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0 17:30:5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职实习个人总结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顶岗实习 中职学校 质量 效果
一、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
1.顶岗实习有利于中职学生全面提高综合职业能力。顶岗实习给学生提供了客观真实的锻炼机会,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企业的需求和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促进其不断反思,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获得适应环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职业道德修养,全面提高综合能力,开启学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步。
2.顶岗实习可以为中职学生顺利就业奠定基础。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极大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帮助其以后顺利实现就业。目前来讲,部分学生正是通过在企业中的顶岗实习,给实习企业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最后直接被实习企业留用。
二、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方面。企业只注重顶岗不注重实习,只注重效益不注重指导,只注重成绩不注重考核。但是,对于实习生来说,广阔的职场前景是他们更憧憬的,如果不能给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职业技能问题,职场态度问题等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引导,那顶岗实习的意义也就会大打折扣。
2.学校方面。顶岗实习由于实习时间长,学生分散,学校专业教师在校内教学任务繁重,教师无法全程参与管理和指导,教师的定期巡视指导多流于形式,容易导致实习生放任自流。因此,难以对学生的实际实习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和全面考量,考核评价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顶岗实习实践的效果和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3.学生方面。部分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实习岗位,缺乏相应的理论知识,自我要求不严,在实习单位怕吃苦,纪律性差,对工作挑剔,出现了不请示擅自离开实习单位的现象。学生对实习要求不严格执行,不服从学校与企业的管理,导致了顶岗实习的失败。
三、构建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中职学校顶岗实习质量和效果
顶岗实习工作分为前期筹划准备工作、中期过程管理与监控、后期考核评价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均由多个工作环节组成。为保证顶岗实习顺利、有序地进行,必须重视顶岗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可以依托校园数据网平台,构建网络顶岗实习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可用来进行学生顶岗实习的动态全程管理监控,供学生、企业、学校管理部门及学生家长及时了解顶岗实习教学过程信息,从而科学、集中、系统地解决相关问题。该系统具体有以下功能:
1.顶岗实习前期信息服务和岗位信息。信息服务向学生、社会、教师及管理人员提供有关条例、管理制度、顶岗工作流程、实习安全教育、考评办法等。
岗位信息供校外实训基地或其他企业、学校管理人员岗位需求及岗位描述信息,也可以作为提供校外实训基地或合作企业的信息展示。
2.顶岗实习期间信息联络。信息联络使校企领导、教师、学生、家长之间能够进行实时沟通,对顶岗实习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及时、完善的解决方案。同时要在系统内引入质量管理的概念,贯穿整个顶岗实习过程。
3.顶岗实习的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内容:(1)个人信息管理。在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建立实习学生、实习兼职和实习专职指导教师以及企业负责人的个人登记表和个人信息表,以便教师、学生以及企业之间随时进行联系和沟通,解决实习过程中的各种问题。(2)实习基本数据维护。填写实习日志,记录实习内容和进程。(3)考勤管理。(4)实习报告管理。实习结束后学生写出实习的个人总结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如实习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是如何进行解决的,对实习有哪些建议等等。(5)学生实习档案管理。从学生进入企业开始建立学生实习档案,内容包括学生的个人基本资料及岗位实习情况(奖励、处罚、岗位转换等),这些情况要系统存档,及时更新,动态管理。学生实习档案是对学生实习期间的全面总结,是对学生进行实习鉴定的重要依据。
4.顶岗实习过程管理与监控。实习过程管理与监控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负责人、顶岗实习教师、顶岗实习小组组长等多方参与的管理人员反馈学生顶岗信息;另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可以监控学生的实习情况,同时能帮助教师、企业管理员在第一时间对实习安全问题作出反应,未雨绸缪、安全监控,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5.顶岗实习后期考核评价。中职学校顶岗实习考核评价内容主要有实习纪律、实习内容、实习报告、实习效果四个方面。考核评价由企业负责人、顶岗实习教师、顶岗实习小组组长及学生本人等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总体评价反馈,同时对学生顶岗实体情况作出定量和定性的分析。目的是让每一位学生了解自己的实习状况,同时也为每一位学生进行实习鉴定打好基础。
【关键词】家校联手 中职生 职业价值观 培育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04-02
近年来,在职业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基于社会和学校联手层面的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培育已有一定研究并取得了较好成效,但基于家庭和学校联手层面的还少有人谈及。家庭,是伴随一个人成长的第一个也是永远的课堂,它对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萌芽、培养和养成的影响不容忽视,这也是每个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帮助中职生养成积极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社会需要的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家庭和学校联起手来,形成合力,探索共同培育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已是当务之急。
一、家校联手加强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可行性
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它对一个人的择业动机、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职生的职业价值观,从微观层面看,对他们个人而言,影响着他们对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的选择,决定着他们就业后的工作态度和劳动绩效水平,决定着他们的职业期望和今后的职业发展;从宏观层面看,对用人单位来说,近期影响着某个岗位的生产效率,远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单位的生产力,决定着单位的生存前景和可持续发展。
如何引导和培育既符合中职生自身发展,又符合用人单位和社会需求的职业价值观,是困扰中职学校的难题。长期以来这项工作都是学校在唱独角戏,虽然学校做过多种努力和尝试,但因受时间、空间及其他因素的限制,无法做细做全,导致在培育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成效上不尽如人意。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又是终身教育,在孩子成长教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孩子职业价值观的萌芽和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家庭和学校联手,共同来培育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将会有效辅助学校的工作,切实提高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实效。
二、家校联手加强中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的具体措施
