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6 05:18: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城乡规划专业论文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作者简介:牛宇佳(1985-),女,河北唐山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规划与生态学院,助教;朱鹏飞(1963-),男,浙江永康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规划与生态学院院长,教授。(广西 北海 536000)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134-02
全国众多城市规划专业对学生的要求都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等等,独立学院很难展现其独有的优势。北航北海学院规划与生态学院为了使学生们具有自己的特色,提出了生态与规划相结合的特色专业。为了配合特色专业的培养计划,形成有特色的教学理论和体系,因此需要对城乡规划专业的毕业论文及设计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另一方面,又可以实现国家对毕业论文加强管理、要求学术诚信和减少论文抄袭现象的目标,根据对北航北海学院2006、2007、2008三届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的情况进行总结,开展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以期展现特色专业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水平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道德修养。
一、五年制城乡规划特色专业的特征和毕业设计的要求
五年制城乡规划特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按照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培养具有专业生态规划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以及工程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生态专业知识和老村庄规划布局等背景的城乡规划和建设能力、培养有实践经验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使学生具有城乡规划服务的能力,并且注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达到这些能力要求的基础上,五年制城乡规划专业的毕业生不论在基础知识还是在实践能力上都要比四年制的毕业生扎实。
除了要考虑五年制城乡规划特色专业毕业生的特征,还要符合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首先,要把四年内学到的基础知识进行系统的应用,让学生能够通过毕业设计的完成学会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其次,论文要按照调查―分析―撰写―答辩的过程来进行控制,确保每一个环节认真落实,最终符合学校规范和培养计划的要求,让学生不仅在大学能够对知识灵活运用,还要学会规范的科学方式和做事方法。
二、2006级、2007级学生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特色专业的特征和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为了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2006级、2007级共174名毕业生在做毕业论文时是根据导师的专业方向和参与的项目情况结合学生的兴趣而进行选题的。这种导师责任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师的资源优势,并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这时学生的毕业设计及论文仍然以城市规划为主体。而当有的导师没有项目或者导师不负责任、指导能力有限时就表现出来一些共同的问题和现象。
首先,大多数学生并不对自己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分析,而是在网上直接下载相关论文,东拼西凑成自己的论文。有的学生在外面实习或参加导师的项目时,将别人的成果或公司的项目全盘照搬作为自己的成果进行答辩,实际上他没有参与或只参与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些论文和设计出现了大量的抄袭和学术不端现象,对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没有任何好处,反而还可能使他们养成不认真做事、喜欢钻空子、偷奸取巧的坏习惯。
其次,很多学生对到底是做论文还是做设计争论不休,尤其是像城乡规划专业这种实践类的学科来说,学生们更倾向于做设计。认为设计才能够显示出自己的水平,更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因此,学生们忽略了对文字资料的收集工作,每天只是在电脑上画图,更有甚者将别人的规划照搬到自己的设计图中,缺乏设计依据,没有自己的创新和思考。
另外,选择写论文的同学又出现了不会用设计表达自己思想的问题,这无疑是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不利,也很难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三、2008级学生毕业设计改革
针对特色专业的发展和2006级、2007级毕业生的共同特征以及在专业上出现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全院的优势,形成一种完善的特色专业理论和体系,因此对2008级部分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设立了一个“老村庄”毕业设计组,有90名学生,对他们的毕业设计调整要求如下:
对于学生们在选题时缺少经验不知道做些什么的情况,为他们提供一个大方向的规定范围,就是对“老村庄”进行研究。相关部门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只剩270万个,一天消失的自然村大概有80~100个。而中国的老村庄又是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和繁衍的地方,有着非常科学适宜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因此从老村庄中学习,提炼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规划思想也是切实可行的,同时可以养成保护老村庄的意识,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从这个角度出发,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选择一个以上老村庄作为研究对象,自己去收集资料,通过上网查找等方法确定自己感兴趣的村庄。这样就可以使学生选择具体的研究对象,从而有效减少抄袭现象。
确定对村庄进行研究的内容和范围。首先要对研究的村庄有一个基本情况的了解。比如说这个村庄的地理环境、周围的山川走势、大致的地理区位、村庄的人口和规模、特色等。在这一阶段,就要分导师进行指导。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系统地调研,要求他们通过现场踏勘、对村民进行访谈等方法了解村庄的地形地貌、道路、水系、景观、主要农作物、古树名木、特色建筑、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承等许多内容。
根据调研的资料和学生的兴趣进行选题,拟出开题报告,进行开题答辩,通过以后拟定出论文大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会发现还有哪些内容和方向没有调查清楚,写出需要补充调查的条目,有针对性地进行第二次收集资料。
如果出现选题过大或过小、调查不方便或选题意义不大的情况,在中期分流的时候可以更改题目。这时会出现需要重新调查的情况,但这一次确定的题目将不能够再次更改,目的是使学生们认真对待自己的题目,认识到开题的重要性。
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规范写作,教会他们写科学论文的思路、结构和逻辑性。严格按照规范的论文格式、中英文摘要的书写方式来要求他们,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很多学生论文中出现大量的错别字,一定要让他们严格要求自己,学会自我检查和互相检查,提高自我学习的意识。
答辩时,让学生们用10分钟展示自己的毕业设计,要求他们在指定设计内达到预期的目的。要求2008级毕业生在写作论文的基础上学会用设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做好资料调查、分析与总结工作,在提出自己的设计依据的前提下用设计来展现新的创意和构思。这样解决了以往教条的论文或设计形式,有利于更好地使学生们的理论与实践结合。
四、2008级学生毕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这一届90名毕业生进行了“老村庄”方向的毕业设计(论文)调整以后,论文的质量与没有进行调整的分组相比有了很大提高。学生也普遍反映可写的内容更丰富,不再需要东拼西凑来写论文了。但是这一届毕业生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有:
1.学生对老村庄的调查不太重视
这一类学生在选择村庄时不积极或随便选一个,不做现场调查,只在网上下载一些资料就想蒙混过关,或者是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就到村庄里拍拍照、随便看看,这些都受到之前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的影响。另外,学生对老村庄这种宝贵的历史财富认识不足,没有意识到老村庄可以给规划设计带来多大的帮助,片面认为老村庄都是过时的,不需要学习的,殊不知老村庄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保护等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规划思想正是现代规划设计师缺乏的精神和理念。
2.学生很重视但不会调查
这些学生对老村庄的选取非常积极,早早选好了村子就去调查,但由于没有明确调查的内容和目标,因此收集资料的效率很低,回来后发现没有东西可写。对这样的同学,要求导师在他们去调查之前针对不同村庄的特点,为其需要调查的条目和可能会涉及到的调查方法提出建议,让学生做好准备以后再去调查。
3.有的学生选择的调查地点不方便
这一类学生多是在调查回来后发现与专业方向不一致,需要重新或增加调查。而学生们一般都是在假期去调查,如果调查地点离家过远就会出现调查不方便的情况。因此建议他们选择家乡附近的村落进行调查。另一方面,也不容易产生语言沟通问题,可以大大提高资料收集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4.很多优秀的同学同时做论文和设计,但关联性差
这些学生在从老村庄中提炼出设计元素应用到自己的设计构思中的方法还是掌握得不熟练,体现在对村庄的特点研究得很详细,但在自己的设计中却没有体现出来。这种情况就要求学生多与导师沟通,在建立起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活学活用,用图纸展现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构思。
