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建筑施工图识实训总结优选九篇

时间:2022-05-18 15:29: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建筑施工图识实训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建筑施工图识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建筑构造与识图;识图能力;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2-0059-03

收稿日期:2014-12-25

作者简介:周 艳(1976-),女,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结构教学与研究。(广东 广州/510440)

一、引言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是高职建筑类专业必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建筑工程图的基本成图原理和工程制图的基本规定,了解建筑的基本组成及其构造做法,在此基础上达到识读建筑施工图的能力,同时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课程一方面作为学生了解建筑的一门建筑入门基础课,另一方面又是学生识读建筑施工图的一门专业课程。这就决定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又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技能性。为了达到高职教育的能力培养目标,必须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探寻适合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在旧的教学模式中存在很多与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教学目标相冲突的问题: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不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认知规律;教学中多以教师讲解为主,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的内容较多,学生学完后,却不知道学到了什么,学生学习的目标不明确。为了提高《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教学质量,突出培养学生工程图识读的职业技能,必须从多方面对课程进行改革。

三、课程改革的实践

1.调整教学内容的编排

本课程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遵循够用、适合的原则,并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三大部分:一是投影的基本知识。这是任何工程图识读的理论基础,必须要掌握好才知道图纸是如何绘制得来的。二是建筑构造部分。要想读懂建筑施工图,就必须掌握建筑的组成以及相关的专业术语,还有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构造做法,只有将识图原理与建筑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够读懂建筑施工图。第三部分就是建筑施工图的识读。任何专业施工图的绘制都是按照相关的制图规范绘制,建筑施工图也是按照国家建筑相关制图规范绘制而成的,所以要掌握建筑制图的一些基本规定。施工图纸的编排是有一定的顺序,读图也是有一定的方法,要学会将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结合起来看。要想锻炼学生的识图能力,必须结合实际的施工图纸,将实际工程中的一些做法和课堂上所学结合起来。

教学内容的编排如图1所示。虽然课程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但这三部分的内容不是孤立地进行讲解的。在讲解投影的基本知识时,尽量结合建筑构件来进行练习,加深学生对建筑构件的印象。在讲解建筑各部分构造时,将真实的建筑施工图的对应部分与书本内容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将建筑施工图的的识读穿插在建筑构造的里面讲解。如讲解墙体部分的内容时,将施工图中墙体相关内容也进行讲解,学生就能知道工程中墙体的一些具体做法。最后在讲解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时,再完整地识读整套建筑施工图,这样的话,学生就能很快的读懂整套建筑施工图。

图1 教学内容的编排

2.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课程几部分内容的性质不同,所以结合学生的认知过程,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第一部分为投影的基本知识,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了加强学生对三面投影的绘制与识读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模型、动画等教学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部分的内容可以采用团队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任务,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第二部分为建筑构造知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建筑的相关知识,为了加深学生对建筑组成和构造做法的印象和理解,上课时可以结合工程照片、工程施工视频等教学手段,还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带学生参观工地现场,或者参观校内的实训基地。

第三部分为施工图的识读,这部分主要就是结合实际的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来识读,最好是校内的建筑和相应的建筑施工图纸,这样有图纸又有实物,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建筑施工图纸表达的内容,了解实际工程的真实做法。

3.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恰当的考核方式,能客观地评价学生是否达到职业能力目标的要求,起到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作用。传统的考核方式,虽然也采取了平时考核加完结性考核两个方面进行评价,但平时的考核比重较轻,主要考核集中在完结性考试,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不够重视平时的学习,往往是期末考试时突击性的复习,较难真正地提高职业能力。

《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考核方式,加大了平时考核的比重,注重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采取每个课堂任务进行考核,即课堂上教师都会设计相应的课堂任务,要求学生课堂完成,随后进行考核。平时课堂任务考核成绩占最终总评成绩的5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只占总评成绩的50%。

4.建立教学资源库

为了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将课堂上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大量实际工程图片、大量的习题、标准图集、施工图纸等教学资源都共享到院级精品课程网站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下载资料。

5.改革学生作业的批改形式

批改学生作业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基本环节,它的主要作用是有利于教师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教师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做作业也可以检查一下自己的学习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查漏补缺。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都是由任课教师一人批改,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合班课,几百名学生作业的批改,对教师来说确实是沉重的负担。而学生作业却普遍存在抄袭现象,这样就减少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效用,另一方面也确实降低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激情,这也说明了教师批改作业的效果是很有限的。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作业的批改做些改革。例如这门课程的投影基本知识部分,每堂课教师都会设计一些课堂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样学生之间也没有时间进行抄袭,减少了抄袭的现象。作业完成后同学之间互相交换批改,按教师的评分要求对同学进行打分,这样也能较实际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这样的改革,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改其他同学的作业,来发现其他同学存在的错误并反省自己;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教师的负担。

