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优选九篇

时间:2022-12-14 23:27:18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第1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联系实际,抓住关键句,理解关键词在文中的含义等方法理解课文,使学生明白“只有一个地球”,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激发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情感,并付诸实际行动爱护地球。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理解“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2.向学生渗透说明文的阅读技巧。

教学过程

一、感受地球的美丽、渺小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乘坐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神舟号”飞船去遨游太空。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的飞船马上升空了......到了,快睁开眼睛看,我们的家在哪里?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课件出示:宇宙遥望地球的图片)

师:请大家小声读一二自然段,注意准确找出说明对象的特征,看文段描写了地球哪些特点。

师:在这两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地球的美丽、渺小? ( 课件出示: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2.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说说句子运用了什么手法,把什么比做什么?为什么把地球比作母亲、摇篮?为什么说地球在宇宙中像一叶扁舟?

师:(深情范读)“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读到这里,我们不由得感叹我们的地球母亲实在太 !(让学生说感受如美丽、可爱等)。再读这两段,读出你对地球母亲的赞美和热爱。

二、感悟自然资源有限

过渡语:地球美丽壮观,慷慨地为人类提供与生存息息相关的各种资源,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地球母亲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三四自然段,阅读时注意:1.把握段落的中心句、关键句,2.理解关键词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3.联系实际,对文章内容进行合理推断想象。

师:默读三、四自然段,找出概括这两段内容的中心句,思考问题,小组交流。

(课件出示问题

1.填空。

自然资源有两类:一类是 ,如 ;另一类是 ,如 。

2.思考问题: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有哪些?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在文段中找到答案。)

检查交流结果,相机向学生渗透要把握段落的中心句,理解关键词“本来”等在文中的含义,帮助对课文的理解。

师:让我们来亲眼目睹一下人类的愚蠢行为吧!

(课件出示:森林资源、水资源、大气资源、生物资源受到人类破坏的画面)

师:看到这里,我们的心中不能不有所感触,请同学就给你印象最深的画面来谈谈你的感受。

师:地球母亲无私地慷慨地向人类提供资源,但竟遭到人类如此的破坏,看到这样的画面我们不能不痛心,不能不对那些地球破坏者大喊:停!只有一个地球!

师:宇航员也是看到了这样的现象,不由得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说地球可爱是因为什么?说地球容易破碎是因为什么?“同时”说明了什么?

师:再读三四段,读出对人们破坏环境的焦虑、痛心来。

三、明白无法移居

过渡语:如果有一天地球上的资源枯竭了,宇宙无限,星球无数,我们能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呢?

师: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说明无法移居?细读五、六、七自然段,结合课外搜集到的资料说说无法移居的原因。

四、总结全文,深化感情

师:既然只有一个地球,破坏了它,我们别无去处,那我们更应该怎样做?大家齐读最后一段,发出你的呼声,让大家一起醒悟,一起保护地球。

五、作业(选做一题)

1.说说作为地球母亲的孩子,从日常生活做起,我们可以为她做些什么呢?

第2篇

“水中月,镜中花”是指虚幻而不真实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语文课堂中的“水中月,镜中花”的现象指在教学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有意制造的一种课堂形式活跃、表面热闹繁华而没有实效的教学现象。其中以下几种现象值得深思,教师要坚决远离这种现象。

一、过度拓展,主次不分

在小学阶段,课本应该是语文教学的首要凭借。教材选文文质兼美,教师应充分发挥其范例作用,让学生通过课文品读,了解掌握基本的阅读过程、阅读技能。拓展阅读是必要的,但必须在用足、用透教材的基础上开展;拓展阅读固然要重视量的扩张,但更应重视质的提升,要慧眼识真,把有价值的材料引进语文教学中来。可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却过度拓展,主次不分。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

第一步,读古诗《赠汪伦》;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即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组织学生画赠别画,并配乐朗读;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该教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他为了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积极倡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自主学习这一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以表演、画画、配乐朗诵等形式学习课文。看上去是形式多样、气氛活跃,进行了学科之间的整合,实质上这样做对诗歌的学习与理解并没有太大帮助,甚至有点本末倒置,丧失了语文的美感,从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情感泛滥,工具丢失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教学与生俱来、相辅相成的特性。没有了工具性,便没有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有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语文课便失去了生机、情感和韵味。但在很多公开课上,教师为了渲染课堂气氛,过度重视与挖掘微言大义,抓住一切能够阐明课文深刻含义和伟大意义的机会,显得牵强附会。事实上,教师越刻意这么做,学生就越反感,达不到想要的思想教育的目的,又把工具性给忽略了。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只有一个地球》主要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

