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05 13:51:45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科学设计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关键词:备课 教学 统一
中图分类号: G6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9-0238-02
备课和教学犹如是左手和右手,相互帮助,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教师来说,准备充分、安排得当的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同时,教学过程是否能够与备课内容衔接起来,也会直接地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如果衔接的不好,就容易出现照本宣科、拖堂、时间剩余较多等现象,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要做到备课与教学的有效衔接,首先要备好课,在备好课的前提下将教学和备课衔接起来。
1 备好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堂好的课,少不了教师在课前几小时甚至几天的周密详细备课。在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备课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备课内容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所以,要上好一堂课,就要从有效的备课开始,仔细收集资料、完整熟悉教材、认真编写教案,做到“课在心中”。怎样才能做好有效的备课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1合理使用教材,明确目的,理清主线
备课要求教师合理地使用教材,并非要求教师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钻研教材上。很多老师认为备课就是备教材,所以在备课时既深挖教材内容的深度,有无限制地拓宽教材内容的广度,准备的内容非常充分,却无主次,过于杂乱,或者因为内容过多而无法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因此导致教学效果反而不好。
要备好一堂课,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读懂新课程标准,熟悉教材规定、大纲要求的重点、难点内容,体会整本教材的内在联系,明确教学目标,将其融汇贯通。在研读教材时,要从教材内容、科目特点出发,认真分析每一章节的内容,抓住主线,在脑中形成清晰明确的知识脉络。我们可以在备课时将教学目标分开为多个小目标,通过细化每一个教学的重难点,阶段攻克,逐个击破,最终完成教学的总目标。
1.2了解学生特点,合理安排,仔细推敲
教有教法,教无定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仔细推敲,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必须要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总体学习特点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做到“知己知彼”。课堂教学必须要做到全面照顾,面向全体学生。所以备课的内容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不能只备教材不备学生。
在备课时,教师要熟知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互动情况、自主性等各方面特点,多问问几个为什么,比如:引入新课时的例子是否和学生生活环境一致?举例的内容是否适合?怎样将概念讲清楚?板书位置在黑板的哪个版块,重要的内容该写在什么位置等。同时,备课时还要考虑到减轻学生的负担,做到内容多变、生动有趣,讲练结合,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特点,才能做到合理备课,因材施教。
熟悉教材,了解学生是备课的两个最基本要素。此时,再经过精心编写、科学设计,就能完成一份教与学完美结合的教案。在设计教案时,要做到思路清晰、选题科学、布置合理,确保不放过每一个重点,讲透彻每一个难点,同时让课堂生动有趣,气氛和谐。
另外,加强集体备课也是备好课的一个重要手段。集体备课是集合所有教师的智慧,可以相互借鉴教学经验,充分地暴露独立备课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同时,集体备课也有利于产生新思路和新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团队,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学科建设。
2 如何做到将备课与教学有效地衔接起来
不论备课的内容是如何精彩,情节是如何地有趣,都需要教师将备课的内容和精神完美地表达出来,通过教学过程来完成备课内容和设计目标。所以,备课与教学的衔接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可忽视。如何做到将备课与教学有效地衔接起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按教案思路上课,灵活上课
“课前认真写,课上丢一边”,不按教案思路上课,教案是教案,上课是上课,教案与上课各自为政是很多教师目前存在的问题。如果教师上课不按照教案思路上课,就容易偏离主题,使备课失去了实际意义。要做到备课与教学的有效衔接,就要充分地利用好备课的教案,根据教案的思想完成教学过程,因为教案中每一个预设的教学环节都是为了在实际的教学中能够更加主动、完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另外,教学也不能唯教案而不通变化,因为我们在备课时,虽然有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但是教学的环境是在时刻变化的,例如,上午和下午第一节课时,学生的学习精力就不如二三节,这时就要根据课堂环境的变化适时改变教学策略,灵活上课。
2.2注意学生反馈,提高教学实效
教案、学生、教师在课堂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通过教学把教案的内容教给学生,学生在学习中将学习的实际情况反馈给教师,帮助教师在备课时合理制定教学内容。哪个知识没讲透、哪个环节没表达清楚、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语态等,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课堂表现、课后习题等直观地反应出来。所以,教师要注意观察和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改进备课方式方法,不断地提高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从而做到课堂完整、流畅、生动。
2.3加强互动过程,合理安排教学
