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02:40:4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小学语文研修心得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如何理解新课标,我对新课标的理解是含混、模糊的,更对如何运用新课标的理念去指导自己平时的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是让我一直迷惘的。听了三位老师低、中、高段的课堂教学,对自己教学工作成功之处得以肯定,同时让我学到了很多。
高段老师的教学让我感受到老师语言的精炼,抓住核心问题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圈画重点词句,通过句子对比、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
中段老师的教学,让我学到了教给孩子们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概括段意,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但这位老师教给了孩子们方法,例如找中心句,或者想一想这个自然段每句话要表达的意思,那么学生自然明白这个自然段所讲的内容。是啊,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而不是教会教材。
低段老师的教学让我感觉年轻教师身上的优点,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对待教育事业,只有充满活力,乐观向上,才能感觉到这份工作的快乐。这位老师亲切的教学态度,不仅吸引着孩子们,同样吸引着我,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们是可爱的,看我们怎样教。
三位老师课堂展示让我看到了课程改革的新气象,课堂上师生关系的和谐,课堂民主气氛的形成,正是我们研究学习语文方式的真正改进,促使学生语言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让我感受到三位老师驾驭课堂能力极高,看来他们对教材相当熟悉,对所教的知识做到了然于心,才能在课堂上达到应有的目标,只有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才能灵活运用教材。
崔峦老师对新课标的解读,让我切身感受到我现在需要做的工作,才能让自己在教学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1、加强学生书写的指导。识字、写字、学词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点。坚持指导学生随堂练字10分钟。在指导学生书写时有端正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力争让每一个学生能写一手好字。
2、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是每个语文老师不可忽视的任务。语文中的“文”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学习母语,一个重要任务是了解、欣赏、继承优秀文化。所以做为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在理解祖国语言文字时,要积累,更重要的是应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包括听说读写的应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网络研修;教师平台
中图分类号:G62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31-02
一、网络集体备课――直挂云帆济沧海
网络集体备课是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融合集体的力量进行再构思,紧紧围绕着预设一生成一实践一反思一研讨一再实践的螺旋式,以团体的方式改变教师较为封闭的个人备课形式,充分体现群体智慧,资源共享,提升团队的教科研能力。
以笔者所在的五年级语文备课组为例,教学人物单元《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授课教师第一次试上后,觉得效果不够理想。备课组其他教师建议――这样的长篇幅课文应抓主线,可设计以下几个问题:彭总喜欢大黑骡子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喜欢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它?同样一道命令,彭将军却下了三次,这其中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在借助网络集体磨课,授课教师二次授课后觉得收获颇丰,写出教学反思,再次形成教学设计定稿放在群内共享。网络集体备课有利于形成教师之间的交往、互助、合作的文化氛围,不断提升教学智慧。备课组成员可以将随时将教学资源方便地通过拷贝和输入保存到相应的教学单元去,形成备课组的动态的电子备课系统.通过不断更新、完善和积累,就是十分完善的教学资源。
二、教育博客――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1.拓宽了教学的展示平台。教育博客的操作简易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快捷的展示平台。教师可以把自己日常的教学设计、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学心得等记录到自己的教育博客中,并且能够与更多的同行、学生或他人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分享与交流。如笔者在2009年就开始建立了个人教学博客,加入圈子滁小课题研究之窗。
2.拓宽教学的交流、联动平台。教育博客打破了传统教研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老师们可以随时在网上参与研讨,大大提高了对课堂教学交流的广度。下面以我自己2011年研课为例,摘选瑶海教研博客上的部分文稿及跟帖内容(见下页)。
在博客中进行交流时,老师们能更充分地思考,也能通过网络对相关交流问题进行理论查找,再发表自己的独特想法,实现了零距离的交流,大大提高了教研工作的交流性与实效,拓宽教学的平台。
三、QQ群主题研讨――远近高低各不同
在瑶海区教研室老师的引领下,我加入了中国教师研修网中的小学语文网络教研二群。教研主题是教研活动的灵魂.以有效地解答课程实施中的教师的困惑。主持人确立群里研讨的主题后,教研的相关信息,讨论之前还要求教师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预先形成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避免在讨论的时候东拉西扯没有实际的言论。教研群充满魅力凝聚了人气,吸引了大批小学语文同仁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中来。在开放、民主的气氛中不断将话题引向纵深。群中的管理员还对群里的研讨进行实录并,即使未能参讨的成员寻找这些只言片语背后的价值,一边阅读一边深入思考,让思想沉淀。下面来看教研群关于如何提高阅读实效性的实录。(教师A 下午 19:31:36)望文思义,我觉得阅读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习读书、学会阅读的教学。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读书,学会理解,学会作文,学会做人……最后让学生形成概括、理解、欣赏、作文的能力。这就是阅读教学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教师B 下午 19:34:49)
在读中学习,在读中理解文本。低年级阅读以指导朗读为主,加强词语理解及搭配训练,逐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尽量少讲解。细心欣赏这些思维碎片,恰似在体味写者在某一阶段的教学感悟,引发参与者的“头脑风暴”,促进教学智慧的生成。教师之间智慧的点滴交流,一定能积沙成丘,集腋成裘。视频听评课、微博教研……小学语文主题教研的网络教研方式在不断推陈出新,催人奋进、促人反思,充分满足了教师群体自主发展、交流沟通的需求,改变着教师的学习、工作方式,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书写负担,促进教师群体的和谐,将成为新时期教师成长新平台。
参考文献:
还记得,1999年的3月,她来新秀班报到的第一天。我们在校园相遇,她看见我,脱口而出“汪潮”,吓了我一跳。还从来没有学生敢直呼我姓名,不禁另眼相看。只见眼前,站着一位清秀的女孩,扑闪着一双灵动的眼睛,朝我吐吐舌头,不好意思地改口:“不好意思,教授,看见您太激动了,居然……”话没说完已满面通红。呵,真是个莽撞的“小女孩”!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她在接下来两个多月的培训中,一点儿也不糊涂。每次上课,她都提前来到教室,翻阅书籍、查找资料。课堂上,她始终专注地倾听,满满的笔记本上工整地记录着我讲课的内容以及她听课后的反思,圈、点、评、注,各种记号,各处重点的标注,详尽而细致。我们有一个培训项目是课堂实践,她主动请缨上公开课《棉花姑娘》,令我印象深刻。那堂课,我看到了她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她的语言生动传神,板书形象直观,仿佛有一股魔力,吸引着学生的求知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也不用说。听课老师们都纷纷称赞:“人美,语言美,课也很美。”当时,我曾预言,这个小姑娘一定会成为下一届的省教坛新秀。果真如我所料,年仅24岁的她,真拿下了这个荣誉。在这个人才辈出的小语圈她迅速成长,成为当时最为年轻的省教坛新秀。在我的印象中,她是一个美丽动人、富有灵性的人。
再见她时,已是2012年。期间虽少有联系,但我一直关注温州教育的发展,尤其是年轻一辈的成长。得知周璐这十几年来一直扎根教学一线,踏踏实实工作、本本分分教书,勤勉治学,积极奋进,怀揣理想,初心不改。2003年,她从广场路小学调到温州市实验小学,在那所充满活力、实力与魅力的梦想乐园,如鱼儿得水般淋漓酣畅地实践着她自己的教育理想,与新课程一道走向成熟与稳健。她立足“读写结合”的大语文教学观,改革课堂教学方式,以差异教学为基点,建构生本课堂。同时,从教材出发,创生课程资源,以绘本、儿童诗以及各种童话、寓言故事为载体,实施“1+X”主题阅读教学,进行开放而活泼的母语学习。这期间,她上了两堂颇有影响力的公开课。一节是《女娲补天》,被收入《全国小学语文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堂实录》,一节是《玩出了名堂》,参与了“江浙沪语文教学”研讨会交流。两节课的设计独特新颖,情境创设多元直观,课程资源的选择创生恰到好处,很好地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重难点,体现了她“亲切优美、充满情趣”的教学特色。
2012年3月,首届浙派名师研修班开班了。再见她,多了一份笃定与成熟,岁月镌刻了一副愈发沉静的面容,不同的经历铸就了她成熟的教育理念。“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教出让自己崇拜的学生”是她追寻的教育志向。这时期,她深受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思想的影响,研究主题指向“如何实施‘以情导学’的教学,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发展”。作为浙派名师培养对象,我一直强调学员要有自己的研究专题,并能围绕专题持续深入钻研,做到学、做、思合一,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这点,周璐做到了。在两年培训期间,她多次与我探讨她的研究专题,提出她的困惑,记录下她的反思、经验与智慧感悟,对语文的学理思考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两年培训期间,她撰写了十几篇文章发表在核心期刊。她在浙派名师“个人教学专场”上执教的两堂课《风娃娃》和《赵州桥》,我在充分肯定的同时也给出了不少改进意见,诸如文本解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童话教学的价值取向以及语文课必须以发展语言、培养思维为核心等观点。没想到,她认真听取,并靠自己的悟性重新改进了两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最后发表在《小学语文》和《小学教学设计》杂志上。她是一位勤勉敬业、虚心好学的人。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教学策略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课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怎样的位置?发挥了它多少本应该具有的功能呢?通过“国培”研修,我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
1 为学生搭建口语交际平台,重视口语交际学习的各个环节
教师积极参与深入到学生中去,为学生搜集材料提供切实可行的途径,了解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搜集了哪些材料,并为学生提供言语实践的形式。譬如:在进行二(上)语文教材“保护有益的小动物”的口语交际训练时,老师应课前指导学生搜集“有益小动物”的图文资料;活动方式包括询问、阅读、收看影视、网上查询等;然后以记忆、剪贴、抄写等形式,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好,准备在班上交流。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应贯穿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作为教师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还要有意识的在语文教学的各环节中去培养,并且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把握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鲜活素材和良好契机。
2 营造轻松自如的交际氛围,重视口头作文,重视人际、社会间的交际训练
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这是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对口语交际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口语交际教学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纯“听话”、“说话”练习,而是师生心灵间的对话与交流。只有营造轻松自如的交际氛围,学生才能迫不及待地打开“话匣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是为了实现交往与应对,使学生逐步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进而实现“我会说”的目标。回顾我们的教学,很多教师注重学生口头作文的训练,甚至强化训练口语表达,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完成口头作文是单方面的,是个体行为,而要实现交往与应对,不仅要求学生有表达的技能,还要有倾听、理解、交际应对的能力,这是双向的、综合性的。换言之,口头作文课侧重“作文”,具有单一性;而口语交际课侧重“交际”,具有综合性,它是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体现。
3 注重听说读写多方面、全方位训练
读书是语言表达的基础,要想让学生有话可说,就必须让他在大脑中储存一定容量的信息,所以,读书是学生获取信息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对各种书籍的涉猎可以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知识和阅历,让他们明辨是非,增加语言知识,增强语感,从而提高他们在书面和口头上的表达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模仿能力极强,听也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平时让学生多听正规的课文等材料的朗读,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语言习惯,对他们增强语感是十分有好处的。写作虽然不是直接由口中说出的语言,但它确实是学生内心真实世界的反应。写作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形成说的基础,只有不断地训练学生写作的能力,才能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比较深厚的语言功底,为他们的正确表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最后是口语的表达,在经过听、读、写等一系列的训练之后,学生在思维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可以训练他们说的能力了。但是我认为,学生此时也许最需要的是老师的鼓励和认可,他们需要的是展现自己的勇气。作为老师,此时需要的一定不是对学生的打击和讽刺,而是最大的鼓励。不管学生的表现是否使你满意,你都要给他们赞美,给他们继续向上的动力!
