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优选九篇

时间:2022-03-11 13:42:0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我们的民族小学教案

第1篇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1

 

一、活动目的:

 

1. 使学生理解“国学”的含义,体验学国学的欢欣和喜悦,掀起小学生学国学的热潮。

 

2.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准备具有古典特色的音乐。

 

2.准备孔子画像、将教室布置成古代书塾环境。

 

3.相关的孔子及其弟子研究学问的课件及孔子游历各国讲学的课件。

 

4、孔子格言课件

 

三、活动形式:班会形式

 

四、活动时间:20xx年5月13日

 

五、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六、活动内容:

 

1.欣赏古典音乐,营造气氛。

 

2.全体学生以古典方式向孔子画像敬礼,以示尊崇。 3. 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共同做学问的课件,引入情境。

 

4. 学生活动展示: ⑴ 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弟子规。 ⑵“弟子规节选文字”情景表演

 

⑶两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背诵国学经典。

 

⑷以创新形式翻唱国学经典。

 

5.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国游历讲学的课件。 6.全体学生共同诵读孔子名言。 七.活动过程:

 

(一)课前欣赏,营造氛围:播放古典音乐。

 

(二)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国学作为中华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可分为经、史、子、集、蒙五部。学习国学,对于同学们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有着很大的作用。作为国学的代表人物,孔子在中国千年历史长河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国学,不能不提孔子。下面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向我们的先辈以古礼祭拜。(礼毕)

 

主持人:孔子一生诲人不倦,但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教育,相传所收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教出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下面我们大家就和老师一起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在一起做学问的课件。

 

(三)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做学问的画面,(播放课件)

 

主持人:多麽浓厚的学习氛围,多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我们一起沿着先人的足迹,去感受学习国学的乐趣。

 

(四)学生活动展示:

 

主持人:从幼儿到少儿阶段,相信我们同学一定诵读了许多国学中的经典书目,如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伴着书香,请同学们一起来展示一下自己的收获吧。 1.以接龙的形式背诵弟子规。 (弟子规三个字一句话,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内容较长,全班同学以接龙的形式每人诵读四句,生生互动,感受国学之美), 2.“弟子规节选文字”情景表演

 

主持人:的确,《弟子规》内容丰富,包括孝、弟、谨、信、泛爱众、亲人、学文七部分。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弟子规诵读的感受,也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出来。具体过程如下:

 

A. 全班交流资料。每组选派代表上台交流资料及故事。

 

B. 小组内交流收获。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说说你学习了《弟子规》以后理解了哪些地方,做到了哪些地方,还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继续努力。 C. 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弟子规 》中经典语句情景表演 3.两人一组,以比赛的形式背诵国学经典。

 

主持人:国学经典内容很多,为了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学,我们以比赛的形式背诵。(两人一组进行比赛,激起学生的热情,同时进一步发扬光大了国学。) 4.以创新形式翻唱国学经典。

 

主持人:前边我们对国学经典进行了精彩的诵读与表演,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模仿与探究。在此基础上对所掌握的国学经典内容进行翻唱,将是一个创新思维的挑战。

 

(五)欣赏孔子及其弟子到各国游历讲学的课件。

 

国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不但国人争相学习,即使是外国人也在争相学习中国的国学经典。看,孔子坐着马车和他的弟子们已经走出国门到各国游历讲学去了。(播放课件)

 

(六)全体学生共同诵读孔子格言。(出示课件)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七) 

结束语: 同学们,人生成长离不开精神生活,只有我们的身体长大了、知识增加了、精神丰富了,才是真正意义的成长。愿同学们在成长的路上不忘祖训,继承传统美德;让国学伴着书香随我们远航!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2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主持人a: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主持人b:齐风韶韵,流传四方。

 

主持人a:灿烂的文化丰盈着我们的童年,

 

主持人b:沁人的书香浸润着我们的成长。

 

主持人a:我国历来被称为诗的国度,自诗经开始,中国古典诗文一直洋溢着独具魅力的灵性风韵。唐诗更是古典诗歌发展的高峰。

 

主持人b: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尤其是李白的绝世才华,他豪放飘逸的气质,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又变幻莫测,情财飘逸隽永,美如清水荚蓉。现在请听李白的《古风》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

 

二、感受经典的魅力

 

诗歌朗诵

 

唐李白

 

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清风吹,香气为谁发

 

主持人a:下面请听朗诵《兰》。

 

明 陈汝言

 

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

 

偶为世人赏,移之置高堂。

 

雨露失天时,根株离本乡

 

虽承爱护力,长养非其方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

 

冬寒霜雪零,绿叶恐雕伤。

 

何如在林壑,时至还自芳。

 

主持人b:名著不仅具有不朽的本质,而且是我们人生旅途中必不可少的伴侣与慰籍。名著是怎样伴我成长的呢?请聆听《论语》同我行。

 

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主持人a:《论语》中的“孝敬之道”,塑造着我们高尚的灵魂,它的“智慧之道”,启迪着我们的思维,它的“治世之道”教会了我们仁爱,书籍是这样的神奇!同学们还给我们带来了有趣的经典故事呢!

 

学生1:《孔融让梨》

 

主持人b:小小的孔融教会了我们,与人交往要宽容。让我们再来听听另一个故事,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呢?

 

学生2:《凿壁借光 》

 

主持人a:这些故事不仅有趣,而且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那么都给大家带来了哪些思考呢?或者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对你有哪些影响呢?

 

主持人b:经典名著的博大精深,真令人回味无穷。

 

主持人a :走进经典,我们走进生活的四季。

 

主持人b:走进经典,我们走进人生的四季。

 

主持人a:底蕴深厚的《老子》可吟读,可朗诵,

 

主持人b:能从耳朵钻入心中,如同一股泉水涓涓流淌,与大自然相融合

 

主持人a:草木为了感激春的到来——吐露新芽;

 

主持人b:鲜花为了感激夏的到来——竞相开放;

 

主持人a:硕果为了感激秋的到来——挂满枝头;

 

合:我们为了感激经典——今天在此展示自己。

 

主持人b:《弟子规》主要讲如何孝敬父母,如何为人处世,以增进团结,促进和谐。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人所称道,所敬仰。下面请欣赏小故事《孟信不卖病牛》

 

《孟信不卖病牛》

 

古代,有个叫孟信的人,被罢免了官职以后,家里很穷,甚至连吃的东西都没有了

 

一天,家里人趁孟信外出把家里仅有的一头病牛卖了,来换粮食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孟信回家后发现病牛被卖了,就把家里人打了一顿,还去把病牛要了回来,他对买主说这是病牛,没什么用处了,这样的病牛不能卖给你。

 

如果我们都能像孟信一样,做人诚实守信,经商公平交易。那像“三鹿奶粉”等欺诈行为事件就不会发生。

 

主持人a:听了这个故事,你认为孟信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见没见过和他不一样的人呢?(通过小故事和同学们的评论,让孩子们明白怎样做人。)

 

主持人b: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精神在我们血脉中流淌。

 

主持人a:诵读中华经典,让民族文化智慧支撑我们人格的脊梁。

 

三、班主任总结

 

中华经典的铿锵音韵在我们耳边回响,中华经典的千古风韵在我们心头荡漾。培根在《论读书》中这样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伦理使人庄重……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从《忆读书》中我们知道冰心奶奶从小就贪婪地吮吸着经典文化的营养而长大,受着古典文化的熏陶而成就了她高尚的人格。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参与到“经典诵读”活动中,去汲取甘露,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路让经典润泽我们的心灵。

 

国学经典主题班会教案3

 

【活动主题】

 

诵读经典 爱我中华

 

【活动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传统 文化的热爱之情

 

2.加强师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普的参与意识,在全校形成公共场合、课堂教学中说普通话的风气

 

【活动准备】

 

古诗词朗诵

 

【活动过程】

 

一、开场词

 

经典使人生变得厚重与深刻,诵读使我们获得心灵的开发与启迪.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漫漫的历史星河中,闪耀着无数颗璀璨的星星小学诵读经典主题班会教案等3篇主题班会。

 

这儿有诸子百家,有四书五经,有唐诗宋词……这儿有老子庄子,有孔子孟子,有杜甫李白……

 

这儿闪烁着先人们的无上智慧,这儿呢喃着前辈们的悠悠情怀。今天,让我们走进悠远的古代,探求幽幽的情怀。

 

