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诗歌教学论文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18 18:32:13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诗歌教学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诗歌教学论文

第1篇

1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首先,诗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原型作精心的疏理、分类和选择,然后以高度的概括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构成精彩的诗歌形象。对于诗人来说,这是一个将生活丰富的内涵与作品浓缩的外延相统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思维的过程。其次,诗歌作为一种内容精邃而篇幅简短的文学形式,对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传神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文学史上为作品学斟句酌以至废寝忘食的诗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便是典型一例。另外,一首佳作无论在思想或艺术上都是高品位的,它在思维和语言上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出简单中蕴含复杂,拙朴中暗藏机巧,浅显中隐匿深邃,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多不同”的艺术效果。

简言之,高明的诗人不仅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去概括生活和表现生活,而且也深深懂得这是把握读者欣赏心理,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去再创诗境的必然要求。同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遵循这种要求来进行诗歌教学。

2

就目前的中学诗歌教学情况而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保守与陈旧直接影响了诗歌教学效益的提高。

首先简要谈一下观念问题。在诗歌教学中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充其量带点表层理解)的能级上。无疑,这是对中学诗歌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它只是着眼于某种狭窄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而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其结果必然是乏味的、低效的。

其次,要改变教学方法上的陈旧性,努力体现综合化与灵活性。教学观念上的片面保守,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就过程的程式化而言,主要是无视诗歌写景状物、抒情明理时那种既文意贯一、血肉交融,又开合跌宕、灵动多变的表现特点,而一概实施“一解题、二释词、三译句、四总结(往往是一些术语套语的复述)之类的“工艺化”的切割肢解的拼搭组装。另一方面,与这种程式相呼应的教学手段与形式,是教学满足于教师一张嘴一支笔单调乏味的讲述与板书,因为据此实现上述“一二三四”的程式已经绰绰有余。显然,这种机械的程序与单调的手段形式降纸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就提醒人们要转变诗歌教学观念,要从具体作品的具体特点出发,努力体现教学程序与形式手段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就程序而言,可因诗而宜:或以诗眼入手,提携全篇;或先着眼于诗意的整合,再辅之词句的剖析;或循景物人事以求题旨理趣,或提示背景主题以推敲物象形体;长诗当然先讲析后记诵,短诗不妨先熟读后品味……

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要防止教师单纯的讲解和繁琐的板书,而应根据诗歌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或教师主讲学生补充丰富,或学生评析为主,教师概括深化,或口头欣赏,或书面评论,或变体改写,或模拟仿作……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现代电化教学设备的优势,如借助录音、幻灯、录像、电影等声光电色谋多种媒体,以增强诗歌教学的直观性与丰富性。

3

在观念更新、方法优化的前提下,教学者思维上的创造性对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益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从思维的方向看,诗人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向心式的凝聚思维,而我们的诗歌教学却主要是辐射式的发散思维,它要求我们把那些内涵高度浓缩、外延高度集约的名篇佳作的典型形象与深邃的意境得以生动、传神的再现。这个再现的过程无疑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看,它至少对教学者的思维提出了敏锐性、联结性、扩散性、灵活性和统摄性这五大要求。

探幽发微,思维的敏锐性。历代的诗文大家,都十分讲究行文的含蓄和折,他们有时写而不“满”,弦外有音;有时句式变形,运笔迂曲,使诗歌中形成了若干的“空”与“曲”,并以此来激发读者广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产生了有限中寓无限,严谨中现活泼的艺术效果,体现了“空山闻鸟语”、“曲径通幽处”的艺术魅力。由于中学生对诗歌的了解无论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十分有限,他们很难发现和理解诗歌中的这种“空”与“曲”,对此,往往会感到迷惑甚至产生误解。这就需要教师的思维具有敏锐的艺术触觉,去探幽发微,努力捕捉这些“空”和“曲”,并形神兼备地将其内容及功能表述出来。我们且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为例,作一简要分析。

第一句,从逻辑角度和语法常规看,语序应为“三秦辅城阙”,诗人之所以在语序上这么一“曲”,固然是诗歌的格律要求使然,但另一方面将“城阙”置于句首,显然又达到了强化凸现这一物象、激发读者去心驰神游的目的,其表现功能上的匠心实在是不容忽视的。试想:那拨地而起的巨垣高墙、皇城气象,那三秦拱卫、据守要津的恢宏气势不是跃然纸上了吗?它的历史文化,它的热闹繁华,它荟萃着无数的文人雅士,真是一个令人向往,令人留恋的地方啊!知心的朋友编编就在这特定的处所与背景中将与诗人分手远行了,此时此刻当有多少的感慨啊!若不是这么一“曲”,五字虽然相同,但那只是呆板地写出了长安的地理环境,而长安本身倒被“三秦”给淹没了,更遑论其包容的人文景观及诗人的情怀了。

以上讲的是“曲”,再来研究一下“空”。第二句中有个“望”字,这个“望”字的主语是什么呢?当然不是“风烟”,更不会是“五津”,显然作者将主语“空”了起来。然而“空”决不等于“无”,它可以是诗人,也可以是杜少府,还可以是二人兼指。作者之所以将它空出,固然是按诗词的惯例,诗人(或其它有关人物)的形象未必要直接出现,同时也限于字数不能写出,但从欣赏心理的角度看,作者这一“空”,就巧妙地消除了你我他彼此之间的身份与时空之间的界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感情也因此有了交流,当读者吟诵之时,也就如同站在了诗人的身边与他一起放目远眺,并努力地从那一片风烟迷雾之中寻觅着杜少府任将要赴任的“五津”之地,在眺望中,我们仿佛领受到了长安至五津之间的山重水覆、曲折坎坷。我们既可体会到离别的悲凉之情,又能感受到诗人寄托在雄壮景色中的豪放之气,甚至情不自禁地朗声吟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曲”和“空”往往是诗人有意无意地留给读者进行艺术再现的契机与天地。作为教师,启发学生去寻觅、发现与分析,使空白处见丰富,在曲折中见深意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勾新连旧,思维的联结性。由于诗人的某些特殊经历和气质等原因,他们往往会对某种景物有着特殊的偏爱与感受,在他们的作品中这种景物往往会屡次出现;有时某种情感会久久萦绕在诗人的胸中,甚至在一生的创作中对此情结屡屡抒发。同样,由于相似的际遇和禀赋,不同的诗人也会在上述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同理,在某种条件下,读者与诗人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相同或近似,以致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某种共同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共鸣。要让学生与诗人形成某种共识以至产生共鸣,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联系,善于启发,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联想与想象,以形成“勾新连旧”的动态思维习惯与能力——既会将同一诗人的类似作品相互联系,以达到温故知新、强化感受的目的,又善于用甲诗人的作品来补充丰富乙诗人的作品,进而自觉而自然地渗透自身的见闻感受、知识储备、文学修养来涵咏、深发。