4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现在,电脑走进了课堂,动听的音乐、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浓厚。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的情景,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进行说的训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如在教学《我坐上了飞船》这课时,将夜空中的美景制作成课件投放到屏幕上,文中的飞船、地球、高山、平原、岛屿、海洋、长江、黄河、长城等景物就一目了然了,学生身临其境,就能准确读出文中每一句话所写的景物是什么。最后让学生想象,如果你坐上了飞船,在太空中会看到什么,学生闭眼,边听音乐边想象,让学生畅所欲言。
总之,对口语交际课的继续研讨是必要的,口语交际课的模式应是有效的,交际能力的训练应是长效的,应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应渗透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环节,经过“细水长流”的口语交际训练,通过“润物细无声”的生活交际能力锻炼,新一代的公民必将具备能说会道、能言善辩,有如“滔滔江水”的口语交际能力,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需求。
参考文献
1 迟爱丽等.低年级口语训练的策略与形式.小学语文教学,2001.10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1
学区领导安排我参加这次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骨干教师培训,我异常的高兴。因为这是一个全新、全方位的提升我的教育理念的极好的机会。
这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专家的精彩讲座,有学员的教学展示,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回眸这几天的培训,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
一、专家讲座,引领教学实践。
我有幸聆听了宋祖荣专家的讲座,得到了前卫的理论熏陶。感受最深的是怀化实验学校的陈淼教师的讲座——《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与评价》。冯教授幽默的语言深深吸引了我,讲座的内容更在我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仅让我了解到了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动态,而且还学到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在专家讲授的一些教育教学实例中产生了共鸣,从而让我能从理论的层次来解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一些现象。
说句实话,在应试教育似乎欲演欲烈的今天,我们,我,只是把学生当成了工作对象,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在学生身上“榨”分数,有多少潜力就“榨”多少,几乎忽略了他们的感受,忽略了他们是活生生的小生命。记得去年快放寒假了,我和班上的四十几名学生都遭遇了病毒性咳嗽。课上,我和学生一起咳嗽,咳得上气不接下气。持续了一个月不见好。我拖着疲惫的身子上课,没缺学生一节课。当然在我精神带动下,我的学生带着药片来上学,也没请过半天假。我曾为我和我的学生这种坚韧的精神所感动。但听了冯教授的讲座后,我方醒悟,我错了,而且错得很残忍。因为我的“自私”——让学生期末考试考得好的成绩,摧残了孩子的健康。孩子的健康都得不到保障,还学习什么?应该让孩子回家治病,病好了,挂着灿烂的笑容,带着红扑扑的脸蛋来学习,影响一点考试成绩又怎么了?健康、快乐、轻松地学习、发展,这就是生命化的教育。校园应该是一个个小生命共生、共存、共同发展的美好家园吧。
二、教学研讨,促进学员发展。
培训活动中,我们欣赏了李伟忠校长精彩的课堂教学——《慈母情深》,给我们展示了一堂充满语文韵味的好课。两位学员教师的实践课也非常精彩。他们的胆量、睿智、钻研精神,给我无穷的榜样力量。
我们培训班共有四十多名学员,既有曾经熟悉的身影,同时也结识了许多新同行。培训活动中,我和其他学员团结互助,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每一次研讨、交流活动都是那么真诚、朴实,大家在一起讨论教学中的.困惑,交流教学中的体验,仿佛是彼此心与心的交流,更是大家用情感谱写的一曲值得回味的篇章。
三、消化培训,激励自身成长。
培训是短暂的,但收获是充实的。让我站在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上审视了我的语文教学,使我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明确的方向。这一次培训活动后,我要把所学的教学理念,咀嚼、消化,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要不断搜集教育信息,学习教育理论,增长专业知识。课后经常撰写教学后记,对该堂课的得失有所记载,以便今后上课进一步提高。并积极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论文参与投稿或评比活动。
感谢培训班给我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对于培训给予的清泉,我要让它长流,我将会铭记这段培训的日子,并将振奋精神、激励自己,在小学语文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路漫漫其修远兮,争取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做得更好。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2
在春暖花开的时节,我有幸参加了我市教育局举行的初中语文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本次活动以课堂教学和语文教师专业成长为核心,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与研究、行动实践与问题解决为主要形式,采取集中培训与专家引领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在教育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艺术、专业能力提升及职业心理疏导等方面进行培训。我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分外珍惜。每天我都提前到校做好准备,每节课我都认真听讲用心记笔记,每晚我都结合所学所悟总结反思自己,每次都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由衷感叹!聆听专家,感叹于他们思维的缜密敏捷,观点的新颖独特,语言的风趣丰满,知识的渊博精深,经验的丰富老到,人生的洒脱从容……
“先有认识,然后才有作为。”“高效课堂是学科课程实施中落实课程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马卫东的讲座让我对新课改和课堂教学改革以及高效课堂模式有了更科学更准确地认识和把握!
“‘骨’即硬朗、风骨、风气、风趣、风格,意味着承担;‘干’指自我完善、专业精进、讲究实效,意味着创新”,教育专家梁捷对“骨干”的解释让我明确了做骨干教师的方向与途径!
“‘智’就是‘日知’,每天学习一点知识;‘慧’就是‘彗心’,经常打扫心灵。智商是父母给的,智慧是可以学习的。知识专用,智慧通用。知识不是力量,智慧才是力量。”李进成专家的讲座《教师的智慧沟通艺术》教会了我如何智慧地表达如何有效地沟通。
“教师的成长意味着,一是慢慢长大即由青涩走向从容,二是走向成熟即由从容走向个性,三是走向智慧即由充实走向快乐与智慧”,优秀教师李波用切身经历告诉我们教师如何在教研的熔炉中成长!
四川大学教授游永恒的讲座《教师的教学素养与教学方法》及《教师的职业心态与调整》既引导我们用国际视野思考中国教育,又引领我们要做一个真正优秀与幸福的语文教师!
这些教育界的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的渊博的学识、独到的见解和闪光的人格魅力令我无比钦佩!他们对教育的前沿的思考、精辟的理论,对生活、工作、学生的独特的感悟,无不拨动着我的心弦,无不触及到我的思想!我禁不住一遍遍问自己: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老师?我现在应该怎样做?反复追问中,我在这些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的话语里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第一,教师应该读书修身,读书致远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该成为书籍的王国。”“要天天看书,终身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与习惯!读读教育经典,读读教育报刊,读读人文书籍,读读学科书籍,读读中学生写的和为中学生写的书籍,读读网络文学,“开卷有益”,语文教师应该是生活在书籍里的人,应该是“百科全书式”的人!