6.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好地了解建筑构件构造的不同做法,校内建立了建筑构造实训室。实训室主要针对建筑构造的内容,就建筑的某些部位,做出几种不同做法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构件的作用和实际施工做法。如玻璃幕墙的不同做法,外墙饰面的不同做法,地面的不同做法,门窗的不同种类,吊顶的不同做法等等。带学生参观构造室,加深了学生对建筑构造的认识。

四、课程改革的效果

通过采取以上的一些教学改革,经过了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确实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对课程的能力培养目标非常明确,通过对课堂任务的完成,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许多,自信心也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也很高,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师对学生的识图能力也很肯定。通过对实习生和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学生反映施工图的识图都没有什么问题。

五、对今后课程改革的思考

虽然课程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还是存在一些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

1.如何让那些反映较慢的学生也能轻松地、自信地学习。特别是在投影那部分的内容,有少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确实不是很好,总跟不上其他的同学,如果几次课跟不上的话,学起来就会觉得很吃力,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有的甚至有放弃学习的想法。

2.如何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建筑构造做法,更好地读懂建筑施工图。在讲授建筑构造部分内容时,内容较多而且也有些枯燥,虽然结合了工程照片、动画,甚至带学生去工地参观,这些方法虽然有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将相关部位的工程照片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有比较直观的认识,但照片只能反映某个部位的局部内容,对于某些需要多方位理解的就无法完整表达;如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但它的作用也是有限的。首先工地的参观受到工程性质和工程施工阶段的限制,只能参观一些部位的某些做法,很多构造做法不能在一个工程中体现出来;为了不影响工地的正常施工,参观的时间也很短,参观的学生较多,教师也很难让每一位学生都听得到教师的讲解,所以参观工地的教学方法效果也很有限。

综合以上的一些思考,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和建设:

1.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建形体和建筑的三维模型库;对于投影这部分的内容,让每位学生可以自己在电脑上操作,从不同角度观看形体的三维图形,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投影,形成不同的投影图,加深学生对投影图形成的理解。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投影图自己创建三维模型。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对于建筑施工图识读部分的内容,可以根据几套不同类型的建筑施工图建立不同的建筑三维模型,能够让学生在识读建筑施工图的时候,将平面图纸与立体图进行反复对照观看,并且还可以对建筑内部的构件进行观看,犹如亲临建筑现场,这样学生对建筑的组成和构造就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加深对施工图纸的理解。

2.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虽然校内已有建筑构造实训室,建议今后还可以继续丰富实训室的内容,甚至再多建立一些实训室,如模型制作室,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建筑各类模型,相信学生会更有学习兴趣,也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

六、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变化,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课程改革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除此之外,教师的自身职业水平以及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将工程中的新材料及新做法融合到教学中,让教学内容能够和工程实际保持一致。

参考文献:

[1]王立群,梁媛,李娜娜.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33).

[2]朱怡巧.浅议如何提高《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的教学效果[J].科学时代,2012(15).

第2篇

关键词:预算 实践技能 岗位技能 教学

一、建筑工程预算专业的实践技能是什么

实践技能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技术和能力,包括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两个方面:其中岗位技能是指直接上岗的能力,既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建筑工程预算的具体工作,而不用再经过二次培训;职业素质是指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是指为成功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具备的、带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迁移性的社会通用能力。如,学习发展能力、交流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评判创新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职业素质的教育目标是“使人成为人”,而岗位技能的教育目标是“使人成为某种人”。

二、建筑工程预算专业岗位技能的特点

1、建筑工程预算专业岗位技能的综合性,是因为预算课程是建立在建筑类的相关课程(包括建筑识图、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施工与建筑材料等课程)基础之上的一门课程,需要学生具有综合应用上述课程的能力,学生要能看懂建筑施工图,对建筑结构构造要有较全面深入的理解,对建筑施工的过程、工艺及建筑材料能大致了解,才能准确地计算工程量及其费用。

2、建筑工程预算专业岗位技能的实操性,是因为预算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是会独立编制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而要达到这个目标,仅凭理论上学会预算方法是不行的,学习者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了解各种各样的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方法、工程计价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并且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预算方法的理解。

三、建筑工程预算专业岗位技能教学的现状

1、教学理论化,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案例准备不够或者由于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而使教学理论化。如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很细,条款很多,教师最容易、最省事的方法是将规则解释一遍,缺乏直观地演示具体的实例,其次给学生实训准备的预算实例又太过简单,缺乏代表性。结果学生学完预算后只是背了大量的条款规则,理论上的预算知识很丰富,实际做预算时则无从下手。