虽然学校在教育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但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法做到全面周到;家庭在孩子的成长教育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教育的成败,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在对中职生职业教育价值观的培育上,必须家校联手、加强沟通,形成职业价值观培育合力,方法互动、内容互补,才能达成目标一致,最终把孩子培养成符合社会需要的综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一)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平台的作用,加强家校互动,形成互补,为学生职业价值观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一是开学初组建“三级联系网”。即按照校级、专业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来组建 QQ 群或微信群,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家长,想办法让他们入群并学会使用相关功能。二是召开“三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定期组织召开校级、专业级、班级家长委员会,大家多方探讨,就家庭在孩子职业价值观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和怎样培育孩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形成共识。三是组织统一培训。利用家长委员会和“三级联系网”,就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和如何对孩子进行职业价值观引导和培育,量身定做相应课件并制作成情境微课,对家长进行统一培训,并在 QQ 群和微信群上放相应的培训材料,供家长随时学习和参考。四是发扬团队精神,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加大家校和家家之间的学习交流力度,确保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培育收到实效。在“三级联系网”上,除有课件和微课供家长平时学习外,学校还安排招生就业部老师、职业指导师和合作企业管理干部入群,定期进行在线答疑和收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帮助家长及时解决家庭教育和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家长通过“三级联系网”,经过相互间的学习讨论、交流借鉴,群策群力,不断提升家长群体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效果,为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二)新生入学时播种职业价值观。借助新生入学教育的契机,家庭和学校联手,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萌芽教育。在校园和班级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组织学生到校企合作企业参观;举办什么是职业价值观、用人单位需要的职业价值观、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职业素养等相关讲座和职业技能展示活动;从现今的职业分类、世界500强企业、企业达人、职业技术能手大赛等入手,介绍学校发展历史和成就、各专业设置情况、学校师资水平、校企合作企业等,将这些情况真实而全面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专业、职业、企业、岗位等有一定的了解,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当今技术技能人才的广阔发展前景,从而萌生对所选专业及相关职业的浓厚兴趣。因在这之前学生对这些少有接触和了解,报读专业时多半是盲目跟风,或听家长意见,甚至是随便选报,可能有的学生在了解后想转读其他专业。此时,学校和家长要及时与学生沟通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充分尊重他们的选瘢原则上予以支持,但要有一定的条件约束并控制全校转专业人数比例,具体由学校负责解释和把握。
(三)学生入学后耕耘、培育职业价值观。自学生安心就读于某专业开始,家长在学校的指导下,配合学校完成一系列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培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既符合个人发展需要,又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职业价值观。
1.学校招生就业部对学生职业价值观培育工作进行周密部署,有计划、按步骤开展相关活动。如每学期组织学生去合作企业相应岗位进行见习或跟岗学习,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企业文化及运作模式;不定期举办相关讲座,邀请企业和行业专家、优秀毕业生回校给学生做讲座,介绍企业对职业价值观的要求、企业管理体制机制、企业员工一天生活情况、优秀员工成长经验等;结合学校的大型活动,定期举办各专业职业技能展示活动、职场案例分析大会等,要求学生在每项活动后提交心得体会或总结反思,并与学期末的职业价值观考核挂钩。
2.班主任把业价值观培育融入班级管理工作中。如不定期举办如何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如何做企业的合格员工、优秀员工的核心要素、如何正确处理职场关系等系列主题班会活动;不定时组织学生观看企业和职场成功和失败典型案例并进行探讨活动,找出案例中职业价值观表现好和不好的方面,为什么好?好在哪里?为什么不好?不好在哪里?该如何修正?针对每个学生家庭和个人的实际情况,制订职业价值观培育方案,建立每个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成长卡,并纳入学生的学期总成绩考核中。
3.科任老师把职业价值观培育融入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结合专业岗位需要,不定期组织学生去校企合作企业进行见习和学习观摩活动,并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教学中以企业岗位需要为导向,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培育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根据本专业岗位特点,进行岗位情境模拟再现,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价值观;任科老师平时跟踪记录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表现,学期末将此表现和成绩录入职业价值观成长卡,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进行量化考核。
4.家长高度关注、密切配合。家长全程通过“三级联系网”和“三级家长委员会”,密切关注学校和孩子的学习活动及相关日程安排,及时和学校、老师联系,和“三级联系网”里的家长多交流、多探讨,积极配合学校、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做好后勤保障、激励安抚和评价考核工作,让孩子们朝着企业岗位需要和自身职业发展方向,潜心致力于本专业理论与实践及职业技能与素养上的完善和提升。
5.加强考核评价。利用学生职业价值观成长卡,全程跟踪记录和严格考核学生职业价值观成长历程。与学生手册一样,按学期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成长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评价形式分综合表现评价和分数量化评价两种;多方参与评价,含班主任、科任老师、学校招生就业部、见习企业、家长、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每学期末进行总结表彰活动,对表现突出和进步大的学生进行表彰,鼓励和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水平。
(四)顶岗实习时检验、收获职业价值观。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中职学校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重要举措,是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主要途径,是中职学校培养和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将在学校所学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完全履行企业员工岗位的所有职责,真正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两个角色之间的无缝对接。顶岗实习的经历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提升职业技能、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今后职业发展奠定基础。此时是检验他们职业价值观和提升职业价值观水平的关键时期。
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校、企业、家长应密切关注学生在实习中职业价值观 的表现并及时记录和反馈,此时,三方形成密切的联系链,相互联系、相互监督、密切配合,共同检验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由学校招生就业部、企业、家长、学生四方共同对旧版本的学生顶岗实习鉴定表进行修改和完善,改进传统的评价方式方法,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考核评价。例如,从学生对企业岗位的适应能力、岗位操作技能、服从力、忠诚度、团结合作能力、与同事相处能力、今后就业打算、理想中的岗位要素、职业发展目标等职业价值观的具体表现进行考核。评价形式以分数量化和等级评价相结合。评价方式有他评、互评、自评,即企业、学校、家长进行他评。学生相互之间进行互评,学生自己进行自评。多方参与考核评价,有学校、企业、家长、其他学生和学生自己共五方,确保评价公平公正、合理客观。考核采用平时考核和半年、年终阶段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发现的亮点和问题及时反馈,并进行有效的激励和批评指正,帮助学生不断修正和提升职业价值观水平。
实习结束后要分别在企业和学校举办实结表彰大会,对实习中职业价值观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典型案例进行通报表彰,进一步分析总结、提炼升华,最终使学校、企业、家长、学生共同收获积极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唐章捷.中职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父母教养方式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3
[2]毛怀勇.亲子沟通视角下中职生家庭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3]张 莹.中职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研究[D].沈阳: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3
【基金项目】2014年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职生职业价值观培育活动课程化的实践探索”(GXZZJG2014B088)。
