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易发表网!

关于我们 期刊咨询 科普杂志

中药材购销企业工作优选九篇

时间:2022-04-24 18:21:19

引言:易发表网凭借丰富的文秘实践,为您精心挑选了九篇中药材购销企业工作范例。如需获取更多原创内容,可随时联系我们的客服老师。

中药材购销企业工作

第1篇

[关键词] 陕西;中药产业;建议

[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8(a)-167-02

陕西省政府在2003~2005年3年中实施以发展陕南中药材种植,重点实施以规范化种植为主的中药资源战略,从2005年9月“陕南中药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议”之后逐步实施以加工转化为重点的战略转型,一年多来,陕南中药工业比重显著增加,但是在实施“陕西中药科技产业发展调查”中发现,在产业转型中还存在一些制约陕南乃至陕西中药产业发展的因素,本文以快速、健康推动陕西中药产业发展为目的,从中药材种植加工、品牌竞争力、投资导向、平台建设、科技服务、人才结构等内容做以探析。

1 中药材种植面积不稳定,资源优势难以保持

保持陕南中药材资源优势是发展陕南中药现代化产业的根本保障,2005年统计陕南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00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达到60万亩,为我省实施陕南中药现代化产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障,但在陕南以加工转化为重点的战略转型的过程,使中药材种植迅速降低,中药材种植面积急剧缩小,部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处于停止状态。针对这一问题作以下探讨:

1.1 问题发生原因探析

一是陕南广大药农长期形成的重农轻药思想的存在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对发展中药农业的认识不足;二是我省在发展陕南中药材种植的过程中药材产销脱节,出现药材在产地滞销,加之部分药材品种种植上没有完全弄清楚市场的需求,生产供过于求;三是部分品种在发展种植过程中没有全面遵循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四是中药材种植技术不十分成熟,在大面积种植过程中,品种退化、连作障碍、病虫害发生等深层次问题凸显;五是在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同时,产业宣传和技术推广力度不够,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好处及种植药材经济收入强于粮食作物的实际情况没有很好地普及;六是示范作用力度不够,仅单靠企业难以承担起示范带动和技术推广作用。

1.2 问题解决办法探析

针对上述问题发生的原因,在陕南实施中药现代化,建立陕南中药材种植技术保障体系很有必要,重点是做好中药材良种的选育、种植示范推广和宣传,对发生的深层次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攻关、建设和扩大药材销售渠道。以上工作部分单位进行了良好的探索,如商洛市农科所在商洛市科技局的支持下建立的秦巴良种繁育中心,为推动当地丹参、桔梗、连翘、五味子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技术保障,为陕西天士力植物有限公司、香菊药业等企业提供了优质种苗,有效地减轻了企业的投资压力。山阳县药业发展局建立的种植示范基地和科技局建立的引种研究示范基地,起到良好的宣传和示范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山阳县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使发展中药材种植来发家致富的观念深入人心,药材种植持续快速地发展,被誉为“药材之乡”。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在商洛中药材集中分布乡镇建立中药材收购连锁店,对商洛市地产部分药材实现统购统销。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解决:①对陕南中药材野生资源和人工种植资源进行普查,建立野生资源保护区域和人工种植区划,为实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建立优势品种区域奠定良好的基础。②在陕南三市由科技局主管,依靠农业科学研究所或植物研究所联合各地市的GAP工程中心、当地企业建立市级中药材良种繁育,规范种植示范中心,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县和中药现代化科技示范县建立县级中药材良种繁育,规范化种植示范中心。对以上中心的建立应进行专项政策扶持。③实行中药材种植、购销登计制度,主要倡导和保护订单种植,对部分品种种植根据产量实行资金补助,稳定生产,实行必要的宏观调控。④建立升级中药材种植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全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研究、从事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和购销行业的专家进行整合形成,为指导我省中药材生产提供政策、技术、市场咨询。⑤通过建立各级中药材行业协会和鼓励企业建立专业中药材收购连锁店等方式,进行优化当前乡村中药材购销渠道,实现各级购销组织有效对接,同时利用“陕西中药现代化信息网”、《陕西中药现代化》杂志、《医药健康周刊》等信息网络、报刊信息媒体,对药材产地信息进行全面及时报道,最终建立一个便捷、快速、网络化、多途径的中药材供销体系。⑥加快我省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立法工作,切实保护和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 中药生产加工企业缺乏品牌产品,在中市场竞争力较弱

2005年9月27日,省政府在汉中召开“陕南中药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议”,深入地总结了在陕南实施中药产业基地建设的工作,研究部署以加工转化为重点的战略转型,这一决策是完全符合陕南中药材基地建设实情,陕南中药材资源必须在产地经过加工转化后,提高附加值才能更好地带动陕南经济的发展。一年多来,由于政策扶持导向,以生产中药饮片的中药材加工企业逐步壮大,通过GMP认证的有西安凯兴中药饮片厂、陕西盘龙中药饮片厂、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中药饮片厂,当前陕西共有中药饮片厂30多家;部分企业和科研院所针对陕西大宗和特色药材进行了治疗药品的研究和开发,已经上市的产品有以秦艽为原料开发了艽龙胶囊、以绞股蓝为原料研发了股蓝泼尼松、以葛根为原料研发了葛根素注射液、以沙棘为原料开发出天癸宝软胶囊,进入二期临床研究的有秦艽中提取有效成分研制的一类新药“秦龙苦素”粉针剂,正在研发的品种还有以酸枣仁为原料开发的酸枣仁软胶囊和以山茱萸为原料开发的肾炎消片剂。这些中药产品的逐步上市将会有效提高当地中药材的附加值。下面重点针对中药三大产品之一,中药饮片企业存在的问题作以下探讨:

2.1当前制约中药饮片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

一是品牌问题,大部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没有建立专属品牌,没有和当地的GAP药源基地建设结合起来树立品牌,过分追求产品品种数量,致使市场推广缓慢;加之由于陕西中药饮片市场长期以来受到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河北安国中药材市场、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的影响,原中药饮片加工企业的大部分中药饮片是实行购进分装式,致使品牌弱化,流通企业直接从专业药材市场购进,致使饮片生产严重萎缩;二是中药饮片购销渠道混乱,由于中药饮片产业自身的复杂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药饮片没有实行批准文号管理,同时因为中药饮片企业GMP认证的迟缓,致使中药饮片市场监管薄弱,中药饮片质量参差不齐,经常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诸多因素使中药饮片购销渠道混乱,优质难以优价,GMP认证后的中药饮片厂,产品优势没有有效得到政策保护,因而难以形成市场竞争力,处于半生产状态。

2.2 针对中药饮片企业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解决

①针对当前所有中药饮片进行检查,进行生产规模评估,有步骤,按照市场需求新建中药饮片厂或扩大生产规模;②设立中药饮片产业扶持专项资金,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工艺改进,培育中药饮片名牌产品,为实现中药饮片批准文号管理打好基础,同时也为《陕西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颁布、实行奠定基础;③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该加大中药饮片市场监管力度,引导中药饮片使用机构积极采购通过GMP认证的中药饮片企业的产品; ④政府在批准新建中药饮片企业上马时,要求企业必须和当地的中药材种植基地结合起来,使饮片企业依靠当地的药材资源发展自己主导产品,而不是求全求多。