例如月亮,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当作知心的伴侣(《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激励(《水调歌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把它当作良辰美景的化身(《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借助它来表现出情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春江苑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柳永却因它而触目伤怀(《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人世沧桑,自然永恒这一点的认识上,诗人与读者岂不是始终相通的吗?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只要善于勾新连旧,就能使学生把新获取的信息与原有的储存信息结合起来,再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作品那丰富深远的艺术境界之中,逐步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在我国的诗歌宝库中,有不少作品不仅给人的感官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也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提高思维联结性的训练,使他们在受到形象美、语言美陶冶的同时,还能在联系比较中从更深的层次上领悟作者深邃的思想,久而久之,对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也有很大的裨益。

“全息造像”,思维的扩散性。诗歌教学中重要的思维形式是扩散思维,也就是要将高度浓缩凝炼的诗句膨化开来,使作品的诗情画意如同腾空爆放的焰火一般飞珠溅玉,流光溢彩。这就需要教学者在富有创造性的欣赏过程中艺术地再造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启发学生通过“点面辐射”、“感觉迁移”、“动静联想”和“主客相生”等方法去展开扩散思维的翅膀,使其能在一定的深广度上把握诗歌的意境和特色。现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例作一说明。

1.点而辐射。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根据诗歌给定的具体物象在加深或拓宽上去化合渗透。如:扣住诗中的叶、花、碧、红、天、日,想象出画面层次的远近错落,色彩的红绿相映,即有主体的碧叶荷花,又有陪衬的蓝天红日。二是除了对该作品内容本身的扩展外,还应借助同类题材的作品来丰富和补充。如:可由《爱莲说》联想到荷的高尚节操,由《芙蕖》联想到荷的种种妙用,还可由《荷塘月色》联想到荷含苞时的羞涩,盛开时的潇洒……这样,这两句诗就成了一幅具备了多维空间、绚丽色彩和传神情态的工笔画了。2.感觉迁移。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积累,使诗歌形象通过不同的感官的沟通与转移来产生丰富与强化的效果。在以视觉扩展的“点面辐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对莲叶荷花等物象在感官上由视觉向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迁移——习习微风送来了莲叶荷花缕缕的幽香,在这炎炎六月的暑天,真是沁人心脾,凉意顿生,令人心旷神怡啊!3.动静联想。我们欣赏诗歌时,往往要将作品中的静者化动或动者化静,以此来增强画面的生动感。前文所述,我们虽已想象再造出诗句中的形、色、味等要素,但毕意还是一幅孤立的、静态的画面,我们不妨进一步想象:朝阳冉冉升起,清风徐徐吹来,灿烂的阳光把金丝眼缕撒满了莲叶荷花,湖面上泛起了阵阵红波绿浪,空气中回荡着悠扬悦耳的渔歌……这就不仅在光和色上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而且突现了景物的动态美。4.主客相生。在诗歌教学这一典型的艺术鉴赏活动中,只有诸者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时,其效果才会理想。此时,读者的主观意识深深沉浸到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中,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这就要求教学者富有敏感的角色意识,即在必要时使自幻化成作者或与作品相关的人物,去充分地感受其声光形色,体会其喜怒哀乐。在欣赏上述诗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角色化,使自己的思绪与诗人的心境吻合贯通起来,仿佛正在西湖边那温馨的氛围里,绚丽的色彩中,柔和的阳光下,陪着知心的朋友在漫步赏景,这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满足啊!恐怕主人忘了送客,客人也忘了辞别了。

上面将诗歌教学中的扩散思维分成四点依次说来,只是因为论述的方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它们往往是交叉的、综合的。

品求诗眼,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迅速地由一类对象转移到另一类对象上的能力称作思维的灵活性。诗人是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的,在一句乃至一首诗中,往往因一字着色而满篇生辉,人们称这些妙字妙词为“诗眼”。由于欣赏角度的不同,这些诗眼的内涵往往会呈现出它的多重性,而这些多重的差异性恰恰又体现了诗歌意蕴的丰富性,而要发现这种差异以体验其丰富,就需要欣赏者的思维具备迅速转换跳跃的能力,亦即需要思维的灵活性。在诗歌教学中,固然有因浮光掠影而未识诗眼的情况,但更多的是由于思维的刻板呆滞而对诗眼或视而不见,或“食而不化”。它轻则使学生学来索然寡味,重则抑制阻塞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教师本身的思维具有灵活性,而且要求教师以自己思维的灵活性来训练和造就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出鸟”这句虽平白如话且寥寥五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颇耐寻味的深山月夜图:月儿在山嘴边露了脸,如水的月光泻满了深山幽谷,它冲淡了笼罩山谷的夜色,也惊起了栖息窝巢的鸟鹊。其中的“惊”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诗眼,我们既可对它作——连顺延性的联想——也许是月光大亮了,使鸟儿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银辉来得过于突然了,引起了山鸟惊惶,再不就是今晚的月儿圆得有些异样,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惊恐……;同时,又可作反向联想——莫不是鸟儿们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借助今晚格外明亮的月色欣赏它们白天无法领略的美景而惊喜呢!试想,若是由于思维的情性,仅满足于将该句译为“月亮出来了,惊起了入巢的山鸟”,那又怎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呢?

当然,思维的灵活性与思维的敏锐性、扩散性是密切相关的,要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就必须长期进行综合化的思维训练,诗歌教学正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完整把握,思维的统摄性。前面谈到诗歌中往往有许多的“空”和“曲”,但在落笔前,诗人对所写的情与景往往是成竹在胸的,他们在创作时,其思维一般是高屋建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讲究完整性,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就是统摄性。就诗歌教学而言,这种思维的统摄性主要有以下两个要求。

一是化间隔跳跃为联贯流畅。它要求教学者不但要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理解其内涵,还要善于由形入神地将它们表述出来,同时还要与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这就要求教学者在具备敏锐的发现力、深广的理解力、严密的分析力的基础上还得有准确、流畅而又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力。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于语言的。”由于思维的统摄性主要是体现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表达,这就要靠语言来实现,再加上诗歌教学对教学语言苛刻的要求,这就迫使教师加强自身语言表达力的锻炼,并以此来感染和训练学生。

二是由局部到整体的“化归”。这首先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时让学生对诗人有个总体的了解(如所处的时代、世界观与美学观、诗人的思想发展及个性气质等),当然这并不是机械求全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大讲一通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而是要灵活的、有选择地将这些内容的教学贯穿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其次,诗歌教学要做到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要准确深入理解、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特色;二是要求教师在把握诗人感情脉络的基础上,进入角色,以诗人一般的感情来讲解赏析,并以此来感染激励学生,使他们也能会意动情,进入诗歌意境。名家诗作深刻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往往是高度统一的,这就忌讳在教学中用一些术语套话不着边际地插几个标签,或者一主题思想二艺术特色等八股式的机械小结,而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中国典型实在的生活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灵活自然的穿插点化来实现。

第2篇

一、封面

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各项内容:四号宋体居中。

二、目录

目录: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章节条目:五号宋体。

行距:单倍行距。

三、论文题目:小一号黑体加粗居中。

四、中文摘要

1、摘要: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2、摘要内容字体:小四号宋体。

3、字数:300字左右。

4、行距:20磅

5、关键词:四号宋体,加粗。词3-5个,每个词间空一格。

五、英文摘要

1、ABSTRACT:小二号TimesNewRoman.

