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5 18:47:26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德育方法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一、无声法
就是指班主任用形之于外的美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悄然无声中受到教育。教师形之于外的美是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态度、理想、信念、意志等的综合表现,是教师在长期的文化素养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稳定的师表美。因此,教师在各方面都要注意为学生树立自己的美的形象,成为学生可效仿的榜样。这样,学生就会把你当成一面“镜子”来对照自己,模仿教师的言谈、举止、行为、作风等,慢慢地改变自己,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
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刚教他时,发现他的红领巾总是歪着戴,衣服老是脏兮兮的,后来他变了,变得衣着整洁了。在一次闲谈中,他对我说:“老师,您常说我不修边幅,要我改,可我老是记不住。后来我发现您每次出现在教室时,都是衣着整洁,从不马虎,我就下意识地摸摸红领巾,看看是否戴端正了,再看看自己的衣服有无污渍,写字或画画时我总是提醒自己注意点,不要弄脏衣服了。久而久之,我就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我每次去教室,首先把讲台擦一遍,把讲台上的书本叠整齐,再检查讲台周围有没有垃圾。学生看见我这样做,他们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桌面收拾得整整齐齐,并能主动捡起地上的垃圾。这样不用多久学生就养成了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了。其实我就是用我自己的风度气质去影响学生的,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教育。
二、使动法
就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我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经常组织他们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寓德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如:用升国旗活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参观革命旧址,寻找先烈的足迹,进行传统教育;带领学生参加生产劳动,进行热爱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成果的教育;建立“红领巾服务站”,进行助人为乐的教育……这些活动都具有实践性,学生都乐于参加,效果远胜于空洞的说教。
三、导向法
在德育教育中,我们往往只重视“晓之以理”,而忽视“导之以行”。导向法就是把学生喜好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朝健康有益的方面加以引导。如:当学生迷上了武打小说、武打电影,模仿某些动作舞拳弄脚时,教师不要简单制止,可利用体育课或课外活动时间,请体育老师教学生练习武术操,并告诉他们,学武术不是为了逞强好胜,而是为了强身健骨。这样,既能陶冶性情,又能增强体质,还能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认为你是可胜任的。我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他从别的学校转到我班里的,据了解,他学习很差,在那个学校读了三年三年级,因为个头高,上课老是趴在桌子上,同学们笑他是“驼背子”爬山(三),爬了三年都爬不过。后来,经过我的观察,发现他学习差的主要原因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论上什么课,他都伏在桌上画画,我了解这一情况后,把他推荐到美术兴趣小组,并要求美术老师能对他单独辅导。后来这个学生在市小学生书画比赛中获一等奖,学习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渗透法
就是把教育有机地渗透、结合到各科教学中去。有些老师认为,思品课和班会课每周就那么一两节,把德育放在首位是一句空话。其实,各科教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就拿“枯燥无味”的数学来说吧,教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是很丰富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教材介绍我国数学发展史、数学成就和数学家的故事,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应用题教学,对学生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教育;通过揭示数学自身内在的辩证规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利用数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和严密的科学态度的教育等。
家庭是孩子最先接触教育的课堂,父母是儿童最早的启蒙老师。从广义上来说,家庭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良好的家教,尤其是品德教育,学校的教育就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就社会现状来看,相当一部分家庭因为没有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重养不重教”,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给孩子提供富足的物质待遇,而忽视了德育,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从而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再加上现在一些教师的素质有一定的局限性,学校及教师的工作仅限于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缺点,要求家长在提高学习成绩上做一些消极被动的配合工作,也未能使家庭德育教育充分发挥其积极主动的教育作用。
怎样在家庭中向儿童进行品德教育呢?这里谈谈几种家庭德育方法,供家长参考。
一、因材施教
教育学指出,要根据孩子特点,因材施教,德育也不例外。
孩子的特点可归纳为:一少、二大、三差、四强。
一少:知识经验少。年幼天真是孩子身心的最显著特点,而孩子良好品德的最终形成,既需要一定的知识和能力要素,又需要大量的生活经验。
二大:指可塑造性大与反复性大。孩子在成长中,一无所知,如同一张白纸可任意图画,所以可塑造性大;反复性大是指孩子受年龄影响,行为、思维未形成习惯,一件事情虽再三强调,但还会反复出错。
三差:指是非判断能力差、行为自控能力差及生理自理能力差。
四强:指孩子们求知欲强、好奇心强、模仿性强、依赖性强。
正因为孩子具有以上几个特点,家长一定要依据这些特点对孩子因材施教。
(1)让孩子积极参与生活。针对孩子知识经验少的特点,一定要让孩子积极参与生活,在生活中增加知识,积累经验。
(2)多给予良好的信息和美好的教育。
(3)教育孩子要有耐心。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正确行为,指出其错误行为,以强化、提高孩子的是非判断能力。
(4)积极鼓励引导,教育好孩子。家长一定要把孩子的求知欲、上进心引向正确的健康的方面。家长在家中也应言传身教,起到示范的榜样作用,并利用亲情的力量,强化对孩子的影响。
二、教孩子养成礼貌行为
礼貌是人们与周围人进行交往的良好的习惯方式,教孩子养成礼貌行为,必须告诉孩子基本的礼仪规矩。我国使用“请、您好、再见、谢谢、对不起”,这“十字”集中了礼貌用语的全部涵义,即对他人的尊重、关心、热情、歉让。家长一定要训练孩子们经常主动使用这些字,使之成为他们的言语习惯。家长不能因为“孩子小不懂事”而放任孩子,让他们坏了规矩。比如:去别人家做客,不要随便要这要那,不要乱翻人家东西;家中来客人,要会请客人坐,给客人端茶;吃饭时,不能因为某道菜自己喜欢就占着;更不能随便骂人讲脏话。某些不良行为,一开始都是偶然的,如果家长不予重视纠正,这些偶然行为积淀下来就会成为习惯,以后觉察了就难以克服。可见,要想孩子品行端正,就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三、杜绝孩子说谎
常见情景:孩子好动,常在家中奔逐,无意碰碎一个杯子,父亲回家看到碎片,怒吼:“谁干的?”孩子低头说:“不是的。”父亲大怒,举手便打。