面对在实施老村庄研究中这几类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不断完善特色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改善。一方面,涉及对答辩时间的调整,从之前的5月份调整到前一年的10月份。这就要求学生利用好假期,提前在寒假就开始进行调查,这样学生回到学校以后有一个学期的时间与指导老师进行联系和沟通,到暑假的时间再进行补充调查就可以了。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学生不会调查和调查不充分的问题。
[关键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3-0024-02
根据教育部2012年版本科人才培养专业目录,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由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城乡规划方向拆分而来[1],原来100多所开设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学校基本上都开设了此专业,但各个学校所依存的学科背景大不相同,但是培养目标都基本相同,要培养能够从事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形成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该专业的专业实习普遍存在着“实习”与“就业”分离、“实习”与“设计”分离、“实习”与“论文”分离、实习模式单一等现象,如何将这些结合起来,探索一体化的专业实习模式,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有关实习模式的研究,主要涉及实习基地[2]、实习方法[3-5]、实习指导教师[6-7]等内容,但是,缺乏对实习模式的综合统筹考虑。因此,开展“三结合”的实习模式研究具有前瞻性和重要实践意义。
一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习面临的问题与改革背景
1 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校资源超负荷运转和企业的市场化运作等因素,使得专业实习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不愿支付培训成本。基于各种因素,很多规划设计单位不愿意接纳学生实习。城乡规划行业属于技术门槛高行业,生产中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员工培训,学生到设计公司实习,往往不能够马上进行规划设计,给企业带来效益,反而还会增加企业的食宿成本和培训负担。
(2)传统集中实习模式单一。传统实习主要采用集中实习模式,学生人数多,规划设计公司接受能力有限,很多企业仅能容纳3~5人,能够有时间指导学生的工程技术人员非常有限。在当前本科院校培养目标是个性化的、多元的。而集中实习的单一模式不能适应当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3)就业压力影响学生实习投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所有的理论课程都已经结束,很多学生都认为这正是就业找工作的时候,因此,学生奔波于各种人才招聘会、思考各种就业的可能机会、尝试各种心仪的行业,导致不能够全身心投入专业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实习效果。
2 专业实习的改革背景
目前,国家针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出台了很多政策,目标指向都是为了推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转型。《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实践教学模式是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国家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通过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地方高校的办学思路应转到服务地方经济、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型专业。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出具有综合协调能力、制图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需要认真思考。合理地制定毕业实习模式,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回应。目前,全国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高等学校大约有100多所,绝大多数学校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确定为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具有很强的同性,错位发展应该是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方向,地方应用型学院应该将人才培养定位为能够做村镇规划的应用型人才。
二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三结合”实习模式构建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由“专业实习、就业创业、论文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体系构成,具体包括专业实习与就业创业结合,专业实习与论文设计结合,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相结合三个部分组成。(图1)。
1 生产实习与就业创业结合
生产实习与就业创业结合,即学生的专业实习领域、毕业就业方向、毕业后创业意向相结合。生产实习阶段是专业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过度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有很多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参与了实习单位的很多实际应用项目,通过这个阶段的培养,很多学生完全能够胜任其工作,实习单位每年也要引进一批人才充实自己的工作队伍,为了节约培训成本,就会将实习学生中业务能力强的实习聘为员工,特别是那些本地生源的实习学生更是受到特别的青睐。同时,在这个万众创业的时代,实习学生更是充满期待,因此,在这长达8个月的专业实习过程中,实习学生更是将其作为创业的试验田。特别是我校设立的创业园,可以免费为创业学生提供免除租金两年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不少学生在其进行创业。从2008年开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利用专业实习时间进行创业的每年有5人左右,占全部实习学生的10%。
2 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结合
“生产实习与毕业论文(设计)”结合,毕业设计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过渡阶段,将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结合,即把实习单位生产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题目,在实习单位师傅和学校指导教师的双重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既增强了实践动手的真实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增强了指导教师的责任感,弥补了校内毕业设计与校外生产实际相脱节的情况。将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结合,即把实习单位生产中面临的值得研究的问题作为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在实习单位师傅负责指导学生实际数据的处理,学校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问题研究,既增强了研究的针对性,提高了研究的兴趣,也提高了指导教师研究的实际应用度。从2008年开始,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将专业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一整个学期,与毕业设计结合,同时毕业论文也可以在这个阶段完成。我们在实施时采取有实习单位确定毕业设计选题,学生与学校指导教师共同确定毕业论文题目,双导师(实习单位师傅、学校指导教师)、校企联合汇报制度,企业教师必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学校指导教师也要具有讲师职称和硕士生学位的教师。
3 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结合
集中实习即集中式实习教学,安排在实习基地进行,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带队,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实习指导,有指导教师对生活安全进行安排,有利于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学生之间更多的交流。分散实习即学生自我联系实习单位,主要靠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网上指导,由实习学生家长进行实习安全管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定点就业。无论哪种实习方式,都有其优缺点,但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培养才是关键,因此,我们认为集中实习与分散实习应该结合进行,l挥各自的优势,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分散实习,特别注重过程管理。在学生提出申请、提交实习单位接收证明、实习单位指导老师后,经过实习指导小组同意后方可实施,实习期间由校内指导教师进行专门管理,通过电话、微信与学生及实习单位、学生家长保持联系,实行“三导师”的指导。
本文总结了我国目前本科人才培养的实习模式特点,分析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习存在问题与改革背景,提出了“三结合”的专业实习模式,并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总结了其近十年来的“三结合”实习教学模式的特点,希望提高应用型、创新性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吴重光,程远,余端仪.建立校内仿真实习基地改革生
产实习模式[J].化工高等教育,1997,8(2):32-35.
