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员工绩效管理优选九篇

时间:2023-01-25 07:39:14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员工绩效管理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员工绩效管理

第1篇

关键词:企业员工绩效管理;模式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获得有利的发展空间,在技术、管理、成本等不同方面作出努力,但是纵观市场企业整体发展状况,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拥有一支团结向上是队伍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企业必须认识到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利用有效绩效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一、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企业员工对职业的认识是非常单纯的,主要将工作作为养家糊口或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是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中主要途径,也是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条件。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长远发展始终离不开企业员工自身专业能力和业绩表现等因素,所以企业为实现更好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挖掘企业员工的工作潜能,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对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为企业发展建立一支团结、高效的工作队伍。当前企业的主要工作就是企业人力管理,这项工作将是企业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企业管理者应当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广泛吸收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条例,实现对本企业员工的有效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使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在实现相互影响的同时,促进彼此共同发展,实现员工人生价值的同时达到企业发展目标。加强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上,有效的管理模式可以实现管理者与员工的平等交流,通过亲切、正面、友好的交流,可以了解员工的需求,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激励的目的,从而提高广大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企业在实行员工绩效管理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良性、友好沟通方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现状

1.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方式

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当前企业绩效考核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缺少专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人员,或者说企业现有的绩效考核工作中负责人员专业理论知识不足,缺乏经验,在实际工作对被考核人员重视不足,只凭一方面就对整个工作表现作出判断,缺乏全面性。在绩效考核中评价系统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对考核结果起主导作用,而考核者的专业素质是影响考核结果的重要因素,缺乏专业性使考核结果存在主观性,应用价值不高。其次,考核内容存在不合理性,企业中不同级别的人员应当根据工作职责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不同部门也应当根据工作范围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但是当前部分企业中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从而不利于企业发展。

2.对绩效管理缺乏重视

当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管理者将工作重心放在企业业务开展上,从而忽视绩效管理工作,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并且部分企业只是在年终的时候进行简单的考核工作,考核形式比较单一,只是单纯的填写部分表格,这种考核形式不仅影响考核的质量,而且并不能达到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由于缺乏对绩效考核的重视,导致考核工作无法发挥实质作用,从而影响扣绩效管理工作的绩效计划以及反馈环节的实施。

3.没有发挥绩效管理的实质性作用

一方面考核形式的单一性导致考核结果出现不公平性,所以考核结果无法使被考核者所接受。除此之外在企业经营中缺乏有效的培训和宣传,被考核者对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停留在提高工资和奖金的一种形式上,对绩效考核意义缺乏全面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加强对被考核者的培训,消除错误认识。从而在绩效考核工作中积极参与其中,对考核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发挥绩效管理的最大作用。

4.企业对绩效管理缺乏全面认识

企业员工绩效管理涉及方面众多,绩效考核工作只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完整的绩效管理应当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绩效结果的等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这几部分具有密切关系。但是很多企业对绩效管理缺乏全面认识和理解,从而导致企业没有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

三、改善企业员工绩效管理模式的对策

1.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是提高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这要求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改变传统考核工作中进行年终一次考核的形式,将考核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及时与被考核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将被考核者的日常工作表现加以统计和整理,从而提高考核工作的客观性,体现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其次对于考核工作内容进行明确,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对不同部门和不同层级之间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从而体现绩效考核的针对性。最后对绩效考核的目标和标准进行确定,摆脱传统的考核管理形式,体现绩效考核的差别度,并且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根据企业各部门实际需求,实事求是的将绩效考核指标划分到不同部门和岗位,并根据各个部门特点,创新和丰富的考核指标,避免出现考核指标与工作岗位不一致的问题。

2.企业加强对绩效管理的重视

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出正确的解决措施,从而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绩效管理能力。另外对企业而言有效的绩效管理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者应当在重视业务能力的同时,加强员工绩效管理工作,通过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制定适合当前企业发展的绩效管理内容和规划,从企业各个环节着手,密切工作流程,发挥绩效管理的最大作用。

3.加强培训

针对绩效管理人员缺乏丰富经验和管理专业知识的问题,必须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工作,一方面明确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使其有正确认识,同时加强学习,吸取其他成功企业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在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使用,从而提高绩效管理的作用和价值,为企业实现良好管理注入新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被考核人员的培训,改变传统观念上对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全面了解绩效管理,明确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全面参与到绩效管理工作中,提高绩效管理质量。

4.科学利用绩效反馈结果

传统绩效考核工作中,对考核结果缺少有效的反馈,又因为绩效考核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导致绩效考核结果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影响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在明确员工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科学准确的绩效考核结果。通过对考核结果的科学分析,不仅将员工的工资和奖金联系到一起,同时还可以将结果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方面,对没有通过考核的职工可以采取降职、调岗、培训等处理方式实现人才优化,以此提高员工绩效。而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突出的员工可以进行相应奖励,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定期组织绩效管理,可以实现与被管理者的良好沟通,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而提高绩效管理的价值,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企业必须正确认识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通过对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明确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同时不断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的成功经验,建立一支团结高效的员工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条件,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茂怀.人性化视角下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研究[D].宁波大学,2013.

[2]曲子鉴.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与绩效改进[D].吉林大学,2016.

[3]周黎莎,余顺坤.基于激励相容的企业绩效管理模式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

[4]罗冀,何晓燕.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2).

[5]魏青.基于人本管理的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模式构建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5.

[6]欧阳振云.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6).

[7]刘莹.中小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9).

[8]李小玲.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有效途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6).