这种教育方法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对孩子的教育应该循循善诱,不可过分苛求,要允许孩子犯错误,要为孩子改正错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事例中的父亲一见杯子摔碎便一脸怒气,孩子一见,第一反应自然是躲避惩罚,自然而然会撒谎。父亲对孩子的惩罚应该针对孩子的不诚实,而不是打碎杯子的行为,但孩子却会认为父亲打他是因为打碎杯子而不是针对谎言,这样父亲不理智的行为无形中迫使孩子撒谎并进行了强化。其实父亲换种方式,平和地问清事情原委后,只须叮嘱孩子下回小心,但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可以原谅,但撒谎则不行。另外,要想孩子诚实,应从平常抓起,不应等到孩子撒谎以后才来补救。像列宁打碎花瓶的故事和“狼来了”的故事,都是教人诚实的好事例,父母平常要多收集这类事例讲给孩子听。对孩子来说,这比简单的说教好得多。
四、要让孩子乐于劳动
实践证明,每一个孩子都会在好奇中尝试每一件事,包括劳动。而且他们会觉得在劳动中能找到无穷的乐趣。一些家长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却变“懒”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却怎么也叫不动孩子,这原因显然在于家长的平常教育不得法。最初孩子总是积极参与家庭生活的,他们渴望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并得到父母的肯定,力所能及的事一定要给孩子体验的机会。父母应早点花心思去教他如何做家务、怎样劳动有效果,而不是嫌孩子费时费力,给自己添乱、帮倒忙,所以事事代劳,以“干不好”为由剥夺孩子参与的积极性。放手让孩子参与劳动,不但能让孩子体会并分担父母的辛苦,而且能让孩子学到很多做事的方法,从中培养体贴、责任心,父母亦能省许多力气,少操许多心,配合学校使德育工作顺利进行。
五、教孩子迈好人生第一步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陌生世界,都要经历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迈步、第一次摔跤……这么多第一次,标志着孩子日趋成熟,有时还可能显现出孩子的思想、感情的微妙变化。父母应重视孩子们的“第一次”,引导他们顺利闯过生活之路的道道关口,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尤其是一些不良行为和习惯,如果在一开始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就可能积习难改。
忽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青少年儿童的道德成长和身体成长一样,需要从多渠道汲取营养,而我们的德育方法往往满足于开设了多少德育课程,开展了多少次主题活动,重显性、轻隐性,忽视了发挥教师示范、自然陶冶、校园文化、学科渗透等多渠道的德育功能。”①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学校教育培养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敢想敢干,富于创造的新型人才。传统的德育方法体系和这一要求很不相当。要想顺应社会发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现有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方法重心的转移应是改革和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面对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培养道德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道德主体是在道德活动中具有熟悉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元利益主体共生的社会局面,使得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多元化。积极的和消极的,传统的和现代的,东方的和西方的,多种价值观并存是当前社会价值体系的总特征。教育是培养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德育是塑造主体灵魂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的重要使命是引导学生接受社会主导价值观,使其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价值现象面前作出正确选择。当社会的价值导向比较单一时,学校德育通过制定道德规范,宣传唯一的价值观,向学生灌输价值准则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然而,面对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现实,学校再依照以往的方式方法进行道德教育就难以奏效了。
从教师方面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思想、新观念和新新问题层出不穷。许多新的思想观点,不但学生闻所未闻,就是教师也颇感生疏。受教师生活时空和个人品质的限制,教师并不能够完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所有的道德难题。而且社会道德本来就不是非此即彼的简单判定。教师也需要认真学习和深刻思索,需要进行自我批判和选择。教师很难做到“先知先觉”,很难达到绝对正确。像以往那样由教师代替学生作价值判定和价值选择的做法,恐怕过于简单了。对教师个人来说,也未免强人所难。
从学生方面看,当代青少年处于一个多元、开放、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选择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着多元选择。青少年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自我判定、自我抉择、自我控制和自觉成长。这是道德主体必备的意识和能力。另一方面,当代青少年自身也有成为道德主体的需要。有人撰文指出,当前学生的主导性道德需要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注重道德身份的获得转到注重道德尊严的确立。道德生活的主体性日益受到重视。求异性和主体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性,竞争和效益要求人们独立自主,大胆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取胜。缺乏创造,人云亦云的主体只能在竞争中失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着人的主体性的解放,也催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当代青少年在道德生活中和价值选择中较强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体需要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为学校教育培养道德主体提供了主观前提。从社会方面看,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引发了教育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国家、集体、个人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对教育的需求存在着内容上和层次上的不同。国家要求教育培养“经济人”和“政治人”,集体要求教育培养“组织人”,个体则想通过教育使自己成为“主体人”。
表面上看,三者是矛盾的。从本质上看,三者是统一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二者密不可分,互为因果。个体既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历史的生成物。没有个体的熟悉和实践活动,就无所谓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社会总体道德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每一个道德主体的觉醒和发展。培养道德主体不仅是个人安身立命、成熟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走向文明,创造辉煌的必要前提。
二、在走向学习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以学生为重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走向