[3]马健生,孙珂.基于课堂观察技术的免费师范生研究型
教育实习模式初探[J].教师教育研究,2011,23(3):25-27.
[4]李本俊,孙长海,陈丽坤.以就业为导向建立药学高职
多元化实习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6,8(2):30-35.
[5]李长庚,孙克辉,盛利元.高校理工类专业生产实习模
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25
(6):12-14.
[6]胡幼常.产学研结合的毕业实习模式探索[J].中国高校
科技,2012(5):33-35.
一、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时代意义
1.应对当前复杂人地关系矛盾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正面临经济高速增长下日趋明显的资源稀缺、环境污染问题。各种资源、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人地关系矛盾加剧,经济增长所形成的巨大利润正逐步被高额的稀缺资源购买成本和环境治理成本所消耗。21世纪的中国,必须实现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战略,走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要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就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人地关系协调发展要求、实施可持续理念与行动计划的人才队伍。“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基础理论。让受教育者树立起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地观,是人文地理教育的重大使命。因此,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及其课程体系的构建,对于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快速城市化及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涌现了诸如城镇化人口质量不高、城镇空间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适应、城镇体系发展不协调、土地利用粗放等一系列共性问题。对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小城市(镇),如何着手城市交通、住房、工程管线布局等城市实体空间规划问题的解决,成为当务之急;而对于那些已经走向城市化成熟阶段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在解决城市实体空间规划的同时,频频关注起“人地和谐”关系建设、区域协调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和人文关怀等问题。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具备了从城市实体空间规划到“人地关系”人文哲学的多层次素质,拥有从宏观、中观城乡规划,高起点做好城市(镇)规划设计、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到微观项目规划(策划)的综合能力,能较好地满足我国现阶段快速城市化、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要。
3.现代地理科学发展的必然需要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经过长期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完整的课程体系,与此同时,地理学科又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具有社会实践性和区域性的时代特性。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应用性强的学科特性,要求它在服务于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同时,更应在丰富和发展地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上,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能够与硕士、博士“人文地理学”专业进行较好对接,避免了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对口不清晰,专业学科、知识体系不连贯等问题,对现代地理科学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意义。
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能力要求
1.通用技能要求
通用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所有专业大学生教育阶段均应具备的共性技能,包括资料收集与信息捕获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机软件和外语应用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
2.专业基本技能要求
专业基本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必须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基础性技能,是对本专业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的基本要求。包括地理野外考察与综合分析能力、熟练掌握城乡规划基本规范的能力、计算机专题地图编制的能力、遥感技术运用及分析处理能力和GIS软件应用能力等。
3.专业创新技能要求
专业创新技能是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知识、通用技能和专业基本技能综合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包括城乡规划实务与图件综合设计与实践能力、科学研究、创新意识与协同攻关能力、撰写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等。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1.课程体系设置基本原则
厚实理论基础的原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既应充分体现地理学的理论与前沿发展,又同时体现相近专业如城市规划、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在人文地理、城乡规划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如遥感、遥测、GIS技术,以及高等数学、计算机等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等方面有所体现。在专业理论基础的构建上应以人文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平台,充分融合规划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并及时将各相关专业领域的最新知识增添到理论课程体系当中。
拓宽实践口径的原则。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更注重于实践应用,因此,在其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根据本专业目录对学生通用技能、专业基本技能和创新技能的要求,相应开设课堂实验、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环节设计的社会关联性,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相结合,共同建立起课内实践环节、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实践基地的实践课程体系,达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创新能力之目的,为社会输送具有一定操作能力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型人才。
凸显地方特色的原则。与原有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相比,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口径由宽变窄,实现了与硕士、博士阶段人文地理学专业的有机衔接。作为地理学科一个崭新的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必须在培养目标和特色方向定位上发挥其多学科综合的专业优势,解决原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面太宽,专业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应尽量规避其发散缺陷,注重向更深入、更收敛的方向发展,突出其综合性专业特点。在课程开设中,应避免地理科学、环境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等相关专业主干课程的简单叠加,过于追求全面,导致课程门类多、衔接不当等问题。应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充分利用相关学科的优势资源和各院校教学科研条件,遴选出凸显地方特色的培养方向。
2.课程体系设置案例分析
广东韶关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在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出台后,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与新专业目录归口对接的结果,其课程体系的设置既充分考虑了国家教育部2012年新专业目录的基本要求,又汲取了同类院校已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成功经验和相应教训,也结合了本校、本学院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实践教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044-02
一、引言
教育部等部门2012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高校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实践育人基地建设等,全面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提高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结合农林特色,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前身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根本,主要培养具备地理学、城乡规划和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结合实践教学掌握区域、城乡规划发展规划的整个流程,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实践教学对于进一步巩固、掌握和灵活运用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方法,结合实际提高广大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农林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性强,根据对2001—2008级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研,毕业生目前主要在国土部门、住建局、设计单位、城管部门、环保部门、房产公司等相关单位从事土地整理与开发、土地规划和管理、乡村规划设计、森林城市规划设计、环境规划治理、园林绿地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城乡管理等职业,这些都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如运用CAD、PS等绘图软件绘制规划图,运用GIS进行空间分析等。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使毕业生能够胜任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土地开发与整理、城乡规划管理等工作,必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升毕业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本专业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所需还有一定差距,这些都促使本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1]。