高中职业学院是大学之后的专业人才培养基地,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就迈入社会的大门,所以中职学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中职学校的教育需要以适应经济社会需求为目标,以诚实守信为根本,全面培养学生。
【关键词】
中职教育;有效;途径
当今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信息化、高科技化。未体验过社会生活的中职学生踏入社会后难免会对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不适应,所以中职教育要紧跟社会的潮流,满足社会的需求,积极探索更加实用、高效的中职教育途径,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在踏入社会之前做好坚实的基础,以便能有更好的发展。
一、中职教育生活化
对中职学生进行培养的目的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所以中职教育要生活化,一切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让学生在生活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和学习社会的道德要求,让学生在学校生涯中,了解社会发展的模式,将自己不断完善和提升,更好的融入到今后的社会生活。
1.教育目标要紧贴生活。生活就是教育,人总是在生活中成长。所以教育目标要紧贴生活,根据生活来实行教育,教育的内容应该和生活相适应。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人不能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教育的目标应该紧贴生活、来源于生活,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教育目标是与真实生活相关联的,不是盲目空洞的。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树立自身的小目标,学生正确理解了教育的目标才会努力的去实现个人目标。要实现中职教育生活化就要让学生去体验生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一些实际经历来感受事物之中蕴藏的道理,要让学生学会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中职教师应该适时的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感受个体与社会的联系,教给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2.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首先教育的内容要紧贴教育的目标,一切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学生的个人需求,尊重个体差异,特殊学生特殊教育。其次教育不能盲目进行,在立足于社会的基础之上还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多理解学生,这个时候的学生大多数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却性格刚强,所以在对其进行中职教育时应该选择适合他们心理特点,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最后教育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中职教育面向即将要进入社会的高中学生。社会生活不同于学校生活,社会上鱼目混珠,人们多看重利益。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分化的社会,中职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生心中要有一把度量是非的戒尺,要经得住诱惑,中职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和价值观,教给他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勇敢的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二、中职教育全程化
高中职业学生与普通高中生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中职教育面向的是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所以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全必须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高中职业教育学时不长,为了实现教育目标要对学生进行整个学时的全程教育,包括学生入学之初、学习过程中、实习期间和毕业前期。
1.入学初的教育。要对学生进入学之初的教育首先要让刚入校的学生明白中职教育的目标和重要性,在职业学校中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专业文化知识还有生活的技巧。对学生入学之初教育的具体方法是让学生学习校史,对学生进行军事化训练,参加实训等。中职学生入学之初的教育目标是迅速转化学生的观念,改变学生在以前初中学校只注重课本知识的观念,为下一步的教育做好准备。
2.学习过程中的教育。学习中的教育是个漫长的积累过程。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一点一滴的渗透。学习中的教育一方面是学生对于专门开设的课程的学习,通过专门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政治思想的进步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举办一些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讲座,系统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3.实习期的教育。对于高中职业学生来说,实习期是一个重要的阶段。实习期也是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实习期间,学校应该结合实习情况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质、防腐蚀的教育。教师要积极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工作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基础。
4.毕业前的教育。毕业前是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应该对学生进行专项教育。毕业之前,学生主要的关注点是自己的择业问题,在这个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相信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教师通过对话,讲座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帮助学生分析自己,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同时要给予更好的发展建议,让学生在工作中不断的进步和完善自己。还可以组织一些优秀的毕业生与即将毕业的学生面对面的座谈,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三、总结
职业教育院校应该本着为学生负责、社会负责的态度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在对学生进行中职教育的过程中教育目标要紧贴生活,教育内容要源于生活。中职教育要全程化,在学生入学之初,学习过程中,实习期和毕业前期四个关键时期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作者:黄宇 单位:江苏省启东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一、中职学校顶岗实习概况
由于职业教育目前仍是我国教育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存在着培养模式滞后,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所培养的人才无法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为更好的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有关部委于2002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其决定中明确了中职教育实行2+1”的培养模式(即在学校学习时间为2年,第3年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中职学校顶岗实习的方式不同于其他实习的地方在于它能使学生完全担当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更突出实践性与独立性,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更为全面,由此可以看出,顶岗实习在中职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过程,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具有其他实践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对中职酒店专业学生实习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酒店专业同样是一门实操性较强的专业,中职酒店专业的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与在校的实践课程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更能让学生全方位系统的提升酒店服务的操作技能,因此顶岗实习效果对其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采用访谈和问卷的方式从学校、学生、企业三个方面对中职酒店专业的顶岗实习现状情况进行了相关调查和分析。
(一)学校方面
在对中职学校的调查上选取了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等三所中等职业学校旅游酒店专业教师和教务人员做为目标调查对象,通过访谈方式来调查了解学校在酒店专业顶岗实习管理体系上的基本现状特征。
1、顶岗实习的时间安排
通过对几所中职学校酒店专业顶岗实习情况的了解发现,只要是按照“2+1”培养模式的中职学校,实习时间大部分都安排在第二个学年结束后开始,有个别以酒店专业做为重点特色专业的学校在第二个学年结束前就已经安排部分学生到岗实习,由此看来中职学校酒店专业的学生实习时间至少在一学年以上。
2、岗位对口情况