3 各级政府资金投入应注重发挥导向作用

陕西省政府为扶持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从2003年起就加大项目资金扶持,当前已经建立了以发展改革委员会、科技厅资金投入为主,各地市政府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年投入产业扶持资金已经超过1亿元。我国政府资金投入的导向比例一般在1∶5左右,按此计算,陕西省扶持资金导向资金将达到5亿元,这些资金合力在陕西省科教强省背景依托下,将会迅速使一批企业崛起。但从目前扶持的单个项目内容看,出现了资金过少,投入分散的现象,致使项目投入难以形成合力,投入导向不明确,致使近年来少有大企业和大产品出现。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解决:①陕南中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应从全省的高度规划和发展陕西中药产业,引导关中的中药生产加工企业和科学研究院所,积极参与和扶持陕南中药产业发展;②针对陕西中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探讨论证后,进行项目招标,加强投入导向引导,集中力量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产业发展;③进一步健全陕南中药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对陕西省中药产业实施的重大项目实行评估,并协同政府管理机构对项目实施进展进行检查,同时对项目实施开展动态技术指导。

4 应注重创新思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目前陕西省建设的中药创新平台主要有新药研发工程中心和生物医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主要围绕药物这个主体展开,但是很多中药材自古就药食同源,当前在养生保健产业经济兴起的背景下,“广东凉茶”产业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产品开发思路,建立和完善中药材现代化研究和开发体系,紧紧抓住中药养生保健这个主题开展中药药膳、饮料、保健品等产品,以中药养生保健产品促进中成药研究、生产,为充分和最大限度地利用陕西的中药资源,创造新型的产品,提高药材附加值以满足迅速发展的陕南中药种植产业发展需要。

具体做法:引导在陕南建立中药材药膳保健品有关企业,同时依靠陕西的大专院校建立陕西省中药饮食保健品研究工程中心,运用现代养生理念,依靠药品研发技术,采用陕南地道中药材开发现代中药保健品,高中药材附加值,迅速提升陕南中药材产业。

5 要重视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药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展

在我国全面启动科技行动,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型国家的同时,如何架起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桥梁,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主席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大力促进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发展,为政府和企业提供高效服务,北京市2006年统计有各类科技服务机构9 000余家,据报道我省科技服务机构不足500家,针对中药行业进行科技服务的机构更少,因次我省要从政策上引导中药产业和科技服务机构相结合,开展项目咨询和企业诊断,同时对中药产业科技服务进行项目扶持,让科技服务机构有机会参与我省与中药有关的软科学研究或者产业调研。重点加快扶持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和政府提供咨询和信息服务,长期开展项目立项调研,包装并组织联合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研究院所向国家申报课题,获取国家的支持,提高项目层次和项目质量。

6 调整人才结构,建立人才培训基地

随着我省中药产业的发展,各类相关企业的巨增,人才需求不断加大,从现在中药产业从业人员学历来看,本科学历占12%,大专学历占13%,中专学历54%,其他占19%。从他们的技术职称上看,高级职称占4.3%,中级职称占19%,初级职称占50%,无技术职称占25%。在中药人员队伍中,初级职称和中专以下学历占绝大多数。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先进技术不断渗透到中药研究领域中,并得到广泛的应用。此外,它还涉及到组合化学、计算机科学、中医药信息学等多学科,涉及到纳米技术、超微量分离分析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基因重组技术、标准化技术等多种技术的联合应用。扩展中药技术人才的层次结构,培养出更多不同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中药产业迅猛发展对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提出的迫切要求。因此调整和改善中药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为企业所需培养出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从事技术创新的熟练技术人员显得十分迫切。因此,有必要整合现有教育资源,在陕南依托当地高等院校建立陕西中药产业人才培训基地,针对现有中药产业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技术操作水平和管理能力,进一步完善健全人才支撑体系,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人才。

第2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整治,建立起科学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使我区市场上常用中药材、中药饮片硫磺熏蒸现象得到根本遏制,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

二、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局专项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工作步骤

1、自查自纠阶段(月-月)

组织全区中药饮片生产经、经营企业负责人召开中药饮片无硫化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统一部署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签订《中药材、中药饮片行业质量自律承诺书》(附件1),督促各单位进一步提高自律意识,及时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尽快整改,确保落实到位。

2、专项检查阶段(月-月)

在企业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对辖区内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和批发、零售企业、医疗机构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内容涵盖《省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专项检查工作方案》的要点及无硫化中药材(饮片)品种,同时完成这些品种的监督抽样任务。

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单位:重点检查中药材购进渠道是否合法,建立的供货商档案是否健全,严禁外购中药饮片半成品或成品进行分包装或改换包装标签等行为;检查中药材、中药饮片是否按照规定进行全项检验,如有委托检验的,是否到市局办理相关备案手续;中药饮片的生产加工炮制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或《省中药炮制规范》;毒性饮片、口服饮片的生产是否按照GMP规定执行等。督促其规范原材料购进、原材料和成品检验、生产以及销售。

中药材、中药饮片经营、使用单位:重点检查经营企业及医疗机构的购销渠道、资质审核、贮存保管、合法票据索取等方面。药品经营企业禁止从事饮片分包装、改换标签等活动,禁止从其他不具备饮片生产、经营资质单位或个人购买中药饮片,督促其规范进货渠道,规范市场行为,从根本上解决购进药材(饮片)把关不严、储存养护不规范、包装标签不统一等问题。

3、巩固提高阶段(月—月)

在现场检查和监督抽样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推出特色企业或医疗机构,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无硫化中药材(饮片)的认知度。

四、工作要求

1、按照分片综合监管的原则,各业务科队认真组织开展现场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确保本次专项治理取得实效。对本次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一律记入该单位信用档案,扣除相应的信用分值。监管科做好本次专项治理的牵头工作,办公室负责做好相应的后勤保障工作。

2、按照《年市中药饮片无硫化项目专项监督抽样计划》(附件2)有关规定,各业务科队在规定时限内分别完成批次监督抽样任务,并做好相互协调与沟通,确保所抽品种涵盖市局确定的26个品种。根据检验结果和市局公告,对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单位发告诫书,并加强跟踪与检查;对检验结果不符合规定的单位,依法处理。

第3篇

1我国中药材市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管理体制不明

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中药材市场实行多个部门多头管理的模式,医药、卫生、工商、管委会等部门对中药材专业市场共同管理,以致部门分工不明,权利与责任混乱,导致市场管理主体混淆不清,难以准确把控和管理市场药材的质量,虽然各部门会共同阶段性参与治理整顿市场,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各部门又相互推脱,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

1.2制度规范缺失

我国是世界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中药材产业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然而该产业却一直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态势,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处于发展期的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相关的系列规范短缺,造成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首先,缺乏严格的市场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一些地方管理部门缺乏对中药材市场的足够认识,疏于管理,导致中药材市场内部管理混乱,市场的经营者放松警惕,缺乏责任感和危机感,唯利字当头。其次,缺乏健全的中药材监督规范。在中药材市场内不仅没有形成专业的监管队伍,也没有设立独立、权威的中药材质检机构。经营人员药学知识贫乏,自身因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无法对市场进行有效管理,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违法乱纪的情况时常发生,造成了中药材质量难以保证。再次,缺乏完善的准入制度。缺失真正确立经营准入制度,导致我国中药材市场的进场经营户资质不明,交易者难以分辨,中药材质量难以保证,药材假冒伪劣事件时有发生。制度规范的缺失成为制约了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

1.3硬软条件不足

首先硬件设施不足,尽管兰州黄河、河南禹州、广东普宁等国家批准设立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对原有设施和设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造,那种分散的、农贸市场摊位的原始交易方式也有了较大改观。交易市场的脏乱差和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当今社会,中药材交易场所快速向现代化交易方式转型,中药材市场无法提供中药材检验与检测、电子商务、信息查询、仓储物流等多项功能的流通平台,与规模发展和市场管理的需要格格不入。谁不改造谁先落后,若中药材专业市场仍维持现状,不警醒,不寻求规范化发展,其后果不堪设想。其次软件素质不足,很多管理者普遍表现出知识匮乏,素质较差,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要求,管理方式方法的失当,出现了经营混乱、药材质量严重下降等问题,严重危害了我国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1.4政策舆论影响