三、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1.实践教学环节学时相对较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要求理工农医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学时)不少于总学分(学时)25%。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2007级及以前实践教学学分数为38,占总学分165的比例为23.1%。2009级到2011级,实践教学学分为30.5,占总学分165的比例为18.5%,其中专业模块的学分数减少了5个学分。这个比例明显低于教育部的要求。为此在2012级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逐渐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方面的内容,如增加了创新创业学习等,学分数达到了总学分160的27.5%,符合了教育部的规定,但是与国内开设同专业的其他学校相比(如河北农业大学实践教学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比例为44.3%),实践教学学时还是偏少。
2.实验室、实习基地不能满足要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目前签协议的实习基地主要有校内测量学、气象学实习基地、城市规划展览馆实习基地、清凉峰镇实习基地。实验室主要有手绘制图实验室和CAD制图实验室。自然地理学、气象学的实验室是与土壤学科共用、RS、GIS的实验是与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专业共用。本专业每年招生60人左右,这些实验室、实习基地远远满足不了实践教学的需求。
3.实践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主观能动性较差。目前本专业的实验、实习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差。如在城市规划综合实习和城市详细规划实习中,都是指导书发给学生后,教师先把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要求、绘制图纸等内容先详细地讲一遍,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内容,机械地完成,虽然参与了实践教学活动,但实质上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少积极主动的思考[1]。
4.实践教学模式多样,但质量有待提高。目前,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比较丰富,主要有课程设计、课内实践、综合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学科竞赛、开放实验、创新项目等。但是在实践中,学生多是为了拿学分去参与的,师生是“一对多”的关系,根本不可能“面对面、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加之考核要求不高,一些学生应付了事,实践教学质量不高。再者,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缺少对学生的监管,也没有对实践指导教师的监督,因此有的实践课的“实践”效果较差,实践质量相对较低[2]。在毕业设计环节中,由于与考研、考公务员、找工作等冲突,再加上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这些都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
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措施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已成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3]。
1.重视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工作,关键在于认识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提高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性课程所占比例偏低,某些课程教学中实践性学时所占比例偏低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所占的比例。结合专业特色和学校特色,采用网络课程,构建实践教学平台:认知实践教学平台、专业技能实践教学平台、创新能力实践教学平台、综合运用实践平台等,在平台上设置实践教学的各种模式和交流平台。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与老师、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和掌握各种实践教学的流程,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
2.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陈庆章,2013)进行实践教学。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进行实践教学,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与知识获取为主”的教学模式。根据实验、实习等实践教学的不同情境教学,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从传统的“课堂—实验—实习—考试”模式向立体化模式“A理论知识(课堂授课)—B实验训练(早进实验室)—C创新课题、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早进课题、早进团队)—D实习、实践和社会调查(早进基地)—E完成实践教学、教师项目和毕业论文[5]—F创新”即“六步”教学新模式转型。通过这种教学学习模式,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设计实验方案,与老师同学进行讨论研究,不断完善实践方案,最终解决问题。如在城市详细规划实习中,我们把规划地块红线图给学生后,让学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用地分类》等法规标准和课堂上学的知识,设计规划方案—包括规划文本、说明书的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纸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系列图纸的绘制。大家以小组为单位(5~6人)先把自己的设计理念和功能空间结构、道路骨架进行讨论研究,然后完善方案,进行规划编制。通过规划方案的编制,学生可以掌握详细规划的流程,并能熟练运用规划制图软件CAD和PS。
3.完善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开展实践教学的培训。建立有效的人才引进和现有教师的培训机制,加大对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引进和现有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力度,如2013年6月17日,辽宁省在沈阳师范大学举办了法学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拓展实验设备和实习基地。在现有的实验、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努力进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与规划单位、设计单位、管理单位等建立实习合作,使学生早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从而提升自己的实践技能。
组织和质量监控保障?摇成立实践教学课程小组,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落实实践教学绩效考评制度,保证实践项目优质高效的完成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会玲,张炜平,张丽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8).
[2]齐艳红,王蕾,胡囡,赵映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教育论坛,2011,(11):149-150.
[3]牛海鹏.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化和完善[J].高教论坛,2011,(2):47-49.
[4]秦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法制与经济,2012,(2):112-115.
[5]胡国柳,韦开蕾,柯佑鹏.浅议“四早”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J].琼州学院学报,2012,19(4):30-31.
关键词:规划生态学 特色课程 生态学 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39-02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简称北航北海学院)于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5年制城乡规划专业。该专业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以生态规划为指导进行跨专业人才培养,开设有园林植物学、生态学原理、规划生态学、建筑生态学等生态学基础课程。从2008年开始开设规划生态学和建筑生态学课程,是国内唯一开设这两门课程的院校。2012年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获广西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其中《规划生态学》是该立项项目的特色课程之一。目前已有自编的《规划生态学》(于2009年1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教材,该教材获广西区优秀教材立项和本校优秀教材项目立项,并且该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
1 《规划生态学》课程定位与目标
1.1 课程定位
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生态学背景,以能力为核心,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职业能力、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服务于广西区、北部湾经济区和全国各地。《规划生态学》课程涉及生态学和规划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等内容,强调以生态学理论来指导规划,是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特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特色课程之一。[1]
1.2 课程目标
《规划生态学》课程以实际工作中的规划项目为例,介绍与城乡规划相关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剖析规划项目中存在的生态不合理性,详尽系统的介绍怎样将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城乡规划中编制符合生态学发展规律的项目规划。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规划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能够将生态学和城乡规划结合起来,制定以生态为前提和导向的科学规划。
2 《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2.1 教学内容
《规划生态学》理论课时为32学时,在城市生态学、普通生态学、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先修生态学基础课程上展开教学,教学内容分为:引论、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生态学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三大部分,共16章,详见表1。
该课程的难点在于生态学的哪些理论和技术方法可用以指导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以及相关的生态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城乡规划怎样应用。课程结合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在后续的传统村落调研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村落的调研,应用规划生态学的理论对传统村落进行生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态规划的技术与方法,编制传统村落修复性规划方案,以体现专业特色,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2 师资队伍
该门课程的教学师资队伍由1~2名主讲教师和1~2名辅讲教师组成,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师资配置方面较为合理。课程教师责任感强、专业知识精通、团队协作精神好,形成较为稳定合理的专业梯队。在长期的教学中,由1名教授或者副教授担任课程的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校年度的教学安排及科研情况,选取1~2名中青年优秀教师和课程负责人一起作为主讲教师,主讲教师需涉及城乡规划和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专业基础扎实,知识渊博,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2.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中,根据学校及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采用传统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自导式(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3]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安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详见表2。
