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学校法制教育课优选九篇

时间:2022-07-30 05:37:4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学校法制教育课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学校法制教育课

第1篇

在小学教育中实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有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课,有以综合主题形式为主的法制教育活动,如主题班队会、红领巾法制知识广播,也有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整合型法制教育。但就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来看,只有课堂教学才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最佳主渠道。因此,在课堂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意识培养力度,也就成了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义不容辞的、亟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充分挖掘里面的法制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受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般的法制教育。下面是笔者在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中的几点偶得。

一、渗透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在小学法制教育中形成学科渗透,它的教育优势是法制教育其它途经无可比拟的。在目前客观存在的小学教育体系中,学科课程总是居于中心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科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形式和主要途径。实施小学法制教育同样不可能逾越学科课程和课堂教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是对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一条主要途经,也是最佳途径。

二、渗透法制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教学始终是一项带有明确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动,小学法制教育在学科中渗透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它要求教师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之列,在备课、上课等各个教学环节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作为研究项目之一。

2、有机性原则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必须将学科教学内容与法制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凭借学科教材,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如: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用“赡”组词,一生回答“赡养”,此时老师加以了表扬,并因势利导,告诉学生:由父母“抚养”成人是子女的“权利”,而“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你可以行使你的权利,但也要履行你的义务。这样,同学们在接受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无形中也受到了深刻的法制教育。

3、情感性原则。

    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富有情感性,必须讲究氛围,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动之以情。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对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理明情,达到“内化”的实效。如:教学语文课文《小壁虎借尾巴》、《珍珠鸟》等课文时,可让学生在课文描绘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动物们或有趣、或可爱、或美丽、或富有灵性等。当学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发和熏陶后,适时把语文教学中美的景象与现实中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丑恶现象(如白色污染、沙尘暴影响人民生活等)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懂得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动物与我们人类的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变得这般美丽,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的主动性、自觉性,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加和谐和美丽。教师把这些以往在授课时几乎忽略或者说比较牵强的保护环境知识讲给学生听,既提高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又使他们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而且两者的结合显得融洽、自然。

    三、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首先,要注重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又首当其冲,是加强法制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把德育教育摆在先行位置,寓法制教育于德育教育之中,让两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加强德育工作,实效性是根本。体验教育在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及成长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在体验中获得自身感受,并进行自我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目的和途径。因此,教育者要用尽可能多地运用体验教育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道德养成是一个知情意行并存的过程。少年儿童获得"知"的过程,不仅来自于成年人的教育,还来自于少年儿童的体验。这是少年儿童认知的重要来源。在体验方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提倡在实践体验中培养习惯。他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是真知的收获。”他还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说“生活即教育”。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所以,我们还可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在社会的伟大学校里,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自有人类以来,社会即是学校,生活即是教育。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因此,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德育教育、接受法制教育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一个基本策略。

第2篇

品德课教学 法制教育 渗透

当今时代,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各种育人理念的参差不齐。许多未成年的初中生不仅对学习文化知识毫不在乎,而且在做人和遵纪守法方面都不屑一顾。许多未成年人缺乏公民意识和道德法制意识,甚至做了许多违法犯罪的事情。为了扭转当前未成年人思想行为的劣根态势,加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尤其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重法制教育是刻不容缓的。通过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应从以下方面开展。

一、每节课抓准教材的法制教育的渗透点

备课时,要从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去找好思想品德教材法制教育的切入点,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找切入点要符合时代性和具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同时要紧密结合教材知识做到具有典型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浓厚的兴趣,才能达到法制教育的意义和效果。如教学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八课《学会拒绝》时可渗透的法制教育内容有:(1)《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四:本法所称“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下列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八)吸食、注射……通过抓准了这节课的法制教育的渗透点,一边结合法律条款,一边结合典型案例,对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和吸食、注射的严重不良行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学会拒绝。每节课都这样抓准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点,这会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真正发挥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制素养水平。