互动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手段,可以最大程度上地调动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处于高速运转的模式,让教学效果更佳显著,同时还减少停顿和重复过程。所以,教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中来,灵活机智地处理各种疑难问题、多答案问题,同时,风趣幽默的语言和体态都能让学生兴趣盎然,让课堂充满活力。
3 结语
一堂精心准备,完美演绎的教学,要求教师从备课开始就认真准备,懂教材、懂学生、懂教法,在教学中认真执行备课思想,注意收集学生情况,灵活变化,心有学生。特别是近年来,教学理念不断更新,教材不断变化,考纲一年一易,给教师提出了高要求和高希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合理布置,把备课和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科学探究活动; 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97-00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的“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已被广大科学教师所接受,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已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教师过分追求探究性学习的模式、探究形式过于单一、设计的探究主题针对性不强、探究时间安排不合理、探究不充分不深入等问题,导致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效性不高。因此,如何强化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是每一个科学教师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教学时面临的重要任务。
一、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原则
1.安全性原则
安全的保证是科学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在科学课堂探究活动中,教师除了要强调学生的规范操作外,还应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各种不安全操作所存在的危险性,并对探究活动的规范操作予以高度重视。总之,教师要全程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确保探究活动在安全的前提下有序进行。
2.科学性原则
小学科学课程探究活动的科学性是指科学探究的原理、活动设计、操作方法等,都必须与相应的科学理论以及科学方法相吻合[1]。探究活动科学性的保证是有效开展探究活动的前提基础。探究活动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探究材料要科学,探究方法要科学,探究过程要科学三个方面,教师应该根据探究主题合理地选择探究材料,根据探究内容科学地选择探究方法,根据学情有目的地设计探究过程,关注科学探究活动的科学性,让科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开放性原则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个可变的、在探索中不断修正和发展的过程。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性主要体现在时间、空间、资源、内容、过程、结论、评价等多个方面,教师应该以开放的观念和心态来面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时刻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探究环境,让学生有选择的机会和创造的空间,同时满足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学习科学的需要。教师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展对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4.实践性原则
科学探究活动是一种以动手操作为载体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在方式上,有课件演示、教师示范、学生动手操作等;在空间上,不受教室所限制,有专门的实验室或相关的活动场所;在安排上,可以按知识的逻辑进行,也可以按活动的逻辑进行。实践性是学生动手、动脑,动全身的真正体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5.主体性原则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指导、协助和排难解惑的作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主设计探究内容与形式,最后也是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汇报。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启发性原则
陶行知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造思维,而启发式教学是实现这种教学的重要手段。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更应该遵循启发式教学的原则,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师在必要时才予以启发,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7.层次性原则
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学生的知识经验、心理特点和逻辑思维特点来进行安排设计,遵循内容从小到大,活动从易到难,要求从低到高这样的层次性原则,让科学知识逐步深入,不让科学探究太过简单,也不过度拔高探究难度,让学生在每一个阶段都有获得成功体验的可能,同时保证探究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时刻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乐趣,从而在探究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和提高。
8.创新性原则
同志曾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创新是科学探究的生命力。创新型的科学探究活动旨在从改革传统的“满堂灌”、“一师言”的科学课堂出发,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潜能开发和创新心理品质形成的教学方式。只有不断创新,科学才会不断向前发展。
二、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策略
1.精心设计,激发探究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环节、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做一系列的编排和预设[2]。精心巧妙的活动设计有利于营造浓烈的科学探究氛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其设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内容的选择、探究重点的确定、探究类型的选择、课堂组织形式的选择、活动计划和仪器的准备。