2.4 教学条件
(1)教材建设。
目前已有2009年12月出版的自编教材《规划生态学》,该教材是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推荐教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计划项目。虽然已经有自编教材,但是这不能满足城乡规划学于2011年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的需要。[4~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新近案例充实教材中案例部分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新近案例的引入需征得主讲教师的同意,并讨论后选择典型案例,作为以后课程的教授内容,同时也作为教材内容的更新和充实。
(2)教学参考资料建设。
北航北海学院每个学期都会根据教师对参考书和期刊征订申请,征订教学需要的参考书和期刊。因此,课程主讲教师在每个学期都可以向学校申请购买和征订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和学术期刊,以便于教师备课丰富教学内容。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近年来,《规划生态学》作为广西区城乡规划特色专业色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开展课程建设,利用网络资源和优势,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为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可参考的教学资源,同时也通过相关专业和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反馈情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
(4)实践平台建设。
目前《规划生态学》课程为纯理论课程,没有专业的实践部分,实践部分在今后相关课程设计和实训中开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规划生态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其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北航北海学院在校外一些传统村落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作为学生的活体教材。教师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课程应用实例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训。
学校目前已建有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设计室、专业设计室、模型实验室、生态与园林实验室,配备有相关实验设备,为学生进行规划生态学课程实践提供了实验条件和场所。
2.5 考核体制
考虑到《规划生态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摒弃以往只用期末考试来进行课程考核的形式,兼顾公平、公正,重新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课程考核分为笔试、课程论文或设计两部分。笔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规划生态学主要知识和理论的掌握;课程论文或设计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主要体现学生对课程知识应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应用两方面的考查,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够更好的达到课程教学预期目标。
3 《规划生态学》课程建设成效及改革
3.1 课程建设成效
目前,《规划生态学》课程已有2006级到2010级5届城市规划专业的400多学生上过这一课程,经过5年多的实践和探索,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主要有:(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对课程教授的内容和方法都比较认可,在课程教学评价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毕业生获得广泛好评,目前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还有不少学生考上香港大学和国外一些知名院校的研究生。(3)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能力的提升。通过课程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继续学习和深造,并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进行交流访问,加强国际交流和学习,引进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调动了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4)提升了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影响力。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到全国各地工作的毕业生把课程的思想带到了工作中;另一方面,考研继续学习的学生也把课程的思想和科研方法带到了学习科研中,这样就把这一特色课程的思想带到全国各地。此外,课程组的教师从事城乡规划项目编制或评审,在区域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3.2 课程改革
虽然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成效。(1)聘请城乡规划专家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的案例或者开展讲座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的案例,此外,还可以邀请专家对学生完成的设计作业进行点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2)开展校园生态规划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应用规划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设计作品,参加全国学生设计大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3)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国外交流学习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建立与国外高校间的学生交流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也为学生以后出国留学打下基础。(4)丰富课程教学参考资料。该课程目前在其他高校没有开设,与此相关的书籍也很少,因此,参考资料相对来说比较缺乏,需要通过国内外交流学习以及网络等资源,进一步丰富参考资料。(5)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听取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评价,不断改进,建成校精品课程,也为以后广西区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申请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鹏飞,卿贵华.规划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6.
[2] 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7-30.
[3] 梁飞媛.教学方法的思变[J].教育学术月刊,2011(9):105-107.
关键词:规划生态学;特色课程;生态学;城乡规划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000-00
引言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简称北航北海学院)于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开始招收5年制城乡规划专业。该专业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以生态规划为指导进行跨专业人才培养,开设有园林植物学、生态学原理、规划生态学、建筑生态学等生态学基础课程。从2008年开始开设规划生态学和建筑生态学课程,是国内唯一开设这两门课程的院校。2012年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获广西区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立项,其中《规划生态学》是该立项项目的特色课程之一。目前已有自编的《规划生态学》(于2009年12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教材,该教材获广西区优秀教材立项和本校优秀教材项目立项,并且该课程获得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立项。
一、《规划生态学》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定位
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生态学背景,以能力为核心,具有良好职业素养、较强职业能力、适应性强、有创造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以服务于广西区、北部湾经济区和全国各地。《规划生态学》课程涉及生态学和规划学科的相关理论、方法、技术等内容,强调以生态学理论来指导规划,是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特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特色课程之一。[1]
(二)课程目标
《规划生态学》课程以实际工作中的规划项目为例,介绍与城乡规划相关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剖析规划项目中存在的生态不合理性,详尽系统的介绍怎样将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城乡规划中编制符合生态学发展规律的项目规划。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规划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基础、研究步骤和研究方法,能够将生态学和城乡规划结合起来,制定以生态为前提和导向的科学规划。
二、《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教学内容
《规划生态学》理论课时为32学时,在城市生态学、普通生态学、生态规划与设计等先修生态学基础课程上展开教学,教学内容分为:引论、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生态学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三大部分,共16章,详见表1。
表1 《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表
教学内容构成 教学章节及内容 学时数
一、引论 第1章 绪论 2
第2章 城镇体系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第3章 城市总规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第4章 详细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第5章 村庄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 2
二、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学理论和技术方法 第6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基础理论一 2
第7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基础理论二 2
第8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一 2
第9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二 2
第10章 规划的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三 2