2、教学变成单纯的技能训练课,在教学中只注重实训,而不注重教学中的归纳和总结。预算课既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也是一门需要应用各种建筑相关知识的综合课程,它既要求学生在实践中会进行具体的计算,又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简单地说,如果教师只是在教学中单纯地通过实训让学生去理解预算方法而不注重预算方法的归纳、总结,学生通过实训可能确实会做一份或几份简单的单位工程施工图预算。但学生就业后所接触的工程会很复杂,这种教学方式很难使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变。

四、建筑工程预算专业岗位技能教学方法的探讨

首先,转变观念,从以知识传授为主转向以能力培养为主;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从重理论轻实践转向理论实践并重、突出实践教学。

1、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增强学生的“建筑感觉”,学习预算课需要学生具有综合应用建筑类的相关课程的能力,不是要求教师简单地复习建筑识图、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施工与建筑材料等课程的相关知识,而是要求教师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此时在教学中给学生发一套他们很熟悉的建筑物的施工图,结合这套图纸,引导学生从建筑构造、结构、施工、建材等几个方面来综合认识这个建筑物,这样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的同时,进行建筑相关基础知识的传授。学生如果对自己所学知识能看得见,摸得着,那么就很容易将教师讲授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认知。

第3篇

关键词:工程监理;毕业设计;改革;实践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本科院校和专业院校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就是毕业设计的改革。在工程监理专业设计的改革过程中,训练和检验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设计建筑工程的能力是各大院校需要加强关注和重视的。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设计都在沿用这个模式。随着教育事业的逐渐发展,对高职教育目标的培养具有深刻的认识的,对于工程监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加强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该专业学生日后在社会上的更好发展。

1毕业设计改革背景

该专业主要为建筑施工企业、工程监理单位培养施工技术员和监理员,学生应重点掌握建筑施工技术、施工管理及建设工程质量、进度、投资控制的能力和技能。而传统的毕业设计是进行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及预算,主要是训练学生建筑设计和结构计算能力以及施工组织设计与预算能力,这与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业务规格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基于以上认识,在最后一学期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综合训练,取消传统的毕业设计,并以职业技能综合测评取代毕业设计答辩。改革效果较好,学生动手能力逐年明显提高,受到了建筑企业的普遍好评。

2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设计的改革对该专业学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作用,其主要是将毕业论文答辩的方式取消了,只是对该专业的学生进行职业技能的检验和训练,这样一来,该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难度降低了很多,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实现该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的有效落实,还有就是通过毕业设计的改革,有效的统一了人才培养方面实现了培养目标与教学内容,同时也完善了该专业的毕业考核,科学合理的统一了专业规格和考核内容。最后能够促使该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学生日后在社会上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样一来,对于专业能力掌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能够被学生充分的认识到,在一定程度上,高职的教育特色能够完美的体现,同时教师的教学质量也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促进学生更好的就业和择业。

3职业能力(技能)实训

根据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和人次业务培养的要求,工程监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实训分为三个阶段,一共具有17周的时间。首先第一个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设计实训阶段,其的时间共需要5周,这个阶段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该专业学生的建筑工程的设计能力、建筑制图能力和识别建筑施工图纸的能力。第二个阶段是建筑工程监理规划的设计实训阶段,共有2周的实践,这个阶段主要的目的是培养该专业学生立足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图纸进行工程项目的监理规划的设计能力。这两个阶段的职业能力的实训工作主要表现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图纸设计成绩和工程项目的规化设计成绩的评定。最后一个阶段是建筑施工和建筑工程监理的实训,这个过程共有10周的时间,主要的内容主要是训练毕业生的现场技术和现场监理工作,这个阶段有利于毕业生施工组织、施工技术和施工监理等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阶段的实训完成之后,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的综合测评需要及时的进行,然后将第三阶段实训的测评成绩与前两个阶段实训的测评成绩进行相加处理,最后形成毕业生的最终成绩。

4职业技能综合测评

4.1测评组织。由建筑设计院工程师、监理公司监理工程师、建筑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站工程师、建筑工程公司技术员及我系建工教研室专业教师组成A、B两个工作组。A组为建筑工程施工测评组,B组为建筑工程监理测评组。

4.2测评试题。试题侧重技能操作和能力测试,由专业教师及施工、监理企业的专家共同编写。试题分为A、B两类。A类一建筑施工能力(技能)试题:包括技术员实务、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方案、建筑工程测量、建筑材料使用及检测等。B类一建设工程监理能力(技能),包括监理员实务、建设工程监理概论、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建筑工程进度控制、建设工程投资控制、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等,题型为案例分析。