第二,教师应该立足课堂立足教学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发展的主舞台。”正如李波老师所言,“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的教师须经过磨砺,在学识、理念、修养、心理、实践等诸方面缺一不可。如果要抽出一个具体点将这些因素统领起来,课堂教学是最合适的。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磨砺是全方位的,因为教学素质、教学理念、教材把握、教材处理、教学机智、课堂调控、教学个性、教学艺术都包含在内了。毫不起眼的课堂细节中,真实反映了教师的修养。”所以立足课堂立足教学,通过课堂教学诊断、改进、提高,应该成为我们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第三,教师应该乐于动笔乐于写作
写作是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一个擅长写作的老师往往能点燃学生的写作兴趣之火、成为其动力之源。我们教师要经常自觉写工作日记教育随笔,语文教师还要经常与学生一起动笔写作,师生同读同写才能有效地指导引领学生,同时自己和学生互相鼓励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第四,教师应该锻炼口才智慧沟通
口才是人的第一能力,谈吐是人的第二外貌。教师这个教书育人的职业更应该注重口才与谈吐。良好的口才与高超的沟通能力更有助于做好教学教育工作!我们教师应该注意锻炼自己的口才,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第五,教师应该自我总结自我反思
米兰昆德拉在《智慧是什么》中提到:“现代的傻不是意味着无知,而是对既成思想的不思考。”我们教师应该具有总结能力和反思意识,时时刻刻总结反思自己,时时刻刻总结反思教学,时时刻刻总结反思教育,在总结反思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第六,教师应该调整心态追求快乐
教育是创造人生幸福的事业,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的职业,我们教师要有职业认同感,要保持热情与激情,要学会欣赏与自励,要有阳光心态,要“快乐的工作,在工作中追求快乐”!
这次培训虽然只有四天五位大家八个讲座,带给我的却是无尽的思考无尽的启示无尽的收获!“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向他们致谢!向他们致敬!向他们学习!我会把所学所思所想所悟应用于今后的教学教育工作中去,我会努力成为一个快乐的优秀语文教师!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3
我有幸参加了XX进修学校组织的中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会议。会上,我们观摩了几位老师的展示课,并听取了两位教师的精彩讲座。这些课与讲座,浸润着她们对语文执著研究的心血。通过本次的学习,不仅使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也为我在以后的教育之路上,立起了一盏指明灯。下面就本次的培训收获略谈一二。
收获一,走进绘本,回归生活。在这六节公开课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第一堂执教的二年级《走进绘本》课。对于绘本,我只在电视中或图书馆里见到过,但没有想到它还能用于学生的学习教材。在课堂上,王老师能以绘本内容为载体,配以动情的音乐和教师生动的语言,将图片、文字精美的融为一体,烘托造势,营造出了一种浓浓的绘本故事的氛围,让孩子们全身心的完全沉浸在其中。
一堂课下来,孩子们有的早已泪流满面。她让学生连贯的读,对于情节的理解掌握有好处,深深的抓住孩子们的心,而这位老师的设问、旁白也很有讲究:在故事中,最感动你的是什么?大树在一次又一次的失去中,为什么还会高兴呢?每个同学的感悟都是不同的,却又是真实的……如此深刻的思想教育,不但使孩子们深浸于爱的洗礼中,更让听课的老师感动、学习、思考。而这正是绘本的魅力所在。
收获二,写字教学新感悟。会上,听取了XX和XX两位老师关于写字的讲座后,可谓受益扉浅。对于写字的训练,我在课堂上也经常指导,可还是对孩子们的汉字书写水平有所堪忧,听完报告后,我才深知,原来写字教学也是需要策略和方法的。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不光是一年级老师的专属,它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阶段。“师者,人之模也”,而一个语文教师的书写水平对学生的写字能力培养也会有积极的影响。
都说,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每天孩子们有一半的时间与教师共度,教师的言行时刻左右着孩子的成长。作为教师许多重要知识都需要用文字表述在黑板上,作业本上,教师自己的书写对学生而言无疑就是一块无声的样板,俗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久而久之,教师一手漂亮的好字必然对学生书写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写字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
而普实的王老师正是如此做的,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每节语文课,她的字都端端正正的,这无疑给孩子们的练字起到一个榜样效应。另外,练字过程是个循序渐进耐力持久的过程,并非一年级练好了就可以了,这就需要教师的策略了,老师在讲座中还谈到要对学生的写字水平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因为只有建立长效地评价机制,才会为学生的写字过程树立自信心,才会让孩子爱上写字,从而让学生坚持下来,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能力。
当然,这位教师的识字教学与另一位教师的的阅读教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有一位老师所说,这次培训会,虽没有名师大家的亲临,却普实而深刻。这也正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的,它同样带给我沉甸甸的收获,带给我众多的思考,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会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在自身的课堂上去实践研究,努力作有效教育改革的弄潮儿。
语文骨干老师培训心得4
日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间为期三年的骨干教师培训在今年12月份就结束了。回首这三年的学习的历程,我有过欣喜、有过沮丧、有过激动、有过消沉……,但毫无疑问我在这多姿多彩的三年中收获了、成长了。现在我就谈谈学习的收获和感受。
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培训让我欣喜
1、听专家讲座
每一论的培训,欣喜都有邀请专家、名师来讲座。经过这些专家的洗脑,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水平,更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第一轮培训中我聆听了xx教授的《童年如何造就一生》、《色彩性格》两个专题讲座。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引人入胜,让我了解到孩子的童年如何将决定孩子的一生,作为一名教师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要学会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针对不同性格的孩子,进行不同的教育,才能促使孩子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易凌峰的《新经济、新教学》讲座让我了解了经济与教学之间的关系,要想中国成为经济强国,就需要我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这就是我们教师肩负的巨大责任。第二轮培训听了xx老师的《有效课堂提问的几点看法》和xxx的《有效教学的涵义及实施策略》。我对有效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3.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第三轮培训聆听xxx的《有效教学与教师经验成长》,在肖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解中,我给自己找到了定位,用教育发现——去点亮孩子的自信,用教育道德——去震撼孩子的心灵,用教育精神——去影响孩子的生命。用教育技艺——去改变孩子的命运,要把上级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变为自己的追求。xxx的《浅谈儿童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讲座中“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让我感悟颇深。教师这个工作是育人的工作,教师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引领学生形成健全完美的人格,要以自己的真才实学启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曾讲过:“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做教师一定要德才兼备,自己的思想言行要给孩子做榜样。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
2、观课研讨,分组研修,网络研修
到xxxxx实验小学观摩了“生态课程”系列课例;到xxx小学观摩“有效教学”课例;到xxxx小学观摩班级读书会……参观了不同学校的校园文化,感受了不同学校的特色教学,领略了一线教师的教学魅力,看到了学生的聪明好学,这一切让我激动兴奋。
听了示范课后,请专家、教研员评课,他们的评课概括性强、全面、深刻,可以说是“站的高,望的远”。再把骨干班同学分成小组,以组为单位,对课例展开讨论,每组安排一个记录员,安排一个发言人,代表本组发言,还要把发言稿发到骨干教师培训班博客上。我们既倾听了专家的点评,同学之间又互相交流了经验,这样的形式能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促进教师的自身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下校跟岗培训
跟岗研修是个互相学习的平台。我两次跟岗培训都是到xx市xxx小学,听指导教师xx上课,课后评课,参加了学校的校本教研,然后自己进行两次教学体验(两份教学设计、上两节课、两份课后反思);设计一次校本本研修方案。
借助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为平台,通过备课、说课、上课、听课、评课开展课堂教学研讨,努力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措施、规律和模式。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同组的同学上《草帽计》,《草帽计》本是五年级的课文,但当时五年级的孩子已经学过了课文,只好选择四年级的孩子来上。同组同学讨论《草帽计》的第一次教学设计,认为问题的太多、太碎,只要一个统领全文的问题。经过修改后,教学方案就确定了。但是在课堂上教学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在课文中找出和白军的表现,并进行对比,发现孩子找不准确,找不完整。只关注我们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如何设计教学过程,而忽略了孩子的已有的知识水平,拔高了教学难度。课后,我们讨论,教师应先出示对比表,先引导孩子在文中去找出和白军的第一个不同表现,总结方法后,让孩子马上运用所学的方法,放手让孩子主动地探究。这样就能化难为易了。教学中,教师钻研的不仅仅是教材,我们更要钻研学生,了解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后,再钻研教材,设计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案,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去思这个设计中的每个问题学生是否能跳一跳就摘到。我要牢牢记住一句话:我们的教学的宗旨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成长。下校跟岗培训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展示、提高的平台,让我在师德、教学、教研及教育理论等方面均能有所提升,尤其是“教育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教育教学方法深化”的提升。
二、实践引我反思
我一直相信着这样两句话:“教学无止境,且行且思”。在集中培训中,我贪婪地吸收着各种知识,却来不及消化沉淀,我要在不断地实践中消化各种能量。因此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在教学中我有时困惑、有时茅塞顿开。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没有哪位教师可以说自己的课完美无缺,这就促使老师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自我超越。我在备课时,不仅知道文字的表面意义,而且要知道字的后面作者为什么这么用词造句、谋篇布局。备课要目中有人,我们所有的学科都是为了育人,这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就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通过教师的开发把它变成现实。不仅要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而且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你只有了解学生,知心才能交心,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真是非常重要,我们教师的教要教在学生不知道的地方,教在学生似懂非懂之处。
一、认识和理解批判性阅读
