的性格、能力、智力等特点,催生了“职教结合”培养模式。第一,现代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体育后备人才接受职业教育,享受其现代化的教育观念,逐渐掌握和运用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为社会尽职尽责做贡献。第二,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构建“职体结合”培养模式,要以科学的态度,对事物本质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和把握,根据竞技体育以及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调整眼下的实际情况。第三,职业定向性与适度性相结合的原则。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体育后备人才在遵循其自身特点与竞技训练规律的基础上,获得相关职业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能力。“职体结合”这一教育模式,是当前解决体育后备人才“出路难”问题的有效途径,它能够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以及体育教育等领域的资源,更好地落实人才培养战略。

(二)探索解决学训矛盾的有效途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要重新定制体育竞技后备人才文化教育的水平和标准,切实构建能够适应运动训练竞赛需要的文化教育管理模式,更好地培育体育竞技后备人才。

(三)切实落实体育竞技后备人才文化教育政策法规

从国内来看,在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保障广大运动员接受文化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然而从实践过程来看,监督机制不能有效地运作,因此,要求相关体育系统主管部门采取多种合理措施,加大监督力度,切实将这方面的工作引入到法制化道路上来。更好地构建和完善体育法规体系,形成强化运动员文化教育良性运行机制。

(四)形成利益与责任相连、运动成绩与文化学习挂钩的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

虽然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的文化教育状况,国家相关部门和单位也颁布实施诸多的法规以及政策,却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结果。从根本原因来看,这来自于当前体制中相关运动员在文化素质方面的高低,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练员以及行政管理人员的切身利益,而且还有一些运动员只关注运动成绩,没有高度重视文化学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将运动员文化教育纳入到运动队或学校的评价体系中,具体地规定和落实体育竞技后备人才群体的文化学习设施,而且要切实地构建旨在促进体育竞技后备人才文化学习质量,这种激励机制会直接影响到相关管理人员、教练员以及各个级别的领导者的切实利益。

(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文化教师水平和待遇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