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21 11:14:41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税收风险应对工作报告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今年“五一”小长假,合肥市地税系统很多工作人员,度过了一个格外忙碌的“劳动节”。
5月6日起,合肥地税将上线运行省级数据大集中应用软件系统,这是继铜陵市之后,又一个开始应用“大数据”平台的城市。
大数据到底有多“大”?
“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去稽核一个龙头企业,光员工一个月个人所得税就有七八万条数据,一年就有100多万条数据,这只是一个税种的一个税目,我们要把每个数据一一输入,工作量特别大”。合肥市地税局宣传处处长刘正保说。
合肥有17万纳税户,而安徽全省有100万纳税户。可想而知,大数据之“大”。2013年下半年,一旦大数据平台在全省地税系统推广应用,又将推动税收征管、纳税服务的深刻变革。
技术是政府治理变革的重要推手,但不是唯一的推手。对于面临多重挑战的税收管理来说,目标、理念、方法、技术,还有人,各种管理要素都在因时而变、互为表里与因果。
大转型:让税源管理更专业
现年47岁的李洪全,是蚌埠市地税局纳税评估局评估二科科长。1996年通过全省统一招考,他成为全省13000名地税人中的一员。
以前,作为一名税收专管员,为了摸清辖区户管税源,他不辞辛苦,骑着自行车东跑西颠,逐户奔波,挨家挨户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向纳税人宣传税收政策,催缴税款。为完成税收任务,不惜为了几千元甚至几百元,反复跑企业清理欠税。
现在,他的工作内容悄然发生了变化,利用征管信息系统采集信息、对各种涉税疑点做出定性定量判断、约谈企业、提出管理建议。
一叶知秋。
从保姆式的税收“专管员”,到综合运用科学管理手段的纳税“评估员”,李洪全角色转变的背后,是安徽地税管理转型升级的努力,其中税源专业化管理是核心举措。
那么,哪些因素促成了这项管理变革?
从管理效率来看。随着纳税人数量迅猛增长,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安徽地税系统13000人,8000人在基层,面对的则是100万户的纳税人”,安徽省地税局一位处长指出,“人海战术”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必须提高征管效率。
从管理风险来看。纳税主体日趋多元,纳税人行为复杂多变,税收管理的难度和风险不断加大,必须进行专业化的应对。
从技术支撑条件来看,安徽地税通过多年探索实践,新技术、新理念的应用不断深入,也为推进税源管理的专业化提供了可能。
税源专业化管理,其要义是导入风险管理内容,说到底这是一块“洋奶酪”。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地从行为学、心理学的角度对纳税人的税法遵从行为进行长期观察和量化分析,用以指导税收风险管理工作。
怎样把“洋奶酪”吃出中国味,吃出地方特色?2010年,芜湖、马鞍山、淮北、宣城4市局启动税源专业化管理试点工作。
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关键,一是机构变革,二是流程再造。
汪建国分析指出,“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按照纳税人规模、行业等要素重新调整设置税务机构。目前,县区已实现乡财县管,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调整机构职能设置,现实可能性要大一些。关键问题是,在试点市如何打破‘一区设一税务机构’的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形势变化,对税源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为此,安徽“3+1”试点布局应运而生。“3”指按照一城多区、一城一区、县(市)三种类型,采取不同改革方案。例如,一城多区的芜湖市,打破各区行政界线,组建按规模和行业等因素分类的专业化分局;而在一城一区,则重在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市区局业务管理一体化;县(市)则一步到位实现实体化、扁平化。“1”则是原地级巢湖市撤销后设立的县级巢湖市采用的特殊类型。
从流程再造来看,纳税评估环节,成为税源风险管理的“牛鼻子”,纳税评估机构对纳税人的风险进行识别、排序,按照风险高低,分别推送至日常管理分局和稽查局,为日常管理筛选管理疑点,为稽查提供重要案源。