第2篇

[关键词] 员工绩效 绩效管理 管理流程 考评方法

绩效管理的流程包括四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评阶段和总结阶段。

一、准备阶段

首先,明确绩效管理的参与者。绩效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全体员工,就是说企业内的成员无论从事何种类型的工作,不管其级别如何,不管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是绩效管理的对象。从企业的一般情况来看,绩效管理的参与者主要涉及以下五类人员:考评者――涉及各层级管理人员、人力资源部专职人员;被考评者――涉及全体员工;被考评者的同事――涉及全体员工;被考评者的下级――涉及全体员工;企业外部人员――涉及客户、供应商等与企业有关联的外部人员。相应的绩效考评类型也分五种:上级考评、同级考评、下级考评、自我考评和外部考评。其次,选择绩效的考评方法。虽然各种考评方法在形式上各有千秋,但从考评的效标上看,基本上有三类:第一类是特征性效标,考量员工是怎样的人,侧重点是员工的个人特质,如沟通能力、可靠程度、领导技巧等。第二类是行为性效标,侧重点是考量员工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行为,此类效标对人际接触和交往频繁的工作岗位尤其重要。例如商厦的销售人员应保持愉悦的笑容和友善的态度,其日常工作行为对商厦影响很大,因此,企业要考核其日常工作行为。第三类是结果性效标,其侧重点是考量员工完成了哪些工作任务或生产了哪些产品,这是一种以员工工作结果为基础的评价方法。此类效标应先为员工设立一个工作结果的标准,然后再将员工的工作结果与标准对照。工作标准是衡量工作结果的关键,一般应包括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两个方面。企业在选择确定绩效考评方法时,应考虑以下三个重要因素:管理成本;工作实用性和工作适用性。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就是组织企业全体员工贯彻绩效管理制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主管上级,还是下级,他们作为绩效的考评者和被考评者,都必须严格执行绩效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严肃认真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认真实施绩效考核工作。一般是通过以下环节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第一,确定目标。在绩效考核初期,上级主管必须和被考评者进行沟通,明确工作绩效的目的和要求,使员工正确地理解和接受,并能全心投入,积极工作。第二,制定计划。主管应根据企业现有资源和条件听取员工的意见,分析轻重缓急,选择确定实现绩效目标的具体步骤、措施和方法。第三,有效监督。主管可以通过多种监测手段,了解和掌握下属的行为、工作态度以及工作进度和工作质量,并激励下属达到考评标准乃至超过标准。第四,积极指导。员工为了“达标”,在执行计划过程中,会对上级的指令和工作安排产生疑问,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难题,此时上级主管应对其作出必要的指导。

三、考评阶段

考评阶段是绩效管理的重心,它不仅关系到整体绩效管理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果,也将涉及到员工当前和长远的利益,需要人力资源部门和所有参与考评的主管高度重视,并注意以下几方面:提高绩效考评的准确性;保证绩效考评的公正性;及时进行考评结果的反馈。

四、总结阶段

为提高人力资源和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人力资源部门应当对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诊断。绩效管理的诊断不仅要发现绩效管理体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还要“从小见大”,通过对众多被考评者工作绩效的透视和分析,揭示企业组织中现存的各种问题,为加强企业总体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依据。

企业绩效考评的方法主要有:(1)排列法。也称排序法,是绩效考评中比较简单易行的一种综合比较方法。通常是由上级主管根据员工工作的整体表现,按照优劣依次进行排序。有时为了提高其精度,也可将工作内容适当分解,分项按照优劣的顺序排列,再求总平均的次序,作为绩效考评的最后结果。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花费时间少,能使考评者在预定的范围内组织考评并将下属进行排序,从而减少考评结果过宽和趋中的误差。在确定的范围内可以将考评结果作为薪酬或一般性人动的依据。但是,由于排序法是相对对比性的方法,考评是在员工间进行主观比较,不是用员工工作的表现和结果与客观标准相比较,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用于比较不同部门的员工,也不能使员工得到关于自己优点或缺点的反馈。(2)选择排列法。也称交替排列法,是简单排列法的进一步推广。选择排列法利用的是人们容易发现极端、不容易发现中间的心理,在所有员工中首先挑出最好的员工,然后挑出最差的员工,将他们作为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接着在剩下的员工中选择出最好的和最差的,分别将其排列在第二名和倒数第二名,依此类推,最终将所有员工按照优劣的先后顺序全部排列完毕。采用本法时,不仅上级可以直接完成排序工作,还可将其扩展到同级考评和下级考评的方式之中。(3)成对比较法。亦称两两比较法,基本程序是:首先,根据某种考评要素如工作质量,将所有参加考评的人员逐一比较,按照从最好到最差的顺序对被考评者进行排序;然后再根据下一个考评要素进行两两比较,得出本要素考评者的排列次序;依此类推,经过汇总整理,最后求出被考评者所有考评要素的平均排序数值,得到最终考评的排序结果。此法的优点是:能够发现每个员工在那些方面比较出色,那些方面存在不足。在涉及范围不大、人员不多情况下适宜本方法。(4)强制分布法。也称强迫分布法、硬性分布法。它假设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全体呈正态分布,那么按照状态分布的规律,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好、中、差的分布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在中间的员工应该最多,好的、差的是少数。强制分布法就是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将被考评的员工强制分配到各个类别中。可分为五个类别,从最好到最差具体百分比根据需要确定,既可以是10%、20%、40%、20%、10%,也可以是5%、20%、50%、20%、5%。以上三种方法属于行为导向型主观考评方法。

第3篇

关键词:绩效管理 现状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3-261-02

A公司系大型国有企业,主要从事民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A公司成立10年来,依托改革创新和科学管理,取得显著的综合效益,员工绩效管理工作为推动A公司企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面对新时期企业发展需要,A公司员工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也在逐步显现,需进一步完善。

一、员工绩效管理现状

绩效管理是一种提高组织员工的绩效和激发团队及个体的潜能,是组织不断获得成功的管理思想和具有战略意义的、整合的管理方法。历经多次调整完善,A公司当前员工绩效管理主要以绩效考核为载体。绩效考核以一年为周期,考核内容包括业务绩效(50分)、过程表现(25分)、清正廉洁(20分)和考勤(5分)四部分。“业务绩效”二级指标由员工上级和员工一起确定;“过程表现”二级指标由团队精神(8分)、责任心(7分)、进取心(5分)、工作方法(5分)构成;“清正廉洁”二级指标由政治学习(5分)、党风廉政制度执行(10分)、群众影响(5分)构成;“出勤”不设二级指标。