1.1探究内容的选择。教师要有所选择的开展探究活动,应选择一些蕴含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内容来让学生探究。如“摩擦力”一课,其中会用到“数据测量”、“数据处理”、“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这样既能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相关知识,又可以学会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
1.2探究重点的确定。在确立了探究主题后,就应认真分析设计的每个环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确定探究的重点。如在探究“摩擦力”时,在科学知识上的探究重点是探究摩擦力的决定因素和产生条件;在科学方法上的探究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应侧重于某一点或某一方面,让学生深刻体会科学探究的实质。
1.3探究类型的选择。很多教师对科学探究存在狭隘的理解,他们认为只有让学生动手实验的才算是探究,其实探究的形式有很多,笔者认为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把科学探究分为如下几种类型:(1)操作实验型:科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很多现象和规律都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来进行探究,再得出结论。(2)理想实验型:从教科版的小学科学教材来看,很多科学规律和结论是无法在小学科学课堂用实验来完成的,这就需要通过科学思维来建立。如“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绝对零度”等。(3)访问调查型:调查访问也是一种科学探究方式,让学生在调查访问中,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4)讨论交流型:通过学生间的讨论交流,可以活跃学生思维,达到互补的作用。(5)资料研究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和文献,学会分析、处理各种资料,获取所需要的知识等等。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来选择不同的探究类型,促使探究活动有效地开展。
1.4课堂组织形式的选择。
①指导型:使用这种组织形式,教师应处理好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的关系,属于学生独立探究的部分,就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对于不属于本探究主题的过程目标,教师应大胆指导,让学生把精力集中于本次探究需要强化的环节。
②合作型:在科学探究中,很多探究主题都需要多人合作完成,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应组织学生以学习对子或四人小组的形式合作完成。
③开放型:根据探究内容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和方向来开展探究活动。
1.5活动计划和仪器的准备。针对一个具体的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活动的内容和性质来确定活动计划,设计出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并准备必要的材料和仪器。当然,也可以让学生选择生活中的器材制作简单的实验仪器,或用其他设备改造成所需要的仪器。
2.适时指导,自主探究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新课程倡导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但笔者认为这种放手绝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在探究过程中要做好指导工作,及时调控全班学生的探究活动,并在合适、必要的时候对学生加以指导和帮助。笔者在对小学科学探究课堂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要直击要点,做到恰如其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探究方向。教师在课堂导入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方法创设虚拟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探究主题自己提出问题,再通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并作出相应的假设,让学生明确探究的方向和研究的思路。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了一定的资源和信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想象、概括等思维方法,对获取的事实进行自主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自己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3]。例如在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在完成第一个实验(热在金属棒上的传递)后,观察到了“离酒精灯火焰近的牙签先掉落,离酒精灯火焰远的牙签后掉落”这一实验现象,教师追问:从刚才的实验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结果很多学生只能总结出“热是从酒精灯火焰的这一端向另一端传递的”这一结论,这时教师可以及时引导:金属棒两端的温度怎么样?经过教师的这一点拨,学生很快就可以发现“热是从物体热的一端向冷的一端传递的”。
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在探究活动中,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活动本身,而往往忽略了自己的体验和收获。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留有一定的时间,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真情实感,组织学生相互点评、相互启发,让学生在反思中领悟科学真谛,让科学思想真正内化成学生的科学理念和科学知识。
3.抓住生成,深入探究