二、教法学法独特,推动课堂教学中的法制教育的持续深入

思想品德课和法制教育课如果是水平性教学,这会使学生对学习思想品德课和法律知识毫无兴趣,这对法制教育将百害无一利。因而在教法学法上要有创新。在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法,借用典型案例设置教学情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身受其情的感染,从而驱动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如我把刚发生在学生们身边的“刘龙打架事件”用多媒体技术编成生动的案例,通过学生现实说法和探究讨论,学生们对学习思想品德课和法律知识的兴趣越来越浓,这有利于推动课堂教学的法制教育的持续深入,要保持这样,作为老师要不断变革自己的教学风格来适应未常年人成长发展的需要。

三、诱导学生自学,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能动性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变化动荡的时期,这段时期未成年学生的人品的形成需要有良好的外因的助推,如教师的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细心、耐心及精心的教育引导,加上国家社会为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软、硬环境,这些外因会使得初中生沿着正确的人生轨道上前行。同时更要有积极的内因来夯实,这里积极的内因指的是未成年人自己的坚强意志、正确的辨别是非力、独立思考等能力。只有这些,外因才能通过内因起作用。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发掘一切积极因素来诱导学生自学和主动探究,从而改变过去那种“要我学”变为如今的“我要学”,反对“死读书和读死书”的错误做法。

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教师必须轻松驾驭好现行思想品德教材,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做到了心中有教材和心中有学生的有机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通过学生的自学能基本掌握教材知识。同时教师要注重开发多种教学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达到巧妙把法制教育贯穿其中,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学习法律的乐趣。如在教学《我爱我家》的主题活动探究中,让学生在“赡养父母”等主题活动着去品味法律的内在魅力。

四、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将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统一起来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探索教学的双边活动,尤其要充分把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组合,发挥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益。把教学环节以最美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在深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要更好地发挥法制教育。如教学八年级(上)第三单元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时,梳理好作为一个网民在思想品德方面要严格按照《网络文明公约》进行,但更重要了解上网违法要受法律的制裁,从而懂得上网要遵守法律。通过典型案例和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际来分析,如学校的帖吧中侮辱老师的帖子,这种行为侵犯了老师的名誉权,经公安机关的侦破,侵权人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通过这样的教学让法制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得到有机的整合,使学生的法制素养和品德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五、学以致用,依法实践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渗透;法制教育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场所。课堂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的发展和心智的健全。在教育方针中,也明确的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才,关键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明天的希望。作为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做人。尤其在教会他们做人方面,更为关键。也正因为如此,我省将法制教育纳入课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从小让孩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如何让孩子既掌握好学科知识,又真正地理解法律?这对教师来说,无疑更是一种挑战。特别是在边远山区的农村孩子,由于知识面窄,视野狭小,意识淡薄,要在课堂中都能真正获得相应的法制教育,教师非得下一番苦功夫不可。而在所有学科中,数学课堂无疑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因为数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其它学科中的法律知识、法制教育都必须依托语言来表述。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呢?我个人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适时、适机地渗透

所谓适时、适机指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抓准时间、抓住机会。只有抓住时间和机会,才会让你所要渗透的法律知识和学科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去理解和运用这些法律知识。反之,就会使学生变得模糊,甚至也会让教师变得毫无头绪。

我听过一节数学优质课,一位老师在上人教版三年级(下)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练十一第2题时,是这样上的:同学们,请看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什么动物?同学们回答说:“第一幅图是非洲大象,第二幅图是长颈鹿,第三幅是非洲鸵鸟。”它们都是野生动物,所以我们必须要学习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接着就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章第八条 :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捕或者破坏。他讲完,所有学生都一脸茫然,不知所措。课后的评课环节,他就讲到,学生似乎什么都没听懂,自己在渗透法制教育时也比较僵硬,甚至是强加进去的,毫无头绪。很显然,这位老师就是没有抓住时间和机会,才会有这样大的反差。其实这节课,我们可以这样来处理:先结合教材中的情境图,使学生知道图中的几种动物都是野生动物,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再向学生出示目前全世界关于大象、长颈鹿、和鸵鸟的数量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知道哪些野生动物还在减少,最后向学生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的相关法律知识。如此一来,学生在获得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关的法律知识,还加深了对野生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适度、适量地渗透