2、内容字体:小四号TimesNewRoman.

3、单倍行距。

4、Keywords:四号加粗。词3-5个,小四号TimesNewRoman.词间空一格。

六、绪论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5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七、正文

(一)正文用小四号宋体

(二)安保、管理类毕业论文各章节按照一、二、三、四、五级标题序号字体格式

章: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节:标题小三号黑体,加粗,居中。

一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四号黑体,加粗,顶格。

二级标题序号如:(一)(二)(三)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顶格。

三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四级标题序号如:(1)(2)(3)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五级标题序号如:①②③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粗,缩进二个字。

医学、体育类毕业论文各章序号用阿拉伯数字编码,层次格式为:1××××(小2号黑体,居中)××××××××××××××(内容用4号宋体)。1.1××××(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1.1.1××××(小3号黑体,居左)××××××××××××××××××××(内容用4号宋体)。①××××(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a.××××(用与内容同样大小的宋体)

(三)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正中。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接续写,表题可省略,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四)插图

每幅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应在描图纸或在洁白纸上用墨线绘成,也可以用计算机绘图。

(五)论文中的图、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分别依序连编编排序号。序号分章依序编码,其标注形式应便于互相区别,可分别为:图2.1、表3.2、公式(3.5)等。

文中的阿拉伯数字一律用半角标示。

八、结束语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300字左右,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九、致谢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行距:20磅

十、参考文献

(一)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内容8—10篇,五号宋体,行距:20磅。参考文献以文献在整个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形式统一排序、依次列出。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

著作:[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期刊:[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部分起止页

会议论文集:[序号]作者.译者.文章名.文集名.会址.开会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引用部分起止页

十一、附录(可略去)

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英文内容小四号TimesNewRoman.单倍行距。翻译成中文字数不少于500字内容五号宋体,行距:20磅。

第3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信息传播途径多、速度快,现代小学生接触信息的机会也多,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阅读书面文字、观看音像材料以及日常生活中把握重要信息的能力。语文教学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扩大语文教学的视野,开阔语文教学的思路。汉语汉字的象形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心理特点,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因此,语文教学要重视汉语文的文化精神,借鉴传统语文教学经验,遵循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变革的趋势是小学语文教学从以内容分析为重点转向以语言文字训练为重点。从以教师讲、教师问为中心转向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为中心,从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向以发展思维能力为核心:从以课堂教学为主转向课内与课外教学相结合。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学体系建立的趋势。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和性质,逐步建立合理、科学、层次明确的语言教学新体系。

一、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方向

鉴于小学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是刻不容缓,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把握以下几个趋势:

1.语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要想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做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做到理论教学与小学生的生活互为印证。具体来讲就是通过寻找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生活的契合点,来使教学内容与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这样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小学语文课有这样一个课文小马过河,讲述的是一匹小马要渡过一条小河,但是却不知道河水的深浅,于是就问松鼠和老牛河水有多深,结果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使得小马陷入了两难的选择之中,没办法就去问自己的母亲,母亲告诉它要想知道河水的深浅,必须自己去尝试。语文教师在讲授这一节课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项生活化的任务,来学生去自己去探索,亲身体会小马所悟出的道理,从而使得语文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2.语文教学手段多元化趋势

小学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可以结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也可以采用游戏、讲故事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语文堂上充分、合理地运用各种图片,学生见其形,看其色,听其音,把语言和形象、视觉和听觉结合起来,学生多种感官参加记忆,多种渠道输入信息,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更加牢固和准确,语言技能更加熟练。?

3.语文教学评价模式动态化趋势

这种趋势是由于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所决定的,语文的学习终极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以及写作技能,而这两个指标,尤其是语言的运用是很难通过成绩评价来实现的,鉴于此应根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来不断地调整语文教学评价模式,使之与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保持一致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既需要理论上的突破,同时也需要实践层面的不断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应在把握语文教学一般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现状灵活变通,毕竟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还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没有现成的经验以及模式来借鉴,小学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在把握语文教学的三个趋势条件下进行适度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大幅提升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教学作为义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语文教学理所当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具有不同身心条件和背景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接受语文教育的机会,并都能够达到最基木的要求。 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规律,同时在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们创造丰富而有序的语言环境,使他们在课堂和自然环境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体验,获得语言的发展。语文教学具有实践性特点,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应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觉的、主动的求知和探索的过程。

第4篇

[ 摘 要]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弊端日益显现, 亟待改革, 而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教材编排, 从而更好的完成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 不断提高中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改革

语文是研究语言与文字的学科, 语文教学最简单的要求就是为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和文化基础。而中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中的重要工具, 中学语文的教学也就变得不容忽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已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面临亟需改革的局面。社会各界乃至中学广大师生都呼吁改革中学语文教学, 那么,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存在哪些问题, 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改革, 才能适应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呢? 下面, 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存在误区由于高考仍然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导向者, 高考成绩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衡量语文教学阶段性成果的重要指标。因此,中学的语文教师们受高考指挥棒的左右, 在素质教育的幌子下仍搞应试教育。教师不敢教课本以外的内容, 不敢鼓励学生持标准答案以外的观点。学生大面积的出现“唯书唯师”论, 不敢质疑, 考试生搬硬套, 以致错漏百出。学习语文的目的也变成了应付考试, 与语文教育本身的目标背道而驰。(二) 教学方法失当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忽视学生的思维、情感、兴趣等因素, 一味按传统模式教学各类课文, 上语文课, 似乎就只是为了给文章分段, 概括中心思想, 为了找出文章记述了什么, 歌颂了什么, 批判了什么; 同时不厌其烦地逐字串讲, 按部就班的灌输知识, 在知识传授中只注意标准答案的统一, 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沉闷、单调、乏味, 阻塞了学生接受语文信息的渠道, 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教学, 从学生获得语文技能的角度说收益甚微。(三) 教材的设置不够合理近年来, 教材改革进行了一轮又一轮, 但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仍然不尽人意。首先, 过多旧篇目, 缺乏时代感。目前新信息、新知识不断涌现, 而我们的教材仍然停留在几十年前的状态, 远离学生生活, 难以引起学生共鸣, 这种强烈的反差, 也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能背标准答案,人云亦云, 成为背书的机器, 因而对语文产生厌倦感, 完全失去学习兴趣。其次, 教材没有从学生角度精心挑选课文。中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应当从学生的角度来精心挑选, 虽然不能要求所有的课文都是这样, 但至少得要求大部分课文都能唤起学生们对未知世界的向往, 能激发他们“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再次, 教材的编排阶段性不强。从初一到高三, 每册课本都由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四个板块构成。编者的目的是不断加深学习、循环往复、逐步深入, 但将初中入选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和高中的不少议论文进行比较, 就会发现高中的议论文在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等因素上并不比初中的高明多少。这反映出我们的教材编排缺乏阶段性。