业务绩效、过程表现、清正廉洁考核得分由员工自评、部门(公司)考评、员工联评三部分组成,权重分别为20%、50%、30%。出勤得分根据出勤情况评定。考核设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由公司依据员工考核结果,结合员工日常表现确定。考核对党风廉政和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公司根据考核等次,对员工进行奖惩。

二、员工绩效管理存在的不足

A公司原为事业单位,在长期运行中形成一整套与事业单位要求相配套的运行机制、管理方式和组织文化。A公司现行绩效管理办法兼有企、事业特点,在一定阶段容易被广大员工所接受。随着A公司企业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不断推进,其不足主要表现为:

(一)绩效计划与绩效考核的密切程度有待提高

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包含了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四个环节,各环节环环相扣。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体系的起点,也是基础。A公司每年初会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目标工作任务及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确定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年度目标工作任务,并通过信息系统对目标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管理,确保目标工作任务能够及时予以完成。但A公司目标工作任务管理系统目前还未完全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即绩效计划与绩效考核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个体。由此容易造成绩效考核缺乏目标导向性和评价依据。

(二)绩效考核指标需要进一步细化

A公司员工绩效考核一级指标既涉及工作业绩,也涉及工作表现、清正廉政和出勤,体现了A公司岗位工作特点,被A公司员工所充分认可。但占50%嘀氐摹耙滴窦ㄐА倍级指标,按照考核办法的规定,应由员工上级和员工一起进行设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多数管理人员对之重视不足,未进行细化设置。“过程表现”、“党风廉政”两项一级指标,目前所有考核对象都是相同的二级指标,还未充分体现岗位工作特点。

(三)考核评分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A公司现行员工考核评分方法,通过员工自评、部门(公司)考评、员工联评对考核对象进行评价,体现了360度考评方法的要求。但在实际考核过程中,作为员工个体,一般都不希望自身考核结果差,心理博弈的结果是员工自评分、部门考评分往往无法充分反映工作绩效。员工联评中,由于对他人工作无法完全了解等原因,容易造成部分工作兢兢业业,但不善与人沟通交流的员工得分偏低。

(四)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反馈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通过定期召开党委会、总经理办公会议、班子成员碰头会等形式,A公司在公司层面已建立规范的绩效实施与管理机制。但在部门层面,暂未以制度的形式建立员工工作事前辅导、事中沟通、事后总结机制,对员工思想动态的关注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绩效沟通与辅导工作有待加强。绩效反馈环节,考核结束后,A公司主要向员工反馈考核等次信息,大多数员工不清楚在考核过程中哪些方面扣分,该如何改进,绩效反馈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完善员工绩效管理的对策

针对A公司员工绩效管理存在的不足,完善A公司绩效管理,应重点做好:

(一)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

重点是让广大管理人员和员工充分理解现代企业绩效管理的目的、意义、方法和程序。和很多企业类似,A公司员工容易将绩效考核视作绩效管理。实际上,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绩效管理关注绩效结果评价,更关注通过考核帮助员工发现不足,改进不足,从而提升员工和公司的绩效,实现员工和公司共同发展。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核心职能之一,其理论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一整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规范的方法程序。

对绩效管理理解不充分,致使A公司部分员工对绩效考核存在畏惧和消极心理,无法充分运用绩效管理相关技术方法,无法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价值。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是改进A公司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基于工作分析、企业发展战略与目标工作任务,进一步优化绩效计划和考核指标设置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工作,也是做好绩效管理工作的必要前提。通过工作分析,明确岗位工作权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工作任务,通过目标任务逐级分解,确定员工绩效计划和考核指标,可有效保障A公司绩效计划的科学性和绩效计划、绩效考核间的连贯性。

1.优化绩效考核指标。根据实际,当前一级指标和清正廉洁、出勤二级指标,及相关权重予以保留。“业务绩效”二级指标应根据岗位职责、目标任务、KPI理论和SMART原则,应强制员工上级与员工一起设置,报考核职能部门备案。“过程表现”二级指标,根据岗位特点,宜分部门负责人及以上人员和部门负责人以下人员进行设置。前者应重点考核大局观和协作意识、责任心和进取心、下属凝聚力、表率作用、创新意识;后者重点考核团队意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责任心和进取心、工作方式方法、业务学习,分值均为5分。

2.优化目标工作任务管理系统,实现业务绩效考核和目标工作任务管理的统一。A公司员工目标工作任务和业务绩效计划本质来说是一致的。因此,目标工作任务管理系统应根据业务绩效工作目标、考核指标、评分方法等进行设置。日常工作中,可充分发挥信息系统便捷性等优点,对业务绩效进行管理和考核。

3.编制绩效计划表。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汇总各项考核指标、考核目标和评分标准、评分方法等信息,以绩效计划表的形式呈现给员工,有利于广大管理人员和员工充分掌握绩效计划,把握工作目标。

(三)实施分类考核,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

A公司采用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员工工作任务主要通过总任务逐级分解确定。按照A公司工作任务管理模式,对员工“业务绩效”进行考核时,应在员工提交相关佐证、自评的基础上,由任务上级进行评定。为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员工上级的上级应审核考核结果。其他员工很难准确全面对其进行评价,应予排除。

员工“过程表现”和“党风廉政”,考虑员工自评、部门(上级)考评存在失真现象,考核结果应由全体员工联评产生。“出勤”继续由考勤职能部门按照考勤结果评定。对于员工工作绩效而言,“业务绩效”是关键性指标,其他指标是辅指标。因此,员工考核等次主要依据“业务绩效”考核结果确定,“过程表现”、“党风廉政”和“出勤”结果作为评定考核等次的参考依据。具体操作上,优秀等次按照比例确定,部门负责人以下员工,优秀人选由部门负责人推荐,公司审核确定;部门负责人及以上员工,优秀人选由公司研究确定。业务绩效考核不合格,考核等次即为不合格。“过程表现”、“党风廉政”和“出勤”总得分位于全体员工靠后者,不得作为推优人选。党风廉政、安全生产工作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建立健全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反馈机制,努力帮助员工提升效,促进公司和员工共同发展