实现现代化,正成为当代中国不可阻挡的潮流。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依托于教育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基本走向是学习社会和终身教育。传统教育观把教育看作是生活的预备,今天受教育为的是明天谋生。教育成为界定未来身份的阶梯,垒砌这些阶梯的材料就是知识。学生通过学知识、记知识、考知识逐级获得高学历,保证今后拥有优越地位。知识学习是贯穿传统教育始终的主题。现代教育观摒弃了以知识为核心的传统教育思想,但不是否定知识,主张终身学习,即生活本身就是学习。教育不再是未来生活的预备,教育就是生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献中清楚地表明“终身学习始于生,止于死”。“学习为人们所必需,但并非总要受教于他人,学习将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这是未来学习社会的起码要求。”②在学习社会中,学习的目的不再是最大限度地积累知识,以备今后使用。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度过闲暇、开发潜能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
很显然,传统教育观以知识为核心,现代教育观以人为核心。以知识为核心必然强调“教”,教育的重点通常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知识的内容本身。以人为核心,必然强调“学”,教育的重点是学习者本身,因为学习是学习者的行为。由强调“教”转为强调“学”,“这种转变看起来似乎是微妙的,然而却具有极深刻的意义。……它充分考虑到学习者自身的功能,其着重点在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③“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越来越多地激励思索;……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④
这说明,教育核心的转变必然使得教育的重心从教师转向学生。另外,现代教育以人为核心,实质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开发人的潜能为核心。学生的学习重点不再是把握知识,而是学会做人,即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学会过道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目的必然带来学校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知识课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会明显增加。目的在于使学生提高能力和修养,善于实践。教育内容方面的变化是摘要:僵死的、陈旧的知识会大幅度削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增长见识,身体力行的教育内容会大大增加。课程和教育内容的变化必然要求教育方法作相应调整。技能课、修养课和实践课必须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身实践,实际操作。在实践中,在和人交往中,在解决困难中,促使学生学会分辨、积极思索、增加体验、积累经验。
总之,现代学校教育方法的重心必须转向学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长,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剩余时间,使人们可以从事生产以外的其它社会活动。……人们可以在生产以外较全面地发展。因此,教育不仅是劳动力的教育,而且还应是社会主体人的教育;教育不仅是生产者的教育,还应是消费者、享受者的教育。”⑤
三、落实学生重心地位,学校德育应作出相应的调整
(一)落实德育民主化,使德育方法由单向灌输向平等交流转变
落实德育民主化涉及教师和学生教育观的转变。教师要深刻熟悉到随着社会发展步代的加快,每个人都需要学习和提高。教师要敢于承认自己在某些新问题上不如学生。充分认可学生的熟悉能力和分辨能力。相信他们在某些新问题的熟悉上有超过自己的思索,主动和学生交流,虚心接受学生意见,和学生平等沟通,共同提高。学生要消除对教师、对家长的依靠思想。真正熟悉到自己是个人道德生活的主体,以对本人负责的态度和责任感,主动进行道德学习,自觉磨炼道德意志,积极投身道德实践。以一种积极进娶自觉成长的生活观,和教师相互探索,共同思索,日益走向道德成熟。以这样的德育观为指导,学校德育方法可以采取民主对话、主题辩论、质疑答疑、师生研讨、情感沟通、心理咨询、两难新问题抉择、价值观辨析等方法。总体特征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调动双方积极性,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双向互动,实现道德的共同进步。
(二)落实德育实践化,使德育方法由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
道德品质的形成动力来源于新的道德需要,新的道德需要产生于具体的生活实践。脱离实践,学生的道德需要就会枯竭。另一方面,完整的道德品质由熟悉、情感、意志和行为共同组成。行为是一个关键因素,是道德品质的落脚点。假如道德教育仅仅满足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熟悉,却不能使学生付诸于道德行为,这样的道德教育只能半途而废、收效甚微。学校道德教育必须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培养。以往学校德育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满足于讲解道德知识,对学生情感、意志和行为的培养相对薄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道德熟悉不少,道德行为却不多。改变这种局面,学校德育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开发、推行多种多样立体化、开放式的德育模式。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投身于火热的社会生活,体验复杂多变的社会道德情境,尝试进行道德抉择。学生在和人交往中体验情感,在克服困难中磨炼意志,在解决具体新问题时履行道德行为。
总之,今后的学校德育肯定要走出封闭的课堂,因为无论是德育理论还是社会生活都要求学生以具体的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品质,参和道德生活。落实德育实践化,学校德育方法要加大实践环节。具体方法可以是摘要:让学生担任班级干部、参和学校管理、负责学校事务、参和社会服务、承担社会义务、讨论社会事件、学军、学农、野营拉练、城乡“留学”(城市学生到乡村学习,乡村学生到城市学习)等。总体特征是摘要:学生是实践的主体,从设计到联系,从实施到组织都要发挥学生的功能,最好是学生自己组织,自觉走向社会,教师主要起指导、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的功能。
(三)落实德育理想化,使德育方法由传递知识向塑造人格转变
关键词:朱熹 德育 德育方法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祖籍徽州婺源人。他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宋明理学四大学派之一闽学的奠基人和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著述甚丰,后人将其著述辑为《朱文公文集》100卷、《朱子语类》140卷。他以孔孟之道的正统自居,综合北宋以来的各家学说。兼收佛道思想,创立了系统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他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德育思想极其丰富,他从“存天理,灭人欲”即“明人伦”的德育目的出发,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以“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德育思想体系。虽然朱熹的德育目的是唯心主义的,德育内容是封建主义的,但是他提出的德育方法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然可以借鉴。
朱熹很重视教育,坚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地位。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又由于受气质的偏蔽,使其善性不能充分表现出来,所以他把“变化气质”的道德教育过程具体化为知、情、意、行四个基本环节,即:灌输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磨练道德意志、躬行道德实践。在具体的德育实践中,他提出了一系列的道德教育的方法。
一、注重理会与躬行实践相结合