所谓的适度、适量指的是教师在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来渗透。同时在课堂中用于渗透法制教育的时间不能过长,能把基本的法律知识渗透好即可。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生活经验等不同,因此同样的法律知识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理解上也就产生了差异。如: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比例的意义中,需要涉及的法律知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直接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或者将这两部法律读给学生听,学生由于理解上的困难,就不会获得真正意思上接受。但如果我们结合学生实际,告诉他们每周为什么要升旗,为什么不能乱图乱画国旗,为什么不能让国旗落地等。他们就会明白国旗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进而自觉去遵守这两部法律了。同时,在渗透法制教育时,必须要把握好“数学味”。要明白法制教育只是本堂课的一个补充,而不是主角,不能因为要渗透法制教育就把数学课上成了法律课。要把握好时间,不要过长。

三、适地、适情地渗透

所谓的适地、适情指的是教师在渗透法制教育时要利用好本地有用的资源,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中加以渗透和引导,切记所列举的事例或事实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

地处于威宁县草海边,在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时,如果列举老虎、熊猫等,学生就可能一知半解。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不能去猎打、捕杀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黑颈鹤,也不能去捕杀其它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如野鸡等)。因为这些是他们经常都看到的,便于接受。在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时,可以引导他们去了解草海的过去,再实地去看看草海的现状,无形中就会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自觉为家乡的环境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四、适景、适事地渗透

所谓的适景、适事指的是教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针对现实生活出现的具体事例,并结合数学课文篇目所涉及到的法律知识有针对性的渗透法制教育。

生活是一本百科全书,生活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有心的老师,就会从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去引导学生自觉去遵守法律法规,而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40分钟。如:遇上有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就可以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今天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为的是学生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走得更稳当,不至于被社会上那些不法分子所利用,也不至于为了眼前利益而失去自我。所以我们只有不断的努力探索,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提高,才能真正地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才不至于让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变成一种形式、一种摆设。

参考文献:

[1]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小学分册/贵州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课题组编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1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4]刘兼,孙晓天主编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第4篇

前几年,学科教学渗透了安全法治教育,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对学生进行了法治教育。今年,我县把学科渗透法治教育提上议事日程,作为各科教学重点内容,学生受教育的效果大不一样,现在是有目的地、自觉地在学科教学中适时渗透法治教育,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法治知识的熏陶。这样,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通过日积月累,就会懂得许多丰富的法治知识,促进他们向着学法、知法、守法、护法的方向发展。

十报告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结合学科渗透法治教育的要求,秉承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的理念,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小学学科的特点,笔者谈一谈在教学中渗透法治教育的举措。

一、钻研教材,抓住各学科法治教育渗透点

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好备课环节。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如果能恰当掌握法治教育的方法、时机,并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五年级数学63页《解决问题》中向学生渗透交通法规中的不得超载的条款;六年级语文《索溪谷的野》中渗透《森林保护法》的有关条款;四年级音乐《五十六个民族同唱一首歌》中渗透《国家法》的有关条款;美术《家乡的古建筑》中渗透《文物保护法》的有关法律条款,等等。

二、利用语文课文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语文课文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在充分挖掘小学语文课文中法治教育的基础上,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治教育。如我校周老师在教学《索溪谷的野》一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文字及描写的优美景色所吸引。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图片和视频之后,周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美景色的同时,提醒学生不忘记作为一个旅游者的责任;要想永远拥有这么优美的景色,我们需要保护环境不受破坏。周老师趁机为学生介绍了《森林保护法》中有关保护森林不受破坏的相关条款,使学生对保护优美景色不受破坏的认识更加清楚、深刻。让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对保护森林、保护环境形成自觉的意识。

在小学语文各册的教材中有许多都能渗透法治教育的课文,只要我们认真钻研,将各种法律知识适时渗透到相关的课文中去,潜移默化,学生的法治观念也会不断得到增强。

三、利用数学课本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

数学课本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利用数学教学向学生渗透法治教育内容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要充分发掘数学课本中的法治教育渗透点,做到恰当渗透。如我校五年级数学教师彭老师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利用组织旅游租车时,剩余的人不够坐一车,按以前学习的四舍五入法也不能收尾的情况下,该这么办?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九条机动车辆不得超载的规定和九十二条对机动车辆超载的处罚的规定,不但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而且解决了收尾法应用的实际需要。