二、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一) 转变教学理念过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 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 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摒弃教知识、背知识、考知识的传统模式, 而代之以对学生能力, 尤其是发现问题、全面综合地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如教师进行提问时, 不应只注重答案, 而应集中精力观察学生思维的过程, 努力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古语有云:“授之以鱼, 不若授之以渔”, 这与现代教育理论所倡导的“最有用的学习, 使对学习的学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师教给学生的再多, 也还是极为有限的。有关方法的知识才最有价值。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教给学生有规律性的知识和方法, 如怎样分段、怎样概括课文内容、归纳中心思想等, 还要让学生理解获得方法的具体过程。这样, 学生就会根据需要主动吸取知识并加以运用。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运用的恰当与否是评判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依据。中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 教会学生学习, 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 才是语文教学的“活的灵魂”。(二) 改进教学方法语文教学效果的显现是潜移默化的, 需要师生双方日积月累的努力。有些教师含辛茹苦、诲人不倦, 学生也起早贪黑的学习, 却收效甚微。这显然与教学方法有关。我认为, 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1、扎稳基本功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认真贯彻科学的、大众化的语文教育观, 把这种观念在教师头脑中进行有效的渗透, 并运用到教学中, 跳出语文教材去教学生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做好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与思维能力的训练。2、因材施教的“多元论”任何一个正确的理论和方法都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所以教师要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出发, 提倡因材施教的“多元论”, 不要要求学生只接受某一种思维模式, 只按照某一种认识来回答问题, 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目的、分层次地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3、发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 凡人同伟人一样具有创造的潜在能力, 但凡人与伟人的不同全在于潜能的激活与发挥。从语文学科的特点来分析, 学生思维品质的独特和学习行为的独创是多方面的。教师可以在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容纳给他们把自己的想法以不同于他人的方式表达出来, 并力求表达效果巧妙而又合理, 这就是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挖掘。从这个角度考虑, 教师若引导学生发挥学习语文的创造潜能, 就能让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三) 完善教材编排中学生目前最重视的也是最重要的信息源就是教材。中学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为基本任务, 所以教材的编排也应以此为标准。在文本选择上, 教材编写者多年来很难突破传统的模式。我认为, 中学语文教材在知识点的编排上应按阶段来划分, 选文要具有经典性和教育性, 注意收入古今中外各种流派、各种风格的代表作品, 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 学习和了解古今中外的语言艺术, 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这样, 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并通过信息的接收和处理, 真正受到教育, 得到实质的提高, 达到教育的真正目标。21 世纪是一个信息时代, 今后社会、国家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都将具体化为知识的竞争, 而语文作为知识的基础, 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 它的教学是片刻也不容忽视的。我们应优化教育的过程, 使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改革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 还需要我们语文工作者深入教学一线调查研究, 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经验。

第5篇

1.1试题情景的设计

在试题情景中突出教育教学实践,可以考查考生的真实水平。而根据题型考查功能的不同,在客观题和主观题中各有侧重。客观题全部是单项选择题,不仅考查考生基础知识,还考查考生是否具有概括、分析、评价的能力。在客观题命制过程中,可以通过模拟日常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情景来设计,考查考生能否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主观题的情景多采用真实的教学案例,以教学实录、教学反思记录、教育教学焦点问题等材料作为背景,提出问题,让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评论和说明。在试题情景的设计上,注重从情景的广度和深度来突出教育教学实践的考查。试题采取多重设问的方式,对实践能力的考查层层递进。同时,试题要求考生结合情景,通过综合的分析,从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不同考查目标的主观题试题情景中,考查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可以直接考查考生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解、掌握和运用,也可以间接考查考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小学教育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本题从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入手,考查如何开展德育教育。试题情景中的张老师用“孔融让梨”这个典故来教育小学生是正确的,符合小学生道德认知特点,但是张老师没有用身边的事例来进一步说明,教育效果就大打折扣,尤其是面对小学生经常出现的知行不统一的问题,张老师应该反复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运用多种手段促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2试题素材的选取

试题素材的选取是关系试题质量的关键因素,优质的素材是试题编制的基础。笔试试题的素材来源广泛,通过对素材的选取、提炼和加工,在考试中进一步凸显对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考查。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学设计题是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突出体现。鉴于有限的考试时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教学设计题只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素材和要求,完成部分教学设计或简单的教学设计方案,并简要说明。教学设计题主要考查综合性教学设计和表达能力,而且这类试题没有统一答案,设计方案因人而异。因此,在教学设计题的素材上需要精心挑选和设计,必须科学规范、阅读量适中且各方面兼顾。

2面试试讲题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查分析

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面试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亦是考查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方法。小学教师的面试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备作为教师的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和实践能力,主要内容包括: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仪表仪态得体,有一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与笔试相比,面试更具有鲜明的特色,面试与笔试相辅相成,是教学实践能力考查的重要补充。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真实模拟了教学设计、备课、讲课的过程,可以进一步考查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在面试过程中,从小学教师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出发,让考生置身于模拟的环境中,试题的情景和问题都比较接近实际以利于考生发挥真实水平。考官在面试现场,对考生的板书能力、对课程的把握程度、沟通能力、教学现场应变能力、心理素质进行观察、记录并评价。

3结语

第6篇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是教学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体。一些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有时经过教师的分析讲解反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和神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令人尴尬的局面呢?为此,本文拟就中学诗歌教学的观念、方法,特别是诗歌教学的思维特征作一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1

诗歌作为一种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其特定的声韵、节奏、格律等要求外,好的诗歌还必然表现出其艺术思维和艺术语言高度的创造性的特征。首先,诗人“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对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原型作精心的疏理、分类和选择,然后以高度的概括力,“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构成精彩的诗歌形象。对于诗人来说,这是一个将生活丰富的内涵与作品浓缩的外延相统一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艺术思维的过程。其次,诗歌作为一种内容精邃而篇幅简短的文学形式,对语言的简洁、准确和传神方面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文学史上为作品学斟句酌以至废寝忘食的诗人也是大有人在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便是典型一例。另外,一首佳作无论在思想或艺术上都是高品位的,它在思维和语言上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出简单中蕴含复杂,拙朴中暗藏机巧,浅显中隐匿深邃,产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多不同”的艺术效果。

简言之,高明的诗人不仅用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和创造性的艺术语言去概括生活和表现生活,而且也深深懂得这是把握读者欣赏心理,调动读者的创造性思维去再创诗境的必然要求。同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也遵循这种要求来进行诗歌教学。

2

就目前的中学诗歌教学情况而言,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保守与陈旧直接影响了诗歌教学效益的提高。

首先简要谈一下观念问题。在诗歌教学中相当部分的教师认为,只要“扫清字词障碍”,会翻译诗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学任务,因而将其教学目标归位于识记(充其量带点表层理解)的能级上。无疑,这是对中学诗歌教学功能认识的片面化,它只是着眼于某种狭窄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而忽视了思维因素与情感因素,影响了诗歌教学整体效应的发挥,其结果必然是乏味的、低效的。