朱熹首先很重视道德义理,他认为:“义理还没明白。如何践履?”也就是说要践行就必须先有认识。朱熹自己做学问就在于“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所以他教学生也是从“穷理”与“笃行”人手。他主张的“穷理”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就书本来“穷理”,二是就书本内外一切抽象的事情“穷理”。但他认为“穷理”只是完成了“博学”、“慎思”、“审问”、“明辨”的功夫。知道事物的当然之理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躬行实践,以完成“笃行”的功夫,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所谓“知而不行,则前所穷之理,无所安顿,徒费讲学之功”。(《白鹿洞书院教条》)因此,他认为“穷理”与“笃行”二者必须结合而不可分离。他说:“书穷理,当体之于身。”“读书不可专就纸上求礼仪,须反来就自身上推究。”“为学之实,固在践履;苟徒知而不行。诚与不学无异。然欲行而未明于理,则所践履者,又未知其果何事也。”(《曹无可书》)所以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朱子语类辑略》)从这些言论中,可知他是非常重视知行结合。这对今天的大学道德教育也有借鉴之处。躬行实践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中国人以德为首、以才为辅,宁可有德无才,不可有才无德。“无德而有才,愈是大才,愈足以济其奸”,这就是知与行问题。朱熹提出“知行常相须”,认为知行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这有双重意义:一是以其地位论,行重于知,知是为了行;二是以其进程说,知先行后,有知才能行。他认为:“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为学之功,且要行其知。”把“行”作为“知”的目的。
从根本上说,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人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思想道德实践互动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为行为者所认同,并具体化、个性化的结果。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着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基本要素。构成个人的道德品质,不仅需要认识到,而且必须与情感体验相结合,通过意志中介而见之于行动。思想道德不单单是认识或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践履”问题。
实践活动对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实践活动有助于青年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生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在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链条上,具体一环常常残缺不全,或失之片面,或失之肤浅,从而导致整个思维的缺陷。他们利用实践中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来充实思维的链条,加深对课堂所学理论的理解,进而在理性上得到改善和升华。其次,情感体验是构成品德的重要因素,也是行动的动力之一。让大学生亲自在实践中经过多次尝试,亲身感受和证明某一认识的正确性,才能产生情感和信念。再次,实践是意志形成的关键。意志是人的行为心理机制具有决定意义的环节,是行为者使自己的动机、目的付诸实践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心理学证明,认识过程本身并不具有控制情感、情绪的功能,而必须由意志这个中介来完成。大学生处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身心的剧变,情感的波动,复杂心理矛盾的增加,更需要增强意志的控制能力。一个人的意志由脆弱到坚强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在成功和失败的磨练中才能得以实现。最后,行为的外在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活动与效果。人的道德品质只有在行动中才能体现。大学生只有深入实践,了解社会,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才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发展和完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也只有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才能完成育人的任务。
二、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结合
朱熹认为,德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即要灭尽人欲,复尽天理,要达到这一目标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不断努力积累的。他提出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正是道德教育中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他特别注意到实际教育工作中常见的两种偏向:一种是“骛虚远,而不察切己之实病”。就是忽视或否认道德教育的阶段。在应当教之从事的阶段,而空讲一通大道理,结果不切实病,不解决实际问题。另一种是“安于小成,而不求造道之极致”,就是忘记了道德教育的连续性,在应当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时,却满足于已有成绩,不求上进,结果中道而止,前功尽弃。
朱熹一贯主张教育内容不但要有整体性,而且要有系统性,要循序渐进。他主张儿童从八岁起入学,受小学教育;从十五岁起,人大学,受“大人之学”教育。他认为小学是基础,基础不牢固,到了大学再填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小学要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书数之习,并在实际练习中人手,以逐步培养其德性。等其长大,进人大学,就要教以如何去做“致知、穷理”的功夫,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以止于完善。所以他特别重视小学教育的内容。中国古代教育史研究表明,在朱熹以前,小学没有书籍,是朱熹把古代贤人的“嘉言善行”汇集记录起来,编成《小学》,分二篇,共三百八十五章作为小学必读之书。此外朱熹还专为蒙童编写了《蒙童须知》,内容切实可行,有助于小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朱熹还主张小学以上所用教材的次序是: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立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展,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读了“四书”再读其他经书。
儒家学者把“四书”视为学者必读之书,也实始于朱熹。可见他在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十分重视贯彻由浅入深、由简
到繁的原则。小学与大学的德育应是整体的。小学是大学的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提升,虽然程度有深浅之别,但内容却是一贯的。循序渐进又步步提高,这样教育效果就会显著。这对我们今天的学校德育也是有借鉴意义的。从目前学校的德育来看,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德育内容衔接不够紧密。德育方法是“关、管、灌”的铁三角。从现在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情况来看,有两方面较差:一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一部分人连最起码的公共道德、卫生常识都没有。志大才疏,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据报道有的大学设有七个部门管理学生还没有管理好,这是因为学生在中小学时没有打好底子,到了大学还是“抱着走”。二是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差,合作意识弱。这与中小学的德育目标有关。中小学的思品课只重视课堂教学,把提高升学率作为唯一目标,把中小学办成“升学预备班”,以智育代德育,事实证明这对学生的成长危害极大。所以学校教育应注重大、中、小学德育教育的合理衔接,学校教育作为人生的关键,只有将各级学校的德育目标、内容、方法等合理地“衔接”起来,才能塑造道德观念一致、道德原则清晰的人,这样才符合德育教育的规律。