今天,让我们与圣贤为友,与诗词作伴;今天,让我们尽情歌诵,尽情吟唱。

 

二、诵读经典

 

1.《迢迢牵牛星》

 

2.《春江花月夜》(配乐)

 

3.《陋室铭》《爱莲说》

 

4.苏轼的《水调歌头》

 

5.(师)刚才咱们欣赏了这么美的诗词,老师也想参与到你们中间,咱们开展一个竞赛好不好?咱们四个组,每组要说一个我限定内容的诗句,看看哪一组说的最多最好。

 

第一个题目由第一组说:谁能说出含有春夏秋冬字眼的诗来。

 

第二个题目由第二组说:谁能说出含有动植物字眼的诗来。

 

第三个题目由第三组说:谁能说出含有亲情意思的诗来。

 

第四个题目由第四组说:谁能说出含有离别意思的诗来。

 

三、 结束语

 

琴声淡去,余音袅袅,诗词吟罢,口留清香。

第2篇

关键词:高中;人教版;英语;备课;教案

一、新课标下高中英语的教学特点

原有的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标准在总体上更注重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系统掌握,强调记忆和机械的训练,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常出现学生英语成绩很好,但无法开口的尴尬现象。另外,教学中对学生的情感需求与自主学习能力关注程度不够,使得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教学目标的完成度也不高。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老师对高中英语学科的教学目标又有了新的教学定位,更加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学科之间的交流也有所加强,教学重心逐渐由注重语言知识的培养向注重语言能力培养转移。这些都促进了更为完善的新课程标准的诞生。

经过改良的新课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1)新的教学设计思

路。新课标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从小学、初中、高中进行综合考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难度和能力水平分为九个等级,保证各阶段课程的有机衔接。(2)新的教学课程目标。新课标以让21世纪的每一位高中毕业生都具备基本的英语语言素养为目标。即让每一名学生都具有终身学习必备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初步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等,为学生今后的升学,就业终身服务。(3)新的教学模式。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民主性和开放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任务目标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4)新的教学评价机制。新评价体系以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为目的,更公平、公正、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5)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新课标对高中阶段英语词汇量的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目标,从而促进了阅读量与阅读内容的丰富,给我们增添了教学任务。

课程标准给高中英语带来的这些新变化,推动了教学目标定位的变化,给我们的课程准备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

二、教学目标定位与英语备课的重要性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有目标的行为,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或课堂评价的标准。教学目标定位是否合理,直接决定教学成效。要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质量和水平,教师就必须对我们的教学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要求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内容,明确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教学的整体功能出发,考虑教学目标的合理性。

要对高中英语课程目标进行准确定位,首先要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描述,即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提出的教学要求,设置每个学习单元的总目标。其次,合理分配课时后,根据单个课时内的教学容量设置每个课时的目标。最后,按照教学流程设计,再将单个课时目标分解成具体的教学活动目标。这些内容都需要通过教师的备课来实现。

备课过程不只是简单的教学内容准备,还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特点等多种因素对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进行准备设计,让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其特有的教学设计目的,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更注重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准备旅行单元的课程时,就可以以训练学生实际应用能力,设计一些模拟实际情境的教学训练。

三、教案教学设计要与课堂和实际紧密结合

我们所说的教学准备设计就是备课的重要工作之一,课程教案的编写。教案编写必须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板书设计、课外作业布置和教学后记等。其中整个教学过程的流程、教学方法、板书设计和课外作业布置,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设计。

编写教案时,除了要注重基础内容的完整外,更应该注意的是教学设计目的的细节补充,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应该写出它的教学设计目的。这样详尽的教案,能够帮助老师很好地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让教学与练习时间得到合理的分配。另外,教案的编写一定要与课堂实际紧密结合,充分考虑课时、课堂环境、学生人数等实际因素,这样能够保证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顺利进行,同时也让预期的教学设计目的发挥应有的课堂效用。

教案的重要内容就是老师对课堂的教学设计,除了要与课堂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外,站在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而言,更应该注重教学设计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例如:在讲到奥运会的主题单元时,不同地域的教学应该结合当地的重点体育项目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实际语言训练或者布置相应的课外作业。像少数民族地区就可以以射箭为小的学习专题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搜集这项运动的奥运历史,有哪些项目,哪些人获得了奥运奖牌等资料,积累相关词汇内容,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竞赛等。

备课过程与教案编写是老师进行课堂指导的重要准备工作,对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有着重要影响,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学习。

参考文献:

第3篇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这一天,全国各民族人民都在欢庆节日,作为教师很有必要给学生讲解一下国庆节相关知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国庆节爱国主题班会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国庆节爱国主题班会教案1一、活动目的:

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特点,使他们初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演来歌颂、赞美祖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准备:

1、指导排练与主题活动有关的诗、歌、舞。

2、板书“祖国妈妈我爱您”几个大字。

3、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主持人甲:(手指中国地图)同学们,这是什么?

(这是中国的版图)

中国版图的形状像什么?

(她的形状像一只雄纠纠、气昂昂的雄鸡。)

主持人乙:是啊,祖国她地大物博,包括31个省,还有13亿的孩子。主持人甲:看到这样的版图,就好象见到了祖国哈哈哈笑脸一样。(合)你们说,是吗?

主持人甲:“祖国妈妈,我爱您”主题班会(合)现在开始!

乙:让我们用不同的形式来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国。

甲:你想给大家表演一个什么节目呢?

(张):我想用一首新编的儿歌来赞美我们的祖国。

乙:大家欢迎!(鼓掌)

(张):报题目——《新儿歌》

乙:我们生长在祖国的怀抱里,无比幸福。让我们深怀感恩,感恩祖国,感恩老师,感恩父母!

甲:请欣赏王萱给大家带来的《感恩的心》。

乙:有请王萱!(鼓掌)

甲:爱国将领岳飞的故事,大家一定听过。

乙:请欣赏#等同学给大家带来的诗朗诵《满江红》。

迎国庆主题班会活动方案第三篇_庆国庆主题班会教案

2021国庆节爱国主题班会教案21,庆国庆

一,教育目的:

让学生学会尊重国家,尊重国旗,尊重国徽,热爱祖国,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而努力学习.二,活动过程:

(一)开场白

主持人一:在这个丰收的季节里,迎来了我们伟大母亲60岁的生日.(歌曲为《今天是你的生日》)主持人二:一潭清水,一杯黄土,一声暗鸣,一棵绿树,一只被雨露浸湿了翅——膀的蝴蝶---那就是你,我的祖国.

主持人一:一盘清月,一场愁鱼,一次蹙眉,一浅微笑---那就是你,我的祖国.

主持人二:滔滔黄河,淹不尽浩浩中华魂

主持人一:巍巍泰山,锁不住阵阵中华风.

主持人二: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

主持人一:又是一轮花好月圆日

主持人二:走进十月,我们用一样的眼神凝望金秋

主持人一:投入国庆,我们有一样的感慨发自肺腑.

主持人二:此时此刻,全中国都在欢呼,全世界都在雀跃.

主持人一:亿万中华儿女心潮澎湃,所有的炎黄子孙无数次从心地发出呐喊(合)——祖国生日快乐.

(二)诗歌朗诵:

升起来了,升起来了,升到万众瞩目的高度.

虽然没有惊涛骇浪,但有一种排山倒海的气势在起伏,有一种雷霆万钧的力量在激荡.升起来了,万物在这个高度里陶醉!

多么鲜红的高度,尊严从这里独领神州,太阳就在灿烂里陪伴……

多么豪迈的情怀,期待从这种浪漫中孕育美好,龙的传人在伫立守望,期待愈发坚韧起来……升起来了,升起来了,升起世人惊叹的目光.

这鲜艳的五星红旗哟,猎猎飘扬着半个世纪的辉煌,展示着神州风采!

面对国旗,山,站起来;水,活起来;天,阔起来!

面对国旗,每个生命都庄严起来,神圣起来,沿着国旗下的路向前延伸.

飘扬的国旗啊,您是我昼夜难眠的情感……

国歌

这是真的.

她容纳了神州大地的乐感,她的每一个音节都凝聚着东方民族的骨气,她的每一个音符都能够滋生咆哮的力量,她的每一个音律都爆发出东方雄狮的音!