三、生态学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第11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镇体系中的应用 2
第12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2
第13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市详细规划中的应用 2
第14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 2
第15章 生态规划与设计 2
第16章 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评价 2
该课程的难点在于生态学的哪些理论和技术方法可用以指导城乡规划编制工作,以及相关的生态学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城乡规划怎样应用。课程结合城乡规划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在后续的传统村落调研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村落的调研,应用规划生态学的理论对传统村落进行生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生态规划的技术与方法,编制传统村落修复性规划方案,以体现专业特色,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师资队伍
该门课程的教学师资队伍由1-2名主讲教师和1-2名辅讲教师组成,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师资配置方面较为合理。课程教师责任感强、专业知识精通、团队协作精神好,形成较为稳定合理的专业梯队。在长期的教学中,由1名教授或者副教授担任课程的负责人。课程负责人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和学校年度的教学安排及科研情况,选取1-2名中青年优秀教师和课程负责人一起作为主讲教师,主讲教师需涉及城乡规划和生态学的教学和研究,专业基础扎实,知识渊博,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中,根据学校及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采用传统式、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和自导式(自学+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3]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安排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具体详见表2。
表2 《规划生态学》课程教学内容提要、教学方法及目的
教学章节 教学内容提要 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绪论:《规划生态学》课程开设的背景、目的及意义。《规划生态学》教材编写过程及现实价值。城镇体系规划案例、城市总规案例、详细规划案例和村庄规划案例的生态学分析: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规划案例,分析其符合生态学和不符合生态学规律之处,并针对不符合生态学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 传统式
+案例式
+启发式 让学生明确课程开设的目的及意义;掌握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规划案例进行分析。
第6章、
第7章、
第8章、
第9章、
第10章 城乡规划相关生态学基础理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城乡规划相关生态学技术方法:生态分析、生态规划与设计。 传统式
+研讨式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城乡规划中常用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
第11章、
第12章、
第13章、
第14章、
第15章、
第16章 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在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村庄规划中的应用。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规划与设计的评价。 传统式
+启发式
+案例式
+自导式 让学生理解如何将生态学相关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于城乡规划中,学会编制生态规划,并能对规划方案进行生态合理性评价。
(四)教学条件
1.教材建设
目前已有2009年12月出版的自编教材《规划生态学》,该教材是全国高校城市规划专业推荐教材,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优秀教材计划项目。虽然已经有自编教材,但是这不能满足城乡规划学于2011年作为一级学科来建设的需要。[4,5]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入新近案例充实教材中案例部分教材内容。教学过程中新近案例的引入需征得主讲教师的同意,并讨论后选择典型案例,作为以后课程的教授内容,同时也作为教材内容的更新和充实。
2.教学参考资料建设
北航北海学院每个学期都会根据教师对参考书和期刊征订申请,征订教学需要的参考书和期刊。因此,课程主讲教师在每个学期都可以向学校申请购买和征订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和学术期刊,以便于教师备课丰富教学内容。
3.网络教学环境建设
近年来,《规划生态学》作为广西区城乡规划特色专业色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开展课程建设,利用网络资源和优势,努力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为相关专业教师和学生提供可参考的教学资源,同时也通过相关专业和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反馈情况,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网络教学资源。
4.实践平台建设
目前《规划生态学》课程为纯理论课程,没有专业的实践部分,实践部分在今后相关课程设计和实训中开展。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规划生态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其在实际当中的应用,北航北海学院在校外一些传统村落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作为学生的活体教材。教师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进行课程应用实例和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学和实训。
学校目前已建有城乡规划专业基础设计室、专业设计室、模型实验室、生态与园林实验室,配备有相关实验设备,为学生进行规划生态学课程实践提供了实验条件和场所。
(五)考核体制
考虑到《规划生态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摒弃以往只用期末考试来进行课程考核的形式,兼顾公平、公正,重新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课程考核分为笔试、课程论文或设计两部分。笔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规划生态学主要知识和理论的掌握;课程论文或设计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主要体现学生对课程知识应用、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理论知识和应用两方面的考查,可以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够更好的达到课程教学预期目标。
三、《规划生态学》课程建设成效及改革
(一)课程建设成效
目前,《规划生态学》课程已有2006级到2010级5届城市规划专业的400多学生上过这一课程,经过5年多的实践和探索,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些明显的成效。主要有:(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不断提高,学生对课程教授的内容和方法都比较认可,在课程教学评价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2)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毕业生获得广泛好评,目前学生的就业率达到90%以上,还有不少学生考上香港大学和国外一些知名院校的研究生。(3)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能力的提升。通过课程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继续学习和深造,并选派青年教师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进行交流访问,加强国际交流和学习,引进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调动了青年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4)提升了北航北海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影响力。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一方面到全国各地工作的毕业生把课程的思想带到了工作中,另一方面,考研继续学习的学生也把课程的思想和科研方法带到了学习科研中,这样就把这一特色课程的思想带到全国各地。此外,课程组的教师从事城乡规划项目编制或评审,在区域业内有一定的影响力。
(二)课程改革
虽然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在今后的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成效。(1)聘请城乡规划专家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的案例或者开展讲座给学生讲授城乡规划的案例,此外,还可以邀请专家对学生完成的设计作业进行点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师资力量。(2)开展校园生态规划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应用规划生态学的思想和方法设计作品,参加全国学生设计大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3)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一方面加强教师的国外交流学习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建立与国外高校间的学生交流学习,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也为学生以后出国留学打下基础。(4)丰富课程教学参考资料。该课程目前在其他高校没有开设,与此相关的书籍也很少,因此,参考资料相对来说比较缺乏,需要通过国内外交流学习以及网络等资源,进一步丰富参考资料。(5)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听取教师和学生对该课程评价,不断改进,建成校精品课程,也为以后广西区和国家精品课程的申请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朱鹏飞,卿贵华.规划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6
[2]陈新民.应用型本科的课程改革: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J].中国大学教学,2011(7):27-30
[3]梁飞媛.教学方法的思变[J].教育学术月刊,2011(9):105-107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景观设计课程 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西安科技大学教改项目(地矿类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编号:JG10058)。
景观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其与城市规划、建筑学密切关联,同时涉及地理学、社会学、美学、艺术学、植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知识,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1,2]。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属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紧密结合型的专业,如何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体现专业特色、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专业培养方案调整中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的问题,实践教学环节的不断改革和实施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和关键。