根据A公司绩效实施与管理现状,需重点建立健全部门层面的绩效沟通与辅导机制,管理人员应定期召开部门工作会议,并辅以其他沟通与辅导形式,及时掌握员工工作进展、面临的工作困难及思想动态;及时为员工提供工作和其他相关帮助,纠正员工工作偏差;及时督促员工改进不足,加强学习。

A公司考核组织部门在考核完成后,应及时将考核结果反馈至员工上级与员工本人。员工上级在获知员工考核结果后,应及时安排与员工进行绩效反馈面谈,并填写反馈面谈表,交考核职能部门备案。绩效反馈面谈主要内容包括通报员工当期绩效考核结果,分析员工工作不足、明确改进措施,沟通协商下一个绩效考评周期的初步工作任务与目标、确定与任务与目标相匹配的资源配置。相关工作应以制度形式予以规定,并严格执行。

四、小结

A公司经营班子一直高度重视绩效管理。但绩效管理工作涉及企业方方面面,需要随着企业内外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完善。本文根据A公司新时期企业发展需要,主要从绩效管理系统入手,分析A公司绩效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对于A公司改进绩效管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于类似企业完善绩效管理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

[2] 刘军衔.国有企业绩效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管理学家,2013(3)

[3] 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

[4 帕门特.关键绩效指标:KPI的开发、实施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

[5] 杜勇.绩效管理系统有效性保障研究[J].人力资源开发,2005(10)

第4篇

关键词: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绩效考核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企业之间形成了较为强烈的竞争局面。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必须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同时企业管理层必须对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企业重视绩效成绩,轻视信息反馈纵观我国的中小企业,很多管理者在对“人”的认识问题方面,仍处于“工具人”的阶段,未形成“自成实现人”的理念。同时由于企业的员工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思想素质较差,只是机械性的完成工作任务,获取相应的薪酬,通过高强度的工作使企业完成预期的目标,获得了较高的利润。除此之外,虽然员工经历了多种不同的考核,但是企业较少的将绩效的考评结果反馈给员工,使得员工对劳动强度与薪酬回报的关系产生严重的质疑,无法达到员工预期的希望,进而使得员工纷纷跳槽,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2.缺乏对绩效考核的有效认知,重技能,轻思想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领导而言,认为绩效考核只是对员工的工作成绩进行考核,其它方面无关紧要。只要员工提升了工作技能,便可以为企业谋取更高的利益。因而不在意员工的思想活动,忽视了对员工的工作态度的管理,使得员工的工作态度出现消极滞后的现象,从而阻滞企业的进一步发展。3.企业重视绩效管理功能,仅限于发放薪酬对于众多企业而言,绩效管理与薪酬密不可分,薪酬通常被视为绩效管理的依据,是绩效管理的重要领域。员工作为企业的关键竞争力,对企业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留住员工,企业通常制定“三高策略”,即高工资、高福利、高待遇。然而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只注重对于薪金的发放,认为只要薪金发放到位,员工必然会努力工作,因此忽略了其它方面的绩效管理,因而“员工跳槽”、“人才流动”等现象在不断的发生,足以表明若只注重发放薪金,依然无法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对企业依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4.绩效考核的指标不科学,考核方式单一落后只有具备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才能使员工进行更好的工作,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然而纵观目前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其绩效考核指标存在不科学现象,并且考核的方式仍为传统方式,单一落后。正是基于此种情况的存在,使得企业的绩效考核无法反映出真实客观的考核情况,影响考核的公平与公正性,无法使企业达到预期的考核目标。5.绩效考核周期设置不合理,反馈结果受不到重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不同的企业设置的考核周期也不尽相同,较为普遍的为一年一次。由于周期设置的次数过少,不仅使得企业的绩效考核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更使得绩效考核的实际结果大大超出预期希望,导致员工滋生懈怠的工作情绪。除此之外,企业对于绩效考核的结果不重视,使得企业的领导层无法及时掌握员工的情况,无法对员工的问题及时解决,导致与其它的工作脱节,极大的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对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策略

第一,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及时反馈考评信息。虽然身为中小企业,但仍然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才能促进我国企业不断的进步。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努力提升其文化水平,使其摆脱小农思想,为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思想保障。同时企业的管理层还应提升对考评信息的反馈速度,使员工彻底明确自身与企业要求的差距,打消其心中存在的不平衡的疑虑,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第二,加强领导对绩效考核的认知,加强对员工态度的有效管理。绩效考核不仅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更是促进企业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保证,企业领导层应该与人力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因地制宜,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分别建立奖励机制,优秀的员工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物质与精神双层面的自我实现,从而因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员工不仅是创造价值的工具,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员工只有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才能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不断的为企业发展尽心出力,对员工态度的管理绝对是不容小觑的。让员工找到“主人翁”的归属感,才能保持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才能以昂扬向上的工作态度作为自身前进的动力。第三,综合不同的管理方式,增强“人”的重要性。由于“人”对于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层必须对员工采取多方面的激励机制,例如进行语言激励与情感激励,通过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拉近上下级之间的距离,努力增强员工的心理平衡感,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对员工实行持股激励,最大限度的提升员工的创造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第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与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绩效考核应该涵盖诸多方面,应将考核指标设计为三级:第一级指标--德,即对员工的品德与其在群体中的口碑进行考核,以此实现对员工进行全面的了解,将德行作为选拔的重要标准。第二级指标--能,即对员工的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的考核,主要包括员工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与决策能力等,只有如此才能符合国家提出的“能者上”的选拔标准。第三级指标--绩,即对员工的各方面成绩进行综合考核,主要包括员工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与技术技能,对此项进行考核,可有效的反应出员工的真实水平,同时也为企业制定相应的薪金奖励提供有力的依据。只有将此三级指标进行融合,才能确保绩效考核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除此之外,企业领导层还应设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例如采用目标管理法、评级量表法与行为锚定评定发等,通过对以上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可有效确保考核工作的公开性、透明性,保证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五,对绩效考核周期进行合理的设置,重视考核结果。不同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设置考核周期,以确保员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考核。同时,领导层还需要对考核结果予以重视,统计部门需对考核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将结果及时的反馈给员工,只有如此才能使领导及时掌握员工的情况,对于问题才能及时有效予以解决,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的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对于员工与企业自身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的完善管理与考核的方式,才能不断的加强企业与员工自身的实力,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骁.浅析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方法与绩效管理[J].新疆农垦科技,2013(7):69-70.