生成是以教师的预设为基础的,没有很充分的课堂预设,就不会有很精彩的生成,而生成又是对预设很好的补充和提升,只有当教师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抓住生成,探究才会深入,才会出彩[4]。为了保证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进行课堂预设是必不可少的。在对一些小学科学教师的观察和了解中,发现教师在上课前都会进行认真备课,有些教师的教案设计得还非常巧妙,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但是,也常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力求“完美”,给学生留有的空白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课前预设走,让学生“补白”和“润色”的机会很少。笔者认为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该做一个临场的智者,不要被自己课前的设计所禁锢,而应顺应学生的思维,充分利用动态生成的资源,抓住动态生成的机会,形成动态生成的教学艺术,为学生提升能力开辟“最近发展区”。例如在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磁铁的两极》一课教学中,教师准备了条形磁铁、圆形磁铁、蹄形磁铁,正准备给学生讲解磁铁的磁极时,突然蹄形磁铁因为吸附力不够,从黑板上掉了下来,摔得支离破碎,当时教师也慌乱了,不知所措。其实当时教师可以跳出之前的预设,设计一个“寻找不规则磁铁磁极”的探究活动,然后把接下来的探究交给学生,让大家一起来研究判断磁极的方法。这时学生可能会提出用已知磁极的磁铁靠近看它的吸引情况;把破碎的磁铁悬挂看它的指向;用小铁钉测试等方法。这样教师既可以很好地处理课堂突况,同时又可以抓住亮点生成,以一块掉落的磁铁带动全班学生对不规则磁铁磁极的探究,体现生成的魅力和探究课堂的精彩,让探究课堂更具灵活性。
4.给足时间,充分探究
我们常常见到的现象就是:教师因为时间原因,简化探究过程,让探究草草结束,直接抛出结论,这样就致使探究未能充分进行,也不利于学生对科学规律和方法的理解。充足的时间是学生进行探究的保证,没有足够的时间,探究就会流于形式,所以教师应在课堂上给足时间,让学生尽情探究、充分探究。
三、强化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意义
1.提高科学素养,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教学的宗旨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同时关注科学与生活的联系,强调教师应在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的基础上,简单地介绍科学方法和思维,让学生运用观察、比较、分析和综合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科学的真正含义。
2.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科学探究的生命力。如何引导学生要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强调教师要轻结论、重过程,注重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鼓励学生创新性学习的思维活动,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转变学习方式,激发自主探究
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的科学探究过程中,由于受时间和教师课堂安排的限制,很多学生都不能尽兴探究,从而失去了再认识、再实践和再发展的机会。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推行“同主题拓展探究活动”的学习方式,也就是在一个探究活动结束后,围绕该探究主题,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发散和逆向等创新性思考,再小组合作设计改进的探究活动方案,然后进行后续的探究活动,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比较,并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抽象得出合理的、科学的结论。这样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让其积极参与到探究中,在探究中获得成功体验,从而乐于探究。
4.深化教学改革,促进专业发展
科学教师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者,加强对科学探究活动的关注、思考、研究,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探究活动中的问题,增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意识,不断总结经验和方法,更新知识结构,发展开发设计探究活动的能力,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促进专业成长。
加强对小学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广大教师和学生对开发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是进一步落实课程标准,提升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要加强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研究和设计,多学习、多思考,从而真正的提高科学探究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立项一般资助课题“卓越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模式研究”(XJK013BGD044)阶段成果,吉首大学2013年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湘西地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机制研究”(2013JSUJGA23)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崔妍.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发展探究性学习的能力[J]学周刊,2011,07:132
[2]肖菊红,周惠英.让幼儿成为体验与发现的小主人―幼儿探究式科学启蒙教育的设计与实践的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1,01
[3]吴玉红,贾凤梅.实施学案导学的关键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51-52
[4]张丽娟.在科学课程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实践和探索[A]2009年广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优秀论文选编
良好的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保证。选择实验材料时,首先考虑从实验室获取,但很多小学科学实验材料从实验室不易得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自制教具,从生活中获取简易的、实验现象明显的材料。比如,小学科学教材《固体的热胀冷缩》实验,选择材料是铜球,加热用酒精灯,冷却用冷水,观察方法用铁圈套铜球。这个实验有两个弊端,一是铜球温度很高,易烫伤学生,有危险性;二是加热时间比较长。因此,我将实验材料改为PP-R塑料,因为PP-R塑料热膨胀系数远远大于铜的热膨胀系数,实验现象特别明显。再如教材《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我把马铃薯改为葡萄,在烧杯中就可以做。这样既节省实验用品,实验效果又明显。