1.朗读课文,思考:你由《只有一个地球》想到了什么呢?(8分钟)

2.以“地球与环境”为主题,实话实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32分钟)

这个教学设计其重心很明显是落在人文性上,人文关怀受到了重视。可我们不禁要问:这样《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不是成了一种摆设吗?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体现在哪儿?这种脱离文本舍弃语言文字的人文关怀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何作用?如果说工具性是基础、求真,那人文性就是一种升华、求美。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便无从谈起;离开了人文性,工具性就会变得晦涩、干瘪。语文课堂需要情,但情感的过于浓重,也许会造成理性的迟钝与缺席。

三、诗意语言,云里雾里

笔者认为“诗意语言”和“平常语气”并不是对立的,但假如为了让课堂显得不那么“平常”而刻意采用“诗意”的教学语言,让学生听得似懂非懂,这也许是对“诗意”的曲解。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夹竹桃》的语言片断。

语言一:其实批注也是灵魂的窗口,我们应该尽量让它贴近内心。

课堂上学生批注是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应该是学生言由心生,从内心自然生发的文字,为何不直接告诉孩子批注是我们读到文字内心的感触,这种诗意语言是否会让学生云里雾里?

语言二:原来,先生写百花,只为一花;写百花喧闹,只为一花沉静;写一年三季百花盛开,只为一花独放春夏秋,这一花就是——夹竹桃,这写法就是——对比映衬,这就是——散文的“形散神不散”。

初读全文后就概括出散文的读书方法,这是解释给台下就座的教师们听,还是告诉孩子们一个他们尚不理解的规律?

语言三:不放过“又”“悄悄地”这些关键词,就叫读得细腻深入;读书不忘适时批注,就叫读得细腻深入;读出文字背后的人,更叫读得细腻深入。

为何不直截了当地说:这么美的文字值得好好品读积累?

语言四:如今,那曾经的红衣少年和白发先生都已离我们远去,但是夹竹桃仍在,因为——处处花开夹竹桃,人人花开夹竹桃!让我们用心与之共舞!

如何“用心与之共舞”?教师发出什么课堂指令,是会心读,还是潜心悟?

尽管上述语言在该教师整体精致的课堂里只能算是玉中瑕疵,但是,如此“雾里看花”式的“诗意”语言是否可取?孩子们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更需要明确的指示,更需要平实的语言,能让其听得清、听得懂。

第3篇

我自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下关于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实施的方针政策,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既教书又育人。

我参加工作的这六年,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不断改革和探索的几年。在这几年里,市、区教育局不断提倡课程改革,鼓励教学上的大胆创新。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引下,我也努力探索,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己教学的方法。为了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我采取了如下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1、让学生产生“读”的冲动。

语文教学“读”是很主要的一个环节。上课的时候,我着重于读,但也注重读的方式和方法,那种“南郭先生滥竽充数”式的“读”是没有什么效果的。从方式方法上来说,我把“读”分为个人“读”,小组“读”,带“读”,抢“读”,竞赛“读”,表演“读”,其中学生最喜欢的就是竞赛“读”和表演“读”了。竞赛“读”的具体操作是这样的,一个同学在“读”的时候,其它同学就听,等到读完后,其它同学就指出其在“读”的过程中读错的字。错一个扣1分,然后在基本分80分、感情10分、正确率10分的基础上评分。由于有了这个强有力的竞争机制,学生上课的参与热情相当高,他们在听读的时候专心仔细,能把别人读错的字找出来,并且轮到自己读的时候也相当认真。表演“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配乐和动作的编排,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事实证明,这些“读”的效果真的是不错,很受同学的喜欢。

2、亲切自然的教学态度,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让学生快乐地上课。

课堂是一门精彩的学问,学生学习要快乐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亲切自然的教学态度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利于他们的学习与成长。提问更是一门艺术,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会不断地提出问题,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太大、太泛、太难,都很难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都做了认真的准备,把要在上课的时候提出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要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分别叫不同的学生来回答。为了调动学生上课参与的积极性,我常常分部引入问题,有时更是让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把课堂还给学生。