[2]周海峰.浅谈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5(20):24-24.

第5篇

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结果应用、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计划制定、绩效目标提升、绩效考核评价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主要介绍了员工的绩效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了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绩效管理标准、绩效考核办法、奖惩管理制度等,为企业制定员工的绩效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依据《员工绩效管理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强化员工以责任结果为导向的价值评价体系,不断提高人均效益和增强工厂的整体核心竞争力。

第三条 各级管理人员通过绩效管理三个阶段的实施,确保部门工作不漏项,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管事凭效果,管人凭考核。

第四条 本制度适用于基层专业及管理人员(含部门主管)和车间专业及管理人员(含车间副主任)。

第二章 指导思想

第五条 员工的工作分为本部门工作和跨部门团队工作,没有派出的概念。

第六条 考核者要对被考核者进行客观公正的考核,同时必须通过绩效管理帮助下属员工提升绩效成绩。

第三章 绩效管理的操作方法

第七条 员工绩效管理按月进行,并分为三个阶段。

包括绩效目标制定阶段(考核期初)、绩效辅导阶段(考核期中)、考核及沟通阶段(考核期末)。

第八条 绩效目标制定阶段由部门负责人(或委托人)与员工共同制定"个人绩效承诺"(PBC)表。个人绩效承诺包括该职位考核期应承担的工作任务、达到的目标、措施、完成时间、考核的标准、提供的见证性资料等进行详细列示,作为员工工作受控的具体标准。

第九条 个人绩效承诺来源包括:

1、来源于为完成部门指标而必须完成的工作任务和措施,体现出该部门或职位对总目标的贡献。

2、来源于员工参与跨部门团队或业务流程最终目标,体现出该职位对跨部门团队目标或流程要求的支持。

3、来源于本职位应负责任。

4、创新性目标或计划。

5、个人绩效改进计划。

第十条 个人绩效承诺的制定应符合明确、可测量、可达到、与职位关联和有时限的原则。

第十一条 部门内所有员工达到绩效考核规定的工作要求后,应保证部门内所有工作的正常展开,包括:部门KPI指标的实现、业务流程的运行、部门和个人绩效水平的提高。

第十二条 各级员工必须对本职位考核期绩效要求进行承诺。

第十三条 绩效辅导阶段是考核者督促、指导、支持员工共同达成目标和计划的过程,同时考核者应对员工行为与结果及相关的关键事件或数据进行收集及记录。

第十四条 各部门必须在部门内建立健全"双向沟通"制度,如:例会制度、总结制度、汇报/述职制度、关键事件记录、工作日志制度等,保证各项工作信息的及时和真实传递。

第十五条 每月结束各部门负责人对照员工绩效承诺的项目和标准,做出客观的评价,经考核复核者复核后,考核者就考核结果向员工进行反馈沟通。

第十六条 考核责任者必须与员工进行正式的面对面反馈沟通,内容包括考核结果、工作成绩、工作不足及改进措施,并共同确定下一阶段的个人绩效目标(含绩效改进目标)。对于考核结果为"不合格"者,还需特别制定改进计划。

第十七条 被考核者必须进行对考核结果的"被告知"签字确认。若被考核者不认同考核者对自己的评价,可在相应考核表的"员工意见栏"表述,考核者有责任就员工的不同意见与员工进行沟通。

第十八条 被考核者如果对考核者的处理意见仍有异议,可按PBC考核流程在两日内向人力资源部提出书面申诉。人力资源部需在受理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反馈给申诉人。

第十九条 对于主要精力投入到跨部门项目工作中的人员,部门在进行月/年度考核时,原则上应采用或参考项目组的评价结果。

第四章 考核结果及其应用

第二十一条 员工PBC考核采取百分制进行衡量,员工年度绩效考核成绩为当年12个月的平均考核分数。

第二十三条 主管、车间副主任的月基本工资按职位工资的70%发放,其余部分纳入考核,直接与当月绩效等级挂钩发放:

主管和车间副主任月绩效工资=本人职位工资*30%*当月绩效结果对应的百分比

第二十四条 基层员工的月基本工资按职位工资的80%发放,其余部分纳入考核,直接与当月绩效等级挂钩发放:

基层员工月绩效工资=本人职位工资*20%*当月绩效结果对应的百分比

第二十五条 员工连续三个月考核结果为D、全年累计4个D、年度考核结果为D的,直接淘汰。

第十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的解释、修订权归人力资源部。

第6篇

关键词:员工绩效管理 组织进化 绩效面谈

所谓员工的绩效管理是指在企业中对员工实行绩效考核。绩效考核通常也称为业绩考评或“考绩”,是针对企业中每个员工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员工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企业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它是企业人事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企业管理强有力的手段之一。业绩考评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提高每个个体的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目标。

一、企业内员工绩效管理的难点

企业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和发展,如何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加强责任意识,塑造职业行为,努力为员工提供一个公平的绩效管理平台,让员工通过考评,改进绩效,营造一个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外部环境,鼓励员工规划好自身的职业生涯,实现个人的自我发展是企业绩效考核管理需要思考的重点。企业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地域多元化,管理模式复杂化;同时,面临80后和90后个性化员工团队,如何科学有效的实施绩效管理,需要引发我们深度思考。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员工工作性质决定考核侧重点不一样,但考核指标中定性和定量指标的不均衡容易引发矛盾。同时,在企业内部大多数岗位采取团队合作方式,为不影响团队团结,部分员工绩效等级存在轮流坐庄的现象等等问题,如何做到公平公正,使绩效管理目标分解、量化和考核科学有序,是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难点。