由于中药材市场并没有严格按照中药材专业市场的标准和政策性规定及时优化调整,以适应药业经济的发展,导致无序状态日益严重,严重损坏了市场的竞争力和声誉。我国政府于2003年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国外的医药公司可以参与到我国医药商业,要与国外的大公司竞争,我国中药材市场的出路和前景更应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社会舆论导向误区:对假冒伪劣中药材事件的披露虽给市场管理者和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敲响了警钟,但新闻媒体过度渲染炒作事件的出现在也对中药材市场的声誉造成了负面影响。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了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健康发展和进一步壮大。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必须创新体制制度,强化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中药材专业市场才能走向繁荣。一个行业的盛与衰,除了最为重要的行业生命力外,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是其长盛不衰持久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大力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各行各业都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具体到中药材市场,就是要做到依法管药,依法治药。我国关于中药材的生产,销售,监管等法律法规以及部门规章和相关政策已经初具规模,但目前仍缺乏系统性,与中药材特殊的发展地位不相适应。中药监管法制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为此,建议做好以下几项主要工作。

2我国中药材市场管理法制化路径

2.1针对中药材的特殊属性,完善药材市场法律法规

大黄、木香、当归等中药材因其特殊的功效,它们既是药材,也具有农副产品属性。作为农副产品进行交易时,国家政策允许集市贸易;然而,作为药材在交易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药材市场的法律法规。中药材属于《药品管理法》管理的范畴,中药材专业市场作为中药材交易的媒介场所,市场管理部门必须按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对市场严格管理。管理者应根据中药材农副产品和药材的双重属性,抓准切入点,明确责任与分工,认真监管,严格执法,促进中药材产业繁荣发展。

2.2针对中药材专业市场,制订实际的法规、政策中药材市场的设立及交易是以1995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整顿中药材专业市场标准》为依据,在当时特定的时期内,对整顿和规范市场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然而将近20年过去了,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现在中药材交易市场各方面条件都已发生较大变化,面对新形势下的情况,市场管理者和经营者有时处于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要把法律的精神融入到中药材市场的管理中,让法律作为管理的利器。因此,希望政府的职能部门能够加大调研的范围和力度,制订、出台切实可行的标准和法律规范,指导中药材市场有序健康地发展。

2.3针对中药材的发展特性,健全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

考虑到中药材发展的各个环节,如中药材质量监控,经营者资质,管理体系等逐步建立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摒弃多部门多头管理的旧体制,除集中整治市场外,日常监管必须改变管理混乱、分工不清、标准不严的局面。针对中药材发展的属性,明确责任到人,各部门承担具体的日常监管责任,共同建立并完善科学发展的长效监管机制,促进中药材市场管理水平的提高。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机构和中药材固定门点经营单位必须经工商管理部门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方可从事中药材经营。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中药材质量监控,并配备与药材经营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人员、场所、仪器和设备。市场管理机构要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努力发展现代化中药材流通模式;严格执行管理规范,加强内部管理,并对市场内经营的中药材质量和经营行为负责。中药材专业市场内经营的中药材应符合质量要求,中药材所使用的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无污染、无破损,并符合药用质量要求;药材包装上应注明品名、规格、产地。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相关规定,对入场经营者进行资质审查,明确经营者的质量安全责任。

2.4针对中药材市场的现代化的要求,引导药品企业良性发展

针对未来中药材市场的竞争状况,政府相关部门应做好中药材市场的总体发展规划,建立全方位一体化的营销环境,满足中药材现代化经营的发展模式。将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法规渗透到中药材市场的整个营销运作中,实现中药材规模化和规范化种植、加工、经营,以实现交易药材的来源可溯,药材质量的有效监控。政府职能部门应给予指导和帮助,并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同时,政府应鼓励现有中药材初加工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依法进行联合、兼并、重组,加大产业研发治理,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将中药材企业做大、做强,促进医药经济健康发展。在我国,中药材发展已有2000年的历史,能够享誉海内外,正是秉承着诚信为本的理念。中药材市场国际化经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一定要严把质量关,包括所有的从业人员、专业的质检人员和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如食药监部门。从业人员都应该增强质量意识,守法经营、诚信待客;专业的质检机构和人员队伍,要严格监控交易的中药材质量;政府部门、公安相关部门和食药监要加大对交易药材质量和知识产权的监管,严厉打击掺假作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全体动员配合把控好中药材的质量关,能可以净化中药材交易市场,人们才能安心放心的购买使用。

2.5针对中药材市场管理,保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为加强规范中药材市场管理秩序,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促进药业经济发展,管理者必须严格遵守市场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各级药监部门应严格按照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SP(《药专业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标准依法对从事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发放相关证照,并定期进行检查,核发签证,坚决取缔各种形式的非法中药材集贸市场,严格规范医药工商企业的购销渠道和购销行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和不定期对地中药材经营市场进行检查,并在报刊等媒体上公布检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同时,政府应规范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加强对中药材市场的从业人员和管理者进行职业教育培训,防止违法违纪行为的出现,一旦出现必严肃处理。只有我们经营者依法经营,管理者依法管理,中药材交易市场才能大力向前发展。

3结束语

第4篇

1、总体要求。以党的十七大和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市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确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坚持以财力增强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按照“抓龙头、建基地、创品牌、兴产业”的发展思路,培育扶持中药材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打造中药材名优品牌,努力把中药材产业培植成为我市经济发展新的亮点。

2、基本原则。一是突出重点,集聚发展。充分发挥区域医药产业的特色和优势,把握主攻方向,围绕重点领域,集中力量进行突破。二是加强扶持,注重引导。高度重视,切实将此项工作摆上应有位置,加大帮扶力度,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为区域医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合作开发,强化创新。针对重点发展领域,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技术创新,积极研发应用高新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

3、工作目标。到2015年力争实现以下目标:全市中药制剂年产值规模达5亿元以上企业2家,中药相关产品工业总产值达12亿元。

二、重点工作

4、重点扶持中药材产业化龙头企业。认真实施“振兴药行动计划”中的“中药材提速增效工程”,加大对省天康药业有限公司、天洋药业有限公司等中药材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为中药材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促进龙头企业健康发展。鼓励和扶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加速产业升级,支持其上品种、上项目、上规模,开展深度加工,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提升产业竞争水平。对医药企业申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分别给予3000元、1000元、700元资助;获得国家新药批准文号,每个文号奖励1万元。专利申请资助由市科技局受理,经审核把关后按资助标准发放;国家新药批准文号由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受理,报市政府审定后按标准发放。同时加强对龙头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业务和技术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着力建设一批企业家和技术骨干队伍。

5、积极打造杨村医药产业园。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杨村医药产业园,支持园区水、电等配套设施尤其是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积极利用医药产业园平台吸纳药品、医疗器械生产和经营企业入园,大力发展中药提取和中药精制,延伸产业链条,形成集群效应。

6、建立适合种植的中药材基地。推行“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积极引导和鼓励建立适合种植的中药材基地,大力开展芡实深加工,提升芡实产业附加值,带动芡实产业发展。

7、做大做强中药饮片产业。不断完善中药饮片材市场管理体系,逐步改善市场环境,加强软硬件建设,积极帮助省华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市内相关饮片企业与省内外大型企业(尤其是亳州中药材基地)开展合作,鼓励外地同行业相关企业以参股、控股等方式,联合、兼并、重组市内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积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中药材科技创新体系,大力开展中药饮片炮制和质量控制技术等研究,将松花粉等饮片新产品进行重点市场推广,争取做大做强,带动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着力加强市中医院建设,鼓励发展地方特色中药。