3、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

近几年,多媒体网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悄然兴起。多媒体教学由于其集文字、声音、图象、动画于一体,有很强的可观赏性和趣味性,所以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由于运用多媒体教学的效果比较好,我利用课余时间加紧钻研,努力学习,并利用Frontpage和PowerPoint自己制作课件,逐渐在课堂中渗透这种授课方式,让语文课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中年级的两篇课文《九寨沟》和《雾凇》,两篇都是写景的,前者是优美的风光图,后者是北国的隆冬,为了让学生在文本的基础上有进一步形象的认识,我从网上下载了许多相关图片,然后把它们制作成课件,在上课的时候进行演示,这样在上课的时候既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也有力地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整堂课下来,学生们都显得意犹未尽,这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我一系列的公开教学课、研究性学习课都受到了其他教师的认定,尤其是《只有一个地球》的辅导区公开课,更是集以上几大特点,博得教师们的一致认可。

科学施教同时要求教师不断地完善自身、提高业务水平、扩大知识面,因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后,他的发散思维得到了开发,提的问题自然就多了,面也广了。因此不管工作有多忙,我坚持反复钻研教材,大量阅读参考书,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并且自学本科课程,再次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于2004年8月毕业。

第4篇

利用远程教育教学能使教师获得创造性的自由,更能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同时学生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远程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通过使用各种相关的图象、声音、动画等手段,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接受新的知识。通过学习和使用让我懂得了: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不仅服务了教学,而且也服务了自身。让我的教育教学理念发生改变,视野逐渐开阔,技能大大提高,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笔者就远程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在教学设计中,设置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调动学生情绪、上好整节课的前提。利用多媒体特有的音乐、视觉、图像等产生的效果,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身临其境,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生命只有一次》一课中关于“生命的家园”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设置以下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先播放视频文件“地球”,屏幕上出现徐徐转动的地球,配以文字说明:“地球是一切生命的摇篮,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请保护我们的地球。我们生活的地球是多么美丽!”紧接着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几幅经过教师精心挑选的优美的大自然风景图,并伴随着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那清澈见底的河水、郁郁葱葱的森林、湛蓝的大海、五光十色的海底世界……这些情景设置,把学生带入一个美妙的意境中,唤起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正当学生啧啧赞叹陶醉于大自然的美妙神奇时,背景音乐、画面转入另一种情境,学生听到深沉的声音:“但是,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遭受一场劫难!”紧接着缓缓播放“地球遭受劫难”的一组图片,森林被大量砍伐、河水受污染、我市化工等企业排出的废气严重使得市民健康受威胁……这时教师停止演示,启发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人类面临什么样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学生的情感发生剧烈变化,学起来也兴趣盎然;再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意识到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这种情景设置,可以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第5篇

【关键词】说明文教学语文味品读感悟

说明文是一种以言简意赅的文字,把事物的形状、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等解说清楚的文章。它是极为常见的文体,具有很明显的知识性和实用性。说明文由于其解说事物、剖析事理的需要,“作者的态度是非常冷静的。事物本该怎样,道理本该怎样,作者把它说清楚了就算完事,其间搀不进个人的感情、绘声绘色的描摹这一套。”(叶圣陶《文章例话》)

说明文确实可能不如其他文体那么好读、好教,因为它不是依靠优美的形象去感染读者,也不依靠细腻的情感去打动读者。然而,说明文却另有其独特的长处,如思想内容的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而又富于科学性;结构层次的井然有序,过渡照应连贯缜密;语言文字的精确简练,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说明方法的合理、周到,灵活多样。正如,著名科普作家石工所说的,好的说明文“立意新、材料精、文辞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读者在阅读说明文时,不仅能够吸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的养料,同时还能得到思想感情的陶冶和艺术上的享受。所有这一切,也都是其他文体所无法企及的。

因此,在我国最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再一次强化了说明文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在我国现行的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也继续收录了相当数量的各类说明文,这些说明文内容涉及了众多的科学文化领域。对这些说明文的教学,老师们一般都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一、了解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科学知识;二、研究作者是怎样把科学知识介绍得生动准确。教学的板块大致可划分为“整体感知――了解知识――研究写法――联系生活”这四大块。这样的教学固然能完成任务,但是久之则成了固定的模式,老师教得没激情,学生学得无兴趣。本来就没有故事情节的课文,被老师肢解得只剩下条条杠杠;本来叙述简洁的课文,被老师分析得只剩下概念化的“写得具体而准确”。这样的课堂,科学没有了生命,文字缺失了魅力,情感游离了文本;这样的教学,既没有很好地发挥科普说明文的功能,也使原本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失去了他应有的活力,失去了语文教学应有的味道。怎样让说明文课堂教学同样充满生命的活力,散发出语文教学独有的味道呢?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我做了如下的探讨:

一、教学设计体现“语文味”

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为了有效的上好语文课,教师无疑应当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基于这一理念,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当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文本展开零距离对话。

如, 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前,教师通过反复的研读教材,抓住了“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突破口。母爱是至真至纯的,人类不正是地球之子吗?由此出发,将学生阅读文本的过程转换为学生与“地球母亲”的对话交流过程,从而赋予地球这一客观存在以情感、人格的因素。教学过程即成了学生“倾听、交流、应答”的过程:一、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观看图像感受地球母亲的心声,再辅之以与文本内容相关的非语文资料(音乐、漫画)等课程资源拓展强化,对学生内心形成猛烈的冲击,生成丰富的情感体验。二、引导学生在师生、生生情感交流中对话表达自己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喷薄出对母亲的爱。随着“对话”的深入,课堂教学势必会成为一种精神交融、思维碰撞、心灵共振的过程。三、引导学生直面现实,“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母亲’”,使学生懂得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品读感悟彰显“语文味”

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就是“读”,语文能力的根本也是读。文章的情感和韵味,气势和神采,以及音韵美和节奏感等等,不经过反复诵读,一般是难以体会到它的美妙之处的,而且诵读可以“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语)。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充分地、精心的读,自己获取情感体验、引发生动联想,赏读出文字的“情味”来,赏读出自己的情思来。学习语文的目的不只是了解内容,也不仅是引起一时的同感,更重要的是在赏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自觉、自然地积累语言,熟练、准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在叙事性文章以及写景抒情性文章的教学中,教师能引导学生认真的品读感悟,理解文中描摹的情状,感悟文章蕴含的意境。但是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怕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课文,所以抓紧一切时间来讲解课文中所谓的知识点。《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提出了“知识与能力、技能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教学是学生情感体验的过程”。

如,《鲸》一文主要介绍了鲸的形体、种类、吃食、呼吸,睡觉等方面的特点。根据有无牙齿,鲸分为齿鲸和须鲸,而它们的食物和吃食方式各不相同。在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并不做过多讲解,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你喜欢的部分去品读。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互评,并交流读书感受――汇报读”等流程,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很自然地读懂了须鲸捕食轻松、食量很大,而齿鲸捕食凶猛、吃食迅速的特点。在交流读书感受时,有个学生颇为自豪的说:“你们瞧我们须鲸多安逸呀,只要张开大嘴,就有食物送上门,这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读齿鲸的学生不甘示弱,站起来不无得意的说:“我们齿鲸才看不上那些小鱼小虾呢!要吃就吃大鱼和海兽,而且在整个海洋里‘唯我独尊’!”更有孩子说:“我想给你们齿鲸提个意见,请你们不要再吃我们须鲸了,我们大家都是鲸家族的一员,‘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呀!”通过品读,学生读出了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赋予文本内容生命的活力,甚至读出了对生命的珍视,对宇宙生灵的自由平等的感悟!

语文的魅力何在?我认为,它应该在课堂中师生的情感和智慧里。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情感是连通读者和作者关键点。如果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和文本对话而不能“披文入情”,和作者在情感上发生共鸣,经历一次心里历、情感洗涤,哪还有什么魅力而言呢?好的语文课要能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生智慧的潜能被开发,幽闭的心智被开启,创造的天性被唤醒!唯有情和智和谐共生,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能得到有效统一,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才能闪耀出动人的魅力。

三、练习设计突出“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提出: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2、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3、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的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所以,在说明文的教学中有意识的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向课外,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说明文的练习设计可以作为课堂知识的深化和巩固。

同样是在《鲸》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在新课结束后,布置学生继续搜集你感兴趣的鲸的资料,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讨有关鲸的知识,开展鲸的故事交流会。交流会上,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有的同学介绍了海洋之王母香鲸的南极之旅,有的同学就鲸与海豚展开了对比,还有的同学探讨了鲸的起源和进化。后来,教师还指导学生自办了一份关于鲸的知识的手抄报,同样是精彩纷呈。这样的练习设计既实现了课内知识的深化与巩固,又激发了学生探讨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也提高了学生的学语文、用语文的动手实践能力。