绩效管理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内员工绩效管理问题各不相同,笔者就本企业员工考核指标合理设计和绩效管理的有效沟通两方面针对性提出几点思考。

二、员工绩效管理指标设计的合理性

现阶段多数单位和部门着重于员工年度考核,忽视员工月度考核;着重结果监控,忽视过程监控。对于不同层级和岗位的员工,绩效管理方式侧重点应不一样,员工考核指标设计才能更科学合理。

1.区分岗位工作性质

中国人民大学李刚博士在其《组织的进化》一书中提出:创新性和模仿性是组织的两种基本性质,与此对应,组织的管理元素也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创新性管理元素和模仿性管理元素。创新性管理元素与模仿性管理元素循环组合,构成团队制、首席制、集体制和诸侯制的管理架构,分别代表组织的不同进化阶段。同时提到对员工的考核要区分创造性工作和模仿性工作,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进行激励。笼统地讲,创新性的工作任务是做出决策和创建规则,凭自选动作完成;而模仿性工作任务是执行决策和规则,凭借规定动作完成。创新性工作的属性是充满了变化,易于失去控制,易于引发参与员工的正面情绪,该工作的目的是创造新型业务,具备投入大于产出的特点;模仿性工作的属性是模式固定,易于陷入僵化,易于引发参与员工的负面情绪,该工作的目的是通过不断扩张处于可控状态的业务规模来创造效益,具备产出大于收入的特点。

电力企业无论是发电还是供电企业,都具有标准化程度高、规模效益明显的特点。按照组织进化理论,电力企业具有模仿性基因高度发达的特点,其组织架构和人力资源管理适合盛世阶段的集体制,即组织内的上、下级都应以模仿性的工作为主。当然,电力企业的诞生、发展、壮大过程也是符合组织进化理论。如当一家新电厂的筹建阶段,可能面临着土建、机电安装并存的局面,工作千头万绪,可以认为该单位此时处于乱世、萌芽阶段,需要所有上级和下级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建设安装单位实施对接,以实现“建管结合、无缝交接”的理想境界;当机组发电投产,电厂进入稳定的团队或盛世阶段,应充分发挥标准化管理体系的优势,利用制度管事、管人,绩效考核指标也尽量以预算量化的形式为主,如发电量、利润、成本控制指标等。

通常我们没有按照工作分类进行员工考核,基本都是未达到月度或年度指标的全部扣罚。实则不然,在生产部门大多数从事的是模仿性工作,有规范的流程可循,有明确的操作指南指引,属于模式固化的重复性工作。按照组织进化理论,模仿性工作需要严格监管,处罚驱动,无过便是功,注重过程监控。而创新工作未有固定模式和规定动作,需要凭借创新意识完成,具有一定开拓性质的工作,科技创新或部分职能部门存在此类工作。需注重结果监控,以正向激励为主,完成或超出指标要奖励。创新性和模仿性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循环罔替,周而复始。其中,诸侯制筛选出最有效的自选动作,团队制开发全套的有效自选动作,首席制将有效自选动作转化为规定动作,集体制复制和遗传规定动作。

如果能理清模仿性和创新性工作,设计员工绩效管理指标则更有针对性。模仿性工作考核以过程考核为主,定量考核为主。考核目标应明确清晰,将年度考核指标分解到月度,及时监控。比如运行岗位多属于模仿性工作。创新性工作考核以结果考核为主,关注进步,考核目标时间跨度可与任务时间一致。比如人力资源部对人才开发的创新则属于创新性工作。由于生产单位基层员工多数从事模仿性工作,其绩效考核要强调过程监控,关注上下级的目标关联,同时上下级之间需进行有效的沟通,形成压力传递机制。实际工作中,部分员工的创新性和模仿性工作常常出现混合现象,以部门生产骨干为例,完成重点技术研究项目和日常岁修工作均为重要任务,但考核需区别对待。日常岁修工作纳入月度考核,注重过程监控,而完成重点技术研究项目则列入年度考核,注重结果考核,根据完成效果及时给与奖励。

针对不同组织结构,需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具体见表1。我们需依据企业内岗位组织结构特点,按照考核方式设计具体的考核指标。

表1

组织结构类型 岗位特点 上级考核方式 下级考核方式

第7篇

1.绩效管理创新目的

其一就是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通过绩效管理创新来更准确地把握员工绩效水平高低,根据绩效结果进行奖惩,让职工更加努力地开展工作;其二就是提升职工胜任力,借助于绩效考核这一手段发现医院职工在岗位胜任力方面的欠缺,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促进职工的岗位胜任力改善。其三就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绩效管理本身具有管理诊断的功能,通过绩效管理创新可以更好地发现医院管理问题,实现医院管理的持续改善。

2.绩效管理创新原则

不同的医院在规模、实力、经营等方面存在各种客观差异,这意味着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员工绩效管理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不过对于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绩效管理创新来说,要想达成目的,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绩效导向原则,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职工绩效的不断改善,因此医院绩效管理创新必须坚持绩效导向原则,围绕职工绩效改进来进行绩效管理创新方案的设计。二是持续改进原则,医院绩效管理创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反馈、不断改进,寄希望于一朝一夕完成是不现实的,因此医院要将这一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不断推进。三是公开公平原则,绩效管理创新需要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原则,展现绩效管理的公平性,从而赢得更多的支持。

二、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员工绩效管理创新的阻碍

1.理念层面阻碍

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员工绩效管理创新面临着理念层面的阻碍,作为一家公立医院,长期以来,固有的绩效管理理念深入人心,理念层面的落后使得绩效管理创新受到了巨大的阻碍,严重拖累了医院绩效管理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目前对于绩效管理创新工作开展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一工作被边缘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从而使得这一工作得不到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

2.能力层面阻碍

绩效管理创新本身非常复杂,难度很大,需要医院在绩效管理创新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从而保障这一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绩效管理创新能力偏弱,目前医院在绩效管理创新能力以及经验储备与绩效管理创新之间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医院绩效管理创新,导致了绩效管理创新举步维艰,很难做到有序开展。