第5篇

一、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幸福感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就感,对学习就会变得积极主动,从而产生幸福感。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想方设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尽可能地获得成就感。课堂教学中鼓励孩子们大胆质疑,并帮助孩子们将疑问归纳整理,然后带领孩子们走进文本合探解疑,这样的教学就不会让学生觉得太难或太易。如果只从教师理解文本的角度提出问题,孩子可能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在学习上就会变得被动,产生厌倦的情绪,也就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如果只从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文本,由于学生的阅历、知识储备有限,就会使问题设置过易,孩子们轻而易举就能解决问题,这样会滋长孩子们的惰性。因此,在教学中,首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合作解疑,这就使大部分同学获得成就感,然后在解疑的基础上进行再次质疑,问题难度的增加,就会激励孩子们积极地去动脑、思考,这一环节可能会让优等生或待优生再次体会到成就感。这样,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成就感,从而体会到学习的幸福感,也能调动学生学就得主观能动性。如:我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多媒体并结合课文内容,思考:“你们对课文中的青蛙有什么看法呢?”学生畅所欲言,只要能谈出自己的看法就给予肯定,就这样学生对自己有了信心,对本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当有了这种情感体验之后,再提问“这篇文章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学生就体会得比较到位,自然也树立了一定的自信。

二、让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

1. 让学生不断地质疑并思索

要让学生动脑,就是要让学生积极思维。语文备课时只有在充分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中才能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并引导他们针对疑问去思考,只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思路积极思考,把自己在一堂课中的收获归纳总结出来,学生对新知识就能够“记忆深刻”,这样的课堂才会有效果。

2.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

“争强好胜”是小学生最容易激发的心理特点,因此,要想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利用好这种心理特点。教学经验告诉我:孩子喜欢竞争,喜欢争强好胜,学生在竞争中都会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如:在教学生字时,我让学生自己找一个想挑战的同学,看谁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参与挑战的同学生怕自己输给对方,就会努力地去读去认,教学效果自然不错;在朗读课文时,先引导学生体会角色的心理,然后鼓励学生试读,其他同学评价,教师一句“谁能读得更好一点儿啊”,孩子们都去积极地尝试,读得也就越来越到位。比赛形式可以多样化,这样,课堂气氛就活跃了,每个孩子也都动起来了,教学效果也不错。

三、创设课堂娱乐性氛围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一般特点是喜欢娱乐,喜欢玩,甚至贪玩,这是他们这一年龄特有的心理和习性,因而在有趣味和娱乐性的课堂氛围中,兴趣更大,积极性也更高,当然教学效果会更好。而语文属于文艺范畴,且教材中所编排的篇篇课文本身就具有文学趣味性,它集知识性、思想性和趣味性一体,在娱乐鉴赏的同时,就可以获得大量的知识,得到深刻的启示和美的熏陶。同时,语文教学又是一种语言活动,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使人在开怀一笑中受益无穷。这就要求教师具备多方面的才能,既要有演讲家的风度,更要有演员那样的出色表演。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像演员扮演特定的角色那样,在课文允许和要求的范围内,需要笑就笑,需要哭就哭,需要温柔就温柔,需要凶恶就凶恶。如:我在执教《刑场上的婚礼》时,我首先让学生看了一段举行婚礼的录象,又看了一段刑场毙人的录象。结合我动情的朗读,全班同学为之一振,情感的火花被点燃了。可以想象,一旦学生动了情,那他们的学习热情就会象火山一样爆发出来。

第6篇

语言学家认为,学生应通过互动学口语,主要互动形式是learning by doing,即在用英语做事的过程中学会英语,因此,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学习是学生学好口语的最大助力。如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开口说英语的主动性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效率,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游戏法