西安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2007年开设的新专业,专业开设以来就依托我校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优势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实践教学的安排,同时积极引进规划行业人才,进行城乡规划实践课程的开设,景观设计课程即为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一环。鉴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丰厚、动手能力普遍较弱等特点,本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景观设计课程开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探讨该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如何综合学生知识、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景观设计的方法、技能等,着力培养理论结合实践的现代新型应用型人才,为高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该课程的开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景观设计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当前,国内的景观设计课程主要针对城市规划、园林规划设计、建筑学和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开设,景观设计相关联课程的开设也主要以规划、园林、建筑和艺术为主,而与生态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衔接相对较少,对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也主要以培养设计型人才为主。[3]但景观设计课程本身是属于文科和理工科相互交叉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广泛的自然科学和人文与艺术学科基础上的应用学科,其知识结构复杂且综合性较强,需要初学者具有深厚的相关专业知识积淀。[4]
而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了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城市规划、居住区规划、城镇规划等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开设了AutoCAD、ArcGIS、3DMax、Photoshop等设计专用软件和辅助软件,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已经形成,并掌握了设计必备软件。在大三大四期间开设景观设计课程,一方面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育社会需要的景观设计人才和城乡规划管理人才,将大学教育教书育人和服务社会的双重功能有效结合起来。
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景观设计课程考虑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性质,在课程安排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室内轻室外、重计算机轻手绘等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
尽管我校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遵循的是课堂理论教学+实例设计的教学方法,但在学时的安排上理论教学占据了绝对的主导,以48课时为例,理论讲授占据了40课时,设计实践仅学期末的8课时。
这种教学模式的安排使学生更多的获得的是对景观设计的感性认识和理论知识,但因为设计实习安排在学期末,在具体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不免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于陌生,不能够将理论很好地应用于具体的设计中。同时,景观设计的内容包含居住区景观设计、广场景观设计、公园景观设计、街道景观设计、滨河景观设计等多种主题和类型,但鉴于课时的安排,只能选择一种类型的选题进行设计实训,很难培养综合性、高素质景观设计人才。
2.重室内轻室外
景观设计的理论教学均以室内为主,对景观案例的赏析、景观美学的体现、景观要素的结合均以图片和幻灯片的形式获取,但这种方式获取的信息很难反映实际情况。如对景观空间尺度、景观要素尺度和人的尺度很难准确把握;学生很难获取以自身尺度为标准的景观空间感受;同时对于自然要素作用下的很多光影色彩也难以获得真实的直观的感受。[5]缺乏了实际观察和体会的景观设计作品往往是理想化的设计成果,其现实操作性较差,这也就是当前学习过景观设计的学生甚至景观相关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并不能一走出校园就能进行实际景观设计的原因。
3.重计算机轻手绘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学生的手绘功底普遍较为薄弱,故而在景观设计实训中更多的是借助计算机进行相关图件的绘制。但手绘仍然是从事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基础必修课程,手绘表达是设计思维从大脑向手的延伸,并最终艺术化表达出来的过程。手绘表现是判断把握环境物象的空间、形态、材质、色彩特征的心理体验过程,是感受形态的尺度与比例、材质的特征与表象、色彩的统一与丰富的有效方法,其对环境空间的远、中、近景层次的先后处理、体面与体量关系的掌握、色彩与色调关系的理解、环境气氛与艺术效果都能做到缜密的安排。计算机手段固然在很多设计效果图的制作方面更有表现力,在手绘仍然是进行景观设计所需掌握的一个基本技能。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法探讨
1.教学内容多元化
关键词:人文地理 城乡规划 实践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C
1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开设情况
教育部于2012年将原来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简称资环)专业分地理与城乡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新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针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而形成,其属于交叉学科专业,主要是将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于城乡规划和管理之中。因此,各高校对资环专业进行调整,使得开设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院校,又有理工院校、地矿类院校、财经院校,同时也就形成了多学科背景的态势。
1.1全国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开设情况
通过网络、会议材料等资料,按学科背景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分成地理类、理工类、和经济管理类等三大类,见表1所示。
针对表1中代表性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初步分析,各高校专业核心课程中均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70%的高校开设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详细规划及城市规划原理课程,其余的理论课程据各学校实际情况各略有差异。各高校实践课程开设中,总体课程比例占总课程的24%-35%。相对于理论课程,各高校之间实践课程的呈现明显差异化。首先,实践课程的种类各异,主要有课程设计、课程实习、野外实习、综合实践、实验分析、上机练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其次,在专业学科背景相同的情况下,课程的开设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涉及到各高校的专业优势、实践条件及师资条件的不同;最后,虽然实践课程开设存在一定的差异,但还是可以将实践课程大致分为规划设计类、地理信息类、自然地理类、资源评价类、区域分析类。
1.2广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的开设情况
依托网络调查和资料收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广西的开始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与人文地理城乡规划专业相关的专业在广西的开设情况也列入表2中。从表2可知,一是广西开设该专业的本专科院校数量较少,使得该专业在广西机遇和挑战并存,关键在于如何发展优势办出特色,培养适应广西城镇化发展的实用人才。二是城市规划专业对该专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城市规划属于工科专业,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属于理论分析性的理科专业。因此,本专科院校的规划专业都会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对表2中高校的课程开设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前两所学校的理论课程存在一定差别,广西师范学院增开建筑初步与建筑设计、素描建筑绘画技法等课程,广西财经学院增开管理学、区域经济、环境土地规划等课程。其次,在实践课程方面,均以实验室为主的实践课类别,课程包含了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课程。钦州学院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方向)的专业课程以资源环境为重心,其特点一是偏向理论教学,二是以地理学和海洋学课程为主,三是实践课程数只有气象水文野外、地质地貌野外和植被土壤野外实习三门。而表2中后四所学校均是工科背景的城市规划专业,综合分析四者的人才培养方案,明显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其既包含了规划和建筑学的理论知识,又囊括了美学、计算机辅助及规划的实践课程,且本科院校学制5年,有足够的时间将整个专业教育完善,使学生出校即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建设分析
2.1广西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与全国代表院校的异同
上述分析对比可知,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基本一致,都会设置总体规划、修建性规划等规划类核心课程,并辅以其他支撑课程。但是广西院校的实践课程种类数比较单一,一般以课程设计、上机练习和毕业实习为主,缺少野外实践调查等实践课程。人才培养计划多以理论课程及其配套的计算机辅助实践课程为主,没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规划前期调研工作的获取方式及重要性,也就是说大部分教学停留在感知层面。
2.2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实践课程异同
对比全国财经类院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首先该专业的所属二级学院的归口各异。其次,从人才培养计划来看,财经类学科背景的院校略微删减了地理类、理工类的院校的地理类课程,增加了管理类课程,从人才培养定位上来讲,特点在于懂理论懂技术还要懂管理。而广西开设该专业的两所学校,一所为师范类院校一所为财经类院校。同样在人才培养上存在这种差异。最后,对比实践课程,因受学校学科背景的影响,在相应实践课的软硬件及师资配套上略逊于综合性和理工类院校。因此,实践课程在财经类院校相对薄弱,基本以规划类和地理信息类的实践课程为主,且开设的课时量也略少于其他类别的院校。
3 存在问题及解决建议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学;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4-0154-03