3.沟通层面阻碍

沟通不畅也是目前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员工绩效管理创新的阻碍,目前该医院绩效管理方面并没有建立起来完善的沟通机制,绩效管理实施全过程都没有必要的反馈沟通,这对于绩效管理创新来说非常不利。因为绩效管理创新意味着对于现有绩效管理模式的颠覆,没有充分的沟通,必然会导致这一工作的开展出现阻力重重的情况,不利于绩效管理创新的推进。

三、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员工绩效管理创新策略

1.破除绩效管理创新阻碍

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绩效管理创新需要破除绩效管理创新的阻碍,医院要正视绩效管理创新方面的阻碍,针对理念、人才、沟通方面的阻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破除。理念层面要加强绩效管理创新的宣贯,扭转医院陈旧的绩效管理理念;人才方面则要加强绩效管理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根据绩效管理创新工作的需要构建一支胜任力突出的绩效管理创新队伍;沟通方面则是要加强绩效管理创新沟通,将沟通贯穿整个绩效管理创新之中,通过沟通解决好绩效管理创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提升绩效管理公平性

公平性是绩效管理的核心要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员工绩效管理创新需要注意提升绩效管理的公平性,绩效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需要将公平性置于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做到所有职工在绩效管理面前一律平等。医院要将绩效管理标准、流程、结果等公之于众,构建绩效结果反馈申诉制度,允许职工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不认同进行申诉,最大限度提升绩效管理公平性。

3.拓展绩效结果使用范畴

第8篇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机制对策;人力资源;企业

中图分类号:F24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135-02

知识经济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局限于渠道和产品等物质资源。与此同时,人力资源却已经成为各个企业的战略资源,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而其中对于企业员工的绩效管理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

一、绩效考核中常见的不足

1.绩效管理理念的误解

绩效管理在企业员工或企业领导者看来,似乎只是一种手段,而并非目的。这使得考核者在考核项目设定、考核内容及评判标准的权重上随意而无目的性。表现在考核具体实施上则显示为考核的原则性、严肃性大大缺失,甚至有些考核项目之间是互相矛盾的,这使得绩效管理政策无法连续、循环的运行。

2.考核标准单调,评价尺度缺失

考核方式的单调与不科学对绩效考核的结果产生了很大影响。如单纯的采用某一项考核标准或单纯的使用一对一或是一对多的考核体制,将使得考核的公平与客观性受到怀疑;且如今的工作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工作的业绩难度也是各不相同,单一的绩效评价尺度并不能衡量真实的工作绩效。

3.过于追求绩效量化,忽略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是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资源,忽略了这一点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制定绩效管理策略时往往会陷入企业整体效益与员工个人利益的矛盾之中。为解决这一矛盾,很多企业采用将被考核者的绩效全盘量化并与被考核者的经济利益挂钩。这一策略忽视了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互动,考核的结果提供的信息也无法给予员工相应的指导,使员工处于孤军奋战的境地。

4.绩效管理对策完全由人力资源部门制定

须知人力资源部门负责的是绩效管理的组织和协调,绩效管理中的考核者是各级的管理人员。完全的将绩效管理责任付托与人力资源管理者将导致在考核过程中,各个部门往往会消极应对,绩效管理政策在各个部门中难以真正的贯彻实施。

二、有效建立绩效管理对策

1.明确绩效管理目的与原则,针对岗位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考核标准

绩效考核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员工的工作绩效,为企业能够知人善用、对员工的激励机制提供指导依据;为完善组织管理工作,落实分配体系提供依据。在制定考核标准时应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相统一;做到管理者的权利与责任相统一;做到制度化与规范化相统一。考核层次区分明确,考核周期得当,考核执行者的考核培训应到位。

对员工的岗位进行深层次分析,可通过对员工的岗位调查和访问来完成,制定详细明确的岗位说明,让员工对自己的岗位责任有明确的认识,这使得员工充分认识到绩效考核的合理性,加深了员工对绩效考核的接受程度。当然在绩效考核中,绩效指标的量化是完全有意义的,但制定绩效指标时应尽量简洁且在实际考核中应容易观察到。同时,考核的内容应与企业自身的特点相结合,这样才能制定出一个有特色的、有针对性的、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考核指标。在考核的施行时,考核者应做到以事实和记录为依据,采取相关人员回避原则,避免晕轮效应等问题的发生。

2.绩效考核应充分关注员工的心理需求

Schein曾指出:心理契约是组织行为“强有力的决定因素”。可见心理契约与经济契约相比更能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对企业的信赖程度。而制定绩效考核策略的出发点就是希望通过完善的考核和激励体制来激发和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建立绩效管理体制时应注意与员工建立起“心理契约”的关系。

同时,由于企业的员工在文化背景和心理、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制定绩效考核策略时应意识到员工之间需求的不同。在面对这一问题时,可运用信息技术,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考核激励体制,达到个性化的管理,满足员工多元化的需求。

3.全方位的绩效考核信息来源

随着考核方法的不断改进,绩效考核的评估信息的来源已不仅仅局限于被考核者的直属管理人,而是应当向同事、下属、客户乃至员工本人等人群扩大。考核评估信息的全方位,向企业反馈多角度的信息。

三、绩效管理策略的运行

企业历史和文化、企业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和外部环境都影响着绩效管理策略的顺利运行。企业应当对自身的发展路程有充分的认识,避免延续以往的程式化和死板化的管理制度。而对人而言,员工的素质和执行力、管理者的态度和管理能力都是一个绩效管理策略能否顺利运行的关键。为此应加强对员工和管理者的沟通协调和培训,使他们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对企业和员工带来的利益。对于企业而言,本身的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良好的执行能力是关键。为保证绩效管理的执行,需要有明确的部门和负责人来监督。

总而言之,无论对企业来说还是对员工来说,绩效管理策略都应当是促进发展的手段,要在绩效管理上取得成果,首先应当认识到现有绩效管理策略的不足,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建立起一个完整科学的绩效管理系统,同时企业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绩效管理策略的实施,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员工绩效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绩效管理;方式;企业