是的,每当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候,总要唱响这力量与信心之歌;每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总要奏响这庄严和圣洁之歌;每当取得胜利和收获的时候,总要从内心深处吟诵这雄浑与骄傲之歌……

沿着这歌声潮头,我们驾驭着追求之舟,向着理想的彼岸航行.

每一个人生的码头都有我们金色的梦幻.

只要歌声不灭,我们总能挽起手来,摘取时代挂在亮丽之处的金牌!

再一次唱响这不朽之歌吧.

一半是勇往直前的势不可挡的力量,一半是我们共同拥有的目光.

远方的地平线既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在那里,这歌声还会与我们会合!

国徽

赞美有时不需要歌唱,要用心聆听.

是的,我听到了麦穗在齿轮中生长的声音.

这个声音萦绕着一群红五星的光芒和一座城楼的文明.

文明都沐浴在这光芒和文明之中.

我深知泥土的真实和可靠,我深知钢铁的坚硬和骨气.

这泥土,这钢铁终于用她的赤诚和硬度支撑起了一个伟大民族的脊梁!

图:永远让我们热血沸腾的庄严时刻

(三)游戏

(四)谜语

1,又到国庆(猜一字)圣(国庆扣"十一")

2,前面路弯弯,中间桥跨岸,后面山回转(流行音乐组合一)she(象形法)

3,看望同窗(港台歌星一)张学友("张"作"张望"解)

4,中国太极(周杰伦歌名一)龙拳(中国是龙)

5,山塘满街飘芬芳(周杰伦歌名一)七里香(山塘系苏州名胜,有七里山塘之称,因白居易在此做官,山塘又称苏州白堤)

6,弯弯曲曲细又长,一闪一闪晶晶亮,五光十色真耀眼,市场一片新气象(广告用品一)霓虹灯7,小小衙门四四方,一把宝刀挂中央,理的是无头案,捉的是黑心郎,千卷万卷推断后,从头细细写文章(学生学习用品一)圈笔刀

8,时薄时厚,随肥随瘦,有人靠它适应气候,有人靠它遮羞.不论豪商巨富,不论将相王侯,少了它,都不过是禽兽(日用用物一)衣服

9,立身方正,秉性洁净,终其一生,与肮脏作斗争,以清白为己任.为人,爱人,不图利,不求名,身后惟余流水泡影(日用品一)肥皂

10,头戴剪剪花,身穿锦红衣,好像当家人,一早催人起.(家禽一)公鸡

11,一头牛没有头,天天来天天走,若想要见到它,须等到日当头(猜一字)午

12,有马必然失败,有木可以过河,有车可以代步,有草可以做馍(猜一字)乔

13,有手肩上担,有目向远看,有脚向上跃,有木解你馋(猜一字)兆

14,有马能跑,有水能游,说来真怪,你无他有(猜一字)也

15,有耳可以听到,有口可以请教,有手可以抚摸,有心反而烦恼(猜一字)门(注:第12至15条系灯谜中的有字猜法,比如:也字他中有,你中却无,兆字加上手即为挑)

16,射覆谜:偷()换日,做()心虚(_名一)天下无贼(射覆谜的特点就是谜底中含有没有等意思,因为,括号里的字代表隐去的意思)

2021国庆节爱国主题班会教案3活动主题:

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知道今年的十月一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_个国庆日;并在活动中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为自己是炎黄子孙的后代,能在中国学习汉语而感到自豪。

2 学生以各种表演形式,展示自己学得的各项技能和本领,庆祝祖国的生日。

活动时间:

9月30日第4节课。

活动过程:

甲:每个人都有生日,那么一个国家有没有生日呢?

乙:当然有!明天,10月1日就是中国的生日!

甲:她今年几岁了?

乙:让我算算!从1949年10月1日“”,到现在20_年10月1日,哦,中国要迎来第_个生日了!

甲:瞧,让我们唱一首歌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明天生日的“寿星”!

(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乙:大家的歌声真动听!的确,人们总是把祖国比作是自己的妈妈。

(出示:祖国妈妈)在妈妈的怀抱中,人们才会感到快乐幸福!

甲:我们是一群小留学生,但是我们都是龙的传人,中华儿女!中国是我们的祖国!

乙:你说的没错!我们的祖国——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拥有960万平方公里!

(出示中国地图)中国的版图就像是一只昂首挺胸的雄鸡!你到过中国的哪些省市?

甲:这个问题还是邀请同学们一起参与吧!

(同学们进行交流。老师可以帮助学生将所讲的地域在地图上标明,并可适当的补充讲解当地的特产、风俗!如首都北京的万里长城,故宫;“东北三宝”;新疆大草原“风吹草低现牛羊”;海南岛的碧海蓝天,红色娘子军……)

乙:同学们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呢!

甲:无论是首都北京,还是南方的海南岛,每一处都留给了我们美好的回忆!等我长大了,一定要把中国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游遍!

乙:哇,那得花上好几年的时间吧!

甲:中国不仅土地辽阔,而且历史悠久!

乙:学者们认为中国的历史有五千年之久!

甲:那么悠久,几天几夜都说不完呢!

乙:我来推荐一本书叫《上下五千年》,详细介绍了中国从盘古氏开天辟地一直到的五千年历史!

甲:古时候,我们的祖先书写时所用的工具与现在完全不同:用动物毛制成的笔——毛笔蘸着墨汁在宣纸上写字。久之就形成了一门书写艺术——书法,还出现了许多的书法大家,如我们熟悉的王羲之。这些书法作品可是国宝呢,应邀到许多国家展览呢!

甲:大家都觉得写字很难,你觉得怎样,你在家中是怎样练习的?

(生回答)

乙:这真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甲:学校是个快乐的大家庭,充满着欢笑,明天就是祖国妈妈的生日,让我们一起唱一首生日歌,预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补全主题,出示:生日快乐。)

乙:你有什么祝福的话语要对祖国妈妈说吗?

甲、乙: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

2021国庆节爱国主题班会教案4活动目标:

1、知道10月1日是祖国母亲的生日,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2、通过资料和相互交流讨论,知道一些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了解维吾尔族、藏族等的服饰特点,生活习惯。

3、感受国庆节热闹、喜庆的气氛。

活动准备:

生日蜡烛一支

一些民族风格的歌曲或乐曲,如《祝你生日快乐》、《青藏高原》、《掀起你的盖头来》 少数民族图片

活动过程:

1、通过《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引出国庆

在歌声中,教师吹灭蜡烛。

师:你们知道,这支生日歌是送给谁的吗?谁过生日了?

2、引导幼儿理解国庆节的含义

你们知道国旗节是哪天吗?是谁过节啊?(请幼儿自由说一说或相互交流自己对国庆节的认识)

3、出示中国地图,帮助幼儿了解祖国

⑴这是什么?是哪个国家的地图?中国大吗?从图上中国地图的轮廓像什么?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吗?

⑵现在,请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我们一起看着地图,来画一画中国地图轮廓。(以此方式让幼儿感受版图形状。)

⑶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你们知道我国有哪四大发明吗?(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火药、造纸术)

⑷小结:从图上中国地图轮廓像一只鸡,我们国家土地面积很大,人口很多,历史也很悠久。有很多少数民族,一共有56个民族,所以国庆节时全国各组人民会一起来庆祝。

4、了解一些少数民族

⑴(出示一些少数民族的图片)他们是哪个民族的?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幼儿观看图片,并从服装、发型、音乐、饮食等方面引发幼儿进行讨论)

⑵幼儿欣赏歌曲《青藏高原》一段,初步认识西藏

听到这首歌曲,你想到了哪个民族?(向幼儿介绍西藏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族人的生活习俗等。)

带领幼儿随着《青藏高原》歌曲做几个西藏舞蹈的动作,感受一下藏族舞蹈风格。

⑶欣赏歌曲《掀起你的盖头来》一段,初步认识维吾尔族

听到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受?你知道它是那个民族的吗?(向幼儿介绍维吾尔族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习俗等)

带领幼儿随着音乐,做几个维吾尔族舞蹈动作,感受一下维吾尔族的舞蹈风格。

⑷播放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图片,让幼儿欣赏。

5、了解各民族庆祝国庆的方式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这一天,全国各民族人民都在欢庆节日。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并且挂上国旗。各地都有各种庆祝活动。爸爸妈妈都会休息,与孩子、老人共同欢庆节日,有的还会全家外出旅游。各民族的人穿上自己民族的服装,跳着自己民族的舞蹈、弹着自己民族的器乐,举行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6、播放音乐《今天是你的生日》,在音乐氛围中结束本次活动。