2011年起,安徽省地税局组织开发纳税评估软件,建立了12个全省性的行业和类型的评估模型,各市局也根据当地主体税源特点,建立起分行业的评估模型。当年,全省就监测高风险等级42353户次,补税5157户次,移送稽查55户次,补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5.9亿。
在这些纳税评估数据中,一定有李洪全的一份努力。
大服务:让纳税人更满意
管理与服务向来是一体两面,管理升级的同时,必然对应着服务升级。
4月底,安徽省地税局纳税服务处收到来自全省各地的函件,工作人员紧锣密鼓地对“全省千户民营企业纳税服务需求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您最喜欢的获取税收政策的渠道”、“您认为最有待优化的办税流程”、“您认为税收管理员哪方面最需要改进”、“您最关注哪些权利”……
诚恳地问、认真地答,这份6页纸调查问卷上的30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代表一种谦恭的态度,那就是“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
“为纳税人服务”,看起来短短6个字,其内涵也经历了一番历史演变。自1993年“为纳税人服务”第一次提出,它意味着一杯茶、一张笑脸;2001年5月1 日《税收征管法》的实施,将税务机关优化税收服务上升到法律层面;2008年,随着国家税务总局纳税服务司的成立,标志着税收管理真正从管制向服务转型。
而正是在2008年,“依法加强税收征管,优化纳税服务”第一次写进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
“2008年,对安徽地税系统纳税服务工作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纳税服务写进工作报告,是政府对纳税人的一种承诺”,安徽省地税局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说。
承诺如山。从此,安徽地税纳税服务迎来崭新局面,上至地税局长下至普通税干,都在践行承诺。
在四级地税局长带头大走访活动中,省、市、县局及分局长进企入户,走访纳税人5000户,收集意见建议600条,解决涉税问题200个;在“办税服务日”,千名机关干部深入办税服务厅,零距离听取纳税人意见;“一对一”服务,从不同行业的重点税源企业、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中,确定1995户作为服务对象,为企业协调解决问题13000多个。
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分层次、立体化服务,服务升级需要载体支撑、人的支撑。这里就不得不提安徽地税系统的“星系列评选”。
2010年,纳税服务之星评选、2011年纳税服务星级分局评选、2012年星级办税服务厅评选,从个人到团队,这88个先进典范,起到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星系列评选,建立激励机制,激发了广大税务干部积极参与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工作积极性,营造出想做事、抢做事的良好氛围”,省地税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
“星系列”活动所采用的网络评选,不论票投给谁,纳税人每点击一次鼠标,都是对安徽地税人的肯定。
如今,最为纳税人喜闻乐见的全新服务形式,就是纳税人学校。2012年4月,马鞍山市率先在全省为纳税人“开课”,第一期内容为“新办企业办税流程辅导”。
“这是创新纳税服务的一种举措,将纳税服务前移了,给予纳税人高效、便捷、专业的税收辅导,尽可能地让纳税服务紧密贴合纳税人的办税需求”,马鞍山市地税局工作人员说。
大数据:让管理更科学
如今,在安徽地税系统,有91个炙手可热的业务“尖兵”,他们是安徽地税推动大数据战略的核心业务骨干。
2012年初,芜湖市地税局征管分局局长罗宏庆接到一项非同寻常的任务:开发省级数据大集中软件,和他一起工作的就是这个庞大的91人团队。
罗宏庆从事征管工作已有10多年,先后参加过安徽地税AHTAX2000、AHTAX2005、AHTAX2009等征管软件的开发工作。这位大名鼎鼎的“电子脑壳”,担任大集中项目组副组长,他和队友们连续作战、封闭研发、集中攻坚。
研发耗时整整一年。
2003年1月4日,随着安徽省地税局局长汪建国按下启动键,安徽地税省级集中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在铜陵市地税局上线运行。
大集中系统共包括核心征管、电子税务局、外部信息交换、管理决策四个系统,能够支持安徽地税系统1.3万名地税人员的各项业务办理,容纳100万户纳税人的网上申报业务,支持10亿笔国库、银行的税款同时划转,300万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全员全额明细申报。
省级大集中数据平台,较之原有系统有何特点?