地理学经过长时间的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教学课程体系早已相当成熟。随着全球性的资源环境问题、生态退化问题、城市化问题等的出现,传统的地理学已不适应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水平发展。国家教育部于1999年对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地理学由原来以学科分化为特征的自然地理专业和人文地理专业,调整为以学科层次为基础、学科综合为特征的地理科学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和地理信息系统三大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设置顺应了时展的要求,理论上可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介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作为地理学的二级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该专业设立的时间短,但开设的院校数量相当多。据统计,自从1999年设立该专业开始至2006年底,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已达125所。且开设的院校类型多样化,既有综合性大学、师范类院校、工程类院校,也有农林类院校和建筑类院校。该专业主要是面向如何正确处理、协调资源、环境以及城乡规划三者间的关系。已有的高校多建立在自然地理类、人文地理类、资源环境类、城市规划类、管理类等已有学科的平台上,并密切结合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与管理科学的核心内容,涵盖知识面很广。该专业的主要应用方向有:土地利用与规划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等。涉及的应用面相当广,且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包括面向管理层的应用——研究区域人口、资源、经济和环境等的协调发展;面向操作层的应用——工程化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城乡规划体系层次的发展需求不断深化,相关学科知识交叉性的日趋增强,资环专业相关学科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广、拓深,可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层面日益拓宽,具有特色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逐渐显示出其发展生命力。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受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速度迅猛,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在1999年仅有32所,2002年达到55所,2006年则增至125所。在该专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多年的办学实践经验和日趋严峻的学生就业压力说明,资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正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逐渐增加的就业难度和近似饱和的人才需求市场对该专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冲击。该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凸显:
1.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厚基础、宽口径。开设该专业的院校类型多样,如综合性院校、理工院校、农林院校、地矿院校。学校所依托的基础平台多元化,为了体现、突出学校特色,不少高校都基于优势学科和平台开设了一些方向模块课程,致使过早地脱离了地理科学这一专业的“母体”。但受传统的、经典的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影响,多数院校在设立之初并无明显特色。
2.资环专业开设时间较短,各高校专业人才不足,师资短缺现象较普遍。开设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杂乱无章,专业培养方向不够明确,课程教学体系结构不尽合理,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课程体系构建较盲目和随意,大多院校基本上采用类似的专业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管理科学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片面的追求专业主干课程的细而全。有些高校的特色方向与依托的平台近似,并没有形成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实践性课程设置也大都依赖原有专业条件,缺乏实践创新体系。
3.现行课程体系培养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不明确,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从专业的培养目标上看,资环专业的宽口径,可使该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以及相关教学研究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就业。但由于该专业与其他专业有较大的专业课程重叠,致使该专业的毕业生与城市规划等老牌专业的毕业生相比,专业基础和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竞争力不强。虽然不少学校设置了几个特色专业方向,力图将学生送往对口的部门工作,但效果不明显,结果不尽如意,导致学生就业并没有固定的行业领域。此外,随着该专业就业对口单位对用人的学历门槛、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更使得资环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愈加突显。
据调查,全国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多样化,去除考上研究生要继续深造的人数占较高比重外,其余的就业类型比例分布较均匀,分布在各类机关、企事业、科研设计单位、工程单位及部队等,毕业生就业方向呈现出“满天星”式的局面[3]。
三、当前地理学新技术介绍
近年来,地理学受到大量新技术的冲击,并逐渐与之相渗透、融合,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专业方向[4]。新技术主要有:①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以空间数据库为平台,可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实时采集、数据更新、数据处理、空间分析及为各种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实际应用提供咨询和辅助决策,是空间信息技术的主要部分。它以空间分析和地学应用模型为支撑,实现各种信息的模拟与综合分析。GIS使得地理学家更加便利的分析、挖掘已拥有的地理资源和信息,为进一步的地理研究应用提供强有力的辅助决策支持。②遥感。遥感技术是指在远距离不接触目标物体前提下,可根据接收到的物体所反射、发射的电磁波来判定、测量并分析探测目标物体的性质。从资源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到实验室分析,遥感都为地理学家提供了主要的数据信息来源。随着遥感向“三高”(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的发展,大量复杂的地理问题都可直接或者间接地借助于遥感得以解决。③测量与地图学。测量和地图学提高了地理工作者对地理数据的获取、分析和结果输出等工作的效率,并对地理空间数据的深入分析和对数字制图的标准化、规范化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④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通过对长期积累的地理资料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可以获得具有规律性的地理知识。空间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功能,是GIS区别于其他类型系统的一个主要标志,可为地理知识的空间表达提供重要的依据。⑤计量地理学。该学科运用多种数学统计的方法,从更高层次上来分析、理解、解释地理现象,侧重于用多种经典数学模型来对地理学进行定量表达。
四、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
当前,关于资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优化的研究并不多。要对资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认真分析社会人才需求、客观分析专业定位,要突出专业方向,体现学科特色。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适应面广”的原则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专门人才,结合现在通用的“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在上述地理学科新技术支撑下,采取了相关优化措施。
1.调整课程结构。开设了该专业的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选修课数量偏少、范围偏窄,在教学计划中占分值比重偏小的现状。应考虑适当压缩专业必修课的比重,加强专业选修课的比重,提高选修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经综合考虑,各类课程的学分结构可调整为:必修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占60%~65%,选修课占35%~40%。选修课在专业培养中地位十分重要。
2.基础课模块。基础层次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专业有明了、宏观的认识。基础课程可为其他课程的开设提供铺垫,基础课程的开设对专业的建设方向意义重大。基础课主要有自然地理学、地图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球信息科学、测量学等。
3.专业必修课模块。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综合性很强,其主干学科为地理学、环境科学、地球信息科学。为了明确专业定位,反映学科特点,突出专业特色,专业必修课模块应包含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遥感技术与应用、地图学、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分析与规划、生态学、管理学、GPS原理与应用、计量地理学等课程。突出地理科学和生态科学及相关科学的地位,培养学生基于人地关系和区域规划视角下对资源、环境等全面观察、深刻思考的能力。在信息技术时代,更应充分利用信息科学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等“3S”技术,培养综合能力型人才,以适应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
4.专业选修课模块。高校可根据已有的基础条件、学生对课程的多种客观需求以及社会对毕业生不断变化的需求状况,灵活开设“课程超市”,让学生有更多的课程选择范围。课程应多样化,明确方向性和灵活性,以拓宽学生的选择空间,让学生进行“自助式”的课程消费。
5.教学实践环节。教学实践环节是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分散性实习、集中性实习、教学实习、野外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社会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均在企事业和政府部门中进行。学生通过在不同阶段的实习,将城乡规划与管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高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各项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还可以酌情对兴趣浓厚、独立能力较强的学生增设具有高难度训练和科研双重性质的第二课堂,经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长见识,拓展视野。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课程设置、技能培养等环节都大量的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地图学、计量地理学等地理学新技术的支撑。以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为导向,按照现代社会综合素质人才质量观,以“3S”技术应用和物质层面上的城乡规划管理为重点,将多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互相支撑、协调发展。为了培养既拥有扎实的地理学专业思想内核,又能掌握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应用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可以基于突出地理学科新技术,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多学科融合、分层次、多模块的教学体系,探索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工程项目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吴云清,张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2]邹家红,袁开国,刘艳.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优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1):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