2021国庆节爱国主题班会教案4一、活动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1、开班会前,我们班开展一系列教育活动作为班会的前期铺垫:2、搜集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等资料;

调查争做文明学生的做法。3、环境布置(黑板、场地等)。

三、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主持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现在我宣布:《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开始

1、朗诵《歌颂文明》

朗诵者

通过此文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明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讲述关于文明礼仪的小故事

讲述者 高文博

通过讲故事这个环节,让学生能够清晰的了解到文明礼仪就在我们的身边,有些人做的好,而有些人做得不好,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的一些文明礼仪行为。

3、同学自己讲述自己的文明礼仪经历,包括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

4、文明礼仪知识问答

提问者 孙语浓

分小组进行知识问答,获得分数的组,被评为“文明礼仪先驱小组”

(三)活动尾声

1、主持人总结陈词

主持人: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礼仪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做到遇到师长、来宾,主动敬礼问好;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靠右行走,保障畅通;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爱护公共财物,不乱写乱划,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相互监督,共同促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2、班主任总结

亲爱的同学们,文明礼貌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种子,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代,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弘扬我们的礼仪传统,树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只要心里播下这粒种子,它就会在我们的精神世界里生根、开花、结果,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更美好!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能让我们真正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让我们把文明的种子撒遍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文明之花越开越盛,开遍家庭、校园、社会!

2021国庆节爱国主题班会教案5一、主题名称:快乐国庆节

二、主题来源

每年的国庆节前后,到处都张灯结彩,洋溢在一片欢乐之中,电视、报纸、广播等等各种媒体会有很多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报道、介绍,给我们的爱国教育带来很多的便利条件,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抓住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爱国教育。由此,我们设立了“我爱祖国”这一主题。

三、主题实施时间

三周

四、主要教育教学目标

1、认识国旗、国徽、国歌,学习升旗。

2、知道祖国地大物博,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以及伟大的建设成就,能参与收集陈列各地特产以及风景名胜,有爱祖国的情感。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散文等,复述故事时会使用不同的语气,学习归纳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

4、爱护幼儿园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

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喊叫和奔跑。

5、能叙述自己的游览见闻,介绍自己熟悉的特产、民俗风情等。

6、了解国庆节的来历。

五、主题知识网络

快乐国庆节

我的国家

庆祝国庆节

祖国各地的特产

六、智慧活动内容

1、语言智慧

1谈话:我的祖国、祖国各地的特产

2诗歌:我去台湾岛

3诗歌:天安门

4自编儿歌:我的祖国

5幼儿英语

2、自我认识智慧

1庆祝国庆节

2我是中国人

3、人际关系智慧

1参观:民俗文化村

2“国庆”联欢活动

4、逻辑智慧

1)分类记录 2)立体图形分类 3)数的二级分类 4)复习分类概念

5、音乐智慧

奥尔夫音乐教育

6、空间智慧

美工:自制中国地图

建构:长城

7、身体运动智慧

1)我去台湾岛 2)小飞行员 3)小小奥运会 4)到北京去

七、主要活动内容及过程

活动一:学习与祖国有关的儿歌、歌曲等活动中,孩子们学习了诗歌“天安门”、“我去祖国台湾岛”,还学习了歌曲“国旗红红地哩”。通过谈话和分享交流,孩子们对祖国的了解也更加深入了。孩子们在表演他们学习的诗歌“天安门”!

活动二:粘贴国旗、粘贴中国地图

邻近国庆节的时候,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布置我们的活动室,增加一点节日气氛。

孩子们在粘贴国旗!孩子们用手工做的小花粘贴中国地图!

活动三:庆祝国庆节

国庆节前一天,孩子们聚集在我们幼儿园的音乐室进行了庆祝活动。进行了节目表演,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孩子们在表演节目,庆祝国庆节!

八、活动小结

通过认识国旗、国徽、唱国歌,通过分享交流自己对我们国家的认识和了解以及老师的介绍,孩子们对我们国家的认识更加深入了。随着孩子们对我们国家认识和了解的深入,孩子们也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了。活动中,孩子们还很有兴趣地在地球仪上找我们的国家,很乐意拼贴中国地图的玩具。通过一系列的手工粘贴国旗、粘贴中国地图的活动和表演庆祝活动,孩子们加深了对国庆节的认识。

第4篇

关键词:高师 声乐教学 演唱个性 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b)-0188-02

1 树立正确、科学的声音概念,逐步拓展音域

声乐教学是集技术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一种特殊教学。声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正确、科学的声音概念,“声乐教学的科学性具体体现在给学生所讲授的声乐理论知识和歌唱发声原理是正确、科学的,在歌唱发声训练中所施教的呼吸、发声、共鸣、语言、艺术表现的方法。”[1]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学的理论是基础,科学的发声方法是根本,只有建立正确、科学的声音概念,培养良好的歌唱习惯,使学生在未来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中能声情并茂的范唱,才能达到高师声乐教学的培养目的。

高师声乐教学是音乐教育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之一。在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们的学生大多来自普通高中,考入大学之前没有接受过严格规范的训练(尤其是主修钢琴、器乐的学生,入校前仅唱了几首歌),许多学生对于什么是正确、科学的发声概念认识不清。面对如此起点的学生,第一,教师要重视声乐基础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每一个学生在歌唱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发声理论与歌唱实践两个方面给学生剖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第二,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发声方法。在教学初期不适宜挑选音域较宽、篇幅较大的声乐作品,由于学生的歌唱能力有限,无法完成较大难度的歌唱技巧,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一些篇幅较小的中外艺术歌曲为主要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音域,切不可急于求成。第三,选择歌曲要多元化,打破唱法的局限。尽管有部分学生{主修钢琴、器乐、作曲}的声乐学习仅有两年时间,教师也应尽可能的给学生多接触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声乐作品,不能让学生局限在某个唱法里,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演唱水品,才能达到培养新型中小学音乐师资人才的目标。

笔者以为,这一环节的教学必须强调声乐的基础训练,主要是以打基础、改毛病为重点。在声乐训练的过程中,练声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师应选择短小、简单易唱的练声曲进行教学。如:三度、五度音程的连音和跳音,采用“a、e、i、o、u”母音进行发声练习,逐步增至八度或以上音程的练习等。还可以针对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增加“哼鸣练习、吹唇练习、气泡音练习、无声练习”等等,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能基本做到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使喉咙自然打开,喉头逐渐稳定,初步完成中声区的基本功训练和初级程度声乐作品的演唱。学生通过本阶段的学习,初步解决在发声上所存在各种问题,进而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歌唱状态,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发展学生的演唱个性,更新教学内容

高师音乐教育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师资为主要目的。声乐教学是为了培养具备声乐知识、演唱能力,在未来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中能声情并茂的范唱的新型音乐师资人才。近年来,随着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单一的“一对一”教学模式已逐渐发展为“一对一、一对二、小组课、集体课”等多种形式的声乐教学模式,弥补了由于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师资不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声乐教学的整体水平。然而,笔者以为,高师声乐教学内容的陈旧,学生演唱个性的缺失,是我们必须要思考和探求的问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将我国中小学的音乐课程内容做了新的调整,这就要求高师声乐教学的内容不仅要传承,更要开拓和创新。笔者以为,首先要增加声乐基础理论课,内容涵盖:歌唱的发声基本原理等,还应包括童声歌唱的训练与方法、变声期歌唱的训练与方法等。另外,歌唱曲目要丰富多彩,灵活多样。除了原有的教学曲目外,还可增加音乐剧、创作歌曲、地方戏曲等内容。不同省份、不同地区的高师院校可以把本地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声乐作品纳入教学,如广东地区的《落雨大》《月光光》等,以此引导学生通过演唱熟悉的广东音乐,激发学生的歌唱积极性和艺术想象力,同时也是对广东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各自的嗓音特点及歌唱能力,有目的选择一些音乐风格不同、题材类型各异的作品让他们演唱。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较多的演唱曲目,而且能使学生的演唱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沈湘教授常对学生说:“因为嗓音不一样,所以唱的声儿是一人一个样。不要拼命去模仿别人,要唱出自己的声音特点。艺术的规律就是这样,失去了个性,也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2]在高师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嗓音特点,鼓励学生个性化处理歌曲,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演唱个性。