其次,要改变教学方法上的陈旧性,努力体现综合化与灵活性。教学观念上的片面保守,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的程式化和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就过程的程式化而言,主要是无视诗歌写景状物、抒情明理时那种既文意贯一、血肉交融,又开合跌宕、灵动多变的表现特点,而一概实施“一解题、二释词、三译句、四总结(往往是一些术语套语的复述)之类的“工艺化”的切割肢解的拼搭组装。另一方面,与这种程式相呼应的教学手段与形式,是教学满足于教师一张嘴一支笔单调乏味的讲述与板书,因为据此实现上述“一二三四”的程式已经绰绰有余。显然,这种机械的程序与单调的手段形式降纸了诗歌教学的趣味性,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就提醒人们要转变诗歌教学观念,要从具体作品的具体特点出发,努力体现教学程序与形式手段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就程序而言,可因诗而宜:或以诗眼入手,提携全篇;或先着眼于诗意的整合,再辅之词句的剖析;或循景物人事以求题旨理趣,或提示背景主题以推敲物象形体;长诗当然先讲析后记诵,短诗不妨先熟读后品味……

在教学形式和手段上,要防止教师单纯的讲解和繁琐的板书,而应根据诗歌与学生的具体情况而有所区别:或教师主讲学生补充丰富,或学生评析为主,教师概括深化,或口头欣赏,或书面评论,或变体改写,或模拟仿作……另外,还要充分发挥现代电化教学设备的优势,如借助录音、幻灯、录像、电影等声光电色谋多种媒体,以增强诗歌教学的直观性与丰富性。

3

在观念更新、方法优化的前提下,教学者思维上的创造性对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益就是至关重要的了。

从思维的方向看,诗人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说,是向心式的凝聚思维,而我们的诗歌教学却主要是辐射式的发散思维,它要求我们把那些内涵高度浓缩、外延高度集约的名篇佳作的典型形象与深邃的意境得以生动、传神的再现。这个再现的过程无疑是一个高度创造性的过程。从创造心理学的角度看,它至少对教学者的思维提出了敏锐性、联结性、扩散性、灵活性和统摄性这五大要求。

探幽发微,思维的敏锐性。历代的诗文大家,都十分讲究行文的含蓄和折,他们有时写而不“满”,弦外有音;有时句式变形,运笔迂曲,使诗歌中形成了若干的“空”与“曲”,并以此来激发读者广泛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产生了有限中寓无限,严谨中现活泼的艺术效果,体现了“空山闻鸟语”、“曲径通幽处”的艺术魅力。由于中学生对诗歌的了解无论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十分有限,他们很难发现和理解诗歌中的这种“空”与“曲”,对此,往往会感到迷惑甚至产生误解。这就需要教师的思维具有敏锐的艺术触觉,去探幽发微,努力捕捉这些“空”和“曲”,并形神兼备地将其内容及功能表述出来。我们且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为例,作一简要分析。

第一句,从逻辑角度和语法常规看,语序应为“三秦辅城阙”,诗人之所以在语序上这么一“曲”,固然是诗歌的格律要求使然,但另一方面将“城阙”置于句首,显然又达到了强化凸现这一物象、激发读者去心驰神游的目的,其表现功能上的匠心实在是不容忽视的。试想:那拨地而起的巨垣高墙、皇城气象,那三秦拱卫、据守要津的恢宏气势不是跃然纸上了吗?它的历史文化,它的热闹繁华,它荟萃着无数的文人雅士,真是一个令人向往,令人留恋的地方啊!知心的朋友编编就在这特定的处所与背景中将与诗人分手远行了,此时此刻当有多少的感慨啊!若不是这么一“曲”,五字虽然相同,但那只是呆板地写出了长安的地理环境,而长安本身倒被“三秦”给淹没了,更遑论其包容的人文景观及诗人的情怀了。

以上讲的是“曲”,再来研究一下“空”。第二句中有个“望”字,这个“望”字的主语是什么呢?当然不是“风烟”,更不会是“五津”,显然作者将主语“空”了起来。然而“空”决不等于“无”,它可以是诗人,也可以是杜少府,还可以是二人兼指。作者之所以将它空出,固然是按诗词的惯例,诗人(或其它有关人物)的形象未必要直接出现,同时也限于字数不能写出,但从欣赏心理的角度看,作者这一“空”,就巧妙地消除了你我他彼此之间的身份与时空之间的界限,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感情也因此有了交流,当读者吟诵之时,也就如同站在了诗人的身边与他一起放目远眺,并努力地从那一片风烟迷雾之中寻觅着杜少府任将要赴任的“五津”之地,在眺望中,我们仿佛领受到了长安至五津之间的山重水覆、曲折坎坷。我们既可体会到离别的悲凉之情,又能感受到诗人寄托在雄壮景色中的豪放之气,甚至情不自禁地朗声吟诵——“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的“曲”和“空”往往是诗人有意无意地留给读者进行艺术再现的契机与天地。作为教师,启发学生去寻觅、发现与分析,使空白处见丰富,在曲折中见深意乃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勾新连旧,思维的联结性。由于诗人的某些特殊经历和气质等原因,他们往往会对某种景物有着特殊的偏爱与感受,在他们的作品中这种景物往往会屡次出现;有时某种情感会久久萦绕在诗人的胸中,甚至在一生的创作中对此情结屡屡抒发。同样,由于相似的际遇和禀赋,不同的诗人也会在上述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同理,在某种条件下,读者与诗人也会出现某种程度的相同或近似,以致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某种共同的情感,这就是所谓的共鸣。要让学生与诗人形成某种共识以至产生共鸣,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巧妙联系,善于启发,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联想与想象,以形成“勾新连旧”的动态思维习惯与能力——既会将同一诗人的类似作品相互联系,以达到温故知新、强化感受的目的,又善于用甲诗人的作品来补充丰富乙诗人的作品,进而自觉而自然地渗透自身的见闻感受、知识储备、文学修养来涵咏、深发。

例如月亮,它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当作知心的伴侣(《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苏轼通过它来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与激励(《水调歌头·中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把它当作良辰美景的化身(《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借助它来表现出情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春江苑月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柳永却因它而触目伤怀(《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人世沧桑,自然永恒这一点的认识上,诗人与读者岂不是始终相通的吗?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只要善于勾新连旧,就能使学生把新获取的信息与原有的储存信息结合起来,再把它们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学生就比较容易进入作品那丰富深远的艺术境界之中,逐步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在我国的诗歌宝库中,有不少作品不仅给人的感官以美的享受,而且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也需要我们对学生进行提高思维联结性的训练,使他们在受到形象美、语言美陶冶的同时,还能在联系比较中从更深的层次上领悟作者深邃的思想,久而久之,对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也有很大的裨益。

“全息造像”,思维的扩散性。诗歌教学中重要的思维形式是扩散思维,也就是要将高度浓缩凝炼的诗句膨化开来,使作品的诗情画意如同腾空爆放的焰火一般飞珠溅玉,流光溢彩。这就需要教学者在富有创造性的欣赏过程中艺术地再造诗歌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可启发学生通过“点面辐射”、“感觉迁移”、“动静联想”和“主客相生”等方法去展开扩散思维的翅膀,使其能在一定的深广度上把握诗歌的意境和特色。现以“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例作一说明。