见证过安徽地税数据平台三次升级之路的罗宏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与以往的征管软件相比,大集中系统在税费管理方面更加精细了。
“首先,基础信息采集更加细致,系统对纳税人的房产、土地、车船、发票、房地产建安项目等明细数据进行管理,且将这些信息与申报直接关联。其次,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营业税等9个税种实行分税种申报。最后,建立自然人社保费数据库,为每一位缴纳社保费的自然人都设立一本‘明白账’。”罗宏庆说。
技术具有颠覆性的力量。2013年,安徽地税系统许多人的案头都放着一本《大数据时代》,书本中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以前看起来那么遥远,但现在,就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他们对发生在身边的大数据战略既新鲜、又陌生。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省级大集中数据平台会给日常工作带来哪些变化。
工作流理念的引入,是省级大集中数据平台的一个全新特点。《决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每一位地税人员只要登录系统,就可以清楚看到自己要做的每一项工作内容、办理时限,不同颜色显示不同的工作状态。通过工作流的图形化显示,使涉税文书审批、稽查案件查处等业务的办理情况一目了然。
“工作流的引入给地税工作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过去‘人找事’,现在‘事找人’,既便于一线人员开展工作,又便于上级部门及时跟踪问效,大幅提高了征管工作效率。同时,使工作任务、涉税信息在不同单位、部门、岗位之间进行流转,为深入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铜陵市地税局副局长赵怀德认为。
而全省统一、与实体地税局无缝对接的电子税务局,则给纳税人带来了巨大惊喜。
在徽商银行铜陵分行办税员张雪晴看来,电子税务局的网上办税功能更加完善,很多业务在网上就可以办结,不用再来回跑多头找了。电子税务局还会定时为企业发来催报催缴、纳税风险提醒、涉税审批提醒、涉税通知等信息,非常及时和贴心。
学习贯彻肖局长工作报告,我们要在今后的税收工作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更加注重税收职能作用的全面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注重税务机关职能的转变,优化服务,构建法制型、服务型机关;更加注重借鉴和运用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把握规律,勇于创新,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更加注重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实施“人才兴税”战略,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更加注重制度创新,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税收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下面,我重点汇报三方面贯彻措施。
一、坚持以优化征管流程为主线,大力实施税源税基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近几年来,我们围绕税源税基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一手抓征管流程的优化和征管职能的重组,不断完善税收征管体制和运行机制;一手抓基层税收工作标准化、执法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三化”建设,不断夯实税收工作基础。明年,我们将在这样一个平台上,重点抓好三项工作。
一是依托信息化支撑,完善以流程为导向的税收征管机制。我们按照总局确定的34字税收征管模式和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的“一体化”要求,借鉴“流程再造”等现代管理理念,把握税收管理活动内在规律,整合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优化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形成以流程为导向、覆盖税收征管全过程的纳税服务流程体系和税收执法流程体系。运用工作流引擎、数据挖掘等信息技术,设计开发了以CTAIS2.0为基础,流程管理系统和监控决策系统为主要应用平台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覆盖了基层税收征管活动全过程,全面支持基层税务机关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流程运转;覆盖省、市、县三级国税管理机关主要业务管理工作,全方位支持各级管理层开展税收分析、执法监控、绩效考核等管理工作的需要。明年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持续改进、不断优化完善以流程为导向的征管运行机制,进一步清理、简并纳税人报送和税务机关内部流转的各类涉税资料,优化整合各类关联流程;整合、简并审批环节和层级,逐步形成程序最简、环节最少的审核审批管理程序;整合各类调查、核查活动,形成以综合调查为主、专项调查为辅的实地监控机制,更好地发挥以流程为导向的征管运行机制的综合效能。
二是强化税源联动管理,形成税源税基互动控管的整体合力。我们认真落实总局构建税源管理良性互动机制的要求,将“流程再造”的理念进一步引入各级管理层,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整合”上,工作重点放在“联动”上。通过部门联席会议等制度,整合职能分工和资源运用;按照“四统一”要求,整合规范各级管理层对参数、预警、任务类数据的和管理措施的制定实施,在部门间建立横向联动工作机制。在上下层级之间,建立协调统一的对上接收、反馈和对下整合纵向联动工作机制。在税源税基管理的各主要环节上,税收分析加强面、线、点的联动分析,纳税评估加强行业联动、税种联动、征退税联动,税务稽查加强管查联动、以查促管,形成互动的流程链。明年,我们将进一步借鉴运用税收遵从风险管理理念和方法,以加强对税收风险点的分析、识别、排序和应对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机制,丰富手段和措施,深化管理,在各级部门之间、上下层级之间及税源管理各主要环节之间,全面建立起职责清晰、重点突出、衔接顺畅、良性互动的税源管理机制。