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做游戏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游戏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巧妙地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游戏,让学生在忘我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口语。例如:在教六年级下册lesson 8“In the library.”(认路)这一单元时,运用类似游戏活动这一教学形式,教师可以这样对学生说:“同学们,下面我们做一个过关游戏,这里有几只气球,其中几只里面都有一幅问路的图片,点中球者必须用对话形式完成图片中有关问路及指路的对话内容,答对有奖!只有一只球内没有图片,谁点到它,直接过关。”屏幕上出现几只五颜六色跳动的气球,激起他们浓厚的兴趣,课堂顿时沸腾起来,不少学生希望的不是点中幸运球,而是希望点中图片球,因为他们十分珍惜这难得的即兴表达机会。这样的课堂游戏,可以促进师生互动,同时在游戏中,学生会大胆地运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对话,促进英语口语教学的进展。

2.模仿法

模仿是我们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英语口语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课文范例进行创造性的情境模仿对话。例如在进行lesson 11“I love animals!”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口语交际对话的句型,然后要求学生模仿这样的句型,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小组口语交流活动。这样的课堂口语交际模仿法,因为有课文学习及理解作为基础,降低了口语交际的难度,防止了学生“无话可说”的问题出现,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教学能力。

3.猜谜法

猜谜活动应用范围广泛,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利用猜谜活动开展有效学习。在口语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组织一些猜谜活动,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其积极操练学习内容。

4.讨论法

学习完某教学内容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就他们关心或感兴趣的内容开展讨论、分享,或探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结论。讨论前,老师设定目标,让学生明确目标,以便让讨论始终围绕要操练的内容和目标进行,避免学生离开目标而闲聊。

二、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课外教学途径

1.丰富学生的课外口语练习活动

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拓展,因此,课外教学也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发展空间,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诵模仿大赛、猜谜语、唱英文歌、英文文艺表演、识记单词竞赛、根据情节讲故事接龙和组织英语角,等等。这些课外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长知识,而且有利于提高初中学生的听说能力,减少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畏难心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适当地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英语口语学习,利用英文歌曲来激发学生兴趣,一边唱一边做动作,还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英语卡通电影等,这些课外教学活动都是提高初中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开展这些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较好地集中注意力,较快适应老师的教学。

2.坚持校内口语评估

口语测试是保障口语训练效果的一个有效措施,能引起学生对英语口语足够的重视,还能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口语训练成果。因此,教师要坚持在日常教学中做好非正式评估,在期中、期末和毕业考中做好正式评估。只有教学,没有评估,这样的教学是不完整的;只有教学,没有围绕学习目标的全面评估,这样的教学也是不完整的,进行口语测试时可以采用这样几种形式:

(1)听口令作出反应,目的是测试听力理解能力;

(2)朗读短文或表演对话,督促学生课外朗读,训练良好的语音和语调,形成语感;

(3)情景反应,提供一个较为简单的情景,要求学生使用日常用语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活用课文对话中学过的有用材料;

(4)看图说话:即检测学生识别、组织和口头表达信息的能力;

(5)复述故事或课文,考查学生的口头概括能力和重新组织语言文字的能力;

(6)口头作文,测试学生想象、构思难度,适合于初三及以上的学生。

第7篇

一、 利用课文内容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利用课文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自然是最直接、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我们要充分挖掘小语课文中教育因素,把握时机,适时渗透,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法制教育。如《生命桥》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优美的文字、令人震撼的情节、斑羚超乎常人想象的智慧和团队精神所吸引。在充分赏析了学生感兴趣的这些内容之后,注意引领学生关注造成这场动物悲剧的“罪魁祸首”――狩猎队,他们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学生立即意识到这中捕杀斑羚的狩猎活动是一种违法行为。教师趁机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禁止猎杀野生动物的相关条例,让学生对此行为性质的认识更加清楚、深刻。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依照《野生动物保护法》,给狩猎队写一封信,谴责他们的违法行为,控诉他们的累累罪行。学生通过此课的学习,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得到极大的增强。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许多多能渗透法制教育的课文,只要我们的老师认真钻研,将各种法律知识适时渗透到相关的课文中去,学生的法律观念增强了,由此增强学生的依法维权意识。