4.3测评程序。由工作组秘书组织学生依次到A、B测评组参加测评。被测试学生随机抽取试题,需抽取A类试题建筑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施工实务或管理各一题,抽取B类试题一道。抽取试题后(试题原则上不得更换),准备10~15分钟。然后学生对测评试题进行分析回答或现场操作,答题和操作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各组评委根据学生答题情况,现场打分,平均分作为学生该项成绩。

5成绩评定

最后综合成绩由建筑施工图设计、监理规划设计、施工技术和工程监理实训、综合测评等四部分成绩构成。

5.1建筑施工图设计成绩(15分)。根据房屋建筑施工图设计阶段表现、施工图质量、运用理论知识的准确程度、设计说明书等综合评定。

5.2监理规划设计成绩(15分)。根据监理规划设计阶段的实训表现,以及监理规划设计的质量、规划的合理性等综合评定。

5.3施工技术和工程监理实训成绩(10分)。包括施工表现、实训日记、实训报告(总结)、答辩成绩。

5.4综合测评成绩(60分)。其中建筑工程测量20分,建筑施工内、外业管理实务20分,由学生抽取A类试题现场测评;建设工程监理能力(20分),由学生抽取B类试题现场测评。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设计改革是顺应时代的发展,其是大势所趋,对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具有良好的发展机会,通过毕业设计的改革,学校和社会能够很好的检验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从而有效的增加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经过调查显示,各个建筑企业和公司对毕业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可以通过完善和健全工程监理专业的毕业设计,可以有效的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学生的专业要求,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更好发展,还能够促进我国教育行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朝升.对工程监理人才问题的思考[J].建设监理,2015(8).

[2]黄云龙,刘大成.工程监理为农发项目保驾护航[J].当代农村财经,2014(9).

[3]韩玉英.工程监理的现状及出路之我见[J].建设监理,1998(4).

[4]王家鼎.浅析工程监理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07(10).

第4篇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永恒建筑学课程设计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新要求,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本文主要阐述房屋建筑学实训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践。

关键词:房建实训房建教学教学方法

实训是什么?实训是内容最丰富的教科书,实训是实现创新最重要的源泉,实训是贯彻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场所,实训是完成从简单到综合、从知识到能力、从聪明到智慧转化的催化剂。

实训教学是房屋建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当代大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实训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纵观当今时代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实践环节在个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房屋建筑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建筑工程类的专业基础课,其掌握程度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直接影响。然而,很多学生感觉该课程的学习难度大,往往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却收效不大,这是由于该课程具有内容多、综合性强、实践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单纯地死记硬背只能是事倍功半。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建筑构造和建筑设计原理两大部分内容,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具有从事中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和建筑施工图设计的初步能力,并为后续课程(如《钢筋混凝土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建筑工程概预算》等)奠定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

房屋建筑学实训教学,是对建筑设计原理、建筑构造层次、构造做法的认识实践过程,是将建筑方案设计过渡到建筑施工图设计的一次尝试,使学生了解建筑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使学生了解建筑构造与建筑实体的密切关系,从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建筑师的基本素质,并加深对建筑构造设计,即建筑施工图设计工作的认识。因此,实训内容包括:了解设计前期准备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学会利用建筑设计专用软件绘图;掌握绘制建筑施工图纸的方法和技巧。

21世纪的教育特征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和创业能力为重点。房屋建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实际联系密切,因此要紧密联系实际,尽量增加实践性活动,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房屋建筑学实训的目标:房屋建筑学实训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的第一次实践,是将其所学的房屋建筑学知识和建筑制图、建筑材料等课程结合起来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又是后续课程的基础。同时,房建实训是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过程,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集训。在实训中,采用真题假作,让学生逐步接触实际工程,增强工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那么,房建实训应给予学生什么呢?

为学生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训练建筑是一个工种复杂而又相互协调统一的有机整体。它需要建筑、结构、设备等的配合。因此,房建实训也需要构造、设备、经济、施工等许多课程的知识都纳入到房建中。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在房屋建筑学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周的认识实习。在五天的时间里,针对建筑类型、结构形式、施工工艺等内容,组织参观砖混、框架、框剪等多类公共建筑,以及单层、多层的工业建筑等。学生参与评图。评图是对学生设计成果的检查评定过程,如果没有学生参与,只是给出一个概括的分数,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提高。利用讨论式评图,可起到评定和促使学生提高水平的双重作用。对一同学的作业大家一起讨论、分析,并汇总意见;指出设计中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提出改进的建议。这样做,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思维能力,也锻炼了交往、表达等综合能力。最后由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成果和设计过程,谈设计体会;指导教师进行总结,肯定长处,提出问题,指出改进方向。有条件时,将优秀成果予以展览,以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还将部分好的作业留下来作为范图为以后的学生参考。