8、开拓中药保健食品市场。鼓励市内药品生产企业、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争取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人员来我市进行保健食品研究开发,与企业共建基地,支持向保健食品、食品、食品添加剂、调味品、色素等领域拓展,开拓新产品,使我市已有的富铬、富锌、富硒松花粉胶囊、富硒灵芝孢子粉胶囊、蚂蚁粉胶囊等保健食品种类不断丰富,提升竞争力,产生集群效应,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成分创新产品。

9、强力推进品牌化建设。切实把品牌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争创名牌产品,做强做响“助康”、“五康”、“天洋”等特色品牌。做大做强复方黄黛片、丹参滴注液、肺泰胶囊、断血流颗粒等名优品种。选择优质中药材品种,围绕市场搞加工,围绕加工建基地,突出特色,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形成“特色+规模+档次”的经营格局。

三、保障措施

10、成立组织机构。市政府成立市中药材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市长任组长,市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市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局、财政局、商务局、环保局、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和杨村镇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明确职责,落实中药材产业化工作任务。

11、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全市中药材产业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全市中药材产业化工作相关问题,通报中药材产业化工作进展情况。各镇(街)、市直各有关部门加快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有关情况要及时报送市中药材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2、保障中药材产业化发展所需资金。各镇(街)、市直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通过加强与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商业银行的战略合作,整合各类投入资金,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和外资等进入中药材领域,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服务,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中药材科研、加工和经营。财政部门要积极争取省级项目资金,对中药材重点发展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倾斜。

第5篇

【关键词】××县中药材种植发展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和谐××”的主题,努力做到“在解放思想上有新飞跃、在提升能力上有新进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成效、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进一步掌握我县中药材种植情况,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局近期对全县的中药材种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

(一)政策背景。国家2002年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对发展中药种植(养殖)应给予各项农业优惠政策支持,加强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研究,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加强植保技术研究,发展绿色药材。”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和发展云药产业的战略目标。州委、州政府也提出了生物经济富州和建设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发展战略。以上表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由此看来,当前在我国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前景非常巨大,特别是我县这样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气候适宜,土壤多样的农业县,发展中药材的种植是大有前途的。

(二)市场需求。中药材的用途越来越广,除了用于中成药品、中药饮片生产,还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近几年来市场需求逐年增长,野生中药材显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发展中药材种植是必然的趋势。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中药材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对中药饮片企业和中成药生产企业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加大,但对中药材的种植来说却是利好消息,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二、我县中药材野生资源及种植情况

(一)中药材野生资源

我县地处××大峡谷腹地,西侧有高黎贡山,东侧为碧罗雪山,峰峦叠障,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以独特的垂直自然气候而闻名,特殊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能满足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和药材资源,素有“物种基因库”的美称。经调查,我县野生的中药材有*红豆杉、厚朴、杜仲、天南星、云黄连

、川滇小檗、粉叶小檗、山乌龟、苦良姜、雪胆、秦艽、重楼、竹红菌、松茸、岩白菜、岩陀

、青羊参、三分三、胡黄连、茯苓

、猪苓、木香、黄精、石斛(黄草)、香附等上百个品种。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经多年的掠夺性采挖,资源急剧减少,生态告急,有些甚至趋于濒危,使我县野生药材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二)中药材种植情况

由于中药材种植技术管理要求比较高,我县中药材种植起步较晚,原来的中药材产业均为以采集野生资源为主。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发展集体“副业”的形式,种植了一些木香、贝母、黄连、砂仁、草果、红花等。但受市场信息不灵通,中药材种植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价格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小,上不了规模。目前,我县的中药材多属农民自发种植、自产自销。主要品种及分布情况如下:

1、草果

植种面积较大,全县有5000余亩,生产有序且逐渐形成规模,产量较高,年产量20多万公斤,经济收入200多万元。主要分布在上江、大兴地、老窝、鲁掌四个乡镇。

2、砂仁仅在上江乡有零星种植,种植面积小,产量较小。

3、萝芙木

为引进品种。由××方正植物生化有限责任公司、××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从2003年开始引种,截止,共种植850亩。上江乡境内种植有590亩,其余的260余亩分布在老窝乡、鲁掌镇、大兴地乡等地。经*省科技情报所进行查新和有关专家评审,列为××州科技成果,2007年获××州科技成果奖。

4、黄连

为××县原生品种。*福维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曾在福贡县驯化种植。在××县鲁掌镇三河村种植有150亩,秆杆乡堵堵洛村种植有10多亩。

5、薏仁

为引进品种,由××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种植面积1060亩,目前长势良好。主要分布在老窝。

6、桔梗为引进品种,由××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种植15亩。目前长势良好。主要分布在老窝。

7、木香为原引进品种,××县种植有15亩,主要分布在秆杆乡堵堵洛村。

8、茯苓

为引进品种,由××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在老窝乡分水岭种植有120亩,老窝乡的崇仁村、银坡村种植有10亩。目前长势较好。

9、芍药为引进品种,

由××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在老窝乡分水岭种植有100亩,老窝乡荣华村种植有30亩。

10、重楼为原生品种,老窝乡老窝村种植有40亩。

11、牡丹为引进品种,

由××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在老窝乡分水岭种植有100亩,老窝乡荣华村种植面积35亩。

12、杜仲为××县原生品种。老窝乡中原村种植有10亩。

13、天麻为××县原生品种。老窝乡老窝村、崇仁村、银坡村、荣华村共种植有20亩。

14、党参为引进品种,老窝乡各村均有种植,共种植200多亩。

15、黄草为引进品种,老窝乡荣华村种植有3亩,六库镇新村种植有13亩。

除以上品种外,我县境内还种植有红花、草乌、川芎、红豆杉、当归、秦艽

、花椒、厚朴等多种中药材,但面积较小,年产量也较小。

2008年××县中药材种植情况及分布统计表

三、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药材种植归口管理部门缺失,无长远的产业种植规划。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科学的规划,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一直处于无序状态,各乡镇各自为政,致使我县中药材品种多、单品种产量小、产品质量次,种植上不了规模,没有能占领市场的主导和优势品种。

(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服务体系不健全。中药材种植涉及选种、播种、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种植管理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体系。目前我县尚未建立与中药材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体系和专业人才队伍,在中药材种植的种苗供给、种植管理培训、技术指导以及产品销售等都未达到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三)种植形成不了规模,单品种产量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我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形气候,适合多种药用植物的生长,中药材种类多,但是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起不到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农户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不高,种植规模小,单品种资源总量小,分布分散,不能满足现代制药业对资源的大量需求,难以适应中药材供求市场化,农户只能小打小闹、自产自销。因此,销售价格低,经济效益差。

(四)无药品生产企业和中药材购销企业,中药材销路不畅。我县无药品生产企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境内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不大,加之无中药材购销企业,致使我县的中药材无法进入县外市场,种植出来中药材销售不出去,农户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

(五)我县中药材的种植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广大干部群众对中药材种植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扶持少,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

(六)经济文化落后,信息闭塞。中药材种植与常规作物相比,投入较大,种植管理技术要求较高,市场风险也大。而我县农户普遍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质量意识、科技意识淡薄,经济底子薄,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农户对中药材种植缺乏必要的市场、价格、供求方面的信息,在品种选育、种植等方面都存在盲目性。

四、对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几点的建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努力推动中药产业向上发展,根据调研提出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巨大潜力,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州委、州政府发展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高度上来,把加快中药材种植产业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工作来抓,要整合各类资源,拓宽服务领域,为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当好参谋,做好服务,开亮绿灯,把我县的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发展的领导,县、乡(镇)都要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有人抓、有人管,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做好科学论证和规划工作。根据《××州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规划》,县、乡政府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化规划,推进我县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

(三)围绕省委、省政府绿色经济强省和云药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州建设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目标,结合当前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干事创业的形势,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税收、土地、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将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纳入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与扶贫开发、退耕还林、林业产业、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规划安排、项目设置、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当前我县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村官制度,多选派一些农学、林学和中药学等方面的干部和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指导和带领农民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服务。