二、在作文教学中融入法制教育

习作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 它既是个体对生活现象的深切感受,又是个体对生活实践的独特体验。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比较、总结,不仅可以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如电视节目中的《今日说法》、《法治直通车》、《法治在线》等栏目深受观众的喜爱,原因不仅是它们在选题贴近百姓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每一期的标题都很新颖。我们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媒体资源向学生传授作文拟题技巧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以这些特殊的案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整理自己的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在习作中深化认识,对比自己或周围人的做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利用模拟法制现场,进行法制道德教育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以语文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腿、动口、动脑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认知生活,从而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而法治教育其实就是指导学生怎样生活,怎样做人的。它只有和生活情境结合起来,才能产生教育本身所可能产生的作用。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时常组织学生模拟法庭审案的形式,让学生来扮演法官、原告人、被告人、辩护律师,再现生活中的某些情境。通过活动,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人必须有良好的道德,必须要学会公平、公正、公开对待每一件事,不能,损公肥私,这其实就是培养他们良好的法制道德。此外还有环境保护调查、制作法制手抄报等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法制道德的形成搭建平台,提供生长的土壤。活动的内容要丰富,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比如,在对学生上学路上的安全进行教育的同时,可以做一个身临其境的游戏: “今天我来指挥交通”,让学生了解交通规则: 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使行人和车辆有条不紊地通过。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人人都随己心愿,任意在十字路口穿梭,想怎样开就怎样开,就会引起很多的交通事故。通过游戏,了解交通法规,增强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对学生今后的生活终身受益。

四、写作训练,有机渗透。

第8篇

一、中职生需要运用科学发展观进行指导

中职教育以培养初级、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直接目的,但由于中职生的年龄较小、教育基础薄弱以及社会竞争残酷等因素,导致中职生本身在职业发展、心理健康方面出现诸多问题[1]。这凸显了运用科学发展观对中职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1.中职学校重知识忽略全面发展的单脚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进行指导

中职生在社会上面临着各种竞争,在知识结构上,他们处于先天劣势,因此单纯的知识教育难以让他们在社会中获取竞争优势。科学发展观强调学生不仅能学习,还要会学习,爱学习,同时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新时代学生的价值取决于个人的专业、学识、才能、文凭、证书,也取决于个人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修养等。

2.中职生塑造健康的心灵需要科学发展观

中职生普遍来自于农村,家庭压力大,对前途较为悲观,同时又不太擅长约束自己,久而久之形成自暴自弃的态度,养成了懒惰、依赖、享乐的生活方式。他们的这种心理疾病一旦被带上社会,势必对社会和其本人产生不良影响。科学发展观强调自身的协调发展和人的和谐发展。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灵,养成积极向上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思想观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当前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观念,即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和谐发展。

1.解决中职学生的实际困难

解决学生面临的最现实的困难,就是对学生最大的支持,也才能让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否则一切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而言都是可以忽略的。

(1)注重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

中职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贫困家庭,因此必须重视解决他们的思想教育问题。特别要鼓励他们养成自尊自爱、自强不息的品格。同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成长自己。当然学校也应积极通过各方筹资、设立奖金助学金、建立勤工助学岗位等帮助学生。

(2)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学校要积极宣传,深入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就业想法和需要,然后提供相应的服务工作。学生是学校的“本”,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学生之需,不断根据学生需要调整专业结构、办学方针,同时有效地做好就业宣传工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可以说,帮助学生很好的实现就业,本身就是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结果。

2.坚持以社团为载体,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塑造和各项能力的提高

人既是发展的目的,又是发展的手段。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而社团则是全面发展学生的有效载体。

(1)发展社团,有助于中职生工作能力的锻炼,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通过各种协会,如体育、艺术、音乐协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口语交际能力,同时这些平台本身也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提高才能的机会。

(2)发展社团,有利于学生塑造健康的人格

人是社会中的人,因此人必须学会交往。社团是一个没有或很少有利益冲突的组织,这个组织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如学会尊重他人、保持和睦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重视集体等,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观念,如尊重社会规则、竞技规则,形成自己的法制观念。