批判性阅读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读物的科学批判,另―方面是对自己认识的局限性、片面性的批判,使自身通过正确的批判性思维,把自己的思考逐步引向深入。
批判性阅读是一种强调思考、评析的阅读方法。它是学生深入学习、研究和不断进取的基础。批判性阅读的实质是批判性思维,它兼容创造性思维,包含着四个重要的认识行为:探询――能主动地发现或提出问题,对可疑、新奇的事物充满兴趣并积极探讨;沉思――运用想象、联想和创新方法去寻找问题以及问题的解答;鉴赏――依据审美或逻辑原则,对内容和形式等进行审视;建构――对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与把握。
我从小就爱读书。小学时代的连环画,即俗称的“小人书”,占据着我几乎所有的课余时间,以至于现在的记忆还脱不了那个黑白分明的底子。出生在一个不需要思想的年代,自然容易成为一个盲从的学生。起初,我竟然对书里的一切信以为真,对其中的英雄人物更是敬佩得难以言表。后来,知道了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虽然可能有原型,但大多是虚构的,便转而对作家们的本领崇拜得五体投地,立志要当一名作家,也写出一些让人着迷的神奇故事来。可是事与愿违,尽管我当年的许多学生现在成了作家,我自己却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作者,只不过我对文学和文学青年们的热爱,却丝毫不减当年。每有文学竞赛,只要举办单位乐意请我这个做过作家梦的所谓专家当评委,我总是欣然应允。
最初发现书里竟然也有错时,我有点不敢相信;经过仔细求证,发现真的错了,心情十分复杂,因为那些美好的东西不再如以前认为的那样美好了。如今,粗制滥造的书籍和文章多了,哗众取宠的书籍和文章多了,故作高深的书籍和文章多了,批判性阅读,也就慢慢成了我的一大嗜好;而且,在批判的同时,我还尝试着提出自己的创见。
二、对教科书和教学用书的批判
在我刚参加工作时的20世纪80年代,教科书的权威性是无法动摇的。向它挑战,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充分的积累的。那时,在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第五册中,有关诗词曲朗读方法的知识短文有一处瑕疵。教材已经用了几年,老师们习以为常,并未在意。在那篇短文中,对《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节奏划分是这样的: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将“三秦”和“五津”生硬地拆开,我觉得不妥,但在教材这个“权威”面前,我还是不敢贸然行事。于是,我开始大量阅读与诗词曲相关的理论著作,并且从大量古典诗词中寻找例证。
相关的理论著作,我手头有很多,如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刘福元、杨新我二位先生的《古代诗词常识》,潘佛章先生的《诗词读写》,艾治平先生的《古典诗词艺术探幽》,李葆瑞先生的《诗词语言的艺术》等。细读下来,我不禁为自己的判断而沾沾自喜。王力先生说:“在声律单位和语法结构发生矛盾的时候,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语法结构。”这就等于宣布了将“三秦”和“五津”拆开来的节奏划分方法是错误的。潘佛章、艾治平、李葆瑞诸位先生都主张将五字句和七字句分别分成两个较大的节奏单位:五字句分为二三,七字句分为四三,把三字尾看作一个整体。这样,上面例句中,“辅三秦”“望五津”便均不必拆开,也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
古典诗歌的例证,我认为《唐诗三百首》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尤其是其中那些著名诗人的著名诗作。通读一遍后,果然收获颇丰。但是,我最终放弃了其他的选择,而只选取了杜甫《蜀相》中的“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一句。一是因为大家对这句诗耳熟能详,二是因为按照上述知识短文所讲方法来划分节奏,就需要将叠词“森森”拆开,尤显其荒谬。后来,我还参阅了《宋诗鉴赏词典》《宋词鉴赏词典》《元曲鉴赏词典》,鲜有所得。最后,我在《乐府诗选》中找到了一首北朝民歌《李波小妹歌》,其中“李波小妹字雍容,蹇裳逐马如卷蓬”一句令我大喜过望。因为若按照上述知识短文所讲方法来划分节奏,人的名字“雍容”便要被拆成两半,这就不只是荒唐,简直是可笑了。
从对教科书的批判性阅读开始,到大量阅读相关的理论著作和诗歌,最终成就了论文《诗词曲节奏划分辨》,文章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上。这是我第一次在中文核心期刊上。不久,在教材再版时,依照我的意见对相关部分进行了修改。几年后,我把这个故事写成文章《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参加了人民教育出版社50周年社庆征文,获得了特等奖,还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
欧美诸国教育界要求语文教师从小学起,就要重视指导学生学会批判性阅读,即不囿于课文,而能用自己的眼光去阅读,发表自己的见解。可是,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和教学用书成人化倾向严重的现象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我妻子是小学语文教师。一天,我闲来无事,顺手拿起一本小学语文教学用书翻了翻。我惊异地发现,原来小学语文的教学参考书竟和中学的教学参考书如出一辙:第八册第一课《小足球迷》,不仅在“教学要求”“数学重点”等概括性文字中找不到儿童口味,甚至在“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中,也找不出多少能够体现儿童情趣的地方!
我又从妻子那里要来第八册教材,发现这篇课文中的不少地方,是能够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着意发挥的。教师教学用书却热衷于丝丝入扣地“冷静”地条分缕析,而我们的小学教师又大多习惯于循规蹈矩,从不怀疑教参这个“权威”。这种现象让我意识到:小学语文的成人化偏差十分严重,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要让小学语文教育多一份对孩子的爱,要让孩子们在一个充满童趣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于是,我让妻子把其他的小学语文教材全部找来。接连上多天,一有空闲,我就当起“小学生”来,把这十多册教材和十多册教学用书读完了。粗略统讣,反映儿童生活的课文所占比重,只有约37%,居然不到一半;而反映儿童生活的作品,也同样存在着成人化倾向,具体表现在加入了过多的成人的思想感情,有意无意地避开了童年时那些“幼稚”的方面,一些文字显得过于深刻和“老到”,等等。
仅仅带着批判的眼光阅读一共20余册的教材和教学用书还不够,还要寻找产生这种偏差的原因和纠正这种偏差的方法。至
少,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是非读不可的。通过阅读,我找到这样的心理学依据:同样一个对象,反映在成人和小学生眼里,并不是完全一样的。要多从儿童的角度去审视小学语文教材,使其中的课文更富于儿童情趣,让学生们感受到,教材与他们的生活的距离是那样的接近,与他们的思想感情是那样的融洽。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更加浓厚。后来,我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题为《小学语文的成人化偏差》的论文,发表在《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上。
三、对教育理论著作的批判
当前,我们面对浩如烟海的读物,最重要的对策之一是养成一种批判性的阅读能力和选择能力。诺贝尔奖获得者温伯格博士提醒人们,不要安于接受书本上所给予的现成答案,要去尝试发现与书本上不同的东西。要注意培养学生批判文献、批判演讲、批判前辈的能力。
中国人喜欢跟风,中国的教师也不能免俗。建构主义来了,一夜之间,所有的课题方案、教学论文和教学案例都“建构”了;合作学习来了,课堂上便开始流行四人小组,不管需不需要合作,都让学生热闹一番;接受美学来了,不管学生对于课文怎样解读,便都“很好”“很有道理”“很有见解―了。学术风气也越来越不正常,除了照搬照抄别人的成果,还有一些人将一些通俗的道理改头换面以后,用比较“洋气”或者是比较“陌生”的形式表现出来,让人不得不赞叹作者学问高深。
因为职业的原因,也因为性格的原因,我把这个理论那个学说的著作买了许多带回家,试图把它们学懂弄通。但是,天资愚钝的我对许多著作只能是一知半解。于是,看到同一理论的不同版本,或者关于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如何进行实际操作的书籍,我又忍不住买回家来参详。现在,围绕我书房三面墙壁的8个书柜里,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这种理论。几年来,我似乎着了迷,一有空闲,就会对这些理论著作进行分门别类的阅读,将各种理论的要点摘录下来,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通俗化的解读。
后来,便用被我“消化”了的理论,指导研修班的青年骨干教师做课题、写论文和案例,告诉他们哪些理论在自己的课题、论文和案例中用得上,哪些用不上,应该怎样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我甚至将自己在阅读这些理论时的心得在新课程全员培训大会上与一线教师交流。
在讲到接受美学的时候,我指出,接受美学注重读者再创造的能动作用无疑是正确的,但将读者的地位无限抬高以致忽视作家和作品本身,就失之偏颇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固然不错,但如果读者读到的不是哈姆雷特而成了其他的文学形象,文学的典型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关于合作学习,我认为,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等诸多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它也和其他教学策略一样,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和适应对象。因此,不能滥用合作学习,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对教学进行合理设计,弄清楚合作学习策略适合于哪些教学内容和不适合干哪些教学内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后来,我还将这些通俗化的理念,结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写成论文《既要合作,也要效率》,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
朋友中不乏博士和硕士,本人才疏学浅,自愧不如,因而认认真真地拜读过一些专著和文章。但是,越读越觉得许多书籍和文章无法卒读。时下,国内有些学者的著作和论文,以在熟悉的名词后面标注英文和生造名词为叫‘髦,表示自己曾经喝过一些洋墨水。哪怕是中国味很浓的“国语”,也非要加上对应的英文“na LionalIanguage”不可。再如“同侪语言”,就是在有意地“陌生化”,让一般教师读不懂。查词典得知“同侪”是一个文言词语,乃“同辈”之意;所谓“同侪语言”,其实就是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所说的“伙伴语言”,却远不如洪先生那样来得通俗、生动。
于是,我将自己20余年读书、教学和研究所得,系统地整理出来,写成了30余万字的《语文教学科研的成果表达》一书,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最大的特色在于其理论的通俗化和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正因为书中“示例”的绝大多数由自己撰写,或者经我指点和修改,我才最了解其形成过程,这种“解剖”才最真实可靠。
一、改变教学研究的行走方式
工作坊内,我们创建了学术交流Q群,借助网络和实体相结合的平台,进行“主题阅读”研究活动。
网络研修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其成本低、效率高,并且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着很多便利。“江天工作坊”网络平台共有10个栏目。我们建立了基于网络的课题研究资源库,探索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习策略的有效教学、学习策略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操作方法,培养了一批专业素质高、课堂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
我们还积极开展了“主题阅读”课题研究示例、示范观摩活动,围绕课题开展相关的案例研究以及活动课、拓展课实践研究。用“主题阅读”的课堂模式进行备课、磨课。其常见形式如下:
1. 自主研修。工作坊成员自主学习、自觉实践、自我反思,在实践过程中习得实践智慧,反思行动策略,完善研究成果,积累成功案例,使研究成果伴随着教师专业成长的足迹而逐渐丰厚。
2. 集中会课。每次活动轮流安排在活动承担者的年级科组进行,教研组老师一同参与,以课例为依托和以问题为核心进行做前问诊、做中现场指导和做后交流提升。每学期,我们要选择至少一名成员举办1次公开课,主讲人撰写和提交教学案例1份,观摩者均提交1份观摩或交流心得。
3. 同伴互助。对于磨课活动,我们立足人人参与、积极践行的原则,采取了“六步骤教研法”即:个人备课——小组讨论——课堂观摩——教后研讨——二次试教——反思总结。
4. 专题研讨。我们以年级为单位隔周组织学科教学研讨活动以及专题研讨活动。我们还与“主题阅读”的倡导者刘宪华老师面对面交流,切实帮助教师们解决困扰教学的实际问题。
5. 成果交流。对“主题阅读”的研究改变了我们的教学研究的行走方式,真正实现了教研相长,提高了工作坊成员的课堂教学实战能力。
二、师生成长的“助推器”
骨干教师的成长得益于“主题阅读”课题研究。