二、方法“妙”才能一目了然
(一)充分利用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
对照实验是提前控制“因”,然后观察“果”;对比实验是通过对“果”的对比,让学生发现“因”,探究性更强一些。在实验设计中我们要有意识地采用这两种方法。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小苗的诞生》中的实验采用了对照实验,适宜的温度、水、空气等诸多条件中,每次只能改变其中的一项。需要指出的是,为了节省时间,可以一次设置多个样本,根据排列组合的原则使样本间条件有所区别,最后通过将样本两两对照得出结论。本实验要求设计记录表,能对浇水量、光照时间等进行记录。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对自行控制变量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研究,激发兴趣,巩固知识。
(二)改进实验,一切为了效果
实验设计时,参照课本、参考书、网上所设计的实验方法,从各角度思考,找出它们的优缺点,结合自己的设计确定最优方案。比如“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中,教材中提到森林中的光线直线传播,但缺点是远离生活只能想象;观察教室窗户中的一缕光线,实施起来也有困难。为此,我设计了利用激光笔大角度倾斜打在黑板上的方法,很方便地证明了光的直线传播,效果很好。
(三)方案周密,预知可能的败笔之处
实验设计时,对可能影响实验效果的不利因素要提前预知并加以避免。如五年级上册《风的形成》一课中“风的形成”实验,学生需要制作自己的实验箱,在实验设计阶段要引导学生注意以下事项:实验箱密封效果一定要好,任何地方不能漏气,否则蚊香的烟会溜走;实验箱要有一定的高度,否则点燃的蜡烛会引起燃烧,不安全。
三、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设计
我们每天都要摄入各种各样的食物,追求美食、享受美食已成为现代人生活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物无美恶、过则为灾”,大多数肥胖是由于膳食结构、食物搭配、烹调方式、饮食习惯等不合理,加上生活条件优越,活动量减少,而导致肌体长期摄入能量过剩,超过了消耗量,则多余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造成体内脂肪堆积。肥胖影响的不仅仅是人的外观,伴随肥胖而来的还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痛风、胆囊病、睡眠失调和某些癌症等多种疾病,肥胖患者的死亡率也较正常人群要高。因此,肥胖应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
我们每天选择不同类食物来搭配每日的膳食,但大多数的食物我们并不能直接食用,而是需要把这些食物做成一道道的菜肴供我们食用。尽管你按需要选择了合适的食物,但若在食物搭配、烹调方式等方面不科学、不合理,同样的食物经烹调后可能会出现适得其反的作用。如叶莱类蔬菜,富含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减肥患者应该多选择食用的,但是,直接用油炒,蔬菜表面会裹上厚厚一层油,试问,这样一份菜肴,是增肥还是减肥?商场里卖的10斤装塑料桶油,按《平衡膳食宝塔》要求,以烹调用油每人每天25克计,一家三口,一日用油为75克,那么这桶油至少应该吃2个月,而实际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差不多1个月这桶油就吃没了,究其原因主要是蔬菜油多才好吃,油多不坏菜嘛。所以,只有科学地、合理地安排膳食,适当减少热能摄入,少吃高热能、高脂高糖食物,在讲究膳食平衡时,还应重视菜肴的科学搭配和烹制,与此同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唯有如此才能充分满足肥胖患者的营养需求并真正达到减肥的目的。因此,在设计减肥菜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原料的选择原料品种多样,不同原料所含热量有很大差异,同一原料不同部位的热量也有很大变化。因此,在选择原料时,尽可能选择低热量的食品。
主食粗细搭配,多选择粗粮和杂粮。
选择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以选用鱼虾等水产品、去皮的禽肉、豆制品、食用菌类为最佳。同一原料可选择含脂肪量少的部位食用,如精牛羊肉、瘦猪肉就比其余部位含热量低。牛奶宜选用脱脂奶或低脂奶。
多用各种蔬菜、食用菌类、海藻类和魔芋。但含淀粉多的土豆、芋头、红薯等食物在选用时应相应减少作为膳食中主食的摄入量。
水果在中式菜肴中应用日渐普遍,但是水果中糖分的含量一般都较蔬菜高,在莱肴搭配时可从数量上加以控制。
限制高热、高脂、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各种精纯糖类、甜饮料、内脏及肥腻食物、各种坚果、黄油、鱼子等。
可选用有助于减肥的药食同源的原料。如荷叶、赤小豆、茯苓等对减肥有一定辅助作用。
选用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植物性油脂为烹调用油。有条件的可选用橄榄油、玉米胚芽油、小麦胚芽油、红花籽油、野生茶油、大豆油等健康食用油。
原料的搭配菜肴原料的搭配主要是指主科与辅料之间的数量、色泽、质地、味型、形态、营养成分等方面的搭配。在减肥菜肴的设计中原料的搭配尤其要重视以下几点:
尽量少用单一的动物性食物配单料菜。
多选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做主料。
可适当改变主料与辅料的数量比。动物性原料做主料时,一般主料多于辅料,但在减肥莱肴设计时,主辅料的比例可以发生改变,如二者的比例可为1:1。
烹调方法的选用可采用使菜肴热量低的烹调方法来降低菜肴热量。
避免多油的烹调方法 油是不可以不吃的,关键是如何少吃油。清蒸、煮、凉拌、卤、汆、焯、炒、烤等烹调方法,烹调用油较少,热量也较低。而油煎、油炸、油酥、油焖、干烧等烹调方法,烹调用油较多,热量也较高。
如用水滑代替油滑,无论是动物性原料还是植物性原料在烹制时先入沸水中焯水或汆水,再加油炒比直接用油炒制,所用油量要少得多。花生用盐、香料加水煮或直接拌食比用油酥要少许多油。有些原料如茄子干煸时,先用水;中一下原料再烹制,可减少茄子的吸油量,若采用蒸后再浇汁拌食,热量还要低。动物性原料烤制,如排骨腌制好后入烤箱里烤制。比用油炸热量低得多。原料采用蒸制方式比过油后红烧,其热量也较低。
此外,菜肴烹制好后不应加明油,因明油的加入会使菜肴的热量大大增加。
尽量少用多糖的烹调方法原料挂糊;莱肴用淀粉勾芡及甜味菜肴会加入过多的糖类,而这些精纯糖类会增加菜肴的热量。为了降低白糖等精纯糖类对莱肴热能的影响,可选用功能性糖类,如大豆低聚糖、低聚果糖、异麦芽糖等,因其低热量,不易被肌体消化吸收,所以不会导致肥胖。原料的挂糊上浆,可在淀粉糊或浆里加蔬菜泥、魔芋精粉等,借助蔬菜、魔芋中的膳食纤维来减少莱肴热量的吸收。
烹调味型的选择菜肴以清淡为主,不宜多选用辛辣和刺激性强的调味品,这类食物可以提高食欲,导致进食量增加,从而增加热量的过多摄入。
烹调用具的选择采用不粘锅、微波炉、烤箱等厨房设备烹制菜肴都可以少用一些油,这样菜里的油自然就少了许多。再如可以“向肉借油”,即锅中不放油,把含脂肪较高的肉放入锅中煎到一定时候,肉会自己出油,还不粘锅。
背景与演进