1.点而辐射。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根据诗歌给定的具体物象在加深或拓宽上去化合渗透。如:扣住诗中的叶、花、碧、红、天、日,想象出画面层次的远近错落,色彩的红绿相映,即有主体的碧叶荷花,又有陪衬的蓝天红日。二是除了对该作品内容本身的扩展外,还应借助同类题材的作品来丰富和补充。如:可由《爱莲说》联想到荷的高尚节操,由《芙蕖》联想到荷的种种妙用,还可由《荷塘月色》联想到荷含苞时的羞涩,盛开时的潇洒……这样,这两句诗就成了一幅具备了多维空间、绚丽色彩和传神情态的工笔画了。2.感觉迁移。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积累,使诗歌形象通过不同的感官的沟通与转移来产生丰富与强化的效果。在以视觉扩展的“点面辐射”的基础上,我们还可对莲叶荷花等物象在感官上由视觉向嗅觉、味觉、触觉等方面迁移——习习微风送来了莲叶荷花缕缕的幽香,在这炎炎六月的暑天,真是沁人心脾,凉意顿生,令人心旷神怡啊!3.动静联想。我们欣赏诗歌时,往往要将作品中的静者化动或动者化静,以此来增强画面的生动感。前文所述,我们虽已想象再造出诗句中的形、色、味等要素,但毕意还是一幅孤立的、静态的画面,我们不妨进一步想象:朝阳冉冉升起,清风徐徐吹来,灿烂的阳光把金丝眼缕撒满了莲叶荷花,湖面上泛起了阵阵红波绿浪,空气中回荡着悠扬悦耳的渔歌……这就不仅在光和色上增加了画面的丰富性,而且突现了景物的动态美。4.主客相生。在诗歌教学这一典型的艺术鉴赏活动中,只有诸者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共鸣时,其效果才会理想。此时,读者的主观意识深深沉浸到作者描绘的客观景物中,并借助自身的艺术创造力使之更丰满、更厚实、更鲜活。这就要求教学者富有敏感的角色意识,即在必要时使自幻化成作者或与作品相关的人物,去充分地感受其声光形色,体会其喜怒哀乐。在欣赏上述诗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角色化,使自己的思绪与诗人的心境吻合贯通起来,仿佛正在西湖边那温馨的氛围里,绚丽的色彩中,柔和的阳光下,陪着知心的朋友在漫步赏景,这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和满足啊!恐怕主人忘了送客,客人也忘了辞别了。

上面将诗歌教学中的扩散思维分成四点依次说来,只是因为论述的方便,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它们往往是交叉的、综合的。

品求诗眼,思维的灵活性。思维迅速地由一类对象转移到另一类对象上的能力称作思维的灵活性。诗人是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的,在一句乃至一首诗中,往往因一字着色而满篇生辉,人们称这些妙字妙词为“诗眼”。由于欣赏角度的不同,这些诗眼的内涵往往会呈现出它的多重性,而这些多重的差异性恰恰又体现了诗歌意蕴的丰富性,而要发现这种差异以体验其丰富,就需要欣赏者的思维具备迅速转换跳跃的能力,亦即需要思维的灵活性。在诗歌教学中,固然有因浮光掠影而未识诗眼的情况,但更多的是由于思维的刻板呆滞而对诗眼或视而不见,或“食而不化”。它轻则使学生学来索然寡味,重则抑制阻塞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教师本身的思维具有灵活性,而且要求教师以自己思维的灵活性来训练和造就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出鸟”这句虽平白如话且寥寥五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颇耐寻味的深山月夜图:月儿在山嘴边露了脸,如水的月光泻满了深山幽谷,它冲淡了笼罩山谷的夜色,也惊起了栖息窝巢的鸟鹊。其中的“惊”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诗眼,我们既可对它作——连顺延性的联想——也许是月光大亮了,使鸟儿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银辉来得过于突然了,引起了山鸟惊惶,再不就是今晚的月儿圆得有些异样,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惊恐……;同时,又可作反向联想——莫不是鸟儿们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借助今晚格外明亮的月色欣赏它们白天无法领略的美景而惊喜呢!试想,若是由于思维的情性,仅满足于将该句译为“月亮出来了,惊起了入巢的山鸟”,那又怎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呢?

当然,思维的灵活性与思维的敏锐性、扩散性是密切相关的,要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就必须长期进行综合化的思维训练,诗歌教学正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完整把握,思维的统摄性。前面谈到诗歌中往往有许多的“空”和“曲”,但在落笔前,诗人对所写的情与景往往是成竹在胸的,他们在创作时,其思维一般是高屋建瓴、环环相扣、前后呼应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讲究完整性,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就是统摄性。就诗歌教学而言,这种思维的统摄性主要有以下两个要求。

一是化间隔跳跃为联贯流畅。它要求教学者不但要发现诗歌中的“断裂”与“跳跃”,理解其内涵,还要善于由形入神地将它们表述出来,同时还要与上下文自然得体地连缀贯串起来。这就要求教学者在具备敏锐的发现力、深广的理解力、严密的分析力的基础上还得有准确、流畅而又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力。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于语言的。”由于思维的统摄性主要是体现在理解、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表达,这就要靠语言来实现,再加上诗歌教学对教学语言苛刻的要求,这就迫使教师加强自身语言表达力的锻炼,并以此来感染和训练学生。

二是由局部到整体的“化归”。这首先要求教师在诗歌教学时让学生对诗人有个总体的了解(如所处的时代、世界观与美学观、诗人的思想发展及个性气质等),当然这并不是机械求全地在教学的起始阶段大讲一通时代背景和诗人生平,而是要灵活的、有选择地将这些内容的教学贯穿在诗歌教学的过程中。其次,诗歌教学要做到情与景的和谐统一。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要准确深入理解、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特色;二是要求教师在把握诗人感情脉络的基础上,进入角色,以诗人一般的感情来讲解赏析,并以此来感染激励学生,使他们也能会意动情,进入诗歌意境。名家诗作深刻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往往是高度统一的,这就忌讳在教学中用一些术语套话不着边际地插几个标签,或者一主题思想二艺术特色等八股式的机械小结,而应在教学的过程中用中国典型实在的生活形象、生动鲜活的语言、灵活自然的穿插点化来实现。

第7篇

关键词:个性化作文 感悟生活 阅读习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在作文中解放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独特性被人们提的越来越复杂。在心理学上,个性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个性是指人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广义的还应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认为不必将其复杂化,尤其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妨将个性简单化。个性,就是人性在个体身上的体现。也就是说,在作文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只要能将人类所普遍具有的感情、心理状态通过自己独有的经历,利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将其充分展示出来,就不妨说学生的作文达到了个性化。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个性化过程就是充分发掘学生的个人体验,让他们把自己由生活中得到的情感触动、哲理思考完好的表现出来。