工作坊与“主题阅读”结缘后,宋海鞭、胡仟境和陈碧军先后被评为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级教师。2012年8月,工作坊宋海鞭老师参加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级教师选拔。在最后一场封闭式的备课说课环节中,她抽到的课题是《地震中的父与子》,她把自己两年来参加“主题阅读”实验的感悟融入到说课中,充分考虑到如何使学生得到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心灵的感动。教学中,她用情感的碰撞、人文的熏陶、文化的积淀,让学生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感动于伟大的父爱。她采用“批注式阅读法”强调让学生“找”——找那些承载着所有父亲爱子之心、悲痛之情的词句,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准确、细腻、深入的把握中获得了真切的体验。学生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品味语言、积累语言。然后,她通过让学生“议”——你喜欢文中的谁?小组合作探讨,挖掘出孩子们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情感。另外,拓展阅读《谁与我同行》和《懂你》也来自于“主题阅读”教材。这种“以文带文”与“批注式阅读法”的巧妙结合,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最终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级教师。
工作坊一批青年教师也在“主题阅读”课题研究中成长起来。2013年4月,我带李秋霞、廖雪红、叶丽艳三位年轻教师到深圳参加了“主题式阅读高级研修班”学习。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深圳市新城学校、学府小学学习听课、诊课、评课,受益匪浅。回来后学以致用,廖雪红老师参加港北区小学教师说课评课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叶丽艳老师参加贵港市城区小学语文教师“美文诵读”比赛荣获了特等奖。
“主题阅读”课题实验成为“工作坊”引领成员实施课程改革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助推器”。
李秋霞老师,率先在她所带的班级实施“主题阅读”教学,不仅学生的语文素养大大提高,她也迅速成长为学科带头人。
2013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中,李秋霞老师执教的《走进大自然——整体识字》一课荣获了一等奖。评委评价她的课扎实有效,富有新意。
在“主题阅读”课题实践过程中,学生更是受益匪浅。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大多数都能背诵四五十篇经典篇目。不仅如此,孩子们还迷上了看书。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们在家除了完成规定的作业外,每天都会看至少半个小时的课外读物。课堂上,由于少了喋喋不休的讲解,少了毫无意义的提问,少了一套又一套的练习题,孩子们快乐地阅读,读得如痴如醉……
工作坊把“主题阅读”课题研究与学校“书香校园”建设相结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知识竞赛、中华经典诵读、“书香伴我成长”演讲、讲“国学经典”故事、“中华诗文朗诵”、“情满西江”大型诗会等活动中享受阅读的快乐,展示了自我风采。
在工作坊送教下乡活动中,老师们把“主题阅读”的优秀课例送到了农村学校,辐射了3个乡镇2000多名师生,反响良好。
培训是为了达到统一的科学技术规范、标准化作业,通过目标规划设定知识和信息传递、技能熟练演练、作业达成评测、结果交流公告等现代信息化的流程。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语文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1语文教学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的培训即将结束,通过看课件,我受益匪浅。这个夏天,室外骄阳似火;室内春风拂疏。各位教授的循循善诱、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荡涤了所有的炎热,滋润着我们焦渴的心田,让我饱尝精神大餐。我们为他们感染力极强的语言魅力所惊叹,为那抑扬顿挫的语调 所折服,为那优雅大方的体态语所吸引,更被他那入情入境的讲解技 巧所震撼。
潜移默化中我明白了什么是良好完善的教师职业形象,如何打造标准规范的教师语言。也让我领悟到了教师职业的魅力。走进微课,我们像走进了孩子的世界,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谈。课件内容深入浅出,直观形象,让课堂焕发出无尽的生机和活力。让我们明白了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鲜活生动的课例展示,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紧闭的门窗,展示了一幅幅隽美的画面。既把折磨人又枯燥无味的文字变成了赏心悦目的课件,更让我们倍感耳目一新:原来教学是一门相当"活"的学问,教学是真真切切的艺术,是扎扎实实的艺术。在这次的培训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论都得到了充实和提高,对课堂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
一、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论中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 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 养。
"在这个"素养"是一个崭新的概念。教师在教学课堂评价中要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蕴育点",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
二、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把学习和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师首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是学生学习指导者、引导者、诱导者、辅导者。语文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它既不是教师一味教训,学生绝对服从,也不是教师只能造就学生,围着学生转,而是师生平等、相互合作,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三、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师,传授语文知识作为语文教师的全部职责,在教学活动中,要学习语文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新奇感转化为未知欲。激发学生兴趣,培植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无论是 条件好或差的学校,处处有课程资源,时时有课程资源。它是可以再生的,尤其是新教材的实施中,教师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提升自己素质和能力。
这七天的学习,自始至终都给我一种脱胎换骨、焕然一新的感受,教育专家的讲课,给我们指明了今后前进的方法;名师课堂的观摩,给我们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优秀教师的报告,令我受到心灵的震撼,同各位专家们面对面的交流,让我疏通了许多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困惑。 今后,我们将以这次培训为新起点,认真工作,刻苦钻研,用优异的成绩向学校,向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小学语文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2一、更加明确了一堂好课的标准
从崔峦老师给三位优秀教师的评课中,我更加明确了一堂好课的标准。那就是:
1、看教学目标的制定。
首先是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并且是小学语文课的教学目标。要体现年段教学目标。
2、看教学资料。
是不是仅仅把课文当成了教学资料,要凭借课文这个例子找好三个点来培养孩子听说读写的潜力。
3、看教与学的过程。
看学生课堂上是否生动活泼的学,包括恰当有效的合作学习;老师的作用就是导学,看指导是否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上。
4、看教学效率。
是否做到省时高效。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以上几点,那么就具备了一堂好课的条件。
二、指明了阅读教学的方向
1、新课程标准与实验稿的区别。
崔峦老师在报告中首先谈到的是课程标准的修订,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跟原先的实验稿有哪些区别。从课程理念的调整、教学目标的升和降、教学推荐更加明确具体三方面进行了阐述,指明了阅读教学中要做到:“省时高效,整合简约”。
2、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出现偏向人文性的倾向。
2)教学目标阶段性不明,都在分析资料上用力,目标越位和不到位现象严重。存在低年级向中年级靠、中年级向高年级靠、高年级向初中靠的现象,部分教师把语文课上成文学赏析课。对教学资料进行繁琐分析,没有深刻把握年段目标。
3)字词教学普遍有所忽视,应做到该识的识、该写的写、该积累的积累、该解释的解释。
4)阅读教学找不准起点,抓不住重点,浪费在过于细抠深挖课文资料上,往往低估学生的学习潜力。
5)口号提的太多。小学语文要主要把握语言文字的教学,提倡百花齐放。
6)儿童阅读还没提到日程上来。
结合自己平时的语文教学,我发现这些问题确实存在于我们的阅读教学工作中,应真正的引起我们语文教师的思考。
3、阅读教学该怎样进行
1)继续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总的概括为低年级学段目标是:字识得巩固、写得端正;能正确朗读;在背诵中积累词句;敢于说、乐于写。中年级学段目标是:有初步识字潜力、把字写好;加强朗读学习;继续加强词句训练,加强段的训练,向篇过渡;多读书、重积累;自由表达、有资料、有真情;在口语交际中要听得懂、说得通。高年级学段目标是有较强识字学词潜力,吧字写美观;会朗读、默读、略读、浏览;在词句段练习基础上加强篇的训练;会写记事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在讨论中有较强的表达和应对潜力。
2)把握好对教学资料的理解。小学课本不是全部的教学资料,学生阅读数量要增加,且要经典;借助课文这个例子进行语文训练。要从课文带给的语文材料出发找准三个点。既语言训练点、潜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
3)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
4)小学语文目标要明确恰当。
5)牢记语文学习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潜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过分地依靠课内阅读,把培养阅读潜力的全部期望都寄托在分析课本阅读上,由于量小,则不能产生质变,即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更重要地是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知识,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教师要时刻学好反思。伴随着反思才能进步,才会有发展,才能提高教学水平和潜力。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识字写字教学,要让识字写字贯穿始终;要重视语言文字教学,真正让学生踏踏实实学好母语,提高语文素养。要注重文章整体的把握;要整合的提问;在语言学习中渗透人文情感的熏陶;做到听、说、读、写的有机结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真正为学生的将来思考,要教给学生好的学习语文的方法,“授之以渔”而不要“授之以鱼”。相信牢记崔峦老师的“省时高效、整合简约”,它必将在我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也将是阅读教学的未来之路。
小学语文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37月12至13日,我参加了教育科学研究培训中心组织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2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一些对教育教学工作很有见解的教师以鲜活的教学课堂和丰富的知识内涵,给了我们具体的操作指导,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非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教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这次培训中听了许多专家的讲座,也听了许多课改课,我明白了课改的真正意义,从大处说是为了国家在21世纪的发展,而从小处说则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生活。所以,进行课改,落实课标,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更应该具体地体现在每一堂课中,和教师的一言一行中。课堂中少一些做秀,多一些本真,也许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师生互动等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天的暑期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结束了,但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回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这些成功的经验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索真理的路途。
今年3月12日至4月8日,我参加了这次海西教育网的培训。本次培训带给我思想上的洗礼,心灵的震撼、理念的革新。聆听智者的教诲,参与伙伴们的探究……收获颇丰!