三、正确引导与规范禁防相结合
“存天理,灭人欲”,或称为善去恶。朱熹认为为善和去恶这两者应进行有机结合。在德育方法上,朱熹主张既要坚持正面引导。以说服教育为主,又要制定必要的合理的规章制度、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约束,两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他认为:“小学书要多说那恭敬处,少说那防禁处。”(《四书章句集注》)在德育方法上,坚持正面引导,就是通过说服教育。让学生明白事理,自觉行动,而不是别人强迫他们遵循某些道德规范。“苟知其理之当然,而责其身以必然,则夫规矩禁防之具,岂待他人设之而后有所持循哉!”(《白鹿洞书院教条》)
当然,强调以正面引导为主,并不等于不要规章制度。朱熹认为。在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中,规章制度的约束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他在《童蒙须知》、《训学斋规》中,制定了详细的道德规范,让学生从衣服冠履、言语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字。到交朋会友、待人接物等方面,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在他看来,儿童对这些规章制度“若能遵守不违,自不失为谨愿之士。必又能读圣贤之书,恢大此心,进德修业,入于大贤君子之域”(《童蒙须知》)。可见,朱熹在德育方法上非常重视建立一定的规章制度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强调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教师在指导思想上、教育方法上进行积极的引导。当然,如果只是生硬地用规章制度去压制学生,而不能先将它们内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再外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那么,即使规章制度再严密,也是防不胜防的,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他说:“尝谓学校之政,不患法制之不立,而患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夫理义之不足以悦其心,而区区于法制之末以防之,而犹决湍之水注千仞之壑而徐翳萧苇以捍其冲流也,亦必不胜矣。”(《同安县谕诸职事》)只有将积极的正面引导与规章制度的约束相结合。才能取得“义理有以博其心,规矩有以约其外”(《同安县谕诸职事》)的效果。
当前在大学生中,不少学生缺乏理想,一切以个人为中心,是非标准差。特别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潜藏着信仰、信念、信任危机,爱国主义思想淡薄。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积极引导。启发自觉。坚持正面教育,就是要耐心说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心悦诚服,把各项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看作知道言行的准则,而不是别人强加的枷锁;坚持正面教育。强调积极诱导,并不是只通过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而是讲启发引导和规章制度进行有机结合,这样德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高处着眼与细致入手相结合
朱熹在德育方法上吸取了孔子“立志乐道”的同时要“身体力行”的观点。一方面,他特别强调立志的重要性,认为立志大小决定一个人一生成就的大小,所以学者首先要树立明确的、远大的志向,如果胸无大志,必将一事无成。他说:“问为学功夫,以何为先?日:亦不过如前所说,专在人自立志。既知这道理,办得坚固心,一味向前,何患不进。只患立志不坚,只听人言语,看人文字,终是无得于己。”(《性理精义》卷七)同时朱熹还进一步指出不立志的危害:“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而今人贪利禄而不贪道义。要作贵人而不要作好人,皆是志不立之病。”(《性理精义》卷七)所谓立志,就是要树立做尧舜或圣贤的目标,朱熹所讲的“立志”,即立志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之,他说:“学者大要立志,所谓志者,不是将意气去盖他人,只是直接要学尧舜。”(《性理精义》卷七)
另一方面,朱熹在强调立志对一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强调将志向付诸实践。一个人有了远大的理想和志向,还必须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志向而付出行动。必须从具体的一事一物做起,一点一滴地积累;否则,理想就会变成空想,志向就会落空。朱熹在道德教育方面是主张将立志与践行结合起来的,并认为应该从大处或高处着眼,从具体的、细小的方面人手。在朱熹看来,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先立志,“有志者,事竟成”。但他的立志是立做圣人、贤人之志,他的践行也是以封建社会的伦理教条来规范自己的行为。然而,在八百多年前,朱熹能够意识到立志与践行相结合对于一个人事业成功的重要性,确实是难能可贵的。“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只有将立志与践行相结合,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德育方法具有整体性,那么什么是德育方法的整体性呢?德育方法的整体性是指,为了发挥德育方法的整体综合成效科学正确的处理德育教育系统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德育方法之间的关系。德育活动分为六个部分,他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分别为: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方法、德育管理和德育评价。德育方法是与其他五个部分是一体的,它不应该游离于德育整体系统之外,而是应该发挥他在整体中、系统中的作用。德育方法改进创新是必须考虑是否适合其他德育活动的部分,根据其在整体中的作用,对德育方法进行调整,使之在整体中发挥作用。
二、德育方法的多样性
德育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在日常的实践活动中,在德育教育的教学活动中,德育方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以教师上课直接灌输课本知识为主的方法,例如,面对面谈话、上课直接讲授、分组讨论、组织辩论演讲竞赛等;以外在典型事物的特殊特征为主的方法,例如,典型事示范、电视节目、影视资料、表演等;以实际活动操作为主的方法,例如,社会实践、调查访问、参观考察、常规训练、大型活动等;以品德评价为主的方法,例如,表扬鼓励、评比三好学生,优良作业评价、奖惩制度的制定等。德育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在传统的德育活动中,教师一般会选用直接灌输的方法,并没有考虑是否达到了德育教育的目标及其学生是否消化吸收甚至应用到生活中去。
三、德育方法的实践性
一、当下德育现实问题分析
(一)重灌输轻体验与灌输原则的不当使用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道德教育采取的是比较简单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当时,新的社会制度刚刚建立,人们对新的生活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对一切新思想、新理论都怀着巨大的学习热情,并且乐于吸收各种先进的思想与观念,因此,整个社会人们的思想比较趋于一致,社会风气比较良好,因此,学生的思想比较容易经过老师的传输而灌进自己的脑子里,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道德观念,因而,灌输式的德育教学方式曾经在一段历史时期内取得过相当不错的成绩。可是,改革开放和随之而来的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造成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加之市场经济原则在人们思想道德领域所起的一些负效应,社会风气不再像从前那样简单统一,而是充满着诸多思想观念的碰撞与交融。但是,我国的德育工作者很长时间都没有及时地探讨社会的变迁给我国德育工作带来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还是沿用传统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致使我国德育过程中出现诸多的学生“口是心非”,“校内一套校外一套”、“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等现象,德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与它的实际效果大大地打了折扣。单一地、简单化地、一刀切地“灌”即简单地、单一地向学生传授一些德育知识,并没有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观念与内在的信仰,因此,当学生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碰到一些与老师讲的不同的道德观念与行为时,往往造成困惑与不解,不能很好地运用自己已学的道德知识去判断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道德问题。