原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院士在《绿色战略》序中强调: “国际上影响很大的一部绿色著作《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是一部很好的绿色文集,它将为21世纪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范本,且留下我们这代人对绿色命题的思考”。在尚早文献中,陆大道提出了“中国未来25年的环境危机及对策”、孙鸿烈的“寓资源环境保护于发展之中”,朱斌的“全球变化对中国未来能源结构的影响”、王铮的”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等理念对当下都有指导意义。英国宇宙学家马丁里斯在其新著《我们最后的时光》 (Our Final Hour)中预言,地球在未来200年内将面临十大迫在眉睫的灾难,人类能够幸免的机会只有50%。学者李异鸣在其编著的《人类灭绝的10种可能》中强调了与当今节能减排关系甚密的“太阳大爆发“及“地球变暖”两大问题,笔者在”科学新知求索丛书”的《让人们生活更安全》介绍了对人类生态安全影响深远的三部图书:其一是《沙乡年鉴》(Sand County Almanac)是享誉世界的美国伦理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年)逝世后出版的著作,这本书问世于1949年,当时人们都在充满信心的征服并利用自然,生态学的意识及概念对人类说来还十分陌生,但后来《沙乡年鉴》仅在美国销量已过100万册;其二,由于有毒的化学物质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经过4年时间,于1962年出版了《寂静的春天》 (silsnt Spring),作为一部划时代的绿色经典,它的出版对那些把剧毒杀虫剂作为“杀手锏”的人来说,无异于一种挑战,成为生态学新纪元的开端,被列为“改变美国的书”之一;其三,由非正式的国际协会“罗马俱乐部”研究小组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丹尼斯・米都斯教授撰写的《增长的极限》(The Umits Growth)一书,以各种数据有力地证明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但使人类与自然处于尖锐的矛盾中,并将会继续不断受到自然的报复。在《应对能源安全与全球变暖的挑战》中,中美学者认为“石油见顶”与“全球气候变暖”两者同时到来所引发的“能源海啸”(energy tsunami)作为非传统的能源安全问题受到高度重视,正在推动各国向新能源系统的转变和过渡。给出可持续方案下2020年综合能源早期预警指数:
可以看出在可持续方案下,2020年的综合能源评估指数是2.57,预警等级为“需关注”。在能源的五个子系统中,电力部门的预警等级是安全,煤的预警等级是“安全”,石油,天然气的预警等级是“危险”,其他能源的预警等级都是“需关注”。
2010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湿地被称作“地球之贤”。今年世界湿地日的口号是“携手保护湿地,应对气候变化”。湿地是一个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保护过度与开发过度都不利于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据湿地公约的定义,它指天然的、人工的、永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和水泥地带,带有静止的或流动的淡水,半咸水及咸水水体,也包括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它仅占陆地面积的6%却占整个生态系统价值的45%:它可以提供淡水、补给地下水、维持工农业生产,防止盐水侵入;它可以滞留沉积物,净化水质、均化洪水,它可成为碳库、碳汇、碳源,以调节气候,提供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全球40%以上的物种与它息息相关,超过10亿的人口直接靠它生存。中国湿地总量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一,但占国土面积比例较小,仅为3.77%,低于世界6%的平均水平,值得关注的是湿地与气候变化及减碳关系密切:如湿地特别是泥炭地在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全球湿地储存的碳总量约为7700亿吨,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量的35%。在中国的若尔盖湿地储存的泥炭就高达19亿吨,平均每公顷碳储量约4130t。如果破坏1ha这样的湿地,将会C02排放最高可达约1.5万吨。在当前全球森林资源总是不足及减少,工业减排仍将持续面临较高难度的情况下,发挥湿地的间接固碳减排功能十分必要。如果从1970年第一个地球日算起,西方的现代环保已经历了40年,无论是建筑师还是规划师都该反思其中的疑难与困惑, “敬天惜物,乐道尚和”是中国式环保的核心理念,“顺应自然,天人合一”更该成为中国式绿色设计的天然模板。哥本哈根会议首次认可了湿地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保护湿地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生物碳汇并固定CO2。如果人为影响导致湿地退化,湿地将成为温室气体的净排放者。
【关键词】科学科;探索研究;实验为基础
科学课程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让学生通过亲自参加实验获得知识是科学课教学的关键。教学实践证明,精心设计实验,实验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搞好科学教学的实验设计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实验设计要符合科学学科特点
一切科学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小学科学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大科学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知识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
认识科学始于观察科学,让学生用观察的方法认识科学。如“四季星空”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抽象,学生很难形成对四季星空的整体认识。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科学地安排学生观察四季星空,保证观察的持续、完整。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写出观察日记,积累有关四季星空的感性认识和材料。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季节星座交替出现,北极星始终停留在原位置不动,周围的星座绕着它逆时针转圈,且一年转一圈等有关四季星空的变化规律。“水的循环”的教学设计则可以采取另一种方法。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对水的感性认识。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淋湿的衣服会干,冬天关在屋子里洗澡窗玻璃上会有水珠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归纳总结出:水或冰受热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变成水或冰的循环规律。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认识科学现象,总结科学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2、实验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实验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实验得出结论,达到认识周围科学现象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而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科学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科学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这种设计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实验设计要联系科学条件