这次培训建立了一个平台,同行与同行交流的平台,群策群力,把以前的“单打独斗”变成了齐心协力,把自己的闭门造车变成了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得到优化,对新教师是一个学习的机会,对老教师是一个新的教学理念的学习与旧的教学理念碰撞与融合的机会。
理论知识,为已充电;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在新课程改革的当今,更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自我充电。我的工作必将比原本得心应手些。
每一次的专题讲座都是那么精彩!带着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种种疑问,我走进了培训课堂。课堂上,专家们的精彩讲座一次次激起了我内心的感应,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对话中,我收获着专家们思想的精髓、理论的精华。让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性。其中,教师的语言艺术尤其重要,语言艺术中的趣味性不容忽视,因为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需要有趣的东西来吸引他,带有趣味性的语言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提问艺术也至关重要。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
每一次的讲座都是那么可贵!让人耳目一新。这耳目一新并非在现代教育手段下的缤纷世界,而是在倡导课堂教学有效性下的真实、扎实、朴实的课堂,时时处处渗透着教师的教育机智之强,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之扎实。 “简约语文”那丰厚的内涵,一堂语文课,名师的智慧语文,名师的简约语文,引领着新课程改革不断完善。语文课程标准,有意识地把“语文素养”凸现出来。语文素养内涵十分丰富,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因此本次课程改革不再将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放在首位,而是将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培养、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放在首位。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感受、观察、体验、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上目标达到之后,知识的获得将是很自然的事。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设计的时候,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上这门课,产生强烈的学习动力和参与欲。在活动中,让学生自觉去获取知识。在生活中,让学生去巩固知识。
小学语文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4我参加了全市小学语文主题学习摩研讨会议,听取了师范附小刘桂霞等二位名师的展示课,现场观摩了语文主题学习优秀实验校园的先进做法,听取了市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室郝永主任对改善阅读的一些思考感受颇深。
1、主题阅读明确了学习的目的,学生带着主题来阅读,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主题阅读的心基础是学生的兴趣,有人说“兴趣是的老师”,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有可能广泛地去阅读。学生只有明确了学习的主题,才能深入地去研究,才能透过阅读找到其中的快乐。
刘老师的课,平凡却最有实效。她的课是平常积累的一种展示,实在不做作。印象最深的却是平凡扎实两个字。在她的课堂上,我感触最深得就是语文就是生活,尤其是刘老师将我们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最为日常所习,从小就培养学生的这种文化底蕴,其妙处不仅仅仅在于多认字,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生的沉淀。这种尝试有时候是胆量的问题,当然,也需要老师不断的积累、学习、反思、坚持,她老师做到了平常老师所不能做的,所以她成功了。
主题阅读有力地开发了教材,让学生有书可读,读得全面。经济时代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文字的地位在慢慢下降,学生越来越不爱读文学作品。教育部门虽然已给中学生带给了许多“文学作品必读篇目”,但真正去读过的同学很少。
个别学生认为,读书已经不再成为需要,而那些必读篇目也成了学生心上的一笔笔债务。如何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成了当今中学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主题阅读丛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能够借助一本书了解一个主题的,借助一本书读很多篇书,借助一本书丰富阅读积累。
语文主题学习对学生写作潜力的提高有必须帮忙。它给学生带给了一种有效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并且让个人的兴趣完成由浅入深、由粗到精的蜕变,同时又充分利用学生相互间的影响、学习作用,透过交流,到达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体会目的,另外,它不只是停留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层面上,读能够促进写。主题阅题能够帮忙解决学生写作素材的大问题,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从语言文学的角度进行深入的研究,全方位地了解这一事物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文化心理、人类情感、生活情趣,为学生的笔记、缩写、改写和仿写带给丰富的题材,开拓思维空间,成为学生写作起步的根据地。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认真学习这几位名师的先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创新地运用主题学习的方法,将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体验紧密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5通过学习《新课标》我再一次更清晰的认识到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其次,小学语文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我们的语文课应上出以下几个特点。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蕴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体现儿童味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生,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察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语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要在语文课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老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真实体现。在教学中儿童自有儿童的感动,儿童自有儿童的诠释,儿童自有儿童的情怀,儿童自有儿童的梦想。语文的主人是儿童,我们要尊重儿童的原始表达,要体会语言的真意,要让儿童真情流露,语文课就要尊重儿童的语文世界,上出儿童味来。
三、体现个人味语文课的语文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审美风貌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古人云:文如其人。今人说:上课如作文。可见“课如其人”的说法也合乎逻辑,正如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教师,因为即使他们的年龄、学历相同,但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感情、特长等总是千差万别的。那如何使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小学语文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6我是甘肃省渭源县县渭源职专的教师,很庆幸渭源县教育部门为我们提供这次培训学习的机会,得到名师传授的教学经验和技术指点。从教以来,我接触教育技术有很长一段时间了,教学中总存在许多困惑〃利用这次培训正好给我一个学习的机会,虽然学习很紧张〃但过得很充实〃受益非浅〃让我充分感受了教育技术应用的多样性〃在学习体验中感悟了现代教育理念与运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创新的魅力。
“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的主要内容是教育技术能力的提升〃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对我们的教学思路进行了梳理〃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老师的有效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的一堂堂授课〃虽然略感生涩〃却使我深受启发〃并理清了自己的收获:
1、接受了教育技术这个新的专业术语。
现代教育技术首先致力于以科学观来考察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设计教学策略〃力求发挥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来获得尽可能理想的教学效益。
2、深入领会了解了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
以前我们的教学更多的是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技术、轻思想等。通过这次培训〃使我体会到〃要真正上好一堂课〃课前的思考、准备及课后评价、反思与课
堂上的组织、教学等环节同等重要。
3、学习领会了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
在这里〃我是作为一个学生的角色在课堂里感受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比自己的学生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有了更多合理利用身边的教育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致的思考。
4、矫正了一些有偏差的想法。
以前我们每当喊更新教育教学方法时〃都会以条件有限为借口。现在我更清晰地知道教育技术除了利用信息技术外〃只要合理、科学地使用教育技术〃同样通过传统的媒体也能上出一堂高质量的课。
总之〃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所学到和掌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能力〃更好地应用到教研教改中〃做一名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优秀教师。我会不停地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知识、提升应用能力〃持之以恒〃不懈地努力优化课堂教学〃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具有高信息技能的新兴人!!