(二)重道德认知轻道德行为
“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在古代,“德”又与“得”相通,“德者得也”,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把“德”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所谓“内得于己”,即反省自我,端正心性,使个人内心具有善之品性。所谓“外得于人”,就是在内心确立正直原则、端正心性修养的基础上,身体力行,使内心的正直原则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端正内心修养,并身体力行,即为“德”。可见,“德”是有鲜明的实践理性的特质的。在现实中,造成我们德育工作实效减退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的德育在很多时候是只重“知”,而不重“行”,或者说是忽视了“行”。德育知性化倾向的发展给我们的实践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由于大家长期来比较重视“知”和“说”,而忽视了“做”,因此,这就逐渐形成了一股“形式风”,只要你知道就行了,大家想当然地把“想”和“做”合而为一了。殊不知,想了未必做,做未必想了。
二、道德教育工作中的人文方法探索
(一)理解
1、理解是主体由被动灌输走向主动体验的一种方式
“理解”被认为是人文科学方法观的一个重要代表形态。德育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同样离不开理解。没有理解,学生就无法窥视到道德教育的最本质内涵,也无法认识到德育对自己心灵、人生的精神指导意义,因此,也就无法达到我们德育的最终目标和宗旨。“理解”可与“善解人意”之“解”,以及“设身处地”、“体谅”、“将心比心”等语互训。在这一术语下所强调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沟通。从方法观上看,理解是差异性的双方趋同统一的活动。
2、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移情人的理解能力真的是无穷的。德国哲学家施莱伊马赫认为理解是理解者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他人心理、精神的一种复制和重构。狄尔泰认为,理解是通过自己的类比、想象、领会而把握其他具有主体性人格的人的特点。鲁洁教授也谈到“人对人的理解的过程是人以他全部精神因素以期全面、完整地去把握自我或他人的精神、意义与价值。为此,理解的过程既不止于认知的过程,也不止于情感的过程,它所投入的是全部人格因素,它是对‘你’‘我’‘他’作为人之相遇、相知、相通。”简单来说,就是“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虽然是差异性双方互动性的强调,但不是基于“你理解我,我才理解你”的模式,而是诉诸自我本身的一种努力态度。即使“你不理解我,我也理解你”。它强调的是理解主体自身的一种自觉自愿。如何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人的理解呢?促进人与人之间理解的一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角色的置换,通过角色的转换,实现移情。所谓移情指的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同感的情感反应,也指对另一个人的内在状态的认知觉察。通过角色变换、直接联系、间接联想等方式,使自己站在他人的位置,体验到他人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的能力与习惯。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美国的一个参观机构,里面为人设置了多种体验情境,有的是一间黑屋子,有的是隔音的屋子,有的是为参观者设置了轮椅,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以后,可以任意选择,其实当孩子们在每个屋子里参观的时候,充分体验到了身为一个盲人,一个聋哑人,一个失去双腿的人他们的痛苦,他们的无助,因此,也充分理解了身为一个残疾人的各种不便,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去理解他人。
(二)生活叙事
关键词:高职院校;德育;网络环境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不管在什么时候,高职院校都要重视对高职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德育。21世纪是网络时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高职德育工作提供了新的契机。高职德育工作者要善用网络力量,提高德育工作的效果。笔者结合已有的经验,略谈几点在网络时代实施高职德育的方法,意在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开发和建设德育网站
高职院校要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德育,需要建成内容丰富的网络德育资源数据库,并为在校师生建立一个集学习、休闲、交流、互动等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平台,为师生提供一个温馨的“家”这个“家”中要包括德育资源,网络技术、心理咨询和网络应用等。具体而言,高职院校不单要开发德育网站,而且要注意网站内容的广泛性、趣味性和多样性,以此对高职生产生德育导向作用,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高职院校要根据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德育工作特点,完善德育网站的结构与功能,开辟有针对性的德育栏目,设置活泼生动的德育内容,比如学习天地、学生在线等。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络游戏的优势,将德育常识、道德规则等内容融入网络游戏中,让高职生在游戏的娱乐中获取知识,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例如,流行于多年前的纯文字游戏ZMUD,就是通过在线时间的积累和游戏中的修行、学习、问答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经验值和等级,经验值越大,等级越高,游戏中所拥有的权利也越大,自然也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如果将游戏作些改动,将德育方面的内容按一定的规则融入其中,自然也就能够有力地吸引高职生来主动学习有关的德育常识,进而践行德育规则。当然,游戏中也要有在线时间限制的功能。
二、开通人生指导类论坛
对于高职生而言,论坛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喜欢在论坛上发帖、跟帖,他们为了升高论坛级别而尽情发表自己的意见。有鉴于此,高职德育工作者可以结合高职生的这种兴趣爱好,在网上开通人生指导类论坛,将学生集聚到论坛中,与他们一起讨论问题,进行引导。人生指导类论坛的主题应该不拘一格,只要是学生关心的,与学生相关的问题,都可以拿到论坛上讨论,为了调动学生参与论坛互动的积极性,论坛不要直接以“德育论坛”、“教育天地”命名,可以以“学校时光”、“快乐在线”、“你说我说”等具有活泼色彩的名字命名,将正确的价值观立场蕴含在日常德育工作管理中。在论坛上,高职德育工作者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发现学生的发言有不成熟的地方,工作者要予以巧妙的点拨和指导;与此同时,为了杜绝学生对“说教”产生逆反情绪,德育工作者要适当匿名,学会宽容、幽默的网络话语风格。另外,德育工作者还要经常组织网络聊天,QQ、微信是当前网络上最具代表性的聊天软件,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这些工具与学生建立无碍的网络交流,还可以依托QQ群等团体聊天工具,组织学生们一起讨论相关问题。相比面对面的交流,网络聊天有着匿名性、平等性等特征,学生可能更加自由地发表观点,相互碰撞所产生的火花会比较多。