在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演唱个性呢?笔者以为:首先,教师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审美个性和演唱个性,根据他们各自不同的文化素养、嗓音条件等,选择一些风格、体裁各异的声乐作品让学生演唱,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较多的演唱曲目,而且能使学生的演唱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还应让学生懂得,只有将所学的歌唱发声技巧与演唱作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使自己的歌唱真正走向成熟。

3 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教学能力的培养

撰写教案的能力。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等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与其他学科相比,由于声乐教学形式上的特殊性,所以教师也不太重视教案的撰写,导致声乐教学的随意性较大。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师声乐教学也逐步规范化、系统化。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撰写教案,选定相应的练声曲和演唱作品,以便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更科学、更合理的教学设计。

歌唱教学能力和伴奏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进行高效教学的核心能力。高师声乐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歌唱技能,作为一名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及时、准确地判断出每一个学生在歌唱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纠正其歌唱问题的教学方案,形成清晰的教学思路,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声音概念,为将来成为合格的音乐教师打好基础。

钢琴伴奏是中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具有较强的即兴弹唱、视奏、移调能力是声乐教师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质。就目前来看,学生普遍还存在钢琴伴奏能力较差的问题,为此,提高学生的钢琴伴奏能力,以适应今后教学、排练的需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歌唱能力和组织音乐活动的能力。歌唱能力是一个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声乐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教师在课堂中“声情并茂、生动感人”的范唱,不仅给中小学生带来艺术的熏陶和享受,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歌唱的兴趣。

音乐活动是中小学第二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排练节目是音乐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音乐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方面。比如:组织校内、外的歌咏、器乐比赛,重大节日的排练和文艺表演等。组织音乐活动的能力归根到底应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只有通过音乐实践活动才能得到更好地锻炼。

广博的知识及综合素养的能力。声乐教学是技术性和艺术性相融合的一种特殊教学,声乐是集音乐、诗歌和演唱技巧为一体的综合艺术。一个优秀的声乐教育者,仅有好的歌喉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及良好的艺术修养,因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完善声乐知识的架构,才能去影响学生。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已普及到各个教学机构,包括农村各中小学的课堂。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各种电化教育器材和教材,即:“幻灯机、投影仪、DVD机、计算机”等等搬入课堂,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各学科教学领域。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主干课程的声乐教学,也越来越离不开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针对声乐基础理论课,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为一体,使抽象的声乐基础理论课程更加直观。同样,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也为我们的声乐课堂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效果直观,还可以节省时间,更能调动学生演唱的积极性。因此,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能力。

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为目标的高师声乐教育,需要的是“能教、能唱、能辅导”高素质的综合音乐人才。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授学生演唱几首歌曲上,而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探索,才能培养出新世纪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互动;师生现状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也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减负”的目的。因此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才能更好推进高效课堂的顺利开展,虽然高效课堂成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观点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所认可,但当前绝大多数的教师的课堂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高效课堂的要求相差甚远。

一、以教师的教为中心

教师与学生这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忽视学生主动的学。教师依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严格控制着课堂教学进程中的一切具体表现问题是由教师提供的,而不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学生往往无权在课堂主动提出问题。课堂教学形式往往表现为教师向全班学生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课堂,即使教师偶尔提问,也是教师与单个或少数学生之间的单一交往,不是教师学生间的多向发展,学生在教学中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学生只是教师的配角,教学活动的道具,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二、以传授知识为本位

稍微注意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其一般模式不外乎为“复习旧知――传授新知――课堂总结――巩固新知”,该模式反映了大多学校老师以传授知识为主。在课堂教学中只注重传授知识,忽略其他方面的教授。在数学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教师让学生记住现成的结论,轻视整个运算过程的推导。认为只要能运用结论去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至于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许多教师都觉得没必要给学生讲,怕把学生弄糊涂。

三、以完成教案为目的

根据传统教学的观点,课堂教学必须按照进度有计划地进行。为此教师撰写教案就显得尤其重要。在传统教案中往往是关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的安排,至于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学习能力,教学过程需要哪些方法能实现目标,怎样才能突破教学难点并没有加以分析。这就使得教师凭个人经验或通过模仿别人的经验撰写教案或抄写教案,至于怎样从学生的角度衡量教学步骤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教学目标能否完成,教学效果是否理等情况自己心中o数。由于教师在备课时把主要精力放在备教材和教案的编写上,导致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这就不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缺乏课后反思的习惯

名师的成长离不开课堂教学的不断反思。就目前教学效果来讲,大部分教师还没有对教学反思这一行为给予高度重视,导致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教师如果对课堂教学事件不能够进行反思,教学工作便不能加以改进。由此可见,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十分重要。当然教学反思不单单指教学回顾,而是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有一句名言:“教育是灵魂的回头,是顿悟的艺术。”教师应利用好反思这把助推器,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成长。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抑制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影响到我国人才培养大计。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教师应该做到:一、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激活思维;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往;三、努力精心设计课堂,促进迁移。

一、问题设计不合理,抑制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主动性

“新课程提出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些只有教学形式的表现无实质性教学交往的表现是‘假教学’。”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更注重问题的层次性,注重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然而有些教师误认为课堂上多提问学生就是在进行师生互动,就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过于形式化,常常问一些简单、意义不大的问题,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很高。这样的互动,从表面上看似乎学生和教师配合得很默契,师生之间似乎做到了真正的互动,调动了课堂气氛。但是由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没有经过筛选,提的一些问题质量低劣,不能对学生的思维产生有效的刺激和冲击,甚至学生会被老师频繁的提问搞得晕头转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反而会降低。

二、学生发挥空间狭小,主动性被抑制

在课堂上,老师为了保证教学过程不离开自己设计的轨道,给学生提出的学习目标往往非常具体,学生的发挥空间太小。这样导致学生很被动,只能一味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得出老师想要的答案。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学生的主动性被限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被限制。形成习惯后,学生思考问题就会变得机械化,创新能力被遏制,这违背了师生互动的本质要求,不利于学生的课堂学习。

三、过分注重互动形式,课堂秩序陷于混乱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下,很多教师意识到课堂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了解到学生是互动的主体。所以在课堂上互动的形式也尽量呈现多样化,给学生多一些自,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重视合作学习,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这样确实能促进师生互动。学生对这样轻松的“学习”兴趣浓厚,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也较高,课堂气氛也相当活跃。有些教师就把课堂上的师生互动误认为是师生对话,把师生互动理解成在课堂上和学生“打成一片”,在课堂教学中多组织学生讨论,多插入一些游戏环节等等。如果教师不能做好课堂监管,放任自流,则会导致课堂秩序混乱,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文婷(1995-),女,重庆市北碚区人,民族:汉族,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教育(数学)。

参考文献:

[1]谭月秋.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些误区.基础教育研究,2013.

第6篇

小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1课程改革使音乐课堂焕发着活力。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领悟到: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用多种形式来呈现时,他们学得最好。基于这样的认识,我认为我们的音乐教学中应是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音乐知识,所以音乐课又被认为是技术学习课,因此在音乐课中过多的强调了学习技能、技巧。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音乐家,在音乐课中把认识乐谱作为每课必学的内容,并且把会不会识谱作为学生懂不懂音乐的标准,不但偏离了音乐教学的方向,而且由于纯技术训练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学习音乐的厌烦心理,进而造成了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以致学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热情和信心。心理学家卡格安在观察儿童的行为时发现 只有那些与他们熟悉的事物有所不同,但又看得出与他们有一定联系的事物,才能真正地吸引他们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巧妙地将学生与音乐拉近,使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感受,逐渐地喜欢音乐。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单纯的说唱,死板的讲述乐理知识,那只会扼杀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我重新反思了以往的教学。根据 新课标 的要求,我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设置了这样的小练习:在课始与课末,进行 骑着毛驴进教室 的小游戏,很受学生的欢迎。在这个游戏中,我让每个学生都有三个自己创想的动作。首先,引导学生做一些小动物的外形模仿。让学自主的进行练习,逐步发展下去,可以自由发挥。学生自编的动作源于自己熟悉的小动物,由于个性和爱好的不同,每个学生创想的动作各不相同。其次,让学生随着音乐把这三个动作串联起来,在音乐的伴奏下自由发挥创编律动,让学生在有规律的动作中培养节奏感和韵律感。那么到了下一课,我便要求学生尽量不要重复自己上节课的动作,学生们相互模仿,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随着课堂教学的深入,学生的动作已不仅仅局限于模仿动物了,不知不觉中既培养了形式的记忆力,模仿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2学音乐课教学是小学基础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民族的音乐文化素质。音乐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也能培养学生的优良的品德和情操,还能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发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