所调查的中职学校都要求酒店专业学生实习岗位必须与专业相符,该项已作为实习考核的一项主要评价指标,但综合了解到的实际情况看,受各种因素影响顶岗实习第一学期仍有5%左右的学生所在的实习岗位与酒店专业不相符,而第二学期上升到了25%,专业培养与现实适应出现了部分错位。
3、实习岗位选择情况
从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酒店专业学生都由学校统一安排到校企之间有多年稳定合作且签订了相关实习协议的酒店顶岗实习,学校与企业间有着密切联系,专业教师对酒店的运营管理有较为详实的了解,便于带实习的老师更好的对顶岗实习学生指导和管理,同时也方便该类酒店企业集中培养和岗位设置。在中职学校对实习岗位选择的模式上除了上述之外,还有两种方式为少部分中职学校采用:其一是学校统筹安排与学生自主联系结合的方式,该方式灵活性强,在学校无法保证足够的酒店实习岗位时可以缓解部分学生择岗的问题,同时对一部分有其他社会资源帮助选岗的学生提供了更加机动的发展空间;其二是完全由学生自主选岗的模式,这类学校大部分没有固定的实习合作酒店,或者所联系的酒店企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顶岗的学生人数,但该种实习岗位的选择方式给后期学校对酒店专业学生的管理增加了难度。由于每个学校的酒店专业所占比重不同,重视程度不一,因此在对实习岗位的选择模式上也存在不小差别。
4、对实习学生的管理情况
学生到酒店进入实习后,学校将派出专业老师对在酒店实习的学生进行全程巡查管理和实习指导,充分了解学生的出勤和各岗位的适应能力等情况(如客房服务岗位表现一般的学生可能更适合餐饮岗位),这一点所调查的几所中职学校都近似相同。通过调查发现,对于学生集中较多的同一个酒店,实习指导老师可以更好的协助酒店使学生快速适应岗位,相比对实习岗位分散较大的学生来说管理更为方便,指导也更为有效。因此上述所提到的对实习岗位的选择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学校对学生的实习管理效果。
(二)学生方面
在对学生的调查上,主要选取了两所中职学校的三个班级作为数据取样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及李克特五点量表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收集和统计,分别对酒店专业的实习生在实习前的态度与期望、实习中的问题以及对实习管理的满意度等方面展开调查,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2份,有效问卷105份,问卷有效率87.5%,数据已达到该项调研的标准。现将几项主要方面的数据归纳如下:
1、对学生实习态度的调查
由于调查人数受限,为了减少误差,让数据更能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因此本人在对学生的实习态度调查上选用了李克特量表(Likertscale)调查统计法来对学生实习前的各项态度进行评分。该测评共设定了5个评价项目,每个评价项目设定5个选择项,每项按照5个选择项的两极给予1-5的分值。其中1-3号为正评价项目(即分值越趋于5分则学生在实习态度上对实习作用的评价越高,分值越趋于1分则反之);4-5号为反评价项目(即分值越趋于5分则学生对实习的热情越低,分值越趋于1分则反之)。测评项目与统计数据见表1、表2。
表1 酒店专业学生实习态度评价项目
编号 测评项目
1 去酒店顶岗实习对于学好酒店专业很重要
2 通过顶岗实习能更好的提高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3 对中职生涯的顶岗实习很期待
4 想到去酒店实习将面对很多困难我感到很苦恼
5 去实习只不过是为酒店提供廉价劳动力,不一定有收获
表2 学生实习态度评分统计表
编号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分值 人数 总分 平均分
1
1分 2
2分 14
3分 31
4分 39
5分 18 369 3.54
2 3 12 16 55 19 392 3.73
3 12 25 32 28 8 313 2.98
4 3 25 9 43 25 379 3.61
5 4 12 21 32 36 401 3.82
由上表的评分统计数据可清晰的看到1-3号正向评价项目的平均分值都集中在3分左右,这表明学生虽然肯定去酒店实习能在技能提升和学习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但总体来看这种认可程度不高,对于实习的目的感到较为模糊。从4-5号反向评价项目测评来看,分值都接近4分,由此足以说明学生在态度上对实习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同学抗拒困难,不敢面对在酒店实习中的问题,甚至认为实习的收获要小于付出,反映出学生对去酒店实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
2、对学生实习期望的调查
从各项数据来看中职酒店专业学生对实习岗位的期望值整体偏高。由图1可以看出尽管中职学生基础较为薄弱且无任何实践经验,但绝大部分学生都希望到高星级的酒店顶岗实习,三星级以下的酒店几乎没有学生愿意去;从图2的数据可以看到学生除了在乎通过酒店实习获得实践经验外,对酒店能给予的薪酬也较为看重,由此也反映出该专业的学生对实习的目的还有待明确。
3、对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困难因素的调查
从图3可以看到接近一半的学生认为在酒店实习人际交往较为困难,反映出中职酒店专业学生与人沟通交际的能力欠缺,其次学生通过实习发现之前在校所学的各项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不足以应对岗位的需要,使实习工作有些力不从心,还有部分自我约束能力欠缺的学生对酒店的管理制度有明显的不适应。
4、学生对实习管理的满意度调查
在调查学生对学校和酒店实习管理的满意度时发现接近半数的学生对两者的满意度均不高,还有少部分学生对实习的管理出现了极为不满的情绪,两个实习管理体系相比而言,学生对学校实习管理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酒店,这与酒店对实习生的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关联。(如图4所示)
(三)酒店方面
酒店是该专业学生实习的主要场所,在对实习企业的调查上主要通过对四家高星级酒店的人事主管和中层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式调查,其目的主要是了解酒店企业对接收实习学生的原因、对顶岗实习学生的培养及评价等方面。
1、接收实习生的目的与存在问题
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看大部分的酒店企业接收中职酒店专业实习生是为了丰富岗位设置和酒店人才的梯队培养,降低部分岗位的人力成本,担当社会责任。
而据几家酒店的人事部门负责人反映除了上述目的近几年所接纳的中职实习生也为酒店带来了部分风险和问题,由于中职学生属于职业教育最底层,年龄相对较小,个别酒店专业的实习生缺乏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与纪律意识不强,实习作风懒散,破坏了酒店正常管理秩序,严重的学生还给酒店在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上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2、酒店所亲睐的实习生
酒店一方面想通过招收中职实习生来促使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一方面又担心中职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强导致企业受损,哪一类实习生是受酒店欢迎的呢?通过了解酒店最亲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实习生,首先希望实习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纪律观念和可塑能力,谦虚务实、勤学肯干,到岗后能服从酒店的统一管理,履行岗位职责,较好的完成岗位任务;其次希望学生能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合作意识,外语基础较好。这些都是接纳实习生的酒店企业所希望具有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三、影响中职酒店专业顶岗实习效果的问题因素
通过上述对中职学校、酒店专业学生、酒店企业三个方面的深入调研,发现了诸多影响中职酒店专业学生实习效果的问题因素,现将其整理归纳如下:
(一)酒店专业学生实习前的培训动员不到位
从对学校的访谈中了解到,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在学生离校顶岗实习前都会进行相应的实习任务布置和实习要求说明等工作,如实习的时间、期间需完成的实习日志和总结等,而对实习生在心理辅导和思想动员上做的不够,导致很多学生在实习前期的态度和目的都不明确,如就有学生认为去酒店实习一方面只不过是去为酒店做苦力,另一方面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顺利毕业,从一开始就对实习产生看厌恶情绪,其次中职学生年龄大多集中在15-18岁,心理层面的情绪波动大,抗挫能力差,自信心缺乏,加上酒店实习的岗位多数服务性较强,致使学生在酒店上岗后面对强度较大的工作出现了各种负面情绪,因此很多学校更多的是注重技能层面的培养,而忽视了针对酒店实习岗位做与之相适的心理辅导。
(二)实习指导老师的派选与管理不合理
从与酒店专业的实习指导老师交谈中了解到,大部分指导老师除了对在酒店实习的学生进行日常的巡查指导之外还有过于繁重的其他教学任务,如教学、教师各项竞赛、带学生参加竞赛等,由于实习指导教师需要兼顾多方面工作,又分身无术,加上很多酒店较为分散,导致对酒店实习学生的管理大打折扣,受教师精力和时间限制有个别学生甚至整个实习期都见不上老师几次,使学生在酒店中面临的多层问题得不到实质性解决,也让学生感到与学校有所脱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实习热情和积极性。再则学校对实习指导老师的管理缺乏激励与监督机制,工作好坏无奖罚之分,没有制度的支撑仅凭教师的个人职业道德来完成好该项工作显得较为苍白空洞,只有优化源于学校层面对实习管理的体系与制度才能减少和避免学生在酒店实习中出现的各项问题。
(三)酒店缺乏对实习生的激励与培养机制
从上述对酒店的调研中可发现酒店招纳实习生是为更好的满足岗位需求,节省管理成本,然而学生到岗后很多酒店并没有根据学生的技能情况做相应的培训和岗位配置,在后期实习中也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培养激励措施,这也导致了很多实习问题的产生:其一有些餐饮技能较为出色的学生恰恰却被安排到做客房服务,无法做到取精用弘,加上长时间没有轮岗机制,很多学生在实习中积极性不高,感到茫然,甚至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根本不适合做这项工作,后悔当时选择酒店专业;其二有些酒店吸纳实习生只不过是解决一时的用人之需,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培养中职的实习生作为后备人才,做得再好也获不到相应的认可,也难怪有些学生认为自己是廉价劳动力,缺乏培养与激励致使学生在酒店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在技能上也得不到提高。酒店的问题归根仍是学校的问题,只有校企之间合作更深化,学校选择那些能保证和满足实习要求的酒店,才能达到更好实习效果。