教学大纲规定:“科学课要密切联系科学条件。”我县地处鄂西山区,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抬头可见,垂手可得的实验材料,为丰富科学教学实验提供了方便。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充分利用这一科学优势,通过多种形式,使原本生动的科学课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一、重视激发兴趣,启发学生参与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动因,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定向和动力的作用。针对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性特点,可以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采用适宜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运用明显的现象变化激趣生疑;运用有趣的物理、化学小实验引入新课;运用录像、VCD等视频资料调动中年级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穿插介绍科学技术新成就、中外科学家的生平事迹等,这样做既可以有效调节学习活动的节奏,又能够再次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科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创设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参与活动
德国有一位学者曾有一个比喻,非常生动地揭示了情景的价值,他说: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这里情景和知识犹如汤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景之中,才能显出活力和美感,才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情景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活动需要,创设合乎实际的教学情景,从而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科学学习活动中。
三、利用实验材料的改进与创新,让学生热爱活动
纵贯小学阶段科学教材,大部分内容都是要求学生观察或实验,学习某种操作技能。这种技能的培养往往在实验课堂上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来完成。实验课有很强的趣味性,特别受学生欢迎。但是,实验课也最容易上“砸”,许多教师实验室下课,一肚子气,说什么学生纪律不好,怎样不开窍。而学生,也只知玩了一节课,最后教师只得直接授予知识,实验并无在其中起桥梁作用。究其原因很多,然而实验取材的恰当与否,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成败。
下面是我在一些实验中对材料改进的思考;
(1)实验材料的可靠性
活动:改变浮标的沉浮
改进原因:实验中有一个实验材料(浮标),在做改变物体的体积,改变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实验时使用效果不明显,尤其是悬浮很难调试。
实验改进:使用气球和玻璃球来做这个实验。在瘪气球里放入两个玻璃球,放入水中,它是沉的;拿出来,向气球吹气,使气球刚好鼓起,它是悬浮的;再把气球吹大点,它就浮在水面上。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学生在日常时候中都有接触,这类知识不是很抽象,在教学中要求理论联系实践,要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在这里实验的地位举足轻重,如果实验材料稍微有一些小毛病,就会直接影响到实验成功率和知识的传授。因此,实验材料一定要有可靠性。
(2)实验材料的实用性
材料不仅要可靠,也要实用,要真正为实验服务。在《磁铁的磁性》一课,为了说明磁铁各部分磁性强弱不同的原理,课文中介绍用细绳捆绑条形磁铁,再将回形针吸到磁铁的各部分上。在实际中,一个若要学生捆绑有一定难度,另一个磁铁比较容易滑离细绳,而且磁铁晃动了很容易吸到铁架台上,回形针也容易从磁铁上掉落。我的改进很简单,就是先在铁架台上固定一根横杠,再将磁铁捆绑在横杠上,这样实验效果就很明显了,更能说明问题了。
(3)实验材料的趣味性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天生对周围的自然事物充满好奇心求知欲。在他们看来实验课就是“玩”。所以实验材料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三年级有一堂实验课“蜗牛赛跑”。准备的实验材料是蜗牛、细绳或细铁丝、或者画有同心圆的纸,可用食物引诱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行,让蜗牛从纸中央爬到最外圈,或从绳的一头爬到另一头,由学生自己带蜗牛。这个实验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蜗牛虽然爬的很慢,它却能用几乎不变的速度向前爬行,从而分出先后。上了这一堂课,学生都认为这个实验非常有趣,能把“玩”和“学科学”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低年级的学生爱玩,高年级的学生也爱玩,作为教师的我也非常喜欢玩。我往往会在课堂上把学生学习的严谨性引到“玩”中去,在“玩”中轻松教学。就如《磁铁》一单元,我一开始就把题目写成“玩磁铁”,学生马上提出我写错题目了。这时,我用语言激励:“我们一年级时已经玩过磁铁了,而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再玩一次,看同学们玩得好还是老师玩得好!”接着让学生打开磁铁实验盒,这个实验材料我认为是四年级所有实验盒中最好的。有小车、指南针、磁铁等。丰富的材料可供学生尽情地玩。特别是两辆小车,在车中分别放置相对或相向的磁铁,从玩中就可得出“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磁极,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结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因此,作为语文教学内容重要之一的作业,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知识毕竟有限。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教学的触角要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