我在教学中一直认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所以,凡是小学阶段所开设的课程,只有课程设置节次的多少之别,并无正副课之分。只要是学校分配的课程,都得无条件的完成任务。

总之,音乐教育不仅具有辅助、强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还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独具的教育功能。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大方面,结合我校音乐课教学设备和学生的音乐基础,实际上现阶段我们主要以歌唱课为主。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指导学生熟读歌词。

在进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导学生用比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进行朗诵歌词,要注意咬字、吐字的准确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圆。同时根据歌词的内容向学生进行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绪。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现如“亲切地”、“欢快地”、“深情地”、“热烈地”、“庄严地”等等歌曲情绪,可让学生结合歌词含义,在歌唱时力求处理的恰到好处。

三、读谱训练。

在识谱时先给学生标准音,即歌曲的调号。当学生按标准音唱有一定的困难时可进行音阶训练。由于学生音域窄,确实难以达到标准音时可以适当降调,并鼓励学生要经常练习音阶,达到拓宽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词。

这一步是前四步的综合训练。首先教师应泛唱二至三遍让学生视听,对于较长或难度较大的乐句可以先分小节教唱在连接起来唱,以至圆满完成全部教唱。在学生对本歌曲没有完全学会之前不能让学生练唱,因为学生自己识谱能力有限,一旦个别乐句唱错,则难以纠正。

此外,根据不同年龄段所掌握方法的区别,我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

1、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来说,自制力差,但动感极强,于是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即将每节所学歌曲以律动的形式来进行,这样即省时又省力,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识谱能力较差,我采用“听唱教学法”,即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力,在反复视听的过程中来完成教学任务,效果不错。

五、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新课程标准上的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

以上是我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体会,真切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生来喜爱音乐,热爱 !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3【编者按】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

前段时间,我们对部分小学生进行了一次“音乐倾向”的抽样调查,得到了一系列有价值的信息。在他们的答卷反馈里,我们得不到一直期望的“音乐课是学生最喜欢上的课”、“音乐老师是学生最喜欢的老师”的那种感动,相反的却是冷漠与排斥;他们热衷的是流行歌曲、偶象歌星,而对教材中的歌曲却不屑一顾;他们可以如数家珍似的报出一长溜的、连音乐老师恐怕还未所闻的歌名及某某歌星所唱,而对音乐课上老师反复教唱、竭尽所能讲解的歌(乐)曲却模糊不清,甚至毫无印象……这里固然能找到许多原因,讲出一大串非我们音乐教师所能的理由,但从一个教育者应有的工作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恁心而论,我们的课堂教学本身存在的许多问题恐怕也是一个不容低估的重要因素。

一、课堂音乐教学中的“音乐”含量过低

音乐课类似文学课,语言文字解说的多,提及音乐语言、挖掘艺术情感的少。在我所听到的音乐课里,这种情况不在少数,尤其是欣赏课。有些老师的课,他们讲得多,要学生用心聆听的少;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倾其所有,非讲个清清楚楚不可的多,留给学生去思考、去领悟、用音乐去激发想象的少;用语言表达的多,用情感体验的少。因此,在一些老师的教学中,语言多,音乐少,全然没有了音乐的我,也没有了“音乐作品是要悟的”这个道理了。这样的结果只会是,学生的音乐作品积累少,对音乐的感悟浅薄,最终是对音乐课没了热情。我们坦言,讲文学我们比不过语文老师(就普通而言),讲解数理也非我们所长,为何不发挥我们音乐教师的优势呢?

音乐课即唱歌课,但仅仅唱会歌曲的多,唱好歌曲、唱得有滋有味的少。他们在课堂的相当一部分时间里(课的后半部分)唱歌却是“老太婆念经,有口无心”。既不用心,何来之味、又何来之情,更何从谈感!音乐课里的歌不好听、不够味,那当然会到课外去找。找他们处认为好听、够味的歌来唱,还工工整整地把它们抄在精心挑选的小本本里,装在兜里,并引以为豪。

音乐课即技能课,枯燥乏味、机械训练的多,兴趣激发、情感抒发的少。我们的一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技能,过于偏重技能,使得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成了音乐基本功训练课,把音乐当作机械的技能去训练,把中小学生当作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训练。这样做,可能在表面上或许在一段时间里,一部分学生会有一些效果,但却有可能因此而削弱了绝大部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甚至磨灭。实际上这样的音乐学习与课堂教学,从根本扭曲了音乐作为人类情感艺术、精神火花的本性,也背弃了“国民音乐教育”的初衷,是与音乐教育的基本原理背道而驰的。

二、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师”定位失衡

音乐课以教师为中心的多,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少。在我们的音乐课里,很多教师不是笑脸相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几乎坐在琴凳上不挪窝、指手划脚,不管学生学得如何,只顾按照已备的教案、时间表灌之。学生回答问题顺我者表扬、逆我者斥之并不少见……这样的课堂教学,是一个不平等的教与受的关系,从未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从来只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器,教师绝对是主宰而非主导,学生是完全被动的。这样的音乐课学生哪来的情、哪来的兴趣?也就无从说“我喜欢音乐课”了。

教师做够做足“教”字这篇文章的多,创设良好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的功夫不足。我听过少的音乐课,也看过很多老师的教案,总发现我们的教师在构思一堂课伊始直到完成教案及教学全过程,他们经常在考虑的是我该怎样做、怎样教,很少考虑学生怎样来学、怎样来体验。一些教案连教师说的每一句话都有了,惟独没有“这时学生该干什么、此时学生会出现什么”。他们只想课堂45分钟我该怎样安排,却没想到作为“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互动过程”。音乐学习本身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变体,神经质的信息输入不是单一的,应该包括听觉、视觉、运动觉全方位的。而这种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那“学”的过程、“学”的结果就想而知了。

把教师的意志强加给学生的多,聆听学生心声、把握学生心智、愿意做深切朋友有少。“老师的疾话对的”、“我是老师,学生应该听老师的话”,恐怕是我们很多老师常有的心态和所说的话。因此,许多教师挖好一个个的陷阱让学生一个个往里跳的事总是很乐意去做的。比如说:“对不对?“对”“好听不好听?”等等。尽管老师自己都觉得多余,有时还显得底气不足,但总是乐此不疲。

三、课堂音乐教学中的“教材”定位过高过死

教材是教学之本,依教材上课“没商量”。我们国家的教材建设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首先打破了全国一纲一本的格局而出现了一纲多本、多纲多本,这对于拓展符合各地不同的人文环境、不同教育水平和与社会发展相吻合的教材空间,形成新的教学格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毕竟人们的国家太大了,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又是如此的不平衡,要用几套教材来作“教学之本”,实在是勉为其难。。就从我们浙江省新编的“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来说,这套教材八十年代未开始编,九一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实验使用,九三年在全省推广使用。编写这套教材最初的定位是“较发达的农村地区”使用,这从九十年代初全国经济发展的势态看浙江省的经济发展地位,无疑是准确的。可问题是,仅从一个面积不大、人文背景相对单纯、经济结构跨度也不是很大的浙江省,其经济水平的差异也是显面易见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定还来教育文化的差异。可我们使用材,就是对这种事实上存在的差异视而不见,这与教育学的基本大批量是相悖的。

另外,一本教材从编写到使用的周期很长,对教材重新作出修订则所需的时间更长。在现今知识爆炸、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日新月异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道德面、人生观、美学观无不时时处处都在变化着,而唯有我们的教材不变,要学生唱的歌曲不变。这怎么可能让学生对我们的音乐感兴趣,对我们所唱的歌感兴趣?