(四)实习考评标准形式过于简单
到酒店顶岗实习是该专业学生教学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以何种模式来实现学校对实习生的管理,最后的实习考评始终是引导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和检验酒店实习效果的有效手段,但从调研的情况看,很多中职学校对学生的考评标准不明确,形式也较为单一,最终便流于形式,实习手册的完成情况、上岗时间及酒店的评价意见是目前中职学校对实习生的主要几项考评指标,除此没有更能精细化反映学生实践能力的标准,因此对学生产生的约束力不强,认为在实习中表现好坏对他们影响不大,容易产生懒散心态,也是导致实习目标不明确及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提升中职酒店专业实习效果的举措
综合目前中职酒店专业的现状与存在的各项问题,为更好的优化该专业实习管理,以下笔者将试图提出几项提升中职酒店专业实习效果的举措与建议:
(一)强化在校期间的岗前培训
从调查中可知,目前学生在校期间对实习前的培训仅仅是开几次动员大会鼓动下实习热情或简单讲述下实习要求,学生对将要实习的单位和到岗后从事的工作了解甚少,导致学生在实习前出现各种不安情绪,也使很多学生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到岗后发觉酒店及岗位都不如预期以至于出现悲观心态。学校应根据与签订实习协议酒店的实际情况趁早准备提前布置,邀请酒店的相关人员来校做系统讲授(如酒店基本情况、管理制度、岗位的要求等),并做适当的模拟实操训练,而不是一堂宣讲课就草草了事,帮助学生充分了解真实的实习情况,在实习态度和心理情绪上做出正确引导,使酒店专业实习生真正做到有备而去。
(二)根据学生实际技能水平细分酒店实习岗位
酒店专业对于学生实操能力和服务意识的要求都很高,为了能让酒店对实习生到岗后进行有效管理,做到岗位与人的统一,中职学校在实习前应联合酒店一起对将要顶岗实习的学生做一次技能测试,将不同学生不同实操项目的技能水平做一次细分,把每个学生的技能情况移交给对应的实习酒店,酒店以此再结合岗位的实际情况做到科学顶岗,在实习中定期考核定期轮岗,这样既能保证学生在实习中得到全面锻炼,也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做精细化培养,使学生实现同一专业领域内的一专多能。
(三)根据实习情况适度调整教学计划
实训课程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方案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每个学期学校都会在教学任务中安排实训周进行实操训练,目的也是为学生第三年的顶岗实习和最终就业打基础,对于校企合作较为稳定,实习基地较为充裕的中职学校来说实训课程的教学计划也可围绕顶岗实习做适度调整,在课时上可适度增加,在内容上可适度丰富,其目的是为了能邀请实习合作酒店的专业人员来校参与学生的实操课程,一方面能让学生提早了解更多有关酒店的情况和行业内信息,另一方面也能让酒店提早了解学生技能水平,以便使酒店的实习安排做得更为周全合理。
(四)重视对顶岗实习过程的总结管理
中职学校每年的顶岗实习从做出计划到实训结束便是一个完整过程的完成,从过程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看管理的过程并不是一次管理流程就能实现的,它需要像爬楼梯一样不断循环滚动的向前向上(如图5所示),在图中P为计划,D为实施,C是检查,A代表总结,因此对于一个过程的完成只是一个循环的完成,而非一个系统的结束,而总结在其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在实习结束后却忽视了这个重要的环节,这使得每年的顶岗实习管理工作陷入了原地循环,无法实现过程中质的上升。实习管理工作的总结需要所有指导老师与酒店管理人员共同进行深入研讨,找出上一个循环出现的各项管理问题和解决对策,在下一年的实习计划中加以改进,少走弯路。
(五)校企共同制定实习管理方案,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
调查中发现,目前多数中职学校的实习管理与酒店没有统一更没有形成联动,出现了不少管理真空和漏洞,学生实习效果的提升重在管理,而实习生的管理是由学校与酒店双方共同来完成的,即便是不同系统对同一目标群体的管理也需要协调统一,因此实习管理的方案应该由双方共同来制定,而不是“各自为战”。除此在实习管理中校企之间还需构建一套健全科学的沟通机制,学校除了派指导老师到酒店巡查指导学生实习之外,实习小组长、教务行政人员等也可定期到学生较为集中的实习酒店与负责人了解相关情况,实现多层面全方位的校企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优化管理方案,从而达到提升实习效果。
五、结束语
从目前中职学校“2+1”的培养模式可知顶岗实习几乎占到了教学任务的1/3,因此实习的效果对学生实操技能的巩固提升以及对就业的有效衔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目前对中职酒店专业顶岗实习管理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尽管目前很多中职学校该方面都在不断完善,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本文中对中职酒店专业实习现状的调查分析及所提出的优化管理提升效果的各项举措能为该专业领域的发展尽到一份绵薄之力,也希望有更多的教师、学者来重视这一课题的研究。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实习前教育;实效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49-03
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本办法所称的实习,主要是指中等职业学校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在校学生到企业等用人单位进行的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毕业实习是中职学校教学模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是中职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必要途径。而实习前教育正是学生迈向实习的第一步,是连接课堂与实习工作的纽带。有效的实习前教育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专业知识,提升职业素质,为即将进行的实习工作做好各项准备。作为学生最直接的管理者和引导者,中职班主任在这一工作中责无旁贷。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卫校班主任工作经验,就中职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实习前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建议。
班主任开展实习前教育的内容
实习,实际上意味着学生角色的转变,即从学生角色转变成职业人角色。要让学生顺利地实现角色的转变,班主任就必须利用学生实习前至少一个学期的时间,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具体表现和所学专业,结合实习任务、实习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就业竞争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切实细致地开展好实习前教育工作。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当前,在许多实习前教育实践中,职业道德教育往往不被重视,要么内容空洞,不能适应中职生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生活的需要;要么流于形式,甚至缺乏与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内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进一步凸显了职业道德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为此,在实习前教育中,应从规范教育入手,开展以“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认真学习《毕业实习管理规定》、《毕业实习计划与大纲》等内容,强化学生的集体主义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的职业态度,增强服务意识,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习质量,促进中职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
侧重自我管理教育 自我管理教育是提高中职德育实效的必要途径。中职教育的德育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充满活力、努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加强对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逐步使中职生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当成自己终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愿望,主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最终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职生大多是14~17岁的未成年人,基本都是中考落榜生或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者,自我管理能力普遍缺乏。在校学习期间,由于学校及班主任严格细致的“管”,学生们安分守己;但到了实习单位,由于没有了学校的“管”,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的表现就非常明显。可以说,学生实习期间自我管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学生实习质量的高低。此外,在实习过程中,时有学生流失现象发生。笔者调查发现,其原因80%是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缺失。因此,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对保证学生实习质量乃至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鉴于此,中职班主任在实习前教育中要重视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在教育实施过程中,班主任应根据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做出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务必让学生真正明白自我管理能力在实习、生活及人生规划中的重要性。应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学习期间自学能力的自我培养;自我控制情绪能力的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及自律能力的培养。