作文个性化,就是学生能把真实的思想情感自主地、有所创新地表现出来。“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所谓自主,就是学生能够写自己想写或者通过独立思考得出的内容,选用恰当的表达方式,不受过多的外部干扰。所谓“真实”,就是不说假大空的话,写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看法,不是编造。当然按照艺术准许虚构的规律,也可以采用艺术手法比如夸张虚构等。这个真实不是一定要亲历亲为的事情,而是指其写作内容所反映情感是人们在此时此地此情中会有的表现和情感,不假大空。所谓个性创新不是说唯独其一个人所具有,他人全无,而是指“触发”所得。夏尊和叶圣陶先生就曾指出,“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触发要是自己的新鲜的才好。……我们如果袭用,就等于一味说人家说过的话,自己不说什么了。”所以,作文个性创新不是要求学生出人所未有,而是要求说切实是自己所得。学生的作文不同于人们记日记抒怀,学生的作文往往是在一定的场合按照统一的要求完成。因此为适应学生写作,确定的题目总有一定的宽度,不会把写作内容规定得过于具体。这就要求学生有丰富的内心世界,能够体察人情物态,具有善于感动感发的心灵能够“由一件事感悟其他的事”。这样学生才有更多的能力来应对“命题式”作文,并在其中流露带有个人色彩的感情,表述带有个人视角特色的看法。因为一个人认识宇宙人生,有着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只有一个人认识的越多,才能够体会了解的越多,这样就会越具有敏锐的心灵,当外界碰触其心灵中的一点,就会引发不断的绵延,同时不断地扩充这个触点,最后到达一个绝大的意境。因此,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于两点。

第一,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夏尊和叶圣陶先生提倡学生“要留心去读读没有字的书,在你眼前森罗万象的事物上获得新的触发”。其实,每个人的文章都应该是自己体验的结果,是自己感情的自然流淌,是个人观察生活社会体会生命的感想。学生写作时常感到无话可说,或者写出来的文章没有深度,主要是因为大多数学生囿于学校,生活单一,知识面窄,有一个题目,却难以在其心灵深处找到触点,学生没有触动,自然无话可说。同时由于学生思想的干瘪,在写作时难以找到合适的材料,这也因为很多的学生不喜欢一般性的材料,偏向于偏、奇的素材,似乎只有自己经历他人没有的生活才值得一说。其实一些平时细节性的生活材料更能打动人心。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懂得:生活处处有语文,处处有作文。生活本身多姿多彩,蕴藏着人生百态――真、善、美、假、恶、丑,其中任何一点都是人们所可能经历过的,是人们在生活中都会品味过的。作为学生,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相比生活自然有着不同之处,如果能够抓住自己独特生活经历这个契机悟出个人独有的感触,这就是一种个性的作文。比如都是写到父母深沉广博的爱。孟郊是抓住游子临行前的一次回眸,看到了白发苍苍的母亲灯下一针一针的缝制衣衫(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感受到了母爱的绵密和深沉(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由此激发了自己内心的触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种对母爱的感喟和报答之情一直被人们吟诵至今。而朱自清也体悟到了父爱的博大与深沉,却是在家境艰难的时候,看到了父爱在生活中的点滴流露,父亲为自己铺座位,父亲不放心的唠叨,父亲为自己买橘子……从而触动了自己,由此留下了感人至深的散文《背影》。谁能说他们对生活的感悟不同?但两人确实又在个性化的生活体验中挖掘出了共同的感受。因此,引导学生感悟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是写出个性化作文的第一步。

第二,培养学生大量阅读的习惯。我们知道只有课外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才可能淀积起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这里的语文素养包括了语言积累、语言感悟能力、语言欣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读书可以丰富知识,这一点众所周知,其实更重要的是读书还能更有效的丰富内心,陶冶性情,开阔眼界,提升认识,使人感受敏锐,容易从内心深处体会来自生命的感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早有定论。但是现代学校教育的模式以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决定了大部分学生经历的有限,但是广泛的阅读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点。阅读是一种与古今中外各种人交流体验的过程。因此,阅读书籍尤其是经典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阅读史,人的精神的发育最重要的载体就是书籍,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一本好书往往能让人铭记一生,甚至影响人的一生。对于学生而言,阅读有助于丰富内心世界,建立完整人格。因此,当学生有了广泛的阅读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的认知水平,丰富其内心世界。这样学生对于外界的刺激才能保持一种敏锐的状态,能够产生丰富的联想。比如在阅读张承志的《黑骏马》时,学生就产生了很多的触动,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爱情、生命的成长等话题。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他们对于生活生命的感受,是写出个性化作文关键的一步。

在此两点的基础之上教师再注重练习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可以说学生就能写出一份不错的个性化作文。叶圣陶先生说,“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问题,因为我们作文,无非想着这原料是合理,是完好,才动手去作的。而这原料是否合理与完好,倘若不经考定,或竟是属于负面的也未可知,那就尽管在法度、技术上用工夫,也不过虚耗心力,并不能满足写作的初愿。”因此,在作文教学个性化过程中,我们应该摒弃浮华,更多的让学生在感悟生活和阅读经典中成就个人个性化的作文。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科研思维;实验教学;教学改革;意见与建议

1药理实验教学中培养科研思维的重要性

培养科研思维是药理学实验教学的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1)培养科研思维是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之一,是学生未来学习和从事研究的重要基础;(2)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即培养科学研究精神,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药理学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用科学的方法和逻辑进行研究,并将它运用于实践;(3)药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科研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将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变成思维的形式,再进行分析、分类、比较、综合最终得出结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不仅运用到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训练到学生的思维方式、逻辑思维能力,考验着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方面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4)药理实验教学培养科研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总之,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药理实验教学应积极加强科研思维的培养。

2药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

药理实验教学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涉及基础医学、动物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实践性较强,不仅考验教师的理论知识教学能力,更对教师的理论运用于实践教学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药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并获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1)第一阶段的改革:1978年以前。1978年以前的药理实验教学主要以单科教学为主,比较孤立,没有和其他学科融合教学,实验主要以记纹鼓等简单记录仪器和幻灯片放映为主要手段,类型单一,没有统一完备的教材,主要以授课教师自己编写的讲义为主,条件十分艰苦;(2)第二阶段:1978~1998年,全国范围内掀起的课改浪潮,药理实验教学不再单一的进行,开始和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相关学科融合,有的甚至还融入了心理学课程,药理实验的教学内容得到了丰富和补充,同时,开始设立专门的实验室、实验教学人员,使用统一的教材,进行统一授课,实验的仪器设备和经费开支有较大的提高;(3)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这一时期,素质教育作为普遍的教育理念被提出来,药理实验学响应国家号召积极进行探索和革新,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实验室的投资规模大大增加,使实验条件大为改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被引入教学,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提高了教学效率;实验教材的编写更加完善;成立了不少实验室教学的示范基地,带动全国范围内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