(五)健全和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中药材协会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中药行业协会的作用,使中药行业协会担当起履行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协调的职能,发挥规范市场行为、信息交流与经济技术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中药材信息网络建设,为中药材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提供准确、快捷的服务。逐步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户提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配套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六)加强对种植户的培训,加大中药材种植管理、采收加工、贮存保管等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培训。针对我县耕地少的情况,大力推广立体种植技术,发展林药、粮药间套种植技术,在农作物间套种药材、药材间套种其它药材,挖掘林下面积,种植木本、草本和藤本药材。

(七)加强招商引资,加大投入,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种苗基地。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企业、团体和个人投资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种苗基地。把基地建设成为我县中药材示范种植、种苗培育、野生中药材引种驯化种植试验、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的中心。同时,积极争取省、州的支持,县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开展中药材质量检测、鉴定和品牌的注册、申报、认证工作。

(八)培育种植示范户,加大带动辐射推广力度。各乡(镇)要积极鼓励、培育一批种植示范户,发挥典型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加大扶强扶优力度,积极扶持种植大户,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中药材种植向产业化、规模化和科学化发展。增强我县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和和增加市场占有率。

(九)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解除种植户有药材没处卖的后顾之忧。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根据自然条件、市场需求,选择那些品质好、产量高、市场销量大、效益高的药材品种进行栽培。二是加强与药品生产企业、中药饮片企业沟通协调,与药品生产企业、中药饮片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以订单种植、定向供应等模式,成为药品生产企业、中药饮片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三是大力引进资金,在本地培育和扶持中药生产、饮片加工企业,加强中药材深加工和包装,提高我县中药材的附加值,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中药材产业体系,加大中药材的内消能力。

(十)充分利用政策,结合当前我县的生态环境建设、退耕地还林、小流域治理等工作,大力发展杜仲、苏木、厚朴、黄柏等高大乔木的种植,林药并举,一举多得,积极响应了国家的政策,可以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既绿化了山川,美化了环境,改善了生态,还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十一)突出重点,大力发展云黄连等道地药材和草果的优势品种。云黄连是我县的道地药材,产量高,品质好,种植前景好,我们要加大驯化引种力度,予以重点发展。草果是食药两用的植物,市场需求量巨大,经济效益高。目前我县已有一定的种植基础,初步形成规模,有的种植户已经有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示范引导作用较强,大家种植热情高,且草果在我县宜生面积广,全县大部分乡镇都适宜种植,各级政府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道路,把草果培育成为我县中药材产业的主打品牌。

第6篇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和谐__”的主题,努力做到“在解放思想上有新飞跃、在提升能力上有新进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成效、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发展。为此,__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进一步掌握我县中药材种植情况,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局近期对全县的中药材种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

(一)政策背景。国家20__年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对发展中药种植(养殖)应给予各项农业优惠政策支持,加强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研究,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加强植保技术研究,发展绿色药材。”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和发展云药产业的战略目标。州委、州政府也提出了生物经济富州和建设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发展战略。以上表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由此看来,当前在我国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前景非常巨大,特别是我县这样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气候适宜,土壤多样的农业县,发展中药材的种植是大有前途的。

(二)市场需求。中药材的用途越来越广,除了用于中成药品、中药饮片生产,还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近几年来市场需求逐年增长,野生中药材显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发展中药材种植是必然的趋势。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中药材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对中药饮片企业和中成药生产企业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加大,但对中药材的种植来说却是利好消息,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二、我县中药材野生资源及种植情况

(一)中药材野生资源

我县地处__大峡谷腹地,西侧有高黎贡山,东侧为碧罗雪山,峰峦叠障,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以独特的垂直自然气候而闻名,特殊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能满足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和药材资源,素有“物种基因库”的美称。经调查,我县野生的中药材有云南红豆杉、厚朴、杜仲、天南星、云黄连 、川滇小檗 、粉叶小檗 、山乌龟 、苦良姜、雪胆、秦艽、重楼 、竹红菌、松茸、岩白菜、岩陀 、青羊参、三分三、胡黄连 、茯苓 、猪苓、木香、黄精、石斛(黄草)、香附等上百个品种。但在经济利益的驱动,经多年的掠夺性采挖,资源急剧减少,生态告急,有些甚至趋于濒危,使我县野生药材资源受到严重破坏。

(二)中药材种植情况

由于中药材种植技术管理要求比较高,我县中药材种植起步较晚,原来的中药材产业均为以采集野生资源为主。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以发展集体“副业”的形式,种植了一些木香、贝母、黄连、砂仁、草果、红花等。但受市场信息不灵通,中药材种植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价格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人们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小,上不了规模。目前,我县的中药材多属农民自发种植、自产自销。主要品种及分布情况如下:

1、草果 植种面积较大,全县有5000余亩,生产有序且逐渐形成规模,产量较高,年产量20多万公斤,经济收入200多万元。主要分布在上江、大兴地、老窝、鲁掌四个乡镇。

2、砂仁 仅在上江乡有零星种植,种植面积小,产量较小。

3、萝芙木 为引进品种。由__方正植物生化有限责任公司、__州食品药品检验所从20__年开始引种,截止,共种植850亩。上江乡境内种植有590亩,其余的260余亩分布在老窝乡、鲁掌镇、大兴地乡等地。经云南省科技情报所进行查新和有关专家评审,列为__州科技成果,20__年获__州科技成果奖。

4、黄连 为__县原生品种。云南福维临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曾在福贡县驯化种植。在__县鲁掌镇三河村种植有150亩,秆杆乡堵堵洛村种植有10多亩。

5、薏仁 为引进品种,由__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种植面积1060亩,目前长势良好。主要分布在老窝。

6、桔梗 为引进品种,由__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种植15亩。目前长势良好。主要分布在老窝。

7、木香 为原引进品种,__县种植有15亩,主要分布在秆杆乡堵堵洛村。

8、茯苓 为引进品种,由__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在老窝乡分水岭种植有120亩,老窝乡的崇仁村、银坡村种植有10亩。目前长势较好。

9、芍药 为引进品种, 由__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在老窝乡分水岭种植有100亩,老窝乡荣华村种植有30亩。

10、重楼 为原生品种,老窝乡老窝村种植有40亩。

11、牡丹 为引进品种, 由__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引进,在老窝乡分水岭种植有100亩,老窝乡荣华村种植面积35亩。

12、杜仲 为__县原生品种。老窝乡中原村种植有10亩。

13、天麻 为__县原生品种。老窝乡老窝村、崇仁村、银坡村、荣华村共种植有20亩。

14、党参 为引进品种,老窝乡各村均有种植,共种植200多亩。

15、黄草 为引进品种,老窝乡荣华村种植有3亩,六库镇新村种植有13亩。

除以上品种外,我县境内还种植有红花、草乌、川芎、红豆杉、当归、秦艽 、花椒、厚朴等多种中药材,但面积较小,年产量也较小。

20__年__县中药材种植情况及分布统计表

品 种

面积(亩)

产量(千克)

主要分布

草 果

5000

200

上江乡4352.5亩,老窝乡504亩,大兴地乡60亩,鲁掌镇60亩

砂 仁

10

---

上江乡

萝芙木

850

---

上江乡590亩,大兴地乡100亩,老窝乡90亩,鲁掌镇70亩

黄 连

160

---

鲁掌镇 150亩,秆杆乡10亩

薏 仁

1060

---

__州分水岭科技示范园

桔 梗

15

---

老窝乡

木 香

15

---

秆杆乡堵堵洛村

茯 苓

130

---

老窝乡分水岭120亩,崇仁、银坡各5亩

芍 药

130

---

老窝乡分水岭100亩,荣华30亩

重 楼

40

---

老窝乡老窝村

牡 丹

135

---

老窝乡分水岭100亩,荣华35亩

杜 仲

10

---

老窝乡中原村

天 麻

20

---

老窝乡

党 参

200

---

老窝乡

黄 草

16

---

六库镇13亩,老窝乡3亩

合 计

7791

---

三、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药材种植归口管理部门缺失,无长远的产业种植规划。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科学的规划,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一直处于无序状态,各乡镇各自为政,致使我县中药材品种多、单品种产量小、产品质量次,种植上不了规模,没有能占领市场的主导和优势品种。