加强安全教育 众所周知,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风险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提到:“各地各中等职业学校要安排专人负责学生实习风险管理工作,形成学生实习前有专门培训、实习中有过程管理、出险后及时赔付的全流程风险管理制度”,并明确指出“确保实习安全人人有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第十二条指出:“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当加强对实习学生的实习劳动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提高其自我防护能力。”同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更是强调班主任要“加强安全教育,维护班级和学生安全”。为此,对年龄小、社会实践经验少、即将进行异地独立实习的中职生开展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至于安全教育的内容,以笔者对医学检验班学生进行的实习前教育为例,主要包括遵纪守法、生物安全防范、防范医患纠纷、人身和财产安全、防火防盗安全、防骗防传销、防网络犯罪等。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沟通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让实习生与实习单位、实习带教老师等建立和谐的关系。但笔者发现,由于中职实习生沟通能力薄弱,与实习单位沟通不畅,以致实习单位对实习生普遍不满。显然,中职实习生沟通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实习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实习前教育中,沟通能力的培养应放在重要位置。培养内容包括让学生树立自信心、讲礼貌重礼仪。沟通前先了解对方的意愿,学会倾听、赞赏别人,不自卑、不自狂等。另外,应针对专业特点增加具体的培养内容。如笔者面对护理、药剂、医学检验等专业学生,从他们的专业特点出发,着重训练学生与患者、医护等各类人员的沟通技巧。
贯穿就业指导 学生在实习阶段后期的表现质量往往下降,稳定性不足。据调查,在就业市场化背景下,很多学生由于在实习过程中对就业形势有了表层了解,而缺乏对自身专业优劣势的正确认识,对就业前景盲目悲观,以致实习积极性下降,甚至退学。因此,在实习前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对于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切实提高就业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的形势下,班主任应该针对学生的专业和个人优势、就业前景、面试技巧等内容进行指导,重点让学生了解实习的质量与就业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在实习中练就真本领,提高竞争力,才能实现满意就业的目标。
班主任开展实习前教育的形式
面对新形势下中职生的现状,中职班主任在开展实习前教育时应以学生为主体,遵循中职教育的规律,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班主任工作的优势,突出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性和趣味性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实习前教育的实效。
上好主题班会课 班会是全班师生自主活动的一种教育形式,也是学生自我思想品德教育、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张扬个性品质、激发创新思维的一个主要阵地。通过共同策划和组织的班会活动,可以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因此,中职班主任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课来开展实习前教育活动。经过调查和实践,对通过主题班会课来开展实习前教育的优点,笔者总结如下:一是时间充足。要开展有效且内容丰富的实习前教育,尤其是职业道德教育需要较多的时间。笔者发现,在学生实习前的最后一个学期,许多中职学校都会每周安排一次班会课,正好提供了实习前教育的时间保障。二是内容针对性强。学校举办的实习动员大会等实习前教育活动往往是从大角度、大范围、大要求出发,而各班级开展的班会课是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显然更能突出班级的专业特色,更能适应各班级的要求。三是趣味性强。班会课由于形式多样,灵活性强,能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极大地提高实习前教育的效果。
重视谈心活动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职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中提出要通过“广泛深入开展谈心活动……切实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笔者多年的工作实践证明,谈心活动是新形势下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将实习前教育落到实处的“法宝”。在实习前教育中,班主任可根据一定的目的开展二到三次的个别谈心活动,并记录下来。通过个别谈心活动可深入细致地掌握学生实习前的心理状态,了解学生的实习愿望和期待等,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体谈心活动。在谈心活动中,应对学生进行以敬业爱岗、诚实守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消除学生实习前的焦虑心理,解决学生的个人实习疑虑,把提高自我管理意识等内容贯穿其中,通过谈心活动实现有效的实习前教育。
指导学生自主实践 当今,德育回归生活是中职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这种“学中做,做中学”的方式,能够以学生的亲身职业实践体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由“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有利于学生从心理到行为多方面的有效过渡,促使学生主动提升职业道德品质,进一步管理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真正成长为现代化建设岗位上的高素质劳动者。在学生实习前的最后一个学期,班主任应该有意识地在班级自我管理、黑板报比赛和敬老院服务等各种各样的校内外实践中,把策划权、主动权、实施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获得充分自主、自理的机会,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班主任应指导、鼓励、动员本班学生利用寒暑假等时间到所学专业相关单位见习,了解实习单位的工作流程、工作特点、环境及技能要求等等,减少实习的盲目性,缩短实习的适应期,增强学生的实习实效性。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班主任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加强中职生的实习前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需要积极发挥班级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模拟工作环境的布置、职业名人图像的悬挂、职业道德等标语的粘贴等班级静态文化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启迪。出版以“我爱我的专业”、“实习期间的学习方法”为主题的黑板报,在学习园地、阅读栏等开设如“实习人际沟通技巧”、“专业就业前景报道”、“实习前瞻”等专栏,制定有效的自我管理班级制度,举行与实习相关的班级活动等极富浓郁“实习味道”的班级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情操等方面受到全方位感染,容易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实习意识。
搭建协同管理平台 中职生实习教育的社会化和复杂化,决定了对学生的实习教育绝不是仅靠班主任或者学校就能完成的,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学校、班主任、实习单位、家庭等组成一个相互作用、不断协调的管理网络体系,优化沟通手段,才能取得良好的实习教育效果。因此,在实习前,班主任就要着手搭建协同管理平台。比如,成立以班级名命名的QQ群,使班主任能与学生及时无缝沟通;制作实习单位具体科室负责人、学校主管实习科室负责人、家长及学生的电话、通信地址等资料库。实习前,班主任应及时与家长沟通,告知学生实习的地点、任务以及实习管理的相关规定等,让家长协助管理和督促学生的实习。
教育效果
以笔者的实践为例,重视并切实开展实习前教育后,学生的实习质量比往届有了明显的提高。首先,根据实习医院的反馈,本班实习生勤奋好学,守纪有礼,表现普遍优秀,受到带教老师的一致肯定。其次,与学生交流后发现,本班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始终谦虚自律,文明大方,人际关系和谐。他们普遍认为,笔者在实习前进行的各种教育活动,对他们的实习工作甚至为人处世都大有裨益。
总之,中职班主任作为学生管理者和组织者,在学生实习前教育中发挥着极其重要、不可代替的作用。中职班主任应努力探索,积极发挥班主任的作用,才能不断提高实习前教育的实效,为实习工作的顺利、高质量完成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凤.“2+1”中职生实习前的准备工作[J].中等职业教育,2012(5).
[2]吴慧.浅谈加强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咸宁学院学报,2011(4).
[3]郑建红.中职生沟通能力培养问题亟待引起高度重视[J].江西教育(综合版),2012(7).
[4]朱兴艳.浅谈中职生自我管理教育的“五个点”[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2(4).