小学语文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7为了贯彻落实《襄阳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__-2015年)》,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根据襄阳市电化教育馆安排,20__年5月4—5日,我在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为期两天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干部培训班”学习。这次培训让我充实了更多的理论知识,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吴砥等专家教授的讲课,让我收获颇多。加之与来自不同县市区的同仁们聚集一堂,相互交流借鉴工作经验、思路方法,较全面的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下是这次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教育信息化规划的解读,知晓了新的形势
吴砥教授关于《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的讲座,让我深刻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重要作用。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的出台,把教育风格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表明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工作。
明确了教育信息化近期的工作重点:建成“三通两平台”和加强教师培训。“三通”为: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加快内容建设与共享;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两平台”为: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按照对设施设备建、管、用的要求,为了用好“三通两平台”,必须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让教师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面对全球化,面对复杂的社会,人脑思维是远远不够,一定要人机思维,不断充电,才能适应社会迅猛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教育信息化,校长要提高领导力
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对于教育信息化有怎样的认识,就会在学校的信息化发展问题上采取怎样的决策和行动。教育信息化需要校长的认识和行动、眼界与境界、带头和支持。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校长要有洞察力、管理力、指导力。
因此,校长首先要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要有信息化理念和信息化应用能力,对学校信息化发展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校长要决策好学校信息应用的愿景,要确立一个可供分享的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愿景,并得到老师的认可,让全体老师都明晰这一愿景。校长要发挥个人及团队的影响力;要引领教育信息化常态发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指导信息技术的应用行为,搭建支持教师信息化成长平台;校长要创新学校信息化管理机制;要合理配置学校的信息资源;要反思实施信息化的得失,校长作为领导者,既要决策、抓落实、抓效果,同时还要能够停下来,进行回头看,既要进行横向的对比,还要有纵向的比较,学校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需要继续发扬的,还有哪些是需要改进的,或者有哪些是不切合实际要坚决摒弃的等等,要进行认真地反思,确保信息化健康发展。
三、明确了目标,理清了学校信息化发展基本思路
通过培训,我明确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学校要着眼于长远发展,着眼于服务教学、着眼于教师的日常运用、着眼于打造现代化学校,首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信息化教育管理制度。
其次,要加强基础建设,实现宽带网络进校园,接入班班通基本满足应用的硬件条件,要优质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利用云计算技术为教师、学生、家长提供信息化网络空间,完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数字化智能校园。
第三,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推进教学资源的应用,充分利用名师课堂,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开展探究性学习和网络协作教研应用。
第四,建立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促进对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这次培训,让我从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认识了信息化教育。今后,我将尽自己所能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中,并不断努力提高自己。
小学语文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8美好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活动已经结束。在这段时间里,我有幸成为本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小学语文2坊的一员,这也给我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我克服了工作和学习之间的时间冲突,合理安排时间,按时登录平台学习,积极参加YY的答疑活动,感受省管老师工作的真诚,感受授课教师的`风采,聆听他们耐心的解惑和真诚的传授,使我特别的感动。
这次国培给我的感觉是全新的:足不出户,就能聆听专家的讲授,与同行交流讨论。这段研修的历程,有压力,更有收获。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培训中,老师一方面要求我们以超脱姿态,踏实前行,坚持遵循教育规律,研究教育手段新思路;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自觉培养自学发展意识,力求适应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促进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上新的台阶。通过深入学习,下面谈一谈这次培训学习的一些感悟。
一、深入掌握Flash课件制作技巧
通过两天学习Flash,使我对Flash的动画制作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了解动画原理,了解帧与层的概念,通过多个简单的动画制作实例,为我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此次培训,老师从浅入深,从基本的概念理解开始,以实例入手,给我印象深刻的知识点是音乐的播放与停止、遮罩层的使用、动画制作等技巧。这些技巧的应用,将大大提高我今后制作课件的水平及效率,学就能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二、初步学会电子白板的使用与管理
原来我对电子白板的认识几乎无从下手,其中一个原因是我校并没有这些设备,但通过这次学习,我才明白: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集传统的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新兴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就是要学习好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才能学以致用,真正地发挥它强大的功能。
通过专业教师的讲解,以下几点是我的小小收获:
1、利用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可以省去许多传统的教学工具,如粉笔、刻度尺、三角板,圆规、挂图、电视(DVD)等。
2、恰当地选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来创造教学的丰富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清晰化,使教学知识由静态的灌输变为图文声像并茂的动态传播,一方面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
另一方面可以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3、政府教育部门应加大财力投入,尽快普及白板教学,作为教师,人人应会用巧用白板进行上课,这样的教学手段才能创设出高效的课堂。
三、认识了新的课程——微课
在老师的讲解下,我初步认识了“微课”这一门新的课程。他们指出“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
通过学习,本人从别人的身上学习到一些有关微课设计的知识。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我首先慎重选择知识点,并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尝试做到如下几点:
1、知识点尽量选择教学的重点、难点。
2、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3、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4、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
四、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聆听专家教授对“中小学幼儿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解读”的解读
学习,使我充认识到作为老师,要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具备信息收集处理以及表达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深刻的认识到教育信息的重要性,明白什么是教育信息化发的发展情况,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掌握常用的教学模式和软件的基本应用。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一定扎实工作,努力学习,把用所学到的教育技术知识更好地应用到现代化的教育教学中,扎实做好基本功,学习各种关于信息技术的专业知识,并将新的信息技术应用的课堂教育之中,持之以恒,不懈的努力优化自我的专业技能,更好的适应现代化教学的发展需求。
小学语文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9我通过学习明确了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类已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与材料和能源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无形值价和无与伦比的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信息产业已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朝阳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化已成为推进企业发展的助力器;信息化水平则成为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掌握信息化技术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信息化的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机关信息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各级机关信息化建设,已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把握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把握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效能的需要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各类工作中,有助于整合资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能。信息技术是新型的科学教育技术,能弥补陈旧工作方法的不足,传统的工作老套套费时费力,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有充分把现代化信息技术用于工作中,才能提高工作效能。
积极应用信息化技术是提高工作技能的需要
实践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提高应用能力的手段,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才能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不段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中学习并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终身学习是使自己得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信息化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止步不前,那么就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需要,就不能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要认清形势,勇于挑战,树立信心,不断学习,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来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现代工作的需要。
小学语文信息化培训心得体会10在充满信息社会的今天,迅速地筛选和获取有益的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的加工和处理信息,是我们每个教师应具备的本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求我们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这样更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几年的教学经验让我深深感到,课堂运用了信息化教学后,学生的成绩提高的很快。因为信息环境下学习的空间是开放的和博大的,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知识能力的提高。
比如一堂语文的阅读课,过去是欣赏书本内容的单一形式,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辅助,枯燥和乏味,学习效率低。现在可以在网上进行电子阅读。它利于学生迅速搜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可以立刻与同学交流看法,取长补短、精益求精。信息的多彩多姿让学生耳目一新。利用了信息资源后,课堂上信息为中心,教师和课本为助手后,就能放开对学生的束缚,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知识、检查评价等等,再也不枯燥和乏味了。信息资源的运用有利于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教师讲授的同时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的体现出来。不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通过信息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不被禁锢,敢于冲破传统的思想,大胆想象,突出了教学的灵活性。信息化教学可以为学生知识的孕育、滋生和成长创造物质基础。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忆往昔,课堂教学是以教为中心,课堂结构基本上是在围绕目标和知识内容传授而进行,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当信息化教学走进课堂后,学生可以查阅课文发生的社会背景和环境,老师的课堂地位改变了,只起到课堂的调控作用,学习目标确定后,学生可以任意在各个相关网站跳转,自由搜集下载信息,可以说有些东西几乎是信手拈来。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长了,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真正体味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比如我在语文教学时,我明确学习任务后,把几个相关的网站告诉学生,就可以静等学生的丰富结果了。
学生能够找到作者介绍、相关图片、对课文的分析和鉴赏的资料,甚至在网上就可以听名家的朗诵录音,看名家的国画作品。学生很快就能记住相关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我深深的品味到信息化手段教学下的我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播者、灌输者了,我和学生的地位发生了改变,我的角色主要是信息资源的引导者、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可以说信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我自身也在走向信息化,用现代化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当然,在这种教学环境中,我除了起到教学资源的组织、整合作用外,还要在教学当中起到辅导个别、督促个别、察看全体学生的作用。毕竟,完全放手让学生信息化学习,有的可以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刻给学生提醒,因为网络资源是丰富的,链接的内容多,外观花样也多,对学生学习形成的干扰就大。我教学生如何去查找有益的资源为己所用,对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素质是有极大的好处的。
他叫赵鹏飞,甘肃省第三届“陇原名师”获得者天水市解放路第一小学校长。