第5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建筑构造;实训方案

“建筑构造”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此课程旨在了解建筑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掌握其构造方法,具有识读和绘制施工图的理论基础。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传统的“填鸭式”“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大部分学生产生厌学、消极的学习态度。适当地引入实训,可以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学习模式,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实训方案的提出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取“教、学、做”三合一的方法,适当缩小理论授课学时,(由原来的54个学时减为42个学时),结合理论授课安排必要的随堂实训(12个学时),以及课后安排两周的实训周。具体内容如下:

1.随堂实训

[序号\&实训模块\&实训内容\&学时\&1\&参观建筑\&了解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增加感性认识\&2\&2\&墙体大作业\&根据要求绘制墙身详图\&2\&3\&屋面大作业\&根据要求绘制屋顶平面图\&2\&4\&参观楼梯\&了解楼梯的类型、作用及位置\&2\&5\&楼梯大作业\&根据条件绘制楼梯详图\&4\&]

2.实训周安排(两周共计60学时)

实训时,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任务,要求分组先量测校园内1号教学主楼各部位的尺寸。第一组完成建筑总平面的测绘和全部平面图绘制,第二组完成建筑立面和剖面的测绘及立面图绘和一个剖面图的绘制,第三组完成墙身大样图的测绘和绘制,第四组完成楼梯的测绘和绘制。

[序号\&实训模块\&实训内容\&学时\&1\&任务书下达\&教师布置任务,讲解相关内容\&4\&学生分组,明确分工,准备相关资料\&2\&2\&建筑物测绘\&教师讲解测绘方法及注意事项\&2\&学生测绘、记录数据\&22\&3\&建筑施工图的绘制\&教师讲解绘图要求及注意事项\&2\&学生绘图\&20\&4\&测评\&学生自评\&2\&小组互评\&2\&教师点评\&4\&]

总之,实训任务由两部分来完成。第一部分进行测绘实训,目的是掌握施工图的图示方法和图示内容;第二部分为根据建筑构造和施工图的知识,绘制施工图。

二、方案实训过程

以我院1号教学主楼为学生的实训任务。

1.组织学生参观教学主楼

在随堂实训时,组织学生参观教学主楼,从外观到每个楼层的布局,再到一个教室的组成、具体布置,全面观看。参观过程中教师介绍这栋建筑物的各部分组成、功能、作用、构造、使用的材料以及国家对住宅设计的一些基本要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等。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积极提问,也可互相讨论,教师做解答,形成一种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

2.实训环节设计

在为期两周的课后安排实训中,将实训环节设计分为五部分。

环节一:提出实训要求,明确实训目的。

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明确各个小组的任务。虽然每个小组的任务不同,但实训都是通过两个部分完成的,第一部分是测绘实训,目的是掌握施工图的图示方法和图示内容;第二部分为根据建筑构造和施工图的知识,绘制施工图。

环节二:互相讨论分析任务,总结完成任务所面临的问题。

在给出任务后,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任务,总结完成任务所面临的问题。比如:在测绘“建筑总平面图”任务中,学生要知道建筑总平面图是怎样形成的,要绘制建筑总平面图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应该如何利用建筑总平面图上的内容去完成一些实际工作等。这些问题的提出,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已经学过的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环节三: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针对发现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不断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计划。例如:在“绘制建筑平面图”任务中,当学生提出问题“建筑底层平面图是怎样形成的”,教师可结合“建筑制图”课程的相关知识讲解,用现有的底层平面图纸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引导学生,学生就会自行总结底层平面图里应包含的内容。

环节四:学生互相协作、共同探索完成实训人物,展示任务完成的成果。

这一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组合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此环节,教师可根据每一组的实际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不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互帮互学,共同完成任务。

环节五:成果评价,先进行小组评价,然后小组之间互评,最后教师对成果进行总评,对知识点进行梳理。

每一个任务在完成后,教师要及时根据事先设计好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完成的任务做出反馈和评定,帮助学生找出他们在完成任务时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不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评价指点。与此同时,要对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使用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使学生获得相对完整、扎实的专业应用知识。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方案实训的目的

实训以任务为载体,学生必须实实在在参与到任务的完成里面来,从信息的收集、任务的实施到最终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在每个阶段完成的过程中,必须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学习,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成就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既熟悉相关的建筑制图规范,提高绘图能力和识图能力,又加深对建筑构造一般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认识。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可持续全面发展,在课程实训中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开放式的认识、思维和工作方式,在自我控制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中,完成工作任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专业对话伙伴,引导学生不断地进行反思、完善、提高,逐步提升学生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实施中,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了观察思考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职业视野;在与小组协作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树立严格的纪律观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锻炼了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能力,为工作后与客户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立群,梁媛,李娜娜.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构造与识图”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33).