三、德育工作者提高网络素养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高职德育工作者要顺应网络时代的变化,善于利用网络工作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为了使德育工作更好的进行,教师要进行系统的准备。教师在网络平台中遇到学生时,面对学生提出的有挑战性的问题,教师只有随机应变,才能正确回答学生的问题,进而使学生心服口服,接受教师的教育。有鉴于此,教师在实施网络德育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教师要进行知识储备,教师要从整体角度了解学生查阅的信息,系统掌握学生所关注的话题的背景、涉及到的人物和观点,进而游刃有余地回答学生的知识性提问。其次,教师要进行立场准备,教师在遇到学生发表的一些似是而非、模棱不清的见解,教师必须站在正确的立场上为学生指点迷津,引导学生打开思路,以正确的角度看待问题。如果教师难以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可以使用一些迂回战术,比如和学生说“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入探究,我们把他作为下一次讨论的主题,大家一起来发表意见”。俗话说:“教学无法、贵在得法”,高职院校在网络环境下对高职生实施德育不能拘泥于固有模式,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切实结合高职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现状实施德育,只有这样,才能让德育真正走进高职生的内心,为高职生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雷.…对新媒体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度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80.
[2]王文杰,等.…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共青团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85.
[3]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07.
[4]苏运生,等.…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传播[J].…教育评论,2012(…3)…:…84.
[5]丁卫华.…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1(…7)…:…159.
现在的中专生年龄都在16岁左右,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常常表现出思想多变、感情易冲动、控制能力差等特点。当同龄人还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活的时候,他们已经远离家乡和父母开始独立生活。而他们的阅历和知识都不足以应对这种变化,于是就出现了独立性与依赖性、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等一系列矛盾,所以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德育的教育者主要是班主任。为使班级德育工作有效合理的展开,经过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总结出一些德育工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1.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引导学生接受良好品德的教育。说服教育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当代学生心理上的自我意识很强,正处在心理上的封闭和反抗期,班主任应注意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并尊重他们的意见,在学生已有认识和道德水平的基础上,循循善诱,正确疏导,让他们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样德育工作才能奏效。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教育说服法形式很多,有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例如,吸烟、上网吧是中专学生通常的恶习,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必须禁止。我在班级组织学生举行告别网吧、禁止吸烟的签名活动;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吸烟的危害》、《上网的利与弊》。学生自己找材料,自由演讲吸烟的危害、网络的利弊等,通过主题班会学生认识到吸烟、上网对青少年的危害,一个个活生生的实例,对他们敲响警钟,使他们产生共鸣,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培养良好班风,利用环境铸就学生品格。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这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中专学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在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具有明确的是非标准,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能明辨是非美丑和善恶荣辱;同时,这种良好的道德情景中有健康而公正的集体舆论,这种舆论对每个学生具有某种威慑作用。在这种健康舆论的陶冶下,可以使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断扩展与发扬光大,使错误的道德行为受到谴责、抑制甚至消除。
3.加强实践锻炼,用丰富生活促进良好品格的养成。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同时由于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4.率先垂范,为学生做出良好榜样。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在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是学生最直接效仿的榜样。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我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作好表率。记得以前,我们班级的早自习一直纪律不好,我便试着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把早晨的宝贵时间利用好,可是虽然纪律好了,但学习效率不高,仍然有同学桌面空空的坐着发呆,哪怕一块橡皮也能默默地玩一个早晨,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好长时间。一天我在办公桌前学习业务,突然眼前一亮,我可以把讲桌变成我的学习桌,从此开始,讲台上多了我的笔记、我的教育理论书籍。每天早晨,我不再站在讲台上监督同学,索性自己专心看书、学习,不出两天,同学们也知道拿出书来学习了,渐渐的,学生们已经养成了习惯,不管我在不在教室,他们都会“自习”了。这件事令我深有感触:身教胜于言传。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方法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古代东方、尤其是中国,德育成为教育的核心与灵魂。新时期德育应该包含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即学会做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学会劳动,具有动手操作和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认识社会问题的能力;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适应社会;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具有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帮助学生主动关注自我、关注他人、关注现实社会以及自然、环境和人类未来,从而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有神圣尊严、有丰富情感,更有不可遏止的创造力量的人。而针对天真烂漫的孩子,德育启蒙不能是枯燥无味的说教,也不能是简单的走形式,更不能严厉的制止孩子不能这样或不能那样。那么如何开展幼儿德育?