第6篇

如何激情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如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研读品味文本,如何在诵读中升华情感,如何指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成为我们当前关注的焦点,也是语文教学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为此,我校领导和语文教师根据本校实际,确立了“语文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小课题研究。经过反复实践、认真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校实际的语文教学之路。

一、精彩的课前三分钟。

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强调过兴趣的重要性。他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所以由古至今,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因此,形式多样的课前交流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

刚开始接任现在所教的六年级时,学生上课不敢回答问题,站起来说话吞吞吐吐,生怕说错。尤其让他单独站在众人面前表达时更是畏首畏尾。有人听课,底下一片寂静,急的我手足无措。校朗读比赛,作为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却退居名次之末,我是真着急。怎么办?经过思索,我决定先从课前三分钟抓起。每天一人,轮流参加。先提出简单的要求:只要能单独站在同学面前讲一个笑话、猜一个灯谜、说两条名言、唱一首歌等就可以。我主要想练他的胆量。两轮过后,我发现多数学生胆子大了,敢说了。我的要求提高了:内容变为讲故事或者演讲一小段。后来有一个学生长篇的精彩演讲引来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老师的赞赏、同学的表扬让其他学生羡慕不已。渐渐的,我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很多同学都尝试准备长篇演讲,而且有很多同学讲得还很棒呢!现在我们仍在坚持着课前三分钟活动,形式随机变化,更加形式多样。

《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我是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安徒生童话故事。我们是农村小学,学生手中阅读资料有限,多数生也没有自觉阅读课外书的意识,因此我觉的老师由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适当布置一些阅读任务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多读课外书的习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锻炼了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益处很多。

我在教完杜甫的《春夜喜雨》后,设计了关于春天的赛诗活动。在比赛中,我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古诗,让他们从不同的诗里感受春天的绚丽多姿。

我上完综合练习中“熟记歇后语”后,便布置了学生课后积累歇后语的作业。第二天利用五分钟进行歇后语擂台赛,擂台赛激发了学生竞争的意识,几番你来我往,激烈交锋,最后产生擂主。为了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积累成语,我设计了成语擂台赛,赛题形式多样:数字王国、动物王国、成语接龙、投石问路……开展活动前,先组建合作小组,然后选出一个小组的领导者,充当小老师。在合作活动前,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活动的要求,然后让孩子们聚在一起或是想办法,出点子,或是对同伴的意见进行补充,或是共同帮助有困难的同伴。当孩子们的小脑袋挤在一起时,当他们互相倾听伙伴们的意见时,当他们共同探究时,他们的主动合作学习能力在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在增强。

课前三分钟拓展性活动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飞翔的天地,成为心灵泉水放纵奔涌的原野,既培养了学生课前主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又提高了他们使用资料和口语表达的水平。我将深入地探索研究下去。

二、精心导课,“引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恰当巧妙的导入起到统领全课的作用。有的人把导语设计艺术形容为开山的第一炮,打鼓的第一槌。优秀的精彩纷呈的导语往往像磁石,深深地把学生吸引住;像重锤敲打在学生的心上,像钥匙悄悄地开启学生的心扉。

但是要想设计一堂好的导语,教师需要下很大功夫。我充分利用媒体资源,课前搜集了几个甚至十几个教学设计,看哪个精彩,哪个适合于自己用,就拿来。如果都不满意,自己就设计。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十分注重教学导语的设计,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我是放映了一段动画,声图并茂,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自然地导入课文的学习,为理解课文奠定了基础。

我在讲《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在网上搜集了这样的导语:上课时,我在黑板上板书“有一个地球”。学生见老师写错了,便齐声喊道“写错了,写错了!书上的标题是《只有一个地球》。你少写一个字。”我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说:“唉呀,只少写一个字,意思还不是一样吗?”“不一样”,学生抢答道。“那作者用《只有一个地球》的标题,用义何在?”我又故作一脸疑惑地问。疑问自然产生,学生带着要极力辩倒老师的目的阅读文本,主动探索的欲望自然加深。