3药理实验教学改革中科研思维培养不足的原因

经过三个阶段的探索和改革,药理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其中教学中不重视科研思维的培养是较为突出的问题,究其原因如下:(1)没有形成培养科研思维的良好教学氛围。传统的应试教学对很多学校、教师的影响非常深刻,许多学校依然没有形成培养学生科研思维的良好氛围,从教多年的教师依然存在旧式教育观念,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忽视了学生自主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科研思维的训练。(2)实验教学课程缺乏创新。科研思维的培养是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激励的,并加以反复多次的训练使学生经过启发获得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研究体系,然而现在很多从事药理实验教学的教师还存在把课程当任务完成,按步骤把实验走一遍,很少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引导,未能认真对待学生提出的假设、推理和发散性提问,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3)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脱节。科研思维的培养是需要贯穿于理论到实践整个过程中的,体现在思维方法、研究方式、研究内容等的培养和训练的过程中,必须来源于理论基础知识又相应实践到实验教学中去,而很多药理学的教师还存在机械的让学生复制实验步骤不进行深刻的理论解析,或是将大量时间用于理论知识的加固,没有留足充分观察、记录、推理结论、攥写报告等的时间,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没能有效结合,大大降低了实验教学质量。(4)实验设备的更新和投入不足。药理学实验的教学大部分需要进行体内、体外实验,需要具备基础实验场地、设备和动物资源,也就意味着需要充足的实验经费支撑。目前我国欠发达地区教育系统内的实验设备尚落后于发达地区,拥有完备设备的教学型实验室还较少,教学经费有限,未能充分服务于教学一线需求。(5)教学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教师和教辅人员是药理实验教学的主导,对实验教学质量有直接影响。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下,素质教育应渗透于药理实验教学的方方面面,但很多教学人员的教学观念、方式方法等尚未跟上时代的步伐。总之,药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开始的比较早,但过程比较缓慢,科研思维培养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面临很多困境和不足。

4药理实验教学改革中提高科研思维的意见与建议

科研思维的培养是新时代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要求,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是现代药理实验教学重要任务、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1)药理学实验中心应培养科研的良好氛围。创新是二十一世纪的时代精神,也是我国的基本发展战略,倡导全民创新的今天,药理学科研领域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作为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工作,药理学实验中心应该加强科研精神的宣传、教育,培养科研思维、创新思维的良好环境和氛围。同时,加大药理学实验设备和先进教学手段的引入和改良,保证经费投入,使先进的仪器设备能真正服务于高校的师生,提升其科研的兴趣和能力。同时,保障仪器设备的高使用率,共享教学科研资源。(2)药理学实验教师应加大药理学实验教学的课程改革探索。科研思维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任重而道远,教师应正视药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听取学生的意见、研读新课改的要求和时代精神,认真上好每一堂课,鼓励学生将药理学理论学习、实验设计和结果分析变成常态学习的形式,尊重学生的合理想象和发散性思维,引导学生确立适合于自己的独立思考方法和研究路径,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并培养科研思维。(3)药理学实验教学工作者应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药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和科研思维的培养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新时代的药理学实验教学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法和实验技术,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利用现有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互动。只有教师的自身综合素质提高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的未来医药学工作者才能成为现实。药理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无法一蹴而就,也不能单靠个体来完成,必须结合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长期坚持和共同努力。

5结语

药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进行了简要分析,同时梳理了药理实验教学三次改革的成果以及科研思维培养面临的困境和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罗 敏 纳 鑫 张 玲 周轶平 单位:昆明医科大学药学院暨云南省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

参考文献

[1]马腾飞,王允,李梅,马行,夏安周,谷淑玲.在药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研思维能力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3):77-78.

[2]黄正华.浅谈药理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技能培养[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7):268-270.

[3]李娜.浅析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育,2016.14(7):20-21.

第9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改革确保根本

在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进一步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气象,新的教学改革风起云涌,名目繁多。但许多教学方法在追求创新的同时,忽视甚至丢掉了语文教学中最基础最根本的东西。其实一些优秀的传统语文教学法看起来朴实甚至笨拙,但由于它触及母语学习的内在规律,能够卓有成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水平。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同时,请不要丢掉课堂教学中几个最根本的方面。

一、词语积累

当前的中学语文课堂,对课文内容的解读、挖掘、赏析、拓展成为了重点,对学生概括、分析、发散、创新等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了主流,对人文意义的发掘追求受到了追捧。但是,在这样的课上,教师对文本最基础的字词教学却有所忽略。词语是构筑语言大厦的基石,词汇的贫乏显然不可能形成思维的缜密、情感的丰富、表达的准确。遗憾的是,当下对词语的积累和训练并没有在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受到重视,反而渐渐被掩盖在一拨又一拨的质疑讨论声中,淹没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探究创新潮中。相对于同属语言学科范畴的英语学科而言,其单词识记、默写等常规教学活动落实得相对到位,可是作为母语的语文教学却缺乏积累词语、扩充词语的自觉意识。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依托课文或单元,有意识地进行词语的听写,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重要词语的音、形、义,通过一定量的词语积累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二、反复诵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等,都反映了古人对包括诵读在内的读的重视。读符合语文以言语形式作为教学内容的学科特点,读符合母语习得的学习规律。当下的语文课堂,诵读有弱化、边缘化、虚拟化、象征化的倾向。一提到诵读,有人往往不由自主地想到旧时私塾教师读书时摇头晃脑的刻板拘谨形象,担心大量诵读会占用学生讨论、质疑、探究的时间,担心语文教师的阐释、分析、解构不到位。以前,传统的分析教学法盛行课堂,教师的“满堂灌”无疑强制性地剥夺了学生诵读的时间、空间。而现在,质疑、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风行一时,尽管诵读的作用并没有被否认,但实际上有的教师几乎主动放弃了通过聚焦文字来诵读文本,特别是放弃了自由诵读和反复诵读,生怕由于诵读耽误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时间。

其实,对于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文本的诵读,特别是通过反复诵读来觉悟、顿悟,远比动辄对话、提问、讨论、质疑、探究、创新让学生更有收获。成功的诵读教学,不仅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整体把握能力,也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三、课文复述

复述课文可以说是感性的、浏览式的阅读,但却是整体感知文本的真实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能力,而其他如概括、分析、质疑、批判、创新等能力都由此衍生。在课堂上,一味分析文本,像医学解剖一样肢解课文,抓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语文教学方法,现在已基本不再使用。有些教师转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来寻找课文的某个切人口开掘课文。这样的方法当然好,但有时会无意间忽视了复述课文这一比较朴实的环节。其实让学生养成复述课文的良好习惯,读后不自觉地回味一下,重现文本的整体风貌,笨是笨拙,但却是成就语感、整合文本、品味细节、培养口头表达的好方法。

四、落实默写

黎锦熙先生说过:“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青少年时期记忆力最强,多背诵一些古诗文,少学一点翻译和繁琐无用的分析,在语文界已经有共识。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一定篇目的优秀诗文,高考也重视对背诵篇目的默写,这些都体现了鲜明的导向性。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篇目,特别是那些我国文化的精华,并建构自己的文化底蕴,将为自己的语文素养打下根基并受益终身。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时间限制、检查繁琐、教材编排等原因,教师对学生的背诵情况仍然落实不到位,学生背诵的东西太少,积淀得太少,文化底子太薄,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五、课堂练习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