中图分类号:U284.43+4 文献标识码:A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如何提高企业中人力资源的素质已成为绩效管理的关键,企业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任何环节都与绩效管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招聘中录用的员工是否真能适应工作要求需要通过绩效考核来衡量。通过绩效管理活动为企业提供详实的资料和信息。理论界探讨和企业界关注的焦点成为如何做好绩效管理。

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是有一个卓越的员工团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课题就变成如何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如何激励员工与组织共同成长。所谓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对员工绩效进行管理:

1 员工要认清自己的角色

员工是能拥有并产生绩效的主人。员工在绩效管理中的工作细则有以下几条:⑴企业应制定好绩效管理制,员工必须好好学习并理解;⑵对自己的绩效表现进行记录并及时反馈给自己的直线经理;⑶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在直线经理的帮助下分析出自己在绩效周期中的表现;⑷在经理的指导下确定关键的绩效指标;⑸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绩效目标,尽可能的超越绩效指标;⑹在与直线经理寻求资源支持和帮助的基础上保持持续的绩效沟通。

2 记录好各种表格工具

为了能够执行得好,人力资源部门还要为绩效管理过程设计简单实用的工具表格。制定一个完善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应包括至少以下几个表格:

2.1 《员工业绩档案记录卡》,用来记录员工的业绩表现。建立了员工业绩记录卡,可以更好地跟经理进行正常的绩效反馈,可以保证绩效的公平和公正。

2.2 《员工绩效反馈卡》,直线经理可以通过反馈卡指导员工的反馈信息,找出员工的关键绩效指标。直线经理凭借员工的关键绩效来形成绩效反馈记录,通过记录卡来制定下一步的改进计划。

2.3 《员工关键绩效指标管理卡》,为员工确立关键绩效指标。在,员工为便于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而经常看,经理为便于绩效沟通与辅导的沟通中需要经常使用,以便在预定的轨道上正常运行。因此,是否经常使用要成为评价绩效管理体系的重要特征。

2.4 《员工绩效申诉表》,当员工在企业中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员工可以通过员工绩效申诉表来记录自己的不公正并进行申诉,使绩效管理制度的严肃性获得保证。

2.5 《员工的绩效改进计划》,直线经理可以从中得到帮助,更好的为员工制定绩效改进计划。直线经理在绩效面谈结束的时候针对员工在前一绩效期内的不足,并与员工一起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放在下一绩效周期内加以改进。

3 绩效沟通

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绩效考评反映出的问题以及考核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实质性的面谈,并着力于寻求应对之策,服务于后一阶段企业与员工绩效改善和提高的一种管理方法。绩效沟通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该过程由员工和其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未来工作达成明确的目标和理解,并将可能受益的组织、经理及员工都融入到绩效管理系统中来。”巴克沃先生认为真正的绩效管理“是两个人之间持续的沟通过程”,他倡导绩效管理是员工和直接主管的沟通,是组织和管理者的高收益投资,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

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灵魂和核心,是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耗时最长、最关键、最能产生效果的环节,它包括绩效目标沟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反馈沟通和绩效改进沟通。

事实上,经理和员工就绩效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并达成一致理解的过程就是绩效管理的过程。也就是经理与员工一起确立目标,一起完成并超越目标,一起清除障碍,想做好这一切,必须做好绩效沟通。

对管理人员来说,通过绩效沟通,有以下四点意义:可以帮助下属提升能力;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的工作业绩;能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员工的工作情况和工作心态,确保员工工作方向和工作结果的正确;能提高员工的参与感、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通过绩效沟通,对员工来说,有以下意义:能确立改进的重点和改进的方向,通过有效的沟通发现自己的不足和短处;员工表达自己工作感受的重要时机,沟通是双方进行情感和工作交流的契机。

4 绩效考核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主要的参考点是未来。绩效管理的目的正是通过工人力量的结合取得协同效应,并避开他们的不足。绩效考核是决定人员调配的基础、是人员任用的前提、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依据、是确定劳动报酬的依据、是激励员工的手段、是促进员工成长的工具。

绩效考核有很广的应用范围。具体到各项工作如人力资源选拔、招聘、薪酬、计划、晋升、调配、辞退等可以参考应用绩效考核的结果,这样有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做出;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员工优劣势的信息,对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在现有岗位上帮助员工创造更好的业绩,提供员工职业生涯和职业道路的设计建议。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在目标与目标实现上达成共识的过程是绩效管理。企业要发展,员工要进步,就需要不断地挖掘企业和员工的潜能,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强调的是有效沟通、形成合力、达成共识、共创优异业绩。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是沟通成败的关键。由此,我们的基本工作方式是以沟通作为推行各个时期绩效管理。通过包括培训、访谈、交流、现场示范等不同形式的沟通,绩效管理达成共识就是使员工对绩效管理由认识、熟悉到主动接受;推行过程中,双方通过沟通及时找准契合点,不断循环提升,以求得实效。

5 绩效管理效果及注意事项

在绩效管理的推进过程中,必须发挥好各级主管的引导、帮助和评价作用。引导主要体现在对员工有没有明确要求,有没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员工是否真正明白公司、部门、主管等对他的要求和期望。由此可见,任何工作都要尽量进行量化,能细化的的要细化,具体到对工作可以做到准确评价。换句话说,通过各种沟通要让员工清楚自己的本职岗位具体是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在什么时间能够完成、怎样进行评价。工作的重点放在帮助和纠正偏差上,及时通过沟通,让员工明白工作的思路、工作的方法,从而使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向得到调整,鼓励员工做出符合甚至于超出期望目标的成绩。员工绩效的综合评价更为重要。如果员工工作的努力和绩效提升得不到及时、公正、客观的评价,会严重挫伤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及时让职工了解到提高绩效的回报、超额完成本岗位工作任务并积极创新,评价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方振邦,罗海元.战略性绩效管理,2011年8月.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