一、注重幼儿情感教育。情感是认知的动力,要使幼儿获得对人对事的正确认知和态度,幼儿德育要特别注重从情感入手。
(一)利用故事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故事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它是最能够也是最容易吸引、打动幼儿并能让幼儿受之影响的文学载体。在带班组织幼儿时,每天我都会利用生活中一些零碎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一个童话故事,如给幼儿讲《青蛙王子》的故事,引导幼儿明白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做到,做人做事要诚实守信;讲《公主与织布女》的故事让幼儿学习勤俭节约等;在国庆节、清明节、还给幼儿讲些英雄的故事,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听故事时,幼儿是全神贯注的,他们深深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此时也是最易于调动幼儿情感积极性的时候,他们时常会将自己引入童话故事的情节之中,将自己的情感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外显,从而通过故事引发了幼儿潜在的道德共鸣,使他们用心去体会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用心去感悟什么是正义与勇敢。在每次讲完故事后,我都会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说一说,通过故事情节对幼儿的德育熏陶,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实践行动,这样既帮助幼儿走出故事角色又非常巧妙的教给了他们日常生活中怎样接人待物、与人相处,也是对幼儿进行了道德启蒙教育。
(二)利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种教育契机,调动幼儿情绪情感。记得一次,我组织幼儿做户外采集时,有一个孩子手突然被树枝划破,当时我和保育员都没带任何医疗救助物品,其他的孩子看到受伤小朋友痛苦的神情,看到老师焦急的神态,突然有一个孩子大声地说:“老师,我有手绢,用我的手绢给小朋友包伤口。”好多小朋友争先恐后地拿出自己的小手绢,情景非常感人,后来那块为小朋友包伤口的手绢,被我们班誉为“最漂亮的手帕”!此外,日常生活的一些细小环节也可以利用起来,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如:激发幼儿给生病的孩子搬椅子,帮助年龄小的伙伴穿衣服,帮助老师做值日,小朋友生日的时候自己做手工表示祝贺……这些看似琐碎的事,却点点滴滴浸入孩子幼小的心田,在使幼儿深受感染的同时,进行道德启蒙教育。
二、注重养成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教师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失时机地把品德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注重品德教育的随机性。例如,在组织孩子带班时,我有一个习惯,当孩子为大家做了什么事情,我会由衷地说一声“谢谢”。比如,小朋友帮老师摆椅子,我会说一声“谢谢某某小朋友”小朋友为大家发勺子、发书,我会说一声“谢谢某某小朋友”,其他孩子也跟著很自然的说“谢谢”,渐渐的我发现小朋友也会说“谢谢”了,哪个孩子尿裤了,我帮他换好衣裤,他会说:“谢谢老师!”给孩子们讲完故事,他们会说:“谢谢老师!”就连伙房叔叔给我们班送饭添菜,孩子们也会主动地说:“谢谢叔叔!”幼儿期的孩子喜欢模仿别人,老师的言行很容易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点滴印迹,这些印迹日复一日的积累,就会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潜在的道德萌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实施“三位一体”的立体式教育。
对幼儿进行德育,不仅是幼儿园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家庭与社会的大力支持、协作。因为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家长的教育素质,道德水平直接制约着幼儿道德发展的水平。幼儿教育的实践及科学研究证明,家长如果重视孩子的德育,并配合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幼儿的道德发展水平则较高,反之亦然。
(一)利用家庭教育资源,构建以幼儿园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道德为依托的立体化德育网络。这其中,首先,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德育目标,并让家长尝到家园合作的快乐。如:以前带班时班里有位孩子“个性”特别倔。家长告诉我他在家里总是不听话,早晨起来不吃饭,为了喂他吃饭,害得孩子的妈妈每天都顾不上吃早饭。针对这个孩子,我在班上进行了一次“妈妈真辛苦”的谈话活动,首先,专门把孩子母亲一天的工作概况录制下来,让孩子们看,并请每个孩子讲一讲自己妈妈的每日工作有多么辛苦。再开展“上幼儿园”的角色游戏,让她亲自体会做母亲的辛苦,又与家长联系好,让孩子帮妈妈做事情,让她体会大人的辛劳。几天下来,孩子真的变了,变的懂事了,能体谅大人尊敬老人。这个孩子的转变,其实是幼儿园与家庭双方努力的结果。老师帮助孩子理解家长的苦心,体验家长的爱意,并引导家长思考自己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如何教育孩子……引导家长与老师共同进行卓有成效的道德启蒙教育。
(二)利用社区资源,对幼儿进行网络道德启蒙教育。例如,为了增强幼儿的环境意识,劳动意识,我带着孩子们进行了“我是环保小卫士”的活动,请孩子们自己制作环保图,引导幼儿将一些废旧的瓶瓶罐罐消毒处理做成各式各样的装饰品布置教室,让幼儿亲自体验变废为宝、勤俭节约及体验劳动的快乐。家长们告诉我:“ 我的孩子现在一扔东西就要找果皮箱,还时时监督大人呢!真好!”由此可见,幼儿德育工作需要教师与教师协调、沟通,教师与家长协调、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