(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服务体系不健全。中药材种植涉及选种、播种、育苗、田间管理、采收加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种植管理有较高的技术要求,需要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体系。目前我县尚未建立与中药材产业发展相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体系和专业人才队伍,在中药材种植的种苗供给、种植管理培训、技术指导以及产品销售等都未达到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三)种植形成不了规模,单品种产量不足,缺乏市场竞争力。我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形气候,适合多种药用植物的生长,中药材种类多,但是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种植大户,起不到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农户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不高,种植规模小,单品种资源总量小,分布分散,不能满足现代制药业对资源的大量需求,难以适应中药材供求市场化,农户只能小打小闹、自产自销。因此,销售价格低,经济效益差。

(四)无药品生产企业和中药材购销企业,中药材销路不畅。 我县无药品生产企业和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境内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不大,加之无中药材购销企业,致使我县的中药材无法进入县外市场,种植出来中药材销售不出去,农户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严重影响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

(五)我县中药材的种植推广尚处于起步阶段,广大干部群众对中药材种植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政策扶持少,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不够。

(六)经济文化落后,信息闭塞。中药材种植与常规作物相比,投入较大,种植管理技术要求较高,市场风险也大。而我县农户普遍文化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种植和管理技术,质量意识、科技意识淡薄,经济底子薄,承担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农户对中药材种植缺乏必要的市场、价格、供求方面的信息,在品种选育、种植等方面都存在盲目性。

四、对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几点的建议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努力推动中药产业向上发展,根据调研提出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我县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巨大潜力,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州委、州政府发展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高度上来,把加快中药材种植产业作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主要工作来抓,要整合各类资源,拓宽服务领域,为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当好参谋,做好服务,开亮绿灯,把我县的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中药材种植发展的领导,县、乡(镇)都要组建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有人抓、有人管,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做好科学论证和规划工作。根据《__州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规划》,县、乡政府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化规划,推进我县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

(三)围绕省委、省政府绿色经济强省和云药产业发展战略以及__州建设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目标,结合当前解放思想,科学发展,干事创业的形势,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税收、土地、人才、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倾斜,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将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纳入优势农产品推进工程,与扶贫开发、退耕还林、林业产业、小流域治理、农业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规划安排、项目设置、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当前我县开展新农村建设和大学生村官制度,多选派一些农学、林学和中药学等方面的干部和大学生到农村工作,指导和带领农民群众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业,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服务。

(五)健全和完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中药材协会等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中药行业协会的作用,使中药行业协会担当起履行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协调的职能,发挥规范市场行为、信息交流与经济技术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加强中药材信息网络建设,为中药材的产、供、销等各个环节提供准确、快捷的服务。逐步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广大农户提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配套服务,促进产业发展。

(六)加强对种植户的培训,加大中药材种植管理、采收加工、贮存保管等技术的推广力度,加强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培训。针对我县耕地少的情况,大力推广立体种植技术,发展林药、粮药间套种植技术,在农作物间套种药材、药材间套种其它药材,挖掘林下面积,种植木本、草本和藤本药材。

(七)加强招商引资,加大投入,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种苗基地。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鼓励企业、团体和个人投资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和种苗基地。把基地建设成为我县中药材示范种植、

种苗培育、野生中药材引种驯化种植试验、科技培训、信息交流的中心。同时,积极争取省、州的支持,县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开展中药材质量检测、鉴定和品牌的注册、申报、认证工作。(八)培育种植示范户,加大带动辐射推广力度。各乡(镇)要积极鼓励、培育一批种植示范户,发挥典型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加大扶强扶优力度,积极扶持种植大户,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动中药材种植向产业化、规模化和科学化发展。增强我县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和和增加市场占有率。

(九)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解除种植户有药材没处卖的后顾之忧。一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根据自然条件、市场需求,选择那些品质好、产量高、市场销量大、效益高的药材品种进行栽培。二是加强与药品生产企业、中药饮片企业沟通协调,与药品生产企业、中药饮片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以订单种植、定向供应等模式,成为药品生产企业、中药饮片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基地。三是大力引进资金,在本地培育和扶持中药生产、饮片加工企业,加强中药材深加工和包装,提高我县中药材的附加值,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中药材产业体系,加大中药材的内消能力。

(十)充分利用政策,结合当前我县的生态环境建设、退耕地还林、小流域治理等工作,大力发展杜仲、苏木、厚朴、黄柏等高大乔木的种植,林药并举,一举多得,积极响应了国家的政策,可以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既绿化了山川,美化了环境,改善了生态,还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十一)突出重点,大力发展云黄连等道地药材和草果的优势品种。云黄连是我县的道地药材,产量高,品质好,种植前景好,我们要加大驯化引种力度,予以重点发展。草果是食药两用的植物,市场需求量巨大,经济效益高。目前我县已有一定的种植基础,初步形成规模,有的种植户已经有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示范引导作用较强,大家种植热情高,且草果在我县宜生面积广,全县大部分乡镇都适宜种植,各级政府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走规模化、规范化发展道路,把草果培育成为我县中药材产业的主打品牌。

第7篇

【关键词】 中药饮片;质量监管

众所周知,中药取决于中药材,药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中药药剂的质量,所以说,要想做好对中药药剂的质量监管,首先就要严把药材的质量关。在医用药中,临床疗效是至关重要的,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中药饮片的质量已经成了所有医院中药药剂质量管理的重中之重,不仅是中药饮片,更包含了中药药材,医院从购买到用药,有一个完整执行、运作的过程。重要的采购、存放、保管、制药等过程,每个环节都能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重要的配方、制剂、科研开发,与人们的病情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严格把关,质量监管,对于中药饮片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

1  对于中药药剂的监管分析

1.1 中药饮片监管体系中的不完善 在2000年版本的《中国药典》中,收录了522种中药材,但是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在使用的就有超过1000种的中药药材,所以很难做到将每一种药材都能严格把关,更多的药材无迹可寻,中白、火硝等就是这一类。虽然中国颁布的《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二条中明确规定:药品必须符合国家药品标准。但是目前,所有中药材的检验依旧按照2000版的《中国药典》为标准。还有《卫生部进口药材标准》、《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等,也在对中药材进行更细致的管理,但仍然还是存在漏洞,有大部分中药饮片并不能有迹可循,从而加大了质量检验的难度。如此循环往复,中药材的质量很难得到保障,钻法律的空子,导致很多假的中药流入市场。

1.2  鉴别真伪有难度,中药饮片假药多 对于辨别真伪,我们要先了解中药的的制作过程,一般的中药饮片经过切削、炮制、调配或者制剂就能送到患者嘴边了,在此过程中,挑选用药部分是至关重要的,中药多为草木,其非药用的部分、杂质是必须要切除的。但是,目前的医药市场炮制人才的严重流失,老的炮制师傅一年比一年少,而年轻的则又火候欠佳,大多数年轻人对其炮制过程也很松散,是否去皮,是否去核,是否去毛,都没用心研究,导致中药饮片的加工方法欠佳。

1.3 炮制中药饮片中不规范操作 中药饮片的炮制过程是很重要的环节,中药材有许多部分是不可用药的,这就需要炮制去解决,目前市场的中药饮片存在非用药参杂在中药饮片当中,比如说:山茱英未去核;牡丹皮未去木心;柴胡未去地上茎等等。