3.运用科学发展观,创新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当前无论是中职还是高职高校,思想教育都过分突出“安全”“稳定”“团结”,过分注重党性教育。这本身就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一味突出“安全”“稳定”“团结”,势必会束缚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如不能放手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不相信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给学生提供各种知识、能力展现的舞台 [2]。另外,科学发展观本身要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教育。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变化的加速,特别是网络化的时代给学生的思想带来了更多冲击,都要求学校要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首先,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不能靠老经验而必须有新创造,传统下的宣教作用甚微,教师需要结合社会实际,抓住学生所想、所思、所需,对症下药。对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新情况,阐释新问题,做出新概括,同时注重求实,尊重科学;其次,中职生接受新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多样,老师也必须运用新的方法武装自己,采用新方式、新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运用网络、多媒体等,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广泛性、艺术性、趣味性和知识性,避免枯燥无味的思想政治教育引起学生反感。

参考文献:

[1]唐业仁.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J].当代经理人.2008(12).

第9篇

[关键词] 法制教育;课程化;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D916.7[文献标识码]A

很久以来,初中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课》中有关“法律常识”的内容时,普遍表现冷淡。针对该现象,我们对上海市某校初中二年级6 个班级的267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学生在对“学校的法制教育课或有关活动对你培养法律素质是否有帮助?”的题目做出回答时,选择“有帮助”的是161人,占总人数的60.3%;回答“帮助不大”的是106人,占总人数的39.7%。而学生在对“你对学校的法制教育形式是否满意?”的题目做出回答时,选择“单调、没劲”的是197人,占总人数的73.8%;回答“满意或较满意”的是70人,占总人数的26.2%。由此可见,多数学生对提高自己法律素质是重视的,而且对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持肯定态度,但绝大多数学生对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现状都表示了不满。

学校法制教育不是一般的法制宣传,它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必须按照学校教育的特点将它设计成为合乎教育要求并服务于学校办学目标的学校教学课程。笔者认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优化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就是首先要让中小学的法制教育教材符合“循循善诱、循序渐进,能引人入胜、让学生豁然开朗”等这些学校课程的基本特征,使中小学生的“普法”工作彻底回归学校教育的本来面目,以实现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宗旨。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全面贯彻现代学校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使学校法制教育课程充分体现积极服务于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这一办学方向,始终围绕“源于学生生活、反映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的要求,以确保学校法制教育课程生活化的特色。为此,笔者想就法制教育“课程化”和“生活化”的设计谨此作进一步的阐述:

一、要完善学校的法制教育,就必须对它进行课程化改造

对中小学法制教育进行课程化改造,就是要使法制教育课程全面体现“循循善诱、 循序渐进”的要求,通过启发来引导学生,让学生逐步懂得:“法治建设”是要造就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绝不能使学生从小就误认为“法治建设”是在制作一座束缚人们手脚的“大铁笼”;个人事业和前途只有在“法治”的社会里才能获得极大的发展,切不可让学生感到遵纪守法会妨碍个人的进步和成就;经常地给学生描述“法治”社会那和谐、生动的喜人景象,切忌拿令人敬畏的“强制措施”和“法网恢恢”来抵消学生对“法治”的好感;让孩子们更多地懂得在“法治”社会里无论“强者”或“弱者”都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强者”要拓展、扩张自己的权益绝不能以牺牲“弱者”的权益作为代价;国家法律对于公民来说,是用来维护自己基本权利最有效的工具,公民理应认真学习法律、掌握法律;学法、知法、用法、守法、护法是现代公民最基本的素质;国家司法机关是解决社会各种矛盾、保障社会良好秩序的职能部门等等。

应该指出的是,我们在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就是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法治社会是理想的社会、法治经济是健康的经济、实现“法治”是我们国家各项工作的头等大事。让学生渐渐地明白:社会一旦偏离了“法治”轨道、失去了“法治”的格局就会重演“人治”、“专制”、“集权”的悲剧,那就等于将人们又重新带回到过去野蛮、黑暗的“人间地狱”。我们在学校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就是要让孩子们从小就盼望着社会的各项活动都能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坚信“法治”、依靠“法治”,从而自觉地捍卫法律的尊严、积极地成为文明社会的守法公民。