[5]田恒平.班主任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中职生;实习过程管理;实践研究
一、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中职生实习管理简述
目前,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实行的是分散型实习与集中型实习相结合的实习方式,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与实际情况,可以选择学校推荐的实习单位,也可以自行联系实习单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方式比传统的集中型实习具有很大的优势。如灵活性增大,企业接收学生的概率提高;由于实习单位面广,学生实习内容也比过去更为丰富。目前的分散型实习方式也深受中职生喜爱,但是,我发现,学生在一年的实习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二、中职生实习过程管理实践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
(1)集体感缺失。中职生正处于个体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心理学上的第二次断乳期,有的学生离开熟悉的校园去陌生的环境下实习,在心理上就产生了一种社会孤独感。
(2)心理压力大。实习是中职生在跨入社会各行各业之前提交的最后一份作业,而各种主客观因素也使得学校对学生作业质量有了更多的要求。学生在毕业前真正成为自己人生的责任主体,于是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
(3)自身懒惰性。一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并没有对自身进行分析,发展规划也不够完善,定位模糊,导致实习过程过于随意。如挑三拣四、拈轻怕重、不思进取等。这些都与学生自身的原因有关。例如,酒店1班有两位国赛获奖的学生张某某与陈某某,都选择了南宁市鑫伟万豪酒店实习。选择做餐厅服务员的张某某尽管外形好,英语口语好,却因为收入低和与同事相处不融洽等原因辞职。选择做前台咨询的陈某某在被分配做服务员后埋怨工作辛苦,随后被调换到前台做咨询工作,没多久也辞职了。这两名学生都因国赛获奖而自我优越感较强,没有提升实习质量,增长社会见识。
2.学校方面
很多外出实习的中职生在实习过程中,学校无法对其实习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与管理,因此学生在遇到问题或产生惰性消极情绪时,无法与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学校教师不了解学生实习的感受、状况和生活情况,也无法对实习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导致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在实习过程中出现了管理断层,实习的质量与效果也就难以保证。
3.企业方面
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是与学校挂钩的,如缺乏校企合作资源和动力。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提出了主动寻求企业合作,但具体的合作依旧处于浅层次合作阶段。归其原因,主要因为企业大多重视对人才的使用,而忽视对人才的培养,对中职学生的专业技能难以产生信任。
4.实习评价与管理方面
由于中职生实习点多而分散,指导教师很难做到客观而准确地给出实习成绩与评价,而过去的实习质量与成绩结果大多又侧重于职业道德评价,对学生专业技能与实习动态缺乏有效监督与总结,因此学生消极对待实习的情况时常发生。
三、中职生实习过程管理的实践对策研究
1.学生方面
(1)完善实习计划。中职生要严格约束自我,接受挑战,不能因为有某方面的特长而狂妄自大。在实习以前,实习指导小组要与实习单位制定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具体事项,由学生自行制订实习计划,由学校召开实习班级班主任和指导老师会议,明确具体的要求与做法,学生必须统一思想。
(2)全面宣传动员。学生要做好自身的宣传动员工作,才能从思想与行动上真正做到正视实习,认真实习。因此,宣传动员工作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应该成为学生自己的责任。组织全体学生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以前,除要求学生了解基本的实习纪律和相应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外,还要求教师学会充分利用校园的广播、海报等资源,传递企业信息和市场信息,并利用班会课、职业道德课程强化学生关于《校外实习管理制度》《企业规章制度》《劳动制度》等规章制度的学习,以促使他们了解自身的发展潜力和企业的文化精神,明确自己的实习身份和实习目的,以应对实习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与探讨,强化自律与训练。
2.学校方面
学校实现对学生实习管理的全过程监管,要从微观管理和宏观管理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①双导师制度。保证每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配备有专业导师和职业德育导师对其提供指导,为了节省师资资源,指导教师可以兼做大部分学生的导师。其中,专业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技能方面的学习情况。职业德育导师则应关注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思想状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层面的指导,帮助学生及时看清社会形势,面对自身问题,正视实习工作,提高适应能力。②周汇报制度。学生在一年的实习时间内要利用每周末的时间针对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报,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实习动态,并开展有效的思想工作。③定期巡查制度。学校可以成立由校领导、班主任和就业指导教师为主的实习检查小组,对实习生进行定期的巡查与走访,特别要关注有国赛获奖经历的学生的心理态势,对出现的共同问题进行正确的引导。④网络服务制度。建立针对学生个体在时间、地域限制下的技能培训模式,如通过组建QQ群、学校实习网站等,随时指导学生实习工作,及时解决学生实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强化交流与沟通。⑤实习评价制度。新建的实习评价制度在内容上必须更加具体和深化,除包括学生自评,班主任、就业老师、企业团队的多方位评价外,教师还要对实习生个人的实时心理状态和工作态度进行评价。
3.企业方面
校企合作中,学校对企业的选择要重视企业自身的激励机制,由于实习生实习期间有临时性的特点,导致当前很多企业对实习生的照顾缺乏工资福利与升迁机会,因此,学校对企业的选择必须考虑到学生从企业工作中得到尊重与支持的方面,帮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学校在实习生实习过程管理工作中面临不少挑战,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关系到学生自身与学校声誉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中职生实习管理过程依旧存在不少问题,每一位参与其中的教育者与管理者应积极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吸取教训,真正为中职生的实习工作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出一条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许建军.中职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实践与研究[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09.
[2]吕宜之.关于中职学校分散型实习管理模式的创新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10).
作为一名专业知识不深的中专生来说,学校带领我们高三学生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实践是中职生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中职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中职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我想谈一下实习的意义。
实习是一种对用人单位和实习生都有益的人力资源制度安排。对接受实习生的单位而言,是发展储备人力资源的措施,可以让其低成本、大范围的选择人才,培养和发现真正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亦可以作为用人单位的公关手段,让更多的社会成员(如实习生)了解用人单位的文化和理念,从而增强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同感并赢得声誉。
【关键词】中职学生 职业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7-0206-02
中职教育实质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也就是说,中职教育是以学生顺利走向社会,适应工作岗位和社会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导向的。近年来,中职教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目前中职毕业生总体质量还不是很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能力、创新意识等还有待加强。因此,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任然是中职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培养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意义
1.有益于学生明确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就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来说,只有极少数中职毕业生将来会在固定的岗位上从事某一个职业,更多的可能会经历若干个岗位、若干个职业甚至若干个不同的行业。因此,新时期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具有适应专业、岗位变化能力的、拥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以适应职业的变化和个人生存的需要。
2.有益于满足中职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
不少中职学生在学习和就业中存在较大多问题,如自我定位不准、学习动力不足、对职业了解不够、对前途感到迷惘等。因而开展职业能力培养有助于了解类似问题。因为职业能力培养的内容是促使学生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应该走怎样的路”等现实问题。而职业能力培养的形式是让学生把现阶段的学习和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使学生结合学习自我塑造,加强自我管理,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质是通过实践让学生认清当前的行业发展动态、就业前景,引导他们在当前社会大发展背景之下规划自己的认识道路,使他们主动适应社会要求。
3.更好地体现中职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近年来,各中职学校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改变办学模式,加大改革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以我校为例,不仅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年年保持100,不少即将毕业的学生也被“抢购”一空。但高就业率的背后,诸如不考虑内外环境与职业匹配、盲目追求高薪等问题依旧存在。说明学生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仍没有充分认识。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培养,不仅能落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还能使中职学生真正认清就业形势的要求,辩证思考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主动调整自我,正确把握就业,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并确定个体的职业奋斗目标。
二、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重点
1.提高实践能力。中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线的教育。在教学上,不能只依附于教材,而应结合社会的需求,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根据当前的行业需求情况,对行业职位、职业工种进行分析,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总结归纳出每个岗位的特点、任务和职能要求,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岗位能力”;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理念。结合岗位工作的过程与要求进行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逐步形成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汽修专业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汽车模型制作、数控专业的创新工件的加工等;又如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从社会需求、企业用人方向等角度调整课程。对从事办公文秘工作的学生,主要训练录入速度和排版技巧等;对搞网站建设的学生,要开设微机常用外部设备、网页设计、网站开发、网络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安全与维护等课程。