1.4 购销中药饮片无记录 根据《药品管理法》第十八条规定:药品经营企业购销药品,必须有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但是,在我们的走访与调查中,很多医疗单位、药店并没有这样的记录,中药饮片没有正规的包装,所以导致规定成了一纸空文。对于出现问题后,后续的调查、查获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追踪起来难上加难。

1.5 储存、保管条件差 不同的药品有不同的药性,对于储藏环境也有不一样的要求,草药本身虽轻但占地面积大,导致很多基层医院、少数地级市、市级医院,不能按照其性质保存。特别是梅雨季节、高温季节,对储藏环境的干燥设备要求更高。不少中药仓库温度、湿度超出了范围,导致药材发霉、变质、虫蛀。

2 中药饮片管理的措施

2.1 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根据《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经制定了第一批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然而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建议有关部门组织多方力量尽快建立健全中药饮片质量标准。

2.2 加强中药饮片市场的监督力度 药品是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中药饮片的造假、掺假现象,应加强药品监督队伍建设,提高药品监管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知识,通过各种监管手段与专项检查,对假劣饮片重拳出击,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净化中药饮片市场。

2.3  加工质量、至关重要 对于这点,我们觉得,应该记录每一款中药的炮制档案,其中药名称、日期、品种、辅料名、药物与辅料比例、参照标准及加工炮制操作流程、制后药品数量、损耗数、操作人及质检员签名等进行记录,查出不合格则不容许入库。

对于炮制的工人们的条件也要加强,引进先进的炮制设备,改善单一的手动炮制药品。让其过程更为专业化、现代化、机械化、联动化。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难度,从而增加其信心、责任心。

3 把好中药饮片贮藏保管质量关

3.1中药仓库的贮藏条件。《医院药剂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药品仓库应有必要的仓储条件,能做到分类定位,整齐存放,并具备冷藏、避光、防潮、通风、防鼠等措施。中药饮片除了仓储条件以外,对饮片存放的容器也应有必要的规定。一般要求装缸、锐或铁皮箱等容器,不得使用纸箱、蒲包、麻袋等容器。为了保证某些不耐高温中药的保管,中药仓库还应设有低沮干燥保管设施。

3.2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要求中药保管人员要勤翻、勤晒、勤检查,更要熟悉中药的性能和特点,从而才能根据每个中药品种不同的贮藏要求进行分类保管。故中药仓库必须选拔具有较强的工作贵任心及较强的业务能力的人担任申药贮藏保管工作。

3.3中药保管人员还应做好在库中药饮片的质量检查登记以及中药仓库的温、湿度记录。如发现库存中药有虫蛀、走油、霉变等变质现象,要及时清理,并做好变质中药处理情况记录。

第8篇

1.1药材的采收时间不当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同一植物仅采收时间不同,对质量影响很大。不少药材未到收获季期或者最佳收获期即被采收入药,如:薄荷应在花期采收,此时发油含量高,而有人为了药品的产量偏在果实将成熟时采收,又如杜仲一般种植10年才开始采收,但药农为了早点获利生长2~3年就采收销售,由此可见药品的质量会大受影响[1]。

1.2中药材种植隐患同一种中药材产地众多,不适当的引种使许多药材不具有地道性,如:牛膝、白芷等。药材的生长活动与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土壤成分对中药内在成分影响极大,我国的道地药材就是中药品种与生态环境的最佳统一。由于近年来对一些中药材的过度采挖,很多优质品种的野生资源急速减少,一些野生中药材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甚至濒临灭绝,如:野生的天麻、三七、冬虫夏草、肉苁蓉等。由于药农缺乏药学知识,在药材栽培中随意使用农药,为了增产随意使用化肥,在药用动物的养殖中使用激素等,从而影响到中药饮片的质量。

1.3炮制规范不统一,质量标准不完善目前,《中国药典》、《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地方中药材炮制规范共同形成了中药饮片的三级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收录的534种中药材,有379种需要切制或者炮制后方可入药,对于这些品种均应制定饮片质量标准,但实际上仅有20种有质量标准单列,《中国药典》2005年版也仅是新增和修订了3个饮片品种的质量标准,1988年出版的部颁标准《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只收集了554种常用中药材的炮制规范,但全国药用资源共一万二千余种。其中在市场上流通较大的品种就有数千种。目前我国的中药饮片还没有统一的炮制规范,饮片生产基本上还是以地方炮制规范为主,其名称、制法及操作工艺各地差别较大,况且,绝大多数饮片质量标准只是外观质量性状和简单的物理化学鉴别描述,相当数量的品种无专属性鉴别,更无含量测定,还缺乏对有害金属、坤盐的限量要求。这种现状,给药品检验、监管带来很多的困难,饮片质量难以保证。

1.4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问题依然存在目前而言,我国中药饮片的突出问题就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问题,具体表现形式有:(1)伪品、混淆品时有出现。如红枣皮冒充山茱萸;小平贝混充川贝母;理枣仁混充酸枣仁;赤链蛇加工后冒充金钱白花蛇等。(2)人为造假。如法山甲用明矾浸泡增重;海马内灌水泥;全蝎用盐水浸泡增重等。(3)药渣回用。如丁香、檀香提取挥发油后供药用;(4)人为掺杂。酸枣仁、柏子仁掺果壳;菟丝子拌沙子等。

1.5生产不规范目前我国药监部门规定中药饮片的生产必须是正规的饮片生产企业生产,并且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但从实际来看,目前我国的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还是十分复杂,虽然在中药饮片的包装上贴着某某企业生产,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中药饮片都是在小作坊生产后加贴正规企业的标签。

1.6购销渠道混乱当前违规经营中药饮片的情况还比较普遍。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安国、亳州等地的药材批发市场,超范围经营中药饮片由来已久,饮片来源稳定,销售客户稳定,加工、批发、分销形成网络,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整顿,但始终割不断其利益链条。这些饮片都不是正规的中药饮片加工生产,他们的生产条件简陋,生产工艺简单,饮片质量无保障,只是靠价格低廉来占据市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某些单位从无证经营者、个体户或集贸市场等非法渠道购进质量差,价格低廉的中药饮片,使得部分劣质的中药饮片进入了医疗机构的药房。

1.7贮存保管不善有些医院或药库等单位没有足够空间存放中药饮片,只能简单的堆放在一起。众多的中药品种所含成分各不相同,有的怕热、有的怕潮,若贮存不当,饮片即会发生霉变、虫蛀、变色、走油等现象,致使中药饮片变质,失去了应有的疗效。

1.8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中药人才缺乏中药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缺乏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现在从业中药的人员,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没有专业技术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或者学习,特别是在农村的涉药单位,他们的知识面窄,识别能力差,工作只是凭感觉,缺乏为中药饮片实施严格把关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能力。

2改进建议与对策

2.1统一和完善质量标准研究与制订全国统一的中药炮制规范及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明确其产地、生长周期、药用部位、规格、色泽、水分、卫生学、显微鉴别、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毒性成分和农药残留、重金属测定及其指标控制,使饮片的质量评价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从客观上量化指标,为饮片的生产、经营、使用、监督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逐步实现中药饮片的批准文号管理制度,彻底改变中药饮片良莠不齐、优劣混杂的状况,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现代化[2]。

2.2加快建设符合GAP规范的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中药材种植资源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是保证中药材生产的基础条件,规范中药材栽培和加工技术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是保证中药质量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条件。而中药材GAP是控制影响药材质量的多种因素,规范药材生产的多个环节乃至过程,从而达到药材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系统的质量管理规范。因此,要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在野生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必须尽快建立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

2.3规范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抓好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工作,依法加工炮制,严格控制饮片质量对中药治病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中药材净选加工、饮片切制、炒、炙、煅、蒸、煮等加工炮制方法的管理,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直接影响到中药饮片的质量,所以,中药饮片的炮制必须严格按照炮制规范进行[3]。

2.4规范中药饮片的购进渠道从合法的渠道购进中药饮片,是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施GMP,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是规范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其目的就是杜绝假劣饮片的流通,净化中药饮片的市场。所以,我们涉药单位购进中药饮片,必须从有资质的合法企业购进中药饮片,不能贪图利益从非法渠道购进劣质的中药饮片。

2.5重视业务培训,培养中药专业人才中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发展,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做好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有计划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提高广大从事中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老一辈中药人员的传统经验,使其有识别中药真伪优劣的能力。积极利用中医药专业院校的力量,加强后继中药人才的培养。促使从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掌握中药发展的新动态,了解伪劣中药饮片产生的原因,增强识别中药真伪优劣的能力,提高业务素质,适应中药现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全国中草药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胡景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手册.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3浙江省中药材炮制规范.浙江,2005.