导语要导得得法,导到教材的要害处,导到学生的心坎上,就能起到敲山震虎、顺风拉帆的作用。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中,我把曾经见过的故事拿来作为导语:今天,老师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位著名的相声演员在表演相声时说,他知道周瑜的母亲姓“纪”,诸葛亮的母亲姓“何”。观众听了非常奇怪,这可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啊!原来这位演员在和大家开玩笑,他的“根据”就是周瑜在临死前哀叹道“既生瑜,何生亮!”意思是说:既然有了这个智勇过人的周瑜,为什么还要有这个比他更为强大的诸葛亮呢?周瑜是孙权手下的一名大将,有勇有谋。为什么还怕诸葛亮呢?学习了《草船借箭》,大家就会明白了。。动画。

三、构建充满“人文关怀”的开放型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1、鼓励学生质疑,点燃创新火花

喜欢质疑是儿童的天性。小学生年龄小、知识有限、思想单纯。面对大千世界,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提问,这对于营造生动、活泼、民主的教学氛围起着重要作用。

最初我的学生不会质疑,有的甚至觉的总是问别人问老师很丢脸。当老师让学生质疑时,学生就说都会了,而老师一问,则哑口无言。我就鼓励他们:不会提出问题的学生是不会学习的学生,说明你对课文一无所知,你才什么问题都提不出来。学生积极性提高了,不懂的问题敢举手问了,渐渐养成习惯,不用老师单列出质疑环节,学生随时有问题随时质疑,并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

在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师生正在讨论蔺相如这个人物时,我班的马列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我觉的秦王太傻了,好不容易到手的玉璧怎么能再给蔺相如呢?要是我就不给。他分明是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就是秦王为什么要把玉璧给蔺相如?秦王真的傻吗?其他学生马上就这个问题纷纷发表自己看法,最后有一个同学说,是因为秦王当时想:玉璧如果真的有毛病,我还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它,岂不亏了?学生纷纷发表见解,表示一致赞同。

而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质疑环节,其一是在分析卖火柴部分,读文,理解句子并提出不懂的地方;其二,是在学生初读小女孩死之前幻景的时候设计的:把描写小女孩临死之前幻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可以在书上作批注,并标出不懂的地方。

2、强调交往互动,开展合作学习

开展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既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又体现课堂教学的素质化,是一种活泼、灵动的主体课堂学习形式。只有这样,老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是自己选的,学习方式是自己决定的,合作伙伴是自己挑的。在这样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拘无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每位学生都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开放的学习过程。

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学习《走向生活》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小组之间交流一下你受到的启示。其中,一个小组展示出了一组排比句:朋友就象沙漠中的指南针,在我迷茫时为我指引正确的方向;朋友就象一枚开心果,在我伤心的时候带给我快乐;朋友就象一只闹钟,在我犯错误的时候响在耳边提醒我。其他同学一看,马上纷纷加入其中,那节课,同学们想出了很多比喻句,我让他们整理在小练笔上,且作者署名:六年级全体学生。我说:你们真了不起,合作创作了一首现代诗。第二天,三八妇女节搞征文活动,我班的殷采丽同学就写出了一首歌颂母亲的现代诗,还颇有韵味呢。姚远老师还特意让学生在校广播站进行广播呢。

3、走进课文的境界 演出个性的精彩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儿童是天生的幻想家,天生的创造家,丰富的个性决定了他们对文本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教师应尽量为他们创设自我表现才能的舞台。如果在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恰如其分的课本剧表演,能让学生大胆地把对课文多元的体验表达出来,让学生在表演或欣赏中体会隐于字里行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并在相互的交流和启发中不断生成新的更深层的理解和感悟,这样就能让学生全身心地融入课文的情境,深刻体验不同角色的鲜明个性,能让领悟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在教学《七步诗》这课之前,我提前一天布置预习,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背景资料,自己学习理解这首诗后,自愿结组表演课本剧,课上要比一比,哪组演的最棒,还要评比“表演小天才”。学生兴趣顿起,积极准备。上课时的表演让我惊叹,不仅把曹丕曹植表演的生动形象,还把人物曹操演的惟妙惟肖。而且我发现,所有的学生都能背这首诗都理解诗意了 。