当然,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理应和学校开设的其他学科一样,必须让学生在好奇、兴趣、了解、明白、掌握的过程中,通过强化对知识的消化功能来促进学生不断地学习,从而完成学校的育人使命。殊不知,长期以来我们的法制教育课程习惯于介绍触目惊心的违法犯罪案例,再辅以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孩子难懂、更记不住),或者将一些矛盾激化到不可调和、走向极端的个案作为警告孩子安分守己的“撒手锏”。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教育模式很容易使孩子们产生一种错觉:仿佛“法治”社会就是充斥着“公、检、法”加上“警察、警车、警棍”的令人生畏的“破案”、“抓人”、“审判”的内容。以至于一部分感到学习压力重、升学压力大的学生对学校法制教育渐渐地萌生了“惹不起,我总躲得起”的态度。长此以往,孩子们在无奈的学习中很可能会因为经常消化不了而造成其法律素质的“发育不良”。再加上现有学校法制教育任职教师本身业务水平的局限和参差不齐,到头来必然地就造成了眼下学校法制教育不尽如人意的局面。

笔者以为,孩子们之所以对我们学校法制教育现状不满意,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设计从一开始就违背了“循循善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彻底改革这样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切实按照教育规律办事,认真审视我们的学校法制教育在搜集素材、安排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所存在的诸多问题,把一切不符合孩子学习特点和要求的成人化、简单化、陈式化、教条化的东西全部砍掉,将我们中小学“普法”工作拖回到教育的思路上来,以促进我们学生的法律素质获得明显的提升。

二、要完善学校的法制课程,就必须让它突显生活化的特点

事实上,目前中小学法制教育课本大多是通过案例来告诉学生“杀人、放火、、投毒、绑架、盗窃、制造爆炸”等刑事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并强调违法犯罪必定会受到法律的严惩等,而真正作为整个法制体系根基的民主制度与原则却寥寥数语,有关公民个人权利的内容则更是一笔带过(脱离了绝大多数学生大部分时间和大部分空间的实际生活)。这难道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吗?难道这样的教育设计能激发学生积极投入到学校法制教育课程的学习中来吗?在笔者看来,学校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决定了学校教育内容到形式都必须关注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作为学校法制教育课程,就是要切实地将法制教育化为学生成长的“力量源泉”,变学校法制教育传统的说教模式为培养现代社会公民人品的养成教育。

必须明白,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它既不应该表现为单纯地对学生进行法律专业知识的灌输和积累,也不应该仅仅是对学生法律专业技能的传授和训练。说白了,基础教育阶段根本就不可能培养学生独当一面的法律素质。中小学所开设的法制教育课程充其量只能帮助学生对“法治”价值观的认同和信赖,树立“法治”信仰,进而在青少年的素质中生发一项文明人的品格――信法、学法、用法、护法。

殊不知,“法治”国家的两个条件是:一方面是要有一套反映社会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制体系;另一方面是要有社会公众对“法治”价值的信仰,即社会公众对现行法律的忠诚和拥护。如果说前者是“法治”的前提和基础,那么后者就是“法治”的关键和根本。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讲的,“法律能见成效,全靠民众的服从”。伯尔曼也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而对法律忠诚和拥护这项品格的形成是由人的知、情、意、行的培育加上实际生活中因为教育的影响通过其心理矛盾运动而产生的动机,进而促使行为方式做出选择而渐渐形成了习惯,再反复铸就秉性的过程。因此,中小学的法制教育课程就是应该通过教材对学生生活的影响,在塑造学生人品方面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即:让学生在触及自身生活的学习中不断地认识到“法治”对于保障个人利益和实现个人理想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极大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使学生重视自身的独立人格、自由和利益,使权利意识在学生的思想观念中根深蒂固,再通过教材对学生生活的引导,促使他们内心对法律的信赖、信任和尊重,并进一步培养他们对法律的忠诚的信仰,从而促进现代“法治”精神在青少年学生中发扬光大,并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指明毕生努力的方向。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