三是深入贯彻新企业所得税法,全面提高所得税管理质量和水平。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企业所得税管理,特别是针对江苏外资引进规模大、外资企业日益增多的特点,突出抓好国际税源控管机制的建立,在加强跨国交易日常管理基础上,全面推进反避税工作,近三年反避税调查调整补税4.7亿元,今年又成功调整了首个补税过亿元的反避税案件。明年我们将以贯彻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为契机,深化企业所得税管理。一是加强分类管理。按照企业规模、行业特点和征收方式的不同,采取有针对性的分类管理措施,对跨国税源管理,将稳定机构、稳定队伍,不断深化。二是实行分层管理。在省、市局两级加强所得税管理专门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深入把握所得税管理规律,围绕规范税前扣除、核实税基,制定标准化审核模本,建立省级所得税管理基础数据库;县局和基层分局依据标准化模本加强审核,完善汇算清缴。三是强化联动评估。通过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比对,深化与所得税管理相关的行业参数、预警值的运用,加强以年度为主的所得税评估,提高与增值税评估的联动性。
二、坚持以建设服务型机关为目标,创建江苏国税“服务e站”品牌
按照肖局长要求树立的三个纳税服务理念,从始于纳税人需求,止于纳税人满意出发,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措施、深化服务内涵,着力打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服务型国税机关。
一是进一步完善税收服务体系,加快税务机关职能的转变。近年来,我们以“聚财为国、执法为民”为核心价值,以国税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纳税人为中心,着力打造以信息化为依托、以“便捷、高效、热情”为内涵、以“e”字为表征的江苏国税服务品牌,得到了广大纳税人和省文明委的肯定和认同。明年我们将继续抓好以职能为根本,权益为重点,程序为基础的三项主体服务,进一步深化开正的执法服务、便捷高效的办税服务、及时到位的政策服务、促进发展的信息服务、文明诚信的优质服务、奉献社会的延伸服务等“六项服务”内容,认真落实税收服务九项制度,全面提升江苏国税“服务e站”的品牌形象。
二是积极主动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更好地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我们将进一步转变理念,克服将税收职能单一化倾向,更自觉地把聚财过程体现为发挥税收政策导向调节经济的过程,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将紧紧围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改善民生、扩大就业、节能减排、“三农”建设等宏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积极与相关部门配合,进一步研究落实好税收优惠政策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增强执行税收优惠政策的可操作性。将继续把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作为税收执法检查的重要内容,防止税收优惠执行不到位收过头税和滥用优惠削弱政策导向性两种倾向。将加强税制安排和政策实施情况的调研、反馈,加强政策的宣传引导,主动为政府提供决策服务,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
三是丰富税收服务措施,构建诚信和谐的征纳关系。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统一行为规范、统一服务标准、统一窗口标识,完善网上办税绿色通道,提高办税效率和服务质量。针对纳税人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服务举措,继续抓好基层分局每月税收法规、政策宣讲咨询解读日制度,继续开展“千名税官进万户企业”服务性调研活动,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按照税务执法、审核审批、内部管理等6大类事项,逐项梳理出的19个方面86项政务项目,进一步明确开的要求、时限、范围和部门职责,切实增强税收政策和税收执法的透明度。主动加强与地税的合作,拓展联合办税领域和工作事项,共同打造税收服务平台。
三、坚持以培养专业化人才为重点,深入推进“人才兴税”战略
“人才兴税”是我省国税**主要发展战略。我们将按照肖局长提出的“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干部队伍”要求,以高层次人才培养为龙头,以分级分类全员培训为基础,以能级制绩效管理为激励,进一步深化人才队伍能力素质建设。
一是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为重点,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养、选拔体系。从2001年起,我们连续7年在省税务干部学校举办每期9个月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进修班,培养了一批懂外语、懂法律、懂国际税收管理的人才,一批熟悉税法、精通税务稽查的人才。明年我们将围绕所得税管理再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同时依托我省自主开发的集教育培训与管理考核为一体的“江苏税务教育网”,广泛开展在岗培训、技能练兵、岗位达标、能手竞赛活动,在全员提升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基础上再选拔一批专业能手。继续采取多项措施鼓励干部参加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三师”资格考试,使我省具有“三师”资格人数比例由近12%提高到15%以上。
二是以构建梯次结构业务骨干队伍为目标,积极探索建立专业能级管理制度。近年来,我们探索推行专业能级管理制度,系统设计了专业分类、等级设置、考试考核、级别评定、等级使用等规范,组织编印并建立了专业等级考试教材体系,为干部在职学习、考试晋级、提升素质拓展了新的渠道。明年我们将继续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四类专业初、中、高级考试,加大考试结果与工作业绩的综合考评,并与岗位配置、人才选拔、干部选任挂钩,构建专业结构合理的梯次骨干队伍,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