再有,我们对“教科书”那种根深蒂固的虔诚,执行起来从不打折扣的那种严肃认真态度,一些教师对教材的依恋及所有管理层面上的考核、评估、督查都是以此为据,更加剧了这种不例题。因此,我们什么时候能做到不再以“教材是教学之本”而以“教学以人为本”,让每个教师都能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来接待教学内容(这里暂且不论我们音乐教师是否都具备这种水平与能力),才能出现我国自己的真正意义的教学法,才会有中国自己的“奥尔夫”、“柯达伊”。

教材内容并非经典,没劲!我们一些教学内容不受学生欢迎,也无法得到音乐老师的认同。在许多人的头脑里,一提到审美教育,便自觉不自觉地把教育目的提到德育的“高度”。因此,教材编写中什么时候该唱什么歌,那段时间是什么节日该 安排什么内容,这两年在号召学生什么教材就该有所体现德育都成为必须考虑的第一因素。这就使得我们的教材始终离不开正当附庸的臼巢,在强调音乐教化功能的同时,削弱了音乐本身,音乐的本体失落了。另外,从音乐学习、情感体验的角度说,经典音乐亦并非靠别人去持牌指认就成了,大家去听了、去唱了,觉得好听,好美,好感动,就牢记在心了,也自然而然地成了“他”心目中的名歌、名曲了。就像在调查中所反映的“你最喜欢的乐曲”。在三成以上都写的是《梁祝》,那无疑这《梁祝》就成了我们大家共同的名曲了。如果我们的教材歌(乐)曲,学生不喜欢去唱、去听,再有伟大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又通过什么去教他们呢?用什么来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又怎么能使学生学习音乐有劲?

四、课堂教学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手段及模式单一,教学设施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一边是“奥尔夫”、“柯达伊”、……等教学法铺天盖地而来,令我们目不暇接,大有我是谁的忙碌惊呼四起之势;而另一边却为音乐与素质教育有什么联系、音乐教育如何渗透德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到底该用什么谱等“重大问题”争论休。这令第一线的音乐们无所适从,还大有望不到穷尽之态。

一边是高保真立体声音响、钢琴、家庭音乐教育;而另一边是简易的手提录音机加劣质的教学磁带,还有一个领不到奖金(甚至工资)的音乐老师。

第7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尊重孩子引导孩子平等交流

一、了解孩子,在备课时“体贴入微”

我们在编写教案时往往会为自己某个环节的精彩设计而欣喜已,殊不知案头的工作虽要下足,但对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却也不可小觑。记得多年前我在准备一节二年级音乐公开课时,为了尽情营造那种“纤纤杨柳丝,柔柔雨中景”的意境,不惜用上大量优美的词句来加以描述。结果在班级试讲时,尽管我吟诵得十分陶醉,可孩子们清澈的眼神中还是显得有些迷茫,精心准备的环节不但无法为创设情境锦上添花,反而成为累赘。反思这节课,最根本的问题在于我备课时忽略了低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接受能力,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成人化。若在备课的同时多想想学生的一头,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以适合他们年龄段的语言来组织教学,用他们乐于接受、易于掌握的方法来设计教案,不就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吗?

可见,备课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备学生”,不顾学生的情况而只是一味地闭门造车,是“造”不出什么好课的。新一轮课改强调以人为本,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求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解决学生的需要。只有从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喜好及各班级学生的特点,“体贴入微”地考虑学生的感受,才能使学生更热爱你的课堂。

二、尊重孩子,在教学中灵活应对

《祖国,祖国,我们爱你》是湘版二年级上册第八课歌曲,也是孩子们很熟悉的一首歌,街头巷尾常常能听到。而孩子们这种对歌曲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却是我最担心的。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孩子们往往不认真听范唱,总认为已经会了,很想跟着教师唱,其实只是一遍遍地重复着他们的错误而已。于是我采取了“静”的方法来要求他们,即不让他们跟唱,只能先静静地聆听,听完后学唱。这个传统的方法虽然的确让大部分学生静下来听了,但我发现还是有一些学生在跟唱,是他们故意不守纪律吗?其实不然,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说明这些孩子只是希望亲自去尝试、去演唱,或者说想向大家表现自己已经掌握了这首歌曲。

因此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尊重学生的重要性。只有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主动寻找学生的需要与音乐教材的契合点,并为其搭建桥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被最大程度地激发出来。

三、引导孩子,在趣味中收获知识

1、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启发孩子

音乐学科作为一门技能学科,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理论知识的讲解。如何把孩子们觉得最枯燥的内容形容得生动有趣呢?我在训练学生气息的控制方面颇有心得。如,我会对低段的孩子说:“小狗史奴比跑了很长的一段路,正在路边喘气呢。我们也来学一学它吧!”这时孩子们就会觉得特别有趣,哈哈大笑,并主动学习小狗喘气。而不论他们学喘气或是开怀大笑,都已经达到我训练他们横隔膜力量的目的,这就是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2、以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吸引孩子

没有人喜欢一成不变的生活,同样,没有哪个孩子喜欢一成不变的音乐课堂。这就要求音乐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教材,要善于发现孩子们喜欢的课余活动,并将之应用到教学中来,用各种手段丰富教材的内容,让孩子们在玩中乐、动中学。

3、在平等交流中引导孩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他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权威的身份出现,在知识、技能和道德等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然而在当代,虽然教师作为文化传承的执行者的基本职能并没有改变,但往往通过更加间接的方式实现文化传递的职能,以各种方式调动和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经过精心设计的情境中进行探索。

例如:对于高段的学生来说,民歌离他们的生活较远,而流行音乐则如影随形地陪伴着他们。作为音乐教师,我们首先不能“谈流行变色”,要认识到流行音乐也是音乐形式的一种,它之所以能快速地流行起来必定有它独特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我并不回避和排斥学生对流行音乐的热爱,而且在听赏《阿里郎》这首歌时,我甚至主动提到流行乐坛的“阿里郎组合”,迅速拉近了教师、教材与学生这三者间的距离。我会告诉他们,这个组合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他们把多声部合唱演绎得炉火纯青,并使民歌《阿里郎》被更多的人接受,流传更广。

我也会和他们谈周杰伦的音乐,告诉他们《台》、《青花瓷》等一些被人们广为传唱的流行歌曲,之所以能够感染听众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中国风。换句话来说,就是我在和孩子们探讨流行音乐的同时,顺水推舟地将民歌知识融入讲解,让他们意识到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并不抵触,民歌同样具有不可估量的魅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教学中的“迂回战术”。当孩子们不接受教材的某些内容时,我们不要急于正面说教,而应该以平等的姿态,耐心地从他们兴趣的内容为突破口,迂回地引导学生,让他们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

综上所述,孩子们的世界是活跃而易变的,我们不可能也不可以只用事先准备好的方式来对待我们的课堂。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当一种方式不能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时,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孩子们独特的思维方式,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尝试用孩子们喜欢的其他方法加以解决,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第8篇

一、认识与思考

1.新课改对古代诗歌学习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整体提高,培养学生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古诗文,学生能领略到灿烂的古代文明,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营养和民族精髓,提高个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对五年级以上学生的诗歌阅读也有明确的评价要求:要求五年级学生“阅读诗歌,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进入六年级,则要求学生“阅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诗歌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如果说五年级前对诗歌阅读的要求更多只是感性的认识与积累,那么六年级则要求在此基础上,有一些理性的思考和人文的熏陶。在七~九年级阶段,则提出了更高的鉴赏评价的能力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对作品的思想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以及品味作品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初中阶段的古诗教学一定要注重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2.唐诗的魅力与学生素养的提升

清代著名文人袁枚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诗人之诗可以养心。”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之所以能够得到保持和延续,古诗文功不可没,它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瑰宝。而唐诗作为前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其文化品格也正是中国古代文人品格的一种真实写照,其中蕴含的真、善、美等人文特质,在青少年的性情滋养、灵魂陶冶,乃至民族精神重铸方面都有着不可取代的积极意义。因此,诗歌教学在整个中学阶段一直都占据着一个相对重要的战略地位。

顾之川先生在《中小学经典教育的现状与思考》中呼吁加强中小学古诗文教学:“应大力提倡和鼓励青少年尽可能多地熟读、背诵一些中国文学史上的优秀诗文名篇。培养名句名篇的识记能力、古诗词鉴赏能力,以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中小学古诗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基于以上的认识,发掘唐诗中蕴涵的真、善、美特质,用民族文化的精髓来构建学生的精神人格,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素质教育,确实是一条重要的教育途径。