第7篇

一、把握时机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学习,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索新知的过程,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例如,我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课,课前布置学生自己通过看书、上网查资料等多种方式了解赤壁之战的背景和书中的主要人物周瑜、鲁肃、诸葛亮、曹操的人物特点。这个设计环节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很好的主动学习的机会,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高涨,通过动手、动脑、归纳、总结,学生对于各种人物了然于胸。教师这样做就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前台,向学生提供探索的契机、设计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二、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恰当地创造情境,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和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学生感悟到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在新教材中有很多可以设疑引趣的妙笔,如果教师能深刻领会编者匠心,就能很好地点燃学生主动学习的火花。例如在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抓住文中的最后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提出质疑“在茫茫的宇宙中,难道真的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了吗?”这个问题符合孩子们想渴求新知的特点,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动手操作,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一方面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演绎的全过程,形象思维,从而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丰富想象力,拓宽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手操作、演示,使感性知识与书本理论结合起来,通俗易懂,直观效果也不错。如《放风筝》一文的教学活动就是让学生自己制作风筝,并且同学之间展开放风筝比赛。在活动中不断质疑问题,不断思虑分析,一个个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同学们将在快乐中得到学习。

四、利用多媒体动画制作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小学生好动、自制力差,课上易开小差,但他们参与意识强。动画既生动又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课文一开始就播放动画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本课的重点是小蝌蚪的生理变化:先长出了两条后腿,后长出了两条前腿,最后没有尾巴,变成了青蛙。我们把孩子喜闻乐见的动画形式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印象深刻,理解的很快学的很好。

五、巧设引思题,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弹性空间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思题的设计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来设计引思题,为学生主动学习创设弹性空间。例如在《赤壁之战》这一课我精心设计了两个引思题: 1、火攻是分哪几步进行的?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面对强敌,周瑜和黄盖为什么想到用火攻?这两个问题环环相扣,重点突出,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弹性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大胆阅读,大胆思考,大胆质疑。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在互相启迪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异常高涨,学习效果也是非常好。

六、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教学灵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第8篇

【关键词】交际;工具;人文;成功;语言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犹如硬币的两个面,无法分割;犹如一个人的左右手,紧密相连。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

我们曾经过于追求工具性,教学活动始终围绕着工具性组织、展开,强调对字词、语法、修辞、阅读技巧、写作方法等的抽象分析,并靠“迁移”这块敲门砖去实现应试的目的。机械、单调的语言文字训练使本应鲜活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被支解得支离破碎――催人泪下的人物,震颤人心的场面,触发灵感的对话,引发异想的讨论,勾通现实的镜头,引人入胜的美景等等,被淡化、被湮没。学生收获的不是语文的整体,而是一个个关联不大的零部件。

案例一:《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教学片断

师: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

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

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生:红叶似火、对答如流、骨瘦如柴……

案例一的教学重心就明显地偏向了工具性。“桂林山水甲天下”多美的漓江水啊!学生没能用心去感受、体验漓江水的美,没有受到应有的人文关怀,“人文性”严重失落。教师的教学始终没有跳出语言文字这个框框,也就是没有从语言出发走向人文,然后再回归语言,而是在语言文字中兜圈圈,这样学生就不可能品味到美的文字,领略到美的景色,“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正是在这种“唯工具性”的大背景下,新课程改革“拨乱反正,痛改前非”,提出了“弘扬人文性”的口号,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于是乎语文的工具性似乎又成了千古罪人,许多语文教师避之尤嫌不及,课堂上该讲的不敢讲,该练的不去练,大兴人文之风,每篇文章都想让学生受到“超级震撼”。

案例二:《只有一个地球》主要教学环节及时间(第二课时)

1.朗读课文,思考:你由只有一个地球想到了什么?(10分钟)

2.以“地球与环境”为主题,实话实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环境,爱护地球?(30分钟)案例二的教学设计,重心又明显地落在了人文性上。也就是只从语言出发走向了人文,却没有回归语言。学生的人文关怀不是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得以体现,而是脱离了文本的空头说教。教学流程中,人文关怀受到了高度重视,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可是我们不禁要问:《只有一个地球》这篇文章不是成了摆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体现在哪儿?这种脱离文本,舍弃语言文字的人文关怀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究竟又有多大作用呢?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应该让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就是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就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做到得“意”,又做到了得“言”,“意”“言”兼备,得“意”而不忘“言”。

案例三:我执教的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默读课文,看看哪些词句最让你感动,边默读边圈划,并请学生将标出来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学生把词语写在黑板上之后,我便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讨论:首先看正误,然后看书写是否美观,最后讨论这些词为什么使你感动。

课后有老师觉得这个环节较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但我认为,这个环节在体现“工具性”的同时也体现了“人文性”:

首先,从学生这个层面来看。第一,黑板上的词语是学生阅读课文后写上去的,他之所以写上“这个词”而不是“那个词”,是经过了一番思考和选择的,因为“这个词”让他“感动”,而“那个词”没有让他“感动”,这里面就有“价值观”的判断;其次,讨论“书写是否美观”,“哪个字书写美观”以及“谁的书写美观”,这又是一种审美的判断,说到底还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第三,讨论“这些词为什么使你感动”,这更是学生从词语引发的一种内心深处的感受,无疑也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接着,我们从教师这个层面来看。教师设计这个环节本身就蕴含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理念”,蕴含了教师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是说,教师之所以是“这样设计”而不是“那样设计”,是有他自己的理由和思考的,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对文章的把握而设计的,体现了教师特定的“情感”、“思想”和关于语文教学的“理念”、“态度”,决不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体现。

工具性可以训练,但人文性是依靠工具性这个载体去感悟积累的。自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究竟要不要对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产生了怀疑,比如:语文教学还能不能教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因为有人在比较中发现,课程标准里找不到“训练”二字了,于是就衍生出新课程否定“训练”,淡化知识的结论。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误解。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形成能力,养成习惯,不靠反复地运用、历练,何以生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里的“百”、“千”、“万”哪一个又少得了一个“练”字,没有量的积累,何谈质的升华?不训练,工具都没了,又哪来的人文?就是三维目标不是也把知识和能力作为第一目标吗?所以语文教学不存在要不要训练的问题,而是训练什么,怎么训练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更好地统一起来呢?我认为必须掌握两点:

第一、工具性与人文性要统一兼顾,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教学时,其着眼点是在语文形式;而其他学科如社会、思品等,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内容。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

总而言之,在语文课程中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育迈向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天平上,找准支点,摆平砝码,才能维持平衡,换言之,就是在整个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具体的字、词、句、章等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积累,一方面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实践与体会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第9篇

关键词:多媒体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切都是由教师决定,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的状态。教师通过黑板、教具模型、幻灯等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信息,在讲台上讲解、示范,学生在座位上吸收、记忆,课后抄写、背诵,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旧式的教学方法,只是把学生当作教育对象看待,没有看到人是主体,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严重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教育不是用好胜心去诱导学生的竞争心理,而是用好奇心去激励学生的科学兴趣,追求真理,探索奥秘,才是更高的境界。”可见,好奇心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以获取知识为满足和快乐。多媒体课件具有鲜明的色彩、动静交替的画面,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是听觉、视觉的同时传递。它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深深吸引着学生,学生置身于一种多方位、立体感的境界,会产生新奇的感觉,学习兴趣自然浓厚,这正是课堂教学中导课的目的所在。所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在导课这一环节上更好地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使其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而现代技术教育手段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创造更好的学习情境。小学生有好动、阅历浅、自以为是的年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利用多媒体设计制作画面新颖、声情并茂的课件,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掌握知识、受到教育。最主要的是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过程。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同时也大大地简化了教师的操作,从而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创设与课文有关的情境,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情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有利于理解课文

课堂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是紧扣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抓住重点和难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怎样才能让学生好学、易学呢?国外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中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从视觉中获得的知识能记忆25%,而声光同步把视听结合起来获得的知识能记忆65%。多媒体具有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的优越性,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我们所使用的课件一般都是图文并茂,有利于理解课文。

1.以音乐渲染情境。音乐本身就是情与境的结晶。以音乐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是理解抒情性课文的有效途径。例如《小雨点》一课,为了让学生明白“飘落”的意思,我特意在教学这段时让学生观看小雨飘落的片段,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个词,效果很好。

2.以画面再现情境。例如在教学第十册《只有一个地球》时,抓住“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一句的中心词‘可爱’、‘易破碎’进行教学。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可爱?在欣赏了太空所见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蓝白交错、美丽极了后,教师可说:让我们再到地面上,到我们的身边去看看吧。多媒体演示:音乐声中,桂林山水的美、黄山的奇……出现在学生面前。我们的地球多美呀!我们要保护地球,因为地球太容易破碎。多媒体演示:工业污染,使环境受到破坏:河水浑浊,小鱼死亡;树林乱砍乱筏,山上一片荒芜,到哪里去寻找绿色?展现美的画面,使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

三、多媒体课件的交互性,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交流提供机会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