第9篇

    中药是中医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中药饮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临床疗效,本文就目前中药饮片普遍存在的质量隐患及对策进行浅析。

    1 中药饮片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中药材种植隐患 同一种中药材产地众多,不适当的引种使许多药材不具有地道性,如:牛膝、白芷等。药材的生长活动与自然气候、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特别是土壤成分对中药内在成分影响极大,我国的道地药材就是中药品种与生态环境的最佳统一。由于近年来对一些中药材的过度采挖,很多优质品种的野生资源急速减少,一些野生中药材资源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甚至濒临灭绝,如:野生的天麻、三七、冬虫夏草、肉苁蓉等。由于药农缺乏药学知识,在药材栽培中随意使用农药,为了增产随意使用化肥,在药用动物的养殖中使用激素等,从而影响到中药饮片的质量。

    1.2 药材的采收时间不当 俗话说:“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同一植物仅采收时间不同,对质量影响很大。不少药材未到收获季期或者最佳收获期即被采收入药,如:薄荷应在花期采收,此时发油含量高,而有人为了药品的产量偏在果实将成熟时采收,又如杜仲一般种植10年才开始采收,但药农为了早点获利生长2~3年就采收销售,由此可见药品的质量会大受影响[1]。

    1.3 炮制规范不统一,质量标准不完善 目前,《中国药典》、《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和地方中药材炮制规范共同形成了中药饮片的三级标准,《中国药典》2000年版中收录的534种中药材,有379种需要切制或者炮制后方可入药,对于这些品种均应制定饮片质量标准,但实际上仅有20种有质量标准单列,《中国药典》2005年版也仅是新增和修订了3个饮片品种的质量标准,1988年出版的部颁标准《全国中药材炮制规范》,只收集了554种常用中药材的炮制规范,但全国药用资源共一万二千余种。其中在市场上流通较大的品种就有数千种。目前我国的中药饮片还没有统一的炮制规范,饮片生产基本上还是以地方炮制规范为主,其名称、制法及操作工艺各地差别较大,况且,绝大多数饮片质量标准只是外观质量性状和简单的物理化学鉴别描述,相当数量的品种无专属性鉴别,更无含量测定,还缺乏对有害金属、坤盐的限量要求。这种现状,给药品检验、监管带来很多的困难,饮片质量难以保证。

    1.4 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问题依然存在 目前而言,我国中药饮片的突出问题就是以假乱真,以次充好问题,具体表现形式有:(1)伪品、混淆品时有出现。如红枣皮冒充山茱萸;小平贝混充川贝母;理枣仁混充酸枣仁;赤链蛇加工后冒充金钱白花蛇等。(2)人为造假。如法山甲用明矾浸泡增重;海马内灌水泥;全蝎用盐水浸泡增重等。(3)药渣回用。如丁香、檀香提取挥发油后供药用;(4)人为掺杂。酸枣仁、柏子仁掺果壳;菟丝子拌沙子等。

    1.5 生产不规范 目前我国药监部门规定中药饮片的生产必须是正规的饮片生产企业生产,并且自2008年1月1日起,所有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必须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但从实际来看,目前我国的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还是十分复杂,虽然在中药饮片的包装上贴着某某企业生产,但实际上很大一部分中药饮片都是在小作坊生产后加贴正规企业的标签。

    1.6 购销渠道混乱 当前违规经营中药饮片的情况还比较普遍。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安国、亳州等地的药材批发市场,超范围经营中药饮片由来已久,饮片来源稳定,销售客户稳定,加工、批发、分销形成网络,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整顿,但始终割不断其利益链条。这些饮片都不是正规的中药饮片加工生产,他们的生产条件简陋,生产工艺简单,饮片质量无保障,只是靠价格低廉来占据市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某些单位从无证经营者、个体户或集贸市场等非法渠道购进质量差,价格低廉的中药饮片,使得部分劣质的中药饮片进入了医疗机构的药房。

    1.7 贮存保管不善 有些医院或药库等单位没有足够空间存放中药饮片,只能简单的堆放在一起。众多的中药品种所含成分各不相同,有的怕热、有的怕潮,若贮存不当,饮片即会发生霉变、虫蛀、变色、走油等现象,致使中药饮片变质,失去了应有的疗效。

    1.8 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中药人才缺乏 中药专业技术力量薄弱、人才缺乏是目前较为突出的问题,现在从业中药的人员,还有很大一部分都没有专业技术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或者学习,特别是在农村的涉药单位,他们的知识面窄,识别能力差,工作只是凭感觉,缺乏为中药饮片实施严格把关的业务技术水平和能力。

    2 改进建议与对策

    2.1 统一和完善质量标准 研究与制订全国统一的中药炮制规范及中药饮片质量标准,明确其产地、生长周期、药用部位、规格、色泽、水分、卫生学、显微鉴别、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毒性成分和农药残留、重金属测定及其指标控制,使饮片的质量评价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从客观上量化指标,为饮片的生产、经营、使用、监督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逐步实现中药饮片的批准文号管理制度,彻底改变中药饮片良莠不齐、优劣混杂的状况,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促进中药饮片产业现代化[2]。

    2.2 加快建设符合GAP规范的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 中药材种植资源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是保证中药材生产的基础条件,规范中药材栽培和加工技术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的关键环节,降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是保证中药质量和用药安全的重要条件。而中药材GAP是控制影响药材质量的多种因素,规范药材生产的多个环节乃至过程,从而达到药材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控系统的质量管理规范。因此,要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在野生资源日益缺乏的今天,必须尽快建立符合GAP要求的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

    2.3 规范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 抓好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工作,依法加工炮制,严格控制饮片质量对中药治病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对中药材净选加工、饮片切制、炒、炙、煅、蒸、煮等加工炮制方法的管理,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中药饮片的加工炮制直接影响到中药饮片的质量,所以,中药饮片的炮制必须严格按照炮制规范进行[3]。

    2.4 规范中药饮片的购进渠道 从合法的渠道购进中药饮片,是确保中药饮片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国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实施GMP,药品经营企业实施GSP,是规范中药饮片质量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其目的就是杜绝假劣饮片的流通,净化中药饮片的市场。所以,我们涉药单位购进中药饮片,必须从有资质的合法企业购进中药饮片,不能贪图利益从非法渠道购进劣质的中药饮片。

    2.5 重视业务培训,培养中药专业人才 中药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发展,因此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做好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有计划地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培训班,提高广大从事中药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老一辈中药人员的传统经验,使其有识别中药真伪优劣的能力。积极利用中医药专业院校的力量,加强后继中药人才的培养。促使从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并掌握中药发展的新动态,了解伪劣中药饮片产生的原因,增强识别中药真伪优劣的能力,提高业务素质,适应中药现展需要。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草药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相关文章
相关期刊