[2]王伟玲.浅析建筑构造与识图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

第6篇

关键词:工程实际;岗位任务;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TU-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通过自己的现场施工工作经历和对建筑相关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所培养的高职土建类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定位。在对岗位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施工及施工管理相应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进一步对施工员岗位的工作进行分析、取舍,凝练出行动领域和相应的学习领域。构建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以"面向工程实际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一、施工员岗位任务

作为土建施工人员应该具备以下要求,能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各项技术方针、政策、执行各项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具有识读施工图的能力;具有常用工程材料的应用能力;具有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工程造价预算知识;具有主要工种的操作能力;具有施工质量检验的能力;具有处理施工中一般结构或构造问题的能力;具有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能熟练运用office软件、AutoCAD软件及有关专业软件。

二、课程体系建设

通过对施工员岗位任务分析,建立课程体系结构和课程设置

1.课程体系结构

本课程体系由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部分组成,通识课程由学校统一安排。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平台课程,建筑制图与识图、建筑材料、建筑测量、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建筑设备、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法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专业方向课程,地基与基础工程、砌体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屋面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钢结构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实务、施工技术资料管理实务、建筑安全技术与管理、平法识图;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建设项目管理、建筑电工基础、市政工程概论。

实践课程包括:集中实训,建筑制图实训(平、立、剖面图)、建筑测量实训、建筑CAD实训、地基基础实训(土工试验)、工程计量与计价综合实训、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综合实训、工种操作实训;专业实践课程,认知实习、专业实践、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2.课程设置

第7篇

【关键词】高职 建筑施工技术 一体化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

0078-02

一、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特点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技术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熟悉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培养学生组织建筑施工和管理的能力,对学生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起着支撑作用。建筑施工技术与建筑学、工程测量、地基基础、建筑材料、建筑施工组织、建筑结构等基础及专业课程紧密联系,与其他专业课相比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技术更新快等特点。

二、目前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存在以上特点,教学中普遍存在下列一些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重形式轻内容

多数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能够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动画、视频和其他多媒体资料,使教学难点和复杂的施工工艺过程通过具体形象的方式展现,使学生得到直接、生动的感性认识。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缺乏对学生主动思考的引导。

(二)实习实训效果不理想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与相对应的理论课程分开教学,中间间隔几周甚至一学期,理论教学和实践脱节。施工单位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往往不愿意接收学生去施工现场实习,即使联系到实习单位,也只限于认知层面,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无法在实践中继续学习,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仍需要花费时间重新学习。而且实训时间一般是一至两周,而建筑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学生一门实习实训课程往往只能接触施工过程中的一个或几个分部分项工程,无法形成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三)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差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在施工现场主要是负责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目前本专业的学生施工动手能力不足,施工组织管理能力更有待提高,在施工现场不能及时发现施工存在的问题,更难以对施工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难以满足高职教育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要求。

三、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本课程教学团队根据建筑工程技术领域高级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从岗位分析入手,参照施工员、资料员、质检员等岗位要求,归纳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以施工任务为载体,设计学习情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设计的实践性与合理性,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完善多媒体教学手段

我们根据教学实际需要,自主设计开发了多媒体教学材料,将多媒体教学设计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布置任务、提出问题―施工工艺工程录像、动画展示―讨论问题―分析总结。比如在了解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基本流程之后,在播放视频前提出问题:该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存在哪些不规范操作?存在哪些质量和安全隐患?接着给学生播放某工地人工挖孔桩的施工视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视频。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可以适时进行启发式提问:人工挖孔桩的直径不得小于多少?为什么?人工挖孔桩的钢筋笼如何放入挖好的桩孔中?等等。在看完视频后,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再作分析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同时提高了学生今后在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还利用网络平台的便捷性,建立了丰富的网上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自学和复习提供便利,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

(二)采取一体化教学方法

现代高等职业技术教学,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效果不佳。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过程设计,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一体化和教、学、做一体化。

1.师资培训。要进行一体化教学,就要建立一支能一体化教学的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不仅理论功底扎实,更要有纯熟的施工动手能力和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为此我们组织本课程教师和其他课程教师一起,利用寒暑期到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等实训基地顶岗实习,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行知识更新,切实提高任课教师的业务水平,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队伍,以满足一体化教学要求。

2.教学场地一体化。打破教室和实训室的隔阂,直接将教室与实训基地融合,实现教学场地一体化,教师边教边做,学生边做边学,避免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

3.教学计划一体化。把理论教学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将独立开设的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设计实训、砌筑与抹灰工种综合实训和钢筋绑扎安装实训等融入相应的理论教学中,避免理论教学几周甚至几月后才能进行实践操作,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脱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良好。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体化实施。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对基本的知识作讲解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由学生参照相关规范和施工手册自主完成施工任务。任务完成后,再由不同的实训小组交叉检查施工质量和存在问题,最后老师再作点评。教学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施工动手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施工现场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严谨作风。例如在教授“轻型动力触探试验”一节,我们的课程设计包含以下环节:布置任务―方案讨论―操作示范―进行试验―数据处理―评价总结。具体过程如下:

(1)布置任务。某基坑开挖后需要利用轻型动力触探仪器测试地基承载力,提出问题:怎样利用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测定地基承载力?然后根据测试过程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5人一组。

(2)方案讨论。根据教材和《施工手册》,各小组自行讨论试验方案和分工。

(3)操作示范。教师用多媒体讲解,实际操作示范。学生观察提问,改进试验方案。

(4)进行试验。学生分组试验,记录试验数据,教师答疑,指导学生试验。

(5)数据处理。学生根据规范处理相应表格数据,完成试验报告。教师答疑,检查学生试验完成情况。

(6)评价总结。对试验和试验报告中的问题和错误进行记录、整改,思考并讨论,教师对学生完成情况进行总结。

(三)现场教学

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受季节性、周期性、安全性等因素的制约,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很难找到一个工程让学生从头至尾地参与其中。而“建筑施工技术”是专业实践课,我们借助学院的发展机遇,参与到学校建设的施工建设项目。简单介绍基本理论知识后,先让学生识读施工图,再到现场实地参观。对于重点内容,借助施工工地条件让学生进行分组实践操作。我们将建筑施工技术和高层建筑结构施工课程进行整合,让建筑施工课程学习时间跨度可以达到一年,让学生基本能够接触到施工项目的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通过对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跟进,对施工过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实习实训的基础上,使学生将施工工艺知识系统化,切实提高学生的施工实践能力和管理能力。同时,通过认识施工现场的组织方法,了解施工现场的人员组成和施工布置,也对提高学生施工现场组织管理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实践操作+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

该课程采用“实践操作+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实践操作完成过程和成果先由学生小组相互评分,再由老师统一总评。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对参赛取得好成绩的同学考核成绩进行加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五)校企联合提高教学效果

我院与广西建工集团第二安装建设有限公司等建筑类企业签订了协议,作为本课程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实训基地,并建立了订单式联合培养冠名班,共同探讨本课程的教学改进方法。同时邀请这些企业一线的能工巧匠参与到我们的教学特别是实践教学中来,进行砌筑与抹灰工种综合实训、钢筋混凝土工程模板模拟制作实训和钢筋绑扎安装实训等示范操作,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新更规范的施工实际操作。学校培养的学生是否成功,是否符合企业或者社会的要求,企业最有发言权。与企业联合办学,学生就是企业的准员工,企业按照实际需求与任课教师一起进行课程改革,学生爱学,培养出来的学生企业爱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通过教学改革,我们将被动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成学生主动参与的多媒体教学,将分离的理论教学课程与相应实训课程整合为“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将一周的认识实习调整成跨度可达一年的课程实践,采用“实践操作+理论考试”的考核方法,与大中型企业联合办学,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掌握建筑施工技能的同时,切实提高学生施工现场组织管理能力,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秀红,步文萍,王静.关于建筑施工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J].职业教育研

究,2011(S1)

[2]李燕燕,张鹏,钟静.高职院校“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3)

第8篇

这个阶段主要在学习过程的第一年实施,首先是对学生进行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加上一些社会上建筑实践类的讲座,配合一些短暂的社会实习、实训,从根本上让学生了解掌握课程学习的基本任务、目标,提升学生对于建筑施工知识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快速的进入到专业环境学习的氛围职工。通过对学生建筑制图、建筑基本材料、建筑建设基础等理论知识的教学,组织学生对于各门课程学习后的实践工作,理论加实践,更好的配合应用,以上也就是第一学期基本的学习任务及内容。墙体的抹灰以及贴磁砖的教学工作主要安排在在第二学期中学习,让学生根据《建材试验手册》,选修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选修建筑原材料的检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识别建筑工程项目所用材料状况,这个可以运用分组教学的模式开展,每个班级分成不同的几个学习小组,小组之间相互激励学习能取得很好的学习效果,最终学生也掌握了建筑材料的检测知识,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升。学好建筑知识的关键之一就是会识图、制图,这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建筑施工的制图过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识图,弄清掌握建筑各个结构,各部分受力情况。做到每周必须画一张建筑施工图纸,然后进行考核评判,选出样图进行班级内展览,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到学期末暑假时间可以组织安排学生到一些建筑施工现场进行技能专业知识的现场实践工作,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