作业,作为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其功能与价值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思考。作业,难道仅仅是为了了解与评价学生的学,反馈与调整教师的教?难道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的转化与迁移吗?我认为,从张扬学生个性的角度来审视,作业,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必须把好编制作业这一关。
一、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发挥性,把做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便于学生选择练习的量度和难度。
在教学中,我经常把作业设计成三种类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如A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B题型再低一层次;而C题型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这样的作业设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就能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二、重视作业设计的实践性
多元智能理论中的智能概念不是指解答问题的能力,而是指解决问题的能力。它突出了人在实践中的能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我努力挖掘教材的多元智能因素,设计多元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1.说一说,增强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时展的需要。言语交际能力唯有在交际实践中才能形成、提高。对于课文中出现的一些情节、情境等,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想象,说一小段话。教学完《珍珠鸟》一文后,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作者用他的关爱和尊重与小鸟的爸爸妈妈逐渐熟悉了,同时也赢得了小鸟的信赖,这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呀!但是,这些画面没有声音,你能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给他们配解说词吗?要求:选择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中任意一种人称来表述。”有的学生把自己当成小珍珠鸟,有的把自己当成作者,还有的把自己当成旁观者……他们紧密联系生活,说得绘声绘色。
2.画一画,再现情境
小学生直观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对色彩鲜艳的事物感兴趣。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动手以直观、形象的画面再现原文或部分段落,从而强化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受。
(1)画方位图:弄清空间位置。如对于《开国大典》一文,学生往往弄不清前后左右的位置。在课前预习时,我让学生思考如果站在天安门上看广场,能看到什么、各在什么位置,然后画出简图。由于在课前形成了鲜明的表象,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对文中“北端”“南端”“东西两侧”等方位就比较清楚了。
(2)画简易工程图:展示工作场景。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学生对于中部凿井法、人字形线路的理解有困难,我指导学生把文字变成画面,让画得好的展示到黑板上,并边画边讲解,突破了难点;然后通过实际操作,体会此线路的优点,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詹天佑的卓越才能。
(3)画游览图:对一些游记类文章,让学生画游览线路图,可以明晰思路、抓住特征。如学习了古诗《望天门山》后,可让学生根据诗文画一幅“游览长江图”,体会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伟秀丽景象,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力和概括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游戏设计;科学兴趣
在小学科学中设计游戏有很多优点。首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科学本身便是一门观察和探索的学科,而探索过程如果以游戏为开端,那么学生必然积极参与;其次,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科学的探索有很多方式,而小学生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段,让学生自己在游戏中寻找答案,必然起到很好的效果。最后,游戏中的科学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游戏本身具有竞争性与合作性,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学会在集体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品格。
一、用游戏来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用游戏来体现科学原理,打破学生的固定思维,让学生了解科学的乐趣。在讲解六年级上《杠杆的科学》一课的时候,可设计游戏“巧用力气”,挑选班级中身体最壮的男孩子与比较娇小的女孩子,让学生判断谁的力气大,学生都以为这还比什么,肯定男生力气大啊!
但是当老师要求两人到班级门口处,让小女孩站在门外,在门把手处向里推;男生站在门里,在门铰链处向外推,学生惊人地发现,男生竟然抵不过小女孩,门竟然一直在向里移动。这是什么科学原理?让我们这节课来一探究竟。
二、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需要保证科学游戏的目的性与安全性,但是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需要放开手脚,让学生自己动脑,主动地参与游戏,进而获得科学知识。例如,在讲解浮力的时候,我们可以设计游戏“究竟什么可以漂浮”,准备一盆水以及木制品、泡沫制品、竹制品、橡胶制品、玻璃制品等各种材料,让学生自主判断、自主观察、自主表达,在游戏结束后,要组织学生交流心得体会。
三、用游戏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