2.强化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是学生在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职业思想、观念、情感和意志,可引发强烈的职业热情。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提供大量的职业信息,能使学生尽早树立职业意识,注意职业领域的发展空间,看到发展的未来。因此,在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中,要努力寻找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沟通的渠道,真正体现对“专业”的基础作用,加快学生角色向职业角色的转换。
3.培养职业素养。责任感是职业道德的心理基础和表现形式,通过培养责任感可为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打下基础。时间证明,学生时代所形成的责任感,将延续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也必将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意识。强烈的自强、自立意识是现代人立足于社会的品质基石,是优良思想品德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校每年都将学生送到相关单位和企业开展为期三个月至一年不等的校外顶岗实习,岗位数与学生数之比在2:1左右,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快速实现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角色转变。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参与工作实践,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为一体,学生的职业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与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其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了对岗位、职业的感情,形成了优良的职业品质。
4.职业角色适应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产学结合的途径,不仅能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使学生获得实际的工作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毕业生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实现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顺利对接。我校目前与十几个单位或企业建有合作关系,其中与近10家关系紧密,并与之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顶岗实习或开展短期的实训,实现“产教结合,工学交替”。如我校在浙江温州、湖北十堰市多所幼儿园及电子厂建立了幼师、电子和机电专业学生的实训实习就业基地,改善实训实习管理,加强实习交流与指导。每年的毕业生先顶岗实习,合格后择优录用,从而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职业角色适应能力。
三、中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1.加强宣传,充分认识职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要顺利地开展职业能力培养,学校必须高度重视职业能力培养工作,要把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学校的一件大事来抓,做好课程的完善、开设和咨询等与职业能力相关的工作;要加强对职业能力培养的宣传工作,使学生认识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连。可通过校园网、校简报、广播室、职业能力教育讲座、职业能力知识竞赛等宣传手段,强化学生对职业能力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也可借助“第二堂课”,利用寒暑假等开展职业能力实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职业能力的内涵。同时,还可借助企业典型、成功人士的榜样示范力来推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工作,弥补学校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资源与力量的不足。
2.学用结合,正确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外延
职业能力培养是建立在正确认识主客观基础之上的、一个长期坚持的自我探索过程。要使学生正确理解职业能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职业能力培养工作。加强职业能力实践,能使学生讲自己的职业能力目标落实为实际行动,不断接受社会、企业组织和他人反馈的信息,对自身开展客观、全面、科学的衡量与评价,实现择业先从“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向“我会干什么”或“我适合干什么”的现实型转变,实现个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从而正确认识自己,使自己的规划符合自己的兴趣,符合社会的需要。
3.加强建设,完善队伍与课程建设
开展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培养是关键。一个优秀的开展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师,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充分的自信心、控制情绪的管理技巧、人际交往中的人格魅力以及应对压力的能力。在职业能力培养、指导方面具有一定的实战经验,面对学生实情,运用自身经验分析总结,调整或提出新的可行性的规划方案。能体现前瞻性、确定性、开放性、针对性、实用性、实践性的课程体系,对开展职业能力培养是至关重要的。课程内容可包括职业能力理论课程、实践活动课程、模拟实战课程、文化素质课程等。还可和企业联合,利用企业员工典型的成长过程中的经历、经验和教训编写职业能力培养教材或校本培训课程,不断更新培训的内容,增强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探索创新,推进校企合作办学规模化
校企合作办学既能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包括实验实习设备、信息资源、人才资源等,又能使学生深刻体会职业能力所蕴含的各种要素,促使中职学生在展现个性的同时,真正适应市场需求。
关键词:中职生;顶岗实习;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092-02
“依法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已成为这个时代进步的主旋律,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多元化需求也日益聚增。中职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向导”,走产学结合发展的道路。通过实施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等一系活动,来突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顶岗实习不仅是行业、企业、学校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客观需求,更是中职教育的本质属性和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所决定的。
一、中职学校实行顶岗实习存在的风险
当前,职业教育虽然备受国家的高度重视,但中职学校依然无法克服自身诸多弱势,社会和用人单位普遍对中职学生认可度不高 ,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实现中职学校自身内涵式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因素导致中职学校在实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中必然面临很多风险,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顶岗实习过程中,正视一切困难和风险,并通过精心设计、实施各种制度,以最大限度化解和降低风险,从中探索出抵御各种风险的管理对策,促进中职教育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1.学生身份发生变化存在的风险。由于中职教育自身特点,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存在较多矛盾,这种原则性的冲突使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容易发生角色转变的混乱,导致人际关系的冲突和管理方式的不协调。中职学校是一个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机构,处处充满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学校的主体 ,拥有个性张扬氛围,充分享受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由和快乐,经济上依赖父母的全力支持和国家各种政策性补助。学习压力少,任务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简单透明,很少有原则性、根本性的利益冲突。到了企业,学生的身份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一个相对自由、轻松、个性鲜明的学生骤然变成一个担负责任的企业员工。生活中的一切被纳入严格考核和管理之中,言行受到很大的限制。学生对瞬间带来的转变无法适应,首先是环境和管理的巨大差别,使中职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胜任。其次是企业把自身利益看得高于员工个人的利益,使学生的心理受到极大冲击,导致他们的行为必然偏离企业要求,也加大了学校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成本和难度,使整个实习过程困难重重,无法实施预期目标和计划。
2.合同签订带来的风险。目前,由于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依然是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主要形式。企业是一种营利性的组织,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终极目标。而中职生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的供应者,在岗位技能、纪律、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工资标准等很多方面不可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学校为了抓住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加上对企业内部情况了解的不全面,签订合同时,往往存在条款设定不详细、不到位的做法,缺少附加条件和意外事故的处理细则,这就为解决合同实施和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埋下了很多隐患,导致法律纠纷。
3.各种安全事故潜在诸多风险。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中,各种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着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据有关数字统计,我国安全事故呈现逐年上升和高发趋势,已迈入事故高发的门坎。每年各类安全事故伤亡的总人数相当于一场灾难性战争,超过了地震、火灾带来的人员伤亡数量。据权威报道,近几年,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造成非正常死亡超过20万人,伤残超过200万人,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人民币,公共安全形势依然严峻。这一串串惊心动魄的数字,无不让人深感生命的脆弱和顶岗实习潜在的各种风险。
4.学生心理潜在的各种风险。中职生的家庭环境和社会背景复杂,他们大多来自社会的最底层,没有接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有的更是当前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和淘汰者,患有严重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的已不是个例,从小缺少父母老师的关爱,对困难、挫折的承受能力差。这与企业要求员工具有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相差甚远,而且学生对实习岗位的艰苦工作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因此在实习初期感到兴奋与好奇之后,很快会产生逃避、退缩、厌倦等心理,这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协议的履行。
5.各种犯罪行为带来的风险。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的多元化使日常生活世界充满着各种新的感受和经验,各种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层出不穷,社会控制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良的网络信息以及等时常威胁着学生的安全。这些裸的诱惑,引起了家长的担忧,破坏了学生实习的稳定性,也影响了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二、预防顶岗实习风险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