一张书单背后的文化视野
要想描绘一个人头脑中的文化图景,办法之一是看他的藏书。
赵鹏飞说:“我个人爱好是阅读、体育运动,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就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他还说,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得到智慧启发,滋养浩然之气。
中国传统经典自不必说,从他繁多的引文中至少可见《论语》《孟子》《老子》《诗经》《礼记》等。西方文化他也很有研究。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教师带头读书学习,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爱读书、有学养的教师,往往都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让学生效仿,有很多学生就是在老师的影响下爱上读书的。”赵鹏飞说道。
在赵鹏飞的办公桌上,一沓沓厚厚的笔记本引人注目。翻开笔记本,密密麻麻地写着所有读书的心得。边读书边写读书笔记的习惯赵鹏飞已经坚持了几十年。赵鹏飞说:“一个教师读书的厚度决定了他站在讲台上的高度。只有见多,才能识广。教师不读书的结果,便是知识越教越少,知识越教越旧,教学水平越教越低,等到学生不喜欢,便扬头叹气,‘老了,跟不上趟了。’要做一名好教师,上一堂好课,不仅要在课上下功夫,更重要的是一生都在下功夫。只有平时多读书,多积累,上起课来才会胸有成竹。”
实践证明,好的学习者是好的教导者,好的教导者,往往也是好的学习者。赵鹏飞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教以来,他从来没有放松过自己的业务学习,源于持续不断的学习,使他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教研能力走到了众多教师的前列。
赵鹏飞深知读书对一个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工作之余不忘读书,经常阅读教育教学专著,名家名师案例,写读书笔记数万字,领略他们的风采,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同时还笔耕不辍,经常写随笔,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他先后在国家、省、市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十余篇,《学校管理的新理念》发表于《甘肃教育》2004年第7期,《教育品质概念的提出及阐述》发表于《天水师院学报》2010年第30卷,《语文教学要增强背诵的自信》发表于《甘肃教育督导》2012年第6期,《语文教学不存在“死记硬背”》发表于《语文建设》2013年第11期。《构建学校教育的教育品质》发表于《中国教师》2016年7月份。除此之外,他还独立完成省级自选课题2项,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积累问题的实践与研究》《天水市枣园巷小学校本培训规划构建与实践研究》均通过了省级鉴定,参与完成省级鉴定课题3项。
痴心于教学,让课堂绽放精彩
“赵老师知识渊博,上课理论联系实际,妙趣横生,我们很喜欢听他的课。”不少学生这样说道。
在多年的教学中,赵鹏飞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风格,多次在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
“赵老师上课不喜欢照本宣科,总喜欢结合身边的事例及同学们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教学,做到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指导生活。在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以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经验,在学校教学设备不齐全的客观条件下,多方搜集教学资料和材料,并在平时阅读大量的教学杂志及理论书籍,积累了一些先进的教育思想,搜集整理了一部分实用的教学信息并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谈及赵鹏飞的教学特色时,天水市解放路第一小学教师张华说道。
三尺讲台,一根粉笔,助他挥洒生命的诗意,演奏诗意而唯美的交响。对于醉心语文教学的赵鹏飞而言,课堂是他诗意的舞台,是他激情的生命场。课堂是他的至爱,也留下他坚实而闪光的足迹。
赵鹏飞崇尚“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饱满的教育教学热忱,而且还必须博学、多识、善教”,他始终认为:把备课当设计,梦呓中呼唤的都是精雕细刻;把讲课当创作,企望堂上的每个细节都是灵感之源;把教育当对话,相信理解与尊重能树起做人的全部尊严。
近几年来,他勤于学习,坚持向同行学、向专家学、向书本学。自费订阅教育期刊20多种,做了近10万字的读书笔记。教学上,他潜心钻研,严谨治学,形成了自己“旁征博引,深入浅出”的教学风格,他善于用无穷的知识魅力吸引学生,用先进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尤其是善于把一些重要的知识编成口诀,让学生“听得轻松,学得愉快,记得牢固”。
早在2004年,赵鹏飞率先提出了“同课异构”公开课教研模式,已被多校推广应用。他先后提出的“教育品质”、“语文教学不存在绝对的死记硬背”,语文的教学原则:“先求读熟,不急求懂”,数理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教学原则:“先理解,再学习”,语文课堂“四环节”教学模式,“学习语文其本质是学习语言应用能力”等教育思想,不光影响了他的学生,而且正在影响着他身边的教师。这些教育思想内涵丰富,具有前瞻性。这从他撰写的多篇论文,在天水师院、陇南初等教育研究学会等地所做的多场报告中可见一斑。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赵鹏飞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教学研究成果突出,多次荣获省、市级奖励,2006年获第六届甘肃省基础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2012年论文《教育品质的提出及阐述》在甘肃省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得二等奖,2000年获甘肃省小学语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体现合作学习”观摩课二等奖,所授小学语文《黄河象》被评为市级一等奖,2001年获区级优秀教案三等奖1项。
关注青年教师成长,积极承担培训任务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赵鹏飞本身就是一个有着浓浓书卷气的校长,凭着他的人格魅力、学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以文化治校,让老师和学生每走一步,都浸润着圣贤留下的余香,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充盈着浓浓书香味,进而丰富师生人文素养,促进心灵健康成长,人格日趋完善。
近年来,赵鹏飞在认真完成自己教育教学任务,主动履行岗位职责的同时,还积极承担了省市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师培训、家长培训任务,对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5年5月应邀在陇南市初等教育研究会2015年学术年会上做了题为“学习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首选策略”的主题报告。2012年至2014年连续三年在“国培计划”甘肃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置换脱产研修项目天水师范学院小学语文班完成了“道不远人,对话真语文教学”的专题报告。2011年至2014年连续四年在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甘肃省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天水师范学院小学数学班完成了“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专题报告。2014年在天水市儿童美德教育家长培训活动中,先后在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武山县完成了“儿童品德行为与家庭教育”的培训讲座。2014年10月,在天水市儿童美德教育推进工作中,完成“儿童品德培养的重要作用”的培训讲座4次。
在校本培训中,赵鹏飞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受学校委托,先后举办了多场专题讲座。他提出的语文课堂 “四环节”教学模式,突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落实了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训练,避免了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泛滥。他所倡导的语文教学的“五项活动”,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凸显了对学生读和写的训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随着培训的开展,让广大教师明确了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找到了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构建高效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学校的语文教学成绩逐年上升。
赵鹏飞认为,一个良好的师资团队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教师成长不仅仅意味着自身的职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着学生的成才质量和学校的发展水平。
作为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策略,一个以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为特征的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学习作为社会和个人发展的手段,将延续个体一生,成为持续的终身活动。
教师的成长是精神成长,是教育教学观念的生长与转变。要转变观念,首当其冲,就要抓好教师的学习。
实践证明,教师持续学习的过程,是不断提升专业精神,增强专业修养,拓展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完善自我,体现人生价值,实现幸福人生的过程。既然在学校管理中首先要管好教师的学习,一谈到学习,就会牵扯到学什么、如何学的问题。
在谈及学什么的问题时,赵鹏飞说道:“一是学习本体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学科知识,以及与学科知识有密切关联的其他文化知识。这是教师从教的基础。二是学习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生成教育智慧的知识,是教师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评价教学的策略性、程序性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等方面的知识 。三是学习课改知识。四是坚持思想政治学习。自古至今,教育就是一项与社会道德密切相关的工作,教师经常被当作社会道德的化身,社会在给予教师应有尊重的同时,对教师职业的纯洁性、高尚性有高于社会其他职业的期望 。这不仅是社会要求,也是职业自身的要求。”
作为一名校长,平时要管理的事项很多,但赵鹏飞认为学校最有价值的管理是教师队伍的管理,其本质就是对教师“学习”的管理,即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促进教师的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促使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与提升,进而促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最终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成了必然。
大胆创新,优化语文教学结构
赵鹏飞认为,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学生应在多方面合格发展的基础上有生命出彩的地方,具体来说,学生应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展特长、培养兴趣,从而享受学习过程所带来的成功与快乐。
长期以来,赵鹏飞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一边反思,大胆创新,创造性地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两个目标”、“三件大事”,确立了语文课堂“四环节”教学模式,积极开展了语文教学的“五项活动”。
“两个目标”,即能读懂别人的文章,自己会写文章。这两个目标的提出,有效回避了现实语文教学中教师把语文课上成思想品德课的方向性错误,让教师走出了对文本解读泛滥的误区。在作文教学中,他把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障碍锁定在语言障碍上,明确提出了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的本质内涵,有效落实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训练。
“三件大事”,即:少讲精讲,多读多背,坚持写日记。为什么要少讲精讲,赵鹏飞认为:“老师讲得再多也是教师个人对文本的理解与价值判断,这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想层次、情感层次是有一定距离,学生对思想情感的理解,有待于回归到生活情景中去完成,所以语文教学要有所期待。语文学习不同于数理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习,数理自然科学类课程是知识性课程,其知识结构是逻辑结构、链条式结构。学习中,任何一个知识点的缺失,都会导致知识链条的断裂,造成继续学习的困难。所以,数理自然科学类课程的学习原则是‘先理解,再学习’。语文教学多关乎思想、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读文章是理解别人的思想情感,写文章是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而思想情感就不是知识体系,它有层次之分。往往年龄越小,认知水平越低,阅历越浅,学生的思想情感层次就越低,对文章理解起来就越困难,所以,语文学科的学习原则是‘先求读熟,不急求懂’。”
赵鹏飞认为,学习语文,首先是学习语言,语言的学习包括语言的积累和语言应用能力的训练,语言的积累有三条途径:一是在生活中积累语言(语言习得),二是在阅读中积累语言,三是在背诵中积累语言。
多读是让学生海量阅读、整本书阅读,在阅读中涵养精神,培养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另一个目标。语感是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能力。但凡能力,都是在实践中形成的,绝不是老师教会的。学生海量阅读的过程就是语言实践的过程,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就自然形成了。
坚持写日记,是锻炼学生的用语能力,形成用语技巧,提高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赵鹏飞说道:“日记教学的策略是鼓励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保持这种形式是最重要的。至于写得好坏,写什么都是次要的。要避免拔高要求,制造畏难情绪,否则学生就不敢写了,最终也就不会写了。”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为了构建高效课堂,突出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训练,赵鹏飞自行设计了语文课堂教学“四环节”教学模式,即:读文――走入文本――走出文本――背诵。
读文有课前读、课中读、课后读。读法有齐读、朗读、默读、速读。旨在读正确、读流利、读通畅,让学生自读自悟,熟读成诵,这是学生理解文章的前提。
走入文本,是指理解课文。学生在大量自读自悟的过程中,对文章一定会有自己的理解,多数能够明白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只是学生在表述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时语言不够准确罢了。在现实教学中,往往是教师串讲串问,大讲特讲取代了学生自读自悟的过程。当然,必要的讲解要有,但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认知水平。
走出文本,是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写的,看作者叙述、描写、表达思想情感时,运用了怎样的语言文字、怎样的表达方式,要让学生学习作者的用语技巧,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形成自己的表达能力。这一环节旨在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要把教会学生怎样写作为重点,训练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这一工具的能力。现实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往往缺失了这一环节。
背诵,学过的文章要背会,把文章烂熟于胸,只有文章背会了,文章所负载的思想情感,在日后的生活体验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思想情感层次的提高,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学生就会恍然大悟,达到真正的理解。如果文章没有背会,将一无所获。因此,赵鹏飞提出:背诵不光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更是思想积累、情感积累、智慧积累、民族精神积累的过程。
“五项活动”,是赵鹏飞就语文教学提出的策略性方法,内容包括:阅读进课堂、记读书笔记、一周一故事、坚持写日记、写规范字。
随着他在语文教学中“五项活动”的开展,有效地落实了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形成了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促进了学生思维的良性发展。
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是赵鹏飞不断进步,成长为一名既懂教学,又懂教研和教育的优秀教师的心路历程。他对语文教育的理解是全面的、系统的,没有停留在点滴上,形成了独有的语文学科知识结构。他教语文不光是学生出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得到了全面发展,为学生的人生成长、继续学习奠定了深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