二、实践与探索

课外唐诗鉴赏不同于我们平时教材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没有现成的课程目标,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为了开始这一课程,笔者查阅了不少古典诗词教学资料,大多数是参照课内阅读的方式组合学习材料,以诗歌的体裁或诗人为序编辑整理,而且以高中的选修课开设为主。

这一课程的目标就是要使初一的孩子由对唐诗粗浅的兴趣逐渐深入其内核,了解其文化底蕴,学习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欣赏其自然风光的美、社会人情的美、语言音韵的美、结构建筑的美以及其他艺术手段的美,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因此,笔者从三个方面确立了本课程的基本思路。

1.关注中小学教学的连接

小学阶段人教版教材中选录了53首古代诗词,其中唐诗25首,可见唐诗在古代诗词中的重要地位。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对唐诗重要性的认识,激活学生对唐诗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回忆小学时学习唐诗的方法,对其进行归纳和小结,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为初中的唐诗鉴赏奠定良好的基础。

2.注重唐诗与当代生活的联系

教师选择学习材料时可以时令节气为序组合,如开学初以中秋节为依据挑选写中秋生活的唐诗。关于中秋节的唐诗很多,如李白的《月下独酌》、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王建的《十五夜望月》、李白的《关山月》、李商隐的《嫦娥》、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张九龄的《望月怀远》等。其中李商隐的《嫦娥》是小学三年级学过的,教师可先让学生谈对此诗的认识,再引导学生鉴赏,并要求学生联系自己过中秋节的感受,体会唐代诗人的中秋感怀,拉近唐诗与学生的距离。当然对这些材料的处理要详略得当,重点在鉴赏和整体感悟。

教师应尽量使课程形式丰富多样,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课堂学习之外,有朗诵活动,有融诗、书、画、文为一体的手抄报制作与展示,还有诗作短剧改编及表演。定期开展的诗歌朗诵比赛,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诗歌。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锻炼了学生听、说等语文综合能力,对正确语感的培养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诗歌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有积极的作用。

三、困惑与展望

1.来自社会的困惑

当今浮躁的社会心态,使人们很难静下心来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家庭生活中读书习惯的缺失、传统文化的日益迷失等社会现状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有着极大的冲击,尤其是唐诗这一与经济生活十分遥远的文化,更被人束之高阁。

2.来自学生的困惑

由于古典诗歌语言有“寓万里于尺幅”的高度概括性,“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味外味”的表达方式,加上古今表达差异等方面带来的原因,让人仿佛走进了一个语言的迷宫,难以了解诗的真实意思,学生对这种“诗家语”颇感陌生,很难真正对诗歌阅读产生兴趣。且唐诗反映的社会生活与今天的生活相距较远,语言的隔膜、时代的疏离感让学生对唐诗缺少天然的兴趣,这给我们的唐诗课外鉴赏带来了一定的困扰。此外,当今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学习任务重,高中升学的激烈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鉴赏唐诗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来自教师的困惑

社会对教育的评价、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并没有完全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而更关注中考和高考成绩。这是社会激烈竞争的环境和社会分工严重分化的必然结果,不仅我国如此,东亚、东南亚不少国家都有此特点。

教育的功利思想如此突出,必然在教师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理应是社会读书的引领者,但是只要初略地看看我们的周边,就会发现不少教师除了看看教科书、教辅材料,上网浏览一下教案、下载一些教学课件,完成继续教育课程,很少系统地有计划地读书。所以,教育的功利反映在教师身上,会极大地影响唐诗阅读。要引领七年级学生来进行课外唐诗的鉴赏,自然难度不小。

第9篇

【关键词】学情;酌情评价

叶澜说过:“课堂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的通道或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在学习的过程也许超过了你预设,也许滞后了你的预设。”教师备课时,会对课堂内容进行多种预设,只有预设,才胸有成竹。然而,学生是鲜活的人,教学中有很多的突发事件,如果教师拘泥于教案,按部就班,不注意学情变更,必然陷入沉寂、无味、机械的沼泽。这时教师要关注学情,敏锐地扣准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起点,借助评价的媒介,调整预设,做到“以学定教”。

一、调整流程,顺势评价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甚至在上课之前已经完全掌握,并不稀奇。这时教师要灵动地抓住学生的“实然状态”,弹性地变奏流程,纳入横节生枝的信息,顺水推舟,因势利导,达到更好地互动、交流的效果。

如,教学拼音“d”,教师出示“d”,问这是什么?学生答“d”。看来学生已经会读了,老师脸上闪现了一丝尴尬。然而,老师还是说:“这是锣鼓,很像d。”

而另一位低段的语文老师却处理得很好:“你真棒,老师没教过你就会了。你是跟谁学的?”“是幼儿园老师教的。”学生自豪地回答。老师急中生智:“那好,请你来当小老师,教大家,等会儿看谁也能当小老师好吗?”“好”听得出这声音充满了自信、自豪、与快乐。

老师预设的知R,学生已掌握,强行按预设教学,陷入尴尬境地。第二位老师能及时调整了预设的教案,巧妙地因势评价,让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学,即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灵动地扣准承接点,顺水推舟,化解尴尬,让课堂充满生机,且更具活力。

二、变奏流程,启迪评价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当课堂突然横生枝节,学生思维火花造成课堂的断层时,教师切勿恼怒、责备,要运用教育机智评价,在尊重学生的情感的同时,启迪智慧。

如我执教《敲开世界冠军的大门》一课,当读到“报纸上称我们中国人是鸭蛋队”时,全班学生突然“轰”地大笑,“笑死了,竟然是鸭蛋”、“真没用竟得了“鸭蛋”……面对这尴尬的处境,我明白学生笑是原因“鸭蛋队”好笑,他们不懂这“鸭蛋队”背后隐藏的屈辱史!只有攻破“鸭蛋队”才行。于是,我放弃原本设计的教案,迅速在脑中组织备课时网上查到的近代中国体育史资料,说道:“你们觉得好笑,可这难道是中国队员愿意、故意吗?要知道,当别国队员提早到达时,中国队员因为没有飞机,只能乘轮船漂洋过海,当他们抵达时,已是比赛最后一天;当别国队员休息时,中国队员因为盘缠不够,只能在沿途国家“义演”,凑点路费;当别国队员吃着有营养的饭菜时,我们的中国人吃的是发了霉的干粮呀!此时这‘鸭蛋队’带给你的仅仅是好笑吗?”学生沉思片刻,纷纷举手,“没想到到中国贫穷到这个地步,让别国得了便宜还嘲笑我们。”“原来是国家的贫穷,才与“0”画上等号。”“我明白了洗刷祖国的屈辱,可能就成了容国团拼搏的动力。”……

学生笑场时,教师没有训斥,而是抓住旧中国腐败、贫穷、落后的历史,进行情感引导,形成他们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屈辱感。让学生走近历史,走进容国团,从而让整个课堂教学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的渠道,让师生在互相接纳中获取最大的教育教学效益。因此教师正确地评价,理性地引导,定能启迪学生的知识和潜能的开发,情操的陶冶和价值观的形成,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三、整合流程,借题评价

课堂是生成的,经常性地出现突发事情,如果教师能巧妙地“借题”发挥,别具匠心地将其与课堂内容紧密结合、联系起来,可取得“霜叶红于二月花”之效果。

课文《匆匆》表达的是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在一次比赛课上,课还没上完,下课铃声已响了。正当大家遗憾之际,该老师灵机一动,说:“时光易逝啊!我们还来不及完成这节课的任务,还没来得及品味,铃声就响了。同学们,珍惜时间吧,莫让时光匆匆而过,到头来却一事无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课堂已硬生生地被打断,遗憾已定,教师适时的评价,巧妙地将课堂知识与现实情景“移植”和“嫁接”,真切地让学生感受到时光果然易逝,要惜时。文章主体已然升华。

面对课堂节外生枝的东西,担心“山重水复疑无路,”时,不要怕,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及时调整预设教案,引导好,会是一堂“柳暗花明又一村”精彩纷呈的课堂。

精彩的口头评价,能激起学生课堂的自信,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催生学生认知的欲望。教师唯有深钻,挖透,多想,方可达到信手拈来的点化境界,使评价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严育鸿.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