2建筑施工专业实践能力强化培养

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安排在第二年进行,这一年主要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建筑工程项目预算、项目工程资料、CAD制图、建筑材料、建筑电焊、建筑水暖、建筑扎钢筋等课程[2]。其中建筑预算和建筑结构设计者两门专业课要进行配合软件教学同时开展,因为设计要与实际的需求相结合,只顾学习理论知识而没有进行动手操作实践是不可行的,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跟上建筑设计目前的最新发展步伐。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我们还需要安排,框架的整体设计,依据编排的设计步骤及主要过程使学生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设计方法。CAD制图、建筑施工以及建筑测量等课程的实践操作,可以先进行一些专业测量仪器的训练工作,如放样、水平仪、全站仪、经纬仪的使用,从而让学生从识别基本的仪器开始,逐渐深入了解整个建筑项目施工的全过程。这一年的实践实习可以安排学生到施工场地进行建筑项目道路测量、建筑桩基、建筑砌筑等方面的实训,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建筑施工的全过程,理论加实践,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3建筑施工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学习修满之后,组织安排学生到建筑施工岗位进行工作实习,这个过程主要让学生在工作实习过程中自我总结问题,弥补不足,让学生毕业之后更好的与所需工作岗位无缝衔接。最终学生学满完成,达到学校学习任务要求,颁发毕业证书,走向工作岗位[3]。

4结语

第9篇

关键词:智能楼宇;工程制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9-2107-02

20世纪末至今,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规模的增大和速度的提高,特别是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已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智能建筑市场。广阔的市场潜力为智能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智能建筑工程技能型人才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计算机系统集成公司由网络系统集成向智能化楼宇弱电方向发展。

为适应地区经济建设结构的调整,适应计算机系统集成公司的转型,满足市场对智能楼宇弱电工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促进学生就业,我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适时调整服务方向,由多媒体技术转向智能楼宇弱电技术方向。

《智能楼宇工程制图》课程作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开设,下面就本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实施作一些探讨。

1 课程设置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本地区智能楼宇弱电工程项目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主要面向智能楼宇弱电工程的项目管理、规划实施、综合布线、设备安装调试、楼宇自控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毕业生主要从业岗位是智能化弱电系统综合布线与施工管理员、弱电系统设备安装调试维护员(含公司内部网络管理维护)、智能楼宇弱电系统项目助理管理员、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规划实施技术员、楼宇自控系统编程实施员。这些岗位的从业从员都必须具备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图纸的识读能力,部分岗位还必须具备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图纸的绘制能力。

课程组总结已经积累的课程开发经验,借鉴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以及其它先进的教学理念,深入学习国内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最新成果,采用调研、归纳、排序、重组的专业课程开发方法,形成以工作过程为主导的专业课程体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为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设了《智能楼宇工程制图》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用于培养学生就业岗位中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图识读和绘制能力与职业素养。课程共48学时,再加上2周的智能楼宇工程制图专用周。课程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其前导课程,并为后继开设《智能楼宇弱电设备安装与调试》及《智能楼宇弱电系统规划与实施》作准备。

2 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用正投影法表达空间形体,了解并贯彻国家标准规定的制图基本规范,了解并熟悉国家标准中有关符号、图样画法、尺寸标注等有关规定,初步具备绘制和识读建筑平、立、剖面图的能力,具备绘制和识读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图的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有制图的基础知识,国家标准规定的制图基本规范;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点、线、面的投影规律,基本形体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形体表面交线的形成原理及画法;轴测图的投影特性及画法;建筑工程图样的图示特点和表达方法,国家标准中有关符号、图样画法、尺寸标注等有关规定;绘制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方法和步骤;建筑施工图的识读方法;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图的识读和绘制方法。

课程按内容划分为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正投影法基础、形体表面交线、轴测图、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建筑施工图、智能楼宇工程图等七个单元。课时按排如表2所示。

教学重点为建筑施工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识读;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图(平面图和系统图)的识读方法。教学难点为建筑施工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的绘制;智能楼宇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图(平面图和系统图)的绘制方法。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教、学、做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边上课教学,边让学生学习练习,并通过做大型作业进行综合演练;针对课程主要内容,教师可结合弱电工程图纸实例进行讲解,提高学生工程图纸的识读和绘制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与贯彻国家、行业、企业标准与技术规范的职业素养,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养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学好本课程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各种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PPT演示文稿、动画等多种形式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制图都是采用计算机辅助进行绘图,有必要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进行绘图的能力。在课程中讲授建筑平面图、立面图的绘制方法及建筑弱电系统工程施工图的绘制方法时,重点介绍使用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AutoCAD进行绘图的方法和步骤,并通过实验提高学生使用AutoCAD进行绘图的能力。同时通过开设实训专用周,进一步提高使用AutoCAD绘制建筑施工图和智能楼宇弱电工程图的技能。

4 教学实施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